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免煎中药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目的探讨用单味免煎中药配方颗粒配制中药汤剂的可行性。方法采用煎煮法和溶解法分别生产Ⅰ号止咳合剂,进行理化和临床对照。结果用中药饮片生产的Ⅰ号止咳合剂和用单味免煎中药配方颗粒生产的Ⅰ号止咳合剂,无显著差异。结论单味免煎中药配方颗粒可以代替中药饮片生产Ⅰ号止咳合剂。
【关键词】 单味免煎中药配方颗粒 Ⅰ号止咳合剂
Ⅰ号止咳合剂是我院20世纪60年代研制的纯中药汤剂,由麻黄、黄芩、百部、杏仁、白前等组成,具有清热化痰、止咳平喘之功效,主要用于支气管炎及支气管哮喘。大量的临床实践证明,本品疗效确切、可靠,无毒副作用,年用量约3 万瓶(100 ml/瓶),是我院深受广大患者喜爱的纯中药制剂之一。汤剂[1] 是我国应用最早、最广的一种剂型,有生产设备要求不高、制备简单易行等优点,但煎煮过程复杂,时间长,配伍变化多,挥发性成分易丢失,对周围环境有一定的影响等不足。随着中药现代化的不断发展,经过现代化制药技术生产的单味免煎中药配方颗粒,既保持了传统中药饮片的有效成分、性味归经、主治功效,又具有药性强、药效高、成分完全、标准统一、易于调剂等特点。为此,笔者尝试以单味免煎中药配方颗粒为原料,按口服混悬溶液剂的配制工艺生产Ⅰ号止咳合剂,取得了较大进展。现将在生产过程中的体会报道如下,供大家参考。
1 器材
1.1 药料中药饮片,四川恒源药业有限公司提供;单味免煎中药配方颗粒:麻黄,批号为0405085;黄芩,批号为0405064;百部,批号为0402128;杏仁,批号为0501012;沙参,批号为0503022;白前,批号为040226;均为四川绿色科技有限公司提供。
1.2 设施设备敞口倾斜式夹层锅,辉煌锅炉阀门制造厂生产,型号:A27W—107,蒸气间接加热。敞口浓缩锅,蒸气间接加热,自制。纯水机,型号:PQRO,UP -02/60。
2 方法与结果
2.1 煎煮法按处方量,分别取中药饮片于敞口倾斜式夹层锅内,加经过软化的饮用水至淹没药面3 ~5 cm,浸泡1 h 左右,使药材浸透膨胀,加热煎煮。未沸之前宜大火,沸后宜小火(在煎煮过程中随时注意补充水量)。第1 次沸后煎煮1 h,滤出药液;再加水煎煮滤过,这样经过反复提取药液共计3 次后,药渣经压榨后去渣。合并3 次煎煮所得的上清液于敞口浓缩锅内,加入处方量的防腐剂和白糖,浓缩至规定量,静置,放冷,过滤,即得。
2.2 溶解法按处方量,分别取与中药饮片等量的单味免煎中药配方颗粒于配液缸内,加入适量纯化水搅拌溶解,再加入处方量的防腐剂和白糖,充分搅拌使其溶解,滤过,纯化水加至全量,即得。
3 讨论
煎煮法是最古老的浸出方法之一,制备工艺简单,但操作复杂,费时费力,对周围环境有一定影响;溶解法是常用的制剂方法,制备工艺简单,易于操作,质量可控。
汤剂,特别是复方汤剂,在煎煮过程中中药成分可能发生变化,难溶性成分可溶化,易溶性成分被药渣吸附等,煎煮过程繁琐且受诸多因素的影响,生产工艺难于准确把握,可能导致某些有效成分分解,挥发性成分的遗失及药材成分间相互作用而沉淀损失或产生新的物质。
单味免煎中药配方颗粒是在遵循传统中医药理论的基础上,运用现代科学理论与生产技术,根据传统汤剂的制备特点,以水为主要溶媒,最大限度地保留水溶性的有效成分,同时,对于已知其他需要特殊提取的有效成分,则单独提取,最大限度地保持与传统饮片的一致性。具有溶解性好、疗效稳定等特点。
用中药饮片和单味免煎中药配方颗粒分别生产的Ⅰ号止咳合剂,其外观性状、质检结果及临床疗效均无显著差异[2]。
用单味免煎中药配方颗粒配制成的Ⅰ号止咳合剂,既保持了单味免煎中药配方颗粒的优点,又充分发挥了合剂分剂量准确、服用方便的特点,特别适宜儿童和老年患者使用。
用单味免煎中药配方颗粒制备Ⅰ号止咳合剂,其生产成本略高于以中药饮片生产的Ⅰ号止咳合剂,因此,有待进一步研究,降低其生产成本。
【参考文献】
【关键词】 糖尿病足; 免煎制剂; 中药足浴
随着糖尿病发病率的提高,其慢性并发症逐渐对糖尿病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构成严重威胁,其中糖尿病足的患病率达6%~20%[1]。为了降低糖尿病足的截肢率,缩短治疗时间,我科探讨在全身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中药煎液浸洗的方法,对糖尿病足进行辅治疗,取得较好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76例,均符合1998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经辨证均有脉络瘀阻的表现。入选条件:双下肢远端麻木、疼痛、发凉;肌电图检查提示下肢运动神经传导功能损害;彩色多普勒检查提示下肢各级动脉有狭窄、内膜增厚及粗糙、血栓形成或动脉粥样斑块。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8例,男20例,女18例,平均59岁,平均病程为16年;对照组38例,男22例,女16例,平均55岁,平均病程为15年。按Wanger分级法[2]分级,0级:有发生足溃疡的危险因素存在,但无溃疡;1级:皮肤表面溃疡,无感染;2级:较深溃疡,无脓肿或骨的感染;3级:深部溃疡,伴有骨组织病变或脓肿;4级:局限性坏疽(趾、足跟或前足背);5级:全足坏疽。两组年龄、性别、体重指数、足部病变溃疡程度、面积及时间具有可比性(P>0.05)。
1.2 治疗方法
1.2.1 糖尿病基础性治疗 两组患者均采用基础性治疗:①控制血糖: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控制血糖达到良好水平,HbA1c
1.2.2 观察组中药治疗 中药方剂为深圳市三九现代中药有限公司生产的袋装中药免煎制剂:黄柏6 g、大黄3 g、白芷6 g、乳香6 g、没药6 g、红花6 g、血竭1 g、连翘10 g;2袋/次+1 500 ml温热水充分溶解备用;中药浸泡法:温度37~38℃,浸洗创面0.5~1 h,每天上、下午各1次,浸洗后暴露创面,抬高患肢30~40 min并制动。
1.2.3 对照组常规治疗 应用3%过氧化氢、生理盐水清洗后,用生理盐水20 ml、庆大霉素8万U、6542注射液2 ml、胰岛素12 U湿纱布覆盖创面,每天上、下午各1次。
2 结果
2.1 疗效标准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及中国中医药学会内科学会消渴病专业委员会制定的“消渴病(糖尿病)中医分期辨证与疗效评定标准”[4]制定。①临床治愈:临床症状消失,0期患者皮肤颜色恢复正常,Ⅰ期以上患者疮面完全愈合;②显效:临床症状明显好转,0期患者皮肤颜色明显改善,Ⅰ期以上患者疮面2/3以上愈合;③有效:临床症状好转,0期患者皮肤颜色改善,Ⅰ期以上患者疮面1/2以上愈合;④无效:达不到有效标准者。
2.2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用SPSS 13.0统计软件处理,观察组与对照组之间有效率、治愈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
2.3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30例(78.9%),对照组13例(34.2%);观察组治愈14例(36.8%),对照组3例(7.9%)。观察组总有效率和治愈率均高于对照组(P
3 讨论
3.1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之一,也是糖尿病患者致死、致残的重要原因。糖尿病足的临床特点为肢体末端疼痛、感染、溃疡、坏疽等。《黄帝内经》认为“脱疽”由消渴病所致,即“消渴脱疽”;《丹溪心法》曰:消渴病可出现“腿膝枯细,骨节酸痛”;《证治准绳》曰:“夫疮疽脓肿毒浸润,证候危恶者,须辨虚实……,然而虚实多端,有疮之虚实,有脏腑虚实,有血气虚实,又有上实下虚,真虚邪实者,不可辨也”。说明本病虚中有实、实中有虚或本虚标实。基本病机为阳气不达,寒凝血滞;气滞血瘀,痹阻经络;湿热蕴结,火毒内盛。
3.2 患者迫切希望有一种疗效显著的治疗方法为其解除痛苦,因此,我科采用深圳市三九现代中药有限公司生产的袋装中药免煎制剂浸洗辅治疗糖尿病足的方法,通过长期临床治疗对比,发现该方法效果显著。其主要药理作用:方剂中红花、连翘具有抗炎消肿作用,对10多种革兰阳性和阴性细菌具有较强的抗菌作用,其中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作用最强,有利于控制细菌感染;乳香、没药等具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和舒筋活血、消肿散瘀等功能,浸泡药液中的患肢局部血液循环会增强,为患趾提供稳定的外环境,符合生理性自然修复;血竭具有祛腐生肌、煨脓长肉、收敛保湿功效,有利于皮肤修复,迅速愈合。
参考文献
1 李仕明.糖尿病足与相关并发症的诊治.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2.
2 廖二元,赵楚生,主编.内分泌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5861591.
关键词:中药配方颗粒;问题;建议
Problems Existed in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ormula Granule
LI Qin
(Department of Pharmacy,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Sichuan Medical University,Luzhou 646000,Sichuan,China)
Abstract:In order to maximize the effectiveness and expand the scope of the use of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ormula particles,The author analysis of several aspects from the specifications,price and separate or mixed decoction of the TCM formula granule,and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to eliminate the influence.
Key words:TCM formula granule;Problems;Advices
中药配方颗粒也称“单味中药浓缩颗粒”、“中药新型颗粒饮片”、“中药免煎颗粒”等,是以符合炮制规范的中药饮片为原料,选用适当的溶媒经现代工艺提取、浓缩、干燥、制粒精制而成的纯中药产品系列。中药配方颗粒实行单味药定量包装,供药剂人员遵临床医嘱随证处方,按规定剂量调配给患者直接服用。我院于2009年开始引进四川新绿色药业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的中药配方颗粒,从引进至今,因其计量准确便于调配、随身携带便于服用,同时还可以减少差错便于患者监督、增加消费透明度和改善工作环境。如今中药配方颗粒已经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但在实际工作中仍发现其存在着许多问题,现分析如下。
1 规格单一
1.1每个品种只有一个包装规格 我院使用的四川新绿色药业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的中药配方颗粒,每个品种仅有一个包装规格,医师在随证加减用药方面受到一定限制,灵活应用感到困难。比如《伤寒论》中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的药物组成为:麻黄6g,杏仁9g,甘草6g,石膏24g。临症应用时,若汗出而喘,为热雍于肺,石膏用量可五倍于麻黄;若无汗而喘,为热闭于肺,石膏用量可三倍于麻黄[1],而石膏只有一种规格即每袋相当于饮片30g。再有常用中药鱼腥草颗粒每袋相当于饮片15g,陈皮颗粒每袋相当于饮片6g,甘草颗粒每袋相当于饮片3g,处方用量只能是一包或者数包,如果单味药剂量为10g,医生开具处方时就会为了迁就配方颗粒的规格而被动调整用量。除此之外,儿童用药剂量也难以把握。由于儿童用药量偏小,医生常常让患儿将一剂药分成2~3d服用,此操作也可能会出现分剂量不均匀的情况。这一系列现象都可能对中药配方颗粒的疗效和应用产生影响。
1.2多基原植物入药没有明确标明 中药基原指的是科属,有的同科同属,有的同科不同属,一药多基原情况较为普遍,常用中药不少来源于2个、3个、4个、5个甚至6个种,如中药贝母,分为川贝母和浙贝母两大类,川贝母主要功效是清热润肺、化痰止咳;浙贝母主要功效是清热散结、化痰止咳。其它各类贝母均分别作为这两种贝母的代用品。据2010版《中国药典》记载川贝母可以来源于百合科植物川贝母、暗紫贝母、甘肃贝母、梭砂贝母、太白贝母或瓦布贝母的干燥鳞茎。按性状不同分别习称“松贝”、“青贝”、“炉贝”和“栽培品”。这5种贝母质量各不相同,据研究显示川贝母的川贝母生物碱的含量较高,暗紫贝母偏低,在制备川贝母配方颗粒时,应在产品标签上注明其饮片的品种基原[2]。
1.3炮制品种不全 中药必须经过炮制之后才能入药,这是中医用药的特点之一。中药炮制是根据中医药理论,依照辨证施治用药的需要和药物自身性质,以及调剂、制剂的不同要求,所采取的制药技术。中药入药会根据不同的病症特点选用相应的炮制品,以保证其临床应用的安全、有效。比如半夏有生半夏、清半夏、姜半夏和法半夏,经过不同方法的炮制后所得半夏功效各有侧重。生半夏多外用,消肿散结;清半夏长于燥湿化痰;姜半夏偏于降逆止呕;法半夏善和胃燥湿。又如五味子,有五味子、酒五味子、醋五昧子三种。生五味子敛肺止咳;酒五味子益肾固精;醋五味子酸涩收敛作用强;而我院所用的中药免煎颗粒只有五味子、法半夏这一个品种,不能满足中医临床所需,从而影响临床疗效的最大发挥[3]。
2 分煎与合煎
祖国医学的中医治疗体系,是以中医的辨证组方和群药合煎为基础的。传统的煎煮方法将各种中药饮片混合加水煎煮,各种药物共煎共溶,在水煎过程中各种成分间可能发生多种化学反应,比如“增溶助溶”、“吸附”、“沉淀”、“产生新的成分”等的作用,体现的是综合和整体的作用。而中药配方颗粒剂是由不同的单味颗粒调配在一起组成的,是先将每味药分煎后混合在一起服用,没有经过群药合煎的过程。复方合煎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动态过程,汤剂是水溶出的多种成分的复杂体系,是一种多种药效成分共同起作用的液体制剂。处方整体的作用是不能简单地等同于组成处方各药物单独作用的相加。有研究显示,元胡止痛方水煎与免煎剂止痛效果比较,免煎剂疗效不如传统的水煎剂。四逆汤中各药物单煎后混合使用有毒性作用,而合煎后毒性消失。从而提示:“四逆汤”毒性降低是因为附子生物碱与干姜、甘草在“共煎”过程中产生化学变化所致。在外用方面也有报道:传统中药饮片外洗治疗扁平疣效果优于中药免煎颗粒。我院的医生在外用熏洗治疗疾病时通常选用传统中药饮片水煎外洗而不是选用中药免煎颗粒[4]。针对这个问题,建议生产通过中医长期经验总结的“药对”混合配方颗粒。药对是临床上常用的相对固定的2味或3味药的配伍形式,是连接单味药与复方之间的桥梁。其组成虽简单,却具备了中药配伍的基本特点。药对的配伍能起到协同、相互纠正偏性、缓和毒性或者有相反的作用。比如黄连和吴茱萸。还可以考虑将单味药的中药配方颗粒改进为以经方配方颗粒为主,单味药配方颗粒为辅(随证加减用),这样兼顾中医临床辩证论治需要和复方合煎的特点,这在台湾、日本、韩国等地已经有了相当丰富的经验和实践,值得我们认识思考和借鉴。
3 价格较贵
中药配方颗粒满足了人们对药物的“三小”、“三效”、“五方便”(即用量小、毒性小、不良反应小;高效、速效、长效;服用、携带、贮藏、生产、运输方便)的基本要求,更贴近了人们的生活节奏。但随之而来的价格因素也成了其推广过程中的绊脚石。从本院使用的免煎颗粒与从传统中药饮片对比,一般价格要高出近一倍,个别品种高出几倍。如常用方剂银翘散,免煎颗粒的价格是传统中药饮片价格的1.7倍,确实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中药配方颗粒的推广是中医药走向世界的发展趋势,我们必须重视传统中医药理论基础和现代实验研究的结合,进一步解决好等量性和等效性问题,才能满足患者对多元化的、高效方便的中药剂型的迫切需求,共同为临床用药服务,为祖国医药走向世界努力。
参考文献:
[1]邓中甲.方剂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8:47.
[2]马利琼.17个不同产地的川贝母总生物碱的含量测定[J].华西药学杂志,2001,1(1):22.
中药配方颗粒是以单味中药饮片为原料,经适当溶媒提取、分离、浓缩、干燥、制粒、包装等生产工序,制成统一规格、剂量、质量标准的中药颗粒剂。民间有时称之为免煎中药饮片、新饮片、饮料型饮片、科学中药、单味中药浓缩颗粒剂等。从其名称上就能看出一些端倪,它属于中药,限用于医疗机构中药配方,是颗粒剂。
利——简单方便 中药配方颗粒方便用药,且剂量准确、免煎煮、直接冲服、服用量少、作用迅速、安全卫生、易贮藏、携带方便、易于调剂等。可供临床辨证施治,随证加减。
弊——疗效争议 中药配方颗粒也存在生产工艺不统一,企业质量标准不一致,临床研究存在局限性等问题。在疗效、价格及包装规格方面还存在争议,尤其是单味中药颗粒的简单混合使用与饮片合煎可能存在差别而影响疗效。
含量
有研究报道,中药配方颗粒混合服用的疗效与共煎基本相同。但也有研究者比较银翘散传统饮片汤剂与配方颗粒发现,二者所含主要化学成分虽大致相同,但部分成分的相对含量差别较大。配方颗粒大多数化学成分的含量只是传统饮片汤剂的1/2,个别化学成分只达到了1/3,而浸出物和相对密度也小于传统饮片汤剂。
药效
之前有报道指出,中药合煎能改变饮片有效成分的溶解度,如甘草与附子两味药配伍煎煮的黄酮含量(1.85%)明显高于甘草单煎液(1.18%)。此外,中药合煎也可能产生新的药效成分,而配方颗粒却不能产生这些药效。
毒性
除此之外,中药合煎还能增强疗效,降低毒性,有报道四逆汤(干姜、附子、甘草)合煎时强心作用增强而持久,毒性下降。但将干姜、附子、甘草分煎后混合,其毒性是合煎液的4.1倍。
关键词:婴幼儿支气管炎中药外洗液;传统煎煮;农本方中药配方颗粒;江阴中药配方颗粒;芍药苷
【Abstract】Objective: To compare paeoniflorin content in traditional decoction of TCM and two formula granule prescriptions for infant bronchitis Methods: HPLC was used to determine paeoniflorin content in TCM external lotion and in two formula granule prescriptions of Nongbenfang and Jiangyin The chromatographic column was Inertsil ODS-3 The mobile phase was acetonitrile-01% phosphoric acid solution (14:86) The flow rate was 10ml/min and the detection wavelength was 230nm Results: Paeoniflorin had a good linear relationship at the range of 1025 to 1025μg/ml (r=09996) The recovery rate was 9957% (RSD=156%) The content of paeoniflorin in Jiangyin formula granule was 10310, 08679 and 08056 Mg/ml Conclusion: The content of paeoniflorin in traditional decoction and in formula granule prescriptions for bronchitis infants is different
【Key words】external lotion of bronchitis infant, traditional decoction, Nongbenfang TCM formula granule, Jiangyin TCM formula granules, paeoniflorin
国家发明专利“婴幼儿支气管炎中药外洗液”(专利号为ZL201210351735X)源于我院吴曙粤主任医师的经验方,是由麻黄、白芍、石膏、桔梗、枳壳等18味中药的水煎液浓缩制备而成的外用洗剂。临床上使用外洗液泡浴支夤苎子び锥,并联合抗感染及对症治疗等,取得良好治疗效果[1,2]。现我院使用婴幼儿支气管炎中药外洗液主要有2种方式,一是用传统中药饮片水煎浓缩而成瓶装洗液(简称饮片洗液)稀释外洗,二是用按处方量调剂的中药配方颗粒温开水冲化外洗。我院使用是香港集团附属培力(南宁)药业有限公司(简称农本方配方颗粒)和江阴天江药业有限公司(简称江阴配方颗粒)两个厂家的配方颗粒。相对传统饮片,配方颗粒有使用方便、加减灵活、有效成分可控的优势,但其与传统汤药煎剂的疗效是否一致一直存在争议[3]。为此,通常通过测定和比较饮片与配方颗粒中有效成分含量来评价两者质量的优劣[4,5]。芍药是婴幼儿支气管炎中药外洗液中的君药之一,芍药苷是芍药的有效成分[6]。笔者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来测定用传统饮片煎煮与2个厂家配方颗粒组方的婴幼儿支气管炎中药外洗液主要有效成分芍药苷的含量,来比较3种洗剂的质量差异。现报道如下。
1仪器与试药
11仪器LC-10A高效液相色谱仪(UV-10A紫外检测器、威玛龙色谱工作站,日本岛津);CP225D电子分析天平(德国赛多利斯股份公司)
12试剂芍药苷对照品(批号:110736-201136),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提供。乙腈为色谱纯,水为超纯水,其他试剂均为分析纯。
13药材
131中药饮片石膏、麻黄、白芍、杏仁、茯苓、橘红、法半夏、干姜、桂枝、五味子、甘草、细辛、鱼腥草、枳壳、桔梗、当归、桃仁、仙灵脾18味饮片购自广西张益堂中药饮片厂,经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药学部黄仕孙副主任中药师鉴定为真品。
132农本方配方颗粒与饮片同一组方18种农本方配方颗粒,由香港集团附属培力(南宁)药业有限公司提供。
133 江阴配方颗粒 与饮片同一组方18种江苏江阴配方颗粒,由江阴天江药业有限公司提供,为小袋独立包装。
2方法与结果[6,7]
21色谱条件色谱柱:Inertsil ODS-3(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色谱柱,46 mm×250 mm,5 μm);流动相:乙腈-01%磷酸溶液(14:86);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30 nm;柱温:30℃;进样量为10μl。理论塔板数按芍药苷峰计算均在2000以上。
22溶液制备
221煎煮洗液与2种颗粒洗液煎煮洗液:按处方称取18味饮片,除鱼腥草和细辛外,将白芍、麻黄等16味中药加水浸泡1 h,加热煎煮30 min后,加入鱼腥草和细辛再煮5 min,过滤,滤取煎煮液,药渣加水再煎煮二次,每次1 h,合并三次煎煮液,滤除沉淀物,取滤液,浓缩制得药物浓度为1 g/mL的外洗液。
农本方颗粒洗液:将处方输入农本方自动配药机电脑程序中,按对应颗粒的重量称量,经混药机混合。将混合后的颗粒用温水湿润后,加入沸水彻底溶解配制与饮片洗液相同浓度的药液。
江阴颗粒洗液:按处方称取与原药材相等量的江阴配方颗粒,全部颗粒加入沸水彻底溶解配制成与饮片洗液相同浓度的药液。
222供试品溶液精密量取以上按“221”制备的3种洗液各20 mL,置25 mL量瓶中,加稀乙醇适量,超声处理30 min,放冷,加稀乙醇至刻度,摇匀,用微孔滤膜(045 μm)滤过,取续滤液,即得供试品 1(煎煮洗液)、供试品2(农本方颗粒洗液)、供试品3(江阴颗粒洗液)。
223对照品溶液精密称取芍药苷对照品适量,加甲醇制成每1 mL含芍药苷60 μg的溶液,即得。
224阴性对照溶液按处方称取除白芍外石膏等17味中药,按“222”溶液制备项下的供试品1制备方法,制得缺白芍的阴性照液。
23方法学考察阴性干扰试验 精密吸取对照品、供试品1、2、3,阴性对照样品溶液,按“21”项下色谱条件进样测定。结果供试品溶液色谱中,在与对照品溶液相应位置上有相同保留时间的色谱峰。在阴性对照溶液色谱中芍药苷峰相应的保留时间无吸收峰,表明处方中其它成分对测定无影响(见图1)。
线性关系考察 精密称取芍药苷对照品1025 mg,置于50 mL量瓶中,加稀乙醇使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制成2050 μg/mL对照品溶液,备用。分别精密吸取上述对照品溶液05、10、20、30、40、50 mL,分别置10 mL量瓶中,加稀乙醇稀释至刻度,摇匀,进样测定。以对照品进样浓度为横坐标(X),峰面积积分值为纵坐标(Y)绘制标准曲线,回归方程为:Y=14090X+52068,r=09996。结果表明,芍药苷在进样浓度1025~1025 μg/mL范围内,进样浓度与芍药苷峰面积呈良好的线形关系。
精密度试验 取“223”项下对照品溶液,按“21”项下的色谱条件,连续测定6次,记录芍药苷峰面积。结果对照品溶液中芍药苷峰面积的RSD为069%(n=6),表明仪器的精密度较好。
稳定性试验 取“222”项下供试品1(饮片洗液)适量,分别在0、4、8、12、18、24h按“21”色谱条件进行测定,记录峰面积。结果6次测定的芍药苷峰面积的RSD为158%(n=6),试验表明,在24小时内测定稳定。
重复性试验 取“222”项下供试品1(农本方洗液)适量,按“21”色谱条件平行测定6份,记录峰面积并计算含量。结果平均值为08679 mg/mL,RSD为117%(n=6),结果表明,本法的重现性较好。
加样回收试验 精密量取已知含量的供试品1(农本方洗液)10 mL,平行6份,置于25 mL量瓶中,精密加入芍药苷对照品溶液2050 μg/mL)40 mL,按“222”项下方法制备供试品溶液,再按“21”项下的色谱条件进样测定,计算回收率,结果见表1。
24样品含量测定分别精密吸取3种供试品溶液与对照品溶液各1 0 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记录峰面积,以峰面积计算样品中芍药苷的含量,同一样品进行4 次平行试验,以4 次测得的平均值计,结果见表2。
3讨论
中药配方免煎颗粒是以传统的中药饮片为原料,经过现代加工工艺和制药技术对药材的全成分进行提取、分离、浓缩、干燥、制粒、包装等处理而得的可直接配方和冲服的颗粒剂,保留了原中药饮片的有效成分、主治和功效[8]。与传统中药饮片值得探讨的问题在于免煎颗粒的“单味提取”和传统中药饮片的“共煎”。[9]研究方剂的传统煎煮与配方颗粒组方中有效成分的含量高低,是评价两者质量的重要方法。为此,本实验采用了HPLC对婴幼儿支气管炎中药外洗液中君药――白芍中的芍药苷作为主要成分指标,进行了成分对比分析,探讨中药饮片与两个不同厂家的配方颗粒制备的婴幼儿支气管炎中药外洗液质量的差异,为临床选择用药提供依据。
本实验结果表明,传统中药煎煮的婴幼儿支气管炎中药外洗液中芍药苷含量最高,农本方颗粒洗剂次之,免煎颗粒洗剂最低。传统煎煮洗剂的芍药苷含量是农本方颗粒的11879%,是免煎颗粒的12798%,结果提示我们传统煎煮的外洗剂与配方颗粒洗剂的芍药苷含量差异大。芍药苷含量高低可能与厂家的提取工艺有关,这也是配方颗粒使用过程中,药学人员、患者最关注的问题。目前尚无统一的配方颗粒的质控标准,我们建议尽快建立全国统一的配方颗粒质量标准。另外,复方的单一成分的含量高低只能从一个方面来评价传统煎煮与配方颗粒的质量差异,要对这两者全面的评价,还应从多成分以及药理实验、临床疗效综合进行观察对比。
参考文献:
[1]陈 彪,钟 慧,高桂娥,等中药外洗与头孢拉定治疗婴幼儿支气管炎的经济学分析[J].中 国药房,2011,22(15):1 411-1 413
[2]陈彪,高 桂娥,王艳宁,等中药外洗治疗婴幼儿支气管炎的疗效观察[J].广西医学,2009,31(9):1 263
[3]麻淑磊,邹艳君,陈晓城,等补阳还五汤配方颗粒和传统饮片汤剂中盐酸川芎嗪含量的比较[J].中国中医药科技,2016,23(2):170-171
[4]梁俊,叶正德,郑江萍甘草饮片及其配方颗粒中甘草苷和甘草酸含量比较[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5,22(10):91-94
[5]王晓琳,张平,郭敏牡丹皮免煎颗粒与饮片有效成分含量的差异研究[J].甘肃中医,2010,23(12):43-44
[6]叶娟,高文远,刘新桥,等白芍配方颗粒制备工艺优化及质量控制[J].中国药房,2007,18,(9):660-661
[7]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S]2015年版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5:320
[关键词] 鼻渊;鼻舒颗粒;免煎中药;中医药治疗
[中图分类号] R765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7211(2009)01(c)-074-02
鼻渊是中医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我们通过总结治疗鼻渊的有效经验,研发了鼻舒颗粒。笔者2007年10月~2008年6月采用鼻舒颗粒治疗鼻渊96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96例患者,均符合鼻渊的诊断标准,其中,男性43例,女性53例;年龄最小6岁,最大60岁,平均33岁;病程最长20年,最短1个月,平均2年。根据中医辨证:肺经风热型28例;胆经郁热型20例;脾胃湿热型25例;肺脾气虚型23例。
1.2 诊断标准及中医辨证分型
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发的中医病证诊断标准,证候分类进行评定。
1.2.1 诊断依据以大量黏性或脓性鼻涕,鼻塞,头痛或头昏为主要症状。急性鼻渊伴发热及全身不适。急性鼻渊发病迅速,病程较短。若治疗不彻底,则迁延为慢性鼻渊,病程较长。鼻腔检查黏膜充血、肿胀,鼻腔或后鼻孔有较多的粘性或脓性分泌物。X线鼻窦摄片有阳性表现。急性发作时血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增高。应与鼻窒相鉴别。
1.2.2 证候分类肺经风热:多见于发病初期,或慢性鼻渊因外感而急性发作。鼻塞,涕多色白或微黄,头痛,咳嗽,咯痰。鼻黏膜充血,鼻甲肿大。舌苔薄白,脉浮数。胆经郁热:多见于急性鼻渊,或慢性鼻渊急性发作。鼻塞,头痛较甚,涕多色黄而浊。身热,口渴,大便干燥。鼻黏膜充血明显,且肿胀,鼻腔内可见较多脓性分泌物。舌红,苔黄腻,脉弦数。脾胃湿热:多见于急性鼻渊后期。鼻塞,流涕缠绵不愈。伴头昏,食欲不振,大便溏薄。鼻黏膜充血肿胀,鼻腔内有较多黄浊分泌物。舌苔黄腻,脉濡数。肺脾气虚:多见于慢性鼻渊。鼻塞,头昏,记忆力减退,鼻涕混浊,时多时少。面色萎黄或白,少气乏力,大便溏薄。鼻腔黏膜不充血,但肿胀,并有黏性或脓性分泌物。舌淡,苔白,脉细弱。
1.3 治疗方法
采用鼻舒颗粒内服治疗,药物组成:黄芪30 g,白术20 g,防风20 g,石菖蒲10 g,柴胡10 g,黄芩10 g,半夏10 g,辛荑花10 g,苍耳子10 g,浙贝母10 g,炙枇杷叶10 g,炙冬花10 g,羌活10 g,连翘20 g,板兰根20 g,甘草6 g,僵蚕10 g,蝉蜕10 g;肺经风热型加10 g,桑叶10 g;胆经郁热型加龙胆草10 g,栀子10 g;脾胃湿热型加藿香10 g,玉竹10 g;脾肺气虚型加太子参20 g,淮山药30 g;头痛加蔓荆子10 g,白芷10 g,藁本10 g。18岁以下患者用量酌减,每日一剂。将中药配方颗粒组成的鼻舒颗粒倒入杯中混合后,加少许温开水浸润后,再加开水至300 ml,调匀溶解,待温度适宜时,分早、晚二次服用。1个月为1个疗程,服药期间避免过食生、冷、辛辣刺激和鱼腥发物。
1.4 疗效标准
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疗效标准进行评定。治愈:症状消失,X线鼻窦片无异常。好转:症状明显改善,鼻腔检查见充血、黏膜肿胀等表现减轻。X线鼻窦摄片有明显改善。未愈:症状和体征无改善。
2 结果
本组治愈58例,占60%;好转36例,占38%;未愈2例,占2%,总有效率为98%。
3 典型病例
患者,19岁,于2008年3月10日初诊。主诉:鼻塞流涕、头痛头昏6年,加重1周。患者6年前曾经常患感冒,长期鼻塞头痛、鼻痒、流涕、打嚏、咳嗽、咯痰、头闷胀、记忆力减退、嗅觉失灵。夜间入睡时,鼻不通气,堵塞严重,影响睡眠。反复发作伴体倦乏力,精神萎靡,食欲不振,大便时溏,舌质淡、苔白、脉细弱。检查:鼻腔黏膜肿胀,有脓性分泌物。西医诊断:慢性鼻炎;中医诊断:鼻渊,肺脾气虚型。给予鼻舒颗粒内服治疗,处方:黄芪30 g,防风10 g,白术20 g,柴胡10 g,黄芩10 g,石菖蒲10 g,辛荑花10 g,苍耳子10 g,连翘20 g,板蓝根20 g,浙贝母10 g,炙冬花、炙枇杷叶各10 g,蝉蜕10 g,僵蚕10 g,太子参20 g,羌活10 g,甘草6 g。上述免煎中药少许,温开水浸润,调匀后再加开水300 ml,搅拌溶解,温度适宜时,分早、晚两次服用。按上法治疗1个月。服药期间尽量避免食用鱼腥厚腻、辛辣炙烤、生冷食物。调适衣服,注意冷暖,预防感冒,锻炼身体,劳娱结合,增强体质。1个疗程后复查,症状消失,诸症痊愈。鼻腔检查:鼻腔黏膜肿胀消失,脓性分泌物未见。
4讨论
鼻渊是因邪犯鼻窦,窦内湿热蕴积,酿成痰浊所致,以鼻流浊涕量多为特征的鼻病。本病在治疗上坚持以扶正固本、宣通鼻窍、培土固金、清热利湿等法为主。鼻舒颗粒以黄芪、白术、防风益气固本;柴胡、黄芩、清热利胆,疏肝;苍耳子、辛荑花、石菖蒲为宣通鼻窍的要药;白芷、藁本芳香上达,升阳止痛,助通鼻窍;羌活宣通肺气;浙贝母、炙冬花、炙枇杷叶、半夏止咳化痰,消肿通窍,以助药效;僵蚕、蝉蜕祛风止痒,疏通经气;连翘、板蓝根清热解毒,消浊散结。组方严谨,标本兼治,切中病机,辨证灵活。特别是免煎中药,经过现代制药工艺提取、浓缩、干燥、制粒等程序精制而成的单味中药配方颗粒,保持了传统中药的药性药效,又能根据中医辨证随证加减。具有不需煎煮、药性强、药效高、吸收快、服用方便、安全卫生、携带便利等优点。而且对中医药实施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提供了范本,对促进中医临床、科研的发展具有积极作用。随着技术、工艺的不断改进,中医应用领域逐渐扩大,对患者的疗效得到提升和加强。也给中医药未来的发展提出了可供借鉴的思路和措施。
[参考文献]
鼻渊是中医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我们通过总结治疗鼻渊的有效经验,研发了鼻舒颗粒。笔者2007年10月~2008年6月采用鼻舒颗粒治疗鼻渊96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96例患者,均符合鼻渊的诊断标准,其中,男性43例,女性53例;年龄最小6岁,最大60岁,平均33岁;病程最长20年,最短1个月,平均2年。根据中医辨证:肺经风热型28例;胆经郁热型20例;脾胃湿热型25例;肺脾气虚型23例。
1.2 诊断标准及中医辨证分型
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发的中医病证诊断标准,证候分类进行评定。
1.2.1 诊断依据以大量黏性或脓性鼻涕,鼻塞,头痛或头昏为主要症状。急性鼻渊伴发热及全身不适。急性鼻渊发病迅速,病程较短。若治疗不彻底,则迁延为慢性鼻渊,病程较长。鼻腔检查黏膜充血、肿胀,鼻腔或后鼻孔有较多的粘性或脓性分泌物。X线鼻窦摄片有阳性表现。急性发作时血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增高。应与鼻窒相鉴别。
1.2.2 证候分类肺经风热:多见于发病初期,或慢性鼻渊因外感而急性发作。鼻塞,涕多色白或微黄,头痛,咳嗽,咯痰。鼻黏膜充血,鼻甲肿大。舌苔薄白,脉浮数。胆经郁热:多见于急性鼻渊,或慢性鼻渊急性发作。鼻塞,头痛较甚,涕多色黄而浊。身热,口渴,大便干燥。鼻黏膜充血明显,且肿胀,鼻腔内可见较多脓性分泌物。舌红,苔黄腻,脉弦数。脾胃湿热:多见于急性鼻渊后期。鼻塞,流涕缠绵不愈。伴头昏,食欲不振,大便溏薄。鼻黏膜充血肿胀,鼻腔内有较多黄浊分泌物。舌苔黄腻,脉濡数。肺脾气虚:多见于慢性鼻渊。鼻塞,头昏,记忆力减退,鼻涕混浊,时多时少。面色萎黄或白,少气乏力,大便溏薄。鼻腔黏膜不充血,但肿胀,并有黏性或脓性分泌物。舌淡,苔白,脉细弱。
1.3 治疗方法
采用鼻舒颗粒内服治疗,药物组成:黄芪30 g,白术20 g,防风20 g,石菖蒲10 g,柴胡10 g,黄芩10 g,半夏10 g,辛荑花10 g,苍耳子10 g,浙贝母10 g,炙枇杷叶10 g,炙冬花10 g,羌活10 g,连翘20 g,板兰根20 g,甘草6 g,僵蚕10 g,蝉蜕10 g;肺经风热型加10 g,桑叶10 g;胆经郁热型加龙胆草10 g,栀子10 g;脾胃湿热型加藿香10 g,玉竹10 g;脾肺气虚型加太子参20 g,淮山药30 g;头痛加蔓荆子10 g,白芷10 g,藁本10 g。18岁以下患者用量酌减,每日一剂。将中药配方颗粒组成的鼻舒颗粒倒入杯中混合后,加少许温开水浸润后,再加开水至300 ml,调匀溶解,待温度适宜时,分早、晚二次服用。1个月为1个疗程,服药期间避免过食生、冷、辛辣刺激和鱼腥发物。
1.4 疗效标准
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疗效标准进行评定。治愈:症状消失,X线鼻窦片无异常。好转:症状明显改善,鼻腔检查见充血、黏膜肿胀等表现减轻。X线鼻窦摄片有明显改善。未愈:症状和体征无改善。
2 结果
本组治愈58例,占60%;好转36例,占38%;未愈2例,占2%,总有效率为98%。
3 典型病例
患者,19岁,于2008年3月10日初诊。主诉:鼻塞流涕、头痛头昏6年,加重1周。患者6年前曾经常患感冒,长期鼻塞头痛、鼻痒、流涕、打嚏、咳嗽、咯痰、头闷胀、记忆力减退、嗅觉失灵。夜间入睡时,鼻不通气,堵塞严重,影响睡眠。反复发作伴体倦乏力,精神萎靡,食欲不振,大便时溏,舌质淡、苔白、脉细弱。检查:鼻腔黏膜肿胀,有脓性分泌物。西医诊断:慢性鼻炎;中医诊断:鼻渊,肺脾气虚型。给予鼻舒颗粒内服治疗,处方:黄芪30 g,防风10 g,白术20 g,柴胡10 g,黄芩10 g,石菖蒲10 g,辛荑花10 g,苍耳子10 g,连翘20 g,板蓝根20 g,浙贝母10 g,炙冬花、炙枇杷叶各10 g,蝉蜕10 g,僵蚕10 g,太子参20 g,羌活10 g,甘草6 g。上述免煎中药少许,温开水浸润,调匀后再加开水300 ml,搅拌溶解,温度适宜时,分早、晚两次服用。按上法治疗1个月。服药期间尽量避免食用鱼腥厚腻、辛辣炙烤、生冷食物。调适衣服,注意冷暖,预防感冒,锻炼身体,劳娱结合,增强体质。1个疗程后复查,症状消失,诸症痊愈。鼻腔检查:鼻腔黏膜肿胀消失,脓性分泌物未见。
4讨论
鼻渊是因邪犯鼻窦,窦内湿热蕴积,酿成痰浊所致,以鼻流浊涕量多为特征的鼻病。本病在治疗上坚持以扶正固本、宣通鼻窍、培土固金、清热利湿等法为主。鼻舒颗粒以黄芪、白术、防风益气固本;柴胡、黄芩、清热利胆,疏肝;苍耳子、辛荑花、石菖蒲为宣通鼻窍的要药;白芷、藁本芳香上达,升阳止痛,助通鼻窍;羌活宣通肺气;浙贝母、炙冬花、炙枇杷叶、半夏止咳化痰,消肿通窍,以助药效;僵蚕、蝉蜕祛风止痒,疏通经气;连翘、板蓝根清热解毒,消浊散结。组方严谨,标本兼治,切中病机,辨证灵活。特别是免煎中药,经过现代制药工艺提取、浓缩、干燥、制粒等程序精制而成的单味中药配方颗粒,保持了传统中药的药性药效,又能根据中医辨证随证加减。具有不需煎煮、药性强、药效高、吸收快、服用方便、安全卫生、携带便利等优点。而且对中医药实施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提供了范本,对促进中医临床、科研的发展具有积极作用。随着技术、工艺的不断改进,中医应用领域逐渐扩大,对患者的疗效得到提升和加强。也给中医药未来的发展提出了可供借鉴的思路和措施。
传统中药汤剂是以中药饮片为原料,按中医处方调剂混合后,加水煎煮,使药物之间充分相互作用,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中药汤剂作为中医临床用药的主要剂型,具有组方灵活、随证加减、起效快、易吸收的特点,但中药质量不可控的问题是制约其发展的瓶颈。其重要原因就是中药材质量不稳定,一些不符合质量标准的药材以次充好,假劣现象严重;且药材在市场上周转时间长,既不卫生又不易保管;调剂时劳动强度大,称量误差大,患者难以核对。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现代人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中药汤剂显得跟不上需求,传统的“老三包”需患者自行煎煮,既无加工工艺,又无质量标准,自然疗效很难保证。由于煎煮不方便,一些急症急病很难立即服到中药,从一定意义上讲中药饮片剂型的落后已严重阻碍了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另外,传统中药汤剂的使用方式也使西方患者难以接受和掌握而不被国际市场接受,也阻碍了中医中药的科学化、国际化进程,故汤剂的改革势在必行。
1 中药配方颗粒的由来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传统中药饮片也在发生着变化,也就有了新型中药饮片的产生,中药配方颗粒就是其中之一。中药配方颗粒也称“单味中药浓缩颗粒”、“中药新型颗粒饮片”、“免煎饮片”等,是以符合炮制规范的中药饮片为原料,经现代工艺提取、浓缩、干燥、制粒精制而成的纯中药产品系列。将单味中药饮片提取浓缩成颗粒剂,配成复方用水溶化服用,因其使用方法快捷简单,故在韩国、日本、台湾地区较为流行。2001年我国原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了《中药配方颗粒管理暂行规定》,中药配方颗粒从2001年12月1日起纳入中药饮片管理范畴,实行批准文号管理。
2 中药配方颗粒国外发展现状
中药配方颗粒是一种适应时代变化、适应市场需求的产品。在国外,特别是我们的近邻——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家,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就对中药饮片的改进进行了多种探索,并形成了一定的市场规模。日本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汉方颗粒剂发展加快,并将颗粒剂列为国民健康保险基金的使用范围,多数汉方药厂的骨干剂型即为汉方颗粒剂,目前约有2/3的日本医生在临床中应用颗粒剂。日本在浓缩颗粒剂的开发研究领域取得了瞩目的成就,研究的复方中药浓缩颗粒剂有200余种,单味中药浓缩颗粒剂200余种,根据临床随证配方,产品销往欧洲等地。韩国的中药浓缩颗粒剂使用于20世纪90年代,现已发展到300多个品种,并将其列入健康保险用药范围。
3 中药配方颗粒的优势
3.1 符合中医临床用药要求,保持了中医辨证论治的特色
中医的学术水平体现在临床辨证论治中,其诊治水平越高,整体观念越强,辨证越仔细,处方就越灵活。配方颗粒符合中医辨证论治的需要,可以随意组方,加减配伍,既保持了中医辨证论治之长,又具有中成药服用方便之美。它符合中药饮片炮制要求,经提取、浓缩、干燥制粒、分装等工艺过程精制而成,不添加糖、防腐剂及其他赋形剂,保持传统中药饮片的原汁原味。中药配方颗粒每小袋药量即为中医处方的1日常用量,与中药饮片相等量经测定后而得的,装量准确,避免了中药饮片调配过程中分计量误差现象。
3.2 中药配方颗粒与传统中药饮片临床药效无显著性差异
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单味中药浓缩颗粒研制指南》中所指的关于“分煎、合煎的药效实验比较”的方法要求,进行免煎饮片与传统饮片药效比较研究,国内不少学者做了大量的工作,初步表明无显著差异。
3.3 有利于中药饮片质量标准化管理
中药饮片的内在质量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包括药材产地生长环境、自然条件、仓储保管、饮片加工炮制工艺等。中药配方颗粒是将炮制符合要求的中药饮片经提取、浓缩、干燥、制粒等工艺制成的,其生产工艺标准化,并制定了产品质量控制标准、生产工艺的技术参数,使配方颗粒内在质量稳定。
3.4 中药配方颗粒服用方便
中药配方颗粒不需煎煮,用开水溶化即可服用。不但可以省却煎煮过程,又可以保持中药饮片的气味和功能,同时在制剂过程中采取现代指纹图谱等先进技术,使中药真正做到安全、高效、方便、可控。国际天然植物药市场年交易额已近200亿美元,且以每年10%以上速度增长,随着人类疾病和健康观念的变化,“绿色药品”、“天然保健”的概念逐渐深入人心,中医中药正在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认可和接受。剂量小、疗效高、起效快,服用、携带、储藏方便,有科学数据可查,符合外国人治病、保健的需要,潜在的国际市场相当广阔。
4 阻碍中药配方颗粒发展的几个问题
4.1 生产工艺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
饮片需适度粉碎的品种范围仍有待进一步研究,某些药材不宜打碎,经干燥打碎后可能会损失一部分有效成分(如挥发油成分),甚至可能发生异变,从而影响疗效。粉碎成粗颗粒的最佳粒度需根据具体药材具体确定,颗粒过粗不利于机械化包装;颗粒过细则又易糊化,不利于药汁的滤出。现行的中药配方颗粒从内在质量到外观包装都尚有不足之处,有待于提高。
4.2 对中药配方颗粒的认识还未完全统一
迄今学术界对中药配方颗粒的认识尚未完全统一,客观上影响了主管行政部门管理政策的出台,使相关的宣传力度不够。患者对中药配方颗粒的接受性存在差异。有些老年患者长期形成的用药习惯不易改变,且他们有充裕的时间,所以“节省时间、即冲即饮”的配方颗粒在这一阶层中不占优势。另外,受教育程度的高低、经济收入的差异也会影响不同职业患者的接受性。这虽由多种因素造成,但患者对经加工精制后的配方颗粒是否真能保持原药材的性味和功效存在疑问是一重要因素。
4.3 价格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