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图书馆管理论文

图书馆管理论文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图书馆管理论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图书馆管理论文范文第1篇

目前部分高校图书馆实行的“刚性管理”

高层管理者对馆员行使绝对权力,将自己和馆员隔离开来,形成二者之间的对立。这样的“北风”管理只能使馆员和管理者之间、馆员和图书馆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大,馆员内心缺少温暖、归属感和安全感。这种形成双方对抗的管理方法很难实现人与人内心的亲近与信任,也很难实现组织的整体和谐。在这种管理模式下,管理者往往以强制执行的口吻下达指令,基层馆员感受不到上层管理者的体恤与关爱而易产生抵触情绪。“刚性管理”容易造成两种局面:一是馆员做事敷衍,产生“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和“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理,难以发挥主观能动性;二是馆员“裹紧大衣”,只求努力保护好自己的既得利益,不愿为图书馆的事操心费力、出谋划策。试问:这样的图书馆怎么能有发展的后劲?如何适应新时代图书馆发展的要求?又如何调动馆员的积极性?南风法则告诉我们:以柔制胜是管理的王道,温暖胜于严寒。管理者在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时要注意方式方法。虽然北风和南风都要使行人脱掉大衣,但因为方法不同,结果大相径庭。目前一些高校图书馆已开始实行人性化的“柔性管理”,大大提高了管理者在馆员心目中的威望和地位。可见,高校图书馆要想加强馆内上下级之间、馆员与读者之间的沟通,可以从南风法则中汲取智慧。

自然界有这样一种现象:当一株植物单独生长时就长得矮小、单薄,而与众多同类植物一起生长时则根深叶茂、生机盎然,这种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现象就是共生效应[2]。事实上,人类群体中也存在共生效应,如英国卡迪文实验室在1901—1982年先后出现了25位诺贝尔获奖者。共生是指组织所有成员通过某种互利机制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共同生存发展。这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既存在于自然界也存在于社会生活之中。共生系统中的任一成员都因这个系统而获得比单独生存更多的利益,即“1+1>2”的共生效益。因此,高校图书馆可以寻求更广泛的协同共生,使自身通过共生系统的支撑而逐步发展壮大。目前大多数高校图书馆强调内部合作,而且各馆之间也在尽力推进各种联合服务,地区之间的协作开展得如火如荼,但是图书馆与读者之间的互动合作并不多。由于高校图书馆在学校的地位普遍偏低,处于边缘化,不受重视,图书馆的作用尚未得到广大师生的认可。此外,图书馆的业绩往往是隐性的,馆员的业绩与师生的业绩无法挂钩,图书馆还是一株单独生长的矮小“植物”。如果图书馆、学科馆员能够进一步嵌入到院系中与教师科研队伍“共生”、嵌入到学生的学习科研实践过程中并与之“共生”,那么图书馆势必会呈现出更加繁盛和强大的生命力!

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菲利普•辛巴杜(PhilipZimbardo)于1969年进行了一项实验:辛巴杜找来两辆一模一样的汽车,把其中的一辆停在加州帕洛阿尔托的中产阶级社区,另一辆停在相对杂乱的纽约布朗克斯区[3]。然后,辛巴杜把停在布朗克斯区的汽车的车牌摘掉、顶棚打开,结果当天就被偷走了;而同样放在帕洛阿尔托的中产阶级社区的汽车,一个星期也无人理睬,后来辛巴杜用锤子把车玻璃敲了个大洞,结果仅仅过了几个小时就被偷走了[3]。以这项实验为基础,政治学家威尔逊和犯罪学家凯琳提出了破窗理论,该理论认为:如果有人打坏了一幢建筑物的窗户玻璃,而且这扇窗户又得不到及时的维修,那么别人就可能受到某些示范性的纵容去打烂更多的窗户[3]。久而久之,这些“破窗”就给人造成一种无序的感觉,犯罪就会在这种公众麻木不仁的氛围中滋生并逐渐猖獗。我们可以从破窗理论中得到这样的启示:任何一种不良现象的存在都在传递着一种信息,这种信息会导致不良现象的进一步扩展。如果对这种行为不闻不问、熟视无睹、反应迟钝或纠正不力,就会纵容更多的人“去打烂更多的窗户”[3],就极有可能演变成“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破窗理论折射到图书馆领域,我们不难发现,目前很多高校图书馆在各个方面遥遥领先,其成功的关键是注重细节、高瞻远瞩。有些图书馆可能一开始的“破窗”不多,但因为没有加以关注并及时修补而导致更多人打破更多的“窗户”,于是“破窗”多于“好窗”变得司空见惯了。例如,有些读者在图书馆大声说话、接听手机就是一个碍眼的“破窗”,这是因为开始时图书馆没有采取有效手段对这种行为进行干预和遏制,以致后来越来越多的读者被这种现象同化。如果图书馆在开始时就对大声说话者以温馨、妥帖的方式加以规劝和制止,那么势必会使读者养成使用图书馆的良好习惯,营造一个安静、有序、温馨的阅读环境。因此,图书馆在服务过程中必须高度警觉,关注那些看起来是偶然、个别、轻微的“过错”和细小矛盾,并及时加以解决,以免更多的问题和矛盾接踵而来。

管理法则对高校图书馆管理工作的启示

南风法则给我们这样的启示:高校图书馆要和谐、健康地发展,必须提高管理“温度”,善用“温暖”法则。同时高校图书馆在实践中应注意以下问题。图书馆对待基层馆员要实行温情管理所谓温情管理,是指图书馆管理者要尊重馆员,理解馆员,爱护馆员,表扬和赞美馆员,亲近和信任馆员,认真倾听馆员的心声,帮助馆员制定职业发展规划,鼓励和支持馆员在职继续深造,为馆员搭建更大的展示平台。感人心者,可先乎情。图书馆在以读者为本的同时也要以馆员为本,在刚性管理制度中揉进柔性管理的元素——“人情味”,而且要体恤馆员在实际工作、生活中的困难并尽力帮助解决,使馆员真正感受到上级管理者给予的关爱和温暖。如此一来,图书馆从上至下的关系是顺畅、和谐的,管理者也可以赢得馆员真心的拥护和工作上的全力支持。在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中,人类最高层次的需求是得到爱和尊重。同样,馆员也希望得到管理者的表扬与赞美,而温情管理恰恰能够满足馆员的深层心理和情感需要,对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具有重大意义。温情管理能够激发馆员的工作热情和聪明才智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如果图书馆实行温情管理、处处关心馆员、事事尊重馆员,那么将最大限度地调动馆员的工作积极性。如果馆员在工作中倍感舒适和温馨,就会在服务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将这种传递给读者,使读者与图书馆之间建立起更加亲密的互动关系。同时,温情管理能激发馆员的潜能和聪明才智,使馆员敢言敢行,喜欢接受挑战性的工作,并乐于不断创新,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充沛的工作精力为图书馆做出更大的贡献。温情管理能够增加馆员对图书馆的忠诚度温情管理能够激发潜伏在馆员身上的善性,使馆员心甘情愿地发挥作用,乐于在工作中展现自己,产生良性竞争,增进图书馆内部的相互信任,增加馆员对图书馆的归属感和荣誉感。#p#分页标题#e#

共生效应对高校图书馆管理的启示是:共生共存、和谐发展。任何组织都不可能孤立发展,寻求联合共生是一种发展趋势和策略。共同生长、繁荣和发展是共生的目标,高校图书馆要想谋求更大的发展,就必须借鉴共生效应理论,开阔眼界,寻找能够共生的对象。谋求与数据库出版商的共生对于高校图书馆而言,数据库并非一次性商品,而是需逐年购买并只能拥有使用权的特殊商品,因此数据库出版商和高校图书馆之间不是纯粹的买卖关系,还有合作共生的伙伴关系。没有图书馆的需要和支持,数据库出版商就无法生存;没有数据库出版商的产品质量保障,图书馆无法正常提供服务,建设数字图书馆更是无从谈起[4]。不可否认,数据库出版商的目标是追求利润的最大化,图书馆的目标是谋求最低的价格和最佳的性价比,“二者就像行走在平衡木上,供需价格平衡是数据库出版商与图书馆合作共生的关键,这需要相互间的妥协、互让,找到平衡点,从而达成图书馆、数据库出版商、用户三赢之平衡共生状态”[5]。谋求与图书馆联合体的共生CALIS(ChinaAcademicLibrary&InformationSystem,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和BALIS(BeijingAcademicLibrary&InformationSystem,北京地区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保障体系)是图书馆之间共生的两个典型成功案例。CALIS的管理中心设在北京大学图书馆,其下设文理、工程、农学、医学4个全国文献信息服务中心,华东北、华东南、华中、华南、西北、西南、东北7个地区文献信息服务中心,1个东北地区国防文献信息服务中心,为全国高校用户提供最全面、及时的文献保障服务。

BALIS于2007年11月正式启动,下设原文传递、馆际互借、资源协调、培训4个中心,其建设目的是:在北京地区高校图书馆工作委员会的统一领导下,依托成熟的系统平台,充分利用北京高校图书馆丰富的馆藏资源和高校间便捷的网络环境,采用集中式门户平台和分布式服务相结合的方式,为北京地区的高校读者提供原文传递服务。这两个图书馆联合体促进了资源的共建共享,提高了资源的利用效益,使广大高校师生受益。随着大家对这种共生效应的一致认同,图书馆界将会出现多种形式的“共生”,为图书馆带来蓬勃生机和活力。谋求内部广泛交叉协作——阶段性共生高校图书馆可以鼓励馆员尝试跨部门或跨项目小组的协作。由于馆员的知识结构、技术专长、思维方式、性格特点、科研水平等各不相同,通过协作可以相互学习、切磋,从而相互影响、启发,使思想得以碰撞和激发。如此一来,对于提高馆员的思考深度与广度、提升馆员的研究水平和创新能力大有裨益。与院系的核心科研团队结盟,成为永久性共同发展的有机体。教学和科研是高校的双翼,相应地,高校各院系承担着繁重的科研任务。高校图书馆在这种环境下大有可为,应主动寻找更大的成长空间和共生共荣的合作伙伴。近年来国外图书馆界已经成功地推行了学科馆员制度,学科馆员在大学教师利用资源的过程中随时提供指导和帮助,缩短了教师查找资料的时间;同时,学科馆员熟悉了科学研究的过程,采取主动方式进行高端信息推送服务,为学校决策者提供情报研究咨询服务,为其制订学校发展战略提供决策性信息支持。依据共生效应理论不难发现,影响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的若干重大问题都可以归结为各种“共生”问题,如管理者与馆员的共生、馆员与读者的共生、馆员与馆员的共生、图书馆与图书馆的共生、图书馆与院系的共生、图书馆与数据库出版商的共生等。高校图书馆应充分发挥这些“共生体”的作用,互惠互利,协同发展,相互促进,共同成长。

破窗理论告诉我们:在可能存在“破窗”的情况下,首先要在大环境中建立一种行为规范;其次,明示其违规行为可能产生的后果;再次,在“窗户”被打破的第一时间进行修补,要建立一套危机预警机制和系统,防微杜渐,把危害减到最小。建立人性化的文明服务准则图书馆应给馆员和读者明示:什么样的行为是被肯定和被倡导的,什么样的行为是不妥当、不合理、不受欢迎的。明示是一种积极的心理暗示,可以使读者和馆员明确各自的行为准则。图书馆的环境建设与形象塑造是一项长期工作,需要广大读者和馆员的共同努力和积极维护,因此图书馆要建立更加透明、可行的服务规范,约束馆员和读者的行为,从而达到良性促进、激励的目的。细化工作内容图书馆是高校的信息中心,保障文献资源的数量和质量是其基本使命。图书馆要树立良好的馆员信息道德,细化各项工作内容,不放过任何“漏洞”或者“破窗”,从小事做起,给予读者正面、积极的引导。建立危机预警机制有了“破窗”不要紧,关键是要有发现机制,并及时修复“破窗”。这就要求图书馆管理者和馆员在日常工作中不断完善服务流程,建立信息反馈机制,及时修正并改进服务缺陷。例如,有的图书馆赋予读者管理职责和权利,使其在各个服务环节中找问题,从而促使图书馆更好地服务于教学和科研,赢得广大师生的信赖和支持[6]。

图书馆管理论文范文第2篇

(1)各图书馆都独立建有服务器,数据都独立存储,管理人员水平参差不齐,导致运行维护成本加大。一些学校存在硬盘损坏、电脑被盗等情况,导致数据损失严重,图书馆工作中断无法开展,不得不重新投入人力物力进行图书回溯建库。另外,系统运行至今大部分学校面临着服务器等硬件设备的更新换代,如果按原来的模式,每家独立架设服务器,5年以后又存在更新换代的问题,这是一笔不小的投入。

(2)安装、维护、升级复杂,需要专业人员进行系统维护。如果是系统升级或系统损坏需要重新安装,有时还得请厂家专业技术人员上门现场解决,这就受人员、天气、路途等其他因素影响,有可能不能及时处理。还有部分软件公司因业务发展不理想等原因,会出现后期服务跟不上或中断服务等一系列问题。

二、“网络版”管理平台的优势

近年来我们一直在寻求解决以上问题的方法,2013年下半年起,我们开始与相关软件公司合作,建设基于SaaS模式的区域中小学图书馆公共服务管理平台(以下简称“平台”)。通过该平台的建设打破了传统图书馆封闭且各自为政,形成一个个信息孤岛的管理模式,将全区范围内纸质图书、期刊的管理集中在一个工作平台上,动态实现辖区内纸质图书、期刊的联合采编、查询检索、馆际互借等功能。该平台将各馆数据集中管理,以更好地实现资源共享,特别是编目资源的共建共享。

全区共用一套服务器,解决了各学校需自行配备服务器且后期需再次升级换代的问题,避免了服务器等硬件设备的重复投入。原先各校需要定期对服务器进行维护和数据备份,现在只需由一名专业人员在中心服务器进行系统的维护和数据备份。通过该平台的建设,装备部门足不出户就可以实时监管各馆的配备情况,结合各种报表的呈现,为图书馆后期的建设提供指导和决策,为创建一个开放、协作、互动、实时、高效的“云”模式下的新型中小学图书馆公共服务管理体系提供基础,实现了建、管、配、用的有机结合。

该平台是在纯Web方式下的开发应用,简化了用户层面的安装维护。这样一来学校就不需要配备专业的信息技术人员进行图书馆软件的安装、升级和维护。原先软件出现问题了,需要厂商派人上门维护,现在直接通过软件或网络上的在线客服就可以解决了。另外,我们将通过该平台的应用,进一步整合各馆的文献资源、智力资源和人力资源,保证图书馆核心价值长期、稳定、动态、协调发展,以实现图书馆价值的最大化,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的需求,从而充分发挥文献资源助教、助学、助研的优势,以提高区域内中小学图书馆管理水平和利用率。“网络版”管理平台的优势具体体现在:

1.网络查询,方便借阅学生进入图书馆,面对几万册图书挑到自己喜爱的图书其难度可想而知。如何让学生快速地借阅图书呢?借助图书查询功能不仅可以查询书名,还可以看这本书的内容概要,为学生借阅提供参考;通过系统不光可以查询书目,还可以列举推荐阅读书目和学生借阅比较多的图书等。查询到图书后,系统列出这本书在哪个书架第几层的第几本,学生直接去书架取阅或借阅即可。无论是网络查询还是本地查询,都有必要在图书馆进门处设置图书检索(查询)区,方便学生借阅查询。

2.预约借阅,管理方便为了方便学生借阅,学生在网上查询相关图书后,可以及时进行预约登记。预约内容包括:预约人、图书名称、取书时间,以方便图书管理员及时准备好图书。

3.图书管理借阅网络化借阅网络化操作,不会因为一台电脑的好坏而耽误工作或是出现毁灭性的书目信息丢失情况。同时,更加方便区域性的管理,及时了解学校图书管理信息(更新、比例、流通等情况)。

三、建设“中小学图书馆公共服务平台”的步骤

1.广泛调研区装备中心的领导和负责同志专门走访了装有该系统的几所学校,深入了解该系统的运行情况,听取了实际操作该系统的教师的汇报,掌握了该系统实际运行情况的第一手资料。

2.重点示范通过调研,对运用较好的学校的经验进行了重点介绍,对该系统的全面推广起到了示范作用。

3.全面推广区装备中心面向全区中小学下发通知,限定时间节点,对原有系统数据进行打包上传,由相关软件公司集中进行数据转换和导入。

图书馆管理论文范文第3篇

1.有利于中华文明的传承。

读书是一种好习惯,读好书、舒适读书更是一种精神的享受,而且读书的同时也是一种文化的传承,通过在公共图书馆读书可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争取做中华文明的传承人。因此提升公共图书馆的管理可以为人们提供更多接触中华文明的机会,有利于其传播和继承。

2.有利于经济的发展。

自从改革开放,我国的经济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机遇,在此过程中不断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同时也引进了国外的先进文化知识。所以这些文化知识,大多被印制成为书籍储藏在公共图书馆之中,因此增强图书馆的管理水平,可以使得更多人参与到读书的活动之中,这也有利于先进知识的传播和应用。所谓先进知识创造先进生产力,知识的力量无可限量,尤其是面对先进的科学知识,我们只有不断学习才能够获得本质的提升。通过知识改善目前的经济生产状况,促进经济飞速发展,使得人们将知识应用于生产之上。

3.有利于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

目前,我国正处于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阶段,必须在加强改革建设的同时,促进知识文化建设。尤其是要促进全民文化建设,使得其能够理解改革,认清楚改革的重要性,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性。那么提升公共图书馆建设,可以使得更多人参与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讨论之中,并且提出自己的意见,从而获得认识的提升,因此加强公共图书馆管理水平,有利于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有利于人们思想的提升。

4.有利于提升公民素质全面发展。

俗话说:活到老学到到还有三分未学到,由此可以看出知识的无穷无尽,哪怕随时学习都无法将知识学完。虽然不断学习不能够将知识学完,但是却可以提升人们的思想素质,使得人们始终处于一种积极向上的学习心态中。通过全面提升公共图书馆管理水平促进全民读书,使得更多人通过读书来不断提升自己,为其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提升公共图书馆管理水平方法

1.注重思想创新。

人的思想意识决定的管理水平的高低,如果思想意识很落后,无论是如何先进的管理方法,也很难提升公共图书馆的管理水平,所以就需要公共图书馆管理人员的思想意识必须与时俱进,跟随时代的发展才能满足人们日益提高的服务需求,管理人员需要借鉴国内或者国外先进的管理理念,然后以读者为中心开展各类服务活动。此外,还需要加大公共资金的投入力度,不断的丰富图书馆的书籍和材料,还要建立起电子信息阅览室,方便读者查询或搜索书籍,从而提高公共图书馆的管理水平。

2.优化人才结构。

公共图书馆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是影响管理水平的重要因素,所以加强人员的培训和教育,优化人才结构是提升公共图书馆管理水平的重要措施。人员的素质提升培养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一是人员的信息学和文献学方面的知识,培养人员的学科技能与文化素养;二是人员的敏锐洞察能力,如跟随时代的进步,对读者的需求进行分析,动态的捕捉读者潜在的需求;三是人员的加工能力和信息组织能力,人员根据读者的需求从大量的信息资源中快速的搜索出满足读者需求的信息,并快速的提供给读者。

3.加强信息化建设。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其作用越来越明显,所以公共图书馆可以加强信息化建设的力度,让该平台能够最大限度的帮助读者,这是因为公共图书馆储存的信息包括了社会各个领域,其量尤其庞大,读者要从海量的信息中找寻自己所需的信息较为困难,而信息化技术的建设就可以最快速的帮助读者从海量的信息中快速的找寻满足需求的信息。

4.加强读者的服务。

要切实的提高公共图书馆的管理水平,最直接的指标莫过于对读者的服务,高质量服务也是体现高水平管理的核心内容,所以公共图书馆可以举办一些丰富多彩的活动,如阅读比赛、诗歌朗诵比赛、读书活动等,这样不仅能够激发读者的读书热情,还能将图书馆的特点、氛围、设施等传递给读者,让读者更了解公共图书馆的设施和功能,公共图书馆也可以据此为读者提供更高质量的服务,从而使公共图书馆的管理水平提升一定的高度。

三、结语

图书馆管理论文范文第4篇

(一)类型繁多(Variety)

数据通常被分为结构化数据、半结构化数据和非结构化数据。相对于传统的以文本为主的结构化数据,网络日志、音频、视频、图片、地理位置信息等半结构化、非结构化数据越来越多。同时,近几年出现的微博、微信等可通过移动互联设备使用的电子交往形式使数据量和数据种类更加复杂化。

(二)价值不高(Value)

价值密度的高低与数据总量的大小成反比。以社会中常见的监控录像为例,一天的监控记录,有用数据可能仅有一二秒。如何将已有的结构化数据、半结构化数据及非结构化数据进行整合、分析,挖掘出更多有价值的信息,并通过强大的计算能力迅速地完成数据的价值“提纯”成为目前大数据背景下亟待解决的难题。

(三)要求高速处理(Velocity)

这是大数据区分于传统数据挖掘的最显著特征。根据IDC的“数字宇宙”的报告,预计到2020年,全球数据使用量将达到35.2ZB。在如此海量的数据面前,处理数据的效率就是生命。

二、图书馆大数据的主要来源分析

根据大数据的基本特征,经笔者分析,图书馆知识服务领域的未来大数据的来源主要有RFID射频数据、传感器数据、社交网络和移动互联数据等几个方面。随着图书馆数字技术的不断提高,RFID将不断推广,这将是未来图书馆大数据的主要来源之一;由图书馆中的传感器感知生成的数据,长时间积累后也将产生巨大的数据量;社交网络已广泛应用于社会各个方面,逐步成为人们交往的主要形式,其所产生的数据量远超以往任何一个信息传播媒介,由其生成的数据量是不可估量的;移动互联网及移动互联技术的不断完善,使得图书馆可以灵活获取移动电子设备、人员、资源、用户行为和需求等信息,并对这些信息进行实时分析,从而帮助我们开展有效的智能辅助决策。

三、大数据对图书馆管理的影响和挑战

(一)海量数据处理考验图书馆计算能力

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各类数据量迅速增长,数据产生的方式、范围发生前所未有的变化,人们在社会中的各类行为都产生了大量的信息数据,信息数据的组成结构、格式类型、存在形态等都更加复杂。图书馆要对上述复杂的数据进行应用、存储,将具有很强的挑战性,不仅仅涉及云计算、大数量级数据存储等技术问题,还可能促发图书馆服务模式、资源建设模式、管理模式与发展模式的转变。

(二)数据分析方式转变带来的挑战

随着图书馆信息化程度的提高,以互联网信息搜索、查询为基础的知识服务逐渐被更多的图书馆所采用。但不管是简单的信息服务,还是结合了信息检索、组织、分析等高级业务服务,都可归纳为就数据而进行的服务。大数据时代背景下要求图书馆不仅需要通过结构化数据了解客户需求,也需要大量的非结构化数据、半结构化数据去挖掘、预测和分析当前和未来的用户需求,社会大众的需求也将随着不断变化的个性化的高满意度服务出现而对图书馆的服务呈现出明确和迫切的需求。满足用户的需求,提供复杂数据的处理也将成为大数据时代图书馆的发展方向,如何处理好数据分析,将直接影响图书馆的生存与发展。

(三)大数据对图书馆基础设施提出更高的要求

半结构化及非结构化数据的迅速增加,导致数据存储、计算规模越来越大,其成本急剧上升。很多知识服务机构出于成本的考虑将应用由高端服务器转向中低端硬件构成的大规模计算机集群,从而对支持非结构化数据存储及分析的基础设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四、大数据时代图书馆管理发展方向

(一)探索利用数据分析技术与工具

对图书馆来说,在大数据时代要想在激烈的市场份额竞争中争得一席之地,避免边缘化,开展必要的大数据分析服务显得必不可少。图书馆开展的大数据分析服务业务,主要可以有以下几种:首先是图书馆自身建设所需的大数据分析。这类分析一般以图书馆的现有数据为对象进行分析,如读者的借阅方式、行为爱好等,是一种对现有资源的分析与挖掘;其次是客户即读者所需的大数据分析。这类分析业务类似于当今图书馆为企业等客户群体所做的信息情报参考、竞争情报分析,但也有着很大的区别,如对于分析对象数据的不同、分析手段的不同、分析目的不同等,这类分析业务所依靠的大量数据可能并非图书馆所拥有,从而成为限制该项业务发展的瓶颈,如何解决此类服务的数据问题是突破该瓶颈的关键。麦肯锡的《大数据:创新、竞争和生产力的下一个前沿领域》报告中首次提出了“大数据”的概念,对大数据的分析技术与工具进行了列举,如目前已为广大图书情报研究者所熟知的聚类分析、数据挖掘、网络分析、可视化分析、数据融合与数据集成等,特别是聚类分析、可视化分析与数据挖掘技术。但这些现有的研究目前仅仅只是针对结构化数据和有限数量的关键词进行聚类分析、共现分析等,并不能真正挖掘大量负责数据的存在与表现形态,更不能通过这些分析去预测未来的可能发展趋势。当然,大量网络社交等信息行为产生的大量非结构化数据、半结构化数据也让许多学者开始思考去采集和利用这些信息,如苏玉照等人就认为如果能够采集到Web日志的数据,就能很好地满足发现关联规则、内容分类和用户聚类的需求,从而能提高个性化推荐的精度,进而对定制Web日志的数据模型、过程及方法进行探索。

(二)重视基础设施建设

大数据时代,图书馆的核心竞争力不再仅是文献数据信息的竞争,各类形式的海量数据以及对海量数据的分析、挖掘才是今后图书馆之间竞争的核心因素。因此,要跟上大数据的脚步,必须完善信息收集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各类信息资源的收集将成为图书馆资源建设的大方向。图书馆首先要明白“数据即生命”,解决数据存储问题。大数据时代对于图书馆的数据存储量要求极高。早在2007年,沃尔玛就通过对消费者的购物行为等非结构化数据进行分析,创造了“啤酒与尿布”的经典商业案例。这样的经典案例是通过对海量的多类型数据收集和分析得到的。因此,图书馆要掌握读者用户、馆员乃至社会服务群体等的信息,既要有当前通用的数据记录中的个人身份、借阅记录等结构化数据,还要有存储信息行为、搜索方式、行为痕迹等非传统数据,这些都需要通过基础设施的建设来支持。除此之外,图书馆还必须解决数据计算和数据分析问题。要积极利用“云计算”技术,搭建图书馆的云计算平台,解决图书馆自身海量数据的存储及运算能力与大数据对存储能力的高要求之间的矛盾。

(三)提高图书馆服务的智能化程度

图书馆管理论文范文第5篇

图书馆作为各大高校及各大城市主要的公共设施之一,在社会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图书馆为读者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公共场所,让读者接触到更多的书籍,培养自身素质,增长知识,丰富阅历。随着时代的变化,图书馆管理的理念也随之变化,以前是将图书馆馆藏的图书作为最重要的部分,进行爱护和珍藏,但随着社会理念的变化,现在提倡“以人为本”作为图书馆管理的理念。“以书为本”的图书馆管理理念过分的保护图书,造成图书借阅量较低,使馆藏图书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价值,降低了图书馆建立的意义。而“以人为本”的图书馆管理理念提倡“以服务为本,以读者为本”的思想,在尽可能大的范围内,为读者服务,为读者考虑,让读者借阅更多的图书,将图书馆的意义发挥到最大。

二、图书馆管理以人为本的理念特点

以人为本的图书馆管理理念是以读者和馆员为主,为读者提供人文关怀的服务,为馆员提供良好机会进行管理工作,在管理工作中做到人性化的服务读者,人性化的管理馆员,在整个管理过程中,做到以人为本。以人为本的图书馆管理理念具体有以下特点。

(一)为读者打造良好服务。

图书馆在管理过程中对外主要面向的对象就是读者,如何能让读者享受到图书馆全面的服务是十分重要的。在此过程中,图书馆的相关规章制度和借阅书籍规则等都需要站在读者的角度上进行充分考虑,对图书馆管理人员的要求也要较为严格。强调馆员在管理中的主动性,在管理过程中积极响应读者的问答和咨询,并主动帮助读者寻找图书,态度要亲切友善,让读者感受到馆员的服务和图书馆整体的管理理念,怀着愉悦的心情借阅图书或者阅读图书。馆员在图书馆管理中作为一个重要的管理人员,需要积极响应图书馆相关政策,做好本职工作,提高个人素质,培养服务能力,为读者提供满意的服务。

(二)为馆员提供优质培训。

图书馆管理中管理人员起到极为重要的一个作用,图书馆的整体管理理念也是从馆员身上体现出来的,所以为馆员提供优质培训,为读者提供更好的服务,才能将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深入图书馆的管理之中。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的本质是从管理馆员上体现的,在管理规章制度上充分考虑馆员自身条件,合理制定工作制度,要求馆员为自己设定工作目标,定期为馆员进行培训,进行管理知识的教授和互相交流,为馆员提供足够的空间,让他们展现工作主动性和服务能力,进行自身合理定位,提高馆员个人素质。先进优质的培训在很大程度上能为馆员提供更多的知识,传播更多人本的服务理念。

(三)图书馆人文关怀的氛围。

图书馆的主要职责是为读者提供书籍借阅的资源和适合阅读的场所,其氛围也是体现图书馆管理理念的一个重要指标。图书馆馆藏书籍数量众多,带来了浓厚的书香氛围,为读者提供了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而人文关怀的氛围主要从图书馆的设施及服务中体现。优雅大方的设施,方便快捷的借阅手续,都会为读者带来不一样的感官体验,让读者有宾至如归的感觉。以人为本的理念也就通过图书馆硬件设施和软件服务体现,展现出更多的人文关怀的元素,为读者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为馆员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

三、图书馆管理中以人为本的理念具体应用

图书馆管理中主要以馆员为导向,读者为承受者,来进行书籍的借阅和阅读,图书馆为读者提供了一个知识殿堂,让读者通过书籍接受更多的知识,提高个人素养,是一个具有服务精神的机构。以人为本的理念已经深入到图书馆的管理当中,其具体应用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制定合理规章制度。

对读者制定合理人性化的借阅及阅读规章制度,为馆员制定柔性工作管理制度。充分分析读者借阅书籍心理,合理制定借阅时间、借阅数量、超期罚款等制度,对损坏书籍的读者进行适度的处罚,在保证书籍完整性的同时,对读者更多的谅解和宽容。制定工作制度的时候,也需要充分考虑馆员心理特点,为其提供良好宽松的工作环境,使其身心愉快的进行工作,同时也是提升了整个图书馆管理理念深度。

(二)加强对馆员素质培训。

馆员的知识素养及个人修养将直接体现一个图书馆的管理理念,所以高度重视对馆员素质的培训具有重要意义。在馆员之间形成有效竞争力,互相进行学习和关怀。提供优质的培训课程,使馆员学习到更多图书馆管理知识,定期举行经验交流会,图书馆内部进行自我检讨和经验交流,同时可以进行图书馆之间的经验交流,互相学习优秀的管理手段,共同进步。

(三)完善图书馆设施条件。

图书馆作为读者借阅和阅读书籍的地方,优雅安静的环境是必不可少的,完善图书馆的设施条件,可以增强读者及馆员对图书馆的认可程度。图书馆的桌椅设置可以采用多样化的形式,例如,放置一些如咖啡馆的桌椅、可供学习的电脑、可进行视频学习的大显示屏和沙发,目前,一些图书馆也设置一些茶饮厅、报告室、电子阅读室等,这些设施的完善增强了图书馆的功能,为读者提供了优质良好的阅读环境。

四、结语

图书馆管理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高职高专图书馆;知识管理;第二课堂

高等职业教育是一种新型的创新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突出对学生“一精多能”的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重视培养人才的创新精神和能力,图书馆是高等职业教育办学的基本组成部分,是学校的知识宝库和文献信息中心。在高职院校发展、培养高技能应用型创新人才和满足市场人才需要的过程中,图书馆丰富的高品位的藏书资源,显示着它的教育实力和地位,是素质与创新教育的重要保障。充分发挥图书馆的职能作用,将有力地促进高职院校的创新教育。

基于素质与创新教育的高职教学资源配置与重组,将从过去简单灌输,转向包括图书馆在内的第二课堂,寻求全面素质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图书馆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其形式灵活。它既能通过图书资源帮助学生在专业领域里迅速提高,又能通过学生利用图书馆的过程,拓宽学生的专业知识过窄之不足,培养独立获取知识、检索文献信息的能力。各种类型的文献信息资源,弥补了课堂教学时空的局限性,开阔学生视野,活跃思想,激发创造意识,提高创新能力。图书馆正是通过文献信息的针对性、连续性和新颖性的不断研究和完善为创新教育提供了保障,成为学生构建合理知识结构最理想的第二课堂。

一、知识管理的大环境为图书馆成为学生第二课堂创造了有利条件。

知识管理是在知识经济的大背景下,为了促进知识创新,形成知识生产、传播、交流和利用的良好环境,并将知识转化为竞争能力和优势就运而生的。它是以当代信息技术为依托,对信息资源管理进行继承、发展和抛弃的一种新的信息管理理论与方法,代表着21世纪人类信息管理的发展方向和最新成果,成为管理学一个热门的前沿领域。

图书馆知识管理就是对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搜集、整理、存储和应用,并使其充分发挥作用的过程。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对显性知识的序化,即对显性知识加以序化组织,以便建立知识库,供读者使用;

二是对隐性知识的发掘,即强调人是知识管理的核心,图书馆要建立一种创新、交流、学习和应用知识的环境与激励机制,培养知识型馆员,建立人才库:

三是用知识管理的理念指导图书馆服务,充分发挥服务的价值和知识的价值,走知识服务之路。

图书馆实现知识管理,可以使得自身具备以下方面的优势:

1、图书馆是人类知识的宝库,拥有大量有序的文献信息资源,它收藏着人类文化遗产,它丰富的高品位的藏书知识,显示着它的教育实力和地位。是素质与创新教育的重要保障。图书馆不仅可以为学生提供寻求书籍的简单服务,还有能力直接提供知识的增值服务向有需要知识的学生提供最有效率和效益的服务,以实现最充分使用图书馆的各种文献信息资源。

2、在现代技术条件下,图书馆将突破时空限制充分发挥网络的优势,从传统的静态服务模式向主动、多维的动态服务模式转换,千方百计地为学生服务。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在图书馆的广泛应用,在知识传播和创新环境下的图书馆的功能和服务方式发生了改变,电传、光盘、校园网、电子邮件、因特网等方法和技术手段的利用,使得学生能从多种渠道获取知识。从而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发展。

3、利用知识管理的先进理念,创新和优化图书馆服务,图书馆不仅关注知识的组织,更加注重文献深层次的开发。还重视知识的需求与应用,以便最大限度地实现知识信息的功能与效益。打造“知识导航”服务,使服务内容的个性化、专业化。同时追求多元化、自动化、网络化;在服务效果上,更加注重服务的效益。

二、实行创新知识服务,充分发挥图书馆第二课堂的作用。

(一)根据学科特点,打造“知识导航”服务方式

“知识导航”服务与传统信息服务不同:它是一种面向知识内容和解决方案的服务,是一种用户目标驱动的服务。是带有前导性的一种研究活动,它所提供的服务应该是面向实际需要的、有效的和有针对性的,使图书馆能在更高层次、更直接方式、更关键性活动和更全面过程中支持用户的知识应用和知识创新。

1、培养学科馆员与建立学科馆员制度。

所谓学科馆员(subjectLibrarian),是指具有图书情报专业背景,熟悉馆藏的各种文献信息资源,并掌握有一门或几门专业学科知识,熟知这些学科的教学科研情况,能够胜任某一特定学科领域针对的图书馆专业工作人员。

学科馆员制度是指为了保证学科馆员与对口的学科或专业人员保持经常性联系并为其提供专业、精准、深入的信息服务而制订的一系列保障措施,包括了学科馆员应具备的条件、工作职责、工作内容与方法等一系列内容。

学科馆员制度最早起源于美国。我国对学科馆员研究最早是1989年提出的。清华大学图书馆1998年开始建立学科馈制度,开创了我国图书馆学科馈制度的先河:北京大学图书馆和南开大学图书馆分别于2001年和2002年建立了学科馆员制度。目前约有60多所高校图书馆相继建立了学科馆员制度。学科馆员制度的建立为图书馆与教学科研人员以及学生之间架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使高校图书馆能够更好地为学校的教学、科研活动提供了服务。充分拓展并提升了高校图书馆为教学科研服务的职能。高职高专图书馆虽然在许多方面比不上各大名牌高校,但也需要建立学科馆员制度。可以根据高职高专层次专业的特点来确定学科馆员的工作范围,

2、挖掘馆藏资源采集潜力,努力提高馆藏资源的使用效率。

首先,在采集电子文献之前,图书馆应做好调研工作。高职院校图书馆的经费较少,图书馆的选择也应该更慎重。如何做到规划合理、技术先进、投资少、效益好,需要做大量深入细致的考察论证工作,包括对读者的需求情况,学院的专业设置及重点学科和重点专业,对文献的特点及适应性、易用性、价格及运行的软硬件环境等进行调研,并据此来确定馆藏的收藏方向和特色。其次,要选择多种采集方式,处理好现实馆藏与虚拟馆藏的比例。对于通用数据库可采取集团采购方式。因为集团采购可以争取到比单个图书馆更多的优惠和更好的服务,达到降低费用、减少投入、节省经费的目的。

再次,建立行业、馆际联盟,合作共建特色数据库。在网络环境下。特色资源建设是数字图书馆的生命线。高职院校图书馆应利用高职显明的行业特色,加大力度完整系统地收集本专业信息资源,形成人无我有、人有我独、人独我全的某一专业特色馆藏。在特色数据库的建设上,建立行业、馆际联盟。合作共建的方式。

3、推行知识营销服务,做到学科导航。

知识营销(KnowledgeMarketing)是一种新的营销模式。强调通过产品知识宣传,创造市场需求,实现知识产品的商品化和市场价值。图书馆知识营销应注重与系部建立起结构层次上的营销关系,即在知识产品与用户之间的技术结构、知识结构和习惯结构上建立起稳固的关系,使用户成为图书馆知识产品长期的忠实的消费者。在营销实践中,需要配备高素质的专业营销人才,建立发达的营销网络。这是高校图书馆根据读者的需求,主动将其关心的知识资产推送过去。是知识服务的特色产品。

学科导航是以学科为单元对因特网上的相关学术资源进行搜集、评价、分类、组织和有序化整理,建立分类目录式资源组织体系、动态链接、学科资源数据库和检索平台,为用户提供网络学科信息资源导引和检索线索的导航系统。它与搜索引擎的区别在于所提供的资源是由人工进行过深度加工的网络资源,具有专业性、易用性、准确性、时效性和经济性等特点。

挑选出有学科专业背景及业务知识丰富的馆员,分配到各院、系、所作为图书馆信息服务的联系人。负责全面深入了解有关院、系、所的教学、科研任务及其对图书馆服务的综合需求;为各院、系、所在图书馆主面上提供学科文献信息导航服务,逐步向重点学科组开展门户网站的学科信息推送,以定期或不定期的形式组织并联系有关院、系、所学生参加图书馆举办的有关电子数据库检索和利用的培训讲座。

总之,图书馆只有把知识管理的理念和策略真正运用到读者服务中去。以知识和信息作为桥梁和纽带,以创新服务为手段,发挥知识信息的能动作用。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需求,才能发挥图书馆第二课堂的作用。

(二)开展多种形式的读者服务活动,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作用

图书馆是大学生课外自学的主要场所,图书馆既可帮助学生巩固课堂所学和知识,又可教会学生掌握开启知识的钥匙,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自学能力。图书馆可以开展形式多样的阅读辅导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1、通过举办专题讲座、演讲、培训班、展览等形式,向学生介绍世界科学家发明家、艺术家的成长经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举办大学生学生优秀图书必读活动。中外名著书评活动,读书演讲活动等,并使用权之列入学校教学管理考核,使用权图书馆起码下发挥第二课堂的作用,净化校园文化风气。

3、设立“新书报导栏”、“专题书目推荐栏”、“热点图书评介栏”或办“导读小报”等,指导学生阅读,提高学生的阅读质量。

4、图书馆要密切与学生的联系,重视和支持具有新闻记者性的交流性的学生社团组织活动,如文学沙龙、科技协会等,学科馆员应给予具体指导。

5、利用节日、纪念日,如每年的“五一”、“七一”、“十一”邀请知名专家教授和学者来校讲座,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增强大学生强国富民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从而树立为中华之崛起而发奋读书。

6、成立参考咨询部,及时搜集整理学生对专业书籍的需求,对馆藏资源的意见和建议,并及时落实解决。

7、定期聘请1~2名学生读者,做为馆长助理,主要是兼做馆内外的学生与图书馆沟通工作。

三、高职高专图书馆知识服务的发展趋势。

(一)高职高专图书馆为学生生服务的知识信息内容将既专又广

20世纪90年代,高职院校所探索的以任职岗位能力培养为本位的人才培养模式,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企业需求的不断变化,已不再完全适应市场的需求,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不仅需要具备高超的技艺,还需要具备创新能力、创业能力、团队协调合作能力、职业迁移能力、国际视野等方面的素质。人才培养逐渐由职业能力训练转变到综合能力培养。要求图书馆除了能提供给广大师生广博的专业知识信息,还能提供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各种知识信息。

(二)高职高专图书馆将成为终身教育的信息集散地

图书馆管理论文范文第7篇

1.1网络环境降低了高校图书馆的吸引力。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上的信息资源呈现出海量化的特点,特别是随着我国移动互联网的普及率越来越高,目前数字阅读方式接触率已经超过40%,而我国高校图书馆的图书馆借阅率和关注率则在不断下降,比如长春市一所高校图书饱2013年的借阅率不足5%,表明高校图书馆的吸引力在不断降低,给高校图书馆管理工作提出了十分严峻的挑战。

1.2网络环境冲击了高校图书馆管理模式。尽管目前我国很多高校图书馆都在朝着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但当前高校图书馆的服务体系、服务内容、服务方式仍然不适应网络化的要求,仍然没有改变传统借阅、简单检索的藩篱,在信息处理、移动服务、虚拟参考、云数据库管理等方面仍然没有取得重大突破。在大数据、云计算快速发展的新时期,高校图书馆如果不改变管理模式,极有可能被“边缘化”。

1.3网络环境考验着高校图书馆的安全性。网络具有开放性的特点,因而高校图书馆在向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发展的过程中,必须要面临各类安全问题,比如:高校图书馆在应用云计算技术方面就必须面对长期生存性、调查支持、数据恢复、数据隔离、数据位置、可审查性、特权用户的接入等诸多方面的风险挑战,同时也将面临着知识产权、计费标准等诸多方面的管理风险,这就需要高校图书馆必须高度重视安全管理问题。

2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管理工作的创新策略

2.1创新高校图书馆管理理念理念是行动的先导,网络环境下的高校图书馆管理工作既有机遇也有挑战,这就需要高校图书馆必须适应网络环境,积极创新高校图书馆管理理念。一方面,高校图书馆必须改变过去“封闭运行”的传统管理模式,在服务理念和服务方式方面树立“开放思维”,积极研究适合网络环境的管理创新;另一方面,高校图书馆必须把实现任何人、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任何方式接收任何图书馆资源“5个任何”作为今后的管理方向,最大限度地提升高校图书馆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2.2完善高校图书馆管理体系网络环境改变了高校图书馆的组织管理体系,因而必须适应网络环境的要求,进一步完善高校图书馆管理体系。要改变传统的“金字塔式”的组织管理体系,积极朝着“扁平化”的方向发展,应当从各级各类高校各自的办学理念、办学宗旨、办学目标作为基础构建图书馆组织管理体系,特别是要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建立网络化、信息化、智能化管理模型,取消和合并功能相似的部门,建立符合网络环境的新部门,形成有利于高校图书馆管理的新型管理体系。

2.3优化高校图书馆管理模式网络的开放性给高校图书馆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各级各类高校图书馆必须在用好、用足、用活网络方面狠下工夫,进一步优化高校图书馆管理模式。比如:要牢固树立大信息、大资源、大服务的理念,大力加强图书馆信息资源管理,特别是要在建立高校图书馆管理战略联盟方面狠下工夫,实现信息资源共享,既能够提升图书馆的影响力,同时也能够提升图书馆信息资源的高效利用;再比如着眼于为读者知识共享创造有利条件,积极构建读者“知识库”共享平台,不仅有利于读者知识积累,而且有利于读者知识的再生成。

2.4破解高校图书馆管理瓶颈网络环境下的高校图书馆管理工作,必须高度重视安全管理,特别是由于当前我国在图书馆信息化建设安全方面还没有明确的标准,因而必须从网络环境图书馆管理工作的运行复杂性、用户动态性、数据变化性特点出发,重点解决好图书馆信息、用户信息、数据信息安全问题,同时又要解决好知识产权方面的风险问题,最大限度地规避潜在风险。高校图书馆在开展数字服务过程中,也要从图书馆公共服务的角度出发,科学制定计费标准,提升高校图书馆的接触率。

3结束语

图书馆管理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数字图书馆;图书馆技术联盟;网络平台

〔中图分类号〕G25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821(2012)10-0146-03

“江苏省高校图书馆现代技术应用平台建设”是 “江苏高等学校数字图书馆(JALIS)”三期工程的项目之一,也是JALIS“十二五规划”的预研项目,由扬州大学承建、南京大学等14所江苏高校图书馆参建。该项目的目标之一是面向江苏省高校图书馆技术人员,建设大型技术资源共享的门户网站——“江苏高校数字图书馆技术联盟网络平台”[1]。

1 项目背景

数字图书馆环境建设与服务推广,已经将技术部门推到图书馆服务的前台,图书馆所有服务都依赖技术部门的工作,技术部门的保障能力、将直接关系到服务的开展。图书馆技术人员在数字图书馆建设中角色越来越类似于服务设计者,而非直接的平台构建与技术支撑维护者、软件设计者、资源生产者。

数字图书馆联盟建设经历了两个明显的阶段,即本地管理软件的同构化共建阶段与广泛的资源共知、共建、共享阶段,必将进入第三阶段,即区域范围内甚至全国性的数字图书馆技术力量协作与联盟运作阶段[2]。

“江苏省高校图书馆现代技术应用平台建设”项目的长远目标是通过对优质技术资源与技术服务的整合,发挥整合效益,迎接联盟建设第三阶段,以保持JALIS的持续创新力。通过江苏高校数字图书馆技术联盟网络平台建设,探索人才资源整合的方式;探索充分利用网络化的环境,开展更为有效紧密的业务培训方式,提升队伍的素质;探索如何发现与归纳需求,并通过需求的发现,整合图书馆技术队伍现有的优势,形成解决共性问题的组织方式;探索人才资源整合与发展过程中完善的管理机制建设。

项目的近期目标是研发一批图书馆小型应用软件,形成管理信息与技术标准库(汇集技术标准、业务规范、技术白皮书、文献采购招标相关参考文本、设备通用参数文件等),形成网络自助业务培训机制,提供技术论坛,建成江苏高校数字图书馆技术联盟网络平台。

江苏高校数字图书馆技术联盟网络平台建设,预期以先进的网络技术为依托,建设一个由JALIS所有成员馆参与,为JALIS建设、为数字图书馆发展提供基础服务的支撑平台,作为实现技术发展、人才培养、管理机制三方面创新的基础平台。依托平台建设,整合全省高校图书馆的技术队伍,使之从松散走向集中,从自发走向自觉,从而形成合力,形成互补的优势,对现有的研发、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创新,以整体的合作去共同面对未来的挑战[3]。

2 需求分析

江苏高校数字图书馆技术联盟网络平台是一个大型共享资源门户网站,也是服务全省高校图书馆技术用户的综合门户。它面向江苏省高校图书馆技术人员,提供软件提交下载、技术白皮书(含规范文档、通用设备参数文档等)和技术标准的提交下载、技术专家库、自助培训模块、测评数据、技术论坛等模块等,同时反映项目动态,提供JALIS建设项目的导航服务。

来宾可在网络平台上浏览相关软件、标准、白皮书、测评数据、会议信息、技术专家库与业务培训相关课件的目录信息,但不可下载;浏览论坛帖子,但不可发言;

注册用户(实名注册)可浏览、下载、上载软件、标准、白皮书、测评数据、会议信息、技术专家库与业务培训相关课件、使用论坛,支持RSS订阅;

各图书馆管理员用户可管理、审核注册用户,浏览、下载、上载、管理审核软件、标准、白皮书、测评数据、会议信息、技术专家库与业务培训相关课件,管理论坛,管理各类资源的分类标准,上载导航与动态信息;

超级管理员用户可管理、审核注册用户及图书馆管理员用户,浏览、下载、上载、管理审核软件、标准、白皮书、测评数据、会议信息、技术专家库与业务培训相关课件,管理论坛,管理各类资源的分类标准,上载导航与动态信息。

3 系统设计

3.1 功能设计

3.1.1 共享软件

小型共享软件是指江苏高校图书馆技术部门自行研发、自己使用或小范围使用的小型可共享软件(需含软件详细文档或软件源代码),有汇文辅助、网站建设、数据库建设、其它软件等几个类型。本模块提供软件上传与下载及评论信息,分前台(浏览下载),后台(提交审核分类评级)等功能(如图1)。

图1 注册用户使用共享软件模块流图

3.1.2 技术标准

提供各类新兴信息技术与图书馆应用技术标准的上传下载服务,含文献信息加工标准规范,文献信息服务体系建设规范,文献信息服务系统建设技术标准,文献信息服务标准和规范,信息组织的元数据标准,图书馆建设相关领域的技术标准和规范等几个类型,流程同软件。

3.1.3 技术白皮书

提供各类图书馆应用技术白皮书(含服务器软硬件配置、架构方法、设备标准配置、文献电子资源招标采购附件及合同)的上传下载服务,含系统安装、数据库使用说明、操作规程等几个大类,模块设计方式同软件。

3.1.4 技术专家库

江苏高校图书馆技术部、信息技术部、系统部、数字化部工作人员,与江苏高校图书馆界有良好合作关系的IT技术公司技术人员。本模块由注册用户直接形成。

3.1.5 会议信息库

报道共享各类会议信息,包括各类图书馆业务、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相关的研讨会、工作会议信息,第一步形成图书馆工作类、图书馆学术研讨类、计算机与信息科学类、其他类几种类型会议信息的提交浏览,模块流程设计同软件。下一步形成会议管理模块,涵盖会议通知、人员注册、会议进程管理、会议相关材料自助下载、会议信息归档等几个方面。

3.1.6 测评信息

提供软件(通用)、硬件、系统测评信息文本与资料的上传下载服务,并可组织测试测评活动,根据贡献度给参评人员评分。

3.1.7 自助培训

支持静态技术课件、教学录像、教学纲要、教学参考书,学员绩效考评、学业成绩评价,学习成绩证明出具等模块。第一步实现提供各类图书馆业务培训的静态课件、教学录像等提交下载、在线学习、个人课程定制、实时学习笔记、笔记保存与调用等服务,后者支持在线播放;主要类型为图书馆类、计算机类、其他类,格式支持MPG、MOV、WMV、MP3、SWF、PPT、DOC、XLS等。

3.1.8 技术交流区

采用论坛架构,是与平台主体功能部份合一的BBS系统,不需要专门注册,登入系统即可使用;分三大板块:技术讨论区、休闲娱乐区、论坛服务区,其中技术讨论区板块分技术交流、技术开发、技术服务、技术应用、技术管理、技术研究等六大模块,用于搜集需求、系统共维护、协同研发、形成成果、提供服务。

3.1.9 导航和项目动态

提供JALIS项目动态(含项目概况、管理机构、项目动态、成果展示等几个栏目)及相关新闻,博客链、会员网址自助等导航功能。

3.2 管理设计

3.2.1 对象管理

对象管理又分图书馆管理与用户管理两个模块。图书馆管理通过管理员输入或批量导入方式将江苏高校图书馆等数据录入,这是防止用户注册时输入名称不规范而采取的措施,一旦数据录入,用户注册时即可选择所在图书馆;用户管理分为三层四级制,三层是审核管理层(负责权限分配、模块调整组合、资源调度)、管理用户层(省内各高校图书馆管理员,负责本馆资源组织与提交)、普通用户层(又分为注册用户级,可享受下载服务、技术论坛、培训等模块的服务;浏览用户级,具有浏览权限)。

3.2.2 参数管理

主要是对各类型资源进行分类数据管理、下载设置管理、动态管理,管理用户层以上用户可设定资源大类小类、下载的文件类型空间限定等、动态新闻上载、导航相关网址上载等。

3.2.3 注册与登录

游客可直接浏览相关资源目录,而不能进行上载、下载、评论操作,江苏高校图书馆技术部门工作人员、IT公司技术人员可通过注册成为平台用户,注册后须通过管理用户的审核,审核后成为注册用户;因用户注册后将自动进入技术专家库,注册时需用户将有关信息填写完整,包括技术特长、项目建设经历、论文论著情况等;超级管理员可视情况将某注册用户升格为图书馆管理员,系统提供接口让管理员察看待审核用户情况。

3.3 结构设计(如图2)

图2 系统结构图

4 系统实现

江苏高校数字图书馆技术联盟网络平台的体系结构采用目前通用的B/S应用模式(浏览器/服务器模式),是一种三层的C/S(客户机/服务器)模式,即Web浏览器,Web服务器和数据库服务器。其中,浏览器是客户服务层(表示层),负责接收用户输入并向Web服务器提交用户申请,接收Web服务器返回的执行结果并显示;Web服务器是业务服务层(应用功能层),负责应用程序的开发、运行和维护;数据库服务器是数据服务层,负责提供数据的存储,执行查询和更新数据的请求。

基于B/S模式的系统结构将技术联盟网络平台的应用逻辑与用户界面和数据访问分开,方便了应用程序的开发和维护,可以使网页设计和应用逻辑设计分别由不同知识结构的开发团队完成,能加快项目的开发进度,利于各开发团队发挥各自的特长。

江苏高校数字图书馆技术联盟网络平台的硬件设备采用一台高性能的PC服务器作为Web服务器和数据库服务器,并接入校园网,对江苏省各高校开放。Web服务器端采用支持Java技术的Tomcat作为应用服务器的软件平台,数据库服务器采用Oracle公司的Oracle 8.1,客户端直接通过IE浏览器进行访问。开发语言选用SUN公司推出的JSP,JSP(Java Server Page)是一种服务器端的动态网页技术,实际上是一种基于Java的Web服务器应用技术体系。JSP的脚本语言采用Java使其完全继承了Java的所有优点,主要体现在:系统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与平台无关性(一次编写程序各处运行)、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等,使其已成为跨平台应用开发的一种规范。

系统的安全性方面,平台对数据库中用户密码采用MD5加密方式进行加密,对常见攻击预先做好防范。对用户提交的提交给服务器的数据采用encode方式加密,服务器端接受采用decode解密,保证提交信息不泄漏。对异常提交信息进行处理,拒绝非法的提交。在容错性上,对用户输入数据有检查机制,用户输错数据都有提示信息,具有较好的容错性能。系统的封闭性较好,用户基本上在提示信息下输入数据。

5 结 语

江苏高校数字图书馆技术联盟网络平台的建设思路是首先将平台架构形成,并落实需求中所涉及的功能,使之尽快汇集资源、提供服务,当中不周到之处在所难免,恳请同行专家批评指正。下一步将深化设计,体现开放、共享、协作理念,严格遵循数字图书馆门户建设的相关规范与标准,充分借鉴数字图书馆建设中的博客、维基、知识库及远程会议支持等技术的长处,参考数字图书馆建设中新兴的WEB2.0、LIB2.0及VCASE技术,集中组织,模块化实现,保证平台的运行与实施效果。

参考文献

[1]江苏高校数字图书馆技术联盟[EB/OL].http:∥58.192.141.200:8089/jalis/,2010-07-31.

[2]周玉陶.技术联盟:图书馆数字化建设协作的新发展[J].图书情报工作,2008,(9):127-129.

[3]周玉陶.数字图书馆联盟背景下图书馆技术队伍整合[J].图书馆建设,2009,(6):91-93.

[4]王良辉,周跃良.基于群体动力的教师专业发展支持系统设计[J].电化教育研究,2010,(5):6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