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脑动静脉畸形

脑动静脉畸形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脑动静脉畸形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脑动静脉畸形范文第1篇

动静脉畸形(arteriovenous malformation,AVM)为先天性的脑血管发育异常,多见于20~40岁的青年人,目前治疗方法有血管内栓塞治疗、手术切除及放射治疗。其中血管内治疗因其微创和疗效显著,并发症少等特点被广泛采用。我科自2005年1月至2008年1月共收治16例脑AVM患者行血管血管内栓塞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45例患者中,男29例,女16例,年龄11~55岁,平均30.1岁。

1.2 临床表现 自发性颅内出血27例,(其中6例为反复出血),头痛16例,以癫痫为首发症状11例,首发症状为进行性神经功能障碍4例。

1.3 辅助检查 全部病例均行CT、CTA、MRI或MRA及DSA检查。AVM位于颞顶叶28例,顶枕叶9例,枕叶和额叶各4例。Spetzler和Mrtin 分级:I级8例,Ⅱ级19例,Ⅲ级16例,Ⅳ级2例。

1.4 栓塞材料和方法 采用微导管超选择性插管行血管内栓塞治疗,经股动脉穿刺插管行全脑血管造影(DSA),确认动静脉畸形的类型与部位、供血动脉的来源与组成、引流静脉的数目与迂曲程度、以及畸形血管团血流循环时间。根据情况决定栓塞材料和方法。选择栓塞材料均为二氰基丙烯酸正丁(NBCA)。将微导管Magic-l.2F、1.5F及1.8F经导引管送至AVM之供血动脉或畸形血管团内。根据需要将微导管头塑型。借助血流导向将微导管插到畸形血管内,进行超选择造影检查,根据畸形血管团的血流速度选择NBCA的浓度。如果血流速度很快(3例),均先行5/0、3/0真丝线段栓塞,待血流速度减慢后再行NBCA栓塞。一般情况下使用20%~50%的NBCA,多数浓度为30%。单次注射量最大为13 ml,最小为8 ml。注射前用5%GS反复冲洗微导管,在透视下边注射NBCA边观察其向畸形团内弥散的情况。当NBCA停止在畸形血管团内部并开始反流时,迅速回抽注射器,同时快速拔出微导管。必要时可重复以上步骤,再次栓塞畸形团。栓塞后再次行脑血管造影,了解栓塞的结果及颅内血流变化。术毕用鱼精蛋白中和肝素,拔出导管鞘,穿刺部位压迫10~15 min,并加压包扎。患者回病房后持续控制性降压48~72 h。

2 结果

45例AVM中,9例完全栓塞,12例栓塞70%~90%,13例栓塞50%~70%,11例栓塞小于50%。栓塞后行手术切除治疗21例,咖玛刀治疗15例。随访无一例再出血和死亡。其中21例位置浅表的AVM,栓塞一周后行手术完全切除,脑血管造影复查AVM完全消失。15例深部AVM于大部分栓塞后行咖玛刀治疗,经CTA/MRA复查AVM畸形团明显缩小。45例中,生活、工作完全正常达到治愈者36,症状明显改善者6例,包括癫痫发作减少10例,神经功能障碍改善3例,8例头痛症状消失。本组术后随访,最短6个月,最长2年。随访无一例再出血和死亡。

3 讨论

脑AVM是临床上最常见的颅内血管畸形。临床上约50%~70%的脑AVM 患者表现为颅内出血,约20%~25%的患者表现为癫痫[1],32%~40%有出血AVM患者伴有癫痫发生[2]。脑AVM致颅内出血的死亡率约10%~15%,致残率约为40%。因而对于大部分患者,一旦发现都应积极治疗[3]。目前脑AVM的治疗方法包括外科手术、血管内治疗及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手术切除畸形血管团是传统有效的方法,近年来随着显微外科和神经导航系统的发展,手术切除日趋成熟,使AVM的死亡率和致残率明显下降,但手术创伤大,且对一些巨大的脑深部的、重要功能区、高血流伴动脉瘤或动静脉瘘的脑AVM,因出血量大和并发症多而影响手术效果或危及患者生命,不能进行手术切除。立体定向放疗(r刀或x刀治疗)具有侵袭性小的优点,笔者认为对最大径小于3 cm或体积小于10 cm3位于脑深部或重要功能区又不适于手术者,或老年患者以及手术不能全切除,或AVM部分栓塞后,可行伽玛刀治疗。但其见效慢,常需1~3年,此间仍有出血的危险,迟发的放射性脑病如脑水肿等可能长期反复[4]。血管内栓塞治疗的适应症为[5]:①病变广泛深在,不宜直接手术,②病变位于重要功能区,手术后将产生严重并发症或后遗症 ③高血流变盗血严重,病灶巨大,直径超过3 cm,术后可能发生过度灌流综合征者;可以分期栓塞,使病变缩小后,在手术或放射治疗。血管内治疗脑AVM不受病变的大小及部位限制、且创伤小、并可以反复多次插管治疗[7] 。多数学者认为对供血动脉较少,畸形血管团较小的终末型AVM,单独行血管内栓塞治疗,可以完全治愈,本组9例。但大多数情况下,栓塞术是为外科切除或放射治疗做准备的重要治疗手段,本组36例。它可使病灶范围缩小、术中减少出血、易分离病灶、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手术风险。巨大脑AVM术前大部分栓塞病变加手术全切除是治疗畸形团的最有效手段[6]。当病变部位广泛而深在或在重要功能区,如脑干、基底节等,栓塞后仍难以切除者,可多次将畸形血管团大部分栓塞后辅以r刀或x刀治疗,以弥补不宜手术者。

血管内栓塞治疗是缓解和治疗AVM的主要手段之一,机理是血管内栓塞可以尽可能多地闭塞瘘口和供血动脉所属的畸形血管团。常用的栓塞材料有NBCA、PVAC(聚乙烯醇)真丝线段、电解可脱弹簧圈(GDC) 、液态弹簧圈、微粒,其各有优缺点。NBCA为液态永久性栓塞剂,脑畸形血管团栓塞彻底,并发症少且不易复发,多数作者认为NBCA应作为脑AVM的首先治疗材料[8]。本组16例脑AVM根据病变的大小、流速,应用碘苯酯与NBCA调制成适当浓度(20%~50%)作为栓塞剂,血流速度过快,笔者均先行5/0、3/0真丝线段栓塞,血流减慢后,再NBCA栓塞,效果较好。

血管内治疗AVM的并发症不多见,但一发生却十分严重。主要有误栓塞,脑血管痉挛,颅内出血,微导管断于颅内,脑血流正常灌注压突破等。为避免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笔者认为应注意:①全部操作均在全身肝素化及神经安定麻醉下进行,并严密监护患者生命体征进行,栓塞后静脉推注鱼精蛋白。术前尼膜通预防、术中罂粟碱动脉内持续灌注治疗血管痉挛的方法,效果满意;②根据血流情况及血流速度,调配不同浓度的NBCA进行栓塞,注射时一定要有DSA条件严密监视下,避免栓塞引流静脉;③血流速度很快的患者应先行真丝线段栓塞,待血流速度减慢时再行NBCA栓塞;④AVM内合并动脉瘤形成应先处理动脉瘤,以免引起破裂出血;⑤注射NBCA时,应先用5%GS反复冲洗微导管,在DSA监视下,看清NBC在畸形团内弥散铸型情况,一旦出现反流,迅速抽出微导管;⑥对于大中型AVM切忌一次全部栓塞,避免脑血流正常灌注压突破,继而引发脑出血、水肿,每次栓塞不要超过畸形团总体1/3,二次栓塞应间隔2周~2个月;⑦尽量少用微导丝,必用时,微导丝不要伸出微导管头端,导丝不要强行通过微导管弯曲处,当微导管接近畸形团时,及时拔除微导丝,千万不能在畸形团内使用微导丝;⑧术后持续控制性降压48~72 h。

参考文献

[1] Al-Shahi R,Warlow C.A systematic review of the frequency andprognosis of arteriovenous malformations of the brain in adults.Brain,2001,124 (10):1900-1926.

[2] 刘承基.脑血管外科学.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162-164,178-181.

[3] Hartmann A,Mast H,Mohr JP,et al.Morbidity of intracranial hem2orrhage in patients with cerebral arteriovenous malformation.Stroke,1998,29 (5):931-934.

[4] 李铁林.脑动静脉畸形血管内治疗的若干经验.中国神经精神病杂志,2001,27(6):472-473.

[5] 马廉亭.介入神经外科学 .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307.

[6] 马廉亭.神经外科血管内治疗学.人民军医出版社,1994:189.

脑动静脉畸形范文第2篇

【关键词】 脑动静脉畸形; Onyx胶; 介入治疗

脑动静脉畸形(cerebral arteriovenous malformations,CAVM)是颅内常见的先天性血管疾病,积极而有效地治疗对预防BAVM破裂出血,以及缓解由于BAVM盗血引起的相关临床症状具有重要意义[1-2]。本院自2008年1月-2013年12月用Onyx胶介入栓塞治疗CAVM25例,获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自2008年1月-2013年12月本院收治的脑动静脉畸形患者25例,男15例,女10例;年龄14~47岁,平均25.8岁;首发症状为颅内出血17例,癫痫4例,肢体功能障碍2例,反复头痛2例;所有患者均经CT、MRI及DSA确诊;畸形血管团直径3~11 cm,平均4.8 cm;单支动脉供血3例,双支动脉供血16例,多支动脉供血6例;病变位于额颞顶枕叶18例,大脑深部4例,后循环3例;Spetzeler-Martin分级:Ⅰ级7例,Ⅱ级9例,Ⅲ级6例,Ⅳ级3例;其中2例伴动脉瘤。

1.2 液体栓塞材料 主要采用Onyx胶(EV3公司,USA),Marathon漂浮微导管及Mirage TM 0.008亲水性微导丝(MTI EV3公司,USA)。

1.3 手术方法 手术在全身麻醉下进行,收缩压控制在100~110 mm Hg (1 mm Hg=0.133 kPa)。经股动脉入路置入导管鞘,再次行DSA,了解供血动脉走行方向与畸形血管团的构筑特征。全身肝素化。在路图导引下通过微导丝配合将漂浮微导管超选置入畸形血管团内或最接近畸形团的位置。用0.9%氯化钠溶液反复冲洗微导管;用二甲亚砜(dimethyl sulfoxide,DMSO)液体约40 s缓慢推注0.25 mL充填微导管死腔;抽吸Onyx胶0.25 mL透视下缓慢注射(>60 s)于微导管内并替换DMSO(栓塞前Onyx胶须在振荡器上持续振荡>20 min),若发生反流2 cm时,则立即拔出微导管。栓塞满意后拔管。术后拔出导管鞘,穿刺点压迫15 min,加压包扎。术中、术后给予尼莫地平3~5 mL/h输液泵持续泵入,同时给予脱水、抗癫痫等对症治疗。

2 结果

25例患者栓塞后造影显示畸形血管团完全栓塞者13例,80%以上栓塞4例,50~80%以上栓塞8例。应用Onyx胶剂量0.5~7.5 mL;栓塞时间22~86 min。2例伴有动脉瘤的患者,其动脉瘤被Onyx胶栓塞。术中出现1例微导丝刺破血管出血,即时行Onyx胶栓塞,在治疗CAVM同时封堵出血部位。1例患者出现术后单侧肢体偏瘫,经予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营养神经后逐渐恢复。全部患者随访6~12个月,未发现畸形血管团再通情况。

3 讨论

AVM每年出血风险在2%~4%,出血后第1年再出血风险增加至6%。对于AVM出血的急诊处理主要方向是供血动脉、畸形血管团或引流静脉的假性动脉瘤的处理,防止再出血。理想的栓塞影像结果是畸形团被完全、永久性地闭塞,而正常的动静脉没有闭塞[3-5]。

Onyx胶为一新型液态栓塞剂。它不是胶水,无粘连性,注入血管时,DMSO即可迅速弥散,EVOH即结晶析出,沉淀为包含有钽粉的海绵状栓塞血管,能栓塞80 μm微血管并能永久栓塞。Onyx胶具有可控性好,弥散性更强的优点,较之NBCA具有明显的优越性。以前NBCA胶作为CAVM常用栓塞剂,其易于随血流栓塞引流静脉,易于误栓;文献报道其完全栓塞率仅达10%。而Onyx胶的完全栓塞率可达44%[6-9]。Akin等[10]从病理形态学证实Onyx胶可完全栓塞小血管管腔,且栓塞的血管较柔软,有利于进一步手术治疗。Onyx胶的应用大大提高了CAVM痊愈性栓塞的可能性,但相对于NBCA,也有一些缺点,如应用Onyx的价格高昂,并且需要全身麻醉。

Onyx胶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AVM的临床应用体会:(1)对于多支供血动脉的AVM,初选供血动脉1次注射未能彻底栓塞或未达到预期栓塞比例时,可同时用微导管超选其他主要供血动脉继行栓塞。对单支动脉供血的血管畸形,应争取一次性完全栓塞[11]。(2)Onyx胶一般推射速度为0.16 mL/min,但对于返流不明显的粗大、迂曲少的供血动脉,以上述速度的2~3倍持续推射,有文献报道获得良好的弥散效果[12]。(3)注胶过程中,允许微导管头端有少量返流,当返流≤2 cm时,应维持微导管的压力,暂停30 s~2 min后再行注胶;动态观察Onyx胶的弥散情况,如果发生引流静脉或正常血管误栓,必须立即停止注胶[13]。(4)积极预防正常灌注压突破综合征。Spetzler等[14]于1978首次描述该综合征。对于畸形团直径小于4 cm或单支动脉供血,尽可能完全栓塞病灶;对于大型畸形团(≥4 cm)需进行多次、部分栓塞病灶,每次栓塞不得超过畸形团总体积的1/3[15],2周后再进行栓塞或其他治疗。术中、术后持续降压。本研究1病例术中出现呕吐、昏睡,考虑为NPPB,给予脱水、降血压、扩张血管等处理后症状逐渐消失。

综上所述,应用Onyx胶栓塞畸形团治疗AVM具有较大的优越性和良好的疗效。在应用过程中应熟练掌握Onyx胶的性能、适应证和栓塞技巧,从而提高治愈率,减少和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宋瑞琢,纪兴海,李柯新,等.12例脑动静脉畸形Onyx胶栓塞治疗的体会[J].四川医学,2009,30(4):519-520.

[2]齐铁伟,石忠松,李雪松,等.应用Onyx胶栓塞脑动静脉畸形的临床研究[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08,34(6):371-373.

[3]吴小明.脑动静脉畸形的研究进展[J].华西医学,2008,23(2):385-387.

[4] Mounayer C,Hammami N,Piotin M,et al.Nidal embolization of brain arteriovenous malformations using Onyx in 94 patients[J].AJNR,2007,28(3):518-523.

[5]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分会,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分会.介入神经放射诊断治疗规范(修订稿)[J].中国脑血管病杂志,2005,2(9):427-432.

[6]晁迎九,傅先明,张扬,等.Onyx栓塞治疗脑中央区动静脉畸形[J].介入放射学杂志,2010,19(1):3-5.

[7]宋冬雷.Onyx 在脑血管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2004,4(1):5-18.

[8] Fiorella D,Albuquerque F C,Woo H H,et al.The role of neuro endovascular therapy for the treatment of brain arterio venous malformations[J].Neurosurgery,2006,59(3):163-177.

[9]陈光辉,叶飞,秦碧勇,等.脑动静脉畸形的Onyx胶介入栓塞治疗疗效观察[J].中国全科医学,2010,13(12C):4137-4139.

[10] Akin E D,Perkins E,Ross I B.Surgircal handling characteristics of an ethylene vinyl alcohol copolymer compared with N 2butyl cyanoacrylate used for embolization of vessels in an arterio venous malformation resect- ion model in swine[J].Neurosurg,2003,98(2):366-370.

[11]赵鹏来,马骏,黄庆玖,等.Onyx胶栓塞治疗脑动静脉畸形的临床应用[J].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08,6(4):192-195.

[12]宁显宾,赵长福,罗祺.应用Onyx胶介入治疗脑动静脉畸形12例分析[J].现代医学,2010,38(2):150-153.

[13] Panagiotopoulos V,Gizewski E,Asgari S,et al.Embolization of intracranial arterio venous malformations with ethylene-vinyl alcohol copolymer (Onyx)[J].AJNR Am J Neuroradiol,2009,30(1):99-106.

[14] Spetzler R F,Wilson C B,Weinstein P,et al.Normal perfusion pressu- rebreak through theory[J].Clin Neurosurg,1978,25(6):651-672.

脑动静脉畸形范文第3篇

[关键词] Onyx液体栓塞剂; 脑动静脉畸形;应用研究

[中图分类号] R74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3)32-0041-02

Clinical study of embolization of cerebral arteriovenous malformation with Onyx

LUO Miaoquan LI Jinsong ZHANG Jingquan HU Wei LIU Guangpu

Department of Neurosurgery,The People's Hospital of Meizhou City in Guangdong Province,Meizhou 5140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clinical result of embolization of cerebral arteriovenous malformation with Onyx. Methods Retrospectively collected the clinical information of patients form January 2010 to April 2013 who were cerebral arteriovenous malformations and treated with Onyx liquid embolic agent embolization. The clinical results were observed in short and medium term. Results The rate of occlusion of cerebral arteriovenous malformation from 30% to 50% was 20%, from 50% to 80% was 60% and that >80% was 20%; compared the situation under analysis embolism;Ⅰ-Ⅱ group and Ⅲ-Ⅴ group of patients in the embolization ha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χ2=1.231,P = 0.54). Conclusion Onyx can improve cerebral arteriovenous malformation embolization effect, but the long-term effects need further follow-up.

[Key words] Onyx liquid embolic agent; Cerebral arteriovenous malformations; Applied research

脑动静脉畸形(cerebral arteriovenous malformations, AVM)[1]是脑血管畸形中的一个主要类型,其产生是由于胚胎期脑原始动脉及静脉并行,紧密相连,中间隔以两层血管内皮细胞。如两者之间发生瘘道,血液就直接从动脉流入静脉,形成血流短路,而引起脑血管动力学改变。显微镜下畸形组织呈一大堆较成熟的大小不等的血管结构,其间夹杂有硬化的脑组织。脑动静脉畸形患者多见于年轻人,是一种因为早期血管原始胚芽发育分化异常而引起的先天性疾病。Onyx液体栓塞剂对在治疗脑动静脉畸形中发挥了重要作用[2,3],是一种新型的非黏附性液态栓塞剂-乙烯醇聚合物的衍生物,具有可控性好、不粘管等优点。本次研究回顾性分析应用Onyx液体栓塞剂栓塞治疗脑动静脉畸形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选取2010年1月~2013年4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25例脑动静脉畸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2例,女13例,年龄8~46岁。自发性脑出血12例,癫痫8例,神经功能损失5例。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均为脑动脉畸形,Spetzler分级为Ⅰ~Ⅴ;②脑出血患者病情平稳后评分10分以上;③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

1.2 方法

①所有患者在栓塞术前均口服德巴金、术中持续静滴德巴金以预防癫痫的发生。为防止血管痉挛的发生,在术前、术中及术后都给予尼莫通治疗。②采用Seldinger穿刺技术,在股动脉内置入6F鞘,6F导引导管进入颈内动脉或椎动脉,微导管超选择进入畸形血管团内,采用“注胶-返流-停止-再注胶”技术长时间缓慢注射Onyx栓塞脑动静脉畸形,根据术中Onyx弥散情况随时暂停,进行造影评估病变部位的栓塞情况和静脉引流的状态,选择理想的工作角度进行观察,一旦发现Onyx返流超过1. 5 cm,立即停止注射1~3 min, Onyx返流超过2 cm要立即拔管,据栓塞情况决定是否换另一微导管继续栓塞。③手术后卧床24 h,积极控制血压,给予患者脱水剂和激素来预防脑部正常灌注压突破。

1.3 统计学分析

数据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不同组别率的比较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或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Onyx液体栓塞剂治疗后结果分析

本组研究中栓塞后脑动静脉畸形闭塞率为30%~50%共5例(20%),50%~80%共15例(60%),>80%共5例(20%)。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或减轻,对所有患者行脑部CT检查后,结果显示有1例患者出现术后出血现象,针对出血的情况进行积极治疗,情况基本恢复。对所有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发现,3例患者栓塞后脑动静脉畸形完全闭塞,占12%,未发现患者出现颅内脑出血的并发症。

2.2 不同Petzler分级下的栓塞情况比较分析

对不同分析下的栓塞情况进行比较分析发现,Ⅰ~Ⅱ组与Ⅲ~Ⅴ组的患者在治疗栓塞效果上并无明显的统计学差异(χ2=1.231,P=0.54),见表1。

表1 不同Petzler 分级下的栓塞情况比较[n(%)]

2.3 栓塞后的病例分析

以本次研究中的完全栓塞病例为例,对栓塞情况进行分析,见图1,栓塞前畸形血管团密集,栓塞后畸形血管团消失,栓塞效果明显。

图1 栓塞前后的变化比较

3讨论

在1999年,Murayama首次报道了应用Onyx胶栓塞治疗脑动静脉畸形的临床效果,在临床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我国于2003年也开始采用Onyx胶栓塞治疗脑动静脉畸形,Onyx 胶作为新型的液态栓塞系统已经进入临床使用后,由于Onyx 胶液态栓塞系统比 NBCA 胶液态栓塞系统有更好的可控性和弥散性,可以使脑动静脉畸形获得较高的治愈率。本次研究以我院诊断治疗的病例为研究对象,分析Onyx液态栓塞治疗脑动静脉畸形治疗效果,为国内外同行的研究提供参考。

当前,对AVM的外科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介入栓塞、开颅手术、放射治疗、联合治疗,不同的治疗方法均有其优缺点。放射治疗的应用范围相对狭隘,而且见效慢,需要1~2年时间,而且患者还存在脑出血的风险;开颅手术对患者的创伤大,成本较高;而神经介入治疗却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以上的缺点,在临床上得到广泛运用。本研究表明,Onyx液体栓塞剂对治疗脑动静脉畸形具有很好的疗效,栓塞率>80%的占20%,50%~80%占60%,30%~50%占20%。与国内外的研究基本一致,唐景峰等[4]对31例Onyx胶栓塞脑动静脉畸形进行研究发现,完全栓塞率为51%;朱青峰等[5]对29例栓塞病例进行分析发现,首次完全栓塞率为31%,术后无明显的不良症状;Murayama Y等[6]、Weber W等[7]的研究均表明完全栓塞率在20%~40%之间。

研究过程中对不同Petzler 分级的患者分别比较未发现Onyx胶对不同分级的影响(χ2=1.231,P=0.54);有报道表明,Petzler 分级与栓塞的效果存在明显的相关性;国外也有研究表明,Spetzle分级Ⅰ~Ⅲ级患者手术后发生神经功能障碍的风险6 cm) 或重要功能区以及深部的脑动静脉畸形团,应用 Onyx 胶液态栓塞系统进行栓塞的安全性仍有待于评价[9]。因此,以后的研究应重视多中心、大样本的随访研究,以确定研究结论的准确性。

综上所述,应用Onyx液体栓塞剂栓塞治疗脑动静脉畸形在短期内具有较好的效果,对其长期效果还需要进一步随访研究。

[参考文献]

[1] 凌锋. 脑血管病理论与实践[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63-174.

[2] 宋冬雷,冷冰,徐斌,等. 新型液态栓塞剂栓塞脑动静脉畸形70例经验总结[J]. 中华外科杂志,2007,45(4):223-225.

[3] 潘剑成,周衡俊,严敏,等. Onyx液态栓塞剂在脑动静脉畸形治疗中的应用及栓塞后处理探讨[J].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10,26(4):341-343.

[4] 唐景峰,黄永旺,杨保华,等. Onyx胶栓塞脑动静脉畸形31例[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11,15(12):2187-2191.

[5] 朱青峰,王国芳,王千,等. Onyx胶栓塞治疗脑动静脉畸形29例临床分析[J].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11,16(7):422-424.

[6] Murayama Y, Vinuela F, Duckuilov G, et al. Norn-adhesive liquid embolic agent for the treatment of cerebral AVM: clinical results at UCLA[J]. J Intervent Neuroradiol,1999,5(1): 78-83.

[7] Weber W, Kis B, Siekmann R, et al. Preoperative embolization of intracranial arteriovenous malformations with Onyx[J]. Neurosurgery,2007,61(2):244-252.

[8] The Arterio Venous Malformation Study Group. Arteriovenous malformations of the brain in adults[J]. New Eng J Med,1999,340(5):1812-1818.

脑动静脉畸形范文第4篇

[关键词] 动静脉畸形;CT血管成像;头皮

[中图分类号] R81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3)08(c)-0114-03

颅脑动静脉畸形(arteriovenous malformation,AVM)是脑血管畸形中最多见的一种,位于脑的浅表或深部。畸形血管是由动脉与静脉构成,有的包含动脉瘤与静脉瘤,脑动静脉畸形有供血动脉与引流静脉,其大小与形态多种多样。头皮血管畸形较颅内血管畸形发病率低,而发生于头皮的巨大动静脉畸形较为罕见[1],国内报道甚少。头皮巨大动静脉畸形常合并动静脉瘘。术前明确诊断对于手术方式的选择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以往影像学检查多局限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straction angiography,DSA),随着多排螺旋CT 的发展和后处理工作站的广泛应用,笔者收集了7例患者的资料,均为近几年在重庆市第十三人民医院放射科运用CT血管成像技术确诊的头皮巨大动静脉畸形患者,旨在探讨CT血管造影(CT angiography,CTA)在其诊断中的运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06年6月~2012年8月在重庆市第十三人民医院放射科行头颈部CTA检查确诊的头皮巨大动静脉畸形7例患者资料,年龄20~58岁,男4例,女3例,就诊原因为头皮包块进行性增大和颅内血管出现杂音。

1.2 方法与设备

采用Philips Brilliance 16 Slices螺旋CT,为达到动静脉同期显示的全脑血管造影,在平扫后再行CTA容积扫描[2]。具体扫描参数:球管电压90~140 kV,管电流200~400 mA;矩阵512×512,视野25 cm,球管的转速为0.4 r/s,螺距为0.521/0.959,扫描厚度5 mm,重建层厚0.625 mm,重建间隔0.625 mm。采用双筒高压注射器,由肘静脉团注非离子型碘对比剂优维显370,然后用60~80 mL的造影剂,20~30 mL生理盐水,以4 mL/s的速度注射。最后取造影剂20 mL和生理盐水15 mL做小剂量团注测试分析,确定好个体化的扫描延迟时间,从主动脉弓水平到颅顶作为头颈部的扫描范围,行完全相同的两次扫描,颅底至颅顶作为扫描方向。为了扫描数据精确,检查时嘱咐患者不要轻易动头部。

1.3 图像处理

1.3.1 常规CTA 采取增强数据运用容积再现(volume rendering,VR)、多平面成像(multiplaner rendering,MPR),VR、MPR后处理方法显示血管。

1.3.2 减影CTA 减去增强数据中的平扫数据,仅得到血管图像的数据,再采取VR、最大密度投影(maximum intensity projection,MIP)、MPR等后处理方法显示血管。

2 结果

研究结果显示,4例头皮巨大动静脉畸形,同时合并头皮-颅骨-脑膜动静脉瘘1例,合并动静脉瘘2例,头颈部CTA图像诊断过程均由本科具有丰富经验的医师把关完成。CT平扫结果显示:头皮团块状软组织影增厚。增强扫描显示:蚯蚓状或条状迂曲强化的血管影,有粗大的供血动脉及引流静脉。双侧大脑前中后动脉、颈内动脉、椎动脉及相关分支动脉无明显的异常。其中2病例双侧小脑幕窦显示,直窦顶形态饱满,直窦顶部与上矢状窦间见细小大脑镰状静脉影相连,同时在这两病例的窦汇区见增多扭曲的血管与窦汇相连。1病例除显示头皮畸形血管外,存在动静脉瘘及左侧横窦发育细小的变异。

3 讨论

颅脑动静脉畸形属先天性血管发育异常,由一团异常血管团所构成,此血管团由胚胎期脑血管胚芽演化而来[3]。头皮动静脉畸形是发生于头皮浅表处的脑动静脉畸形,常位于头皮皮下组织内,并由动静脉直接吻合,往往出现显著的血管迂曲扩张,缠绕而形成团状,无毛细血管床。一般情况下,头皮的供应动脉和回流静脉充当其供血动脉和引流静脉[3-6]。头皮动静脉畸形好发于颞部,其次是额部和枕部,部分患者会出现头痛、耳鸣或自我感觉颅内有杂音现象。大多数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却为头皮下出现搏动性的肿物。头皮巨大动静脉畸形伴随头皮-颅骨-脑膜动静脉瘘在颅脑血管性畸形病变中属于比较罕见的类型。然而,高心输出量性心力衰竭的出现往往因为巨大的血管畸形引起。创伤有可能会引起脑膜脑动静脉瘘,也有因为栓子引起的,但大多数却是先天性病变所引起,往往与脑部血管交织沟通。病变部位在静脉窦和脑膜静脉的脑膜脑动静脉畸形,动静脉短路是病变血管结构改变的标志,由皮层动脉参与供血[7-9]。

本次研究病例结果提示,为了更明确病变的特征及范围,在发现头皮巨大动静脉畸形的同时,还应该观察颅内动静脉血管的情况。入选患者不但出现了头皮巨大动静脉畸形,还发现其颅内静脉窦的发育存在变异。其中有两例患者直窦、窦汇及小脑幕窦竟出现了变化。另外一例患者的左侧横窦出现发育变异。多层螺旋CT的快速发展为无创性血管成像提供了可能,任意角度的血管成像因有CT三维成像软件而成为现实。VR、MIP、MPR常为多层螺旋CT成像后的处理技术。任意层面的矢状、冠状、斜面和轴面的二维图像可以通过MPR获得,多角度观察,能明确周围组织与血管的关系;CT值根据MIP的灰度值判断,其能较清楚地显示末梢血管的细节,并能多角度旋转观察血管的解剖结构,但不能反映血管的真实走行。MIP图像经过减影后显得更清晰,更直观,血管的显示效果和DSA基本相似,尤其是反MIP图像。VR能保留原始二维图像的全部信息,密度信息和空间结构一并能够显示,常规的VR图像就能显示头皮巨大血管畸形真实性、完整性,连病变与颅骨的关系也能够被充分显示出来,所以VR在显示血管间的关系情况准确性方面要优于MIP。减影后VR图像立体感强,血管的完整性可以得到显示,颅外与颅内血管的关系也一目了然。

通过相关软件处理,结合相应,能够很清楚地观察到局部血管的形态[10-12]。及时切除骨膜上的异常血管,不但可以治疗动静脉畸形,同时对该疾病的复发也起到一定的预防作用[13],CTA在诊断该病的过程中,能够清楚显示畸形血管的走形和毗邻解剖结构,因此对该病的治疗和预防复发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次研究过程中,病例通过了VR、MIP、MPR技术,同时结合相关软件的应用,头皮巨大动静脉畸形周围组织结构形态及病理相关变化被清楚呈现。

通过万方数据库检索,发现有关头皮巨大动静脉畸的报道并不多,没有成组的病例报道,均属个案病例报道。在于头皮巨大动静脉畸形本身就属于一种罕见的病例[14]。通过分析,虽然本组病例只有7例,但通过CTA三维重建,能够为颅脑血管病变的形态、部位及程度提供更加详尽的资料。通过重建,颅骨结构间的空间关系及动静脉畸形的3种组成部分的空间关系能够被充分显示,能够代替常规的DSA检查,在头皮动静脉畸形的筛查、诊断方面具有很高的诊断价值,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Fisher-Jeffes ND, Domingo Z, Madden M, et al. Arteriovenous malformation softhescalp[J].Neurosurgery, 1995,36(3):656-660.

[2] 吕发金,谢鹏,罗天友,等.数字减影CT血管成像在蛛网膜下腔出血诊断中的价值[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7,23(1):45-48.

[3] 薛庆澄.神经外科学[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 373-374.

[4] 尤云峰,吕富荣,吕发金,等.CTA减影技术在脑动静脉畸形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2,20(6):779-781.

[5] Mikami T, Hirano T, Sugino T, et al. Presurgical planning for arteriovenous malfformations using multidetectorrow CT[J].Neurosurg Rev,2012,35(3):393-399.

[6] 汪军,洪志坚,袁斯明,等.皮肤扩张器在头皮巨大动静脉畸形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2009,20(1):26-29.

[7] 路遥,张帅.头皮巨大动静脉畸形1例[J].西北国防医学杂志,2010,31(3):172-173.

[8] 王德韧.头皮巨大动静脉畸形1例[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9,25(7):1302-1303.

[9] 詹志勇.64排螺旋CT在脑血管畸形的诊断价值[J].中外医疗,2012,31(17):167.

[10] 张体江,朱克文,范奇文,等.16层CTA在脑血管疾病中的临床应用研究[J].贵州医药,2008,32(4):312-315.

[11] 孟宪平,朱建新,陈则君,等.16层螺旋CT血管造影在颅内动脉瘤破裂中的临床应用[J].临床放射学杂志,2006,(25):1108-1110.

[12] 洪汝建,陈爽,冯晓源.16层CT血管造影在颅内动脉瘤诊断及术后评价中的应用[J].临床放射学杂志,2005,(24):310-313.

[13] 陈洪亮,唐光才,陈光祥,等.64层螺旋CT多期扫描减影技术头部血管成像的研究[J].医学影像学杂志,2009,19(1):1-5.

脑动静脉畸形范文第5篇

中青年脑卒中发病明显增加

初春,乍暖还寒,正是脑血管病的高发季节。在一些人眼里,脑卒中是老年人的“专利”,但其实并非如此。辽宁省人民医院第四神经内科主任医师何秋说:脑卒中一般分为出血和缺血,一般出血的情况更多些。的确,在一些慢性病患者中,老年人脑卒中几率会大一些,但其实中青年发病率也不低,大概占到10%左右,且有明显增加趋势。

说到中青年脑卒中的原因,除了生活习惯不好、三高等这些常诱发老年人脑卒中因素外,还有自己的特有原因:1.外伤。2.遗传性、线粒体疾病、风心病、非特异性炎症(如结合、支原体炎症)等。3.外伤所致。4.吸毒。5.先天性疾病。这个也是最常见的原因,如脑动静脉血管畸形和动脉瘤。

年轻人脑出血多为“定时炸弹”作祟

年轻人出现脑出血,大部分都是因脑动静脉血管畸形和动脉瘤造成的。何主任说:相比之下,动脉瘤引发的出血更为凶险,死亡率更高,动脉瘤引发的蛛网膜出血就是著名笑星赵本山上次的情况;而脑动静脉血管畸形是完全先天性因素,因此也可称为脑中“定时炸弹”。大量临床资料发现,脑血管畸形是我国10岁至40岁青少年及青壮年脑出血最常见的病因。

脑血管畸形是脑内血管发育过程中残留的一些未闭塞的异常血管,形成畸形血管团。何主任解释说:简单来说,就像一个主干的分支,本来应该是清晰分开的,但是由于畸形,慢慢缠到一起,形成一团。

突然癫痫、剧烈头痛要当心

何秋主任说:病人在发生脑出血前数周至数年内可出现头痛、癫痫和某些神经功能障碍等。发病时伴有呕吐、偏瘫和癫痫、看东西模糊等症状。何主任表示很多人并不在乎头疼,认为只是小病没什么大不了。但是何主任建议,如果经常头疼还是应该去医院检查一下,可以做个脑彩超和CT,如果有问题需要进一步排查可做脑血管造影。在这里何主任特意强调,如果有突发的剧烈头疼或者平时不太重但这次疼痛突然加重,就一定要就诊,以免造成严重后果。

头疼无小病,检查需及时

很多人都会被脑动静脉畸形这个专业的医学用语所吓到,觉得预防无从下手。其实大可不必慌张,医生凭借临床经验,经脑血管造影或CT、磁共振扫描(MRI)检查结合临床症状及体征即可确诊。而如果出现上述的症状 ,无论轻重,应该尽快就诊。

脑动静脉畸形范文第6篇

脑血管畸形确实很隐秘

生活中,像翟强这样的不在少数,我们常常会听说某某人30多岁就突发头痛,继而昏迷,幸亏抢救及时,小命虽保,但遗有半身不遂,甚至说不出话来等症状。

西安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贺晓生教授说,这是很典型的脑卒中。其实,脑卒中绝不是老年人的专利。青壮年患者大多患有脑血管畸形,因为先天性或后天性原因,脑血管破裂出血,造成脑损害,导致半身不遂,也即偏瘫,重者甚至治疗无效死亡。

脑血管畸形在不发病的时候,一般不易被发现,偶尔在查体时意外发现。而其出现症状的年龄则可见于新生儿和婴儿,也可发生在成年的不同阶段。在婴幼儿时期患此病,以脑动静脉畸形为多见,因脑血管壁弹性尚好,在血压波动情况下,不易破裂出血。主要表现为头痛;癫痫;病灶对侧神经功能减弱,如对侧肢体力弱或无力,即偏瘫;视力障碍。重者在头部可听到颅内血管杂音明显。

早发现早保养可终生不发病

说到脑血管畸形以至血管破裂出血,很多人都会想到著名表演艺术家赵本山。赵本山由于工作劳累,生活缺乏规律,出现脑动脉瘤破裂导致的蛛网膜下腔出血,因出血量少,及时就诊,得到了及时救治,因此康复情况较为理想,现在仍然活跃在艺术舞台上。

贺晓生教授介绍说,在多年的医疗经验中,的确有患者因为检查其他病变,偶然发现患有脑血管畸形,并未经过治疗,此后他日常生活中非常担心,勤于保养,实际上一生确也未见严重症状出现过。因此早期发现脑血管畸形,正确治疗,积极预防血管破裂出血,避免出现因出血而造成的偏瘫、失语或死亡,对保护健康和生命有重要意义。

“出现一侧搏动性头痛,诊断时可查有颅内血管杂音,可有脑局部压迫症状,特别是出现颅神经麻痹时,应高度注意。头痛并不是小病,不可掉以轻心。如果不是感冒发烧引起的头痛,特别是“搏动性”头痛,有肢体感觉和运动障碍者,应该马上到医院进行仔细检查。”贺晓生教授特别提示道。

脑血管畸形预防血管破裂是关键

脑血管畸形在沉默状态,造成的危险并不是很大,关键是如何防止脑血管破裂出血。由于先天性的异常脑血管结构,或是后天脑血管的粥样硬化,加之患者血压的剧烈波动,常造成脑血管畸形破裂。

另外,血压升高的条件下,如醉酒、吸烟,高度紧张,甚至是的时候,异常的脑血管由于不能承受突然升高的压力而破损,导致患者出现剧烈头痛,昏迷等症状。如出血量少,通过保守治疗,血逐渐吸收,患者意识可慢慢好转,根据出血量和部位的不同,可遗留有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偏盲、失语等;如出血量极大,来不及手术,或虽手术效果仍然不佳,或者长期昏迷,甚至因多种并发症而不治死亡。及时发现,及时就诊,及时治疗,对脑血管畸形出血患者的预后影响极大。

预防脑出血并非无章可循

在日常生活中如何预防脑血管畸形症状的发生呢?其实,不是每个看起来精神抖擞的人都是真正的健康人,但也确实没有人会在无症状的情况下进行脑血管造影来检查是否患有脑血管畸形,因此,平日里遵循一些基本脑保健知识就够了。

脑血管畸形和脑动脉瘤的血管壁都很薄,遇到情绪激动、劳累、寒冷、剧烈咳嗽、便秘、憋劲时,血压瞬时升得很高,因结构异常而很薄的血管壁容易发生破裂出血。因此,要做到戒烟戒酒,降脂降糖,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早睡早起,不过度劳累,不暴饮暴食,保持食品的多样化,宜清淡为主,保持大便通畅。有良好的心态,遇事情保持淡定,不大悲,不狂喜。保持头部温暖,特别是在冷暖交替的环境下更要注意不能极冷速热的折磨你的脑血管,导致病变的发生。

贺晓生教授特别提醒说,脑血管畸形有家族史,曾报道一家三代脑血管畸形,似为显性遗传。所以,在你的同族或长辈中有患此类疾病的人,就更应该注意日常保养,以防止脑血管畸形突发破裂出血。

治疗并非只有手术

手术适用于脑血管畸形破裂出血形成颅内血肿的病人。手术的目的是,清除血肿,控制出血,彻底颅内减压;对于脑血管畸形,有顽固癫痫,药物控制不佳,或有出血史或反复出血史,或因盗血现象而产生进行性轻偏瘫等脑功能障碍者,以及海绵状血管瘤在非功能区者可首选手术切除。

贺晓生教授解释说,并不是所有的脑血管畸形都需要外科手术,一些病灶相对较小或手术风险较大的患者,可根据具体情况,采取非手术治疗。目前非手术治疗主要包括以下三种:

1.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即将患者头颅置于球形装置内,球体内表面均匀分布有201个Go60放射源,经计算机计算放射剂量,集中作用在病灶上,导致病灶发生炎症和基因突变,诱导病灶萎缩和机化。适用于脑血管畸形病灶和海绵状血管瘤病灶,病灶较小,无癫痫和出血表现,位置较深或在脑功能区,手术会造成瘫痪或失语等神经功能损伤的患者。

2.介入神经放射治疗:也叫血管内治疗。是在一侧大腿窝处,经股动脉插管,将微导管经颈内动脉或椎基底动脉送入颅内病变血管处,将微球囊或微弹簧圈或IBCA胶,送入动脉瘤腔内或动静脉畸形供血血管内,以促使动脉瘤和动静脉畸形的闭塞。本法适于病灶较大,手术损伤重,功能丧失可能性大的情形。

3.保守吸收治疗:即药物保守治疗,如止血、脱水、晚期扩张血管、ICU监护、并发症防治等。适用于个别脑血管畸形患者出血量少,如动脉瘤破裂蛛网膜下腔出血,或脑动静脉畸形脑出血量不多的患者,意识障碍不深,没有脑中线偏移的患者。

脑动静脉畸形范文第7篇

关键词:CTA;脑出血;急性期;价值

脑出血是一种起病急、病情危重的疾病,严重危害患者的生命健康。因此,脑出血早期诊断、病因分析工作意义重大。临床工作中需要一种快速而简便的检查方法作出初步鉴别诊断以指导进一步治疗,由于影像技术的迅速发展,CTA 在临床中应用越来越广泛[1,2],本文就近3年收治的脑出血的患者通过 CTA 筛查结果分析,探讨CTA 在脑出血急性期的临床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150例急性脑出血的患者,伴高血压112例,不伴有高血压病38例,其中男83例,女67例,年龄33~82岁,平均年龄(51±12.1)岁,发病时间在2 w内,临床表现为突发头痛132例,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35例,偏瘫44例,癫痫3例,失语10例,感觉障碍5例,视力障碍6例,脑疝2例。

1.2自发性脑出血部位 蛛网膜下腔出血102例、脑内血肿40例、脑室内血肿8例,其中额叶血肿6例,颞叶血肿10例,顶枕部血肿4例,基底节区血肿20例。

1.3方法 CTA 检查采用GE64排螺旋CT,先常规颅脑CT扫描,确定扫描范围,层厚5 mm,120 KV,80 mA,然后用18号静脉针经肘正中静脉入路注射非离子型造影剂欧乃派克(Iohexol,300 mg/ml),剂量 50~60 ml,同时注射40~50 ml生理盐水,对比剂注射速率4.5~5.0 ml/s。采用智能监控软件选定一侧颈内动脉作为监控血管,触发阈值设为100 Hu,120 kV,140 emAs,0.5 sP360b,扫描层厚:0.625 mm,图像重建层厚1mm,层间距0.625 mm。等待感兴区触发值到达后开始扫描,扫描完成后退出检查界面,检查过程中要密切关注患者情况,造影剂注射的压力曲线。所有病例均行图像后处理技术:图像后处理技术在专用的3D后处理工作站上进行。包括①容积重建(volume rendering,VR):采用多种伪彩和多种模式处理,系列图像显示,包括薄层处理显示;②最大密度投影(MIP)重建:对细节区域采用不同厚度的层块进行处理,包括矢状、冠状和轴位等。在重建全部完成后对重建后的血管采取多角度照相,最终以图片形式呈现在影像胶片中。DSA检查:经股动脉插管六血管多角度投射成像,为证实动脉瘤的解剖情况,常规采用斜位投射和放大处理,同时行3D造影成像。

2 结果

102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中CTA检查出动脉瘤90例,另有2例假阴性,2例假阳性,10例阴性,均通过DSA及手术证实;40例脑内血肿患者中CTA检查出动脉瘤4例,动静脉畸形4例,硬脑膜动静脉瘘3例,烟雾病9例,动脉狭窄(包括大脑前动脉和或大脑中动脉)7例,阴性13例;8例脑室内血肿患者中烟雾病4例,动静脉畸形3例,阴性1例。

3 讨论

脑出血是神经外科中常见的急性脑血管病,大部分伴有高血压病史,急性期容易发生再出血,严重影响患者病情恢复,甚至危及患者生命。因此,早期明确出血原因,评估再出血的风险,采取针对性治疗是临床中最重要的环节。CTA具有无创、快速简单、较安全及成像质量高、独有的立体空间展示等优点,在临床中应用意义较为重要。针对蛛网膜下腔出血为主的脑出血,可排除颅内动脉瘤等病变,CTA能很好地展示动脉瘤(直径大于1 mm),尤其是对于眼动脉段动脉瘤(床突旁动脉瘤)可结合颅底骨结构了解动脉瘤与周围结构关系,以决定术中是否需要磨除前床突和视神经管上壁,对指导手术有重要临床意义[3],DSA无法替代。CTA能很好地显示动脉瘤的穿支血管,对手术者术中保护好此类血管提供帮助。动脉瘤破裂出血患者再出血的几率很高,因此临床上需尽快检查以明确病因及时处理。CTA 能明确脑动静脉畸形(AVM)的大小、静脉引流情况[4],CTA 同样可清楚显示供血动脉、畸形血管团和引流静脉的三维关系及毗邻的颅骨结构,对于评价急性出血期的AVM有独特的价值,为临床高度怀疑AVM 破裂而准备急诊手术的患者提供快捷嗜返恼锒希以减少手术的盲目性。初诊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行颅内血肿穿刺引流术前行CTA检查排除其它血管病变,目前小骨窗血肿清除术或立体定向钻孔引流术逐渐成为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的主要方式。术前需先行CTA检查排除其它血管病变,如:动脉瘤、动静脉畸形、硬脑膜动静脉瘘、部分严重动脉硬化的患者。CTA能简便、快速作出影像判断,如有上述病变则不宜行小骨窗手术或钻孔引流术,可根据CTA情况改行开颅手术或进一步行DSA检查了解病变情况,如本文中有多例伴有脑内血肿患者拟行钻孔引流术,经CTA检查显示为动脉瘤4例,动静脉畸形4例,硬脑膜动静脉瘘3例,遂及时调整治疗方案行介入栓塞术或开颅手术,效果好,避免了盲目穿刺导致再出血的风险。目前研究发现CTA的“斑点征”能预测首次脑出血患者血肿的扩大。这种准确的预测对哪些患者将会出现血肿的扩大将会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不仅可以预测血肿量和血肿扩大相关的发病率和致死率,还可以指导急症处理方法[5]。与DSA的比较,DSA术前准备时间相对较长,要求高,操作时间较长,有时限于介入科的手术安排不能及时检查,导致检查延期,从而延误治疗。而CTA可以即刻检查,准备时间短、操作相对简单、创伤小、能在短时间内获得信息,完成图像重建,使临床医师第一时间获得资料,作出下一步治疗方案。

总之,随着影像技术的不断进步,CTA在急性脑出血中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其临床应用价值也会越来越大。

参考文献:

[1]Vaphiades M S,Cure J,Kline L. Management of Intracranial Aneurysm Causing a Third Cranial Nerve Palsy:MRA, CTA or DSA[J].Seminars in Ophthalmology,2008,23(3):143-150.

[2]Izumi S,Muano T,Mori A,et mon carotid artery stiffness,cardiovascular function and lipid metabolism after menopause[J].Life Sciences, 2006,78(15):1696.

[3]武琛,许百男,孙正辉,等.CT血管成像在床突旁动脉瘤诊断治疗中的应用[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08,10(12):908-910.

脑动静脉畸形范文第8篇

[关键词]血管畸形;动静脉畸形;海绵状静脉畸形;微创外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栓塞术

[中图分类号]R78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07)03-0349-03

动静脉畸形(arteriovenous malformation,AVM)与海绵状血管畸形(Cavenous venous mal-formation,CVM)是先天性血管畸形的两种临床常见类型。CVM作为一种静脉性形态发生畸形,常被误称为“海绵状血管瘤”。AVM则主要由形态异常的动脉及静脉形成的大量镜下可见的血管瘘组成。AVM与CVM轻者影响美观,重者危及生命。本文旨在探讨采用微创外科治疗这两种血管畸形的意义。

1 材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自1993~2003年间收治的颌面部CVM 163例。男79例,女84例,年龄1~46岁,平均年龄15.7岁,病程1个月至13年。生长部位位于唇、颊、眼睑、舌体等部位,范围较大。CVM表现为海绵状,位于皮下则表面肤色常为蓝色,边界不清,质软可以压缩,φ>2.5cm者试验常为阳性,偶可触及静脉石,侵及皮肤时可出现溃疡及出血等症状。

收治AVM 15例。其中男9例,女6例。患者年龄7~53岁,平均年龄25.5岁。病程4~26年,平均13.2年。按照发病部位分为:①Sturge-Weber综合征1例,表现为右大脑颞叶CVM,右眼眶区、右颧面部AVM;②单纯发生于唇颊、颈、耳郭、头皮等软组织AVM22例。按照AVM临床分期分为:扩张期9例,失代偿期6例。AVM临床主要症状和体征为局部肤色微红、隆起、颜色呈暗紫色,反复破溃出血,局部皮肤发热,血管迂曲增粗,有搏动及血管杂音。

1.2 CVM治疗方法

1.2.1 平阳霉素局部注射:CVM患者经胸透、血常规检查正常,深部海绵状血管瘤须作彩超或肿块穿刺确诊后采用平阳霉素局部注射治疗。平阳霉素1.5~4mg+利多卡因2~4ml稀释。成人首剂量4~8mg,儿童0.5mg/kg(1mg/ml),间隔3~5天(视肿胀消退程度重复注射),3~4次为一个疗程。每次用药量不超过8mg,注射总量不超过40mg。

1.2.2 平阳霉素结合手术:包括以下几种方式:对于颧颞区的CVM,我们采用发际内隐蔽切口,通过皮下潜行分离至病变处,钝性分离打开病变的血管腔隙,然后创腔内填塞含平阳霉素的明胶海绵或止血纱布;CVM畸形组织部分切除整形,残余组织平阳霉素注射;平阳霉素局部注射后,待CVM缩小后手术切除。

1.2.3 手术:对于面颊部较深层次的CVM,我们通过粘膜切口或面部隐蔽部位的小切口,伸入针状电凝器,通过热、电等效应破坏畸形组织,使之纤维瘢痕化,减缓CVM的生长;对于舌粘膜下的CVM则采用片切的方法:用电刀在CVM与其深面正常的舌肌组织间进行切除,边切除边仔细地电凝止血。CVM切除后的创面喷少量的生物蛋白胶。

1.3 AVM治疗方法:颌面部AVM范围大,临床考虑到手术复杂性时,造影术往往可以显示出明显供血动脉,此时我们选用手术切除结合术前辅助栓塞术的方法。栓塞采用超选择性动脉内栓塞术(Super-selective intra-arterial emboligation,SIAE),用Seldinger技术插管,在病变的三级动脉起始处栓塞,栓塞剂采用PVA颗粒、明胶海绵或NBCA胶。手术则根据畸形的大小、范围不同采取AVM切除术,局部组织瓣、腹部全厚皮片、皮肤组织扩张等多种方法进行修复。

1.4 疗效评判标准

1.4.1 CVM治疗评判标准:畸形消失,外形良好,皮肤或粘膜颜色恢复正常,随访1年以上无复发为治愈;畸形缩小50%以上,外形改善为有效;畸形缩小不到1/2,无变化或继续增大,外形无改善为无效。

1.4.2 AVM治疗评判标准:瘤体消失,外形好,皮温正常,搏动和杂音消失为治愈;瘤体缩小,畸形改善,搏动或杂音减弱为有效;瘤体畸形增大为无效。

2 结果

2.1 治疗效果:①163例CVM患者治疗后经过6个月~9年随访,结果如下:治愈74例,有效54例,无效34例。②15例动静脉畸形采用手术结合术前栓塞的综合疗法,5例治愈,7例有效,3例无效。详见表1。

2.2 并发症:①CVM发生过敏性休克1例、发热7例、局部破溃5例。②AVM组右眼失明1例(Sturge-Weber综合征),暂时性偏瘫1例,肌皮瓣局部坏死2例。

3 讨论

3.1 微创外科(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MIS)与血管畸形:英国的泌尿外科医师Wickham于1983年首次提出MIS概念。MIS是一广义的概念,指的是要达到造成对身体最小创伤的外科而不是限于哪一种方式或哪一种工具。可以说,微创外科是指在任何外科创伤应激状态下,达到和保持最佳的内环境稳定状态。

CVM和AVM的区别在于前者主要是由薄壁的畸变静脉构成,而后者是由大动静脉瘘和泛发的大量微小动静脉瘘共同构成的畸形血管结构,表现有所不同;但二者内皮细胞增殖率正常且不能摄取3H-胸苷,本质上都为血管畸形而不是真性肿瘤二者还具有共同的特点:常涉及皮肤、肌肉、骨骼等多种组织,严重影响美观,手术的目的也不是完全切除病损组织,而是在微创的前提下尽可能的控制病变,保存患者的容貌。基于以上原因,本文的主旨就是分析如何采用更小的手术代价获得对这两种严重的血管畸形良好的治疗效果,故有必要一起论述。

3.2 平阳霉素的运用:平阳霉素治疗血管瘤最早由国内郑勤田等于1991年报道,后来多数报道对其疗效予以肯定,并认为是目前简便、有效、具有中国特色的治疗方法。平阳霉素治疗血管畸形的机理在于:平阳霉素可以使血管或血管瘤内皮细胞水肿、变性,血管壁增厚,管腔狭窄,管壁结构消失,管腔闭塞。

目前报道平阳霉素局部注射有过敏性休克、发热、消化道反应、局部破溃、肝肾毒性及肺毒性等副作用,故使用要规范。本组采用平阳霉素发生过敏性休克1例、发热7例、局部破溃5例,均经对症处理。本组未见肺纤维化等严重并发症。

3.3 SIAE(Superselectire intra-arterial em-boligation)在动静脉畸形中作用:颌面部AVM畸形血供可以由来自颈内外动脉或椎动脉等多来源动脉供血,最常见为来自颈外动脉分支的耳后动脉、枕动脉、颞浅动脉、脑膜中动脉。SIAE的机理在于促使血管内血栓形成,管腔闭塞,内皮细胞变性坏死。实践证明栓塞作为手术前辅助治疗可以明显减少出血,为手术创造条件。

3.4 手术治疗:对于CVM,单纯手术治疗目前尚不能解决其根治、复发和美观等问题,我们的手术目的也是在微创的前提下有效的控制或缩小CVM。手术常见的方法为在在隐蔽部位作切口后,尽可能的切除畸形组织,对于完全切除可以造成更为明显的组织创面,则局部放置含有平阳霉素的明胶海绵,除了平阳霉素的作用外,组织对明胶海绵或止血纱布的吸收代谢会造成局部纤维组织形成,对CVM的治疗有利。

针对舌体的CVM采用的片切法主要是利用了舌粘膜的代谢速度快(6~7天即可分裂繁殖1次),再生能力强的特点。过去我们对于舌体CVM或淋巴血管畸形往往采用局部梭形切除后拉拢缝合,包括了一部分深面正常的舌肌组织。近来我们采用片切的方法,既可以切除较大面积的CVM或淋巴血管畸形组织,又可以保存深部的正常舌肌,临床观察的创面在15天左右即可有新生的粘膜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