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职业技能实训

职业技能实训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职业技能实训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职业技能实训范文第1篇

关键词:中职;车工;实训;职业技能;五段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2)08-0132-02

中职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技能是现代职业教育的基本要求,职业技能又包括关键能力、良好职业习惯和专业技能。实训教学则是学生由书本走向实习和就业的接口,是学生养成良好职业道德、严谨作风和提高素质的重要平台。实训教学作为课堂理论教学的延伸,又是学生了解实际知识、熟悉职业环境、培养职业技能的重要渠道。国际上先进职业教育方法,如德国“双元制”、加拿大CBE模式、澳大利亚TAFE模式等,都突出了“以能力为本位,以就业为导向,以行业为主导,以学生为中心”这一主线。在车工实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习惯、强化职业技能?通过多年的学习及践行先进的教学模式,在实际教学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通过实训前的考勤培养学生关键能力

实训教学前,当学生进入实训工位,教师首先进行考勤,这往往是教师最容易忽略的环节,其实,考勤不仅可以使教师很好地了解、把握每一位参加实训学生的身心状况,还是培养学生良好职业习惯和锻炼关键能力的好机会。如,在学生第一次参加实训时,用简短的“自我介绍”形式来代替点名,给学生提供一次推销自己的机会。这对学生来说,犹如做商品广告,在有限的时间内,针对“客户”的需要,要将自己最美好的一面表现出来,不但要给对方留下深刻的印象,还要将这种美好的印象长久地保存下来。在以后的实训考勤中,还可以通过“一句话体会”、“一句话心得”等多种形式代替考勤,以丰富教学。这一过程可锻炼学生的心理调节能力、角色转换能力、即兴表达能力和自我表现能力。

实训中进行安全与纪律教育,

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习惯

中职生普遍表现较为松散、纪律性差,因此实训前安全和纪律教育则显得尤为重要。安全与纪律教育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纪律性、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培养他们良好的职业习惯,同时,又是保证学生文明、规范、有序上好实训课的前提。责任心和良好职业习惯的培养可比喻成播种:“播种信念,收获行动;播种行动,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人生。”

车工实训课考勤环节后,学生进入工位。首先,向学生介绍实习设备布局、各自实训工位的位置,随后对学生进行纪律与安全教育,让学生明确:自己的违纪行为关系到自己、他人及设备的安全。引导学生进行安全、纪律的思考,进而提高学生的纪律性,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感。其次,介绍实训工位内的工量具、教具和设备的名称、作用,并通过示范操作,让学生进行养成量具用完及时归位,设备定期保养的良好习惯。再次,指导教师根据本实训工位的工作特点,详细介绍安全作业规程和职业道德要求,要求学生在实习中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进一步培养学生安全第一的思想意识。此过程以教师讲解、示范为主,允许学生随时提问。学生通过教师的解说、示范和引导,掌握与实训有关的安全、纪律注意事项,为主课教学管理安全打好基础。

在以后的实训课,教师可以总结以往实习中学生存在的违规违章、不符合安全作业的行为动作,如学生着装不合要求,工具、设备、量具的不规范使用等,并予以纠正。安全纪律教育不仅仅是教师简单地强调,更需要教师的引导、监督与纠正,它应贯穿于整个实训过程,这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教育过程。

以任务驱动教学模式

培养和强化学生专业技能

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是笔者在车工实训教学中运用的主要授课模式。该模式从提出问题到解决问题,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不断提高,以完成“任务”的形式将理论知识与技能有机地融为一体进行教学,让学生在快乐学习中体验成功。笔者具体采用五段教学法授课,即“讲解—示范—学生模仿—下达任务—任务实施”。各阶段相互衔接、循环进行,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讲解 教师针对本课题讲解时,首先要让学生明确本次实习课的训练目标、具体内容,完成这些内容必须掌握的操作要领及达到的要求。在讲解所要学习的新内容的操作方法、步骤、要领时,力求做到目的明确、内容具体、方法正确、语言简练、重点突出、条理清楚,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螺纹轴加工中,“左右切削法车制梯形螺纹”为本节课新授内容,教师在讲解中应强调根据梯形螺纹的牙型特点、车削方法如何磨制车刀,车削速度如何选择,左右车削梯形螺纹的具体步骤及方法,加工过程中如何使用量具去检测,最后的检验方法等。在讲解的同时注意启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并从学生所学的专业实际情况出发,引导学生用所学的理论知识指导生产实践,让学生理解掌握实习课题的操作要领,从而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

示范 示范操作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获得感性知识,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认识和理解,它是实习教学至关重要的环节,可以让学生具体、生动、形象、直接地感受到所学的技能技巧是怎样形成的。教师示范教学的时候,一方面,要关注学生的听课状况,组织好学生的观看位置,学生可呈扇形在教师周围观看,使每一个学生都能看清楚,另一方面,在教师示范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教材的要求进行,分别采用慢速操作演示、分解操作演示等方法,做到边示范、边讲解,穿插操作要领介绍,使讲、做一致,力求做到讲解清楚,步骤清晰可见。演示中教师要告诉学生一步步应怎样操作,为什么要这样做,对于简单的动作,示范一次即可,对较复杂的动作可反复示范多次。

职业技能实训范文第2篇

关键词:高职;职业技能核心课;物流信息管理实务;实训;翻转课堂

对于职业教育而言,培养学生职业技能是第一要务。[1]职业技能核心课是以技能操作、实训教学为主的课程,是传授专业技术,提高职业技能,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必要手段,是实现职业院校培养零距离上岗、高技术应用型人才的有效途径,其课堂教学形式为操作或实训。网络、信息技术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巨大变革的同时,也悄悄地改变着人们的学习态度和习惯。当前,高职院校以“90后”学生为主体,网络、新媒体和大数据对他们有着巨大的吸引力。因此,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要达到良好的效果,就要找到适合当代大学生特点的教学模式。翻转课堂是一种符合现代高职院校学生特点的教学模式,它充分地利用信息网络技术、移动学习和新媒体等手段创新课堂教学,主要采用课前微课自主学习,课内完成技能同化与顺应的方式。翻转课堂模式尤其适合以操作、实训为主的职业技能核心课程的教学,它能充分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其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实训课堂教学效果,实现实训课堂技能教学目标的顺利完成。

一、网络信息时代高职院校的学生特点

课堂教学改革是为了达到预期的课堂教学目标,重新对课堂教学实施全过程进行的思考、规划、设计与实施。在改革前,需要对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进行充分的了解、总结与分析,经过师生交流、专家座谈、问卷调查后发现,在网络信息时代背景下,学生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新媒体成为了生活的一部分

新媒体是学生获取新知识、新信息的主要来源。学生对微信、QQ、移动端APP等网络新媒体的阅读与学习带来的知识量,占据了他们在大学期间所获得总知识量中相当大的一部分。随着信息爆炸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学生更乐于从移动网、互联网、新媒体中得到知识和信息,这些新科技催生的产物已经成为当下大学生的新兴趣点,从而为教学改革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方向。

(二)社交的网络化

当今社会的网络化已经逐渐形成。人与人的交流可以使用社交网站、聊天工具、e-mail、博客和论坛;生活购物可以使用电子商务、团购网站和网络超市;知识的学习也能通过教育学习平台、MOOC课网、云课堂和精品课程网站来获得。网络已经渗透到了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像水和电一样成为了人们生活的必需品。学生的教育可以充分利用其社交网络化这一特点,使学生主动地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

(三)更容易接受“动”态的教学

现在的学生都喜欢“动”态的事物。打造“动”态的课堂教学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在建构主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构建以学生为学习主体,教师为学习促进者的教学图式,从而形成一种学生主动学习的“动”态教学;另一方面,要打破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讲、学生听的静态教学,营造一种“动”态的学习氛围,充分考虑学生的接受程度和个体差异,将学生引入易接受的教学形式,如微课、云课、幕课和移动课堂等。将微视频、动画和FLASH充分地融入到课堂教学中,通过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对职业技能核心课程教学进行改革,重构实训课堂教学,让学生的手、眼、耳、脑充分地“动”起来。

二、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翻转课堂(invertedclassroom)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网络信息技术、在线开放资源、精品课程网站和教育教学技术迅速发展的情况下,对现代职业教育起到推动作用的一种新型混合式教学模式。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学习理论突出以学生为教学中心,教师作为一个学习促进者,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建构,认为人的学习是一个图式、同化、顺应和平衡的过程。[2]翻转课堂的定义随着研究的深入及本土化的发展,也在发生着不断的变化,最新较为认同的观点是由焦建利等人提出的:翻转课堂是借助网络、终端、微课等技术,对家庭和学校的功能进行倒置,从而引发传统学校教育微观结构的系统变革,改变班级授课制齐步走的局面,践行个性化学习的一种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混合教学模式将线下课堂和线上网络的教与学,根据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做了重新调整,将难度小的识记和理解的学习通过课前线上网络资源,如微课资源库、云课堂、课程网站等的自学来完成。利用微信、QQ和Email等途径引导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并且在这些媒体上回收作业、展开网上讨论、调查问卷等形式,评估学生课前的学习效果,为课堂教学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学生带着问题来学习,更有利于分析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使得教师有更多的课堂时间与每位学生交流,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和差异化教学需要,从而实现“一对一”的教学。

三、基于翻转课堂的实训课堂教学改革研究——以“物流信息管理实务”为例

基于翻转课堂的职业技能核心课程实训课堂教学改革,能使学生获得贴近工作岗位的知识与技能。将教学由关注“教”转移到“学”,由“照顾大多数”到“照顾每一个学生”,将教与学精耕细作,践行“因材施教”的教学思想。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翻转课堂的本土化研究已经成为当前教育教学研究的热点。如谢幼如等人研究了翻转课堂与MOOC的有机融合问题,提出了面向公共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能力课的高校MF教学模式及其教学应用形式;[3]许英姿等人在“翻转课堂”理念、“因材施教”原则及课程特点的研究基础上,提出了工科课程的四种教学模式;[4]薛元昕提出了基于精品资源共享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改革,并完成了实例应用。[5]翻转课堂的职业技能核心课程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主要从课程技能点入手,按技能点的难易程度、递进关系和学习规律分为了三类:理论识记类、操作实训类和创新能力类。以下提出了实训课堂教学改革实施中的关键点和思路,并对三类不同的技能点,实施了翻转课堂本土化的教学设计与实践。

(一)职业技能核心课程——“物流信息管理实务”

“物流信息管理实务”是一门以实训操作技能为主的物流管理专业职业技能核心课程。该课程有十个模块,八个实训项目,实训课时占总课时的5/4,被列为浙江省高职高专省级精品课程,并为申报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做积极的准备。

(二)课堂教学改革的关键点

实训课堂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改革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实训课堂本土化教学效果,培养一线工作及管理岗位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其改革的关键点有以下四个方面。1.重新梳理职业核心课程的技能点。职业技能核心课程是以传授学生技能为主要教学目的的课程,而各技能点在本质上是有区别的,因此,在教学上应该有所区分。技能点的重新梳理是实现职业技能核心课程实训课堂教学改革的基础,完成技能点的梳理,有利于教师明确实训教学思路、教学目标;有利于实训教学的设计、组织和实施;也有利于学生了解各技能点的学习要求与目标,从而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来完成课堂内外的学习任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帮助学生组成学习讨论组、实训项目组、创新研究组和学习社区等,进而形成团队协作、互相竞争、自主学习和研究创新的教学气象。2.利用微课、微信和QQ等新媒体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利用微课网站、微信和QQ等新媒体,吸引学生注意力,创造学习情境,建立学生旧知与新知学习架构,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形成以学习兴趣、学习意识和意志力为主的学习结构。其中,微课是重要的学习资源,一般时长为几分钟,是以阐释某一知识点为目标,以短小精悍的在线视频为表现形式,以学习或教学应用为目的的在线教学视频,其核心是“短、小、精、悍”。[6]同时,还包含与该教学主题相关的教学设计、素材课件、教学反思、练习测试、学生反馈和教师点评等辅资源及教学。[7]在精品课程网站、微信群和QQ群等社交媒体上的交流、讨论与指导,可促进学生养成自主学习、自由学习、愉快学习的学习习惯,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3.重新构建学习情境的课堂教学全过程。学习情境包括“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四部分,由教师通过线上、线下的场地布置、项目设计、任务、共同协作、学生提问、师生互动、交流展示、教师辅导和评价激励等过程来实现,进而完成学生对知识、技能的主动学习。这样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过程,既解决了实训时间、场所等受限问题所带来的消极影响,同时,也兼顾了学生个体差异、学习动机激励等内动力因素。实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满足学生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培养学生个性化发展和创新能力的课堂教学目标。4.反思与改进课堂教学,创新课程多媒体在线教学资源。翻转课堂的教学效果会受到教学情境、微课视频、实训项目及信息化手段等因素的影响。在实训教学完成后,教师需要进行教学反思,针对学生容易出错、难懂的知识点,采取改善教学环境、更新微课视频、重新设计实训项目、丰富信息化等手段对课堂教学进行改进。如在“RFID技术及其应用模块”教学中,课堂教学安排在理实一体教室,以小组或分角色的形式,实施RFID的硬件选择、软件操作和现场实训等项目化教学,当学生有疑问时可主动通过微课、微信、QQ及精品课程网站等寻求帮助。或在教师的促进下,分析问题、讨论问题、共同研究和解决问题。教师将课堂教学反思与改进后的成果,放到课程网站,进而创造更多、更新的课程多媒体在线教学资源,以满足不同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要,为网络资源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打好基础。

(三)实训课堂教学改革思路

基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与学生特点,通过“物流信息管理实务”实训课堂教学的提前考量、媒体参与、激发动力、精选资源、二次备课、因材施教、组织协作和展示评价等环节重新设计,改变传统实训课堂“静态”的教、学、训模式,让实训课堂“动”起来,打造“做中学”“学中做”的高效实训课堂。基于翻转课堂的实训课堂教学改革,以提高实训课堂教学效果为中心,改革实训课堂教学的前导与呈现、组织与实施、巩固与评价、反思与改进四个方面(如图1所示)。1.前导与呈现环节。从当前网络信息时代背景下的高职学生特点出发,一方面,在实训课堂教学前,对学习动机、学习意识和学习意志等内动力因素提前考虑,利用微课、微信、QQ等新媒体在线学习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完成旧知的复习与学习新知的呈前学习;另一方面,通过学生前程学习的了解,如微课、前导作业的学习情况,教师进行二次备课,对课堂学习内容重新考虑,改造教学过程,精心、准确地选择适合当前学生新知内化、顺应的教学组织形式和资源。2.组织与实施环节。课堂教学的组织与实施不仅要考虑课堂内的教学,更要考虑课堂外的师生情感交流。课堂教学时,充分利用信息化媒体对教学的辅助作用,以图、文、视、动交替出现,将教师演示、学生操作、项目展示和典型问题分析等制作成小视频,及时上传到微信群、QQ群等新媒体,从而帮助学生对新知同化、顺应和意义构建。课堂教学之外,在新媒体上进行师生互动、交流与讨论,巩固课堂教学成果。除此以外,从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角度来讲,更重要的是教师可以通过微信、QQ等新媒体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用自己的情感因素来影响他们,让他们感受到教师的个人魅力,从而爱上专业课程。3.展示与评价环节。教师是学生学习情境的构建者,学习资源的提供者,更是自主学习的促进者。课内,学生通过操作PPT、图片、文字来汇报小组作业、实训操作、项目成果等。教师将学习重、难点录制成视频,上传到微信、QQ在线提问,或在课堂上,及时对学生的实训成果进行点评、讨论,尤其是针对典型问题、错误操作的分析和解决,从而构建有意义的学习情境。课外,师生在微信、QQ上交流与讨论课内作业、实训项目,学习上课时没有学会的实训或技能点,完成新知的内化、顺应。只有及时地对学生的展示作品完成师生打分、互评和奖励,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持续学习的动力,使其保持学习的主动性,为后续学习打好基础。4.反思与改进环节。这是对实训课堂教学效果的检查、思考和完善:(1)检查学生完成作业与操作实训的情况,根据作业与操作实训中反映出来的问题,找到相应的技能点;(2)检查问题技能点的教学内容是否存在太少、错误或产生歧义的视频、图片、文字,教学手段和方法是否适当,教学节奏是否过快;(3)改进该项目的教学过程,做好修改记录;(4)进行教学试验、观察修改后的教学效果,如果效果没有达到目标,则再进行修改。让课堂教学改革落到教育本身,使广大学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教学改革所带来的好处。

四、三类技能点的实训课堂教学设计实例

目前,省级精品课、物流管理专业职业技能核心课——“物流信息管理实务”课程已经有了微课、动态课件、课程网站、实施纲要等教学资源。为了取得更好的教改效果,达到职业核心课程的技能教学目标,对理论识记类、操作实训类和创新能力类技能点提出了三种翻转课堂的实训课堂教学设计。

(一)理论识记类技能点的翻转课堂教学设计

理论识记类技能点是指概念、定义及原理等,需要通过想象对抽象的文字进行理解和记忆,如什么是物流信息,物流信息是如何从数据转换形成的,什么是GPS,它的工作原理是什么,等等。理论识记是操作实训类技能点学习的基础,了解了各项目物流信息管理实务的概念、定义和原理,能更好地理解为何这样的操作是正确的,而那样的操作是错误的,为操作实训类技能点的学习打好基础。采用“翻转课堂”的教学设计,如物流信息、物流信息管理系统、RFID技术等定义、工作原理的教学。课前,学生通过抽象地想象、自主学习教师在微信群或QQ群上微课、案例、动画或其网络资源库地址,并完成课前作业、QQ群上回复教师的提问或课前学习的疑问,通过E-MAIL发给教师,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情况,进行“二次备课”,完成课堂教学内容、进度和工作量的设计;课内,教师对课前学生反馈中错误的、困惑的和不理解的理论识记类技能点,以判断对错、概念选择、案例分析等手段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营造概念识记类技能点的学习情境,完成对技能点的内化与顺应;课后,根据学生课堂的学习情况,布置必做和选做作业,强化概念识记类技能点的掌握情况。

(二)操作实训类技能点的翻转课堂教学设计

高职高专院校是培养产业一线管理、操作岗位技术型人才的摇篮。高职高专课程教学的关键在于学生是否能掌握操作实训类技能点,如WMS、GPS、TMS等管理系统的熟练应用、操作与构建。采用“翻转课堂”的教学设计,如WMS出入库项目操作实训。课前,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在微信群或QQ群上的微课或微课网络地址,完成WMS出入库操作项目的课前作业及QQ群上的问题讨论,教师根据作业及讨论的情况,进行“二次备课”,设计课堂教学内容的形式、过程及操作实训项目数;课内,教师根据操作实训类技能点的要求及课前学习反馈情况,布置课堂操作实训项目,采用个人全角色或小组分角色形式展开。当学生在操作实训过程中出现问题时,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问题的关键技能点,如WMS出入库项目中出现不法进行下一步时,可以回查上一步操作或查看流程是否有错、漏现象。通过微课再学习、小组讨论、同学协助等途径,让学生独立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通过自己的努力完成课堂操作实训项目;课后,教师将课堂中出现的主要问题及错误操作视频,在QQ群,帮助学生强化课堂学习内容,从而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创新能力类技能点的翻转课堂教学设计

创新能力类技能点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所需要掌握的技能,是建立在操作实训类技能点上,通过主动探索、创新思维、协同合作和动手实践来学习和掌握的。采用“翻转课堂”的教学设计,如RFID商品销售系统设计。课前,教师在QQ群上系统设计作业及微课,学生按小组分工,完成该创新能力类技能实训方案的设计。如RFID零售管理系统的硬件选择、系统组建等,以电子邮件的方式反馈项目设计过程中的困惑或无法处理的环节,提交给教师,教师根据学生反馈的情况,进行“二次备课”,准备创新能力类技能点的教学场地、设备和实训材料等;课内,先让学生以PPT或电子文档展示设计项目,其他各小组对方案进行评论、找问题,实施小组针对问题进行设计的改进,并完成项目实施,提交项目成果。成果评价由各项目组及教师共同完成,教师在整个创新能力类实训项目教学过程中起到引导、组织和协调的作用,旨在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敢于尝试的创新精神。

五、实践与总结

为了检验翻转课堂教学改革后三种实训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对两届三个物流管理专业班两两比较后发现: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改革的班级,其同类技能点的掌握速度、实训项目数和实训操作考核成绩,比没有实施改革的班级要高20%以上。实践表明,基于翻转课堂的实训课堂教学改革,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处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创新、勇于实践的精神。与此同时,对教师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只有掌握新技术、了解当前学生特点,才能抓住学生学习兴趣,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从而紧跟不断前进的教育信息化、网络化和社会化发展的步伐。

参考文献:

[1]黄炎培.职业教育机关惟一的生命是什么[J].教育与职业,1930(4):3-8.

[2]王晓,王岐本,张小清,等.浅谈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人体解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湘南学院学报(医学版),2007,9(2):69-70.

[3]谢幼如,倪妙珊,柏晶,等.融合翻转课堂与MOOCs的高校MF教学模式[J].中国电化教育,2015(10):40-46.

[4]许英姿,沈玉凤,华珍,等.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5,32(9):173-175.

[5]薛元昕.基于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15(29):97-99.

[6]曾春妹.谈微课程的内涵及其设计原则[J].高教论坛,2015(5):53-55.

职业技能实训范文第3篇

关键词:公共实训中心;职业教育;产业发展

河北唐山职业技能公共实训中心是经河北省政府批准,由唐山市建设的一个技术先进、设备高端、开展高技能人才培训和鉴定服务的职业技能公共实训中心。中心依托唐山劳动技师学院进行建设,建有现代机床加工、现代电气控制、现代机械设备维修、现代汽车维修、现代化工工程、现代焊接、现代物流、现代服务、现代信息等9个实训分中心,每年为经济快速增长和转型升级提供大量高技能人才。河北唐山职业技能公共实训中心将在如下几个方面发挥作用。

一、全面提升工业装备水平,引领产业发展方向

中心建设遵循“全新理念、瞄准前沿、科学布局、引领示范”的原则,建设一个既立足于服务经济转型升级、又具有高端示范引领作用的国内一流职业技能公共实训中心。规划建设的数字工厂引领未来工业的发展方向,紧扣“中国制造2025”产业发展战略,使信息化与自动化、个性定制化深度融合,推动唐山制造业价值链的全方位变革。规划建设的石油化工教学工厂、盐化工教学工厂瞄准唐山化工支柱产业。其中,盐化工教学工厂是国内首创,填补了国内空白。引进的五轴龙门加工中心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能满足航空航天、模具生产、汽车制造业及高铁、石油化工等高端制造的需求。焊接设备瞄准焊接行业自动化、智能化的发展趋势,以机器人焊接技术和高速焊接技术为核心,以满足城际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迅猛发展的需要,为区域产业升级转型和经济建设培养高技能焊接人才。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期,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变是现阶段的重要任务,而高端装备将大幅提升工业生产的自动化、智能化水平,成为发展的关键。

二、提高职业教育水平,推动现代化职业教育体系建设

从技工职业教育现状来看,无论是在师资队伍、实训条件、教学设施,还是在更新教学技能工艺等方面虽有一定基础,但与现代装备制造、化工、物流等项目的新设备、新工艺和新理念的需求,与先进制造技术领域对技能型人才的要求还有不小的距离。一是培养能力不足,规模小而散。现在许多技工学院都是几十亩校园,几百名学生,面积虽大,却由多个校区组成,导致培养高技能人才的能力严重落后。二是实训设备老旧,更新缓慢。长期以来因资金投入不足,大部分技工、职业院校实训设备还停留在传统产业、手工操作阶段,装备制造、化工、物流等多个专业远远达不到F代企业对新设备、新工艺和新理念的要求。三是专业规划不科学。突出表现在专业重复设置,传统专业远远落后于产业的发展要求,新专业建设严重滞后,造成技能人才结构性矛盾。四是师资队伍亟待提升。据调查,当前社会上急需的高技能人才,有相当一部分是职业院校急需的“双师型”教师。因此,加速培养“双师型”教师是职业教育发展的核心和关键。

河北唐山职业技能公共实训中心的建立逐步改变了这种现状。公共实训中心将完全按照现代企业化标准进行实习教学、生产加工,实现实习教学与岗位锻炼零距离接触,用企业明天的需求培养今天的技能劳动者。从政府服务角度看,可成为政府提供服务的桥梁和纽带,助推经济快速持续发展;从企业发展角度看,可以提高职工技能水平,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从职业教育发展角度看,可成为构建我市职业培训多元化、市场化体系,培养“双师型”师资队伍的重要载体;从共享型实训中心社会化角度看,可面向社会开放,提高设备利用率,增强自身造血功能与辐射作用,打造资源共享和可持续发展的广阔平台;从技能人才结构角度看,是破解我市人才结构性失衡的有效载体;从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角度看,是实现我市“两极”率先突破、“三带”跨越发展的人力支撑。

职业技能实训范文第4篇

关键词:职业技能型人才 实训教学 评估体系

高职高专商务英语专业最重要的目标就是要培养涉外职业技能型人才,目前国内的高职高专院校围绕这一目标,纷纷设置和开展专业实训教学,如校内模拟实训、校外顶岗实训等,实训体系已经初步建立起来,而且发展形势良好,但是,本应与实训体系一同发展的实训教学评估体系却是发展缓慢,很不完善,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和影响了商务英语专业实训体系的提升和发展。因此,加大高职高专商务英语专业实训教学的评估力度,势在必行。

一、高职高专商务英语专业实训教学评估体系相对薄弱,有待完善、提升

高职高专商务英语专业,必须要有意识的加大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交际能力的力度,全面提升其国际商务实践能力,从而最终培养出英语语言能力强、反应敏锐、技能全面的涉外职业技能型商务人才,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各大高职高专院校投入物力、人力,积极构建实训体系,主要有两大块组成,即校内综合模拟实训、校外顶岗实训,,但由于实训体系尚处在开始发展阶段,在许多方面存在不合理现象,有待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其中最薄弱的一个环节为实训教学评估,这也是一个最需要重点加强的环节。

目前高职高专商务英语专业的实训教学评估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以评分代替评估,评估过于简单,标准过于简单,综合性欠佳;二、评估过程以教师为主,学生只是被动的考核对象,师生之间缺乏良好的互动和互相激励的环节;三、以评估结果代替评估目的,导致实训教学评估没有延展性。

因此建立一套既符合专业特色,又能够对实训各环节进行有效监控的科学、高效的商务英语实训评估体系,对于商务英语实训教学、商务英语整体教学质量乃至高职院校的职业培训效能的提高都有着重要意义。

二、高职高专商务英语专业实训教学评估内容及指标

高职高专商务英语专业实训教学评估是一个对实训教学各方面各环节的多元综合评估机制, 担负着对学生实训效果、实训成绩综合评定的重任。要想真正对学生实训质量进行科学客观公正的评价,仅仅从效果和学生实训成绩来看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把各个制约因素作为基本考查要点,从多方面进行评定。就高职高专商务英语专业实训教学评估而言,实训管理、实训内容与改革、实训条件、指导实训的师资、实训组织过程及实训效果这六大方面应当作为实训教学评估的一级指标,然后对这六个方面进行细分,把影响一级指标的各个因素作为二级或者三级指标,并以各指标的重要性划分权重,而且,评估指标中应加入学生评价环节和就业考评,以更好的激励学生,更具就业指导性,这样的评估结果更人性化、更公正、更真实、更准确。

三、高职高专商务英语专业实训教学评估操作方式

(一)量化评价与质性评价相结合

所谓量化评价,就是指能够采用数量分析或推断的方法,把复杂现象简单化,对所评价对象在数量上进行描述的一种方法,对评价对象而言,量化评价能够得到高度的控制,通过对评价对象进行一定的统计、计算和分析后,能够得知与评价对象密切关联的一些因素的数量特征,从而可以在量上对评价对象给予相对准确的判断。商务英语专业实训教学评估也可使用量化评价的方式对内容进行分类、对指标进行分级,确定各个指标的权重,这种方式评价标准清楚明白,结果公正准确,既十分具体,又非常精确,还能够进行验证,但从另一个方面来看,量化定价也存在一定的缺陷,主要表现在对评价对象的控制上过于严格,试图以对过程的严格控制来得到最正确的结果,但实际上是不可能,因为在实际的评估中,有很多的不确定变量因素,评估过程根本不可能得到百分之百的控制,因此,如果仅仅依靠量化评价,就会把那些不能测量的重要方面忽略掉,最终导致对评价对象的认识不准确,评估的可信度也大打折扣。因此,商务英语专业实训教学评估还要和质性评价结合起来,这样才更为科学。所谓质性评价,就是通过一定的调查,从而对评价对象的特征进行更加细致和充分的描述与评价,最终达到说明其重大意义,加深对其理解的作用。质性评价更侧重于对评价对象在实际真实情况下的关注,更多的是根据评价对象在各种具体的环境中发生的作用,对它的一些性质和特点得出合乎情理的结论,它是一种非常领先的评价模式,在对一些较为复杂的现象进行评价时较为适合。在高职高专商务英语专业实训教学评估内容及指标的考核中,我们引入质性评价,对老师工作态度、学生实训态度、老师实训组织、老师指导情况等指标进行质性评价的详细描述。并分成各个等级,有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它们再相应的分值,然后在评估中参考这些分值,最终就会得出一个相对真实、客观的评估结果,这种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是非常科学的。

(二)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所谓形成性评价,就是在对学生进行教育活动的过程中,对学生的知识、技能、态度及学习进展情况进行严格的监控和深入的评价,并且把结果及时反馈给对老师和学生,而且利用得到的信息对教学实施调整,从而很好的满足学生需要,最终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而终结性评价则是在教学活动终结时进行的一次性结论式评价。商务英语专业实训教学作为一个持续的动态的过程,在评估时应该以形成性评价所占较大比例,再与质性评价内容相结合后,对评价对象进行终结性评价,这样的评估模式才是科学而具有可信度的,也较容易进行实际操作。

(三)评价与元评价相结合

元评价是对评价的二次评价。元评价可以有效的监控、适度的调节评价活动,对评价过程中的进度、方向、评价策略等进行反馈和修正,并对衡量一个评价再推广应用的价值性大小非常有帮助,高职高专商务英语专业实训教学评估既要关注后续延展性,还要对评估结果再次进行深入的分析、有效的利用和再次的评估,这样才能使高职高专商务英语专业实训教学体系发展的更加完善,使评估模式在自我审核和再次评估中能得到不断的改进。

四、“职业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评估方式

(一)深入一线调查制定考核办法

组织专业教师深入用工一线,调查目前商务英语就业现状,企业招聘要求和日常工作专业知识与技能运用状况,形成符合当前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考核办法。

(二)“分散式”考核方式

所谓分散式考核方式就是将原本期末进行的一次性考试分散在学习过程中,把考核从一次到多次,从一方面到多方面,从开始到成功,教师要将学生的考试时问和次数以及最终合格的时间都做详细记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利于教师了解每位学生,掌握每位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有利于教师因材施教。也使学生避免了因紧张等发挥不正常因素影响考试结果。

(三)“分组式”考核方式

结合学生的兴趣和习惯、按将来可能的就业习惯、按照教学的项目进行的协作分组方式,根据学生实际就业的方向特点将学生分成小组,分组可以由教师和学生协调进行,进一步体现因材施教,也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四)“实干型”考核方式

实干型考核方式分两种:一是引入一些实际企业项目进行命题,考生完成企业实际项目 “技能型案例考试”、基础知识和逻辑思维能力的标准化考试,获得理论考试成绩和“能力测评报告”,按百分比形成考生最终的成绩。“实干型”考核方式让学生到企业中去实习,由专业的工程技术人员作为其实习单位的指导教师,让学生接触工作第一线,认真记实习日记,在实习结束后根据指导教师的评语以及实习报告质量评定学生最终成绩,最大限度实现考生就业与企业招聘的零距离,是最有效的考核方式。

五、结束语

教学评估具有诊断教学问题,提供反馈信息,监督教学实施,提高教学科学化、规范化水平,调控教学体系建设的功能,建立一套高职高专商务英语专业实训教学综合、科学、有效的评估模式,以评估结果为改进实训教学体系之依据,实行“职业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考核方式,保证高职高专商务英语专业实训教学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隆平,陈志雄,夏丰.高职生实习实训质量指标评价体系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教学版,2006(26):70

[2]张扬.论课程评价中的量化评价与质性评价[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3):37

[3]钟启泉.新课程师资培训精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6):53

职业技能实训范文第5篇

关键词:士官;院校;职业技能

一、什么是职业技能鉴定

职业技能鉴定是按照某一职业要求,对劳动者的技能水平进行评价和认证的活动。我国现行的职业技能鉴定是随着社会发展应运而生的技能人才评估机制,是在工人技术等级考核(八级工)制度基础上逐步建立和发展起来的。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国家经济建设的不断深人,职业技能鉴定作为一项技能人才评价制度在整个社会进步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特别是兵役初度改革后,军队特有专业在士兵中的比例越来越大,作用越来越重要。但是,军队许多特有专业尚未开展职业技能鉴定,没有实行“持证上岗”,不能对特有专业技能人才进行有效评估。

二、士官院校职业技能鉴定的意义

(一)实施职业技能鉴定是适应国家职业技术教育改革的需要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指出:“积极推进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推进职业学校专业课程内容和职业标准相衔接。军队士官院校,应完善岗位任职制度,执行“先培训,后上岗”的规定,实现专业教学与士兵职业技能鉴定融合对接。

士官院校职业技能鉴定从目的来看,是为准确评价士兵专业技能水平,全面实行任职技能资格制度。它把国家关于技能人才的技术等级规定作为士官选取的必要条件,使士官技能评价体系更加科学,选拔保留人才标准更加严格,有利于激发广大士官献身国防、爱军精武的热情。

(二)实施职业技能鉴定是推进士官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

在军队院校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参照国家职业标准要求,借鉴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模式,着力引导和培养学员打牢技术基础,强化专业技能,满足任职需要,适应长远发展,有利于全面提高学员的综合素质,加强和提高部队战斗力。还有利地推动学校教学内容与组训方法的改革,加强教员队伍建设,促进教学保障条件等教学资源的整合与发展。

三、推动士官院校职业技能鉴定的措施

(一)修订教学大纲、课程计划,改革教学内容,突出课程教学模块化

要把士官人才培养目标和未来岗位标准有机地结合起来,将职业技能鉴定内容渗透于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学环节之中,把鉴定目标作为教学目标之一。在专业课程教学大纲中,把职业技能培养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形成从理论教学的课堂讲授到实践教学的实训课、实习课、部队实践等教学环节一条龙式技能培养路线。教学计划要突出应变性、实践性的原则,特别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应以培养本专业最贴近的职业技能为中心。

改革课程模式,建立以任职教育为目标,以岗位技能要求为核心的课程模式。依据部队的需求,以部队岗位能力为切入点,强调以培养岗位能力为主线,让学员先接受岗位共同的基础教育和基本技能训练,并依据学生个体的能力、兴趣以及岗位需求,进行职业技能的培训。

(二)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学员对职业技能鉴定的认识

学员是职业技能鉴定的主体,学员是否愿意参加职业技能鉴定是做好此项工作的关键。为了使学员能够充分认识职业技能鉴定的必要性,士官院校加大对职业技能鉴定的宣传力度,分别召开有关教学工作会议,认真深入的宣传职业技能鉴定的重要意义。经过宣传使学员认识到进行职业技能鉴定是适应部队发展的需要,对自己将来岗位任职很有帮助,提高学员学习的积极性

(三)专业设置要以部队为导向

专业设置是部队需求与实际教学工作紧密结合的纽带,专业设置是实现士官培养目标和体现士官教育特色的基础工作,也是士官院校主动适应部队需求变化的关键所在。把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基层部队应用性人才作为培养目标的士官院校,必须以部队对人才的培养的需求为导向,针对实际需要,紧密围绕培养技术应用性士官人才这一宗旨,按照技术领域或岗位(群)的需要科学合理地设置专业和调整专业,建立主动适应部队发展需求的专业调整机制,只有这样,士官院校才能具有快速反应能力,能够较快地适应部队岗位需求的转换。

(四)加强实训基地建设

实训基地是一个集人、财、物、教学、信息等要素有机组成的实体。实训基地的建设首先要尽可能符合部队岗位实际,努力体现真实的岗位环境,让学生得到实际操作训练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其次要紧跟时展的步伐,要体现新形式下作战新特点,使学员在实训过程中,学到和掌握本专业领域先进技术。最后要充分利用有限资源,最大限度地节约资金,尽可能使所建设的实训基地适用性强,能进行多学科的综合实训,相关专业尽可能通用。

建设好相对稳定的实训基地,士官院校要根据自身专业设置、岗位能力需求与部队联合开辟校外实训基地,实现与实训条件的部队沟通和资源共享,充分发挥部队作用,提高教学质量,解决实训条件滞后于部队实际的难题。实训基地建设需要突出对学员操作技能、专业技能和综合技能的培养和训练,走教学服务部队的道路。学员通过实训,完成相关岗位应知应会的基本训练,为他们顺利通过职业技能鉴定,考取职业资格证书,实现与部队岗位的“零距离”创造条件。

(五)严格选拔培训,加强考评员队伍建设。

严格从专业教员中选拔了教学经验丰富的骨干教员,并从部队聘请专家担任考评员。应加强考评员培训,定期举办考评员集训班,聘请国家职业技能鉴定中心、总部领导和专家,就考评技术和相关政策法规作专题辅导;组织编印培训教材,加强考评人员系统学习和重点掌握相关知识。利用部队资源,以及向部队专业岗位聘任兼职教员,不断扩大兼职教员队伍,充分发挥兼职教员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刘术人等.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分量几何?[N].中国教育报.2005.01.

职业技能实训范文第6篇

关键词:公共实训基地; 职业技能人才

近年来,在国家的高度重视与大力支持下,我国的职业技能教育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在这种背景下,绍兴市公共实训基地成立于2006年11月,是浙江省第一座由政府和学校双方合作建成的公共实训基地。基地以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依托,由绍兴市人民政府和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按共同出资建设。在绍兴市政府的关注推动下,绍兴市公共实训基地的职业技能教育体系不断完善,办学模式不断创新。但在发展的过程中还是出现了一些问题与不足,这从某种意义上来阻碍的经济的发展。

一、绍兴市在职业技能人才方面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一)职业技能人才结构性矛盾突出,人才行业分布欠均衡

从绍兴市职业技能人才行业的分布情况来看,各类职业技能人才主要集中在教育系统和机械制造系统,同时,从职业技能人才的结构分布情况来看也欠均衡,大部分的职业技能人才集中在传统产业、事业单位及高校,高新技术产业人才短缺现象更为严重。

(二)企业员工难有培养与培训的保障,职业技能人才偏“老龄化”

相当一部分企业对人才的培训不够重视,对专业技能人才规定的继续教育的时间更是难以保证,知识的更新缓慢。目前绍兴地区所需的职业技能人才尤其是高级职业技能人才十分紧缺,且普遍偏“老龄化”,已出现了青黄不接的局面。

(三)“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有待加强

近年来浙江工业职业就似乎学院与绍兴市的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加强了“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通过多种培养渠道,不断得到改善,但是目前真正的“双师型”教师还较缺乏: 一是地方政府和部分职业院校、职业培训机构本身对“双师型”教师的培养与投入力度十分有限; 二是现已被认定的“双师型“教师中,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忙于一线教学,几乎没有在企业锻炼的机会。

二、加大职业技能人才培养力度 积极扶持绍兴市公共实训基地发展

(一)政府扶持,市场运营,措施到位

近几年来,基地紧密结合绍兴地区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根据绍兴战略性新兴产业对高技能人才需求,按照国家示范性公共实训基地建设标准,全力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不断满足社会急需的高技能人才培训需要,从而更好地体现基地的公共性、公益性、先进性和示范性。

(二)多方互动,多途径、多形式推进各项培训工作的开展

多年来,基地本着公益性、公共性的原则,主动出击、积极协调,多途径、多形式推进各项培训工作的开展。

1、采用“超市式”、“模块化”培训新模式,继续开展高层次技能人才培训

公共实训基地为了解决学员学习和工作的矛盾,根据学员职业特点和企业生产实际,开展有针对性的公共实训,进一步推进和完善“超市式”、模块化的培训模式。通过“超市式”培训的引入,大幅度的提高了学员的到课率,以人为本的培训理念得到了较好体现。

2、派教师下车间、送技术进企业,灵活开展企业员工技能素质提升培训

随着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步伐,加快职工技能水平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越来越大,企业越来越重视职工的技能提升。培训前期,我们主动与企业人事、培训等部门深入沟通与交流。培训期间,我们把培训教室放在企业、送培训教师进车间,在不影响企业生产的前提下,对企业员工进行不定时的技能提升培训。基地成立以来已经与海亮集团有限公司、浙江卧龙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浙江陀曼精密机械有限公司等数家企业合作开展此类培训,培训效果明显。

3、开展暑期中职师资高技能培训班、研修班为广大中职教师专业技能提升服务

开展职业院校、培训机构实训师资培训,提升实训教师的技能素质和教学水平是基地开拓技能培训新领域的重要工作之一。基地承担了绍兴市中职师资数控加工技术、机修钳工、计算机网络管理员、计算机维修工等职业工种的技能和再教育培训;同时,基地还承担了省内十余所职业院校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培训,开设了计算机应用技术(网络技术)、数控编程与加工等研修项目。

4、搭建优质技能竞技平台,提升社会、企业和学校技能人才队伍素质

基地拥有一大批技艺精湛、经验丰富的培训指导教师和功能齐全、设备先进的硬件设施。进行不同工种的竞赛培训和辅导,大大提高学员的综合能力,为绍兴地区企业员工、职业院校师生在各级各类技能竞赛中取得良好成绩打下坚实基础。从近几年的反馈信息来看,社会反响较大,具有了良好的社会影响力。同时充分利用基地的硬件资源优势、专业师资优势和组织管理优势,积极承接省、市各级各类的技能竞赛,精心组织、合理安排,受到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5、与企业紧密合作,开展“双元制”成人学历教育,扎实推进高技能人才培养

基地依托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的资源优势,先后与新昌轴承行业协会、卧龙控股集团公司等多家单位合作,开设机电一体化,计算机技术应用、数控技术、染整技术等专业,开展中长期高技能人才培训。“双元制”高技能人才培养根据企业生产实际,结合岗位要求,针对性地制定培训计划,设置培训模块,双方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同时,为保证人才培养质量,基地定期召开咨询会议,与有关领导、专家和工程技术人员沟通、咨询、论证、完善培训计划,学校和企业共同参与实施,得到企业领导和学员的好评。

技能人才培养工作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是关乎绍兴市可持续发展的一项大计,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将发扬争优创先、开拓创新的精神,以只争朝夕的紧迫感,以责无旁贷的使命感,以主人翁的责任感,为开创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新局面,为实现绍兴市乃至浙江省职业技能鉴定事业跨越式发展而努力奋斗。

参考文献

1 孔宝根.绍兴职业技能培训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绍兴职业技术学院,2011.

职业技能实训范文第7篇

Fan Kun; Liang Jing

(Xianyang Vocational Technical College,Xianyang 712000,China)

摘要: 旅游管理专业实训基地建设是高职院校实施职业技能训练和职业素质培养的基础条件,是提高学生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的根本保障。本文首先提出高职院校旅游专业加强实训基地建设的重要性;针对高职旅游专业实训基地建设存在的问题,阐述了建设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实训基地的创新举措,以期对高职旅游实训基地的建设起到借鉴作用。

Abstract: The training base construction for tourism management major is the basic condition to implementing vocational skills training and vocational quality training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nd the fundamental guarantee to improve the overall quality and professional skills of students. This paper first proposed the importance of enhancing training bases in vocational tourism major, and based on the problems described the innovative measures of building vocational training base for tourism management major, with a view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vocational tourism training base.

关键词: 高职 旅游专业 实训基地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tourism major; training base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21-0283-01

0引言

我国旅游业的迅速发展,需要大量有知识、有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旅游实训基地是高等职业教育旅游类学生实施职业技能训练和培养职业素质的必备条件。学生通过实训,能够受到良好的技能训练,掌握当前一线所需要的关键技术和职业技能,提升自身的就业竞争力。因此,为了适应新形势下旅游业对人才的需求,旅游管理专业必须加强实训基地建设,以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

1实训基地建设的重要性

加强高职旅游专业实训基地建设,是对旅游专业学生实施职业技能训练和职业素质培养的重要保障,是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在校期间的实训基地实习,对学生以后的就业有很大的帮助。

1.1 校内实训基地是培养学生职业技能的重要场所通过校内实训室的实训来完成基本技能的训练,培养学生的专业职业技能。通过模拟仿真训练,培养学生处理问题的能力。条件好的校内实训基地还具有职业资格技能培训与鉴定功能。学生在校内通过技能鉴定取得职业技能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毕业时获得“双证”,大大促进了学生的就业。

1.2 校外实训基地是学生实习和转变为“职业人”的重要场所 校外实训基地不仅为学生创造了真实的实践环境和氛围,提升了其专业知识和技能。而且校外实习,面对的是客人,学生的身份也转变为“职业人”,可以真正的了解企业文化和需求,学习一些管理理念和经验,了解旅游企业运营情况,培养良好的服务意识和职业道德,积累工作经验,为就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3 实训基地又是培养“双师型”教师的平台很多高职学院的教师一般都是从学校毕业就直接走向讲台,因此会缺乏一定实际操作能力和相关的专业技能。而实训基地的建设可以使其在掌握较高的理论教学水平上,同时也具备了实践操作的能力,为将其培养成“双师型”教师奠定了基础。

2高职旅游专业实训基地建设存在的问题

2.1 校内旅游实训基地建设水平低主要表现在实训基地数量少,导致很多专业实训课程不能够开设,严重制约了实训教学质量。而且校内实训场所普遍存在条件差、功能有限、设施陈旧,缺乏针对性,不能很好地与专业技能训练有效对接等问题。其次是实训设施设备陈旧、落后、功能单一,使得实训教学的不规范和不完整,从而严重影响实训教学效果。

2.2 校外旅游实践基地建设滞后主要表现在:一是校外实践基地数量不足、质量不合格,从而导致学生缺少轮岗实习的机会,并且有些实习岗位与专业不对口。二是校企合作形式单一、合作层次低、合作内容少,合作不紧密,严重影响实习效果。

2.3 实训师资力量薄弱,影响实训效果师资队伍是实践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师资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决定实践教学质量的高低,也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各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授课教师不少,但实践经验丰富、眼界开阔、高质量的专业师资却极端缺乏。师资队伍薄弱已经成为制约旅游高校实践基地建设的重大障碍。

3高职旅游专业实训基地建设的创新举措

3.1 提高思想认识,加大资金投入充分认识到旅游专业实训基地建设的重要性。实训可以将学生课堂上的理论知识转变为实际操作能力,也可以检验和巩固理论教学质量。为学生日后的就业提供了有力的帮助。因此对于一些实训硬环境差,实训教学设施、设备及相关视听资料严重匮乏的学校,需要投入大量资金进行建设。

3.2 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思考根据旅游专业人才的培养要求,建立一个设备齐全、功能先进,能够满足技能模拟训练的需要,为学生创造仿真模拟特征的实训室。给学生提供一个直观形象的多功能现场教学与扩大专业视野的场所。校内实训基地要有利于学生在较短时间内全面、系统地了解实训设备,有利于学生学习专业课程,提高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能尽快适应岗位打下良好基础。

3.3 建立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校外实训基地是对学生直接参加生产和实际工作进行现场培训。考虑到学生毕业后的就业方向,校外实训基地应该是多样的,至少在旅行社、旅游景区及三星级以上的酒店各具一个。为做到对学生高起点、严要求,在选择时要求实训基地具有良好的社会形象、先进的经营管理理念。学生通过进入企业顶岗实习,亲身体验、处理、解决服务与管理实践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从而提高将所学理论运用于实践的能力。

3.4 加强实训教材建设,编写实训大纲,制定实训规章没有合适的实训教材,实训教学内容很难规范,教学质量很难保证。编写出版旅游管理专业实训教材,使实训更加正规和系统。组织教师编写实训教学大纲。规定实训的基本目标和要求、实训的组织与实施办法、实训的过程管理和实训教师上岗制度及职责。

3.5 加强实训师资队伍建设高职院校要采取措施大力加强实训师资队伍建设,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双师型”、专兼结合的实训师资队伍。实训基地是高职教育质量、特色的保证。实训是培养技术型或应用型人才的有效手段,实训基地是培养学生实际能力的一个重要场所,是高职学生走向社会的起点。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实训基地是培养学生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必不可少的条件支撑。加强高职高专旅游类专业实训基地建设,是对旅游类专业学生实施职业技能训练和职业素质培养的重要保障。学生只有通过在校内、外实训基地实训、实习,才能形成良好的职业技能,形成高职生的就业优势,使旅游专业毕业生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伏六明.高职高专旅游类专业实训基地建设与实习监控管理模式的创新[J].中国高教研究,2009(5).

职业技能实训范文第8篇

一、建立一个综合性教学平台

可以利用区域规划的思想来创新职业技能教育教学模式,完善当前的专业场地建设,将教学与实训、创新与应用很好地融合在一起,建设一个教学研的统一职业技能教学平台,以物联网专业建设为例,可以将实训室规划为工业物联网(智能工厂)、智能家居系统、智能农业系统三个典型的实训教学区。

二、一体化教学区域规划与功能描述

为实现综合性的职业技能教育功能而进行的区域规划,区域功能描述如下。

1.工业物联网(智能工厂)实训区

该区域是一个智能工厂综合实训教室,一个贴近实际的工厂,利用物联网技术和设备监控技术,把整个工厂连接成一个网络,加强信息管理和服务,合理编排生产计划与生产进度,在生产过程的各个阶段实时监管,及时正确地采集生产线数据,提高生产过程的可控性,减少生产线上的人工干A。学生在这个智能工厂综合实训室里,负责物联网相关设备、零部件的安装、综合布线、系统调试、运行维护工作。

2.智能家居系统实训区

该区域是一个智能家居综合实训教室,利用传感器技术、网络通讯技术、自动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将家居生活相关的“室内和室外的”设备设施集成,并由系统管理软件,构建高效的住宅设备设施与家庭日程事务的管理系统,让用户通过人机界面实时了解诸如室内外大气质量、温度、湿度,各设备设施状态,异常状态能产生声光报警和火警远程联动报警,并可以通过触摸屏、无线遥控器、电话、互联网或者语音识别等多种方式控制家用设备,调整设施状态,家居内各种设备设施相互间可以通讯。用户既可以独立控制单个设备,也可以由设备设施自己根据各自不同的状态互动运行。智能家居内应设置图像识别部件和管理软件控制策略,以判断主人是否处于危急状态,并由此自动远程联动报警。学生在这个智能、便利、舒适的家居综合实训室里,完成物联网系统相关设备、零部件的安装、综合布线、系统调试、运行维护工作。

3.智能农业系统实训区

该区域是一个智慧农业物联网实训室,类似于一个蔬菜大棚,应用自动控制技术、传感器技术和网络技术,将蔬菜农作物、花卉生长过程全面监管和精准调控,搭建一个无线网络监测平台、开发基于物联网感应的农业灌溉控制系统,构建能实现智能化农业控制的网络化管理的智能农业大棚物联网信息系统。这个系统至少要实现温室智能化控制、节水灌溉控制、精准施肥控制,并通过大屏幕信息显示系统进行展示,使学生掌握物理信息系统标志与感知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网络理论与技术和数据分析与信息处理技术等知识在农业的应用,训练智慧农业物联网系统安装、调试与运行维护技术。

三、基于区域规划思想的职业技能一体化教学实施方案

以智能农业系统实训区为例,规划建设一个智能农业实训区域,在这个特定的区域里配置全面、系统的实际产品和控制对象,形成完善的实景教学情境,以实现综合性的职业技能教育功能。智能农业实训系统是从农作物的生长环境监测和控制,到农产品的溯源追踪,最后到农产品的安全监测,提供了一套完整的智能农业物联网专业技能实训方案。

四、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