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文献检索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一、文献检索课程的现状
天津商业大学宝德学院是一所三本独立学院,目前在校人数6000多人,均为本科生。2008年3月开始对全校学生开设《文献检索》课程,课程性质为公共选修课,考核方式为考查,课时为24学时,其中理论课16学时,上机实践6学时,考试2学时。理论课安排在多媒体教室中,由教师用课件(PPT形式)讲授关于文献信息检索的基础知识,文献信息检索语言、检索方法与技巧,我馆已有或正在试用电子资源的检索途径及方法,网络信息资源的检索技巧等。作为一门应用性学科,除了掌握理论知识外,我馆还开始了实际上机操作,旨在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正确、熟练地运用所学理论知识。
二、文献检索课程存在的问题
1、课程缺乏吸引力
随着检索工具的"智能化"发展趋势,使得大学生在实际操作上简单,方便,易于上手。但如果以学会简单使用为目的,会导致学生很快失去检索兴趣。事实上,大部分学生在最初接触文献检索课程的时候,都会或多或少对其有一定的好奇心,主要原因是课程与大学生活息息相关。如何在教学中吸引学生,是摆在教师面前的首要问题。
2、文献课与专业课结合不紧密
文献检索课是一门相对独立的课程,在内容上与各个专业联系并不紧密,许多学生在选课的时候并不知道这门课到底要讲些什么,有什么用处。而且授课老师多为图书馆老师,缺乏与专业课老师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在教学过程中,无法激起学生的专业信息需求的欲望,使学生逐渐感到课程的枯燥、抽象、乏味,失去了对学生的吸引力。
3、理论课与实践课相脱节
通常状况下,文献检索课程先进行理论知识的学习。课堂上老师填鸭式地灌输具体操作指令,学生只能被动记录,缺乏实际操作,又鲜少与老师进行交流,导致学生感到枯燥乏味,抽象难懂,甚至茫然不知所云。当学生对课程知识没有当场消化,一周过后再进行上机实践,往往都无从下手,有时需要老师再重复叙述上周所学内容,轮到学生实际操作时只能匆匆检索,甚至出现了学生上网游戏或是聊天的现象。
三、改进文献检索课的对策
1、通过课件展示查询信息文献的动态过程
多媒体教室具有网络条件,因此在检索相关文献的众多数据库时,通过现场示范操作,先介绍数据库特点及检索的标准语法,然后设置检索选项,当堂检索文献,分析检索过程,告诉学生如何科学利用信息检索工具,快速准确的找到文献资料。这种将讲解与现场操作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可加深学生的学习效果。
2、理论知识与上机实践相结合
文献检索课程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为了将教学形式丰富多样,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应多创造机会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并且结合本专业的科研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从而掌握所学知识。在网络环境下,学生可以真正体会到文献检索课的实际使用价值。
最好将此课安排在机房,让讲课与上机不分离,随讲随练,及时消化所学内容,而且加强对学生的感性认识,巩固了课堂所学的知识。
3、加强与专业课教师的联系
高校文献检索课就是为教学所服务,为了加强文献检索课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就要多与各专业教师进行沟通。因为,不同专业对于文献检索课有着不同的需求,专业课老师从事一线教学、科研等工作,他们经常查阅本专业的文献信息,熟悉其检索工具和检索方法,这是图书馆员难以做到的。
4、改革文献检索课考核方式
文献检索课的考核方式,以往都是以理论考试为主。随着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的改革,文献检索的考核方式也应有所变化。除了考核文献检索的基础理论知识外,更应注重学生检索能力。如某一课题针对不同数据库写出检索报告,报告格式可由学生自行设计,但是内容上必须按照以下几个步骤操作:①提出课题②分析课题③确定检索工具④检索、分析、整理相关内容。从而考核学生理论知识的运用和实践。
现在我们也在研究和尝试采用"综述考试法"来全面考查学生学习和运用文献信息检索方法的能力。综述是对某一时期内的某一学科或专题的文献进行系统的、较全面的搜集,分析,进而归纳整理所形成的综合叙述。撰写文献综述,并不是对一批同类性质的文献内容进行简单的罗列和拼凑而是以二次文献为工具,围绕某个课题或专题,选择大量的一次文献,进行筛选、整理、分析、综合、归纳、提炼而成的综合报告。这个想法得到了大多数任课教师的赞同,现在我们正在针对这种考查形式对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法,课时安排、实习题目、辅导等很多方面做准备和调整,计划在两年内全面实行。
四、结束语
文献检索课以介绍各种检索系统为主要内容,自1984年高校图书馆为本科开设"文献检索课"以来,经历了20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教学体系。但随着网络泛化的不断发展,文献检索课的教学内容和实践内容都发生了重大变化,网络已成为文献信息检索的首要条件。在教学过程中,还要采用多种多样,切实有效地教学方法,才能适应现代教学的需求,使文献检索课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现在,我校正在积极探索文检课教师和各院系专业教师的合作。这意味着图书馆员积极走进学科教学的课堂,全面深层次地参与课程教学活动,同时要求教师把信息素养的内容纳入自己的课程要求,接纳并主动寻求图书馆员的帮助与合作。专业教师负责专科信息系统检索工具,图书馆检索教师则负责文献信息的基础知识和通用性检索工具的教学,双方协同进行课程、作业、活动等的设计、实施乃至评价。
文献检索课时代性,时效性很强,内容更新快,所以还要多给文献检索课教师提供进修,充电的机会,增加和兄弟学校的交流,将文献检索教师的培训和终身学习结合起来。俗话说,"自己有一缸水才能给学生一瓢水",文检课教师永远都不能停止学习和创新的脚步。
参考文献:
[1]罗敏.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与文献检索课教学改革[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7,(6).
[2]潘杏仙.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与文献检索课的创新[J].情报探索,2007,(5).
[3]杨旭.基于信息素养教育的文献检索课程的教学改革[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5,(3).
[4]王若冰,马静.基于高校的文献检索课教学改革[J].现代情报,2007,(8).
[5]王德英,邹华清.本科生文献检索课教学改革与实践[J].上海高校图书情报工作研究,2006,(2).
[6]许建平.浅析信息素养与高校文献检索课教学改革[J].教育与职业,2006,(29).
1.1信息载体多样化、信息存储手段数字化。随着计算机技术、数字化技术、信息加工和存储技术的发展,信息载体逐步由传统的纸质载体向磁性载体、电子载体等多种载体形式发展。信息的存储手段也相应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由以数字化的全文、文摘等方式向用户提供的服务越来越多,越来越普遍,在很大程度上替代了传统的印刷型文献的服务范围。
1.2信息检索工具逐步由印刷型向数字化、电子化的数据库转变传统检索工具多为印刷型,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检索工具逐步转为数字型。国际上大型检索数据库的建立已有30多年的历史,如Dialog系统和Medline系统已具有很大的规模,用户遍及全世界。
1.3信息检索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操作平台Windows化,数据链接超文本化,通信手段网络化,计算机检索已成为目前检索技术发展的主要特征。图书馆不仅是传统的印刷型文献信息中心,而且正逐步成为数字化信息中心。目前大部分高校开通了远程网络数据库,或建起了网络数据库的镜像站点。信息检索方式由手工转为计算机检索,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文献检索课实习方式也要随之发生变化。
2.文献检索课实习内容改革
2.1手工检索实习仍要保留,但要降低比重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作为文献检索课实习的两大组成部分的手工检索实习和计算机检索实习的地位正在发生重大变化。计算机文献检索系统的快捷、灵活、方便等优点,正逐步占领信息检索的统治地位。但计算机检索是近几年才发展起来的,收录年限较短,文献覆盖面较小,仍不能完全取代手工检索,因此,还需保留手工检索教学与实习。手工检索实习方面,重点是让学生掌握检索工具书的具体使用方法。一般的检索工具书是按分类法检索语言和主题词检索语言来组织其文献信息的。所以有必要让学生了解分类法和主题词这两种组织文献信息的科学方法。通过实习,把收集到的文献信息资料进行分类,这是一种对信息的组织管理能力,也是对信息的评价过程,通过这种分类,学生对信息包含的概念,信息增量、信息特性,就会有更清楚、深刻的认识。同时,从分类途径检索信息也是信息获取的重要手段。对于主题词,一方面,可以对收集、检索到的文献信息资料用主题词的方法进行组织、概括、管理;另一方面可以利用检索工具书的主题索引来检索信息,使学生具备从收集、摘录的信息中概括出主要的观点,能综合主要的观点来重建新的概念的能力。可以设计作业来训练学生运用这两种科学方法检索、组织信息的能力。
2.2侧重计算机检索实习
2.2.1增加计算机方面的基础知识介绍与实习。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多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信息检索手段的自动化和网络化程度不断提高,信息传播的深度与广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文献检索实习离不开计算机,离不开计算机网络,文献检索实习中首先应增加计算机基本应用技能练习,为掌握中外计算机信息检索系统的使用方法和技巧打下结实基础。
2.2.2增加网络、通讯的基本知识和使用方法的实习。增加网络、通讯的基本知识和使用方法的实习,特别是网络信息的传输、交流与利用,如FTP、E-mail、BBS等。增加网络信息资源的种类与特点,网络数据库和Internet信息利用方面的知识,对着名的网络数据库、虚拟图书馆、专业检索网站、网上电子期刊检索、网络信息作重点介绍。尤其是培养学生使用互联网搜索引擎。目前,针对学生毕业论文的写作重点介绍一些专门的信息检索系统。比如一些着名的检索工具的网络版:Dialog联机检索系统,STN联机检索系统;CNKI工程的系列产品: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数据库等;超星电子图书、书生电子图书等;springer数据库,Ebsco数据库等。
2.2.3网络资源查询工具及其使用方法等予以介绍与实习。计算机检索实习的另一个重点就是网络信息资源检索,其主要内容就是介绍检索网络信息资源的一些重要的搜索引擎及其使用方法,如:Google、Excite、Infos-eek、Yahoo!、网易(NetEase)、搜狐(Sohu)、新浪(Sina)等进行关键词、网页、分类目录和网站搜索的能力,使学生能快速地查找所需信息。要让学生通过以上的学习,能够比较熟练地掌握网络的基本知识和使用方法,掌握常用社会科学及农业数据库的使用,学会正确选择数据库,运用机检的基本方法和技巧,构造检索表达式,比较不同检索表达式的不同检索结果,积累检索经验,掌握机检的一般规则和技巧。对网络信息可以自如地检索、阅读、下载、保存。通过信息资源的收集、整理、阅读、鉴别和科技论文的写作,重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科研创新能力。
3.实习方法改革
除手工检索仍按传统方法实习外,在计算机网络技术环境下,文献检索课实习应以网络为基础,制作多媒体课件,利用网络和多媒体进行实习演示。手工检索实习与计算机检索实习比重为3比7或4比6较好。对不同专业重点讲解不同数据库,如给经济管理专业的学生重点讲授中文期刊数据库(清华同方)、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重庆维普)、万方数据库、EBSCO数据库之外,要重点介绍《中国经济信息网》的使用方法、技巧。以课件形式详细演示各数据库打开方式、检索策略、检索步骤及注意事项等。每人一台计算机,也可以几人一组,共同协作完成某课题,可作示范性打印,并要求写出检索报告。在教学讲授之后,要紧接着安排实习,加深对课堂讲授知识的印象。对不同专业设置不同课题,有针对性的进行实习。要求学生熟练掌握本专业主要数据库的使用方法,会用搜索引擎查找所需的各类信息,会利用E-mail,BBS、Netmeeting提问、答疑、交流,进行交互式、讨论式教学,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主动地思考问题,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同时要求学生把毕业选题作为实习课题,手工检索与计算机检索同时使用,写出实习报告,阐述毕业选题及目前国内外研究现状,确定毕业课题立足点和研究方向,并附检索到的文献。只有这样,才能跟上时展,把学生真正带到快、精、广地获取文献信息的前沿。
4.文献检索课实习改革支撑条件
4.1要具备计算机、网络基础设施
文献检索课实习中的手工实习部分,应配备好足够的文献检索工具书,建立传统文献检索实习室;计算机检索部分要求在网络环境下,采用先进的机检教学设备,良好的网络环境,单独建立计算机检索实习室或利用电子阅览室作为实习基地,开展光盘检索、网络教学,增加计算机检索实习学时。要建立有一定规模的多功能电子阅览室至少要有50台计算机,建立小光盘局域网,同时联接校园网及INTERNET才能满足机检教学实习顺利进行的要求。
关键词:旅游院校;开设;旅游文献检索课程;必要性
【中图分类号】F590-4
藏书几千万册的柏林图书馆大门上刻的碑文上有:“这里是有类知识的宝库,如果你掌握它的钥匙的话,那么全部知识都是你的。”《文献检索课》正是可以获得这些知识的“钥匙”。我国的文检课起步较晚,主要参照国外的用户教育方式,通过各种方法和途径,对图书馆用户进行的有关利用图书馆与情报机构的方法和技能的教育。在旅游院校开设的旅游文献检索课是集旅游、图书情报学和信息技术科学为一体的边缘学科,旨在培养旅游专业学生有效地获取最新知识最佳专业信息的技巧以及在未来社会生存和发展中所必需的信息素质和终身学习能力。
一、文献检索课在高校教育中的地位不可忽视
当今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信息、情报工作已经成为全方位的社会需求,而文献资料则是信息、情报的重要来源。对于信息利用程度的高低已经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因此,培养具有较强的情报意识,善于利用前人的优秀文化成果,能进行开拓创新的人才已经是社会的要求,也是高校人才培养的方向。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一代跨世纪智能型人才的培养,更使得以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提高独立获取知识和科学研究为目的的文献检索课程,成为高等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门科学方法课程。
通过文献检索课程的开设,文检课教师或图书馆馆员可以与学生面对面的接触与交流,把图书馆的馆藏资源分布情况及图书馆服务介绍给读者。让读者对图书馆文献知识的进一步了解,把数据库的认识与使用讲解给读者,普及利用图书馆的知识,提高利用图书馆技能。这是其他课堂讲授知识不可替代的。文献检索课有别于其他理论课及专业课程,它教给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培养学生的信息素质,目标就是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以及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的能力。
总之,文检课教学宗旨是高校培养素质人才所必须依赖的一门重要课程。文检课应该作为高校的重要课程而不只是选修课发展下去。高校领导和图书馆领导,应为开设本课积极创造条件,图书馆承担起现代大学最根本的职能:造就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新世纪的高级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
二、旅游文献主体内容及特点
人类对旅游学的研究起源于西方世界,大约经过一个世纪的发展取得很大的进展。旅游文献是随着旅游科学的发展而发展的,是旅游科学知识的记录,是旅游科学发展的缩影,也是旅游科学知识发展的产物。现代旅游科学的迅速发展,对旅游文献的发展必然产生重大影响。
1、旅游文献主体内容包括:旅游理论研究;统计资料与概况信息;行业应用理论与方法;旅游方针政策与法规标准;旅游机构、组织、企业与人员资料;旅游史资料;导游、接待所需文化背景、礼仪知识;新闻、报道、广告及其他动态信息;旅游宣传介绍文献资料―面向旅游者;外语教学文献资料等。
2、旅游文献的特点
由于旅游学科的特殊性,决定了旅游文献本身也具有一些特点:旅游文献数量增长速度快,旅游活动日益成人类社会中的重要现象,在全球和世界经济生活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旅游文献具有分散性,在中图分类法中体现得比较突出;旅游文献内容具有广泛复杂性和时效性,广泛复杂指的是研究内容、理论、方法和角度丰富多样;旅游事业发展变化性旅游研究的动态性,使旅游文献的内容也不断变化较快,因而一些统计图表、数据和商情报告时效性很强,若不及时获取和利用,便会很快失去价值;旅游文献具有效益性,旅游文献可以直接或间接产生经济效益。在旅游开发、旅游服务和基础设施的建设方面比较突出;旅游文献的专业性不断增强,旅游文献的专业性把旅游文献与其他各种文献区别开来,但又加大了旅游文献检索的难度。
三、旅游院校学生开设旅游文献检索课的必要性
由于旅游学科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新型交叉学科,该专业的各类文献排序比较复杂无序。如:图书馆对旅游文献进行分类时,只能按照传统的图书馆分类法在有关类目之下设立旅游方面的子类目。这样,就会造成旅游文献不能集中整理而只能分散在不同的传统学科类目中,期刊杂志也会根据期刊名被分别放置在不同的学科的阅览室中,使得旅游类文献的查找复杂且困难。而随着该学科的快速发展,又要求人们必须掌握大量的专业知识,这就决定了旅游文献检索能力对于旅游科研人员、旅游实际部门工作者和旅游专业学生致关重要。
信息检索是高校学生的基本技能之一,对受教育者来说,学会文献检索与利用,掌握独立获取新知识的途径和方法以,可以增强大学生捕获信息的情报意识,提高吸收信息和选择知识的能力,有助于从根本上提高大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独立研究问题的能力。旅游文献检索这门课程从旅游专业的学习、科研和实际工作出发,讲授必要的基本检索理论与方法,培养情报意识和必备的自学和独立科研能力,从而使个人能够迅速掌握使用任何检索工具的方法,查找到旅游专业学习与实际工作中需要的各种情报资料;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各种旅游信息源,通过检索语言、检索方式等基本检索知识,运用信息的采集、编译、发送、存储等检索工具,获取全面的旅游信息。
三、旅游文献检索课教学上应注意的问题
1、教师的安排与培养
旅游文献检索课教师应当由专职和兼职教师组成,师资队伍专职和兼职相结合,这是被实践证明的文献检索课教师队伍建设发展的方向。专职的旅游文献检索课教师有必要进行旅游专业的文献研究,教学过程中有责任担任咨询服务和信息检索工作,这样才能不断地吸取新知识,才能有切身的实践经验,才能把旅游文献信息检索与利用课讲得结合旅游学科实际,更贴近旅游学科的新兴性、丰富性、多样性、动态性。兼职的文献检索课教师需要是科研骨干或者带头人、走在科研前列的人员来兼做,最好正处在科研工作,这样也可以把科研中对文献信息的需求讲得深入贴切、理论更好的结合实践。由这样两部人组成一个教学研究室,图书馆负责教学的组织工作,这是目前较好的组合形式。
同时,教师是教学工作的组织者和实施者,是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合格人才的核心因素。对于教师的培养,一是应从图书馆工作人员中选拔教师是较好的人才补充渠道。因他们实践经验丰富,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检索技能,增强信息意识;另外选拔本校毕业的研究生或其他院校毕业的研究生。这个群体是经过系统的专业知识教育及有着较好专业外语基础,对本校图书馆及教学科研情况已有初步了解,在此基础上进行教学工作的短期培训,并在图书馆或院(所)资料室实习一段时间,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掌握一定检索技能之后,便可进入教学岗位。
2、旅游文献检索课程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文献检索课教学要达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水平,关键靠的是教师。所以,作为文献检索课的教师,必须坚持与所教授的课程共成长,其专业化发展也必须融入到所教授的课程之中,并以自己的专业化发展来迎接文献检索课发展创新的挑战。
旅游课程教师既要有丰富的图书情报信息知识和丰富广博的旅游学科知识,又要具备较高的外语水平,更要具备网络旅游相关专业资源开发和利用的能力,对计算机的应用要懂得各种软件应用、多媒体课件制作、网页制作等。教学实践中要能很好的利用数字化教学手段指导学生检索信息、获取知识和解决问题。教师的授课、举例均应用旅游术语,旅游文献检索课教师必须学习系统的旅游学科知识,掌握旅游前沿动态,关注旅游学科技成果,贴切的应用到教学中去,使教学效果更生动、具体,紧贴实际。科研与教学是相辅相成,教师还应具备科研能力,能在反复的自我磨砺中积累丰富的资料总结经验,指导学生的检索实践。在教学内容的组织上应注意新颖性,将当今最先进的信息知识,科研中的思考、经验和体会等作为实例充实到教学内容中,提高教学成效。加大旅游文献检索课教学的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3、让学校和学生认识旅游文献检索课程的重要性
随着时代的进步,我们已进入到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如何从数量繁多的信息中寻找到有用的数据和资料?这时文献检索的重要性愈加显现。文献检索课程在我国从开设至今虽已有近30年的历史,但在大多数高校文献检索课程是作为一门选修课而非必修课,学生普遍对其重视程度不够,仅将其作为一门查找资料的方法课。由于学校和学生对文献检索课程的定位偏低,学生对这门课程的热情和兴趣不高,严重影响了学生对文献检索课程内容的学习和掌握。因此,旅游院校教师应当正确引导学生,使他们认识旅游文献检索课程的重要性。同时,学校的教学工作中也应当把旅游文献检索课提升为必修课,这样做的作用不仅仅表现在有利于在校学生的学习和能力培养,而对于学生毕业后从事各种行业的工作时也体现出其意义所在。特别是对于科研人员,旅游文献检索作为一项基本功,这一能力的训练和培养对于科研工作能否顺利进行非常重要。
四、结束语
任何社会要想发展进步,都离不开科学文化知识,离不开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也就离不开对记录知识的各种文献资料的充分利用。因此,旅游学科的发展也必须充分利用人类知识宝库中有关旅游的科学知识,因而也离不开文献检索,所以文献检索是旅游院系及旅游专业人员为我国旅游事业做出贡献必不可少的工具。
参考文献
[1]魏振枢.旅游文献信息检索[M].化学工业出版社.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5-11.
【关键词】科技查新;文献检索;关系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各种载体的情报信息日益膨胀,不断涌现新的技术、新的理论。面对众多的文献信息,科研人员参与科技查新与文献检索,已成为科研工作的重要环节。但是,在实际工作中,科技查新与文献检索间的关系不够清晰;两者各自的作用常被混淆。本文就科技查新与文献检索的特点作简要的分析比较,希望对文献信息咨询工作有所帮助。
1 科技查新与文献检索的定义
科技查新是根据国家科技部颁布的《科技查新机构管理办法》和《科技查新规范》的定义,“科技查新是指具有查新业务资质的查新机构,根据查新委托人提供的需要查证其项目新颖性的科学技术内容,按照《科技查新规范》的程序进行立项、检索、评估并对项目的薪颖性和先进性做出客观公证的结论[1]。科技文献检索,是指在已有的文献资料库,或网络信息数据库中,搜集情报信息,按一定的管理模式组织和存储;根据查询者或使用客户的需求,通过计算机网络全文索引查询相关文献信息的过程。文献检索的目的,以检出相关文献为唯一目标。
2 科技查新与文献检索间的差异
科技查新与文献检索之间有着相互联系,相互区别的关系。科技查新以文献检索为基础,对检出文献综合分析、对比并出具查新报告。但是,科技查新不代表就是文献检索,两者间存在较大的差异。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科技查新与文献检索在评价对象上的差异
提高科技查新的质量,其实质就是提高科技文献的在文献数据库中的查全能力和查准能力。查准力是指检出的相关文献的论点与查新点的相似性;查全力是指检出的与查新点相关的文献占相关文献数据库中的程度;查全力与查准力都描述的是检出的文献与查新点的相关相似程度。两者有着不可分割,相互依赖的联系。也就是说高质量的查新报告,必须要有较高的查全力和查准力的支持。而文献检索追求的是查全率和查准率;查全率是指在文献检索中,检蹬的相关文献量与数据文献库中拥有的相羌文献总量的比率。查准率是指在文献检索中,检出的相关文献量与检出文献总量的比率。两者为互逆关系;即查全率高查准率必然下降。查全率和查准率反映的是数据库检索系统的文献检索能力,与查新点的相似度无关。但是,查全率和查准率又无时无刻不影响着科技文献查准程度和查全程度,因此,它们之间也存在着千丝万缕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关系。
2.2 时间区域上的差别
国家科技部颁布的《科技查新规范》实施细则中,对科技文献查新年限有明确规定:不同学科项目有不同的检索年限,但也不是一成不变,可根据不同学科、类型、特点和技术成熟程度,延长或缩短检索年限[2]。而一般的文献信息检索,不存在时间范围上的限制,只需要根据委托人的需求,提供相关的文献情报资料即可。
2.3 承担的法律责任不同
科技部在《科技查新机构管理办法》中,第二十八条规定:“查新机构违反本办法规定,做出虚假科技查新报告给他人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情节严重的,由认定机关取消其科技查新业务资质”。因此,要求查新机构以检出的文献事实为依据,深入分析、研究、对照,实事求是地出具有科技鉴定性质的查新报告;同时查新人员对查新结论也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但对于文献信息检索而言,只需向用户提供尽可能全面的相关文献信息资料,检索人员不需要出具任何报告,因而也无需承担法律责任。
3 科技查新与文献检索间的联系
科技查新分为立项、检索、评估和出具查新报告四个环节;查新人员针对查新课题的查新点,在文献数据库中全面、系统、准确地检索;并对检出文献进行一系列分析评估后,出具有法律凭证效应的查新报告。这就要求文献检索有较高的检索质量,才能保证科技查新的客观性和公正性。因此,文献检索是科技查新的奠基石,而科技查新从文献检索工作中发展起来,两者间有着相互影响,相互依赖的联系缺一不可。
综上所述,通过对科技查新与文献检索的分析比较,不难看出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明确科技查新和文献检索的作用,可以使我们进一步提高查新质量,更好地为科技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关键词:中医药文献检索;教学改革;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717(2009)05-1100-02
随着科技文献数量的激增,现代中医药文献的增长也达到了空前水平,在中医院校学生不仅需要检索现代的医学文献,同时还要能从浩如烟海的中医古籍中找到自己需要的信息。中医药院校开设文献检索课有利于培养中医药院校学生的信息素养,提高其利用、获取、处理和创造信息的能力,有利于加强中医药院校的科研能力和开发信息资源的能力,从而促进复合型人才的成长。现在中医院校开设的《中医药文献捡索课》,传统的教学模式越来越不能适应新的技术条件的要求,笔者经过近几年的探索与实践,总结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1 把握课程培养目标推进信息素质教育
前国家教委(85)教高字065号文件指出,高等学校开设文献检索与利用课的目的,在于使大学生和研究生增强情报意识,初步掌握利用文献与情报技能。只有具备了情报意识才能产生对情报需求和情报捡索的自觉行为。要搞好《中医药文献检索》课教改,首先要转变传统观念,将文检课定位成“以增强中医院校大学生信息素质、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为教学目标”的素质教育课程。10多年来,全国20多所中医高校先后开设了文检课,并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但情报意识的培训仍是比较薄弱的环节。因此,在《中医药文献检索》课的教学中,培养学生主动获取信息、准确分析鉴别信息、创造性处理加工信息的能力,使中医学生在对大量信息进行筛选的过程中,实现对事物的多层面了解,在对大量信息进行快速提取的过程中,对信息进行重整、加工和再创造。通过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自己检索文献解决问题,有意识地培养和发展探究精神、创新意识和批判性思维,促进中医学生的自我管理。所以在中医文检课教学中,必须把握课程培养目标,强化情报意识的培养,注意培训中医学生知晓何时需要文献信息,并设法提高他们确定、评估和有效地利用情报信息的技能。情报意识的培养是一种教育,是一个潜移默化的熏陶过程,它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也不是靠几十学时文检课教学可以达到的。所以,在中医文检课教学中,把培养学生的情报意识作为教学重点来抓,积极推进对学生的信息素质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2 改进传统教学方法 创新完善教学内容
文献检索是一门实践性强的课程,积极改进传统教学方法,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结合教学内容,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出发,通过组织学生在各种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案例环境条件中进行模拟操作、分析和研讨,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能力,使学生从中理解和掌握知识,获得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中医药文献检索课在各中医药院校基本上都是选修课,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为提高教学效果,必须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结合检索实践向学生介绍情报、信息知识,拓展教材内容,从而大大提高了学生对课程内容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意识,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在教学过程中,学习内容也是围绕中医学专业的各种检索工具和各种数据库展开的。因此,在注意理论讲解的同时,一定要让学生亲自操作各种检索工具,查找事先设定好的各种题目,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掌握各种检索工具和电子数据库的使用。在教学过程中有选择地使用多媒体教学一方面可以改进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形式,另一方面对于一些特定的知识内容通过多媒体演示更容易让同学理解。联机检索与网络信息检索日益成为文献和信息检索的重要手段,教学采用先进的多媒体教学设备,可以极大地改善学生上机实习的条件,强化上机实习环节,训练他们获取和利用信息的技能,为写毕业论文及以后独立工作和主动学习打好基础,使他们成为信息获取的主动者,具有一定的信息鉴别、选择、分析、利用等能力,从而达到能创造性地开展学习和研究。教学内容密切结合中医药各专业的特点,是激发中医药学生对情报教育产生兴趣的有效方法。只有培养中医药学生获取国内外中医药情报信息的强烈欲望,才能把自己的工作和研究建立在国内外先进水平的基础上,并有所发明和创新。对各专业学生讲解的检索工具必须专业对口,检索举例宜与教师自己或本校科研课题结合起来。学会利用检索工具解决科研中的实际问题,最能引起学生情报意识的觉醒。
3 重视动手能力培养 强化技术能力训练
文献检索课长期重视信息检索能力培训而轻视信息利用能力培养,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我国大学生信息能力不完整,缺乏创新能力和研究能力。文献检索课教学应该把“授之以鱼”和“授之以渔”相结合。在文献检索教学中直接传授给学生检索知识是必要的,并所传授的检索知识要经过精选,要能起到举一反三的效果,并且注意教给学生使用信息工具的方法。文献检索课教学所要培养学生的能力,应该体现在对信息知识、检索原理、检索技能的掌握、分析、综合和运用之中。随着图书馆现代化、数字化程度的提高,服务功能的进一步拓展,教育职能的进一步加强,图书馆不再是藏书、借书、查阅资料的教学辅助单位,而更成为集图书、期刊、电子出版物、借阅、文献信息检索、网上信息查询、光盘数据检索、科技查新及传播知识、文化陶冶、能力培养、素质提高为一体的重要课堂。文献检索课应加强与图书馆的横向联系,对学生增加如计算机检索知识、光盘数据库、联机数据库、电子期刊、网上书目数据库、网上全文数据库、网上会议文献、网上科技报告、网上专利文献等的检索与利用,以及综合搜索引擎和医学专业搜索引擎的使用等。一些常用的权威性的中医药网站和使用方法也可以向同学介绍,以开阔他们的视野,为检索多提供一些路径。再次是关注国外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加强外文文献数据库的介绍,相应地介绍一些国外著名的检索工具和检索数据库。另外要注意交叉学科的知识与信息;万方数据、维普资讯、超星、方正数字图书系统及Google、Yahoo、Baidu等搜索引擎等的应用也应纳入教学内容,以帮助学生收集更广泛的信息,提高学生扩大信息检索范围的技巧和能力。但利用医学网络搜寻器更可以方便查找医学信息,如较著名的医学网络搜寻器有Health AtoZ、Medical Matrix、Medical WorldSearch等。只要掌握几个好的专业搜索引擎就能少走弯路,快捷找到自己需要的信息。
4 改善教育教学条件 努力加强师资培训
加强中医药院校图书馆建设,是实施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的重要前提和保证,要增加投入力度,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有目的地进行图书馆的现代化、系统化、标准化建设。有计划有步骤地增加设备投资,购置适应全面培养学生信息素质的必要设施设备。近几年,本校正在加大投资力度,相继建立了多个多媒体教室,计算机网络环境和教学条件均得到了相应改善。这样,可利用现代化教学设备和资源,较好地完成计算机检索和网络信息检索部分课程的教学,为学生机检实习提供尽可能多的条件和机会。另外,由于网络检索在社会上相关的上网漫游服务开展较好,而且对学生还常有一定的优惠政策,学生也可利用课余时间,到社会上的网吧、网络俱乐部和一些公共图书馆的电子阅览室上机实习,进一步巩固课堂知识。文检教师,还要针对中医药特定领域的情况,给学生传递代表中医药发展方向的情报信息,引起他们对本专业的求知欲望和进取心。仅从中医文检课本上的内容,是难以诱导学生进入学科科研前沿的。这就要求文检课教师具备较高的信息素养,永不间断地捕捉和吸收中医药最新情报,用来充实教材,更新教案,并优化教学方法。任课教师还应重视结合本校医疗、科研实际,开展调研,从中收集典型事例做为授课内容,使课堂教学引入入胜。加强师资培训文检课要向更高层次发展,师资队伍建设是关键。作为现代信息技术教学的先导,应尽快熟练掌握网络信息资料的获取方法,要提倡通过自学不断补充有关理论知识,并创造条件,使教师有机会参加校内外、网络中心和情报部门举办的各种形式的培训班和讲座,或聘请有关专家来馆为文检教师讲授,以开阔眼界。要努力探索信息素质教育课的教学模式,在原有文献检索与利用课的基础上大胆进行教学改革:一方面加强文献检索课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新信息技术的培训,以更新其专业知识,提高信息意识;另一方面根据上课学生的专业,对文献检索课教师进行相应的专业知识的培训,至少也应该按学科门类进行普及教育,而对于承担文献检索课的非图书馆学专业的教师,则更应该进行图书馆专业知识、文献信息检索的各种理论、检索方法和技术等的培训教育。
论文摘要:信息素质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教学内容,文献检索课是信息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本文对文献检索课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从教学层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角度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
一、引言
随着人类跨入21世纪,人类社会也跨入了知识经济时代,全球信息化成为了时代的重要特征。信息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资源,对整个社会所产生的影响日益重要。面对社会信息化潮流,对在校本科生进行信息素质教育成为了高等教育的一项重要的教育内容。从20世纪80年代初,各高校相继开设了“科技文献检索与利用”课程(以下简称“文献检索课”)。这门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科技信息检索能力起到了重要作用。
但是,长期以来文献检索课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存在诸多问题,已经影响了文献检索课程的教学效果,不利于信息素质教育的进一步开展。本文拟对文献检索课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进而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
二、文献检索课自身存在的问题
1.教学层次不明朗,教学内容针对性不强
信息素质是一种综合的信息能力,包括信息意识、信息伦理道德、信息技能、信息心理等多方面,是一种了解、搜集、评价和使用信息的知识结构。不同阶段的学生对信息需求程度有差别,因此应该对他们开展不同层次的信息素质教育。信息素质教育体系的层次是连续提升和相互衔接的,但是当前的信息素质教育还没有一个科学的分层,不利于信息素质教育的开展与发展,更不利于达到全面的信息素质教育目标。
2.教学模式单一,课堂教学缺乏生动性和感染力
文献检索课是信息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对提高学生的信息素质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长期以来,我们的教学采取“以教师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的单向灌输方式,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机会很少,基本上处于被动接受状态。只重视认知过程,忽视感受及体验过程;只重视单向的传递过程,忽视双向的交流启迪过程。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很难发挥,不利于学生创造力和主体意识的发展。学生对这样的课堂教学普遍热情不高,教学难以取得理想效果。
3.教学内容空洞,与实际应用联系不紧密
高校信息素质教育对象是不同学科、不同专业的学生,但是目前的文献检索课教学内容大多缺乏针对性,内容上偏重学科资源的获取,用的多是经典的数据库,学术性强而目的性弱,导致学生不太介意检索的结果,对课程内容不感兴趣。教学内容中,过于注重理论基础知识的阐述,以及学科文献信息获取的讲述,本课程的实用性没有很好地体现。 转贴于
三、文献检索课教学创新的对策
1.明确教学层次,分层次设置教学内容
根据不同对象和需要,高等院校图书馆的信息素养的教学体系和教学内容需要划分为多个层次,有必要根据不同层次和不同学科的教学目标来安排教学内容。具体来说,针对低年级学生,尤其是大一新生,应该进行图书馆基础能力教育和信息技术基础能力教育。重点加强学生对网络工具以及软件的使用能力,帮助他们尽快熟悉图书馆的布局、馆藏和服务,联机目录的使用等等。针对除新生外的其他各年级学生,需要进行通用信息素质教育。指导学生了解信息源的特点,根据需求选择信息源,以及使用检索方法和策略,并对获得的信息作出评价。此外,还要引导学生懂得合法地检索与利用信息。针对高年级学生,尤其是大四毕业生,则要进行基于学科的专门的信息素质教育。指导学生了解本学科信息的类型、常用信息资源,为学生的毕业论好准备。
2.引入情境化学习,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内容的设置上,适当地模糊专业界限,并凸显文献检索在日常生活及实际应用中的作用。如参加学生的专业论文综述指导,通过这个过程,使学生掌握信息检索、收集和组织方面的知识和技巧。另外,还可以从学生在社会生活中的需要出发,如可以帮助学生准备一次旅行,指导学生通过利用导航工具、BBS等工具来了解更多的相关信息,以便为出行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总之,以学生的实际需要为出发点,引入情境化学习,让学生感受到信息检索的知识和技巧是学习和生活的工具,才能使学生重视信息检索课程,认真学习相关内容,并不断提升自身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通过研究型学习,增强学生的主动性和探究学习意识
研究型学习是学生通过亲自参与实践活动获取知识、得出结论,而不是由教师通过“讲解——接受式”教学方式教授给学生的一种学习方式。研究型学习一方面强调通过亲身参与实践活动来学习,另一方面还强调个体从探索性的研究学习活动中,获取对个体成长与发展具有独特价值的“学习经验”或“直接经验”。比如进行检索策略部分的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操作,亲自使用扩检、缩检等方法来不断地调整检索策略,然后引导学生比较检索结果的多少,学生通过亲自体验和不断尝试,可以启发创造性思维,提高对文献检索的兴趣。这样通过师生共同探讨、实际操作达成共识,可以使问题在演示过程中得以有效解决。
四、结语
文献检索课是高校开展信息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在新的网络环境下,传统文献检索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必须与时俱进,通过创新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更新教学内容实现与现代信息环境的接轨,培养适应现代信息社会需要的、具备较高信息素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王梦丽,杜慰纯.信息检索与网络利用[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9.
论文摘要:文献检索课是一门培养学生情报意识、获取文献信息能力的课程。通过网络教学资源的界定及结构模型阐述,提出了在网络环境下文献检索课网络教学资源中的多媒体课件、网络课堂改革创新的内容及策略。
文检课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技能方法课,其教学内容是文献检索的基本知识及各类检索工具的使用方法;其教学目的是让学生掌握手工检索及计算机检索的技能,运用各种手段从浩瀚的信息资源中快速检索到所需文献。因此,对网络环境下文检课的教学资源具有非常高的要求,教学资源是文献检索课课程建设的重点。
1文献检索课网络教学资源的界定及结构模型
1.1文献检索课网络教学资源的界定
按照我国的《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的界定,网络教学资源主要涉及到各类网络媒休素材、网络题库、试卷、网络课件、网络课程、教学案例、常见问题解答、资源目录索引以及文献资料等。
(1)媒体素材。媒体素材是指传播教学信息的基本信息单元,可分为五大类:文本类、音频类、图形图像类、动画类和视频类。
(2)网络题库。题库是指按照一定的教育测量理论,在计算机系统中实现的某个学科测试题目的集合,是在教学模型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教育测量工具。因而所有学科的网络题库都应遵循经典测量理论,都要严格按照经典测量理论的教学模型开发题库管理系统、组织试题。
(3)试卷。试卷是用于进行多种类型测试的典型成套试题。
(4)课件与网络课件。课件是根据课程教学的需要,运用媒体信息的整合技术,对一个或多个知识点实施相对完整的、应用于教学过程的教育软件。根据运行平台的不同,课件可划分为网络课件和单机运行课件。网络课件应该能在标准浏览器中运行,并且能够通过网络教学环境实现共享:单机运行课件可通过网络下载后在本地计算机上运行。
(5)网络课程。网络课程是通过计算机网络呈现的某门学科的教学内容,以及通过网络实施的教学活动的总和。既要有完整的教学内容,又要通过计算机网络实施整个教学活动,是网络课程区别于其他网络教学资源的重要特征。网络课程主要应包括两个组成部分:一是按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学策略组织起来的教学内容,二是计算机网络支撑环境。
(6)教学案例库。案例是指由各种媒体元素组合表现的、有现实指导意义和教学意义的代表性事件或现象。案例库中的案例至少应包含实事描述、相关背景资料、分析与评价、相关应用领域、教学建议等组成部分。
(7)常见问题解答。针对某一具体领域最常出现的问题,给出全面的解答。
(8)资源目录索引。列出某一领域相关的网络资源地址链接和非网络资源的索引。
(9)文献资料。文献资料是指有关教育方面的政策、法规、条例、规章制度,以及记录重大事件的文章、书籍等。
1.2文献检索课网络教学资源的结构模型
网络时代信息的存储和传播都以数字化的形式进行,具体地说,是利用数字化技术处理的声音、文本、图形、图像、动画、视频等信息,经过转换器抽样量化,由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因此,网络时代教学资源的概念则是指那些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设计、开发、存储与传播,基于信息化环境传递的教学资源。硬件资源主要有卫星接收设备、宽带校园网、在线平台、计算机设备和多媒体教室等;软件资源范围就更宽泛主要有:文字教材、音像教材、CAI课件、网络课堂、VBI数据广播、IP课件、计算机网络资源等类别。同时,还应包括上述资源应用与技术服务等工作。结构模型如图1;
2网络时代教学资源的创新意义及内容
2.1理论意义
对网络环境下文检课教学资源进行研究,丰富了文检课教学的内涵,使单一以教材为主的教学过程变得多样化、多元化,是文检课顺应时代潮流发展的必然趋势,有利于该课程发展方向的探讨,同时为我国文检课向信息素质教育转变奠定理论基础。
2.2实践意义
对网络环境下文检课教学资源进行研究,有利于文检课的教学实践,使之更好的适应时代的要求;对多媒体课件的时代性开展研究,有利于使教学课件真正发挥辅助教学的作用,克服传统教材的局限,更好的改进教学效果;对网络课堂的研究可以增进同行学术交流,扩大教学资源共享的规模。
2.3网络时代文检课教学资源的改革内容
随着现代技术引人教学实践,资源共享己逐步实现,为文检课教学方法的改革提供了空间。教学资源作为文检课课程建设的基础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首先是教材由传统的印刷型教材逐渐向新型立体化发展,出现网络教材:另外,由于本门课的新颖性使得电子型教学资源成为课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媒体课件、教学网站作为网络环境下新型的教学资源,己成为高等学校文献检索课教学广为使用的工具。
3文检课多媒体课件在教学实践中的意义
随着多媒体技术、网络通信技术、电子文献资源的迅猛发展以及现代教育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开发和利用多媒体教学课件,己成为现代教育重要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以培养学生信息意识和情报利用技能为目的的文检课,作为一门重要的“方法课”,更适于引人多媒体课件教学。采用文献检索课多媒体教学课件有如下重要意义。
(1)有利于提高文检课的教学效果。
传统的文检课教学氛围、教学媒体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教学效果,而多媒体教学课件以其图文声像并茂的表现形式、人机交互的学习环境,可以把原本抽象、枯燥的数据和内容形象化、动态化,增加了教学的生动性和直观性,同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学生的联想能力与认知潜力,突破传统教学单一模式,达到教学双方知识与信息“良性互动”,从而提高了教学效果。
(2)有利于促进文检课教学方法的改革。
多媒体教学改善了教与学的关系,使教师作为教学设计和指导者的角色更加突出;而学生在学习中也有了一定的主动权,能够按自己的知识和习惯爱好选择学习内容,控制学习进程。这就要求教师不断从教与学的角度出发,研制促进学生提高理解力和创造力的多媒体教学方法,这些方法必将给现有的文检课教学注人新的活力。
(3)有利于促进文检课教学内容的更新。
文检课多媒体教学课件的运用,要求教师不仅熟练掌握计算机,尤其是多媒体技术,而且要能运用多媒体手段设计和实施教学、科学的选择和编制教学软件、指导学生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专业学习。因此,教师需要对文检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深人的思考研究、选择和调整、补充和更新,针对特定的教学目的制定出相应的计划,制作出符合教学实践需要、受学生欢迎的课件,这些措施有利于促进文检课教学内容的更新。
(4)有利于扩大文检课的教学范围。
文检课多媒体教学课件基于Web-based多媒体远程教学的结构特点,支持TCP/IP协议,可运用于多媒体综合教室、用HTML语言建立一个Web界面的“文检课教学系统”,并将系统挂在本馆的主页上,学生或其他读者可以通过校园网随时上网查阅信息,而不局限于教师课堂上的讲解。这无疑会扩大当前有限的文检课教学范围,有效实现文检课的远程教学,提高文检课在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4文检课多媒体课件的设计思想及基本结构
多媒体课件的开发大体分为以下四个流程:策划阶段、素材收集、整理阶段、制作阶段、调试应用阶段。流程结构图见图2。
4.1文检课多媒体课件的制作要求
(1)文检课要用高质量的多媒体课件。
目前,大多数课件都是任课教师自己制作Pow-erPoint幻灯片,将图片、网页以及文字添加到幻灯片中,授课中只能前进,难以后退,更不能实现跳跃交互,极大的制约了教师授课的灵活性。由于这些课件不能逼真的连续演示整个检索过程,从而影响了学生的理解和接受能力,难以保证教学效果。因此文检课课件制作软件的选择要有一定的标准,要尽量采用高级多媒体技术、先进教学设备制作的课件。Au-thorware是目前最流行的功能强大的多媒体制作工具,用它制作的课件交互性好,画面精美。
(2)优质的文检课课件要做到通用共享。
优质的多媒体课件技术含量高,制作难度大,令广大文检课教师望而却步,掌握高难度多媒休制作技术的图书馆,应该研制通用型文检课多媒体课件,供广大文检课教师使用,既可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又便于课程的规范化发展还能增强课程的竞争力。
(3)常用多媒体课件开发平台。
目前,进行多媒体课件开发的工具非常丰富,如Macromedia公司的Authorware,Flash,Direetor,微软公司的VisualBasie,powerpoint,FrontPage,以及国内的方正奥思、易思等多媒体编著系统和一些高级语言,都可以用来进行课件开发。
5文检课网络课堂改革创新策略
5.1网络课堂的定义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颁布((现代远程教育技术标准体系和11项试用标准(简介)V1.0版》中指出,网络课堂是通过网络表现的某门学科的教学内容及实施的教学活动的总和,它包括两个组成部分:按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学策略组织起来的教学内容和网络教学支持环境,其中网络教学环境指支持网络教学的软件工具、教学资源以及在教学平台上实施的教学活动。
5.2网络课堂的特征
(1)开放性。
网络课堂基于网络教学,其教学内容可根据教学需要随时进行更新,特别是多媒体素材库的更新,使教师能方便地调整和更换网络课堂的体系和内容,这是传统课堂教学和单纯的多媒体课件教学无法实现的。
(2)交互性。
网络课堂的交互性不仅有传统的人、机交互性,更重要的是实现了人与人在网络上的交互性,即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可通过网络实现人与人网上教学的交互,打破了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间相对孤立的状态,这种交互性是近乎实时的、而且可以利用多种渠道实现,如电子邮件、BBS、基于网络的协作学习系统、网上在线交谈等等。
(3)共享性。
网络课堂已不是一种单机学习模式,也不是简单的共享教师的授课内容或是串联多个教室或实验室的授课学习共享模式。网络课堂可通过链接等多种方式引人丰富的动态学习资源,从而实行远程教育,使多个地区、多所学校之间学习资源得到共享。
(4)协作性。
网络课堂的学习具有单点和多点学习的特性。通过网络课堂可以让教师和学生通过讨论、合作、竞争等协作形式完成一个明确的学习任务。
(5)自主性。
网络课堂的学习不同于传统的授课模式,学生可以自主的安排学习时间和学习内容,实现了学习的异步性和自主性。这也是终身教育能够顺利实施的重要因素。
(6)评价的及时性。
在传统的远距离教育中,对学生进行评价是件非常困难的事,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而学习过程中的形成性评价是提高学习效率的有效途径。通过网络上的电子题库和自动评价系统,可使学生及时得到有关自己学习过程的反馈及有针对性的诊断,使得学生能够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
5.3文检课网络课堂改革创新
5.3.1树立明确的教学目标
(1)开发的文检课网站能真正起到辅助教学的作用,在交互性上加强,创建轻松的学习、交流环境,真正成为师生进行交流的平台,该平台既可以单独作为独立的模块使用,也可以作为系统使用。
(2)有经验的高校应编写网站的制作思想、方法和注意事项,为其他高校起一定的示范引导作用,并可以将这些制作经验应用于其他学科,增进网络课堂的实际价值。
(3)将教师需要重复完成的工作通过网络的形式加以简化,如可以通过“作业平台系统”、“在线测试系统”等功能将提交作业和考试考核等工序通过网络完成,减轻教师的工作负担。
除此之外,为达到更好的使用效果,网站还需要在艺术性、知识性等方面下工夫。
5.3.2制定网络课堂评价原则
教学网站的评价与教学不可分,同时也不能与计算机技术相脱离,所以其评价有一些特殊性,其原则一般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科学性原则:指网站所涉及的内容必须是正确的,即使学术上有争议的问题,也要给予公平、公正的反映和评述。
(2)教育性原则:指网站要有明确的教育目的和任务。也就是说,一个网站是为实现特定的教育教学目的而设计,为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而制作。
(3)教学性原则:指网站要有恰当、合理的教学策略,在方法、方式上,能够满足教与学的需要。
(4)技术性原则:指网站在其制作和编辑技巧上要达到特定的标准,满足运行流畅、跳转灵活等计算机软件的标准。
关键词:高职高专;文件检索课;信息素质
文献检索课是我国教育部为提高学生自我更新能力,获取信息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开设的一门课程。高职高专学生是信息化社会的主要培养对象,所以有必要在高职高专中开设文件检索课,全面重视其信息素养。
一、文献检索课与高职高专学生的信息素养
信息素养也称樾畔⑺刂剩主要包括知识层面的文化素养,技术层面的信息技能,意识层面的信息意识。信息素质一经提出就得到国内外的普遍重视,当前我国高等教育信息素质教育有以下标准:第一,学生谨慎客观地评价信息与信息源;第二,学生应具备明确需要信息的内容与范围的能力;第三,获取信息要符合法律和道德规范;第四,学生应具备高效获取所需信息的能力。和普通高校学生相比,高职高专学生基础较弱,没有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文化素质也偏低,这些特点和学校制订的培养目标决定了他们在校期间应加强提升信息素质,掌握信息获取、加工、利用、处理等基本技能,为将来步入社会工作打下基础。
二、高职高专开设文献检索课的必要性
1.借鉴前人研究成果,增强创新能力。科研具有创造和继承两重功能,正是这两重性要求科研人员尽可能地多调查相关资料和情报信息。从以往实践经验得知,科学研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基本上都有必要且有可能通过查阅文献而找到解决途径。也可以说,一项研究成果中,只有5%是自己创造的,剩余的95%科研成果都是参考其他人的,所以研究人员在选定某个课题并开始研究时必须借助科学的文献检索方法充分了解该课题情况,主要包括前人在研究该问题时做过哪些工作,研究中存在哪些问题及相邻学科发展对这项课题研究提供了哪些新的参考条件等,只有这样才能防止重负研究并少走弯路。重复研究现象在我国十分严重,因此研究人员要不断加强科技文献检索意识,进而改变这种境况。
2.我国信息素质教育现状。我国高校对大学生的信息素质教育一直以来都以开设文献检索课的形式进行。然而从历史和实践得知,部分高校领导和相关主管部门领导没有深刻认识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意义,如,某些已经开设文献检索课的高校并未意识到,原有的文献课在现代信息环境下已不能适应当前大学生素质教育要求。再加上我国大学生缺乏获取信息所具备的知识和技能,常表现为信息积累不足,信息鉴别能力差、吸收能力低和文献信息操作能力差。
3.高职高专教学特点需开设信息检索课。高职高专教育具有注重实用型、技术型及技能型人才培养的特点。信息能力是一种操作技能和应用能力,也是高职高专学生迫切需要的能力。信息素质是大学生未来投身经济社会的延伸性教育,它作为原动力会激发人的创造。
三、在高职高专开设文献检索课的措施
1.明确文献检索课程性质。高职院校应在文献检索课方面增加经费投入,同时,明确课程性质并将其列入教学计划。传统文献检索课以选修课的形式存在,会误导学生。因此,学校要将该门课程列为公共必修课,在于培养学生的情报意识和信息观念,利于拓宽学生视野,提高其获取和利用知识、信息的能力和科研能力。文献检索课要将信息素养和终身学习相结合,通过信息素质教育增强学生信息意识,重点让学生明白在信息社会如何去学习。
2.创新教学方式。文献检索课应随着网络信息资源、网络数据库等的变化,不断丰富和发展。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和校园网的网络环境进行授课。其中,学校要求教师在讲解的同时演示检索过程,必要时可结合馆藏书目的检索、逻辑关系的组配、检索式的表达、不同检索策略的检索结果、相关链接的查看及检索结果输出等,以生动直观和图文并茂的教学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3.建立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作为教学的实施者,影响着教学效果和学生兴趣。合格的文献检索课程教师除了要具备专业的学科知识和广博的相关知识外,还要具备外语阅读能力,从事情报信息的实践能力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熟悉并掌握电子信息资源构成特点与检索功能、计算机检索原理和方法等。所以,学校有必要提高师资队伍素质:一方面,定期组织教师参与外语和计算机培训,不断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改变其单一的学科结构;另一方面,吸纳计算机专业和情报专业的人才充实师资队伍,使教师能适应时展需求。
4.重视发挥图书馆的作用。总之,高职高专图书馆在信息技术,信息资源及人才等方面所具备的优势是其他部门无法相比的,应充分发挥其信息查询、信息教学、信息网络等优势,为高职高专学生创造良好的信息教育环境,促进文献教学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