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维新运动

维新运动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维新运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维新运动范文第1篇

关键词:人权 女权 女子教育思想 女性就业

一、维新时期的女权思想

人权的发展是伴着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而发展的,女权作为人权的一个分支,也是随着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而进步的。在了解了人权的发展历史后,我们重点讨论下维新运动时期的女权思想,因为它很有代表性,也很典型。其实中国近代对女权真正的提倡就是在维新运动时期,真正的妇女解放运动也是维新志士提出来的。梁启超等一些维新思想家从救亡图存角度出发,将提倡女权作为开启明智以兴民权学为根本出发点,他们认为女权学兴衰决定着国家学兴亡,男女平等对国家的富强具有重要的作用,无政府主义则彻底主张女子应摆脱一切束缚,最终实现人人平等与自由。

梁启超作为维新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他是近代改良主义思想家,教育家,在维新运动期间,他十分关心女子问题,与其师傅康有为志同道合,积极主张男女平权,他从争取妇女健康权、女性受教育权、鼓吹女权运动等方面为妇女解放、争取女权出谋划策。

妇女的健康权。大家都知道,健康权是继生命权之后的一种最重要的权利,作为一个正常的人,连最基本的健康权都保证不了,他还可以干什么呢?曾有人说过“个人健康——是一个人的福利和做人的尊严的一个重要条件。”然而在中国封建社会,妇女永远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她们不但在精神上压迫,更为不堪的是还要在身体上受折磨。特别明显的就是缠足,其实我们现在还可以看到很多曾经被逼缠过足的老人,我们的祖母,奶奶,她们就是活生生的例子,当我们问起时,她们只是无奈的摇摇头,单单从这个我们就可以看出,当时社会对女权的漠视,摧残。“三寸金莲”成了当时妇女们的代名词,缠足的历史就是中国妇女受屈辱的历史。直到维新变法运动时,维新派才大规模的批判和呼吁废除缠足这一残害妇女身体健康的恶习。梁启超还把国家强弱与女子缠足联系起来,他说“欲强国本,必储人才,必开幼学;欲端幼学,必禀母仪,必由女教。”[1]梁启超不仅从理论上主张禁止缠足,而且付诸实施。1897年4月,梁启超等人以《时务报》为名,登报发起组织部缠足会。正是因为梁启超等人的倡导和呼吁,不缠足的运动才在全国迅速的展开,这也为后来能从法律上彻底的废除妇女缠足做好了准备。

梁启超还从女子健康,保种保国方面论述了女子早婚的危害性,他认为,早婚对养身不好,他说“少年男女,身体皆为成熟,而使之居室,妄丧元气,害莫大焉。”[2]他从身体健康角度说明早婚之害是有道理的;早婚对后代不好,他认为,一个人只有具备了承担家庭责任的能力之后,才可以成为有资格的父母,才可以很好的教育后代,国家才可以得到优秀的后代。我们都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梁启超也认为,早期家庭教育是整个人生教育的一个重要的环节,如果父母对孩子早期教育得当,将对孩子以后的成长产生重大的影响。所以,他说“不禁早婚,则国民教育将无所施也。”他还认为,早婚将不利于国计民生。梁启超等人主张禁止妇女缠足,禁止早婚,是为处于弱势地位的妇女争取健康权,发展权,他们从内心深处希望妇女能够拥有属于自己的权利,有完整的人格权,受人尊重的权利。

女子的教育思想。女子教育思想是梁启超女权思想中重要的一部分。因为当时的中国封建统治者一直推行愚民政策,大多数的男子都无法接受教育,当然就更不要说女子了。面对这种现象,梁启超非常痛心,他认为,国家要富强,就必须大力抓好女子的教育问题,他在《变法通议》中专门论述了女子教育问题的重要性,在 《论女学》中,提出了关于女子教育问题的系统看法,他主要从三个方面阐述女子受教育的重要性。

二、以古看今

有句古话说的好“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历史给我们指引了前进的道路,不管历史是好是坏,它都是历史,是不可泯灭与遗忘的,就像早在几千年前,就有人提出了人权,从男女严重的不平等,慢慢的发展到男女基本平等,到现在所谓的男女完全平等。是的,生活在新时代的我们的确很幸福,我不用那么痛苦的去裹脚缠足,不用每天死气沉沉的待在家里,不敢见人,不敢大声说话、、、现在的我们可以和男生一样,他们可以干的我们照样可以干,他们干不了的我们照旧可以干,和他们接受一样的教育,和他们一样参加奥运会,和他们一样参政议政,看似好像真的是男女完全平等,但实际上呢?摆在大家眼前最明显的事实就是当我们大学毕业,我们要去找工作了,翻开那些招聘启事,去人才市场,会看到什么呢?只限男生。顿时我们才会明白,我们被歧视了,所谓的男女平等在这里表现的淋漓尽致。

历史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人权,女权也是随着历史和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到今天,经济这么发达的中国,还存在着男女不平等,主要是就业歧视,院校歧视也就算了,主要是性别歧视愈演愈烈,我们和男生有同样的学历,与同样的能力,甚至比他们还能干,但我们去应聘时听到的是这样的话语“你的条件完全符合要求,我们部门也非常需要人手,但我们单位领导只要求引进男生,宁可岗位空缺也不招进女生。”所以在我们的当今社会中,女性就业中遭到性别歧视的现象屡见不鲜。在就职过程中,女性往往面临着比男性更为苛刻的条件,从梁启超的女权思想中我们可以看出,这种现象不仅对女性自身的发展很不利,更为严重的是会影响到我们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因为女性在就业中频频受挫,自身能力得不到施展,不但会降低女性的自信心,而且使其在精神上和物质上都得不到满足,这将会对她们造成很大的心里压力,甚至产生心里疾病,对女性的健康发展很不利;之所以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发展,是因为女性在社会发展中发挥的作用是无法替代的。现如今,女性的各项能力越来越强,在各行各业都表现得非常出色,如果在就业中不能给予女性公平的就业机会,将会使大量的人才流失浪费,不利于我们社会的健康和谐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维新运动范文第2篇

近代中国错过了《》 苗晓雨

《》由魏源在1842年著成。这一年对中国意义深远:战败,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割地赔款,国门洞开。进士出身的魏源很早就产生了改革内政的经世思想,的溃败,更使他深刻认识到了解西方的紧迫性,于是迅速调整了自己的经世目标,转而走上了“师夷”的道路。

1841年6月,当时同样主张学习西方的林则徐,被革职流放新疆伊犁,途经京口(今江苏镇江)时见到了魏源,两位老友相见甚欢,朝夕深谈。也就在这次会面中,林则徐将之前自己在广州搜集的《四洲志》等资料交给了魏源,希望他编撰一部介绍西方的书籍以救亡图存。魏源接受重托,着手搜集资料,终于在1842年著成了五十卷的《》,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口号。

照理说,《》在这样一个败世颓局中出现,应该引起很大反响才是。书的宗旨是让中国人“睁眼看世界”,正为当时寻求救国大计的人打开了解西方的窗口,理应畅销走俏。

然而,历史却一波三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雷颐评价称,在当时,愚昧排外,坚持“天朝上国”的妄自尊大观念主宰着“世道人心”,由于被“夷”所败,不要说“师夷”,连谈海外之事都成为禁忌。

结果,宏伟的《》问世后,并未激起什么涟漪。据统计,当时中国有能力阅读这本书的人多达三百多万,而《》在国内却只印刷了千册左右。及至后来,连谈论这本书,也成为禁忌。

但《》却并未就此埋没。历史的吊诡,使它在一衣带水的日本,激起了一场巨浪。

由于在国内无人问津,当时有些书商开始尝试在邻国日本打开这本书的市场。1851年的某天,一艘中国商船在日本长崎港接受入港检查时,被查到了3部《》,随即被当成违禁品克扣下来。

这样一个偶然的机会,让《》传入了日本。

之后具体发生了什么,如今已无从得知。据现在可以看到的资料,《》在日本大受欢迎。从1854年到1856年,短短数年,日本出版的《》选本就有21个版本,占同一时期日本出版的世界史地著作的一半;到1859年,同样一部书的价格涨了近3倍。

更为重要的是,当时日本著名的维新思想家佐久间象山利用《》提供的世界知识,结合日本实际,提出了维新改革主张,掀开了日本明治维新的序幕。据雷颐介绍,2011年3月,在北京召开的“中日交流与中日关系历史考察学术研讨会”上,日本学者落合弘树在其学术报告《明治维新与中国――幕府维新的日本和中国》中明确指出:“以图独立的佐久间象山‘和魂洋才’的想法,大部分是从魏源的《》中得来的”,充分肯定了《》对日本明治维新的重要贡献。

《》墙内开花墙外香的命运不禁让人感叹。而对出版物,和以出版物为载体的思想的态度之差别,为中日两国现代化进程的巨大差异埋下伏笔。

在雷颐看来,中国自古就是东亚文化的中心,对周边的国家有着强烈的文化辐射力和影响力,这也造就了千百年来国人传统意识中的文化优越感,无形之中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文化包袱。由此,当长期处于文化优势地位的中国第一次遭遇西方文化的冲撞时,优越已久的国人习惯性地将西方列强目为蛮夷之邦,根本没有意识到这样一种富有生命力的文化的先进性,“师夷”便成为无稽之谈。同样的,在以后每一次变革中,妄自尊大、盲目排外的清政府坐拥着华夏正统文化这个巨大的包袱,让每一次文化的对接交融都变为惯性抵触,让每一次的迈步前行都变得步履维艰,一次次地失去变革时机,最终成为国际社会边缘化的一个落后国家。

相对而言,日本的文化包袱没有中国那么重。目睹了中国在中的惨败后,一向对中国文化顶礼膜拜的日本产生了极大的危机感,也让其意识到了解西方、学习西方的必要性。所以当19世纪中期遭受到西方列强的侵略时,日本果断地接受当时更为先进的西方文化,在变革中一路崛起。

(节选自《中国青年报》2011年4月19日10版)

[练习]

1、下列各项不属于魏源创作《》一书背景的一项是( )

A、魏源进士出身,很早就产生了改革内政的经世思想。

B、的失败,使魏源深刻认识到了解西方的紧迫性。

c、魏源主张“师夷”,希望为求救国大计的人打开了解西方的窗口。

D、1841年林则徐给以无私的帮助和热切的鼓励,希望魏源救亡图存。

2、魏源的《》在国内遭到冷遇,却在日本迅速畅销,其主要原因是( )

A、清政府妄自尊大,“天朝上国”的观念主宰人心,使“师夷”之说成为一种禁忌。

B、当时有能力阅读这本书的人并不多,所以书的数量很少,只印刷了数千册左右。

c、书商在邻国日本打开了书的销售市场,使得《》大量传入了日本。

D、日本人利用《》提供的世界知识,大刀阔斧进行了一场明治维新运动。

3、根据原文信息,有关中日两国发展状况的比较,以下理解和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对日本的明治维新运动产生过积极影响,但在中国确是一本遭到冷遇乃至唾弃的书。

B、中日两国现代化进程的差异,反映的其实是两个民族对待西方文化的思想态度的差别。

C、在世界近代史上,华夏正统文化对中国来说已经成了一个大包袱;而日本则没有这样的文化包袱。

D、面对西方文化的冲击,中国人常是习惯性抵触;日本却能够“师夷”,抓住变革的机遇而不断崛起。

[参考答案及解析]

1、C(c项属于该书的宗旨和魏源希望表达的经世目标,不是创作背景。)

维新运动范文第3篇

【关键词】维新派;公共图书馆;公共图书馆系统

一、早期公共图书馆概况

近代中国是一个灾难深重的中国,西方资本主义侵略,清政府的腐败,使中国人民陷入痛苦的深渊。近代一些开明的知识分子,为探求中国富强之道路,作过种种改良维新的宣传,而戊戌则是政治、经济、文化改革的尝试。戊戌维新运动虽然失败了,但它在中国起到的启蒙作用是很大的。就图书馆事业而论,由封建藏书楼逐步转变为近代图书馆,由“保存国粹”到主张“启迪民智”,以至图书馆的藏书内容和管理方法都有所改进,在我国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史上是有积极影响的。

1、维新派对中国图书馆变革的影响。

1894年 ,在中惨败后 ,中国处于被列强割裂、瓜分的危机中。为了救亡图存 ,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改良派发动了运动 ,有力地促进了当时封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的变革。就图书馆事业而言 ,这场运动是中国古代藏书楼逐步走向近代图书馆的转折点。它宣告了古代藏书楼的衰亡和破产 ,结束了藏书事业的保守状态 ,它在藏书体系、读者对象和管理方式上的重大变革 ,为近代图书馆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2。早期图书馆的缺点及改进。

我国图书馆的起源可以说是历史悠久,但是,“古代图书馆不过是藏书的地方,图书管理员不过是守书的人”。“重藏轻用”,只重收藏,不重利用,是古代图书馆的主要特点,因此,社会价值甚微。而伴随着维新运动应运而生的图书馆,赋予了大众利用藏书的权利,才具有了真正近代意义上的图书馆。从古代藏书楼到近代图书馆是中国图书馆史上一次重大的变革,探索它的发展过程,研究其嬗变原因多年来一直成为史学家、图书馆学家们研究的重要课题。这一变革打破了以前的“重藏轻用”的缺点,是图书得到了应用,体现了图书存在的价值。

二、公共图书馆如今的发展

公共图书馆是社会的终身学校,是一个地区文明程度的直接标志。作为一个重要的社会文化基础设施,它担负着向广大人民群众传播科学文化知识的重要使命。

1、发展现状。

同志指出:“公共图书馆是人民的终身学校”,它作为保存、积累、传递人类智慧及文化成果的专门机构,肩负着提高全民素质,推动社会进步的重大社会任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公共图书馆事业在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扶持下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然而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和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我国许多公共图书馆越来越不适应时展的要求,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在新的发展契机下,我国公共图书馆应积极应对挑战,努力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发展之路”。相对于维新派时期我国公共图书馆发展了很多,在大街小巷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公共图书屋,给市民提供了便捷,也为建设文明城市发挥了作用。

2、我过公共图书馆存在的问题。

(1)地区发展不平衡;这个问题非常普遍,不仅是东西不发展不平衡,还有一个问题是城乡发展不平衡。发展不平衡可能是中国的一个通病,中国存在很多问题发展不平衡,如经济、教育等等。所以要想平衡发展就要先关注有需求的地方,解决了地区发展不平衡发展就要轻松得多。

(2)资源不足;我过公共图书馆的经费起点低,虽然经历了很长时间的增长,其绝对数额任然相对较小,但是书刊价格不断上涨,种类也越来越多,而且人们生活越来越好,需求也在不断变化,现在的公共图书馆根本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

(3)管理体制有待改善; 我国只关注了图书馆的发展,但并没有注重对公共图书馆的管理,所以这也滞后了我国图书馆的发展。我国公共图书馆各自为政,难以形成成熟的图书馆管理体系,从而影响我国公共图书馆的发展。

三、我国公共图书馆的发展趋势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已经进入了信息时代,很多人都依赖电子产品。如:对于网页浏览、百度、搜狐、SOSO、电子书的推出……,已经成为社会大部分人获得信息的主要途径。相对于书本纸张作为主要信息载体的公共图书馆,不管是在获得信息的速度上,还是获得的信息量上都难以满足人们的需求。这是当前图书馆发展方向面临的问题之一。这给我过公共图书馆造成了威胁。但是发展公共图书馆是非常有必要的,这样可以带动一个城市的文化氛围。

为推动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十一五”期间,中央及各级财政均不断增加投入。截止到2010年,中央财政投入专项经费2.78亿元,对全国面积未达标的县级图书馆和文化馆修缮给予资金补助。2010年,各级财政对公共图书馆财政拨款总数达58.4亿元。五年来,公共图书馆文献总藏量和新增藏量逐年增长,服务手段不断创新,信息化水平也显著提升,全国公共图书馆计算机台数、电子阅览室终端数和网站数均大幅增加。

据统计,2010年,全国公共图书馆总藏量为61726万册,比2005年增长28.4%,数字资源总量约600TB。全国公共图书馆共有计算机14.3万台,电子阅览室终端数83124个,比2005年增长近200%。全国大部分省在积极开展数字图书馆建设。

在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公共图书馆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为了加快基层公共图书馆发展建设步伐,不断提高其信息化水平,以更好地发挥其作用,从而明确公共图书馆的发展方向。

1、更新观念; 公共图书馆要进行发展建设,当务之急是摆脱传统观念的束缚,解放思想,破除陈旧的“重藏轻用”的管理模式和“封闭式服务”的陈旧观念,强化信息服务意识,充分认识到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

在科技发展的今天,传统的服务内容、服务方式和工作手段已不能满足社会对公共图书馆的需求,公共图书馆要转变服务模式,变被动为主动,向社会公众提供高质量、高效率的个性化信息服务,才能满足读者对信息的多样化,及时性的需求,为读者提供更高层次的信息服务。

2、提高人员的综合素质; 公共图书馆发展建设需要既懂图书情报学专业知识,又熟悉各种信息技术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需要高层次、高素质创造型管理人才和训练有素、学有专长的专业人才,特别是受过正规培训的信息管理人才和计算机网络人才。因此,必须加强图书馆人才队伍的建设,一方面要采取各种形式加强对现有人员进行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培训,不断提高其综合素质;另一方面要不断引进高素质人才,特别是熟悉图书馆业务知识、计算机技术、核心专业等方面知识的人才。

在未来公共图书馆发展方向是跟着时代进步的全新理念,从而也是图书馆发展的新高度。

社会发展以及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化,使公共图书馆的传统意义正在发生全新的改变,其地位和价值越来越重要。图书馆的发展,图书馆作为社会的知识资源库和信息资源库,既面临着挑战,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总结:对于我国公共图书馆的发展我国还是投入了很多的人力物力的,在图书馆方面也做出了很大的改变,进行了很多变革,做出了很多努力。虽然我国图书馆方面存在很多缺陷,但是都在尽最大的努力改变。针对我国图书馆存在的缺陷要认识清楚,从本质上改变,认真定位。多听听公众的意见,可以实行公众评价,促进我国公共图书馆的发展。不断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才能满足信息社会人们对公共图书馆的要求。才能更好地促进基层公共图书馆事业的健康发展。从而使公共图书馆发展到新的一个高度。向国外学习,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参考文献:

[1] 公共图书馆信息素质教育现状与对策[J].图书馆学刊,2010(6)

[2] 图书馆青少年信息素养培养[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9

[3] 信息素养内涵的构建[J].图书馆 论坛 ,2005

维新运动范文第4篇

关于一类特殊的射影平坦的(α,β)度量的构造

有关纯子模结构研究

级数的绝对收敛性问题

素数分布的一种新筛法

行列式的二项展开式

一类几何不等式的一个结果

路与路的字典乘积图的消圈数

第二型二元含参量正常积分函数的分析性质

外加周期脉冲电流诱发的混沌神经放电节律及其分岔

扩大炼焦煤源改善焦炭质量的煤预处理工艺

脱镁叶绿酸锌的制备及红外光谱研究

味精中谷氨酸钠含量测定方法的探讨

利用微藻制备生物能源的研究进展

钢结构的防腐处理

改进的Apriori算法在教育信息挖掘中的应用

利用Web2.0技术支持高校教师知识管理机制探析

基于WAP的网上书店的设计与实现

基于网络协作模式的教学资源建设与实践——以C程序设计课程为例

计算机课件制作的效率与效益

教育学类专业

音韵学三论

谈邵冯本《现代汉语概论》的词类处理

现代汉语口语中祈使光杆动词句的语用分类

汉语史专书研究的一部新著——评郭万青著《〈国语〉动词管窥》

认知与二语习得理论国内外发展趋势研究

从信息论的角度看翻译中的冗余等值

基于原型理论对“族”字词演化的分析

《麦琪的礼物》中非语言交际因素的分析

清末留日学生报刊生发的激烈民族主义

论张爱玲散文的现代性

从关键词看时期文论体系的源流与特征

“大时代”语境中儒家士人的精神境遇及其经典意义——以明代作家归有光为例

伊丽莎白:冲破樊篱的“醒狮”——考琳·麦卡洛《呼唤》中的女性形象探析

论《简爱》中夏洛蒂·勃朗特“圣经式”的创作手法

国内桑德堡诗歌研究现状述评

对新闻价值概念的思考

毕沅《续资治通鉴》的史学价值之辨

影视史学中国诞生记

元朝宗教管理机构述论

院级精品课简介大学英语

听高亨大师讲《诗经》

敦煌吐鲁番出土《三国志》古写本疑难字形四例

《醒世姻缘传》黄肃秋注几处释义商榷

冯集梧《樊川诗集注》误释词语辨正

古入声字在蓟县方言中的演变

“非”字族考析

汉字演变的研究应该分为三个系统——《古汉字结构变化研究》是汉字结构系统的重大研究成果

现代汉语语法通则与当代小说中的词语个性分析——以《小说选刊》2008年第3期为例

上下文语境在对外汉语教学词语义分析中的重要作用

婴儿用品广告宣传语的批评性话语分析

关于广告语“Impossibleisnothing”意思的探讨

龚自珍诗中花果草木意蕴的内涵

同样的浪漫天才,不同的求索历程——郭沫若、海子诗歌创作比较

论民族国家想象与老舍文学创作

螺旋建构的螺旋——论《洛丽塔》的结构艺术

意蕴之美——《雨中之猫》与《白象山》的相似性分析

文本能量叙事的消极体验——莎剧《李尔王》的生态诗学解读

维新运动范文第5篇

摘要:学堂乐歌是随着新式学堂的建立而兴起的歌唱文化,一般指学堂开设的音乐(当时称唱歌或乐歌)课或为学堂唱歌而编创的歌曲,它是一种选曲填词的歌曲,起初多是归国的留学生用日本和欧美的曲调填词,后来用民间小曲或新创曲调的。学堂乐歌的倡导、推广者以沈心工、李叔同、曾志忞等启蒙音乐教育家为代表。学堂乐歌也标志着中国近代音乐的开端,为中国近现代音乐的发展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

关键词:学堂乐歌 产生 意义

19世纪末,在变法维新思潮影响下,“创办新式学堂,引进西方先进教育体制,开展现代科学教育”的潮流开始兴起。当时的政治改革家们主张废除科举等旧教育制度,效法欧美,建立新型学校,1904年,清廷颁布《奏定学堂章程》,1905年,废除科举。于是一批新型的学校逐渐建立了起来。当时把这类学校叫做“学堂”,把学校开设的音乐课叫做“乐歌”科。所以“学堂乐歌”,一般就是指出现于清朝末年、民国初年的学校歌曲(类似当今的校园歌曲)。新式学堂的建立,中国现代教育由此发轫,音乐作为美育的方式在那个时代先进人物的心目中占有着重要的地位。中国的知识分子们开始意识到,只有“学夷以制夷”。只有学习西方现代科学,才能了解我们的差距,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迎头赶上,缩小差距。

在新式学堂内开设的“乐歌”课,就是仿照西方学堂的教育体制所设立的。最初我们是学习的日本人的办学方法。之所以学习日本,是因为它从1868年明治维新后,开始全面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科学技术和教育体制,在亚洲成为了一个“西方化行为方式和封建主义思想混合体”的社会,在综合国力方面全面超越中国。所以,早期中国留学生大多选择日本为留学地。这些早期的“海归”们,认识到现代音乐教育之于国民素质的重要性,所以有的人开始学习这方面的知识,回国后成为了早期的音乐教师。

中国近代的新音乐以学堂乐歌为代表,步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作为中国音乐历史上的新品种,学堂乐歌的出现不仅有着深刻的社会的内因,还有着鲜明的外力作用。它“对于学校音乐教育的启蒙,对于中国走向近代化社会的行程,起到了促进作用”。随着新式学堂的建立而兴起的歌唱文化,一般指学堂开设的音乐(当时称唱歌或乐歌)课或为学堂唱歌而编创的歌曲,它是一种选曲填词的歌曲,起初多是归国的留学生用日本和欧美的曲调填词,后来用民间小曲或新创曲调的。学堂乐歌的创作,处于中国近代音乐文化的起步阶段,它是许多严肃的学者努力探索的结果,他深受维新运动和维新思想的影响。同其他方面向西方学习一样,在音乐创作上也大胆吸取,只要认为有用,均可“拿来”。

这些歌曲绝大多数是根据现成的歌调填以新词而编成,而由编写者自作曲调的数量极少。这可能与我国过去对诗、词、曲等可咏唱的作品的创作方式就是根据现成的歌调、曲牌填以新词有关,同时也与当时从事学堂乐歌编写的人懂得专业作曲技术的极少有关,后来逐渐改为选取欧美的歌曲来进行填词。学堂乐歌的倡导、推广者以沈心工、李叔同、曾志忞等启蒙音乐教育家为代表。例如,沈心工编的《勉学》是根据美国歌曲《罗萨·李》的曲调进行填词的;而他编写的《拉纤行》是根据俄罗斯民歌《伏尔加船夫曲》的曲调填词的;沈心工作词的《话别》,是根据原法国民歌《一个半小时的游戏》的曲调填词,而且这首歌的影响一直延续到现在。此外,象李叔同编写的《送别》,是根据美国通俗歌曲作家奥德威的《梦见家和母亲》的曲调填词;李叔同编《大中华》,根据意大利作曲家贝里尼的歌剧《诺尔玛》第一幕第三场中的乐队进行曲曲调填词;叶中冷编《跳舞会》,是根据当时英国国歌的曲调填词的;冯梁作词《尚武精神》,根据法国著名启蒙思想家卢梭所作的喜歌剧《乡村卜者》中一首舞曲曲调填词的。

以我国民族音调填词的学堂乐歌数量不多,代表性的歌曲有:秋瑾作词的《勉女权》(与华航琛作词的《体操》同调);沈心工作词的《缠足苦》(与沈心工作词的《苍蝇》同调);沈心工作词的《采茶歌》;华航琛作词的《女革命军》;李雁行和李倬编的《女子从军》;文君作词的《桃花院》;以及前述李叔同作词《祖国歌》等。

之所以产生上述情况,既存在客观的原因,也存在思想认识上的原因。客观原因是:一方面由于我国学堂乐歌的产生、最初就是参照日本早期学校歌曲的经验发展起来的,而他们开始就是主要采取外国的现成歌调进行填词的;另一方面,当时我国热情从事学堂乐歌编写的作者多数是留学国外的、或国内积极赞成维新的新派知识分子,他们中多数对我国的传统音乐、特别是民族民间音乐不甚熟悉;同时,从本世纪初清廷转而支持“废科举、办学堂”的改良主张,为了满足迅速发展起来的新学堂急需学校的教师,曾一度大量聘请日本的教师来我国担任教学,其中包括一定数量的中小学音乐教师和“蒙养院的保姆”(即幼儿园的保育员),他们对我国的传统民间音乐则更不熟悉。主观原因是:当时我国有关政治、经济、文化的改革,主要就是引进欧美和日本的体制和经验,而要改掉的主要就是与封建体制密切相连的传统旧文化(包括传统的“旧乐”),因而当时确实不少有改革要求的知识分子认为只有用西乐才能起到振奋人心、鼓舞士气的效果。尽管当时这种思想认识是符合大多数积极拥护改革要求的进步主张,但今天看来应说是存在一定片面性的。因为事实上象以我国的传统音调进行填词的《祖国歌》和《勉女权》都是当时比较受欢迎的学堂乐歌,它们也并不因此给人任何萎靡不振的影响。

在学堂乐歌的兴起和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上最早的一批音乐教育家。他们出于对音乐的爱好和对祖国教育事业的责任,纷纷投身于“学堂乐歌”创作和传播之中,为中国普通音乐教育的创始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学堂乐歌的产生与发展有着深远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不仅为中国近现代音乐史贡献了一批早期的优秀声乐作品,开“新音乐”创作之先河;而且使“集体歌唱”这一歌唱形式深入人心,为后来的群众歌咏运动打下了基础;还通过乐歌的传唱和学校音乐教育,西方基本音乐理论和技能开始系统地、大范围地在中国传播;同时又培养了中国近代音乐史上最早的一批传播和创建、发展学校音乐教育的人才;学堂乐歌也标志着中国近代音乐的开端,成为我国古代传统音乐和近代专业创作音乐之间的一条“分界线”,有着承上启下的意义为,它为中国近现代音乐的发展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

参考文献:

[1]陈学恂主编.中国近代教育文选[M].人民教育出版社N2001年5月第2版

[2]孙继南,周柱铨主编.中国音乐通史简编[M].山东教育出版社N1991年3月第1版

维新运动范文第6篇

自近代报刊传入汉文化地区,报刊中国化的步伐便告启动。经过宗教报刊的发端、《循环日报》等报刊的推进,至第一次国人办报时,中国特色报刊基本形成。其中,梁启超对报刊中国化的贡献最大。

梁启超通国学、识新学,民族情怀深厚,救世之心亦切,这就决定了梁启超以办报作为救国救民的手段时,报刊必定被赋予中国特色。也正是梁启超深广的报刊活动,使中国特色报刊雏形初具,呈现出独立、完整、鲜明的风貌。

1 梁启超的报刊活动

维新运动中,梁启超参与编辑《万国公报》,又任《中外纪闻》主笔。1896年,梁启超参与创办《时务报》,在《时务报》的第一册,梁启超写了《论报馆有益于国事》和《变法通议》两篇文章。前者鲜明地提出了“去塞求通”的思想,视该报为“耳目喉舌”;后者在七万言的篇幅里,论述了不变法的危险、变的必要、如何变等问题,明快犀利,气势如虹。《时务报》以其新思想、新文风“风靡海内”,知识界争趋之状,“如饮狂泉”。1897年《知新报》创办后,梁启超又为该报撰稿。1898年,《湘报》创刊,梁启超任董事、撰述。在创办报纸、撰写评论的同时,梁启超形成和发展了自己的新闻思想,对新闻学的几个主要问题都有所论及。在评论写作实践中,梁启超创造了“新文体”,并被新闻界长期使用。

总之,梁启超的报刊活动涉及报刊的创办与编辑、评论写作、文体创新、新闻思想的提炼总结等方面,范围广泛,参与深刻,影响深远。

2 梁启超对中国特色报刊形成的贡献

2.1 《时务报》的报名具有汉语言的构词特点

汉语翻译外语词汇,方法之一是音译加注释,比如Car、Beer、Aids、Pizza,翻译为卡车、啤酒、艾滋病、比萨饼,后面多了“车”、“酒”、“病”、“饼”的注释,同样,英国大报《The Times》,其汉译为“泰晤士报”而不是“泰晤士”。这一思维反映在国人所办报刊的名称上,就是报名加“报”字。就报名的意思来说,“The Times”和“时务报”是相近的,前者想做“时代的记录”,后者则要宣传时代的要务,梁启超等人给《时务报》取名《时务报》而不是《时务》,其中可见汉语言文化的影响。当然,报名带“报”字不自《时务报》始,但是,《时务报》作为早期有影响的大报无疑可作为体现该特点的典型。

梁启超创办、编辑的报纸都采用书册式装订、竖排的形式,具有中国古代图书的传统样式特征,尽管以后很快有所革新、但仍是以传统为起点的。

在中国近代报刊事业初具规模、大众传播初步形成时期,媒介形式包括报名、装订和排版形式的中国传统特点、中国文化特色,无疑是增强亲和力、使受众认可和接受的必要办法。

2.2 在内容上则确立了近代报刊评论本位的趋向和特征

梁启超为维新报刊写了很多高质量的评论。他作为当时的有识之士,洞悉列强环伺的险恶国际形势,觉察到了中国被瓜分以致亡国灭种的危险,同时他也看到了国人的暮气沉沉和麻木不仁。强烈的爱国情、沉重的危机感、急切的拯救心,使他笔下呈现的不是报道事物变动的“寓理于事”的新闻,而是大声疾呼、耳提面命的评论。这些评论宣扬变法,鼓吹君主立宪、兴民权、设议院倡西学,启蒙了民众、警醒了国人,受到读者的欢迎和推崇。同时也使中国报刊也呈现出评论本位的特点。

在此之前,王韬也写过很多评论,惜乎《循环日报》形单影只,影响不广。梁启超则挟国人办报潮起之势,巨笔如椽,指点时政,所作评论见于几乎所有维新报刊,声势影响巨大。如果说王韬是评论的开山祖,具体而微地体现着评论本位,那么梁启超则以恣肆的气势和规模为中国近代新闻事业打上了评论本位的烙印。

评论本位历经百年,至今余绪不绝。2008年4月,北京、合肥、大连、武汉、昆明等城市发生民众大规模抵制家乐福事件,但《人民日报》对此并没有设置议程,没有报道相关新闻,而是连发《把自己的事情办好》、《爱国热情与国家利益》两篇评论,籍以引导舆论。评论本位影响之深远,可见一斑。

2.3 梁启超提出了卓异的新闻思想

梁启超强调信息的传递性。《论报馆有益于国事》中,梁启超提出“去塞求通”,“去塞求通”其主语实指为报馆、传播渠道,虚指则为信息的流动。“上下不通,故无宣德达情之故……内外不通,故无知己知彼之能……”,讲的既是渠道缺失的弊端,更是信息不畅的窘境。至“朝登一报,夕布万邦”、“文甫脱稿,电已飞驰”之处,信息传递性的思想则更为明显,简直呼之欲出了。“没有传递就没有信息,更谈不上信息的效用”,上下通达,内外相闻、开民智、造舆论,都以信息的流动性为前提和基础。实现信息流动性,对于改变闭关锁国的国情、改变国人闭目塞听的状态,无疑至为重要。

梁启超强调新闻的“新”和“真”。在《本馆第一百册祝辞并论报馆之责任及本馆之经历》中,梁启超提出了“报事速而确”的主张,虽然它针对的是办好报章的条件,但其中体现了对新闻的认识。报纸“惠人者”以“知今为最要”,报馆要搜求“新事”,也就是说要报告外界的最新变动,使读者受益。这就比较明显地说明了新闻的“新鲜”和“真实”的要求。

此外,梁启超还论述了报刊的性质、任务等其他问题。其中他提出的“耳目喉舌”、“党报”等概念至今仍在使用。

总之,梁启超的新闻思想较为全面,涉及了新闻的主要问题,虽然他是以“宣传”为论述角度的,这使对一些问题的论述不够明确和专门化,但这并不能否定梁启超新闻思想的系统性和深刻性。

2.4 梁启超创造了新的评论文体和风格

王韬的评论,从文体和风格上来说仍不脱古代议论文的藩篱。梁启超则以自己的实践实现了评论文体的脱胎换骨,创造了新文体“报章体”,风格鲜明,耳目一新。

梁启超曾阐述了“报章体”的特征:“平易畅达”、“俚语韵语及外国语法”皆用、“纵笔所至不检束”、“条理明晰”、“笔锋常带感情”。他还特别指出了晚汉魏晋文风对自己的影响,报章体有晚汉魏晋文风的影子。可见,报章具有民族文化的“血统”,是中国特色的文体。

报章体实际上清除了大众传播的文本障碍,使信息载体呈现简明的

文秘站:形式,便于受众解码和接受信息,从而促进了中国新闻事业的发展。 3 中国特色报刊形成的意义

维新运动范文第7篇

【关键词】晚清;地方自治

地方自治这一概念是伴随着民族国家的形成而形成的。笔者认为,地方自治简单说来就是指由本地方居民通过民主选举,组织自治机构对国家庞杂的地方事务进行管理,而不是由中央权力体系下的国家机构进行管理。

一、晚清地方自治的兴起

晚清地方自治兴起于19世纪40年代,一方面是晚清政府保住其统治地位,不得不接受地方自治。另一方面,是新兴资产阶级这一社会力量为了救时改制而提出进行政治变革。维新变法后,一些具有地方自治意义的自治团体诸如湖南南学会、上海城厢内外总工程局等就开始兴起,开启了地方自治的实践。

(一)湖南南学会。在维新人士梁启超、谭嗣同等人的努力下,南学会在1898年2月成立。南学会在成立之初就明确了成立的目的,“先为此会以讲习之,以为他日之基;且将因此而推诸于南部各省,则他日虽遇分割,而南中国犹可以不亡,此会之所以名为南学会也”。从南学会的设置来看,它已经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学术团体,而是一个不仅可以培养地方绅民参政议政能力,而且又兼具地方议事会功能的机构。

(二)上海城厢内外总工程局。日俄战争期间,上海的地方士绅为了能更好的服务地方商业发展,积极呼吁成立地方自治机构。1905年11月11日,上海城厢内外总工程局(以下简称总工程局)正式成立,①总工程局内设议事会和参事会两个机构。除此之外,总工程局还下设户政、工政、警政三科,负责各类社会事务和社会治安的管理。所以总工程局事实上已经部分拥有了地方行政机构的职能。

二、清政府下的地方自治

清政府于1906年9月1日宣布实行,地方自治是作为清政府的重要内容。

(一)开办地方自治研究所。1909年5月5日,清政府颁布了《自治研究所章程》,谕令各省于省城及府厅州县分别设立自治研究所。自治研究所的设置主要是为了“讲习自治章程,造就自治职员”。章程规定,各省省城及各府州厅分别设立自治研究所,各府州厅自治研究所应等到省城第一届学员毕业后,组织成立相应的地方自治研究所。清政府筹办的地方自治研究所主要对学员进行了诸如宪法纲要、各自治地方的选举章程等的培训,主要是为了使学员理解清政府的地方自治章程,从而为清朝推行地方自治提供一批通晓政策,可以指导地方自治的官员。

(二)筹建各级地方自治机构。1909年1月清政府颁布了《城镇乡地方自治章程》,饬令各地城镇乡选举议事会、董事会,建立自治公所。各省在清政府地方自治章程的规定下,开始筹建本省的各级地方自治机构。各省都在积极地筹建各级地方自治机构,选举议事会、董事会。伴随着各省地方自治机构筹建工作的完成,逐渐建立起了一套从省级到地方的自治机构,为地方自治的开展提供了机构上的保障。

三、晚清地方自治的历史作用

晚清地方自治宣传了民主、爱国观念,解放了人民的思想,提高了人民参与政治生活的热情;客观上促进了新兴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推动了我国政治制度变革;并且地方自治作为之基,开启了我国建设探索的实践。

(一)为我国建设提供了理论和经验上的支持。地方自治运动开启了我国政体的实践,当时的清廷认为没有地方自治,就无从谈起。受地方自治分权思想的影响,清政府于1908年颁布了《钦定宪法大纲》,规定了“君主立体,凡立法、行政、司法皆归总揽,而已议院协赞立法,以政府辅弼行政,以法院遵司法”②首先在中央权力分配层面上对皇权进行限制和分权的原则,撼动了我国封建社会以来皇权独大的局面,体现着我国的社会治理逐步由传统的人治走向法治,为我国建设提供了理论和经验上的支持。

(二)解放了人民的思想,提高了人民的参政意识。后,中国被迫告别闭关锁国,开始睁眼看世界。也是从这一时期开始,一部分开明之士引入西方地方自治的思想,宣传了地方自治的思想,解放了人民的思想,使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心政治。特别是在清政府下的地方自治实践开展以后,通过法律的形式确定地方自治的章程,效仿西方的分权制度,并过投票选举产生地方自治机构成员,这些都蕴含着诸如民主、分权的先进思想,对于开启民智,提高人民的政治参与意识具有重要的作用。

(三)有助于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推动我国的政治发展进程。地方自治的开展与资产阶级的成长壮大是相辅相成的,一方面晚清地方自治的开展离不开新兴资产阶级的宣传与参与,另一方面地方自治的实践也为资产阶级的成长壮大提供了可能性。首先,地方自治为近代资本主义的发展赢得了相对宽松稳定的发展环境。其次,清政府相继成立了一些地方自治机构,这些地方自治机构的成员大都是在地方上具有财产上的优势的地方资产阶级充任,形成了一股有组织的强大的资产阶级政治力量,推动我国政治的发展。

注释

①该章程载《东方杂志》第3年第1期。

②姜栋:《清末改的形而上与形而下――从清末地方自治运动谈起》,《法学家》,2006年第1版。

参考文献

[1]马小泉.国家与社会:清末地方自治与改革[M].河南:河南大学出版社,2001.

[2]冯勇.晚清二十年[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1.

维新运动范文第8篇

关键词: 历史教学教学语言语言魅力

人类的语言是世界上最动听的声音之一,也是最形象丰富、充满魅力的交流工具。美好生动的语言动人心魄,冷硬枯燥的语言激不起波澜。对于使用语言最频繁的教师来说,增强教学语言的魅力优化课堂教学是至关重要的。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很多教师的课堂教学设计新颖、教学方法多样、教学手段先进,可总是不能给人以特别的吸引力,不能够打动听者的心。究其原因,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就是这些教师的教学语言表达缺乏震撼人心的感染力。教师良好的教学语言表达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的重要保证。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曾形象地指出:“一个能够动听地、明晰地教学的教师,他的声音便该像油一样浸入学生的心里,把知识一道带进去。”前苏联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认为:“教师的语言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老作家汪曾琪在回忆闻一多先生时这样说:“闻一多先生讲课真是神采奕奕,能把本来很枯燥的考证,讲得层次分明,引人入胜,逻辑性很强,而又文词生动,讲话很有节奏,顿挫锵铿,有‘穿透力’……”而伊凡・基里耶夫斯基谈到他对著名哲学家黑格尔讲课的印象时则说:“他的讲话简直叫人受不了,说一句就咳嗽一阵,声音给吞掉了一半,他那颤抖的哭泣似的语调几乎不能把最后一句话说完。”可见,教师富于表现力的教学语言对教学效果的影响是直接的、深刻的。在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的今天,教材结构变了,教学方法和手段多样化了,教师那些生硬平淡的口头语言、呆板的肢体语言更要改变,要让它们变得充满魅力。

如何让教学语言充满魅力呢?我根据自己从事历史教学多年的体会,谈几点看法,以求教于同仁。

一、融注真挚的激情

在教学中融注充沛、真挚的感情,将自己置于历史情境中,是使教学语言有感染力的前提条件。教学语言应是充满情感的语言,唯其如此,能动之以情,以情感人。我国著名特级教师于漪在总结自己教学语言经验时也曾说:“教学语言要做到优美生动,……必须倾注充沛,真挚的感情。情动于中而言溢于表,只有对所教学科、所教对象倾注满腔热情,教学语言才能充分显示其生命力,熠熠放光彩,打动学生的心,使学生受到强烈的感染。”我从教多年,对历史学科和学生均倾注了满腔诚挚的热情,讲起课来或是欣慰自豪、神采飞扬,或是义愤填膺、悲愤交加,喜怒悲乐溢于言表,深深地感染了学生,从而大大提高了听课效率。一部中国近现代史就是一部爱国主义、民族主义情感教育的绝好素材,教师在上课时要置情于其中。如:谈到李鸿章、慈禧等人签订卖国的《》时,我言词悲愤,显示出恨不得一棍子打死这些卖国贼的样子;又如,讲到日本法西斯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时,我切齿痛恨,恨不得千刀万剐他们而后快。这样的情感投入,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情绪,许多人窃窃私语,露出愤恨的神态。我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发奋图强、兴我中华的爱国主义教育,得到学生普遍认可和赞同。如果我们讲课时以旁观者的姿态显出若无其事的样子,爱恨无绪、悲喜无颜,势必让人感到平淡、干瘪,没有激情,也就调动不起学生的学习热情,更谈不上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二、注重趣味性和形象性

增强教学语言感染力的一个有效办法便是增强语言的趣味性和形象性。教学语言的趣味性是指教学语言生动、形象,寓于理趣、情趣,像磁石一样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历史知识具有过去的、枯涩的特点。用生动、具体、形象的语言表达出来,“把死的历史讲活了”,才能使学生想听、愿听,听得入耳入脑。为此,在教学中必须多用学生较为熟悉的成语、俗语、比喻性词语,多用摹状和摹声词语等,充分发挥语言的直观功能,在描述史实时具体逼真,力求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达到“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目的,唤起学生丰富的联想,从而帮助他们顺利掌握历史知识。例如讲述“萨拉热窝刺杀事件”时,如果这么讲:“1914年6月28日,斐迪南大公夫妇在萨拉热窝被刺死,这件事引起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就显得平淡无奇,难以吸引学生。如果加上对天气、人物状态、动作描述的成语,如:“1914年6月28日这天是星期天,风和日丽(用成语描绘天气),萨拉热窝街头人头攒动(成语),人们纷纷涌上街头(突出人物状态、动作)以便一睹奥匈帝国皇储夫妇的风采……”则立即会吸引学生注意。而当讲到刺杀情景时可用摹状,摹声词语具体描绘:“事先埋伏在人群中的塞族民族主义者查卜林诺奇飞身掷出(摹状词语描绘)了一枚炸弹……”“埋伏在人群中的另一个刺杀者普林西波拔出手枪快速(摹状词语描绘)向皇储夫妇开了几枪,只听嘭嘭……(摹声词描述)几声枪响,有一颗子弹正巧打中了大公的脖子……”这样活灵活现、绘声绘色的具体而微的描述,学生会瞪大双眼出神地听讲,从而将这一事件铭记在心。再如,第二次中,沙俄得到很多好处,我们说它是“趁火打劫、不费吹灰之力,得利最多”。帝国主义时,美国没有参加,我说它并未“袖手旁观”,而是“忙于战争,无暇东顾”,以后一旦得闲,一阵“恶补”――实行门户开放政策。

为了增强语言的趣味性、形象性,在历史教学中还可以穿插顺口溜、歌谣、诗词、影视片情节、历史故事等,亦可适当增加一些小幽默。如:讲第二次失败原因可用时人嘲讽叶名琛丢掉广州城的民谣说明清官员的腐败无能。谈到中国古代杰出政治家,可引用的诗词《沁园春・雪》中的“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提出对人物的辩证评价。分析比较中西封建制不同特点,说明中国古代基本生产单位时,可引出电影《天仙配》中夫妻“男耕女织”的场景及歌词“你挑水来我浇园”,问题便迎刃而解了。历史典故很多,我们应该选择与书本内容密切相关的能帮助学生理解重点、难点的来讲述。例如:说明中日交往密切时,我补充了徐芾和鉴真东渡的故事,形象地帮助学生理解了古代中日的关系。幽默诙谐的教学语言极富趣味性,它最容易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中接受知识。有一次,我在给学生做练习时,出了道单选题,即林则徐禁烟的目的是什么?四个选项学生分别选“C.维护清朝统治”和“D.为了中华民族利益”。究竟该选哪一个呢?答案是唯一的,双方争论不休,这时我灵机一动:“噢!原来当初林则徐禁烟之前在想:我要为了中华民族利益而禁烟。”听了这话,学生都笑了起来,原来选“D”的学生恍然大悟。可见,富有趣味性的语言是学生理解知识、接受知识的催化剂。

三、口语化和多样化(指语音、语速、语调)

教学语言是一种有声语言,教师必须将教案、讲稿转化为口头的教学语言,深入浅出,琅琅上口,这样才能引人入胜。因为口语借助了语音的细微差别、语调、停顿等的一系列手段,其内容更加丰富,从而产生言语的特殊表现力。因此增强语言感染力的关键是化书面语为口头语。首先,在语音方面应该做到使用规范的普通话进行教学,即要发音准确,吐字清晰;流畅自然,娓娓动听;注意抑扬顿挫的声音造型,长句短句错落有致,整句散句变化多姿。其次,在语调方面要表现出爱憎分明,对学生要亲切,对历史伟人要崇敬,对历史罪人要憎恶,对民族的繁荣、进步体现出自豪、欣喜,对国家的不幸表示出悲愤、心痛等。有的教师教学语言之所以缺乏动人的感染力,除了没有融注自己的情感外,还由于教学语言单一,缺乏多样的变化,即在语音、语调、语速方面没有做到抑扬顿挫,爱恨有别。实践证明:用规范的普通话教学,对历史娓娓道来,注意语音、语调、语速的高低起伏、轻重缓急的变化,往往会牢牢抓住学生的心,使他们聚精会神地听讲。例如,在导入《康有为和维新运动》一课时,我叙述道:“以后,帝国主义列强掀起了的狂潮,中华民族处在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如何挽救民族危亡?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站到了时代的前沿,登上了历史舞台,掀起了一场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维新变法运动。又如讲“帝国主义列强”、“瓜分”、“狂潮”时,我满含痛恨语调;说到:“中华民族……危急关头。”我加快语速,显示焦虑、悲愤、上昂的语调、语音;讲“以康……爱国运动”时,我音调激昂;说到“维新变法运动”,我语速放慢,重音突出“维新变法”。这样的重音、语速急促之句叩动着学生的心弦,音调高昂之处撞击着学生的心灵,这极大地引起了学生强烈的情感思维共鸣,许多学生随我一起恨,一起悲,一起虑。不知不觉中学生进入到爱国救亡运动的历史情境中。而当谈到中国古代伟大的艺术成就时,则语调轻松、自豪,语速舒缓,仿佛涓涓细流流进学生的心田,使学生得到一种美的享受。如果我们讲课时或用土语方言,或吐字不清、断断续续,或从头到尾几乎用的是同一语音、语调、语速,就像催眠曲,显然缺乏感染力,激不起学生的兴趣,也就谈不上什么教学效果。

这里所说的教学语言主要属音声讯道范畴。增强语言的感染力,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效率还必须运用多种手段相互协作,如电化教学、多媒体教学等。尤其是要辅之以生动、恰当的“体态语言”,如眼神、手势、表情、体姿等,它是强化口头语言所独有的魅力,在课堂教学中穿插小故事,摹态拟声,渲染诗朗诵的激情,夸张戏剧性的冲突,烘托小说性的情节,使历史教学妙趣横生,富于感染力,让学生学起来欲罢不能,从而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在今天这样一个多媒体等科技教学手段普遍应用的时代,教师充满激情的、富有感染力的语言依然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郭启明,赵林森主编.教师语言艺术.语文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