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化学家

化学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化学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化学家范文第1篇

第一位建立金字塔的国王是埃及第三代法老约瑟,而伊姆霍特普正是他任命的金字塔总设计师。他不仅是一个旷世奇才,更是一名优秀的化学家、医学家、建筑家和物理学家。伊姆霍特普是建设“阶梯金字塔”的始祖,“阶梯金字塔”也成为后来金字塔的原型(见图1)。金字塔来自于古代埃及的神说,国王追求长生不老,这一行动屡试屡败的结果最终被神说派提倡的“死亡后成为神就能永生”理论所征服。神说派认为地球上的人类全部都是太阳神阿波罗的子民,死后的灵魂只有走上一条通向太阳神的阶梯通道才能与太阳神接触,这样就能得到永生。金字塔正是由此传说所引发的,中午金字塔的顶端正朝着太阳,而法老的墓室就在金字塔的低端,法老的灵魂通过阶梯状的金字塔步升与太阳神相见,于是“阶梯金字塔”的构想就形成了。

伊姆霍特普是一名优秀的化学家,主要体现在他对物质的认识与神说派是对立的。崇尚科学的他首次发现了使用松香、沥青等可以防止尸体腐败,第一个“木乃伊”便是他为法老量身定做的;他也是一个建筑奇才,非常巧妙地设计金字塔的内部结构,既能防水又能坚固地防腐蚀。然而,史书上为何没有记载伊姆霍特普的优秀事迹,我们又为何不怎么知晓呢?这是由于他的理论与思想与神说派的主张相矛盾,当时的神说派具有较高的地位和权势,就在为法老建筑完金字塔后被残忍地杀害成为法老约瑟的陪葬品,伊姆霍特普的名字在历史上消失了2000多年。

考古学家在2010年才发现了伊姆霍特普的坟墓,伊姆霍特普坟墓的周围有很多朱鹭的木乃伊做为陪葬品,证明了他当时还是非常受尊重的。古埃及认为朱鹭是一种圣鸟,也是智慧的象征,当时的伊姆霍特普有“朱鹭之王”的美称(如图2),证明了“阶梯金字塔”的设计师始祖伊姆霍特普也是智慧的象征,是一位史书上没有记载的古科学家、化学家。

化学家范文第2篇

15岁,他组建了四重奏团

胡亚东最近一次欣赏音乐会,是半年前参加老同学资中筠的钢琴音乐会,现场有一位12岁小朋友拉小提琴为她伴奏。

资中筠以82岁的年龄,钢琴弹得这么棒,让胡亚东感概、叹服。

“音乐在我生命中是伴随我时间最长的,甚至胜过我的专业化学。” 一谈到音乐,胡亚东便兴致盎然。他中学就读于一所很有名的教会学校,从那时开始,他就迷恋上了音乐,70多年一直没停。

早在1942年,年仅15岁的他就同几个朋友组建了一个四重奏团。其中,现已经是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教授的杨儒怀当时曾担任大提琴手,杨儒怀的哥哥杨周怀担任中提琴手,胡亚东则担任小提琴手。他们这个四重奏团参与了好几次公演。

痴迷音乐的他在报考大学时,曾打算踏入音乐系大门,但一想到“玩音乐挣不到钱,难以维持生计”,还是忍痛而选择了化学研究这条路。

尽管后来是搞化学了,但同时有了更多的机会来满足他对音乐的浓厚欲望。胡亚东后来的人生岁月,化学研究、玩音乐并驾齐驱,还不时互相促进互相影响着。

谈起音乐欣赏,胡亚东滔滔不绝,评起音乐家他头头是道。他对音乐不仅是爱好,而且有较深的研究。他是享誉京城的乐评人,极富音乐造诣和天分。他写过60多篇音乐评论文章,他还出版了一本《听,听勃拉姆斯》的音乐欣赏随笔。这些音乐随笔言简意赅、画龙点睛、丰富优美、见地新颖,具有独特魅力。

上世纪50年代,胡亚东到苏联留学,有机会就去听音乐会,贝多芬的“交响乐”、施特劳斯的“圆舞曲”,以及苏联那些有名的演奏家的音乐会大部分都听了。他还到列宁格勒冬宫等处参观著名的雕塑和美术作品,真是大开眼界。这使他的课余生活丰富多彩。

在圣彼得堡他曾有一年听数十场音乐会的经历,收藏的各类音乐唱片3000多张。20世纪80年代,中央乐团的指挥石叔诚准备去西班牙演出,到处寻找一张莫扎特的钢琴四重奏唱片,最后是在胡亚东家里找到的,石叔诚颇感意外。

15年,和陆卓明的知音岁月

谈到他的爱好音乐的经历,胡亚东就不能不提到陆卓明。陆卓明是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我国著名的世界经济地理学家和教育家,是原燕京大学校长陆志伟之子。

他俩保持了15年的音乐友谊,一直到1994年陆卓明离世,这段音乐友谊不得不戛然而止。那段时间两人都认为找到了真正的知音,共同欣赏、探讨、评论音乐。

“十几年,太短了,但是这也是很难得的机遇,人生能有几个知音!几个十年!从短短十几年的交往中,我们都深深体会着音乐的友谊,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无数的光彩。”

胡亚东说,对于喜欢音乐的人甚至音乐家,广泛聆听不同演奏家演奏不同作曲家的作品,不但是必须而且是必然的。

上世纪80年代末的十多年中,陆卓明和胡亚东几乎把西方巴洛克、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印象派、新古典主义、民族风格等19世纪以前的名曲都听遍了。而且某些名曲还收集了多种演奏风格的录音反复聆听。

“卓明的音乐修养比我高,他的钢琴弹得很好,”胡亚东说,他见到过陆卓明的学生们称赞陆卓明讲课之美,“这大概也和他深厚的音乐修养有关。曾听说他招考研究生时,甚至除了专业地理外,必须喜欢音乐,否则不收!真是妙极了。”

1983年胡亚东到巴黎任职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他享受了音乐。巴黎的音乐生活是非常丰富的,歌剧、交响乐、室内乐,几乎天天数场,但胡亚东却因为阮囊羞涩,几年也没听过几次。但唱片可多次聆听,选择余地又广阔,他便选择了后者,几乎每星期都得买几张。就是在这段时间,他差不多跑遍了巴黎的唱片店,两年多时间收集了上千张唱片。而且几乎把每张唱片都录成盒式录音带,分期分批托人带回北京给陆卓明欣赏。那时候他们每月会书函往来,通信的内容都是对这上千种录音的分析和讨论。

爱乐人生趣事多

在胡亚东的爱乐人生中,自然还有不少趣事。一次,他随中国科学院代表团出访以色列,当时的以色列外交部副部长雅戈尔博士设宴招待代表团。席间,胡亚东和雅戈尔闲聊起了音乐。令雅戈尔吃惊的是,“一个中国科学家竟然对犹太籍的音乐家了如指掌”。饭吃到一半,雅戈尔竟然邀请他一起去听当晚的一场莫扎特的音乐会,他俩硬是把十多位中、以双方客人包括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孙鸿烈等人丢下,“这的确是一次非常有趣的遭遇。”

“音乐的确可以净化人的心灵,如果兼之有丰富的文化素养,一般不会做坏事,强大的美可以抑制丑的滋长。”胡亚东感慨,音乐的美是难以名状的,那强烈的可以震撼人心,委婉的可以催人泪下,悠长的可以令人深思。

不仅喜欢音乐,胡亚东还是一位“杂学家”,爱好广泛,文化情趣浓厚。他喜欢诗词,是中关村诗社的创始人之一;他喜欢摄影,数码相机就有很多,荷花、牡丹、月季、仙人掌、郁金香等各种花卉照片有上万张;他喜欢养花、收藏奇石瓷器;他对书法绘画、评酒品茶也颇感兴趣;他喜欢读书,古今中外他感兴趣的书刊尽收囊中,书柜直到天花板。

胡亚东是自然科学家,但对文学、历史、哲学、美学以及图书情报学等多有涉猎。他是高分子化学家,但对其他化学领域和化学交叉学科甚至一些不搭界的学科也比较熟悉。

谈到科学和艺术,胡亚东认为,自然科学家在接触文学和艺术时,可在他们的思想中注入更多的感情和激情,他会从另一个角度开阔自己的思路。

就教育而言,以前在中国曾强调过“通才教育”,后来受苏联的影响,更多培养“专才”,在胡亚东看来,其实工程师也不是机械的,没有艺术素质的工程师难以做出一流的工作。

胡亚东认为文化素质是中华美的灵魂。他说中国科学院作为科学文化机构,文化气息是每个科研机构应该具备的。为此他曾主张在化学所大楼设一个类似沙龙似的咖啡厅,让大家在这种宽松、和谐、高雅、友好的氛围中谈科学、谈文化、谈艺术,以文会友,以情会友。

今天,胡亚东仍然在享受着他多样爱好的人生:“有人说我不好好研究化学,却热衷于那么多爱好,看上去有点另类,其实正是这种另类,使我不但在化学上取得了成功,而且业余生活丰富多彩。用‘另眼’看世界,你将体会到海阔天空的美好。”

胡亚东说,对一个人来说有广博的知识和多种爱好,无疑对生活和工作都能起到丰富的作用。

他写过一首自题诗很令人玩味:

专业未探深,杂学似精通。

喜交天下客,聪颖不超人。

谈笑生风趣,笔下有深情。

才情来众生,任随你我评。

(责编:萧茵)

胡亚东(1927~),北京人。高分子化学家和社会活动家。1949毕业于清华大学化学系。1951年赴苏联列宁格勒苏维埃化工学院读研究生,1955年获副博士学位。回国后到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从事高分子化学研究,主要从事乳液共聚合反应机理研究,早期以双烯类化合物共聚为主,与合成橡胶关系密切。

化学家范文第3篇

兄弟中他最小。童年时波义耳并不特别聪明,说话还有点口吃,不大喜欢热闹的游戏,但却十分好学,喜欢静静地读书思考。他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1639至1644年,曾游学欧洲。在这期间,他阅读了许多自然科学书籍,包括天文学家和物理学家伽利略的名著《关于两大世界体系的对话》。这本书给他留下深刻的印象。他后来的名著《怀疑派化学家》就是模仿这本书写的。

由于战乱、父亲去世、家道衰落,1644年他回国随姐姐居住在伦敦。在那里开始学医学和农业。学习中接触了很多化学知识和化学实验,很快成为一位训练有素的化学实验家,同时也成为一位有创造能力的理论家。在这期间,他同许多学者一起组织一个科学学会,进行每周一次的讨论会,主要讨论自然科学的最新发展和在实验室中遇到的问题。波义耳称这个组织为“无形大学”。这个学会就是著名的以促进自然科学发展为宗旨的“皇家学会”的前身。波义耳是该学会的重要成员。由于学会的分会设在牛津,波义耳于1654年迁居牛津,在牛津,他建立了设备齐全的实验室,并聘用了一些很有才华的学者作为助手,领导他们进行各种科学研究。他的许多科研成果是在这里取得的。那本划时代的名著《怀疑派化学家》是在这里完成的。这本书以对话的体裁,写四位哲学家在一起争论问题,他们分别为怀疑派化学家、逍遥派化学家、医药化学家和哲学家。逍遥派化学家代表亚里土多德的“四元素说”观点,医药化学家代表“三元素说”观点,哲学家在争论中保持中立。在这里,怀疑派化学家毫不畏惧地向历史上权威的各种传统学说提出挑战,以明快和有力的论述批驳了许多旧观念,提出新见解。该书曾广泛流传于欧洲大陆。

波义耳十分重视实验研究。他认为只有实验和观察才是科学思维的基础。他总是通过严密的和科学的实验来阐明自己的观点。在物理学方面,他对光的颜色、真空和空气的弹性等进行研究,总结了波义耳气体定律;在化学方面,他对酸、碱和指示剂的研究,对定性检验盐类的方法的探讨,都颇有成效。他是第一位把各种天然植物的汁液用作指示剂的化学家。石蕊试液、石蕊试纸都是他发明的。他还是第一个为酸、碱下了明确定义的化学家,并把物质分为酸、碱、盐三类。他创造了很多定性检验盐类的方法,如利用铜盐溶液是蓝色的,加入氨水溶液变成深蓝色(铜离子与足量氨水形成铜氨络离子)来检验铜盐;利用盐酸和硝酸银溶液混合能产生白色沉淀来检验银盐和盐酸。波义耳的这些发明富有长久的生命力,以至我们今天还经常使用这些最古老的方法。波义耳还在物质成分和纯度的测定、物质的相似性和差异性的研究方面做了很多实验。

1668年,由于姐夫去世,他又迁居伦敦和姐姐住在一起,并在家的后院建立实验室,继续进行他的实验工作。晚年波义耳的工作主要集中在对磷的研究上。1670年,波义耳因劳累而中风,之后的健康状况时好时坏,当无法在实验室进行研究工作时,他致力于整理他多年从实践和推理中获得的知识。只要身体稍感轻快,就去实验室做他的实验或撰写论文,并以此为乐趣。1680年,他曾被推选为皇家学会的会长,但他谢绝接受这一荣誉。他虽出身贵族,但他一生醉心的却是在科学研究中工作和生活,他从未结婚,用毕生精力从事对自然科学的探索。1691年12月30日,这位曾为17世纪的化学科学奠定基础的科学家在伦敦逝世。恩格斯曾对他作出最崇高的评价:“波义耳把化学确定为科学。”

化学家范文第4篇

1768年,马格拉夫研究萤石,发现它与石膏和重晶石不同,判断它不是一种硫酸盐。1771年,化学家舍勒用曲颈甑加热萤石和硫酸的混合物,发现玻璃瓶内壁腐剂。1810年,法国物理学、化学家安培,根据氢氟酸的性质的研究指出,其中可能含有一种与氯相似的元素。化学家戴维的研究,也得出同样的看法。1813年,戴维用电解氟化物的方法制取单质氟,用金和铂做容器,都被腐蚀了。后来改用萤石做容器,腐蚀问题虽解决了,但也得不到氟,而他则因患病而停止了实验。接着乔治·诺克斯(Knox,G.)和托马斯·诺克斯(Knox,R.T.)两弟兄先用干燥的氯气处理干燥的氟化汞,然后把一片金箔放在玻璃接受瓶顶部。实验证明金变成了氟化金,可见反应产生了氟而未得到氟。在实验中,弟兄二人都严重中毒。继诺克斯弟兄之后,鲁耶特(Louyet,P.)对氟作了长期的研究,最后因中毒太深而献出了生命。法国化学家尼克雷(Nickles,J.)也遭到了同样的命运。法国的弗雷米(Fremy,E.1814-1894)是一位研究氟的化学家,曾电解无水的氟化钙、氟化钾和氟化银,虽然阴极能析出金属,阳级上也产生了少量的气体,但是始终未能收集到。

同时英国化学家哥尔(Gore,D.G.1826-1908)也用电解法分解氟化氢,但在实验的时候发生爆炸,显然产生的少量氟与氢发生了反应。他以碳、金、钯、铂作电极,在电解时碳被粉碎,金、钯、铂被腐蚀。这么多化学家的努力,虽然都没有制得单质氟,但他们的经验和教训都是极为宝贵的,为后来制取氟创造了有利条件。

莫瓦桑出生于法国巴黎的一个铁路职员家庭,因家境贫穷,中学未毕业就当了药剂师的助手。他怀着强烈的求知欲,常去旁听一些著名科学家的讲演。1872年,他在法国自然博物馆馆长和工艺学院教授弗雷米的实验室学习化学,1874年,到巴黎药学院的实验室工作,1877年,获得理学士学位。1879年,通过药剂师考试,任高等药学院实验室主任。1886年,成为药物学院的毒物学教授。1891年当选为法国科学院院士。1907年2月20日在法国巴黎逝世。他在化学上的创造发明很多,现在主要介绍他在氟方面的研究。

1872年,莫瓦桑当上弗雷米教授的学生,开始在真正的化学实验室工作了。

弗雷米教授是当时研究氟化物的化学家,莫瓦桑在他的门下不仅学到了化学物质一般的变化规律,而且还学到了有关氟的化学知识和研究过程。他知道早在60年代安培和戴维就已证明,盐酸和氢酸是两种不同的化合物。后一种化合物中含有氟,由于这种元素反应能力特别强,甚至和玻璃也能发生反应,以致人们无法分离出游离的氟。弗雷米反复做了多种实验,都没有找到一种与氟不起作用的东西。虽然他知道制单质氟这个课题难着了许多化学家,可是莫瓦桑对氟的研究却非常感兴趣,不但没有被困难所吓倒,反而下定决心要攻克这个难关。由于工作的变化,这项研究没有及时进行,所以在10年以后,才集中精力开展研究。

莫瓦桑先花了好几个星期的时间查阅科学文献,研究了几乎全部有关氟及其化合物的著作。他认为已知的方法都不能把氟单独分离出来只有戴维设想的方法还没有试验过。戴维认为:磷和氢的亲合力极强,如果能制氟化磷,再使氟化磷和氧作用,则可能生成氧化磷和氟,由于当时还没有方法制得氟化磷,因而设想的实验没有实现。于是莫瓦桑用氟化铅与磷化铜反应,得到了气体的三氟化磷,然后把三氟化磷和氧的混合物通过电火花,虽然也发出了爆炸的反应,但并没有获得单质的氟,而是氟氧化磷。

化学家范文第5篇

创新是世界进步的动力。有了创新精神,那么就有了前进的希望。小鸟飞行需要翅膀,世界要进步需要创新,创新就是进步的翅膀。

从前有一种病,只要人得了这种病,便无药可治,只能慢慢地被病魔折磨至死。有一位化学家,他不幸得了这种病,他四处求医,也没有将病治好。有一天,他听说有个村子里有一口能治好这种病的井,只要喝了井中的水,便能治好这种病。化学家喝了水后不久便药到病除了。化学家对井水产生了兴趣,对井水进行了研究。他发现井水中含有一种化学物质—芒硝,对这种病有神奇功效。

中国有名古话,常有所疑,是创新的开端。勇于破疑,是他新的动力。就是说一个人如果能用疑惑的眼光观察周围的现象,就产生去破疑的动力。常年喝井水的村民没有因为井水能治病产生疑问,而化学家则对井水产生了疑惑,最终发现了井水的秘密。如果说化学家仅仅因为井水治好病感到庆幸,那么可能永远都不会发现其中的奥妙。这充分说明了创新精神对于我们的重要性。

各行各业都需要发展,如果行业缺乏创新意识,那么它只会停滞不前,反而有可能会倒退。只有坚持创新精神,勇于实践,行业才得到发展。

当今国际社会是一个飞速发展的时代,创新精神显显得尤为重要。只有拥有创新精神的国家,才能让自己立于世界强国之林。市场是无情的,竞争是残酷的,只有坚持创新,个人才能体现价值,企业才能获得优势,国家才能繁荣富强。

化学家范文第6篇

论文关键词:化学史教育,科学探究能力,质疑精神,化学教学

 

1851年,英国科学促进会(BAAS)主席在一次演讲中呼吁,我们要教给年轻人的,与其说是科学结论不如是科学方法,更不如说是科学史。科学史作为人类长期以来认识自然、征服自然的真实记录,每个章节都留下了先行者探索的足迹,字里行间都流露出前人的卓越智慧[1]。因此,科学史能从科学的方法、精神和态度等方面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科学史还能从科学家的人格魅力等人文精神等方面的陶冶学生的情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同时科学史能让教师在每一个伟大的历史瞬间中得到自我充实并提高[2]。

化学史作为科学史的一个重要分支,是人类在长期的社会实践过程中,对大自然中相关的化学知识的系统描述,它是从化学发展的历史角度,对化学科学孕育、产生和发展过程的真实记录[3]。在化学教学中,通过化学史的讲述,可让学生们知道,他们所学的知识点并非凭空出现的,不是纯粹偶然的,而是科学家经过长期研究得出的。再现这些化学探究过程,也是帮助学生学习相关知识点的过程,可使学生掌握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提高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科学能力质疑精神,活跃了课堂教学气氛,也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习热情,提高学习效率,从而提高了教学效果[4]。以下是笔者联系教学实际,有关化学史融入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通过化学史教育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应该采取一切可能的方法去在孩子们身上把求知与求学的欲望激发出来。捷克教育学家夸美纽斯的这句话说的含义是用尽一切办法去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5]。在化学课堂教学中,通过对学生介绍那些古往今来伟大的化学家成功的事迹,是诱发学习动机的一个极好的动因。教师可利用化学史上的故事,引导学生去寻觅化学家成长的足迹,追溯化学历史发展的长河,把学生引进化学家进行科研创造的实验室之中,了解每个科学成果背后或辛酸、或感人、或有趣的故事,从而积极有效地调动他们学习化学的积极性怎么写论文。

例如:在卤素的教学中,可以向学生介绍氯气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作为化学武器的历史故事,1915年,伊普尔前线阵地上,德军和英法联军两军对阵,英法联军指挥官通过阵前观察,发现德军阵地上出现大量的“啤酒桶”,顿时感到大惑不解,窃以为德军在开玩笑,遂不以为然,掉以轻心。甚至,指挥官还说:“打赢了大家就有啤酒喝了!”话音刚落,只见德军战壕里许多士兵迅速拧开了“啤酒桶”桶盖。在绵延几公里长的战线上,所有的“啤酒桶”全被打开了,冒出来的非但不是啤酒反而是浓浓的黄绿色的烟。顿时,在风的推动下,一人多高的黄绿色气浪紧贴地面,像潮水一样扑向英法联军阵地。跟在黄色烟雾后面的德国军队,没有开一枪打一炮,就轻松地突破了英法联军防线,把整个战线向前推进了至少4公里,重新占领了失去的一些重要的战略要塞。在这次毒气袭击中,英法联军死伤惨重,这是人类战争史上的一个悲剧,仅仅是由于这个简单的分子式:Cl2。通过这简单介绍历史史实,使学生认识到氯气的毒性。不仅可以活跃课堂,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使学生喜欢上化学课,提高化学教学质量。

因此,在化学教学中恰到好处地引入化学史教育,可以强化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激发珍贵的求知欲望。通过化学史料故事的催化质疑精神,培养并保持学习化学的热情,使之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原动力。

通过化学史教育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科学探究是指科学家们用于研究自然,对所获得的证据提出解释的多种不同途径[6]。利用化学史料,使学生重复化学家曾经经历过的、成功的研究途径和采用的科学方法。从提出问题开始,到提出假说、设计实验、实施实验、收集实验事实、处理与分析化学实验事实、运用一系列的逻辑方法进行科学抽象,直到得到规律性的认识,再用实验检验认识成果。这种做法易使学生产生亲临其境的感觉,把自己放在科学发展的过程之中,这就使学生在积极主动、生动活泼的气氛中受到科学方法的教育,从中学习科学家从事科学研究的正确方法。

例如在《苯的结构和性质》这节课教学过程中,可以将讲述苯的结构课堂教学做如下设计,将课本知识还原为发现这一知识的历史背景中。19世纪的欧洲,在电灯还未被发明的年代里,许多国家寻常百姓家里都使用煤气照明,煤气储存和运输通常都是压缩在桶里,用了一段时间后,桶里总会产生一种油状液体,但这一现象长时间被人忽视。1825年,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现这一现象后,立即对这种液体产生浓厚的兴趣,为了提取这种液体花费了法拉第整整五年的时间,当时他把这种液体命名为“氢的重碳化合物”。直到近十年后的1834年,德国科学家米希尔里希通过蒸馏苯甲酸和石灰的混合物,得到了与法拉第所制取的液体相同的一种物质,并把它命名为苯。此后,随着有机化学中的正确的分子式概念的建立,法国化学家日拉尔等人又确定了苯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8,分子式为C6H6。其中碳的组成含量如此之高,使化学家们感到困惑。如何确定它的结构式呢?当时包括凯库勒在内的化学家们都倍感为难。

苯的结构应该是怎样的?如果在座的各位是当时的科学家,根据你们所学的知识能不能推测出苯分子可能的结构?提出问题后,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讨论,在学生热烈的讨论过程中,实时启发学生进而培养他们分析问题的能力,然后不失时机地再引入化学史。在1858年,这个时间距苯的分子式被确定已有二十多年了,德国化学家凯库勒集中所有精力,花了七年的时间,对大量的实验事实进行系统分析了之后,终于在1865年,对苯的结构提出两个大胆的假设:1)苯的6个碳原子形成了环状闭链,即平面六角闭链;2)原子之间存在着单、双键交替形式怎么写论文。在座的“科学家们”, 如果你们真的在当时知道了这些,如何验证凯库勒所提出的结构是否正确?

学生们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其中有些学生提出用实验来验证质疑精神,结果发现这个结构式存在不合理之处。肯定了同学们的观点之后,讲述化学史上被人津津乐道的凯库勒关于蛇形苯环的奇幻故事,据凯库勒自己的描述这源自一个梦。那时他任教于比利时的根特大学,某天晚上,又是用功了一整天之后,犯困的他趴在书桌上打起了瞌睡,眼前立刻浮现出不停旋转的碳原子。碳原子构成的长链就像是一条蛇盘绕弯曲,突然这条蛇不顾一切地咬住了自己的尾巴,不停地盘旋在天空中。就在这时他触电般地清醒了,又继续工作了一夜,提出了苯环结构这个极具创意的假说。但是,苯分子的真实结构应当是:六个碳连成环状,苯分子中,既没有单键,也没有双键,而是介于单键和双键之间的一种独特的键。凯库勒的这个结构式虽然是错的,但却是一个美丽的错误,后人为了纪念他在苯结构探究中的巨大贡献,至今一直沿用了他的结构式。

通过讲述这样不朽的传奇故事,学生不仅理解了苯的抽象结构,也深刻领悟到苯分子结构的发现绝非偶然,而是科学家们敢于质疑、勤于思考,忠于实验,勇于探究的必然结果,这能使学生深刻理解科学探究的内涵,并迸发出学习化学的热情。

通过化学史教育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

化学是实现中学化学教学目的的重要且有效的途径和方法,贯穿于中学化学教学全过程[7]。实验是一种探究性活动,是有效实施中学化学教学目标的重要且必要的前提条件,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有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科学试验由两个步骤组成: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理解。科学家在实验中观察到的不是对象的自然变化,而是人造变化。通过观察这些变化来认识对象的客观性质,对实验作出解释,而解释的前提是理解。同科学观察一样,科学实验也必须遵循客观性原则,必须实事求是地对实验结果进行观察和理解,切忌主观主义。

例如:1822年,在著名化学家巴拉尔发现元素溴的前四年,德国著名化学家李比希收到德国商人给他的海藻灰的滤液,分析这瓶浸泡过海藻植物的溶液成分,借助当时李比希的实验设备和技术,完全有能力也有条件通过化学分析实验,从这瓶液体中发现新元素溴。但是,李比希在没有做任何系统详细的实验情况下,只用眼睛观察,就急于下结论质疑精神,认为瓶中之物是氯化碘,然后随手将这瓶液体放入实验柜里,这一放可就是四年。1826,法国化学家巴拉尔宣布,发现了新元素溴这种元素性质介于氯和碘之间,这一重大发现震惊了化学界。李比希看到了巴拉尔的报告以后,立即想起那四年前被他放进实验柜里的氯化碘,他急忙翻箱倒柜,把那瓶棕色液体找出来,认认真真的做起化学分析实验,确定这瓶棕色液体既不含氯,更不含碘,也绝非他所猜测的氯化碘,这正是巴拉尔所发现的新元素溴。如果四年前李比希采取严格的科学态度,认真通过实验分析那瓶棕色液体,那么发现元素溴的不是巴拉尔,而将是李比希。也许那时他只要通过实验验证一下自己的判断,不轻易下结论,这个重大的科学发现不会与他失之交臂。

通过结合化学家的真人真事进行化学史教育,不但可以使学生重视化学实验,还可以使学生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在没有通过实验检验之前,绝不要轻易下结论,更不能用肉眼代替实验。从而在思想上重视化学实验,培养学生仔细观察认真体验科学家们的科学观察、科学谈究的过程,可以逐步提高学生的科学实验能力。

通过化学史教育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

学则需疑:于不疑处有疑,方是进矣,宋人张载这句话指的是,做学问必须敢于质疑,勇于提出问题,从事科学研究,问题意识极为重要怎么写论文。只有敢于怀疑,勇于向所谓的权威提出不同意见,勤于思考,对事情有自己的见解,才有可能提和明确存在的问题。因此有人说,质疑是探求发展真理的前提和基础。将化学史教育融入化学教学中,有助于培养学生形成科学的怀疑精神。每个化学史上伟大的发现,或多或少都起源于怀疑精神,质疑或许有时也会有出错,但是,只有经过千百次的锤炼,在不断纠正错误中探寻真理,才有可能获得科学上的重大突破。因此质疑精神,只有在怀疑中学会思考,才能提高学生对科学研究过程的认识,从而有利于学生养成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例如:近代化学的奠基者、怀疑派化学家波义耳如果没有强烈的创造愿望和敢于怀疑的创新精神,便不可能促使化学从医药和炼金术中分离成一门独立的学科;德国化学家维勒、柯尔柏也正是因敢于怀疑“生命力”学说,先后合成尿素、醋酸,打破了“生命力”学说的神话,推动有机化学的迅速崛起。然而德国化学家李比西、维勒却由于一时的疏忽,使他们与溴、钒元素的发现失之交臂,遗憾终生;普利斯特里虽已发现并制出氧气,但受传统的“燃素学说”束缚,让真理从自己的鼻尖下溜走了。

这一个个生动的例子,不仅让学生识到质疑精神在科学发明和创造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同时,还可以给学生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如何质疑提供了认识论的指导。如果学生们了解到科学史上许多当时的权威科学家,都曾犯过较为严重的甚至有些愚蠢的错误时,这难道不会大大增强他们质疑前人的勇气和信心?

古罗马西塞罗说过,如果一个人不知道他出生之前发生过什么事情,在生活中就会像一个无知的孩童。这个道理非常正确,西塞罗指出了历史对于一个人的重要性。而化学的历史则是化学学科中最宝贵的一部分,因为科学只能给我们知识,而历史却能给我们智慧。因此,在中学化学教学中,把化学史引进课堂,结合化学史进行教学,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探索精神,启迪学生的思维和智慧,实验科学的教育目的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日华.试论在化学教学中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J]. 考试周刊 2008,(28): 181

[2]庞正龙.化学教育中渗透化学史教育的研究[R]. 武汉:华中师范大学教育硕士论文,2007

[3]孙建新.谈高中新课程化学史渗透教学的策略[J]. 广东化工,2008,34(10): 124-127

[4]宋付州.化学史教育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山东:山东师范大学教育硕士论文,2003

[5]张家治.化学史教程[M]. 山西:山西教育出版社,2004.

[6]张子高.中国化学史稿(古代之部)[M]. 北京:科学出版社,1964.

[7]郭保障.20世纪化学史[M].广西:广西教育出版社,1998.

化学家范文第7篇

关键词:化学史;教育价值;学习兴趣;科学家

化学史是化学科学研究、产生、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真实记载,它向人们展示了科学家们揭开神秘化学现象背后的规律所进行的系统研究方法,以及他们所具备的优秀科学研究精神。化学史有许多充满价值的小事例,这些事例中蕴含了了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化学史的研究价值就在于这些事例背后所暗藏的巨大教育价值。挖掘好化学史的巨大潜在价值并应用于中学课堂教学中将是我国化学教育教学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本文将对化学史的教育价值提出一些见解。

一、化学史教学有助于学生理解化学知识

学习贵在得法,很多一线教师会发现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许多学生掌握化学知识的方法不合理,学生总习惯机械地记忆一些物质名称、元素符号以及化学方程式,不加总结思考地做练习题,以为这样所谓的刻苦努力就能取得好成绩。但实际上学生可能有时常常事倍功半,他们并不能真正地掌握这些知识,其原因在于学生没有真正理解所学知识,只是机械记忆。此时若能在课堂上融入一些化学史小故事,会有助于学生理解每个化学知识点存在的背景,让学生体会到化学离我们并不遥远,它与生活息息相关,使化学以更加饱满的形象出现在学生的视野中。高中人教版教材融入了很多化学史资源,如舍勒氯气的发现,侯德榜研究的“侯氏制碱法”,门捷列夫绘制出的元素周期表等等。因此,教师在进行相应章节的教学时就可以适时引入一些化学史资料,这样对学生理解化学知识会起到重要作用。

二、化学史有助于学生认识真实的科学家

教给学生知识是一方面,平时教学中要渗透学生要有理想有远大的抱负,有目标才有动力。化学史的每一个主角都是人,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日常生活、行为习惯和职业操守,化学家也不例外。教师在授课中把化学家当成普通人,当成朋友,这样能寻找到更多的教学灵感和教学内容。通过化学史的教育让学生认识到化学家并不是遥不可及的,当学生产生这样的意识:科学家也是普通人,也是通过后天努力成为的,他们只不过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这样学生才有可能走近他,并且有可能在以后也成为科学家。所以在平时教学中教师应当给学生补充全面真实的化学知识,教师起的作用很关键,也许是一个不经意的介绍都会让学生产生巨大的心理变化。化学史所展现的优秀化学家的人格魅力,所体现出来的对科学事业的执著追求,以及百折不挠的意志品质,都会使学生在耳濡目染中受益匪浅。

三、化学史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每一个人都要有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正确引导学生。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对科学家的科学研究成败有重大影响。古人提倡以史为鉴、以史明理。化学发展史本身就是一部优秀的历史教科书,我们要深入挖掘其中的教育价值。任何一门学科的发展都是一个逐渐积累和不断完善的过程,这本身体现了辩证否定观,我们必须树立创新意识,做到“尽信书不如无书”。比如,现在有些学校可能受条件限制学生很少做化学实验,所以学生在学习化学时经常会重理论轻实验,只会纸上谈兵。为了纠正学生的这种想法,教师可以适当补充有关化学实验的化学史小故事,如波义尔不小心把盐酸沾到紫罗兰使之变色从而发明酸碱指示剂。让学生在故事中体会到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任何化学知识的发现都是建立在实验的基础之上的。

四、化学史有助于进行美育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化学史发展本身就是一首首美丽的诗篇,从古代的钻木取火到新时代的清洁燃料,从古时的树叶遮身到当下各种新型环保面料……化学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化学家的发明创造为人类带来了美好的生活。比如,1965年我国科学家在世界上第一次用人工方法合成了具有生命活力的蛋白质――结晶牛胰岛素。化学家的发明创造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色彩,每一种新物质的创造诞生都给人类带来了惊喜,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更多的方便。化学家们创造的美会深深震撼着学生的心灵,带给学生美的享受。素质教育强调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因此,进行化学史教育可以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可以培养学生对生活充满热爱,形成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良好心理素质。

总之,化学史有着丰富的教育价值,作为化学教师应该不断学习,努力去挖掘化学史这块巨大的“宝藏”。在化学教学中恰当引入化学史,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化学知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同时可以学习科学家坚韧不拔、吃苦耐劳的品质,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参考文献:

化学家范文第8篇

关键词: 蛋白质;化学史;化学教育

文章编号:1005-6629(2007)01-0041-03中图分类号:Q591.2 文献标识码:E

蛋白质是一类成分和结构都是很复杂的化合物,是建造细胞和组织器官的基本材料,是生命活动的载体和功能的执行者。科学家由早期对蛋白质组成、结构、性质的初步认识到现代对蛋白质组的深入研究,经历了艰难曲折的历程,在科学史上写下了辉煌的篇章,也给我们今天的化学教育带来深刻的教益与启迪。

1 蛋白质研究的早期工作

人们对蛋白质的认识是随着知识和经验材料的积累而形成的一个渐进的过程。18世纪后期,化学家马凯尔(P.J.Macquer,1718-1784,法国人)把鸡蛋清类的物质称为“蛋白性”物质。原因是当时人们发现鸡蛋清在加热后会从液态变为固态,并且不能发生可逆的变化,这在当时是一个新发现,这也是人们对蛋白质的最初认识。

十九世纪初期,人们从动物和植物中分离出一些与禽蛋白相似的物质,把它称为“Proteos”(希腊文,最重要的)。1839年,化学家穆尔德(N.Mulder,1820-1880,荷兰人),首次将这类物质命名为“蛋白质"(Protein,主要的),并认为蛋白质是生物机体组织的基本构成形式。可见,当时就已经有很多人意识到蛋白质与生命活动是密切相关的,但限于当时的科学认识水平和实验技术手段,要想真正弄清蛋白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困难重重。例如,穆尔德曾推测蛋白质的实验式为C48H31N15O12(C=6,O=8),并认为各元素的含量及S,P等元素含量的不同是蛋白质结构和性质不同的主要原因,当时包括李比希在内的许多化学家都支持这种观点,后来实验证明穆尔德的观点是错误的。进一步研究证明,生物体中存在各种各样成分、为数极多的蛋白质。化学家们采用了在酸性或碱性溶液中加热到100℃来水解蛋白质的研究方法,使蛋白质分解成各种肽和氨基酸(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用这种方法,在十九世纪末已经得到了14种不同的氨基酸[1],为后续的研究做了良好的铺垫。同时,这种分析的研究方法也给后续研究以重要的启示。

2 蛋白质结构的测定

有机化学家费歇尔(E. Fischer,1852-1919,德国人)从1899年开始连续十年从事蛋白质的研究,提出蛋白质的多肽结构理论。

关于蛋白质组成的确定,费歇尔借鉴了前人分析的研究方法,将蛋白质水解得到氨基酸混合物,再在氯化氢的存在下,将氨基酸的混合物作用于酒精,把各种氨基酸变成酯,然后再进行真空蒸馏,使氨基酸一一分离,从而确定出组成多种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种类和含量,使人们对蛋白质组成的认识又向前迈出了坚实的一步。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是以什么方式结合在一起的?费歇尔又运用了合成的方法,从各种氨基酸中选出多种组合进行连接,两种酸、三种酸、四种酸的连结......1907年费歇尔成功地合成了由十八个氨基酸分子连结成的链状物质(多肽),其中含有十五个甘氨酰和三个亮氨酰,十八肽的分子为亮氨酰-三甘氨酰-亮氨酰-三甘氨酰-亮氨酰-八甘氨酰甘氨酸,分子量为1213,并测得这种十八肽具有与天然蛋白质类似的性质。[2][3]研究发现,随着多肽中氨基酸数目的增加,就会出现蛋白质的特征反应或出现蛋白质的次级产物的分解反应,特别是发现那些只能分解蛋白质的酶也恰好能分解某些多肽物质,这说明,蛋白质分子是许多氨基酸由肽键(―CO―NH―) 相连而成的长链高分子化合物,这就是著名的多肽结构理论。

多肽结构理论为化学家研究蛋白质的结构提供了一个雏形,但要真正弄清蛋白质的结构,仅仅知道肽链的结构还是不够的,二战后,多肽链中氨基酸顺序的测定成为蛋白质研究中的新的重要课题。化学家桑格(F.Sanger,1918-,英国人)从1945年开始着手研究胰岛素中多肽链的氨基酸的排列顺序。他将一系列先进的物理化学方法运用到研究中,采用水解法、纸层析法或电泳法,将胰岛素局部水解为小肽,再用纸层析或电泳法进行分离,并用2,4-二硝基氟苯法测定氨基酸的排列顺序。经过十年的努力,终于确定了胰岛素的全部结构式,首次揭示了蛋白质结构的奥秘,为人工合成蛋白质奠定了基础,由此,他获得了1958年的诺贝尔化学奖。桑格的成功在于他大胆而巧妙地将物理化学方法运用到研究中,科学研究方法的创新使他完成了科学伟业。

3 蛋白质的人工合成

20 世纪50年代,通过化学家的努力,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结合方式已经被确定下来。对蛋白质结构的清晰认识,激励着各国科学家展开了人工合成蛋白质的研究。蛋白质的合成将使人类在揭示生命奥秘的历程中向前迈进一大步,同时也体现着一个国家的科学技术研究水平。由于胰岛素是当时已知的最小的蛋白质分子(只含51个氨基酸),所以各国化学家着手制备胰岛素。我国科学家在1958年底,首先进行了天然胰岛素的拆合工作,从1959年开始,多所单位联合作战,把人工合成胰岛素的工作简化到分别合成二十一肽和三十肽,最后通过200多步的合成工作,依照天然牛胰岛素的结构,终于在1965年底在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地合成了在结构、生物活性、物理化学性质、结晶形态等方面都和天然牛胰岛素完全一样的结晶牛胰岛素。人工合成蛋白质的成功,标志着人类在探索生命奥秘的征途中有了突破性的进展。这一成就震惊了世界,表明中国在多肽蛋白质合成方面的科学技术已居世界领先地位,体现了我国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中的实力。近年来,随着人类基因组研究的深入,蛋白质组研究正在世界范围内形成热潮。在蛋白质研究中拥有雄厚基础的我国科学家,在生命科学领域的这场新的世界性角逐中,正以越来越多的实际行动发出自己的声音,做出自己的贡献。

4 蛋白质研究的前沿与发展前景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蛋白质研究进展迅速。 1988年,三位德国科学家共同首次完整地提供膜蛋白的三维结构。2002年,田中耕一(Koichi Tanaka,1959-,日本人)、芬恩(T.B.Fenn,1917-,美国人)分别发明了软激光解吸(SLD)的爆破电离方法和强电场的喷雾电离(ESI)方法,使得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能够转变为在气相中自由漂浮的带电离子,以便有可能利用质谱仪来准确测定它们的精细结构及其相应的生物功能;维特利息(K. Wüthrich,1938-,瑞典人)把核磁共振(NMR)技术应用于测定溶液中蛋白质之类的生物大分子的三维图像,保留它们在溶液中的生物活性,测得它们在自然环境下的真实图像。[4] 三位科学家所提出的测定方法可以更准确地绘制蛋白质的三维结构,使人类更深层次地看清蛋白质,并了解他们在细胞中所发挥的作用。这些突破性的成就使上述三位科学家同获2002年的诺贝尔化学奖。2004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在揭示蛋白质标记与降解的过程中做出卓越贡献的化学家切哈诺夫(A. Cichanove,1947-,以色列人)及赫计科(A. Hershko,1937-,以色列人)和罗丝(I.Rose,1926-,美国人)。表彰他们找出了蛋白质分解的秘密――泛速调解的蛋白质降解过程。泛速是由76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在蛋白质降解过程中起到了类似标签的作用。[5]这项开创性的研究在进一步揭示生命的奥秘以及在医学研究上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蛋白质的研究是一项古老而又充满活力与挑战的课题。蛋白质是基因功能的载体,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蛋白质组研究成为当今生物研究领域的热点。蛋白质组从蛋白质整体水平上研究其作用模式、功能机理、调节调控以及蛋白质组内的相互作用,从而为临床诊断、病理研究、药物筛选、新药开发、新陈代谢途径研究等提供理论依据和基础。新世纪,在学科交叉的推动下,蛋白质组学等一批新的学科前沿和方向正在迅猛发展,强有力地引导着基础科学的发展,形成许多前沿学科和领域,展示着前所未有的生机与魅力。

5 蛋白质研究对化学教育的启示

5.1 了解科学的本质和价值,形成正确的科学价值观

蛋白质的研究始于人们的日常观察,人们发现蛋白质与生命体的密切关系之后,开始了执着而历尽艰辛的探索。这种探索已经为人类揭示生命体的繁衍、进化、发育和生老病死的奥秘提供了方法和可能的答案,使人类对生命本质和运动规律的认识前进了一大步,这正是科学研究的价值所在。不仅如此,蛋白质研究成果的广泛应用,加速了医药、环境和农业等新的生物经济产业的形成和发展,解决着改善人们的生命质量、生活质量等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这些都生动地体现了科学在促进社会发展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方面的重要作用,体现了科学与社会的关系。

另外,从蛋白质的研究历程中,我们还可以清晰地看到科学认识是无止境的,不存在永恒不变的科学真理,科学在本质上是相对的、可变的、处在不断的修正和发展过程中。[6]从费歇尔创立多肽结构理论到桑格揭秘胰岛素的结构,再到维特利息描绘蛋白质的三级结构,充分说明了科学的相对性和动态的探究性等科学本质,也为我们渗透科学价值观教育提供了良好素材。

5.2 认识科学研究过程与方法的价值,树立全面的科学知识观

任何科学知识的获得都依赖于一定的探究过程和方法。科学不仅是科学知识和结论的堆积,还表征着特定的研究过程和方法,科学是结论与过程的统一体。化学课程与教学中展示科学研究的过程与方法,使学生认识科学研究过程与方法的价值,是使学生树立全面的科学知识观,促进学生科学素养发展的重要途径。

从蛋白质的研究中我们不难发现,科学发现、科学理论不是一蹴而就的,是无数人锲而不舍探究的结果。费歇尔研究蛋白质历经十年,从探索氨基酸的结构到从氨基酸混合物中一一分离出不同的氨基酸,从蛋白质的分解再到氨基酸的合成,工作量之大,研究之艰辛都是罕见的;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我国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时,还没有多肽合成的经验,除了谷氨酸钠之外,甚至没有制造过任何氨基酸。查阅文献时发现国外许多人都曾尝试过把还原的胰岛素肽链重新组合,以期获得一定产率的天然胰岛素,而这些探索都无一例外地失败了。面对重重困难,我国科学家迎难而上,着手分离A链和B链(胰岛素是由两对二硫键联结的两条肽链组成的),然后通过巯基的氧化使两条链正确组合以形成天然的胰岛素。为了氧化被还原的肽段,科学家们历经艰辛,最终发现了不使用氧化剂而使氧化反应在低温下由空气缓慢完成的方法,并获得10%的活力恢复,随后一直摸索进一步提高产率的条件,当国外报道氧化被还原的肽链得到1-2%的胰岛素之后时,我国科学家已把产率提高到了30-50%!当我们今天骄傲地回顾我国成功合成胰岛素研究的举世成就时,我们不能也不该忘记的是,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做出世界一流的成果,当年科学家们经历了怎样的艰难探索!

蛋白质的研究还表明,研究方法和研究手段上的重大突破和取得的一系列成就是导致科学重大发现的关键因素。费歇尔所运用的分析-合成方法,桑格所运用的一系列的物理化学方法,切哈诺夫等人所运用的泛速调解方法,以及这些方法给他们带来的成功,有力地证明了这一科学发展规律,揭示了科学方法的价值。

5.3 学习杰出科学家的高贵品质,培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回顾科学研究的历史,使我们有机会接触到不同时期杰出的科学家,他们在从事科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理想与责任、执着与坚强、乐观与热情、谦逊与合作、怀疑与批判,使我们从不同侧面领略与体验到他们的人文情怀与人格魅力,从中学习他们高贵的品质,陶冶情操,培养终身受用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从费歇尔研究蛋白质的经历中,我们真切地感受到科学家勇攀科学高峰的勇气、责任感和执着的信念。在研究蛋白质之前,费歇尔对糖类和嘌呤进行了系统而深入地研究,为有机化学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成为第一个获诺贝尔化学奖(1902年)的有机化学家。功成名就的费歇尔并没有停止科学探索的脚步,又以一个科学家高度的使命感开始了连续十年的蛋白质研究。费歇尔曾经说过,对于所有生物体基础物质的蛋白质的研究,若不积极开展的话,就像在进入生物化学领域门前退却了一样,研究蛋白质“才是一项宏伟的难题,与此相比,以前所进行的糖的研究只不过等于一场儿戏而已”,“要战胜各种困难,全力以赴,要用尽所有有机化学的精华来完成这项任务”,这“正是有机化学家的崇高使命,所以,为完成这项任务我将全力以赴”。[3]这位伟大的化学家凭借强烈的使命感与责任感、敏锐的问题意识、渊博的学识、知难而进的精神、乐观的态度、知人善任的才能以及大量勤恳的工作,又一次在有机化学发展史上增加了不朽的篇章。同时,也给我们后人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和深深的思考。

参考文献:

[1]郭保章,董德沛.化学史简明教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85.

[2]袁翰青,应礼文.化学重要史实[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

[3]山冈望.化学史传[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5.

[4]王智民,韩基新,汪成.从田中获奖看诺贝尔化学奖也要“与时俱进”―兼评“化学生物学”成为大科学[J] .化学通报, 2004,(4):309-313.

[5]徐学福.科学的相对性及其在课程和教学中的渗透[J].比较教育研究, 2001,(8):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