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猪周期

猪周期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猪周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猪周期范文第1篇

近日,记者驱车赶赴广东省河源市部分乡镇实地采访当地生猪养殖情况,走访了该市几个规模较大的生猪养殖场,聆听一线养殖户的心声,希望从中找到一些答案。

月亏500万――猪老大犯难

“现在每卖出一头生猪就得亏损400元到500元左右。”这是东源县东瑞食品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曾东强向记者一行讲到的第一句话。

满脸愁容的曾东强向记者简单介绍起了公司的盈亏情况。该公司自2003年开始养猪,生产规模逐年壮大,到2013年底,最高峰年产生猪25万头,年存栏量12万头。从2012年开始生猪收购价一路下滑,2013年公司处于盈亏边缘,按照传统“猪周期”的推算方法,“亏本一年、保本一年,赚钱一年”,2014年理应是扭亏为盈的一年,没料到,自2014年1月起猪价开始连续数月下跌,公司再次进入连续亏损期。

曾东强简单算了一笔账:从2013年12月市场价每市斤7.1元下跌到现在的每市斤5.1元,下跌整整2元,每斤猪的成本在7.2元到7.6元,按每头猪200斤到250斤计算,每卖出一头生猪就得亏损400元到500元左右。今年,仅2月份到3月份短短两个月时间,该公司已经亏损1000万元,平均每月亏损500万元。

东瑞食品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2002年,是一家以养猪生产为主的综合性农业集团公司,已建立了种猪、商品猪、饲料、生猪屠宰加工等一体化的产业体系,是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亦是广东省现代产业化500强项目企业。可公司实力再大,也挡不住失控的猪价对公司造成的负面影响。

“现在公司遇到的最大问题就是资金短缺。银行了解到目前生猪市场不景气,已经终止借贷,无奈之下公司只能向私人高息借贷,公司现在资金流枯竭,融资渠道受阻,不知如何是好。”曾东强无奈地表示。目前,该公司的流动资金,加上陆续出栏的生猪收入,最多只能维持20天到一个月左右的时间。现在只能采取减产和淘汰部分种猪,减少存栏量,以及减少生猪喂食餐数来予以维持。

曾东强认为,目前导致企业遇难的主要原因,一是原材料上涨。目前的饲料价格比去年上半年上涨了10%左右;二是人工成本上涨,前年人均工资是2000元/月,而进入2014年已超过3000元/月;三是生猪收购价格偏低,每斤生猪的成本价是7.2元到7.6元,而卖出的生猪价每斤只有5.1元,这是硬伤;四是由于春季是五号病高发季节,预防和治疗措施不断加强,这无疑增加了药物防治和管理成本开支。此外,猪价受市场大环境影响的因素也有很多方面。

猪棚过年 房子抵押――80后养殖户泪涟涟

离开东瑞公司,记者一行又来到了河源市连平县惠丰生猪养殖场。30岁出头的王锦棠是一位年轻的80后创业者。2007年,王锦棠拿出多年在外打工的积蓄,建起了一个年生产生猪3000头的养殖场。

2013年底,养殖场不幸遇到了流行五号病毒,王锦棠拿出家里仅有的3万多元钱,到处求医问药。有人说草药也能治疗五号病,于是,白天他不辞劳苦上山采药,晚上夫妻二人一起熬药喂猪,夫妻俩在猪舍里陪伴病猪度过了2014年春晚。让王锦棠失望的是,历尽艰辛后,到头来还是猪死过半,损失惨重。好不容易存活的300多头生猪虽通过治疗痊愈后,现每头已经长到300斤以上,可现在4元/斤贱卖都卖不出去,无奈之下,王锦棠每天只给猪喂一餐以维持生命。

王锦棠说,从去年年尾到现在,3个月没卖出一头猪,养殖场已经亏本70多万元,欠债50多万元,养殖场已经到了“断粮”的地步了。即使现在每天只喂食一餐,每天仍然要亏损几千元。

“每当回到猪场,听到满场嗷嗷嘈叫进食的声音,就会禁不住掉眼泪。”王锦棠坦言。

说完,王锦棠打开手机让记者看一条短信,短信是某银行发出的,显示本月应交利息9680元。他说,若这几天再卖不出猪,他将失去一家三口唯一能栖身的寸金之地。

如猪价仍持续低迷――养殖场将面临倒闭

同样是广东省农业龙头企业的河源市大丰畜牧有限公司也一样面临着年巨额亏损。

成立于2008年的河源大丰畜牧有限公司总经理陈维新向记者介绍,公司现有生猪存栏量1.1万多头,2013年1月至2014年4月20日,销售生猪合计29696头,销售收入合计3803万元,经营成本合计5192万元,合计亏损1389万元。

亏损主要分三个方面:1.生猪单价影响,由于2013年生猪销售单价不稳定(从7.8元跌到6.8元每斤),影响收入高达611万元。2.原材料价格上升,影响金额约295万元。3.工人工资等费用(主管由原来2300元提高到3000元以上,员工由原来1800元提高到2300元以上)影响金额约45万元。

如果猪价继续维持下跌趋势,陈维新表示,今年公司要继续亏损1000多万元的话,届时将完全没有流动资金,公司将无法支付各种贷款、饲料款及工人工资等。一旦出现这种情况,生猪的饲料将无法供应,生猪会活生生饿死,员工工资无法支付,银行借款利息无法支付,公司将面临倒闭。

从以上几个养殖场现场采访了解,生猪养殖行业的确进入了高危期。以河源市为例,全境大小生猪养殖场约有六七百个,已有不少养猪场出现倒闭潮。

留给市场的思考――养殖行业的罪与罚

截至记者发稿之时,五一黄金周总算让养殖户松了一口气,由于“五一”期间,消费拉动,市场猪量出现缺口,价格上扬,5月2-6日,4天时间广东地区毛猪价格达到30%-40%的增幅。5月7日国内外三元生猪平均价为11.24元/公斤,较5月6日均价10.97元/公斤上涨2.46%。锐奇数据中心的统计数据显示,5月7日广东生猪价格为12.72元/公斤,较前一日广东省生猪价格涨2.36元/公斤,涨幅为22 .8%,部分地区的生猪价格甚至达到15元/公斤。猪价虽上涨了,不少猪肉档口却喊着“要亏本了”,不排除未来随着生猪存栏量减少,猪肉涨价。有不少业内人士吐槽,猪市如股市,越来越让人捉摸不透了。

猪周期范文第2篇

生猪价格涨涨跌跌,有人欢喜有人愁。专家表示——

2月份以来,全国生猪价格出现拐点,并迅速下跌。统计数据显示,此次生猪价格下跌,是2003年以来10年中生猪市场3个亏损期中下跌最快的亏损期,仅1个月便已逼近深度亏损线。广西生猪市场和猪肉价格走势如何?

生猪收购价跌破14元/公斤

养殖户“亏不起”本文由收集整理

近来跌破猪粮比平衡点的生猪价格,让众多养殖户叫苦不迭。3月20日,作为区内龙头企业之一的某畜牧有限公司总经理对记者说:“亏得太厉害了,14.2元/公斤的成本价,才卖到13.2元/公斤,一头猪至少亏100元。我现在有9000头猪。”

另一养殖散户则称,加上人工水电等费用,生猪养殖的成本价达到15元/公斤,如此算来,亏损就更大了。

记者在广西养猪网上查看到,玉林市博白县1月19日外三元生猪(全部选用外来品种杂交而成)16.40元/公斤,3月15日降到了13.60元/公斤,3月19日13.40/公斤,2个月内降了3元/公斤。内三元生猪(三个杂交品种中有一到两个是我国品种)和土杂猪情况也相差无几。

据国家信息中心近日的《中国与世界经济发展报告(2013)》分析,2002年以来,我国猪肉价格已经经历了3次周期性波动,基本上是3年一个价格波动周期。其中上升周期大约18个月,下降周期大约13个月,还有4-5个月的调整期。

但“这次降价与以往不同,我们不知道这种状况到底会持续多久。”不少养殖场老板流露出对未来生猪市场的担忧。

尽管如此,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到目前为止,广西尚未发生因恐慌而集中抛售生猪的现象,总体未有大的波动。有的养殖户甚至嫌收购价太低而产生惜售心理。某养殖场老板告诉记者,生猪长到100公斤左右就该出栏,超过120公斤不出栏就会长膘,再养不划算。可是眼下价格太低,他舍不得卖,只能继续养着,等待猪价回升。

能繁母猪存栏量激增

生猪价格下滑严重

“上年能繁母猪存栏量对次年猪价有直接影响。”广西水产畜牧局有关专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去年八九月间,生猪收购价曾一度涨到18元多1公斤,大小猪场和养殖散户纷纷补栏,能繁母猪激增40多万头,达290多万头,几乎达到历史最高峰。经过三四个月的养殖,大量生猪到了出栏期。加上全年没有发生重大动物疫情,生猪成活率提高,供给充足。

某养殖场老板则认为,国家不断增加进口猪肉,给本地猪肉的价格带来的冲击“很要命”。

与大量的供应相比,近两个月来市场对猪肉的需求则呈减弱趋势。据了解,通常每年春节过后都是消费淡季。加上国家强调厉行节约,有人估算,中高档宾馆饭店的餐饮业与往年同期相比营业额大幅下降,对猪肉的需求自然也相应减少。各种供需矛盾集中暴发,供大于求,导致生猪价格下滑严重。

业内有关人士预计,猪市将在“五一”前后回暖,下行空间有限。但鉴于以上诸多因素,普遍的看法则认为春节过后出现的此轮生猪价格下降只是一个开端,近期止跌反弹可能性较小,将在一个相对较长的时间段“整体维持震荡调整的格局”。

零售价每公斤便宜了4元

多数市民称感觉不明显

生猪销售价格下滑让养殖户叫苦不迭,对消费者却是“利好”。家住南宁市白苍岭附近的黄大妈告诉记者,最近猪肉便宜了,年前40元/公斤的肉排,现在卖36元/公斤;小排骨、筒子骨和半肥瘦等也都比年前便宜了差不多4元/公斤。

但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多数市民对“猪肉降价”并无明显感觉,认为肉价没便宜多少。3月20日,在古城路某菜市买菜的张女士抱怨说:“肉排仍然卖到44元/公斤,我不觉得便宜。”

对此,业内人士称,生猪从出栏到最后零售要经过屠宰、货运等诸多中间环节,一般情况下,批发价降1元,零售价最多降1/3或者多一点。如果中间环节成本过高,零售价很可能降幅更小甚至不降。

记者从南宁市价格监测中心1-3月猪肉零售价与收购价情况对比图上看到,1月4日,生猪收购价是15.8元/公斤,零售价则是29.84元/公斤;2月5日生猪收购价是15.4元/公斤,零售价则是30.3元/公斤;3月15日生猪收购价是13.4元/公斤,零售价则是28.7元/公斤。

四色预警适时调控

防止猪价过度下跌

为防止生猪价格出现过度下跌,避免生猪养殖出现大面积亏损,缓解生猪生产和市场价格的周期性波动,2月16日,经报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同意,自治区物价局等部门联合印发实施《广西壮族自治区缓解生猪市场价格周期性波动调控预案实施细则》,密切关注生产和市

场价格变化,将根据市场情况,适时启动调控预案,

价格调控的主要目标是猪粮比价,即生猪出场价格与玉米批发价格的比值,这是衡量养猪能否赚钱的重要指标。目前广西生猪生产达到盈亏平衡点的猪粮比价约为6∶1。按照调控预案,广西在判断生猪生产和市场情况时,将猪粮比价作为基本指标,同时参考生猪存栏和能繁母猪存栏情况,并根据生猪生产方式、生产成本和市场需求变化等因素适时调整预警指标及具体标准。

调控预案将猪粮比价6∶1-8.5∶1作为预警点,低于6∶1进入防止价格过度下跌调控区域,高于8.5∶1进入防止价格过快上涨调控区域。划定的4个区域分别以绿、蓝、黄、红表示。绿色区域为价格正常,蓝色区域为价格轻度上涨或轻度下跌,黄色区域为价格中度上涨或中度下跌,红色区域为价格重度上涨或重度下跌。当猪粮比价进入蓝色、黄色和红色预警区域时,经报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将分别启动三级响应、二级响应和一级响应,调控生猪市场。

规模化科学养殖

从根本上稳定市场

近10年来,猪价大起大落不下三次,如何才能从根本上减缓或避免猪价周期性剧烈波动?

猪周期范文第3篇

不过好在2011年后,事情慢慢发生了变化。2012年7月,公司针对双汇集团和罗特克斯进行非公开发行,以购买资产及换股吸收合并,解决关联交易和集团公司资产上市问题。拟注入资产的交易价格为339.4亿元,相当于以2010年18.1倍和2009年26.9倍市盈率的相对估值的价格购入资产,估值不便宜。增发后双汇集团和罗特克斯持有上市公司73%的股份,这两家公司背后的实际控制公司则是兴泰集团,掌握公司实际控制权的兴泰集团的全体受益人均为双汇发展及其关联企业员工。如此一来,以前一直挡在投资者眼前的那团迷雾从此散开,投资者总算可以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来仔细研究了。

猪肉产业落后产能过剩,急需整合

我国猪肉产量由1980年的1134万吨增长至2012年的5335万吨,2001~2012年的10多年间猪肉产量CAGR为1.9%。猪肉已成为普通民众的基础消费品,行业也由快速发展期进入成熟期。

2011年全国生猪出栏量达到6.6亿头,定点屠宰厂的总屠宰量约为2.1亿头,占比32%,私屠滥宰现象仍然比较普遍。当前屠宰行业的特点是小规模或者不合规企业的数量众多、落后产能过剩,而大型企业又由于私屠滥宰的挤压造成产能利用率不足。

2010年国家颁布了《全国生猪屠宰行业发展规划纲要》,一方面提出严格控制定点屠宰厂数量,直辖市和常住人口在500万以上的城市城区要少于4家;另一方面坚决淘汰落后产能,到2013年,全国手工和半机械化等落后的生猪屠宰产能要淘汰30%,2015年要淘汰50%,预计这将为行业腾挪出1000亿元以上的空间。目前规划实施已初见成效,2012年相比2011年,定点屠宰厂的数量削减幅度已超过20%,这将对大型企业集中度的提升产生利好。

在国内现有的前10 家大型企业中,仅雨润集团、双汇集团、金锣集团拥有一定的全国影响力,2009 年三家公司生猪屠宰量总共约 3000 万头,仅占全国出栏生猪量的5%左右;肉制品加工量合计约200 万吨,仅占全国肉类总产量的3%左右,占全国肉制品工业加工量的20%左右。

国内222个大中城市中,在近50%的城市排名前5位的屠宰企业销售总量已占相应城市猪肉年销售量60%以上,其中1/3的城市前5位的屠宰企业年销售量占比超过80%,呈现地方企业的分散与割据局面。鉴于国内行业呈现出的低端产能过剩、规模化企业不足的局面,可以预测:对内进行整合并购,将成为大型企业继续做大做强的必然选择。整合并购将以猪肉主产地为主,以大中型城市和缺乏强有力的地方品牌的区域为重点。从美国发展经验来看,我国屠宰和肉制品加工的行业集中度还有较大提升空间。上世纪70年代后期,美国屠宰行业经历了企业数量减少,市场集中度不断提升和生产效率提高的过程。

双汇肉制品霸主地位无可撼动

近期公司屠宰项目密集投放,生鲜冻肉收入增速有望达20%以上。2010年股东大会通过在广西南宁、上海、安徽芜湖等地投资建设生猪屠宰、肉制品加工及商品猪养殖项目;2011年董事会审议通过在江西宜春投资建设生猪屠宰、肉制品加工项目。这些项目计划新增屠宰产能共计1500万头/年。预计将在今年建成投产,届时新增屠宰产能约400万头/年,按65%开工率计算,投产后将带来260万头/年屠宰量,去年屠宰量约为1200万头,综合计算公司今年生鲜冻肉收入增速有望达20%以上。

从2012年之前的十年来看,猪肉价格存在周期波动且长期看涨,与之相应的是公司毛利率呈现周期波动下降趋势,净利率也呈下降趋势。去年年初,由于猪肉开始一路下跌以及资产重组等原因,自去年三季度开始,公司盈利大幅改善,毛利率及净利率大幅上涨。由于公司一直以来的大量关联交易造成公司财务数据与实际业务情况的失真,我们可以参考其他同类公司的前期财务数据。

因为肉制品(尤其是低温肉制品)保质期较短,难以通过“淡储旺销”的方式从猪肉价格上涨中受益;另一方面,低温肉制品多在超市明码标价销售,不能频繁调整价格,猪肉价格的上涨压缩了企业的利润空间,如得利斯基本半年到一年才调整一次低温肉制品的价格。毛利率数据也清楚地反映了这一点,在2007年的猪肉价格上涨中,得利斯、双汇、雨润的毛利率都出现下滑,2008~2009年猪肉价格下降,企业的毛利率也出现了明显的回升。

产能上看,资产注入后,2011年双汇肉制品产能由92万吨上升至207万吨,其中高温肉制品产能增至130万吨,低温肉制品产能则由22万吨增至77万吨,肉制品总产能约为雨润和大众金锣产能之和的一倍,肉制品霸主地位无可撼动。

消费属性较强,品牌价值最重要

猪周期范文第4篇

关键词:生猪价格;波动;季节调整;四川省

中图分类号:F123.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25-0096-03

一、引言

作为生产生猪第一大国的四川,把养猪业作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一大支柱产业,生猪生产更是农民收入和地方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近年来,生猪的价格波动剧烈,给广大生猪饲养者和企业的经济效益造成很大的影响,因此研究四川省近年来生猪价格波动及其影响因素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实际价值。

二、四川省生猪价格波动的总体特征分析

(一)四川省生猪价格波动的基本特征

从图1可以清楚地看到四川省待宰活猪价格的走势大致呈现出上升的趋势,从2004年开始价格很不稳定,开始波动,而且波动幅度越来越大,与全国年度内生猪价格波动情况相似,大致呈现出两头高、中间低的趋势。因为受生活习惯的影响,猪肉的消费具有显著的季节性和节日性变化的特点,春节前后,气温低,物价上涨,人民对猪肉的需求上升,冬季时的元旦,根据中国人的传统消费习惯,会增加猪肉的购买量和储备量,造成两头高的现象,而5月、6月、7月份,由于天气气温高,部分消费者偏向于蔬菜和水果类,造成对猪肉的消费减少,所以会有中间低的趋势。可以看出,从2004年开始生猪价格的波动就变得剧烈,其中很大一部分的原因可以归纳为2003年上半年的“非典”疫情的传播。当时为了防止“非典”疫情的传播,一些地方相继采取了限制生猪流动等的严格措施,还关闭了生猪的购销市场,有的地方甚至宰杀母猪、补栏停滞,地区之间生猪运输受阻,相互设障、隔离,市场被严重分割,造成了农户的“卖猪难”,人们对猪肉的需求也下降,此时生猪市场异常萧条。到2003年年底的时候,随着旅游业、餐饮业、娱乐业、等产业的复苏,人们对猪肉的需求上升,农户开始增加生猪的产量,价格也开始上涨。然而2006年下半年发生的猪高热病即蓝耳病疫情又造成了2007年的生猪价格的暴涨,加剧了生猪价格的整个波动幅度。还有2008年的冰冻灾害、汶川地震等的自然灾害,再加上2009年爆发的金融危机等,这些因素都在很大程度上加剧价格的波动。

为了进一步分析价格的波动情况,本文选用6个指标来反映2000年1月至2012年12月的四川省生猪价格波动的总体特征(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2000年以来,四川省的生猪市场价格在年度内价格的波动呈现出了一定的规律性。价格最大的年份主要集中在每年的12月份和1月份,每年的5月、6月、7月的生猪价格相对来说是最低的,由此可见,生猪价格波动存在着明显的季节性波动特征。年度内的价格波动幅度从2003年开始呈现出显著的扩大特征,其中2003—2006年的生猪价格波动幅度比较平稳,在2~4之间波动变化,属于比较正常的波动幅度,而2007年的波动幅度异常大,之后的价格波动幅度在3~6之间的范围之内,较平稳。生猪市场价格均值从2004年开始有一个较大的上升,到2006年又出现下降,之后价格的均值都在稳步地上升,可以看出2008年以后的价格波动属于正常的现象。由于前面的几个指标存在一定程度的通货膨胀或者通货紧缩的因素,所以本文还选用了离散系数CV这个指标,它不带有通货紧缩或者通货膨胀的因素,能够很纯粹地刻画价格变异的幅度。从CV值来看,它变动的趋势和价格波动幅度的变化是大致相同的,在2003年以前,CV值都在10%以内,2004年以后显著上升,2007年达到了26.7%,之后又有明显的下降。不过,从整体来看,生猪价格近十几年的年度内的波动幅度有扩大的趋势,期间还存在不同程度的波动幅度,同时四川省生猪价格波动还呈现出季节性的特点。

(二)四川省生猪价格波动的基本规律分析

1.用季节调整法处理月度数据。本文选用Census X12季节调整法将数据进行调整,得出以下结论:四川省生猪价格季节指数比较高的月份是1月、2月和12月份,最低的季节指数是6月份,而且1月份的季节指数在2005—2009年这五年中有逐步上升的趋势,2月份的季节指数比较稳定,几乎都在103%左右变化,12月份的季节也比较稳定,大致在102%~109%的范围内变化。季节调整法告诉我们:季节指数越大,就表明这个季节偏离均值的程度也越大,再结合表1来看,价格最大的年份也主要集中在12月份和1月份,其中12月份出现了5次,1月份出现了3次,有一点需要说明的是,2月份、5月份、11月份的季节价格指数也较高,但是表1告诉我们价格最高的月份里11月份出现的次数不多,价格最低的月份里面5月份出现的次数不多,这好像和实际情况不符合,但是我们需要明白季节指数的计算方法是以移动平均为基础的,所以说从价格的变化上来看,2月份的价格通常是延续了上一个月份的价格走势,而6月份的季节指数比较低,但是6月份是价格最低的月份中出现的次数最多的月份,有5次,这是因为延续了5月份的价格趋势。这也说明了四川省生猪当期价格容易受前期价格的影响。

2.用HP滤波法对波动进行测度。将用季节调整法调整后的数据进行HP滤波,可以看出四川省生猪价格在2003年以前波动幅度很小,基本为0,生猪价格趋于平稳的状态,但是从2004年开始以后,四川省生猪价格波动幅度很大,2004年的波动成分为2,2006年的波动成分为-2,2007年的波动成分达到了5,2009—2010年的波动成分为-3左右,而2011年的波动成分最大,基本上接近6,2012年的波动成分接近-3。下面利用变异率RV来划分四川省2000年1月到2012年12月的波动周期。根据公式计算,得出结果(见图2)。

按照谷峰—谷峰的划分方法,根据变异率,四川省在2000年1月至2012年12月的生猪价格波动周期可以分为7个周期(见表2),从波长我们可以看出,2000年11月份以前,波长比较短,说明这段时间四川省生猪价格波动的持续时间很短,而且峰位和谷位的价格变异率也不大,生猪价格在这个时间内的扩张水平均为0.138,收缩水平不到5%,都比较小,振幅也比较小,说明其价格波动比较小。

第三个周期,时间为2000.11—2002.1,这段时间的波长比前两个周期的时间都要长,但是生猪价格变异率很小,约为5%左右,说明这个周期内,四川省生猪价格波动时间比前两个周期长,波动较小,比较平稳,而且振幅是7个周期里面是小的,还不到10%,峰位仅为0.063,谷位仅为0.045,其峰位和谷位是所有周期中最小的,说明在这段时间里面四川省生猪价格的扩张水平和收缩水平十分小,这些都表明这段时间四川省生猪价格没有什么太大的变化。

前三个周期,四川省生猪价格波动不太明显,生猪市场供求量相对平稳,其价格波动幅度不太,生猪养殖业处于稳步发展。第四个周期,生猪价格波长比较长,为30个月,振幅几乎为前两个周期振幅的3倍,说明生猪价格波动开始加剧,峰位为0.224,比上个周期的峰位增长了256%,谷峰为0.154,比上个周期的谷位上涨了242%,波峰的生猪价格为7.77元/千克,比上个谷峰生猪价格增加了1.8元/千克,谷峰的生猪价格为5.47元/千克,比上个谷峰的生猪价格增加了0.31元/千克,这表明四川省生猪价格的扩张水平和收缩水平都上升了,总体波动水平上升了。这个时期四川省生猪价格波动加剧,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2003年上半年的“非典”疫情,疫情期间,大量的生猪被宰杀,补栏停滞、运输受阻,生猪供求矛盾明显,生猪产量大量减少,导致了生猪价格的突然上涨。

第五个周期,生猪价格波长是7个周期里面最长的,为46个月,这段时间振幅也是7个周期里最长的,达到了0.703,波峰的生猪价格为16.21元/千克,比上个周期的波峰价格上涨了8.44元,谷峰的生猪价格为5.29元/千克,说明了这个周期内,四川省生猪价格的扩张水平比较高,收缩水平也比较高,其中谷峰的变异率为39.9%,是所有峰位变异率中最大的,表明这个时间点的价格下降程度最大。这些都表明在这个周期里四川省生猪价格波动明显。造成这段时间价格变化大的原因:由于受2003年上半年暴发的“非典”疫情的影响,到2003年底,生猪养殖规模不断地扩大,存栏量大幅度增加,这种恢复性增长持续到2005年初,随后2006年下半年四川省又发生了猪高热病,一时间造成猪肉消费者和生猪生产者的恐惧心理,造成了猪肉的需求下降,所以这样就使生猪价格很低,变异率最大;由于疫情对生猪价格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供给的层面上,而对需求层面的影响是短期的,很快便会恢复,所以之前的疫情使生猪的供应在长时间内不能恢复,生猪供给远远不能满足对生猪的需求,所以会造成2007年下半年一直到2008年初的生猪价格暴涨。

第六个周期,波长为32个月,由于受上一个周期疫情的影响,再加上2008年的冰冻灾害、四川汶川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冲击,也使这个周期内的波动十分剧烈,振幅为0.609,只比上个周期低0.094,谷峰的价格变异率也只低0.094,说明这两个周期受疫情的外部冲击比较大,生猪价格波动明显;第七个周期,振幅有所减少,峰位和谷位的变异率都有所下降,表明生猪价格在这个周期内扩张水平和收缩水平较上个周期都有所下降,但是生猪的价格的整体水平比之前都上升了,这可能是因为疫情的影响还在扩张,还有就是社会经济的发展使整个社会的物价水平提高。

三、结论

从整体来看,生猪价格近十几年的年度内的波动幅度有扩大的趋势,期间还存在不同程度的波动幅度,同时四川省生猪价格波动还呈现出季节性的特点,而且四川省生猪当期价格容易受前期价格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吕杰,綦颖.生猪市场价格周期性波动的经济学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2007,(7):89-92.

[2] 李秉龙,何秋红.肉价格短期波动及其原因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2007,(10):18-21.

[3] 张太英.生猪价格遵循规律起伏[J].河南畜牧兽医,2004,(2):51.

[4] 陈昆亭,周炎,龚六堂.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特征分析:滤波方法的应用[J].世界经济,2004,(10):11-14.

[5] 董文泉,等.经济周期波动的分析与预测方法[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1998.

猪周期范文第5篇

目前,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猪肉生产国和消费国,猪肉产量和消费量双双超过全球的总产量和消费量的50%以上。2000年以来,猪肉年产量大幅增加,整体呈增长趋势。在2010年突破5000万吨后,每年的产量都保持在5000万吨之上,2014年更是达到新高5671万吨。人均猪肉产量也呈不断增长趋势,2014年全国人均猪肉产量为41.5千克,平均每两个人吃掉一头猪。2010年以来,猪肉消费量在居民肉类消费中的占比维持在70%以上。猪肉价格波动又影响到CPI,而CPI又是决定国家货币政策走向的重要参考指标。所以,二师兄的怪脾气每每发作,总是能拨动全社会的敏感神经,但建设小康社会还真少不了它。

市场经济,商品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再正常不过。但二师兄这么上蹿下跳就太不正常了。为了让它安分些,国家出台了《缓解生猪市场价格周期性波动调控预案》,根据猪粮比价,实施三级预警,必要时实施中央冻猪肉储备投放计划,目的就是平稳猪肉价格。即便如此,猪周期还是隔几年就来一次。在中国生猪市场放开的30多年里,生猪业已经完整经历了多次猪周期。这种周期性大幅波动,使猪农叫苦不迭,“赚一年、平一年、赔一年”,“价高伤民、价贱伤农”。看来,养猪吃肉亦或国家经济,都得好好摸摸二师兄的怪脾气。

据研究,猪肉价格存在40个月左右的周期性变化规律。就生猪行业而言,其生产规模是由众多生产者根据市场决定。如果利润率高,一般会扩大规模。如果发生亏损,则缩小规模。按照生猪行业规律,将新生仔猪留作后备母猪,约需8个月才能进入繁殖期。母猪正常孕期为4个月,哺乳期1个月,仔猪从进入育肥期到出栏一般是5个月。从新生仔猪当作母猪到带给市场猪肉供应量增加约需要16个月,可见周期之长。因而,能繁母猪的存栏量就非常关键,能繁母猪就是具备生育能力,来则能生的母猪。无论生产规模是扩大还是缩小,都要由能繁母猪存栏量的增减来实现,它直接影响10个月后的生猪出栏量和猪肉供应量。另外,猪粮比是反映生猪行业成本收益的关键指标,它和猪肉价格,是影响能繁母猪存栏量增减的重要因素。

生猪生产的产业链是从能繁母猪开始的。能繁母猪存栏量和猪粮比变化是猪肉价格波动的最根本因素。按照农业部的数据,母猪存栏量的预警线是4800万头,如果长期在预警线以下,将是未来猪价上涨的开端,相反,则是未来猪价下跌的预兆。猪粮比价的盈亏平衡值为6:1,长期过大或者过小都是不正常的。能繁母猪存栏量和猪粮比偏离供求均衡点幅度大小,直接影响10个月后猪肉价格偏离均衡价格的幅度大小。这直接影响二师兄怪脾气发作的严重程度。

仅靠上述两个指标来判断还不够,因为现实并非完全理性市场,生产周期长、标准化规模化程度低、疾病及极端天气、生产分散及信息监测预警滞后等因素,也会左右猪肉价格。一旦有了这些因素的推波助澜,二师兄立马就像过山车一样上下闹腾。

猪周期范文第6篇

[关键词] 蛛网理论 数学模型 生产周期 价格波动 稳定方案

我国猪肉价格从2007年5月开始突然以历史最大的涨幅攀升,部分地区猪肉批发价短时间内翻番。在联动效应作用下,肉、蛋、油价格迅速蹿高。于是,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连续四个月大幅上涨,8月涨幅创下6.5%这一10年新高。猪肉现在已经大多数人必须的消费品之一,猪肉价格成为国民经济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从“蛛网理论”出发,来分析和研究猪肉价格的有关问题。

一、简述“蛛网理论”

蛛网理论分别由美国经济学家H.Schultz、意大利经济学家U.Ricel和荷兰经济学家J.Tinbergen提出,1934年由英国经济学N.Kaldor命名的。它的基本内容是:把时间引入均衡分析中,运用弹性理论来考察价格波动对下一周期产量的影响,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均衡的变动。由于这种变化过程在坐标图中表示出来形如蛛网,故称之为“蛛网理论”。运用蛛网理论通常分析具有下述特点的价格与产量的关系:这些商品开始生产后,要经过一定时间才能生产出来,在这期间生产不能变更。所以,价格和产量的关系是:本期产量决定本期价格,本期价格决定下期产量,或者说上期价格决定本期产量,本期产量决定本期价格。反映了市场价格、供给量和需求量之间的动态关系。考虑到分析的问题的直观性,假设需求、供给和价格具有线性关系,其动态模型可表示为:

Dt= a-bPt(a>0,b>0) ⑴

St= -c+dPt-1(c>0,d>0)⑵

Dt= St⑶

其中,⑴式为(非滞后)需求函数表达式,表示t期需求依赖于同期价格,价格与需求为减函数关系,Dt为t期需求量,Pt为t期商品的价格,b为需求价格弹性系数。⑵式为(滞后)供给函数表达式,表明t期供给依赖于上期价格,价格与供给为增函数关系,St为t期供给量,Pt-1为t-1期商品的价格,d为供给价格弹性系数。⑶式为供给均衡条件。

a,b,c,d均为大于0的常数。将⑴、⑵带入⑶式可得bPt+dPt-1= a+c,利用差分方程的知识计算可以得到:

Pt=( P0-Pe)(-d/b)t+Pe⑷

P0为t=0时的初始价格、Pe ={a+c)/(b+d)为均衡价格,分析⑷式,可以得到以下三种情况:

1.当时间t∞时,d/b>1(即d>b)属于“发散型蛛网”。当d>b时,Pt∞ ,说明随着时间t的增加实际价格将以越来越大的幅度围绕均衡价格Pe上下波动,最后无穷大地偏离均衡价格。由于价格波动越来越大、向外呈发散状,无法恢复平衡。因此供给弹性系数大于需求弹性系数被称为“蛛网不稳定条件”。

2.当时间t∞时,d/b

3.当时间t∞时,d/b=1(即d=b)属于“封闭型蛛网”。当d=b时,随着时间t的增加实际价格以相同的幅度围绕均衡价格上下浮动。既不进一步偏离,也不逐渐逼近均衡价格。至于首尾相接的完整蛛网离开均衡点的远近,则根据市场波动的大小而定。因此供给弹性系数等于需求弹性系数被称为“蛛网中立条件”。

从上面介绍可以看出,“蛛网理论”用斜率绝对值这个数学工具来看供求关系解释某些生产周期长的商品,在供求不平衡时所发生价格和产量的循环影响。农产品可作为被研究对象。在现实的运动中,蛛网理论的三种模型在一定时期内是相互交错出现的。在我国目前农产品市场上,则趋向于前两种模型的运行。

二、蛛网理论对2007年猪肉价格上涨的影响分析

2007年5月开始的猪肉价格大幅上涨,是受市场经济体制内在缺陷的影响引起的。作为一种经济体制,市场经济并不是十全十美的,其调节经济的自发性和滞后性就是它的内在缺陷。蛛网理论就揭示了这一点。

目前,我国生猪的生产者很多,分为散户养殖和批量生产的专业户或企业三个层次,以小规模养殖(散户、小专业户)为主,难以抵御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在我国市场上生猪的效用无多大差别――以国内消费为主,生猪深加工、生猪出口还需要一个较长的的过程,不可能在短期内一下子突飞猛进,这使我国生猪供给市场接近于完全竞争市场。在这种市场下,生产者是价格的接受者,而不是价格的提供者,在对利润的追求下只能根据市场价格调整自己的品种和产量。在生产成本不变的前提下,肉价的升高,会刺激生产者提高产量,相反,肉价的降低会促使生产者降低产量。生猪有着自己的生长发育周期,从生产到上市都需要较长的生产周期,而生产规模一旦确定,在生产过程未完成前,不能中途改变,因此市场价格的变动只能影响下一周期的产量。所以,我国现阶段的生猪生产和销售市场符合动态蛛网理论的假设条件。在正常情况下,供给和需求会在生猪生产经济利润为零的的成本价格上达到平衡。在某些偶然因素的影响下,使得市场的平衡被打破,在市场的表现经过一个生猪的生产周期之后,市场上猪肉的供应小于市民的需求,供给和需求会在一个相对较高的价格上形成新的平衡。而生产者会依据这一期相对较高的肉价决定准备下一轮生猪的投产量。可以看出这时的产量比均衡产量要大,要使居民消费掉数量必须使其价格下降到较低的使下一期的产量又小于正常产量,并且偏差会越来越大。可见,在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如果生猪生产者完全以价格来决定下一期的产量,有可能产生生猪和猪肉的价格大幅度的波动,并且有波动越来越大的趋势。据此理论,在市场机制自发调节的情况下,生猪市场必然发生周期性波动。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到,生猪的供给对价格变动的反应大,猪肉需求弹性比较小,对价格的变动反应小,所以在我国现行猪肉市场上存在着最广泛的“发散型蛛网模型”(这也正是各国政府之所以积极采取各种政策手段稳定农业的原因)。据此分析,2007年猪价的暴涨应是生产锐减――导致供给严重不足引起。自1985年放开肉类市场以来,我国生猪市场开始呈现周期性波动。生猪周期波动使生猪生产者、猪肉加工和流通企业面临无法回避的风险。特别是1995年以后,生猪市场价格及生猪养殖效益周期性波动更为明显,已经历了1996下半年~1999上半年、1999下半年~2003上半年、2003下半年~2006上半年三个完整波动周期,一般3年~4年为一个波动周期,每个周期分4个阶段,即市场低谷期、发展期、高峰期和下滑期,每个阶段大约一年左右时间。第四个波动周期是从2006年下半年开始的,2007年正处在第四个周期的价格上升期。2006年上半年全国生猪市场价格持续低迷,5月~6月份生猪价格跌入最低谷,仔猪销售受阻,养猪业处于亏损状态。而同时饲料价格并没有下降,反而由于国际粮食能源化影响有上升的趋势。2006年6月以来发生的波及22个省份的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情,造成母猪流产和仔猪大量死亡生猪出栏大幅度下降,给养殖户带来惨重的损失、挫伤了养殖户的养猪积极性。在这种情况下,养殖户只能选择逃避转向其他投入小风险小的行业。养殖户缩小养猪规模,不仅引起当期存栏数的减少,而且这种风险给养殖户的后期投产产生了恐惧心理,即使生猪价格很高也不敢从事养殖生产,使猪肉供给的紧张状况雪上加霜。严重的供不应求态势导致猪肉价格很快在全国范围内的大面积上扬。这次猪肉市场由低迷到高涨转换之快,由局部到全局传递之快大大超乎人们的预料。

在这次大涨价之后,政府出台很多的对生猪生产补贴的措施――开通生猪运输绿色通道可以减少生猪流通环节的费用和降低市场障碍,有助于降低猪肉价格;提供生猪生产补贴,提高养殖户和企业的生产热情,市场趋于稳定。但不管提供多高的补贴,都不能使生猪在一夜之间被生产出来,所以说这只是对生猪生产量一个远期的影响。这些措施应该说都是一种事后的补救措施,但在高肉价和补贴的刺激下,下一期的生猪产量会不会又远远供大于求,再一次“丰产不丰收,猪贱伤农”带来新的一个轮回呢?我们应该针对这种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基本商品供应,建立起能提前反应的预警系统和机制,引导养猪业向有序化、微利化、规模化阶段迈进。将“发散型蛛网”转化为“收敛型蛛网”,稳定生猪生产和销售。

三、利用“蛛网理论”减少波动的对策建议

通过前面蛛网理论的分析可以看出,我国生猪生产行业完全以市场为导向,一旦偶然性因素影响超过一定程度,在产量和价格上就会不可避免地产生大的波动,而此时市场无法自动调整至均衡状态,企业在忽冷忽热的市场行情中产量会盲目的缩减或扩张,造成资源配置扭曲。必须从宏观面上对这类生产周期比较长的行业予以全面、系统性的指导和调控,一方面可以使资源得到合理的配置,提高经济效率,另一方面维护经济和社会的稳定。当前,我们采取的措施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

1.组建生猪行业协会,加强生猪产品市场信息服务体系建设。目前,生猪市场供需信息传导不畅,养殖户仅能根据局部地区生猪市场价格的变动安排生产,造成了市场整体供求的不均衡。种猪补栏到生猪出栏通常需经过六个月的养殖期,由于补栏的相对滞后性,养殖户流动资金压力会加大,进一步加大供需的不均衡。通过行业协会,可以对养殖规模进行合理调控,同时可以加强对市场信息的收集、分析。以信息引导为主,加强政府公共服务。健全市场信息进乡村、进农户的服务网络,及时为农民提供生猪产销、市场供求、价格盈亏等信息,指导生产有序进行。

2.合理建立养猪业发展新机制,规避市场风险。

(1)进一步提高良种化水平。同时要加强监管,确保生猪引种规范,努力提高生猪品质,建立行业准入制、饲料粮调控机制。

(2)建立健全质量安全保障体系,提高政府部门防疫管理水平。坚持防控并举,完善疫情监测、报告和处置体系,加大对蓝耳病等疫病的防控力度。搞好畜禽生产运输各方面的执法和监管,阻断疫病传播途径,减少疫病给养殖业带来的损失。

(3)加快饲养方式的转变。引导、帮助农民解决上规模和引种补栏方面的困难。推广生猪健康养殖模式,促进规模养猪和标准化生产,提高养殖技术和经营水平,促进农民养殖的集约化和专业化发展。开展畜牧技术推广和服务,提高饲养管理水平。

(4)引导和鼓励龙头企业与中小农户签订订单生产合同,减少养殖风险。形成品牌化战略竞争优势,支持引导产品质量好、品牌信誉度高的生猪生产及屠宰企业发展连锁专卖企业,推进品牌化经营。

3.大型生猪储备库建设。储备库就好像蓄水池一样,在供大于求时蓄水,供小于求时开闸放水,使市面上生猪供需平衡,起到削峰填谷的市场稳定器的作用,进一步的稳定市场。作为储备生猪的买进售出时,要充分尊重市场意愿,在价格决定上要做全面的均衡考虑。收购价格既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既要考虑猪肉消费者的承受力,又要考虑养殖者的收益。

4.建立健全统一、开放的生猪市场体系。

(1)加快推进生猪期货市场发展。生猪现货价格具有较强波动性,目前严重缺乏避险工具。期货市场的远期价格发现功能,有助于养殖者及时了解未来的生猪市场走势,合理调整养殖规模和饲养周期,有效规避市场风险。期货市场是市场经济体系的高端形式。通过“期货+公司+农户”等模式,以订单的方式把生猪生产者整合在一起,可以有效地化解由于市场变化、合同不履约等带来的多重风险。期货交易能使生产者和加工销售者双方在预期的价格锁定成本,使生产者可以一门心思扑在生产上。

(2)引导和推进生猪保险工作。我国的生猪价格经常超出正常的波动范围。在生猪业市场波动中,大多数情况是养殖环节严重亏损,而且承担了大部分的市场风险,养殖户成为市场大起大落首当其冲的受害者。设置生猪险种势在必行,鼓励商业保险公司对生猪生产和母猪进行保险,保险费按照政府补贴、保险公司优惠、养殖者缴纳三方合作办法筹集。通过保险市场对生产阶段遇到不可预期的风险化解,去除掉生产上的风险,这样可以使养殖者无论是在生产上还是在销售价格上吃上一颗定心丸,使生猪生产者能够安心生产,有利于生产者生产技术改进和生产效率提高。

四、结束语

蛛网理论是影响农产品生产和销售的常见现象,本文应用数学方法分析了蛛网理论尤其是“发散型蛛网模型”对我国2007年猪肉价格的影响,找到走出“蛛网困境”,避免“蛛网陷阱”的对策,形成大生产、大市场、大流通对接,改变现行的流通模式,在制度上和市场开拓上进行创新。从而减少猪肉生产和销售过程中的波动性,提高猪肉生产和销售的效益和效率。

参考文献:

[1]高鸿业:西方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2]金祥荣:西方经济学[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

猪周期范文第7篇

世卫组织的这种倾向跟国内的一些官员的表现是一致的,背后隐含着对养猪行业的呵护之情。但这里头把两个问题给混同了:食用充分烹制的猪肉或猪肉产品会不会感染病毒,跟猪是否会感染这种病毒并不是一回事。关于“A型流感”病毒,目前为止的了解是不够的。

有人可能就要提出疑问了,公众对猪有恐惧感会影响养猪行业啊,这怎么可以呢?应该爱护养猪者的利益啊。

近年来的历次公共危机中,我们都碰到过这样的挑战:当危机出现的时候,往往人的生命安全与一些经济指标会同时遇到挑战,在这种时候,究竟以何为重?智者会说:既保障生命安全又爱护产业发展。但实际情况是,当挑战来临的时候,重点越简单越好,多个重点等于没有重点。

从现在的状况来看,养猪行业是必然要受到影响的。而如果不幸,“A型流感”出现一些始料未及的变化,这个产业还将受到更大的影响。搜猪网的冯永辉在最近的《2009年二季度生猪市场分析预警报告》中写道:“2008年底、2009年一季度……国内养猪效益呈缓慢回落势头,但仍保持盈利……进入二季度,生猪市场将迎来季节性的需求淡季,同时更为糟糕的是……生猪市场将转向供大于求。这都将为2009年二、三季度生猪市场的亏损增加巨大的压力。”

这,绝不仅仅是一个价格的问题。

去年三聚氰胺危机,事后看来,尽管危机的发生是由一系列原因促发的,但其中有一条主线就是原料奶价格的异动。2005年至2007年上半年,许多奶农在生存的压力下宰牛卖牛,而这些人刚处理完,进口全脂奶粉每吨的价格在2007年中却涨到了3500美元――比之2004年的1870美元/吨均价高出了一倍,结果在2007年冬季引发了抢夺原料奶的奶源大战。价格异动之后不到一年,三聚氰胺危机就出现了。

原料的价格异动为何会使基于这种原料的食品出现安全威胁?我猜想,使两个因素关联起来的是一种心态――我称之为“农户操盘手心态”――形成原因是中国的农户长时间地暴露在价格的暴涨暴跌之中的自我保护。

猪周期范文第8篇

摘要介绍了提高后备母猪生产效率的技术措施,包括后备母猪的培育、繁殖母猪选择和精细化饲养管理、哺乳仔猪的饲养管理,建立高产母猪群和缩短母猪繁殖周期,以为提高母猪生产效率提供参考。

关键词繁殖母猪;生产效率;技术措施

母猪年生产力是指繁殖母猪头均每年提供出栏肉猪数,或头均每年提供育成仔猪数。母猪繁殖力是繁殖母猪年产断奶仔猪数,这是一项综合性指标,需通过提高良种覆盖率、母猪群体质量、配种受胎率、产仔数、育成率、仔猪断奶重、育肥日增重等一系列指标来实现[1-3]。繁殖母猪生产效率是决定养猪场(户)经济效益的基础,培育后备母猪、选择繁殖母猪、精细化饲养繁殖母猪、饲养哺乳仔猪、建立高产母猪群和缩短经产母猪的繁殖周期,是提高繁殖母猪生产效率、实现繁殖母猪高产高效养殖的技术关键。

1后备母猪培育

断奶时选留下来的后备母猪,可按生长育肥猪进行饲养管理,不需要专用后备母猪饲料,不限制饲养,让其自由采食至180日龄,体重80kg左右。180日龄以上,体重80kg以上的后备母猪可适当限制饲养和补充一部分青绿饲料,以锻炼猪的胃肠消化功能,防止母猪过肥而引起不、不孕症。饲养方式采用群体饲养,每群4~6头,平均每头猪有2m2的活动面积,可以进行诱情刺激。210~240日龄,体重在100kg以上的后备母猪,经鉴定符合种用者可在第2次时配种。

2繁殖母猪选择

已配种受孕的后备母猪在1岁龄左右产第1胎,根据第1胎的产仔性能初步选出种用的繁殖母猪,到产第2胎后,再依据母猪年繁殖力选出生产力高的繁殖母猪作种用,淘汰生产力低的繁殖母猪[4]。

3繁殖母猪精细化饲养管理

繁殖母猪的饲养水平和哺乳期对仔猪的初生重、断奶窝重、成活率、肥育日增重以及母猪连续生产性能都有很大的影响。母猪的繁殖周期分空怀期、妊娠期、哺乳期和断奶至配种间隔期四部分,其中妊娠期时间最长,约占母猪繁殖周期的75%左右,哺乳期次之,约占母猪繁殖周期的15%左右。因此,做好妊娠期和哺乳期母猪的精细化饲养管理,对提高繁殖母猪年生产效率尤为重要。

3.1妊娠母猪饲养管理

妊娠期标准日粮供给量只占哺乳期的1/2,要遵循“低妊娠、高泌乳”的饲养原则。

3.1.1妊娠前期。配种后1~30d,饲养管理的重点是保胎。要供给妊娠前期母猪专用饲料,日粮饲喂量控制在1.8~2.0kg之间,每天适当喂给优质青绿饲料,以增加母猪的饱腹感,补充部分维生素。

3.1.2妊娠中期。配种后31~90d要调整好母猪的体况,饲料继续供给妊娠前期母猪饲料,日粮喂给量控制在2.0kg左右,但可以多饲喂一些优质青绿饲料,除增加母猪饱腹感外,还可以补充更多的维生素,防止便秘、无乳症。有条件的可每日安排母猪自由运动1h,达到增强体质、减少难产的目的,对母猪不要大声吆喊、鞭打、追赶等。

3.1.3妊娠后期。配种后91d到产前3d,饲养管理的重点是提高仔猪初生重和减少母猪产后体失重。饲料由妊娠前期调换成妊娠后期饲料,日粮可根据母猪体况每日增0.5~1.0kg饲喂量或每日补喂200~250g动物脂肪,可提高母猪的泌乳量、乳脂率和仔猪的成活率。母猪应单圈饲养,防止因机械挤压引起流产,但可以适当驱赶运动,减少难产[5]。粪便干燥的母猪可在饮水中或日粮中加适量的轻泻剂。

3.2临产母猪饲养管理

做好母猪产前、产后监护工作,防止母猪难产,缩短产程,减少仔猪不必要的死亡,是提高母猪生产效率的重要措施。在母猪分娩前7d将产房、产床、饲槽及仔猪保温室冲洗干净并作严格消毒,使产床干燥、卫生、保温,检查饮水器是否完好,并将管内存积的脏水放掉。分娩前5d把母猪赶入专门设置分娩的产床舍,使母猪适应新的环境。母猪在分娩前3d应将母猪腹部、清洗干净并作消毒,饲料喂量减少一半并在饮水中添加适量轻泻剂,以防母猪因胃肠容物过多和便秘压迫子宫引起早产、难产。接近预产期时要做好接产所需用具准备工作,如酒精、碘酒、装仔猪箱子、保温设备、抹布、剪刀、钳子、催产素、助产器械等。母猪分娩时要做好接产工作,防止母猪、新生仔猪发生意外,减少不必要的死亡。对新生仔猪要做好“掏、擦、理、剪、烤”5个环节的护理。小猪出生后立即用抹布将嘴、鼻中的黏液掏出;再将仔猪身上的黏液尽快擦干,使仔猪得以正常呼吸,促进血液循环,让其早吃到初乳;若遇到脐带不脱离母体时,双手配合慢慢将脐带理出,将脐带内的血液向仔猪腹部方向挤压,然后在离腹部三指宽(4cm)处把脐带剪断或用手指扭断,断处用碘酒消毒,若断脐时出血过多,可用手指捏住断头,直至不出血为止;用小钳子剪掉仔猪嘴中四颗犬牙,防止咬伤母猪,发生乳腺炎;最后将新生仔猪置于红外线灯下或保温箱中,防止仔猪在寒冷季节被冻死。若遇母猪难产,可注射催产素,对催产素无效者,采取手术助产,以尽量减少仔猪的死亡。母猪分娩结束后肌注氯前列烯醇,使子宫内胎衣碎片彻底排出,对母猪断奶后再十分有利。在产后2d内,每日肌注一次抗生素可预防母猪子宫炎的发生。

3.3泌乳期母猪饲养管理

母猪产后不要急于饲喂,待休息1~2h后先喂给一些加少量食盐的热麸皮水,直至体力得到一定恢复后,再开始喂哺乳期母猪专用饲料。泌乳期则可充分饲喂,根据产后母猪的采食量、泌乳量逐渐增加饲料,直至哺乳期结束前的2~3d开始减料,喂量为哺乳期的1/3~1/2。断奶当天母猪停喂饲料,避免发生乳腺炎,然后恢复空怀期的限量饲养。一般情况下母猪断奶后3~5d,后即行配种。

4哺乳仔猪饲养管理

4.1 固定,早吃初乳

仔猪生下来掏净嘴、鼻中黏液,擦干被毛,断脐,断犬牙后应立即哺乳,待母猪分娩结束时,全窝仔猪都应吃过足够的初乳。初乳营养丰富,且含有抗体免疫球蛋白,可增强仔猪的抵抗力。母猪不同位次其泌乳量不同,所以全窝仔猪降生后即可训练固定,将弱小仔猪固定吃中、前部,强壮仔猪固定吃后边的,坚持人工辅助训练2d,一旦仔猪认定相应后,在整个哺乳期便不会改变,以使仔猪生长较均匀。

4.2保温、防冻,确保成活率

新生仔猪的组织器官和机能尚未成熟,体内含大量水分(80%以上),脂肪含量极少(1%~2%),皮下脂肪层薄且多为结缔组织,被毛稀少,抗寒能力弱,若无保温措施,直接裸露在低温外界环境中,仔猪散发大量体热,往往发生低血糖,很容易被冻僵甚至冻死,所以在严寒季节产仔时,除迅速擦干被毛外,还需及时放入保温箱或创造新生仔猪适宜温度的环境条件。仔猪适宜的环境温度为:初生后6h内为35℃,2~4日龄为30~32℃,5~7日龄为28~30℃,8日龄以后22~25℃。防寒保温的措施方法很多,各地可根据当地母猪产房的条件进行,但无论采取什么方法,必须达到不同日龄仔猪所需的适宜温度条件。

4.3补铁制剂,防贫血症

初生仔猪每天平均需要7~11mg铁,由于母乳中铁含量低和缺少造血元素(铜、铁、钴),维持不了仔猪血液中血蛋白、肌红蛋白的正常水平,红细胞数量随之减少,致使仔猪因缺铁而常表现贫血症状,生长快的仔猪常因缺氧而突然死亡或精神不振、生长缓慢、诱食困难,易并发白痢、肺炎,所以对新生仔猪补铁,是一项不容忽视的重要措施。补铁的方法很多,但常用且效果明显的则是在仔猪出生后2日龄肌注1mL含铁100mg并含有VA、VD、VE等复合成份的铁制剂,如右旋糖酐注射液等。大量生产实践证明,哺乳仔猪2次补铁与1次补铁效果无明显差异,所以只需补1次即可。

4.4强制补饲,提早断奶

早期断奶后的仔猪直接利用饲料中的营养,比通过母猪更为经济。大量的研究资料表明,仔猪断奶前若能累计采食500g以上饲料,断奶后就能减轻由于饲粮抗原过敏反应引起的小肠绒毛萎缩、损伤。母猪产后不早于21d断奶,就不会导致以后的繁殖障碍。仔猪满21日龄,体重不小于5kg,生长发育正常,有一定抵抗力,人工培育不会有多大困难,所以仔猪一般适宜在21~35日龄断奶。哺乳期20日龄内的仔猪一般在母乳供给良好的情况下无自动采食饲料的愿望,若要21~35日龄早期断奶的仔猪在哺乳期采食500g以上饲料,仔猪在8日龄就必须采取人工强制补饲饲养,其方法可用适量乳猪料加少量开胃诱和水拌湿后,采用人工强制的方法糊于仔猪口腔上腭,让其慢慢咀咽,每日3次,连续3~5d后仔猪便可自由采食,此期间要注重仔猪的保健工作。

5建立高产母猪群

调整优化猪场母猪的胎次结构,是建立高产母猪群的基础。母猪群中合理的胎次结构以产仔猪相对较少的第1~2胎青年母猪占30%~35%,产仔猪相对较多的3~6胎母猪占60%,产仔猪逐渐减少的7胎以上的母猪占5%~10%为宜。根据各猪场母猪品种的繁殖性能、饲养水平,对繁殖力强的高胎母猪可适当增加数量。

6缩短母猪繁殖周期

母猪的繁殖周期由妊娠期、哺乳期、断奶后至配种间隔期组成,其妊娠期平均114d是相对稳定的,而哺乳期长短则可以改变,推行仔猪早期断奶(一般以21~35d为宜),可缩短母猪的哺乳期,使母猪早早配种,是缩短母猪繁殖周期的关键。做好哺乳母猪饲养、保健,保持母猪断奶后具有良好的体况,断奶后体失重减少(控制在15kg以内),可缩短母猪断奶后至配种间隔期,有利于下一繁殖周期配种。一般母猪断奶后3~5d就会,7d内可配上种。

7参考文献

[1] 张明海.提高母猪繁殖效率的技术措施[J]中国猪业,2009,33(3):40-41.

[2] 朱乃洲.提高母猪生产效率的特效方[J].农村百事通,2008(14):48.

[3] 郁富慧.提高规模化猪场母猪繁殖性能的关键[J].河南畜牧兽医,2009(10):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