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化学变化

化学变化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化学变化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化学变化范文第1篇

关键词: 中专化学 教学观念 教学质量 “化学变化

为了适应市场经济飞速发展对中等适用技能型人才的需要,必须改变中专化学课堂教学观念,笔者近几年在中专

化学教学中注意课堂教学观念的“化学变化”,以提高中专化学教学质量。

一、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笔者曾问学生:“你为什么要学化学?”许多学生回答:“学校要我学。”“父母要我学。”这说明大多数学生对学习化学处于被动的状态。

如何改变这种情况呢?单纯靠说教式的教育,效果是不大的。笔者在教学中注意从以下三方面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寓思想教育于教学之中。

1.联系日常生活常识,引导学生。

笔者曾经问学生“辛烷”是什么气味的?全班只有两个学生回答是汽油味,而其他学生都答不出。当笔者反问说汽油的成分是什么?学生们就恍然大悟了。这种自然的联系,使他们对烷烃的学习就不会感到枯燥无味。通过汽油这个大家熟悉的工业能源,很自然地使学生认识到学习化学很有意义。

2.从分析推理到验证,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学生自觉地要求学习,常常是由于他学会了或者会学了。因此笔者在教学中很注意和学生一起来进行分析推理,并配合实验的验证。由于学生经过了运用已学过的知识来进行分析推理之后,又能从实验里得到验证,这样,他们便会有信心学好化学,自然会转化成“我要学”的动力。

例如在讲卤代烃的性质时,笔者就是先与学生一道分析卤代烃分子中价键的关系,讨论两种断键的情况与条件的关系。通过实验的验证,学生加深了外因对内因的影响并通过内因起作用这样的哲学概念。

3.转化后进生,以点带面,促进大家学。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随着时代的前进,青年人的自尊心、好胜心比老一辈人要强。表扬先进典型需要不断更新,不断地以点连成线,以线织成网,造成大家学好的有利局面。

例如笔者在化学教学中,对一些原来化学基础较差的学生,注意发现他们的一点一滴的成绩,在适当条件下加以表扬,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后进的学生上来了,势必影响一批学生一道进取。

二、变“我讲你听”为“师生互动”

化学科的教学,在过去人们的印象中,是一门死记硬背的学科。为了改变这种情况,笔者认为选择哪一种形式的教法自然与教材本身的特点有关,方法也可以因人而异,要多样化。但是不管哪一种形式师生的密切配合都是需要的,这是体现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关系,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不断提出问题、建议,边讲边实验,最后花一点时间进行小结,使学生的学习、分析、表达和观察能力等都能相应地获得提高。

例如讲烃一章中的甲烷一节,按照课文内容已学过甲烷的分子结构了,如何进一步教学甲烷的性质呢?笔者不是先做实验,而是分析可以发生的结构变化,通过化学方程式的演习,还应有HCl气体生成。根据无机知识可以预计应该观察到哪些现象,让学生来分析讨论。在这个基础上,笔者做好演示实验,并加以补充,学生可能估计不到的还有油状液体生成这一现象。在实验进行后,笔者对这一反应进一步总结,形成取代反应的概念,并选择H2S与Cl2这一置换反应的例子,让学生分析比较。这样的一节课,师生密切配合不停顿地活动,教师讲得少,学生议得深,学生所获得的知识联系,远远超过了课本的内容,但又都是已学过的旧知识的重现。

三、变“套模解题”为“解题分析”

中专化学科的计算,从数学角度看,并不困难,主要应用的只是比例,解二元一次方程式、一元二次方程,求对数等。但是许多学生对于化学计算却往往感到困难。笔者认为,学生化学计算题拿到手后不能很好地展开思路,究其原因,关键的是有些学校在起始阶段教学中教学生套用计算公式或化学方程式的模式,因而学生只能模仿,而不能理解,更谈不上计算技巧的形成。他们不懂得如何去分析数据,找出有关反应的物质的量关系;对概念没有深刻的理解,不知道其应用范围。这样的学生在遇到小综合或小灵活的题目常常由于思路不对或欠严密而造成错误。因此笔者注重了解题分析的教学,让学生敞开思想,讨论不同的解法,并鼓励创新。

例如按照教材,确定甲烷的组成,课本上只介绍一种求分子的方法,而在以后的章节均未再出现求分子式的例子。因此教好这一节课的这项内容,就变得十分重要。笔者指出烃的分子式可以用CxHy表示,关键是求x、y值。接下去就课本中例子的数据分析讨论确定x、y值与哪些因素有关(元素组成与分子量),最后交代这种方法不但适用于烃,还可适用其它化合物。由于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会分析和处理数据的方法,而不是只给学生一定的计算模式,这样学生可以敞开思想,开头可能会乱一点,但是看到学生交来的作业里对一道题就有多种解法,你会感到安慰的。下一节课的开始,对各种解法进行综合对比,既可以表扬肯动脑筋的学生,又扩大了学生的视野。

四、变“你考我背”为“单元练习讲解”

笔者曾经发现有不少学生考前一句句地背书、背化学方程式的不好习惯,这种“你考我背”的死读书的结果,不说将来不能出人才,就是应付考试也是不行的。

实际上化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知识是按一定规律教学的,个别典型的现象和知识应在平常就熟记了,有关操作及原理和化学计算平时训练得好,考试时自然不会出岔子。所以笔者认为考生的复习主要应放在思索上,看哪些知识是否遗忘。笔者曾提倡学生考前看课本的目录,回忆各章节主要内容及应注意的问题。把学生从频繁的考试中解放出来,笔者认为这是很有道理的。它可以减少学生为追求分数跟着考试跑所花费的时间,把精力从应付考试中解放出来,就可以去多阅读,多思索,多动手。但是基础与能力的关系是辩证的、相辅相成的,在中专如果没有打下牢固的知识基础,就不能培养出适应市场经济所需人才的智能结构。因此笔者在教学中很注意单元练习与单元讲评。对于单元学习,笔者在选题中注意以下三点:

1.选择本单元必须过关的主要内容;

2.选择学生在作业中错误最多的问题;

3.学生在作业中已学会的部分尽量少出。

化学变化范文第2篇

1、食醋去水垢是化学变化。

2、食醋去水垢的的原理如下:一般情况下水垢的主要成分是钙镁离子与酸根离子(大多数是碳酸根CO32-),它形成的难溶盐,加入食醋就是加入了乙酸(CH3COOH),也就是加入了水合氢离子(H3O+),水合氢离子有极强的氧化性,可以将难溶盐中的金属部分转化为阳离子,然后自身和碳酸根离子结合形成碳酸氢根离子和碳酸。

3、碳酸是弱酸,而且用食醋除水垢时候要加热,所以碳酸变成水和二氧化碳放掉了。即2CH3COOH+CaCO3=(CH3COO)2Ca+H2O+CO2,其中(CH3COO)2Ca溶于水,CO2是气体逃逸出去,水垢就能够去除了。

(来源:文章屋网 )

化学变化范文第3篇

关键~:莴笋;包装;品质

中图分类号:TS255 文献标识码:A DOI 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17.05.010

Abstract:In order to study the change of different packages on the quality of the fresh sliced asparagus lettuce during the low temperature refrigeration, the fresh sliced asparagus lettuce was packaged using PP fresh-keeping box and vacuum packaging.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quality of the fresh sliced asparagus contained in the two packages after 9 hours was good, but after 24 hours, it was poor without the shelf value, and the vacuum packaging had the better ability to control the weight loss, titration acid, VC loss, malondialdehyde (MDA) contents, and improving the sensory quality and nutritional value of fresh sliced asparagus.

Key words: asparagus lettuce; package; quality

莴苣也称莴笋,生笋等。莴笋属于低糖、低脂肪蔬菜,抗坏血酸,钙、磷、铁含量较高,含有乳酸、苹果酸、琥珀酸、甘露糖醇、草酸、山莴苣苦素、莴苣素天冬碱、挥发油等,肥嫩质脆,味道鲜美。除此之外,还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每100 g莴苣中含有碳水化合物2.2 g膳食纤维0.6 g,蛋白质1.0 g,Vc 5.0 mg,泛酸0.23 g,烟酸0.5 mg,VE 0.19 mg,Ca 23 mg,K 31.8 mg,Mg 19 mg等。食用莴苣能改善消化系统和肝脏功能,具有清热、泻火解毒、利气宽胸的作用,对高血压患者极为有益,深受消费者喜爱[1]。

莴苣外表皮容易纤维化,嫩叶易损伤,不易贮藏,因此,莴苣的运输销售受到严重限制,至今仍然不能长途运输销售。因此,笔者研究鲜切莴苣的贮藏保鲜方法,以期为莴苣的长期贮藏和远距离运输提供一定理论依据。

1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材料

新鲜莴笋(购买于辽阳菜市场),成熟新鲜,无腐烂。聚丙烯(PP)保鲜盒,上海星勤贸易公司;真空包装袋,单层袋,蓝莓牌;保鲜膜,克林莱牌。

1.2 仪器与设备

万分之一天平,HWSY11-X电热恒温水浴锅, UV-5100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TGL-16G高速离心机,85-2A数显恒温磁力搅拌器,MIR-254-PC低温恒温保存箱,400真空包装机, Check point 便携式 O2/CO2测定仪器, WDP-9062电热恒温培养箱,立式压力蒸汽灭菌器。

1.3 试验方法

1.3.1 工艺流程 莴笋整理清洗去皮切分取样包装指标测定。

1.3.2 材料预处理 挑选外形饱满、大小均一、无病虫害的新鲜莴笋为试验原料,用清水清洗,除去叶子用削皮器去皮后,切成0.2 cm厚的切片。切好后将大小适中的鲜切莴苣片随机选择以下两种包装方式:(1)聚丙烯保鲜盒,用厚度为0.02 mm的聚乙烯保鲜膜封口;(2)真空包装,每个包装约200 g,贮藏于10 ℃低温保存箱内,每隔3 h测定一次品质指标,每次每种包装取3次重复。

1.3.3 失重率的测定 失重率(%)=(入库当天的质量-每次测定时的质量)/入库当天的质量×100%

1.3.4 可滴定酸(TA) 参考文献[2],称取莴笋样品5.0 g,放入研钵中磨碎,转移到500 mL容量瓶中,再用蒸馏水冲洗研钵,一并转入到容量瓶中,并定容至刻度,摇匀。静置30 min后过滤。吸取15 mL滤液,转入三角瓶中,加入2滴1%酚酞指示剂,用已标定的氢氧化钠溶液进行滴定。滴定至溶液初显粉色并在0.5 min内不褪色时为终点,记录氢氧化钠滴定液的用量,重复3次。再用蒸馏水代替滤液进行滴定,作为空白对照。

1.3.5 VC含量测定 参考文献[2],称取莴笋样品10.0 g,放入研钵中研碎,用草酸将样品移入100 mL容量瓶,并稀释至刻度,摇匀过滤。吸取10 mL滤液,放入50 mL锥形瓶中,用已经标定过的2,6-二氯靛酚溶液滴定,直至溶液呈粉红色15 s不褪色为止,同时做空白试验。

1.3.6 丙二醛(MDA)的测定 参考文献[2],取10.0 g样品放入研钵中,加入10.0 mL的100 g・L-1 三氯乙酸溶液,研磨匀浆后,于4 ℃、10 000×g离心20 min,收集上清液备用。取2.0 mL上清液(对照空白管中加入2.0 mL的100 g・L-1三氯乙酸溶液代替提取液),加入2.0 mL 0.67%硫代巴比妥酸溶液,混合后在沸水浴中煮沸20 min,取出冷却后再离心一次。分别测定上清液在450,532和600 nm波长处的吸光度值,重复3次。

2 结果与分析

2.1 鲜切莴笋低温贮藏期间失重率的变化

如图1所示,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鲜切莴笋的失重率不断提高,这主要是因为莴笋呼吸作用引起了有机物质的消耗,蒸发作用使水分开始流失,同时,鲜切加工破坏了莴笋的组织结构,加速了水分流失。在聚丙烯保鲜盒包装下,鲜切莴笋的失重率变化较小,24 h时失重率仅为0.66%,水分流失较小。在同样的10 ℃条件下,真空包装条件下的鲜切莴笋比聚丙烯保鲜盒的鲜切莴笋的失重率要高很多,这是由于随着时间的推移,莴笋本身水分的流失,同时鲜切莴笋在进行真空包装时的负压作用,使其水分流失较大[3-4]。

2.2 鲜切莴笋低温贮藏期间可滴定酸含量的变化

果蔬中的有机酸的含量对果蔬的口味、风味、糖酸比、pH值、贮藏性、加工性质有重要影响[5],因此,可滴定酸含量是反映鲜切莴笋在贮藏期间品质变化的重要指标。莴笋中主要含有苹果酸。如图2所示,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聚丙烯保鲜盒与真空包装下的鲜切莴笋的可滴定酸的含量都在增加,这主要是由于莴笋的鲜切加工破坏了组织结构,随着时间的延长,鲜切莴笋的品质降低。

2.3 鲜切莴笋低温贮藏期间VC含量的变化

抗坏血酸含量是用来反映鲜切莴笋在贮藏期间的营养品质和贮藏效果的重要指标。如图3所示,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鲜切莴笋的VC含量有逐渐降低的趋势,而VC含量的下降则标志着鲜切莴笋品质的劣变。鲜切工艺造成了莴笋的机械损伤,损失了一定量的VC,同时鲜切莴笋的表面被氧化,呼吸作用的增强造成了VC含量的降低,9 h后VC含量的保留率仅为60%,损失较大。如图3所示,真空包装的鲜切莴笋的VC含量要高于聚丙烯保鲜盒包装,这可能是由于真空包装减少了鲜切莴笋体内外的气体交换,从而使VC的损失减少[6-7]。

2.4 鲜切莴笋低温贮藏期间丙二醛含量的变化

丙二醛含量主要是作为脂质过氧化指标用来反映细胞膜脂过氧化的程度[8-11]。如图4所示,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聚丙烯保鲜盒包装与真空包装下的鲜切莴笋的丙二醛含量增加。丙二醛是来源于植物本身的过氧化反应的终产物,产生这种上升趋势的原因主要是因为鲜切加工造成了莴笋的机械损伤,表面暴露,莴笋表面软化、衰老,此时丙二醛可以与组织中的蛋白质、核酸反应,改变其大分子的构型,或使之产生交联反应,从而丧失生物功能[12-13]。从图4中可以看出,9 h后这种变化趋势较大,聚丙烯保鲜盒包装下的丙二醛含量略高于真空包装,说明真空包装对于延缓鲜切莴笋的衰老有明显的优势。

3 结 论

为研究市售鲜切莴笋在一定贮藏时期的品质变化,本试验采用聚丙烯(PP)保鲜盒和真空包装两种方式处理鲜切莴笋,在10 ℃条件下贮藏24 h,测量贮藏期间鲜切莴笋失重率、可滴定酸、VC含量、丙二醛等指标。结果表明,在两种包装下的鲜切莴笋在9 h时有一定的品质保障,24 h后鲜切莴笋的品质下降较为严重,已不具有明显的商业价值,而真空包装能够有效地控制鲜切莴笋的失重率、可滴定酸含量、VC损失率、丙二醛含量,能提高莴笋感官品质和营养价值。

参考文献:

[1]刘小林,陈进.不同浓度番茄红素处理对青州蜜桃保鲜效果的影响[J].天津农业科学,2016,22(4):65-68.

[2]冯嫣,张怀智.鲜切西蓝花的保鲜技术研究[J].天津农业科学,2016,22(11):37-42.

[3]高晗,司俊娜,高愿军,等.鲜切莴苣保鲜技术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 2008, 24(2):115-120.

[4]任亚梅,袁春龙,彭小珍.鲜切莴笋加工工艺研究[J].保鲜与加工,2004,4(6):19-21.

[5]曹建康,姜微波,w玉梅.果蔬采后生理生化实验指导[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7.

[6]ALTUNKAYA A, GKMEN V. Effect of various antibrowning agents on phenolic compounds profile of fresh lettuce (L.sativa) [J]. Food chemistry, 2009,117(1):122-126.

[7]高愿军,吴炜炜,孟楠,等.薄膜包装对鲜切莴笋的品质的影响[J].食品科技, 2011, 36(3):42-45.

[8]胡文忠. 鲜切果蔬科学与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9.

[9]李超,冯志宏,陈会燕,等.鲜切果蔬保鲜技术的研究进展[J].保鲜与加工,2010,10(1):3-6.

[10]李灿,饶景萍,李善菊.薄膜包装在果蔬采后保鲜上的应用[J].北方园艺, 2010(3):162-165.

[11]王文生.果蔬贮藏保鲜技术要点[J].保鲜与加工,2011(1):3.

化学变化范文第4篇

(2课时)

一.知识教学点

1.化学研究的对象。

2.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3.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二.重、难点

1.重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及其应用。

2.难点:如何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3.疑点:物理的变化与物质的性质的区别。

三.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1.常识性介绍化学研究的对象。

2.初步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及本质区别,并能运用概念会判断一些易分辨的典型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3.初步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二)整体感知

作为启蒙化学课的绪言对“什么是化学”,“为什么要学化学”,“怎么学习化学”等问题作出了贴切的回答,借以引起学习者对本学科的兴趣、爱好,使学生产生一个具有良好动机的学习开端。

(三)教学过程

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可看录像“走向化学世界”、“漫游化学世界”(北京西城电教馆,17分钟),也可利用幻灯片引入新课,或由学生自己搜集资料,如:化学史、元素的发现史、化学家的小故事、趣味化学、化学与生活等,由学生的发言引入新课。

[教师设疑]:化学是研究什么的?

[学生讨论]:化学是研究什么的?

[讲解]:以空气、水为例说明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自然科学。

[板书]:一.化学是研究什么的?

1.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自然科学。

[讲解]: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许多化学概念、化学实验知识都是通过实验形成的,因此必须学会观察实验的方法。

[教师活动]:下面请大家观察几个演示物质变化的实验,主要观察变化前后物质的颜色,状态,并列表记录。

[演示实验]:演示[实验1]:水的沸腾、[实验2]:胆矾的研碎、[实验3]:镁带的燃烧、[实验4]:加热碱式碳酸铜(实验过程中边实验边讲解仪器的名称)

[学生活动]:描述并记录实验现象。

[板书]:2.观察实验的方法:

变化前的颜色、气味、状态,变化时发生的主要现象(如发光、发热等),变化后生成物的颜色、气味、状态。

[提问]:实验1、2有什么共同特征?实验3、4有什么共同特征?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小结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概念。

[板书]:二.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1.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

2.化学变化:变化时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

[讨论]:这两种变化有什么本质区别和联系?

[板书]:(1)特征:变化是生成其他物质。

(2)现象:发热、发光、变色、发出气体、生成沉淀等等。

(3)与物理变化的联系。

(4)用文字表达式表示化学变化:

a.镁在空气中燃烧:

点燃

镁和氧气———氧化镁

b.加热碱式碳酸铜:

点燃

碱式碳酸铜———氧化铜+水+二氧化碳

[讲解]:在化学变化过程中除生成其他物质外,还伴随发生一些现象,如发光、放热、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这些现象常常可以帮助我们判断有没有化学变化发生,但不能作为判断一个变化是不是化学变化的根据。

[讨论]:判断一个变化是化学变化还是物理变化应依据什么?

[练习]:口答课本第5页习题1、2。

[讲解]:通过四个实验.我们知道水沸腾时能变成水蒸气,而水蒸气遇冷又能凝结成小水滴,胆矾是蓝色的晶体,镁带在空气中能燃烧,碱式碳酸铜受热能转化成三种物质,这些都是物质本身特有的属性,即物质的性质,引出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概念。

[板书]:三.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

1.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气味、状态、沸点、硬度、密度、溶解度等。

2.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热稳定性、氧化性等。

[讨论]:判断下列描述哪些是物理变化?哪些是化学变化?哪些是物理性质?哪些是化学性质?

A.铜绿受热时会分解;

B.纯净的水是无色无味的液体;

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了氧化镁;

D.氧气不易溶于水且比空气重;

E.木棒受力折断。

[板书]:四.为什么要学习化学?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第3、4页内容,讨论:为什么要学习化学?阅读课本第4页内容,了解化学工业的过去与现状。

[板书]:五.如何学好初中化学?

注意学习化学的方法(抓好预习、听讲、复习、作业四个环节),重视并做好化学实验。

1.预习指导:做到初步了解重点、难点、划出不懂的问题。

2.听讲:边听、边观察、边思维、边记忆,争取在课堂学会。

3.复习:巩固所学知识。

(四)总结、扩展

区别一种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关键(依据)是看在变化中是否生成了其他物质。物理变化只是物质的状态或外形发生改变,没有生成其他物质;而发生化学变化的特征是在变化中生成了其他物质。

化学变化范文第5篇

一、基本概念及解题策略

1.物质的变化

(1)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2)化学变化:生成了其他物质的变化。

解题策略: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辨析,从宏观上看,要抓住变化时是否有其他物质生成;从微观上看,要判断构成物质的粒子是否发生了变化。如果变化时没有新物质生成,即构成物质的粒子没有发生变化,就是物理变化,否则就是化学变化。而伴随变化时产生的现象,如发光、放热、变色、生成气体、产生沉淀等现象只能作为判断的辅助依据,如“灯泡通电发光”就是物理变化而不属于化学变化。

2. 物质的性质

(1)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如: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导电性、挥发性、延展性等。

(2)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主要包括:可燃性、稳定性、活泼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毒性等。

解题策略:区分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时一定要抓住“是否需要发生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这一点。

3. 物质的性质和变化的区别

物质的性质和变化是两组不同的概念,二者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性质是物质固有的属性,是物质的基本特征,是变化的内因(即变化的依据),而变化只是一个过程或现象,是性质的具体体现,即性质决定变化、变化体现性质。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在描述上是不同的,物质的性质的描述在物质变化的基础上增加了“可以――不可以”、“能――不能”、“容易――不容易(难)”等说法。如:镁能燃烧,即为镁的化学性质。

4 .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

从宏观上看,生成新物质的变化是化学变化,从微观上看,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原子的重新组合,或构成原物质的粒子发生了变化(如分子的破裂等)。跟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对比,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从微观上看,是构成原物质的粒子本身不变,只是间隔改变。

二、命题趋势

作为考查的主要内容,物质的变化的命题形式主要有选择题、简答题、填空题等题型。联系生活实际、自然现象、典型的科技或新闻热点来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及其相互联系和区别以及根据题给信息,分析归纳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考题,成为中考热点之一。近年来,从宏观、微观的角度对题给物质的变化或性质进行描述或做出解释的简答题也逐渐增多,逐渐成为中考命题的热点。

三、典型例题:

1.联系工业生产

【例1】(2006年盐城考题)下列图示中,主要利用氢气的物理性质的是( )

A.高能燃料 B.氢氧焰C.充灌气球D.化工原料

分析:氢气做高能燃料、用氢氧焰切割/焊接金属都是氢气与氧气的反应,而制备盐酸是氢气与氯气的反应,氢气均表现为可燃性,属化学性质。充灌气球是利用氢气密度小的特点,属物理性质。

答案:C。

2. 渗透日常生活

【例2】(2006年浙江湖州考题)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牛奶变酸 B.酒精挥发C.石蜡熔化 D.湿衣服晾干

分析: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酒精挥发、石蜡熔化、湿衣服晾干只是物质的状态发生改变,并没有新物质生成。

答案:A。

点拨:判断某变化是否为化学变化的依据是“变化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有新物质产生的变化就属于化学变化。

3. 结合具体物质

【例3】(2006年重庆考题)二氧化碳的下述用途没有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A. CO2用作气体肥料 B.2用于灭火

C. 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D. CO2用来制Na2CO3

分析:干冰用于人工降雨的原理是利用干冰易升华,吸收周围空气中的热量,使空气液化,在此过程中只是二氧化碳的状态发生改变:由固态变为气态,属于物理变化。

答案:C。

点拨:物质的化学性质是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只有在化学变化中,物质才表现其化学性质。

4. 注重学科融合

【例4】(2006年厦门考题)下列成语所描述的过程,从化学的角度理解正确的是()

A. 真金不怕火炼:金的化学性质稳定 B. 釜底抽薪:木柴燃烧必须达到着火点

C. 铁杵磨成针:主要发生了化学变化 D. 百炼成钢:只发生了物理变化

分析:真金不怕火炼说明金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很难被氧化;釜底抽薪是指物质在燃烧时减少可燃物;铁杵磨成针是指铁的状态发生变化,其成分并未改变;钢和铁属于成份不同的两种物质。

答案:A。

点拨:寓化学知识于成语中,加强了试题的趣味性,也体现了各学科知识的渗透和融合。

5. 关注质量周报

【例5】(2006年南充考题)在互联网上用Coogle搜索“中央电视台每周质量报告”时,可搜索到被曝光的事件中一定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

A. 用毛发水、酱色、水、盐等兑制成“假酱油”

B. 用工业石蜡等涂抹在瓜子表面给瓜子“美容”

C. 用硫磺燃烧法熏蒸粉丝

D. 用淀粉、蔗糖、奶香精等掺和成“假奶粉”

分析:硫磺燃烧生成二氧化硫,这一变化属于化学变化。

化学变化范文第6篇

关键词:教师角色;组织;引导;参与;开发

文章编号:1008-0546(2012)07-0054-02

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2.07.024

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统一。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负责教,学生负责学,具体表现在两方面:一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教师写,学生抄。二是以教为基础,学生只是跟着教师学,复制教师讲授的内容,怎么教就怎么学,不教不学,教代替了学,学生是被教会而不是学会,教学只是教与学两方面的机械叠加。新课程所倡导的学习方式要求教师必须转变角色,改变已有的教学行为。那么,新课程中教师应该如何转变角色呢?下面从课堂教学案例中来体会新课程中教师角色的转变。

课堂教学案例:“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教学片段

师:(在引出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概念后)请同学们讨论一下在日常生活中物质所发生的变化里,哪些属于化学变化?哪些属于物理变化?

(学生讨论后纷纷发言)

生:钢铁生锈是化学变化。

生:冰雪融化是物理变化。

……

(教师把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例子投影到屏幕上,分到每个小组,让每个小组的学生从中判断哪些是物理变化,哪些是化学变化。)

师:在每个小组的例子中你们认为哪些属于物理变化?哪些属于化学变化?并说出判断的依据。

生1:我们小组里的食物的腐烂是化学变化,因为腐烂后的食物与原来的不一样了,有新物质生成;铁皮制成铁桶是物理变化,因为没有生成新物质,只是形状变了。

生2:我们小组里的煤炭燃烧是化学变化,因为燃烧后的煤渣与原来的煤炭不一样,生成了新物质;水结成冰是物理变化,因为冰融化后还是水,没有生成新物质,只是状态改变而已。

生3:我们小组里的灯泡发光属于化学变化,因为发光还发热,生成了新物质;鸡蛋煮熟属于物理变化,因为煮熟的鸡蛋还是鸡蛋,没有生成新物质。

生4:老师,我不同意生3的看法,我认为灯泡发光属于物理变化,因为发光后的灯丝与发光前是一样的,并没有生成新物质,而鸡蛋被煮熟是化学变化,因为煮熟的鸡蛋孵不出小鸡了,生成了新物质。

师:(没有急于做出评价,只是微笑地看着生3)你觉得生4说得有没有道理?(生3恍然地点了点头)是的,灯泡发光属于物理变化,鸡蛋被煮熟是化学变化。生4同学很善于观察生活中的事物,也很善于动脑筋去思考问题,希望大家也能向他学习。刚才通过生3的回答和生4的矫正,我们可以获得什么启示?

生5:老师,我觉得只是通过发光、发热并不能判断是否是化学变化。

生6:老师,那有气泡冒出是不是一定是化学变化啊?

师:把水烧开了有没有气泡冒出呢,是化学变化吗?

生6:不是,我明白了。

师:同学们讨论一下,如果液体中有沉淀物出现,能否判断该变化就是化学变化呢?

生7:不能。

师:为什么?能举个例子吗?

生7:我用暖水瓶倒出开水时,静置一段时间后有时就会有白色固体沉淀下来,但是没有生成新物质啊,是物理变化。

师:大家说一说,生7说得好不好?

生合:好!(教师和学生鼓掌祝贺生7)

师:究竟如何准确判断某一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其根本依据是什么?

生合: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师:这就是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

(老师利用投影出示有关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例子,让学生抢答)

……

一、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

新课程要求教师由传统的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就是教师要营造积极的课堂心理氛围,给学生创设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自我展示的空间,组织学生发现、寻找、搜集和利用学习资源进行有效学习。

课例中教师除了引导学生找出与生活有关的变化(钢铁生锈、冰雪融化等)以外,还为学生收集了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事例,让学生判断属于化学变化还是物理变化。由于教师充分而恰当地利用了这些具体而生动的生活资源,使学生真实地感受到化学就在自己身边,从而使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能从化学的视角去认识生活方面的有关问题,进而体会到化学的应用价值,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

营造积极的课堂心里氛围就是建立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在平等、尊重、信任和和谐的氛围里受到激励和鼓舞,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学习热情更加高涨。课例中,教师提供了几组与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有关的事例,让每一小组同学进行判别,给学生创设了和谐、民主、平等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自我展示的空间。另外,教师还要提供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去思考,去进行交流合作,把时间还给学生。这种合作交流的空间与时间也是重要的学习资源,体现了教师对学生的信任和关爱,使学生受到激励和鼓舞,激发起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二、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

现代教学论认为,教育的本质属性是教师的价值引导和学生自主建构的辩证统一。引导的内容不仅包括方法和思维,同时也包括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引导可以表现为一种启发,当学生遇到疑问或困惑时,教师不轻易的给予解答,而是引导学生去思考;引导还可以表现为一种激励,当学生遇到困难或挫折而畏惧不前时,教师不是拖着学生走,而是激发学生内在的精神力量,鼓励学生大胆地勇往直前。

课例中,教师设计了“电灯通电发光、鸡蛋被煮熟”等具有生活意义和实践意义的问题,引导学生按照自己的理解去作出判断和解答,通过生3的回答和生4的矫正以后,引导学生去思考获得的启示:只是通过发光、发热并不能判断是否是化学变化。而对于生6同学提出“有气泡冒出是不是一定是化学变化啊?”,教师并没有给于解答,而是通过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自己作出判断。通过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激活学生学习探究过程中所需要的先前的生活或实践经验,让学生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实现自我建构,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热情,实现课程资源价值的发挥和利用。

三、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参与者

教师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参与者并不是要把教师的教学行为完全变成学生的学习行为,而是要以教师的行为方式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在参与中与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情与认识。教师参与学生学习活动的行为方式主要是:观察、倾听和交流。课例中,教师的微笑、鼓励的眼神、亲切的话语以及小小的暗示都可以使学生信心倍增,克服胆怯、自卑等心理,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从一系列的师生互动中真正体现了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参与者。

新课程还要求教师和学生共同合作、沟通与交流,推进课堂教学。课例中,在生3回答错误之后,教师并没有急于评价,只是微笑地看着生3说“你觉得生4说得有没有道理?”直到生3恍然地点了点头,教师才继续说下去。体现了教师与学生在平等地参与教学,从而形成师生相互沟通、相互影响、相互补充的“学习共同体”,当教师和学生同时鼓掌祝贺生7的时候,体现了师生间共同分享感情和认识。

四、教师是教材的开发者

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教师要融入自己的学科知识和智慧,对教材知识进行教学重组和整合,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加工,形成有教师教学个性的教材知识和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的范围是灵活的、广泛的,是源于课本,但不是仅限于课本,教材只是教师和学生实施课程标准的重要依据。“教教科书”只是传统的教学方式,“用教科书教”才是现代应有的教学方式。不同版本的教材具有不同的编写体例、内容选择和呈现方式等,教师在使用教材时,要能够正确理解编者思路和编写意图,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有目的地对教材内容进行取舍、补充和整合,使教材变得更生动活泼。

教材给教师用教材留下了很多创造的空间,如果教学时只是照搬教材,显然就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因此,教师在使用教材时,要深入研究学生,从学生的原有知识基础出发,了解学生的现实水平,找准学科课程标准、教材、学生三者的结合点。这样,才能根据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和发展的不同要求,促使其在原有水平上的提高和发展,真正实现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化学变化范文第7篇

常常在各类练习册中见到如下习题:

下列现象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

A.蜡烛燃烧时变短

B.打开盛有酒精的瓶盖酒精质量变小

C.镁带燃烧后,固体质量增加

D.澄清石灰水露置在空气中变重

也常常有教师根据教材的表述,向学生强调:质量守恒定律的研究对象是化学变化中的质量关系,不研究物理变化,而物理变化特别是核反应中质量并不守恒。

这其实涉及两个问题:

1.质量守恒定律只研究化学变化吗?换言之,质量守恒定律只是化学定律吗?也可以说,物理变化是否遵从质量守恒定律?

2.核反应是否是物理变化?

二、文献的表述

我们先来看一看文献中对质量守恒定律的表述:

辞海(1979年版缩印本):P270

自然科学中重要的定律之一。在任何与周围隔绝的物质系统(孤立系统)中,不论发生何种变化或过程,其总质量始终保持不变。

简明大英百科全书(中文版):第5卷P263

宇宙中物质的总和不能改变,亦即物质既不能产生,也不能消灭。

大百科全书·化学

在任何与周围隔绝的体系中,不论发生何种变化或过程,其总质量始终保持不变。或者说,化学变化只能改变物质的组成,但不能创造物质,也不能消灭物质,所以该定律又称物质不灭定律。

中国百科大辞典(普及版):P1323

化学变化中的一个基本定律,在封闭体系中,不论发生何种变化或过程,变化前后的总质量保持不变。或者说化学变化只能改变物质的组成,但不能创造物质,也不能消灭物质,所以该定律又称物质不灭定律。

从文献可知,首先各种文献均强调:质量守恒定律适用于封闭体系。其次,《辞海》、《简明大英百科全书(中文版)》明确表示:质量守恒与物质发生的何种变化无关。而《大百科全书?化学》、《中国百科大辞典(普及版)》的表达有矛盾之处,既讲“化学变化”又讲“不论发生何种变化和过程”。

三、质量守恒定律的产生与发展的历史

1756年俄国科学家罗蒙诺索夫首先测定化学反应中物质的质量关系,将锡放在密闭容器中燃烧,反应前后质量没有变化,由此得出结论:“参加反应的全部物质的质量,常等于全部反应产物的质量。”显然,罗蒙诺索夫是从研究化学变化开始,进而得出质量守恒定律。但从拉瓦锡的研究来看,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拉瓦锡在研究“水可能变为土”的理论时做了一个著名的“百日实验”:拉瓦锡安装了一个体积很大的蒸馏瓶,把通过蒸馏瓶的蒸汽,冷却成蒸馏水,再把瓶口封闭,称一下重量,然后放到火上加热。一直烧到100天,拉瓦锡重新称了蒸馏瓶的重量,发现其重量和原来相等。水中的沉淀物和残渣是由水和玻璃变成的,并不是火跑到水中变成的。“物质虽然能够变化,但是不能消灭或凭空产生。”这就是拉瓦锡首先表述的质量守恒定律。由此可知,物理变化也遵从质量守恒定律。

1908年德国化学家朗道耳特(Landolt)及1912年英国化学家曼莱(Manley)做了精确度极高的实验,所用的容器和反应物质量为1000g左右,反应前后质量之差小于0.0001g,质量的变化小于一千万分之一。这个差别在实验误差范围之内,因此科学家一致承认了这一定律。

20世纪以来,人们发现原子核裂变所产生的能量远远超过最剧烈的化学反应。1000g 铀235裂变的结果,放出的能量为8.23×1016J,与产生这些辐射能相等的质量为0.914g,和原来1000g相比,质量变化已达到千分之一。于是人们对质量守恒定律就有了新的认识。科学家将两个原本独立的基本定律: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合二为一,称它为质能守恒定律。

4.教材中的实验分析:

人教社九义版《化学(上)》P90-91,连用两个实验来说明质量守恒定律。

(1)白磷燃烧:

反应前的总质量=m(白磷)+m(空气)+m(沙)+m(锥形瓶) +m(玻璃管) +m(气球)

反应后的总质量=m(P2O5)+m(剩余白磷)+m(剩余空气)+m(沙)+m(锥形瓶) +m(玻璃管)+m(气球)

由上面的等式得出下式:

m(白磷)+m(O2)=m(P2O5)

需要的前提是:m(沙)不变,m(锥形瓶)不变,m(玻璃管)不变,m(气球)不变,即未参加反应的所有物质的质量不变。显然沙、玻璃管、气球、锥形瓶、氮气没有发生化学变化,它们的质量也未变。

(2)铁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

反应前的总质量=m(铁钉)+m(硫酸铜)+m(水)+m(烧杯)

反应后的总质量=m(剩余的铁钉)+m(铜)+m(硫酸亚铁)+m(水)+m(烧杯)

同理,由上面的等式得出下式:

m(铁)+m(硫酸铜)= m(铜)+m(硫酸亚铁)

需要的前提是:m(烧杯)不变,m(水)不变,即未参加反应的所有物质的质量不变。显然烧杯、水没有发生化学变化,它们的质量也未变。

因此,从教材的实验可知,教材仅仅用“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不足以解释实验中的质量守恒现象。

五、现行教材中的质量守恒定律表述的缺点:

首先,现行化学教材对质量守恒定律的表述缩小了质量守恒定律的适用范围。它只是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变化中的反映,是质量守恒定律的一个部分,而不是质量守恒定律的全部内容,绝对不能用来代替质量守恒定律。这一改动不利于学生在更高层次上审视质量守恒定律,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有学科本位主义的嫌疑。

第二,现行教材的表述缺乏对“封闭体系”的强调,教材只得补充了一个实验5-1来说明装置需要密闭。但实验5-1的开放装置与铁与硫酸铜反应时的开放装置相同,一个开放装置守恒,一个开放装置不守恒。这造成学生在理解中的困难,使得教师在讲授中不得不花大量时间引导学生分析各种装置的特点,以便让学生得出装置必须密闭的特点。

六、核反应是否是物理变化?

这涉及到物质变化的分类,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核反应的区别如下表:

核反应由于原子核发生了变化,因而带来了巨大的能量变化,进而引起质量变化。因此,质量守恒定律适用于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而不适用于原子核发生改变的核反应。

七、对教材的建议

恢复质量守恒定律的原始表述,并将现行教材中的表述修改为:

化学变化范文第8篇

一、教学目标

(一)通过压碎方糖,加热方糖的实验,使学生经历猜想——验证——解释的过程。懂得物质的变化可以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两类,它们的区别在于是不是产生了新的物质。了解一些物质在变化的过程中,既会发生化学变化,又会发生物理变化。

(二)学会用压碎方糖,用蜡烛给方糖加热。

(三)养成细心观察及时记录的习惯。体会到在实验操作过程中,细致并实事求是地汇报观察到的现象,对于得出正确结论是重要的。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经历探究过程,培养实证意识。

难点:观察加热方糖的过程,分析是否产生了新物质。

五、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方糖、蜡烛、火柴、盘子、记录单等。

六、教学过程

(一)引入:

导入: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两个有趣的小视频。(视频棉花糖和糖人)。生活中,糖有许多有趣的变化,我们今天用糖来进一步研究: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板书)

(二)压碎方糖

1.

(PPT出示方糖两块、锤子、牛皮纸)你能用这些材料让方糖发生变化吗?我们可以怎么做呢?(预生:敲碎)方糖会发生哪些变化呢?

2我们怎么设计这个实验更科学?谁来说具体的步骤?

预生1:一块方糖不动,一块放糖敲碎,对比观察发生了什么变化?

预生2:把方糖压碎,观察变化.(有补充吗?把方糖敲碎之前,我们还应该怎么做?)

师:要先仔细观察整块的方糖,再观察敲碎的方糖,比较有什么变化。

4.

这个实验中要注意什么?

预生:敲的时候小心手,注意安全(还有补充吗?)

温馨提示:(图)

师:把其中一块方糖包在牛皮纸里面,用榔头敲击,注意不要敲到手。敲击完成后,请马上把榔头交到讲台桌上的盒子里。

PPT出示记录单。(记录单中显示色块)师:在这个实验中我们要完成记录单的红色部分。除状态和颜色之外,我们还要从更多的方面去观察方糖,你们可以继续往下补充。

分组实验,记录变化。

5.交流:实验中发生哪些变化?

预生样本:方形,大;压碎后

形变小 分散 颗粒(板书)(其他还有补充吗?)

师:我们在刚才的实验中观察到了形状和大小发生了变化,又观察到颜色、状态和气味没有变化。观察到“没有明显变化”和“有明显变化”同样重要。

师:把方糖压碎后有新物质产生了吗?(总结板书:无新物质产生。)

(三)加热方糖(板书:加热)

过渡:(出示PPT材料:调羹、方糖粉末、蜡烛、火柴。)老师再增加蜡烛、调羹和火柴,我们还能让方糖小颗粒继续变化吗?

1.这个实验我们怎么操作?谁来说一下具体步骤?

预生:把方糖颗粒分成两份,一部分留样对比,取一部分方糖粉末加热,观察加热过程中方糖的变化。(怎样更科学?)

2.预测一下:加热方糖小颗粒可能会发生哪些变化?

预生:会熔化.....(都行)

3.

实验中要注意什么?

预生:1.注意安全.....

4.

加热到什么程度结束比较合适?(所以当加热到没有明显变化为止。)

5.

(PPT出示温馨提示)老师还有几条温馨提示,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注意:1.取少量方糖碎屑放调羹中间(PPT演示倒少量方糖粉末加热。拍摄图片)

2.外焰加热

3.小心烫手

4.加热到没有明显变化为止

5.多种感官观察

出示记录单,师:要仔细观察加热过程中的各种变化全部记录下来,记录在加热后的变化。

6.

师:请来领取实验材料,开始实验。

7.分组实验,边观察边完成记录单

整理材料,补充完整记录单

8.班级交流:

(1)实验中发生了哪些变化?(其他组相互补充)

我们先来交流第一栏(一栏一栏描述,自行询问补充)

生:原来是固体,后来熔化变液体了(师:其他小组有补充吗?)

形:固---液-------------固;

色:白---无——焦黄------黑;(原来是白色,直接就变成黄色了吗?)

气味:无---------香—---—焦

有气泡

软硬

硬---软--------------硬

(板书:如上)

(2)

勺中黑色的物质还是不是方糖?你的理由是什么?

预生:形、色、气味都与样本不同了。

预生2:有气泡产生(两个学生回答)

小结:勺子里黑色的固体物质,经科学家反复验证它已不是方糖,而是加热中产生的新物质。

(板书:

产生了新物质)

(四)对比总结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特点

1.我们来看黑板,你有什么发现?

预生:压碎的变化没有产生新的物质,加热的变化有新的物质产生。

2.小结:物质都会发生变化,有些只改变了它的大小、状态、形状等,没有产生新的物质,科学上把这类变化叫物理变化。

而有些变化产生了新得物质,科学上把这种变化叫做化学变化。

(板书: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五)拓展延伸

1.那方糖在加热过程中发生的都是化学变化吗?

预生:无反应(师:指板书,这个过程中是否产生新的物质?)

预生:一开始的熔化是物理变化。(你是怎样判断的?)

预生:因为方糖从固态变成液态,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没有产生新的物质。

师:大家有不同意见吗?

预生:我认为颜色发生了变化,已经产生新物质了,所以是化学变化。

师:那现在我们有了两种不同的意见,方糖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究竟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呢?我们来重复刚才的实验再次观察这个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产生。(演示实验3分钟)

实验步骤:加热到糖变成透明液体,未出现黄色。冷却,凝固,敲碎,与原来的白糖小颗粒比较,有什么发现?

得出:我们发现在这个变化中糖还是糖,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所以这是物理变化。

在化学变化中总是伴随着物理变化。

2.

加热时点燃的蜡烛又属于什么变化?

得出:蜡油

固体——液体

属于物理变化;

烛芯

发光发热等

属于化学变化。

3.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4.

刚上课时,我们在视频中看到的糖变成了棉花糖和小糖人,这两个过程中,糖发生了什么变化呢?

预:变成棉花糖是物理变化,糖还是糖,颜色还是白色的;而小糖人是化学变化,它的颜色发生了变化。

板书设计:

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

敲碎

加热

方形、大---变小、颗粒----

形:固---液--糊---固

色:白——无——黄——褐---黑

味:无——香---焦

没有产生新物质

产生新物质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方糖变化实验记录单

第组

观察内容

压碎前

压碎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