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娱乐新闻

娱乐新闻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娱乐新闻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娱乐新闻范文第1篇

对广东的几家报纸我看得比较认真:《南方日报》、《羊城晚报》、《深圳商报》。可能是我比较老派,对手机类的刷屏不习惯,也从来不看什么电子书,手拿报纸才有一种工作的感觉。

《羊城晚报》的娱乐新闻挺“港派”,各路娱乐明星那些糗事报道和图片挺闹腾。但偶尔有灵光闪现,又让这样的版面多少有了些收藏价值。这不,春节前的两期报纸就是这样。一是大年三十的《“中国式讨薪秀”何时休?》,二是2月6日的《导演,上盘“手撕鬼子”!》,分别由该报的《晚会》编辑部和娱乐新闻部主编。

《“中国式讨薪秀”何时休?》由十幅照片组成,包括“外交部新闻会式”、“广场集体举牌式”、“江南式”、“元芳,你怎么看式”等,用一个整版的篇幅强力推出,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我为什么特别看好这个版面呢?还是该版的按语点到了要害:

今天是除夕,不知道有多少农民工兄弟,还被欠着工资;也不知道有多少农民工兄弟,因为拿不到工资回不了家过年。年复一年,“中国式讨薪秀”,已成了令人心酸落泪的“保留节目”。

这里只是中国大地数不胜数的“讨薪秀”中的几个。工资是关乎农民工养家糊口的头等大事,农民工放弃法律途径、放弃尊严,甚至冒着生命危险去讨薪,只能说明他们维权之艰难和无奈。

我们换一个系统,看看电视。春节的狂欢,春晚是个极致,而实际上电视等不到除夕,2月8日,也就是腊月二十八,卫视晚间就已经高度同质化——到处莺歌燕舞,一水儿的晚会。我有一种疑惑:今夕是何年?要回家的人都买到票了吗?骑摩托车回家的农民工到家了吗?他们的工钱都拿到了吗?媒体的当下关怀在那个特殊的时刻就剩下两家——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的《新闻1+1》和江西卫视的《深度观察》。我的这种判断在今年的两会报道中得到了印证:“没有一个国家的晚会像中国这么多”,请媒体“给天价晚会曝曝光”……印象中,两会代表集中炮轰晚会并不多见。

《导演,上盘“手撕鬼子”!》舍得给版面——2/3个版,批评了电视剧的抗日——手榴弹打飞机,比子弹跑得还快的奇人,横店名菜——“手撕鬼子”,这个地方全年48个剧组在“抗日”,一人最多一天死8次。《导演,上盘“手撕鬼子”!》的归纳很到位:形式,日趋魔幻化;主角,日趋偶像化;鬼子,日趋化。黑体字十分醒目:收视高,就有人拍;2013,继续“抗日”。

本来,“1644年满清攻入北京,为中国电视剧做出卓越贡献”,发展到穿越剧可算一个“高峰”,但人们无论如何也想不到,竟然也能戏说和穿越,也就是说,属于人们常识中的主旋律题材被生生撕开一个大口子——这里可以穿越。这就无怪乎为什么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却生产不出百姓敢吃的奶粉,因为已经没有了道德底线。好在我们的媒体还有起码的良知,娱乐到家的版面还不至于娱乐至死。

《羊城晚报》的这两期报纸,我一直保存到写这篇小稿。春节以后,不少主流报纸对热播剧的反复播放提出了批评,甚至讽刺了某些台为“甄嬛台”。有这样一件事:在“CCTV电视剧明星盛典”的策划会上,我提出了这样一个观点:我不反对《甄嬛传》入围,但《》、《焦裕禄》、《杨善洲》等主旋律电视剧必须有。别的台可以没有,央视必须有,因为你是国家大台。

娱乐新闻范文第2篇

【关键词】娱乐新闻 新闻标题 熵 冗余

一、“熵”与“冗余”的概念

“熵”最初是物理学中的一个概念,它是由德国物理学家、现代热力学奠基人克劳修斯提出的。“熵”从本质上说,就是“混乱和无序”。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来理解,经典信息论者把“熵”引入到信息论领域,他们把“熵”看作是交流整体状态中的不确定性和无序性,认为一个消息中的熵值越大,该消息中所包含的信息量也就越大。同时,熵值的合理运用可以引起受众的选择性注意,并造成不同的接收效果。

与“熵”相反的一个概念,就是“冗余”。如果说“熵”指的是消息的不确定性,那么“冗余”则是指消息的确定性和有序性。冗余的确定性意味着消息中所包含的信息量的减少,但这种信息量的减少在信息传输过程中同样有着重要作用。冗余可以提高编码、解码的精确度,消除信息传输过程中的噪音,并通过多种方式来增强传播效果。在娱乐新闻的标题中,熵与冗余的巧妙运用,可以营造出独特的传播效果。

二、娱乐新闻标题中熵与冗余的运用

新闻标题是置于新闻内容最前面,并对新闻内容予以概括的简短文字。一个好的新闻标题不仅能引起受众的阅读兴趣,还能让受众迅速了解消息梗概。娱乐新闻的标题往往在吸引读者眼球上更胜一筹,这里从熵与冗余的角度,来探析娱乐新闻标题的独特之处。

1、娱乐新闻标题中“熵”的运用

第一、标题要素的模糊之熵。一则完整的新闻,需要包含六个要素,即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结果。标题作为新闻之眼,虽不一定要完全涵盖这六要素,但标题的制作一定要建立在对这六要素进行全面把握的基础之上。然而实际上,娱乐新闻标题中的六大要素却往往不够清晰和精准,相反还存在着要素模糊的情况。标题中要素的模糊,从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标题的熵值,从而吸引读者去正文中寻找答案。

如在“看完‘春晚’看‘村晚’”(《武汉晚报》2012年1月21日14版)这则标题中,就存在着新闻要素模糊的情况。在六项新闻要素中,有人物——“春晚”、“村晚”和事件——“看”两项要素,且人物要素“村晚”比较模糊,读者往往不知道“村晚”为何物,更不知“看村晚”是要看什么了。阅读正文后读者才能明白,原来“村晚”是一部将在大年初一播放的贺岁片《就是闹着玩的》,这部贺岁片是以讲述农民自办春节晚会为题材,所以标题中称其为“村晚”。可见把标题中的新闻要素模糊化所产生的熵,能够吸引读者去正文中寻找模糊要素的清晰答案。

第二、事件的意外之熵。娱乐新闻标题中另一个高熵值之处,在于事件的出乎意料上。在大部分娱乐新闻标题中,都会有事件这个要素,因为娱乐新闻的要旨之一就在于报道某人最近做了什么。而“做了什么”,往往是出乎人们意料的事情,这个事情总能打破人们对某个明星的原有记忆,从而引发了人们的好奇与怀疑,进而事件的不确定性增加、标题的熵值随之提高,读者也会继续往下阅读,以详尽了解这个事件。

如在“39岁奥尼尔向89岁影后求婚 当场被扇一记大耳光”(《长江商报》2011年8月22日B17)这则标题中,事件“求婚、被扇一记打耳光”就具有很高的熵值。读者在看到这则标题后往往会很好奇,39岁的奥尼尔为什么会向89岁的影后求婚?影后又是怎么给了他一记耳光?这一系列出乎意料的事件常能引起读者的好奇心,从而继续往下阅读以寻找答案。

在另一则标题“红会玉树捐款数遭疑 葛优只捐一块钱?”(《长江商报》2011年8月2日B28)中,事件“葛优只捐一块钱?”也具有很高的熵值。因为根据很多人的印象,在国家出现重大灾情时,明星捐给红十字会的钱往往在10万到50万之间,但葛优作为一名家喻户晓的影星,却只捐赠给红十字会一块钱,这就太匪夷所思了。随着读者对这个事件怀疑度的增加,标题的熵值随之提高,读者也就自然地会去正文中寻找答案。

第三、字词的用法之熵。在有的娱乐新闻的标题中,会运用耸人听闻甚至是露骨的字词来挑起读者的好奇心,让读者忍不住去阅读正文,以探寻正文中的事件是否如标题中那么夸张。在此过程中,标题的熵值也随之提高。如:

“曝锋芝秘会陪子”(搜狐2012年1月29日);

“萧亚轩被指好‘嫩草’ 勾小12岁柯震东”(凤凰网2012年1月29日);

“女星外遇生子终离婚”(网易2012年1月29日)。

在这些标题中,记者故意选用夺人眼球的夸张字词,如“秘会”、“好‘嫩草’”、“外遇”、“离婚”等字眼来描述事件,标题的不确定性迅速增加,读者也会不自觉地被带入到文章中。

2、娱乐新闻标题中“冗余”的运用

为了增强传播效果,娱乐新闻的标题中也会适时运用冗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即人物的冗余、事件的冗余以及连续报道的冗余。

第一、标题中人物的冗余。虽然娱乐新闻标题中对事件的表述,常常具有很高的熵值,但是事件的主人公却往往具有一定的冗余,即是说娱乐新闻标题中所报道的人物,往往是人们知晓或是熟悉的明星。人物的冗余能够给读者带来一种老熟人的感觉,特别是当读者在标题中看到他们的“老熟人”发生一些新鲜事时,阅读兴趣往往会比较高。

在娱乐新闻的标题中,“老熟人”出现的情况特别多,几乎大部分娱乐新闻的标题中所报道的人物,都是读者所熟知的人,如:

“赵本山退出春晚 临时换剧本,‘极度疲惫,状态欠佳’”(《南方都市报》2012年1月20日23版);

“海岩受韩寒牵连卷入‘门’ 发声明否认雇”(凤凰网 2012年1月27日);

“刘嘉玲过年摆‘桃花阵’ 豪宅内景曝光”(凤凰网 2012年1月27日)。

在这些标题中,赵本山、海岩、韩寒、刘嘉玲都是大家所熟知的公众人物,人物冗余的运用恰到好处。“老熟人”的出现在引起读者阅读兴趣的同时,这则新闻的关注度也随之提高。

第二、标题中事件的冗余。娱乐新闻标题中的事件要素虽然常常具有很高的熵值,但在很多情况下也具有一定的冗余。事件冗余的情况同样会给人带来一种熟悉的感觉,当人们此前听闻过的事情有了新的消息时,读者往往会有较大的兴趣往下阅读,以了解事情的新进展。

比如《扬子晚报》的“央视春晚力破七大俗”(2012年1月23日),《羊城晚报》的“最干净的春晚 怀旧金曲带来亲切感”(2012年1月23日),都是运用了事件冗余的情况。这两则标题所写的事件均是刚刚结束的春晚,读者在前一天晚上观赏完春晚后,如果在第二天的报纸上看到关于春晚的评价和总结,会很自然地把目光停留在这里。

第三、连续报道的冗余。娱乐新闻在一个特定的时期内总会对某人或某事件进行连续或多次报道,此人或此事在这一时期内的曝光率会特别高。在此过程中,人物和事件的冗余度逐渐增加,此人和此事在人们心中的印象也逐渐深刻。

比如在电视连续剧《宫2》即《宫锁珠帘》,未开播、即将开播和开播后的这一段时期内,各大门户网站中常会出现关于《宫2》的新闻标题。如:在《宫2》未开播时,新浪网就于2011年10月9日写下了“《宫2》横店热拍 杜淳将再掀清装偶像剧热潮”的标题,预先把有关《宫2》的消息告知了公众;

而在《宫2》即将播出时,新浪网又于2012年1月16日写下了“《宫2》20日登陆湖南卫视 峰幂组合变客串”,“《宫2》‘雍正’当主角 何晟铭独挑大梁”等一系列标题,在此过程中,《宫2》的曝光率增加,《宫2》的冗余度也随之递增;

在2012年1月21日《宫2》首播后,新浪网中关于《宫2》的新闻标题更是层出不穷,如“《宫锁珠帘》湖南卫视开播解密五大看点”、“《宫2》首播 张嘉倪‘宫心计’初露端倪” 等标题,更进一步增加了《宫2》的冗余度,使人们对这部电视剧有了深刻的印象。

三、熵与冗余的合理使用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熵与冗余的巧妙运用可以增加新闻的新鲜感,增强新闻在读者心中的印象。然而也存在着一些过于耸人听闻、捕风捉影的标题,这些标题不合理地运用了熵与冗余,最终偏离了新闻报道的真实性与客观性原则,直至危害明星的利益,也给社会带来了不良的影响。

如前文中所指出的“萧亚轩被指好‘嫩草’勾小12岁柯震东”、“女星外遇生子终离婚”这样的标题,在遣词造句上便过于耸人听闻,对事件的报道也过于捕风捉影。虽然这样做能达到吸引读者眼球的效果,但却会给明星的合法权益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个别媒体还会经常性地使用诸如此类的标题,造成不良标题模式和不良消息的冗余。并且关于同一消息或同一标题模式过多的冗余,也未必能带来理想的传播效果。

因此,要在吸引读者注意力和增强传播效果的基础上合理地运用熵和冗余,可从两方面着手:

1、熵的运用要在冗余的范围内进行

只有熵的运用在不破坏原有冗余度的情况下,熵在娱乐新闻的标题中所产生的作用,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即是说,娱乐新闻标题中熵的使用,一定要符合新闻真实的原则,并且还要在法律与道德的范围内进行,否则熵的滥用不仅会带来较差的传播效果,也会给社会带来负面影响。

2、对正确的对象使用冗余,并注意适度原则

冗余的运用也存在着对象选取的问题,只有选取了正确的对象,才能带来合理的传播效果。若对不雅、不合乎社会道德等方面的事物进行了过多的报道,形成了不当的冗余,不论对长期的传播效果,还是对社会的发展来说,都是不利的。此外,冗余的使用也要注意适度原则,若超过了一定的度,只会带来负面效果。

参考文献

①周晓明:《人类交流与传播》[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

②郭耀华、吕苗莉,《娱乐新闻“概念泛化”解析》[J].《新闻世界》,2010(9):35

③谢春荣,《论入耳入心的广告口号》[J].《黔东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5):81-82

④朱松柏、李秀铎,《基于信息熵理论的高校校报编辑研究》[J].《新闻知识》,2010(3):79-81

⑤宗煜、徐红琳,《广告的熵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6(12):102-103

娱乐新闻范文第3篇

然而,现在有些传媒把事情做过了头,只要明星们有男和有女,不论做什么正经的事情,都会被传媒人捕风捉影,无中生有地往“性”方向设想,不仅报道俗不可耐,而且虚假到荒唐的地步。

例如2005年7月,中央电视台首席主播白岩松,为“东方时空”节目到台湾采访。台湾主持人卢秀芳在“胡连会”、“胡宋会”时,曾与白岩松在“东方时空”节目中合作过。白岩松到台湾采访,卢秀芳尽地主之谊,亲自为白岩松当导游介绍台湾。他们去了饶河夜市、24小时的诚品书店、永康街、西门町、淡水,并乘坐全世界最快速的电梯,直达101观景台,俯瞰台北盆地。一路上,白岩松经常被民众认出,纷纷跟他要签名与拍照留念。白岩松惊讶自己在台湾的高人气之余,特别谢谢卢秀芳。他笑着说:“我真是沾了你不少光!”

上面这些被报道的内容,新浪娱乐网做的标题竟然是:

白岩松逛台北夜市美女陪伴 大喊艳福不浅

今年9月28日,武侠大片《剑雨》制作组在广州举行媒体见面会,导演兼编剧苏照彬回答了很多关于剧情的问题,谈到每个主要剧中人单纯的人生目标,其中演员王学圻所扮演的太监,想成为真正的男人,要当皇帝,所以他特别需要那个“东西”来明确自己的身份(这个“目标”本身很荒唐,只是剧中的滑稽一笔)。然而,羊城晚报只关注“那话”,为此做的新闻标题是:

导演苏照彬解读《剑雨》结局 “男人那话儿也很单纯”

今年9月底,香港当红男演员黄秋生接受传媒采访。黄秋生表示,他的甲状腺病好了之后变得很快乐了。记者问:所以你表现上张牙舞爪,内心却相当平静?黄秋生回答:对,我现在没有压力,(是)的状态,没有压力,有事就“哈哈一笑”。这里的“的状态”,从上下文和当地的语言习惯看,是指无所事事,没有其他特别的所指。然而,南方都市报就此摘出来做标题:

黄秋生:现在我没压力,很的状态

黄秋生说得坦荡荡,但新闻标题做得让人感觉有的传媒人心理变态,总是有意把公众拉到“性”的方向。这种做娱乐新闻标题的模式,不是偶然的一次两次,也不是一家两家报纸,而是一种很不好的趋向,从报纸到网络。不信就读一读接连几天来南方某报的标题:

《赵氏孤儿》喂奶戏引热议 海清拒绝用“胸替”

记述流传了两千多年的经典故事的电影,难道人们“热议”竟是其中演员喂奶的一个镜头?

《雪花秘扇》剧照曝光 李冰冰全智贤暧昧热舞

电影《雪花秘扇》中有李冰冰、全智贤所演的角色在酒吧热舞的场面,导演王颖强调“原著和影片里一点同性恋的内容都没有”。可是新闻标题硬往同性恋方面拽。

“百变女郎”苗圃:会有“生理反应”的角色我都想试!

演员苗圃回答记者问时的背景,是说她喜欢有挑战性的角色,看了剧本让我有欲望,有生理反应的都特想试试。然而现在的新闻标题,却被编辑做得似乎在暗示“性”。

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新闻标题是今年9月中旬看到的一句(网上铺天盖地):

吕丽萍后悔与张丰毅离婚 称孙海英二百五兮兮

看了消息原文,报道的是吕丽萍做客访谈节目《光荣绽放》。主持人田歌问道,多少母亲为了孩子不离婚,你为什么做出这样的选择?吕丽萍表示:“你要说不后悔是不可能的。因为你那么全身心的爱这个孩子,就是在这点上很亏欠他,但是在这点上,我相信儿子有一天会知道是怎么回事,或者会理解,会有一种原谅。”又为什么会选择孙海英呢?吕丽萍解释,是因为“我觉得这个人怎么比我还二百五兮兮的”。

吕丽萍没有提到张丰毅一个字,只是从儿子角度谈到离婚;对于孙海英,根据上下文的情境,是一种爱的语言表达。现在的新闻标题,只能用“胡说八道”来评价。

明星的生活和工作,人们关心,喜欢看关于他们的报道,对这种接受需求,传媒应该满足。问题在于传媒的报道要正经,有点文化和带些文明,不该以变态的“性”暗示心理,无中生有地挖掘、引导人们向往“性”。这种“挖掘”的直接表现是失实,所说牛头不对马嘴,违背新闻工作要真实的基本要求。

看来,现在需要将娱乐新闻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以往我们太不重视这一新闻报道的领域了――提到日程上来了。现在这类失实、低俗的娱乐新闻标题,一个地方做起来,其他地方的娱乐新闻编辑看到别人做,也就跟着做,缺少自身的知识积累;加上语言功底也不够,于是一派与本地语言不相干的港味表达充斥全国。

对于娱乐新闻的记者和编辑来说,新闻职业意识和法治意识是亟待充实的方面。娱乐新闻是新闻中的一类,同样要遵循新闻报道真实、客观的原则,不能侵犯采访对象的隐私权。现在较多的娱乐新闻的作者,不知道基本的新闻写作规范,报道中常常没有时间、地点、背景的明确交代;对事实的描述,胡编乱造不是个别的,带有一定的普遍性。

娱乐新闻较多地涉及影视作品、演员的演技,这些属于文学艺术的范畴。在这个意义上,娱乐新闻还需要记者编辑具备基本的审美能力。以上谈到的娱乐新闻标题单纯追求“性”的取向,除了传媒的利益驱动因素外,与传媒人的审美水准较低有直接关系。

娱乐新闻范文第4篇

循环往复中,新闻主角们的生活状态都已悄悄翻篇……

NO.1 范冰冰恋情曝光,双方不回应。

如今状态:范冰冰、李晨早已经选择公开恋情,两人组成的“冰晨CP”频频公开出现在广大乡亲父老眼前,一起出席活动、一起走红毯、一起旅行,各自接受采访时不断地赞美对方……总而言之就是没日没夜地花式秀恩爱狂虐单身狗,甜得不要不要的,如今大家关注的焦点进阶到了“他们何时结婚生子”的地步。

NO.2 谢娜被疑怀孕,发照辟谣,张杰回应。

如今状态:该月经新闻依然坚挺地继续月经中,时不时某家媒体就会爆出一组照片称谢娜疑似怀孕,接着大家跑到谢娜微博围观她最近的照片,最后再来一个张杰接受采访澄清。一切还是原来的配方,还是熟悉的味道,如果非要说变化,那应该是张杰、谢娜夫妻以及各自团队的回应已经练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绝对不会出任何岔子。

NO.3 黄晓明向Angelababy求婚,婚期已近。

如今状态:2015年10月,黄晓明与Angelababy的豪华大婚备受瞩目,轰动整个娱乐圈,并且连续数日刷爆新闻版面与每个人的朋友圈。现在两人最让人关注的焦点在于:婚后聚多离少的夫妻俩如何维系感情以及造人……感觉大家为了明星夫妻的人生大事简直是操碎了心。

NO.4 张柏芝带孩子游玩,与路人合照显亲民。

如今状态:热度比起去年稍有下降,但依然是月经新闻之一。与此同时,与前夫谢霆锋的种种相关传闻也不时出现在新闻中,如孩子教育、孩子见爸爸等问题。

NO.5 王菲被疑怀孕,谢霆锋怒斥记者。

如今状态:大概是因为去年言之凿凿地传了数次“疑似怀孕”,结果全部被证实为虚假消息后,围观群众的八卦神经逐渐麻木,加上王菲的年龄越来越大,怀孕的可能性也在降低,所以该大姨妈新闻在今年的露出频率已降低,不过还是陆续有不少“知情人士”坚持“爆料”。除此之外,“王菲-谢霆锋-张柏芝”的三角新闻关系链仍在继续,只要其中一方有问题,相关两方的新闻全部接连出现。

NO.6 郑爽受访再提张翰/张翰受访再提郑爽。

如今状态:如今张翰正式承认了与古力娜扎的恋情,郑爽在之前也被拍到与胡彦斌谈起了恋爱,张翰与郑爽的过去恋情开始翻页,越来越少被提及。只是不管什么话题,只要有关郑爽,一定会成为热搜榜的头号热门内容,可见郑爽的人气与关注度只增不减,故在月经新闻方面,郑爽在今年换了个新话题继续前进,并且超越去年的排名,登上了排行榜的第一名。

NO.7 贾乃亮晒女儿美照、田亮晒女儿美照。

如今状态:由于《爸爸回来了》连续两季的热播,加上甜馨强大的个人魅力光环以及满世界圈粉的强悍能力,使得贾乃亮可以天天“蹭”着女儿上新闻,在去年、今年皆成为了月经新闻的中流砥柱;田亮凭着常常刷女儿森碟的日常,使得自己与女儿的相关新闻成为去年的月经新闻,但由于热度下降,今年的月经新闻已经不再有田家的位置……前不久,广电总局颁布了限童令,人人都爱的甜馨、森碟接下来都没办法再出现在综艺节目中,由于曝光减少必然导致热度难以持续,贾乃亮明年能否“蹭”着女儿登上月经新闻还是一个未知数,但是wuli甜馨永远萌萌哒!

NO.8 邓紫棋再耍大牌,知情人谈相关情况。

如今状态: 邓紫棋耍大牌已经成了过时新闻,她神奇的皮裤、超短的紧身裤打扮倒成了大家欢天喜地议论的焦点,而如今最热的当属她和华晨宇的绯闻,不知道何时,这艘疑似爱情的巨轮说启航就启航,不过最近被当事双方矢口否认,说沉也就沉了哦。

NO.9 文章、马伊恩爱现身

如今状态:既然文章、马伊P恩爱现身的月经新闻在去年出现了整整一年,那到今年大家终于习惯了两人的合体现身,再也不把这件事当成新闻来看了,而两人最近一起登上新闻是因为要合拍电视剧。不过,文章出轨门的影响余波强大,是他身上难以逃开的话题点,一有风吹草动,热度必将骤然增高。

娱乐新闻范文第5篇

一凡事都有其表现形式。娱乐新闻对其表现形式有着较其他新闻更宽泛的手法和更形象的要求。与都市化生活类报纸相比,党报的娱乐报道起步较晚,经验不足,版面有限。版式陈旧,新闻滞后,读者觉得不好看;报道不深入、不连贯,读者觉得不耐看;缺少贴近性、远离生活,读者不愿看。解决好“好看、耐看、愿看”问题的关键,就是要提高报道的时尚化和观赏性,这是搞好党报娱乐报道的首要问题。张艺谋拍的每一部电影为什么总受人关注?首先就是好看,明星多,画面美,艺术性强。观众能坐住、能看下去,看下去了才能懂,懂了才能受到启发或感染。时尚、可读、好看,不是生活类报纸的专利。读者愿意看的,党报就应当做好。娱乐新闻首先传递给人的是身心的愉悦,是一种感受,一种回味和联想。娱乐新闻犹如一道道山清水秀的风景,让人看后心旷神怡,浮想联翩。娱乐报道的记者、编辑就是导游员、解说员,引导游客步入美不胜收的佳境,同时作诗情画意的讲解,让读者既悦目又赏心,得到最大的满足。 作为省级党报,《大众日报》自2004年改扩版以来,娱乐报道走的就是一条“突出多样化、观赏第一、格调并举”的路:既有“独家专访”重头戏,又有“小逄观星”独角戏,还有“第三只眼”评书;既有富有冲击力和时尚化的大幅新闻图片,又有信息超市化的“娱乐资讯”。力求广泛筛选新闻,精心设计版式,巧妙制作标题,做到“浓眉大眼,图文并茂,色彩鲜艳,新颖时尚”,目标只有一个:强烈地吸引读者眼球。如今,“娱乐” 版虽然是《大众日报》的最后一个报底版,却是颇受读者喜爱的一个版。有读者把她比喻成“烂漫盛开的夏花”。实践说明,党报的娱乐新闻同样可以做得“好看、耐看、愿看”。当然,读者的娱乐多元化需求,娱乐新闻的报道形式,不是一成不变的。党报娱乐报道要时刻把握读者的脉搏,不断进行摸索和探求。不拒时尚,为我所用,推陈出新,才能保持朝气和活力。但是无论如何创新,其目标是不变的,那就是让读者的眼球一天也不离开党报的娱乐新闻。

二娱乐从来都有雅俗之分,娱乐新闻“雅俗共赏”的境界是很难达到的,而“雅俗分赏”才应是娱乐多元化趋势的正常表现。具体说来,从每天浩瀚的娱乐新闻中,提炼给读者什么样的可读信息,可读信息的格调和品位如何,是党报娱乐报道值得研究和提升的灵魂问题。娱乐新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明星新闻,而对明星新闻的把握,最能体现一张报纸娱乐报道的尺度。一味投读者所好,每事必报,既易言过必失,又易走向媚俗,但不理不睬也绝不是品位。对明星新闻的过度报道,到头来造成了娱乐报道的低俗化,这是目前娱乐报道一个很突出的问题。有的媒体不遗余力争夺读者的眼球,不惜付出低俗化的代价,最终却游离了“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的指导思想。党报的娱乐报道,应该全面关注娱乐领域的动向,洞察明星们的言行,而后有选择、有余地、有思考地进行报道,对纯娱乐的事情可以不炒,但不能不说。“炒”是一种反复动作,是一种由生而熟的过程;“说”只是一种关注,一种客观报道,纵然没有热热闹闹的场面,也有一言九鼎的声音;即便没有扎眼撩人的风光,也有不同凡响的视角。其根本在于,通过娱乐报道“积极引导,趋利避害”,让读者从中获得积极健康的思想道德熏陶。《大众日报》开辟“娱乐版”不到一年的时间,寓引导于娱乐之中。回顾总结起来看,我们主要坚持了娱乐报道“三不”、“一主”的原则:不捕风捉影抢发未经证实的新闻,不炒作明星的隐私和绯闻,不报道“走光”、“露点”之类的低级趣味的新闻;以报道明星或名人的艺术观念和艺术实践为主。我们的体会是,格调和品位是党报娱乐报道的灵魂,也是党报的文化立场,往往越是通俗而不媚俗的东西,其娱乐功能、引导功能才越强,而竭力取悦和极力高雅,都难以持久。名人、明星无疑是当前娱乐报道的主要看点之一,娱乐圈里的名人、明星就那些,写来写去也总跳不出这个“小圈子”,何况真正令人关注的有亮点的名人、明星并不多。如何面对报道过的名人、明星呢?娱乐报道的记者常有这样的困惑。我们都知道近几年歌坛上有个“最受欢迎的女歌手”叫韩红,但却不太知道有个叫王黎光的人,其实韩红唱出名的很多好歌都是出自王黎光之手。在一次中央电视台对北京电影学院党委副书记王黎光的专访节目中,韩红说道:“王老师在创作歌曲上是个天才,我在演绎歌曲方面也有一定的天才。” 这就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切入点。韩红唱歌屡见不鲜,说自己有天才,还是第一次。其实,名人就像是“金矿”,看上去哪里都有发光的地方,只有开采提炼出“纯金”,才是你的本事,才是真正的看点。

三大众媒体对公众人物有监督的权利和义务,但是这种监督应该是真实的、有益的和有选择的,而无需事事监督,更不是“伪监督”。遗憾的是,现在确有媒体(尤其是部分网络媒体)借助名人效应,打着监督的幌子,每天都在挖空心思地开掘或制造涉及名人隐私的所谓“花边新闻”、“八卦新闻”,以此来吸引读者的眼球。这不能不说是当前媒体娱乐报道中的一个悲哀。按照我国的法律,个人的隐私是受到保护的。普通人如此,名人也是如此。从一方面讲,读者有知情权;而从另一方面讲,名人也有隐私权。如何调解这种“供”与“求”的矛盾,是当今每家媒体把握娱乐新闻的一个尺度。近两年来,从“张铁林与周璇案”到“黄建中与张钰案”再到“赵忠祥与饶颖案”,越炒越热,越炒越歪,今天名人说了一,明天另外一家媒体一看你出了一,那我就写二吧,后天再一家媒体一看你们出了一二都没事儿,那我就写三吧,第四家一看你们一二三都出了,我就写个一加二加三吧。不知何时,这种“恶性感染” 侵入了娱乐报道之中。最可悲的是,读者也被不知不觉地沉浸其中,读得津津有味。目前,对于网络媒体的报道侵权行为,国家还没有出台明确的惩治条例和规范办法,而作为主流媒体的报纸、电视、电台的娱乐新闻报道又越来越依赖于网络信息,出现了对娱乐新闻鱼目混珠、良莠不分状况的疑惑。类似这样的“娱乐新闻”,纷至沓来,真伪难辨,党报娱乐版要不要报?如何报?对此应该把握住三个方面:一要学会识别,二要有选择性,三要会整合。也就是说,党报的娱乐报道可以涉及,但要“慧眼识珠”;可以报道,但要报得与众不同;可以传播,但要注重引导与格调。目前的稳妥做法一般是:借鉴或转发新闻发生地可靠报纸的相关报道,结合网络信息加以判断、取舍与整合。这其中首要的,也是最主要的,是要学会识别与把握,功夫下到“版”外。

娱乐新闻范文第6篇

而肩负传播信息、引导方向的主流媒体的文娱新闻报道,应与其相适应,既不能低俗、庸俗、恶俗,满心“市场化”,也不能无视必要的“市场观”,以致脱离了受众的健康需求。

“市场观”,是指我们制作新闻产品时,应建立起一种与受众紧密相连的关系,心中时时刻刻要有读者、观众的需求,遵循市场规律,讲究“产销对路”、“随行就市”。要经常了解市场,做市场调研。这与我们导向正确、思想内容健康的办报方针绝不矛盾。一个是市场攻略,一个是市场规范。我们应该寻找、服务、引导、做大这个市场。

一、 主流媒体应理直气壮地报道文娱新闻

在多元化的社会里,文化领域的多元化表现不仅难以避免,还应该提倡。作为主流媒体,要按照党的方针政策,尊重差异、包容多样。

近年来,娱乐已成为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其影响力也越来越大。因此,以前单一的以文学、出版、戏剧为代表的文化新闻,目前已难以令读者与观众,尤其是年轻受众群满意。娱乐与文化并重,已成为媒体文化新闻板块的必然选择。为满足受众需求,适应市场发展,绝大多数的都市报、晚报、时尚杂志、电视媒体,都开辟了专门的娱乐新闻版、频道,而且迅速成为媒体抢夺眼球,提升发行量、收视点击率的重要支柱。

主流媒体的文娱新闻工作者,只有先树立起正确的“市场观”,然后才能得以在其中进行健康品位的引导。有些主流媒体因为党报党刊的定位,一贯保持其严肃性,其文化新闻往往突出宣传性,强调主流价值观,以图书出版、戏剧演出报道为主,似乎不屑于以影、视、歌明星为主的娱乐新闻。对泛娱乐化倾向,主流媒体不迎合、不炒作、不渲染的态度是正确的,但对文娱市场全然采取“回避的态度,不介入,不闻不问的鸵鸟政策”①,这就与主流媒体传播健康思想观念、引导大众文化欣赏水平的责任不相符合了,更与主流媒体也有“商品属性”的理念相悖。老百姓尤其是青年人,现在对娱乐生活的需求十分迫切。面对有强大需求的市场,我们的主流媒体不能为了抵制娱乐中的低俗之风,就消极地把娱乐报道拒之门外,如同为了泼脏水,竟把水中的婴儿也泼掉了。这显然是一种“因噎废食”之举。

我国著名新闻学家、杰出的新闻教育家王中教授说:“我认为报纸有两重性:一重是宣传工具,一重是商品,而且要在商品性的基础上发挥宣传工具作用。”即“既要提供新闻,又要进行宣传,这是报纸的两种功能”②。李良荣教授在《新闻学概论》中也说:“认识到报纸和广播电视产品也是一种商品,对我国新闻工作者有积极意义。经常考虑读者的需要,新闻媒介如果不能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受众就不愿意去买,去看,一切意图就会落空。”③

主流媒体在新时期的商品属性,已渐渐明显。既是商品,就要有市场。文娱新闻是受众市场呼声最高,也是最受欢迎的品种之一,所以主流媒体应该转变观念,组织队伍,制作和发表受人们欢迎的文娱新闻产品。

二、当前的文娱市场与文娱新闻报道

1.读者观众的需求与分布

树立“市场观”,首先要了解我们面对的市场。笔者因在媒体文化新闻部供职,所以经常对文娱市场进行调研,以掌握第一手资料,合理配置报道资源。根据笔者的调查统计,主流媒体几乎百分之九十的受众在了解重大政策信息、国内外重要新闻后,都阅读、收视文化娱乐新闻。其中,三十岁以下的年轻受众愿意了解影、视、流行歌曲、话剧界明星的表演消息、个人婚恋情况、事业发展的动态;四十多岁的中年受众对娱乐新闻深层次的、具有文化内涵的开掘性报道更有兴趣;而五十岁以上的中老年受众则更喜欢电视剧、戏曲、图书、民族音乐的报道,以及文化现象分析与批评的文章等。

如果细分,在上海,有关明星的娱乐新闻,最热心的受众约有30万人;古典音乐的发烧友大约4000人,加上能经常欣赏音乐的听众约上万人;舞蹈爱好者近5万人;民族音乐爱好者约20万人,其中实际的消费者占五分之一,媒体受众约15万人左右;戏曲的爱好者约有10万左右,实际消费者不过万,基本都是受众;电视剧的常年观众约有100万,他们当中的报纸读者约在50万左右。除此之外,对文娱活动和文娱新闻有兴趣的市民更是不计其数。

2.主流媒体应主动调整采编力量的配置

从目前受众市场的分布看,文化与娱乐新闻的需求人群大概是二成对八成。而目前多数主流媒体,尤其是主流报纸,采编、版面资源配置并没有完全满足市场需求。如果有10名记者,一般采写影、视、歌娱乐新闻的记者只占三分之一左右,文化条线记者则占到三分之二,版面上有百分之六十是文化报道。

笔者认为,主流媒体应在与自身的大定位并不矛盾的前提下,为文娱版面准确定位,有关采编部门应不断调整采访力量及版面资源的市场配置。以新民晚报为例,其文娱新闻版面奉行“市场的健康文娱需要,就是我们的努力追求”原则,目前文化新闻部的9名记者,经过重新调整,文娱新闻记者从原先的3人增加到5人,文化记者4人,版面百分之六十以上以娱乐内容为主,基本与市场需求相适应。

3.根据市场健康需求制作内容

主流媒体文娱新闻,应按受众层次,根据市场需求进行采制。比如纸质媒体,瞄准年轻读者的需求,可以安排及时性的明星图文报道;针对中老年读者对影视剧报道的需求,可以安排影视剧动态新闻、赏析评论、节目预告稿件;针对音舞、戏曲、图书读者的爱好,可以安排演出现场、幕后花絮报道,以及当红作家、戏剧名角专访等等,这方面的报道不一定太集中,数量也不必太大,但要“长流水,不断线”,每天都要“透口气”。

4.文娱新闻的版面应活跃多彩

有些主流报纸的文娱新闻版面,经常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是一种与要闻版区别不大的严肃面孔。尤其是对图片的处理,“小鼻子小眼”,甚至整版都没有一张靓丽的照片,显得非常沉闷,缺乏动感和娱乐性。读图时代的到来,使得报纸必须重新审视视觉的重要性,更加重视对图像的使用。这些年来,新民晚报文化娱乐版在进行版式创新时明确:改变以前文字才是内容,才是“王”的观念,视觉与图片也同样是内容,也可以为“王”。以前在编辑眼中,图片只是配图,地位比文字低,现在则是图文并茂。

5.记者需放下身段

主流媒体树立“市场观”,对记者,尤其是文娱记者是个考验。主流媒体的社会地位都比较高,要记者放下身段去找娱乐界人士获取新闻源,常会有心理障碍。他们普遍存在大报记者的架子、朝南坐的脾气,对那些娱乐明星的态度是“你不来找我,我不去见你”,于是明星新闻往往让实习生代劳。结果是信息源少,现场感少,鲜活度差,总体质量不高。虽然有事后的深度观点报道,但时效性已经失去。这种脱离市场需求的状况需要大力改进,要切实确立为读者服务的理念。

三、文娱新闻要坚持高品位高格调

1.文娱市场主要的娱乐元素

文化生活中的娱乐,实际上是从文化内容派生出来的软性的、通俗的、充满趣味性的一部分。新民晚报老社长赵超构先生曾经说过,娱乐的实质是趣味、生动、通俗。

目前文娱新闻所普遍关注的娱乐元素,主要包含明星、爱情、表演、画面、游戏、惊险等。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明星。明星的艺术创作、家庭、生活、情感、逸闻等皆可成娱乐新闻。所以有种说法,娱乐新闻就是明星新闻,娱乐产业就是明星产业,明星的一切都有市场。

其次是画面。电视媒体本身的性质,决定了它难以表现深奥、清晰、凝重的语言过程,而必须有动感的画面,以满足人们对视觉的需求。如今的电视媒体更强调画面的丰富与速度,平均3.5秒一个镜头④。而纸质媒体的娱乐版面,如果说以前只要刊载一些软性的文化社会新闻、演出幕后花絮、演员专访等就能使娱乐气氛浓郁的话,那么面对新时期的读者,要是没有大量斑斓夺目的图片,就很难调动起读者的阅读欲望。

2.防止文娱新闻成为“调味品”与“调色剂”

文娱新闻有市场,但我们的媒体,尤其是主流媒体,却不能滥用娱乐元素。明星新闻过多过滥,势必会成为绯闻、八卦;无限运用画面,则会造成视觉污染,削弱版面文字与镜头话语的思想力。

今年八九月间,国家广电总局对《第一次心动》、《美丽新约》、《超级情感对对碰》等恶俗节目叫停。而制作这些触犯道德、审美底线的节目,都是由重庆电视台、广东电视台等主流媒体录制的。令人深思的是,这些主流媒体以前的节目,在观众眼里,都是极其端庄、严肃的,可为什么它们会在短时间内,迅速从一个“正面形象”,变成了“负面典型”呢?主要是他们陷入了片面追求市场化的误区。

以前,主流媒体的节目受到严格的审查制度约束,严肃有余,活泼不够,难以吸引观众的视线。如今,在“收视率”的残酷竞争下,在背后巨大的经济利益驱使下,一些主办方自以为明白了娱乐拓展市场的妙处,于是在节目策划中,均将娱乐当成了整体节目的“调味品”与“调色剂”。

所谓“调味”,就是在节目中穿插“血腥”、“恐怖”、“暴露”,有“火辣辣”的刺激;所谓“调色”,当然就是“将庸俗当有趣”,“将肉麻当幽默”,“将当时尚”,企图用黄色,把荧屏变得五彩斑斓,吸引观众的眼球,获得利益。

但是,正如美国电视主持人布热津斯基拒绝播讲泛滥的明星希尔顿出狱的娱乐新闻,将稿件当场烧毁,任何国家的主流媒体,都是有道德底线的。我们的主流媒体如果把娱乐元素当成是市场的“调味调色品”来“恶搞”,不仅会招致管理层的严禁,也会令观众厌恶、唾弃。目前纸质主流媒体虽然还没像电视媒体那样,因滥用娱乐元素而遭到管理层的“叫停”,但小报小刊的庸俗明星八卦新闻所产生的不良影响,应引起我们的足够警惕。

3.避免文娱新闻“浅薄化”

主流媒体对娱乐报道的另一个误用,是仅仅让娱乐新闻成为文化新闻的一种补充,扩大一些信息量,然后美其名曰:“版面生动、可读性强”。实质是被动应付,在展示式的报道中,把娱乐新闻做得“浅薄化”了。

读者在版面上看到的是一些明星逸事,俊男靓女、欢歌笑语、华衣美服。当然,这些轻松愉快的娱乐消息,的确可以放松现代社会人们激烈竞争的神经,远离生活的烦恼,享受到媒体给他们带来的。“但在这种文化逻辑的征服下,新闻开始追求感性化、平面化和狂欢化的叙事原则。他们不再充当现存消费性日常生活的批判者,而是有意无意成为这种日常生活意识形态的塑造者,他们也不再向社会公众提供一种对现存生活批判的挂念和思想,而是直接诉求人们该如何去享受生活”⑤。这种简单顺应市场需求的文娱新闻,也许适用于非主流媒体,而不应成为以“思想引导市场”为己任的主流媒体的选择。

4.文娱新闻评论要成为主导

面对海量的文娱信息,主流媒体在传播中,应切合自己版面及播出时段有限的实际条件,要抓住重点、热点、焦点,及时作出反应,占领市场。而且,不能仅仅充当信息的提供者,更重要的是从引导、服务读者与观众的角度出发,担当正确解读信息、引导受众对信息进行准确分析与正确判断的权威诠释角色。不仅要使读者与观众快速了解娱乐事件的大致经过,而且要探入到娱乐活动的深层次,用主流价值观为指导进行潜移默化、和风细雨的引领,提高受众的情趣水平,审美格调,充实大众的精神生活。

一般都市类报刊、电视媒体的文娱头条,总是以最感性的大牌明星充当主打,以吸引眼球为第一原则。主流媒体的文娱版面则不同,头条决定导向,应该以观点鲜明的热点新闻评论作重点,迅速把握好基调。2007年7月12日,网络爆出智障明星舟舟谈恋爱的消息,当天新民晚报文娱版面迅速作出反应,刊登了新闻评论《舟舟“谈情说爱”谁在幕后“做媒”》,对当下媒体为迎合某些读者、网友的低俗口胃,制造“绯闻”假报道的现象进行了痛击,受到了读者和主管部门的好评。

电视媒体过去认为以其“浮光掠影”的播出特点,难以运用评论的形式引导舆论,而如今新闻透视、聚焦、谈话类栏目的崛起,证明电视评论亦大有作为。

5.文娱记者要学会写言论

主流媒体的总编辑、部门主管要站在文娱市场的高度,经常对文娱热点“发声音”,撰写各类评论稿件,用主流价值观、荣辱观引领市场风气,抵制低俗文化的泛滥。而处于采访一线,对情况掌握得比较透彻的文娱记者,更要不断地给版面提供文娱新闻评论、短小精悍的言论等。因而主流媒体的文娱记者,比一般的媒体记者要有更高一层的政策水平、理论水平与思想水平。这是主流媒体勇于进入市场,而又不被市场淹没的根本保证。

(作者系新民晚报文化新闻部主任)

注释:

①吴为忠:《媒体文艺传播需要评论积极介入》,《新闻午报》2007年7月16日

②《王中文集》,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③李良荣:《新闻学概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娱乐新闻范文第7篇

而与牛国庆不同的是,曹继依然使用与10年前一样的工作模式,继续在图片库的娱乐摄影领域中深挖。

在本土娱乐业的起步节点入行

2006年,南方报业集团的重点之一是开拓娱乐新闻市场,这似乎也是中国本土娱乐业开始高速发展的节点。这也预示了之后国内娱乐新闻的报道风格日趋多元,而媒体对娱乐新闻、照片的需求也比以往更加强烈。曹继正是在这个节点踏进娱乐摄影领域。

在娱乐新闻产业开始扩张之际,其对图片和新闻的需求量与日俱增,在这种情形下,曹继有机会成为了《南方都市报》娱乐版的特约摄影记者,开始“跑口”。“但我不是正规军,学的也不是摄影,所以应该说工作能力是在拍摄活动中培养的。”曹继说。从那时开始,他就保持着每周参加4到5场娱乐活动的频率,一直到现在。

而开始与图片库接触,也是因为有亲朋好友带路,在当时曹继的哥哥已经是一家网站的摄影师,跟图片库有比较成熟的合作,因此他也将这种对自由摄影师来说非常重要的经营模式介绍给曹继,算是带他入了门。

“从一开始就做娱乐,是觉得挺有意思的。”但如何有意思,曹继却有点说不上来,可能一入行就在这个领域,十多年拍下来会有着复杂的感情,娱乐圈本身就是最锋芒毕露也是最充满暗涌的行业,放在台面上的新闻背后可能有更多耐人寻味的故事,人性会在大众媒体的镜头前被无限放大,或许正是这种复杂一直吸引着曹继,因此进入这一行对他来说“并不是因为娱乐照片好赚钱”。

明星在变,摄影师不变

回想这十年,首先是中国娱乐本土界轰轰烈烈推进商业化并发生激烈演进的十年。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港台娱乐业从明星、电视、电影等多方面占据内地市场的大半江山,四大天王无疑是当时的全民偶像。而本世纪初,在2004年第一次公布的福布斯中国名人榜上,被称为“四小花旦”的赵薇、周迅、章子怡、范冰冰集体亮相,黄晓明、陈坤、孙红雷等现在的当红男性也在这一时期先后登场。到了2016年福布斯中文网公布的名人榜单中,范冰冰连续3年稳居第一,鹿晗等新生代明星也开始异军突起。除了内地演员开始扛把子,中国内地电影也已开始正视商业,不再讳言金钱,模仿好莱坞举办的豪华电影首映礼也司空见惯。

而这十年的风起云涌都可以在曹继的照片中寻到踪影。他以一种很稳定的工作方式,成为中国本土娱乐业的观察者、记录者。他积累了大量的照片,王菲、范冰冰、周杰伦,几乎每年的焦点人物拍摄他都没有缺席,而积攒下来的大量照片在库里滚动,给他带来每月超过万元的收益。

“其实这些收入都是由市场决定的,如果没有活动,那我拍什么呢?”曹继说。

网络媒体客户增多

在过去十年,伴随中国本土娱乐业起飞的同时,中国互联网的强势崛起也为自由摄影师发放了前所未有的福利。

以前由于传统娱乐媒体的更新周期固定,版面限制多,所需的娱乐图片非常有限。但网络娱乐媒体的发展,使得娱乐摄影的市场一下子成倍数增长。想看娱乐新闻,所有的受众可能都首选网络媒体,希望在第一时间看到最多、最精彩的娱乐图片。

或许正是因为需求量的剧增,再加上图片库让摄影师不用直接面对客户,曹继一直埋^在拍,也没有想过为什么卖得特别好。“我也不是很关心拍摄数字,自己拍摄的水平也一般,可能是图片库的推荐起作用吧。”曹继猜测。但事实上,他并不是一个什么都不想,只凭腿脚勤快成功的摄影师。

“为什么能卖得好?”“可能是有一些独家的东西吧。”“那怎么拍到这些独家内容的?”“嗨,我纯属是瞎捞。”在回答的层层推进间,得知曹继为了“瞎捞”也是进行了不少尝试,比如在现场对可能会出现的一些意外情况做预判,“有的明星,在红毯上实在是穿得那么少,不想拍也得拍,可能走两步一弯腰就能有点‘意外情况’。”

而且,曹继的心态一直很好,别人拍到的独家自己没有也不会太失落,他说“这样对自己比较好”。

娱乐新闻范文第8篇

祖德兄爆出了N年前的新闻,说是L不是谢家的,而且居然也不是陈家的,汗!这样的“星闻”着实让人摸不着头脑,反正八卦满天飞,柏芝却不见了。

谢霆锋一家绝对是个新闻富矿,从年轻风流到老的谢贤,美貌如花性格直爽的妈妈狄波拉,作风完全西化的妹妹谢婷婷,再加上个行事泼辣的老婆(或前妻?)张柏芝。香港八卦小报的版面被这一家子撑起了半边天。

我绝无讽刺之意,大陆娱乐圈这样的富矿真是不多,明星太端正太高高在上了,所以爆出吸毒就会让媒体“哗然”,离婚了媒体才一窝蜂地冲上去关注,还关注不到点子上。面访群访问不出热辣的问题,还要拐弯抹角,哪像香港的娱记,一张口直接戳到要害问题,一个长镜头就直接往明星儿女的脸上推。要出位要效果要真料,他们是从来不手软的。

这一次小谢柏芝闹离婚,和往常一样,又不太一样,主要是知名DJ查小欣俨然成了谢家的发言人,众多八卦(而且明显是代谢家扫张柏芝出门为目的)喷涌而出,从前那个重情重义爱霆锋爱到骨子里的谢太太一夜之间变成了吸血毒妇。亦舒师太说过的啊,所有的秘密都是亲密的朋友放出来的。所以查小欣的话,让人没办法不信,最近一次的节目中查小欣说,小谢和柏芝还没有离婚,可是却真实存在婚姻的问题。晕,哪段婚姻没有问题?问题大小而已。有人觉得下班由谁去买菜做饭都是婚姻中的问题,有了问题就解决问题好了。所以,请不要假用完美的眼光和看待好似完美的爱情。两者既然都不存在,又何必苦苦纠结呢?只是娱乐新闻的副作用就是制造效果,更何况我们所有人都是天生的窥私狂,看客你别否认,要不然你为什么在微博上搜罗各种消息,发各种感慨,为什么你现在还在读这篇文字?

目前听到最好笑的说法就是“他们离婚了,我再也不相信爱情了”,就连我一向理智至上的女友都说: “如果张柏芝离婚后和陈冠希复合,谢霆锋跟王菲结婚,李亚鹏和周迅在一起的话,我们就相信爱情。”我当然知道这是一句玩笑话,也知道在网络传播时代这样一句容易戏仿的句式会像“给力”“你懂的’:被不负责任地用到滥俗,但是这句话背后的不安全感和失落如此显而易见,我也相信真的有人被这个消息震到了,就像当初大S汪小菲闪电结婚一样,就像当初阿sa和郑中基被爆离婚一样,就像当初陈冠希、阿娇、张柏芝那几百张让人吓掉下巴的照片一样。生活永远比电影和小说精彩,如果每一次都被这样的消息给震到,那还是少看一些娱乐新闻吧,有益身心健康。

被震到的各位是否过于将自己幸福和安定的来源拱手让予他者?娱乐新闻负责制造的是闹哄哄的料,构建的是一个魔幻现实主义的世界,这里面一切的荒诞与神秘就是这个行业的底色,如果将之认为是真的,就好比对着一个哈哈镜认真化妆,面目全非是必然的,搞不好还会自我认知发生严重扭曲,太入戏了就会人戏不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