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教学设备

教学设备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教学设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教学设备范文第1篇

关键词:教学设备;管理体制;管理人员;使用效率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3年5月29日

对于高职院校会计专业而言,理论教学所用的多媒体设备,实训教学用的计算机房、会计手工实训室等在整个教学投入中占有很大比重,因教学的需要这些设备硬件的数量和质量等都相应有一定的要求,但对于其后的使用效率和维护更应是重中之重。但是,由于目前设备管理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如管理制度不健全;设备使用效率低下、滥用贬值、维护不及时;缺乏共享机制等,笔者就此提出以下建议:

一、建立完善的设备管理体制

对于设备的管理一定要有一套完整可行的规章制度。

首先,建立健全设备管理体制,相关部门应该把分级管理和责任人相结合,实行相关设备落实到责任人上,这样可以防止出现设备管理混乱。对于相关设备的购置、调剂工作,建立相应的档案管理制度,实施总体管理;对于设备的维护实行设备的登记统计审核,填报统计报表,反映所管教学仪器设备的数量质量变动情况,负责各种凭证保管,做到账、物卡相符。

其次,建立相应设备监督小组,对相关设备管理进行定期不定期的检查,防止出现使用混乱的现象,同时还要对设备购置计划的编制价格数量,参与设备采购招标投标活动进行审核,防止出现腐败;抽查相应设备的维修情况,督促维修人员进行定期维护,为专业的教学做好准备,提高设备的使用率和使用效益。

再次,结合教学专业的特点细化相应的规定,对于各专业的教学设备一定要有一套完善的使用制度,对于很多设备的使用涉及到很多部门,这就要各部门协调好,防止出现各自为政,让设备得不到很好的利用,出现浪费现象。

最后,建立完善的报废制度,对于设备的报废是一项非常麻烦的事情,要依据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管理实施办法规定,来规范专业教学设备的报废管理工作,合理规划教学设备,保证教学的顺利开展。

二、加强设备维护,提高使用效率

教学设备的效益是由人来发挥的,使用质量的好坏与设备的维修、保养等有直接的关系。因此,必须先从管理人员业务水平上得到提高为首要,并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进行控制,既不能让设备闲置不用,也不能让设备超负荷运转,设备的使用频率和使用周期是使用效益的重要标志。

为此,建议组建校内专业维修队伍,抽调学校有关部门的专业人员,主要包括机械、电气、计算机行家、实验室专业维修人员、实习工厂技师以及各专业教师等,组成一支快速反应维修攻关的专业队伍,负责解决学校各实验室专业实验仪器设备的维修问题。各种实验仪器设备正常使用时,由各主管部门自行做好运行记录,一旦出现问题马上通知相关人员解决维修问题,尽量减少仪器设备停用待修时间,确保实验教学任务和课外实验项目的正常进行。

三、相关设备逐步实现校内有偿使用

学校的大部分教学设备都是由国家投资,所有权是国家,但使用权在学校。学校的主要任务是培养人才,需消耗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国家并不要求它限期以折旧费的方式予以偿还设备建设投资,这使得学校在经济方面的责任感与紧迫感要比企业单位轻得多。他们虽知国家投资建设的设备来之不易,但没有触及本单位及个人的利益,因而容易造成设备的部门所有、重复购置、使用效益低和积压浪费等现象。要彻底改变这种现象,就要加强调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使用设备实行“有偿使用制”,校内和计划内使用采用记账形式定期结账,校外和计划外使用采用收费的办法。再如,各学院的计算机机房可对外开放,比照开业网吧的运营按成本收费服务于本校学生,其收入可作为教学设备的升级投入及维护费用。

教学设备范文第2篇

当前,多媒体设备在高校教学中应用广泛,不仅丰富了教师的教学手段,而且使得教学效率及质量得以明显提升,因此,保证多媒体设备正常、稳定工作,对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意义重大。本文对高校多媒体设备的管理及维护措施进行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

高校多媒体教学设备;管理;维护;措施

随着我国信息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各种教学手段应用在高校教学中,尤其多媒体教学设备的应用,能将形象、抽象的知识直观的展现给学生,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1],因此,做好多媒体设备的管理及维护,使其处于最佳的工作状态,受到高校管理者的高度重视。

1.高校多媒体教学设备管理措施

高校多媒体教学设备管理涉及的内容较多,为确保多媒体教学设备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延长多媒体设备使用寿命,使其更好的为教学工作服务,高校应采取针对性方法,认真落实多媒体设备管理工作。

1.1构建管理责任制度

高校多媒体教学设备较多,为保证管理工作的高效开展,防止多媒体设备故障出现,高校应完善原有管理制度,尤其应构建完善的管理责任制度,尤其应做好以下工作:首先,落实管理工作细节。当前很多高校制定针对多媒体设备管理的制度,但这些制度多从整体上对管理工作进行规范,未根据多媒体设备特点,进一步细化管理内容,无法给管理工作提供针对性实施的依据。为此,高校应提高认识,明确管理制度上的不足,进一步细化管理工作要求,如针对计算机、投影仪、音响等设备进一步细化管理。其次,明确管理工作目标。根据多媒体设备工作状态及管理内容,明确管理工作目标,使管理工作更加具有针对性、目的性,尤其针对主要负责人、具体管理人员均应制定明确的目标。最后,构建及实施管理责任制。为督促高校多媒体设备管理人员认真落实管理制度,切实履行自身职责,高校应构建及实施管理责任制,谁出问题,处罚谁,依据教学楼状况明确每层负责人,合理划分管理工作范围,要求其认真、详细记录多媒体设备使用及维修情况。

1.2加强多媒体教室管理

为防止多媒体教室不规范使用、滥用情况的发生,高校应加强多媒体教室管理[2]。一方面,根据每间多媒体教室中设备的重要程度,制定严格的多媒体设备使用规定,尤其应完善多媒体教室使用申请流程,详细了解使用多媒体的目的,分析是否给多媒体设备带来损坏等,而后决定是否审批。另一方面,明确多媒体教室使用注意事项,尤其当教师与学生使用完毕多媒体教师后,技术人员及时进行检查,排查、维修多媒体出现的问题,给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保障。

1.3组建优秀管理队伍

多媒体管理涉及较多专业知识,为确保多媒体设备管理质量,高校应结合管理工作实际组建优秀的管理队伍,一方面,定期组织管理人员进行管理工作培训,为管理人员普及最新的管理知识、管理理念,提升管理人员管理工作技能。另一方面,提升管理人员准入门槛。招聘多媒体教师管理人员时应注重其专业知识的考核,通过考核方可录用。

2.高校多媒体教学设备维护措施

高校多媒体教学设备种类较多,包括投影机、计算机、音响等,一旦发生故障往往给教学工作的开展带来不利影响,因此,高校应要求管理人员不断总结经验,准确定位故障发生位置、分析故障发生原因,确保故障的及时排除。

2.1投影机维护

投影机使用过程中自动关机、灯泡点亮异常、画面模糊、重影等故障时常发生,可采取以下方法进行排除:首先,自动关机故障的维护。技术人员应进行认真检查,确定是否为人为损坏。一般情况下,投影机多固定在教室的高处,人为损坏的机率较低。如设定滤尘网保护时间,常常导致投影机自动关机,因此,当排除人为损坏的可能后,应将检点放在机身,检查菜单中滤尘网时间是否清零,如没有应及时清零。其次,灯泡点亮异常。当灯泡无法正常点亮时,检查灯泡是否超过使用年限,以及是否被烧坏,如烧坏及时更换。当更换新新灯泡后仍不能点亮,则可能是硬件出现故障应及时联系厂家或找专业技术人员进修维修。最后,画面模糊、重影。当投影机出现画面模糊、重影问题时应进行调焦操作,确定是否由调焦不当造成。同时,检查VGA视频信号线插口是否松动,及时进行插牢固。另外,为防止投影机发生其他故障,应定期对滤尘网、液晶板、镜头等进行除尘操作。

2.2计算机维护

计算机是多媒体系统的核心设备,为确保其正常工作,应从硬件及软件两方面进行维护[3]。首先,计算机运行变慢。计算机运行变慢多因系统故障或被病毒感染所致,可重启电脑,运行安装好杀毒软件,进行病毒查杀。一般情况下,运用杀毒软件可扫描出病毒威胁。另外,为防止计算机系统无法正常运行,还应安装还原软件,使得每次打开系统均能回到设定状态,防止教师讲课内容相互干扰;其次,无法打开制作好的课件。当教师使用计算机无法打开制作好的课件,应认真检查打开课件软件版本,询问与教师使用的课件版本是否一致,确保计算机中安装的版本是否向上兼容,如不兼容及时更新最新版本。同时,检查教师课件保存格式是否正确,数据是否损坏等,无法修复要求教师重新拷贝课件。最后,计算机不能正常开机。计算机不能正常开机通常由内存条与卡槽接触不良引起,因计算机的长期使用卡槽中进入灰尘或松动,导致计算机无法扫描到内存条而无法正常工作,此时应打开机箱将内存条取出,使用橡皮清洗金手指正反面,重新插入卡槽固定牢固。

2.3音响的维护

为保证多媒体设备音响的正常工作,防止故障的发生,高校应根据实际情况,使用优良性能的功放机,确保放大后的声音清晰而不失真。同时,话筒是重要的收音设备,为防止话筒更好的收音,应使用抗干扰性能强的话筒,尽量使用鹅颈会议话筒,或无需电源的手持带线话筒。另外,播放视频或音频时,音响没有声音输出,应认真检查功放机是否正常工作,电源线插座是否通电。当功放机正常工作,音响仍没有声音,此时认真检查声音信号输出线路,是否断裂或接触不良。

3.总结

高校多媒体教学设备管理及维护是一个长期工作,要求高校提高认识,尤其应通过制定管理责任工作制度,将具体的管理工作落实到个人,并从制度层面进一步细化管理工作内容,为多媒体设备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指导。同时,还应加强多媒体教室管理,规范多媒体教室使用行为,尤其构建专门的管理工作队伍,为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支持。另外,要求管理人员做好维护工作总结,明确投影机、计算机、音响等设备的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提高维护工作效率。

作者:张华东 单位:山东药品食品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马书一,杨晓帆,袁朔.高校多媒体教室设备维护与管理研究[J].亚太教育,2016,03:198.

教学设备范文第3篇

作者简介:王频(1964-),男,医学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针灸作用机理及手法规范化研究。

【摘要】通过分析《实验针灸学》实验教学现状,联系本单位教学实际,提出了以自制针灸实验教学必要仪器设备为主带动传统针灸实验的思路,并在实际教学工作中,研制出穴位低电阻探测仪、灸法参数测定仪等设备,开设了相应的实验项目。在此基础上,将针灸的实验教学课程进行专业拓展和改革,合理利用实验教学资源,建立实验室开放制度,面向全院开放,以针灸教学为主的精选实验项目供全院学生选择,并尝试进行跨专业开设针灸实验教学课程,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仪器研制;实验针灸;实验教学;教学改革

实验是教学活动中一个必不可少的过程,即使中医针灸学,尽管其理论的传统性,但有些认识观念、技能技巧的知识,教学过程中学生往往“心中易了,指下难明”,学生如果能够通过足够的验证性实验和反复的练习性实验,将会真正理解和掌握该学科的理论知识,并获得一定的综合实践操作技能。目前,针灸教学中《针法灸法学》和《针灸学》中的针刺手法和艾灸方法等的教学活动尽管也配了一定数量的训练性实验学时,但都是一些靠学生对书本理论理解的主观性操作实验,缺少客观的显示和评价手段,结果是,学生学习效率不高,教学效果不理想,这也与我们中医现代化、手法标准化等的要求不相适应,因此,充实实验内容,进一步加强实验室建设,不断改革实验教学在针灸教学过程是十分必要的。

祖国医学具有几千年的灿烂历史,历代医家经过长期的临床实践,形成了一整套包括疾病认识、治疗手段、药物运用、理论发掘等方面的独特的宝贵经验,这些经验往往表现为观念认识、技能技巧的特征极具主观性,如脉诊方法、针刺手法、艾灸方法、推拿手法等,人们为了探寻其奥妙,运用现代生物学、电子学、工程学手段设计研究出了相关的检测仪器,力图用客观的数据来揭示、分析、描述、记录这些宝贵的经验,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在针刺手法研究领域,人们作出了大量的工作,刘堂义等[1]研制了一种可以采集针刺手法各种参数的仪器,使针刺手法的操作过程客观化,并能对手法参数进行量化分析,杨华元[2]的针刺手法参数测定仪,能在人体上进行各种手法操作,通过换能器把提插,捻转,摇摆(X、Y方向)的手法动作转换成电讯号,并记录下有关针刺参数,进行相关分析研究,从而实现了应用测定的参数来研究针刺手法的方法,并建立了针刺手法的受力分析方法。在推拿手法研究方面周信文[3]研制了FZ-Ⅰ型推拿手法测力分析仪,实测了摆动类手法在测力仪上的作用力,分析了合力作用点的几何轨迹,结果表明摆动类手法合力作用点几何轨迹形态可分成四类,并对产生不同形态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定量判别指标。

以上这些研究确实在对古手法的客观化研究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也提供了宝贵的数据资料,使人们认识了手法的一些本质的东西,甚至有的院校已在教学中使用,但是目前在中医教学上却难以发挥作用,究其原因有如下方面:(1)这些仪器研制单位不多,功能单一且价格又高,难以普及;(2)这些仪器的结果输出均要借助于记录仪、示波器,连接操作不便,难以低成本运作;(3)从针灸教学的角度来看,对于初学者手法的学习注重演示和反复练习,仪器设计应符合这一教学的需要,而现有的仪器设计却是针对科研领域,难以发挥教学实验作用。

安徽中医学院针灸骨伤临床学院实验针灸教研室(实验教学中心)在多年的实验教学过程中,积极拓展思路,在已有的实验仪器设备的基础上,大胆改革,利用有限的资源,研制了一批切合本教研室实际情况的非常实用的针灸实验器具,使得原本难以开展的实验项目得以顺利开展,增加了多项必要的实验,为我院的针灸实验教学做出了贡献,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实验教学改革,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现总结如下。

1 研制实验器具,改善实验条件

实验教学中心人员调研了目前国内相关领域《实验针灸学》实验教学的现状,针对针灸传统理论缺乏实验验证的缺点,在院内进行教学课题立项,研制了“穴位低电阻探测仪”,面向针灸推拿专业开设了人体穴位低电阻特性探测实验,学生通过动手操作,从感性上认识到腧穴的特异性,加强了对腧穴特性的理解。随后“灸法参数测定仪”也在学院教学课题中立项,灸法参数测定由于缺乏必要的艾灸温度传感器,在当时兄弟院校该实验几乎是空白,而该实验是研究和形象观察艾灸过程中温度变化的必要实验,实验教学中心人员查找资料,利用正温度系数陶瓷热敏感元件自己动手制作了数台艾灸温度传感器,并与“D95-超级实验站”工作平台进行有机整合,利用电脑虚拟走纸显示,描记出多种艾灸的温度曲线,从而使抽象的各种传统艾灸方法变得形象和具体。在取得初步成果的基础上,工作人员逐步积累了从课题调研、立项、制作到开展实验课程等多方面的经验,并依据实验反馈信息对设备进行进一步的加工完善,现已形成了一套自己研制实验器具补充和完善实验教学需求的机制,并立项计划研制“针刺手法训练仪”、“虚拟仪器模式下的针刺手法训练和评估系统”,以增加实验项目,填补实验教学空白。

2 整合实验教学资源,开展《针灸学》开放性实验

实验教学中心利用实验器具设备研制的成果,结合针灸生理生化方面的成熟实验,目前已能成功开设的实验项目近20项,而针灸推拿专业学生数量局限,如何将现有的条件和资源利用起来,成为现实问题。实验教学中心在总结了《针灸学》的教学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该课程的配套实验,打破了以往《针灸学》教学有实践而无实验的传统,学生通过实验操作,加深了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巩固了理论知识。与其同时,本中心建立实验室开放制度,面向全院开放,以针灸教学为主的精选实验项目供全院学生选择,使得本中心的优势资源得到充分和合理的利用。

3 拓展教学空间,跨专业开设针灸实验教学课程

《针灸实验学》本来是针对针灸推拿专业开设的专业基础课程,在全校各专业进行针灸学的开放性实验以及《针灸学》课程配套实验经验基础上,针灸骨伤临床学院实验教学中心教师认真总结,于近期首先在中医临床专业开设了总学时为27学时的《实验针灸学》,一方面通过实验课的理论教学可以增强中医临床本科专业生对针灸作用机理和针灸现代研究理解,另一方面,相关的针灸实验教学,可以锻炼学生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培养学生科研思维。现已计划在中医康复专业开设27学时的《实验针灸学》。实践证明,跨专业开设针灸实验教学在丰富中医临床其他专业生的针灸学知识面和拓展科研思路上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4 展望与思考

通过以自制仪器设备为导向的针灸实验改革,切实增加实验项目数,为下一步拓展针灸实验教学专业面和全院开放针灸教学为主的精选实验项目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以实验教学改革为龙头,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科研创新思维,构建了与现代专业建设目标相一致的,注重实践与临床的科学、实效、富有时代特征及地域特色的针灸推拿专业教育,同时也对中医专业实验教学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为培养针灸推拿学专业、中医类不同专业的创造性、应用性人才做出了贡献。

针灸实验教学设备的研制与教学改革首先带来的是教学上的收获,今后我们要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拓宽教研思路,并在打造实验教学团队,培养人才上做出积极贡献。

参考文献

[1] 刘堂义,杨华元,顾训杰. ATP-Ⅰ型针刺手法参数测定仪的研制. 中国针灸,2003, 11:28

[2] 杨华元,夏锦杉,顾训杰. 针刺手法参数测定仪研制及手法受力分析.陕西中医学院学报,1994, 02:16

教学设备范文第4篇

论文摘要:以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多媒体教学设备的实际情况为出发点,利用现有的校园网资源,建立新型的多媒体教学设备信息管理系统。该系统可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设备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高等职业教育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园地,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来创造生产性仿真教学环境是一大趋势。近年来,各高校投人大量的资金用于多媒体教室的建设,其数量在快速地增长。据不完全统计,浙江省属本科高等院校平均有多媒体教室约300个,高职高专院校约有200个。面对众多分布在不同校区和楼宇内的多媒体教室,多媒体教学设备的使用管理与维护问题已经突显出来。许多高校缺乏对多媒体教学设备的现代化管理,从而影响到设备的利用率、完好率与使用效果。

当前绝大多数高校已完成校园网的基础建设,对多媒体教学设备进行数字化、网络化的管理势在必行。本文探讨了多媒体教学设备的信息化管理模式,并设计了一款基于局域网的多媒体设备网络化管理与智能维护的网络管理系统,系统地提出高校多媒体教学设备信息管理平台。

1传统多媒体教室使用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管理方式落后,教室资源紧张

目前许多高校的多媒体教室管理模式仍然落后,需要教师借用钥匙来开关多媒体设备,借用过程非常繁琐。另外,随着多媒体教室的建设,贵重设备也在不断地增加。为了防止人为破坏和加强防盗措施,多媒体教室采取封闭式管理,使得教室资源得不到充分的利用。

1.2配置参差不齐,难以统一管理

大部分学校由于资金、教学需求等原因,多媒体教室的建设都不会一次完成,而要经过多次配置才得以完成,因而多媒体设备的品牌、型号都有很大的不同。同时,在手工管理方式下,设备使用和维修没有详尽的跟踪记录,相关职能部门无法对设备进行统一管理和调配,从而导致设备的利用率较低,也无法为领导的决策提供准确可靠的数据。

1.3多媒体设备使用繁琐

多媒体教学系统的设备通常包括投影机、计算机、视频展台、影碟机、音响等,整个系统的开、关必须分别操作,使用过程十分繁琐。经过多人多次使用后,设备原有的设置难免会被改动,给后期的维护和管理带来很多麻烦。

1.4因报修不及时而影响教学

多媒体设备在使用过程中,难免出现不可预料的故障。如果在教学过程中出现故障,教师就需要到管理员办公室找人排除,浪费了宝贵的上课时间,影响教学的正常进行。然而在使用设备中出现的设备故障,一般是因使用不当造成的,只需技术人员口头指导即可解决。

2基于网络的多媒体教学设备中央控制系统解决方案

基于网络的多媒体中央控制系统是由网络中央控制器、中控软件、中控主机等组成。

网络中央控器集成了视频/音频切换矩阵、IR/单向RS232控制接口、VGA信号切换、MIC输人/输出电子音控、投影机开关检测等功能模块,对计算机开/关、投影机开/关、电动幕升/降、讲台电控锁开/关、设备切换、话筒音量调节等进行集中控制。通过内置TCP/IP网络模块,可直接连到校园网。

联网的中控主机可对多媒体设备进行远程操控、监测、设置参数等,满足远程网络管理的需求。系统内置语音网络模块,可以使教师通过网络IP电话与管理员实时通话解决问题;系统加人了防盗探触点,当投影机被盗时,控制系统会自动向总控室报警。

网络中央控制系统将多媒体教学设备集成为一个整体,进行统一维护、监控和管理。网络中央控制器联接示意图如图1所示。

3多媒体教学设备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

网络中央控制系统的应用有效解决了教室分散、管理困难的问题,但仍然无法实现多媒体设备的信息化管理,例如无法统计设备使用情况、跟踪设备的维修记录、统计投影机灯泡使用时间等。在应用该系统的基础上,笔者根据浙江经济技术学院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基于B/S<浏览器/服务器)模式的多媒体教学设备信息管理系统,通过校园局域网对校园内大量多媒体设备实现远程集中控制和自动化管理。

3.1系统功能结构设计

多媒体教学设备管理系统主要由日常巡检系统等6大模块组成,如图2所示。

(1)日常巡检模块。采用教室IP绑定,负责巡检的学生根据系统管理员设置的巡检项目逐一检查教室并录人相关检查结果。通过模糊查询功能,管理员可以实时查看巡检记录;

(2)设备管理系统。由管理人员将多媒体教室中的设备名称、型号、建成时间、改建时间等输人到数据库中,对设备信息进行备案。如某设备出现故障需报修,管理人员可登录维修登记界面,输人故障情况。检修结束后管理人员调用报修单输人相应的检修日期、检修情况、检修人等相关信息即可。相关部门可以通过登录维修管理界面,实时跟踪设备的使用更换情况和维修情况;

(3)中控管理系统。与网络中央控制系统进行有效结合,对多媒体教室实施远程管理,包括监控管理和语音对讲。管理员通过登录监控管理系统可实时查看每个教室多媒体设备的使用状态,并可以远程控制教室的多媒体设备,实现如投影机开关、幕布升降、音量调节、视频设备切换等所有操作功能,如图3所示。教师在使用过程中遇到问题,可按网络呼叫按钮,管理员使用对讲设备即可与教师通话指导解决设备问题;

(4)查询统计系统。管理人员可以按日期段对教室使用情况进行查询、统计、汇总,并以报表的形式打印,如教室利用率、设备维修信息、故障解决情况、投影机灯泡使用时间统计等;

(5)排课系统。系统可以根据实际排课情况对教室进行自动控制。如:根据课表,某教室有课,管理系统可以自动在上课前5min打开该教室的中控,使教室设备处于预备状态,若下一节没有课,管理系统可以在下一节上课5min后关闭中控和多媒体设备;

(6)系统管理。该模块作为系统后台,系统各模块都与其都有密切的联系,只有系统管理员才具有访问权限,包括用户权限设置、用户账号管理、多媒体教室信息管理、巡检项目管理、故障现象管理、数据备份等。

3.2数据库逻辑结构

根据系统功能设计了名称为DMT的数据库,数据库由多个表格组成,每个表格表示数据库中的一张表。部分数据库表信息如下:

(1)教室信息表:教室编码、所属楼宇、计算机IP地址、计算机名、中控IP地址、还原保护卡型号;

(2)多媒体设备信息表:设备编码、教室编码、设备名称、型号规格、购人时间;

(3)设备更换信息表:ID地址、教室编码、原设备编码、现设备编码、具体描述、更换日期、负责人;

(4)设备维修信息表:ID地址、设备编码、维修内容、维修时间、维修人员。

3.3系统平台的构建

目前的信息平台,主要有C/S(客户/服务器)和B/5这两种结构模式。B/S模式把传统C/S模式中的服务器部分分解为1个数据库服务器和1个或多个应用服务器(Web服务器),从而构成了一个3层结构的客户服务器体系。多媒体教学设备信息管理系统主要用于各个教室和管理员办公室,设计数量较多,故采用B/S模式作为软件开发模式,用ASP脚本语言编程。数据库采用MicrosoftAccess,虽然Access不适合作为大型网站的数据库,但是对于该设计中的信息量,已经完全满足要求。客户端无须任何配置工作,通过IE浏览器即能以页面的形式访问Web服务器。系统平台如图4所示。

3.4系统权限设置

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多媒体教学设备管理信息系统主要的使用人员是校内专职管理工作人员及负责检查的勤工俭学学生,因此设计为具有访问权限的人员才能进行系统访问。初始状态下由“系统管理员”在系统管理模块中进行权限分配和设置。根据系统实际使用情况,目前设置4类访问权限:

(1)系统管理员:具有系统全部访问权限;

(2)部门领导:具有系统全部查询权限;

(3)管理员:具有日常巡检系统、设备管理系统、中控系统及数据查询系统4个模块的访问权限;

(4)巡检学生:只具有日常巡检系统中“巡检登记”权限。

4使用情况和效果

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目前共有119个多媒体教室投人教学使用,均采用网络监控和远程集中管理的方式,实现“开门即用,关门即走”。中控室根据课表安排,远程启动多媒体教室,电控门锁自动打开,教师进人教室后不需要逐个开启设备,只需推开讲台柜门即可使用已在预备状态的多媒体设备。使用完毕后也不需要逐一关闭设备,直接关闭讲台,所有设备将会自动关闭。教室实行开放式管理,所有教室在不授课时间,向学生全面开放。

当设备发生故障或进行维修,要求管理人员通过网络登录多媒体教学设备管理信息系统,及时填写设备维修记录单,录人故障情况和检修情况等。如有设备更换,应根据变化结果修改这些设备的数据信息。不同教学楼或不同的管理员只能录人和修改自己管理权限的设备,不能越权录人。管理人员可以实时查看到各个多媒体教室设备的使用率和维护记录,及时掌握各设备使用状态,特别是投影机灯泡的使用时间,使管理员能及时更换已到使用期限的灯泡,保证正常的教学秩序。

通过对本学院100位教师的问卷调查,对多媒体教室使用情况和管理模式的满意率高达95%

教学设备范文第5篇

论文关键词:多媒体教学设备;设备管理;发展趋势

现代教育技术促进了现代化教学的进一步发展,带动了多媒体教学设备“热”的使用。进一步搞好多媒体教学设备管理工作并且改善多媒体教室设备的配置,对多媒体教学的建设和发展起到促进作用,随之带来的问题是—如何管理使用好多媒体教学设备,更好的提高教学服务和管理水平。

一、多媒体教学设备,理与设备配里方案的不足

(一)多媒体教室设备的管理仍处于简单的重复性劳动。各校现代教育的工作任务之一是管理好多媒体教室和设备,并配合教师完成教学任务。教师上课前,教学管理人员只须打开设备指导教师正确使用;下课后,再关闭设备了事。由于多媒体教室必须满足教师同时使用多台设备进行课堂教学的要求,因此在多媒体教室多而且又分散的情况下,教学管理人员始终处于开设备、关设备和维护设备的简单重复性劳动,体现不出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如此下去多媒体教室建设的越多,就会有更多的教育技术人员参与简单的重复性劳动,他们就没有时间搞教育技术学习及开发。

(二)多媒体教室的设备连接较多,使用过程容易产生故障。课堂教学中,多台设备连接起来使用较为方便,但设备连接的越多操作就越复杂,给设备使用过程带来不可预测的问题。由于教师对设备了解的不够多,操作就容易出错,就会使设备过早损坏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在多媒体教学设备配置方面应先决定管理模式和管理技术,再决定设备的配置。只有在先进的管理模式和精炼的业务技能下,才能使所配置的设备在近几年时间内保持其先进性和可靠性,才能进一步搞好多媒体教学。

二、努力做好多媒体教室管理工作,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在现代教育技术改革的浪潮中,更多教师被吸引到多媒体教室进行课堂教学。在多媒体教室频繁投人使用的同时,应努力做好以下工作:

(一)提高多媒体教学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多媒体教学管理人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教学任务的完成。在教学设备更新更快的今日,多媒体教学管理人员在思想上应有紧迫感。应刻苦钻研专业知识,熟知设备的连接和操作并做好日常维护工作,不断提高排除设备故障的能力。提高多媒体教学管理人员的素质是一项长期任务,那么就应以人为本做好教学管理人员的素质培训工作。不仅要抓紧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的学习,提高多媒体教学管理人员的思想认识,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而且要采取短期业务强化培训与平时训练相结合的学习方法,使教学管理人员的各方面素质都得到提高。制定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促进教学管理人员养成定期维护教学设备的好习惯。注重教学环境的优化管理,确保多媒体教学顺利进行;

(二)对教师进行现代教育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培训。信息技术和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要求教师必须学会运用“信息”,并提高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教师应是不断接受新知识的学者,必须做到终生学习。教师除了接受业务和教育技术等方面培训外,关键是要更新教育观念和转变教育思想,树立现代教育观,提高对现代教育技术的认识,密切注视教育技术现代化引起的教育思想、教育模式和教学方法的重大变革,促进现代教育技术深人到教学实践中去。在这方面许多学校都鼓励教师使用现代教育技术和多媒体教学课件上课、并精心组织校内听课活动,促进多媒体使用的教学经验交流,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三)加快信息化教学环境建设。有了网络技术的支持,多媒体教学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信息化教学环境有助于学生的学习,学生可在电教室、信息课和校园有线电视上获取大量的知识信息,还可以组织网上与教师进行交流并得到教师的指导;在建设信息化教学环境的同时,还应加大教师电子备课能力的培养,在备课中教师可利用校园网、因特网搜集大量的资料和图片实现移动备课和教学,还可根据教学计划制作教学软件和多媒体课件、幻灯片或者进行课题研究等。把各种先进的信息技术应用到教学中,以实现教学过程和教育资源的优化。

(四)提高多媒体教室的使用率。为充分使用多媒体教室,一方面调动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和使用多媒体进行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信息技术与各学科课程的整合。另一方面教务部门统一安排多媒体示范课、引路课、公开课和有效的评课议课活动,合理地安排和使用多媒体教室,不仅满足了教师使用多媒体教室的要求,而且提高了多媒体教室的使用率;

(五)改革落后的设备配置。设备的选择对于充分发挥多媒体的教学作用至关重要。科学的管理和先进的设备有利于教师使用多媒体教学设备进行课堂教学,更有利于多媒体教学的发展;

(六)安装全时防盗系统,确保教学设备的安全。学校应在校园内安装防盗监控报警系统,系统可全天候布防监控教室内的贵重物品,一旦设备被盗,可联动报警并显示报警点。这样有效保障设备财产安全,保证了教学的顺利进行。

三、多媒体教学设备配置应向功能全、易管理的方向发展

多媒体计算机和校园网络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促进了多媒体教学设备的更新。功能全、易管理的设备配置方案已成为新型多媒体课堂教学的发展趋势。

(一)功能全,才能实现教师的教学构想。首先,多媒体教学设备功能全,体现在老师使用设备时感到十分方便、快捷,使教师的教学构想得以实现;其二,教师在课堂上既可以使用教学软件、多媒体课件和图片等又可以沿用改进他人的作品,很轻松地将知识传授给学生;其三,功能全体现在每个教室既可独立使用,又可将多个教室连接起来使用。教师既可在校园网上查找自己需要的资料或调出自己制作的课件进行课堂教学,又可对学生进行学习指导和答疑,以及进行网络教学或者召开网络会议等。

教学设备范文第6篇

首先,进入21世纪以来,国家加大了对技工院校的扶持力度,早在2005年,总理就曾经在国务院召开的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谈到了职业教育在社会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而且在党的十七大报道中,总书记首先提出了将发展职业教育作为推动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也能够看出党和政府对职业教育的重视度也在不断的提高。此外,国家教育部在颁布的《教育部关于加快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的意见》中明确指出:中等职业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在规模上应该持平,实现中等职业教育快速继续的发展。所以,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技工院校的教学环境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卫生条件不再像以前一样杂乱无章,室内环境变得整洁、明亮,能够给学生营造更加良好的氛围。而且政府每年都会向技工院校拨出资金,帮助其引进多媒体设备,这为技工院校的多媒体教育提供了有利条件。其次,技工院校的管理体制也在不断完善,许多技工院校都具有了完善的制度和管理体系,而且随着教育的深化改革,技工院校的教育将与普通教育并驾齐驱,得到社会和民众的高度重视。技工学校是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主要基地,也越来越得到广大群众的认可。所以,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技工院校的办学条件将会越来越好,且相应的制度和管理体系也将越来越完善,这给技工院校的多媒体教学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二、技工院校在多媒体教学设备管理与维护方面的不足之处

首先,在多媒体设备的使用过程中出现了许多操作不规范的现象,这是导致设备故障发生的主要原因。为了节约时间,许多老师都把课前的多媒体设备准备环节交给课代表或班委来完成,这些学生缺乏多媒体方面的常识,不懂得如何对多媒体进行正常使用,所以,在设备的使用过程中会经常出现一些不按规范章程操作的现象。此外,许多技工学校缺乏老师,为了节省老师资源,许多老师身兼数职,整天处于忙碌状态,所以许多老师没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来进行多媒体方面知识的学习,导致不能熟练掌握多媒体设备操作步骤,在关机时,许多老师没有良好的习惯,正常的操作是要等到主机散热5-10分钟后再关掉电源,但是许多老师缺乏良好的习惯,他们通常会在上课结束后直接切断电源;最后,在多媒体设备的日常管理和维护检查方面,这些工作通常由中心机房的技术老师来完成,这些老师往往还是授课老师,无法投入太多的精力,所以在进行多媒体设备的检修时难免会出现漏洞,由此,便导致了维护工作不到位的现象发生。以上不规范的操作都会导致设备故障的产生。

三、技工院校加强多媒体设备管理和维护的措施

1、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大量引进一些高水平的专业技术人员。首先,为了解决老师操作技术缺乏、对计算机设备知识不足的问题,应该加大对授课老师的培训力度,技工院校应该在每学期定期的对老师开展培训工作,尤其是对其操作技术的培训,而且,学校的领导应该把培训的内容以及培训过程中产生的费用都划分到年度计划内。其次,学校在进行招聘时提高入职门槛,多招收一些专业的技术人员。

2、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来保证设备维护工作的高质量完成。首先,投影仪是多媒体教学设备中最重要的设备之一,所以做好投影仪的维护工作至关重要;因此,学校应安排专业人员定期对投影仪进行专业化的除尘工作,并且定期的对各种部件进行检测,保证其正常工作。其次,学校应该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可以设立专门的监督管理部门,提高对维护管理工作的监督力度,并且保证各个环节的工作都能井然有序的进行。

3、为保证多媒体设备的正常运行,应该做好计算机设备的硬件保护和系统备份。计算机管理是多媒体教学设备的使用中最为复杂的环节,而且多媒体设备是公共性的设备,许多老师都要应用;不同的老师为了达到不同的教学目的,会对计算机设备安装多种多样的软件和程序,这难免会导致系统紊乱和系统崩溃现象的发生,所以,做好系统硬盘的备份工作是至关重要的,这是保护计算机的有效方式。结语:多媒体教学设备在技工院校中的使用越来越广泛,为了保证多媒体设备的正常使用,就应该保证多媒体设备科学管理,确保教学设备的正常运作,如此,才能发挥出多媒体设备的教学优势,进而提升整个技工院校的教学质量。

作者:张峰 单位:山东省泰安技师学院信息工程系

参考文献:

[1]鲜敏,郑翔,黄景广.高职院校网络技术专业毕业综合实践模式的创新与实践[J].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03)

[2]从云飞.从国外职教模式看当前我国职教发展的瓶颈突破——兼谈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机制的建立[J].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02)

教学设备范文第7篇

一、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

传统地理教学中教师只凭一张嘴、一支笔、一幅挂图,手段单调、呆板,学生很容易感到枯燥和乏味。现代教学设备的使用,首先就形成一种科学的教学环境,幻灯片艳丽的色彩、明快的光线效果对学生的感官产生良好的刺激,使学生的注意目标集中,大大增强了有意注意。动画片形象逼真,生动有趣,使枯燥的知识趣味化,这必然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造成愉快接受知识的心态,最后达到满意的效果。

二、促进学生空间概念的形成

学生学习地理概念的过程是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在传统教学中,解决地理概念很多是靠语言讲述,即使挂图、板画也无法跳出静的框框。若在教学中把一些难以理解的概念,通过现代教学设备化虚为实、化静为动,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就可以帮助学生利用直观的图象演示,深化地理概念,并形成空间观念。

三、可以帮助学生突破教学重点难点,提高课堂效果

地理教学中有许多重要的地理现象和地理过程是比较抽象的,看不见,摸不着。如果借助现代化教学设备,利用高科技手段来制造模拟的运动现象和过程,化不见为可见,化抽象为形象,化静为动,使学生接受信息时首先有一种严谨务实的感觉,配之以精炼的讲解,知识的重点难点会因势利导得以突破,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如讲“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和世界各地昼夜长短的变化”这一问题时,首先,可制作一幅旋转动画,把绘有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的地球示意图投影投影片作为底片,把绘有太阳光束和用阴影部分表示夜半球的投影片作为旋转片,演示转动旋转片,使太阳直射点由北回归线逐渐南移,可见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由最高值逐渐变小,昼弧逐渐变短,北极圈内极昼现象的范围越来越小。

四、促进学生读图能力的强化

地理教学与地图是融为一体的,地图是地理学科的第二语言,可见一般的教学地图内容繁杂,针对性不强,主题不突出。而现代化教学设备则具有化繁为简,化整为零的功能,它可将一幅完整地图根据教学要求分解成几部分,绘制在多幅投影片上,使知识点具体化。如讲“美国”一节时,可先制作一幅美国轮廓图,然后根据需要可分别制作行政区划、地形、矿产、工业区和工业中心、农业带等多种信息的地图。讲解时根据需要展示不同的信息,考察的主要知识得到有效的突出,让教学针对性更好的发挥出来。同时培养了学生从地图中搜集提炼信息的能力,使学生的读图能力得到提升。

五、可使学生的智能得到培养

地理教学中涉及的许多地理事物不是单凭语言、模型、挂图就能讲清讲透的,而运用投影和多媒体的动态演示,就能按其发生、发展、变化,把抽象的地理过程展现在学生面前,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归纳总结就可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以揭示地理事物的本质。利用这类投影片教学可有效的培养学生的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和思维力。如讲“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内容时,可使用抽拉、旋转片,在底片上绘出地球表面重要的纬度注记,第一幅旋转片上绘制气压带和风带及带来的天气示意图;第二幅旋转片上绘有太阳光束,抽拉片上绘出三月、六月、九月、十二月等四季代表月份的标记。使用时转动太阳光束旋转片,使太阳直射点依次停留在赤道和北、南回归线上,同时抽动抽拉片表示春夏秋冬四季的变化,配合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转动气压带和风带旋转片,演示说明气压带和风带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移动,天气也随之变化。通过这样的演示,就把深奥的地理过程,以强烈的动画效果、活灵活现的展示给学生,变枯燥的讲解为有趣的观察、思维,从而在学生的脑海中打下深深的烙印。

教学设备范文第8篇

摘 要 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有效的辅助教学手段,在小学教学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应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要围绕实现四个目标:促进有效开展教学,培养实际运用能力,形成良好行为习惯,构建科学思维模式。

关键词 现代教育技术;教学模式;信息化教学平台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6)19-0124-02

1 引言

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走进学校,走进课堂,走进家庭,对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学习方式都产生重大的冲击和影响,促进了学校教学模式的变革,加快了教师教学观念的更新,提高了教与学的效率。作为一种有效的辅助教学手段,其趣味性、直观性和精确性,易于修改、便于保存管理等特点,越来越受到广大教师与学生的欢迎。在小学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应该注重实现4个目标。

2 四个层级目标

促进有效开展教学 任何一种教学手段的运用,必须服务、服从于提高学生学习质量和效率这一目标。

1)灵活的形式促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在小学教学中广泛应用的投影仪、计算机和电子白板是比较普遍设备。这些设备辅助教学时使用最多的方式,就是充分利用彩色图文、光影动漫、音频视频等制作的课件,对教学内容进行提示、补充和演示。对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这些设备本身和其展示的内容,都容易吸引他们注意力。

2)交互性为学生参与教学活动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信息化教学平台可以很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即时性的人机互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学习信息传达及反馈都可通过网络平台方便实现,增强了学生在整个学习活动中的自主性。

3)网络技术的应用为学生学习提供了有效助力。学生在遇到学习难题时,可以通过登录学校的网站或者是其他平台,反复观看教师的教学视频和课件演示,逐步突破难点。同时,学生可以利用网上的专题论坛,与其他学生进行交流互动,相互启发,相互学习,在交流中提升学习能力,解决学习问题。特别是微课的兴起,以一个环节、一个知识点作为一个内容的短视频,随时随地可供学生浏览观看,为学生有效利用时间学习提供了方便[1]。

培养实际运用能力 培养学习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从实践角度了解和应用信息技术,就是一种实践能力提升的过程。因此,应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1)提高观察分析能力。首先,传统教学中,也不同程度地运用了实体教具、图片展示等手段。随着信息化教学的发展,促进教学方式相比以往发生了巨大变化,从课件制作、课堂呈现、课程导入、考核评估等多个环节,信息手段均得到了广泛应用。各种教学设备的使用,大大提升了教学过程的直观性。这一直观性并非使学习变得简单化,实质上大大增加了课堂信息量,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内容,要求提高学习的有效性,这就对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细致观察、分辨重、难点,深入分析,精心提炼。

2)培养动手能力。现代教育技术设备在增加了学生自主性的同时,直接对学生们的动手能力提出了要求。无论是个人去互联网上查询交流,还是课堂上对课件的使用,无论是对设备的操作还是对教具的管理,都需要学生不断提高动手能力。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对学生进行积极的训练,使学生们在实际操作中,不断提高动手能力。

3)发展自学能力。现代教育技术设施方便了学生学习,增强了学生学习兴趣,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爱不爱学的问题。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拥有多少自主性,是衡量课堂上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否充分的重要指标,要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培养自学能力。

形成良好行为习惯 好的行为习惯能够伴随一生,是一个人取得成功的重要标志。在信息化技术应用背景下的教育教学,应注重学生形成良好行为习惯。

1)形成主动学习习惯。主动学习需要有明确的目标、积极的兴趣、稳定的途径和自我挑战的态度。在计算机的应用中、在互联网上,有太多的寓教于乐的软件和课件,将各种知识和技能融于其中,吸引学生去学习,去挑战。由原来的负担,转变成实现自我价值的需求,要在这个过程中因势利导,使主动学习的习惯潜移默化中形成。

2)形成规范管理习惯。教室里的电视、投影仪、电脑、白板等设备都有各自的管理要求和流程。学生在教学中能够直接看到学校和教师对这些设施设备的使用、保养和维护,这也是最直观的身教范本。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观察、参与这一过程,将其作为培养学生规范习惯养成的一种方法。

3)形成有始有终的习惯。设施设备的使用,从开到关本身就是一个完整的流程;闯关式的课件演示和游戏式的习题测试,也是一个从起点到目标终点的过程。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要注意通过这些具体过程强化这种有始有终的训练,使这种行为模式深刻记忆在学生脑海里,最终习惯成自然[2]。

构建科学思维模式 当前知识更新换代的时间正在加快。小学六年的学习,除基础性的知识外,很多接受的知识在学生在校期间或离开学校后即失去或不再具有原有价值意义。因此,基础教育的任务在教授知识、夯实基础之外,还要增加一项内容,即思维模式的早期塑造。

1)树立严谨的思维态度。现代教育技术及设施本身就处处体现着严谨。设备的生产需要科学的设计、精密的制造,软件平台的建设需要来严密的逻辑和精心的编程,技术的应用需要严格的规则和精熟的操作等。以微课教学为例,往往以一个知识点为主,录制一部几分钟长的视频,供教师参考,供学生使用。正是这样一个点一个点的对接,才完成了一个个的课程教学目标任务。

2)培养数据分析意识。现小学阶段已经开始接触统计学的基础知识,如读、画统计图表等。但对于已经进入大数据时代的社会需求来说,这种基础的分析已经无法满足学生未来个人职业发展需要。因此,要借助信息化教学手段及技术的应用,从小培养他们数据分析的意识,并从简单的数据分析中,学会规划相关事项。

3)激发创新探究的思维习惯。创新是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教师和学生都要在应用信息技术过程中,有意识地去感悟这些创新成果,树立不断探究创新的理念。

3 总结

教师在教学中要始终把信息化技术作为重要辅助手段,明确以学生成长为中心的教学目标,充分发挥技术设施的重要作用,将其作为促进教学目标实现的一种重要工具。■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