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写作手法

写作手法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写作手法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写作手法范文第1篇

蒙太奇是指对构成艺术系统的视听造型元素、表意元素、链接元素进行有机组合,以形成具有一定艺术功能的表现手段、思维方法、操作技巧的总和。

蒙太奇式的写作手法是指蒙太奇是一种反映现实的独特的形象思维方法,是一种艺术的基本结构手段、叙述方式,是一种具体的编辑、制作、表达方法与技巧。

运用蒙太奇式的写作手法将文章中的视听造型元素、表意元素、链接元素之间的组合遵循一定的逻辑与艺术规律,包括各元素间的组合规律与总体组合规律,有匀称和比例、对称和均衡、反复和节奏、暗示和呼应等,主要有表象与主题的统一、和谐与多样的统一。

蒙太奇式的写作手法的构成有创造运动、再造时空、营造气氛、调控节奏、诱发想象、升华主题、展示风格。这种艺术明显地体现在文学语言的表达与文学形象塑造中,文学蒙太奇在于它采用形象思维,能以叙事和表现手法来塑造艺术形象。

(来源:文章屋网 )

写作手法范文第2篇

即叠章,重复的几章间,意义和字面都只有少量改变,产生细腻的结构美和音韵美。

一唱三叹的解释:一个人领头唱,三个人和着唱。原指音乐和歌唱简单而质朴。后转用来形容诗婉转而含义深刻。出处:先秦·荀况《荀子·礼论》:“清庙之歌,一倡而三叹也。”

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分句;含褒义。

同时也是常见于《诗经》中的手法(如《蒹葭》),即叠章,重复的几章间,意义和字面都只有少量改变,产生细腻的结构美和音韵美。

写作手法范文第3篇

考察当前新闻导语写作,就会发现概念性导语、概括性导语、笼统性导语、综合性导语等等抽象性导语充斥在我们的新闻报道当中。抽象性导语恰恰忽视了读者阅读新闻时的首因心理,不能调动读者阅读新闻的兴趣,缺少激发读者阅读的兴奋点。

为解决这个问题,记者在采写新闻时应力求导语的形象化。新闻是关于事物真实信息的传播,真实的东西都是具体的,具体的东西往往是生动形象的,因此,从新闻事实中一些具体、实在、生动形象的片段入手,能立刻使读者置身于新闻事实当中去,仿佛目有所见,耳有所闻,心有所感,从而使新闻吸引人、感动人。记者精心采访,敏锐地捕捉这些片段、侧面并安放在导语中,能使读者一见便知该新闻所要传递的主要新闻信息及意义。

形象化导语写作要求记者在新闻事实中沙里淘金,把新闻事实中最重要和最吸引读者的小故事,新闻事实主体的行为动作,新闻事实发生时的场景,新闻事实主体的语言对话,以及能引发读者思考追索的问题安放在导语中,使之熠熠闪光,让读者一见倾心,牢牢吸引住读者的目光,诱使读者阅读整篇新闻。

1.以小故事为导语。通过小故事,以个人体验为切入口和线索来报道某一重大新闻事件或解释新出台法规政策。故事化新闻导语充满人情味,以小见大,从点到面,从微观到宏观,能把重大事件具体化,政策法规人性化,这样能贴近读者,使新闻一开头就把读者深深吸引住。请看消息《汉阳区14所公办小学拆掉"门槛"》(原载2002年10月17日《湖北日报》)导语:

本报讯:昨日是汉阳男孩罗昭有生以来最难忘的一天,在汉阳区五里村小学加入了少先队,抚摸着胸前鲜艳的红领巾,这个12岁的孩子激动得泣不成声:"我入队了,我和城里的孩子一样了!"

和他一起入队的,还有该校另外255名外来打工子女。今年9月,汉阳区取消了辖区14所小学的借读费,目前已有9514名打工子女进入了公办小学就读,占辖区学龄打工子女总数的70%。

这则新闻的导语下笔便用了一个普通小学生的故事来反映汉阳区政府、教育部门给打工子女平等受教育的机会与权利这件令人高兴的新闻事实。新闻事实中人的故事,特别是普通人的故事,具有吸引力与感染力,往往是读者最爱看的。

2.以新闻场景为导语。通过描绘一个很有吸引力的场景作为导语,这种场景能够强烈地刺激读者的各种感官,使读者产生各种感觉,如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调动读者的想像力和情绪,而不是抽象思维。记者通过自己或目击者的眼耳等各种感官,捕捉各种感性的画面,并把这种感受,具体描绘到导语中去,把读者带到新闻现场,这种感觉化了的新闻导语能给读者以巨大的冲击力,并留下持久深刻的印象。请看消息《长江上游仍在砍树》(原载1998年8月20日《人民日报》)的导语:

新华社攀枝花1998年8月19日电长江上游地区大片森林仍在遭受数千把斧头和电锯的砍伐。记者近日随世界银行组织的14名生态、环保和人类学专家考察雅砻江下游的二滩水电站库区生态环境,见到江面漂浮着上游漂运下来的上万根三四米长、脸盆般粗的木头,小舟左冲右突一个多小时后才驶离码头,行出不到1000米,数万根粗木密密麻麻地塞满了几百米宽的江面。

记者像是一位高明的摄影师,一开始就把镜头推向新闻现场:宽阔的江面被数万根脸盆般粗的木头塞满了。作者没有简单地用干巴巴的概括性导语来陈述新闻事实,而是寓形象于事实之中,运用特写的笔法,让读者身临其境,在浓郁的现场气氛中,感受到砍伐树木的严重性和禁止砍伐的紧迫性。

3.以新闻事实主体语言或者对话为导语。引语是多数新闻稿件的重要组成部分,就像小说中的对话一样,引上几句就能使稿件生动活泼,能使稿件"动"起来。记者在采访中要有灵敏的听觉,能捕捉住精彩而又言简意赅的引语和对话,特别是捕捉能体现新闻事实本质意义的引语并写进导语中,"话到人到",这样能调动读者情绪,有助于新闻的感觉化和视觉化。也能使读者对新闻报道产生抑扬顿挫之感,避免令人乏味的平铺直叙。请看消息《人大代表张银莲敢说真话》(原载1996年12月26日《人民日报》)导语:

本报讯:山西省安泽县唐镇村农民、养猪专业户张银莲,从当选省人大代表那天起,就说:"我当代表,不能人家说啥就说啥,要自己想,自己看,要为人民说真话,要不,我宁可不当。"她这么说,也这么干。

导语引用张银莲朴实的话语,加上人物身份的介绍,一个来自群众,敢于替群众说真话的人民代表的形象便活生生地立在了读者面前,真实自然。正是这句引语架起了新闻人物与读者之间交流的桥梁,深深吸引读者、打动读者。

4.以新闻事实主体的行为动作为导语。一个动作就是一幅画面,新闻事实主体的系列动作就是系列画面。记者通过现场观察,捕捉或提炼出能够突出新闻事实本质意义的动作并写进导语,那么读者阅读导语时便马上在脑海里翻滚着一幅幅画面,迅速调动起读者的思绪,产生阅读新闻的欲望。请看消息《8人承包盖章40天盖了270枚》(原载1998年3月12日《贵州日报》)导语是这样的:

本报讯:清镇铁合金厂派8名盖章承包人"南征北战",除省内各地外还飞北京,闯深圳,下湛江,上大同,跑河南,进四川,40天内从100多个部门盖了270个公章。

这则导语以幽默的口吻用"飞"、"闯"、"下"、"上"、"跑"、"进"等一连串动词,描述出8个承包人40天从100多个部门盖了270个公章的业绩。盖章人办事的神速反衬出当年的机构重叠与办事效率的低下。这些动作是对新闻事实高度提炼浓缩的结果,但很难反映问题的本质,给读者产生的感觉是盖章承包人动作的迅捷和无奈,能激发读者无穷的想象空间,从而产生阅读的冲动。

5.以问答作导语。问题永远都是吸引人的。人有探求未知答案的好奇心。导语开头就提出一个引人注目、众所关注且又迷惑不解、急切需要寻求答案的问题,造成悬念,吊住读者胃口,诱使人读下去,然后将答案--重要新闻事实告诉读者,这在西方叫做"积累兴趣"式导语,且看消息《浚县少年怀揣"两证"出学堂》(原载1998年6月1日《农民日报》)的导语:

写作手法范文第4篇

关键词:写作 通感 比喻 拟人

通感是人们在写文章时常用的一种写作方法。记叙文中运用通感的方法,可以增强描写的形象性;诗歌中运用通感的方法,可以增强诗的美感。通感能够把事物之间特殊的内在联系沟通起来,掌握并熟练运用这种艺术手法,对于写作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谈谈通感在写作实践中的具体运用。

一.用一种感觉修饰另一种感觉

这种用作偏正结构形式的通感,是把一种感觉作为另一种感觉的定语成分,从而把两种不同的感觉相沟通。

例:(1)剪剪轻风未是轻,犹吹花片作红声。(杨万里《绝句》)

(2)我将深味这人间的浓黑的悲凉。(鲁迅《记念刘和珍君》)

以上例(1)是用作定语移觉在诗歌中的运用。用“红”来修饰“声”,视觉与听觉相沟通。例(2)是用作定语的移觉在记叙文中的应用。“悲凉”是一种内心感觉,用视觉的“浓黑”来修饰,沟通了两种感觉。

(3)他躺在地上,痛苦地抽搐着身子。

(4)上课了,小明匆匆跑进来,沉重地喘着粗气。

以上两个例子是用作状语的移觉在记叙文中的应用。例(1)中,通过用内心感觉的“痛苦”作为视觉的“抽搐着身子”的状语,实现了感觉的转移。

例(2)中,通过用属于触觉的“沉重”作为属于听觉的“喘着粗气”的状语,使两种感觉沟通了。

二.用一种感觉比喻另一种感觉

就是通过运用比喻词把一种感觉转移到另一种感觉上来。

根据比喻的不同类型,这种形式的通感有下列两种情形。

1.用作明喻的通感。

例:(1)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朱自清《荷塘月色》)

(2)突然是绿茸茸的草坪,象一支充满幽情的乐曲。(刘白羽《长江三日》)

以上是记叙文中应用明喻移觉的两个例子。因为出现比喻词“仿佛”、“似的”、“象”,一眼就看出是比喻句。例(1)中,以“歌声”比喻“清香”。这是听觉与嗅觉的沟通。例(2)中,以“乐曲”比喻“草坪”。这是听觉与视觉之间的转移。

(3)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

(4)歌声,象煞黑天上的星星,越听越灿烂,——。(臧克家《春鸟》)

以上是明喻移觉在诗歌中应用的例子。例(3)中,诗人极写“愁”之深重,用江水东流作比。神奇的比喻,极度的夸张,使诗的境界顿出。这是内心感觉与视觉沟通的结果。

例(4)中,诗人用有形的星光来描写无形的歌声带给人的喜悦,视觉与听觉相沟通。比喻新颖,艺术效果倍增。

2.用作暗喻的通感。

(1)这方场中的建筑,节奏其实是和谐不过的。(朱自清《威尼斯》)

(2)她滑滑的明亮着,——有鸡蛋清那样软,那样嫩。(朱自清《荷塘月色》)

以上是记叙文中应用暗喻移觉的两个例子。尽管文句中没有出现比喻词,但不难看出是在进行比喻的。例(1)中,建筑物色彩的浓淡、位置的高低错落,是看到的。音乐的“和谐”“节奏”,是听到的。作者用暗喻的方法使视觉与听觉相沟通。

例(2)中,用摸一摸鸡蛋清才能感觉到的那种“软”、“嫩”来暗喻一眼就能看到的“明亮”的光,视觉转移到触觉上来了。

三.把通感方法与拟人化方法结合运用

这种形式的通感,就是运用拟人化手法进行感觉的沟通转移。

例:“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艾青《我爱这土地》)

河流悲愤、风激怒、黎明温柔, 这是运用的拟人化手法。诗人赋予河流、风、黎明以人的思想感情,使诗句生动形象,富于情趣。

写作手法范文第5篇

比兴手法的使用,不仅便于诗人抒情达意,而且为作品本身增添了一种含蓄隽永的美,既大大加强了作品的形象性,也丰富了意蕴,使其具有悠长的韵味,让人回味,让人深思。在议论文写作中,恰到好处地运用这种手法,不仅能使语言灵动、有文采,还会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和说服力。

一、比兴起篇,引人入胜

以比兴的方式开篇,生动的描写,形象的语言,会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起到由物到人的巧妙过渡作用,也会让读者击节称赞,心悦诚服。如《人生若只如初见》的开头:

花朵从上一个春天苦苦赶来。经过夏日的繁盛与绚烂,猎猎秋风的摧残,冬日寒冷与死寂交织中的等待,终于,在一个新的春天,每一个清风吹拂的日子,都成为一朵小花的生日。粉嫩的花瓣再次颤抖着,将阳光满满地斟在小小的花蕊之中。

生当如花,以“人生若只如初见”的心境面对生命之潮的涨落。

这篇议论文开头以花朵起兴,写植物历经夏之繁盛,秋之摧残,冬之寒冷,最终迎来在新的春天里的灿烂开放;然后引出文章的论点,“生当如花,以‘人生若只如初见’的心境面对生命之潮的涨落”。作者对花的描写语言简练而生动,以植物生长之理引出人生之理,贴切自然。

再看《谈意气》的开头:

如果说雏鹰翱翔苍穹要经历风雨的打击,那么,那搏击长空的意气就是它那犀利的双眼;如果说骏马奔驰于旷野要经历千万里奔跑的锤炼,那么,那以奔腾万里为夙愿的意气就是助其翻越千山万水的铁蹄。人,欲傲立于世,成为一代雄主,立一世伟业,那舍我其谁的意气就是他们成功的基石。

文章开头写雏鹰“经历风雨的打击”凭借的是“搏击长空的意气”,骏马实现奔驰于旷野的夙愿凭借的是千万里锤炼的意气,引出论点――人欲成功须凭借“舍我其谁”的意气。开篇采用对偶的句式,以雄鹰、骏马比兴,豪气冲天,痛快!

自然中蕴含着诸多对人生有启发意义的哲理。议论文开篇描述植物、动物,表现“他物”中所呈现的现象或蕴含的道理,以此引出议论文的话题,或引出与此相同或相似的观点,不失为一种好的开头方法。

以此种方法开头,要注意两点:一是“他物”必须与议论文的话题或观点有相同或相似之处;二是在描述“他物”时,语言必须简洁,毕竟论证观点才是文章的重点。

二、镶嵌比兴,活泼精彩

在论证观点的过程中,适当运用比兴,会使略显枯燥、生硬的议论文变得活泼,精彩,不仅增添了阅读趣味,还能加强说理的力量。

一只蝼蚁不知年有春秋,石上苔衣不知日有昼夜。而他,忍辱负重的司马迁将激昂了许久的心绪化为笔下一个个眩目的文字,坚定地实现着那单纯的理想。春花开了秋月清,冬阳落了夏虫鸣。《史记》宛如一道盛宴,穿透了流水般的岁月,营养了一个又一个的文学巨匠。

该段以渺小短浅的蝼蚁、苔衣引出忍辱负重的司马迁,以自然之盛衰更替引出《史记》之恒盛不衰,达到了以自然反衬人的意志之伟大的效果。

再看一段:

一川涧水,遇石则分,遇瀑则合;一江春水,遇寒则冰,遇热则暖,这就是水的秉性。霍金,如果他不会改变自己,那就只能被病魔一辈子困在轮椅上,但他执着求变,不断提升自己,不断创造人生的价值,最终在轮椅上成为了一代科学巨匠;张海迪,如果她不懂改变,那她一生都无法站起来,但她顽强求变,翻译了一百多万字的外国小说,成为了一位满腹经纶的才女,从此在精神上站了起来。

作者写水随着客观条件的改变而改变,从而引出霍金、张海迪在逆境中奋发求变,实现人生价值的事例。

“起兴”起到引出论据的作用,“比喻”又能起到论证论点的作用。镶嵌在语段中的起兴,如一粒粒明珠璀璨夺目,在理性的光辉中收获一缕缕诗意的美。

在论证的过程中比兴,同样要注意语言的简洁,比兴部分应该位于论点或论据的开头。

写作手法范文第6篇

教师在学生第一次接触某一写作手法时,如果结合文本例句给学生讲解透彻,然后让学生举一反三地进行阅读训练,并辅之以写作训练,将会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比如“细节描写”,有些学生不能透彻地理解和在熟练地运用。我在教读人教版七年级第二册的《钱塘湖春行》一诗时,重点引导学生对景物中的细节描写进行了细致地品析。“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中的“争”、“啄”二词就是细小的动词,典型而传神地表现出早春特点:黄莺儿因为春寒,争着在向阳的树枝上栖息;刚飞回来的燕子忙碌地啄泥衔草,辛勤地构筑自己的暖巢,给人以早春时节欣欣向荣、生机勃勃的鲜明印象。

通过联想、欣赏,学生就有了对细节描写的特点及作用的认识:抓住生活中的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地描绘。在对人物、景物或场面描写之中渗透细节描写,可以使文章有具体生动形象的效果。

然后引导学生复习本册书课文中出现过的细节描写,学生很快就能辨析出来。最后适时布置项作业:运用细节描写或者表现人物的性格或者感情,或者进行一段景物描写。

有位学生写道:“我在里屋学习,妈妈在客厅里看电视剧。我渴了,去客厅喝水。看见妈妈蜷缩在沙发上专注地盯着电视机,电视却没有发出一点声音。妈妈在看无声电视,她把音量调到了静音。这时我猛然醒悟,妈妈是怕吵着我啊。这么晚了,她还不睡,难道仅仅是她爱看这些垃圾剧吗?妈妈是在默默地陪着我,又怕打搅我啊。”

这段文字能感动人,得益于这位同学成功的细节描写,“妈妈”“蜷缩在沙发上”,生动地写出了妈妈已经很累,“把电视机声音调到静音”,怕影响到我。这两个动作行为虽很细小,描写却很传神。

再比如“白描手法”,在李森祥的《台阶》、朱自清的《背影》和清代张岱的《湖心亭看雪》中都有典型的例句。如《湖心亭看雪》一文中的“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作者用简洁的的语句,描摹出西湖“大雪三日”后,夜幕下的景象,将西湖空旷人少的凄冷肃穆景象鲜明生动地勾画出来。作者所用笔墨省俭,文字朴素,形象却很鲜明,这便是白描手法的妙处。至此我又引导学生举一反三,分析学过的《社戏》、《背影》、《台阶》的白描手法。学生对白描手法的概念就有了较为深刻的印象。

较难的“点染”手法在初二上册的《三峡》中就已出现,而且运用得很典型。我通过教学实践体验到,只要讲解得法,也会很快使学生较为透彻地理解。点染,本指书画家挥笔作书作画。在文学作品中所谓“点”,就是点明,将所要抒写的情感、道理,一语点明,使读者了然于胸;所谓“染”,就是渲染、烘托,即以具体的事物、景物将所点明的情感、道理烘托出来,以便读者对其能更具体、更生动地把握。

在初次引导学生学习时,我以《三峡》的第一段做了一个示例:作者“点”的是“两岸连山,略无阙处”,写出三峡的特点连绵不断;接着作者用“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时分,不见曦月”来加以“染”,使读者更具体生动地了解到三峡“山多,山高,峡窄”的特点。我教学生慢慢体会“点”和“染”的关系及这样写的好处后,指引学生朗读第二段,让学生自己寻找第二段的“点”与“染”的句子。学生较快地找到“点”即“夏水襄陵,沿溯阻绝”点明了三峡夏季水势凶猛的特点;“染”的句子则是“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这样点染,使得季节特点非常突出。第三段,学生找起来显得困难了一点。我引导学生看第三段写了“春冬之时”,三峡之景物写得比较多,引导学生思考集中凸显这么多景的什么特征?有些学生就按照顺序一句句找下去,看到前面的句子都是渲染的,到了最后一句,才恍然大悟,“点”的句子原来在段末“清荣峻茂,良多趣味。”第四段写了三峡的秋景,我引领他们跳出原文,想想“自古逢秋悲寂寥”,古人对秋景的概念是什么?学生能答上“悲凉”、“寂寥”。那么本文第四段有没有这层意思?哪句中有这样的字眼?学生找见“属引凄异”,作为“点”的句子即在此。其他句子如所写景物及引用的俗语歌词等都围绕“凄异”二字进行“染”的。

写作手法范文第7篇

关键词:阅读赏析;写作指导;方法技巧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9-0205-02

讲读课文和写作训练是语文教学的两大主要内容。在大多数教学安排上,这两块内容是分开进行的,比如有些学校的课程安排中,“语文课”和“作文课”是两门课,虽然是同一个教师教授,但是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都会认为这两部分是没什么联系的。

《语文课程标准》在7~9年级的写作部分有如下要求:“6.能从文章中提取主要信息,进行缩写;能根据文章的基本内容和自己的合理想象,进行扩写;能变换文章的文体或表达方式等,进行改写。7.根据表达的需要,借助语感和语文常识,修改自己的作文,做到文从字顺。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这其实就是在告诉我们:讲读课文和作文教学是不可分割的一体。对此,我在这一方面进行了尝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下面我就谈谈自己的具体做法。

首先,从课文中积累写作素材,学会观察生活。很多学生不喜欢写作是因为感觉无话可说,其实他们不是缺少写作素材,而是不知道生活中的哪些事情可以作为素材写进作文里。我们的大都课文内容在这方面可以给他们很多的指导。以我们学校现用的人教版语文课本为例,里面选取的文章大多是贴近学生生活,富有生活情趣的精品。比如七年级上册的《走一步,再走一步》就是作者通过一件童年历险的小事谈对人生的感悟;散文《春》和《济南的冬天》写到了我们身边的美景;《散步》将寻常人家的小事写得格外温馨感人;文言文《童趣》把属于孩子的那份独有的想象力展现得淋漓尽致。通过讲解这些课文我就可以告诉学生,他们应该用心去品味感悟自己的生活,生活当中每一件能够触动内心的小事都是很好的作文素材。不仅如此,我讲解完古诗词后,学生们就会将这些诗句分门别类地整理好,比如描写春天的诗句,描写山水的诗句,写思乡之情的诗句,写远大理想抱负的诗句……学生们把这些诗句用在相应的文题中,也为文章添色不少。而《我的信念》中的居里夫人,《邓稼先》和《音乐巨人贝多芬》也为学生写议论文提供了很好的事实论据。

其次,在赏析课文中学习写作方法并应用在写作中。在阅读赏析课内文章时,老师会给学生讲解一些写作手法,比如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对比、象征等表现手法,细节描写、正侧面描写相结合等表达手法。根据我的观察,大多数学生把这些手法当成做阅读理解时的答题指导,他们从来没有想过将这些技巧用在自己的作文中。针对这种情况,我就将阅读鉴赏和写作训练结合在一起,比如在讲香港女作家小思的《蝉》时,我将授课重点放在了“欲扬先抑”这种表现手法上,让学生了解这种手法的使用技巧――先表达对所描写的事物或人的不满之情,然后在一两件小事中,突然转变了看法。随后联系了像《第一次真好》、《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等几篇同样用到欲扬先抑手法的课文,再结合2010年河北省中考现代文阅读题《最美的善举》的相关习题,让学生通过大量的示例和练习熟练掌握了这种手法。最后再让学生用这种手法写一个作文小片段,学生们写起来得心应手,再也看不到对作文的畏惧之情。

再次,利用课文,循序渐进地提高写作水平。传统的课堂模式就是老师讲学生听,这样的课堂既枯燥又效率低下。所以我将初中三年的语文教学分成了这样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初一,以基础知识为主,学生学习并积累相关的手法技巧;第二阶段――初二,在老师的带领下,学生运用所学手法学会自助鉴赏文章;第三阶段――初三,学生能够熟练运用所学的技巧鉴赏文章和进行写作。以环境描写为例,初一通过讲《紫藤萝瀑布》告诉学生什么是环境描写以及环境描写的作用,在讲《最后一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和《爸爸的花儿落了》时让学生复习加深印象。到了初二讲《芦花荡》、《蜡烛》、《再塑生命》等课时,通过检查导学案我发现,大部分学生在“手法初探”这部分能够准确地指出文章使用了环境描写,这时我就要求他们可以在自己的作文用加入环境描写来渲染气氛烘托心情。到了初三,大部分学生已经能够自如地运用这一手法了。

最后,将每一节语文课当作作文点评课来上。能用来写作文的时间本来就不多,能用来讲评作文的时间更是少之又少。可是不讲评作文,学生就不能发现自己的问题,于是我就将作文讲评课放在了每一节语文课中。采取的形式是将课文和学生的作文进行比较阅读,比如课文《羚羊木雕》一文既有对童年纯真深挚友谊的赞美,也有对成人粗暴简单教育方式的批评。而我们班邢子恒同学的《陪伴》写的也是同一个主题。于是我就将两篇文章放在一起让学生们进行对比阅读,找到两篇文章的优点和不足。学生们看到我把学生的文章和课文放在一起讲授很兴奋,积极性很强,争先恐后地回答问题。同学们自己总结出了展现矛盾的方法,利用环境烘托心情的方法等等,我因势利导,提醒他们在自己的作文中也可以用到这些手法。下课时不少学生表示这节课上得很“过瘾”,知识学得特别扎实。除此之外,我还开展过借景抒情文章的比较,人物描写文章的比较和细节描写文章的比较等等一系列阅读写作课,受到了学生的一致好评。

写作手法范文第8篇

关键词:课内阅读 灵动写作 教学方法

语文的阅读教学承担着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作用。新《语文课程标准》将语文素养重新定位为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阅读课堂必须首先立足于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这一点已经毋庸置疑。但是,我们往往忽略了文章写法的理顺和学习实践。基于以上认识,笔者在课堂中加以调整,把课内阅读促灵动写作当作研究项目,期望获得一点收获。本文从适合灵动写作的课内文章所具有的特点和进行灵动写作的训练方法两个角度,结合课本实例进行具体阐述。

一、适合灵动写作的课内文章所具有的特点

在中学语文课本中,并不是所有的课文都适合让学生进行写作,只有发掘出适合指导学生灵动写作的文章,才能让写作的课堂落到实处,让学生心灵飞翔起来!一般下列三种课文适合指导学生进行灵动的写作:

1.“经典”篇目

经典篇目之所以是经典,原因是这些课内篇目不论在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上都具有较高的价值。这些篇目多年保留在课本之中就足以说明这一点。在我们的研究项目中,我们就应当挖掘出这些经典篇目的工具性的写作方面的特点,或者从人文性的情感表达等方面进行分析,让每位学生从这些经典篇目中学到自己灵动写作的源头扶手。例如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课文中,既有工具性的写作方面如写景特点的学习点,又有人文性方面如作者纯真的童真童趣的表达。在实践与研究中,笔者就紧紧抓住这些方面对学生进行指导,然后让学生进行了《我心中的乐园》的写作,效果较好。

2.写作手法鲜明的篇目

在初一的课文中,有些优秀篇目的写作手法是突出鲜明的,或者通篇运用,或者在某些段落中运用得当。在实践和研究中,我们就要紧紧抓住课文的特点进行指导,让学生学会在写作中运用这些写作手法。例如在《最后一课》中,小说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比较突出,于是笔者就结合小说结尾部分的人物描写进行指导,学生学以致用,效果显著。

3.情感表达浓郁的篇目

在课内的一些篇目中,虽然没有鲜明的写作手法,但是情感色彩浓厚,所以也可以借助这方面促进学生的灵动写作。例如在诗歌单元教学中,虽然写作手法很难和学生进行探讨,但是浓浓的感情抒发却是可以模仿的。所以这次的训练也是成功的。

课本给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学生只是不善于捕捉和把握,教师需要如雨打芭蕉般于点点滴滴处给予学生足够的暗示和明示,这样学生就会对写作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结合课内阅读进行灵动写作的方法

有了课内文章的引领,教师也不能凭借主观意愿把自己的写作经验或考试经验强硬地塞给学生,要求学生接受并付诸实践,甚至以此作为判断写作水平的标准,这对学生来说是不公平的。它在剥夺学生自我感悟的乐趣的同时,也会生生浇灭学生的写作热情和激情。因此教师要有的放矢地根据写作方法设计一些课堂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之中,下面阐述灵动写作的四种方法:

1.仿写。从课内文章中找出相应的段落或者整篇,进行写作方法的详细指导,然后让学生仿照写作方法进行写作。这种方法的好处是可以从课内阅读中找到写作的抓手,学生有的放矢,能够活学活用,即时性比较强,学生的收获也是很大的。但是也有一个缺点,就是课内文章的层次性不强,学生对于写作手法的掌握缺少连续性,有“东一榔头西一棒槌”的感觉。

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教师找到了可以促使学生灵动写作的点——第二段的写作方法。作者鲁迅在表现百草园是儿时的乐园时,从整体写到局部,从概括写到具体,从动物写到植物,骈散结合,语言生动形象,充满了美感。于是师生在这种欣赏中找到了写作的触发点。

首先在学案的设计中,教师的设计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教师在学案中从四个方面引导学生自学写作方法,教师利用学案的纲领告诉学生知识,然后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了解写作知识怎样在文章的写作中应用。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有了较大的提高,对于写作方法的了解有了更深入的感悟。

在学习了写作方法之后,教师开始让学生展示提前写好的一段文字,运用学到的写作句式“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学生展示的语言精彩,但是明显感到学生没有注意写作方法中关于写作顺序的运用,只是一些华丽辞藻的堆砌,所以此时笔者及时地叫停了展示,让学生深入思考“你的写作中运用了哪些学到的写作方法,请说给你的同桌听听”。经过这个环节,学生就明确了课内阅读的文章中哪些对自己的写作是有用并且能用上的,哪些是自己经过斟酌可以运用但是不慎重就会漏掉的,哪些是自己已经成为习惯轻松运用的。这样学生的写作就到了一个新的层次了。

2.续写。不论是现代文还是文言文,都可以找到学生续写的点。通过续写的练习,既让学生对课内阅读文章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同时也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但是也有弊端存在,学生在续写的时候注重了课内文章思想情感、人物形象方面的传承,却对写作手法的运用淡化了,有时完全写成了“流水账”。

3.改写。这种方法对于学生来说是最感兴趣的。学生能够充分发挥想象力,或者对课内的文言故事进行丰富的充实,使其更加生动形象;或者对课内现代文阅读中人物形象或者故事情节方面进行全面的颠覆,完全改变原有的人物形象特点;或者改变课内文章的人称,从新的角度进行新的写作。总之,这种方法能够最大限度地激起学生的参与热情,使写作不再成为难事。

4.补写。在进行几周的“课内阅读促灵动写作”的训练中,补写的次数不是很多,但是这种方法却能够让学生关注文章的连续性。在补写的内容上,既要关注上文的故事情节,也要关注下文的故事发展,所以学生要瞻前顾后,才能真正达到“补写”的要求。

总之,由于对课内阅读文章进行了细致的研究,学生就像舒展了翅膀的鸟儿呼吸着最清新的气息,在写作的蔚蓝高空中尽享生命的神圣恩赐。

可以说,课内阅读为灵动作文配上这有活力的“翅膀”,让灵动作文的写作能飞翔起来!

参考文献:

[1]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2.

[2]杨舜山.阅读和写作都要硬[J].语文报,20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