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肿瘤治疗

肿瘤治疗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肿瘤治疗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肿瘤治疗范文第1篇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1.009

随着现代医学发展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的提高,人们逐渐从分子、基因水平对肿瘤的发病机制有了,肿瘤的靶向治疗技术应运而生,成为近年肿瘤治疗领域研究的热点。肿瘤靶向治疗理论机制不断完善,多种治疗手段应用于肿瘤的治疗,并在临床实践中取得了的成就。就肿瘤靶向治疗技术的现状简明分类并阐述如下。

生物靶向治疗

上个世纪80年代Rosenberg发现IL-2活化的NK细胞(LAK)对多种细胞肿瘤细胞具有杀伤活性,将这一性质应用于肿瘤的治疗并取得了一定成效,开创了了肿瘤治疗的新时代-生物治疗。

细胞因子技术:最早被批准生产用于治疗肿瘤的细胞因子药物有IFN-α、白介素、及TNF、转化生长因子β、集落刺激因子、趋化因子以及胸腺素等10余种药物。近年来还发现了许多在抗肿瘤的免疫反应中起到不同程度作用的新的细胞因子,如FGF、PDGF、EGF、肝细胞生长因子(HGF)等[1]。然而,部分细胞因子在治疗过程中存在严重的不良反应,近年来人们试图通过突变或基因重组等方法,将细胞因子的基因转导至肿瘤细胞内,提高肿瘤局部药物浓度,达到直接杀伤肿瘤细胞、降低不良反应的目的。

过继性细胞免疫治疗技术:过继性细胞免疫治疗是将有肿瘤杀伤活性的自身或同种特异性或非特异性“免疫效应细胞”输注给肿瘤患者[2,3],直接杀伤肿瘤细胞达到肿瘤治疗的目的。目前临床应用的免疫效应细胞有细胞毒T细胞、NK细胞、树突状细胞等。近年来该技术与分子靶向药物有机结合产生了一种新的治疗模式,即分子靶向-过继性细胞免疫治疗。其中分子靶向药物扮演双重角色,除了药物本身对肿瘤细胞的毒性作用外,还作为“刺激诱导”源[4],诱导肿瘤细胞表达免疫激活物NKG2DLs,与NK细胞表面NKG2D结合,激活NK细胞的杀伤活性。

单抗及偶联物技术:目前临床应用的单克隆抗体有美罗华、赫赛汀、IMC-C225、Bevacizumab等,很多单克隆抗体没有杀伤肿瘤细胞的能力,需要通过交联的方式,携带一个细胞杀伤介质,形成一个偶联物结构[5],这些偶联物最突出的优点就是提高了抗癌的活性,减少了对正常细胞的损伤。随着DNA重组技术的发展,将部分或全部人源抗体的编码基因克隆到真核或原核表达系统中,体外表达人-鼠嵌合或人源化抗体;或转基因至剔除自身抗体编码基因的小鼠体内主动免疫,诱生人源抗体。因此,基因工程抗体的根本出发点是解决鼠源性问题,其优点是人源化或完全人源化抗体,均一性强,可工业化生产[6]。

肿瘤疫苗技术:免疫系统是人体重要的防御系统之一,机体正常免疫应答赋予识别自我与非我,及时清除体内衰老、变性的细胞,监视突变细胞并将之消灭。肿瘤细胞是人体的突变细胞,理论上只要充分调动机体的免疫功能,特别是肿瘤特异性免疫功能,就能将肿瘤细胞清除。肿瘤疫苗就是利用肿瘤细胞或肿瘤抗原物质诱导机体的特异性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以增强肿瘤的免疫原性和机体的抗肿瘤免疫应答,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由于肿瘤细胞自身存在免疫原性弱、MHC分子表达下调或异常、共刺激分子缺失等特点,细胞全瘤疫苗引发的免疫排斥反应较弱,疗效差强人意;肿瘤疫苗在对肿瘤细胞杀伤的同时可能产生针对正常组织细胞的免疫反应[7],这对肿瘤疫苗临床应用的安全性及高效性提出了挑战。融合疫苗及可调控疫苗分别针对相应缺陷找出了新的解决方法。目前,噬菌体展示随机肽库技术是寻找特异性肿瘤抗原的创新方法。

基因治疗技术:近年来有很多研究致力于改造病毒的天然嗜性,使之特异地导向靶细胞,即载体重靶向。对载体重靶向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8]:①在载体重靶向的过程中是否保留或部分保留病毒载体的天然嗜性;②重靶向的载体是否比保留天然嗜性的病毒载体对靶细胞更具有特异性,对机体是否更安全。很显然,不依赖于基因组改造的重靶向载体保留了病毒载体的天然嗜性,因而仍存在再感染时的安全性问题;而依赖于基因组改造的重靶向载体则部分或全部失去了病毒载体的天然嗜性,因而对靶细胞感染更具有特异性,但是其感染效率却可能会因此受到影响而降低。

物理靶向治疗技术

放射治疗发展至今已有近40年的历史,高精度、高剂量、高疗效、低损伤仍然是现代肿瘤放射治疗追求的目标。常用的物理靶向治疗技术有立体放射外科、三维适行放疗、调强放疗、超声聚焦刀等,不同的治疗方法采用的定位及引导方式略有不同。刘伟玲等研究[9],提出将认知系统模型引入靶向治疗,通过将肿瘤图像、温度场分布信息集成,并结合图像识别技术、力场模拟及气泡填充技术处理后得到氩氦刀探针,用于治疗过程中的实时引导,确保了靶点定位、穿刺及引导的准确性,以靶向破坏目标组织,而对周围组织损伤最小。

其他靶向治疗技术

纳米技术:目前国内外发展的纳米药物载体种类繁多,主要有磁性纳米粒、脂质体、微乳、生物可降解高分子纳米粒、基因转到纳米粒等。其中磁性纳米粒及脂质体是研究的热点,在一些动物的模型治疗中表现出了独特的优势[10]。①磁性纳米颗粒:磁性药物靶向治疗是指将药物、生物活性物质或放射性核素等包裹、吸附或连接于适当的磁活性成分中,在足够强的外磁场的作用下到达并定位于肿瘤,使含药物选择性定位释放在目标肿瘤部位,对正常组织无影响或影响较小,从而实现靶向治疗。Zhu AP等通过化学方法将喜树碱(CPT)与多糖修饰的磁性纳米铁颗粒结合后[11],与蛋白质非特异结合程度较低,并且所携带的药物能过持续稳定的释放,这就大大提高了喜树碱在体内的抗肿瘤效应,减少了不良反应。此外,为了检测磁性纳米铁颗粒携带并释放CPT的药理学活性及评估细胞毒性,该小组还完成了针对7721例肝癌细胞的体外细胞毒实验,结果表明磁性纳米铁颗粒所携带的CPT活性得到增强并能有效纳米颗粒释放到癌细胞中,增强了抑癌活性。Zhu LZ等将5-氟尿嘧啶装填入聚氨基葡糖(CS)修饰的磁性氧化铁纳米颗粒(MNPs)中[12],得到了CS-5-MNPs,并对CS-5-MNPs进行了体外实验,研究表明5-FU可以在不同的冲液中缓慢释放,从而降低了细胞毒性,并显著的促进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②脂质体:靶向脂质体是将脂质体与某些单抗或其他靶向介质偶联,利用其靶向性将包裹于脂质体内的抗癌药物特异的运送至靶器官,以达到靶向治疗的目的。Suzuki等用抗转铁蛋白受体(TER)单抗与脂质体偶联制备成靶向脂质体,其中脂质体包裹阿霉素,能特异的靶向富含TER的细胞,观察对人白血病及其耐DOX亚株(K562\ADM)的作用,结果显示这种脂质体能促进阿霉素进入K562\ADM细胞内,从而大大提高阿霉素对K562\ADM的细胞毒性。

超声微泡技术:超声微泡是由惰性气体为核心和磷脂类化合物、糖类或高分子多聚物为外壳两部分组成,大小相等于红细胞,直径不超过5微米,可自由通过组织器官的微循环。若在其表面装配上特异性的配体和(或)单克隆抗体,即构建成特异性靶向超声微泡,它通过免疫反应和生物效应,直接与特异性的抗原分子或受体高效靶向结合,因而具有高度的特异性和靶向性[13]。超声微泡技术应用于肿瘤靶向治疗,是将抗癌药物和(或)基因以非共价键的方式黏附于微泡的外壳或包裹其中,通过静脉注射到达肿瘤部位,在超声能量的作用下产生空化效应直接损伤肿瘤细胞,同时产生声化学反应增强基因的转染和药物的输出,达到抗癌的目的。另外,低频、低功率超声微泡所产生的声空化效应可引起微血管栓塞,这为微血管栓塞治疗肿瘤开辟了新的路径[14]。

目前而言,很多技术及药物的研究仍停留在实验阶段,尚未开发出新的药物可以进行临床试验,部分药物安全性仍有待进一步观察。所以靶向治疗的路还很远,还需要更多、更深入的研究。近年,有学者提出了一种全新的治疗模式-生物化疗[15],这种新思维、新模式的发展必将为肿瘤的治疗带来一套全新的理念,将成为现代肿瘤综合治疗新模式的里程碑。

参考文献

1 董坚.肿瘤生物治疗在肿瘤治疗发展中的地位[J].昆明医学院学报,2010,(4):1-3.

2 黄宇贤,郭坤元.肿瘤生物治疗的新模式:分子靶向-过继性细胞免疫治疗[J].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2010,17(3):243-249.

3 李岩,梁婧.肿瘤生物治疗.山东医药,2010,50(1):105-106.

4 Valés-Gómez M,Chisholm SE,Cassady-Cain RL,Roda-Navarro P,Reyburn HT.Selective induction of expression of a ligand forhe NKG2D receptor by proteasome inhibitors[J].Cancer Res,2008,68(5):1546-1554.

5 周庆丰,曹静,等.肿瘤治疗靶向药物最新研究进展.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10,26(3):97-99.

6 陈慰峰,等.医学免疫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

7 王星星,蔡绍皙.肿瘤疫苗研究进展[J].肿瘤防治研究,2009,36(19):1072-1074.

8 Wei Wei,Jing-Lun Xue,et al.Vector retargeting for cancer gene therapy[J].Chinese Journal of Cancer,2009,28(1):107-112.

9 LIU Weiling,LIU Libing,et al.Reseach of Co gnitive System Model Tumor Targeted Therrapy[J].Journal of Biomedical Engineering Research,2009,28(2):136-139.

10 Yue Chen and Bao-An Chen.Application an d advancement of magnetic iron-oxide nanoparticles intumor-targeted therapy[J].Chinese Journal of Cancer,2010,29(1):125-128.

11 Zhu AP,Yuan LH,Jin WJ,et al.Polysaccharide surface modified Fe3O4nanoparticles for camptothecin loadingand release[J].Acta Biomater,2009,5(5):1489-1498.

12 Zhu LZ,Ma JW,Jia NQ,et al.Chitosan-coated magnetic nanoparticlesas carriers of 5-Fluorouracil:Preparation,characterization andcytotoxicity studies[J].Colloids SurfB Biointer,2009,68(1):1-6.

13 Juffermans LJ,Kamp O,Dijkmans PA,et al.Low-intensity ultransound-exposedmicrobubbles provoke local hyperpolarization of the cellmem-brane via activation ofBK (Ca) channels[J].UltrasoundMed Bio,2008,34(3):502-508.

肿瘤治疗范文第2篇

【关键词】肿瘤治疗;干细胞;治疗研究

近来研究提出的肿瘤学新概念肿瘤干细胞成为当前肿瘤研究的热点。肿瘤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能力和分化潜能, 是肿瘤生长、增殖和转移的根源。肿瘤干细胞具有正常干细胞的自我保护特性, 如DNA修复、高表达多药耐药型膜转运蛋白以及处于相对静止状态及拥有特定的微环境, 使其能够逃逸现有的肿瘤治疗手段, 导致肿瘤复发和转移。探讨肿瘤干细胞与正常干细胞对某些特定的信息通路的依赖性的区别, 从而进行靶向性治疗, 选择性地去除肿瘤干细胞而对正常干细胞不产生明显毒性, 是治愈癌症、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 1 ] 。肿瘤干细胞理论已得到越来越多实验证据的支持, 它从发生、转移、耐药性等多方面对肿瘤作出全新的解释, 这为肿瘤的靶向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1 肿瘤干细胞理论

1.1 肿瘤干细胞学说及其发展

1855年Rudolf virchow 通过对肿瘤及胚胎的相似的组织学特点提出了肿瘤源自胚胎细胞的假说,随后Julius Gonheim 认为肿瘤源自残留的胚胎组织。Pierce[ 2] 提出肿瘤代表着干细胞的成熟停滞,这些研究都局限于肿瘤细胞的体外扩增能力。最近几年的研究对肿瘤的发生有了突破性的认识, 成体组织干细胞诱导肿瘤发生得到进一步验证。1997年Bonnet等发现在急性髓性白血病( acutemye loeytic leukem ,i AML) 患者体内, 仅有表面标记物为CD+34 CD-38的一部分肿瘤细胞移植到免疫缺陷的NOD /SCID小鼠体内后能够形成转移性白血病, 其它肿瘤细胞则不能。说明这些细胞具有自我更新能力, 可以分化成为肿瘤内其他谱系细胞。这是首次获得肿瘤中存在肿瘤干细胞的直接证据。2003年,S ingh等首先发现脑肿瘤干细胞( brain tumor stemcel,l BTSC )。随后, 在消化道肿瘤、黑色素瘤以及前列腺癌、肺癌、胰腺癌等实体瘤中证实了肿瘤干细胞的存在。这些研究结果为肿瘤干细胞理论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1.2 肿瘤干细胞的生物学特征

干细胞被定义为永存的细胞, 能自我更新和在特异组织中分化产生成熟细胞, 所以, 自我更新的机理是干细胞生物学的最重要的问题之一。了解正常干细胞自我更新的调节机理也是理解癌细胞增殖的基础。因为可把癌症视作未调节的自我更新引起的疾病。CSC s的生物学特征通常表现为无限的自我更新能力, 高致瘤性, 广阔的分化潜能, 及强耐药性。CSC s与正常干细胞有很多相似点, 推测CSC s可能的来源: 一是由正常干细胞直接转化而来, 正常干细胞有被激活的自我更新机制, 干细胞存活时间较长,可以积累较多突变, 所以有更多机会突变成为肿瘤干细胞[ 20] 。二是由非干细胞转化而来, 某些已经分化的细胞, 在癌变之前重新获得自我更新能力, 突变成CSCs。但是这方面的理论支持需要进一步的实验研究证实。CSCs还具有与正常干细胞类似的分子标志, 两者均表现出细胞表型相对幼稚化的特性,并具有N otch、W nt、Hh 等细胞信号传导通路, 这些通路与CSC s保持自我更新的能力密切相关。研究证实, 乳腺癌CSC s的表面标志为CD44+ /CD24- / low,脑肿瘤和结肠肿瘤CSCs的表面标志为CD l33+ , 肝癌CSCs的表面标志为CD90+ 或CD l33+ , 前列腺癌CSCs的表面标志为CD44+ /21hi/CD l33+ /C lk1[ 7, 15- 19]。

2?肿瘤干细胞在肿瘤的治疗中的应用

2.1 肿瘤细胞的耐药性

临床上多次化疗后未被杀灭的肿瘤细胞, 通常称之为 耐药!细胞。其耐药机制为细胞中的某些物质可以将进入细胞内的化疗药物选择性地向细胞外转运, 从而使细胞得以存活。肿瘤干细胞常处于较为静止的状态也造成对放化疗不敏感; 而且, 肿瘤干细胞还具有较强的DNA 修复能力, 不易发生凋亡。

3 细胞周期调控选择性抑制肿瘤起始细胞

靶向治疗CSC s。磷酸酶及张力蛋白同源物( phosphatase and tensin homolog, PTEN )是迄今为止发现的第一个具有脂质磷酸酶活性的抑癌基因, 可调节细胞周期进展、细胞凋亡和肿瘤细胞转移。端粒变短参与了衰老、染色体不稳定和细胞周期停止的调控。由于CSCs部分通过活化端粒酶而长久生存, 端粒酶在CSCs的生物行为中也发挥重要作用。活化的端粒酶组分hTERT 参与了人骨骼肌成肌细胞和乳腺细胞的恶性转化。端粒重复序列分析显示, 在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细胞中端粒酶活性升高, 但在正常人胎神经干细胞中却测不出端粒酶活性。这提示端粒酶是肿瘤干细胞的关键组分之一。还可以通过逆转肿瘤细胞抗凋亡促进肿瘤细胞消亡, 已临床用于胃肠道间质瘤的治疗,对于以往的常规化疗无效、术后复发、转移率高等临床治疗尴尬局面有一定的改善, 可以延长患者生存【3】。

4 小结

肿瘤细胞中存在CSC s的证实, 给肿瘤治疗带来了希望的同时也带来的巨大的挑战。CSC s是一些极少的具有不定的增殖潜能的可驱使肿瘤形成和生长的细胞。可以将其作为肿瘤治疗的靶点, 特异性识别并杀死。但是, 由于CSCs与正常干细胞的高度相似性, 怎样能够在杀死CSCs的同时又不杀死或损伤正常干细胞成为治疗肿瘤的难题。随着对CSC s尤其是其特异性信号传导通路深入研究, 更多靶向治疗肿瘤干细胞的药物将推向临床。联合应用传统肿瘤放化疗和肿瘤干细胞靶向治疗药物将可能从根本上治愈肿瘤。CSCs将成为人类癌症治疗的新靶标。

参考文献

[1]黄强, 董军, 朱玉德, 等. 人脑胶质瘤组织中分离与培养肿瘤干细胞. 中华肿瘤杂志, 2010, 28: 331-333.

肿瘤治疗范文第3篇

“靶向治疗”是针对性的瞄准一个靶位,它分为三个层次,第一种是针对某个器官,如某种药物只对某个器官的肿瘤有效,这种叫器官靶向,如靶向化疗、靶向放疗、靶向手术等治疗。但不可避免地也存在对正常组织有较大损伤或治疗不彻底性;第二种叫细胞靶向,药物只针对某种类别的肿瘤细胞,药物进入体内后可选择性地与这类细胞特异性地结合,从而引起细胞凋亡。肿瘤靶向治疗又称“导弹治疗”,它主要利用肿瘤细胞与正常细胞在生物学特性上的不同,具有高选择性,能稳、准、狠地打击肿瘤细胞;第三种是分子靶向,是针对肿瘤细胞里面的某一个蛋白家族的某部分分子,或一个核苷酸的某一片段,或一个基因产物进行治疗。分子靶向治疗是目前肿瘤治疗的一个“热点”,凭着它的特异性和有效性,已取得很大的成功。它针对可能导致细胞癌变的环节,如细胞信号传导通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细胞因子及受体、抗肿瘤血管形成、自杀基因等,从分子水平来逆转这种恶性生物学行为,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甚至使其完全消退的一种全新的生物治疗模式。

分子靶向治疗针对肿瘤细胞与正常细胞之间的差异,只抗击肿瘤细胞,对正常细胞影响非常小,所以说靶向治疗是最高层次的治疗。1997年11月美国FDA批准利妥昔单抗(美罗华)用于治疗某些非何杰金氏恶性淋巴瘤(NHL)真正揭开了肿瘤分子靶向治疗的序幕,至今美国FDA已批准用于临床治疗的分子靶向制剂已有十多种,并取得了很好的社会与经济效果。

由于分子靶向治疗的特异性强,只针对癌细胞,没有化疗常见的不良反应,不会引起患者脱发、恶心、呕吐等;且现有的靶向治疗药物患者可以在家口服进行治疗,从而解决了很多患者生活上的困难,安全性比较好;化疗和放疗要求患者有较好的体质,而靶向治疗药物由于其安全性高,耐受性好,对较差体质的患者也很适用,即使晚期体质很差的患者,经过这类药物治疗后也使很多患者转危为安,生存期可维持1-2年,甚至更长,给这些晚期患者带来了希望。

分子靶向治疗药物根据作用原理不同可以分为单克隆抗体和小分子化合物两大类。现将常用的肿瘤分子靶向治疗的代表药物概述如下:

甲磺酸伊马替尼(gliveec,格列卫)是一种能抑制酪氨酸激酶第571号信号传导的抑制剂,属小分子化合物。已成功用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的治疗。酪氨酸激酶活性失控是CML发病机制中的重要环节,而甲磺酸伊马替尼能特异性地抑制该酶活性,阻断肿瘤细胞信号传导,选择性抑制肿瘤生长,而不影响正常细胞功能。甲磺酸伊马替尼还可用于治疗恶性胃肠间质瘤。

西妥昔单抗(cetuximab)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结合的特异性及亲和力可抑制细胞周期进程,促进细胞凋亡,也有抗血管生成以及抗依赖的细胞毒作用等。早期临床试验显示,西妥昔单抗与顺铂联合使用对复发和转移的头颈部癌有较好的疗效,也可用于配合其它化疗药物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和已转移的结直肠癌患者,都被证明是有效和安全的。

吉非替尼(gefitinib),商品名:易瑞沙(iressa)是一种口服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拮抗剂,是信号传导干预治疗药物,属小分子化合物,2003年5月被美国FDA批准为三线单药用于化疗失败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吉非替尼可诱导细胞周期停滞、促进凋亡、抗血管生成。临床II期试验结果显示,其对女性、无吸烟史、病理类型为腺癌的患者有更好的疗效。吉非替尼对前列腺癌、乳腺癌、结直肠癌、头颈部肿瘤等的治疗也有效。吉非替尼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腹泻、皮疹、瘙痒、皮肤干燥和痤疮,发生率在20%以上,一般见于服药后一个月内,通常是可逆性的。

厄洛替尼(erlotinib),商品名:特罗凯(tarceva)也是一种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拮抗剂,属小分子化合物。2002年9月美国FDA批准其作为标准化疗方案治疗无效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二线或三线治疗药物。厄洛替尼的不良反应为可逆性皮疹。

曲妥珠单抗(赫赛汀,herceplin)是一种针对HERz/neu原癌基因产物的单抗,故能特异性地作用于HER2过度表达的乳腺癌细胞。在乳腺癌模型研究中,无论在体内还是体外曲妥珠单抗都有效,当与化疗药物联合应用时显示出强大的抗肿瘤效应,表明曲妥珠单抗与化疗方案联合应用具有协同作用。1998年9月美国FDA批准其上市,它是第一个以癌基因为靶点的,针对HER2阳性的乳腺癌转移患者的治疗药物。用曲妥珠单抗联合化疗药物治疗肺癌、膀胱癌和食管癌等恶性肿瘤也有效。曲妥珠单抗的不良反应为寒战、发热和一定的心脏毒性,因此不提倡与蒽环类药物同时应用。

拉帕替尼(Iapatinib,泰克伯)是一种口服小分子化合物。临床显示,拉帕替尼对转移性乳腺癌有效包括部分对曲妥珠单抗抵抗的乳腺癌患者。一项临床II期研究发现对HER2阳性的晚期乳腺癌患者接受拉帕替尼治疗后,38%的患者病情好转,39%的患者病情稳定,提示拉帕替尼可作为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的一线治疗药物。由于拉帕替尼分子量小,能透过血脑屏障,是治疗乳腺癌脑转移的良好药物,临床研究表明,拉帕替尼治疗乳腺癌脑转移可使20%患者临床受益,部分患者脑转移瘤缩小。另外拉帕替尼在治疗头颈部肿瘤、胰腺癌、胃癌中也显示出一定的疗效。它的不良反应主要是皮疹、腹泻和轻微的心脏毒性。

贝伐单抗(bevacizumalo,avastin)是一个以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为靶向的重组单克隆抗体。2004年2月为美国FDA批准的首个血管生成抑制剂,被用于晚期结直肠癌的一线治疗药物。贝伐单抗的不良反应主要有出血、深静脉血栓形成、高血压、蛋白尿等。

血管内皮抑素(恩度,endostetin)通过抑制血管内皮素抑制血管生成。国内的一项多中心Ⅲ期临床研究表明,血管内皮抑素联合NP(诺维本+顺铂)方案治疗晚期NS-CLC(非小细胞肺癌)也显示出较好的治疗效果,观察48例患者与单用NP方案化疗比较,有效率分别为35.4%及19.5%。普遍认为,血管生成抑制药物治疗NSCLC和化疗或其它靶向药物联合应用,比单甩血管生成抑制药物的疗效要好。

索拉菲尼(sorafinib)是一个多靶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可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和血管形成。索拉菲尼对晚期肾细胞癌和肝细胞癌患者疗效明确,可明显延长患者生存期。其毒性反应主要为腹泻、手足综合症和乏力。

肿瘤治疗范文第4篇

【关键词】 肝脏肿瘤;射频治疗;护理干预;效果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2-7445-02

射频治疗是目前治疗肝脏肿瘤的首选方法,其肿瘤完全损毁率较高,治疗效果明显。我院于射频治疗期间对部分患者实施全程护理干预,其护理效果较佳,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8月――2013年5月我院收治的65例肝脏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33例,男19例,女14例;年龄58-90岁,平均(70.12±3.15)岁;肝癌类型:原发性肝癌30例,转移性肝癌3例。对照组:32例,男17例,女13例;年龄58-90岁,平均(70.12±3.15)岁;肝癌类型:原发性肝癌30例,转移性肝癌2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给予射频治疗,术前实施局麻,依据不同的病灶位置选择不同的,准备好穿刺部分,快速、准确地刺入集束电极针,确保针尖无误后,逐渐散开子针,使其到达准备好的部位,连接射频发生器,功率控制在150W左右,消融直径从短到长,依据仪器提示完成各项操作,若肿瘤直径超过5cm,则可选择多方位治疗。治疗结束后,需进行针道消融,避免肿瘤种植转移,并于创伤部位敷上无菌敷贴。

1.2.2 护理方法 对照组32例于射频治疗期间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即术前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告知患者术中需注意的重要事项,术后将患者安全送至病房,引导其平卧休息,加强心电监护,注意病情观察等。观察组33例于射频治疗期间给予全程护理干预,其护理方法如下:

1.2.2.1 术前护理 ①心理护理。术前,患者由于对疾病及手术认识不够,易存在紧张心理,担心手术会造成不良的影响,对此护理人员需向患者讲解射频治疗的相关知识,介绍以往疾病治疗的成功案例,并告知患者只要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操作,即可提高治愈率,以此提高患者疾病治疗的积极性。②术前准备。术前15min设静脉通道,选择杜冷丁100mg,给予肌注治疗,术前30min需严格监测各项生命体征,若出现脉搏过快、血压异常、心率失常、呼吸障碍等现象,需立即告知医生[1]。同时需准备好各项手术器械,包括吸氧装置、心电监护仪、射频消融治疗仪等,并备好相关的药物,确保各项器械及药物准确无误。

1.2.2.2 术中护理 手术过程中,需参照患者不同的进针部位及具体的病变位置,协助患者选择正确且舒适的,同时需加强心理护理,用轻柔的语言告知患者不必担心,手术很快就会结束。术中需给予患者各种帮助,如为其擦汗,充当“扶手”的角色等,这些不仅可提高患者术中的舒适感,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可缓解患者的紧张心理[2]。此外,护理人员还需加强体征观察,注意观察射频消融系统有无正常运行,每隔20min左右进行一次血压监测,依据患者不同的疼痛情况,应用适量的止痛剂。

1.2.2.3 术后护理 ①体征观察。术后,需注意观察各项生命体征的变化,若存在尿液过少、血压异常、血容量过少、口渴频繁、心率失常等现象,需立即告知医生,并于第一时间内实施静脉输液。加强心电监护,确保心率维持在70次/min左右,防止房颤等症状的产生[3]。②出血护理。出血是术后常出现的症状,电凝不彻底、大血管受损、凝血功能低下,均可引发术后出血。对此护理人员需加强观察,若穿刺位置存在血肿,则需警惕术后出血,同时需密切观察腹部体征,若腹部隆起且处于紧张状态,出现移动性浊音,存在压痛感,则需警惕腹腔出血[4]。③疼痛护理。术后,患者穿刺位置常出现不同程度的疼痛感,对此护理人员可依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给予针对性的处理,若疼痛症状轻微,其可自行消失,因此可采取不处理的方法,但需协助患者选择正确且舒适的,引导其放松身心;若疼痛症状较严重,则需应用止痛药,如哌替啶等。

1.3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采用SPSS12.0软件实施统计学分析,组间比较进行t检验,P

2 结 果

2.1 肿瘤损毁情况 观察组肿瘤完全损毁率为87.88%,对照组肿瘤完全损毁率为81.25%,两组肿瘤完全损毁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观察组术后出血1例,局部胀痛3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2.12%;对照组术后出血3例,局部胀痛7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1.2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3 讨 论

肝脏肿瘤是中老年患者常见的肿瘤疾病之一,其病死率较高,对患者影响巨大,不容忽视。在肝脏肿瘤治疗中实施射频治疗,并在治疗期间给予全程护理干预,可提高肿瘤完全损毁率,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术前心理护理有助于构建良好的心理环境,术前准备能使手术顺利进展;术中护理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障,可提高手术效果;术后护理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缩短康复时间。我院65例肝脏肿瘤患者均给予射频治疗,对照组同时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同时给予全程护理干预,两组肿瘤完全损毁率均超过80%,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证实全程护理干预可提高手术效果。

综上所述,对肝脏肿瘤患者给予射频治疗,并于治疗期间实施全程护理干预,可提高肿瘤完全损毁率,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王春华,尹玉华,刘莉,等.172例原发性肝癌行射频消融治疗围手术期护理体会[J].当代医学,2010,14(36):110-112.

[2] 陈宝霞,刘亚琴.经皮肝穿刺射频消融治疗肝癌的围术期护理体会[J].护理杂志,2011,24(03):334-335.

肿瘤治疗范文第5篇

【关键词】 麻醉;质子放疗;术中放疗;近距离放疗;肿瘤

DOI:10.14163/ki.11-5547/r.2015.17.188

Anesthesia and radiation therapy for tumor LIU Yan, LIU Na, LI Xing-wei. Department of Anesthesiology, Zaozhuang Municipal Hospital, Zaozhuang 277102, China

【Abstract】 As one of the leading causes of death worldwide, malignant tumor is a severe threat to human health and life. Radiation therapy for tumor by radioactive rays has become one of the main methods for treating malignant tumor. There are different requirements for intraoperative management and monitoring of anesthesia for patients, along with different radiotherapy. This paper discussed intraoperative management and monitoring of anesthesia in three different methods as proton radiotherapy, intraoperative radiation therapy, and brachytherapy.

【Key words】 Anesthesia; Proton radiotherapy; Intraoperative radiation therapy; Brachytherapy;Tumor

恶性肿瘤已成为全世界人类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其死亡发生率明显增加已超过过去几十年。在每年的死亡病例中, 因恶性肿瘤死亡的人群约占13%, 其中肺癌、乳腺癌、结直肠癌和前列腺癌等恶性肿瘤最常见[1], 而在儿童中, 白血病、脑部肿瘤和淋巴瘤为最常见恶性肿瘤类型[2]。随着肿瘤治疗技术的发展和更新, 肿瘤放射治疗(radiotherapy)作为一种用放射线治疗癌症的方式, 已逐步成为当今治疗恶性肿瘤的主要手段之一。世界上有超过50%的癌症患者需用放射治疗, 尤其是对放射敏感的肿瘤及局部晚期的患者。例如, 质子放射治疗(proton radiotherapy)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特别是对于儿科肿瘤患者, 可对准病灶实施照射、有效杀伤癌细胞, 且减少对周围正常组织的影响。然而, 放疗特定的治疗方式及不同的放射治疗(放疗)技术却对麻醉医师的麻醉技术提出了严格要求和巨大挑战。此次综述综合描述了质子治疗、术中放疗(intraoperative radiation therapy, IORT)、近距离放疗(brachytherapy)三种瘤放疗技术所对应的麻醉考虑, 为肿瘤放疗中麻醉管理提供参考。

1 质子放射治疗

1. 1 质子放疗的应用 质子放射线是一种高能量、穿透力很强的电离放射线, 具有较高的精确靶向性和病灶区域剂量集中, 并且对周边健康组织辐射剂量小[3, 4]。它与其他放射线的一个重要不同点在于它存在“布拉格峰”的能量高峰, 可仅瞄准病灶实施照射。目前, 质子放疗可用于多种肿瘤的治疗, 包括儿童脑部肿瘤、视网膜母细胞瘤、肝细胞肝癌、膀胱癌和前列腺癌等[5]。

1. 2 麻醉考虑 与传统放疗方式相似, 质子放疗也需要固定装置。由于质子放疗具有多个治疗周期, 并且治疗周期中需要长时间的固定(30~90 min), 对于年纪小的儿童及患有幽闭恐惧症的患者来说, 深度的睡眠状态是有必要的。此时, 需要应用合适的物来发挥作用。另外, 在物应用之前, 还应进行患者相关状况的评估, 包括患者的疾病家族史、放疗、照射区域、手术情况以及先前和当前应用的化疗药物及其副作用情况。

目前, 几项关于质子放疗麻醉技术及安全性的研究被相继报道。Weiss 等[6]和Buehrer等[7]对采用质子放疗、未建立人工气道的10例小儿科患儿应用异丙酚麻醉进行了研究。这种方法避免了每日重复地仪器诱发的气道辐射, 有利于热塑性面罩的固定, 同时减少了用来维持患者睡眠状态所需的物用量。Buchsbaum等[8]进行了类似的研究, 但不同点在于他们建立了喉面罩气道, 使用七氟醚吸入来维持麻醉, 产生了较低的麻醉相关并发症。另外, 一个质子放疗中心在麻醉方式选择时采用了静脉注射(异丙酚)和无保护气道, 并应用面罩或鼻导管进行氧气吸入, 常规使用镇吐剂。同时, 准备一个设备充足、医务人员在场的恢复室也是很重要的[9]。但对于一些经历了开颅手术、声带患者, 后期可能会出现口咽部分泌物清除无力, 因此, 对于这类患者在选择使用无保护气道方式前应进行仔细的评估。然而, 对于俯卧位放疗的患者来说, 紧身固定的面模可能会导致气道损伤, 因此, 在初始面模塑形的过程中也是需要有经验的麻醉师来参与指导。由于质子放疗较长的持续时间, 使得麻醉技术的应用受到愈多的关注。虽然异丙酚在睡眠状态维持中已广泛应用, 但关于其在儿童安全性方面的报道却较为有限, 所以, 仍需要更多的研究来进一步评估重复的、延长的儿童质子放疗及吸入麻醉的安全性, 也需要进一步探索其他在质子治疗中的作用。

2 术中放射治疗

2. 1 术中放疗的应用 术中放疗是一种在手术切除肿瘤组织后, 对于可根治性切除的肿瘤、可疑非根治性切除的肿瘤或手术不能切除的肿瘤, 术中给予一次性大剂量照射, 并可限制外周组织剂量暴露的一种治疗方式。该治疗手段与传统手术有效的结合在一起, 再辅助其他治疗手段, 可达到单一治疗手段未及的效用, 并且此种治疗与体外照射放疗不同, 可以直接、大剂量照射病变组织, 可用作外照射放疗的一种补充或者对于不适用外照射放疗的患者用作唯一治疗方式。

患者术中放疗方式的选择可能是依据肿瘤的临床分期及患者的自身状况而定。术中放疗的一大优势在于其直接杀灭了术中残存的肿瘤细胞, 降低了肿瘤细胞残存或手术与外照射时间间期过长所带来的不良效应, 如肿瘤细胞的再繁殖[10, 11]。目前, 术中放疗主要应用于结直肠癌、胃癌、乳腺癌、胰腺癌、腹膜后肉瘤及转移癌等恶性肿瘤的治疗。

2. 2 麻醉考虑 麻醉前需要对患者进行充足的术前评估, 包括病史、体格检查、心肺情况、血液学检测、肝肾功能检测及相关的影像学检查等。术中常规进行血压、心电图、血氧饱和度、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等的检测。放疗前, 需要将麻醉中的患者从手术室转移至放疗操作室进行放疗;放疗过程中, 所有手术期间护理人员均需离开操作室, 麻醉师于离开前需再次检查麻醉机与患者的连接是否牢固、监护仪及报警系统的运行是否正常。远程控制摄像机将会聚焦于患者头部附近的麻醉检测仪, 通过图像传输系统, 检测患者的心率、血压(包括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等)、血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 使得麻醉师能远程检测患者的麻醉情况、更好地监护患者。Bashein等[12]曾做过研究采用闭路电视监测系统对术中放疗的患者进行麻醉检测, 研究病例中无一例发生由麻醉引起的并发症, 也没有患者因为麻醉原因而中断治疗。目前, 远程系统检测麻醉这一方法已得到了广泛应用。

南通市人民医院曾对7例癌症患者术中放疗的麻醉管理及检测做过研究。研究中选择了硬膜外阻滞(4例)和气管内静吸复合全身麻醉(3例)两种麻醉方式。对于腹部以下手术采用了硬膜外阻滞, 腹部以上手术选用了硬膜外阻滞加经口气管内插管静吸复合麻醉。照射前20~30 min, 给予了硬膜外, 以保持照射时镇痛和肌肉松弛, 离开患者前追加, 以降低照射中低血压的发生[13]。

随着美国麻醉师机构标准检测仪的应用, 使得麻醉诱导、气管插管以及充足的静脉通道可以获得。由于广泛的病灶切除和血液丢失, 患者常需要补充血制品。另外, 患者治疗过程中, 会有特定装置用于患者血压检测、指导液体疗法, 严密监测患者体温, 积极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低体温。在治疗结束后, 根据手术时间长短、患者输注血液和其他流体情况以及心肺状况, 经过手术者与麻醉师的仔细、严密商定后, 确定患者是否拔管, 送入恢复室还是送入加护病房看护。

3 近距离放射治疗

3. 1 近距离放疗的应用 近距离放疗, 也称为内照射放疗, 是将放射源以胶囊或者导线的形式准确放置于需要治疗的癌变部位, 从而通过放射线杀死周围肿瘤组织的一种放射治疗。胶囊之后可以被移除, 或者保持在原位置上[14]。近距离放疗最大的优势在于它能以高剂量影响放射源周围有限的区域, 并减少距放射源较远的正常组织的照射。当前可根据以下几个方面将近距离放疗进行分类:放射源放置方式(组织间插植式和接触式)、肿瘤接受到的剂量率(低剂量率、高剂量率、中剂量率和脉冲式剂量率)以及剂量照射的持续时间(短期性和永久性)。近距离放疗被广泛应用于多种肿瘤的治疗, 包括宫颈癌、前列腺癌、皮肤癌、乳腺癌及其他部位的恶性肿瘤[15]。

3. 2 麻醉考虑 麻醉管理在不同诊断和手术方式的患者中有所不同。在宫颈癌患者接受近距离放疗前, 需要进行充分的治疗前评估, 包括病史、体格检查、心肺功能、血液学检测等。对于不适用手术切除病灶的宫颈癌患者, 近距离放疗将成为主要的治疗方式。脉冲剂量远程后负荷设备会被植入全身麻醉的患者, 以脉冲形式每小时发射部分总处方放射剂量, 辐射时间超过48 h [9]。手术后, 患者必须保持不动、仰卧位, 并且给予充足的止吐和止痛治疗。治疗期间, 麻醉师需与术者及放疗师详细商定以对患者进行仔细的看护。对于前列腺癌患者, 在放疗前亦应进行仔细的评估, 并且这些患者通常合并有多种疾病, 如肥胖、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外周血管病等。尽管治疗过程中并不涉及血液或者液体丢失, 但对于合并有上述多种疾病的患者仍需要放置持续无创血压设备如持续无创动脉压检测器。在放置气管插管或者喉罩时, 需对患者进行全身麻醉, 也会应用局部麻醉如双侧神经阻滞或硬膜外麻醉[16-19]。应用最小剂量的或者静脉注射对乙酰氨基酚来进行疼痛处理。前列腺癌患者常放置于截石位, 需要合适的衬垫来避免神经损伤。

4 小结

本文对质子放疗、术中放疗和近距离放疗三种常见放疗方式的麻醉考虑和监测进行了综合的分析, 不同放疗方式的麻醉管理和患者麻醉安全性的提高也将对麻醉师提出更大的要求和挑战。

参考文献

[1] 刘光伟, 龚守良. siRNA与肿瘤放射治疗. 国外医学(放射医学核医学分册), 2004(4):169-172.

[2] Kaatsch P. Epidemiology of childhood cancer. Cancer Treat Rev, 2010, 36(4):277-285.

[3] Skarsgard LD. Radiobiology with heavy charged particles: a historical review. Phys Med, 1998, 14(Suppl 1):1-19.

[4] Levy RP, Fabrikant JI, Frankel KA, et al. Heavy-charged-particle radiosurgery of the pituitary gland: clinical results of 840 patients. Stereotact Funct Neurosurg, 1991, 57(1-2):22-35.

[5] Brada M, Pijls-Johannesma M, De Ruysscher D. Proton therapy in clinical practice: current clinical evidence. J Clin Oncol, 2007, 25(8): 965-970.

[6] Weiss M, Frei M, Buehrer S, et al. Deep propofol sedation for vacuum-assisted bite-block immobilization in children undergoing proton radiation therapy of cranial tumors. Paediatr Anaesth, 2007, 17(9): 867-873.

[7] Buehrer S, Immoos S, Frei M, et al. Evaluation of propofol for repeated prolonged deep sedation in children undergoing proton radiation therapy. Br J Anaesth, 2007, 99(4): 556-560.

[8] Buchsbaum JC, McMullen KP, Douglas JG, et al. Repetitive pediatric anesthesia in a non-hospital setting. Int J Radiat Oncol Biol Phys, 2013, 85(5): 1296-1300.

[9] Arunkumar R, Rebello E, Owusu-Agyemang P. Anaesthetic techniques for unique cancer surgery procedures. Best Pract Res Clin Anaesthesiol, 2013, 27(4): 513-526.

[10] Merrick HW, Dobelbower RR. Intraoperative radiation therapy in surgical oncology. Surg Oncol Clin N Am, 2003, 12(4): 883-897.

[11] Cox J, Ang K. Radiation oncology. Philadelphia: Mosby, 2010.

[12] Bashein G, Russell AH, Momii ST. Anesthesia and remote monitoring for intraoperative radioation therapy. Anesthesiology, 1986, 64(6): 804.

[13] 姚晓平. 术中放疗的麻醉管理与监测. 苏州医学院学报, 1998, 18(5):478-479.

[14] Stewart A. Radiobiological concepts for brachytherapy. Philadelphia: LWW, 2007.

[15] Roessler B, Six LM, Gustorff B. Anaesthesia for brachytherapy. Curr Opin Anaesthesiol, 2008, 21(4): 514-518.

[16] Schenck M, Schenck C, Rubben H, et al. Pudendal nerve block in HDR-brachytherapy patients: do we really need general or regional anesthesia? World J Urol, 2013, 31(2): 417-421.

[17] Schenck M, Kliner SJ, Achilles M, et al. Pudendal block or combined spinal-epidural anaesthesia in high-dose-rate brachytherapy for prostate carcinoma? Aktuelle Urol, 2010, 41(1):43-51.

[18] Raabe NK, Lilleby W, Tafjord G, et al. High dose rate brachytherapy in prostate cancer in Norway. Tidsskr Nor Laegeforen, 2008, 128(11): 1275-1278.

肿瘤治疗范文第6篇

[关键词]肿瘤 治疗 技术

中图分类号:R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21-0341-01

一,干细胞与肿瘤干细胞

干细胞(stem cell)是一类具有自我更新和向多种细胞分化潜能的细胞,它可以分为胚胎干细胞(ESC)、成体干细胞(somatic stem cell)、诱导多功能干细胞(IPS)等。干细胞在动物体内的存在是广泛的,先后已在多种组织和器官中发现了各种类型的干细胞,如在畸胎瘤细胞、桑椹球细胞、囊胚内细胞团、拟胚体细胞、生殖原基细胞中发现了胚胎干细胞;在骨髓、血液和外周血、肌肉和韧带、脂肪、脐带及脐带血、胎盘和羊水、骨和软骨、神经、皮肤、内皮祖、肝脏、胰腺、小肠黏膜、垂体、成人等部分发现了成体干细胞;在胎儿肺部、皮肤等部位发现了诱导多功能干细胞;而且在各种肿瘤中也相继发现了肿瘤干细胞,如急性髓样白血病、慢性髓系白血病、乳腺癌、前列腺癌、卵巢癌、肺癌、脑癌、结肠癌、胰腺癌等。

肿瘤干细胞(TSCs)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干细胞,具备高度的增殖能力和自我更新能力,也具备多向分化的潜能。它可以通过不均一分裂产生两个细胞,一个形成新的具相同特征的肿瘤干细胞,另一个走向分化,可分化为各种类型的干细胞。而在实际情况中,TSC的分裂方式是根据它所处的组织器官的生理和病理状态而定的。当需要进行器官修复和组织更新时,就只需要采用分化的分裂方式;当仅需要维持干细胞的存在,就只需要进行产生干细胞的分裂方式;当两者都需要时,这两种分裂方式都存在。

二,肿瘤干细胞的产生

干细胞失去正常的调控而停留在分化的某一阶段无限增殖,具癌细胞特性,突变形成肿瘤干细胞导致形成肿瘤。这些被诱导的细胞倾向于积累复制的正确,在多基因多步骤的基因变化进程中,肿瘤在多阶段,多次打击后产生。被诱导细胞所处的分化状态可能也决定了肿瘤的恶性程度,细胞分化程度越低,产生的肿瘤恶性越高,反之细胞分化程度越高,则产生的肿瘤恶性越低,甚至只产生良性肿瘤。

三,肿瘤干细胞的特点

肿瘤干细胞具有以下特点:⑴自我更新性,是指一个细胞分裂为两个细胞,但其中一个子代细胞仍然保持与亲代细胞完全相同的未分化状态;而另一个细胞则定向分化,这种分裂称为不对称分裂。癌干细胞通过自我更新维持着肿瘤的持续生长。癌干细胞积累了所在肿瘤的基因突变,正是这些基因突变导致了肿瘤细胞的过度增殖,乃至转移播散,同时癌干细胞还具有转移的能力;⑵高致瘤性,癌干细胞的致瘤性因肿瘤种类不同差别较大,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评价:①癌干细胞在体外克隆形成的能力;②癌干细胞在免疫缺陷细胞动物体内的肿瘤形成能力。⑶具有多向分化潜能,能够重建相应组织所有的细胞成分。肿瘤干细胞能够形成缺乏自我更新能力但具有分裂能力的子代细胞,生理状态下称为“分化”。肿瘤缺乏分化为表型正常的成熟细胞的能力,但能发生不同程度的有限的分化,从而形成组织病变学各异的肿瘤。⑷耐药性,肿瘤治疗的主要障碍是肿瘤细胞耐药性的产生。未治愈或复发后的肿瘤对多种从未使用过的药物也产生耐药,从而使肿瘤治疗的效果得不到显著提高。对肿瘤耐药发生机制的研究和寻找开发逆转耐药的药物是当前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耐药性是癌干细胞的特征之一,因而不少报道认为癌干细胞耐药性的存在是导致肿瘤化疗失败的主要原因。肿瘤细胞耐药性形成的因素主要包括:药物靶标的突变或过表达、使药物失去活性以及使细胞内药物减少等。目前对于肿瘤细胞耐药产生的机制有4种模型:经典模型认为一个或多个肿瘤细胞获得基因突变后产生耐药,化疗后这些耐药的克隆仍然存活并增殖;第2种,肿瘤干细胞学说认为,肿瘤中存在的肿瘤干细胞表达ABC转运蛋白,使得其天然具有抗药性;第3种为“获得性耐药模型”,该模型认为肿瘤干细胞表达ABC转运蛋白,能避免化疗药物的杀伤存活下来,之后获得突变,从而产生耐药性;第4种为“内源性耐药模型”,该模型认为肿瘤中的干细胞和各种已分化的细胞均具有内在的耐药性,故化疗对它们作用不大或没有作用,结果肿瘤无限生长。这四种模型都能单独圆满解释肿瘤耐药问题,因此肿瘤耐药性的产生可能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同时,由于干细胞多数处于静息期,而大多数药物主要作用于细胞周期或分裂期细胞,从而导致耐药。

四,药物对肿瘤干细胞的作用

ABC转运蛋白抑制剂:第1代ABC转运蛋白抑制剂(如维拉帕米、环孢菌素A)治疗肿瘤特异性不强,效果不理想且有细胞不良反应[3]。第2、3代ABC转运蛋白抑制剂(PSC833、VX-710、GF120918、LY335979),体外实验效果令人满意,但是其临床应用效果并不令人满意。ABC转运蛋白抑制剂效果不理想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①判断标准有偏差,目前衡量药物对肿瘤的疗效是通过肿瘤缩小程度来衡量的,而根据干细胞理论,肿瘤干细胞在肿瘤中只占极少的部分;②可能没有找准转运蛋白的作用靶点。如Hirschmann-Jax C等表明干细胞过表达ABCG2,而非ABCB1。③肿瘤蛋白转运体种类较多,且活性相互之间有一定的重叠,转运蛋白抑制剂如果只针对一种转运体不能完全阻止耐药的产生。④ABCB1与其他化疗药物相互作用而影响了其药代动力学。⑤所试验的ABC抑制剂有可能并没有有效的杀伤肿瘤干细胞。虽然ABC转运蛋白抑制剂现在并没有取得较好的效果,但是它作为治疗肿瘤的一种根本方法不可忽视。

靶向抑制:影响BCR-ABL肿瘤蛋白稳定性的HSP90抑制剂与伊马替尼联合应用可以克服突变细胞株的耐药,并显示对慢性髓性白血病(CML)干细胞的抑制效应,对BCR-ABL阳性白血病的治疗很有潜力。肿瘤细胞中与细胞增殖、抗凋亡相关的多种激酶、生长因子受体和转录因子都属于HSP90的作用底物,它们的分子构象的成熟及稳定均依赖于HSP90的分子伴侣功能。Peng等利用CML小鼠建立模型,证明HSP90抑制剂IPI-504可以靶向抑制CML干细胞。OtsukiT等利用HSP90抑制剂和伊马替尼联用对BCR-ABL阳性的白血病显示出良好的效果。

细胞周期抑制:卡莫司汀(BCNU)是烷化类抗癌药,具有较高的脂溶性,易通过血脑屏障,是脑肿瘤的经典化疗药物。杨智勇等利用卡莫司汀作用于体外培养的脑肿瘤干细胞,通过干扰S期DNA的合成,表现出明显的抑制作用,但有一定的耐药性。

丙戊酸钠(VPA)能够通过上调p21WAF1的表达,阻滞MUTZ-1细胞于G0/G1期,最终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并诱导其凋亡。

肿瘤治疗范文第7篇

关键词:肿瘤微环境;免疫疗法;免疫抑制;肿瘤屏障;抗癌治疗;检查点阻断;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

中图分类号:R73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064(2017)07-0175-03

目前,对肿瘤的生物特征、治疗方法的重心已由肿瘤本身变为肿瘤和肿瘤细胞生活的内环境,即肿瘤微环境(tumormicroenvironment, TME)。作为肿瘤细胞和相邻组织之间的部位,肿瘤微环境具有多种特殊的理化环境:如低氧、低pH、高间质液压(interstitial fluid pressure, IFP)、血管高渗透等,这些特征对肿瘤保持自身存活、增殖并转移有着重要影响,也是讨论“微环境―肿瘤细胞相互作用”的重点。完整肿瘤微环境的组成包括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可溶性分子,和细胞基质细胞(stormal cells)[1]。其中研究最为集中、作用最为显著的是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dendriticcell,DC cells)、T 细胞等多种免疫细胞及IL-10、促血管生成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等细胞因子。这些因子影响了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 cell, CAR-T)疗法等免疫疗法的效果,但同时其作为肿瘤细胞与周围环境交流的靶点,也为将来的治疗方法提供了新思路。

1 肿瘤微环境

随着近年研究的深入,微环境影响肿瘤的免疫机制也逐渐明晰,大致可以分为调节肿瘤理化特征、构造适宜肿瘤生存的环境,及促进肿瘤扩散转移。为了实现这些目标,微环境利用了多种调控因子与内在免疫系统的作用。这种肿瘤细胞与环境的信号交流(cross-talk)在微环境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有研究者将ECM、微血管和免疫系统的关系描述为复合进化(co-evolution),以强调其相互作用[2]。

2 肿瘤微环境(TME)的理化特征

(1)肿瘤血管(tumor vasculature)。肿瘤组织的血管因其特殊的性质,影响了多种微环境特征的形成,被认为是肿瘤的关键性质之一。TME中的血管与正常组织的血管相比生长空间有限,但又因为肿瘤快速的增长需要氧气与营养物质的输送,产生了大量的血管。根据Rakesh Jain描绘的肿瘤结构,肿瘤内部的血管解剖结构发生变动,总体排列杂乱,大量血管受到挤压,产生了间质高压(IFP)的现象。同时,随着肿瘤的体积膨胀,部分组织离开了血管组织,加重了缺氧的现象。(2)酸性环境。微环境的缺氧特点导致肿瘤细胞的葡萄糖分解只能进行无氧代谢途径,该途径产生的乳酸降低了组织的pH。新近研究也指出肿瘤细胞使用细胞膜上的V-ATPase离子交换体将H+泵出胞体外部,从而避免酸中毒。(3)免疫细胞和生物因子。癌细胞中存在的丰富的免疫细胞的生物因子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TME的特性。当肿瘤生长到1mm3时,会产生血管活性因子(VEGR)促进血管的生成。也有研究指出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s)可以参与相关细胞因子的生成。另外多种免疫细胞:包括调节性T细胞(Tregs),髓源性抑制细胞(MDSC)都可分泌IL-10, IL-35, TGF-β1及FGL2 抑制T淋巴细胞、NK细胞和树突状细胞(DCs)的免疫作用。临床研究中TAM与肿瘤微环境的关系也有了较为集中的进展。随着对于炎症的深入了解,慢性炎症,或“阴性炎症”对癌症的诱导作用逐渐明显,科W界发现炎症增强了肿瘤的遗传不稳定性。对于其具体机理,有猜测与病灶处聚集的TAM等免疫细胞有关。免疫细胞能在特别条件下通过活性氧和活性氮类化合物产生高度活性的化合物,导致组织上皮细胞的突变。(4)肿瘤的适应性。肿瘤不仅可以利用趋化因子使免疫细胞(K细胞、髓源抑制性细胞、巨噬细胞等)和成纤维细胞(fibroblasts)等非免疫细胞创造适宜的微环境,也能利用细胞因子适应逆境。肿瘤细胞利用缺氧诱导因子(hypoxia-induciblefactor-1αHIF-1α)来适应TME缺氧已被实验证明。HIF-1α可以稳定VEGF的mRNA,增加其转录。实验还指出肿瘤缺氧导致HIF-1α高表达,得以在缺氧条件下存活的同时继续无氧分解葡萄糖,降低pH。而酸性环境有利于囊泡对VEGF的摄取,促进血管生成,从而加强上述过程。这一由各个理化特征相关联而形成的正反馈链,再次证明了肿瘤与其微环境的整体性[3]。TME中的细胞和细胞因子图1所示。

3 肿瘤微环境对治疗的影响

传统的肿瘤治疗手段,无论是化疗,放疗,手术,或是肿瘤基因靶向疗法,都难以在持久性和抗复发性上有太大的建树,其治疗效率也会从不同程度上受到TME的干扰[4]。

3.1 TME理化特征影响抗癌治疗效果

肿瘤屏障。对于实体瘤的治疗,肿瘤屏障是阻碍有效治疗的一大因素,前文所述的TME特征都参与了肿瘤屏障的构成。由于肿瘤血管的特殊性,试图静脉输送药物控制肿瘤的治疗手段成效往往不高。间质高压(IFP)使得血液负载分子难以通过压力差扩散进肿瘤细胞中,往往被致密的ECM阻拦或是被组织渗出液冲洗掉。

3.2 TME对免疫疗法的影响

免疫疗法是对于传统抗癌手段的突破,也是当下癌症治疗的新星。但是虽然与传统疗法相比免疫疗法在特异性、持久性上都有较好的表现,但其治疗效果仍然深受TME理化以及细胞因子环境的影响(根据新近研究仍认为以抑制作用为主)。当下的免疫疗法大致可以分为两类:抗体疗法和细胞疗法,以下将从这两个方面展开讨论[5]。

(1)抗体疗法。抗体疗法(或称干预疗法)在目前主要着眼于检查点阻断剂(Check Point Inhibitors),主要选择的靶点是CTLA-4或PD-1/PD-L1。在人体正常的免疫活动中,激活T细胞还需要T细胞膜表面的CD28与抗原提呈细胞(大多数是DC cells)表面的B7分子相结合产生的共刺激信号。鉴于TME中的Treg大量表达与CD28同源性强的CTLA-4,TME能抑制T-cells的共刺激信号,从而逃避自身免疫。所以该免疫疗法使用anti-CTLA-4 antibody耗尽TME中的CT LA antigen,让T-cells得以激活,针对该靶点的药ipilimumab已被FDA批准。针对另一个靶点,当上皮细胞、肿瘤细胞等细胞接触到Th 1免疫反应产生的IFN-γ时,它们就可以上调表达PD-1的配体PD-L1。药物只需阻断PD-1/PD-L1免疫检查点即可。但近来研究表明,对于一些低表达或不表达PD-1/PD-L1的肿瘤,该疗法的效果有限。

(2)细胞疗法。细胞疗法,包括过继免疫,是将人体自身的免疫细胞取出在体外培养后回输入人体发挥免疫作用。做过的尝试有将浸润淋巴细胞(TIL)分离出来,加入淋巴因子IL-2激活淋巴细胞对肿瘤的杀伤性,即LAK疗法;同理,该类型的还有CIK,CIK-DC疗法;该疗法在黑色素瘤中客观反应率高达50%-70%。但由于难以分离新鲜肿瘤组织,难以广泛使用。且免疫检查点,Treg等TME的抑制因素也影响了治疗效果。现在研究的热点主要是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 cell, CAR-T)。由CAR(ScFv单链抗体与ITAM融合)修饰的T cells能跳过MHC,利用CAR与TCR的信号分子使T cells特异性活化,完成增殖和杀伤。虽然CAR-T特异性好,但是目前在实体瘤方面难有进展。鉴于CAR-T目前在体瘤和血液肿瘤中治疗效果的差异大,有理由相信实体瘤的肿瘤屏障影响了CAR-T的疗效。与血液肿瘤相比,实体瘤缺乏特异性靶点,肿瘤的免疫逃逸较难解决。并且,实体瘤肿瘤体积大,具有典型的TME理化特点,导致T cells难以趋化,也难以渗透致密的ECM进入肿瘤发挥效用。

4 针对微环境改善治疗手段

TME为肿瘤治疗带来诸多困难的同时也为将来药物、治疗方法的设计提供了良好的靶点和思路。其中常常被提及的就是联合治疗,即不再强调免疫疗法一枝独秀的地位,而是将其与传统的治疗手段结合起来,让化疗、放疗,和手术破解肿瘤屏障,实现免疫疗法的高效。早在1966年Stanley E. Order就提出先对实质性肿瘤进行小剂量辐射,让肿瘤屏障的效果减弱;再使用单克隆抗体进行免疫治疗。事实上科学界也有大量实验把目光转向了上文提到的VEGR,即血管活性因子。虽然试验中anti-VEGF antibody存活率提升效果不及预期,但将其作为潜在的辅助免疫疗法的手段,即先用anti-VEGFantibody技术诱使血管正常化(vasculature normalization)再进行免疫治疗不失为一种有潜力的方法[6]。

5 结语

对细胞微环境的理解标志着人类对于肿瘤的实质的认识又上了一个新台阶。与传统的观点不同,我们不能将肿瘤与它周围的“生态系统”分隔开,而是要意识到肿瘤及其基质,和多种瘤内细胞,细胞因子是一个整体。而肿瘤也不能简单地看做由于基因异常所致的组织增生物,而是要理解肿瘤如何利用微环境的特性躲避自身免疫,增殖并转移。理解这些特征,其根本目的还是要补充、改良现有的治疗手段:

(1)肿瘤干细胞(cancer stem cell,CSC)随着人们对TME了解的深入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注意。CSCs与成纤维细胞,转移生长因子(TGF)和TCM等TME中肿瘤转移相关细胞、因子的关联还需要更深入的探究。深入了解肿瘤干细胞对于控制肿瘤转移、复发,提高患者长期存活率有重要意义。(2)TME的特征为治疗造成了阻碍,但也是双刃剑。TME鲜明的特征为诊断提供了很大的机遇,如Hiratsuka et al. 发现肺部肿瘤在转移前会上调表达基因金属蛋白酶-9(MMP-9)。已有研究以此为靶点设计纳米材料,试图实现肿瘤的精确定位。对于治疗而言,无论是通过TME直接锚定肿瘤细胞,还是通过作用于TME间接抑制肿瘤细胞,微环境都提供了相当多的可能。纳米材料在利用TME特点方面,研究人员设计了纳米粒子作为载体,将药物加载与内部或是修饰在表面,已报告有增强靶向性,延长半衰期等特点。

参考文献

[1]F. Klemm, J.A. Joyce, Microenvironmental regulation of therapeutic response in cancer, Trends Cell Biol,2015(4):198-213.

[2]C. Devaud, et al., Immune modulation of the tumor microenvironment for enhancing cancer immunotherapy, Oncoimmunology,2013(8):259-261.

[3]Junittila MR, de Sauvage FJ. Influence of tomour micro-environment heterogeneity on therapeutic response[J].Nature,2013,(7467):346-354.

[4]Zhang Baihong, Yue Hongyun, The mechanism of immune microenvironment in cancer development, Modern Oncology,2015(06):862-864.

肿瘤治疗范文第8篇

[关键词] 卵巢交界性肿瘤;诊断;治疗;临床分析

[中图分类号] R737.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3)05(b)-0066-02

卵巢交界性肿瘤(borderline ovarian tumor,BOT)是一种组织学特征和生物学行为介于良、恶界范畴内的一类肿瘤亚型,亦称低恶性潜能肿瘤(LMP)[1]。在临床诊断和治疗过程中,这种病症的诊断和治疗方案还没有明确的规定,特别是针对该病症的临床诊断和治疗等方面,针对这种情况,本文通过对本院收治的22例患者的过往病例资料进行分析,研究临床病理学、疾病预后和治疗的有效方法,详细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22例患者为本院在2000年1月~2003年1月收治的卵巢交界性肿瘤患者,患者的年龄在35~68岁,通过临床手术治疗和病理切片,22例患者均符合WHO对卵巢交界性肿瘤的诊断标准,确诊患者为卵巢交界性肿瘤。在22例患者中,单侧肿瘤患者19溜,双侧肿瘤患者3例;病理类型:浆液性12例,黏液性9例,子宫内膜样肿瘤1例。患者临床没有明显的特异情况,主要表现为腹胀、腹部包块及下腹痛,其中12例患者具有自觉症状,通过B超监测显示,患者肿瘤直径在5~32 cm,按照FIGO,卵巢癌分期诊断标准,22例患者中,Ⅰ期患者16例,Ⅱ期患者2例,Ⅲ期患者4例。

1.2 临床诊断

本组患者诊断主要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如腹部、泌尿系压迫、胃肠道不适等情况进行检查,采用妇科检查及盆腔B超检查,对病症不明确的患者,同步进行CA125检测,确诊患者的病症。

1.3 治疗方法

本次治疗过程中22例患者均通过手术联合化疗治疗,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差异,手术治疗存在一定的差异,其中单肿瘤剥除术4例,病灶侧附件切除术6例,病灶侧附件切除+子宫全切术7例,子宫+双侧附件+大网膜切除术3例,子宫+双侧附件+大网膜切除+盆腔淋巴清扫术2例。完成手术之后,所有患者均进行化疗治疗,使用环磷酰胺(CTX)600 mg/m2,静注,顺铂(DDP)60~80 mg/m2,腹腔注射[2]。治疗结束之后,对患者进行为期1~10年的回访,检查患者的存活率、生存质量等方面。

2 结果

本组22例患者的整体治疗效果较为理想,患者中Ⅰ期16例均已实现无肿瘤存活,临床检测指标均较为正常,Ⅲ期患者中1例在治疗2年后肿瘤复发死亡,22例患者5年内的存活率为95.45%,2例患者在术后8年出现肿瘤复发并肠梗阻死亡,22例患者的10年存活率为86.36%。患者的手术治疗均较为顺利,没有出现严重的并发症情况,术后化疗当中15例患者出现恶心、呕吐症状,属于药物使用当中的正常不良反应,没有通过治疗,患者症状在药物使用3 h内消除,临床没有出现药物严重不良反应或是并发症现象。在回访阶段,对患者进行生活质量指标评定,22例患者的评分在78~93(满分100分)分,平均85分,整体生活质量较好。

3 讨论

肿瘤自身就是人体组织当中的一种危险病症,无论良性或恶性肿瘤,都会对人们造成较大的影响,包括身体和心理双方面的影响。从文献研究中可以发现,很多良性肿瘤在发展一段时间之后,可能转变为恶性肿瘤,威胁人们的生命安全。而针对卵巢交界性肿瘤,更是女性疾病中威胁性较大的一种,会对患者的身体造成较大影响,包括生理、心理等,从文献记载来看,卵巢交界性肿瘤占全部卵巢肿瘤的1~2成,患者发生在中年期,多为绝经前妇女,由于该病症的生长较为缓慢,且具有低度潜能浸润或是转移,因此病症的治疗和预后情况比癌症情况较为理想,患者的存活率也较高[3]。在诊断和治疗期间,国际上对其病理学特性、名称、生物学行为以及治疗方案已进行了较多研究,但至今尚未达成共识,也为临床交界性肿瘤的诊断和治疗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在本次研究当中,患者确诊病症的情况Ⅰ期为72.72%,诊断较为准确,通过文献研究,这种病症的治疗时间越早越好,同时,早期治疗也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的预后情况。临床治疗肿瘤病症采用手术联合化疗的方法属于较为成熟的治疗方案,且卵巢交界性肿瘤由于其特性,复发和转移的概率较小,因此治疗效果更为明显[4]。

通过22例患者的诊断和治疗研究,可以发现该病症在临床表现当中多具备腹部、泌尿系压迫、胃肠道不适等症状,在肿瘤蒂扭转或瘤体破裂可出现急腹症,但肿瘤病症的确诊较为困难,临床使用CA125检测可有效对其指标进行指证,因此在临床上使用B超联合CA125可以准确发现和诊断该病症,本组22例患者采用这种检测方法均完成有效诊断,临床诊断率为100%,可以推广使用[5]。治疗期间,本组患者的手术并化疗的治疗方案较为理想,患者的5年生存率、10年生存率都较高,通过回访也证实,22例患者的生存质量指数较高,患者在10年当中出现3例死亡病例,均为肿瘤复发或转移造成患者死亡。本组患者的诊断包括了多种检测方面,通过病理切片实验研究,可以证实,临床影像学的检查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确诊患者的病症,真确率较高,临床可以采用影像学的检查,作为患者确诊的手段之一。

综上,在卵巢交界性肿瘤患者的诊断及治疗当中,目前可以通过B超、CA125指标检测进行诊断,通过手术联合化疗进行治疗,研究表明这种治疗方法较为有效,且患者的预后效果较好,在临床上可以进行推广使用[6]。但同时,患者在治疗完成之后,需要定期进行检查,避免由于患者肿瘤复发等情况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威胁,对于需要进行生育的患者,在手术治疗期间可以探查确诊患者的病症是否影响卵巢及输卵管,通过分期探查术及侧卵巢活检,如果卵巢及输卵管正常可以进行保留,并在患者生育后及时进行切除子宫及卵巢,避免可能出现的肿瘤复况[7-8]。

[参考文献]

[1] Zanetta G,Rota S,Chiari S,et al. Behavior of borderline tumorswith particular interest to persistence,recurrence,and progressionto invasive carcinoma:a prospective study[J]. J Clin Oncol,2001,19(10):2658-2664.

[2] 徐淑娟. 卵巢交界性肿瘤的病变特征及病理诊断[J]. 中外医学研究,2010,8(10):112-113.

[3] 乐杰. 妇产科学[M]. 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302.

[4] 包磊,蔡红光,杨惠英,等. 卵巢浆液性及粘液界性上皮性肿瘤的临床病理分析[J]. 现代妇产科进展,2008,17(1):59-61.

[5] 舒宽勇,于晓红,朱其舟. 66例卵巢粘液性及浆液界肿瘤分析[J].肿瘤防治研究,2010,37(1):106-107.

[6] 徐淑娟. 卵巢交界性肿瘤的病变特征及病理诊断[J]. 中外医学研究,2010,8(10):112-113.

[7] 高峻,曲利兵. 卵巢交界性肿瘤的诊断和治疗[J]. 内蒙古医学院学报,2011,1(3):3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