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城市公共空间设计论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 城市开放空间的连续性研究 建筑开放空间的城市意义 城市开放空间的现代观察 探索创造人性化的城市开放空间 城市开放空间景观设计对于城市建设的发展性研究 城市滨水开放空间总体控制设计研究 儿童友好型城市开放空间研究 城市开放空间规划及设计要点研究 西班牙城市开放空间地域性研究 老龄化社会的城市开放空间设计研究 基于静态游人行为的城市开放空间研究 浅谈城市设计中开放空间的设计 浅谈城市开放空间的保护与再生 城市开放空间设计思路探究 基于建筑底部开放空间设计的研究 基于行为的城市滨江开放空间的空间与场所特性分析 方形规则下的开放空间 开放空间设计 城市的留白――公园与开放空间的价值 浅析适用于寒地城市的公共开放空间系统规划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2]Madanipour, A., Why Are the Design and Development of Public Spaces Significant for Cities?[J] 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B: Planning and Design, 1999,26(6): p. 879-891.
[3]代伟国,邢忠.转型时期城市公共空间规划与建设策略[J]. 现代城市研究,2010,11:p.12-16.
[4]张虹鸥,岑倩华.国外城市开放空间的研究进展[J].城市规划学刊,2007,171(5):p.78-84.
[5]Maruani, T. and I. Amit-Cohen, Open Space Planning Models: a Review of Approaches and Methods. 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J].2007,81(1-2):p.1-13.
[6]Webster, C., Pricing Accessibility: Urban Morphology, Design and Missing Markets[J]. Progress in Planning, 2010,73(2):p. 77-111.
[7]Knox, P.L., Measures of Accessibility as Social Indicators: A Note[J]. Social Indicators Research, 1980,7(1/4):p.367-377.
[8]Hillier, B. and J. Hanson, The Social Logic of Space[M]. 1984,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9]尹海伟.城市开敞空间——格局、可达性、宜人性[D].2008,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10]Giles-Corti, B., et al., Increasing walking: How important is distance to, attractiveness, and size of public open space?[J]. American Journal of Preventive Medicine, 2005,28(2):p.169-176.
[11]Pasaogullari, N. and N. Doratli, Measuring Accessibility and Utilization of Public Spaces in Famagusta[J]. Cities,2004,21(3): p.225-232.
[12]Cuthbert, A.R., The Form of Cities: Political Economy and Urban Design[M]. 2006, Oxford: Blackwell. 304.
[13]Cuthbert, A.R., Designing Cities - Urban Design and Spatial Political Economy, in Public Art & Urban Design: Interdisciplinary and Social Perspectives[M]. 2003, Universitat de Barcelona: Barcelona.
[14]Cuthbert, A.R., The Right to the City: Surveillance, Private Interest and the Public Domain in Hong Kong[J]. Cities, 1995,12(5):p.293-310.
[15]Loukaitou-Sideris, A. and T. Banerjee, Urban Design Downtown: Poetics and Politics of Form[M]. 1998,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6]Harvey, D., Social Justice, Postmodernism and the City[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Urban and Regional Research,1992,16(4):p. 588-601.
[17]Ellin, N., Postmodern Urbanism. Revised ed[M]. 1996, New York: Princeton Architectural Press.
[18]Cuthbert, A.R. Urban Design and Spatial Political Economy: Review and Critique of the Past 50 Years. 2005 [EB/OL]http://fbe.unsw.edu.au/staff/Alexander.Cuthbert/extendedchapterone.pdf.
[19]Carmona, M., C. de Magalh?觔es, and L. Hammond, public space: the management dimension[M]. 2008, London: Routledge.
[20]李斌.环境行为学的环境行为理论及其拓展[J].建筑学报, 2008,02:p.30-33.
[21]Catharine, W.T., Urban Open Space in the 21st Century[J]. 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 2002,60(2):p.59-72.
[22]Jacobs, J., The Death and Life of Great American Cities[M]. 1961, New York: Vintage.
[23]Gehl, J., Life Between Buildings: Using Public Space[M]. 1987, New York: Van Nostrand Reinhold.
[24]Lynch, K., A Theory of Good City Form[M]. 1981, Cambridge, Mass: MIT Press.
[25]Jacobs, A.B. and D. Appleyard, Toward an Urban Design Manifesto[J].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Planning Association, 1987, 53(1):p.113-120.
[26]Whyte, W.H., The Social Life of Small Urban Spaces[M]. 1980, Washington, DC: Conservation Foundation.
[27]Preiser, W., Universal Design Handbook[M]. 2001, New York: McGraw-Hill.
[28]俞孔坚,李迪华,潮洛蒙.城市生态基础设施建设的十大景观战略[J].规划师,2001,17(6):p.9-17.
[29]冯健,周一星.中国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研究进展与展望[J]. 地理科学进展,2003,22(3):p.304-314.
[30]李文,张林,李莹.哈尔滨城市公园可达性和服务效率分析[J].中国园林,2010,08:p.59-62.
[31]李小马,刘常富.基于网络分析的沈阳城市公园可达性和服务[J].生态学报,2009,03:p.1554-1562.
[32]蔡彦庭,文雅,程炯,魏建兵.广州中心城区公园绿地空间格局及可达性分析[J].生态环境学报,2011,20(11):p.1647-1652.
[33]谷凯.城市形态的理论与方法——探索全面与理性的研究框架[J].城市规划,2001,25(12):p.36-41.
[34]任超.老龄社会环境下城市线形公园绿地的设计浅析[J]. 华中建筑,2005,23(1):p.136-138.
[35]邓小慧,鲍戈平.广州人民公园使用状况评价报告[J].中国园林,2006(5):p.38-42.
[36]高琴.城市公园使用状况(POE)初探——以北京紫竹院公园为例[J].2007,北京林业大学硕士论文.
[37]刘杰武.滨水区公园使用后评价(POE)研究——以台州永宁公园为例[D].2007,北京大学硕士论文.
[38]张妤.哈尔滨城市公园使用情况评价初步研究[D].2006,东北林业大学硕士论文.
关键词:公共空间,品质,区域,场所
1[城市公共空间及其意义]
狭义的城市公共空间指“供城市居民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公共使用的室外空间”,包括街道、广场、居住区户外场地、公园、体育场地等;广义的城市公共空间可以扩大到公共设施用地的空间,例如城市中心区、商业区、城市绿地等。
城市公共空间在城市大系统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它能承载城市活动,执行城市功能,体现城市形象,反映城市问题等。对居民而言,它是公共交往活动的开放性场所,根据居民的生活需求,在其中进行各类活动。论文大全。城市公共空间正在成为城市居民生活的一部分,可以享受城市生活、体认城市风情,领略城市魅力;对城市而言,它是城市形象、城市文化的重要体现之处,是一座城市的重要“窗口”、常作为一个城市的象征。它为美化城市环境、增强城市活力、体现城市特色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论文大全。也是最能为城市带来活力的空间;对于社会而言,作为重要介质,城市公共空间可以满足人们的需求,增加社会不同人群的交流,人际交往,人们可以在其中寻找归属、共享其中,甚至还能缓解一定的社会矛盾等。总之,无论对城市居民、对社会还是对城市本身,城市公共空间都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2[探索城市公共空间品质]
2.1支持使用活动
2.1.1生理适应性
包括影响人的生理舒适度的各方面因素,如是否安全隐患、休憩空间的设置、步行空间的舒适程度及无障碍交通系统等。其中除了像休憩空间的安排应使人有当观众的体验而非演员受人关注,适当的遮阴和私密度这些设计者容易关注到得点外,像花坛边缘的锐利度是否存在安全隐患这样的细节问题也关乎空间的品质。论文大全。
2.1.2自然度
人们天生的自然属性对公共空间中的自然化程度也就有了相应的要求。它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微气候:阳光、气温、眩光、风;绿化量、植物种类与构成;空地率;山、水等自然特质可亲进度。
一个高品质的公共空间就应协调好不同时节人对阳光、风、植物的需求,掌握好度,让人易于与自然亲密接触,如植物周围不设置隔离物如栅栏、栏杆,甚至有小道穿插地面花阵其间。水池可以亲手触碰和近距离接触,前提是安全。
2.1.3可使用性
它包括地形条件、活动表地面积、活动场地布局合理性、有顶活动场地面积、坐憩设施及布置、服务设施及布置、安全使用便捷度等方面。
活动场地的布局是功能分区的结果。这些不同的活动场地都有一定的边界,如绿化、铺装。为使用者提供不同的坐憩设施以选择,方向也是可选择的。尽量让使用者体验当观众的感觉。
2.1.4尺度
开敞的最宜人尺度为24m,而可看清物体的最远距离为70~100m。
2.1.5可达性与定向
2.1.5.1服务半径
一个广场的最大服务半径为600米,即7.5分钟公共空间网络的步行距离。
2.1.5.2交通组织
在公共空间中不仅要有效组织人得流线也要注意安排周边停车。
2.1.5.3指向与标识
设置各种指向是必要的,如停车场的标志。也有具有警告性的标识。使空间更系统化和科学化。
2.1.6公共艺术
比如文化小品、活动节目,它们赋予公共空间特色和魅力。
2.1.7其他
还有一些因素也影响着公共空间的品质如地面铺装颜色、质地、亚空间划分。
2.2形象认知
公共空间现状周边重要建筑层数、高度、分布情况都影响着其品质.
以广场空间为例,贝聿铭曾经说过“古城规划如北京之类,应该由城中心逐渐向外围扩展,中心建筑高度最低,有利于与老建筑协调,延续城市的文脉,再向外一圈,建筑限高可以放宽一点,再向外就可以再高。”
还有另外一些具体的因素如下.
2.2.1整体性:轴线
轴线有将各空间要素统一并等级化和有序布局的作用,而重要的大型建筑或其它场所往往盘踞端头之处,统领全局。
2.2.2图底关系
对象空间在区域图底关系中的地位和形象是否与之和谐、合适不仅影响其本身更影响着整个区域甚至城市的空间结构。
2.2.3远视点
包括视觉通畅性、显示性、视觉污染。
2.2.4近视点:比例、尺度
根据有关视线分析的理论和经验,人的观察视角在18度至45度时较为舒适,超过这个范围,人们需要仰视或者俯视,不能达到舒适的效果。而在45度内可以看清细节,27度内可看整体,18度内则看群体,在远就只能看轮廓了。
2.2.5序列景观
人们在一个公共空间中连续活动时,整个过程往往应涵盖所有景观,并且铺陈、开端、过程、、结尾、延续在其间娓娓道来。而且有收有放,为需要突出的主体景观也提供了多个视点和角度。
2.2.6界面轮廓线
界面轮廓线应有层次和变化,突出重要的建筑或场所。
2.2.7建筑临街界面连续性
界面的连续性会使人们在公共空间中感受更多的归属感。
2.2.8界面建筑协调
2.2.8.1立面
界面的立面设计中以顶部、中部、底部为主而底部则是重点。11米高度以下的视觉影响最大。针对不同的场所精神所赋予公共空间的主题应有相和谐的立面设计。
2.2.8.2色彩
色彩给予空间多样的心理感受,比如红色热情浓烈、蓝色冷静大方,黑色沉稳神秘等,但总体始终应做到协调。
2.3文化内涵
2.3.1空间整体风格:性质、格调
从轴线、建筑形式、地标性建筑等方面都烘托出天府广场区域作为成都的政治、文化、经济中心地位。特别是与天安门广场相似的科技馆、广场、人南路三者的空间秩序,使省科技馆和像的气势更显磅礴庄严。
2.3.2文化环境
一个高品质的公共空间不仅反映当代文化环境,物质的如时尚,精神的如演唱会;更反映历史。
2.3.3历史文化遗产保护
如果对象公共空间中存在历史文化遗产就该使两者互生共存,而不要使高墙和周边杂乱的建筑影响历史文化遗产重新焕发光彩。
2.4运行保障与管理维护
2.4.1正常使用保持
安排人员巡逻,防止意外情况发生;值勤人员应对人们的询问。
2.4.2绿化维护水平
定期对绿化、花卉修枝整形、施肥配植等,并适当设置维护标示。
2.4.3环境卫生保持
公共空间的整洁干净对整个城市的健康形象是很重要的。
3[结束语]
城市公共空间品质即重质也重量。从公共空间的属性来看,支持活动是人们建设公共空间的出发点和归属。在使用公共空间的活动中,才产生心理环境、场所意义,并总结出经验、归纳为知识以使下一次的建设能更完善。建设、使用、再建设如此循环往复,形成文化上的价值认同。
参考文献
[1]金俊《理想景观》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
[2][日]芦原义信《外部空间设计》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8。
[3] 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主编《城市规划资料集第5分册城市设计》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4]周进《城市公共空间建设的规划控制与引导》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关键词:城市枢纽地区;地下空间规划;规划策略
中图分类号:K915 文献标识码: A
一、研究方法与框架
1.1研究框架
1.1强化控规阶段地下空间控制的必要性
(1)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常态化、规模化的趋势
广州市轨道交通站点地下空间的建设已经取得较大成效, “十一五”期间广州平均每年开发地下空间面积约100万m2, “十二五”期间也紧跟轨道交通建设加大了地下空间的开发力度。但是,由于对地下空间资源的开发利用缺乏系统认识,广州市地下空间不仅缺乏上层次的总体布局规划,也缺乏具体单个地块的布局规划,各行业基本按照其自身的发展需求自行建设地下建筑,使地下空间资源的开发利用处于无序状态,已经开发的部分地下空间内部布 局也不太完善,尤其是轨道交通站点地下空间未能很好利用。
(2)地下空间有效缓解轨道交通站点地区交通矛盾
轨道交通站点周边地下空间建成后将吸引大量的行人,实施商业功能的前提是解决好交通问题,做好行人交通的疏导,减轻地面交通压力等。地下问系统通过加强不同地下空间的交通联络,形成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与地铁车站、地面建筑等共构建相互连接、避免地面机动车交通干扰、便捷的地下步行系统。
1.2控规层面下地下空间开发控制要素和指标体系框架
基于地下空间开发控制的特点分析,并延续现有控规控制要素和指标系统框架,控规体系中地下空间开发控制要素主要包括土地和空间使用、建筑建造、设施配套、建设开发管理4方面要素内容,每个要素由不同的可操作、有针对性的控制指标组成。
1)土地和空间使用
包括地下空间使用控制和开发强度控制两类指标。 地下空间使用控制是对地块地下空间建设用途、 位置、 边界范围作出规定, 地下空间范围、地下空间使用性质、 使用兼容性是重要控制指标; 开发强度控制主要是对地下空间开发的规模进行控制, 需根据区位、 地面开发状况综合确定,地下建筑规模、地下建筑密度是重要控制指标。
表1 控规体系中地下空间控制要素与指标体系构成表
2)建筑建造
地下空间在建筑建造方面控制的指标应重点关注地下与地上的联系、不同地块地下的联系,主要指标包括开发深度(层数),竖向标高、用于地下与地上联系的步行地面出入口、车行地面出入口,为形成地下空间的系统完整性的地下步行联系通道和车行联系通道、下沉广场、天窗天井以及开发中可能碰到的地下历史遗迹与文物保护等,而用于地上空间控制的建筑高度、建筑后退、建筑间距等指标在控制地下空间时其重要性降低,这方面控制内容可通过满足建筑设计规范实现。
3)设施配套
是指通过定位、定性,甚至部分定量的指标对地下空间各项设施进行控制,包括地下交通设施、地下市政设施和地下人防工程设施。其中,地下市政设施的控制分为地下市政综合管廊和地下变电站、煤气站、能源站等指标,须重点控制处理好市政设施与地下空间的水平和竖向关系;地下人防工程设施的控制包括配套人防工程建筑面积总量和配套人防工程使用性质等指标,尤其确保地下防空指挥部、医疗救护站等专用空间。
4)建设开发管理
地下空间的建设开发是个长期过程,依照远期与近期相呼应的原则,周全考虑政府主导和市场运作的可能开发模式,强化对建设开发过程的管理控制,达到控规控制与规划实施管理层面的对接。由此,建设开发相关的控制要求成为新的指标构成要素,包括开发步骤、管理方式、投资政策、开发模式和工程技术等方面。
二、轨道交通站点地区地下空间布局典型模式
2.1结合公共空间的纯地下空间模式
纯地下空间模式为地面或地上空间开发受到限制,结合城市公共空间进行开发的地下空间发展模式。城市公共空间如城市广场、公园、交通枢纽及城市门户地区等,吸引着大量市民休闲、娱乐、交往、健身。在城市公共空间下方兴建地下车库与商业街,既可以缓解城市中心停车问题,又可以为土地综合利用提供新的思路。
2.2结合上盖开局的地下空间模式
结合上盖开局的地下空间模式主要为轨道交通站点周边地下开发与地上商业建筑紧密联系的空间模式。轨道交通站点上盖开发既可以是单一的大型商业建筑,也可以是高层商业办公建筑的一部分(含有1~2层地下商业和多层地上商业空间)。以公园前站地下空间为例,分析结合上盖开局的地下空间模式,这种模式是以合体式地下空间关系为主。
2.3结合商圈、公共中心布局的地下商业街模式
结合商圈、公共中心布局的地下商业街模式依附于地上大型公共中心及地下商业区,与所处商圈功能定位或商业气质相呼应,营造规模经济。地下空间以地铁站为连接枢纽、以地下商业街为纽带,强化各个大型地下商业综合空间的联系,形成网络化的地下商业步行空间,并依托轨道线网保持与周边地下空间便捷的辐射联系。以体育西路站地下空间为例,分析结合商圈、公共中心布局的地下商业街模式,该模式体现为单体式与合体式相结合的开发形态。
三、轨道交通站点地区地下空间规划设计指引
3.1拟规划地下空间地区的设计指引
(1)火车站综合枢纽地区地下空间设计指引
结合综合交通枢纽的功能分区设定,结合地下空间开发规模预测确定各级功能空间对应的地下开发规模,以综合交通枢纽为核心,辐射形成三级开发地区,各级别功能区对应不同的开发强度及建设模式。
圈层分级开发模式:
枢纽核心 圈层分级模型结构 枢纽地区典型布局
(2)地铁站及公交换乘站周边地下空间设计指引
以地铁站点为功能节点,以步行可达区域为辐射面的“触媒节点”单元模式:
触媒理论结构示意 并联TOD结构单元模式 串联TOD结构单元模式
3.2 已开发建设地下空间地区的升级改造
(1)现状地下商场的升级改造
结合慢行系统及地下步廊连通廊道规划,串联轨道站点等交通枢纽节点,形成辐射主要功能节点,串联地上地下一体化整体开发的商业网络系统。
通过规划地下集中商业空间及地下联系通道串联形成相对完善地下空间体系
(2)现状地下商业街的改造
针对现有带状商业街的地下空间改造,主要采用多线叠合的模式,增加活动空间趣味性,改变现状单调的单一功能的商业街结构,并合适的节点增加兴奋点,丰富步行及公共活动的行为体验。
多种功能整合重视步行体验的地下商业街
(3)现状地下停车场的整合利用
串联相邻地块的停车库形成片区地下停车场单元,减少单一地块过多的地库出入口,改善周边道路微循环体系。
共享式地下停车库有效的控制了地库出入口及地块开口数目
参考文献及标准:
[1] 《中国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编制导则》;
[2]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管理规定》;
[3] 《Geo-Space Urban Design(城市 地下空间设计)》Gideon S .Golang, Toshio Ojima;
[4] (发改委)《促进综合交通枢纽发展的指导意见》;
[5] 《铁路辞典》
[6] 《DBJ/T15-64-2009》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划与设计技术规程(广东省标准)
[7] 《城市地下空间分层开发模式研究-2007- 李春(同济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8] 《城市地下空间集约化设计策略研究-2008-宿晨鹏(哈尔滨工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9]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容量评估的基础研究-2004-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吴立新 ,姜云等》
[10]《控规视角城市核心地段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_以温州瓯海城市中心区为例―刘卫东,潘宁宁》
[11]《控规体系中城市地下空间开发控制初探―张 安、闫 刚、谢瑞欣、张柳栩》
[12]《控制性详细规划中有关地下空间部分的控制内容和表达方法―徐国强郑盛
【关键词】城市更新、文脉传承、城市设计“三理论”
传统街区是城市历史文化的载体,反映着城市文化传统的延续和发展。然而,由于众多历史原因,有些街区已经成为人口密集的居住区,区内建筑破损严重,卫生条件不佳,基础设施落后,经济发展严重滞后,面临着亟待改造的问题。随着国内大规模城市建设的展开,能否保留城市文脉的记忆,能否使街区参与到新的城市生活中来,需要我们更加努力的探索和实践。
1、城市设计理论初探
1.1“三理论”概述
美国康奈尔大学的罗杰·特兰西克在《寻找失落的空间》一书中,通过对现代空间演进和历史典范的分析,得出有关城市设计的“三理论”:“图-底理论”、联系理论、场所理论。他主张将三种理论结合在一起形成一种综合理论进行城市设计,主张以“图—底理论”为基础研究建筑实体和空间虚体所占用地的比例关系,通过联系理论研究组织各部分之间的联系,以形成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分析和理解,场所理论加入了人的需求和文化、历史及自然环境等考虑因素,倡导结合环境的独特形式和内在细节给予物质空间更多丰富的内容,它比“图—底理论”和联系理论更进一步。
1.2 “三理论”在街区更新中的作用
传统街区在更新中,应顺应时代的发展需要,寻求保护和更新之间的和谐关系,以恢复地区活力,实现其可持续发展。街区改造应综合三种理论的优点:赋予虚实以结构,建立各部之联系,并回应人性需求和各自环境的独特要素。
利用“图—底理论”分析街区格局和单体建筑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更好地了解城市街区的空间总体结构,从而在改造过程中创造出更积极的城市空间。
联系理论”则源于研究连接不同元素之间的“线”,这些线由街道、步行道、线形开敞空间或其他在空间上连接城市各个部分的连接要素组成。将之运用于街区更新之中,需要从大的层面,考虑城市整体结构的形成。
“场所理论”是以城市形体环境的社会文化内涵和人性特征为研究主题,关注城市形象结构下的社会文化内涵和人与场所的深层次的情感沟通,有利于寻找有地方特色的生活方式及环境特征,有助于人性化街区的形成。
三个理论都从一个特定的侧面分析研究了城市环境,结合起来,综合运用,有利于我们对街区空间的全面分析和理解。
2、通天街的历史文脉和现状分析
2.1 通天街的历史文脉
通天街位于泰安老城之中,是泰安老城空间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上泰安城的“三重空间”(如图1)是其城市发展所依托的重要文化内涵,所谓三重空间是指泰山南天门以上的为“天堂仙境”,以泰安城岱庙为中心的“人间闹市”和以城西南蒿里山为主要场所的“厚土大德”。“人间闹市”中包括的主要城市空间有:通天街、岱庙、岱宗坊、红门路、红门等。因此通天街作为城市的历史文化轴的主体空间、作为泰山文化的承载物,其本身有着得天独厚的文化渊源。
2.2 通天街的现状评析
2.2.1 现状街区概况
泰安城中心区的传统建筑被大量拆除,取而代之的建筑绝大多数是在20 世纪80年代后兴建的。由于在规划设计时没有深入考虑泰安城的历史及文化因素,多数建筑空间沿袭了一般性城市建筑语汇,致使现在的泰安城市空间特征并不明显,其城市空间的文化品质不能体现泰安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所承担角色的重要性。城市文化中轴线上的历史遗迹——蒿里山、岱庙和历史街区——通天街、红门路等处的空间设计仅仅满足城市的基本的旅游功能和商业功能,并没有形成一个良好的城市空间组织序列。就目前通天街商业建筑空间承载量而言,其建筑空间容量无法承担其应当的城市文化功能、城市商业功能和城市旅游功能。
2.2.2 土地使用状况
通天街全长394米,以商业用地为主,但商业功能结构较为混杂,两侧有宾馆、银行、理发店、服装店等等。沿街两侧的片区中以民房为主,同时还有行政办公建筑,旅馆服务建筑,科教建筑等(如图2)。
通过对用地现状进行分析,总结其存在以下问题:
2.2.3 道路交通
通天街是泰安城最古老的街道之一,北达岱庙,自古为帝王封禅大典必经之路,有丰厚的历史文化内涵。通天街南接财源大街,西临青年路,人气旺盛,区域及人文环境优势突出。
(1)内部空间过于杂乱,缺乏明确的层次感和图形感,建筑实体和外部空间的比例不协调。(2)街区内的外部空间与城市道路缺乏积极有效的过渡和联系,内部空间相对闭塞。
(3)街区内开敞空间不足,缺乏有效的积极空间。
2.2.4 景观环境
通天街两侧聚集有大量居住区,其街巷的构成多保留自由的形态,街巷的名称也更是多样(如图3),如运舟街、卧虎街、卧龙街、关帝庙街、英武街、洼子街。一个又一个的神话传说在这里积淀,赋予了这些街巷不可磨灭的记忆点。保留片区旧有居民的记忆,是延续历史文脉的关键所在。
2.2.5 街区空间形态
街区北侧为岱庙、遥参亭,古建尺度较小,但街区内部建筑高度不一,两侧居民楼4至6层居多。部分建筑如万力大厦尺度过高,在街区各处都可看到万力大厦,影响视线景观。本应该对城市空间具有绝对控制权的岱庙在通天街区内超大尺度建筑的干扰下被大幅度弱化。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小尺度的建筑无法满足现代城市和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所以在街区更新的过程中,需要在传统和现代之间寻求平衡,延续历史和文化(如图4、5、6)。
3、通天街城市设计思路探讨
3.1 基于“三理论”的城市设计思路
根据对通天街现状的分析,将之与“三理论”结合,分析思路如下:
(1)将“图-底理论”运用于对街区土地利用的分析之中,对建筑和空间形态进行整合剖析,挖掘街区消极空间,构建传统街区的肌理和结构。
(2)利用“联系理论”,分析城市大轴线之中街区的角色和功能,结合土地使用的布局,以保护文物古迹为根本,合理组织交通和视觉联系,塑造街区空间形态。
(3)利用“场所理论”,塑造具有特色的环境景观;延续城市文脉,营造社区场所;邀请居民参与设计,保留城市记忆。通过街道、绿地或广场等具有“场所”意义空间的叠加来营造一个满足现代与传统的城市生活空间环境。
3.2 通天街的设计整合
3.2.1 功能要素的整合
从建筑的“图-底关系”可以看出,街道与建筑的线型空间较为凌乱,两侧建筑肌理截然不同,但均呈现建筑密度高的特征。街道东部建筑密度极高,构建成细密的网格系统,同时还有部分大体量的保留建筑,将这种小型网格打破。街道西部有很多大体量建筑,但建筑形态较为零散(如图7)。
商业空间是通天街的主体部分,沿通天街已经形成了较为连续的商业界面,但界面形式较为单调。芦原义信《外部空间设计》中提出,外部空间设计,每20至25米,或是有重复的节奏感或是材质有变化,或是地面高差有变化,都可打破空间的单调感,为外部空间带来节奏感。可以通过改变橱窗状态,或是从墙面上做出突出物,用各种办法为外部空间带来节奏感,增加街区吸引力(如图8、9)。
3.2.2 场所空间的营造
用地和场所分别对应于建筑与空间的实体与虚体关系。建筑实体的设计必须考虑到与虚体结构的连接,使建筑和空间有效的共存。通过研究“图底关系”,分析其土地利用状况及空间形态的特点,在此基础上抽象出城市肌理的尺度。通天街片区肌理密度大,虚体空间不足,但传统城市由于功能的原因,建筑体量不可能太大,空间尺度也就相对较小,比较人性化。场所设计要考虑以通天街的历史人文景观为原型,结合现有的自然条件、空间形态和街道格局,将娱乐、文化、商业、居住、工作一同形成城市组织,创造出具有特定意义的场所空间。街区内部缺乏绿化,借助绿化设计可加强空间场所的连接,增加场所的吸引力。
3.2.3 城市轴线的联系
在城市设计中,街道起着统一社区的作用,以城市范围内的连接作为恢复城市连贯性和城市发展方向的引导,有利于街区的更新。在泰安市的总体规划中的历史文化轴中,通天街作为市民的公共生活核心空间之一,处在其中部,城市区位十分重要。考虑到“联系理论”,通天街的空间设计不能局限于街区本身,必须将街区放入城市的整体层面来考虑。以城市文化脉络为基本点,考虑城市空间的结构塑造,成为城市轴线在文化和空间上的双向延续。可将通天街规划为步行街区,隐喻其封禅大典的礼仪场所,并保持原有历史街区的传统建筑尺度和基本形态,强化街道的端点建筑,从而强调街区的入口序列空间。
3.2.5 历史文脉的延续
城市建设在满足城市功能的同时会削弱其文化功能,所以在街区的更新发展上应采用渐进的历史街区更新整治方法,对通天街进行空间改造。从城市整体空间文化出发,考虑城市历史文化轴线,强化通天街南北两端的牌坊,塑造吸引人流的入口开敞空间,引导行人进入历史街区,隐喻泰安古城南门的所在地和其历史文化核心作用。鼓励与历史文化有关的商铺进入,恢复泰安历史上传统商业街的经营特色。并结合通天街沿街建筑立面的整治,突出其作为泰安历史文化中轴线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城市的文化建设。在街道设施的设计上,尽可能的将泰安的帝王封禅文化和泰安自然及人文文化等信息加载到这些城市设施中,使这些环境小品在发挥其应有的功能的同时还能起到向使用者讲述城市文化历史的作用。
4、结语
传统街区的更新改造,需要考虑城市空间结构及文化传承的双向要求,因此在城市建设实践中,容易激发出大量的矛盾点,从而影响城市建设的实施。利用“图底理论”和“联系理论”进行分析,可达到整合街区空间结构,延续街区肌理特色,保留城市现代特征的目的;“场所理论”有助于营造人性化社区,延续城市历史文脉,保留居民记忆,达到文化上的可持续发展。将城市设计的“三理论”相互连接的,发挥其优点长处,对解决街区现代更新建设与历史文脉传承的融合问题有着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罗杰·特兰西克,寻找失落空间.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2]芦原义信,外部空间设计.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5
[3]诺伯格·舒尔兹,存在 空间 建筑.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0.
[4]扬·盖尔,交往与空间.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5]冯伟、李昊,解读城市历史,寻求空间答案——以泰安通天街城市设计为例 城乡规划·园林建筑及绿化,2007
[6]姜利勇,传统与现代: 一个变换的图与底. 2005
公共空间是人们日常生活中除了居住空间以外常去的第二个生活空间,而且相比居住环境人流量、使用量更大,在强调设计的功能性以及实用性的同时,也更加重视设计的人性化和什么情趣,所以有关色彩的设计便必不可少,不同的色彩在不同的空间环境中也会给人不同的心理感受。因此,便简要分析了下色彩在公共空间的应用及影响。
公共空间的定义
公共空间,狭义是指那些供人们日常生活及交往交流公共使用的室外空间。大概包括街道、广场、居住区户外场地、公园、体育场地等。广义是指不仅仅只是个地理的概念,更重要的是进入空间的人们,以及展现在空间之上的广泛参与、交流与互动。这些活动大致包括公众自发的日常文化休闲活动,和自上而下的宏大政治集会。根据不同类型分为:商业空间、办公空间、餐饮空间、医疗空间、观演空间等。
色彩对空间设计的重要性
要做好一个好的空间设计,首先不光要考虑人体工程学的应用,以及家具及设施的设计摆放等等一系列问题,整体空间的色彩也是应该要着重考虑的一问题。由于现代色彩学的发展,人们对色彩功能及作用的认知了解日益加深,使色彩在空间设计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有经验的设计师十分注重色彩在空间设计的作用,重视色彩对人的物理、心理和生理的作用。他们利用人们对色彩的视觉感受,来创造富有个性、层次、秩序与情调的环境,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色彩是空间设计中最为生动、最为活跃的因素,是空间设计的灵魂所在。
空间设计色彩应考虑的问题
1.考虑空间的方位环境。所处的环境不同,所接受的自然光线或者人造光线也不同,光线会对色彩造成一定程度的变化。
2.考虑空间的大小、形成。有些色彩会扩大或缩小空间,在设计中应该注意这个问题。
3.考虑配色的使用。如在室内设计中,大面积使用了蓝白色调做为主题,那在一些小的装饰品上就不能使用太过于跳脱的颜色,以免破坏整体的氛围。
4.考虑使用空间的人群。每个年龄段的人群对于色彩的喜好各不相同,在做空间设计的同时,应着重考虑使用人群的喜好,避免给使用人群带来不适感。
5.空间的使用目的。例如教室中不应使用太过于鲜艳跳跃的颜色,因为不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
色彩带给人的物理效应
色彩不光直接带给人们直观的视觉色彩,在心理上也会带给人们一定的物理性质感受。比如冷暖,轻重,前后等等。这不光是色彩本身带给人们的心理感受,也是色彩之间相互作用所形成的一种对比感受。我总结一下大概把其分为四种效应。
1.温度感。在色彩学中,根据不同的色相,把色彩分为暖色、冷色和温色三种。按照色盘的位置顺时针数,从红紫色、红色、橙色到黄绿色为暖色,其中以橙色为最暖。从蓝紫色、蓝色到蓝绿色为冷色,以蓝色为最冷。其余为温色。
2.距离感。在色彩学中,一般暖色系和明度高的色彩具有突出、前进、接近的效果。冷色系和明度暗的色彩则具有后退、凹进的效果。
3.重量感。在色彩学中,色彩的重量一般取决于色彩的明度和纯度,明度和纯度越高,显得越轻,反之则会显得越沉重。
4.尺度感。在色彩学中,色彩对于物体大小的作用,包括色相和明度两个因素。暖色及明度高的色彩具有扩散作用,所以空间或物体会显得很大,冷色及明度低的色彩则具有聚集、聚拢的作用,所有空间或物体会显得比较小。
色彩除了能带给人们冷暖、远近、轻重等等一系列物理反应,在生理和心理上也能带给人们一定程度的联想。例如红色,它能一定程度的刺激神经,过多接触会使人焦躁,疲劳,像上面提到的教室空间中,就不宜过多的使用红色。橙色则会带给人们活力以及食欲的联想,所以多用于餐饮空间。黄色有提高逻辑思维能力的作用,但具有不稳定性,办公空间中不宜过多使用。绿色则有助于消化和镇静情绪等等。
部分公共空间色彩分析
1.办公空间:办公空间主要包括行政办公楼和商业办公楼内部的办公室,会议室以及报告厅的室内设计。经统计对比发现大多数办公空间在选择色彩时最好不会选择太过于明亮艳丽的颜色,例如红色橙色,因为这些颜色在心理学上都会一定程度带给人们过多的神经刺激,令人精神疲惫。纯白色的墙体也使用较少,因为长时间的看白色会给人的眼睛带来一定的负担,就和滑雪场经常出现的雪盲现象是一个道理。这种时候可以选择采用浅蓝色来装饰空间,因为蓝色有使人沉静,安静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对职员们进行工作作业起到促进作用。
2.餐饮空间:餐饮空间主要包括中西餐厅,食堂以及室内会餐厅设计。经统计对比发现餐饮空间在选择色彩时一般不会过多使用绿色,因为如果长期处于绿色的环境中,易使人感到冷清,影响胃液分泌,食欲减退。而一些快餐店,如肯德基,麦当劳等,在选择颜色上则会选择红色或橙色,这是因为这类颜色有刺激神经的作用,会在心理上给人一种急躁,活力,快速的感觉,使就餐人群不自觉加快就餐速度,增加营业利润。
3.医疗空间:医疗空间主要包括城市内各类医院及中小型诊所,这类空间在颜色选用上大多选用白色,因为白色会在心理上给人一种干净纯洁的感觉,让人心怀美好的希望,很符合医院的整体氛围以及想对外展示的精神。
关键词:心理需求行为需求年龄段居住区外部空间
中图分类号:B845.6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Abstract: how to evaluate the quality of the residential area outer space more important is to see people live in this in use process treat it attitude. Through the user's psychology and behavior demands, find out the real applicability, have sex residential area external space stranded. And combined with different age paragraph the group, and find out the suitable space characteristics of residential area outer space really satisfy people's needs.
Key words: the psychological demand behavior demand outer space age residential area
一、居住区外部空间现状分析
人居环境是永恒的话题!马斯洛的需求理论证明: 人类的需求呈递增状态,永无止境。当人们物质需求得到满足后,必然对精神需求提出更高要求;反之,精神需求的递增,必然带来物质层面的递增。
居住区外部空间在设计过程中,设计师往往更多的追求其奢华度、品质感,利用大量的高档小品、名贵树种等来彰显小区的档次,而往往忽略其最重要的一点――满足居民的心理和行为需求。富有文化气息的小品雕塑和多元素多层次的水景设计是近年来居住区外部空间设计的主流,而往往这些大型的雕塑和喷泉,以及剪裁优美的绿化,让人可远观而不可亲近,小孩子喜欢的场所?老年人又喜欢怎样的环境?年轻人需要什么?中年人要在小区内的休闲方式?在此试图对居住区外部空间适用性存在的问题的成因进行探讨。
二、居住区外部空间使用者心理行为研究
1.居住区外部空间使用者心理需求
1.1安全感
人们对环境最基本也是最本能的需要就是安全感。缺乏安全感即使在美的环境也不能够满足人的需求。安全感不光体现在防护设施上,还应该有良好的环境围和来满足人的私密性活动。人们在公共场合往往希望能够隐蔽自己而能够看到大众,这样会使自己有种安全感。
1.2舒适性
舒适性是空间评价中最主要的综合性因素。是否舒适通常体现在人对空间的静态和动态体验中,其中包括是否符合人体工程学和环境心理学。环境空间的舒适性主要体现在设施的设置方面。
1.3社会交往
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现代的居住模式已经彻底颠覆以前的邻里交往模式,人们被高层建筑分散到不同的平面,而人们的平面距离又被街区的划分急剧拉开,人们的日常接触逐渐减少,在城市的各类公共绿地中,随处可见各类交往的人群。
2街旁绿地使用者行为需求
2.1活动类型
主要指发生在居住区外部空间中使用者的行为。在《交往与空间》一书中,丹麦著名的城市设计专家扬•盖尔中将人们的日常户外活动分为三类:必要性活动、自发性活动和社会性活动。在城市公共绿地使用者的活动类型中,这三类活动交汇发生,而街旁绿地作为市民游憩空间,最多发生的多是自发性活动。
2.2活动方式
(1)个体活动
个体活动指一个人的活动,单个的人一般成游离状态。这种活动主要随时空条件和心情变化,无固定内容、目的和路线。可能是来此休憩片刻,或者是在此等人、或者是心情烦躁时候散心,或者是饭后锻炼身体等,由于一个人在此停留的时间都不会太长,可能是几分钟,原地等人或者在街旁绿地中绕一圈;也可能在街旁绿地中的各种服务设施旁发呆或者驻足观赏休闲,但时间一般不会过长。
(2)成组活动
若干人成组在绿地中活动。这个时候人的活动类型往往是由双方或者多方共同参与下达成的,而非个人意愿可以达成的。这类活动多有一定的组织性和目的性,且样式丰富。一般为聊天、遛鸟、游戏、唱戏、打牌等。由于在绿地中停留的时间较长,因此在场地环境方面要求也比较高。不仅要求绿地内有良好的自然景观及优美的人文景观,最重要的是能提供相应的空间场所和活动设施。
(3)群体活动
众多人有组织地开展具有同一目的的活动。这类活动的特点为人数众多,且目的性和秩序性都较强,由于人数较多,往往成为街头绿地的焦点,且易引人围观,并对周围人起着吸引与感染的作用。具有一定的时段性,如绿地中早晚的健身活动,在南阳的街头绿地中这种群体互动多体现在跳舞或是唱戏等。
三、不同年龄段人群心理行为活动特征分析
景观设计中应考虑从不同年龄层面入手,找出其对外部空间的不同要求及设计导向。因此,在此节里将使用人群分为以下五个年龄段进行分析。
3.1儿童
儿童活动场地属于居住区外部空间的重要构成要素,作为儿童的一个主要活动空问,外部空间能够很好激发儿童创造力的同时为儿童交往能力的提高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在儿童活动场地中,游乐设施容易使儿童进行积极的、自发的、具有创造力的各项活动,从而对其身心健康成长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街头绿地内以小型、噪音小的游乐设施为宜。游乐设施的设计需针对不同年龄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从设施的尺度、色彩、形象、材质等方面进行综合研究。此外游乐设施的个体造型、整体摆放方式应考虑使之成为一组雕塑性的艺术品,为环境增添亮丽的色彩。
3.2少年
一般被分为小学期和中学起,这个时期的少年,通常开始具有一定的思维逻辑能力,能够判断外界环境的好坏,也能够站在别人的角度思考问题。小学期的少年,正处于独立意识萌发时期,开始有选择性结交朋友,具有一定的思想。他们结交三五好友一起玩耍,由于自身活动能力的逐步完善,对一些有一定难度或富于挑战的项目,例如跳跃性、攀爬性等活动项目比较感兴趣。户外活动的时间主要集中在放学后和周末。
3.3青年
这个年龄段的青年除少部分已经参加工作外,多数在学校中学习。年轻人是有冲、有理想并且具有独特看法的群体。青年人更多的会关注街旁绿地的整体效果,整体的品位享受,注重追求其生活情趣。在功能上不仅要符合人们的生活习惯,而且还要有相应的文化品位,为人们在家居生活之余提供既有趣味性又舒适宜人的休闲空间。而在街旁绿地的使用中多数可能是等候,偶尔的散步。要求有较多的休息设施。
3.4中年人
主要是指结婚成家到退休这一段时期的人群。中年人可以说是对街头绿地利用相对最少的一个群体,他们对于外部空间更多的看重其人文气息,整注重其内涵、文化文脉、品质的内容,他们都为工作和家务忙碌,户外休闲大部分时间安排在晚饭后或周末,而晚饭后相对多一点。
3.5老年人
老年人最常遇到的问题是感到孤独和乏味,对他们来说,走出家门,在绿地空间中散步,是最佳休息方式。老年人一般退休在家,他们又大量的时间享受生活,老年人一般重视养生,大部分的时候他们会打太极、唱戏、遛鸟、散步等,多会选择在早上或晚上,比较安静空气比较清新的时间段,白天,根据不同兴趣爱好老年人经常有自己的小群体,一些老人喜欢聚集在一起下棋、打牌,一些老人则喜欢三三两两的聊天,还有一些老年人喜欢独自坐着回忆过去或散步,一些老人则喜欢和结伴一起唱歌、健身、打太极、跳舞。由于活动能力有限,在场所安排上要有近距离的休息场所。
四、满足使用者需求的居住区外部空间
随着城市的发展,社会结构的不断变化,在居住区外部空间中形成两大类主导休闲群体,白天,一般为退休老年人和一些看护小孩的女性人群为主,而青少年和中年人多在上学或上班,因此在居住区外部空间中一定不能只注重平面效果,而应当讲究对实体空间的亲身感受以及适用性。
小结:
把使用人群的心理行为活动,作为居住区外部空间设计的首要考虑因素,使居住区环境变成滞留性极高的场所,充分分析居住区外部空间的活动人员以及主要活动类型,结合人们的生活、休闲特点,设计人性化、具有针对性的高品质居住区外部空间。
参考文献:
[1] 崔宇皙. 城市街头绿地的设计艺术.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7
[2] 但迪. 街旁绿地的场所人性化设计研究.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9.
[3] 高晓杰. 浅谈公共环境与人的行为活动之间的相互关系. 山西建筑, 2011.
[4] 王敏. 现代生活方式与城市街旁绿地系统演变研究. 湖南大学硕士论文 2007. 7
关键词:校园,元素,人群行为,开放空间环境
校园的生命力和活力孕育在培养各种人才的人文环境和所属空间环境中,它不仅是学生居住和学习的场所,更是广大师生的精神归属。人的行为对空间环境起着重要作用,各种不同的行为决定了空间形态的构成。同时,校园空间环境的形式也必定影响人的交往行为。人与空间环境具有相互作用,交往行为与空间环境是相辅相成的。
如何使校园空间更具魅力,如何使校园各个角落充满人性化的、使人身心愉悦、满足人精神心理需求的魅力元素我们需要站在人性的角度,以研究人的行为和心理需求为立足点来进行调查研究。
校园空间有几种不同的类型。博士论文,元素。有些具有开放性,如校园里的运动场、文化广场等,可以给人群活动提供空间;有些介于公共空间与私密空间之间。如学生公寓庭院,具有较强的领域感,利于创造安全、亲密的交往氛围;还有些交往场所设置在室内与室外之间的“灰”空间里,如空间景观通透、能挡雨防晒,是学生喜欢停留交往的教学楼的层架空层或连廊等区域。以下就人的交往行为与室内空间的交互作用作几点分析:
一、贴近生活的小尺度公共空间
从生活出发,小尺度公共空间,能够给人提供更多“不经意”的交流机会。大学教育与小学、初中、高中教育模式截然不同,大学生获取知识的渴望,并非单一的课堂教学就可以满足,他们需要的是可以自主研究、自由探讨、不断创新的校园环境,以补充和延伸课堂教学。
而这样的一些空间不需要宽阔的场地,可以充分的利用房前屋后、交接处、建筑组群之间甚至大树下的树荫等大小不等的空间,这样的一些空间不需要特别的设计,随意的位于校园之内,却能方便学生之间、老师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偶发交往活动的需求。由于其空间尺度小,能够保障一定的私密性;据研究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很大程度上体现在他们之间的空间距离上,在1—3米的空间距离内人们就能进行一般的交流,并且能够充分体验到以优异的人际交流所必须的细节。博士论文,元素。所以这样的小尺度的空间如果能够配以合理的环境便能让人感觉到温馨宜人,也能避免大空间给人造成的冷漠感,在很大程度上避免因盲目建设大规模“核心广场”造成的资金浪费,又可节约用地。
小尺度的公共空间贴近生活,可以利用校园本身的建筑物或者植物来进行构建,成本低、使用频率高是校园开放空间环境重要的部分。
二、以道路为主的流动性空间
随着时代的发展,校园面积日益扩大,校园规划中功能分区日趋明显,结构也日趋合理,校园内部的通行时间也随之增加。与此同时,校园内部的通行方式又多以步行为主。这样的因素决定了学生和教师在以道路为主的流动空间活动的时间较长,这使流动空间的设计显得尤为重要。博士论文,元素。
从人与人之间交往的角度出发,在校园步行这样低速的活动的方式能够增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是促进人们交往的极佳的方式。所以在道路等流动空间设计的时候主要路线应该足够宽敞以适应学校人流在时间上相对集中的特点;但在一般时间段里,林荫道由于其绿色景致和其乔木遮荫的特殊是最受欢迎的;而步行路的地面铺装和路边的绿化景观的设计应该使人感到愉悦为着眼点出发,穿过绿地的小路可以根据行人踩出的足迹进行一次施工来确定出最为符合人们行为心理的路来。但是与此同时,道路也是各种车辆的通行的地方,在流动空间设计要很好的处理各种交通方式的区分和衔接,考虑车辆停放的安全性、方便性和美观性等问题。博士论文,元素。
以道路为主的流动空间它指的不仅是人行为的流动,也可以是视线科穿透的空间,更可以理解为人行为所能触及到的大的空间,校园环境中它包括了道路及道路周围的活动空间,在对此类空间处理的时候要功能和美观兼顾。
三、校园广场—行为交往的聚集空间
校园广场是一个校园的空间,它一般是由师生使用的公共设施如图书馆、大礼堂、教学楼、行政事务管理等等设施围合而成的广场空间,大的学校可能还会有数个建筑群形成特征不同的次要中心。几乎所有的校园里都存在某种形式的中心广场或集会场所,就像每一个城镇或村庄都有其公共绿地或城市广场一样,每一个校园都需要有一个朋友聚会、乐队表演、开办展览、举行集会的地方,人们来这里观看他人表演或只是课余放松一下。广场提供了整合校园文化与校园结构的机会。
对于这样的聚集空间,一般来满足两种最基本的行为方式:穿越和停留。而人在此空间的行为模式有很多种,比如:一人听音乐、看书、看风景等;两人多为聊天、看书等;三人以上十人以下有小型集会、无计划群聊或商品买卖等;十人以上有表演、展览、聚会等。
校园广场这样的聚集空间是学生停留时间较多的一类空间环境,所以在设计时需要全方位的进行考虑,比如在交通方面为保证安全应该是以人步行为主,也要避免因为道路不通畅而导致的人员滞留。在功能上为了满足各类人群行为活动的需要考虑周边功能的支持,比如座椅的设置方式、座椅的舒适度、遮阳(雨)设施的设置、周围绿地植物的配置等等。
四、以人的行为为依据创造校园开放性空间环境
我们对校园内人的行为来对校园开放性空间环境调查的目的就是为了以人的行为习惯为依据对空间进行进一步的改造设计,以使得改造后的空间更加人性化,更加便于使用。博士论文,元素。从而促使整个校园空间更加趋于完美。所以在对空间进行设计创造之前,设计人员应该深入到校园的师生群体中区,充分了解他们的需要才能在改造过程中更多的利用空间环境的多用性和灵活性,使得校园开放空间的点线面都能从细节入手,更加体贴入微的为人们创造美好的环境。博士论文,元素。
另外在相应环境设计也应时刻注意对原有价值场所的保护和延续,利用校园历史、校园文化。保留过去人们在校园里遗留的行为痕迹来加强校园空间环境的特有性,使其成为区别于其他空间环境的重要标志。
我们希望通过坚持不懈的研究,创造出一个既满足师生对公共活动空间需求又能满足个人自我意识的的校园空间环境,提升校园环境的品质,为学生学习和生活提供一个更美好的环境,同时也促进学校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琳.人的行为心理与广场设计[J].城市问题.2008(8)
[2]李彦华、孙峰、司新林.“以人为本”论高校校园空间环境设计[J].当代生态农业.2005(21)
[3]钱俊.基于环境行为理论的校园空间建构[J].广西工学院学报.2008(3)
[4]柴彦威、沈洁.基于活动分析法的人类空间行为研究[J].地理科学.2008(28)
关键词:城市中轴线;空间序列;交通组织
中图分类号: TU2 文献标识码:A
1 何为城市中轴线
城市规划学中,“城市中轴线”是由系列建筑或街道显示的一条轴线,其在城市整体平面布局中居于控制性的地位。从存在形式划分,城市中轴线包括实体中轴线和空间中轴线。前者在中轴线上布置建筑物,给人以强烈的空间形象,后者把中轴空出来,淡化处理。在现实中,两者往往组合出现。
2 国内外城市中轴线空间形态分析
2.1巴黎城市中轴线
巴黎的中轴线在轴线的重要节点布置大型广场,在轴线头尾布置标志性建筑物,使城市空间开阖有序。除此之外,还有许多副轴线通向市内许多广场和建筑群,形成了许多对景和借景。
在交通组织上,在主要节点设置地铁车站,从凯旋门到德方斯段采取了人车完全分离的立体式交通组织方式。在空间序列上,长达8km的巴黎城市轴线划分为若干区段。从卢浮宫到星形广场,城市轴线始终采用广场和街道对称布局的模式,进入德方斯后,建筑及景观都采用灵活布局的方式。
2.2深圳中心区中轴线
轴线北段是行政、文化中心和市民广场,南部主体是绿化公园,两侧为商业建筑,其中中央绿化带为复合型的城市生态绿地,地面是城市公共绿化空间,地下是结合地铁交通枢纽的地下综合商业区。
立体空间序列上,以市民中心、山脉高空瞭望台为中心,两条高层建筑建筑限高100米,均衡对称布置,形成的城市天际线成为周围山脉轮廓线的延伸。公共空间的绿化设计上,中央区域是中心,其布局形式采用九宫格的城规思想,现代化的设计渗透了中国传统文化。交通上实行“竖向分层”,地面层为机动车活动层,公共人流在二、三层及地下层活动。核心区内各街坊之间设置统一标高的过街联系廊,在区内形成一个完整的架空步行系统。
2.3广州市新城市轴线
广州新城市中轴线北起燕岭公园、向南经火车东站、中信广场、珠江新城、越过赤岗塔继续向南延伸,总长约13公里。在平面空间序列上,由北至南分别为完全实体空间环绕实体、实体围合空间和完全自然开敞空间。(图1)这种不同空间序列的交替变化构成了广州城市中轴线的丰富空间感受。
在立体空间序列上,设置两处空间制高点和三个高度区段。两处空间制高点分别是南端的观光塔和中部的超高层双塔建筑(高度约为300m)。在2个空间制高点之间,划分3个高度区段,从北到南依次为170~200m、100~150m和50~80m,形成逐渐向珠江开敞的斜面。在交通组织上,通过建设地下三层APM线,为轴线个节点提供便捷的联系和换乘,同时通过四个内循环加三条过境隧道组织内外交通,达到“最小限度地依赖机动车”,人行交通方面,南部通过地下+地面+二层步行连廊、外部连廊+室内连廊+天桥的方式建立完善的步行系统。
2.4案例总结
1城市中轴线空间应讲究轴线的空间韵律的构建。这要求轴线空间设计中讲究空间区段的划分,适时引入空间标志节点,并在建筑高度控制上十分注重推敲轴线的立体空间效果。
2城市中轴线空间应注重交通系统的组织。在以机动交通为主的背景下,城市中轴线更倾向于人车分离的立体交通模式,同时引入大运量公共交通,以实现交通的顺畅运行。
3景观体系的构筑上充分体现基地的特征。应从现状提炼出特征鲜明的景观要素,形成特征鲜明,并与整体协调的景观风格。
3 惠州城市中轴线设计实践
3.1现状条件
规划区位于惠州市惠城区江北南区,江北南区位于惠城区的几何中心位置,为城市新区。东江从东、南、西三个方向环绕而过。规划范围的用地面积共计88.2公顷。
3.2 目标定位
规划地块作为江北地区的重要拓展地带,对于完善、整合惠州城市公共服务中心职能,提升城市形象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据此将基地定位为CBD轴线、城市客厅、市民乐园、金融中心,功能为商务行政、商业娱乐、文化休闲。
3.3 总体空间设计
3.3.1 总体设计
惠州因东江而兴、因西湖而名,城市CBD中轴线南端毗邻东江,是一条滨水轴线。本次设计将“水”作为设计主体元素,以“水影碧带”作为CBD中轴线形象主题,以水为景观主元素构建轴线景观,空间上构造“一水连四区”,形成“赏水、嬉水、拥水、亲水”四大景观区域(A、B、C、D四个分区),并采用对称手法,强化中轴的领域感。(图2)
“赏水”区是城市的门户地带,通过特色景观喷泉、水带景观、纪念性雕塑等塑造令人印象深刻的视觉感受,形成特色鲜明的门户形象。在空间序列上通过空间环绕实体,突出门户的景观雕塑。
“嬉水”区以大面积绿化、结合美术馆及规划展览馆,在空间序列上通过实体环绕空间,限定出宜人的小尺度水环境,创造出怡人的嬉水环境,营造市民活动的欢乐空间。
“拥水”区以北湖公园为主体,形成城市空间内部的大中型亲水湖面,塑造中轴线重要的“水”节点景观区域。在空间序列上通过完全空间,为市民休闲游憩及商业区提供多样化的景观元素。
“亲水”区为江北南区,方案设置通往江边的连续性步行区域,设置亲水活动平台,通过大型商业综合体及主题喷泉营造丰富的水元素景观,形成亲水性较强的滨江公共空间。(图3)
3.3.2 交通规划
规划在现状道路及现有规划控制路网的基础上进行适度调整,通过协调轴线地区内外交通关系、建构内部慢通网络、配套公共交通设施,形成系统合理、舒适宜人、方便快捷的片区交通网络。
步行系统方面,建构沿轴线走向为主方向的步行系统,并与周边公共空间、道路充分协调与衔接,形成灵动宜人的“丰”字型步行系统结构。沿主要步行线路布局景观节点,形成步行的导向标识空间,在跨街通道设置符合安全通行要求的交通设施。在重大节假日,南部滨水节点空间可考虑对道路交通进行管制,形成连续性的滨水步行空间。
3.4 节点设计——江北南区
3.4.1 空间布局
中部片区为四座高层塔楼组成的金融中心,靠近二路的两座塔楼高度为260米,构成了CBD中轴线南部节点空间,对称布局强化了整条中轴线的方向感。西部片区为商业商务综合体,形成惠州市的滨水主题商业地标,功能主要由大型综合购物中心、主题游乐嘉年华、高端专营店、酒店式公寓、高端酒店组成、SOHO办公区、商务会议中心等组成。东部片区为主体的滨水宜居住区,规划设计方案在滨水地带形成变化丰富的天际线,并强化住区内部开放空间与滨水空间的联系。
3.4.2 高度控制
为营造优美的滨水中心区天际线,建筑整体控制为中间高两侧低的轮廓形态,构建层次丰富、气势磅礴的城市中心形象。建筑高度控制分为100以上、80至100米、以及小于100米三个等级。轴线两侧规划两栋260米高的超高层地标建筑。滨江地带建筑物高度控制呈现阶梯形态,确保滨水公共空间保持宜人尺度,在滨水界面形成层次丰富的建筑景观,并为地标建筑预留观赏空间。
3.4.3 交通规划
进一步优化原有规划路网,并协调环境与交通关系,规划东江路采取隧道方式,减少穿越性车流对滨水景观空间的影响,进而营造宜人的滨水公共中心环境。连通商业地块及广场地下停车库的空间,加强公共功能内部的交通联系。因城市中心区车行交通具有较强的随机性,因此地下车库的连通以及地下车行通道的设立,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地面道路的机动车交通压力。商业较为集中的区域,规划建议地块出入口应多于2个方向。
参考文献
1.胡峰 城市中轴线及其规划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同济大学,2006
2.福田中心区规划 网络资料
3.林树森 广州城市新中轴线:[J].城市规划。2012.03
4.唐子来,张辉,王世福.广州市新城市轴线:规划概念和设计准则.城市规划学刊[J].200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