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紧急救援

紧急救援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紧急救援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紧急救援范文第1篇

马上就到了“十一”黄金周了,加上中秋节,前后8天的假期分外珍贵,尤其是对有车一族来说,更是一个不可多得的自驾游好时机。8天的时间,对那些向往已久但是又远在千里之外的名山大川作一个深度探访,时间也是足够充裕了。

俗话说,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时难。特别是对于中国车主,大部分驾龄都不长,即使爱车平时在城市里一点毛病也没有,但是开到外地,面对着陌生的道路和复杂的路况,往往会碰到车辆抛锚或者发生故障、或者油用完了、或者发生交通事故等让人手足无措的事情。尤其是一旦在自驾游路途上发生事故,更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所以自驾游出发之前,你还需要做的一件非常重要的事,就是准备好几个紧急救援的求助电话,万一发生上述情况,就可以拿出电活求助,让你的自驾游旅程不至于瘫痪在途……

其实,现在可以提供紧急救援服务的机构越来越多了,既有汽车厂商的,也有汽车俱乐部的,还有银行和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的,那么它们究竟能提供怎样的紧急救援。收费又有多少的差异呢?我们不妨在出门做些比较的功课,做到了然于胸后就不必担心了。

选择一:汽车厂商服务

专业性:

及时性:

一般来说,消费者在使用产品时出了问题,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找生产厂商。对于汽车来说也不例外。目前国内有一些厂商推出了免费的道路救援服务,如大众、福特、奔驰、宝马、标致、沃尔沃、起亚、Acura等,但是免费期限都在质保期之内、由车辆自身质量问题引起故障的情况,而如果是事故车辆,从目前来看,只有沃尔沃的“Volvo on Call”道路救援服务可以提供救援,并且还可以得到法律和保险的咨询,其他厂商则不属于免费服务范围之内了。

一些品牌则针对特定车型才有免费救援服务,如标致、大众和起亚仅针对进口车型才有这项服务,一汽丰田只对皇冠专属VIP进行了免费道路救援服务。而一旦超出厂家质保期限规定的时间或者里程限制,车主接受道路救援服务所产生的包括出车费、材料费、人工费等在内的救援服务费用都需要由车主本人自掏腰包。其中,出车费主要包括过路过桥费、油费、停车费等,这部分费用并不固定。随着救援距离的拉长,出车费自然也是“水涨船高”。

由厂方提供的这项服务与拖车公司等不同的是,有专业技术人员可以排除故障,如果是小故障的话,甚至现场就可以解除,免去了再拖到修理厂检查的麻烦。由于成本控制等问题,目前此项服务仅有部分厂家开展。而且多数厂家只针对高端车型或质保期内新车。

选择二:汽车俱乐部

专业性:

及时性:

在国外,道路救援的主要机构是汽车俱乐部。如美国的美国汽车协会AAA(American Automobile Association)有会员4800万,提供出行、会员、预订、金融、保险等多项服务,汽车救援服务作为主要服务嵌入到上述各项特色服务之中。德国有ADAC全德国汽车俱乐部。现有1500万会员,拥有保险、空中救援、旅游、通讯、汽车金融、汽车运动等领域的经营性公司18个,最基本的汽车救援等服务是以会员制的方式向客户提供的,收取少量的年费,服务时不收费或少收费。澳大利亚汽车俱乐部NRMA拥有500辆救援车,现代化呼叫中心每年的救援呼叫量达280万次。路面救援到达时间45分钟以内,恢复行驶率高达94%。

我国专业型汽车俱乐部是近十年发展起来的,历史不长。目前主要包括专业救援机构、品牌车主俱乐部、汽车周边消费文化综合体俱乐部等。市场定位为有车族,以会员制方式吸纳客户,客户缴纳会费,便可得到俱乐部提供各种专业的、无偿或优惠的服务,是我国道路路面汽车救援业务的主力军,或者说是主营、专业从事汽车救援的机构。如:汽车救援、车务服务、保险服务、参加“自驾游”、修车洗车、保养维护等等。目前比较有名的有北京大陆、广州广骏、上海世炯汽车俱乐部等。

一些国外汽车俱乐部也在中国设立分支机构,澳大利亚汽车俱乐部NRMA有设立了分支机构北京大陆汽车俱乐部CAA,目前把全国道路服务网络覆盖至全国31个省的561个城市,拥有合作伙伴1480家,客户的范围也从个人用户拓展到了OEM汽车厂商、经销商等。

汽车俱乐部等专业救援机构的服务优势是它可以覆盖各种车型,其会员制的方式,有一定的会员优惠措施,在费用方面相对合理。不足之处就是技术水平不能够与厂商与4s店相比。一般来说,用得最多的是拖车服务,每公里收费在10元左右。

选择三:保险公司增值服务

专业性:

及时性:

车险已经越来越成为保险公司利润来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提高对于车主的服务也是留住保户的最主要手段之一,一些保险公司还将汽车服务的内容写进了保单。机动车所投保的保险公司一般会具有道路救援相关服务,它们多与专业维修站保持合作,投保客户车辆发生故障后,由相关维修站派车服务,像拖车服务在一定里程之内也是免费的。

不过一般保险公司只对商业车险有这样的活动,而交强险则是没有救援服务。而如果是电话投保,由于保险公司的成本较低,因此可以根据保单金额来赠送数次救援服务次数(一般有三次)。大的保险公司在全国都有分支机构,网点还算比较多,由于保险公司大多是与救援公司合作,因此专业性上就差了一点。救援公司的实力、网点决定了道路救援的水平、响应速度等。

选择四:银行信用卡特别服务

专业性:

及时性:

一般而言,车主的消费能力都较强,因此现在不少银行也针对信用卡用户推出了许多汽车增值服务,而道路救援就是其中服务之一。由于银行多与道路救援机构合用,因此在专业性上还是不错的,服务内容也与其他方式相同。或许你最初会觉得像银行信用卡等机构自带的加油、救援等增值服务,办卡时候也许只是吸引消费者入会的噱头,但相信一旦情急之下,会享受到其便利。

一般由于银行的网点较多,所以救援基本上都是覆盖全国(除港、澳、台),基本上都可以做到24小时以内。银行同样也是与专业服务机构合作,专业性尚可;费用相比专业救援俱乐部不算高。

但是银行大多数只针对高端客户才有样的服务,而且部分银行卡等产品虽然自带救援或者送燃油等功能,但是一定要卡主事先通知机构,自行开通,出现问题时现场求助往往得不到及时反应。

选择五:汽车产业链商家

专业性:

及时性:

有一些汽车后市场产品,如轮胎、油品、GPS或汽车多媒体播放机厂商,也在商品的附加服务中添加了道路救援服务。另外一些汽车后市场的厂商,如米其林也在全国推了“随你行”会员俱乐部,除了拖车以外还可以解决一些轮胎方面的专业问题。

但是需要注意,在购买后一定要问清细则,因为往往汽车周边产品中的道路救援功能是依托于其他维修或服务机构的,收取费用是否合理和划算,需要分析具体情况、

其他紧急救援方式

4s店和修理厂为业务的需要,维持与客户的良好关系,也有一些提供紧急道路救援服务,如果车主是该店会员,一旦汽车在路上发生故障,可以拨打4s店服务电话寻求帮助,如补电、换胎等服务也多是免费的。不过4s店的24小时道路救援服务人员数量都非常有限,有时车主坐等时间较长。

紧急救援范文第2篇

关键词:自溜车运行 安全回路 UPS解决方案 应急平层

中图分类号:TU857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现如今,新建的高楼大厦给电梯留下的井道空间越来越窄,迫使更多的电梯制造厂商和电梯的使用者选择电梯时选择无机房电梯,而无机房电梯因为受限于空间,就要求电梯控制柜能做的越小越好。在缩小控制柜的同时,人们往往忽视了电梯停电带来的影响,而电梯突然的停电会造成人员被困,若遇到其他部件失灵更会滑梯溜车造成人身伤害。针对此等情况,电梯使用者对电梯停电时的应急救援措施越来越重视并提出要求,以下为目前技术水平上较为成熟的措施。

1 . 1 安装应急平层开关,电梯停电自溜车运行

若系统停电,变频器侦测到停电救援信号后,通过封星接触器短接永磁同步电机U.V.W线,利用永磁同步电机短接定子线圈而产生的阻力来限制电梯轿厢运动,然后打开抱闸,让电梯自动缓慢溜车至平层位置。在此过程中监控电梯速度,直至平层放人。(仅限于电梯曳引机为同步机的电梯)

1.2 连接 UPS 不间断电源供电

电梯主回路和工作电源均采用UPS供电,进行停电应急运行。当系统进入停电救援运行方式后,电梯以应急速度运行,方向为电梯运行轻载的方向,当检测到平层信号后,保持开门状态,输出蜂鸣器,不再运行。一些变频器具有 220V 直流输入驱动功能,可以直接由 UPS 提供使曳引机以低速运行;对一些没有此功能的变频器,则需逆变器对变频器进行交流供电。并控制电梯以低速运行至平层位置开门放人。

2 设计和改造过程中有一些容易被忽略的问题,主要包括:

2 . 1 主电源开关的设置。按照电梯标准 GB7588-2003 第 13.4.1 的要求:在机房中,每台电梯应单独装设一只能切断该电梯所有供电电路的主开关。该开关不应切断下列供电电路:轿厢照明和通风;轿顶电源插座;机房和滑轮间照明;机房、滑轮间和底坑电源插座;电梯井道照明;报警装置。

因此电梯主电源开关须能同时切断应急电源供电,使其不能工作,否则当切断主回路电源时应急电源装置开始工作很容易对维保人员造成伤害。所以电梯的主电源开关必须能同时切断应急电源的供电并保证其不能工作。

2 . 2 抱闸(制动器)回路的控制

停电应急装置对制动器的控制必须符合GB7588 中的相关要求,主要包括:

(1)正常运行时,制动器应在持续通电下保持松开状态。

(2)切断制动器电流,至少应用两个独立的电气装置来实现,不论这些装置与用来切断电梯驱动主机电流的电气装置是否为一体。

(3)当电梯停止时,如果其中一个接触器的主触点未打开,最迟到下一次运行方向改变时,应防止电梯再运行。

(4)使制动器制动的释放电路的断开应无任何延迟。因此,在设计中要特别注意,电梯慢行过程中抱闸(制动器)的开闭控制要与正常电梯运行的逻辑判断相同,绝对杜绝应急装置在电梯正常供电时干扰制动器的控制回路,也必须保证应急装置控制电机运行时,制动器有效打开;而当电梯运行到平层位置停车后制动器能有效制动。

2 . 3 对安全回路的设计要求

与正常运行一样,在停电应急装置动作时,电气的安全回路检测必须也同时起作用。安全回路中的各安全装置的开关、门连锁检测开关、急停开关等开关中的任何一个开关动作造成安全回路断开,必须保证电梯停止。

2 . 4 电梯检修时的对应要求

在电梯进行检修的时候,有时需要断开主电源开关,为了防止停电应急装置在这个时候动作对检修人员造成伤害,特别需要停电应急装置在设置手动隔离装置外,还要对检修开关的状态进行采集并串入启动控制回路,以保证电梯在进入检修状态时不能投入工作,以保证检修人员的安全。

2 . 5 控制时序的设置

电梯停电后停电应急装置投入工作,以及停电应急装置工作期间电梯的供电恢复正常,都需要一个切换过程,为避免两组供电或控制)回路发生冲突,需设置延时电路,对应急救援电路和正常供电回路进行可靠的电气联锁,一般延时需要 5~10 秒。

2 . 6 恢复供电后电梯正常运行

在停电应急装置工作时,控制柜是不工作的。这时,轿厢的运行在控制柜的主控系统中是没有记录的。因此,当电源恢复供电后,控制柜对轿厢位置的判断需要调整,一般在电梯运行到上或下限位处时即将电梯位置编码数据恢复成自学习时的初始值,则电梯之后的运行即变正常。也可以采用直接反映轿厢位置的绝对编码器以防止楼层位置信息错误。

2 . 7 电动机堵转等的保护通过对电动运转时间的限制来防止电机堵转或遇障碍以及钢丝绳打滑等情况的发生。目前变频器都带这几项的侦测功能,若遇到此类状况,基本上变频器都会报故障,使电梯停止运行。

另外,在上述设计中需要注意的是:UPS加平层停电应急装置要进行电气联锁,保证相关接触器不会同时吸合。

针对无机房电梯的特殊情况,笔者推荐一种停电紧急救援的方案(停电应急平层装置+UPS的解决方案)。

如下图所示:

说明:上图中UPC为不断电自动平层接触器,POR为市电通电继电器,SAF为安全接触器,MC为主接触器,MCB为变频器,TM为曳引机。

综上所述,停电应急平层装置+UPS的解决方案更进一步的提高了电梯在停电时的安全,同时从成本方面考虑仅增加了1个接触器和1个继电器,对电路的改动也较小;从性能上说比单独用停电应急平层装置,UPS解决方案都要高出不少,使乘客用的更放心。

参考文献:

紧急救援范文第3篇

关键词:电梯 应急避险 紧急救援

最近发生的几起电梯事故,如北京地铁四号线自动扶梯逆行事故、延安市某宾馆乘客坠落电梯井道事故等,让人们突然发现,在高楼林立的城市中,乘坐电梯开始成为一种心理隐患。近年来,由于我国房地产的火热,一栋栋高楼拔地而起,办公楼、住宅楼、商场、超市、车站、机场、医院等,到处都有电梯的身影,每天上下班、外出办事,电梯成为我们每天都要接触的设备。人们开始谈“梯”色变,担心乘坐电梯时发生被困,甚至坠落、剪切等安全事故。为开展安全警示教育和普及应急避险救援知识,笔者就乘坐电梯时可能发生的意外事件及紧急情况下的应急避险方法及救援措施介绍如下。

1 因停电或电梯故障被困

1.1电梯运行中突然停电会造成乘客被困,被困乘客不必惊慌,此时轿厢应急灯会立即点亮(注:GB7588-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第8.17.4条规定电梯应有自动再充电的紧急照明电源,在正常照明电源中断的情况下,它能至少供1W灯泡用电1h。在正常照明电源一旦发生故障的情况下,应自动接通紧急照明电源),轿厢应急灯点亮后,被困乘客应立即按压轿厢内的报警按钮(图一)或拨打轿内的内线电话与电梯使用管理单位取得联系,然后静等救援,而不必做其他操作。(注:有部分电梯安装有停电应急装置,在停电后自动接入,装置动作时用蓄电池为电源向电机送入低频交流电,并通电使制动器释放,在判断负载力矩后按力矩小的方向慢速将轿厢移动至最近的层站,自动开门将人放出。)

图一

1.2电梯运行中突然发生故障停梯也会造成乘客被困。一般来说,电梯运行中突然停止是电梯的控制系统检测到异常状态后安全装置或保护程序起了作用,是一种安全保护状态,而不是部分人认为的危险状态,所以一定要有正确的认识。

1.3被困后扒门自救的风险评价

有部分被困乘客试图通过扒轿门的方式自救是不可取的。风险一:轿门(无机械锁时)在楼层中间被扒开后不在平层区域,乘客看到的是井道墙壁,若此时轿厢与面对轿厢入口的井道壁的间距大于0.15 m,乘客可能从此间距坠落井道;风险二:若此间距不大于0.15m,虽不至坠落井道,但稍后会有紧急救援移动轿厢的过程,而此时轿门被扒开,有剪切、挤压的危险;风险三:扒开轿门、打开层门后发现轿厢与楼层地平面很高(比如1.2m),乘客从轿厢内往下跳、摔倒后可能从轿厢护脚板与层门地坎之间的缝隙坠落井道。既然扒门自救存在危险,那么被困乘客就要耐心的等待使用单位或维保单位的救援(注:TSG T5001-2009《电梯使用管理与维护保养规则》第十五条规定,维保单位应设立24h维保值班电话,接到电梯困人故障报告后,维修人员及时抵达所维保电梯所在地实施现场救援,直辖市或者设区的市抵达时间不超过30min,其他地区一般不超过1h)。

1.4紧急救援

可由电梯维保单位的维保员或者电梯使用单位经过专门培训、持有电梯操作证的操作员按下述方法实施救援:

1.4.1切断电梯主电源开关,防止电梯意外的启动。(注:自2004年1月1日起安装的电梯,对于可拆卸盘车手轮,设有一个电气安全装置,最迟在盘车手轮装上电梯驱动主机时动作的,也可以不切断主电源开关。)

1.4.2判断轿厢停靠位置,可以通过曳引钢丝绳上的平层标记或楼层显示或对讲电话等来判断。

1.4.3当电梯停在距某平层位置±0.5m以内时,救援人员可以直接在该平层的厅门外用专用的三角钥匙打开厅门、轿门,然后协助乘客安全撤离轿厢。

1.4.4当电梯停在非上述位置时,则必须在电梯机房利用松闸扳手、盘车手轮将轿厢移动到平层区域,盘车步骤如下:

(1)通过机房对讲电话通知被困乘客,轿厢即将被移动,请静待轿门,不要做扒门等动作。(若轿门之前被扒开,则通知乘客把轿门手动关闭。)

(2)把黄色且无辐条的盘车手轮安装在电动机轴尾或其设计位置;把红色的松闸扳手安装在制动器松闸位置或其设计位置。

(3)两人配合,采用间歇方式,一人用松闸扳手打开制动器,另一人转动盘车手轮(见图二),当曳引钢丝绳上的平层标记到达指定位置时,停止操作。

图二

(4)下到对应层站的厅门外用三角钥匙打开厅门、轿门,将被困乘客救出。

(5)注意事项:不同品牌、不同机型的手动紧急操作装置的使用方法及救援步骤有差异,救援人员应参阅随机文件或机房张贴的救援说明实施具体操作。

2 电梯超速

当你乘坐电梯,感觉电梯速度超过额定速度,越来越快时,不必担心,以下超速保护装置会确保你的安全。

2.1下行超速保护

GB7588-2003第9.8.1.1条规定,轿厢装有能在下行时动作的安全钳,在达到限速器动作速度时,甚至在悬挂装置断裂的情况下,安全钳能夹紧导轨使装有额定载重量的轿厢制停并保持静止状态。即当我们乘坐的电梯由于控制失灵、曳引力不足、制动力不足甚至曳引钢丝绳断裂等原因造成轿厢下行超速或坠落时,安装在电梯机房的速度监控装置——限速器会起作用,首先是限速器上的电气开关动作、安全回路断开、电梯制动,如果制动器不能使电梯停止,在速度达到一定值后,限速器机械动作,拉动安全钳夹往导轨将轿厢制停。此时,被困乘客唯一要做的就是报警后静待厢内,稍后会有维保单位的专业人员来释放安全钳、恢复限速器、并实施开门救人。

紧急救援范文第4篇

一、队伍名称、组成及规模

(一)队伍名称:市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以下简称“地震救援队)。

(二)队伍组成:地震救援队由市地震局、市公消防支队、市卫生局联合组成。下设三个分队,即监测评估分队、搜寻救援分队、医疗救护分队。地震救援队领队由市防震抗震指挥部指挥长担任,各分队长分别由市地震局、市公消防支队、市卫生局有关领导担任。

(三)队伍规模:地震救援队总人数105人,其中搜寻救援分队65人,由市公消防支队派出;监测评估分队15人,由市地震局派出;医疗救护分队25人,由市卫生局派出。每个分队分为两个小队,以利于根据震情规模灵活派出。

二、主要任务和职责

地震救援队主要任务:一旦发生破坏性地震,在第一时间内赶赴灾区对被压埋人员和重要物资实施紧急救援,最大限度减轻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地震救援队领队负责地震灾害现场救援领导、协调及后勤保障工作,平时负责地震救援队的年度合练和联合演习的组织协调工作。

监测评估分队队长负责地震灾害现场工作,根据地震救援队指令,具体负责地震现场灾情信息传输、震后地震趋势判定、建筑物全鉴定、震害评估等工作。平时负责组织本分队人员开展地震应急专业技术训练。

搜寻救援分队队长负责制定地震灾害现场搜寻抢险方案,根据地震救援队指令,具体负责指挥地震灾害现场的搜寻和遇险人员的救援、重要物资的抢救工作。平时负责组织本分队人员开展地震应急救援专业技术训练。

医疗救护分队队长负责制定地震灾害现场医疗救护方案,根据地震救援队指令,具体负责指挥地震灾害现场遇险人员的先期医疗救护、灾区的防疫消毒工作和现场救援队员的医疗保障工作。平时负责组织本分队人员开展地震应急医疗救护专业技术训练。

三、启动条件和程序

(一)启动条件

1根据《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市地震应急预案的通知》(政办〔〕166号)文件规定,地震救援队依据震情和灾情确定以下应急启动原则:

(1)发生一般地震灾害事件(45≤M<50级),原则上不启动。

(2)发生较大地震灾害事件(50≤M<60级),造成严重破坏和人员伤亡的,迅速启动地震救援队。

(3)发生重、特大地震灾害事件(60级以上),迅速启动地震救援队。

(4)发生非地震重大灾害,造成严重破坏和人员伤亡的,可派出地震救援队。

2我市周边地区发生重、特大地震灾害事件(60级以上),经地震灾区政府请求,可派出地震救援队予以支援。

3其他地区发生特大地震灾害事件(70级以上),省政府下达调用命令或地震灾区政府请求,可派出地震救援队予以支援。

(二)启动程序

1市内较大地震灾害事件,造成建(构)筑物严重破坏和重大人员伤亡的,由市地震局提出派遣建议,同时抄送市公消防支队和市卫生局,经市抗震救灾指挥部指挥长批准,迅速启动地震救援队。市防震抗震指挥部办公室通知各救援分队在指定地点集结后,下达出发指令。地震救援队实施现场紧急救援时,接受地震现场抗震救灾指挥部的指挥。

2市内重、特大地震灾害事件,由市防震抗震指挥部办公室立即报告市抗震救灾指挥部指挥长,请求启动地震救援队。经批准后迅即组织集结实施救援行动。

3我市周边地区发生重、特大地震灾害事件,根据地震灾区政府请求,经市长批准,可调遣地震救援队。在当地政府抗震救灾指挥部的统一指挥下实施紧急救援行动。

4其他地区发生特大地震灾害事件,当省政府下达调用命令或灾区政府请求支援时,由市长批准,可派遣地震救援队,实施地震紧急救援行动。

四、管理及培训

加强管理。地震救援队由市防震抗震指挥部直接领导和指挥,日常协调管理工作由市防震抗震指挥部办公室负责。除开展紧急救援行动外,地震救援队所有人员原任务、隶属关系不变。

紧急救援范文第5篇

4月27日上午,在县大剧院召开的县委中心组(扩大)理论学习会上,听取了著名应急管理专家佘廉教授关于《巨灾应急指挥体制与机制》的专题讲座。学习会上,佘廉教授以新颖的理念、通俗的语言、精辟的论述,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使我对当前国际国内应急救灾体制机制有了深刻的认识。现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

第一,建立应急指挥核心迫在眉睫。我国的应急指挥体系在近几年的灾害处理实践中得到长足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有待进一步改善和提高。汶川大地震发生之后,国家及相关部门、地方政府颁发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和文件,保障抗震救灾及以后的工作顺利开展。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应急与救援的实践在很多方面实现了突破。如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和指挥部办公室的设置、异地救治伤员、救援队伍的调用、交通通讯严重中断、大批非政府组织和志愿者的行动、国际救援队的安排、国际救助的接收、对新闻媒体的开放、针对性法规的颁发、应急期的确定、次生灾害对策、心理咨询的问题、恢复重建规划等等。对原有预案的突破,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应急组织工作和体制、机制的不足。因此,我们必须要学习国际上“随经济、社会发展对应急救援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形成横向与纵向一体化的应急管理体系”的做法,坚持“以预防为主”的方针,强化领导,形成应急处置核心,并最终形成全社会共同抗御地震灾害的合力。

第二,救援队伍必须进一步专业化。纵观我国历次抢险救灾的历程,人民、武警部队始终是主力军,实施救援反应迅速、机动性高、突击力强的特色,多次受到国际同行的好评。但是随着城镇建筑现代化水平的提高,从被巨灾摧毁的城镇建筑中抢救幸存者的难度更大了。在汶川、雅安地震的救援现场,我们常常看见这样的画面:一群赤手空拳的官兵焦急面对垮落的钢筋水泥废墟,却无从下手救援被压埋的幸存者。这种场面提示我们,他们需要专业的装备、专业的训练。尽管在地震局的积极推动下,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少量市组建了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这些队伍几乎全部投入了汶川、雅安地震的抢险救灾。但是,相对地震频度高、分布广、灾害重的国情,目前我国地震专业紧急救援队伍规模远远不够。因此,我们必须建立以专业紧急救援队伍为骨干,人民、武警、民兵、各行业抢险救灾队伍为主力,志愿者协同的紧急救援网络,同时配置必需的简易救援装备,在原有训练中增加紧急救援的训练内容,从根本上改变救援搜救工作“搜寻靠嘴、救人靠手”的被动处境。

三、必须进一步普及巨灾防对科学知识。依靠科学技术是减轻自然灾害的法宝之一,减轻灾害的科学技术来自于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科学减灾思路,历史上的大灾经验告诉我们:“大灾后必有大疫。”汶川、雅安地震发生后却没有出现大面积疫情。究其原因,主要是相关部门即时处理,保障了灾区饮水安全。地震发生后,了解到水源风险后,在专家的建议下,当地水厂采用了一些应急处理工艺。实践证明,科学技术为饮水安全提供了有效保障。由于依靠科学,判断准确,采取了紧急有效的措施,灾区城市的饮水安全很快得到了保障,群众喝到的是干净水,灾区没有出现大的疫情。汶川、雅安地震发生后,不少专家学者对防灾科普工作提出了批评,指出由于公众对防灾知识掌握不足,很多人失去了转瞬即逝的脱险机会。因此,必须大力宣传和普及防灾减灾科学知识,进一步提高公民灾害意识和抗灾自救能力。

紧急救援范文第6篇

关键词:自救;他救;社会心理冲突;地震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04-0219-03

0 前言

自汶川地震发生以来,共遇难69227人,受伤374643人,失踪17923人,其中四川省68712名同胞遇难,17921名同胞失踪,共有5335名学生遇难,1000多名失踪。地震灾害最大的特点是人员伤亡比率高,建筑物损害程度高。在巨灾过后的紧急救援期,灾民自救与外界他救都发挥着各自相应的作用。比如受灾的学校,最初的救援都是家长们用手挖,用钢钎撬救出来的。而之后通过官兵救援,救出来的多是被长时间埋压的伤员,存活率明显没有立刻自救出来的伤员高。研究资料显示,在灾难后的第1天,从瓦砾堆中救出来的人存活率高达90多,第2第3天的存活率也有70,80左右,但第3天以后,存活率就骤减。而不管是自救还是他救,救灾的第一位就是恢复生命线,救命第一。

据总参谋部报告,截至2008年9月25日12时,抢险救灾人员已累计解救和转移1486407人,其中包含通过自救而脱险存活下来的人员,具体数据不详。救援时间最长达56个小时。在救援过程中,产生了不少冲突。对于冲突,种类繁多,仅就目前的研究现状而言,社会上各类群体之间以及群体内部的冲突就很常见,包括如护患冲突、文化冲突、对抗性冲突、心理冲突等等。而对地震初发时期的自救群体与他救群体之间的冲突研究很少见。本文将对特定的时间空间内的特殊群体间的冲突进行分析,即汶川地震后的紧急救援期,在乡镇一级的重灾区里,自救群体与他救群体在救援事件上所产生的社会心理冲突,运用社会学、心理学中的刺激、认知等理论来加以分析,针对其根源来探讨如何将冲突转化为冲动与诉求,进而达到调适的目的,赢得救援时间和救援机会,缓解内在和外在紧张的处境。

1 灾区人民的自救

自救是指被埋压人员尽可能地利用自己所处环境,创造条件及时排除险情,维持生命,等待救援。灾区人民的自救,是在没有任何外界援助的情况下,受灾群众单靠自己的力量保护自己脱离险境的行为表现,文章把它分为两类。一类是震后受困个人通过自身努力维持生命,脱离险境;另一类是灾区人民的互救,即处境安全的人组织起来对埋压者的援救。自救一般在地震发生后较短时期内,存活率高。

自救形式最突出的特点在于其有很高的有效性。在世界灾难史上,受灾群众自救救出来的人命,远远多于他救。救援的重点是在“黄金72小时”,因为外界救援进入灾区需要一定的时间,再加上受地势地形及信息中断的影响,外界救援不可能在第一时间内展开营救。所以,如果在第一时间内进行有效的自救,就能最大程度地减轻伤亡。例如这次地震中,映秀镇的漩口中学,经过受灾群众两个多个小时的手刨到出血的努力,救出了全校80%的师生,创造了低伤亡率的奇迹。

但是自救也有其局限性。一方面,由于生存环境受到地震的严重摧毁,大量基础设施及卫生药品供应不足,缺乏专业的医护人员相助,还是有伤者在脱离地震险境之后无法存活下来。另一方面,盲目自救的成功率非常低,对受困者个人而言,哭喊、急躁和盲目行动会大量消耗精力和体力,对互救的灾民而言,无组织的救援多是无用功,甚至很可能让埋压者处境更加危险。在映秀小学,通过家长们集体组织救援,救出了约40名学生,但尽管人们自救了部分中小学师生,面对他们的伤势也无能为力,因为缺乏救治技术和医疗用品。

最后,通过以上对自救群体行为现象的描述,笔者探寻其背后所体现出的社会心理反映。求生是出于人的本能,当遭遇外界环境突变身陷险境时,受到刺激而引起相应的行为心理反应,表现为恐慌、哭喊,无力脱险时的闭目休息、等待救援。马斯洛在需求层次理论中就指出,人的发展应满足最初的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等,这里的受灾群众,由于缺乏这些最基本的需求,于是本能地会出现以上那些自救行为。

灾区人民互相救援则体现出亲缘的找寻与自身角色的认同。亲缘找寻即相互间的血缘关系让他们参与救助,一般是自我意识决定救援。在首震刚结束的社会短时混乱期间,最常见的情景是对亲友的找寻,首先是子女,然后是老人,完全体现着先生的“差序格局”理论,按亲疏远近的人际格局来自觉地找寻与救援,一是出于血脉相连,二是出于社会习惯,于是本能地对亲缘进行找寻、抢救。自身角色则是出于职责或者个人品德,理性地组织救援,比如一些老师、医生、基层干部等等,这些都需要冷静且清醒的认知。在地震突发后的紧急救援期内,起主要作用的自救多是本着最大限度的求生动机,附加小范围内的社会关系支持,才能成功。

面对突如其来的地震,自救个体和群体对突发灾害的认知最初是处于一种惊恐、悲伤甚至绝望的状态。对被埋压者同情、忧虑,意识不到自身处境的危险,只有一种找寻与抢救的行为冲动;由于自身的焦虑而把这种心理转嫁到未能及时到达现场的他救群体上,所以自救者的社会心理认知中,还包含对他救群体的错误感知,由此而引起之后的心理及行为冲突。

2 外界救援的他救

这里的他救,指非受灾群众的外界救援队伍(如军队、医疗机构等)对受困群众实施的救援,一般包括使受困者脱离险境和维系生命两类,另外,还担任维持灾区秩序、防疫等任务。据资料显示,政府共出动逾10万官兵进入灾区各点全力搜救生存者。在黄金救援72小时之内,国家和15支省级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共救出123名幸存者。还有25支国际救援队共600人参与援救。据省红会相关工作人员透露,仅四川灾区的红会志愿者,就搜救并转移灾民30万人左右。

专业救援队伍的有效性主要取决于其设备技术的专业性及其人力物力的充足性,地震发生后,政府组织的专业救援队伍、医护人员和一部分志愿者赶赴灾区,参与救援,其解救人群多为深层埋压者,进行了约为期10天的紧急搜救,同时抢救伤者,尽最大力量减少伤亡,保障生命的维系。

然而紧急救援时期的他救行为,承载了所有人的希望,却不可避免地存在局限性。由于地震强度大,房屋损坏严重,死伤人员众多,抢险救灾工作的强度和难度前所未有,救援任务异常繁重,加之灾区余震不断及当地特殊的地质和气象条件的多变性和复杂性的影响,常常导致外界救援进入灾区不得不耽误一段时间,他救的主体并非灾区当地人,因交通破坏严重,加上复杂的地理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延迟了救援人员与物资的到达时间,从而间接地增加了人员伤亡,而且我国目前的搜救技术发展还不完善,救援耽搁了不少时间,及时性不足。一部分志愿者参与救援,但是自身素质各方面承受不住,也给整个救援的进行带来一定的困扰。另外,当救援部队进入灾区后,如果没有及时有效的应急通信保障,就会对救援行动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如少数灾区由于信息与道路的中断,与外界隔绝,致使他救无法进行,具体实施性低。另外由于一部分青年官兵缺乏应对大地震等一些应激事件的相关知识和经验,对突然降临的强大精神刺激的抵抗能力不是十分完备,外加上通过步行或者空降进入灾区,对他救者本身的心理和生理也是一种考验。

他救群体行为表现所反映的该群体社会心理又是如何。对于大规模的专业救援队伍而言,冒险进入灾区进行紧急救援,首先是出于自身角色职责的定位,是军人的使命所系、职责所在,国家制度赋予他们承担营救被困灾民的责任,比起自救群体来,所受的约束力显得更为硬性,而且更加注重全局考虑。如士兵作为救援队伍的主体,受自身使命感的驱使加上上级的命令,全身心投入救援。其次是趋于天使化的社会环境驱使大量志愿者涌入灾区,支持救援。大部分受媒体宣传的感染,从众的社会利他心理,出于自愿和自择的助人行为,在救援过程中也得到了很好的体现。这种利他主义的社会价值观,在地震后的半个月内表现得十分明显。

3 自救与他救的社会心理冲突

心理冲突是指势不两立的两种情绪、欲望、行为倾向、态度或价值观同时出现时产生的一种矛盾心理状态,人们既无法抛弃任何一方,也无法把两者协调统一起来。本文提及的是两个群体间的心理冲突,而两个群体内部又有各自趋于一致的集体认知。

首先,认知差异导致群体冲突。社会认知是包括感知、判断、推测和评价在内的社会心理活动。以上我们所说的自救群体与他救群体,两者分别生活在各自不同的环境中,对地震事件的感知、判断、推测和评价等各个社会心理活动方面各有不同,两个群体各自的内部认同并不完全一致,再加上地震大灾的紧急情况,心理与行为冲突也就难免会发生。

当突发公共事件灾害时,人们极易紧张、心情急迫从而产生恐慌心理,盲目逃生,失去有利的求生机会。在这次地震中,有不少群众是在盲目逃生时被震落的碎石砸死砸伤的。对于自救群体而言,灾民有组织的理性自救是救援过程中最有效的办法,充分掌握“黄金72小时”的救援法则,对浅层埋压者实施最大限度的救援,特别是在绝闭环境下,当信息与道路完全中断时,受灾群众所能依靠的只能是自救,如果只是坐等外界的救助,而外援又不能及时到达,这使得在震后瞬时的慌乱期间,除了焦虑恐慌的社会心理,还夹杂着绝望与抱怨的冲突。主要表现为渴望他救和他救不及时的冲突,于是表现为继续外出求救或大规模逃难。另外,如果在一些地形险峻的重灾区,受到客观外界环境的限制,即便是他救到达也无能为力。

对于他救群体而言,出于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的驱使,许多救援官兵在进行救援时往往奋不顾身。由于地震和余震的特殊情况,考虑到群众人身安全,救援部队往往会执行分散人群,维持秩序的任务。而脱离危险的被埋压者家属或朋友由于对地震险情的感知或判断有误,往往易和进行救援的人员产生冲突。这种非理性的自救对理性他救就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等待救援的焦虑心理与维持搜救秩序的责任心理就会有一个冲突点,通常在地震发生后的混乱救援时期内爆发。

其次,制度冲突引发心理冲突。制度冲突是指在制度系统内部对应于同一种行为的不同制度安排之间在作用方向上不一致,对行为的规范上存在相互矛盾和抵触的部分。在面对紧急救援这一事件时,他救群体受制度约束,与自救群体所选择的营救方式有出入,又因为两者承担的社会责任不同,自救者只关注如何脱险以及如何使跟自己一样受难的人脱险,而他救者立足于救人的层次,同时还要确保效率并减少间接伤亡,承担着比自救者更为重大的社会责任。由于紧急救援制度规范的受众体不同,在救援过程中的行为应对模式相异,在硬性的制度冲突下就产生了行为上的冲突,从而必然会引发强烈的社会心理冲突。虽然两者出发点都是救人,但两者全局观不同,制度约束力不同,我们常见这样一部分群体,当专业救援队伍进行救援时,被搜救组织安排在埋压现场的群众,自身脱险而亲属或者朋友还被埋压着,受到突发灾害及失去亲人等的强烈刺激,自身行为及认知极易失调,这种心理的极端失控躁动与现场秩序的理性维护及救援制度之间就会产生社会心理冲突。

最后,心理冲突加剧行为冲突。在救援现场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受灾群众与救援部队发生肢体冲突的情景。突发的巨灾对公众心理的冲击力巨大,这种强烈的刺激极易导致公众心态的失衡,从而引发攻击行为,使营救场面变得更为混乱。除此之外,由于生理及心理都受到极大的刺激,对现状不满,对未来恐惧,也有可能产生极端行为。以上这些行为表现,都与救难现场的理性营救行为有很多冲突。心理冲突与行为冲突的相互循环负面影响,降低了救灾效率。

4 社会心理冲突的调适

第一,协同认知。作为自救的主体,明白瞬时活命的唯一出路就是有效自救,并且理解他救可能存在的滞后性。而作为他救的主体,也应该理解受灾群众出现的情绪反应。两个群体尽可能地理性有效地沟通,减少并避免误解和冲突。通过查阅这次地震的文字视频资料,笔者发现在他救到达之前,不少地方组织了有效的自救,比如都江堰市的新建小学,通过家长群众的有组织的救援,救出了不少浅层埋压的孩子。所以特别是对于自救者而言,所能做的就是尽量缩短盲目慌乱的自救时间,充分组织好人力进行黄金救援。

第二,遵循制度。不管是自救还是他救,最根本的出发点与归宿点都是救人,这也就是缓解冲突的契合点。在整个理性救援制度规范的大框架下,两个群体在同一情境中选择一致的行为进行救援,是缓解冲突的关键。自救与他救秉承着救人的唯一目的进行有效配合,在尽可能地进行自救之后,给他救创造一个最有利的营救环境。受灾群众通过自身努力自救并配合专业救援抢救他人,分清紧急救援期的重点,抚平情绪,理性救援。两者在社会心理上达到认知一致,行为上遵循制度规定,选择一致,减少并调适冲突,有效救援。

第三,减少行为慌乱,理性应对危机。他救到达之后的着力点是补充自救未完成的工作并进行深层埋压的搜救,这些都对物力、环境等有较高的要求。在进行过程中,围观群众受到刺激极易情绪波动,比如对救援行为的催促,扰乱现场秩序等,为了避免和减少这一类事件的影响,安抚情绪,协调认知,听从专业救援队伍的安排,才能最大程度地提高抢救埋压者和伤员的效率。救出伤员后有秩序地转移安置,当地人员及时指引专业救援,提供救援的必需物资,减少理性他救与非理性自救之间的冲突。而这些,通过灾后重建中的对群众地震等突发自然灾害的应对知识的普及可以得到逐步的提升和改善。

任何冲突与调适都是一种对称性的社会互动形式,这次汶川地震给四川人民造成了严重的生命财产损失,其间的救灾防灾行为反映了我国的不少社会问题,笔者仅从社会心理学的学科角度就紧急救援期间的自救他救冲突做简要分析与相关建议,排除应急救援的可能障碍,希望会对今后的救灾防灾工作有好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刘贵萍.论城市贫困群体社会心理冲突与社会支持[J].工会理论与实践,2004,(5).

[2]杨津广.抉择与心理冲突[J].心理与健康,1999,(1).

[3]芙蓉.地震时如何自救[J].农村实用技术,2008,(6).

[4]冯烈丹,向军,何洁.地震黄金救援72小时内的通信保障[J].卫星与网络,2009,(5).

[5]董珂洋,李铁军,唐俪莉.交通应急与地震救援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09,(14)

紧急救援范文第7篇

工程项目部应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的生产安全领导小组,分管技术的副经理和分管安全的副经理带领技术员、安全员、施工员、架子班长分头履行岗位和安全职责,贯彻执行建设部专项治理活动的精神。在施工中开展治理高处坠落事故的发生,轻伤率控制在千分之一以内,使工程顺利完成,达到安全施工的目的。

二、危害预见

(一)高处坠落造成原因

1)架子工操作时不按规定系安全带;

2)大型脚手架、立网、随层平网、间隔平网封闭不严;

3)被蹬踏物材质强不够,突然断裂;

4)高处作业移动位置时塔空、失稳;

5)高处作业时,由于站立不当或操作失误被移动的物体中碰撞坠落等。主要原因:①作业人员缺乏高处作业的安全技术知识;②防高处坠落的安全设施、设备不健全。

(二)物体打击造成原因

1)在高空作业中,由于工具零件、砖瓦、木块等物体从高处坠落伤人;

2)人为乱扔废物、杂物伤人;

3)拆除脚手架作业,如扣件、钢管掉落伤人。

(三)脚手架坍塌事故造成原因

1)脚手架重心偏移,基础松软没夯实,没按照要求垫木垫,整体失稳而倒塌。

2)脚手架与建筑物拉结数量不足,超面积或拉结不牢;

3)施工前未进行安全技术设计,设计有缺陷或未按设计方案施工和使用;

4)高层建筑架子架体过高、过大,附加荷载加大,搭设完毕后的检查不认真。

三、组织防护措施

1)项目部负责生产的副经理,负责大型脚手架安全管理工作。

2)项目部负责技术的技术员,负责大型脚手架安全技术指导和技术交底。

3)项目部负责安全的安全员,负责大型脚手架安全监督检查。

4)项目部负责安全资料的资料员配合工程技术员,负责大型脚手架变形监测,并做好监测记录。

5)项目部技术员、施工员、安全员、架子班长的负责大型脚手架分层分段验收,资料员负责做好验收记录。

6)项目部的技术员要充分了解大型脚手架的构造设计和技术要求,经常性的观测监测预测施工作业中可能存在的隐患制定预防措施,解决技术问题。

7)进场作业人员必须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架子工必须持证上岗,由项目部安全员负责进行落实。

8)配备水准仪一台,经纬仪一台,负责大型脚手架的检测和日常观测。

9)坚持作业前进行有针对性的安全技术交底和班前安全活动特别是施工中的安全防护措施和作业分工要求细致、明确、合理,技术措施交给每个操作者并有交底记录。

10)施工现场应设置安全防护设施和安全警示标志,由专人负责不得随意移动和拆除。

四、安全技术防护措施

1)施工作业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安全帽,并系好安全帽带,高处作业带安全带,高挂低用,严禁酒后上岗。

2)脚手架四周扎好防护栏杆和封闭的安全网,扎好随层平网。

3)大型脚手架的拉杰杆点,锚固点的布置要求符合规范标准和设计要求,并沿架高设置拉结杆,确保脚手架的稳定。

4)要落实责任和日常检查维护,重点检查架体变化,各种支撑及与结构联结的受力情况。

5)在支搭与拆除作业过程中要严格按规定的工作顺利进行,不得擅自改变施工方案和工作顺序,必须变动的应报请技术部门审批。

6)脚手搭设完毕后要分层分段申请验收,未得验收,不得交付使用。

7)认真执行大型脚手架拆除顺序,拆除前后向项目部申请,经项目部审批后,派技术人员到现场监督拆除,先划分作业区,周围设围栏或竖立警示标志,地面应有专人指挥,严禁非专业人员入内。

8)拆除脚手架高处作业人员必须戴安全帽,系安全带。

9)脚手架拆除顺序应遵循由上而下先搭后拆、后搭的先拆的原则,即先拆栏杆、脚手板、剪刀撑、斜撑,后拆小横杆、大横杆、立杆等,按一步一清的原则依次进行,要严禁上下同时进行拆除。

五、施工安全制度

1)项目部每周一召开生产例会,布置生产任务时同时布置安全措施和目标,对易发生重大事故的部位要提到安全工作的重点高度,认真对待。

2)进场人员的三级安全教育,特殊作业人员持证上岗由项目部安全员组织实施教育和检查核对证件。

3)每日的班前安全活动,由施工员负责组织安排当日工作内容,根据工作内容技术员负责进行技术措施交底,作业分工要求细致、明确、合理,防护措施落实到人。

六、应急处理措施

1)工程项目部编制建筑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建立救援组织,落实救援器材。

2)大型脚手架作业中在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前提下,对发生安全事故和突发事件坚持自援、自救与项目部救援相结合的原则,贯彻统一指挥,分级负责的原则。

3)大型脚手架作业中可能发生的生产事故:

①高处坠落②物体打击③架体坍塌

4)应急救援领导小组

大型脚手架作业的项目部负责人为紧急救援小组组长;

大型脚手架作业的项目部技术员为紧急救援小组副组长;

大型脚手架作业的项目部安全员为紧急救援小组成员;

大型脚手架作业的全体人员为紧急救援抢险人员。

5)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工作职责

发生安全事故和突发事件时,救援小组组长统一指挥,第一时间内向项目部救援组报告,并及时向119、110、120报告,请求社会援救,组织指挥人员进入抢救工作。

发生安全事故和突发事件时,救援小组副组长统一协调停止正在进行的高处作业,人员及时疏散到安全位置。

发生安全事故和突发性事件时,救援小组成员迅速集中,听从组长安排,按责任分工和平常演练要求,有组织的进行抢险,对受伤人员实施人工急救降低伤情发展速度。

紧急救援范文第8篇

“现在保险公司的竞争相当激烈,想要抓住客户,不仅要在产品上下功夫,产品之外的增值服务也必不可少呢!”

就在“3・15”消费者维权日来临前,中国人寿上海分公司客服部负责人对记者这样感叹道。

保险公司“铆牢”增值服务

的确,现在的消费者要求可高着呢,想要多吸引一些客户,还真得推出不少的增值服务。

放眼望去,各家保险公司推出的增值服务还真不少。主要包括保单维护类和非保单两大类。保单维护类是指保单的售后服务,包括回访、出险报案、理赔等,多数保险公司都会为高端客户提供特别通道,甚至是理赔专线和贵宾理赔室。非保单类一般又有保健、旅游、文化、购物等几大类。

比如传统的健康体检,还有时尚的家庭保龄球大赛、高尔夫礼仪讲座、葡萄酒会联谊,还有实用的国际紧急救助卡,以及数千家的特约优惠商户等等,已然服务到了人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可以说,现如今,“医、衣、食、住、行、玩、用”等各种领域的需求,保险公司都已经为客户想到了。当然,还有生日里的一份祝福,理赔时的一杯咖啡,更是令人备感温馨。

接着,我们就一起去细细体验一番,看看这些“铆牢”客户增值服务的保险商,都为我们准备了哪些玩意儿!

医:健康管理服务较贴心

“自从成为保险公司的贵宾客户后,最大的感受是,健康体检就不用操心了。还有人帮我保管健康资料,给我健康指导意见,还可以现场听取专家的分析。如果我有了其他途径的体检通道,那么保险公司这个体检资格就可以转给家人,很方便的。”几年前就已经是某保险公司VIP客户的方先生告诉记者。

和方先生一样,已经成为保险公司VIP客户的人们会发现,对于保险公司而言,由于本身业务性质的因素,有一项内容特别“抢眼”,那就是比较高规格的专业健康体检,以及日常的健康管理、预约挂号等服务。这通常是其他金融机构、商业机构和会所等服务团体的俱乐部不大常见的“贵宾礼遇”,特别贴心。

根据记者的不完全统计,现在大部分保险公司的VIP俱乐部都已经在为会员提供这方面的尊贵待遇。

衣食住玩:去特约商户享优惠

“像我们上海分公司的客户规模大约在200万人,所以很多商家都愿意和我们合作,进入我们的特约商户名单之列,包括很多餐饮、百货、酒店等,目前我们全国的特约商户规模在4000家左右。”中国人寿上海分公司客户服务部负责人透露。

是的,比起个人的力量,保险公司具有更强的网络优势,有实力与当地的商业机构进行合作,让贵宾客户享受生活购物上的优惠。现在不少保险公司都在这方面进行努力。

比如友邦保险VIP客户俱乐部会每年不断挑选并推出多项商户优惠,内容涵盖运动、商业、娱乐等各个方面。

又如中国人寿为他们的“鹤”卡客户精选了各地特色食府,为持卡人提供用餐折扣、糕点优惠、住宿优惠、健身休闲商户和娱乐场所消费折扣等,为客户享受精美生活提供便利。

泰康会员只要持“e卡行天下卡”,就可在全国各地的新生活俱乐部特约网络签约商户享受到优惠服务。太平人寿也在为公司高端客户提供各地的购物场所和理想的购物条件。

除了餐饮、住宿、健身、休闲等服务,不少保险公司还精选了更多生活类商家成为自己的特约商户,包括数码摄影、儿童用品、家居装潢、美容美体、教育培训、法律咨询、鲜花快递等等,为客户的日常生活提供助手服务。

行:紧急救援显保险本色

如果客户出了门,保险公司也会为他们提供不少服务呢!比如会有一些签约旅行社提供优惠折扣,还有汽车服务商可以提供修理、清晰、保养、拖车等个性化项目。

其别具有“保险”特色的一项服务,就是“紧急救援”。

危难之中方显英雄本色。对于救援这件事,保险公司的“本事”通常更大。而如果是保险公司的贵宾会员,即便平常没有购买紧急救援类的具体保险产品,一样能够在十分紧急时联络到相关的机构,享受到快捷的救援服务。

中宏保险就与国际SOS联手,一方面,利用SOS的资源,为旗下的VIP尊贵客户在日常生活中的健康困扰提供专业医疗咨询;同时,也为寿险VIP尊贵客户在境外旅游时可能遇到的种种医疗上的不便,如语言不通、临时需要看诊的突况,提供24小时电话医生、医疗服务机构推荐、安排入院许可、紧急医疗转运、紧急医疗转运回国、亲友前往探视等系列救援服务;此外,针对VIP客户在境外旅途中可能遇到的旅行不便问题,如行李、护照丢失、语言不通、需使领馆支援、紧急在线翻译等问题,也将及时提供紧急旅行援助服务。

泰康人寿、新华人寿、太平人寿、中国平安等公司,也都能为自己的客户特别是贵宾客户推出全球紧急救援服务,海尔纽约人寿的VIP客户俱乐部会员每年还可以免费获赠航空意外险,每次保额为40万元,每年可以申请5次。

产品上“做足功夫”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