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道德观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中图分类号]C912.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3)08-0152-03
一、当代中国农村面临的道德困境
中国当代农村社会正处于迈向现代化社会的大发展时期,经济转型、社会转轨、观念转变,人与土地、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都在裂变。在此情势下,如何面对儒家传统伦理道德与社会生活分化这样的现实境遇,如何使传统与现代化相互批判又相互为用,沿乡土走向完美的结合,这是历史赋予我们当代人的使命。一个难以回避的事实是中国人千百年来安身立命之依凭的传统伦理道德,在现代遭遇了强劲的挑战,工业文明和城市化的急遽发展,改变了传统道德赖以生存的土壤和条件,现代的政治批判和曲折的意识形态解构,加剧了这一变化所引带的效应,使得传统道德伦理与我们的现实生活越来越疏离。从目前国内道德问题的研究成果看,大多注重理论导证和逻辑推演,容易流于道德善恶的简单化甄别,而忽视田野调查和实证分析。无论从纵向还是横向看,对区域性伦理关系及道德规范的研究方面,显得比较薄弱。尤其对农村社会伦理关系的变迁与道德流变等问题的研究偏于空疏,鲜见有价值的研究成果。《西北农村道德观察书》无疑在新形势下农村道德的研究方面做出了积极的探索。该著的出发点是西北农村地区的道德问题,落脚点却是整个中国农村社会道德秩序的重构。
道德的演进是一个长期自发演进的过程,有其自身的规律和相对独立性。我们也要看到,从更开阔的理性视野来构建适应现代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道德,仍有重大现实意义。面对新的道德场景和现实伦理难题,中国当代农村社会如何将传统伦理道德的优良成分最大可能地融入人类文明的普世性追求及其路向之中,并在高度融合的普遍主义伦理观念中保存并凸显自身的价值与意义,无论政府、民间还是学术界都是迫在眉睫的问题。
西北农村地区的道德传统虽然延接并归属于中华民族的道德传统谱系,但由于远离中原腹地的地理位置和多民族、多宗教特点,决定了该区域道德现象的多变性、丰富性和复杂性。《西北农村道德观察书》(以下简称《观察书》)以考察改革开放30年来西北农村地区道德流变中独具特色的轨迹为进路,全方位梳理这一特定时段内西北农村地区道德现象的丰蕴状貌,提出西北农村不同于中原的中介性特征;分析儒家伦理、宗教伦理、世俗伦理等相互交叉又相互作用的伦理机制,并且作出从局部到全局的拓展式研究;将道德考量与西北农村地区的社会文化发展联结起来,面对特定的新的道德场景和普遍意义上的现实伦理难题,通过审慎思考与研究,对目前中国的社会道德建设有所助益。
二、考察农村社会道德问题的几个基本路径
细究起来,农村的道德问题关涉很多方面,但从大处看不外乎经济伦理、政治伦理、婚姻家庭伦理、人际交往伦理、职业道德伦理与环境伦理。抓住这六个方面,就能提纲挈领地抓住农村道德问题的关键。《观察书》正是从这些最基本的问题入手的。该著的研究是从宏观视角打开,阐释了道德的本质属性、道德生态的概念及道德随社会发展流变的客观规律,对国内外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简要的述评,历史地考察了西北农村地区的道德谱系,仔细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该区域道德生态的变化及其特点,指出该区域所面临的道德困境。
该著借鉴经济伦理学的研究成果,从经济伦理的角度,探索西北地区农村经济制度或体制与伦理道德的变迁。作者通过对西北地区农村经济制度或体制伦理的宏观历史考察,以及改革开放以来各经济环节中伦理问题的中观研究,总结出这一地区农村经济伦理中的基本道德规范主要有勤劳、诚信、公平和节俭等,这些规范一方面表现为农牧民的德性,另一方面也表现为农牧民的道德规范。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一研究可以看作是对农村经济伦理的微观研究。
该著对西北农村地区村民政治伦理即政治角色或政治身份认同、政治价值理念、权利和责任意识、政治情感和态度等问题进行了深入考察,并对这一地区村民政治伦理的变迁及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随着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国家与社会、公域与私域、政治与伦理不断分化,逐渐显现出比较清晰的界线;无论从政治的思想理念、价值追求来说,还是从政治的制度设计、制度运行以及政治主体的活动来说,都离不开伦理道德的规范和引导,对于正在进行村民自治的西北农村来说,村民将成为农村政治生活的最重要的主体,他们的政治伦理也随之成为决定这场政治改革成败的关键因素。
道德最有力量的支撑点是家庭。作为所有社会组织中反映社会生活变化最敏感、最迅速的单元,家庭结构以及相应的家庭伦理关系、道德规范对处于社会转型做出了相应的反映。该著指出,现代文化所表现出的多元化、世俗化、个体化倾向已经逐渐进入西北农村地区民众婚姻家庭构建过程中,这二者交融的状态使得当代西北农村地区民众的婚姻家庭伦理观显示出更加理智、务实的特点。
30年来,随着市场经济在中国大地的全面推进,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提升,但毋庸讳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较之以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际交往伦理显得越来越复杂。《观察书》较为详尽地考察了西北农村地区人际交往伦理变化的特点及这种变化产生的原因、动力及影响等。按先生的界分,中国社会的结构是因循“熟人社会”缔结的。市场经济越来越占主导地位的现代社会更多的是“陌生人”社会,诚信、公平、正义是关键词。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市场经济与乡村民主政治的发展,西北农村地区的人际交往关系从传统的重地缘、血缘、人情、面子、关系等逐步发展为重人品、利益、能力等,具有长期性和连续性的传统农村人际关系被改变,人际交往的对象、交往范围扩大,金钱交易与人情交易并存的新的农村人际交往关系出现。
随着上世纪80年代中期市场经济步入中国,农村社会发生了历史性变革,农牧民阶层开始分化,这使得农村人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发生了巨大变异。对于农牧民阶层分化后所引带出的道德问题,以往的著述关涉偏少。《观察书》系统地考察了西北地区农牧民职业分化和西北地区农牧民职业道德的现状及不足,并对提升西北地区农牧民职业分化与职业道德提出了思考和建议。关注西北地区农牧民职业分化的速度和水平就是在关注西北地区农牧民的现代性,关注西北地区农牧民的职业道德就是在关注西北地区农牧民职业分化过程中的道德性。在加速农牧民职业分化、增强农牧民现代性的同时,不可忽视其职业道德的养成,这也是农牧民过渡为一个现代公民的关键。
人类塑造环境,环境也塑造人类。中国人的环境伦理观中,并不存在造物主与造物的截然对立。巨大的频发的各种灾难,映衬出人在自然面前的脆弱和渺小,讲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传统中国人的最高理想。西北地区的自然条件差,生态系统严重失衡,但人类生产生活又必须向大自然索取,对人类赖以生存的外部环境和自身造成了极大的伤害。当下西北农村环境伦理的变迁过程及出现的问题、西北农村社会对于环境问题的管理模式及其所暴露的问题,已经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但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仍然普遍淡薄,这是众所周知的。该著从态度与行为模式与社会重构、民间与政府的生态对话、民众的参与式管理以及需要应对的生态策略与文化教育的普及方面,探讨了这一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社会行为观点。归根到底,人与自然的共生共荣是最理想的价值目标。
不难看出,《观察书》阐述的是西北农村地区的道德如何重构,进而延伸到中国农村社会的道德如何重构。面对中国传统伦理道德与现实社会生活分化这样的境遇,要建立符合时代节律的农村道德新秩序,必须汲取中华民族道德传统中的优良成分,借鉴异域优秀的道德成果,构筑农村社会的当代“文化场”,夯实经济基础,集合政治力量,实现农村人的全面发展。
三、 探寻当代语境下中国农村道德问题研究的新视角
随着社会实践的日新月异,道德问题也发生了巨变,这需要研究者转换考量的视角。《观察书》的学术视野无疑是开阔的,该著借用现代生态学理论和文化生态环境的理论,创新性地提出了“道德生态”观念,并指出作为人类文化生态的一部分,“道德生态”是人类道德的社会性、历史性和综合性的生存状态。因此,在研究中不仅注重西北农村地区道德问题自身及其有形外观,更注重它们所依赖的结构性环境。该著从一些独特的视角透视了西北农村地区的道德生态:一是在考察道德伦理现象时,十分注重历时性与共时性的结合,还注重西北农村地区伦理所赖以生存的文化生态及其各部分之间有机关系的考察;二是十分注重多民族、多宗教等民间多元文化之下西北农村地区道德伦理特质的考量;三是注重农村经济发展后逐渐析离出的各个阶层,如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管理者、农民工群体、本色农民、村干部等道德样式的考察。
《观察书》对西北农村地区道德生态既因循传统学理分为经济伦理、政治伦理、婚姻家庭伦理、人际交往伦理、职业道德伦理、生态伦理六个方面去考察,又创造性地对每个方面设计出衡量社会道德状况的各类指标,每一类指标再细分为若干项子指标,通过这些指标对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西北农村地区的道德生态变迁与现状进行考察。该著综合运用伦理学、经济学、人类学和社会学等不同学科的研究方法,对调查资料进行多角度透视分析,将宏观(群体)考察与微观(个体)考察结合起来,将现象考察与规律揭示结合起来,将机理考察与准则提炼结合起来,勾绘出西北农村地区独特的道德生态变易的视图,并将之置于现代市场经济的场域下,置于中国社会建设运动寻求发展的大背景下,考察其折射与碰撞的“汇聚点”。把道德生态的变迁放在中国经济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下,运用社会文化变迁理论,细究该地区道德传统在演进中分离、佚散、流失的图式,深刻剖析其变迁、演化与消解过程。
从历史变迁角度看,西北农村地区的道德正处于农业文明与现代文明交织互构过程中,其特点为道德主体由传统一元走向现代多元、从半封闭型走向开放型,道德意识由单向度走向多层化。从共时性的变化看,西北农村地区的道德正从重义轻利走向义利并重、从道德律令的刻板走向道德法则的宽容,道德价值取向从重整体本位走向集体与个体的统一,道德追求从内敛型走向积极进取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肯定集体主义伦理原则的前提下,承认个人追求自己经济利益的合理性和合法性,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活力与动力,充分调动了农牧民的生产劳动积极性。除集体主义伦理原则之外,西北农村地区经济伦理主要体现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更加讲求权利平等、机会平等、等价交换、契约信誉等伦理。经济与伦理的双向效应困扰着西北农村地区的道德建设,过度的逐利思潮侵蚀着西北农村地区的道德主体,西北农村地区的道德教化空间正被分割,农民阶层的分化加强了西北农村地区道德建设的复杂性、艰巨性。较之于东部沿海地区、发达城市,西北地区整体经济发展水平低,农民的职业分化程度远远低于全国水平,分化的速度慢,影响西北地区农民职业分化水平的来自于农民自身的主观因素,该著对这一问题纳入职业道德的视野来考察和分析。善于面对社会上出现的热点、难点问题,这是该著在研究取向上很突出的优长之处。
研判当代中国农村社会的道德问题,必须将研究触角放置于社会文化转型的背景中,运用文化变迁的理论,客观辩证地评价西北农村地区道德传统的现实价值与时代适应性,分析现存道德与社会和谐的关系、道德生态与地方社会发展的关系、新农村建设的关系。难能可贵的是,《观察书》提出了建立符合时代要求的农村社会道德新秩序的几个动力,即文化动力、经济动力、政治动力、社会动力。这些新鲜而不失准确的论点很值得我们去关注。如果仔细归纳一下,《观察书》主要有五方面结论:其一,道德的流变既有客观根源又有主观原因,其中经济、宗教、阶层、主体需要等因素对道德流变的影响较大,必须站在“中观”立场,辩证地考量与推究;其二,要正确面对儒家传统伦理道德与社会生活分化这样的现实境遇,使传统与现代化相互批判又相互为用,引发当代农村社会道德精神的内生力,丰富和发展中华民族道德传统中的优良因子,借鉴多元文化的优秀道德成果,构筑适应时展的农村社会“文化场”;其三,诚信缺失是当代中国最具危害性的道德问题之一,要构筑以农村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的“人心工程”,重建农村社会信任结构;其四,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以开放的心态对待现代道德传统,保持良好的主位意识,守护、整合各类积极道德因子,多体共融,形成符合当代中国的道德体系;其五,道德的流变既是客观现象又有主观原因,其中经济、宗教、阶层、主体需要等因素对道德流变的影响较大,必须站在“中观”立场,辩证地考量与推究,寻求中国农村社会道德秩序的重构与超越。
[参考文献]
[1]符晓波等.西北农村道德观察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刘祖云.从传统到现代——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研究[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10.
[3]吴灿新.辩证道德论——道德流变的立体图式[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一、联系实际,引导学生健康安全地生活
在小学一年级《品德与生活》教材中编排了“我们的校园”主题活动。教材用半个页面呈现了一组校园生活场景,有教师办公室、医务室、门房、厕所、饮水处、大队部、图书室。一旁的小兔贝贝说着:试着和同学一起找自己学校里的这些地方。每找到一处给自己奖励一朵小红花。很显然,教材直接传递给我们这样的信息,通过“找一找”等教学活动,引导刚入学的小学生尽快熟悉学校的环境。在课堂教学中,很多老师也是这样做的。小伙伴们也很快地找到了校园里各处地点。试着想一想,教学真的就这样圆满结束了吗?我们都知道,当上这节课的时候,孩子们对厕所等与他们校园生活紧密联系的地方早已知道了。我们的课堂教学对学生生活的引导与提升到底体现在哪里呢?或者说体现得充分吗?其实,仅仅找到这些地方还不是教材所要传递给我们的完整的意思。对照《课程标准》我们不难发现,“熟悉学校环境,能利用学校中的设施解决自己的问题。”是“内容标准”中“健康安全地生活”的具体要求。在教材中,图画、照片等是教材主要的“语言”形式,其实教材所要表达的还有很多“言外之意”。如果说图画、照片等呈现的贴近学生现实生活的场景是教材所要表达的显而易见的意思的话,那么探究“言外之意”则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使用好教材的重要环节。像教材中所呈现的那紧闭着的写着“男女”的厕所大门一样,刚入学的孩子知道厕所在哪里固然重要,但一年级的新生会上厕所吗?有谁推开那扇门指导他们会用、用好厕所里的设施呢?这就是一个盲区――学生生活中急需指导与关心的关键所在。当我们“推开那扇门”,进入孩子们的天地时,会发现那是一个大有作为的天地,我们的《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的价值在那里有很好的体现。
二、点滴入手,培养学生细致观察生活的能力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的教学是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的,课堂教学中离不开学生对生活的观察,只有通过对生活的观察,才能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也只有通过对生活的观察,才能扩大学生的生活体验。然而,学生对生活的观察能力又有着明显的年龄特征。一般来说,低年级是儿童想象活动的敏感期,他们的观察总会伴随着丰富的想象,容易脱离现实生活;中、高年级学生逐步进入观察活动的敏感期,他们会越来越多的观察到细节和变化,因此《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对生活的观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对生活观察的学习习惯。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对生活观察的学习习惯要引导学生从观察身边的生活开始。“留心处处皆学问”,但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观察角度往往会对身边的现象“熟视无睹”,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从点点滴滴入手,帮助学生学做生活的有心人。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对生活观察的学习习惯,首先要引导学生从生活中的细节展开。由于学生的年龄特征,学生对生活的观察往往容易忽视细节。而细微的生活细节正是有实效的道德教育展开的“生长点”。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逐步培养学生不放过生活细节的观察生活的习惯。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对生活观察的学习习惯,还要让学生学会从多角度观察生活。观察总会遵循一定的角度,这样又容易造成主观观察与现实生活的落差。因此,学会从多角度观察生活、全面地观察、带着思考的观察是良好的对生活观察习惯的重要方面。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意通过交流,不断丰富学生观察生活的视角。如教学二年级《秋天在哪里》的找秋天内容,教师引导学生从身边的变化感受秋天,学生从学校里的树叶变黄了、天气凉了……进而观察身边的生活现象:稻子成熟了;水果多了;农民忙碌了;螃蟹肥了;蛐蛐唱歌了;秋风伴奏了……这样的交流展开后,丰富了学生的观察角度,引导学生从身边的生活细节展开观察,学生对季节的变化、对生活的影响的感受也随之加深了。更为重要的是,在这样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对生活观察的学习习惯得到了良好的养成。
论文摘要:卢梭是18世纪法国伟大的启荤思想家,他在其论教育的专著《爱弥尔》中对人的道德培养方面,批刊了当时不合理的教育砚念和方法,提出了进行道德教育的基抽和条件、时机和阶段,注重道德社会实践,并提出了对教师道德品质的要求,对我国现代的道德教育在捉进学生道德整体发展,捉高德育实效性上仍然有积极的意义。
卢梭是18世纪法国伟大的启蒙思想家。他提出社会的改造应该从人的培养着手,并在其《爱弥尔一论教育》中提出了教育要“遵循自然”,培养“自然人”的教育思想和目标。卢梭特别针对当时的教育流弊,以全心的热情提出教育要教给学生“做人的学问”,对自然人的道德培养方面,提出了自己独特的见解。
一、道德教育的墓础和条件
“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了人的手里,就全变坏了。卢梭认为人的天性是美好的,但人的后天发展离不开教育。教育要保持人的天性,培养真正的人,即“自然人”,需自然的教育、人的教育和事物的教育三者相互和谐,即,教师对学生的教育要“遵循自然”,配合受教育者自然天性的发展,并对环境影响进行选择与控制。
在道德方面,卢梭认为人天生就具有良心,理性和自由,它们使人具备了获得良好道德的基础。首先是人的情感,人具有自爱的本能情感,但并不直接指向善,而是为人向善提供情感引导的基础;而良心是喜善僧恶的感情,是对善的天生的追求;理性“教导我们认识善和恶”,获得道德观念;自由是自然人的本质,也是教育的第一个原则,人的自由天性使人可以独立自主地判断,由此产生的行为才可体现出个人的道德。
卢梭认为,这些天性在促进人的道德发展方面要相辅相成。“首先有情感,而后有善恶的观念;但天性的自然情感是无所谓道德的,“在达到理性的年龄以前,我们为善和为恶都不是处于认识的;在我们的行为中无所谓善恶。良心独立于理智,但良心的发展需要理性的支持,理性可以使人获得善恶的观念,理解有关责任、义务等道德观念;但是“知道善,并不等于爱善。,理性需要良心这个“关于正义和道德的先天原则”哪的引导;人虽然具有良好的天性基础,却不具备先天的道德观念,仍需借助后天教育和实践来发展良好的道德。卢梭认为,根据这些基础和条件进行恰当的道德教育活动,就可培养学生对个人的道德和对社会的道德。
二、道德教育的阶段和内容
卢梭认为道德教育不可随意进行,教育的关键在配合天性的发展,教育的阶段也要符合天性的发展情况。教师要根据道德教育的基础和条件的成熟度来把握道德教育的时机。卢梭认为,虽然良心和理性是先天的,但理性大约是在青春期(16-20岁)时才发展。因此,教师要使教育遵循天性,就要把握好教育时机,欲速则不达。卢梭以骤然叫醒一个在深渊边梦游的人为例说明即使到了一定年龄,若理性没有觉醒,也不可急于求成,否则只会更加危险,只有在“确有收效把握的时候”可以进行道德教育。
当学生处于理智睡眠期时,他只注意对他的感官起影响的东西,不能接受其行为之外的和观念的东西,无法理解“责任”、“义务”等,也无法预见自己行为的后果。卢梭认为,由于人的道德行为与道德责任相联系,当一个人还不具备考虑自己的行为动机和对社会的后果的能力时,就没有道德可言,若在此时向学生强行灌输道德观念,只会形成偏见、谬误和毫无判断能力的头脑。因此,教师不能急子求成地向学生灌输观念,而应该采取一种消极的,看似在浪费时间的教育行为,为青春期的系统的道德教育作好准备和铺垫,“播种以前,应该先把土地锄好;道德的种子是很难生长的,必须要用长时间的准备,才能使它生根。一旦时期合适,便可事半功倍。因此,卢梭反对向学生说教和命令学生,也不要匆匆忙忙地纠正学生的错误,而让学生通过亲身的观察和行为的体验来获得对个人的道德。第一,保持良好的习惯。要让学生远离不良的社会,并让学生尽情去做有能力做的事情,学会调节愿望与能力之间的关系,节制欲望和非自然的需要;第二,锻炼学生的感官,让学生通过感受事物事情发生变化的过程和结果来获得经验并纠正不良行为,采用自然后果法,并培养独立的判断;第三,进行一定的行为实践。学生的行动“不是为了要做给人家看的”猫,而是“认识到它本来是好的”,这样才“能够产生良好的道德效果”第四,进行劳动教育,选择有利于道德的职业。这不仅使个人在生存上独立,也是道德发展的过程和手段,以便能够承担自己对社会的责任。卢梭认为这一阶段完成时,学生会获得“绝不损害别人”的习惯,“思想健全而无偏见,心地自由而无欲念”,“在个人道德中,已懂得所有那些关系到他自己的道德。
学生成长到青春期,理性觉醒,情感发展,感觉力和思考的范围已经不局限于他个人,可以接受观念的东西。教育的时机和引导情感向善的必要性都要求教师对学生进行系统的道德教育。此时的教育任务是让学生到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去,接触各种各样的人,了解社会,由于卢梭深刻认识到社会环境对道德修养的影响作用,便主张有距离地接触最终远离当时极度不良的社会,同时接受系统的道德教育和宗教教育,培养学生善良的道德情感,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良好的道德意志。第一,善良情感的培养。天性的感情需要引导,卢梭提出了以人的自爱天性为基础的培养道德情感的三个原理,把“自爱之心扩大到爱别人,使自爱变成美德。第二,以实例为基础的间接经验教育,形成道德观念。道德教育离不开对社会和对人的认识,虽然学生已经具有了判断力和选择力,但为了防止学生受不良社会现象的影响,卢梭主张此时要“多用别人的经验而少用他自己的经验。但仍需要学生个人已有的经验来支持。因此,学生需要读书,包括阅读历史、伟人的传记和寓言;并在教师的指导下有选择地有距离地观察社会与人和偶尔的游历教育。第三,进行社会道德实践,培养良好的道德意志。“社会道德的实践给人们的心中带来了人类的爱。正是因为做了好事,人才变成了好人。卢梭主张,在引导学生社会道德实践时要促使学生运用他的智惫,并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使其在没有旁人的监督和法规的强迫下真心实意地做好人和做好事,最终养成对社会的道德。
三、教师的个人品质及其引导作用
卢梭认为教师首要教给学生的是“做人的天职”,因而对教师的品质和行为提出了很高要求。卢梭认为,教师首先要有伴随学生成长过程的每一个阶段的倾注全部心力和感情的热情和决心;其次,教师的权威的充分行使要以别人尊敬教师的道德为基础,这不仅可以为学生提供生动的人格榜样,也可调动周围的人配合教师的教育,使教师得以有效地控制和利用环境。再次,教师要恰当地运用榜样的作用。卢梭大声呼喊,“诸位老师,……你们为人要公正和善良,要把你们的榜样刻画在你们的学生的心里,使它们深入到他们的心。然而,榜样并不是仅仅供学生模仿,卢梭指出,纯粹的模仿并不能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只有让学生从教师的一贯真实的行为和态度中体会到所要做出的行为的美好,使学生的模仿出于对行为本身的尊敬,从而带有良好的情感倾向,才会有良好的教育意义。例,卢梭说到施舍的时候指出,教师不应直接叫学生去做,而应首先有自己“当仁不让”的亲身行为,在学生有疑问时加以解释,使学生明白这是高尚的负责任的人应为的事,从而激发学生的感情和行动的良好意愿。此时,教师不仅要做出行为榜样,还要注重自身行为体现出的潜台词的教育性,激发学生对道德的向往和实践。
因此教师本身应该保持纯朴,具有善良的情感和良好的意志,并严格管束自己的行为,成为学生心灵上的伙伴和朋友,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感化学生。在教育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天性,在使学生充分自实括动经验的同时,又能有效地控制和利用对学生产生影响的因素,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引导,使其逐渐能以自己的经验和智惫来自己管理自己,而不依靠利诱和强迫来体现自己的权威,也不采用道德说教和命令这些看似在实现教育目的,实则败坏学生道德的方法。
卢梭在《爱弥尔》中的道德教育思想,也有许多不合理之处。例如:卢梭对教师的选择进入了一个循环矛盾的境地,使人无法实现他理想中的教育;他对教育阶段的划分没有科学的依据;将自然后果法最终推向体罚等等;但他提出的道德教育思想和方法,以及批判的不合理的观念方法对提高我们今天的学校道德教育的实效性仍有意义。
(一)道德教育是完整的组成部分。道德教育要适合学生的天性,而人的天性是一个完整的组成部分,包括道德情感、理智、意志和行为等,道德教育应该是完整的,激发道德情感,培养道德行动实践,发展独立的判断,形成正确的观念和善良的道德意志的过程,最终落实在个人道德行为上。当前学校的道德教育中,常常采用的是道德观念和道德规范灌精的方式,多以课堂上规范灌输为主,方式生硬,强制执行,学生的道德发展单薄,缺乏真正的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实践,这样的教育连发展理性都算不上,学生在实际道德情景中不是觉得规范与情感相违背,不愿践行,就是所知的规范与具体情景不合,无法践行,德育实效性自然低下。
道德知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实践是个人的道德发展不可分割的整体,它们之间相互作用,共同促进个人道德的发展。道德教育建立在人的天性情感的基础上,使道德教育在人心中有了根抵,情感与理性相结合,才会产生行为,又进而稳固道德观念。因此我们在道德教育中,使学生获得正确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规范的同时,还须充分激发道德情感,重视增强学生对具体的道德情景的认识和分析,使其对自己所负的责任和行为后果有真切的认识与判断,而不是要求刻板化地执行,即运用自己的智慧并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关键词:《弟子规》;道德发展;策略
对于幼儿的教育来说,良好的道德观念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而《弟子规》恰好是促进幼儿道德培养的佳作,因此,幼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利用《弟子规》的优势和经典内容,从而引导学生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以下就是从《弟子规》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方面进行的详细阐述。
一、《弟子规》在幼儿教学中的教学方法
1.融情于景,故事教学
利用《弟子规》促进学生道德观点的培养一般是在幼儿教学中应用,而由于《弟子规》本身的内容较难理解,同时幼儿对字词也不熟悉,因此,幼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从而更好地将《弟子规》中的内容渗透给学生。应将其内容融情于景,利用情景剧来刺激幼儿的视觉,从而达到教学的目的。同时以讲故事的方法进行道德内容的传授也是一种较好的教学方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将内容转化为故事,因为幼儿都比较喜欢听故事,因此,这样一来,可以更好地让幼儿吸收《弟子规》内容中的精华,同时便于学生记忆,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
2.乐于课堂,音乐教学
通过大量的实践表明,《弟子规》中的内容主要讲述道德发展方面,因此,较为枯燥。在教师对幼儿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很容易因为听不懂而对此失去了兴趣。对于此种现象,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兴趣和要求,将《弟子规》的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延伸,使其可与学生的兴趣爱好相连接,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因为《弟子规》中的内容具有较好的音律性,因此,可以利用此特点,将其改变成相应的乐曲,然后以音乐的形式传颂给学生,调动学生学习《弟子规》的热情,从而提高自主学习的意识,进一步加快道德观念的培养。
3.以玩促学,游戏教学
对于幼儿《弟子规》的教学,以玩促学是最有效的教学方法。因此,应有效地将《弟子规》的教学内容与学生喜爱的游戏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激励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例如,教师可将学生分成小组,然后进行背诵比赛,优胜者可以给予一定的奖励。这种教学方法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爱玩的心理,同时,在游戏过程中,教师也顺利地完成了教学任务。与此同时,在游戏的过程中,还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二、《弟子规》在教学活动中对幼儿道德发展的多种评价策略
1.选择适合幼儿学习的《弟子规》内容
由于《弟子规》的内容较多,并且设计的面较广,因此,教师在教学前,应选择符合幼儿道德发展的内容,满足幼儿对道德教育的要求。例如,应将礼貌教育放在道德观念发展的首位。教师在了解幼儿的需求之后,应针对需求选择适合的《弟子规》内容,教会学生对待身边的人要讲礼貌、尊重他人等。同时由于幼儿对随意拿他人的东西持有错误的观念,认为只要自己喜欢就可以,针对这一行为,教师也应通过《弟子规》的教学改变学生这一观点,及时制止学生不道德的行为,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观念。
2.选择适合幼儿学习《弟子规》的教学策略
教学策略的合理选择可以促进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学习,因此,教师应根据教学状况,选择符合学生道德观念发展的教学策略,从而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由于幼儿对《弟子规》学习的主动性较差,因此,教师应将教学内容与游戏、故事等联系起来,从而活跃课堂的气氛,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从而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教学内容,便于其对内容能够更深入地理解。
3.在生活中力行《弟子规》,培养良好的道德观念
教师在生活中应多与学生的家长进行沟通,请家长配合老师的工作,当幼儿在家时,也要求其要在规定时间内进行《弟子规》的朗诵。并且家长在生活中也要随时观察学生的日常行为,若发现有不道德的行为产生应及时地加以制止。同时在家长参加义卖等活动时,也要记得将学生带到活动现场,让他们感受到生活中的献爱心活动氛围,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良好道德观念的形成与发展。
综上可知,《弟子规》的教学对幼儿道德观念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应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以便其更加符合《弟子规》的教学,更好地促进学生良好道德观念的形成。同时家长也应配合教师的工作,在生活中也要抓住传颂《弟子规》内容的机会,帮助学生更好地记忆其内容,从而能更好地规范自己在生活中的行为,为良好的道德观念的形成与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一个疑问和重述
一般认为,法理学的基本使命和作用是研究法律现象中带有普遍性质的问题(比如法律的性质、基本特征、法律的起源),以及在宏观上法律与其他社会现象的彼此关系的问题(比如法律与政治、法律与道德、法律与文化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建构一个理论范式的框架,提供一个可以客观描述的现实社会中的法律图景。这样一种看法大体占据着我国目前法理学研究的主导地位①。
从学术历史谱系上看,这种看法深受近代自然科学研究范式的影响。从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开始,近代自然科学的强劲发展刺激了法理学研究观念的实证转向。人们感觉,法理学研究可以而且应该像近代自然科学那样客观中立地研究社会中的法律现象,可以而且应该建构一个超越具体社会语境的"法律科学"②。
这种看法的一个预设前提是:法理学研究主体可以站在一个不受自己"前见"和价值判断影响的立场上,客观中立地观察法律现象。这种看法当然不排斥法理学研究主体可以而且应该提出实践色彩的"规范性质"(normative)的价值观念(比如主张社会应该建构何种法律秩序),但是,它显然认为,"规范性质"的价值观念可以和"描述性质"(descriptive)的观察观念相脱离③。换言之,观察判断可以和价值判断分为不同的阶段,而且,观察判断独自得出的结论可以是超越具体时空或曰具体社会语境的。
我认为,法理学参照近代自然科学而来的这种"科学主义",可能是有问题的,甚至误导了法理学的基本使命和作用。
阐释学的研究④已经大体表明,法理学研究不可能不受研究主体的"前见"的影响。在说明、描述、解释研究对象时,研究主体已经是在依赖自己以往获得的"理论预设"、"历史经验感受"等等。换言之,这种"理论预设"、"历史经验感受"之类的"前见"的内容,总在制约着研究主体的观察和分析⑤。法理学研究者所以成为一名法理学研究者,正在于他(她)已具有了一定的习得而来的"法理学知识",以及具有了一定的"人们称之为法律现象"的历史经验感受。当然,研究者可以反省自己的"前见"。但是,不幸的是这种反省同样依赖另外一种"前见"。因为,研究者进行理论推论的时候必须而且只能依赖另外一部分理论。这就如同研究者描述一个语词时必须而且只能依赖另外一些语词。科学哲学的研究从另一角度表明,自然科学的研究实际上存在"观察渗透理论"的特征,自然科学的研究不会也不可能不在一定的"科学知识"的前提条件之下展开和推进⑥。自然科学尚且如此,遑论作为社会科学的法理学?这意味着,应该坦承法理学研究中的因"前见"而产生的"偏见"(这里不含贬义)。这种"偏见"不是也不可能是超越他者的绝对真理。因为,"前见"也是历史形成的,是社会语境化的(这是说,它也是受另外的"前见"而形成的偏见的影响)。这决定了法理学研究者的"观察判断"研究是历史的、社会语境化的,而不可能超越时空从而放之四海而皆准。
法理学中的"科学主义"时常具有一种学术策略:汇集所有人们用"法律"一词加以描述的社会对象,对之进行概括和分析,从而得出一个研究法律现象的客观出发点,并在此基础上建构一个超越具体社会语境的"法律概念"或"法律基本特征"的描述理论⑦。自然,对于"科学主义"意念极为浓重的法理学而言,这个出发点是十分必要的,失其便不能开辟法理学的学科进路,建构法理学的理论大厦。然而,这种策略忽视了一个重要现象,即社会中时常存在着"法律争议"。这种争议不仅发生在研究者之间的理论争论中(这是次要的),而且还存在于广泛的社会实践主体的实践中(这是更为重要的)。因为社会资源的相对稀缺,也因为人们政治道德价值观念的差异,"法律争议"难以避免。"法律争议"的存在决定了人们在社会中尤其是法律实践中,不可能在同一意义上使用"法律"一词⑧。比如,在具体案件中,有人会主张"法律"一词所指的内容包括了"立法者意图",而有人则会坚持"法律"一词仅指正式文字化的权威规则。而这两种看法包含的法律观念则显然是不同的。事实上,实践主体自然倾向于站在自己的实践立场、政治道德立场赋予"法律"一词不同的意义。即便"法律科学"宣布找到了人们最为常用的"法律"一词的用法,实践中的主体依然会坚持自己的"法律偏见"。
法律争议的存在,对"科学主义"的学术策略,意味着两方面的潜层颠覆。其一,争议时常"破坏"了所谓的法律语词的通常用法,使其处于变动不居之中。其二,变动不居使法律语词的通常用法会发生范式的变化,即一个时期一个地方会有一种用法,另一时期另一地方甚至同一地方会有不同用法。接下来,这两方面又左右了法理学研究者的观察"视域"⑨。进而言之,这又意味着法理学研究者建立的理论模型不可避免地语境化,即受当下社会存在(人们使用法律一词的方式)的影响。这在另一方面也说明了法理学研究者的"观察判断"研究的内容与结论,是历史的,社会语境化的,而且在价值观念意义上也是不可能客观中立的。
就价值观念意义上是否可能客观中立而言,法理学研究者可以宣称,自己在研究时决不牵涉利益愿望、政治道德观念等价值内容。但是,研究者这类"自觉"依然不等于也无法决定研究出来的理论内容,没有价值判断的内容。如下分析可以进一步说明这一点。
实践中的社会争议角色提出的"法律意见",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个部分是有关"具体法律观念"的,另一部分是有关"一般法律观念"的。"具体"是指法律的具体内容,比如法律在合同、婚姻、继承等方面的具体内容。"一般"是指法律的一般概括性观念,比如认为法律的一般概念是什么。实际上,主张具体法律内容是什么以及在哪里,已经意味主张了一个一般法律观念。例如,认为应该在《合同法》的规定中寻找合同是否具有法律效力的依据,便是认为《合同法》一类的文字规定是法律(这是一般法律观念)。与此不同,认为不仅应该在《合同法》的文字中,而且应该依据民间的商业惯例中,来确定合同是否具有法律效力,便是认为不仅《合同法》的文字而且民间的商业惯例,都是法律。这两种一般法律观念是不同的,所以不同,恰是时常因为利益愿望以及政治道德观念的不同。从政治道德观念上看,坚持《合同法》文字的法律效力意义,是因为认为"文字法律"的价值意义不可忽视,认为它可以带来规则的明确性和可预测性,从而更好地使人们有效地安排自己的行为计划。而坚持民间的商业惯例也具有法律效力的意义,是因为认为法律规则应该和民众自然形成的规则行为相契相合,认为商业惯例有益于市场经济的运作,而市场经济会带来更多的效率和效益。
能够发现(这是十分关键的),社会争议角色提出的这样一类"一般法律观念"放在法理学研究的领域内,正是法律理论。他(她)们的"一般法律观念"和法理学研究者的"一般法律观念",其内在肌理和纹路是一致的。只是一个没有清晰地用理论表达出来,一个表达出来而已。因此,认定受制于利益愿望、政治道德观念影响的实践者的"一般法律观念"带有价值内容,也就意味着法理学研究者的"一般法律理论"潜在地受染了价值色彩。我们毕竟可以看出,法理学研究者的"一般法律理论"实际上是实践中社会争议角色的"一般法律观念"的系统化和学理化。
因此,无论法理学研究者如何宣称自己的研究过程可以摆脱利益愿望、政治道德观念等价值内容,其所建构的法学理论的内容依然包含了价值立场。
由此观之,法理学的基本使命和作用,不在于、不可能在于而且也不应该在于建立一个客观中立的超越具体历史社会语境的抽象理论。实际上,其基本使命和作用正在于在具体历史的社会语境中建立一个适时适势的表达当下普遍较为有益的价值姿态(这些价值是会发生变化的)的法律理论模式。它具有实践性,而且是法律实践的话语推动器,其目的应该在于建立一个具体社会语境中大多数人希望的法律秩序。
从反向来说,如果认为法理学研究可以建立一个超越具体社会语境的普遍理论,而且这种理论具有自然科学那样的科学性,那么,无形中就会在价值气氛极为浓重的政治法律领域内建立一个值得怀疑的"霸权话语",并通过法学渗入实践的方式,在法律实践中压抑其他可能具有同样存在资格的法律观念及法律价值的意义,破坏法理学推动法律观念及法律价值对话的机制,破坏具体社会语境中的法律依赖民主的政治基础。
②参见英国学者Dennis Llyod, The Idea of Law, New York: Viking Penguin Inc., 1981. pp. 105-108.
④这里指一般性的哲学阐释学,尤其是德国学者伽达默尔的理论。这种阐释学认为:对文本(文本不仅指文字文本,而且包括了诸如社会现象等等之类的阅读对象)的解释,必然会受阐释者的"前见"影响,这不仅是不可避免的,而且是合理的。参见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下卷),洪汉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年版,页678。
⑤最明显的例子是在英美国家语境中,"法院判例是法律的一部分"成为法理学学者研究的"理论预设"和"历史经验感受"之一,而在中国语境中没有成为。
⑦中国学者一般没有这样的明确表述,但是他(她)们都赞同了实证方法的必要性,从而暗含了这样的学术策略。参见目前主要的法理学教科书以及有关的一般性研究论文。另英国学者Herbert Hart和美籍奥地利学者汉斯·凯尔森明确认为,研究法律的基点正是"法律"一词的通常用法以及该词所指的对象。参见Herbert Hart: The Concept of Law, Oxford: Clarendon Press, 1961. preface;汉斯·凯尔森:《法律与国家的一般理论》,沈宗灵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版,页4。
⑧参见美国学者Ronald Dworkin: Law's Empire,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6. pp. 4-44.
由于农村初中学校教学资源有限,许多学生无法接受较好的教育,有些学生认为上学没有用,在中学就辍学去打工,其实这是思想观念缺乏正确认识。因此在新课改要求中明确指出了,要在初中阶段,培养学生的高尚道德情操,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要将德育教育作为初中语文教学的重点。21世纪要加强对人才的培养,必须要德才兼备,要在社会工作中具备较强的交际能力,熟悉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而德育教育恰恰就针对的是这些,所以说在农村中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十分必要。
二、农村初中语文教学实施德育教育出现的问题
(一)对德育内容的利益化认识
当前许多人都将语文教育利益化看待,更多的是看重语文教育的功利化,忽略了个人发展,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考试,其实这是错误。自古以来,文学作品就只在各种制度下被评判,根本没有体现出文学的欣赏性,教师以这种理念去教学,肯定会对学生的人生价值观造成误导。而且德育教育也可以被认作是语文教育的一种,但是很多人片面地将德育教育等同于语文教育,这就使得初中语文丧失了原有的魅力,学生无法对语文课程提起学习兴趣。
(二)德育教育形式化较为严重
农村初中语文教师有些学历较低,教学能力有限,在新课标要求提出后,为了迎合新课标标准,很多语文教师片面追求德育教育,根本不遵守德育教育的规律,没有顾忌学生的感受。而且教师并没有转变教学理念,课堂主体仍是教师,学生一直在教师的教学思路下进行学习,学生根本没有自由发挥的空间,同时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习惯将所有问题都向德育思想靠近,这样就会使学生十分反感,厌恶语文课程。此外,教师将德育教育看作给外人看的摆设,在其他教师或领导听课时,总是设置一些华而不实的德育教育案例,但是在平时教学时却没有注重这些。
三、在农村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主要途径
(一)课堂主阵地巧作引导
目前我国初中语文教材内容的选择大多都是来自一些文学作品和思想作品中,每篇语文教材都是经过教育学者的仔细筛选,都掺杂了思想道德教育的素材。所以,农村中学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就可以仔细寻找切入点,正确引导学生,让学生体会、理解文章中的德育教材内容。首先,教师要抓好备课环节,要在课前就将课文中的思想道德因素罗列出来,挖掘德育因素。其次,教师要将课本的背景讲述给学生听,要注意引入道德因素,要有效结合相关知识点。最后,教师要加强对批改作业环节的注重,要将作业批改过程看作与学生交流的过程,农村学生不善于交际,教师可以在批改作业时给予学生鼓励,多发现学生的优点,用心灵去感染学生,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从而喜欢上语文这门课程,能够将教师的鼓励化作学习的动力。
(二)写作指导中恰当点拨
写作是初中语文教学中较为关键的一个训练环节,要想提高学生的语文写作能力,教师必须要先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要让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去感悟、去总结,然后教师对学生进行适当点拨,添加德育教育因素,这对学生思想道德观念的形成十分重要。首先教师要让学生去观察身边的人和事,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生活中,要积累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情感经验。其次要让学生用心去感受生活,多带学生去大自然中游玩,在游玩中让学生融入自然之中,这对学生高尚情操的形成十分有利。
(三)通过课外阅读进行德育教育
由于农村初中教学资源紧缺,学校无法在短时间内创建现代化教学设施,但是学校可以给学生多准备一些课外书籍,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阅读课外书籍,这样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课外知识,还可以提升学生的思想境界,让学生从书中学会做人的道理。尤其是从那些名人案例中,学生可以体会先人的品格,塑造自己的道德观念,教师要在阅读训练中加强德育因素的教育,让学生良好的思想观念得以巩固。
(四)通过各种形式的语文课文活动进行德育教育
关键词:课程标准;捕捉;启迪;体验
新课标指出:道德寓于儿童生活中,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教师创设真实的生活场景,让儿童用心去感受,教学才能焕发出活力。
一、捕捉生活信息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教师应带着教材走向儿童的生活和生活中的儿童,在教材与儿童的真实生活之间,建立起一种“互相进入”的通道,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最终引导儿童进入或重新进入真实的生活世界,并对自己的真实生活进行有意义的观察、感受、体验、分析、反思;同时,这个过程也是用美好的生活目标去引导和提升儿童的生活,是使儿童的生活更加有意义的过程。如,教授《亲亲热热一家人》时出示课件(生活片段),当学生看到家庭幸福的情景时,立即会引起对家庭生活的回顾:过生日、到公园游玩、外出旅游……这点点滴滴都是学生真实生活的反映,让品德与生活衔接起来,引领学生关注自己的生活,鼓励学生以主体的身份实践自己的生活,积极主动地观察、体验、调整和发展自己的生活。
二、启迪学生思考生活
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往往会发现一些与书本上所描述的或教师所讲的相矛盾的现象、事件,因此产生困惑。新的道德观念在生活中是否能得到学生认同,这是儿童道德认识与道德行为实践产生冲突的根本原因。走进儿童的世界,听听他们在说什么,看看他们在做什么,想想他们有什么想法,在品德教学中所给予学生的不应该是一个简单的结论――该怎么做,而是让学生亲自去试一试,你会怎么做?人们会有什么评价?从而在生活中真正树立自己正确的是非观念、善恶观念等。如,教授《诚实守信》一课时,学生心中都明了诚实守信是美德,但生活中的欺骗、不诚信现象比比皆是;对“善意的谎言”又该怎么理解?此时,我一方面讲述生活是复杂的,好、坏品德共存,再举正反具体事例引导讨论:“诚实守信”是否就等于“说老实话”?“善意的谎言”从哪个角度看是“诚实”?在讨论中,学生懂得了做人既要讲实际,又要讲原则,学会了辨证看待问题的方法。
三、组织学生体验生活
新课标指出:“要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组织形式,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生动活泼的发展提供充分的空间,注意引导学生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各种感官去观察、体验、感悟社会,获得对世界的真实感受。”教学时应让学生用心去经历,用心去体验,从而真正丰富他们的内心世界,丰富他们的情感世界,让学生的心灵变得敏感、细腻。如,教授《我们肩并肩》一课时,为了让学生体会残疾人的艰辛,学会尊重、帮助残疾人,我邀请全班学生参加游戏,并分为两组,其中一组扮演盲人,一组学生扮演跛脚的人,他们合作走完那段路。活动后让他们畅所欲言谈活动的感受,学生都谈出了残疾人走路不便、生活艰难,再联系自己扮演残疾人的实际,他们认识到了不应该嘲笑残疾人,残疾人的心灵更应该去呵护,生活更需要照顾,自己应该尽力帮助他们。在无声的教育中,作出道德评价和行为纠正;在情趣的共鸣中,使学生的行为得到规范。
一、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教育氛围
校园文化是一种氛围,是一种情怀,是一种希望,是学校个性魅力与育人特色的体现,是学校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体现。在育人过程中,我们以践行师德发展,构建和谐校园为宗旨,以育人为先,成才在后为理念。依据学校实际,结合学生特点,定校徽、谱校歌,陶冶师生的情操,激发师生的激情。出板报、挂画像,丰富师生生活,提升师生素质。搞活动,做游戏,解决师生心理问题。根据学生现状和社会目前存在的问题,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感恩教育,教育引导师生以名人为偶像,激励自己成长,引导教育学生学会感恩,感恩父母、感恩社会,使他们在活动中充分表现自己,展示自我,完善自我。积极挖掘师生中的积极因素,树立榜样,让榜样成为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力量,让榜样成为激励他人进步的力量。
二、树立良好师德,完善道德观念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师的人格是进行教育的基石。”作为教育者,就要为人师表,率先垂范,树立良好的师德形象,从小事做起,从自己做起,从课堂做起。无数事实证明,教书育人仅凭一时的热情和干劲是不够的,还需要以德立身,言传身教,以身立教。在教育教W过程当中,作为管理者,需要仔细了解每个教师的学历性格,为人处事的方式及教学的特点,根据不同年龄、不同学历、不同个性的教师,因人而异,积极引导他们参加教科研与教改活动,以奖代罚,以优帮差。引导教师进行知识更新,督促教师进行新课标学习,参加课堂练兵,积极参加教研教改活动,推进新课改活动的开展。理性思考,科学分析,探究师德建设的有效途径。工作中亮身份,树形象,促使党员教师佩党徽,树形象,严格要求自己,为非党员教师带好头。充分发挥骨干教师和优秀教师的作用,用他们的人格魅力,道德情操,去感染、激励青年教师,使他们转变观念,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使他们在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中,不断完善道德观念,树立以人为本,为社会主义服务的理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只有如此,才能树立良好师德、完善道德观念。
三、提升学生素质,培养健全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