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旧建筑改造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吴良镛先生曾提出,旧城更新包含了三个定义,再开发或改建;整治;保护。而旧建筑改造作为旧城改造的组成部分,也可因循这三个定义推进。对那些富有历史价值的建筑而言,过去一贯采用的推倒重建的做法,无论从经济效益还是历史保存的角度都不大适用。整改并保留当时代的历史痕迹,使其成为新建筑品味历史的脉络,则逐渐成为了旧建筑改造的新突破。在这场有关“新生”的演练场中,一直以软装配置见长的设计共和,从陈设的视角相继完成了万科紫台1912Club改造项目的软装配饰、上海静安区The CommuneSocial食社改造项目的陈设软配,前者见证了世纪之交的建筑征途,后者则是在英式风格的建筑上创造了一场有关西班牙美食的盛飨。在这两个个案中,设计共和通过家私的选配,将现代美学理念置于重新改建的建筑中,焕发出富有对比之感的融合之美。食社中大片的墙面或是天花富有工业的怀旧感,搭配上工业时代气息浓烈的现代家具,表达出自由、互动的空间感受。而紫台中,百年老树被设法保留了下来,厂房在整改后成为1912Club的主体,为了让室内外的陈设能与厂房层高相匹配,设计共和更是花了不少精力去评估该改建项目在软装配置上的可行性,强调历史与现今感受的情感连接。
那么,以陈设的视角介入旧建筑改造,这是设计共和为我们提供的新的剖析角度。紫台的旧与新
长沙机床厂,始建于1912年,1938年文夕大火后,它成了长沙市内现存为数不多的历史建筑之一,直至2010年全厂外迁至麓谷新区起,长沙机床厂在这里的时代使命虽然紫台项目的最初预想是作为置业人士的样板房使用,但是开发商希望未来的紫台能打破销售空间的单一功能,成为一所高档的餐厅。室内三个空间的设计皆呈现出紫台的创作理念:大厅是由暗色调和多种材质所构成的,其灵感来源于世纪之交的法国;模型水吧的空间则借鉴了艺术作品的样品;通透的玻璃房从内部一直延伸到户外,与周边景观相融合,内部的装饰也同样独具匠心。
值得一提的是,紫台原地保留了老厂房旧址内百棵百岁原生大树。社区的整体规划顺着原生坡地,洋房、高层,层层后退,构筑成“台”的独特形式,保证了居者观景、览江的最佳角度。建筑规划的同时,也为生活的成长预留出空间。紫台真正的主角,是树、建筑、老厂房遗物与居住者生活相融产生的“情感磁场”,人与历史彼此依存成为需要,这便是建筑感动人心的根由。通过以上概念与空间的呈现,紫台融合艺术,建筑,实用,成为建筑于历史的记忆之上的新建筑样式。
食社,打造视觉新鲜感
The Commune Social食社位于上海静安区江宁路,是米其林星级厨师杰森・阿瑟顿与如恩设计研究室及新加坡著名酒店经营者Loh Lik Peng的最新创作。它是继上海的Table No.1外滩第一台,香港的22Ships和新加坡的Esquina等多项成功前例之后的又一力作。
西班牙小吃餐厅名为“食社”,与设计共和同处设计公社内。空间的设计概念强调西班牙餐厅用餐的“分享”概念,餐厅的四个区域,小吃吧,用餐区,甜品吧及隐秘吧正是为了提供不同的风味与食材让客人分享,鼓励他们在隐秘吧先喝一杯,接着去小吃吧或到用餐区享用晚餐,最后再至甜品吧。同时,四个相邻的空间一以贯之“公共与社交”的概念,提倡移动的用餐方式,让客人在餐厅中不仅更为活跃,也能寓社交活动于用餐中。这与位于伦敦的Pollen Street Social及香港的22 Ships餐厅的概念如出一辙。
设计师注重运用自然材料以突出视觉的“新鲜感”,让人自然联想到新鲜的食材。生铁、回收木料、清水混凝土及砖块的结合呈现出充满质感与线条的效果。不同于其他空间彰显出的工业原始感,甜品吧的白色与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特别定制设计组装的灯具系列让人想起牙医诊所,目的正是在整洁的背景下享用甜品这“最后一道菜”,体验烹调技巧带来的无与伦比的喜悦。当然,因为太喜欢吃甜品,又难免让人想到了牙医诊所。
《现代装饰・家居》对话设计共和
据悉,紫台的建筑室内设计是万科团队与设计共和共同完成,在改造的过程中,它极好地实现了旧与新的融合。设计共和是在哪个阶段介入此案?谈谈在接手该案时做的一些准备工作?
设计共和:设计共和在建筑尚在装修的过程中应万科团队的邀请开始了软装设计。我们除了到现场实地考查之外,在接手该案之前还详细了解了长沙机床厂的历史,本案所代表的住宅项目本身的特点及其目标市场的特点。
在软装设计过程中,设计共和家团队在亲赴现场实地考察之后,着手思考售楼中心的定位,考量其日后的服务范围和标准。虑及大多数的售楼中心在房型销售结束后,都无法很好地继续使用,对紫台这一具有历史文化背景和优越的地理位置的项目,更当在日后结合生活态度将其发展成为小区内富有特色的一个场域。经过反复的推敲,最终我们确定将其定位为时尚餐厅,相信这一构思也有利于日后的发展。
紫台的前身是长沙机床厂,改造后的建筑看上去富有工业气息,那么,设计共和在承接其室内软装陈设时,将旗下现代风格气质的家私融入工业气息的建筑中,该如何考量二者的融合度?
设计共和:我们在选择家具的时候也充分考虑到需要有工业感粗犷的家具和进口家具的细腻张力结合在一起,在部分家具中,我们选择了带有金属结构和木质相结合的感觉以表现十足的工业效果,而进口家具的设计感和做工的独到则无不体现出精致和细微。
设计共和团队对紫台项目的哪几个空间进行了软装布置?能否详细介绍下这几处空间在软装设计上的准则?
设计共和:在设计规划中,我们同样也对建筑空间划分出了几个部分,如洽谈区、水吧区、影音区和户外区,每个区域的摆放也是非常讲究的。水吧区使用了西班牙品牌Bd Barcelona Olvidada系列的吊灯,在影音区我们使用了非常舒适的Neri&Hu的Solo系列的休闲椅,让客户在观赏影片时得到舒适度的提升。洽谈区域则以沙发系列组为主,因为紫台的老建筑层高非常特别,我们使用了大体量的moooi品牌Random系列的吊灯,这个吊灯因为是特别的做工工艺,呈现半透明的视觉效果,同样这组吊灯在这个空间里面体现的感觉十分惟妙惟肖,既是灯具又不会阻挡任何视线,也不会破坏建筑物原来的特色。
关键词:旧建筑;改造设计;创新;保护
中图分类号: S611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建筑在社会发展中,不仅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居住的场所,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与承载。作为社会、文化与生态价值的载体,建筑的不断更新也预示着文化不断更迭,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精神文明的不断追求,建筑变化将成为必然。新的建筑物不断出现的同时,旧的建筑物改造也引起了重大关注。旧的建筑物改造不仅是对文化的尊重,更是对社会的负责。要让旧建筑物从功能、体量、外观重新焕发出亮丽的色彩。本文将对旧工业建筑、民用建筑等多种形式的建筑改造进行探讨,结合可持续发展与节能的要求,就在改造过程中建筑设计的创新手法的使用提出一些见解。
旧建筑改造设计概述
我国的城市建设正在处于大规模维护与改造阶段,在这一阶段对旧建筑结构进行翻新与改造是必然的工作。旧建筑改造过程中与建筑设计创新元素有着重大的关联。经过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的国民经济取得了飞跃发展,现代城市化更为发达。随着我们面前的新城市建筑不断涌现,旧建筑的结构与景观仍然为人们津津乐道。旧建筑承载着人们的文化情结。北京的城市建设中四合院渐渐消失了,高楼大厦的出现,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但也让人们之间的感情更加淡漠了。在近年来,我国社会的发展强调经济的作用,城市特征更加明显,让传统的旧建筑成为了历史,渐渐丧失了旧建筑的文化功能,从长远来看,大大影响了经济、文化与人文建设。旧建筑的保留与维护成为一门新的学问,其与建筑改造创新设计的结合为社会形象的发展提供了更加丰富的元素。[1]
旧建筑与建筑改造设计的发展
从上个世纪起,西方的城市管理者与建筑师已经开始意识到,在城市发展过程中会有损坏城市建筑以及文化流失的情况。开始在旧建筑改造中增加建筑设计创新元素的成分。最初时,建筑改造设计主要是对大型旧公共建筑所进行的改造工程,对于普通的民用建筑改造工程尚没有太大的发展。
我国的城市发展与国外有着明显的差异。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由于受到经济强调的影响,人们对于文化以及城市发展思想观念方面没有形成整体的概念,在旧建筑以及建筑改造设计中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机制,同时在技术、政策方面也没有形成个性化的思路。在现代城市发展中,应该更加借鉴西方先进经验与技术,创造出适合我国发展的独特路线。[2]
旧建筑改造设计的目标
4.1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旧建筑
凡是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旧建筑一般建造时间较为久远,建造于20世纪初期甚至更早一些,具有典型的时代特点。在对这些建筑物进行改造时,首先要对外观进行特别关注,尽可能地保留下大部分分的外部特征,进行必要的维护整修。如果对外观进行大面积改造,有可能会改变它本身的观看价值。从历史文化研究的出发点来看,维护与保养这些旧建筑有着重要作用。
4.2城市地标旧建筑
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肯定会有一些建筑物在当时引起人们的关注,无论是在文化上还是在地理位置上都曾经是城市的地标性建筑。如城市的旧火车站、十字路口的纪念碑等大型的建筑。对于此类的旧建筑,需要进行保留并美化。这样既能保留住城市的记忆,同时让建筑物发挥出其新的色彩,让人们有更新的建筑体验,继续成为人们心中的城市地标。[3]
4.3普通旧建筑
对于普通旧建筑的改造,其必要性不是很大,因为它的文化研究价值并不是很大,也没有明显的美学价值,所以对于此类建筑多是采用实用性改造。而普通旧建筑大多指的是民居,在不妨碍现代城市的发展过程中,它们完全可以发挥其现代作用。由于这些普通的旧建筑在空间的利用上、结构的布局上都是智慧的结晶,它的使用性较为灵活,数量也是最多的。对于此类旧建筑的改造方式更加灵活,对于普通百姓的历史记忆有着重要作用。
4.4旧工业建筑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一些旧的工业建筑在布局、风格上显然已经不再适合时代的需求。它被淘汰也是大势所趋,但它具有良好的历史价值,通过旧工业建筑,现代人可以看到科学演变的过程,可以看到旧时期人们的智慧,从中看到科技发展的方向。旧工业建筑具有良好的历史与文化价值。旧工业建筑同时也是一种稳固的结构,它虽然失去了原始的功能,但从结构上讲,它的完整性还是能够为其他的功能承担载体。旧工业建筑具有良好的经济价值。最后旧建筑的功能转变,可以实现它的环境价值。对于旧工业建筑,无需全盘进行拆除,而是对其进行改造,实现功能顺利转变,发挥出其本身特有的价值。[4]
旧建筑改造设计的创新方法
5.1保护
对于旧建筑,首先要做到保护,避免经历长时间的风雨之后再度损坏。在一些旧建筑物的外观上会体现出时间的沧桑感。建筑物的表皮容易发生风化,因为雨水的原因,色调会有一些变化,室内的金属件也可能会出现磨损现象。这时要对建筑物进行必要的保养,不必对结构进行大的变动。保护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避免建筑物在未来的时间与天气环境影响下而出现结构损坏的隐患。所以主要保护方式是保持现状,针对有可能引起的损坏进行必要的维修与保养。增强检查力度,及时发现安全隐患。[5]
5.2修复
对于一些已经发生损坏的旧建筑物,需要按照原来的结构特点进行修复,使建筑物恢复到建设时的面貌。在修复过程中应该使用与建设时所使用的技术、材料相一致,尽可能表面出与古建筑相同的特点。对于结构与材料发生老化的建筑,可以采用部分修复或是其他材料代替,表面颜色进行统一处理,起码保持表面上的旧建筑一致性。这个时候需要一些旧建筑文化学者与建筑师来进行指导,避免在准备不充分的情况下由非专业的一般操作人员进行施工,造成二次破坏。
5.3更新与重新塑造
对于一些可以实现现代实用性的旧建筑,可以采用更新的方式,对其内部进行改造,加入现代建筑特点,进行重新设计,充分利用建筑的作用。将建筑的功能发挥到更大。目前旧建筑改造领域较为出亮点的案例均是在重新塑造上下功夫。在允许的情况下,抛开旧建筑的风格,采用现代化的材料、技术与装饰风格,对建筑的外形与内饰进行全新打造,保留下整体原貌,把精髓留下,把旧建筑与现代建筑的特点有机结合。
对于以上三种旧建筑的改造方法,并不完全拘泥,而是可以相互结合适用。针对具体的建筑或是建筑的局部进行特定的修复与更新。在更新的过程中,保持尊重历史、继承文化的理念。要懂得它的历史,在改造过程中才能更加体会到建设之时的状况,也更能把这种元素增加到旧建筑的改造中去。
5.4旧建筑旅游功能化
对于一些地标性建筑物或是旧工业建筑,完全可以通过改造的方式,来实现它的旅游价值。旧工业建筑与旧的普通建筑都是经过劳动人民工作与生活过的场所,通过对这些建筑进行参观,可以了解到历史的车辙给现代留下了什么。让人们更加珍惜现代来之不易的生活与工作环境。可以对旧的工业建筑区域进行绿化改造,发展成为儿童活动区、花园展示区、文化展览区等等。[6]
旧建筑改造其他创新思考
所有的旧建筑改造都要结合着当地或周围的地理环境进行整体考虑,而不是单单对建筑物本身进行改造。利用周围的学校、商业区等社会主体对旧建筑的改造方面与功能利用进行综合,确定最佳的改造方案。实现更大的价值。另外在改造过程中,需要关注节能化改造思路,对于建筑改造过程中的材料与技术都要以节能减排为基本出发点,避免对环境造成影响。
结语
在当代城市发展中,旧建筑与景观的改造应用较为广泛,它对环境的创新有着重要的意义,可以大大提高人们对城市环境的满意度与幸福感。在旧建筑改造过设计程中,要坚持以环境保护为基础,做好准备工作,实现科学、实用、经济地改造活动,促进城市建设多元化丰富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忠国,段义猛.传统商业街的改造与传统保护——以青岛市中山路为例[J].城市问题.2010(06).
[2]吕正华,马青,赵晖.空间与场所──沈阳市两条步行商业街改造设计构思[J].规划师.2011(03).
[3]方桥,邹式汀.城市品位,在建设中塑造——谈南京百年老街太平南路商业街的改造[J].江苏建筑.2011(03).
[4]裴小明.南京市福园路商业街改造方案设计[J].山西建筑.2010(07).
关键词:改造 旧工业建筑 围护结构 生态设计策略
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旧工业建筑所在地渐渐成为了城市的中心,以商业、居住、金融等功能为主,这样,大量的旧工业建筑就不得不被拆除。近年来,可持续理念逐渐深人人心,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对旧建筑进行改造比起拆除、废弃而言是一种更加可持续的处理方式,而这些工业建筑一般主体结构完好,内部空间大, 很容易被改造为其他功能为主的建筑类型。但是目前,我国旧工业建筑的改造基本是按照建筑师的艺术角度观点来进行的,缺乏降低能耗、减少环境破坏的可持续设计理念。
1.中国旧工业建筑的特点
除了本身的艺术和技术价值外,中国工业建筑还具有下列优点:
1)位优势中国现存的常规型旧工业建筑大都建于20世纪中后期,一般位于现在市区繁华地段或滨水临铁路的优良地段,在以后的城市发展中极具商业价值潜力。投资商可开发面较广,尤其是在改造成餐饮、商业、办公和娱乐场所等方面,具较强的区位优势。
2)结构优势旧工业建筑主体结构大多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钢筋混凝土排架结构或钢结构,墙体一般只起围护作用,因此立面的可塑性很强。另外,结构平面布置规则,单跨一般采用18m、24m、30m大跨度,空间高大宽敞结构承载力远高于一般民用建筑,如楼面荷载,民用建筑一般在1.5kN/~3.5kN/,而工业建筑则通常是民用建筑的几倍到几十倍。
3)空间功能优势旧工业建筑空间开敞、平面规整、立面简洁、改造的灵活性强。外墙为非承重墙,可根据需要拆除重砌或直接使用,加上遗留的大量工业构件,为改造设计提供了更多的可塑性,而高的层高便于增加层数。相比于其他旧建筑,旧工业建筑的空间和功能更容易被重新设计。
4)基础设施优势旧工业建筑的基础设施在给排水、电力电讯、燃气动力等方面的容量远高于普通民用建筑, 改造项目可以以原有的基础设施为依托,不用增加新的市政设施接口,有效减免了投资方和政府的前期投人。
5)经济优势不是所有的常规型旧工业建筑改造的初期成本都是较少的,特别是对于采用了可持续措施的旧工业建筑改造,但从全寿命周期分析(1)的角度而言,采用可持续技术措施来改造旧工业建筑具有经济优势。另外,由于这些旧建筑改造具有地理位置好、建设周期短、节约了拆除新建费用等优点, 投资商仍然有相当大的回报。
我国对旧建筑改造的研究大致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主要包括城市政府所直接关注的城市滨水区改造开发研究,许多城市传统的滨水码头区、工业区和仓储用地的建筑改造成为重点。但是,我国目前的工业建筑改造的理论基础研究和实践还刚刚起步,还没有触及到可持续建筑技术应用的层面上来,仍是从文脉、艺术的角度出发,对建筑能耗也缺乏足够的关注。
旧工业建筑围护结构的改造
在旧工业建筑的围护结构可持续改造中,建筑师应该从墙体、屋面、门窗等方面来考虑。
2.1墙体的改造
中国旧工业建筑的外墙大多为非承重墙体,利于拆除重建或改造。从文脉主义和可持续观点出发,可以尽量考虑保留原有外墙,在此基础上再采用一些措施,减少通过外墙的热损失。
对于需要改造的外墙体,在外墙增加高效保温隔热材料是节能的有效途径。例如,在历史悠久的柏林上牧场工业改造区内,对原德国通用电气公司主库房的墙体改造中,就采取清洗、修复和改善保温性一体化的整合措施。首先对表面细致地清洗, 局部破损处加以修补,涂刷一层防水膏,隔绝外界潮气人内(1%的微细湿气侵入相当于10%的热量损失)。同时,为了进一步降低能耗,在大楼外墙地基处敷设耐用塑料包裹的热水管帮助千燥地基,防止湿气人侵造成屋内更多的热量损耗。采取这些措施,可以使外墙的传热系数控制在0.4W/(・K)以内。
此外,还可以采用双层立面的方式,在原有墙体外面再加一层玻璃幕墙的方法来降低建筑能耗。例如,在Cavaso del Tomba(意大利威尼斯以北60公里处)一座废弃的中型丝绸工厂改造中,在其西南朝向主人口朝向的墙体外增加了一层玻璃幕墙两层之间是0.65m宽的空气间层。冬季,空气间层作为缓冲空间,有效减少了建筑热损失夏季,通过底部和顶部的开口,空气在间层中流动,起到了被动式制冷的作用,如图1。图1. Cavaso del Tomba 玻璃幕墙结构示意图
对不宜改动外墙的建筑,可在建筑南面、西面增加外遮阳体系。已有的试验数据表明,外遮阳比内遮阳更具明显的节能效果,能较大幅度地降低空调负荷约16%~29%。现在很多国家都把遮阳控制作为夏季防热、降低住宅空调负荷的重点。新型室外遮阳体系不仅能够明显调节光线,降低能耗之外,还能增加立面艺术效果。
2.2门窗改造
门窗是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未采用节能技术的建筑中,门窗的耗能可达建筑总耗能的50%左右。中国旧工业建筑的门窗大都是非节能门窗,而且窗墙面积比值也比较大。门窗的节能改造技术主要从减少渗透量、减少传热量和减少太阳辐射三个方面进行。可采用措施有双重玻璃门或采用自动门等措施以减少出人口的能量流失;采用密封材料增加窗户的气密性以减少渗透量;通过采用中空玻璃或断热铝合金窗等新型节能窗以减少传热量;利用热反射镀膜中空玻璃、低辐射镀膜玻璃;设置遮阳设施等。当采用上述技术措施时,通过窗户的自然采光潜力也需要被考虑。以柏林上牧场工业改造区内原德国通用电气公司的主库房为例,其原有玻璃窗热工性能差,是建筑热损失的主要部件。大楼外窗经检测使用状况良好,但窗扇的气密性、隔声和保温性较差,故保留原有窗框不做更动,将原有玻璃替换为中空低辐射节能玻璃,并在窗台内侧增设一道窗。两窗之间的空隙形成热交换和通风缓冲带,从而改善了外窗的保温性。
2.3屋顶改造
建筑的顶部是受外界气候影响最大的部分,屋顶吸收的外部热辐射所占全部建筑吸收辐射的比例相当大,这部分热辐射的作用将直接影响室内气候环境。过去工业建筑对屋面重点是考虑防水处理,而对保温隔热重视不足。
一般而言,对于平屋面旧工业建筑的改造,可以在屋面的找平层顶面施工一层挤塑聚苯乙烯等新型的保温隔热材料,阻隔热传递。此外,还可以在屋面下设置通风隔热层,利用风压和热压作用把间层中的热空气不断带走,使通过屋面板传人室内的热量大为减少。由于工业建筑往往进深较大,仅仅依靠侧窗的采光不够,还可以采用开设天窗的方式来加强自然采光。天窗的方式往往结合中庭来设置,可开合的天窗与中庭一起, 还可以起到加强自然通风的效果。除此之外,还可以在屋顶上铺设太阳能光电板,减少建筑对外界能源的需求。
结论
过旧工业建筑进行改造,可以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减少拆除、新建的费用,减少对资源的消耗,对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意义但是目前在中国,旧工业建筑的改造还处于初期阶段,即仅仅从文脉主义的角度出发,多从艺术性、文化上来考虑对旧工业建筑的保护与再利用,还很少有人意识到要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设计、改造旧工业建筑。
本文以建筑师的眼光,从设计的角度,提出了旧工业建筑改造中可以节能降耗的围护结构设计原则这些原则都是易于被建筑师接受并使用在实际项目中。当然,在建筑师和设备工程师的配合下,还可以通过先进设备来利用更多的自然资源,如地源热泵、太阳能发电、风力发电等。
参考文献
[1]左琰.德国柏林工业建筑保护的低能耗改造. 时代建筑 2006.02
[2] Giuseppe Ballestinia,Michele De Carlib. Nicola Masieroa.et al.Possibilities and limitations of national ventilation in restored in-dustrial archaeologybuildings with a double-skin facade in Mediterra-nean climates. Building and Environment 2005.40
[3]虞政.公共建筑的光控、遮阳节能以及建筑立面. 建筑创作 2003.11
在方案设计阶段,新建项目一般都是以建筑专业为龙头,结构和安装专业主要是以配合方式参与;而旧建筑改造项目则需要建筑、结构专业共同主导,参与方案设计。除了关注常规项目的总平布置、功能分区、立面造型等方面,还应强调以下两点:1)进行建筑保留价值评价。旧建筑改造项目可以是一个建筑群,也可以是单一建筑体。针对建筑群的评价比较好理解,也就是确认保留建筑和拆除建筑;而针对单一建筑体,则需要对建筑构件进行分项评估,例如屋面、墙面、楼板、外窗门等。为了能够准确评估建筑的保留价值,需要根据项目的性质不同,提炼出项目的关注要点,并以此为基准,进行综合评定。以“成都东郊记忆”为例,设计师分别以建筑历史意义、建筑布局、建筑立面、结构安全、改造后使用性质五个方面作为评估要素,对项目建筑进行分类:①无保留价值需拆除建筑、②有保留价值但需进行立面改造建筑、③有保留价值且具有特定历史感建筑、以及④新建建筑,从而使得项目理性地看待旧建筑保留与改造这一难题。2)进行建筑改造方案评估。针对保留建筑的改造,一般分为:功能改扩建、立面维护或改造、结构修补或加固三大类。建议在此阶段,认真分析前期收集的资料,会同结构工程师,理清旧建筑的结构形式、构造措施,尽可能减少对原有结构主体的改动,以最大限度得发挥旧建筑的剩余价值,同时便于工期和投资的控制;例如在“成都东郊记忆”项目中,有大量始建于上世纪60年代初期的排架厂房,这类建筑体多采用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大型楼面板,设计师在进行竖向交通改造的时候,通过分析楼面板的分布方式,整体拆除一块或几块楼面板,利用该空间布置楼梯或者电梯;同时,为增设的楼、电梯建立独立的结构体系,减少对原有结构主体的负担和影响,从而大量地简化设计和施工难度。3)进行结构加固措施的评估。因为旧建筑的建设标准往往低于国家现行规范,特别是针对抗震措施、竖向承载力的要求,往往会成为后期结构加固设计的重点。以“东郊记忆”为例,针对砌体结构,大多使用年限已较久远,采取增设构造柱及圈梁的措施,提高结构延性;对于排架结构,主要的抗震措施是补足屋面桁架支撑系统和柱间支撑系统,又或增设耗能支撑、连接梁等,以恢复双向抗侧力体系,保证其抗震能力。而本工程在方案设计阶段对该项设计的预判不足,致使在施工图设计阶段反复对建筑立面及平面功能进行调整,对业主的方案决策造成重大困扰。因此在方案设计时,需要提前评估结构加固措施,并将其纳入建筑方案统一考虑。
2.施工图设计——重视实施细则
1)进行详细复勘。部分改造项目在正式启动改造前,仍处于停产或在用状态,需要进行物资的拆除和搬运,在其过程中往往会对建筑、结构造成二次损坏。同时为配合施工图设计深度,需要对建筑体进行详细测绘,本次测绘重点主要放在建筑和结构的精确测绘上。除满足常规的平、立测绘以外,还应根据设计师要求增加室内天、地、墙主体材料及饰面做法,门、窗、洞口的准确定位、材质,重要节点的构造做法,并适当增加结构主体抽查的鉴定范围(规范规定为XXX,建议根据项目情况事先也业主约定)。详细复勘在个施工图设计中极为重要,即是快速、准确设计的依据,又能有效避免后期现场变更,因此必须坚定执行。2)明确保护措施。在旧建筑改造过程中,设计师往往会针对某些具有特定价值的元素进行保留,比如墙体上的大字标、架空管廊、大型罐体、总平植被等等,需要在施工图设计时,需要增设专篇,明确指出保护范围和保护措施。3)增绘拆除设计。在旧建筑改造时,不可避免的需要进行局部拆除,包括墙体、楼板、不需要保留的饰面层、结构加固时需破除的部位等等,施工图设计中,应增设专篇,明确指出拆除范围和拆除措施。
3.施工配合——重视现场跟踪
1)加强施工交底。不管是新建还是改造项目,施工交底和图纸会审都是不可缺少的项目。而与新建项目不同的是,旧建筑改造项目交底更加注重施工工序和施工细则的沟通,应确保信息直接传达到施工班组,避免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2)加强现场签认。在建设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很多不可预见因数,因此应在现场委派具有丰富现场经验的设计工程师、监理工程师以及业主代表,及时跟进现场情况,对突发状况作出及时、有效地应对措施,并及时做好记录和现场签认工作,避免后期结算风险。
4.结语
关键词:旧工业建筑,生态再利用,可持续
中图分类号:K928.71文献标识码:A
1.旧工业建筑生态改造再利用相关定义
1.1旧工业建筑的定义
狭义的工业建筑也称“厂房或厂房建筑”,是指用于从事工业生产的各种房屋。广义的工业建筑包括进行生产加工的厂房、保障生产正常进行所建造的各种建筑如仓库、动力站以及工厂管理建筑、工厂生活间等众多建筑。本文讨论的就是基于广义定义基础上的工业建筑:指用于工业生产、加工、维修的厂房以及为之服务的仓库、服务建筑、构筑物、工业设施及其基础设施。
1.2改造与再利用
(1)改造
本意是指重新塑造或进行大量的改变。建筑的改造是指立足于原有建筑,利用原有建筑条件,通过技术手段使之具备新的功能,强调是形式与内容的更新,对原有建筑的不足之处进行弥补,受原有条件局限很大。
(2)再利用
再利用广义上是指,再次开发物质文化资源为当代或者未来社会的需求服务。对旧工业建筑的再利用是对其进行功能置换的基础上,为达到旧建筑能够再次被利用的目的而对既有建筑进行的再次改造设计过程,且不是简单的修复或者修补,而是对原有建筑的功能、结构、空间的强化,使其能够满足新的社会需求。
1.3生态改造相关理论
(1)传统改造与生态改造
传统改造:指利用传统建筑技术和传统建材改变原有建筑结构、外观、室内环境、设备系统等,使之适应新功能的需要和满足使用者更加舒适的要求,偏重于形的改变。所谓传统建筑技术和材料是指以往流传下来的,经过多年实践检验,比较成熟,应用比较广泛的技术和材料。
生态改造:是指应用生态建筑技术对原有建筑进行环境、功能和资源利用形式的改造,偏重于质的变化。传统改造与生态改造的相同点是二者都关注建筑热环境、光环境和风环境等;都为了使建筑更节省、更舒适、更好用和更美观;二者都采用传统建筑技术。二者的不同点是在形成的效果方面,生态改造注重从多个方面寻求改变以形成综合效益,更强调总体能效的发挥,而传统改造则只关注一个或几个方面的效果;在采用的技术方面生态改造对传统技术的应用观念、方法和目的与传统改造有本质的不同。但是二者之间的界限并不十分明显,主要取决于生态建筑技术在改造中所占的比例和改造后形成的生态效果,凡是改造投资的一半以上用于建筑生态改造技术,或者,改造后生态效果十分明显,实现了或大部分实现了建筑的生态化,这样的改造过程都可以称之为生态化改造。
(2)生态改造的基本内容
生态改造的基本内容包括:在功能方面对功能置换的改造,通过对空间、建筑设施的改造或更新,使建筑功能灵活适应性强,能够满足新功能的需求,并为下次改造留有余地;例如798艺术区、中山岐江公园。结构上的改造,对结构安全性高的原建筑结构尽量保留或利用,主要是对建筑结构进行加固、维修等措施,必要时为满足新功能的要求,可进行局部的加建新结构,要求不仅在安全性上得到保证,而且尽量在减少能源消耗、减少污染环境方面得到改善:为使建筑内外获得一个健康舒适的环境,要求在建筑对建筑内外环境进行改造,尽量保留不破坏原来良好的自然环境,尽量改善原来不健康的自然环境,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对改造后的建筑尽量做到资源的循环利用,使建筑改造以后实现内部资源的循环利用。
2.国内外旧工业建筑生态改造再利用实践
2.1国外旧工业建筑生态改造实践
奥地利维也纳煤气罐改建成大型商业综合体,这是在国际上颇具知名度的旧建筑开发利用的成功实例。由于特殊的结构其改造的难度也很大。在A座改造设计中,地下两层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车库及库房),成为地面以上各层钢结构的坚固基座。地面1―3层周圈布置商店,中间为3层高的中庭,4层以上沿筒形外墙嵌入18幢弓形住皂塔楼(12层),组成一个有“缝隙”的环,这种布局使每套住宅都能有良好通风采光,人的视线可以从各个住宅塔楼间的中庭,从原墙体的大窗洞看到室外。阳光和空气从玻璃弯顶及塔楼间的缝隙能很好地导入建筑内部,最大限度的满足自然采光,中庭的使用也对自然采光和通风起到一定作用。由于特异型建筑结构的不同,改造过程要做到使改造后具有良好的采光和自然通风是很困难的,而该项目则在这方面做的很好,通过合理、巧妙的设计,利用中庭的作用以及贮气罐和18座塔楼之间形成的“缝隙”的作用,最大程度上满足了内部房间的自然采光和通风,可以说也是用被动低技的方式做到了生态改造。
2.2国内旧工业建筑生态改造实践
(1)北京外研社改造
北京外研社二期建筑原是印刷厂,在外研社新楼建成后,也对其进行了改造,并以一座桥与新的主楼相连,形成一个整体。印刷厂的原有旧厂房平面是由框架结构和砖混结构组成的几何形体,两者垂直。在改造设计中通过穿插运用中庭、边庭等设计方法,来实现自然光的引入。由于这种建筑腔体的使用,不仅可以改善建筑内部热、光环境,还可以增加内部空间的趣味性,使建筑内部避免出现暗房间,节约了能源。
(2)世博会的特钢大舞台
世博会的特钢大舞台项目通过运用“低技环保”理念和“被动式绿色建筑技术”对其进行更新改造并作为世博会场馆使用。特钢大舞台项目由原有上钢三厂特钢车间的部分厂房改建而成,拟建为开敞式观演场馆。面对各种困难设计师最终决定运用被动式绿色建筑技术,定义整个改造项目“低技环保”的核心理念:即借助绿色环境的参与力量,以尽量少的设备使用和材料消耗方式,使整幢建筑得到适当的使用舒适度并与环境互动友好。主要的内容包括:通过引用周边公园的绿色环境,改造和节约土地使用,改善屋顶覆盖下的空间的使用质量;通过将厂房自身既有废弃材料异地、变形地重新利用,突出工业文明特征,合理节省建材投资;通过设置有层次的遮阳设施并引导建筑内部空气的流动,尽可能减少空充分利用多雨季节的自然降水,平衡水分蒸发,实现小环境降温。调使用的消耗,提高高热天气下的体感舒适度;通过建筑外表的立体植被绿化。
3.总结
旧工业建筑改造有传统改造和生态改造两种模式。但生态改造在旧工业建筑再利用策略中应优先考虑,也就是说生态改造是旧工业建筑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改造模式。旧建筑要实现新意义上的重生,需要在整个改造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各种因素,注意节能、保护环境、资源循环利用的总体实现,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而传统改造设计往往只注重功能的改变、外观的转变等,很少结合自然从生态的角度、节能的角度改造,势必达不到生态的效果,而生态改造正综合考虑这些因素,并以取得良好生态效益为目标。因此旧工业建筑的改造创新需要优先考虑生态改造的模式。
参考文献:
[1] 王建国.后工业时代产业建筑遗产保护更新.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25-102.
[2] 肯尼斯・鲍威尔著,于鑫,杨智敏,司洋译.旧建筑的改建和重建[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24-52.
[3] 赵晓波.旧厂房再利用的策略与方法一以厦门市文化艺术中心建设为例.厦门大学学报,2007,(4).
[4] 黄步匝.成都东郊工业区旧工业建筑改造性再利用模式浅谈(西南交通大学
硕士论文)[J].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06,72-8.
[5] 菲力浦・罗伯特.重新利用旧建筑――世界建筑的趋势.建筑学报,1989(7).
【关键词】旧工业建筑;再利用;生态 资源;文化
1 概述
目前我国城市现代化建设进入高速发展的阶段,旧城改造如火如荼,伴随着城市产业结构“退二进三”(即把位于城市中心区域,尤其是中心商业区的工业用地置换为第三产业用地,以获得最佳的区位经济效益)发展战略的推进,城市中心用地结构发生巨大的变化和调整,大量的工业建筑被废弃、闲置。如何看待和再利用这些城市“遗产”,是目前众多城市建设面临的重大课题。从生态学的角度,探析旧工业建筑再生利用的生态、社会、文化及其经济价值,意义重大。
2 旧工业建筑的改造再利用是节约能源和资源的再利用
从合理利用城市空间资源的角度来讲,城市旧工业建筑再生具有天生的优势。一般来讲,这些旧工业建筑绝大部分建成于建国后三十年间工业化的全面恢复和发展阶段,当时,在建设生产型城市的大旗下,城市生活以工业生产为核心,工厂企业拥有极高的地位,往往占据城市中的关键位置,这就为其在新的经济条件和城市环境下向第三产业转化提供了便利。如果这些闲置或废弃旧工厂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利用,不仅白白浪费了大量宝贵的城市土地资源,还会进一步加剧城市或社区的衰落,与此同时,大量的新增用地又将导致城市的恶性膨胀。反之,我们可以全面调动原有的土地、厂房、设备等各方面资源,创造充满活力的城市公共空间。
在全国各地的城市和乡镇,有大量的旧工业建筑可以再利用。这些空置的旧工业建筑、厂房荒废,无人使用和维护,这种资源的浪费无疑是巨大的。旧工业建筑的更新节约了能源消耗,建筑业是能源消耗的大户,有关国际组织的研究表明,全球的能源消耗中,5%用于建筑物的建造,而我国生产建材的耗能占全部耗能的25%,建筑在建造过程中总是耗费大量的资源,产生大量的废弃物。我国生产墙体粘土砖,每年要破坏耕地2×108㎡。制砖过程中能源的消耗也是很可观的。因此,减少能源消耗就等于创造了价值,保护了环境。在新建建筑的施工过程中,水、电等能源的消耗、人力资源的消耗都比旧建筑更新消耗量多很多,诸如水泥、砂、石灰、砖、钢、玻璃、塑料等,而利用旧建筑改造的消耗相对来说小得多,也节约了经济成本。
3 旧建筑的更新避免了建筑垃圾的产生,从而减少了对环境的不良影响
建筑的更新应避免旧建筑的大量拆除。1972年罗马俱乐部发表了《增长的极限》(The Limits to Growth:A Report for the club of Rome's Project on the Prediceament of Mankind)。该报告从资源和环境的角度对于大规模开发、用过就扔的资源利用和建设方式提出了质疑和警告,指出这种行为将使不可再生资源面临枯竭,导致人类的发展陷人停顿,而其所产生的废弃物将彻底破坏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该报告预示了未来全球资源与环境所面临的危机。目前,每年新建建筑产生大量的建筑垃圾,这些建筑垃圾几乎很少能够回收利用,对环境造成很大的压力。据统计,英国每年的建筑垃圾达7×107t,占全国垃圾总量的16%。我国目前的建筑垃圾已占到城市垃圾总量的30%—40%,这个比例远大于西方发达国家的水平。上海1998年的建筑垃圾达12×106t。房屋拆除之后,钢筋、水泥不容易回收再建房屋,而我国的粘土砖质量也比较粗糙,拆房后很多成为破碎的砖块,也不能作为再建房屋的材料,木门窗更是腐朽不能再利用了,建材质量的低劣也是造成建筑垃圾增多和旧材料不能再利用的重要因素。
而国外已经有很成熟的旧建筑更新的经验,也有很多这方面成功的实例。加拿大温哥华的哥伦比亚大学的CK.CHOI Building就是重复利用以前的建筑材料的实例。它不仅采用许多生态设计手法,诸如采用“一”字型的形体以加大自然通风,利用太阳能等。其结构则多采用钢木结构,建筑材料50%左右均是重复利用的,而且又有近一半的材料是以后可以重新再利用的,它的梁和柱是采用附近的军械库中的梁柱,外装修用的面砖和门窗也是其他建筑的废弃的部件。同时对于建筑的施工,也要求施工单位能对建筑废料有一个有效的管理,做到建筑废料再利用的最大化。
旧建筑更新所用的材料如果用钢或经过处理不易腐烂的木材,那么即使经过若干年后拆除房屋,也会把大部分材料都重新再利用,材可用于其他建筑上,木材没有腐烂,也可以重新加以利用。目前国内外研究出一些可重复利用的新型的建材,但还远未普及,需要深人研究廉价又实用的材料加以推广。
4 旧建筑的更新改造,丰富了现代城市的社会生态
旧建筑更新后的生态概念,不仅仅是指物质上的价值,对于许多历史文化建筑来说,建筑遗产有着历史文化上的重大无形资产价值,这种无形文化资产是无法用金钱投人来获得的。要再积累类似的无形资产不仅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而且也要经历长久的历史洗礼,更何况历史是一去不复返的。在20世纪60年代,国外出现了所谓的“阁楼”空间,即把厂房改建成展览馆、办公场所或艺术画廊等空间,其结果不仅是空间的改造,还引人了文化艺术气氛,创造出一种文化氛围,这是一种旧建筑在精神文化上的再生,并已成为西方以旧建筑更新为核心的新城市复兴浪潮中频繁出现的一种产业建筑再利用的实践。对于一些城市中心衰败区域,随着loft(阁楼)的出现、艺术家等的进人聚集提升了整个区域的文化艺术氛围, 犯罪率下降, 最后使得整个区域的城市活力得以恢复,体现出城市的多样性的特征,新与旧、历史与现代、工作与居住同时共存,城市的社会生态得以丰富。
旧工业厂房的更新改造,因都是大跨度的单层建筑,内部空间布置可灵活分隔,在改造中可以在顶部加设可以开启关闭的玻璃天窗,根据具体情况,可以开设一个中庭空间,在建筑内部形成新的空气对流系统,使室内空气换气量加大,根据不同地区的情况,可在墙里及屋面添加保温隔热材料等。中庭采光空间可以引人一些绿化植物,达到视觉上的生态效应,也提高了室内的空气质量,从而满足新的功能要求,并使室内环境的生态效应愈发显现出来。
5 结语
在中国这个经济社会迅速发展的国家里,大量存在着历史遗留的建筑,随着新科技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留下了许多旧厂房建筑,都会面临着空置、更新还是推倒重建的选择。如果是花很少的代价而得到最有物质和社会生态价值及最经济的结果,那么旧工业建筑更新再利用应该是优先考虑的选择。
参考文献
1改造条件
该厂房虽然为两层,但底层层高较小,但在厂房分类上还是偏向于单层厂房。厂房内按水平方向布置生产线。该厂房结构简单,采用大跨度、大进深;利用天窗和高侧窗采光、通风。单层厂房的适应性强,既可用于生产重型产品,又可用于生产轻型产品;既可建成大跨度、大面积的,也可建小跨度、小面积的。
1.1合理布置用房该厂房的辅助用房多沿柱边布置,车间行政管理用房和一些空间不大的生产辅助用房布置在一起,建于厂房北侧,但厂房正南面的住宅楼,作为生活用房来说影响了厂房的采光和通风。
1.2生产环境
1.2.1有良好的采光和照明该厂房为自然采光,厂房上部大面积的开窗能使厂房内部大部分能够获得良好的采光。
1.2.2有良好的通风该厂房主要采用自然通风,缺少必要的排风通道。
1.2.3控制噪声该基地周边有相对较多的住宅小区,因此厂房应有降噪措施或隔声间。
1.3结构形式该厂房主体采取的结构形式为钢筋混凝土,屋顶则为钢架结构。施工方便,耐火耐蚀,适应面广,可以预制,也可现场浇注。钢结构则多用在大跨度、大空间或振动较大的生产车间,但要采取防火、防腐蚀措施。
2改造原则
改造主要从艺术、文化以及现代感三个方面考虑,将改造方向确定为:艺术中心、展览馆、商业工厂、流行体验店以及书吧。艺术气息:主要通过艺术中心、展览馆的设置来体现。文化气息:主要通过书吧的设置来体现。现代感:主要为商业工厂和流行体验店。
3改造设计内容
合肥有很多的废弃的工业厂房,且徽文化源远流长,基于安徽省一直都很重视教育文化的方面发展,正好能够创造这种环境供有创意、有想法的年轻人聚在一起交流讨论。
3.1展览馆选定的厂房一层光照条件不是很好,层高也较一般的房子较低,而且交通流线基本上已经定形,所以很适合做展览馆。展览馆设计的三个主要的方面是光照、流线和储藏。展览厅的照明主要以人工照明为主,因此对厂房本身没有太多的要求。而交通流线方面,既要保证人行分流,又要求保持游客能便捷地参观而不重复。另外,展品的储存问题以及相应的配套设施也值得注意。
3.2餐厅、咖啡厅餐厅等饮食类建筑对于建筑本身的要求并不高,但是真正独特并且具有吸引力的餐厅却存在一定难度。工厂自身的特点,比如说大空间、高层高、独立空间、采光通风良好等,都为餐厅的改造提供了很好的条件和发挥的空间。
3.3书店同样作为文化产业的部分,厂房本身大空间的特征为存放书的书架提供了很好的发挥空间。但发挥的空间不是很大,且一层层高较低,采光较差。
3.4商业中心废弃厂房改成商业空间的例子屡见不鲜。合肥热力公司所处的地方距离三孝口商业不远,且其北段也紧邻百大CBD,但就厂房的特点来说,改成商业区的难度较大。综合以上情况,根据厂房自身的特点和周围的环境,计划将厂房改造成一个综合性质的创意文化产业园区。一层以展览馆、餐厅、户外活动空间为主,二层设置了展览厅、酒吧、书吧等内容,工作人员的区域则统一设置在西边一侧的房间里。
4结论
从社会文化方面看,根据厂房改造的方向,改造后的展览中心以“文化为引领,休闲及亲子娱乐”为特色。展出的展品体现了时代的变迁,外部景观环境及娱乐设施与建筑体相契合,内部通过对比协调的方式,咖啡厅及图书馆与建筑本身的对比等,体现了新时期的相互包容。改造后的展览馆将符合现代大众的审美与欣赏价值观,体现当代推崇的“精神”。由合肥热力公司改造后的综合展览设计作为博物馆、图书馆、影厅和体验馆四馆合一的文化综合体,这不仅是一个充满创意的文化知识容器,同时又是大量公众活动的中心。该艺术中心的建筑建设强调旧厂房的再利用,应该做到城市综合关系得以协调,保证建筑性质得以品质提升,空间组合得以充分实施,技术问题得以次第解决。
从建筑学科方面看,建筑结构不变动情况下使用功能发生变化对旧建筑的各种必要的设施进行重新配置,使其功能发生变化,保留有价值的部分,去除多余的部分。这样,才能使建筑体现历史的韵味与新生的朝气。改造并不是推倒重建,而是“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环境与室外的一致变化,重在烘托气氛。旧建筑外部环境通常十分单一杂乱且缺乏特色,重置延续原有空间意向。对原有墙面和楼盖面进行粉刷和修补,突出其旧工业化的形象并和周边新的建筑形成对比;而经过整体清理和原设计空间还原,使老建筑本身所呈现的美充分体现出来,从而烘托出老场房建筑本身所具备的艺术气质和氛围。
关键词:旧工业建筑;创意产业园;共生思想
伴随着产业结构调整、环境污染和地价上涨等多方面原因,位于市中心的大量传统企业逐渐迁至郊区,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使这些郊区的工厂再次成为城市局部的中心区。由于这些厂房见证了城市文明的发展,因此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任意将其进行拆除或改造,必然会对“资源”造成严重破坏。将其进行合理地改造再利用,延续城市的工业文脉是我们亟须解决的问题。目前,旧工业建筑的改造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在经验和理论方面还存在很多不足。既有旧工业建筑改造已经成为建筑改造的热点,按照其改造后使用功能分类有创意产业园类、博物馆类、公园类、办公室类、住宅类等,其中改造为创意产业园的数量最多,占到总体建筑改造比例的42.5%。因此,旧工业建筑转换为创意产业园作为研究对象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创意园主要以发展创意文化事业为主,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被认为是21世纪最具有潜力的产业。由于其创意的特殊性需要一种无拘无束的大空间,这就与旧工业厂房的原始结构空间不谋而合。继北京798创意园成功改造后,掀起了国内旧工业建筑创意产业园类改造的新热潮。但在现有的创意产业园改造中存在着对旧工业建筑破坏严重、整个创意园区缺乏活力、创意产业园区改造手法同质化的现象,因此本文希望通过引入共生思想来解决上述问题。
1.共生思想的基本内容
共生思想最初是一个生物学的概念,是指生物之间通过各种方式共生、共存紧密结合在一起,后来逐渐由黑川纪章引入到建筑设计中。共生思想极力反对现代主义机械论过于注重科学和技术,而忽略了文化、材料、宗教、艺术等感性因素,极力主张一种有生命力的建筑。共生思想注重强调建筑与异质文化相融合,设计出一种人与自然共生的建筑。共生思想主要有四个方面:人与自然的共生、内部与外部共生、人与技术的共生以及异质文化的共生。
2.共生思想在创意产业园改造中的延伸
(1)创意产业园的中间领域共生思想中的中间领域是指建筑在改造或者转换中是有价值和意义的,并且在改造转换中存在着可以改造的“契合要素”。即旧工业建筑创意园类的转换中存在“契合”要素,这就是改造的重点。创意产业园的“中间领域”包括了所有的旧工业建筑改造的元素,即找出对立双方可相互转换的要素,这些因素主要包含建筑自身要素和建筑技术两个方面。建筑自身的要素主要有建筑的内外部空间、建筑的结构、建筑的立面、建筑形态等。如在北京798创意园的改造过程中,建筑外部墙面的标语虽然已经失去了其本身的作用,但是在创意园的改造中却仍能表现出当年独特的历史记忆,这两者存在着可以转换的中间领域。这些存在的可以转换的契合要素,就是我们在转换中实现共生的必要条件。(2)创意产业园的圣域圣域论主要强调的是“文化自尊心”,它主要提倡的是一种对于历史和传统、文化的尊重,每个国家、民族、人群都有自己独特的圣域,并且都应该得到尊重,就像“米”对于日本人来说应该得到尊重,而对于美国人来说它只是粮食。在旧工业建筑的保护中,有重要历史记忆或者价值的旧工业建筑就像是日本人对米的态度一样,应该对其进行最大可能的保护或保留,就是应该值得尊重的圣域。因为它不仅满足简单的使用功能,而且能对心灵进行慰藉和回馈。但是相较于历史和文化性比较弱的旧工业建筑,就像是黑川先生所提到的美国的“米”,这种建筑就不是我们改造中所注重的圣域,在改造中我们应该更加注重其实际应用价值,最大可能地发挥出旧工业建筑的使用潜力。如上海市国际时尚中心的改造设计中,由于原工厂车间的建筑容积率过大,不能满足于当代创意园区的发展需求,设计师首先根据《上海市历史建筑保护名录》将具有较大历史价值的旧工业建筑进行更新保护,使整个厂区获得了历史的回馈,拆除了在中心广场的几个历史价值较弱的旧工业厂房来适应新的功能要求,最大限度地保留原有纺织厂区的历史风貌和记忆。(3)创意产业园中的“道”的复权东西方的城市规划中有一个明显的区别就是西方城市的规划是以广场为主,着重建造一种高大的广场形象,而东方城市的规划中则着重去强调一种“道”的文化。街道是存在于密闭和开敞空间之间的中间领域,即黑川先生在建筑设计中所提到的“利休灰”。共生思想倡导一种流动的、共存的、有生命力的街道空间。在旧工业建筑改造过程中的“道”主要包含两个方面:一是指创意产业园在整体的规划设计中与城市和外部环境的“道”;二是指创意产业园内部规划过程中建筑与环境的“道”。这就要求在旧工业建筑的改造过程中要从城市规划的角度、内部环境规划角度、建筑底层业态布局、建筑内外部空间共生等几个方面去考虑,来营造一种富有活力的“道”空间,通过“道”空间来统一协调产业园内各部分,达到建筑与环境共生、建筑内部外部共生和建筑与人的共生,延续旧工业建筑的历史记忆并发挥出旧工业建筑的价值。就如在北京798创意产业园(图1)改造中,在内部建筑和环境的处理上注重了“道”的空间,实现了建筑与环境的共生,在改造中艺术家注重了底层空间的开放,并且还引入了咖啡和西点等小型休闲空间。室外的参与性休闲空间和大量的艺术性雕塑,大大丰富了先前冰冷的街道,是一种近人的空间尺度设计。而与之相对应的大连市15库(图2)改造项目中就存在着“道”空间缺失的问题,在建筑与内部环境的处理上采用了简单的几个“片”式的金属构件,毫无“道“空间亲近感,建筑的整个外部空间显得冰冷,毫无生命力。
3.共生模式的建立
基于共生思想在创意产业园改造中的延伸并且结合改造实际,将从三个方面建立旧工业建筑创意产业园改造的共生模式,然后由“共生模式”指导具体的改造实践(图3)。共生思想中的圣域主要是指建筑改造中对于历史文化的保护,即旧工业建筑的场所精神,需要构建出旧工业建筑保护评价体系,对旧工业建筑的文化和历史价值进行评估,确定旧工业建筑改造的可行性。实现建筑与历史的共生,并通过实例进行验证分析。共生思想中“道的复权”主要是强调一种“道”的建筑,即“道”是建筑中处于封闭和开放中的一种灰空间。这种空间能够促进人与人的交流,道主要引申为两个方面即规划角度的建筑与城市的关系和创意园内部环境两个方面,运用共生的思想分别处理好“城市的道”和“创意园内部的道”,实现建筑与人与城市关系的共生。共生思想中的“中间领域”主要是针对现代建筑中“二元论”的观点,对立的双方中存在着这些共通领域即旧工业建筑转化中的主要契合因素。将中间领域引申为两个方面,即建筑自身的共生与建筑与技术的共生,建筑自身的共生分别从建筑空间、建筑结构、建筑立面等因素,建筑与技术共生主要是从旧工业建筑建筑生态技术方面进行论述。
4.结语
旧工业建筑转换为创意产业园相较于拆除新建有其特殊性,因此现代建筑设计理论并不能够完全指导设计。通过对共生思想进行解读并延伸到具体改造设计的各个方面,建立旧工业建筑产业园类共生模式。用共生思想去协调建筑改造中新与旧、异质历史和文化等方面的问题比较有针对性,可以进一步完善旧工业建筑的相关设计策略和方法。
参考文献:
[1]韦恩•奥图,唐•洛干.美国都市建筑-城市设计的触媒.第一版.王劲方译.台北:创兴出版社,1994,
[2]黑川纪章.新共生思想.第一版.覃力译.北京: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3]王建国.后工业时代产业建筑遗产保护更新.第一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4]刘析谛.面向展览建筑的旧工业建筑更新研究:[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