首页 > 文章中心 > 大学生就业问题

大学生就业问题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大学生就业问题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大学生就业问题范文第1篇

摘要:目前,大学社就业问题越来越严峻,成为高校所必须考虑的问题之一。本文从大学生就业现状出发,分析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并针对此问题提出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 现状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G9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0)-03-0120-01

大学生是宝贵的人才资源,他们的就业关系到自身价值的实现和广大人民的利益,也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因此,为社会各界所关注。1999年开始,我国高等学校开始实行扩招计划,越来越多的学生有机会进入大学深造,顺应了民心,体现了我国科教兴国战略的目标的实施。但随着高校持续扩招,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开始涌入人才市场,使原已存在的就业难问题更为突出,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一 我国大学生就业现状

当前大学生人数持续增长,就业与社会需求相脱节。从1999年起,我国高校开始大规模招生,2003年开始大学生数量快速增长,此后毕业生人数不断创新高。大学生数量猛增,经济的快速发展却带来了就业形势逐年下降,不能提供足够的岗位,社会提供的就业岗位又增加缓慢,出现就业与社会需求相脱节现象。我国大学生就业结构矛盾。整体上看,就业市场供大于求,但是技术性人才则出现供不应求的现象,这一现象体现了我国劳动力供求之间的矛盾。我国就业市场博士供不应求、本科生总体持平、研究生、专科生供大于求;就业市场地域差异也很明显,城市与农村、发达城市与偏远山区形成对比;就业市场男女就业比例也出现差异,就业时出现性别歧视现象。另外,大学生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对工作条件和工作待遇方面期望过高,毕业生就业期望值与就业市场供需形成对比,加大了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二 大学生就业难原因分析

1,社会经济发展影响大学生就业。大学生就业受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劳动力市场供需等因素的影响,一般来说,经济的增长的同时会提供就业岗位,因此,经济发展是影响毕业生就业的最直接的因素。长期来说,我国的经济发展潜力很大,对人才的需求也不断增加。但是目前,我国还处在发展中国家阶段,社会经济发展总体水平不高,这势必会影响到大学生就业。另外,我国国民经济处于调整时期,国有企业进行改组改造,为提高生产效率进行裁员,出现一批失业人员。因此,社会不能接收大量的劳动力,反而造成了大量的失业人员。再有,毕业生数量大幅度上升,超过了经济增长所能提供的岗位需求,增加了毕业生就业难度。

2,大学生就业观念不合理。大学生有相当一部分从来不考虑自己要找什么样的工作,不知道自己适合做什么,往往随波逐流,什么工作热门就找什么工作,结果在工作中发现不合适,只能换工作。还有~部分大学生就业期望值过高,忽视自身条件,不考虑自己今后的发展,目光只关注大城市、大公司、大单位、国有大中型企业等,追求优越的生活条件、舒适的工作环境、高水平的工资待遇。择业观念落后,不能适应当前的就业机制,造成他们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难以找到如意的工作,影响就业。另外,大学生就业过程中会出现心理不健康现象,往往攀比、心理不平衡、自卑、自负等心理因素影响他们的就业。由于不良心理因素的影响,毕业生不能向用人单位展示自身的实际情况,错过就业机会,影响就业,造成大学社就业难问题。

3,高校人才培养不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高校的课程设置、人才培养模式与毕业生的就业有着较大联系,根据社会需求,合理的设置专业、课程及人才培养模式,能使人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得到合理有效的配置,增加毕业生就业机会。而高校在课程设置方面所设置的专业过细,造成毕业生知识面狭窄,影响就业。另外一些高校的课程与专业设置,与社会的需求相脱节,影响大学生就业。再有就是高校在毕业生就业指导方面缺乏科学性,就业指导的方法落后,影响毕业生就业,造成大学社就业难问题。

4,就业政策不健全影响大学生就业。我国现有的就业政策要求客观公正地对待每一个毕业生,但是在现实中还存在就业歧视现象。毕业生就业市场常常见到性别歧视、年龄歧视、户籍歧视、学历歧视等,影响毕业生就业,造成大学社就业难问题。

三 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对策

1,大学生要更新就业观念,提高自身素质。随着就业形势的转变,大学毕业生应该确立长远目标,转变自己的就业观念,从原来定位的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等转向私营企业,对地区的要求由原来的发达地区转向偏远的欠发达地区。当前就业市场的竞争其实是人才素质的竞争,大学生要根据自身情况,调整好心态,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不断地完善自己,培养实际动手能力,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2,高校要加强毕业生就业指导。就业指导是根据国家就业政策的指导,帮助毕业生根据自身特点和社会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高校就业指导要贯穿于大学生活的全过程,加强对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设计。首先高校要把就业指导纳入教学计划,作为学生的必修课,加强对就业指导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同时借鉴国外的先进指导经验,总结出适合我国高校的就业指导体系。其次,高校要建立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就业指导队伍。帮助学生了解就业政策、提高自身的求职技巧,调整就业观念。

3,高校要根据市场需求进行改革。大学生的就业水准是对高校的办学是否成功的重要检测,毕业生的就业率和就业层次的高低对学校的声誉有很大的影响,也影响着学校的生源,因此,高校要进行内部改革,解决大学生就业。一方面高校要适应市场需求,调整专业结构,更新教学内容,时刻树立质量意识,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的毕业生,并能根据市场需求,灵活设置专业。另一方面高校要建立大学生就业机制,建立独立的就业指导机构,不仅对学生的就业状况进行管理,还要进行就业市场调查,掌握就业市场需求的发展趋势,为学校调整专业结构提出建设性意见,制定切合实际的就业指导方案,促使学生充分就业。

大学生就业问题范文第2篇

一、农村籍大学生就业存在的问题

1、缺少家庭和社会的认同

在农村,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农村籍大学生受到来自家庭的期盼和压力。教育投资需要回报;家族门庭需要光耀;生存问题需要解决。同时,乡村社会以财富作为成功的唯一标志,各种世俗的流言都足以让那些想回到农村发展的大学生畏缩不前。

2、个人能力因素

农村籍大学生经过了多年的农村生活经历,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办学水平、师资力量与城市相比普遍较差。在这种教育环境下培养出来的农村大学生,一般都具有很强的应试能力,但是个人综合素质薄弱。在大学学习期间,面对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他们无法自如、平等地参与,对于策划、组织活动更是缺乏相应能力。在就业面试中往往自我表现力不强,自信心不足,不能够充分展示自己的优点和长处,担心对方不要自己等心理压力,使自己常表现出心里胆怯、紧张,难以恰当地把握和回答对方的提问,制约了自己的意愿的表达。

3、农村籍大学生在薪资的要求上心理期望更高

农村籍大学生心存着对未来生活的无限憧憬,对于薪资的期望值过高。追其原因不难发现,农村籍大学生从小学开始到大学,这一过程中接受了多年的教育,所以他们更有一种要迫切找到高薪资工作的愿望,以便在短时间内收回多年以来的学习生活费用以回报父母多年的教育投资。这便使他们比城市籍学生有着更多的生活压力和经济负担。而这些负担已经让他们不堪重负,甚至在薪资的期望上丧失理智。

二、大学生就业的渠道

大学毕业生的求职渠道主要包括:各种形式的招聘会;通过朋友和亲戚得到招聘信息;专业的求职网站;直接向用人单位申请等。农村籍大学生一般都通过招聘会或专业的求职网站求职,很少有通过社会关系而就业的。近年来,大学招聘会的成功率在下降,而毕业生所享有的社会资源却成为就业的重要保证。据调查,来自农民与农民工家庭的毕业生最主要的求职渠道是“参加大学组织的招聘会”,而来自国家与社会管理者、私营业主、企业经理人员、办事人员家庭的毕业生则是“通过亲友得到的招聘信息”。

三、解决目前农村籍大学就业问题的策略

1、加大支持力度和舆论宣传,建立健全新农村就业服务体系。

政府要高度认识农村籍大学生回乡建设的重要性,农村籍大学生回乡建设,不仅为福建新农村建设引进大量的人才,同时还可以实现人才分流,缓解社会压力。政府在制定相关政策的同时,要积极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通过报纸、广播、电视和互联网大力宣传、关心农村籍大学生回乡就业的问题。一方面宣传和提倡尊重人才、合理用人的人才观,使福建新农村建设形成重视人才、主动吸引并留住人才的观念;另一方面,宣传优秀的福建新农村就业和创业大学生典型,大力宣传政府对于回乡建设的各项优惠政策以及农村籍大学生回乡就业的优势,改变农村籍大学生自身及其家庭的陈旧观念。

2、从家庭角度来看,农村籍大学生的父母应给予子女更多的关怀、支持和鼓励,尽管他们缺乏城镇籍大学生的父母那样丰富的社会资本,提供不了城镇籍孩子那样雄厚的经济支持和物质帮助,但是他们可以给予自己孩子更多的精神关爱和必要的物质帮助。同时,农村籍大学生的父母应该端正人生观,清楚地认识到孩子已经长大成人,应给予他们足够的空间和自由去选择职业,而不应从个人的主观意志和期望出发越俎代庖,代替子女做就业选择,即使子女就业不理想,也不应责备或抱怨,应该多鼓励孩子不灰心不丧气,增强其就业的信心和勇气,使他们在求职过程中感受到温暖和鼓励,以促进他们顺利就业。

3、完善就业指导体系,重视职业生涯规划,开展全程就业指导,重视就业心理健康。教育结构与产业结构永远不可能完全协调,大学毕业生在就业中遭遇一时的困难在所难免,尤其是在当前大学扩招、金融危机的大环境下。所以,作为承担教育者义务的一方,学校首先应该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从课程设计、课程学习到实验课,以实际就业为导向,剔除不必要的教学环节,而尽力避免学生就业与所学专业完全不对口的情况。

4、国家应制定相关政策。国家应鼓励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事业单位聘用家庭困难的应届毕业生,企业跨地区聘用的高校毕业生的同时取消落户限制,避免不平等待遇的发生。地方政府部门应加大对近几年来农村籍毕业大学生就业状况进行统计,鼓励已失业的高校毕业生去有条件的用人单位见习,给予一定报酬。同时,国家应认真落实好贫困家庭毕业生求职补贴政策,督促各地政府部门把补贴及时发放到每一位符合条件的农村户籍毕业生手中,缓解其求职经济压力。

四、结语

大学生就业问题范文第3篇

[关键词]大学生 就业问题 市场经济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社会对人才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自1999年大学开始扩招以来,大学生就业问题日趋严峻,大学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和供需比日趋下降,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

告别中学生活,迈进大学校门,莘莘学子满怀胜利的喜悦,充满着新奇与兴奋。美好的生活将在这里开始,事业发展将从这里起步,人生的道路将在这里跨越,人生的历程将掀开崭新的一页。但面对全新的大学生活环境,学子们也容易产生许许多多的迷惘与困惑。如何教育引导大学生保持良好的心态,珍惜大学时光,练就扎实本领,适应社会发展要求,这对于大学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纵观当今的社会形势,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社会竞争日益激烈,WTO的加入,使竞争国际化,信息时代的到来,使知识全球化,这对人才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就将被社会所淘汰。特别是近年来高校大量扩招,许多行业的不景气,使高校毕业生面临非常严峻的就业分配形势。

一、社会调查

据中国教育部学生司信息统计,2004年中国高校毕业生达到280万人,比2003年增长68万;2005年突破340万,2006年达413万,2007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将达到495万人,比2006年增加82万人,创下历史新高。他们指出,在毕业生数量年年大幅度增长的同时,离校毕业生待业的现象大量出现,而且这个数量在逐年上升。据悉,2001年全国待就业毕业生为34万人,2002年为37万人,2003年达52万人,2004年达69万人,2005年达79万人,2006年达93万人,2007年将达124万人。这些数据充分表明了大学生面临的就业形势的严峻性、任务的艰巨性和工作的长期性,对此要有充分的思想认识和心理准备。社会对人才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

第一,具有超前的敏锐性和预测能力。社会瞬息万变,市场变化莫测,只有培养超前的敏锐意识,才能摸准时代的脉搏,找出市场的发展规律,预测将来的发展方向,并根据社会的发展变化适时调整自己的发展目标和努力方向。

第二,具有高度创造能力和改革创新意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不断改革创新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关键,也是企业竞争取胜的根本因素。因此努力培养创造能力和创新意识,是大学生谋求发展的根本要求。

第三,具有开拓进取精神。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是前所未有的事业,必然要克服各种艰难险阻才能取得胜利,因此承担着历史重任的人才也必须是开拓进取型的人才。

第四,具有竞争与合作意识。市场经济的发展,为人与人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公平竞争提供了条件。竞争是提高劳动生产率,调动人的生产积极性的重要激励机制,是我国发展和个人发展的强大动力。竞争要求以优取胜、敢冒风险,既要有敢于胜利的胆识,也要有敢于承担失败后果的勇气。大学生要提高自身在未来人才市场的竞争力,首先必须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掌握现代科技成果,同时要培养合作意识,懂得顾全大局和集体利益为重,学会与人共事。

第五,具有时效意识。市场经济是提高重视时效的经济运作机制,重效率、重视信息、重视时间是在竞争中取得优势的重要保证。为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大学生在校期间要努力培养自己的时效意识。学习、生活要有计划,严格守时,养成高效率地工作和学习的习惯,反对懒惰、拖沓和敷衍。要树立信息意识,提高对信息的接受能力和选择能力,学会处理信息的知识和方法。

第六,具有法制观念。市场经济是促使社会资源合理配置的有效方式。经济体制的转变必然引起人们思想意识和行为方式的转变,促进人们平等意识、民主意识、主体意识的发展,推动社会主义的民主法制建设。同时,市场经济也必须健全与强化社会主义法制,以调节国家、集体、个人之间的利益关系。大学生在校期间,要不断增强法制观念,做到知法、懂法、受法、用法,以法律规范约束自己的行为,学会用法律判断是非和用法律维护自身的正当利益。

第七,具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基本特征,是从基础理论研究转化为生产力的周期越来越短,把理论形态的知识转化为现实的物质产品,是使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取得竞争优势的关键。为此,大学生必须培养自己的应用和操作能力,在大学期间,不但要重视培养应用理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习中要多动脑,勤动手,不断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第八,具有应变意识和应变能力。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生活高速度、快节奏的,新形势、新问题、新困难、新机遇不断出现,呈现出瞬息万变的趋势。为适应这种情况,大学生必须培养应变意识和应变能力,学会判断因形势的变化所带来的利弊得失,善于捕捉良好的机遇,胜利是再接再厉,受挫后不急不燥,面对突然变化,善于冷静分析,妥善处理。由于学校教育的局限性,容易造成学生理论脱离实际,大学毕业以后社会适应性较差,这就需要学生在校期间多接触社会,在社会实践中不断培养应变能力。

第九,树立博才取胜的意识。现代科学技术呈现出高度分化有高度又高度综合的趋势,交叉学科、边缘科学不断涌现,科学家、专家之间的跨行业、跨学科的合作已成为现代科学研究的显著特点,传统的单一知识的人才已经难以满足未来科技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大学生必须树立博才取胜的意识,除学好本专业的知识以外,还必须不断扩大自己的知识领域,发展多方面的爱好的技能,做到知识广博,一专多能。应具有辩清是非,判断分析问题的能力。

第十,具有是非辨别能力。随着社会的发展,知识的全球化、竞争的国际化,国外先进的科学技术有力地推进了我国的发展进程。中西方文化的渗透改变了我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丰富了我们生活。同时,一些腐朽的思想和政治意识形态也在影响和侵蚀着我们青年一代,这就要求大学生必须具备较强的是辨别能力,才能明辨政治方向,站稳阶级立场。而且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法制不健全的今天,一些公司或个人为了在竞争中获得利益,为达到目的往往采用一些不正当的,带有欺骗性的行为。这些行为形式多样,手法层出不穷。如果人的思想稍有麻痹大意,不加提防,分不清那些好那些坏,那些正确那些不正确,很容易就会陷入圈套,不能自拔。

二、高校大学生现状分析

从中学进入大学,学生从一个紧张封闭的环境转入一个相对松弛和开放的环境中,由于适应环境的幅度和难度上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相当一部分的大学生不能很好地适应这个环境,出现了种种不同的问题:(1) 大学生人际交往方面的困惑,是大学生最大的心理问题。现在的大学生几乎都是独生子女,父母的掌上明珠,在家受惯了父母的宠爱。进入大学后,来自五湖四海的学生汇集成了一个新的社会群体,一切都得靠自己去独立生活,由于他们原来各自的生活习惯、性格、兴趣等方面的不同,群体生活经验不足,在这个大家庭的人际交往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发生一些摩擦、冲突和情感损伤,这一切难免引起一部分心胸狭窄的学生不快。本来他们远离父母就有一种孤独感,一旦出现人际关系不和谐发生其他冲突,这种孤独感就会进一步加剧,从而产生压抑和焦虑。(2)自我优势的削弱造成心理不平衡。许多学生在中学时都是班上的尖子,进入大学后在高手如云的新的集体内,昔日那种“鹤立鸡群”的优越感荡然无存,无形中在心理产生一种失落感。有的学生看到班上学生多才多艺、能力较强,但对如何发挥自己的优点和克服缺点又感到迷茫,相比之下便觉得自己一无是处,事事不如人,产生自卑心理。高校有许多的学生组织,有许多的社团活动,班上有各种的活动,新生对这些既新奇又困惑,满怀信心地去参加一些社团、由于缺乏经验,遭受挫折,从而陷入痛苦的自我否定的深渊。在大学阶段,个体的自我意识逐步增强,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他们并没有形成关于自己的稳固形象,自我意识还不够稳定,看问题往往片面主观,加上心理的易损性,一旦遇上暂时的挫折和失败,往往灰心丧气,怯懦自卑。而且他们对于周围人给予的评价非常敏感和关注,哪怕一句随便的评价,都会引起内心很大的情绪波动和应激反应,以致对自我评价发生动摇。

所以大学生应该抓住机遇、培养能力,早日成才。尽快提高生活自理的能力。大学生应该看到自身在生活自理能力方面的不足是由于过去的依赖心理和环境造成的。上大学后,应该从头做起,虚心学习,不怕失败,大胆实践,积累生活经验,自觉主动参与集体生活,学会独立处理生活与学习中的问题。还可以在辅导员、班主任指导下,学习处理生活自理方面的一些具体问题和方法,要坚持从小事做起,反复实践,干中成长,另外还要注意向高年级优秀学生学习,听取他们介绍自己成长的体会和经验;学习掌握人际沟通技巧。面对来自全国各地、不同性格、不同习惯的同学,如何建立起协调、友好的人际关系,往往需要把握交往机会,学习沟通技巧。良好的人际关系首先来自于交往双方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的态度。其次采取积极的、主动的方式与他人建立起协调友好的人际关系。如果过于拘谨畏缩,缺乏交流沟通,人际关系便无从谈起。再次,应掌握基本的人际沟通技巧;培养挫折意识,增强心理承受能力。在漫长的人生历程当中,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的,特别是在这个竞争的社会,失败和挫折常常伴随在我们的身边。大学生在大学生活中遇到挫折的时候,应该要以一种乐观的心态来面对。冷静地分析问题,找出失败原因,要把失败当成是一种学习的过程,以积极的心态去总结原因,向成功的目标继续奋斗。因此,作为大学生必须要提高个人的心理素质,增强心理承受能力,培养一种乐观、大无畏的精神来面对挫折。

大学生就业问题范文第4篇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问题;分析与对策;实证研究

[作者简介]赵天武,华中师范大学2005级硕士研究生,襄樊学院招生就业处副研究员,湖北武汉430084;兰顺东,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湖北武汉430087

[中图分类号]F24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6)08―0172―03

随着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大学毕业生数量剧增,大学毕业生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关系由供不应求转为供需平衡,甚至供大于求,大学生就业基本趋向市场化,价格机制在就业市场中的调节作用越来越大。因此,大学生就业问题也逐渐凸现。

一、当前大学生就业的现状

目前,大学生对就业信心不足,对就业形势表示不乐观、就业形势堪忧的比例相对增加很多。

大学生就业在就业区域、就业单位性质选择上结构性矛盾突出,在期望薪酬上仍高于企业对其预期。

当前大学生就业的形势比较严峻。一方面,国家整体的就业形势不佳,形成的劳动力进入市场经济体制后明显过剩。加入WTO以后,由于发展大工业和高新科技产业所导致的高投资、高增长、低劳动力使用的趋势,造成中国经济的就业弹性系数降低到0.1左右的水平,比同等水平发展中国家低一半以上。另一方面,随着大学扩招政策的推行,中国大学生的供给呈现高速增长,年增长率在近几年达到20%~40%左右。劳动力市场上的供给和需求严重不对称,大学毕业生失业情况越来越严峻。同时,大学生失业率有上升之势,据统计,大学生失业人员的再就业率仅为20%。

大学生就业现状表现为:社会需求变化加剧,供需结构性矛盾增强;“有业不就”和“无业可就”共存;“挤占效应”突出;就业成本增加等。

二、大学生就业问题分析

大学生就业是我国就业问题中带有战略性的核心问题。用多维视角审视大学生就业难的现象,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高校扩招导致供需不平衡

据统计,2006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到413万人,毕业生人数再创新高。比2005年338万人净增75万人,增幅为22.19%。但是,办学质量相对学生人数的增幅明显不相匹配。通过对在校500名大学生的问卷调查,56%的毕业生认为就业难问题是由于扩招引起的,38%的学生认为目前自己所学的专业适应性不强,所学知识与实际应用相差较远,造成综合能力缺乏引起就业困难。

2.过高的回报期望与下降的市场价格之间差异加大

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大学本科毕业生在劳动力市场上已经不再是“稀有人才”、“天之骄子”了,大学生就业已经步入“大众化”阶段。企业提供给大学生的就业岗位占市场的主导地位,由于竞争日趋激烈,工资标准也比以前低了许多。由于信息不对称,大部分在校大学生并不了解市场的实际情况,而且从经济学的角度上看,由于机会成本(大学期间放弃就业机会而失去的收入加上在校学习期间付出的所有花费)的存在,使得大学生在求职时对月薪有自己的心理价格。两者之间的差异日益增大,是造成大学生就业匹配率低的原因之一。

3.国家培养人才的价值取向延缓了就业

大学生就业难的核心原因在于政府培养人才的城市取向和现代大企业取向与国家构建和谐社会的人才均布要求的矛盾。学生在高成本地投入高等教育后,必然要通过高回报、低风险的就业的途径和方式的选择来确定迅速、稳定地收回成本的方式。由此可见,由于培养人才的价值取向问题延缓了大学生的就业。

4.大学生职业规划不明造成“隐性”失业

大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过程中,从自我评估、职业定位、计划执行及评估反馈等环节存在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1)自我评价不够客观、期望值过高。一项调查显示,62%的同学表示自己毕业两年后要成为部门经理;77%的同学说,35岁之前要成为高级职业经理人。(2)职业规划过于“理想化”。很多大学生过于追求完美,总想一步到位,从而造成了许多“隐性”失业。

5.就业市场缺陷减小就业投资回报率

就业投资回报率等于个体成功就业收益与就业成本支出的比值,它是衡量就业率的一项重要指标。市场信息不对称导致摩擦性失业或结构性失业,市场进入和运行成本较高则可能会导致一定程度上的周期性失业。同时,违约问题也成为就业难的又一因素。违约不仅影响学校的声誉,也影响其他学生的就业,影响用人单位的人力资源的配置,提高了就业的支出成本,从而加大了部分毕业生的就业难度,减小了就业投资回报率。

三、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对策

1.适当控制高等教育发展速度及规模。落实科学发展观。重在提高教育质量

我国高等教育目前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教育质量还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人才培养方式和内容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教育投入增长跟不上发展速度,从而使就业问题表现得更为复杂、激烈。为此,高校教育应充分重视市场需求,把握社会实时经济走势和就业市场的变化情况,按照社会发展方向设置专业,适当控制招生规模,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教育质量,有效地消除结构性失业。

2.摆正心态。消除盲目性,转变大学生就业观念

据调查,目前很多地方高校存在优秀学生签约率低及很多学生不能完成自己的职业生涯策划等问题,这充分表现他们没有正确地认识自己和环境。从2005年的情况来看,毕业生就业虽然不能做到绝大多数一次性就业,但假如把就业门路充分扩大了,比如到非国有企业的单位工作、到基层工作等,大学生就业还是不成问题的。另外,考研的学生也一定要处理好考研与就业的关系。如果说“无业可就”反映的是就业制度、政策等大环境中的问题,那么“有业不就”反映的则是毕业生的职业价值观问题。为此摆正心态,消除盲目性,转变大学生就业观念是我们解决就业难问题的另一重要途径。

3.对学生加强就业指导,使大学生正确认识自我。认识社会职业的需求

高校就业指导是提高毕业生就业率的有效途径,可以协调用人单位和毕业生之间的关系,减少空缺岗位的时间,提高人才资源的配置效率。就业指导工作要力求做到“二个指导三项服务”,二个指导是:思想指导、政策指导。三项服务是:一是要通过多种渠道为学生提供就业信息;二是遵循简便、效能的原则,为毕业生办理有关就业手续;三是要主动协调好毕业生、用人单位和有关管理部门三

者之间的关系,为毕业生营造良好的就业环境。同时注重学生的职业规划指导,开设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课,系统讲授职业设计课的主要思想、基本原理及方法。

4.进一步完善、规范就业市场。提升就业投资回报率

随着所有制结构的调整和完善,就业结构将发生变化,股份合作制和非公有制经济的较大发展,将为就业岗位的增加提供机会,国有经济作为就业主渠道的状况将逐步改变。国家、地方和高校要围绕毕业生的分配建设立体化的就业市场和信息服务体系。同时还要制订相关规定,加强对毕业生就业市场的管理。面对不断变化的新形势,我们要与时俱进,以创新的思路积极引导毕业生突破传统的就业观念的束缚,树立与时俱进的就业观,进一步拓宽就业渠道,自觉树立自主创业的思想观念,主动到基层就业。要努力实现多渠道、多形式的科学择业,积极地去创业。因此,我们要调动一切积极的力量,充分挖掘政府资源,广泛开拓就业渠道,促使就业市场制度规范化、诚信化,从而提升就业投资回报率。

四、实证研究

背景材料:W学院是一所国家二类多科性普通本科院校。2005年,W学院共有15个系、18个本科专业、16个专科专业、2378名学生毕业,其中本科生1996名,专科生382名。面对社会对毕业生需求无明显增长的大环境和地处鄂西北、省属二类本科院校的现实,W学院2005年毕业生的就业形势逼人。

1.就业工作面临的客观原因分析

(1)品牌因素。w学院成立时间不长,培养的学生人数还不多,在各行各业的岗位上取得突出成绩的还很少。学院整体办学特色还不突出,品牌效应还没有形成,在社会上还缺乏知名度。这一因素制约着w学院在知名企事业单位的就业率(市场份额)和学生起薪标准。

(2)地利因素。W学院远离省会中心城市,没有地利上的优势。企业要进校招人,必须专程而来,学生要找工作,必须外出而去,就业成本高。

(3)转型因素。w学院在办学战略上逐步实现由以师范为主向以非师范为主、由本专科兼收向以本科为主的办学战略转移,呈现出“稳定文教类,发展理工管,拓展美音体”的战略发展格局。就业工作面临两个新的问题:一是生源由湖北省扩展为全国,学生就业去向也由省内扩展到全国各地,就业流向的复杂局面致使就业工作面临更严峻的挑战;二是师范类就业市场正在逐渐萎缩。

2.解决问题的对策与效果

W学院学生就业工作的策略是建立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人才培养模式,并同时建立起与之相适应的个性化就业指导模式。

(1)构建个性化就业指导体制,使大学生正确认识自我,认识社会职业的需求。W学院落实以就业为育人切入点的教育理念,建立“以系为主体,实施个性化就业指导”的就业工作运行体制。学生就业的基本方式是学业、就业、创业和待业四种类型,W学院为此分类指导,各个突破,从而解决毕业生合理、稳定、有序流动的问题,并且充分利用“三大载体”,即就业指导课、职业测评体系和职业咨询辅导来实施有效的就业指导。通过就业指导课,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生涯规划观念。利用职业测评体系,帮助大学生客观地认识自我。开展职业咨询辅导,协助大学生进行职业发展定位。

(2)打造就业工作品牌,加强职业规划,转变大学生就业观念。通过树立W学院学生群体品牌,赢得就业局面的主动性。以理工科学生坚实的动手能力和较强的市场适应能力为突破口,打造“能力强,稳得住”品牌;通过师范生过硬的师范能力,打造“潜在王牌教师”品牌;通过良好的英语口语水平和良好的个人形象,打造“外贸丽人”品牌;通过某专业考研率高,打造“考研突击队”品牌等。通过教育大学生更新职业价值观念,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取向。

(3)探索精品就业模式。在总结各系就业工作模式的基础上,探索具有W学院特色的就业工作模式,提高就业效率,如机械系的中日龙就业模式、汉丹模式,土木系的上海宝钢模式和物理系的珠三角模式等。

(4)建立学生主体性就业,营造诚信就业市场。发挥学生个体的就业主动性,使学生深刻理解到“就业是自己的事”。学校、社会及家庭的作用都是外在因素,通过自己的综合实力找到工作才是最可靠的就业。因此,要走多渠道、多形式的科学择业路径,积极创业。要充分挖掘政府资源,广泛开拓就业渠道,促使就业市场制度规范化、诚信化,从而提升就业投资回报率。

(5)实施“五维一体”的就业指导。积极挖掘院系级力量,结合本校实际,开展职业发展指导、就业观念指导、学业指导、择业指导和创业指导。

大学生就业问题范文第5篇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难;原因;解决措施

随着我国的工业化加速推进,经济体制改革与教育体制改革之间的矛盾也越来越突出,这种矛盾在大学生的就业上得到淋漓尽致的表现。近年来,社会越来越关注大学生的就业问题,社会各界从不同的角度对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给出不少建设性意见,做出不少努力,但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却呈现出越来越严峻的形势。

一、我国目前的大学生就业状况

据统计:2001年,我国研究生的初次就业率为95%,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的99%相比,下降了4个百分点;本科生的初次就业率为80%,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的90%相比,下降了10个百分点;专科生的初次就业率为50%,与20世纪90 年代中后期的80%相比,下降了30个百分点;2002年6月大学本、专科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为64%;2003年截止到6月的初步统计为47%……这还只是2003年以前就业形势相对不是很严峻的时候统计的数据。2003年以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社会就业岗位的增加已远远落后于大学生数量的增加;伴随着就业率的降低,大学生的就业成本也不断提高,大学生背离就业意愿的情况越来越多,中国大学生就业比以前难成为社会存在的普遍心态。

二、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一)大学毕业生自身的因素。首先是大学生自身素质的不足。很多大学生上了大学就不再认真学习,对市场变化、社会变化关心度较低,注意力和精力都没有集中在学习上。甚至有的学生荒度大学,在大学里没有学到自己该学的东西,面对就业没具备应有的素质,或者就业准备不够充分,定位不够准确。其次是大学生就业观念和就业方向存在一定的误区。多数学生对职业目标相对模糊,没有把兴趣、爱好与自己所学专业很好结合;而且,大学生的职业价值取向对大学生的就业也带来了不小的影响。第三是大学生“期望偏高”。由于毕业生对收入预期水平普遍偏高,导致预期收入与用人单位实际所能提供的工资之间不匹配,加大了就业难度;大多数毕业生期望能到条件好的单位就业,而条件好的单位往往都已人满为患。

(二)高等院校的因素。一是高校本身的专业设置不符合社会需求。市场经济条件下,要求高校面向社会和市场来办学,而高校在专业设置、招生录取、学生毕业等方面又缺乏办学的自;人才培养需要一个过程,当前社会所需要的专业人才,一个培养周期后是否需要只能是一种预测,并不能与市场完全吻合。二是高等院校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活动跟不上社会经济发展。当前高校培养人才仍是以理论知识学习为主,大多数东西都只在课堂上交给学生,缺乏实践锻炼,导致高校培养的毕业生综合能力达不到用人单位的要求。三是高校提供的大学生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薄弱。高校给毕业生提供的就业信息不对称,会导致学生失去大量的就业信息与机会;高校提供的就业指导工作队伍不够专业,指导工作形式和内容比较单一,不能给毕业生提供良好的指导。

(三)社会及用人单位的因素。社会提供的就业岗位远远满足不了就业需求。近年来,高校连年扩招,大学生数量不断增加;社会经济发展处于战略性结构调整时期,不少企业注重提高效率,减少人员使用,向社会提供的就业岗位总数相对减少,需求与供给的矛盾突出,增加了就业困难。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要求进一步提高。由于大学生就业的“买方市场”,造成了大学生就业竞争激烈,很多用人单位提高了大学生的就业门槛,不仅要求大学生有优秀的专业成绩,还要求大学生从技术技能到人际技能和解决问题技能等综合技能的提高。而刚毕业的大学生,实际的锻炼还比较少,用人单位很少愿意花一段时间去培养招聘的新人,这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了大学生的就业困难。用人单位存在一些短视行为。随着2009年以来大学生就业难度的加大,性别因素也成为影响大学生就业的重要原因之一,男生找到工作的概率明显大于了女生。

三、解决大学生就业困难的措施

(一)学校方面的措施。首先,要改进教育培训体系,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在加强学生专业技能培训的基础上,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尤其注重实践教学,加强学生实习实训工作,注意学生从技术技能到人际技能和解决问题技能的培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其次,面向市场和社会办学。学校可以和企业联合办学,加强与用人单位的联系与合作,根据企业的需要去培养人才;加大社会急需专业的开设,增强学校教育的社会适应性,主动适应市场需要。第三,加强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学校要与用人单位和政府在这个领域结合起来,完善“职业服务体系”,开设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方面的专业化辅导课程,加强大学生的专业化培训,鼓励大学毕业生加强与用人单位的沟通和联系,建立大学生就业信息服务中心。

(二)政府方面的措施。一方面,政府应加强人才市场规范化建设,完善就业市场机制。要建立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就业机制,减少靠关系找工作的现象;要协助学校和用人单位,积极提供大学生及时、全面的就业信息;要关注大学生职业指导体系的完善,积极搭建大学生就业能力开发平台,延长就业服务时间。另一方面,政府要提供市场刺激,鼓励大学生从事特定的职业。我国目前的就业市场上,一些特定地区,如落后地区、危险地区;特定企业,如中小企业、微型企业;特定职业,如中小学教师、护理等仍然需要大量的人才加入。政府应出台相应政策,对大学生的收益差进行制度化的合理补偿,鼓励更多的大学生到特定地区或企业,从事特定职业。

(三)用人单位的措施。首先,要积极地参与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过程。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与高校结合,培养适应企业发展的人才,解决一部分大学生的就业。其次,要适度调整对人才的考核制度。在招聘人才的时候,不同的职位应设立不同的门槛;面对初次就业的大学生,理解他们初次就业对工作经验的缺乏,给他们一定的适应期或培训期。

(四)大学生自身的措施。面对就业挑战,大学身要努力学习,提高专业知识水平和综合能力素质,让自身有足够的实力面对就业竞争,有实力胜任企业的工作;确立正确的择业就业观,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积极迎接挑战;要正确地定位自己,在适合自己的岗位就业;要坚定信心,把握提升就业能力的机会,增强提升就业能力的主动性。

【参考文献】

[1]孙泽厚.高等教育大众化国家避免毕业生就业难题的成功模式[J].教育科学, 2002(6).

[2]黄昌建.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对策[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

大学生就业问题范文第6篇

1.大学生对薪酬的期望

每一位工作者都拥有自己的月收入底线,大学生也不例外。根据相关的数据统计发现,目前应届大学生的收入底线已经比去年的提升了500元,可见大学生择业的准则是以利益为根本出发点。就像马斯洛需求层次所说明的一样,人们都是在解决温饱问题之后就会都需要更多的经济来支持自己的发展,因此追求的需求也会更高。根据相关文献中所提供的研究数据中发现希望薪酬在2000-3000的大学生有40.5%,比较符合大多数学生的期望。其次是期望薪资是在3000-5000元之间。由此可以看出如果招聘单位给出的薪资不在学生期望的范围内,学生们就会放弃这份工作,选择其他的单位。

2.大学生对就业方向的期望

一般说来,大学生在毕业后,有部分大学生会选择对口,进行本职工作,还有的学生会从事其他工作。不论是从事本专业工作还是其他专业的工作,只要积极努力的进行本职工作,同时运用自己的专业素养与个人魅力,就能够较好的完成本职工作。大部分的学生在选择工作的时候是不介意是否与自己的专业对口,只要是因为自己的专业性不强、本专业的就业工作比较难找等原因没有选择对口工作。也有一部分学生也会选择本专业的就业方向,他们会觉得如果自己所学的没有得到实际的应用就感觉有点浪费。除此以外学生在选择就业的方向上主要是以工资的薪资待遇和环境为主要的考虑因素,对对口不对口并不重视,并不会影响自己对所从事工作的选择。

二、大学生就业存在的问题

1.自身定位不清,就业期望过高

对于学生来说在就业方面普遍存在着自身定位不清、就业期望过高的现象,且各种趋势愈演愈烈,导致该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大学生没有树立明确的自身定位与发展目标。事实上,大学生的就业过程其实就是自身价值实现过程,也就是实现自身劳动力价值和职位相符的过程。如今,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提升,人们价值观、世界观均发生巨大转变,导致大学生就业观念发生巨大转变,使大学生就业时经常出现过分要求对口问题,应聘岗位时高不成低不就等现象,将自身视为天之骄子,对就业拥有较高的期望值。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就业岗位提供的职位普遍为基层岗位,要求大学生从基层做起,面对这种情况很多大学生都表示难以适应,没有吃苦的决心,进而会导致学生就业难。

2.自身素质与职业要求不匹配

在就业方面来说,大学生比较年轻,具有活力,相对来说,有着比较丰富的理论知识,这使得大学生在就业时具有一定的优势,然而,在实际的生活中,大学生在就业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大学生自身的能力不够。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相对比较少,知识结构方面相对比较单一,知识往往停留在理论上,在现实生活中运用较少,尤其是缺少相应的工作经验。二是高校毕业生的综合能力相对较差。现实生活中具有综合能力的学生比较受到企业的重视和青睐,可以很快的是因企业的文化和工作。刚毕业的学生在就业方面缺少综合能力,进而会影响学生们的就业情况,在就业时就会受到一些约束条件。

三、促进大学生就业的策略

1.客观评价自身,转变就业观念

大学生就业是一个复杂漫长的过程,大学生要把握住就业的最佳时期,客观的评价自己的情况,同时改变自己的就业观念。首先,作为大学生,应认清社会发展局势,与时俱进,摒弃传统就业观念,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要将自己的姿态放低,刚开始工作的时候已积累经验为主。面对竞争如此激烈的就业环境作为高校毕业生,需要认清自我定位,对自身的发展情况有大致的了解。大学生步入社会前,应全方位认识自我,不仅认清自己的优势,更要认清自己的不足之处。明确清楚自己要什么、能做什么、认清自我位置。唯有这样才能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要有独立的精神,不要再认为自己是一位天之骄子,不能一味的以自我为中心,应将自己快速融入社会中如此以来不但可以实现自我价值还可以实现社会价值。

2.强化专业知识,保持知识上的先进性

由于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所以,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大学毕业生应当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保持知识上的先进性。从一种角度来说,高校与学生的关系也就相当于产业与产品的关系,大学生就业是否能够满足企业的要求,这些都会在高校毕业生就业中体现出来,其中比较重要的就是高校毕业生的专业知识能力。所以学生们需要提高自身的就业能力,应当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与学习能力。提高自身的素质进进而让自己的各方面都能够与职业的要求相互的匹配。应当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水平,同时树立良好的心态,参加到工作中,将自己掌握的理论知识与实际情况充分结合起来,从而奉献出自己最大的作用。

四、总结

大学生就业问题范文第7篇

关键词:贫困女大学生 就业 对策

随着我国高等院校毕业生人数逐年加大,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也随之加剧。当前我国又受到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使本已严峻的就业形势雪上加霜。大学生就业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其中贫困女大学生群体因经济贫困和女性歧视双重影响,其就业处境显得更加引人瞩目。本文通过对某重点高校50名贫困女大学生的就业现状进行深度访谈,发现其在就业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缓解贫困女大学生在就业问题中所面临的困境。

1.高校贫困女大学生就业现状

1.1就业意向与现实选择存在冲突

当被问及“如果可以选择,大学毕业后规划做什么?”选择“考研深造”的有32人,占到64%,选择直接工作的有18人,占36%,选择“出国”和“创业”的为零。其中文科专业学生中第一意愿选择考研深造的有8人,占到文科专业人数的47%,理科专业中第一意愿选择考研深造的有13人,占到理科专业人数的81.2%。由此可以看出,考研深造成为贫困女大学生的首选,理科专业的女生选择考研比例更大。一方面这与贫困女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成绩有关。一般来讲,在贫困家庭成长的女大学,由于没有雄厚的经济基础,非常看重学习成绩,在本专业排名中名列前茅,在获取各类奖学金、保研考研等方面比男生有更大的优势。另一方面,这与贫困女大学生较高就业期望值有关,她们希望通过高质量的就业解决家庭窘境。“工作环境好”“工资高”“职业稳定”的工作成为她们追求的对象。由于研究生学历的毕业生相对于本科学历的大学生在就业层次上有更大的优势,考研深造成为贫困女大学生心中首选。然而由于种种条件的限制,最终多数无奈的放弃深造而先工作。当被问及“您现在是在准备考研还是准备找工作”选择找工作的有91%。访谈对象TL说:“本来打算考研的,现在就业形势不好,如果能先找到一份还可以的工作,以后再说读研的事,这样家里的压力会小一点。”“如果能读研当然是公费的,自费的不考虑。”

1.2陈旧的择业观念与市场化的就业环境不相匹配

贫困女大学生大多来自社会较低阶层的家庭,上大学的费用一般通过国家助学贷款、亲戚朋友资助或以其他兄弟姐妹的上学机会换取。因此迫切需要通过较高工资待遇的工作改变家庭经济状况,这使得他们对工作单位的地理位置、性质、工资待遇比较关注。在回答“什么性质的工作对您的吸引力最大?”选择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的有66%,而这些单位的共同特征是“工作环境好”“工资待遇高”“职业稳定”。这样的工作既能提高未来的经济地位也能获得社会尊重。选择外资企业的占21.0%,选择私营企业的仅占14%。在就业的区域选择上,多数人比较青睐经济条件发达的沿海城市和大城市,对边远城市、小城市、基层、农村关注较少。然而随着我国经体制改革的持续深入,行政部门精简机构,国有企业“减员增效”,“铁饭碗”工作岗位越来越紧缺,社会能够提供的就业岗位极其有限,导致相当一部分贫困女大学生不能顺利就业。“据调查显示,有近78%的贫困女大学生倾向于到经济发展水平高、发展前途好的地区工作,传统的择业观使她们不愿意下基层、服务基层,成为都市白领是不少贫困女大学生的思维定势。”

1.3贫困女大学生缺乏良好的支持系统

从个人角度看,一方面,由于家庭经济负担比较重,在经济投入成本较高的职业资格证考试面前显得尤为无奈,而这类职业资格证书对应聘能否成功起着关键的作用。访谈对象ZH讲到:“其实大学里空闲时间挺多的,我也很羡慕身边的同学考驾照、报关员证这些,但每类考试都要交上千以上的报名费、培训费、资料费,这些对于我来讲,实在是负担不了的。”另一方面,贫困生社会活动范围相对狭窄,缺乏处理人际关系的技能,因此失去较多的锻炼机会,不利于组织领导能力、团结协作意识和与人交往能力的提高,限制了综合素质的提升,这使得她们在激烈的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从家庭角度看,在还不健全的“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就业机制下,各种社会关系在现实社会中具有着较大的影响力。有较强社会关系的毕业生,在就业信息的获得、就业机会获取方面,无疑占据更加有利的地位。而贫困女大学生多来自农村或城镇低保、低收入家庭,由于条件限制,生活圈子小,接触面狭窄,家庭的社会关系网络资源匮乏,缺少来自家庭和社会关系方面源资。这些都不利于她们就业信息和就业资源的获取与利用,整体上处于劣势,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就业。

从社会角度看,由于传统社会的性别歧视意识在当代社会依然存在,一些用人单位认为,在中国社会,女性承担着照顾家庭、抚育孩子的重担,家庭事务要耗去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这往往使得女性无法像男性那样高效率的完成工作。女大学生刚刚走出大学校园经验不足,而且要面临结婚生子的问题,而不愿招收女大学生。我国劳动法规定,在生育期间雇佣单位必须照常支付劳动者的工资,这就会增加用人单位运营成本,影响用人单位的经济效益。因此,在招聘单位的招聘条件中经常会看到,“只招男生”或“男生优先”,严重影响贫困女大学生的平等就业权利。

2.做好贫困女大学生就业工作的建议与思考

贫困女大学生经过几年的大学生活,在毕业时由于贫困和女性双重压力下,在供大于求的就业环境中处境艰难,成为社会的弱势群体。这不仅仅涉及贫困女大学生的个人就业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需要家庭、高校、社会给予高度关注,并积极采取相应措施,以减少女性社会人力资源浪费现象的发生。

2.1建立健全贫困女大学生资助机制

首先,应当改进贫困生的认定工作。目前多数高校贫困生的认定工作,很大程度上依赖其家庭所在地民政部门出具的家庭经济困难证明。而部分贫困女大学生自尊心强,不愿别人知道自己家庭经济困难情况,由于好“面子”而不能获得资助。因此,高校在贫困生的认定方面,应当更加注重考察学生平时生活中吃、穿、用等实际情况,并以此作为贫困生认定的依据,这样会更加科学、合理地对贫困生进行公平的认定。其次,高校应当加大对女贫困生的资助力度,在多方面给予贫困女大学生帮助。当前,高校一般设有国家奖学金、励志奖学金、助学金、勤工助学、学费减免、困难补助等资助政策,但由于奖学金、助学金、贷款发放比例范围有限,相当一部分贫困女生无法获得资助或获得的资助有限,对她们的生活来讲只是杯水车薪。因此,应当针对贫困女大学生的实施帮扶措施,进一步加大资助力度,使她们走出经济上的困扰,自由的选择就业方式,如“考研深造”。使我国法律规定男女平等的受教育权利得到有效执行。

2.2指导贫困女大学生进行合理的职业规划,提升自身综合素质

“个人职业规划是指个人根据自身主观因素和客观条件,通过分析、总结研究并权衡自身实力,结合时代特点,根据自己的职业倾向,确立自己的职业发展目标,并为实现自己目标职业进行详细规划的过程。”良好的职业规划不仅有助于正确认识自己,分析自身优势,而且有利于求职者客观对待就业过程中的困难和挑战,提高应聘成功率。许多贫困女大学生因为上大学,使本不富裕的家庭入不敷出,迫切希望毕业后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改变自己的命运和提高家庭的生活质量。这就不可避免的出现盲目的追求收入高、环境好的工作,而忽略严峻的就业形势。因此,应当给予贫困女大学生切实可行的个性职业规划指导,提升其职业规划科学性、可行性。使贫困女大学生及早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帮助他们进行准确定位,摒弃只到政府机构、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工作,只选择经济条件发达的沿海城市和大城市的传统就业观念,树立“先就业再择业”的观念,选择灵活多样的就业方式,扩大就业区域选择,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为自身争取更多的就业机会。此外,贫困女大学生要立足现实,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在大学期间不能仅限于本专业素养的发展,应当注重专业素养与心理素养的面发展。应该积极参加如演讲比赛、辩论赛等各种文化活动和竞赛活动,积极参与各级学生组织的班级干部的选拔,培养语言表达能力、交际沟通能力、组织协调能力以及动手等其他综合能力,在活动中不断增强就业竞争力,以自身实力去赢得用人单位的青睐。

2.3完善贫困女大学生就业保障制度,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

①政府部门应当进一步完善贫困女大学生平等就业的相关法律法规。目前,我国关于贫困女大学生平等就业的法律有《妇女权益保障法》、《劳动法》。但其中缺乏对性别歧视行为的明确界定及具体处罚措施的规定,使得这些法律在实际生活中因缺乏可操作性而沦为“口号性”的法律。为此,政府应当推进就业立法,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对女性平等就业权益给予详细的规定,对性别歧视行为及处罚进行科学规定,使其具有现实的可执行性,以发挥法律对权利主体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保护作用,使她们在权利遭受侵害时,可以获得法律上的救济。

②相关部门应当加大对大学生就业工作的监督和管理,促进人才和劳动力配置的市场化程度。一方面规范用人单位的招聘行为,禁止性别歧视。严厉打击政府部门、事业单位招聘过程中的违法乱纪行为,为贫困女大学生创造良好、有序的就业环境。另一方面,利用经济调节手段,制定相关优惠政策,给聘用贫困女大学生的单位给予一定政策倾斜,引导用人单位积极聘用女大学生。同时,政府应进一步放宽各种政策限制,积极稳妥地推进户籍、住房、社会保障等制度改革,吸引农村贫困女大学生到农村、到基层锻炼。积极扶持贫困女大学生自主创业,为贫困女大学生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

大学生就业问题范文第8篇

1422名经济困难学生对学校开设的就业指导服务的满意程度调查结果显示,愿意参加学校就业指导规划课程的占93.2%。但在“学校开设的就业指导对您的帮助多大”问题调查中,48.9%的学生选择了“无帮助或帮助不多”;45.9%的学生选择“较大帮助”;只有5.2%的学生选择“非常有帮助”。由此看来,经济困难学生主观上希望通过学校提供的就业服务获得帮助,但对其高校就业指导服务上还不太满意。从调查中发现,有18.6%同学认为“课程内容不适用”;47.5%的同学选择“教学方法单一,缺乏个性化指导”;还有34.1%同学认为“教师缺乏就业指导经验”。在“希望提供哪些高校就业服务“的选择方面,46.1%的经济困难大学生希望“提供准确有效就业信息”;21.5%的同学选择“提供专业化和个性化的就业指导”;希望学校“加强就业心理辅导”和“培训就业技巧”分别占20.8%和11.6%。

2、影响家庭困难学生就业难原因分析

大学生就业困难已经成为摆在眼前的事实,原因主要是人才市场供需错位,结构失衡、知识陈旧,学用转化率低、个人能力低,依赖性强、市场人才配置手段粗放等。相比普通大学生,影响经济困难学生就业困难的除去上述原因之外,更有其自己的特点,概括起来可分为外部原因和内部原因,具体表现为:

2.1内在原因

2.1.1自身综合素质不足,就业竞争能力低超过70%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来自于农村和中小城镇,他们抱着通过读书改变命运的想法,进入大学后“一心只读圣贤书”,在空闲时间,他们又不得不为生活而奔波,做兼职、勤工俭学,几乎无暇参加各种活动来充实、培养和锻炼自己的综合能力。在社会交往、语言表达、组织协调、创新思维和动手实践等能力方面落后于其他同学,无法从职位竞争中脱颖而出,得不到用人单位认可。2.1.2心理素质差,碰壁后消极就业部分家庭经济困学生心理复杂,心理承受能力差,存在自卑、焦虑、胆怯等心理特点。在求职过程中,不敢、不愿意主动展现和推销自己,不能很好的把握机会,错失很多就业机会和机遇;或求职过程中,屡次碰壁后,易产生巨大的失落感和挫折感,消极就业。2.1.3就业观念复杂,自我认识不清,职业定位不准确部分经济困难大学生不能正确看待自己,同时对就业准备不足。沉重的家庭经济压力促使他们更加看重工作报酬,盲目追求稳定、高收入的工作,缺乏全面准确的自我认知与对就业市场的理性认识以及整体的职业发展规划设计。

2.2外在原因

2.2.1家庭原因窘迫的家庭经济状况和特殊的成长环境,使经济困难大学生从小就背负上了沉重的经济和心理负担。同时,父母忙于养家,往往忽视了与孩子们的交流和沟通,影响到孩子的心理健康正常发展。进入大学后,大学期间的各种考证费用以及择业过程中的交通费、住宿费、通讯费、简历制作费、服装费、人才招聘会的门票费等高昂的就业成本加大了经济困难大学生就业的难度。2.2.2学校原因首先,目前高校虽然普遍建立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管理机构,但工作中往往只注重抓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经济资助工作,而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业问题重视不够,尚未采取有效的政策和措施,未能形成有效的就业服务体系。其次,大部分高校虽针对学生中开展了就业指导与生涯规划课程,但是,教学方式单一,缺乏个性化指导,培训效果并不理想。第三,受师资力量和硬件投入限制,部分高校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缺少针对经济困难大学生群体专门,不能及时有效疏导、排解和纠正经济困难大学生的负性心理反应。2.2.3社会原因随着“自主择业、双向选择就业”制度的实施,在平等竞争的用人机制还没有健全的今天,各种特权关系对大学生就业市场产生较大冲击,严重影响到自主择业的公平性。再加上大量下岗工人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给经济困难大学生就业带来一定的影响。

3、经济困难大学生的就业援助对策

3.1加大对贫困生的资助力度,建立、完善包括经济困难大学生就业援助基金在内经济资助体系

目前,我国各高校已经基本建立了奖、助、贷、减、免、补等多层次经济困难大学生资助体系,但还是不能完全解决经济困难大学生求学期间学习生活问题。以广西某知名理工类学校为例,该校经济困难大学生包括助学贷款(最高6000元/人.学年)以及校内勤工助学等在内,人均受资助额度在10500元左右,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力度在广西区内走在前列。该校学生每学年基本开支最低为13300元,具体包括:学费4500元、住宿费1200元、教材资料费900元、基本伙食费4200元以及交通、通讯、生活用品等费用2500元。这就意味着经济困难学生每年至少还需要近3000元的经济资助。另外,等到毕业时,高昂的就业成本也给经济困难学生造成巨大的压力。根据调查,毕业学生求职花费高于2000元的占到28.62%,花费在1000至2000元之间的占到23.4%,其中81.4%的学生求职费用来自于家庭资助。因此,各高校要继续努力扩展学生资助经济来源,加大对经济困难学生的经济支持力度,帮助经济困难学生圆满完成学业。同时,建立、完善经济困难大学生就业经济援助制度措施,对经济困难学生求职过程中交通、住宿、通讯、简历制作等进行资助,帮助他们顺利走上工作岗位。

3.2加强生涯规划和就业辅导课程建设,提高生涯规划和就业辅导课程的实效性

高校就业指导服务体系的不完善,学生对职业生涯缺乏合理规划和正确认识导致经济困难毕业生盲目求职,也是造就他们求职成本增加的重要原因。根据调查,超过50%的学生对学校开设的生涯规划和就业辅导课程不是很满意。高校需要加强生涯规划和就业辅导课程建设,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通过对经济困难学生个人能力、就业意向等职业生涯测评进行个性化的指导,帮他们规划一条适合自己的、长久的职业生涯发展道路。同时,在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的时候,更多考虑到经济困难学生的实际需要,采取多种措施提高就业服务质量和实效性。如建立畅通的就业信息平台、提供专业化和个性化的就业指导、加强就业求职技巧训练等。

3.3加强经济困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帮助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由于家庭背景和成长环境,心理特征中存在一些不积极的负面心理。毕业时急于就业、改善自身经济状况的想法使他们在就业过程中更容易产生焦虑、悲观、茫然、自卑、急躁等不良心理。高校需高度重视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辅导和引导。①依托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以积极心理学原理为依据,积极探索有效的方式和途径,改善经济困难学生心理健康程度,增强他们心理调适能力。②引导经济困难学生正确面对严峻就业形势,帮助他们消除一些模糊、片面认识,正式自我,进行正确就业定位。③帮助经济困难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把自己的实际需要与就业期望相结合,科学合理的进行职业选择。

3.4整合资源,建设完善学生职业能力培训体系,提高经济困难学生综合职业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