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古典文学

古典文学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古典文学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古典文学范文第1篇

关键词:“虚静”;创作;作品;人格;鉴赏

“虚静”是中国古典美学中极其重要的概念之一,最早源于《老子》,原义主要指一种清静虚欲、与世无争的人生态度。后来庄子的“心斋”、“坐忘”说可谓是对“虚静”理论的极大发展。“心斋”、“坐忘”是一种无私无欲、与实际利益不发生直接关系的心理状态,这种心态正是我们经常提到的审美心态。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徒宗炳提出了“澄怀味象”的理论,把“虚静”说引入了绘画艺术,同时代的陆机、刘勰则把它直接引入了文学批评。

“虚静”作为一个古老而又意蕴深厚的哲学美学命题,与中国古典文学之间存在深刻的联系:

一、“虚静”与创作

“虚静”与创作的关系,主要表现为对创作心理的影响,作家们在创作之始总是努力追求达到心无杂想、空明虚欲的境界。在促进创作主体从胶着于物、我的现实世界进入到物我两忘的艺术世界的过程中,“虚静”的确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苏轼有诗曰:“欲令诗语妙,无厌空且静。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可见“虚静”对艺术创作的重要。刘勰、陆机等文学批评家更是从理论上揭示了“虚静”与创作的密切关系:“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千里”,“陶钧文思,贵在虚静”等。由此可见,“虚静”心态是想象和联想飞腾奔涌的前提。许多大作家习惯在夜深人静时分伏案沉思,更有许多诗人离群索居,都是深谙这一艺术创造机理的。

二、“虚静”与作品

中国古典文学以诗歌见长,而中国古典诗歌又与“虚静”结下了不解之缘。不论是魏晋的玄言山水,还是唐宋的禅意诗词,随处都闪耀着“虚静”的灵光。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把艺术境界分为“无我之境”和“有我之境”,他说:“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无我之境,人惟于静中得之”,这不正是“虚静”状态下的物我同化,不执着于我,也不执着于物吗?“无我之境”的深层艺术底蕴正是艺术家的“虚静”心灵的映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寒波淡淡起,白鸟悠悠下”,“明月照积雪,朔风劲且哀”,“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无数美丽的诗句,既是诗人在“虚静”心境下所得,又体现了“虚静”心境的平和、淡雅。而“有我之境”如“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残”等,虽表现出比较强烈的主体色彩,但在艺术构思时,依然需要“虚静”的心态,正如鲁迅先生所言:“长歌当哭,是要在痛定之后”的,创作主体只有在情感逐渐平静之后,才能对曾经的“痛”进行审美观照、艺术裁剪和加工。因此可以说,古典诗歌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人的“虚静”哲学态度和美学态度。

三、“虚静”与人格

大千世界是纷繁复杂的,到处充满着诱惑,人的异化越来越严重。庄子当年正是看到了这种异化的可怕,故

而高呼回归自然,提倡“逍遥游”。但是,面对滚滚红尘,种种诱惑,真要作到孤寂以守志,淡泊以养心,何其难也!佛教把庙宇建在深山老林,远离世俗繁华,是采用强制手段为佛教徒创设修行环境,为了抵御各种杂念涌入心头,佛教徒们动辄双手合十,口颂“阿弥佗佛”,以保持内心的清静。宗教需要“虚静”,艺术也需要“虚静”。只有保持这种心态,艺术家才能不被外物所役,才能保持自由的心灵,进而才能进行审美体验与创造。我国古代作家中重视人格修养的例子很多,其中最令人称道的就是陶渊明,他那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傲岸,不慕荣华富贵、满足于“草屋八九间”的安贫乐道的人格,已经成为后世知识分子仰慕的典范。“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这“心远”不就是远离世俗功利的“虚静”吗?刘勰亦云:“秉心养术,无务

苦虑;含章司契,不必劳情”,不必刻意去追求什么,随意而任自然,这不也是“虚静”吗?

四、“虚静”与读者

我国古人无论弹琴还是颂诗,都有焚香净手的习惯,这不是程式化的繁文缛节,这是潜心入静的需要。

古典文学范文第2篇

在我们的整个语文教学中,无论是中学还是小学,古典文学都被选入了教材,走进了课堂。如何运用这些古典文章来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这是我们语文课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是我们语文老师的责任,也是历代教育家们提倡的“传道”精神的体现。

一、运用古典文章,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作为一代炎黄子孙,不爱自己的母亲,不爱自己的祖国,不爱自己的古典文化,那么,我们怎么会认为我们身上有龙的血脉,我们怎么配作龙的传人,我们怎么会称是一个中国地地道道的人。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其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些名句都是《离骚》诗篇上的。《苏武》(节选)中,西汉时的苏武被扣留匈奴,坚贞不屈,死不投降,置于大窖中,嚼雪吞毡;放至北海,掘野鼠摘草实而食之,终于等了19年才回到了自己的祖国,这是一个多么忠于汉室而又感人至深的故事啊!更不说《指南录后序》中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与妻书》的林觉民了,哪个不是为国捐躯的仁人志士?哪个不是我们学习的楷模?

二、运用古典文章,对学生进行人生价值的教育。中小学生都是未成年者,世界观都还未形成或者说还未定性,学校教育就是要抓住这一时机对他们进行培养,尤其是对人生价值取向和生命重大意义的认识。古典文学便是这种内容的典范教材:“生当为人杰,死亦作鬼雄”的项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孔明,“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曹操,“采菊东南下,悠然见南山”的陶渊明,“昙花一现”的方仲永,“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的文天祥,“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的陆游,“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的辛弃疾,“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于谦,“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的墓中五人,“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林则徐、“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胆肝两昆仑”的谭嗣同……以上这些无论是身居高位还是无名小卒,他们都在自己的人生旅途中写出了一首或悲伤或高亢或明丽或低吟的交响曲。

三、运用古典文章,对学生进行以孝为先的教育。“孝”,虽说这是几千年的封建社会中遗留下来的一个古老字眼,什么“以孝治天下”、“不孝有三”、“孝忠皇上”、“孝道父母”,但这些儒家思想的理念与今天提供的“以德治国”、“人文思想”、“培养学生真善美的情操”等新的伦理道德风尚标准是完全相似的,只不过是文字表达方式不同而已。从《孝经》到《孟子》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及《礼记》的“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开始,到魏晋南北时的孔融让梨的故事和李密为尽孝90高龄的祖母而不肯就任“东宫”的“陈情表”,都在表达这个主题。然而这以后,随着封建社会的“权治”加强,就渐渐地忽略了“人”这个主体和家庭生活的存在,于是就很少看到关于这个“孝”的内容了,即使有官员守孝的休假制度,也似乎仅在官人和仕人之间实行。而在民间那个“卖身葬父”的故事也越来越稀少了,乃至今天广大的农村还存在着不瞻养父母甚至虐待父母的现象。这种现象,不仅体现了一个国家民族素质的低下(西方国家都是不允许这种不孝行为的),也是对一个文明古国的亵渎。为了弘扬我们的优良传统,加强人文主义的教育,我们就有必要发掘古典文章中关于“孝”的德育因素了。

四、运用古典文章,对学生进行和平意识的教育。就目前的国际形势而言,美国在世界上发动各种目的的战争和恐怖分子在各个国家中利用不同形式制造恐怖气氛,这对向来爱好和平并希望在和平中建设自己的家园的中国人来说就尤为重要了。看看我们祖先是怎么避免“伏尸百万,流血漂橹”的战争,推崇“化干戈为玉帛”、“以和为贵”、“尊重主权,尊重人权”、“和平共处”的原则的。《烛之武退秦师》、《唐雎不辱使命》、《廉颇蔺相如列传》中凭三寸不烂之舌的烛之武、唐雎、蔺相如,就是和平的使者;秦始皇为了天下百姓安宁而不惜损伤国力修筑万里长城的壮举;“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的王昭君。这些都是我们中华民族追求和平生活的明证。尽管据史学家们考证,在中国历史上战争是繁多的,平均几乎每一年都有一场战争,但那只是统治者的意志,而不是我们中国老百姓的意愿。转贴于

古典文学范文第3篇

关键词:侧面烘托;古典文学;摹声写人;艺术效果

中图分类号:G63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1)06-0-01

烘托本是中国山水画的传统手法,用水墨或色彩在物象的轮廓外面涂抹,使物象明显突出。用在诗文中则指从侧面着意描写,作为陪衬,使所要表现的事物鲜明突出。如杜甫《秋兴八首(其一)》:“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首联从大处落笔,写深秋的萧杀凄凉景象,颔联写天上地下,江间关塞,到处惊风骇浪,动荡不安,萧条阴晦,这种景象使诗人翻腾起伏的忧思和胸中的郁郁不平形象地表现出来。这些景物描写是从侧面着意,用笔墨于景物,实则形象地烘托出诗人的思想情感的,是烘托手法。

侧面烘托的艺术效果由此可窥其一斑,以下从摹声、写人两方面作具体的分析。

一、音乐描摹中的侧面烘托

曲终后环境气氛的烘托 。 白居易《琵琶行》中“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渲染了当时凄清的气氛又侧面烘托出琵琶女弹奏的高超技艺,给人造成余音绕梁的感觉,留下了可涵咏沉思回味的空间,极好地突出了琵琶女的演奏效果。欧阳修《秋声赋》作者与童子问答,童子曰:“星月皎洁,明河在天,四无人声,声在树间。”这是一种变相的烘托――此环境烘托不因隔人问答而减其效,相反还诱人反顾前景前声.金庸也善用此类烘托。《笑傲江湖》第七回,刘正风,曲洋临终荒山月夜合奏琴箫:“突然间,铮的一声急响,琴声立止,箫声也即住了。霎时间四下里一片寂静,唯见明月当空,树影在地。”所谓“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之意境。笫13回,任盈盈奏曲毕,“……终于万籁俱寂。箫声停顿良久,众人才如梦初醒”。人们沉浸于其中,不知身在何处,本欲何为,正烘托出奏者技艺之超妙。

用听者反应烘托奏者技巧的高超。韩愈《听颖师弹琴》:“嗟余有两耳,未省听丝篁。自闻颖师弹,起坐在一旁。推手遂止之,湿衣泪滂滂.颖乎尔诚能,无以冰炭置我肠。”这八句写自己听琴的感受和反应,从侧面烘托琴声的优美动听。“嗟余”二句是自谦之辞,申明自己不懂音乐,未能深谙其中的奥妙。尽管如此,还是被颖师的琴声所深深感动,先是起坐不安,继而泪雨滂沱,浸湿了衣襟,犹自扑扑簌簌滴个不止。这种感情上的强烈刺激,实在叫人无法承受,于是推手制止,不忍卒听。末二句进一步烘托颖师琴技的高超。冰炭原不可同炉,但颖师的琴声一会儿把人引进欢乐的天堂,一会儿又把人掷入悲苦的地狱,就好比同时把冰炭投入听者的胸中,使人经受不了这种感情上的剧烈波动。诗人受琴音之感起身世之叹,烘托出了性灵上的共鸣。所奏曲子使不懂音律者心驰神醉,无异对牛弹琴而牛流泪,高僧说法使顽石点头.岂真能耶?岂真不能耶? 刘鹗《老残游记》王小玉说书的结尾王小玉启朱唇发皓齿,“声音初不甚大,只觉入耳有说不出来的妙境;五脏六腑里象慰斗慰过,无一处不伏贴,三万六千个毛孔象吃了人参果,无一个毛孔不畅快。”用听众聆听乐声的身心感受写乐声之美妙动人。刘鹗写闹声稍定,一少年人评以“三月不知肉味’,这都是让听众插话加以侧面烘托。李贺《李凭箜篌引》:“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及苏轼《前赤壁赋》:“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等皆属此类,不一而足。

二、人物刻画中的侧面烘托

古典文学范文第4篇

一、四大名著阅读状况分析

(一)名著“寂寞”

在四大名著中,对其一无所知的学生人数比例分别是:《三国演义》7.4%;《水浒传》7.4%;《西游记》7.6%;《红楼梦》竟达16.7%。

虽然大部分同学知道四大名著,但“知梗概”的远多于“知全文”:《三国演义》“知梗概”占72.9%,“知全文”19.4%;《水浒传》“知梗概”占73.1%,“知全文”19.5%;《西游记》“知梗概”占30.6%,“知全文”61.8%;《红楼梦》“知梗概”60.7%,“知全文”22.6%。

“知道四部小说”的信息来源,“听来的”和“来自影视媒介”的占了绝大部分:《三国演义》86.8%,《水浒传》84.1%,《西游记》86.7%,《红楼梦》74.8%。

不少同学阅读名著方式是“看连环画”:《三国演义》7.1%,《水浒传》7.2%,《西游记》13.3%,《红楼梦》3.4%。阅读原著的同学却少得可怜:《三国演义》13.29%,《水浒传》7.4%,《西游记》5.8%,《红楼梦》4.5%。

不知名著,已经令人遗憾;知名著却知“梗概”,就难免有些尴尬了;而 “知梗概”,却是绝大部分来自 “快餐”式的图文加工品,这就让语文教师感到无奈了。 “知识爆炸”时代,阅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通过阅读名著夯实文化“底子”的意义,却被人们忽略了。于是,名著寂寞了!

(二)看热闹

知道四大名著的学生中,喜欢故事情节的占绝大部分:《三国演义》50.9%,《水浒传》49.7%,《西游记》67.9%,《红楼梦》38.8%。喜欢艺术技巧的很少:《三国演义》6.4%,《水浒传》5.9%,《西游记》6.3%,《红楼梦》13.9%。

这一组数据表明,高中生欣赏名著的水平仍然停留在“故事”的浅层次上。情节曲折、生动固然吸引人,但四大名著可看的东西远远不只这些!高中学生对名著的欣赏只是 “看热闹”,水准明显偏低。在这个问题上,为师者应该负很大一部分责任。毕竟,“知道名著”的学生中,喜欢名著的人数占了大多数。这是值得欣慰的“大多数”,说明名著对学生还有一定的“亲和力”。老师是否充分利用、发挥了这种“亲和力”呢?

(三)雾里看花

同学们对名著的“主要体会”是怎样的呢?体会深刻:《三国演义》18.4%,《水浒传》16.6%,《西游记》43.0%,《红楼梦》19.6%。体会一般:《三国演义》57.2%,《水浒传》61.6%,《西游记》42.4%,《红楼梦》41.4%。没有体会:《三国演义》17.5%,《水浒传》14.4%,《西游记》7.0%,《红楼梦》23.4%。

不难看出,名著在学生面前实际上是“无名”的。四大名著是古典文学的四朵奇葩,但在中学生审美世界里,只是四朵消了颜色、散了芬芳的“无名花”!尽管有些同学也读了原著,却体会一般,甚至没有体会, “雾里看花,水中望月”。交流心得体会时吱吱唔唔,哼哼哈哈,说不出所以然来。尽管大部分中学生能列举小说中5位人物姓名,但分析人物形象,绝大多数学生不能胜任,分析的结果有的只是“贴标签”,甚至有些人物形象张冠李戴,令人啼笑皆非。

(四)“动力”不足

阅读名著是否能提高语文成绩?对这个问题,44.1%的同学说不清(认为“与成绩有关”的占24.5%,“与成绩无关”的占21.9%)。阅读名著与成绩关系真的微妙难说吗?这表明学生阅读名著的动力不足。实际上,那些语文成绩能保持稳定良好的同学大多读过原著,且都有较广泛的阅读面。应当想办法使学生阅读名著变得“有效”,增加学生阅读名著的动力。在中、高考的试卷中设置适量的名著类试题,也不失为一个较现实的办法。当然,可喜是今年福建省高考语文试卷中已经很好的关注这个问题,话题作文中两组人物中“曹操”“宋江”“薛宝钗”等均是四大名著中人物。这个高考指挥棒对中学语文教学无疑起推动作用。

二、古典诗歌阅读状况分析

(一)读过篇数和背诵篇数

读过篇目不少于16篇的学生为38.6%,不少于80篇的为39.9%,不少于160篇的有21.4%。能背诵篇目不少于24篇的为69.6%,不少于120篇的有25.1%,不少于240篇的仅5.3%。

【简评】仅5.3%的人达到新课标的基本要求,可见学生阅读量和记忆量之低。

(二)对古典诗歌的兴趣

兴趣状况:(1)喜欢39.3%;(2)不喜欢6.5%;(3)谈不上喜欢与否54.2%;对古典诗歌的体会:(1)体会深刻22.7%;(2)体会一般68.8%;(3)没有体会8.4%。

对唐诗宋词元曲的了解:(1)很熟悉8.9%;(2)了解一些79.6%;(3)不熟悉11.5%。

对李白、杜甫的了解:(1)很熟悉26.2%;(2)了解一些66.9%;(3)不熟悉6.54%。

【简评】许多同学在古典诗歌面前,或熟视无睹,或敬而远之,或望而却步,或茫然不知所云,或胡乱曲解诗意……甚至有6.54%的学生连李白、杜甫都不知道。这些现象的根源,就是没有形成鉴赏古典诗歌的能力,得不到美感,当然就不会乐在其中了。

(三)与语文成绩关系

(1)认为与成绩有关的,占67.1%;(2)认为与成绩无关的,为9.4%;(3)请不清楚的,占23.5%。

简评:中学语文教师几乎没有不重视古典诗歌教学的,原因是中、高考那分值不低的试题。于是普遍存在只“治标”不“治本”的现象。治标者的拿手戏就是模仿中、高考题型,编选大量标准化试题将学生捺入题海泡浸。这对于培养真正意义的审美素质毫无裨益,反而降低了学生对中国古典诗歌的阅读兴趣。新编高中语文课本有多个诗歌单元,我们应充分利用课本引导学生欣赏古典诗词,提高学生品味古典诗词的能力,提升素质,才能真正应对考试。

三、问题与建议

结合座谈和访问的印象,本人认为以下几个问题值得引起注意:

(一)狭隘的学习功利主义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学习辅导书”就成了学生课外书的代名词,家长、学生、学校都不约而同地“爱”上了一本又一本的辅导资料书。不少家长推崇“非辅导不看,非习题不做,非英语不听”的三不规则。毕业班学生为攀登升学的金字塔,一头扎进题山题海,更与经典无缘。尽管高二学生大多数都知道中国四大古典名著是什么,但真正读过的没有几个。为什么不读?回答很简单:“因为我们还在分数的压力下苦苦挣扎,哪里还有时间去看这些与考试无多大关系的书呢?”

(二)图视 “驱逐”文字

图视类传媒高速发展:各类影碟铺天盖地,互联网与数码影像接踵而至,再接着是摄影图片类书籍及卡通画异军突起……校园周围小书店及市区几家书店这两年最热销的是文娱和足球类画报、绘画本中外名著、卡通等等,而文学名著销量一直不太好。图视传媒的好处显而易见,但也要警惕“读图时代的阅读危机”。今天的学生大多通过影视录像了解古典名著的原因很简单:读文学作品吃力。然而学生一旦养成阅读图视作品的习惯,今后进入大学、进入社会后也很难改变。

(三)敬畏“经典”与否认“经典”

在繁重的学习负担下,长篇的语言和结构因素成了学生“亲近名著”的又一个障碍。许多学生表示,有时也翻翻名著,只觉眼花缭乱,没看出什么又放下了。一些学生说,现在大部分名著已拍成电视剧或电影,看过后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也没有耐心再去看原著。有的学生说自己也知道母语作品重要,但不如影视、数码影像的虚拟世界吸引人。言语之间,他们对名著不敢亵慢,只是“敬而远之”。

另一方面,对名著“不喜欢”的同学也大有人在(《三国演义》6.4%,《水浒传》5.3%,《西游记》5.6%,《红楼梦》14.6%)。这些学生否认“经典”,认为名著部头巨大,情节冗长,描写拖沓,节奏缓慢,书中所写时代距今遥远,时代背景、人物关系难理解,不如读现代武侠、言情、侦探推理小说以及卡通连环画来得轻松。他们对名著了解的微乎其微,却对一个个大碗明星的生肖、爱好甚至婚变的次数能娓娓而谈,如数家珍。

作为语文教育工作者,我们是否应该自问:怎样才能带领学生进入古典文学的殿堂,领略其中的奥妙,使他们读古典文学也会产生像读流行书、畅销书一样的审美愉悦?

(四)家庭普遍缺少浓厚的文化气氛

父母的文化层次较低,是农村家庭文化意识淡薄的一个重要原因。根据学生档案资料统计,父母务农的占45%,职工13.3%,半农半商的11.67%,个体经营的占12.52%,其余有少量的干部、教师。父母是文盲初小、高小文化的占多数,少数是初高中文化程度,因此在营造家庭文化氛围方面几乎无能为力。多数父母虽然重视儿女的读书,但仅限于关心学习成绩,看重分数,因此反对儿女看课外书,认为这些“闲书”会影响学习,有的父母则忙于生计而放任不管。

多数学生家庭中最有文化气息的活动仅限于看电视。调查中,回答“经常看影视片”的学生占了大多数。近半数的学生是在没有任何一本课外书和报刊杂志的家庭环境中长大,他们从小学到高中唯一的“文学读物”就是一本语文书。

语文素质是要从小培养熏陶的,在这样缺乏文化氛围中读到高中的学生,要在高三一年中突然提高语文素质是不太可能的,即使在高中三年中要大踏步提高也是要付出相当艰辛劳动的。

课外阅读历来被不少人认为是可有可无的事情,君不见父母谈“课外书”色变,不少班主任(非语文老师)明确规定“不准把课外书带回课室,一经发现,全部没收,还要在班上检讨……”

一个人在中学阶段没有阅读十本八本中外名著,背诵200首以上的古典诗词,那实在是整个人生的一大憾事!学生对古典文学的“远离”,必然导致精神“钙质”的缺少和欣赏层次的低下,导致“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浅薄。这种“后天不足”对一生的成长都会造成难以弥补的缺陷。这是有识之士的共同的看法,也是实际生活业已证明了的事实。

那么,怎样才能改变这种中学生课外阅读近乎空白的情况呢?本人认为:

第一,学校、家长和社会都要达成这样的共识;对于青少年的成长,最重要的是培养良好的素质。要培养良好的素质,不读书怎么行?我国当代语文学家刘国正先生说过:“书是知识的宝库,智慧的海洋,奋斗的向导,成功的阶梯,学文,学做人,求大发展,大成就,离开读书,不过是缘木求鱼。”而读古典文学应是读之基本!

古典文学范文第5篇

【关键词】古典文学 欣赏 时间因素 主体因素

文艺理论家在对古典文学作品进行探索与实践中,对其散发的动人魅力与感染力进行了生动的刻画与表达。特别是对于古典文学作品在生活体验与艺术表现上的成就,更深深的折服和感动着读者。可见,加大对古典文学作品魅力构成因素的分析,从审美情趣上来解释古典文学作品的动人魅力就显得十分重要。建构主义从认识论上得出,文学作品在审美意识活动中所传递的心理效应,是建立在审美客体的美学结构与审美主体的心理认知基础上,也就是审美主体对审美客体的统一。因此,为了探析古典文学作品的艺术魅力,我们将从时间与主体两个因素来着手,探讨古典文学作品的感人力量。

一、时间因素在古典文学作品欣赏中的作用

从文学欣赏活动来看,心理学家闵斯特堡提出“如果你想知道事物本身,只有一个方法:你必须把那件事物和其他一切事物分开,使你的意识完全为这一个单独的感觉所占住,不留丝毫余地让其他事物可以同时站在它的旁边。如果你能做到这一点,结果是无可怀疑的,就事物来说,那是完全的孤立,就自我来说,那是完全安息在该事物上面,这就是对于该事物完全心满意足。总之,就是美的欣赏”。可见,艺术欣赏与自身灵魂在艺术的熏陶与对美的情感升华中,竭力从形象和意境中摆脱狭隘的、庸俗的功利主义,以满足审美主体的超然状态。审美实践与审美心理是息息相关的,从复杂的社会生活中进入凝神关照的思维境界,从而使得欣赏者获得某种特定的审美陶醉就是对美的追求。时间能够产生审美态度的变化,特别是古典文学作品在展示社会生活中,将不可重现的历史事实进行有序的插入,很大程度上抑制了读者的功利观,也为读者更好的陶醉于古典文学作品的艺术境界创造了条件。爱之所爱、恨之所恨,乐之所乐、哀之所哀,进而从时间距离中来增强了对古典文学作品的审美内涵的理解。与之相对的是,当代文学作品更侧重于对情感的抒发与社会生活的理解,也多为读者呈现更多的现实生活性。由于当代文学对实际问题的凸显,与我们对社会现实的逻辑理解进行了混淆,往往从艺术世界中将自我的思想集中在文学作品中,以自己的悲欢离合来关照艺术作品,进而带来更多的现实性困扰。如我们在读《红楼梦》时,对于该作品中所反映的现实世界,往往与自身的身心情感进行联系,看着人物角色的命运变迁,感动的不由得泪流满面。相对来说,古典文学作品在现实性干扰上要少于当代文学作品,其时间因素是不容忽视的关键因素,难怪朱光潜曾说“艺术是有时间和空间性的”。对于某一时代的作品,看起了距离很近,而作品所反映的距离有时却很远,从而使得文学作品变的更富浪漫色彩。

二、主体因素对古典文学作品的审美影响

美学家在对文艺作品的品鉴中,多从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的地位与价值上进行判断,文艺作品所反映的所创作者的艺术审美活动,在欣赏文艺作品的过程中,必然需要读者能够从阅读中来感受文艺作品的情感与艺术魅力。古典文学作品也不例外,对于古典文学作品的欣赏实践,也是通过对欣赏主体的能动作用来展现其无穷魅力的。首先,从审美主体的参与性上,对于古典文学作品所潜藏的意蕴与魅力,更是古典文学作品的思想与精神内涵。由于欣赏者自身历史文化知识的差异性,同样的古典文学作品,其所幻化的艺术感染力也不一致,但其创作手段与艺术形象的构建更具有不确定性。不同的人物角色所赋予的开放的性格特征,也为读者在理解文学作品是提供了富有弹性的思维空间。不同历史时代对审美主体的认知方式与诠释手法也是不同的,审美理解源自审美主体的历史境遇,在不同的欣赏者来说,不同时代所获得的思想与认知也存在差异,所以,同样的古典文学作品,在不同读者的挖掘与思考中赋予了新的内涵及意义,也为不同读者呈现了富有想象的无穷魅力,进而得出文艺作品的意境是无止境的。

相比之下,对于不同时代下的同一古典文学作品,其阐释的思想内涵也是差异的,由于审美主体在对作者的历史境遇的理解差异,其所受的时代性、现实性等观念的制约,以及不同历史环境下所形成的规范与标准的差异,都给文学作品的欣赏带来不同的观感特征。对于个体的差异性,审美主体是复杂多变的,不同欣赏者因其自身禀赋、修养、观念的差异,在欣赏活动中所调动的情感与心理认知也是差异的,进而古典文学作品所展示的图景、作品所反映的情感与思想逻辑也形成了不确定性。由此可见,即使是同一部古典文学作品,在不同的读者面前所呈现的艺术世界也是千差万别的。这种有个体的差异性而带来的对古典文学作品的审美差异,使得艺术文化体系更加丰富,同样也从艺术作品的深刻意义上实现对作者所要领会的意义综合。

三、结语

审美活动是奔流不息的长河,对于每一文学作品所传递的审美趣味也是丰富多彩的。古典文学作品在审美欣赏中所蕴含的深刻意义,也需要从历史的变化与不同时代欣赏者的认知中来构建博大的艺术形象,从而创造出一个个丰富的、奇异的感人形象。当它以这样一个崭新面目出现在后一代古典文学欣赏者面前时就显得熠熠生辉、楚楚动人了。

参考文献:

[1]朱光潜. 悲剧心理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

[2]周全田.论文本意义的主体性与主体间性[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04,(01).

古典文学范文第6篇

【关键词】广告创作;古诗词;产品气质

【中图分类号】G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2)06-0043-2

广告学是一门融合了众多领域学科的应用型科目,广告人要实现其广告设想,需要的不仅是广告学自身的知识体系,还需要新闻学、市场营销学、公共关系学、文学等学科的知识。任何一位广告人所做出来的广告都与其自身的知识底蕴、个人经验及人生阅历有关。

一、中国古典文学在历史上的广告体现

中国古典文学与广告的关系。中国古典文学在中国文学历史上,指的是中国古典文学作品。按照历史上的时间顺序,可以划分为先秦文学、秦汉文学、魏晋南北朝文学、隋唐五代文学、宋金元文学、明代文学、清代文学。代表性的文学作品形式有诗、词、曲、赋、散文、小说等。中国古典文学是中华民族最瑰丽最宝贵的文化遗产之一。广告作为商业市场中的一部分,是通过对受众及潜在受众进行“劝导”——通过分析受众的心理因素、挖掘产品的潜在价值以及潜在价值与受众间的共鸣点,达到说服消费者,使其产生购买行为的一个过程。广告就是通过各种途经,如平面媒体、电视、户外招贴、网络、广播等各种形式,让产品曝露在公众的眼前,塑造并提高产品的整体形象、让消费者认识接受它,记住这个产品并产生兴趣,想办法让品牌唤起一种情感的共鸣或讲述一个动人的故事。广告学把产品的一切及它所附带的潜在信息传达给受众。

故此,通过语言的形式传达出来的广告会受到广告人所处的历史背景、文化环境和知识底蕴会的影响,而中国广告人所创作出来的广告中,中国古典文学的身影就屡见不鲜。

中国古代广告中的文学。“社会广告”是一个较为宽泛的概念,早于“商品广告”产生,在原始社会主要以文化广告的形式出现。早在商朝,一部分会做买卖的人民专门从事商品交换,于是形成了商业市场,那时候的广告如叫卖、实物广告以及挂酒旗等就已经出现了。历史上,“文君当垆”的故事,讲的就是卓文君抛弃自身富贵和司马相如当街叫卖,到了盛唐,由于开通了与周边各国的交往,贸易往来密切,广告逐渐融入到诗词中。“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这首杜牧的诗就生动的描写出了当时的景象。于明清时代(至1840年之前),广告的发展越来越讲究形式美,还出现了文化名人书写招牌和对联广告的美谈,店铺的名目和招牌的书写都很讲究。出现了“全聚德”、“六必居”、“都一处”等老字号的店铺,也出现了许多名人写的广告对联,如朱元璋为阉猪人家写的“双周劈开生死路,一刀斩断是非根。”的广告,祝枝山为酒馆写的“东不管西不管,我管酒管;兴也罢衰也罢,请吧喝吧”等著名对联。所以中国广告的发展最初是由中国古代的文化广告发展,在工业革命之后融入了以英国为中心的近代广告,之后演变成以美国为中心的现代广告的形式。

二、房地产广告概念与房地长广告中使用中国古典文学的优势

房地产与广告创意。广告并不是要凭空捏造一件事物,而是另一种形式上的包装。房地产与广告之间可谓鱼和水之间的关系,当生产建设者把房产建造出来的时候,它只是在那里,而当房地产有了广告的加入,就变得如鱼得水。用独特的广告创意手法,找寻楼盘与消费者之间的共通之处,运用广告的程序、技巧、传播媒介、消费者心理与市场环境,提高楼盘的知名度和口碑。就房地产广告的概念而言,房地产广告并不是建筑实体的简单的推销,其策划和推广实际上是继建筑师之后对建筑内涵的再创造过程。房地产广告是在对社会文化环境、目标消费群体深层文化心理把握,是对楼盘本身特性和市场经济环境等多方面因素全方位的准确定文,是策略性形象推广合理的沟通方式。

房地产广告的营销目的及方式。房地产广告并不是要标新立异,而是顺水推舟。营销手段要通过研究开发商的品牌,荣誉,楼盘的所在周边环境,包括教育环境、交通环境、文化环境等,巧妙运用楼盘本身的软硬两方面环境,创造出受公众关注的话题,通过一些列的活动、名人代言等为楼盘营造知名度。一个好的楼盘,对消费者来说是一种产品自身价值的认可,而这个认可不仅仅是楼盘整体的建筑风格、自然环境和配套设施着类硬件设施的认可,而是对消费者一种软性的引导,即概念嫁接。概念嫁接构成有教育体系、音乐概念、艺术氛围、运动主题、旅游概念。提倡一种生活,即品位一种文化,在楼盘销售过程中,可紧紧抓住消费者对现代生活的向往,提出一种文化理念,直击消费者心灵深处。而中国古典文学的渗入正是追随了这阵软实力的春风。

在广告中运用古诗词的优势。古诗词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代表性文化,它具有音韵美、形式美、语言美、意境美的特征,易于朗诵和记忆,其中的名篇佳作更是经久流传。古典文学以其独特魅力与境界,赢得了世人的赞誉,渗入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的认知。而广告文案,作为广告作品的语言文字部分,怎样更好的进行广告诉求一直是广告文案写作探求的重点。而人们总是较易接受自己了解的东西,如果在广告文案创作中能较好的运用古诗词,就容易拉近产品与顾客的距离,使产品获得成功。利用古典意境可以描绘出一种基于现实而又不拘泥于现实的诗情画意,使广告文案更具感染力。中国的古典诗词具备了广告文案写作的诸多特点,古诗词常常被人们用来形容某件事物,文人骚客更是喜好借诗咏物。唐代诗人李白在《客中行中》这样写道:“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李白形容兰陵的美酒“浓郁”、“色泽金黄”、“气味香浓”,盛装在玉石制作而成的酒碗里像是盛装着一碗发光的琥珀,让人不禁在脑海中构造出这样美好的意象,这与广告文案创作中语言的精炼、韵律、朗朗上口不谋而合。

三、具体案例分析

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一个人的基本要求是成家立业。故此,国人骨子里就带有对房子的热爱,这是一种安全感的体现,有了房子,就好似在人世间给自己找了安身立命之所。房地产广告作为楼盘营销一种最广泛使用的手段已经随处可见,以下就以两个具体的房地产广告实例来说明中国古典文学在房产广告中的运用。

龙胤当归:2011年某花园山水园林别墅,由于有邕江和蓉茉江环绕流过,处在城市与自然带的交界处,其楼盘的主要卖点是:270度豪华江景。这似乎是个很常见的广告诉求,不一样的景致,无法在如此众多的楼盘中脱颖而出。所以开发商赋予这个楼盘一个富有韵味的名字——"当归"。当归,是一种药材的名字,但从字面上理解,也可以理解为"应当归家",在赋予楼盘整体的中国韵味的同时,也给居住者一个美好的期待,中国作家龙应台曾经说过:“幸福就是,早上挥手说‘再见’的人,晚上又平平常常地回来了,书包丢在同一个角落,臭球鞋塞在同一张椅下。”所以,当“当归”这个名字已出现,似乎就带着浓重的家的气息,不只是生硬地在销售房屋,也是在销售一种家的感觉。

除了名字,该楼盘的平面广告文案也带有中国古典文学的气息,文案运用"墅为谁伴,山为谁依,云为谁低,江为谁留"四个短句构成山峦、云雾、河川都是为了这个花园,为了以后入住进来的你而存在的感觉,其平仄、结构和谐押韵,读起来朗朗上口,极富诗意。

骨子里的中国:在2007年,宣传某地产的一个系列平面广告《骨子里的中国》可以说是中国式地产广告的完美形态。这一系列广告的表现性是极为简单的,与水墨绘画相结合的摄影风格把楼盘景致以诗意的方式展现出来,好似楼台烟雨中,深邃、素雅。其中用阴影家中的部分,正好是中式建筑的局部与汉字兼备之间形似的部分,在此,设计师巧妙的用汉字的笔画替代这些部分,加上精炼的文案“心有中国一点通”“开门见中国”与之相呼应,表现出来中国文化的底蕴。中国的文化深藏在每一个汉字中,而这样一种纯中式的表现形式,通过这一系列的平面广告,把“骨子里的中国”的建筑理念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画面构图简练、明了、大气,显得新颖别致,又意味深长,增强了文化感观。

【参考文献】

[1]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第一卷)[M].

古典文学范文第7篇

将中西文学进行比较,我们习惯用一句话来概括,那就是西方文学是叙事性的,而中国文学长于抒情。在世界文学的宝库中,中西古典文学各自有着不朽的代表作。西方有《荷马史诗》,中国有《诗经》和《离骚》。叙事和抒情是两种不同的表现方法,这种差异前人们已经分析得很透彻。如果换一个角度,站在文体风格的视角,我们也可以找到差异的存在。在比较了各自具有代表性的古典文学作品后,我们不难发现,西方古代的神话、史诗、戏剧、诗歌,一般都带有“酒神”一样的精神特质:狂欢、热情、奔放、痛不欲生、死去活来、火辣辣的宣泄,迷醉在自己的生命狂舞之中。而中国的诗歌、戏剧大多数是水墨画式的,温柔、含蓄、典雅、怨而不怒、婉而多讽,具有中和之美。中和之美酒神精神“中和之美”是儒家中和观浸润下的中华民族传统审美观。

“中和之美”的意义和作用在各种文艺美学中都有体现,兼容互进,综合协调。孔子所盛赞《关雎》“乐而不,哀而不伤”成了历代文人追求的诗风。《礼记·经解》还引用了孔子这样一句话:“温柔敦厚,诗教也。”孔颖达权威地诠释为“温谓颜色温润,柔谓情性和柔,诗依违讽谏,不指切事情,故云温柔敦厚是诗教也”。“中和”观作为一种强大的社会心理,深刻地进入中国人的审美意识,中和之美作为审美标准融入了一切美学创作。艺术表现须“发乎情,止乎礼义”;日常生活“饮食有节,起居有常”。在儒家的哲学和文艺思想中,中和是本体也是方法,更是一种美学境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的儒家正统地位,迫使该教的思想深入人心,特别是“士”的阶层,这些“儒生”创造作品时,就很少不受其影响了。

他们适度的情感宣泄和简约的表现方式就使得中国古代文学总体上具有了含蓄深沉、意味隽永的艺术特征。“酒神”在希腊神话中叫做狄俄尼索斯,他是古代希腊色雷斯人信奉的葡萄酒之神。神话中的他驾着四轮马车到处游荡,走到哪儿,乐声、歌声、狂饮就跟到哪儿。他和他的侍从们肆无忌惮地狂笑,漫不经心地喝酒、跳舞和唱歌。关于酒神的颂词后来就成了悲剧的前身。而“酒神精神”是尼采在《悲剧的诞生》里提出的一个理论。古希腊的柏拉图认为创作的源泉是灵感,诗人须有神灵凭附,转入狂热状态,才能创造出伟大的作品。这是一种客观唯心主义创作理论,但对西方古代文学的创作也产生过很大的影响。悲剧诞生时附着在作者身上的神灵在尼采那里就是酒神。“酒神精神的本义是肯定生命包括肯定生命内涵的痛苦。

为了肯定生命的痛苦,一个人必须有健全的生命力和坚强的意志。由此产生酒神精神的衍义:做一个强者。‘酒神精神的一个重要标志,乃是支配你自己,使你自己坚强!’这里显示了酒神精神与强力意志的内在一致”。尼采认为,具有酒神精神的人在失败中仍能大笑。这种酒神精神在西方人身上就表现为重个性,“不过却不是偏向于用理智去控制情,而是让后者泛滥,于是就造成个体热爱自己生命的倾向。这个倾向即表现为‘醇酒、美人、欢歌’这样的对生命的欢愉感,同时也表现为逞强好胜的人格。中国文化,不论在国内国外,都可以说完全缺乏‘酒神性’的因素,因此,即使在‘心的文化’仍然发达的中国人地方,也只是表现为一种温情脉脉,而不是一种热情的狂泄,它与拉丁文化的差别正如中国式的迎神赛会与拉丁式的嘉年华狂欢会的歧异一般。”

古典文学范文第8篇

古典文学作品随文写作语文教学一、随文写作的概念

所谓随文写作,即在阅读教学中充分挖掘教材写作因素,因“文”而异进行写作训练,及时地把写作训练有机地揉进阅读教学,引导学生读中悟写、从读学写,实现以读促写、读写结合。初中语文教材中的很多作品可以随文而教,以读促写,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往往以现代作品为读写范本居多。在古典文学作品教学中进行随文写作训练是提高写作教学效率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

二、初中古典文学作品教学存在的不良现象

语文教材所选的古典文学作品都是文质兼美、具有典范性的佳作,既能赋予学生写作需要的思想情感的给养,又能提供写法技巧的借鉴等。教学中仅仅把它们当作阅读教材来使用,人为地致使文学经典作品的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脱节,造成大量“资源”浪费,使学生无法实现有效积累。而且,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为了追赶进度而草率结束新课,或者在刚刚引发了一点学生的学习兴趣时戛然而止,硬生生的将学生对古典作品“一探究竟”的探究欲望给扼杀了。张志公先生说过:“阅读教学要带领学生从文章里走个来回。”这就告诉我们,要引导学生回归文本、深入文本,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多角度、多层次阅读文本,探索文本,使学生获得新的体验和发现。如果对古典文学作品教学过于草率,只一味追赶进度,就无视了学生的学习需求。在古典文学作品教学中进行随文写作不仅符合学习的迁移规律和阅读的心理过程,而且符合语文学科教学的特点,是切实可行的。

三、初中古典文学作品教学中随文写作的策略

1.在“牵引”中积累,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如果说课堂上刚接触到的语文教材是一颗项链中最耀目的珠子,那么教师在课堂上的牵引就是一条链子,教师要做的就是激发学生去自己的记忆仓储里搜寻同类的“珍珠”,然后串起来。在这一类拓展延伸里较为简单的操作是引导学生围绕一个话题从时间角度、空间角度或者逻辑方面进行材料搜索,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完全起到的是穿针引线的的作用。

例如,在进行宋诗《过零丁洋》的教学时,扫清词句障碍后,教师向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文天祥可以说是一个在国难当头时,临危不惧,深明大义,坚贞不屈的爱国主义者,在中国历史上像这样的人还有许许多多,请列举一二,并用几句话概括其事迹。

学生纷纷动手,概括出古代的屈原、岳飞、辛弃疾以及现代的钱学森等事例。一节古诗教学课,不仅让学生在古诗的理解鉴赏上有所收获,也可以为其写作“追求”“爱国”等类别的作文积累充分的写作素材。

这种素材积累的引导方式对理科较为强势、语言和情感表达方面较为弱势的同学,这些同学往往在写作中很难在生活中选取材料,做不到“以情动人”,但能在这一种类型的作文中找到极佳的契合点,有教材文本阅读做铺垫,在语言表达上也显得更为顺畅。这种“牵引”式素材积累的引导对九年级学生积累素材、灵活运用现有材料,提升作文水平有较大的帮助。

2.于“类聚”中组合,引导学生的文本体认

类聚即归纳,简而言之就是将几篇文章中相似的材料整合在一起。这里的“相似”是指可以论证同一论点,即可以写入同一话题当中去的。具体而言,首先要仔细的解读每篇文章和每一则材料的内容,其次要全方位地分析它们蕴含的哲理,然后把它们放在一起比较,最后找出内容和哲理相同、相似或相反、相对的,把它们整合起来。

例如,教授完《岳阳楼记》后,我设计了一堂这样的整合课。

一问:《岳阳楼记》《醉翁亭记》《记承天寺夜游》《小石潭记》四篇文章有什么相似之处?

学生思考后回答,师生共同明确:文章都在借景抒情,借自然美景抒发个人心中郁闷之情。

二问:四篇文章有什么不同吗?

学生回答:感觉作者的思想境界有所不同。

三问:请同学们考虑用上述四个材料,采用“面对……(人物名)……”的句式写一组排比句来论证这个观点,最好能排出合理的顺序。

学生思考后动笔进行梳理,回答:

面对风景清幽的小石潭,(柳宗元)抒发心中郁闷,却难以排遣;面对空澈澄明的月色,(坡)携友共赏月色,闲情间强颜欢笑;面对阴晴不定的洞庭湖,(范仲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以天下为己任;面对滁人欢游的琅琊山,(欧阳修)醉卧其中,寄情山水与民同乐。

在这个材料整合之后的一次阶段考试中,一位学生的《聆听水声》一文中巧妙的将以上的几个事例进行了组合,令人耳目一新,文采之斐然。学生能学以致用,令笔者更清晰地认识到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应该是促进学生情感体验的积累。阅读,见证的是学生用青春和好奇去拥抱生活和感受世界的一段心路历程,是他们探索建筑自己美好精神家园的一串深深脚印。因而,利用教材中经典的古典文学作品进行深入解读,在类聚中组合,在组合中思考,感其情,动其心,达成学生对作品中真善美的深刻体认,才是语文教学的更高境界。我分明的感受到这样的课堂教学效果——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学生在这样的写作氛围里,一定不会感到无话可说。

行文至此,想起陶行知先生精辟的工具论:“工具拿在手里,必须不断地用心地使用才能练成熟练的技能,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写作的熟练技能。”课文是例子,这个“例子”是人文性与工具性的最佳结合体。

3.往“纵深”处挖掘,触发学生的写作热情

余映潮老师说,我们要努力地对课文进行发现,从而让读写活动的内容更加有趣、有味、有效。在进行九年级的语文教学中,笔者发现有很多课文学生是学得意犹未尽的,于是笔者就顺势而为,不仅将教材作为阅读教学的例子,也同时将语文教材中的材料为“引子”,从各个角度,向纵深处挖掘哲理,引导学生进行写作。

例如,在进行《智取生辰纲》的教学时,我设计了这样几个问题。

(1)请同学们考虑,“智取生辰纲”这个题目还可以将它改为另外的题目吗?

有学生回答:丧丢生辰纲。

(2)智取是从谁的角度而言的,丧丢又是从谁的角度来说的呢?

学生回答:吴用(也有说梁山好汉的)智取生辰纲,杨志丧丢生辰纲。

(3)为什么用“丧”这个字?

有学生说到杨志卖刀,发配充军等情节,但略显凌乱。

我趁热打铁,下发杨志的有关材料。

(4)请同学们阅读材料,再从不同的人物角度考虑进行具体分析,今天我们可以从这些材料中得到哪些借鉴?

学生们讨论后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