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中西文化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花卉;中西文化;文化异同
引言:花卉和中西方大批历史人物, 众多的历史事件, 复杂的人情风俗, 以及和天候、节序、地域、时尚等等无边无际的人文内容都有联系,因而花卉也能能作为了解中西文化异同的一个角度,反映中西方认知方式的差异, 为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往提供理论依据借一些较有代表性的内容,对花卉与中西方思想观念、文化传统一作了解。
一、中西传统观念在花卉文化中的体现
就中西知识分子来说, 前者崇尚精神, 后者崇尚科学,这是两种不同的人生态度, 它渊源于东西方两种不同文化本体。
“天人合一”是中国文化史上长期占主导地位的思想。庄子说:“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万物一体”、“天人合一”的意识使主体介入客体, 客体融入主体, 所谓“山性即我性”,“山情即我情”, 将主体意向、个人情感与描写客体融合为一,因此自然之物往往被赋予人格意象。在这样的精神浸润下, 我国古人多引花卉为知己。如杜甫《岳麓道林二寺行》云:“一重一掩吾肺腑, 山鸟山花吾友于。”在我国古代诗人的笔下, 花与人多呈现出一种物我两忘, 浑然一体的意境。如:“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只恐夜深花睡去, 故烧高烛照红妆。”尘世的“我”与“花”融汇, 花变成了能够和人互通情愫之物。这实际上把人与花的关系推到某种出神入化的境界。自古以来, 人们赋予了许多丰富而深邃的内含。例如, 梅花凌霜斗雪, 有独步早春的气概; 能够傲霜, 所谓“黄花晚节香”; 莲花“出淤泥而不染”, 洁身自好等。人们欣赏花卉, 同时也就在欣赏自己的内在品质。
相对而言, 西方思维传统以自然为认知对象, 认为只有认识自然, 才能把握自然, 只有探索自然, 才能征服自然。在物我关系上, 主要表现为“我之为我, 自有我在”, 主客二分, 天人对立, 划分内心世界与外部自然界, 区分自我意识与认识对象, 自我总是超出自然而被突现出来。因此, 西方的咏花诗更多地将花卉当作一种引感的契机或表达思想的象征。如华兹华斯的《咏水仙》, 通过生机盎然的水仙风姿表现大自然的美, 激起诗人内心深处的欢乐和遐思。物我基本处于割裂状态,而不是我国古诗中物我融为一体的意境。西方诗人笔下的花与人甚至处于对峙的状态。如歌德的《野蔷薇》诗:“少年说: ‘我要采你, / 荒野上的小蔷薇!’/ 蔷薇说: ‘我要刺你, / 让你永不会忘记, / 我不愿让你采折’。野蛮少年去采她, / 荒野上的小蔷薇; / 蔷薇自卫去刺他, / 她徒然含悲泪, / 还是遭到采折”。这种人与花之间的极不协调在中国历代诗词中是很少见的。
基于这两种不同的观念, 中国人由花卉的自然属性联想到的是松柏的傲骨铮铮, 荷花的清白、纯洁, 秋海棠的贫贱之交等。而西方人却用松柏、荷花、秋海棠分别比喻怜悯 , 疏远了的爱(estranged love)和畸形(deformity), 人们很难从中发现人类与花卉有什么本质上的联系。由此不难看出, 在花卉的审美上,中西方由于人与自然的关系认识观念的不同而显现出文化的差异。
二、中西神话中的花卉意象
中西方的原始宗教都是自然崇拜,即把自然的力量和自然界现象人格化, 尊奉他们为神仙。人花沟通的一个结合点是灵魂的转化。如说某某花是由人的灵魂变化而成, 或人死后成了某某花的“花神”。由于受道家万物有灵论和泛神论的影响, 我国古人为众花一一命神, 所举荐的大都是生活于尘世中的人。癖如兰花神为屈原, 因屈原曾“既滋兰之九畹兮, 又树蕙之百亩”;莲花神为西施, 因吴地锦帆泾有西施采莲的故迹; 神为陶潜, 因他爱菊成癖, 以菊自命等等。这些凡人最终能达到神的地位, 无意中暗示了神不过是神化了的人而已。而在西方也有类似的神话。例如,达夫妮为躲避太阳神的追求, 遂变为月桂树等。
将东西方花神稍加比较可以发现, 中国民间的花神是从社会生活中人的义、志、情出发去想象, 并借这样的想象歌颂劳动, 赞美正义和意志, 展现人的美好情操和善良的愿望的, 因而充满了人世间现实生活的气息。希腊神话中的花木之神则是从社会生活中人的肉体、欲望、爱憎、妒忌等心理出发去想象的, 歌颂冒险, 赞美肉体, 表现出浓厚的人生欢愉和粗犷的声色之乐。另一方面, 西方神话里的花木之神大多原本就是神,与我国古人为百花造神, 所推之神多为尘世中的凡人的作法所体现出来的“天人合一”的理念相比较, 西方更推崇“神人合一”的宗教境界, 将神人化。
三、中西花卉的内涵及其特征
汉文化构成花语的方式丰富多彩,或根据花木的自然秉性赋予花木寓意和象征,或由民间传说、习俗, 前人的书面作品流传下来其寓意,亦或利用汉字读音相同或相近而字形字义不同, 构成谐音双关。如梅花傲雪而开,正是根据其秉性赋予了梅花高洁不屈、坚强无畏的寓意;梧桐因古有“梧桐相待老, 鸳鸯合双死”之说,而常用于象征死不渝的爱情;而柳与“留”谐音, 因而被赋予含依恋惜别之意。
西方的花语也是众彩纷呈, 且独树一格。西方人给上百种花木分别赋予了寓意,来表达丰富的内涵。如: 玫瑰――爱; 荷花――疏远了的爱; 刺玫瑰――优雅;紫罗兰――永远美丽;兔丝子――战胜困难等。总体而言, 西方文化中花卉的寓意大多为西方民族丰富想象力的产物。例如, 西方人重视花卉的外观, 尤其注重花朵的色彩, 因而他们往往根据花卉的不同色彩, 通过丰富的想象来赋予花卉不同的寓意或象征。如黄色康乃馨―轻蔑, 深红康乃馨―“令我伤心”, 条纹康乃馨- 拒绝; 黄色紫罗兰―爱情, 蓝色紫罗兰―忠诚, 三色紫罗兰―思考等。这与汉文化强调人与自然本质的统一, 并根据花木所秉赋的天然气质和本性与自身人格内涵的比照来赋予花木独特的寓意内涵的作法是迥然不同的。
四、总结
语言既是人类交流思想的工具,也是文化的载体,具有很强的民族性。花卉本身没有特殊的含义, 但历经文化的演变, 投射在人的情感域, 就产生了丰富的内涵。随着中西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 各个民族之间的了解越来越深入, 各民族对花卉的审美方式既在发生碰撞又在彼此交融。分析和比较这些方面的异同,更有助于加深我们对不同民族文化内涵的理解。从文化的角度来理解把握语言现象无疑有助于语言学习者的跨文化交际,这是语言学习的目的所在。
参考文献:
[1]但丁. 1982.神曲[M]. 王维克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2]顾雪梁. 1994. 花语浅涉[J]. 现代外语.
【关键词】包容性;天人合一;革新性;理性饮食
舌尖上的文化,顾名思义饮食文化也。中西文化差异表现在个个方面,这根本原因是中西的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文化背景。在这样的两种的文化背景之下,中西方饮食文化,不仅是从观念、性质,还是其方式或者对象选择方面,存在的差异都是非常鲜明的。我国的饮食文化受到儒家思想“天人合一”的影响,形成了中餐以食达意、以意传情、追求感官及身心的愉悦。突出色、香、味,是中国传统烹饪艺术的精髓。饮食文化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地位,从“民以食为天”在老百姓心中的地位可见一般,形成了“五谷为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的饮食结构,追求味美的同时,也不忘记“养生”,中国的地域辽阔,俗语“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熟知每个中国的具体饮食文化,这是很难做到的,在饮食文化也在发展的今天,也是不可能做到的。我要做的仅仅是总体大局出发,谈谈中西饮食文化的背景,饮食方式,饮食对象,饮食观念,饮食传统。通过对比描述,才能更好的了解中西饮食文化的区别,更好的推动中西文化交流。
一、中西饮食文化背景的介绍
中国的饮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中国优秀民族文化宝库的一部分,与其他法国、土耳其烹饪组成了世界三大饮食烹饪体系。也是我们中华儿女骄傲和自豪的地方,中国饮食文化绚丽多彩的内涵文化,“精、美、情”是中国饮食文化内涵的概括。“精”从色、香、味讲究文化的表现形式。到选料、烹饪的个个过程不胜繁琐,但就是在其中表达出精品意识的文化内涵,孔子在两千年前,就曾经提出过“食不厌其精”饮食理论;“美”体现了饮食的审美情趣,美不仅要表现的食物的味道上,甚至在形式、颜色、器皿的样式、用餐的环境还有服务人员的装饰上无一不透这美的成分,时时刻刻感觉到美的刺激与享受,美作为中国饮食内涵之一,也是其魅力所在,这也是中国饮食能够征服世界的一个重要原因吧;“情”中国文化历来都是以情为纽带,在中国,饮食文化不仅是社交活动,也是一门社交文化,以食达意,以意传情,中国人喜欢在餐桌上表达自己的感情,是沟通和交流感情的媒介。
西方是一种理性的饮食观念,注重“一人为本”在烹饪过程中讲究食物的实用性,营养优先,其实才是“色、香,味”西方饮食文化,是在西方传统文化基础上,经过现代工业文化的不断改进而形成的。任何文化都有其两面性,在其影响下,饮食文化中,也无时无刻不再表达着“休闲快捷、平等自由、卫生隐私”等文化内涵。但是你弊端也是可见一斑,其中的典型代表“美式快餐”,大量高蛋白高热量食品的摄入,导致了美国五分之三的美国人患有肥胖症,这也是现代西方饮食文化需要反思的,其优点也是不可否认的,这种饮食观念也被我国现在的多说都市青年所接受。不仅美国城市,随从可见的是快餐店,饮料、薯条、炸鸡都是西方食谱里最平常的食物,而且美国以麦当劳、肯德基为代表的快餐文化,正在席卷全球。这与美国快餐文化的坚实基础是分不开的。其中你能看到浪漫的一面。其中几乎每一个美国人,好像都有饮下午茶的习惯,这也许是在西方的快节奏生活中寻找片刻“平等自由”文化,在中餐中,席位的摆放、餐具的摆放、就餐的方式都收到传统文化的约定成俗的限制,而在西餐中,每个人都资助决定食物的种类、份量、分餐适量,大多场合都是AA制,自助餐中可以充分体现,大家自由平等坐在一起享受美食。“卫生隐私”文化,西方用餐习惯在长条桌子上,实行分餐制,各自点菜,各持一份,互不干涉,服务员把餐客点的食物迅速礼貌的端给每个客人。这样的就餐方式,首先是卫生,再者尊重了每个就餐者的爱好。而且减少铺张浪费,尽量把食物量化,这样是西餐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
二、中西饮食文化中的饮食方式
如果简单的回答这个问题,那么筷子文化与刀叉文化的更加生动形象一些,中国人使用筷子的历史十分悠久。《韩非子·喻老》载:“昔者纣为象箸而箕子唏。”从文献可知,中国三千年前就已经发明了筷子,筷子的历史见证了中国饮食文化的发展,也许外国人看见中国人用两根木棍就餐,肯定会诧异,当国人轻而易举的用筷子完成就餐的过程,他们也不得不佩服这种餐具的种种优越性,进而佩服中国人的智慧,筷子特别能体现国人追求“天人合一”的和谐性,从筷子的取材及使用上,无一不体现着努力寻求一种平衡的和谐。罗兰·巴特对中国筷子有独特评价,他称筷子与刀叉相比,有一种“母性的温柔”。他说筷子“不切、不抓、不毁、不穿……是在移动一个婴儿时所表现出的那种谨慎的动作,它是一种力量,而非一种冲动……只是提取食物,转动食物,食物不再是要施以暴力的捕捉对象。”与刀叉相比,成双成对的筷子似乎还有一份“和为贵”的意蕴。筷子文化的包容性,对比刀叉文化的对立性,这两种文化没有优劣,筷子文化讲究继承,刀叉文化讲究革新。可见,就是从一个小小的饮食方式上也处处体现文化的差异。
三、饮食对象的差异
饮食对象上来看,不仅是吃什么,当然也包括谁来吃。我国“五谷为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当然是个约数,烹饪用料的选择。西方人认为菜肴是果腹的,新鲜营养的菜肴是首选。中国的菜肴是“吃味”的,所以烹调时,选料显出极大的随意性:许多西方人视为弃物的东西,可能在中国人看来都是极好的食材。地域条件的差异,在食材的选择上也能得到体现。西餐原料主要是动物类和海洋鱼类,辅以植物类;中餐原料主要是植物类和淡水鱼类辅以动物类,就蔬菜类而言,外国可用的食材约100种左右,而中国可用的食材至少600多种,从田间采集的野菜都能制作出美味的佳肴,在西方人眼里是不可想象的。就就餐的人来说,通常中国人请客吃饭采取的是一种“共享”的方式,大家共享一席,共享桌上的菜肴,往往一道菜刚上桌,在主人的殷勤招呼下,众人通力合作,共同“消灭”盘中之物,最后结账也是争相付钱。一切行为都强调突出的是一个“合”字。在西方“自由民主”契约思想的影响,西方人请客吃饭的习惯是每人一份,且主客双方各自点自己的饭菜,不必考虑他人的口味和喜好,用餐时也只吃自己的盘中餐,付钱也往往AA制,各人自付各人账。这是中西饮食文化中最明显的差异表现,也是中方文化中的社会心理、价值观、民族习俗方面的差异在饮食上的表现。
四、中西方饮食观念的差异
西方是一种理性饮食观念,不论食物的色、香、味、形如何,力求口味清淡和膳食的均衡,营养一定要得到保证。西方人在摄取食物时基本上从营养学的角度来理解饮食的,饮食只是一种手段,而享受在饮食中并不占重要位置,故而不会过分地追求口味。然而,中国人却是一种感性饮食观念。中国人很重视“吃”,“民以食为天”。人们把吃的功能发挥到极致,不仅维持生存,还用它维持健康,即“药补不如食补”;同时人们对美味展开了孜孜不倦的追求。而美味的产生,在于词和,要使食物的本味,加热以后的熟味,加上配料和辅料的味,以及调料的词和之味,交织融合协词在一起,使之互相补充,互助渗透。西方的理性饮食观与中国人的感性饮食观念也是冲突的,从中我们也要看到可以借鉴的地方,西方的饮食料理总是那几个味道,不免让人感觉乏味,可以借鉴中华料理的制作工艺,使西方料理不仅保证营养健康,而且达到色香味美。中国的饮食在追求“味之极至”同时,也要注意营养搭配,提倡健康饮食。
五、中西方饮食传统的差异
饮食传统的差异在饮食文化中是最明显的,五千年的华夏文化根植这片伟大的土地上,滋养了我们一代又一代的华夏子孙。五千年的文明史,同时也造就了丰富多样、绚丽多彩的饮食文化,就拿中国的传统节日来说吧。春节吃饺子,元宵节吃汤圆,清明节(寒食节)吃简单蔬菜,端午节吃粽子,中秋节吃月饼,重阳节喝酒,腊八节喝腊八粥。上面的每个节日不都反映人们祭奠祖先,期盼美好未来的心理,从中反映出中国的传统饮食文化,五千年的历史同样浓缩在中国的饮食文化中,西方大国,拿美国为例,独立了200多年,主要信仰基督教,传统节日较少,圣诞节、感恩节等,在20世纪中,西方文明快速发展,中国却饱受战争贫困之苦,可是到21世纪的出去,西方国家饱受经济危机之苦,却惊奇的发现,中国已经位于世界强国之林,经济成就世界瞩目,在面对自然危机时,中国强调;与自然和谐相处。而西方国家强调;通过先进技术战胜自然危机。中国文化的包容性,“天人合一;的理念在饮食文化中无处不在。西方文化的革新性,西方的批判的哲学思想,理性饮食,强调平等、自由、健康、营养、卫生,这些理念在西方饮食文化中也是随处可见的。
在上面的一些对比研究中,可以得出,中西饮食文化没有优劣高低之分,不过是从不同的角度,阐释是饮食文化的精髓,一道普普通通的菜肴,也能品味出厚重的历史文化,这就是饮食的魅力所在。在全球化的影响下,不同背景的饮食文化,相互包容、相互借鉴,品味出万千饮食文化的“味道”。
参考文献
[1] 赵荣光.中国饮食文化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 何宏.中外饮食文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关键词: 跨文化交际 文化差异 文化冲突
一、 中西跨文化交际中经常出现的文化冲突
在我们与西方的交往过程中,确实存在着很多文化方面的冲突,直接影 到了跨文化交往的效果,在中西跨文化交际中会出现的文化冲突有很多种,在这里我们不可能一一叙述,只能列出比较常见的几种。
1、隐私方面的冲突
中国人的隐私观念比较薄弱,认为个人要归属于集体,在一起讲究团结友爱,互相关心,故而中国人往往很愿意了解别人的酸甜苦辣,对方也愿意坦诚相告。而西方人则非常注重个人隐私,讲究个人空间,不愿意向别人过多提及自己的事情,更不愿意让别人干预。因此在隐私问题上中西双方经常发生冲突。中国人见面通常问:“你多大年纪?”“你能挣多少钱?”“结婚了吗?”在英语文化中,年龄、地址、工作单位、收入、婚姻、家庭情况、信仰等话题属个人隐私范畴,忌讳别人问及。
2、时间观方面的冲突
西方人的时间观和金钱观是联系在一起的。时间就是金钱的观念根深蒂固,所以它们非常珍惜时间,在生活中往往对时间都做了精心的安排和计划,并养成了按时间赴约的好习惯。在西方,要拜访某人,必须事先通知或约定,并说明拜访的目的、时间和地点,经商定后方可进行。而中国人则属于多向时间习惯的国家,在时间的使用上具有很大的随意性,一般不会像西方人那样严格的按照计划进行,西方人对此往往感到不适应。
3、客套语与寒暄语方面的冲突
中国人注重谦虚,在与人交际时,讲求“卑己尊人”,把这看作一种美德,这是一种富有中国特色的礼貌现象。在别人赞扬我们时,我们往往会自贬一番,以表谦虚有礼。西方国家却没有这样的文化习惯,当他们受到赞扬时,总会很高兴地说一声“Thank you”表示接受。由于中西文化差异,我们认为西方人过于自信,毫不谦虚;而当西方人听到中国人这样否定别人对自己的赞扬或者听到他们自己否定自己的成就,甚至把自己贬得一文不值时,会感到非常惊讶,认为中国人不诚实。
二、造成中西文化冲突现象的原因
1、思维模式存在差异
西方文化的思维模式注重逻辑和分析,而东方文化的思维模式则表现出直觉整体性,这一点也是中国传统文化思维的特征。由于这种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人往往特别重视直觉,注重认识过程中的经验和感觉,在交往中也往往以这种经验和感觉去“以己度人”。与西方人的思维模式相比,中国人的这种思维模式具有明显的笼统性和模糊性,久而久之,会形成一种思维定势,可以解释为识别和简化对外界事物的分类感知过程。从本质上说,思维定势往往视个体事物的差别,夸大与另外某一社会群体相Guantanamo的认知态度,常常带有感彩,并伴有固定的信条。在所以的定势中,有些定势是正确的,而有些则是错误的,会直接影响跨文化交际,造成交警失误。
2、行为规范各不相同
行为规范的具体含义就是指被社会所共同接受的道德标准和行为准则,简单的说,就是告诉人们该做什么和不该做什么的一种规范。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在交际中,经常出现的一个现象就是套用自身锁在社会的行为规范来饭顶对方行为的合理性,由于双方的行为规范存在差异,常常会产生误解、不快甚至更坏的结果。比如说中国人轻拍小孩子的头部表示一种友好,而在西方国家,这是一种极不尊重小孩子的做法,父母会对此非常愤怒。所以说在跨文化交际中是否能够正确地识别和运用行为规范是保证跨文化交际顺利进行的重要因素。要保障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就必须理解对方的行为规范,尤其是什么行为是被禁止的,最好的办法就是遵循入乡随俗的原则。
3、价值取向不同
人们的交际能力是在社会化的过程中产生的,必然与价值观念联系在一起。每一种文化都有自己特有的价值体系,这套体系能够帮助人们区分美与丑、善良与邪恶,这既是人们的处世哲学、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但是它不能脱离具体的文化而存在,每一种文化的判断标准是不同的,这种文化认为是好的,另一种文化可能认为不好,但是它们在自己的文化体系内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绝不可以理解为一种价值标准先进,而另一种价值标准落后。在中国文化中,集体取向占据主导地位,追求个人发展被视为是一种严重的个人主义,“随遇而安”被看作是缺乏进取精神的表现,是懒惰、无能的同义语,为什会和个人所不取。人本位的思想根植于他们心中,人们崇尚独立思考,独立判断,依靠自己的能力去实现个人利益,并且认为个人利益至高无上。
三、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避免文化冲突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在我们与西方的交往过程中,确实存在着很多文化方面的冲突,直接影响到了跨文化交际的效果,为了改变这一状况,我们极有必要在实际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具体措施如下:
1、授课教师要转变观念,引导学生广泛接触西方文化材料
在我国目前的教学体系中,外语教学多半只是在课堂中进行,教师起着绝对的主导作用。如果教师只把重点放在语法和词汇教学上,学生就不可能学会语言的交际运用,也没法获得跨交际能力,因此授课教师必须要切实人到文化冲突的危害性和培养学生跨文化加能力的重要性。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广泛阅读西方文学作品,报刊杂志和时事评论等材料,从中吸取文化知识,增加文化修养,拓宽文化视野,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2、重视非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
非语言交际能力也是一种重要的交际方式,指的是在特定的情景或语境中使用非语言行为交流和理解信息过程。它们不是真正的语言单位,但在生活和交际中有事却能表达出比语言等强烈的含义。例如:中国人信仰“沉默是金”,认为沉默里含有丰富的信息,而英语国家的人对此颇感不舒服。西方人交谈是,听者一般会长时间注视对方的眼睛,以示认真和对说话人的尊重,但在中国人看来,这是一种不文明的行为,因为中国人不习惯对方长时间盯着自己看。
综上所述,中西文化确实存在较大的差异和冲突,为我们顺利交往带来一定的不便,而我们只有了解到中西方文化的冲突并努力避免这种冲突,才能能好地进行跨文化交际。
参考文献:
[1]丰俊豪,周蓉.跨文化交际与中西文化冲突.(2008)08.
一、中西方文化之间存在的差异
(一)不同的风俗文化各个民族在长期的生活与社会活动之中渐渐地形成了各具特色的风俗文化。在当今的世界上民族非常多,不同的民族文化都有其独特的特点,而这些各不相同的文化使得在有关文学作品的翻译方面产生了很大的困难。比如,“红”这个字在汉语当中代表着颜色,并且含有幸福美好以及吉祥喜庆等方面的意义,但是在一些西方文化之中,“红”仅仅就是一种颜色,并不包含其他的含义。再如,“老”这个字在汉语当中代表着年迈、时间悠久、陈旧等,但是在英文之中“老”只是说明落后而已。所以,由于中西方文化之间具有很大的差异,对于语言以及文字并不能完全进行直译,进而给中西文化作品在实际的翻译工作方面带来了很大的困难,相关的翻译人员如果对文学作品之中的词汇进行单纯的翻译,那么很有可能会使文章产生歧义,直接影响读者的阅读感受以及翻译水平。
(二)不同的思维方式思维方式的有关体现主要是在精神、行为以及物质等几个方面,是所有文学作品非常重要的表现依据。中西方人们思维上存在的差异是中西文化之间有着巨大差距的一个根本原因。在整个文化领域之中,相关的思维方式能够引起的差异是非常巨大的,一个在思维方面的细微差异很有可能会导致两种文化之间产生非常大的差别,所以思维方式对于文化差异产生的影响不容小视。西方文化普遍重视逻辑思维,更重视对于事物的研究以及分析,进而总结出一定的结论,并且反复进行验证强调。但是中华文化却更侧重于将理论和实际结合在一起,体现出我国文化之中的中庸之道,提倡世间万物无论贵贱皆有其可取之处,这属于一种具有中性的完善共性优化决策之中的方法论,不管是西方还是中国,我们的文化都早已深深地刻进了民族的骨子里,对于当代乃至后代人的思维方式产生着深远的影响,并使其文学作品都带有浓烈的民族情怀。所以思维方式对于民族之间的文化差异乃至文化作品都有着深刻的影响,是导致中西文学作品具有巨大差距的一个根本要素。
(三)不同的价值观价值观能够代表个人对于某一种事物以及该事物具有特点的相关认知,并在心里做出一定的评价。中国和诸多西方国家不仅仅是在风俗文化以及思维方式方面具有非常大的差异,对于事物的认识以及价值观也存在着很大的不同。风俗文化以及思维方式对于人们的价值观形成具有深刻的影响,它们之间存在的巨大差异也使得人们的价值观相去甚远。与此同时,中西方在历史文化方面的差异也是导致价值观产生差异的一个重要原因。在西方文化之中十分崇拜个人英雄主义,这种观念认为个人主义能够实现个人价值,是充分体现个人奋斗的一种重要依据。而在我国文化传统之中,个人主义主要是代表不顾大局、自私自利以及唯我主义,所以受到了人们的排斥以及摒弃。这种情况是受到我国的传统文化的影响而产生的,中国文化之中推崇团结意识、大局意识,认为只有团结一致才是取得成功的有效方法,崇拜集体主义精神。所以由于中西文化对于个人主义的观念不同,其褒贬的寓意也大不相同。从这方面我们可以了解到,在价值观具有较大差异的国家之中,一个相同的词语所代表的含义有着全然不同的意义,这使得中西文化在实际交流的过程之中有着非常大的障碍,造成相关的文学翻译出现较大的歧义。因此,在实际进行文学作品的翻译工作之前,应该对文学作品具体的创作背景以及内涵进行深入的了解,高效地还原出相关作品的意境,提高中西文化之间的沟通以及交流,从而促进中西文化的进步发展。
二、西方文化对于英美文学作品产生的影响
(一)古希腊罗马神话对于英美文学作品产生的影响古希腊罗马神话的相关传说内容丰富多彩,其包含着浓浓的文化特色,或是展现了人们对于一些美好事物的憧憬,或是证明了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道理,有着非常深奥的内涵。由于受到这些文化的影响,在诸多英美文学作品之中对于这些神话故事都有所应用,充分展现出了西方传统之中的文化特色,同时也让相关的文学作品蕴涵了更深的情感,深化了作品的内涵,让读者拥有更高的审美兴趣。例如在翻译“ShynessisherAchilles'heel”时,如果相关的翻译人员不知道与其有关的一段希腊神话故事,那么就很难准确地将其翻译出来。在希腊神话之中Achilles是一个备受人民尊重的英雄人物,他的母亲为了使他长大后变得强大,就在他出生之后攥着他的脚踝使他在冥河之中完成浸洗,果然A-chilles长大之后变得无比强大,他的身体能够禁得住刀劈斧砍,唯有当时被母亲攥住的没有受过浸洗的部分非常脆弱,后来敌人知道这个弱点后用箭射在了那里,最后使他失去了生命。因此“Achilles'heel”指的就是人们的弱点,假如对这个神话故事不够了解,那么就无法正确地解释作者在此句之中想要表达的意思,所以“ShynessisherAchilles'heel”正确的翻译应该是“害羞是他的弱点”。如果想要正确地对文学作品进行翻译,正确地了解西方文化所具有的内涵,那么就一定要对其相关的文化背景进行详细的了解。
(二)《圣经》对于英美文学作品产生的影响《圣经》对于西方人自身的道德具有非常深远的影响,同时对于西方文化的进步发展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是整个基督教的巨著。其相关内容包含了经济、文化、历史以及政治等诸多方面,蕴涵着非常丰富的感彩。其中有诗歌以及戏曲等不同种类的题材,充分表达了人们内心的虔诚以及对于美好事物的憧憬,是西方人一笔重要的精神财富。诸多文学作者都曾在《圣经》之中取材,从而更加形象地表达出想要抒发的情感,使相关的作品拥有更加丰富的语言,内容更具张力,使读者在阅读的过程当中联想到更多的内容,极大地提升了审美兴趣。
三、在中西文化差异之下的英美文学作品英汉翻译
英语作为世界语言在整个国际上具有重要的地位,而英美文学也是世界文学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英美文学的相关作品具有其独特的民族文化特点,对于整个西方文化领域都起到了代表作用。正确地翻译英美文学作品,能够强化中西文化之间的传递以及交流。在实际进行翻译的过程中能够切实地还原出原著中想要表达的内涵尤为重要,这样能够帮助读者体会到作者投入到文字之中的感情,让读者有一种置身其中的感受。英美文学作品的翻译由于受到诸多方面的影响,相关的翻译人员不能充分地了解到英美文学作品之中的内在含义,对于西方文化所具有的特点特色不够重视,从而导致在实际进行翻译时无法选择一些合适的语言来表达出作品原本的含义。在相关的翻译工作中普遍存在着只是对于单个词语或者是词组进行直白的翻译,而没有切实理解原句所蕴涵的意境并对其进行转化的情况,从而导致文章内容死板,语句生涩难懂,扭曲了原著之中所蕴涵的感彩,使得读者无法感受到作者实际表达的内容,这严重降低了作品原本的文学价值,使作品缺少了应有的文学气息,同时也使得文化之间的传递产生阻碍。
异化以及归化是对于英美文学作品的两种主要的翻译方式,其分别代表了在具体翻译过程中的意译以及直译,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在一定程度上共同进步与发展。伴随着如今中西文化在融合程度上的不断提高,意译以及直译之间存在的联系也更加密切。相关的翻译人员应提高对于西方文化所具有特色的了解,并切实地认识到中西文化之间存在的联系以及不同之处,合理有效地应用意译与直译的方式进行翻译,进而不断提升、不断完善自身实际的翻译水平,尽最大的努力呈现出英美文学作品之中的所蕴涵的意义,使读者能够直观地通过译文对于作品的意境进行理解,真切地展现出作品之中的西方文化,有效地提升相关作品实际的文学价值。只有深刻地认识到中西文化之间存在的差异,才能对英美文学作品进行高质量的翻译,从而避免降低翻译过后作品的价值以及意义。
四、结语
关键词:语言 文化 英语阅读能力 文化意识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思维和交流工具,也是人们参与社会活动的重要条件。随着社会生活和经济活动的全球化步伐日益加快,学习和掌握外语,尤其是学好作为世界全球化语言的英语,已成为世界各国公民的必备的基本素养之一。英语的地位变得越来越重要,如何做好英语的教学工作的任务也变得日益繁重。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新的课程目标要求英语教学过程中应强调在进一步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上,着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注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形成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基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进一步拓宽国际视野,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使命感,形成健全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为未来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这一目标一方面明确地将英语阅读教学的重要性突显出来,另一方面也更好地说明在语言学习过程中,语言与文化的不可分离。正所谓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亦是语言的土壤。在新的课程标准指引下,注重高中英语的阅读教学,加强中西文化意识的渗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重要性
阅读是人们获取信息,进行交流的重要途径。英语阅读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变得越来越重要。在新的教学要求下,教学的侧重点正逐步从传统的掌握读写基本技能为主的教学模式转变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强调学生应具有较强的英语阅读能力,使学生能够以英语为工具获取多需要的信息,为进一步提高英语水平打下良好的基础。从近两年的高考试题看来,考查英语阅读能力为主的趋势正不断加强,所占分值也在不断增加。例如,在2014年多个省份的英语试题中都较大程度地突出了对阅读的重视,例如新课标全国卷Ⅱ中,就采用了60分的阅读理解,40分的完形填空和15分的用所给词的正确形式填空,以及35分的改错和书面表达;又比如山东卷中包括完形填空在内的阅读类题目的分值就超过了80%以上等等。这些改革一方面减轻了对英语教学语法的苛求,另一方面又体现了新形势下对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要求的提高,同时也是对英语阅读教学工作的一次新的挑战。如何更好地进行英语阅读教学工作,有效地提高学生英语阅读能力水平,是我们在新课程改革下,继续做好高考备战以及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必须解决好的重要任务之一。
2.中西文化意识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作用
2.1增强中西文化意识的渗透有助于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受到传统教育模式与考试制度的影响,绝大多数教师在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仍然不由自主地强调语法与词汇的教学导致大多数学生把英语学习的重点一味地放在学习语法和词汇上,其结果必然导致学生对学习内容失去兴趣,缺乏学习的主动性,从而无法体会学习的真正乐趣,达不到预想的效果。那我们何不利用学生极强的好奇心理,更好地将文化意识渗透于英语阅读教学呢?例如在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1Unit1的Reading-Anne’s Best Friend的教学过程中,如果没有文化背景知识的渗透,学生只能费力地在词汇语法中探寻文章的表面意思,一味的咬文嚼字,那么他们可能永远感受不到文章的真正魅力所在,作为生于长于优越社会背景及家庭条件下的90后根本无法了解这个活在二战期间亲眼见证了德国纳粹党对犹太人凶残的迫害失去至亲却又无能为力的安妮的孤独与无助,无法体会她对自由的渴望。相反,如果他们已知了当时欧洲的历史背景,学生便会出于好奇心而主动去探寻更多的信息,并且才能更好地领会篇章的用词和表达的思想,那么所达到的阅读效果自然也就截然不同了。
2.2 增强中西文化意识的渗透有助于提高英语阅读的效率。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合理有效地渗透中西文化意识能够帮助学生拓宽知识面,大大提高英语篇章阅读的速度与准确性。例如,在必修1的Unit4-Earthquake的教学中, 我们可以以图片或视频等更直接的方式让学生了解更多关于地震的知识,这样他们在阅读过程中就更积极主动也更容易地去掘取文章当中水井里的不断升降,墙体开裂,水管破裂,臭气冲天,家禽拒食等等有用的信息,同时我们还可以引导学生去学习更多西方的自然灾害,比如美国的飓风及其它的形成原因与带来的危害,以及它与中国台风的区别等等,一方面有助于学生学习地理方面的知识,另一方面也能激起学生更大的学习兴趣。在以后的阅读过程中,如果遇到类似的阅读材料,那么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就可以大大缩短阅读时间,提高阅读的效率。
2.3 增强中西文化意识的渗透有助于提高学生答题的准确性。培养中西文化意识是学生提高阅读能力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理解语言必须了解文化,理解文化必须了解语言。因此,要想学好一种社会的语言就必须了解该民族的社会文化。,这样才能知己知彼百战百胜。例如,2012年湖北省的高考完形填空里第44个选项,He agreed, but added, “An odometer whithout a speedometer(测速计)is like a 44 without fork. 如果学生了解西方的生活常识,他们的刀叉就相当于我们中国人的筷子,是每天生活中必备品,那么这个题目就轻而易举会选择knife.又比如,There are twenty-seven bridges over the Thames.Tower Bridge,the first bridge over the Thames as you travel toward__1__ from the sea, is the most famous of them all.―A, Europe B,America C,London D,China;只要学生积累了一定的英美地理知识就易如反掌地可以选出London的选项。所以,渗透中西文化意识对于学生提高阅读能力,在篇章阅读中获取有用信息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最后,注重英语阅读教学,培养学生中西文化意识正是现在整个英语教学工作的重要任务。要想提高学生整体的阅读能力水平,重视英美国家的文化渗透与灌输是不容忽视的。如果我们不掌握这些文化背景,我们就不可能真正具备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达不到学习英语的真正目的。培养好学生对英语社会文化的学习,势必大大促进英语阅读能力的提高。如何更好的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渗透这些知识与文化仍然是值得研究与探讨的话题。
参考文献:
关键词: 中国文化 英语文化 比较
中图分类号: G64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3973 (2010) 04-162-02
1 引言
随着全球化影响的不断扩大,英语作为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语言在各国掀起了学习热潮。目前,中国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就开设了英语课程。随着我国与国际社会交流的日益频繁以及社会上用人单位对英语水平要求的不断提高,过去传统的英语教学方法只注重语言知识的传授,忽视语用,已不再适应社会的需要。然而要达到“学以致用”,在英语教学中加强文化导入是关键。在英语教学中引入英语国家的相关文化并将其与中国文化进行比较,这有助于学习者对英语的理解和使用,促进学生对语言本身的掌握。
2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语言作为特定思维模式的外在表现形式,无疑承载着大量的文化信息。语言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语言是文化的组成部分,同时又是文化的载体,是一个国家或民族文化发展的结晶,对文化的保存、发展和传播起着重要作用。而文化是语言的培养皿,每一种语言都是在特定的文化环境中诞生、发展而成。文化因素决定着语言的具体使用,语音、词汇、句法等的选用也都会受文化因素的影响。因此,语言和文化不能孤立存在,它们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对于英语学习者而言,只有掌握与之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才能恰当地运用语言,因此在英语教学中导入英语文化对学生有效地习得英语具有重要意义。
3 中西文化差异的主要因素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不同的文化会产生不同的语言,因此要真正掌握一门语言,就必需了解这个民族的文化。汉语和英语属于不同的语系,中国和英美国家分别代表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即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单从语言结构上看,语言中许多俚语、典故、格言等都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一个国家的语言能折射出这个国家的生产生活、自然环境、地理位置等特征。英汉语言丰富多彩,中西文化更是博大精深,但总的概括起来,主要是以下三大因素导致中西文化差异。
3.1 地理环境因素
中英两国处于不同的地理位置,人们生活在不同的自然环境中,这就必然导致两国在文化上的差异,而这些差异难免反应到语言当中去。在中国,对夏天的形容应该是“烈日炎炎”、“骄阳似火”,所以在不了解文化背景的情况下中国人对莎士比亚在《仲夏夜之梦》中对“夏夜”美丽温婉的描述感到费解,更不能领会他在第18首十四行诗中把心爱的人比作“夏日”:“Shall I compare thee to a summer’s day? Thou art more lovely and more temperature”。这是因为中国位于亚洲大陆,属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夏天最显著的特征是烈日当空。而英国位于北欧北温带,属海洋性气候,夏天温和舒适,是最宜人的季节,所以才导致中国人与英国人对“夏天”的联想截然不同。另外,由于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农业国,因此汉语中有许多与农业有关的词语,如竹篮打水一场空,骨瘦如柴,对牛弹琴等。而英国四周环水,海岸线很长,渔业发达,故英语中与水产、船舶相关的词语很多,如fish in the air, miss the boat, clean the deck 等。
3.2历史文化因素
任何一种语言都是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产生并发展起来的,因此,我们能从语言中看出使用这一语言的国家和民族所特有的历史文化现象。中华文化上下五千年,可谓源远流长,而英语文化往前追溯与古希腊,罗马有着密切联系。不同的历史进程对语言的表达会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这一点在传统表达,即历史典故、俗语等方面尤为突出。人们常会在不经意间运用具有其民族文化特色的表达,如中国人会说“空城计”、“东施效颦”、“说曹操,曹操就到”这些源自中国经典文学作品的成语习语,而英语中则会说道“He’s a Shylock”、“white elephant”、“Black Friday”等具有历史文化内涵的表达。由于民族渊源的不同,在英语和汉语中很难找到完全对等的表达,如英语中的one’s hair stands on end 与汉语中的“怒发冲冠”相似,但前者源于对一个犯人表情的描绘,意义侧重因“恐惧”而导致头发竖立,而后者意指因发怒而使头发立起来。同样是头发直立,英语中表“惧”,而汉语中表“怒”。
3.3 因素
人的宗教观念的产生和发展以及他们对人的活动所产生的影响是人类历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必不可少和核心的一部分。这一点也不可避免地体现在语言当中。英美国家主要信奉基督教,而作为基督教的基本教义《圣经》可以说是西方世界影响最为深远的书籍之一。英语中有不少源自《圣经》的表述,如Donout as Abraham, wise as Soloman, Lot’s wife。此外,西方人膜拜上帝,教堂和神职人员在他们的宗教活动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所以也有许多与之相关的词语。然而在中国,主要受儒家思想和佛教的影响,汉语中有大量关于“佛教”“佛”的表达,如“五体投地”原指佛教中最恭敬的礼拜方式,现形容非常佩服别人,“借花献佛”、“临时抱佛脚”等。从这些例子我们可以看出,源自宗教的典故成语,以通俗、生动的语言,蕴含着幽默、深刻的喻义,极大地丰富了英汉词汇的表现力。
4 英语教学中的中西方文化比较
王佐良先生曾指出:“不了解语言当中的社会文化,谁也无法真正掌握语言。”因此,要真正学会一门语言,理解其相关的文化已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英语教学中导入相关的英语文化知识,并与汉语文化进行比较,这样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克服母语的干扰,在英语学习中用英语思维,将英语学“活”,实现 “学以致用”的教学目的。另一方面有利于学生融东西方文化于一体,提高自身文化素质。在英语教学中进行中西文化比较在方法和内容上都能更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笔者对此提出以下几点策略:
(1) 针对课文内容涉及的异域文化,教师应在课前搜集相关资料或要求学生以组为单位利用课余时间查找相关资料,包括相关的英语文化和母语文化,并在课堂上采取适当的方式进行演示(如PPT、讲故事、演短剧等),然后再由教师点评并补充相关内容。由于不同的文化习俗,学生只有在了解目标语文化,同时与母语文化对比,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如中国的春节与西方的圣诞节,两者存在异同,通过对比分析学生能更好地掌握。
(2)在课堂教学当中,应对教材中涉及到的文化背景知识根据主次对其进行或详或略的随文解说,并将其与相关的汉语文化进行比较,以帮助学生理解。如大学英语综合教程第一册第一单元Text A中的句子“he put the final seal on my happiness(他使我沉浸在十全十美的幸福之中)”,其中的put the seal on something 有“使成定局;使某事继续有效”的意思,此时教师可通过其中的核心词“seal”的原意印章,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即如果在某书面材料上加盖章印表面与之相关的事已获批准或已经生效,这样通过两种文化的对比帮助学生掌握这一短语。
(3)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及时组织学生观看与学习内容相关并反映中西文化差异的影片、视频,这样可以使学生受到英语文化环境的浸润,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到英汉文化差异。也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所处的生活环境,分组讨论并发表自己的看法,这有利于锻炼学生平时的观察能力,同时能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中西文化差异,真正习得第二语言。
(4)由于缺乏目标语的真实环境,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加强英语文化的渗透,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第二课堂,按阶段、有重点地指导学生多看一些英语原版影视资料,多读一些英语杂志、报刊、文学作品,多听一些英语材料,以使学生丰富英语文化知识。除此之外,还应协助学生开展英语辩论赛、英语沙龙等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真切体会中西文化差异,从而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5 结语
英语教学的目标一方面是使学生掌握英语的语言知识,包括语法、发音、词汇等,但更重要的是使学生能恰当地运用语言。因此在英语教学中及时导入中西文化差异方面的知识,能使学习者尽可能多地了解、熟悉另一种文化及其在语言中的反映,增强学生对英汉文化差异的敏感性。这不仅对英语教学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而且能增强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和效果,减少因文化错误导致的沟通障碍。
注释:
沈银珍. 多元文化与当代英语教学[M]. 杭州: 浙江大学出 版社, 2006: 63, 84.
张欣叶. 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渗透[J].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4,25(6):114.
张红玲. 跨文化外语教学[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83.
黄勇. 英汉语言文化比较[M]. 西安: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07:45,49.
关键词:中西文化 文化冲突
中西文化的碰撞、冲突是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其带来的诸如西方与本土、批判与继承等关系的变化对中学生的冲击不可低估。具体审视其影响,在横向的文化开拓与纵向的文明承传中分辨是非、把握方向,既是中学教育工作的时代课题,也是发展传统文化、弘扬先进文化的重要保证。
一、中西文化特征与冲突
(一)文化与文化冲突
英语中文化(culture)一词,来源于拉丁文cultura,原义是“耕作、培养、教育”的意思。culture在物质活动方面的含义意味着耕作,在精神修养方面则涉及宗教崇拜,这是西方文化概念的基本含义。在汉语中,“文化”一词古已有之。《说文解字》称:“文,错画也,象交文。”这是指各种象征符号,以及文物典章、礼仪制度等等。“化”本义为交易、生成、造化,所谓“万物化生”,其引申义则为改造、教化、培育等。“文化”是 “文治和教化” 之义。
(二)中西文化特征
中西文化是两种根本不同类型的文化,两种文化的主体内容截然不同,汉文化以人本为主体,西方文化以物本为主体。汉文化以人为中心,以人为本位,富于人文意识,注重人文精神,其本质是一种典型的内倾性人本文化,其内倾性表现在重人格、重道德、重创人。西方文化则以物本为主体,以自然为本位,倾向于求外在表现,故重创物、重物理,更看重人怎样来创物。
(三)中西文化冲突
中西文化必然产生碰撞冲突,具体表现为西方文化与中国本土文化对中国下一代的心灵争夺;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受到冲击而出现断层。 对西方的热捧和对本国传统的漠视,深刻地体现了本土文化在西方文化冲击下的尴尬地位 中西方文化尽管存在不同,但并非水火不容,而是相互联系、 相互影响的 。西方文化对中国文化产生很大的冲击,西方人反思其社会冷漠 、心灵孤寂和感情失落的现实而想到了东方文化尤其是中国的儒释道文化。 有中国特色的禅宗文化,在世界文化的互相激荡中,极大地影响了西方文化各领域,对西方哲学和美学的发展尤其是中后期的发展起到了直接的 、深层次的作用。
二、如何正确处理在与英语国家的人交往中所产生的文化冲突
我们在教学中要教会学生如何正确地与来自于不同的文化的人们进行交往,使学生了解不同的价值观在语言习惯上的体现,避免英语交际上的错误。同时,在与来自不同国家的人进行交往时要做到不卑不亢,维护民族尊严,弘扬中国的民族文化,让外国人更多地了解中国文化,接受中国文化,不能一味地迁就,忍让。
三、当代中西文化冲突下汉语对中学英语教学的影响
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留意英、汉两种语言存在的共同点,巧妙利用他们所掌握的汉语知识来促进英语学习。
(一)语音方面。从表而来看,英语采用拉丁字母的书写方式,而汉语是典型的被称为方块字的笔划文字。但是如果细心去对比,就不难发现,表示汉字读音的汉语拼音和表示英文意义的字母是非常类似的。
(二)词汇方面。词汇对任何一种语言来说,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是语言的基本材料,是人类造句的基本单位,离开词汇人类就无法表达思想。 学习外语时,本族词汇系统的迁移是不可避兔的,初学者总是力图去寻求一对一对应词汇意义。一此技术术语或外来词大都是单义的,可以在不同语言中找到完全对应的词义。因此,在教学中结合这此相关的汉语知识,帮助学生理解记忆单词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语法方面。语法是语言表达的规则,任何一种语言都有自己独特的语法。但细心比较英、汉两种语言语法,我们就会发现:汉语与英语语法相同的情况很多。如英汉两种语言词类基本相同,有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等,句子按用途均可分为四类: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和感叹句,句式上都有主动句和被动句之分。
四、中学英语教学与跨文化意识的培养
(一)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的文化索质和跨文化意识
在我国目前的教学体系中,教师起着绝对的主导作用教师自身的文化素质、文化意识直接关系着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如果教师只把重点放在语法和词汇教学上,学生就不可能掌握语言的实际运用,也无法获得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因此,教师必须要转变自己的观念,切实认识到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对于提高交际能力的重要性。
(二)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方式
只有让学生熟悉、适应英语思维力式,养成英语的思维习惯,他们才能主动自觉地学习、运用英语。而且也有利于把他们的英语文化素养提升到更高层次,由语言知识的学习转化为综合语言运用。所以在我们英语教学应尽量使用英语,控制使用汉语,只有在教学中加强英语实践,多加练习,进行人量的语言输入才能有效地排除母语的干扰,培养运用英语的能力。
关键词:中西文化;差异;原因
中图分类号:G04 文献标识码:A
文化指人类在社会历史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文化一般来说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我们这里所指的文化是广义的文化,是指哲学意义上的文化,包括人们的风俗习惯,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和思想信念等。人类创造文化的过程就是人类实际生存和发展的过程。由于人类生存环境与发展的具体条件不同,人类各民族的文化也不尽相同。
一、中西文化基础上的差异及成因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在古代中国的先秦时代曾出现过“百家争鸣”的文化现象,到公元前140年西汉年间,汉武帝采纳董仲舒建议,“独尊儒术”(即“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诸子百家长期冲突的分割局面得到了整合,儒家文化成为中华民族的主流文化,即中华各民族成员对以儒家文化为主体的中华文化的认同,儒家思想成为传统社会的代表思想。儒家思想之所以能成为中国传统社会的主流文化,在于它不仅仅是一种思想学说,而且是为全社会所尊奉的家庭伦理,成为维系以家庭为本位的社会制度的制度伦理学。
地理环境的不同也是中西文化差异形成的原因之一。由于中国经历了漫长的封建社会,以农耕为主,农业生产方式是封闭式的,农业生产季节性强,除了天气、土地条件外,就是人的身体力量,从而形成以集体主义为主要特征的社会。这种社会是一种关系复杂的等级社会,它助长了个人对集体的依赖,人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是人际交往式的。以伦理道德、中庸之道为核心的儒学就是这样形成的。希腊地处沿海,不利于农耕而有利于航海,所以航海贸易发达,形成以外向型经济为主体的文化类型。商业交换对于文化类型中的平等原则有利,由此而形成平等、公正、民主的思想得以生存的环境。与东方文化类型相比,古希腊文化所创造的西方文明的自主、开放、具有开拓性精神、以商业经济为主等特征,代表了一种开放性的海洋文明。希腊文化是一种海洋文化,海洋是蓝色的,是开放的,从希腊文化中就有一种开放性一直流传到现代欧美,与东方大多数文明的陆地型、封闭性完全相反。东方文化地处内陆、沙漠,所以是“黄色的”。
西方文化统一的认同性是在十四世纪至十六世纪发生的文艺复兴运动中形成的。这也是西欧农牧,手工业社会历史变革在文化创新上的反映。新兴文化在“复兴”古代希腊、罗马的形式下,宣扬“人文主义”(人道主义),对宗教神学进行批判,摆脱了教会对于人们思想的束缚。提倡关怀人,尊重人的人道主义和个性解放。这与中国文化之父――儒学(世事人生)是不同的。中西方文化中存在有“人情物理”的不同:中国儒家探求“社会和人生的具体性情”,西方文化重视探求天地万物的具体理性。
二、中西文化的基础不同导致中国人和西方人的思维方式的不同
中国文化深受儒家和道教文化的影响,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以辩正和整体思维为主要特征;西方文化是建立在古希腊的文化传统上,在思维方式上以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和分析思维为特征。从中、西医的理论和实践上充分看出两种思维方式的不同。中医是“辨证论治”,以阴阳学说、脏腑学说和经络学说为核心。认为人的各个部分器官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某个局部的病症要通过对集体的整个调理,使用天地人相应相协的疗法。而西医针对人体局部病症,究其病原,直接深入到细胞、血液、人体生物分子、原子以及病菌、病毒。使用器械帮助诊断检查:“辨病论治”,问病开药。中西医诊断病情所侧重的不同点是两种思维方式的不同所制。
可以将世界文化粗分为三种:单线活动型、多线活动型、反应型。中国人是属于反应型的,这种文化会优先考虑礼貌和礼节,静静地倾听对方的发言,并对不同的建议审慎地做出反应。而西方人多属于单线活动型和多线活动型,单线活动型是指那些用直线的方式制订计划、安排日程、组织工作,在一个时间只做一件事情的人,德国人和瑞士人属于这种人。多线活动型往往根据自己的情绪和事情的重要性来安排时间,意大利人和拉美人属于这种类型。
出现的这三种时间观,我们又可以将它们分成两类,即中方和西方。中方文化的时间观也可用中国文化类型的思想观念来解释。中国文化强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国家、宗族之间的辩正统一。没有绝对的宗教观念,使中国文化具有开放性,海纳百川,没有对于异教的排斥,使得中国文化不与其他民族对立,而易于为其他民族所接受。中国人会出于礼节的原因,虚心听取他人的意见再发表看法。而西方强调以自我意识为中心的文化精神影响着他们的时间观。当罗马的基督教被定为国教后原来的希腊文化受到贬斥,在意大利诗人但丁的《神曲》中已经有对当时希腊的神话和宗教的不满,但诗中仍然充满了对于基督教的虔诚之情。它把古代希腊的伟大诗人荷马、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等人放在地狱中,尽管知道这些人对于西方文化有巨大贡献。强烈的排他性在西方人的意识形态中根深蒂固。再者他们主张用理性和科学为工具对于自然客体的利用和分析,人类驾御自然、征服自然是它的目标。这样客观形成了以个性为代表的人与自然之间的分裂,这与中国文化中的人与自然的统一是不同的。他们强调自我与他人处于对立关系。
三、中西文化的基础不同也引起家庭和对子女教育的不同
儒教文化对家庭的影响非常大。中国人的姓名表示家族姓氏、辈分、名字、地位等。而西方首先是个人的名字,再是父名、姓氏。明显体现了西方文化中尊重个人的文化思想。
西方中“uncle”和“aunt”两个词语代表中国十余种称谓。这说明了西方社会的社会关系比较简单,而中国人更注重血缘、亲情,社会关系复杂,伦理道德维系着社会。
中国社会是“礼仪之邦”,提倡仁义道德,父母与子女是长辈和晚辈的关系,子女说话稍不注意就训斥,甚至动用家法。而西方家庭父母与子女既是长辈和晚辈的关系,更是朋友与朋友之间的关系,子女可以直呼父母的名字。
中国父母把希望寄托在子女的身上。“望子成龙”,从小灌输“学而优则仕”的思想。应试教育向来是中国的专利,用层层考试来选拔人才,培养精英。为了孩子可以付出自己的一切精力和财力,社会上各种各样的培优班和业余辅导班应运而生,接踵而至。从选择小学到长大就业、交友、结婚、抚育孙儿等,家长无所不问。而西方的孩子从小就受到要有独立意识,家庭和学校的教育都是为孩子将来的独立生活做准备观念的影响。18岁成年后原则上就要离开父母,独立生活。所以在教育方式上有所不同,中国父母管教较严,“玉不琢,不成器”。西方父母是超然性的包容和关爱,决不强求子女按父母意愿行事,给孩子以充分的发展空间。
在行为规范上,中国父母提倡仁、义、礼、智、仪。而西方文化中法律、法规要高于传统的道义,西方父母偏重于把“不要违法”作为教育子女的准则。
人类历史证明,一个民族文化进步往往取决于它是否有机会吸取和借鉴邻近民族的经验。一个民族所获得的种种发现、文化创新可以传给其他民族。彼此间的交流方式越来越多样化,相互学习的机会越来越多,各民族文化创新和发展就愈快。
由于中西方文化的不同,中国人和西方人在看待同样问题时,可能存在着很多的不同,处理问题的方式也不尽相同。如何,进行有效的沟通都显得非常重要。只有加强了解中西文化的不同,认识到两者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风俗习惯等不同的现状,并以此作为相互交流的基础,才能增强双方文化的沟通、了解,促进经济的交流和发展。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实行了改革开放的国策,特别是21世纪初中国加入WTO,给予了中国进一步融入国际社会、促进了中西方文化交流和发展,同时也增加了双方相互学习的机会。文化是没有对错的,重要的是在中西文化交往中,保持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吸收西方文化的长处,将两种文化相互融合、互补、与时俱进,才能在商界、学界或是政界取得更大的成就。
参考文献
[1]方汉文著.比较文化学[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理查德•D,刘易斯著,关世杰等译.文化的冲突与共融[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