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化学教材

化学教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化学教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化学教材范文第1篇

一、教材第二章第二节“探究空气中物质构成的奥秘”,涉及到分子、原子、离子的概念,这些概念的建立是学生进一步学习化学知识的理论基础,但由于缺乏直观性,教师只能通过语言的描述、多媒体的演示来启发学生进行想象 ,而学生有限的化学知识又很难使他们具备这样的想象力。所以本节教材成为学生理解上的一个难点内容。为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现行教材把三种概念融在一起讲解,增强了知识的连贯性,减弱了对概念的要求。尤其是对“离子”概念的讲解,删掉了核外电子排布规律、原子结构示意图,而仅仅在“知识视窗”中简单提及然后在文中直接讲解‘离子、阴离子、阳离子、氯化钠的形成'。这样的安排看似简单,实际上给学生背上记忆的包袱,留下了理解的断层。对当今的初三学生来讲,他们已经有相当程度的理解水准,求知欲和探索需求会让他们不仅仅满足知道“是什么”,还想知道“为什么”,而这种只讲结果不讲过程的做法恰好留下了缺憾,尤其是对一些喜欢追根问底的学生疑问更多。我们教师的感觉是:减少了教材内容,增加了讲解负担。

为了防止这些概念成为学生脑海中“空中楼阁”,我在教学中是这样处理的:先用宏观物体的运动状态为例来描述电子的行为,帮助学生建立电子运动的大致图象,然后让学生观察课本知识视窗中所列出的图示,引导他们归纳每一层的电子数特点,最外层电子数的变化特点等等。最后归纳出三点排布规律,并举例强调规律之间的相互联系。当学生有了初步印象时,请他们自己排出 1--18号原子结构示意图,完成后和课本图示进行对照,使学生手脑并用有利于理性思维。这时再深入一步,请同学根据规律尝试排出第19和20号元素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强调规律兼顾的必要性。此时再讲解‘稳定结构'的概念,由此引出化学变化中电子的得失情况,很自然就导出了阴、阳离子的问题,也很自然就明白阴阳离子只有相互结合才能不显电性,为钠离子和氯离子可以形成离子化合物的理解打下基础,同时也会为以后理解化合价的来源、正负埋下伏笔,这时再阅读课文,即使教师不讲解,学生也完全可以看懂、理解。这样看起来似乎讲解的内容多了,学生的负担重了,但在整个的教学活动中,笔者发现学生完全可以顺着这个思路走,理解得也较快。而且由于整个过程层层渗透,丝丝入扣,学生兴趣盎然,始终保持强烈的学习兴趣,在以后的学习中学生也会重视对规律的总结和运用,而不会见得对什么都只是一背了之,无形中会养成一个较好的学习习惯。

因此,我认为讲述离子而不讲述电子排布,不涉及排布规律及原子结构示意图无论是从教师的讲解角度,学生的理解角度,或者学生的自学角度、拓宽知识面的角度等那一点出发,课本去掉对该部分的讲解在实际的教学中是不太合适的。

二、教材对有关‘氢气'知识是按照燃料的角度、金属的角度分段处理的。在第五章第一节讲述了‘氢气的特性及可燃性',在第六章第一节讲了‘氢气制备',在第三节讲了‘氢气还原氧化铜'。把有关氢气的知识该讲的都讲了而且是顺应课文需求‘呼之欲出'的,降低了难度要求,安排的比较到位。但笔者在教学中发现,学生按课本的顺序学习以后,却有一个凌乱、繁杂、了无头绪的感觉,并没有把三部分的知识统一为一个整体进行理解,在涉及到有关氢气的综合性习题时,无从下手。因为对初中学生而言,完整的思维能力尚未形成,他们的思维方式仅局限于一些由简单到复杂、由具体到抽象这一经验型思维方式,而对如何归纳知识形成完整的体系,并在总结的基础上运用还缺乏一定的能力因为教材在前面已经有氧气的实验室制备的完整的体系可以借鉴,因此笔者在讲氢燃料时,对照氧气的实验室制备原理、装置、收集、检验等对氢气进行讲解,详细讲解了可燃性、提及了还原性,推测了用途。而且讲解制备原理时,对药品的使用进行了探究,拓展了镁带、锌粒、铁钉、铜片与稀酸的反应,通过对比实验让学生选择实验室制备氢气的理想药品,并在讨论过程中分析其它药品不合适的原因,等于是把教材第六章的部分内容前置。在金属一章学习时,通过金属与氧气的反应,回忆制取氢气的探究实验,学生就很快理解金属活动顺序。在观察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探究分解产物时,联系氢气性质对还原性进行讲解,学生理解就比较容易了。

三、教材中均用代数公式对几个基本反应类型进行了简单表述,旨在使之简单、易懂,让学生记忆方便。但笔者认为有的使用不太合适。例如:化合反应的简单描述是: A+B=AB。在教学中就有学生产生疑问:把两种反应物写在一起就是产物吗?AB到底是混合物还是纯净物?产物AB中角数之比只能是1:1的关系吗?反而会使问题复杂化,所以笔者认为应以A+B----C表述更为合适,这样学生可以很清楚地意识到,C是和A、B完全不同的新物质,决不至于产生上述的疑问。

教材第三章把分解反应的简单描述为 AB=A+B,也存在同样的问题,我认为还是应该给学生讲解为A=B+C。

此外,教材第三章第一节课后习题第五题“辨别化合反应、氧化反应”一题中,第三小题是:氧化汞加热分解。由于学生以后要学习“氧化还原反应”所以笔者认为该题出现在此,不太合适。在酸碱盐的教学中,教材把稀硫酸、稀盐酸、浓硫酸的稀释等内容融合在一起讲解;把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揉在一起讲解。到底是先分开讲再融合,还是依据教材讲,那种方式更适合学生?还是很值得商榷的。

化学教材范文第2篇

关键词:教材;单位;科学测量

文章编号:1005-6629(2008)05-0044-04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B

在中学化学教学中,教师常发现学生单位学习和运用方面存在着较大问题。例如,七个SI基本单位中,物质的量单位“摩尔(mol)”是高一学生学习化学的基本内容之一。很多教师认为“物质的量”在教学中是个难点。对高一学生而言,物质的量是以前从未听过的抽象概念,理解和掌握它有很大的难度,甚至有些学生在整个高中化学学习结束后,对物质的量的理解还是含糊不清,导致了教师在给学生介绍这个知识点时,有些不知所措,怎么讲学生都理解不了。学生学习化学单位出现类似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缺乏对单位意义和重要性的感性认识;二是对单位的意义及其计算缺乏系统性的训练。要突破单位教学的难点,需要加强单位的意义、单位基础知识以及单位换算等方面的教学,从单位对于化学学科的整体意义方面进行教学。美国2005 年版Prentice Hall《化学》教材[1]的设计对于我们突破单位教学难点有一定的启示,文章将该教材中单位教学内容与国内的进行比较分析,以期为中学化学教师提供参考。

1美国《化学》教材中单位教学内容及特点

美国2005 年版Prentice Hall《化学》教材将关于单位及其换算问题编排在第3章“科学测量(SCIENTIFIC MEASUREMENT)”和第10章“化学量(CHEMICAL QUANTITIES )”内容中[2]。“科学测量”主要由3节内容构成,分别为:测量及其不确定性(Measurements and Their Uncertainty);国际单位制(The International System of Units);转换问题(Conversion Problems)。“化学量”也由3节内容构成,分别为:“摩尔:物质的量(The Mole: A Measurement of Matter)”、“摩尔质量和摩尔体积的关系(Mole-Mass and Mole -Volume Relationships)”以及“百分组成和化学式(Percent Composition and Chemical Formulas)”。“科学测量”内容的介绍为“化学量”内容的介绍奠定了很好的基础。两章内容都系统地介绍了化学单位教学,达到化学单位教学目标。“化学量”中的内容在我国中化学教材中都能找到,而我国中化学教材中没有与“ 科学测量”相对应的内容,因此我们重点来介绍一下该美国教材中的“ 科学测量”内容。

1.1测量及其不确定性

该教材第一节内容从测量的角度使学生体验单位对于化学学科的重要性。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工作者每天在做大量的测量工作。测量是指为了确定被测对象的量值而进行的实验过程。量值是由数字和单位两部分组成。纯粹的数字没有任何意义,只有单位对其补充说明时,才具有实际意义。该教材主要的突破点是让学生从化学学科的本身特性来认识单位对于化学学习的重要性,使学生意识到在做化学计算,描述化学实验过程,处理数据问题时,单位的意义和重要性。

这节内容先从测量值的表达和使用入手,给学生介绍数据的表示方法。在化学学习中,经常遇见一些很大或者特别小的数字,例如,1克H包含602,000,000,000,000,000,000,000个氢原子,一个Au的质量是0.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327g等,这些数字的书写和使用都很累赘,科学计数法可以简化这些数据的记录。用科学计数法记录的数字由大于1而小于10的系数和以10为底数的指数两部分组成,如数据602,000,000,000,000,000,000,000个氢原子就可以写成6.02×1023个氢原子。

接下来,介绍准确度、精密度、误差的概念及其区别。实际的化学实验测量过程中,由于仪器、实验条件、环境等因素的限制,测量不可能无限精确,物理量的测量值与客观存在的真实值之间总会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这种差异就是测量误差。误差的表示方法有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两种。绝对误差等于测量值减去真实值,表示测量值偏离真值的大小;相对误差也称百分误差,是指绝对误差与测量值或多次测量的平均值的比值,通常将其结果表示为百分数的形式。绝对误差可以表示一个测量结果的可靠程度,而相对误差则可以比较不同测量结果的可靠性。化学工作者的成功主要取决于测量数据的可靠性。通常把测定结果与真实值之间的接近程度称为准确度,而把一组测量数据之间的接近程度称为精密度。同时,教材举生活中的“箭和靶”和“称体重”的实例说明什么是准确度、精密度、什么样的情况下会产生误差,来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

本节最后给学生介绍测量及运算中的有效数字问题。为了取得准确的分析结果,不仅要准确测量,而且还要正确读出数据。数字的位数不仅表示数字的大小,也反映测量的准确程度。在测量结果的数字表示中,由若干位可靠数字加一位估读数字,便组成了有效数字。有效数字保留的位数,应根据分析方法与仪器的准确度来决定,一般测量值中最后一位是估读数字,其余数字均为准确数字。例如,某样品质量为2.46g(在2.4 g与2.5g之间所读的数),数字2和4都是准确数字,数字6是估读数字,但2、4和6这三个数字都表达了有用的信息,在这里都是有效数字。因此,读数据时,要读至仪器误差所在的位置,数据的位数不能任意增加或减少。进行单位换算时,有效数字的位数不变;在加减法与运算中,运算结果有效数字取到参与运算各数中最靠前出现估读数的那一位;在乘除运算中,结果的有效数字一般以参与运算中有效数字位数最少的为准。

1.2 国际单位制(SI)

在测量的过程中,由于不同的政府、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文化习俗,不同的历史原因,人们采用不同的测量标准,形成了多种单位制。这对国际贸易、科学文化的交流造成了很大的障碍。为了方便国家间的交流,1960年第十一届国际计量大会正式通过了世界各国通用的国际单位制,简称SI。国际单位制来源于米制(是以米为基础的十进制单位体系,起源较早), 并继承了米制的优点(如十进位,用专门词头构成十进倍数及分数单位等), 同时克服了米制的缺点,是米制的现代形式。该节内容包括SI基本单位、SI词冠、常用物理量及其单位三部分。

SI基本单位有:长度单位米(m) 、质量单位千克(kg)、时间单位秒(s)、电流强度单位安培(A)、热力学温度单位开尔文(K)、物质的量单位摩尔(mol)和发光强度单位坎德拉(cd),共七个(见表1)。除电流强度单位安培(A) 和发光强度单位坎德拉(cd)外,其余五个是化学学科中常用的基本单位。

SI词冠中介绍了常用的米制词冠――兆(Mega)、千(kilo)、分(deci)、厘(centi)、毫(milli)、微(micro)、纳(nano)、皮(pico)等,并给出词冠与SI基本单位的倍数关系(见表2)。

基于实际应用问题,教材列出了常用的五种物理量:长度、体积、质量、温度、能量以及它们的SI基本单位与其他常用单位。比如:长度的SI基本单位是米(m), 其他常用单位有:千米(km)、分米(dm)、 厘米(cm)、 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表征体积的常用单位有: 升(L)、毫升(ml)、立方厘米(cm3)、微升(μl); 质量的SI基本单位是千克(kg), 其他常用单位有克(g)、 毫克(mg)、微克(μg);温度的SI基本单位是开尔文(K), 其他常用单位是摄氏度(℃); 能量的SI基本单位是焦耳(J), 其它常用单位有:千焦(kJ)。教材中分别用表格将这些常用物理量的单位列出来,并介绍了每一物理量的常用单位与对应的SI基本单位间的倍数关系,这里只以长度的单位为例(见表3)。

1.3 转换问题

国际单位制单位之间以及国际单位制单位与其他惯用的非国际单位制单位之间都存在着转换问题,如何进行单位间的换算问题,正是“转换问题”中所要介绍的内容。单位间的换算经常要用到换算因子和量纲分析法。换算因子是指换算过程中使两个数据相等的比例系数,如,等式1m=100cm 中的100就是这个等式中的换算因子。量纲是表示一个物理量如何由基本量组合的式子。量纲不同的两个量不能加减或相等的,例如,1千克与1米这两个量不能相加减或相等,因为其中一个是质量,具有质量的量纲,另一个是长度,具有长度的量纲。在同一单位制中,只有当各量的量纲相同时才能相加减或相等。量纲分析法又叫因次分析法,是一种数学分析方法,通过量纲分析,可定出同一物理量不同单位间的换算因子,可检验公式中物理量的书写正误,定出方程中比例系数的量纲和单位。运用量纲分析法是单位转换常用的一种方法,教材为学生分析具体例题引导学生学习单位转换,引起学生对单位转换的重视。

2中美中学化学教材中单位教学内容的对比及启示

与美国中学化学教材中单位教学内容相比,我国中学化学教材中单位教学内容的编排有很多的不足之处。例如,学生在学习物质的量及单位前,已经接触并且应用过许多单位,但教材中没有对这些单位一个整合的内容,且在介绍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时过于简单、抽象,加大了学生学习化学单位知识的难度;教材在利用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上缺乏实例;教材没有充分介绍学生学习新化学单位所需要的铺垫知识(化学相关的数学和物理新知识)等。通过分析比较,笔者认为该美国教材中“科学测量”内容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从测量的角度来认识化学科学。使学生从理论的角度认识化学实验过程就是测量的过程,充分意识到化学学习中单位的意义和重要性。这两章的内容给与我们的启示主要有以下几点:

2.1系统性

该美国教材中“科学测量”和“化学量”两章内容的安排顺序和系统介绍更符合学生学习的规律。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奥苏伯尔的意义学习论认为,有意义学习过程即新旧知识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过程即同化的过程,这种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是由认知结构中的原有的适当观念起决定作用。因此通过测量来介绍单位,学生不仅可以把以前学过的零碎知识加以系统整理,又可以使之与新知识相互作用,将新知识纳入原有知识群的网络中,使原有的知识系列向纵向和横向发展,丰富原有知识系列,从而建立起高效合理的知识结构。这两章的内容使学生对有关单位方面的知识系列有系统整体的认识。

2.2方法性

在学生自觉地意识到科学测量真正意义的基础上,教材设计者给学生介绍了一系列的方法,教学生如何去做。测量中科学计数法的运用、有效数字的取舍、误差分析、单位转换方法等科学测量知识的介绍将数学、物理、化学知识充分地融合,使学生对数、物理量及单位和定量研究方法有全面地认识。

2.3实用性

“科学测量”内容介绍了生活中大量学生社会生活中常见的测量事例(见表2)和解决问题的例题,使学生对物理量的计量单位等形成一般的感性认识。同时,设计化学测量问题情境,让学生使用科学测量的知识和方法对化学物质进行测量、分析,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巩固学生科学测量知识,形成科学测量观,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学生学会在生活中科学地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测量问题。这章内容最后设置了“化学中的职业―分析化学家”这样一个小栏目,使学生了解科学测量在化学分支学科―分析化学中的应用。

3单位教学的策略

结合美国该化学教材中的单位教学内容,针对我国中学生在单位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我们提出以下一些具体的教学策略。

3.1 化学教师应重视单位知识系统性的教学

很多教师认为物理量和单位的学习是数学和物理学科的教学内容,经常忽视与物理和数学与化学知识的衔接部分内容的教学。事实上,学生在学习其他科目时已经初步学习了单位的一些知识,初中物理介绍单位是从物理学的角度来认识物理测量和单位。化学也是一门实验学科,在做化学实验时,也离不开测量,特别对以后从事化学研究的人员,需要做大量的化学测量工作。因此,在化学教学中进行单位教学,教师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加以整合、重视单位知识系统性的教学是突破单位教学的前提。

3.2 系统地介绍国际单位制

学生对国际单位制单位中的许多单位很熟悉,但是在学生头脑中,这些知识很零散,教师可以用学生已有知识,帮助学生理解新概念。当新概念形成时,人的大脑要把新概念同已有知识相比较、相联系,为新概念在已有的知识结构中寻找适当的位置,新概念就被联结为大脑中原有知识结构的一部分,从而被消化、吸收,这就是同化。中学生大脑里的知识结构比较简单,同化新概念的能力不强,这就要求教师努力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调整学生头脑中的认知结构,帮助学生加强新旧概念间的联系,同化新概念。如,关于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的新概念,对学生来说陌生又难懂,但如果将国际单位制系统地介绍之后,学生很自然的会将物质的量同质量、长度、时间等物理量联系起来,把摩尔同千克、米、秒等基本单位联系起来,学生就容易找到新旧概念的联结点,弄清概念间的关系,从而更好地编织单位知识网络。因此,系统地向学生介绍国际单位制内容是学生学好物质的量及其单位、化学反应、化学计算、热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先决条件,能促进后继理论知识的学习,有助于学生更好的解决发展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和困难。

3.3 练习巩固,强化理解

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由于对所学新知识不是很熟悉,达不到运用自如的水平,习惯用旧方法解题,导致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很难提高,如用物质的量单位(摩尔)解题可以简化很多计算过程,但是学生在学习物质的量及其单位之后,依然用原来的相对原子质量等旧知识解题,由于计算量很大,往往导致结果出错,这就要求教师在学完新知识后,引导学生用新知识,新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反复练习巩固,以强化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

化学单位知识是学生进行化学实验的基础。科学测量方法是综合知识、综合能力的体现,需要一定的数学、物理等知识作铺垫。单位教学内容的学习把科学带进学生生活,教会学生如何用科学测量的方法来处理一些生活中遇到的实际测量问题,有利于学生科学方法的掌握,科学测量观的形成。

参考文献:

[1]周青,杨玲,杨辉祥.对美国化学教材中批判性思维培养的思考――以2005 年版Prentice Hall《化学》教材为例[J].课程・教材・教法,2006, (9):87-91.

化学教材范文第3篇

关键词 化学;新教材;教学探讨

新课程教材是由若干课程模块构成的。每个模块都有其确定的多个研究主题,目的是使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得到统一和谐的发展。而教师们普遍存在的问题是注重知识与技能,对教学内容的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挖掘与实施不足。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下学好化学,是我们作为化学教师亟需解决的一大难题。在生活化问题探究过程中,通过运用一些生活化素材,让学生在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激起对生活研究探索的兴趣,并从中获取知识学习的满足感和成就感,从而让学生在轻松学习中掌握和理解书本知识,并最终实现学科知识的落实,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如学习化学电源时,让学生到社会上调查生活中常见化学电源,研究电池的材料、原理、类型;学习金属腐蚀时,让学生观察自行车、护栏、铝合金生锈,进行调查分析,做到掌握第一手资料,增强学生学习的好奇心,激发学习相关内容的兴趣。

有思考性是课堂的生命力所在。学生若能够积极思考,主动质疑问难,就能一改被动接受为主动发现,从而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化学课堂通过生活化探究教学,学生在对生活化的探究中学习课本知识,层层释疑,自主思考探究,更深入地理解课本知识,不断加强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学生还要在理解书本知识的前提下灵活分析一些现实问题,提高自身的发散性思维和分析归纳能力、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提高自身的自主学习能力,更好地发挥学生在教与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

化学新教材一个显著的变化就是强调 “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从自然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应用”。而现在的中学生普遍存在着缺乏生活实践、学习与实际生活严重脱离的问题,生活化探究教学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源于生活,寓于生活,归于生活”, 强调在化学课教学中将学生课堂学习间接经验与现实生活直接经验结合起来,课堂学习与生活实践结合起来,让教师把生活世界提供给学生理解和体验,突出学生主体作用,重视学生个体的情感需求,激励学生去体验经历,开拓生活视野和生活内涵,获得自身的健康发展。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使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状态,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并运用基础知识,帮助学生认识到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学以致用,让学生用化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学生深深体会到化学就在生活中,生活离不开化学。

学生的学习过程主要是一种主动探索过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将会遇到各种问题,教师要鼓励学生解放思想,发扬初生牛犊不畏虎的创新精神,大胆向老师置疑提问,敢于对课本,对参考书提出疑问,吹毛求疵列举课本实验原理、过程、仪器的缺点,积极探索设计新的方案。对于有质量的提问,教师最好不要直接回答,而是根据学生已掌握的知识,从侧面提供解决问题的线索,开拓思路,引导学生参加课堂研讨,从根本上帮助学生释疑。有些问题如在课堂不能解决可延至课后,通过上网或图书馆查阅资料,或课堂生成性资源的开发,或开展研究性学习,使学生的思维活动有机渗透在生活之中,而且能使学生的知识得到拓展升华。

化学教材范文第4篇

一、基本概念方面的阅读

在九年级化学教材中,标题以外的黑体字一般都属于概念性的范畴,每个概念都有它的外延和内涵,对于这类问题,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基本概念,掌握它的真正含义,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引导学生阅读教材。

1、概念提出之前的叙述部分,着重引导学生利用旧知识来认识新问题,通过联想、讨论、小组合作、推理来启发学生提出问题与讨论结果。例如“高价化合物”这一概念时,就应围绕以下几个问题阅读和思考:(1)氢原子和氯原子核外最外层有几个电子?在什么情况下才能形成稳定结构?(2)氢原子和氯原子获得电子的难易程度相差大还是小?(3)氢原子和氯原子以什么方式形成分子?又如学习“化合反应”这一概念时,就应该引导学生思考以下几个问题:(1)它属于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2)反应前后物质分别是什么?(3)反应前后有几种物质?

2、对于化学基本概念方面的文字阅读。着重在于引导学生对字、词、概念之间的区别于概念用语几个方面的阅读。(1)化学概念中关键的字和词应当引导学生仔细地阅读,弄清其含义,让学生明白概念的严密性和准确性,不得随意改动,断章取义,只能深入地理解它,明确其中的化学含义。(2)概念之间的区别,对于一些极其混淆的问题,可以通过阅读内容、提出问题、让学生自学、小组合作、探究讨论再加以判断。例如“单质、化合物”可以通过其元素的组成形式加上同学们相互讨论来确切地认识它,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化合物是由不同元素组成的纯净物。纯净物与混合物,是通过他的组成的分子来认识理解的,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的分子构成的,混合物是由多种物质的分子构成的,通过对这些问题的类比,可以使学生产生联想、提高对比、归纳与总结能力,同时也加强了学生对化学基本概念严密性的认识。(3)化学概念用语和书写格式都有严格的要求,通过学生自己阅读、理解,加深对概念的认识,以便运用于实际练习和生活实践。

二、数据方面的阅读

化学教材中的数据都是经过科学家的实验总结积累而得出的,数据的引用时为了说明某个概念,因此,要在阅读教材的过程中,培养学生从数据中分析引导得出概念,并在阅读时,指导学生学会比较的方法,在指导其方法上着重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看数据的大小。如九年级化学教材的各种物质的密度、熔点、沸点、凝固点、百分含量、分子量大小等,通过比较来加深对概念的认识,明确数据中所含有的各种问题。

2、看数据之间的联系,若有联系,就要分析为什么有这样的联系。例如: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先写出化学方程式,然后写出与题相关的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质量,再利用已知量列出比例求出未知量。从横的关系看,是参加反应的各种物质之间简单的质量比;从纵的关系看,是某物质相对分质量与其质量的关系比,这样,根据纵横关系可以推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相互关系,列出比例,求出比值,显然,将数据的来龙去脉弄清楚后,有关计算就一清二楚了。

三、图形方面的阅读

九年级化学教材的图形是多种多样的,有理论图、探究实验图、坐标曲线图、小实验图等,其阅读方法各不相同。

1、关于理论图。在引导学生阅读时,着重提出与概念密切相关的内容,阅读时的注意点应随教材内容的变化而变化。如“分子、原子”一节,教材为了说明原子的特点,画出了氧化汞受热分解得到氧原子和汞原子的示意图,通过这个示意图可以引导学生阅读,每个氧化汞分子是由一个氧原子和一个汞原子构成的,氧化汞受热分解,每个氧化汞分子分解得到一个氧原子和一个汞原子来说明分子原子的不同。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故得到“原子是化学反应中的最小粒子”的结论。

2、关于实验装置和实验操作图。要引导学生阅读以下几个内容:(1)实验内容;(2)实验所需的仪器和药品;(3)实验装置图的原理;(4)实验要求和条件;(5)推断实验时的正确现象。3、对于曲线图的阅读,这方面多属于一些综合知识的应用,需要有一定的知识广度,简单地说,就是要学会坐标的应用,在每一条曲线中横坐标和纵坐标所代表化学含义,同时,还要了解图上的点、线、面的化学意义,比如溶解度曲线。

四、化学反应方程式的阅读

化学教材范文第5篇

[关键词]中美教材多维度比较

[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290063

教材编排不仅影响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而且影响教师对教材的掌握和理解。纵观国内外研究发现对教材编写的研究多种多样,而从多维度研究中美教材编排特点的甚少。多角度评估中美化学教材,有助于教师吸收美国教材的优势以弥补我国化学教材的不足,为我国教材的编写和教师课堂教学提供建议,旨在编制更适合学生的教材,提高教学质量。

一、中美初中化学教材编排特点的研究与比较

1. 中美初中化学教材整体结构比较

以《酸》为例分析中美初中化学教材在整体编排上的特点。

(1)我国人教版初中化学教材的栏目设计

我国初中化学教材主要以课题的形式组织教材,主要框架为:新课导入主要内容课堂要求家庭小实验 习题。

(2)美国初中科学教材(化学部分)的栏目设计

美国初中科学教材主要以专题为主线编写,主要包括“物质科学”“地球与空间科学”“生命科学”和“综合部分知识”四个领域知识。美国初中科学教材栏目设置更为多样化。从学习新知识前的准备到新内容的学习,再从新内容的学习到借助实验解决问题,最后到通过练习巩固新知,每章节的设计都遵从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这有助于降低学生学习难度、增强学生学习兴趣。

栏目设计如下:走近科学课题正文复习题实验练习题综合探索、技能手册和实验室安全手册等。

2.中美初中化学教材内容比较

(1)我国初中化学教材知识的呈现特点。

以《酸》为例,我国初中化学教材内容的编排顺序是:①指示剂:以紫色石蕊试液遇水与二氧化碳的产物碳酸变色为例,提出还有什么物质能使紫色石蕊试液褪色?用两组对照实验引出指示剂的概念,并概括出哪类物质能使石蕊试液和酚酞试液的颜色发生变化。这种方式有助于学生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②探究与活动:从牵牛花、月季花等植物花瓣中提取指示剂,并将其滴入醋酸、盐酸、石灰水和氢氧化钠溶液中验证上述结论。探究活动以生活中的植物花瓣为例,拉近了化学与学生的距离。③常见的酸:主要从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用途说明硝酸和盐酸的性质。浓硫酸的腐蚀性和稀释:借助实验的方式来呈现浓硫酸的腐蚀性和浓硫酸的稀释过程,并以错误操作和注意标语强调稀释过程,强化学生的记忆。④酸的性质:主要通过活动与探究及问题来呈现,体现了化学学科“以探究性实验为主,增强学生探究能力”的理念,同时加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2)美国初中科学教材(化学部分)知识的呈现特点。

美国教材在每一节开始之前都会在左边一栏以“What you will learn”“Why it is important”“New and review Vocabulary”的形式告诉学生本节课的主要内容(以《酸》为例):①酸:是什么使生活中的橘子、葡萄尝起来酸,以此引出酸,并从电离的角度给出酸的定义。②酸的特性:提出一部分酸可以通过尝是否有酸味来分辨,但是对于不明确的物质不能尝,因为某些酸具有腐蚀性,并提出酸生产电和腐蚀金属的原理。③酸的应用:主要从生活、生产和环境三方面介绍,重点放在酸对环境的影响,主要从酸雨的形成,对建筑物、地表、大气层的影响说明酸对环境的影响,唤起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3.中美初中化学教材插图比较

教材中知识点以文字表达和视觉化图表两种方式来呈现,其中又以文字表达为主。研究发现当传达较复杂的知识时,学生无法由文字的线式表述重构知识网络,而视觉化图表将非线式的知识结构体系以更系统的方式建立知R网路体系,在一定程度上视觉化图表弥补了文字表达的不足。

统计中美初中化学教材中《酸》这一内容包含的相同知识点的图表,我国4张,美国7张。研究发现中美教材都注重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美国教材图片颜色鲜艳,清晰度较好,且在图片周围附文字解释,使本来单调的知识变得形象生动。而我国教材图片清晰度较低,颜色搭配失真,这样会使得学生的学习产生许多困惑。

4.中美初中化学教材习题比较

美国教材习题主要安排在本节之后,包括复习习题和标准习题。其中复习习题包括概念考察、批判性思维和表演活动三部分;标准习题包括多项选择、简答和开放题三部分,习题安排从易到难。我国习题分节练习题和单元练习题两种类型,研究指出我国习题难度大于美国习题。统计中美两国开放题数量,美国开放题以专栏形式呈现共有6道,我国节习题和单元习题中开放题共有2道。从开放题的数量来看,美国更注重学生开放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的发展。

二、研究结论

从中美初中化学教材设置栏目的不同来看:美国教材栏目设置多种多样,内容丰富;我国教材栏目设置呆板、简单,学生家庭实验数量较少。美国教材从实验到综合探索再到走进化学实验室,这样的设置与美国下一代课程标准有关。美国下一代课程标准提出以工程与技术、学科核心概念和跨学科概念为主线,旨在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创造型人才。美国教材中技术和设计一栏相当于我国的化学与技术,都是将化学与生活、环境相联系,我国偏重于叙述,美国更偏重于技能训练。两国教材各具优势,我国教材对每一个结论都安排了实验来验证,在实验过程中给予提示和注意事项,这一点比美国更具体,验证结果更具科学性。同时,美国教材中的“阅读要点”和“核心思想”是我国没有设置的内容。

从知识内容的呈现方式比较中美化学教材发现:我国在《酸》这一节知识点的数量多于美国化学教材,对知识点的讲解更偏向化学学科本身,而美国对知识点的解释主要偏向于与学生生活。

三、对教材编写及教师教学的建议

1.对教材编写的建议

(1)重视对美国教材的研究。

与美国教材相比,我国教材在文本内容组织上难度较大,而且知识的关联性差,研究美国教材可为我国教材的编写提供借鉴。

(2)加强我国教材呈现方式的多样化,提高教材表征的质量。

教材的表征方式主要有两种,在我国教材中主要以文字方式为主,我国教材注重文本语言表述的准确性和科学性,而忽视了图表表征的简约性,简单的图表表征也忽视了图文之间的关联性。这样的编排不仅使得内容呈现无主次之分,而且造成了学生阅读困难,甚至会使学生产生错误的理解,不利于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

(3)增进学科知识的融合,拉近化学与生活的距离。

增进学科知识之间的联系,降低单一学科的独立性,有利于学生从多维角度理解知识,有助于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的习惯。

美国教材更偏向于运用生活、工业和环境等与学生有紧密联系的实例。因此我国化学教材编写在注重知识完整性和系统性的基础上,可增添与生活、生产和环境有关的内容,培养学生完整的知识逻辑体系,拓展学生思维,同时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2.对教师教学的建议

(1)课前建立学习目标,明确主要内容。

针对我国栏目设置简单的问题,建议教师在新课开始之前以语言形式告知学生本节课的主要内容、重难点及考点,学习完这节应知道与哪些知识相结合,明确学生的学习目标。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生的课堂学习负担,并能有效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2)对某些知识点可采用美国教材的解释方式,以降低内容的生涩度。

同一节新课中我国教材的知识点明显多于美国,对知识点的解释也更偏向于化学学科特点。这可能会增大学生的学习困难,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针对这一点,建议教师在课堂教W时对某些知识点采用美国教材中的解释方式,以增进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

(3)增加图片颜色搭配,给予图片必要的文字表述。

针对我国教材图片清晰度不够、图片失真的情况,建议教师在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时注意图片的清晰度和颜色的搭配,减少学生因为图片不清晰和图片失真而产生的疑问。

(4)试题比例恰当分配,适当增加开放题数量。

针对我国开放题数量较少这一不足,建议教师在编制练习题时合理安排开放题的数量和比例,促进我国学生的全面发展,实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目的。

[参考文献]

化学教材范文第6篇

关键词:化学教育;环保意识

环境保护问题是人类面临的三大问题(人口、能源、环境)之一,因为环境是跟人类生活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地球只有一个,地球环境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类能否继续生存下去的问题。环境意识已成为当代人类文化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的环境问题十分突出,形势比较严峻,特别是二十多年来工业迅猛发展,更是使中国的环境雪上加霜,解决环境问题刻不容缓。因此,作为教师我们更是责无旁贷。而所有学科中与环保关系最密切的当属化学,所以寓环境保护教育于化学教学之中是每一位化学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在我们中学化学教学中,我们认为应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将环保知识的内容渗透进去。

1、在教学中以课本为依据,即时地理顺、强调化学与环保的关系。

在教学进程中,当讲到涉及环保知识的内容,如:氧气、二氧化碳、水资源、酸雨、能源问题、酸碱盐、农药和化肥、金属的冶炼、煤、石油等内容时,就应及时向学生进行环保教育,教学中强调环境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使学生明白,为了不让环境污染威胁人类自身的生存,就一定要保护环境。在教学中可适当补充一些内容,介绍一些实例来加深印象,拓宽视野。

例如专题五单元3《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教师在讲授该部分内容时,就应给学生讲清煤、石油等化学燃料的燃烧可以生成含硫化合物、碳的氧化物、含氮化合物等大气污染物。通过CO2 的性质等内容近而介绍温室效应对环境的影响。介绍SO2、CO的产生、特性及对人类的危害,并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讲解如何避免SO2、CO的产生及SO2、CO中毒后如何处理等。并由SO2的特性讲解“酸雨”这种污染物的形成及危害。对于大气污染中的另一“杀手”――光化学烟雾,可以适当的加以介绍。

2、教师可结合本地情况,有计划的组织学生开展环保方面的研究性课题。

例如:燃料使用及其污染,干电池污染,本地区主要工业污染源及其污染物的处理调查等。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结合实际情况,使学生了解书本以外的环保知识2.实例和理论相结合。

在授课时我们可列举一些因环境污染而造成事故的实例,认识环境保护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比如,列举远的如“世界上著名的公害”。近的如“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海湾战争”等,大范围的到外国、外省、外地区,小范围的到本省本地区、本乡甚至本校。特别是自己身边的示例更能使学生增强环保意识和责任心。再增加一些具体数据,比如每年全世界排入大气的二氧化硫约有一亿五千万吨,产生的工业废渣超过30亿吨,排放的废水约6000-7000亿吨,给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我国农业因遭受酸雨而每年损失达15亿元等,使学生对环保知识学习既见“森林”又见“树木”,既生动又能激发兴趣,印象至深,再对照结合课本内容,从而使学生深刻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树立起强烈的环境意识。当然在补充介绍这些内容、实例时,要注意体现常识性,不要超越学生的可接受性,适可而止。

3.引导学生探究性学习,探讨对环境污染的防范和治理。

例如,结合二氧化硫和氮的氧化物的回收处理,可以向学生提出一些问题让他们思考:在生产和实验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硫化氢、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氮等废气,为了不使它们扩散到大气中去,你用什么方法将它们分别除去?又怎样利用这些废气制得有用的化工产品?在组织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最后归纳为:对于酸性物质,一般可用碱溶液吸收或制成相应的化工产品(如NO、NO2、可用NaOH溶液吸收);同理碱性物质通常就用酸液来吸收(如NH3用浓H2SO4吸收); 某些有毒物可使它转化为沉淀或可溶物 (如 H2S可通入CuSO4溶液中,转化为CuS沉淀)等等。这样使学生掌握消除或减轻环境污染的简单原理,使他们明白,既要消除污染,又要使废物得到充分利用,变废为宝。

又如教师在讲解保护水资源过程中,适时地渗透环保的知识,如地球上水的总量,淡水的总量,可用淡水的总量,我国人均可用淡水的总量,水体污染的状况,家乡水资源情况和受污染的程度等等,一串串的数字,活生生的例子,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并要求学生思考:如何预防和治理水体污染?通过哪些途径可以改善水质,保护水资源?均能收到良好效果。

化学教材范文第7篇

以新课改后人教版、苏教版、鲁科版的高中化学教材为研究对象。从计量学角度对教材中的背景资料、图片、课后习题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教材出现明显的城市化倾向。为此应通过提高教材编研者的公平意识、教学中以学生生活经验为出发点、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等途径对现行教材城市偏向进行矫正。

关键词 化学新课程 化学教材 城市偏向 农村题材 课后习题

在新课程改革中,“从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出发”已成为化学新课程教学的共同理念。然而笔者分析发现,现行3套高中化学新课程教材存在着一定城市题材内容偏多、农村题材内容偏少的“城市化取向”。这种教材内容失衡可能会让农村学生学习产生陌生感、距离感和恐惧感,从而影响农村学生的学习成绩。这对于教育资源相对匮乏的农村学生而言是一种隐陛的不公平。本文从教材栏目资料、教材图片、教材习题3个方面进行研究,分析化学教材城市化取向的程度,并提出矫正城市化偏向的对策。1 教材城市化取向的问题

在基础教育新一轮改革中,我国大量借鉴了西方发达国家的课程设计思想,这也是基于国家整体的战略出发所做出的选择。西方发达国家早已完成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其课程理念也是与社会进程相适应的,并且深深地打上城市化的烙印。与此相呼应的是新课标教材设计者以城市素材为主导是导致教材内容城市化取向的直接原因。教材编制的主创人员一般集中在主要的大城市,其队伍构成主要来自大城市大学专家与大城市中学教师,他们对农村教育现状了解相对较少,尽管在主观上尽力兼顾城乡教育现状,但城市文化的前瞻性驱使他们不能从根本上避免城市化倾向,这使得农村学生的教育公平问题进一步扩大。

从高考试题的设计的角度看,高考试题的设计具有明显的城市化偏向。与教材城市化倾向相对应,试题情境设计与城市生活结合得非常密切,而与农村的现实生活相脱离。试题中城市素材多,而农村素材少。注重命题情境,将社会热点、焦点问题或者是新科技的发展情况作为背景材料或者信息来源,是新课程高考试题设计的重要特点。但应该引起注意的是在采用这些时代气息浓厚的题材时有可能对处于不发达地区的考生施以了不公平的待遇。这些考生也许并不缺少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而仅仅因为考生对这些题材具有陌生感才导致在测试中表现不佳。显然,这样与教材城市化倾向相对应的高考试题不能保证公平。2 化学教材数据统计与分析

本文分别对人教版(由宋心琦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2007年,简称“人教版”)、苏教版(由王祖浩主编,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2006年,简称“苏教版”)、鲁科版(由王磊主编,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2007年,简称“鲁科版”)这3套教材中的2个必修与6个选修教材进行统计。统计内容为教材中的背景资料、教材图片、课后习题。笔者将统计内容分为3大类型:城市题材型;农村题材型;中性题材型。城市题材指该题材主要出现在城市的生活、生产中,如工业、服务业等;农村题材指该题材主要出现在农村的生活、生产中,如农业、牧业等;中性题材指该题材纯属化学专业知识,与城乡背景没有直接联系,如化学概念、原理等。对于教材中有些题材既可以属于城市题材也可以属于农村题材的笔者将其归类为农村题材。虽然在统计过程中可能有少部分数据没有统计到或统计不完善,但总体还是能够反映新课程化学教材农村题材的缺失现状。2.1 教材背景资料统计分析

3套教材背景资料分别是:(1)人教版“物质用途、科学史话、科学视野、资料卡片、案例”。(2)苏教版“你知道吗、资料卡片、科学史话、拓展视野、信息提示、研究调查”。(3)鲁科版“资料在线、联想质疑、知识点击、迁移应用、化学前沿、身边的化学、追根寻源、拓展视野、学海无涯、思维历程”。

从图1可以看出,3套教材背景资料城市题材比农村题材多,尤其是人教版城市题材背景资料比农村题材背景资料多了接近20个百分点。其他2个版本教材城市题材背景资料也比农村题材背景资料多出10个百分点左右。2.2 教材图片统计分析

教材中的插图、辅助文字形象生动地展示、解释知识,促进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高中新课标化学教材中的图片与以前相比是一大亮点。插图与课文文字的搭配使教材在视觉上显得图文并茂,符合中学生年龄特征与认知规律。

从图2中可以看出,3套教材农村题材图片百分比明显比城市题材图片百分比少。其中人教版城市题材图片百分比27.3%是农村题材图片百分比9.1%的3倍。鲁科版城市题材图片百分比26.5%也接近农村题材图片百分比9.0%的3倍。这说明我国新课程化学教材图片中存在农村题材的缺失现象。2.3 教材课后习题统计分析

教材中的课后习题可以起到巩固应用知识的作用,是教材重要的一部分。

图3中可以看出,农村题材课后习题百分比明显比城市题材课后习题百分比要少。除苏教版农村题材课后习题百分比8.5%略小于城市题材课后习题百分比10.1%外,人教版、鲁科版城市题材课后习题百分比都大于农村题材课后习题百分比的2倍。充分说明课后习题中具有明显的城市取向。3 化学教材城市化取向的矫正

化学教材存在着一定的城市偏向,如较多地反映城市生活、排斥农村乡土资源,从而对农村学生不利。这种倾向直接渗透到高考试题中,从而可能影响选拔结果的公平J陛。扭转高中化学教材城市取向的局面,应从多方面人手。3.1 提高教材编研者的公平意识

教材编研工作者要树立公平理念,把教材设计是否公平作为检验教材编研成功与否的标准。牢固树立公平理念,就是要努力克服教材编研与公平脱节的问题,就是要所有的教材编研者都要牢固树立公平第一的意识,并且使这种意识贯穿于教材设计编研的全过程和各个方面。3.2 以学生生活经验为教学出发点

教学要加强知识与生活,知识与个人经验相联系。通过生活得到的知识与通过书本得到的知识是互动的。与学生的经验世界建立联系时,必须以生活作为底板,深入到人的生活方式与生存状态,以学生真实生活作为教学起点,恢复知识鲜活状态使课堂焕发生命活力。新课改教材给了我们很多现成的题材以供一线教师使用,但这些题材并非全都适用于所有学生,如有些题材很多农村的学生根本都没有在现实生活中见过,学生无法将知识迁移其中更谈不上运用与创造。教师应该努力挖掘当地实际生活环境与教学知识相匹配的题材以供展开教学。3.3 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

化学教材范文第8篇

1.知识的表述方式不一样。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在新老教材中表达方式不一样。如老教材在第一阶段通过能源的使用、化学反应过程中的热变化等现象引出放热反应、吸热反应的概念和对燃料充分燃烧条件的讨论。第二阶段从化学键的断裂与形成分析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本质原因,从定量角度介绍能量变化,介绍热化学方程式和H,在阅读材料中简介了盖斯定律及其应用,单独一节介绍燃烧热及计算中和热及其影响因素(但这点在新版的教材中没有明确提出),另安排学生实验测定中和热,最后归纳使用化石燃料的利弊及新能源的开发,后续单元介绍电解原理及其应用。

新版教材也分两个阶段组织学习内容,第一阶段通过几个典型图形来展示化学反应中伴随着能量变化,实验探究得出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的概念,与老教材不同的是,在必修部分就引入热化学方程式和H,归纳燃料燃烧释放的热量及其利用。第二阶段介绍老教材没有明确提出的化学反应的焓变,从能量守恒和化学键的角度来写探究能量变化的实质,应用热化学的方程式,在课堂活动与探究中一起学习反应热的测量和计算,全面学习盖斯定律,学习有关计算,再进而归纳能源的充分利用,在后续内容中介绍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

2.教学的要求程度不一样。老版教材要求学生知道在化学反应中还存在能量变化,而且通过实验探究了解吸热反应、放热反应,很清楚地知道能量变化是由于各种物质所具有的能量而引起的,了解燃料充分燃烧的原因以及提高燃料燃烧效率和减少污染的必要性。对于理科学生来说,是提出了更高要求,不仅要知道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是由物质键能引起,还要能够正确书写热化学方程式,能够进行简单的H计算,能够计算燃烧热。

新版教材明确提高了课堂中的教学要求。在必修的化学专题“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中,安排了“化学反应中的能量”这个单元,深刻理解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同时通过自身生活中的事例,了解化学能与热能是可以相互转化的。此外,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提高燃料的燃烧效率、开发清洁燃料和研制新型电池的重要性。然而针对理科的学生,在选修模块《化学反应原理》中,安排了“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专题,让学生充分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原因,而且能够很快说出常见的能量转化形式,了解化学在解决能源危机中的重要作用;同时让学生也能够用事例来阐述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了解反应热和焓变的含义,准确地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热的简单计算。

3.教材的内容描述不一样。与老版教材相比,新版教材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必修部分增加了热化学方程式,增加了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实质是化学键断裂和形成时所吸收和释放的化学能,不再使用±Q表示能量放出与吸收而是一步到位地使用H来定量表示,即部分老版教材选修部分内容变成了必修部分。在选修部分,增加了焓变、盖斯定律,即老版教材中只提到H符号,不提概念,甚至把盖斯定律仅作为阅读材料,进一步明确成学习的内容,对燃烧热并没有说出具体的含义。新版教材在学生课后作业中的要求比老版教材更难,标题更新,更有实用性。

4.教学的侧重策略不一样。“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是化学在生活中的一个重要体现。要从学生已有的相关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从而顺利地对新知识进行建构。

教师要引导学生从能量的角度认识化学现象,从能量角度考虑化学反应问题,使学生更全面地认识化学反应的本质,并帮助学生全面认识自然、环境、能源和社会的关系,让学生了解能源问题与化学科学的密切关系,认识能源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还要引导学生从能量守恒、能量的贮存和相互转化的角度来认识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引导学生从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的微观层面来认识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的本质原因。

在教学设计时,教师要关注概念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找到学生认识的增长点,引导学生逐步突破原有认识,形成新的认识,既不死抠概念,也不回避概念。对于焓的教学,既不要引导学生从化学热力学的严格定义上了解焓,也不能避而不谈,让学生知道焓是科学家为了便于计算反应热而定义的一个物理量,它的数值与物质具有的能量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