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文学作品

文学作品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文学作品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文学作品范文第1篇

关键词:明清文学 作品 研究

1.明清文学作品研究现状

1.1现阶段,纵观明清文学作品研究浪潮,可以明显发现有三个显著特点。其一就是在如今的明清文学作品的研究文献中,总结反思类文章日益增多,这说明现在的文学爱好者在研究明清文学作品时,不再只是停留在赏析的角度,而是站在当下时代的角度来审视明清文学作品。总结反思类作品中,既有对于传统文学概念的总结描述,也有对某种文学细节问题的个人见解的表达。从文章内容上来讲,涵盖了从小说到诗歌甚至是戏曲等多种文学创作体裁。很多总结类研究作品中,不单单是对明清文学作品中的艺术手法进行总结,更多的融合了当代作者结合现代文学创作思维对明清文学作品的思考。从单纯的文学欣赏变成较强的理论表述。比如部分学者指出“二十世纪的明代文学研究,是逐步现代化的演讲过程”,就是说二十世纪的研究过程也体现了国家的发展过程,那个时代对于明清文学的研究有着明显的时代转型期的特点即有着明显的现代化研究的气息。二十世纪前期是现代化研究的开始,但由于后十年因外部因素比如战争等导致研究中断,直到世纪中期才开始逐步的恢复研究工作,研究工作刚刚开始出现起色就又受到了的摧残,待结束后,对明清文学的研究可以说才正式开始,而且发展速度迅猛。比如陈文新的《近二十年来明代诗学研究综述》、王平的《二十世纪研究述评》、朱伟明《20世纪研究》等优秀研究作品相继问世,此后还有大量优秀的研究文章涌现,从各类文化刊物越来越多的明清文学研究文献就可以看出,一方面越来越多的文学爱好者开始将研究精力放到明清文学的研究中,再者就是大多数文学爱好者对明清时期的小说表现出强烈的研究兴趣,研究性论文中最初都是对于明清时期作品中的文化表达和艺术手法进行赏析,研究者注重的是作品整体的艺术效果,随着研究的深入,文学作品中才开始出现较多的理论表述,这也预示着明清文学作品的研究逐渐开始向着更深一层发展。

2.明清时期文学作品研究成果

2.1小说是明清时期文学作品的主要表现形式,因此对于明清时期的小说的研究也是异常的火热。在小说研究方面,最初更多的是对于文学作品的考证,堪比类研究文章也比较多。比如刘世德的《与:文字的堪比》,通过细致的研究《金瓶梅》中的词语时,发现《金瓶梅》中的文字有抄袭《水浒传》中文字的嫌疑,并且不仅抄袭了天都外臣序本,还参考了容与堂刊本。通过进一步考证,刘世德发现《金瓶梅》实则是抄袭的《水浒传》容乙本的内容,研究这方面的内容作用在于可以进一步确定《金瓶梅》的具体创作时间,更为细致的研究明清时期的文学发展。《水浒传》由于在民间流传较广,因此文学爱好者对其的研究也是比较深入和广泛,比如石昌渝就通过对水浒传中相关细节描写,断定《水浒传》是明代中期以后的作品,否定了之前的元末明初作品的论调,他主要是从《水浒传》中士兵们佩戴的腰刀来作为理论依据,因为腰刀是明代中期才有的武器装束,从这点看《水浒传》起码是明代中期以后的才开始创作的,这对明清时期的文学研究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不仅解决了诸多之前由于创作时间不明引起的学术界关于作品内容的困惑,而且还对于历史学家对于明清时期的历史研究有着推动作用。

2.2对于小说的研究不仅停留在小说的内容上,在小说本身的文学体裁上也有着一定程度的深入,比如著名明清文学研究学者谭帆认为,对于明清时期的小说理论研究现阶段的格局虽然有着一定的合理性,并且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作用还不明显,谭帆认为应该建立新的明清小说研究模式。传统的小说研究一般由三个方面组成,一方面就是小说文体的研究,再者就是小说存在的方式研究,最后是对于小说的文本批评。传统小说研究领域主要是通过这三个方面来进行研究。之所以将这三个方面作为小说研究的三个主要方向,是因为这三个方向与我国小说发展的历程有着重要的内在联系,将明清时期的小说研究与中国小说发展的历程有机的融合在一起,通过研究明清时期的小说来折射出我国小说发展历程整个宏观概况。

2.3现阶段文学爱好者除了对明清时期的小说研究热忱较强烈外,对明清时期的诗文研究兴趣也比较浓厚,其中对于诗人袁枚的研究可以说是最为集中,许多学者都将研究热情投入到对袁枚的诗文研究中,前前后后相继有诸多研究文章发表,比如《袁枚性灵诗的艺术特征》、《袁枚与清代诗学批判》等。袁枚的诗文用词较为灵动,有着明显的艺术特点,这些明显的优势使袁枚在明清时期的诗词中独具一格,成为清代诗歌的代表诗人。

总结语:

明清时期的文学作品是我国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源,明清时期有着独特的历史地位,其作品有着独特的历史意义和价值,研究明清时代的作品,更有助于现代文学爱好者充分了解我国当代文学发展的历程,明确当下文学发展的不足进而有针对性的完善。对于明清时期的文学研究不应只停留在现有的成果上,应该继续保持高度的研究热情,进一步深入挖掘明清时期文学作品的文学价值,为我国文学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冯岁平.清代性灵拍诗人张问淘的连云栈道之行[J].中国文学研究.2011

[2]陈文新.明代诗学论诗乐关系[J].文学评论.2012

文学作品范文第2篇

【关键词】再创造;文学翻译;风格再现

1、文学作品中的“再创造”概述

在商品经济如此发达的今天,却鲜有能打动人心的文学作品,而能够禁得起推敲和被时间检验的文学翻译作品也是凤毛麟角。这有时代和环境的原因,也有翻译作品本身质量的原因。文学翻译一定要为翻译文学,也就是说,只有翻译作品本身也是文学作品,才能称为世界文学的一部分,因此,文学翻译一定要提高到文学创作的地位。郭沫若也曾经说过:“文学翻译与创作无疑,好的翻译等于创作,甚至超过创作” i 。文学作品中“再创造”的表现形式有:离形得似、得意忘言、优势竞赛。其层次可分为:被动创造和主动创造,而无意识创造是译者再创造的最高层次,是指译者的再创造在有意无意之间并非出于主动,亦非出于被动,而是心有灵犀一点通,随处偶的,信手拈来,属于“人心之通天” ii的艺术境界。

如果说原作是的文本形态是一种“原本形态”,那么译作的文本就是一种“诠释形态”。“诠释”不是机械的复制,而是创造性的再现和阐发。从艺术角度来看的话,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作为以原作为基础的阐释的译作完全有可能超越他的母本。这种情况在翻译文学史上比比皆是。钱钟书先生就曾经说过:“我这一次发现自己宁可读林纾的译文,不乐意读哈葛德的原文。也许因为我已经很熟悉原作的内容而难以忍受原作的文字。哈葛德的原文滞重粗烂,对话更呆板,尤其是冒险小说里的对话通常是古代英语和近代英语的杂拌”。iii

翻译家通过创造性劳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原作有所美化、有所提升,从而使译作在某些方面回避原作的不足和缺陷,甚至在总体艺术水平上超越原作。王佐良教授也指出林纾的翻译“有时候干净妥帖甚至胜过原作”。也有人认为,巴尔扎克在创作时受到稿费和版税的驱使,文字上颇有不大精细之处,而傅雷的翻译才是精雕细刻的艺术品,在文字上超过了巴尔扎克的创作。而徐渊冲先生的“优势竞赛论”也提出:“文学翻译等同于创作”,认为学翻译家的目标就是再“创作”出胜过原作的译文。iv

2、文学翻译“再创作”的体现

2.1 风格的“再创造”

从文学翻译的最终成果――译作来看,翻译家,特别是有成就的翻译家,都有自己的文字风格。如鲁迅的凝重精炼,巴金的华丽流畅,朱生豪的才气充盈等。大量的事实表明,同一部作品,由不同的译者译出,风格会有所不同。例如,法国作家的多卷本长篇小说《追忆似水年华》的中译本,在动笔之前,翻译家们就普鲁斯特的作品及其风格进行了研究和讨论,并制定了统一的翻译要求。但翻译出来的作品,仍然表现出不同译者的不同风格“每位译者呈现给读者的普鲁斯特是不一样的”。v 对于文学翻译来说,所谓“风格”要从译文的语言中提炼出来。尽管译者应该努力贴近原文的风格,但译者自己的语言风格仍然在不自觉地起作用。

2.2 形象思维与形象再现。

翻译与创作都是用语言创作的艺术,二者同样需要形象思维。在文学创作中,作家往往要充分调动自己的形象思维,在“再创造”过程中重塑作品的形象。许多不朽的文学作品,正是因为有了鲜明生动的文学形象,才打动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在文学翻译中,译者无疑应该通过形象思维,捕捉到原作的形象,并且经过自己的思维重组,尽可能地它重现出来。

比如李白《长干行》的英译中,把“郎骑竹马来”翻译为:“You came by on bamboo stilts, playing horse。(你脚踩着竹子做的高跷来了,摇摇摆摆装作是马)”。所以,译者首先要费神去琢磨诗歌中的形象,将其进行解压缩,然后又要在译入语中寻找恰当的表达方式,再将其浓缩起来。“形象转化”的过程就是把原作人物用另一种语言表现或塑造出来。一千个人眼中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百分之百的原汁原味是不存在的。这些差别就在与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理解和再创造。

3、文学翻译中“再创造”的方法和途径

首先,译者要识别原文的风格特征,领悟原文的精神风貌,行文气势和神韵。在翻译过程中,译者要尽量选择作家风格和自己风格比较接近的作品来翻译。此时,翻译家自己的风格对于传达原著的风格是有积极作用的。如,鲁迅的文笔就是简练精悍,于嬉笑中见讽刺,所以他就选择翻译果戈理的作品。

再次,译者要对原文反复诵读,从原文的各个角度进行观察思考。在表达过程中,译者也要做到语言表达的对等倘若原作是文学性很强的作品,那么翻译词汇的运用则也是文学性的。翻译的是文学作品,不能以孤立的语言材料去应付,所以译文语言的层次也应该雅俗相配。其次,还要注意注意“再创造”的度。换句换说,翻译离不开原著,不能脱离原著所提供的空间。

最后,既要体现民族风情,又要注意保持异域情调。异域情调是体现原作风格的重压因素,是外国文学作品中流露出来的独特的格调。异域情调由原文中的文化因素,如风俗习惯,语言特色,民族风采等构成,它弥漫于原作的字里行间,呈现出于我国文学作品不同的气息。

4、结论

文学翻译就是艺术的再创造。译者失去没有再创造就失去了个性可言,那么也就没有文学没有艺术。若是如此的话,文学翻译岂不是仅仅剩下了技巧和技能,和机器无异。然而,再创造也不能随心所欲,天马行空,像一般作家那样,而是严格地受到原作的制约;所谓再创造的“再”,就意味着制约。所以文学翻译一直被称为“带着镣铐的舞蹈”。译者发挥主体的创造作用,有一个“度”的掌握问题:译者的创造性必须在原著设定的界限里进行,必须忠实再现原著的意识和形态,必须尽量适应和满足原著的风格要求。总而言之,译者主体和创造性的发挥,必须以不损害原著的思想内涵和艺术风格为前提。

注释:

i 《译林》1998年第3期,202页。

ii 钱钟书《谈艺录》“学与术者,人事之法天,人定之胜天,人心之通天者也”

iii 钱钟书《林纾的翻译》。

iv 徐渊冲《翻译的艺术》第233页,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v 许钧《风格与翻译》,译林出版社。

【参考文献】

[1]王向远.翻译文学导论[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谢天振.译介学导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文学作品范文第3篇

一.了然鉴赏经验于胸

一般而言,阅读时,我们首先要对文本进行总体浏览,主要阅读文章的题目、开头、结尾及每一段的开头与结尾,心中略有一个文章的整体的了解。确定文本是写社会人生的哪个方面的:是抒发人生感慨的,还是讨论文艺问题的?是重在叙事抒情、写景抒情、托物抒情,还是重在说理议事、追溯缘由、辨明真伪?

其次,在整体浏览的基础上要明确文体,积累经验,对号入座分类:

1.写景散文——借景抒情——主旨在景人相通处。(《荷塘月色》)

2.写人散文——因人抒情——主旨即对所写之人的感情。(《日月行色》)

3.写物散文——移物就情——主旨即物人相通处。(《绵绵土》)

4.哲理散文——托物说理或直接说理——物与理相通处。(《灯火的温情》)

5.小小说:塑造人物形象——表达作者情感。开端-发展--结局。(《二十年以后》)

二.学以致用愉悦鉴赏

经验本是智慧,善用者以此为工具,去主动地敲开鉴赏评价的大门,游刃有余而陶醉其间。此种意识本是从学以致用开始的,久而久之,便有了显其能的愉悦鉴赏。但是,文学类文本的阅读仅凭鉴赏经验还不够,鉴赏者在自主鉴赏时还须从其他渠道获取鉴赏信息。

1.从题干中找到可利用信息

高考文学作品阅读的核心是“提取信息”,“信息”不仅仅表现在文本中,还表现在试题的题干上,因为高考文学作品阅读试题题干的设置十分巧妙,颇具匠心,具有很重要的暗示作用。因此,要充分发掘题干中所隐含的有效信息,从题干中求启示,寻求鉴赏的突破口,确保准确答题。

①题干能显示命题意图。文学作品阅读题干的设置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创设情境、设问角度和命题意图。其中,前两者是显现的;而后者则是隐性的,但却又是最为关键的,它直接关系到答题的方向,只有与命题意图吻合的答案才是正确的,因此要努力通过题干去揣摩命题的意图。而命题意图又融于创设情境和设问角度之中,所以,通过显现条件去揭示隐性因素,就成了揣摩命题意图的必然途径。

②题干能显示答题方向。把握方向,遵循方向,鉴赏就能少走弯路,提高答题的准确性。这个方向来自何处?就来自于题干本身的暗示。当然,题干中的答题方向同样是非显性的,也同样需要我们对题干作出分析和挖掘。

2.从文本中抓出重点词、句

①所找内容在文章的哪个位置,在文章或段落的开头还是结尾,还是中间的某个位置;处在这个位置上的文字往往有什么作用。一般而言,重点词、句所处的位置不同,作用有异。处于文章或段落开头,则“引起下文,文章中心,突出强调,为后文作铺垫”;处于文章或段落中间,则“承上启下,转换话题,线索,过渡”;处于文章或段落结尾,则“总结上文,文章中心,照应开头,主题升华”。

②所找到的内容用了哪种表达方法,是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还是议论;语言是平实还是空灵;这样有什么作用。如记叙在散文中其作用一般是为表达主旨作铺垫。抒情(直接、间接)则往往是文章的主要情感,文章的主旨;在开头起定基调的作用,在结尾,往往使文章升华。 描写(细描,白描;正面,侧面;人物描写)在散文中,主要是使人物或事物更加形象,更好地表达主旨。而处于开头或结尾的议论往往是文章的主旨;文章中间的议论,常起过渡、引出主旨的作用。

③所找内容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比喻、拟人还是排比,等等,有什么作用。例如,衬托往往突现正面或反面事物,表达强烈的思想感情,深化文章的中心思想。而反复则突出思想,加强节奏感,增强旋律美等。

文学作品范文第4篇

赵执信与洪N在王士祯府中论诗。洪N说:“诗如龙然,首尾爪角鳞鬣,一不具,非龙也。”王士祯笑曰:“诗如神龙,见其首不见其尾,或云中露一爪一鳞而已,安得全体?是雕塑绘画者耳。”赵执信说:“神龙者,屈伸变化,固无定体。恍惚望见者,第指其一鳞一爪,而龙之首尾完好,故宛然在也。若拘于所见,以为龙具在是,雕绘者反有辞矣。”洪N乃服。

这段论述,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该如何看待文学创作中的“完整与精粹”。洪N要求完整;王士祯要求精粹;而赵执信则认为完整和精粹是不能分的,画出来的龙虽然见首不见尾,只有一鳞一爪,却可以从这里看到整体的龙。就是说,你首先要在心目中有了完整的龙,才可能画出一鳞一爪,因为有了整体,你这一鳞一爪才能反映整体的龙。

这一段的要点是:精粹要从整体中而来,离开了整体就谈不上精粹。精粹的诗是从生活中提炼出来的,也就是说,精粹是从整体中来的。诗虽然是精粹的,但要求完整。写出了精粹的一鳞一爪,必须给读者以完整的印象,而不是支离破碎的感觉。

周振甫先生认为王士祯的观点是片面的,他举例同样是反映由于媳妇得不到婆婆欢心被赶走造成的婚姻悲剧,有的只写片段感受,如陆游和唐婉的故事。这里举出陆游的诗:“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梦断香消四十年,沈园柳老不吹绵。此身行作稽山土,犹吊遗踪一泫然。”周振甫先生说:陆游只是通过沈园相会的片段印象,抒写他心头无限沉痛的感觉,写出一生的遗恨。他说,这就是一鳞一爪,就不必要把整个婚姻悲剧写出来。而《古诗为焦仲卿妻作》的作者不这样,他是要通过婚姻悲剧来暴露封建礼教的罪恶,那么一鳞一爪就不够,需要把这个悲剧完整的过程写出来,写成叙事诗。周振甫先生说的是诗歌创作,但我认为他的观点也有片面之处,叙事性文学作品既可绘画“完整的龙”,也可通过“一鳞一爪”来反映整体。叙事性文学作品,通过“一鳞一爪”来反映整体,更能显示作者的写作功力。

文学作品范文第5篇

一、交代事情发生的地点或背景,让故事的发生显得自然。例如鲁迅的小说《祝福》:“我回到四叔的书房里时,瓦楞上已经雪白,房里也映得较光明,极分明的显出壁上挂着的朱拓的大‘寿’字,陈抟老祖写的,一边的对联已经脱落,松松的卷了放在长桌上,一边的还在,道是‘事理通达心气和平’。我又无聊赖地到窗下的案头去一翻,只见一堆似乎未必完全的《康熙字典》,一部《近思录集注》和一部《四书衬》。”这一段环境描写交代了祥林嫂的活动场所――一个极端保守封建的老学究家。足以看出祥林嫂的悲剧未来。这就是祥林嫂所生活的环境,这种环境也是祥林嫂悲剧的一个根本原因。

二、渲染气氛。例如“那雪正下的紧”。《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文中的环境描写,渲染了紧张的气氛,暗示了林教头的多舛命运。而鲁迅《药》一文结尾一段:时令虽已是清明,然而天气仍“分外寒冷”“歪歪斜斜”的路旁是“层层叠叠”的丛冢;这里没有生机,只有“支支直立”的枯草发出“一丝发抖的声音”;这里没有啼鸣的黄莺,只有预兆不祥的乌鸦,而且“缩着头,铁铸一般站着”。这里借助环境描写渲染出了坟场阴冷、悲凉的气氛。

三、帮助抒发人物感情。例如《长亭送别》一文:“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通过描写凄清的景色来抒发莺莺在和恋人张生离别时候的悲凉心情。这也就是所谓的寄情于景。也还有一种情况用明丽的景色抒发心中的愁绪,这就是所谓的乐景写哀情或者叫反衬,例如诗歌《玉楼春》:城上风光莺语乱,城下烟波春拍岸。绿杨芳草几时休,泪眼愁肠先已断。情怀渐变成衰晚,鸾镜朱颜惊暗换。昔年多病厌芳樽,今日芳樽唯恐浅。随着岁月的流逝,作者不觉朱颜暗换,情怀已非当年。而眼前春色却偏偏如此明丽,不免令人断肠。这首词通过春光春色的描写,婉转含蓄地抒发了诗人内心的无限感伤之情。

四、反映人物的性格或品质。例如《红楼梦》中描写黛玉潇湘馆之环境有“龙吟细细,凤尾森森”八个字,在读者脑海中印象深刻。竿竿翠竹,写尽了黛玉孤傲高洁的性格,也暗示了女主人爱哭的性格。《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大雪纷飞就很能突出林冲的天地英雄形象。

文学作品范文第6篇

摘要: 文学作品 作者形象 词汇―语义 结构―句法 言语类型

一、语文分析的原则

篇章的语文学分析(филологическийанализтекста)是集语言学、修辞学、文学、诗学于一体的综合性的分析,也就是说,文本的语文学分析是在文化、历史、文学框架内的分析。文学作品的语文学分析原则是:其一,文学语言随着俄语标准语的变化在不断发展;其二,表达层面的结构单位具有信息性。

二、作者形象

文学篇章是介于读者与作者间的一种特殊交流方式,在文本中会直接反映作者的世界观和美学风格。在文本中除了作家、文本、读者外,经常还有一个,就是作者形象。作者和作者形象是有区别的。作者是在现实生活中写作、出版作品的人。通常会有这样的情景,过了一段时间作者不同意自己的观点、表达方式,作品已不属于他自己。读者不知道作者观点的变化,而只是习惯性地认为一个具体的人的观点被反映在文本中。语文学家维诺格拉多夫院士认为,无论哪个作家在自己不同的作品中都会反映各种政治和审美观点。尽管在文学作品中作者所反映的周围世界是直接的、主观的,但是并不完全都是这样。

作家以尽可能的形式表现所看到的周围世界,试图与读者分享自己的感受、思想、感觉。文学作品的建构在于作家对复杂的、多层次性抽象现实的描述。作家在美学接受角度变换词汇,以被描述者个体的名义进行叙述,作者赋予了这个个体道德与心理特征。我们可以称此为作者形象,个体决定最高道德标准,这是不可避免的,由于人类所具有的独特美学特点,人类以此为工具选择美。

文学篇章的作者形象是组织基础,表现在思想美学、语言美学层面。传统的复杂的现实评价美学规范、选择与组织语言手段和言语的应用,这些在文学作品中是紧密相连的。对于分析文学作品的重点在于确定、发现作者形象作为语言个性。可以准确地说,作者建构的艺术是文学现实或言语现实,只有在作者形象作为语言个性的条件下,读者才能理解和接收作者的思想,只有在这种情况下,才能在读者的想象中构建作者提出的艺术现实。

作者形象不是简单的言语主体,甚至在文学作品的结构中,通常不提到它。作者形象是一部作品真谛的集中体现。它囊括了人物语言的整个体系,以及人物同作品中叙事者、讲述人(一人或多人)的相互关系。它通过叙事者、讲述者而成为整个作品思想和修辞的焦点,作品整体的核心。作者的态度决定内容的取舍,也决定形式的选择,构成整个作品的灵魂。作者的评价态度升华为作者形象。任何个性鲜明的作家都有与众不同的作者形象。

三、文学篇章作为信息美学整体

文学作品与其他艺术品一样,是作家与读者之间的交流手段,是文学大师的言语创作,是相互联系、有目的的组织语言成分形成的复杂体系,这些成分的选择与安排完全取决于作者对世界的认识。作者给文学作品赋予了一定的现实和美学信息。文学作品被理解为介于作家与读者之间的一种与众不同的交流方式。篇章是书面语言,在美学层面反映了作者或主人公的世界观和立场。文学作品是内容与结构的统一。内容是由作者的目的决定的,借助相应的语言单位、语言结构的选择。完整性和交际性是文学作品最明显的特点。文学作品所选用的语言单位、句法结构总会引起读者对作品中反映和叙述的情节产生情感评价。文学作品的另一个特点是:作者创作出作品后,作品具有独立性。如果把文学言语称为文学作品的现实,那么美学现实只是相对地出现在读者的意识中,是在阅读、思考、交流的过程中产生的反应。文学作品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暗示性,引起诗学思考。

四、文学篇章的词汇语义结构

任何称名单位都具有内部形式。这种内部形式绝大多数是能产的。词语的内部形式、富有诗意的内容在文学中得以再生,这是一种重要的方法。

在任何一个新文本中词汇都具有新的意义。在小说中,通常大量采用语言素材,对现实的客观描述具有重要意义。这很难传递出语言富有感情和表现力的内容,经常导致知识储备不足的读者对文学作品的理解过于天真。这些读者不能凭借语言的外部描段理解和领会社会、哲学、道德和心理的碰撞。文学作品建构的语言表现力层面始于读者对词汇的关注。

文学作品是作家和读者在文学、美学领域共同创造的形象体系,是用艺术的语言,即所谓的形式,表达思想美学内容,这种形式很大程度上影响读者的意识和情感,相对于思想―美学内容,通常称其为文学篇章的语言内容。文学篇章的最小单位词是形象体系构成的元素,词在文学功能中不仅是概念的载体,而且是形象的载体,形象性的保障在于语言的内部形式。言语中的形象不是孤立的,形象的发展在于形象的联合,即由形象性句子建构的,最后形成了统一的形象图景。在日常言语中连不起来的词在文学篇章中形成了统一体,主要在于大多数词具有多义性。

五、文学篇章的结构―句法单位

文学言语与日常言语一样,是合乎逻辑、具有连贯性的语言单位,在复杂句法整体中是动态的扩展的语言段。在美学功能下,研究文学篇章需把文本看做是语言现象,不仅要从词汇―语义的角度分析,而且要从结构―句法的层面,同时不应忘记文本中这两个层面是统一的,把它们区分开是为了达到一定的科研目的,分开研究词汇―语义和结构―句法便于更好地理解篇章的形象―动态体系。

在文学片段之间存在各种连接形式。言语切分的唯一目的是在结构层面便于读者理解。篇章切分为单个片段,从不同的角度变发展题。有些篇章采用空格形式,增强交际的未完成性。

结构―语义联系规则的使用取决于作者的立场和想法,使用内部联系和结构成分考虑作者的个性特征,可以分辨出一些文本组织的共性规律,文本言语除间接性外,内部联系具有倾向性的变化。

六、文学言语的类型和形式

俄罗斯标准语是一个符号体系,该体系是依据一定的规则和规范体现的。作家的言语是五花八门的,或许是叙述者言语,或许是故事的参与者,言语中反映了作者的立场,表明是正面的、中性的或者是负面的。言语可以表达出客观性或主观性。文学作品中言语可分为作者言语、讲述者言语、主人公言语等。对于文学研究者来说,明确作者为何、如何使用这样或那样的言语类型是至关重要的,文学作品的言语类型是作家塑造美学世界的表达方式。

口语是最基本的,在口语的基础上发展了其他书面修辞语体。所有这些修辞变体都可在文学作品中使用。但需要附带说明,口语在言语活动中起主导作用,但不是关键作用。在言语实践中,公文言语、科技言语和政论言语的使用取决于情景、背景。由于口语的无准备性和直接性是作家在文学作品中使用的前提。作家运用口语是为了在读者和观众中让鲜活的对话富有想象的余地。

作者言语具有解释说明的特点,在小说篇章中作者言语明显具有预设性,从作者言语中读者可以得到对话人的各种信息。作者的叙述言语更详细地揭示了讨论的主题,讨论者就讨论问题的态度。从作者言语可以了解:讨论在什么情况下进行,判断作者的立场,是主观的还是客观的。

文学言语是由作者言语和主人公言语构成的,但这种划分是有条件的,因为原则上这是不同主体的言语,对话和主人公的独白事实上是为了达到作者某种目的的口语副本,运用是为了实现作者的目的、目标,完成具体的任务(情节、形象等)。

七、俄罗斯小说的特点

小说是文学言语的变体。其所叙述的事件不仅具有现实性,而且具有典型性。“人”被全面反映在文学作品中,因此,文学作品相应反映了人际交往间的社会、道德―心理规范。从文本叙述的现实中可以得到这样或那样一些信息,一些是有意识描写的,而一些是无意识的。散文文本传递出人民生活的信息,既有自然的,又有社会的,可以称其为国情学。在这个意义上,散文反映的信息资源不仅是生活、风俗、传统,而且是精神世界。

参考文献:

[1]Н.М.Шанский.филологический анализ текста,изд.Русское слово,М.2010.

[2]白春仁.文学修辞学.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83.

文学作品范文第7篇

当今社会,随着多媒体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文学作品被改编后搬上银幕。人们也因此拥有了更多途径去接触更多作品,无疑,这对于国民文艺素质的提升是极为有利的。但是在这个速食年代,凡事都贴上商业化的标签,越来越多的作品成了金钱利益下的牺牲品,成了谋取名利的工具而缺失了本身的文学艺术性。

其突出表现之一,就是为了剧情的好看,或者说为了收视率,改编后的作品随意为古人、真人编排事迹。当然,我指的不是本身带有编造意味的电视剧或者电影,如《康熙微服私访记》一类的“戏说”之作。而是具有某种历史严肃性的作品。

在这里,我以历史小说的改编为例予以说明。历史电视剧是今年荧屏上的热点,较多的作品都存在与历史人事的关系问题。如果忽略影视的制作和表演艺术,单看剧作的历史性与文学性,就有很大的缺陷与不足了。

《汉武大帝》是近几年比较红火的一部历史剧,其主要事件和重要细节多取自相关史书,在很大程度上成为历史的艺术展示,是一部名副其实的历史电视剧。电视剧将观众带回两千多年前的西汉中期,领略两朝此起彼伏的政治风云和战争波涛,领略那些多近写实的历史画面和人物风貌,时而惊心骇目,时而会心莞尔,在切实的艺术感受中品味强盛帝国那段遥远的历史,思索形形人物形象留给后人的精神启迪。

但是由于电视剧的剧情和篇幅限制,该剧角色相对集中,有时为了节省人物或强化性格,将人事张冠李戴,横向移植。当然处理得当,也会收到多种效用。但是在《汉武大帝》中,将王志趁景帝厌恨栗姬之时“阴使人趣大臣”请“立栗姬为皇后”,结果自然是相反的,王氏从而为自己做皇后和儿子当太子扫清了道路。这种阴险手段是刘想不出也做不出的。《汉武大帝》却将王志的阴谋转移给刘,不仅毫无必要,而且有损人物特征,可谓是适得其反。[1]

一些影视作品在改编后,美化了原著中的人物形象或者事件,比如《茉莉花开》。

《茉莉花开》改编自苏童的《妇女生活》,影片大致与原著内容保持一致,特别是三段式的结构。电影沿袭了小说章节式的表述方式,但是在感情基调上没有原著的残酷,特别是影片的结尾,导演没有作者的残忍,将结尾处理成一个相对光明的暗示,淡化了整体的悲剧色彩而且给人以新的希望。

影像弱化了文本的表象残忍,用唯美的视觉呈现置换文本的直白残忍,让观者在视觉享受中慢慢感受生活的残酷,命运的不可逆转。这种置换看似心慈手软的妥协,实则不露声色的暗杀,其残忍度没有丝毫的削减。

好的作品,受到读者或者观者的喜爱,因而经久流传。不管是原著,还是改编后的影视作品,只要有价值,都值得被推崇、被尊重。

就目前出现的影视作品来看,大多获得肯定的作品都是忠于原著的,比如《围城》、《霸王别姬》、《大红灯笼高高挂》等等。正是由于改编者对原著的忠实和严谨的再创作,导演才能将合适的剧本变成影像而获得成功。

而有些改编作品就惨遭批判,比如《剑侠雄心》(改编自大仲马《三个火》)、《黄金罗盘》等。不仅是因为改编后的剧本失去了原著的神采,与导演的拍摄技法、画面构造也有关系。

美国电影研究家乔治·布鲁斯东说过:“一种艺术(电影),它的局限性来自活动的形象、广大的观众和工业化的生产方式,另一种艺术(小说),它的局限性来自语言、人数有限的读者和个体的创作方式;两者之间的差异是必然的。简单地说,小说拍成电影以后,将必然会变成一个和它所根据的小说完全不同的完整的艺术品。”[2]

的确如此,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作为两种全然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必然有很大的不同,如同矛盾是对立统一,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也有着紧密的联系。

如同小说通过各种手法塑造人物形象,营造故事情节发展,影视作品也有一些表现手法来制作艺术效果,包括镜头、声音、色调、光线等。小说是用文字来叙事的,而电影叙事语言更加丰富多样,画面、声音、镜头和情节的起承转接等等,更具画面感。电影必须把文字的东西变成画面的和语言的。但是,一切的改编,包括叙事语言的转变,都是为了表现主旨服务的。

《大红灯笼高高挂》是我比较欣赏的张艺谋导演的众多影片中的一部了。影片改编自苏童的《妻妾成群》。影片中最能引起观众视觉冲突的莫过于那一排排高高挂起的红灯笼。“灯”不单纯是影片中颇有造型感的视觉元素,确切来说它已经成了一种意象化的符号。

其次,小说用语言创造的世界既是现实人生世界曲折的反映,又是作家主观的艺术创造,两种世界既有同,又有异。现实世界是客观存在的,处于生活的自然状态,没有重心和主题;用语言创造的世界不然,它是有重心、有主题的,体现作家的思想意向,显示人生的思想意蕴。思想史作品的灵魂,也是小说价值的一个重要因素。

同样,影视作品也有两个世界,同小说一样的是现实世界,不一样的是影视作品通过光、影、声创造了另一个世界,这个世界是体现影视作品内涵的,是灵魂,是需要观众自己体会和领悟的。

再者,我们欣赏文字和影像是通过两种不一样的途径。对于文学作品,我们是阅读;对于影视作品,我们是观看。还可以看出,二者的传播方式也是不一样的。加拿大著名传播学家麦克卢汉曾做过一个非常有名的关于“冷媒介”和“热媒介”的区分。他认为文学属于“冷媒介”,低清晰度,提供的信息量有限,需要观众的参与和投入;影视属于“热媒介”,要求参与的程度低。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是以话语的方式而存在的。话语意味着把讲述内容作为信息由说话人传递给受话人的沟通过程;而传递这个信息的媒介具有言语特性;同时,这种沟通过程发生在特定社会语境中,既与其他相关性言语过程、与说话人和受话人的具体生存境遇具有联系。[3]

视觉文化则不同,人们直接通过影像进入一个身临其境的超现实幻觉之中。不同于文字接受,还需要读者发挥想象,影像直接诉之于观众的视觉,具有形象的直观性。

这也是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观看电影、电视,而不是直接阅读文学作品的重要原因之一了。

当然,看一部电影只需要花费120分钟左右,看完一本小说不会少于三个小时,二者的时间差异也是人们选择的原因了。这与当前社会生活压力大,节奏快是有密切联系的,人们更愿意去选择花费时间短效益高的电影,通过观看电影了解文学作品也算是一种趋势了。

文学作品范文第8篇

【关键词】文学;个性阅读;误区;对策;对话

当前的初中语文教材,文学作品不少,也吸引这一年龄阶层的学生。但目前,教师在文学作品的教学中存在一定的误区。要知道,教师进行文学作品教学不只是为了考试,不只是为了成绩。要考虑到学生知识的积累和能力的培养,要顾及学生以后学习和生活中的阅读。在此过程中,如果教师思想认识不对,采用方法不当,就会出现一些误区。

一、中学文学作品教学中存在的误区

1.应付考试省略教学内容,简化教学形式

课本中散文、小说、诗歌、戏剧都有选入,但多考前两者,后两者基本不考。一些教师就考什么教什么,不考就不教,即使教也是非常简单,介绍文学常识,选一两篇作品走马观花般上上就算了。其实文学作品有它独特的特点,文学作品在形象上、思想上、情感上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文学作品的阅读在于唤起学生们对作品的内容理解和情感体验,让学生借助于自我的联系与想象,引导学生们整体感觉文学作品中的美。教师无论不教还是简单地教都起不到真正的效果。知识的积累谈不上,更不要提能力的培养了。

2.应对考试固定教学内容,忽略教学环节

散文和小说是考试中的“常客和贵客”,经常考,份量重。教师无论上课还是练习花的时间就比较多。讲得细,练得多,抓得紧。以小说考查为例,经常考的是故事情节的概括、环境描写的作用、人物的性格特点、人物描写的方法等。那么一些教师就在这些方面穷形尽相地讲解,拖沓冗长地分析,再让学生去背诵记忆,忽略了必要的教学环节。结果,好端端的文学作品就像一只美丽的天鹅被肢解了,肢体器官孤零零地摆在台上。这样的文学作品教学,不但使学生鉴赏和审美、想象和联想的能力没有得到培养,反而会降低其阅读兴趣。

二、加强文学作品教学的对策性思考

1.教师提高思想认识,突破应试教育框架

现代教育注重“以人为本”的理念。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导很关键,教师如果眼中只看到考试和成绩,势必会将学生引到应试的“死胡同”里。不能只顾及考试的成绩,不能只顾及现阶段的教学,不能只顾及学生当前的学习。教师要有教育全局观,要用更高更远的眼光去看待文学作品的教学。学习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螺旋式上升的过程,语文学习也是从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的过程。中学阶段教学有它的整体性,初中相对于高中而言容易而简单,初中不需要掌握的知识点高中需要,不考查的高中要考查,即使不为了考试,学生以后生活中也会接触到文学作品,学生的欣赏阅读的能力要培养,是非善恶的判别能力要增强,审美素养要提高,教学时要突破应试教育框架,看到知识的整体性,考虑到学生长期全面的需要。

2.教师注重教学环节,培养欣赏阅读能力

古语云:“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说明文学作品的阅读欣赏是个非常个性化的阅读体验过程。如学生阅读的《西游记》,对于孙悟空这一形象,每个人对他的评价都是不一样的,有人说他是妖,沾染一身的妖气;有人说他是魔,以七十二变祸害过不少的事物;有人说他是神,点化帮助过他人,等等。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每个学生都从自我感受和形象入手,凭借着他们的自我经历和情感体验,而达到对作品形象的不同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