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脑血栓康复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经CT或MRI明确诊断脑血栓36例,经住院治疗未能恢复肢体功能,其中33.3%为第2次发病。
1.2方法随机分两组,A组20例,男13例、女7例,年龄43~72岁。11例有不同程度心理障碍。B组16例,男11例,女5例,年龄41~70岁。8例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
2实施健康教育、康复保健措施干预
2.1 A组静脉滴注三基总皂甙400mg,10%葡萄糖或生理盐水300ml,1次/d,连续2w。配合针灸治疗,患侧上肢合谷穴、曲池穴、下肢足三里穴、涌泉穴,1次/d,连续15次。同时进行健康教育宣传指导,做好心理治疗,让患者提高自身战胜疾病的信心,对患者肢体进行康复训练。
2.2 B组静脉滴注三基总皂甙400mg,10%葡萄糖或生理盐水300ml,1次/d,连续2w。配合针灸治疗,患侧上肢合谷穴、曲池穴、下肢足三里穴、涌泉穴,1次/d,连续15次。
2.3显效标准患侧肢体功能恢复正常,生活自理,神经系统体征基本恢复正常。好转标准:患侧肢体较治疗前明显好转,仍需扶杖行走,生活部分自理,神经系统体征部分好转。无效标准:患侧肢体及神经系统检查无变化。另外观察两组患者心理障碍缓解率。
3结果与讨论
3.1 A组显效者11例,有效者1例,总有效率95.0%(19/20)。心理障碍缓解率81.8%(9/11)。
【关键词】脑血栓患者;康复;护理
1 绪论
脑血栓是在脑动脉粥样硬化和斑块基础上,在血流缓慢、血压偏低的条件下,血液的有形成分附着在动脉的内膜形成血栓[1]。脑血栓轻微者表现为一侧肢体活动不灵活、感觉迟钝、失误,严重者可出现昏迷、大小便失禁甚至死亡。脑血栓病人经急性期住院治疗,病情稳定并有一定程度的好转后,多数病人要回到家里继续治疗和进行康复训练。因此脑血栓患者康复后期的治疗与护理就显得尤为重要[2]。针对脑血栓病人,我院制定了家庭护理计划,脑血栓患者康复后期在此指导下进行治疗及康复护理。20008年5月-2010年6月,本科对56例脑血栓患者康复后期治疗与家庭护理资料总结,现报告如下。
2临床资料
本组的56例患者中,男32例,女24例,年龄在53岁-78岁之间,平均年龄66岁。出院时肌力IV级30例,III级26例。
3各项治疗及康复计划
3.1心理护理脑血栓患者由于偏瘫、语言沟通障碍以及生活不能自理,容易出现焦虑、悲观、抑郁、睡眠不佳等,其害怕自己不能恢复生活自理状态。指导家庭护理人员观察患者的心理特征和心理障碍,耐心倾听患者心声,给予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和精神安慰,逐步消除其孤独感,同时应主动帮助患者解决其生活中种种需要,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勇气和康复的信心,调动患者自觉执行康复计划的积极性,为患者营造一个和谐舒适的休康复环境。
3.2生活及安全指导在饮食方面,原则是控制脂肪的摄入,减轻体重,降低血液的黏滞度。避免暴饮暴食、刺激性食物,多吃新鲜蔬菜、水果以及高蛋白、高维生素食品。注意食物搭配合理,是能量的摄入和需要达到平衡。对肢体偏瘫患者,在生活方面,应指导家庭护理人员做好安全保护工作。比如床铺不能过高最好要有保护性床栏;活动场所宽敞、明亮;地面要保持平整干燥,防止患者摔倒。
3.3肢体功能康复脑血栓患者生活上不能自理或部分不能自理的主要原因在于肢体的损伤,有计划、有步骤地指导患者从事功能锻炼是脑血栓患者康复的重要方法。坐位锻炼主要在床上完成,家庭护理人缘应协助患者在床上练习抬头、坐起、挺胸、挺腰抬臂、练习腹肌和臂力等,为站立行走创造条件。站位训练则是家庭护理人员搀扶或教会患者使用工具练习站立。步行训练时一定要专人扶持,防止摔跤。活动量以患者不感到劳累为宜。鼓励患者坚持患侧上肢锻炼,如每天定时手握小橡皮球或小橡皮圈等作业运动。从而逐步恢复患手功能。家属在平时应当有规律的对患者肢体按摩,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增加关节韧带和肌纤维的弹性,加速功能恢复[3]。
3.4语言康复护理指导家庭护理人员为患者营造一个轻松、安静的语言交流环境。循序渐进,坚持训练,并耐心、缓慢地帮助患者校正发音。从而提高患者的听觉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阅读理解能力、书写能力和手势表达能力,以恢复或改善患者的交流能力。具体方法应遵循从简单到复杂的程序,从简单的发音如“啊”等开始过渡到一个简单的字,再逐渐到用词再到用整句的话去教患者说话,训练其语言功能[4]。
3.5服药及预防复发的指导指导患者及家庭护理人员遵医嘱正确服用降压、降糖、降脂药物,切忌自行增减药物,甚至停止服用,或自行购药服用。指导家庭护理人员协助患者定期检查,了解血压、血糖、血脂变化和心功能情况;预防并发症和脑卒中的复发。当患者出现头晕、头痛、―侧肢体麻木无力、讲话吐词不清或进食呛咳、发热等症状时,应及时协助就诊。
4结果
经过半年的后期治疗及家庭护理后,56例患者中有32例生活能完全自理,生活能完全自理的标准为运动、感觉完全恢复,行走自如,完全胜任工作或家务活动,肌力达V级,将其定义为优。18例患者肢体及语言功能恢复较好,肌力达到IV级,此定义为良。6例患者肢体及语言功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肌力达III级,此为中。见表1。
表1 脑血栓康复治疗及护理疗效
5 讨论
脑血栓后所发生的偏瘫、单瘫、两侧瘫、语言障碍、认知功能障碍等,给患者及其家属带来极大痛苦与不便,有些障碍如不及时进行康复或康复不当,将会造成终身残疾。药物对这些后遗症的作用是非常有限的,而通过积极、正规的康复治疗,大部分患者可以达到生活自理,有些还可以回到工作岗位[5]。本研究表明,采取积极有效的康复护理后,56例患者中有32例生活能完全自理,生活能完全自理的标准为运动、感觉完全恢复,行走自如,完全胜任工作或家务活动。有6例患者肢体及语言功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其疗效相对较差,可能是由于其家庭护理人员时常更换,不熟悉康复计划所致。因此,在以后制定康复计划时,要考虑到家庭护理人员的情况,因人制宜,提高康复效果。
对脑血栓患者应尽早被动或主动运动根据患者的情况制定康复护理计划对提高患者 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周士枋,范振华主编. 实用康复医学,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1998.372-373
[2]李文波.心身疾病预防的健康教育.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5,21(5):53.
[3]徐培荣.急性脑卒中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吉林医学,2008,29(6):474.
[4]项爱香.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康复训练的效果观察.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17(5):696-697.
关键词 脑血栓责任制护理康复疗效
脑血栓的形成多见于50~60岁以上中老年人,多合并有高血压、冠心病和糖尿病,男性多于女性。患者可有某些未注意到的如头晕、言语不流畅、运动功能障碍等前驱症状,发病急、恢复慢。临床上脑血栓患者的治疗中,传统存在重视抢救生命,重治疗,轻康复护理的倾向。80%以上的患者留下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极大的不便。通过对脑血栓患者实施责任制护理,缩短患者肢体功能康复的疗程,从而提高脑血栓患者的生活质量。
临床资料
2009年1月~2012年1月收治脑血栓患者86例,年龄43~81岁,经CT确诊为脑血栓。将8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观察组男32例,女11例,平均年龄63岁。对照组男30例,女13例,平均年龄61岁。两组在性别、年龄、病情程度上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实施责任制护理
心理护理:脑血栓常在睡眠中或安静休息时发生。一些患者往往睡前没有任何先兆症状,醒来时发现偏瘫或失语,情绪烦躁、不能接受现实,悲观失望、产生焦虑不安、厌倦等情绪。责任护士首先给予患者精神安抚和体贴入微的生活护理,让其感受到没有被抛弃,观摩接受康复护理后的病友生活实例,看到希望,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基础护理:脑血栓患者多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血栓形成后发生了偏瘫、言语障碍等,生活大多不能自理,需要家属和社会的帮助。①肢体常处于被动状态,皮肤易受压破溃,形成压疮,责任护士每2小时定时给予翻身、拍背,清洁皮肤,保持干燥,按摩受压部位,尤其是骨骼较突出的部位,摆放保持功能位。②在保证营养和水分供给的情况下,依据合并的慢性病,指导低盐、低脂及糖尿病饮食。③保证享受阳光,生活必需品摆放在健侧肢体能触及到的位置,方便随时取用。
肢体功能锻炼护理:⑴责任护士制定详细的康复护理计划:2次/日按摩患肢,每次30分钟,上肢从手指开始至前臂、肩关节周围;下肢从脚趾到小腿、大腿、髋关节周围,连续1周,按摩要有效、节律缓慢地进行。能自主活动的肢体每次翻身时鼓励患者自主运动。⑵运动训练:利用各种方法恢复和提高肌张力。患肢2次/日被动运动,间隔时间>4小时,预防关节挛缩,运动训练由易到难循序渐进。为能下床行走创造条件。①肩关节运动:卧位时上举手臂,手臂向不同方向移动,如用手摸脸、耳、前额等;坐位时直臂前举、上举、外展、后伸。②肘关节运动:肘关节屈伸,前臂旋前、旋后,腕关节背伸,掌指关节向各个方向活动以及对掌、对指、抓拳、舒展掌指等。③手指的灵活性、协调性和精细动作训练:通过用匙、用筷、梳头、系扣子、数豆子等动作来训练手指。④下肢关节的运动反复屈伸关节、髋关节及活动足指关节,逐渐达到上抬瘫痪肢体。遇到关节抵抗,不可强行活动,以免发生骨折。
随着病情好转、肌力的恢复,首先选取半坐卧位,以后逐步增加角度,适应后协助患者坐于床边,或床边站立,当患者能独立站立保持平衡后才可逐步练习行走,不可操之过急。2次/日功能训练。①鼓励患者在床上自行坐稳后训练站立。站立时由责任护士或家属协助,每次训练不超过30分钟。达到站稳15分钟后开始迈步。②迈步时有责任护士或家属搀扶,可用手协助其抬脚起步,在行走练习时防止摔倒,每次训练不宜超过30分钟。
语言障碍的训练护理:语言障碍对患者生理和心理上造成的不良影响极大,有的甚至超过运动功能障碍,语言训练越早越好。①对失语的患者,首先帮助其学习非语言沟通的技巧,取得患者及家属的支持,通过语言与逻辑性的结合,训练患者理解语言的能力。其次从“1、2、3”等简单的发音开始,逐渐练习单词、短句,鼓励读图片,每天数次,每次练习时间不宜过长,即使有不正确或不准确的,也不要当时就纠正,以免影响患者的信心,加重患者的负担,达不到预期的目的。②言语不流畅的患者:责任护士或家属要多与其交流,沟通时语速要慢,要耐心,保持环境安静,鼓励患者说话,在他重复沟通词语时不要打断他,不要为纠正某个不协调的词而插嘴。耐心倾听,给予肯定。
效果评价(疗程6个月)
语言功能:语言交流基本正常,能够表达完整的意思,达到此标准的:观察组82%;对照组60%。言语不清,不能表达完整的意思,对照组40%,观察组18%。
肢体功能:日常生活完全能自理,达到此标准的:观察组80%;对照组59%。生活部分自理,需要外力协助,对照组41%,观察组20%。
关键词:神经内科;脑血栓;康复护理
近年来,相关文献表明神经内科康复护理能有效改善脑血栓患者神经缺损度,从而提高患者的预后效果。为了验证这一说法的准确性,文章对我院39例脑血栓患者实施了神经内科康复护理。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2010年11月~2013年6月这段时间内我院内科收治的脑血栓患者中抽取78例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人数相等的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9例。干预组患者的年龄均在45~78岁,平均年龄(60.7±4.3)岁,其中,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18例;临床表现:左侧肢体偏瘫20例,右侧肢体偏瘫19例。对照组患者的年龄均在46~81岁,平均年龄(61.2±3.9)岁,其中,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19例;临床表现:左侧肢体偏瘫20例,右侧肢体偏瘫19例。选取标准:①所选对象均符合临床上对脑血栓的诊断标准,且已经相关影像学检查证实;②两组患者均为患有影响本研究结果的其他原发性疾病;③两组患者的一般性资料无特异性差别,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对照组开展常规护理,对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神经内科康复护理。
1.2.1常规护理
1.2.1.1舒适度护理 为患者取舒适并减少对患者的搬运或移动次数,保持病室干净整洁,调节室内温度和湿度在适宜范围内。
1.2.1.2病情监护 加强对患者生命体征、一般情况、意识状态、瞳孔变化等内容的观察,巡视患者1次/h并做好相关记录,发现异常时及时汇报医生并遵医嘱处理[1]。
1.2.1.3用药护理 在配药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现用现配原则,并注意药物的搭配禁忌。在对患者用药时严格遵医嘱执行,并观察患者在用药过程中的反应和变化,发现异常及时停药并汇报医师。
1.2.1.4心理护理 加强与患者及其家属的沟通交流,对情绪低落的患者开展针对性的心理疏导。
1.2.1.5健康宣教 加强对患者及其家属的疾病相关知识、护理配合事项等内容的宣教。
1.2.2康复护理 在充分开展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指导患者进行吞咽训练和呼吸训练,以防止呛咳。根据患者的病情制定康复训练计划,遵循循序渐进原则,训练内容以"翻身-坐起-站立-慢走"为主。
1.3判定依据 选择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脑卒中患者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作为本次研究中的护理效果判定标准[2]。
1.4统计学分析 对本次研究中需要处理的数据均采用SPSS18.5统计学软件包进行分析,计量数据全部采用均数±标准差(x±s)的形式表述,采用χ2和t检验方法分别对计数数据和计量数据进行检验,显著学水准设定为a=0.05,当P
2结果
干预组患者护理前神经缺损度评分为(29.51±1.53)分,护理后为(16.12±1.31)分;对照组患者护理前神经缺损度评分为(30.06±1.47)分,护理后为(22.89±1.57)分。
通过对表1的分析可知,干预组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统计学有意义(P
3讨论
脑血栓是临床上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之一,该疾病的发病率较高,如何提高脑血栓患者的预后效果是全体医护工作者的高度关注内容。脑血栓患者的临床表现根据脑部血管栓塞的部位不同而变化,临床上常见的临床表现有病灶对应侧的肢体偏瘫、偏盲、脑疝等。
康复护理能是针对患者肢体恢复、视力恢复、生活能力恢复等方面开展的综合性护理方式,对脑血栓患者开展这种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其神经缺损情况,本研究中的39例患者经康复护理后神经缺损度评分显著下降,与采用常规护理方式的对照组患者相比护理效果明显更好。在对患者进行康复指导和训练时,要注意对其眼球运动的变化、呼吸节律的变化、瞳孔意识的变化以及肢体的一般情况进行观察,这些指标都能反应患者脑损伤的情况,对及时掌握患者的病情变化有重要的意义[3]。同时,在对患者开展康复训练和护理的时候要根据患者的个人情况制定详细的训练方案,并充分贯彻“循序渐进”的原则,保证每次康复训练的时间足够充分。
综上所述,对脑血栓患者开展康复护理能有效改善其预后,在临床护理中值得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杨丽平.脑梗死患者70例康复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1,17(11):103-104.
【关键词】 神经内科护理;脑血栓;康复运动;作用分析
脑血栓的发病率较高, 是常见的老年疾病。脑血栓是由于血液循环不畅引发的, 导致患者丧失生活自理能力, 严重的会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1]。鉴于脑血栓病种接诊率较高、治疗周期长的特点, 本院于2012年1月引进了神经内科护理治疗方法, 对脑血栓患者实施了神经内科护理程序的救治, 取得了显著效果。现将治疗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收集2012年1月~2013年1月本院接收的60例脑血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临床根据两组患者护理方式不同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30例。对照组中女 16例, 男 14例;年龄 42~86岁, 平均年龄(62.72±8.03)岁;重型脑血栓患者 10例, 中度12例, 轻型8例。观察组中男14例, 女16例;年龄41~89岁, 平均年龄(64.86±8.24)岁;重型患者9例, 中度14例, 轻型7例。两组患者性别、平均年龄、患病程度比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护理方法 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干预:按照医生嘱托, 按时给患者服用药物, 进行恢复情况检查, 提示患者注意生活作息习惯, 观察病情发展状况, 及时将恢复情况汇报给医生。
观察组采取在对照组常规干预的基础上添加神经内科护理疗法, 具体如下:①心理康复治疗。脑血栓发病突然, 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 给患者及其家属带来众多不便,患者易产生恐惧心理。在对其进行康复治疗的过程中, 医护人员要引导患者正确认识脑血栓发病机理, 增加与患者的交流, 减缓患者的精神压力, 使其积极配合医生治疗。②康复训练。由于血管阻塞、破裂导致血块压迫脑神经, 以至于血栓患者产生肢体行动障碍。手术治疗后, 医护人员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适当地对患者进行有效的运动功能恢复训练, 比如, 发病4 d后, 要增强关节和肢体活动, 通过帮助患者进行简单的坐立行走练习, 促进他们身体内的血液流通, 提高康复速度。③观察和护理并发症。患者在脑血栓发病期间, 易出现应激性溃疡问题, 医护人员要按时对患者的口腔和导尿管进行检查, 保证患者呼吸道和导尿管的通畅。
1. 3 疗效判定标准 按照脑血栓患者的恢复情况可分为:痊愈(生活完全能够自理、思路清晰)、基本痊愈(能够借助辅助物自行走动, 具有语言功能)、未痊愈(无生活自理能力、口齿不清晰、思维不受控制)。有效率=(痊愈+基本痊愈)/总例数×100%。由医护人员和患者进行沟通和治疗, 判定患者的运动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做好记录。或者, 采用问卷调查形式, 在患者出院当天发放满意度调查表并100%收回, 对患者满意度进行调查。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 1 康复等级比较 通过神经内科护理治疗, 两组脑血栓患者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 2 患者满意度调查 观察组患者对恢复运动缺陷的护理方法的评价高于对照组的常规护理,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3. 1 神经内科护理可以帮助患者建立信心、提高恢复速度 患者受病痛的折磨, 情绪低落, 配合医务人员治疗的积极性不高, 不利于病情恢复。神经内科护理方法强调心理疗法。护理人员在给患者治疗的过程中注意给患者讲解关于脑血栓病的基本知识, 包括发病原因、康复疗法、康复阶段以及积极的治疗态度对病情恢复的帮助作用等内容, 鼓励患者调整心态, 保持好心情, 建立战胜病痛的信心。叮嘱患者及其家属注意患者饮食, 减少食物对病情的刺激, 配合家属对患者进行精心地照顾, 及时给予他们专业的指导和帮助。
3. 2 神经内科护理降低了引起脑血栓及其诱发疾病的发病概率 引起脑血栓发病的因素很多, 病发种类也相当繁多, 做好防治工作显得至关重要。临床证明, 严重粥样硬化、血栓扩张、高血压、糖尿病等病症可直接诱发脑血栓。糖尿病或急性糖升高易引起脑血管患者改变弥散方向, 降低动脉血管弹性, 同时引起高血糖, 从而产生大量乳酸, 导致酸中毒和脑水肿, 扩大脑梗死范围。脑血栓易引起肢体瘫痪和语言障碍等症状, 严重地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学者发现, 神经内科护理能有效缓解患者的高血糖等症状, 维持患者良好的康复状态, 遏制肌肉萎缩等并发症的出现。
参考文献
[1] 李娟.神经内科护理对脑卒中康复护理的临床应用分析.健康之路, 2014(1):88-93.
[2] 阮爱梅.神经内科护理中对脑卒中康复护理的临床分析.按摩与康复医学(下旬刊), 2012,3(11):78-82.
[3] 王玉红, 刘冰之.神经内科护理中对脑卒中康复护理的临床观察.吉林医学, 2011,32(9):45-55.
【关键词】脑血栓,护理
脑血栓是脑血管疾病的常见病和多发病,近年来,随着脑血管疾病发病率的逐年上升,脑血栓已经成为危害老年患者身心健康的主要疾病[1]。由于发病后患者的组织器官、身体机能和心理状态都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因此,加强对脑血栓病人的临床护理,不仅有利于疾病的治疗和康复,还能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现将我院近年来针对脑血栓病人的临床护理体会分析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2011年1月至2012年5月我科共收治120例脑血栓病人,其中男69例,女51例,年龄60~85岁,平均年龄74.3岁;120例患者均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
2.护理方法
2.1心理护理
脑血栓病人患病后,常表现为机体各项生理功能减退,引起肢体功能障碍、口角歪斜,言语不清为主要症状。许多日常生活无法自理,给病人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患者通常表现为沉默抑郁,烦躁多虑,孤独恐惧,甚至对治疗失去信心,严重影响疾病的康复效果。因此,护理人员应及时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有效的沟通,详细了解患者的心理变化,对脑血栓患者进行必要的心理疏解,一方面要讲解脑血栓的相关知识及疾病的预后情况,消除患者的疑虑,满足患者及其家属对相关知识的渴求,使患者对治疗充满信心;另一方面,要与患者及其家属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保证以周到的服务和温馨的态度帮助患者解决困难,满足患者的合理要求,增强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提高患者对医疗服务的满意度。同时,要鼓励患者家属为患者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保证患者能以积极的心态接受治疗和康复训练。
2.2护理
2.2.1严密监测病情
①控制血压:由于高血压是导致脑血栓发病的主要因素,因此,在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要严密监测血压变化,以便于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给予正确合理的治疗和护理。②加强呼吸系统护理:老年脑血栓患者由于身体机能减弱及长期卧床,呼吸系统的功能下降,气管内的分泌物不能自行排出,易发生窒息。因此,护理人员要加强患者的呼吸系统护理,按医嘱定时雾化,稀释痰液,给予患者翻身拍背,促进痰液的排出,必要时吸痰。③密切观察及询问患者肢体活动情况,有无突然出现肢体麻木或麻木加深。④加强生命体征监测:护理人员要密切观察病人的意识、瞳孔、脉搏、呼吸、心律、心率、体温、肢体活动等变化。准备好各种与急救有关的药品和器械。
2.2.2用药护理
患者用药过程的精心护理是保证治疗效果的关键。因此,在患者用药时,护理人员要密切关注患者用药前后的病情变化情况,及时报告医生。严格把握患者的用药剂量,输液时要掌握输液速度,防止药物加重患者的心脏负担,导至心衰。如使用甘露醇时,速度要控制在10-20分钟滴完125ml。降压药物静脉用药时,可使用调速器或输液泵控制滴速并密切监测血压的变化。要准确记录24小时尿量,注意观察有无缺钾引起的肠麻痹,腹胀和低钠所致的无力现象。观察用药皮肤有无异常情况发生,用药后有无不良反应发生等,口服阿司匹林者应注意有无黑便情况发生,还要密切观察病人的意识和血压的变化,一旦发生与用药有关的不良反应现象,及时报告,及时处理。
2.2.3生活护理
2①防止褥疮护理:床铺应保持整洁、干燥,无皱褶,如有尿液、血液刺激,应及时更换衣裤、床单等,要保证患者日常生活的方便,帮助卧床患者建立舒适卧位,避免局部组织长期受压,向患者及家属讲明翻身拍背的重要性,帮助患者多做患肢被动运动和肢体按摩,以促进肢体血液循环,避免褥疮的产生。②安全护理:护理人员要确保患者的安全,对患者、家属、陪护人员做好教育工作,特别是运动障碍和意识障碍者,应专人护理、加防护栏并设提示牌。③口腔护理:患者长期卧床,口腔内的菌群容易失调,因此,护理人员要告知患者注意口腔卫生,保持口腔清洁,满足病人基本的生活需求。④尿管护理:对尿失禁的病人应留置尿管,保持引流管通畅,每日会阴清洗2次,如出现尿液混浊应行膀胱冲洗,取其尿液送检化验。
2.2.4饮食护理
护理人员向患者讲解饮食对于疾病治疗及康复的重要作用,建议患者戒烟戒酒,鼓励患者进食低盐、低脂、低糖、低胆固醇、易消化食物。特别是老年患者长期卧床,肠蠕动减慢,易发生便秘,因此要多进食蔬菜水果和富含纤维的食物,增加胃肠蠕动,补充维生素,保持大便通畅。必要时可以服用缓泻剂,还要鼓励患者多饮水,增加小便的排便次数,减少泌尿系统感染的发生几率。呑咽困难,易导致呛咳者,护理人员要叮嘱患者少食多餐,在喂饭时帮病人把头部稍抬高,应均匀,慢速的喂食,防止食物流入气管的危险性,也可给予糊状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必要时留置胃管,鼻饲流质或静脉营养维持,如有糖尿病患者给予糖尿病饮食,如有痛风患者应避免进食海鲜类食物。但最终进口进食才是康复的关键,因此护理人员要训练患者的吞咽功能。
2.3机体功能康复训练的护理
正确进行患肢体功能训练,提高患肢运动功能,抑制异常反射,最大限度地减少患者的残疾程度,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和语言功能及患者的生存质量,减轻对家庭和社会的负担。①肢体功能训练:护理人员首先要把握脑血栓患者康复训练的时机,在患者病情稳定,各种生命体征平稳后24小时即可进行早期的肢体功能康复锻炼。首先可以采取床上四肢锻炼的方式,活动度以不引起患者疲劳为宜;待患者能独立坐稳后,鼓励患者进行站立和步行训练,以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康复训练的内容可以与日常生活相结合,康复训练的时间和次数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身体情况而定。②语言功能训练:由于语言功能是人类表达思想和进行情感交流的主要工具,脑血栓患者患病失语对患者是十分沉重的打击[8]。护理人员要协助语言功能障碍患者做好语言康复训练,教会患者发音的口型,练习发音,同情和鼓励患者。通过对患者机体功能康复训练的护理,保证了患者最大限度地恢复机体功能。
2.4出院指导
由于脑血栓是属于高复发的不可逆性的慢性脑血管疾病,因此,在患者出院时,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给予相应的出院指导。护理人员通过讲解脑血栓的相关知识,使患者了解脑血栓的致病因素和防治措施,定期体检,按时服药,常用的药物有抗血小板聚集的药物,如小剂量阿司匹林;脑保护药物,如尼莫地平;氧自由基清除剂,如维生素E、维生素C等。严格控制血压、血糖、血脂等指标,发现异常,积极治疗。同时,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戒除烟酒,保持低盐、低脂、低糖、低胆固醇饮食,多进食富含蛋白质和纤维素的食物;适当参加体育锻炼,最好选择运动幅度不大的有氧运动如:太极拳,慢跑等,要注意劳逸结合;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避免情绪过分激动,提高机体的应激能力;特别是要叮嘱老年患者晨间睡醒时不要急于起床,最好安静10分后缓缓起床,以防性低血压致脑血栓形成。通过完善的出院指导,可以保证脑血栓患者在出院后,提高服药的依从性和自我保健的意识,预防疾病的复发及相关并发症,使机体早日康复。
3.结果
120例脑血栓患者通过有效的临床护理,肢体和语言功能与入院时比较得到很大程度的改善,全部康复出院,无严重致残病例。
4.讨论
近年来,脑血管疾病已经成为严重威胁中老年人身心健康的重大疾病,脑血栓的发病率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由于该病的致死率和死亡率均很高,已经引起了临床上的足够重视。针对脑血栓病人进行全面的临床护理,其中包括针对患者的心理变化进行的心理干预,可以保证患者以良好的心态接受治疗,提高治疗疾病的信心;有效的基础护理可以维护患者的基本生命体征;有效的功能训练可以促进患者肢体的自主运动,改善肢体功能障碍;完善的出院指导可以提高服药的依从性和自我保健的意识,预防疾病的复发及相关并发症,使机体早日康复;通过综合临床护理,可以改善患者的血液循环和营养状况,提高脑血栓的治疗效果,减少致残率和死亡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 徐培荣.急性脑卒中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J].吉林医学,2008,29(6):474.
[2] 杨娜.脑血栓患者的心理护理[J].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07,15(9):671.
[3] 张月青,陆凤清,赵文波等.脑血栓患者的整体护理[J]. 当代医学,2009,15(2l):125-126.
关键词:脑血检;优质护理;应用
脑血栓属于脑梗死的一种,具有很高的致残率,往往会导致患者出现智力减退、偏瘫等症状,严重影响着患者的正常生活。而及时的给予患者系统的优质护理能有效的帮助患者恢复生理功能[1]。我院为提高脑血栓的质量效果,探讨优质护理在脑血栓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给予两组患者不同的护理方式,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具体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取的是我院自2010~2011年收治的42例脑血栓患者,其中男24例,女18例,年龄19~78岁,平均年龄62岁;其中26例患者职业为干部,16例患者职业为工人;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偏瘫、失语症状,且患者均未出现神智不清现象;随机将患者分为护理组和常规组,各21例,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给予常规组患者常规的护理方式,并在此基础上给予护理患者系统的心理护理、药物护理、康复训练护理及健康教育,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及功能恢复情况进行对比。
1.2.1心理护理 由于该病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容易会导致患者出现偏瘫、失语等症状,往往会对患者的心理产生较大的影响,使患者出现消极、焦虑、悲观等不良情绪。因此,护理人员要及时和患者进行沟通和交流,使患者正确的认识疾病,同时还要及时的给予患者帮助和鼓励,此外,还可以例举康复案例来鼓舞患者,逐渐的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增强其对抗病魔的信心和勇气,使其主动的医护人员进行配合,有效的提高治疗及护理效果。
1.2.2药物护理 药物治疗是现阶段治疗脑血栓的主要方式,因此,护理人员一定要加强对患者药物护理的重视,确保患者使用的抗凝药物、溶栓等药物剂量的准确性,同时还要严格观察用药后的凝血功能;同时在患者服用阿司匹林后要严格的对患者的大便颜色进行观察;此外,在对患者使用血管扩张药物时要严格的对患者的血压情况进行检测等等,从而有效的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者康复。
1.2.3康复训练护理 脑血栓患者往往伴有身体机能衰退现象,所以,在对患者进行急性期治疗后还要及时的给予患者行之有效的康复护理,从而为患者神经侧支循环提供保障,有效有效的减少致残现象的发生。此外,在帮助患者进行肢体功能训练时护理人员一定要把握好时机,在患者的病情稳定后就要及时的帮助患者进行肢体功能训练,从而有效的促进患者的康复。
1.2.4健康教育 由于脑血栓患者往往伴有肥胖、高血压、高血脂等症状,因此,医护人员要加强对治疗患者原发病的重视,同时护理人员还要帮助患者养成证正确的生活习惯及合理的饮食习惯,禁止患者出现吸烟、喝酒、熬夜等行为。同时还要帮助患者养成正确的运动习惯,避免出现盲目加大运动量的现象,从而防止由于运动过量而对患者的肌肉、关节等造成伤害的现象发生。对于吞咽困难的患者,护理人员要给予其流食,从而防止误吸、呛咳现象的发生。此外,还要告知患者在冬季时一定要注意保暖,以防感冒。
1.3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处理。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对比 常规组21例患者中,13例患者满意,8例患者不满意,护理满意度为61.9%;护理组21例患者中,19例患者满意,2例患者不满意,护理满意度为90.5%,护理组患者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组,(P
2.2两组患者功能恢复情况对比 常规组21例患者中,8例患者生活完全自理、语言交流正常、肌力为3到4级,排便1~2次/d,无并发症发生,占38.1%,5例患者语言含糊,肌力为2级,排便0~1次/d,占23.8%;护理组21例患者中12例患者生活完全自理、语言交流正常、肌力为3到4级,排便1~2次/d,无并发症发生,占57.1%,7例患者语言含糊,肌力为2级,排便0~1次/d,占33.3%,护理组患者的功能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常规组,(P
3讨论
脑血栓属于脑梗死的一种,通常是在血管壁病变的同时脑动脉出现血栓、官腔狭窄或闭塞,从而导致脑局部急性血流减少或者停止,造成脑组织出现缺氧缺血性坏死而引起的。脑动脉粥样硬化是导致该病发生的最常见的原因,且患者多伴有高血压、血脂异常等症状。而脑血栓则是通过改善脑循环来对血栓进行相应的抑制,从而对患者的缺血半暗带进行救治,有效的缩小梗死范围,对患者的脑水肿现象进行有效的抑制,并对并发症进行防治,从而达到预防脑血栓复发的效果。此外,还要给予患者系统的优质护理,等到患者病情稳定后要及时的对患者进行相应的心理护理、药物护理、康复训练护理等优质护理服务,从而有效的减少致残现象的发生,帮助患者恢复生理功能,促进患者康复。本院的研究研究表明常规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61.9%,护理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护理组明显高于常规组90.5%(P
参考文献:
[1]吕程.优质护理在手术室安全护理中的应用及对策分析[J].月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3. [2]李新兰.康复护理疗法配合中药治疗急性脑血栓形成135例效果分析[J].河北医学,2012.
而与刘大妈同时患病的王大叔却没有这么幸运。发生脑血栓形成后到了附近一家医院,一直采用药物治疗,没有进行康复训练。两个月后,他仍卧床不起,大小便都需要有人照料。一家人这时才想到康复训练,但已经错过了最佳时机,恢复就比较缓慢了。
康复训练宜早不宜迟。因为脑栓塞或脑血栓形成后,栓塞部位的脑细胞死亡,而周边的脑细胞只是受到一定损伤,及时进行康复训练,有利于这部分脑细胞恢复功能和发挥代偿作用,使瘫痪的一侧肢体早日恢复活动。据我们几年来的观察,一般脑血栓形成患者在治疗2~3天,病情稳定后,即可进行康复训练。及时进行康复锻炼者,一般1~3个月就能自己扶墙或拄拐杖行走,神智恢复情况也较好。
有人认为,病人回家自己也可以进行锻炼,不一定非要在医院接受康复训练。这是误解。康复是一门新兴的医学科学,它以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神经学等为基础,还涉及到中医的经络学说和穴位等,需借助相应的仪器设备,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合理的康复训练方案,循序渐进,与药物治疗等其他方法相结合,不是随意活动和盲目按摩所能代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