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和合文化论文

和合文化论文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和合文化论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和合文化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寒山长期以来并未引起学术界的注意,直到八十年代以来才开始受到国内学者的注意,2008年“寒山子暨和合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使寒山文化研究达到。寒山诗旨博大,其诗内涵丰富,兼容儒释道三家于一体。寒山诗中寒山既是一个禅习者,又是个修道士,还是一个儒生。多元的形象在传说中不断得到丰富,其中“和合”二仙的故事流传最广也最为久远,这既有民间力量的推动,也有封建统治者的宣扬。但是,多元性正是文化的魅力所在,为缓和社会矛盾,统治者着重宣传寒山文化中的和合思想,一方面使寒山第一次走进正统的视野,促进了寒山文化的发展,另外一方面也使得寒山文化原本所具有的多元性流失。

关键词:寒山、文化、和合、反思

长期以来,寒山并未引起国内研究者的注意,自唐以下的文论者,即使涉及到诗僧的论述,都没有对寒山有所言述。民国,因为对白话文的宣传,将寒山列为中国三大白话诗人之一,随后关注者又寥寥无几。但在日本和美国,却是另一番景象。在日本,诗僧地位很高,寒山备受推崇,是和李白杜甫齐名的唐朝诗人。在美国,寒山诗被翻译成英语和法语为众多的读者所接受,他赢得了比李白、杜甫还要高的声誉。八十年代之后,寒山开始引起了国内研究者的注意,一些论文和专著开始出现。2008年,在宗教圣地天台山,“寒山子暨和合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2008年5月11至13日在浙江天台举行。来自全国各地及美国、日本、韩国等国家的专家学者百余人与会,使寒山研究达到了。

“国内外研究者关于寒山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一是寒山诗的流传、结集及版本方面的研究。二是寒山其人的研究,包括其生卒年代、家世背景、生活经历等。三是寒山诗的思想和风格研究,包括寒山诗的思想内涵,与儒释道三个文化传统的关系及其独特的诗风。四是寒山的传播与影响研究。”[1]我们可以看出,当代针对寒山的研究更多的是集中在寒山其人其诗以及他的传说,将寒山文化作为一个独立的研究对象才刚刚起步。因此,研究寒山文化的形成就显得很有必要。寒山文化的核心是和合思想,因此本文也将重点围绕着寒山文化的核心价值理念――和合思想的形成进行研究。寒山是寒山文化的主体部分,拾得以及他们的继承者只是发挥了一个附属的作用,因此,本文将重点以寒山为对象,略带陈述拾得,来阐述寒山文化的形成。

一、寒山诗中寒山的形象

寒山诗是寒山文化的基础,寒山诗开始流传也是寒山文化形成的起点,因此,我们首先从寒山诗中探讨寒山的形象与价值理念,以及分析他对寒山文化的形成的影响。寒山其人其事我们已经无法探讨,但寒山诗确实真实存在的文化形态。也许我们可以大胆的借用荣格的名言“不是歌德创造了《浮士德》,而是《浮士德》创造了歌德”篡改成“不是寒山创造了寒山诗,而是寒山诗创造了寒山”。在某种意义上,寒山诗是寒山不倦的思索,永远的言说。

项楚先生曾认为:“寒山诗是佛教思想在中国诗歌领域中结出的最重要的果实”[2]寒山流传下来的诗有三百多首,很大一部分和佛教有关,可见作者定是熟谙佛教事典与理论,并且具有较高的文学修养。六祖慧能弘扬南禅宗,深刻影响了寒山诗中的禅宗理念。“一念了自心,开佛之之见”、“天真元具足,修正转差回”、“子细寻本人,布裹真珠尔”等诗表现了浓郁的南禅宗思想。寒山在佛教系统中占有崇高的地位,在杜光庭《仙传拾遗》中,寒山是灯录中的高僧、神僧形象,并被神化为文殊菩萨化身,此后刊刻的《全唐诗》也就把寒山放在唐诗释家类之首位置,使寒山逐渐成为中国文学史上著名的“诗僧”。

寒山诗中的内容是丰富的,不仅有化俗宣传与禅法修习的内容,也有反映修仙学道思想的诗作。有直接述说老庄的“庄子说送终,天地为棺樽”,也有讲修道的“仙书一两卷,树下喃喃语”、“下有斑白人,喃喃读黄老”等诗句,这些都显示出寒山具有一定的道家理念。杜光庭在《仙传拾遗》中曾描绘出“寒山子”的形象,而“寒山子”这个名字则非常像一个修道者的名字,余嘉锡在《四库提要辩证》中也认为寒山实际上是一个黄老神仙之学者。从寒山诗中,我们可以看出,寒山修道的过程并不是那么顺利的,既有执仙书在树下喃喃语的享受,也有对道家思想的怀疑,“采药空求仙,根苗乱挑掘”,“神仙不可得,烦恼计无穷”,“欲知仙丹术,身内元神是。莫学黄巾公,握愚自守拟”,这些诗都对黄老中的通过炼丹获得长生的说法进行了批判,强调内在的修炼才能真正解决生死大事。

寒山诗中不仅具有修禅、修道的内容,还有不少体现儒家思想的诗作。寒山的生平我们可以从寒山诗中得到了解。“一为书剑客,三遇圣明君。东守文不赏,西征武不勋。学文兼学武,学武兼学文”“个是何措大,时来省南院。年可三十余,曾经四五选”“雍容美少年,博览诸经史。尽号曰先生,皆称为学士”,这些诗都反映作诗者为求取功名而苦读诗书的儒生经历,寒山诗中所体现较高文化修养也与这段经历是密不可分的。寒山诗中既有民本理政思想,也有劝世理念,很多时候主张以和解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国以人为本,犹如树因地”“弟兄同五郡,父子本三州。欲验飞凫集,须旌白兔游。灵瓜梦里受,神橘座中收。

有过一般儒生的经历,内心必然浸透着一定的儒家理念,然而科举失败,世态炎凉表明作者有着失意的人生阅历,其诗中复杂的宗教思想和观念的矛盾也是在这样一种复杂的情绪中酝酿出来。寒山是一个修禅者,也是一个修道者,还是一个失意儒生,儒释道理念的融合也反映出唐代从统治阶层到知识分子对宗教也是表现出一种兼容并蓄的理念,因此我们也就更好理解寒山诗作者的真实形象。

二、寒山和合形象

《周礼》疏:“使媒求妇,和合二姓”,和合二字原本就是团结友好二字。从现有资料考辨,中国民间从宋代开始就已经开始了对和合神的信仰。但是,那时的和合神并不是今天所说的寒山拾得,而是唐代著名僧人万回。关于万回,民间流传很多关于他的奇异故事,最出名的当属段成式《酉阳杂徂》所载:“僧万回二十余年,貌痴不语。其兄戍辽阳,久绝音问,或传其死,其家为作斋。万回忽卷饼茹,大言曰:兄在,我将馈之。出门如飞,马驰不及。及暮而还,得其兄书,缄封犹湿,计往返一日万里,因号焉。”自宋而来和合神信仰的转变,清翟灏《通俗编》所言:“今和合以二神并祀,而万回仅一人,不可以当之”,而寒山、拾得两个人刚好一个人充当和神,一个充当合神,久而久之就被称为和合二神。但是,寒山与拾得两个人与和合神的联系与经历远非这么简单,我们暂且根据陈寅恪故事推演公例:“有二故事,其内容本绝无关涉,以偶然之机会,混合为一。其事实成分,因之而复杂。”[3]现在已经很难准确的追寻出寒山、拾得与和合二神的姻缘联系,以“偶然之机会,混合为一”这个理由或许也可以稍作解释一番。

寒山“和合”二仙最重要的影像传达就是造像。早期浙江天台国清寺就有寒山与拾得的造像,唐五代时期的贯休据说也曾为寒山、拾得画像。寒山、拾得画像变化较大,早期的造像,与诗中自序诗描差别不大,其后,画像中两人更多的是以神僧面目出现。民中期以后,经济活跃,其造像又呈现出典型的民俗化倾向。

两人最早的造像是在宋金时期,流传至今的有梁楷、马远、刘松年的作品,禅师法常也曾绘有《寒山拾得丰干图》国清三大高僧在法常的笔下流露出明显的佛禅风骨,正所谓“一住寒山万事休,更无杂念挂心头;闲书石壁题诗句,任运还同不系舟”。元代最具有代表价值的寒山拾得图是因陀罗所绘,画中描绘两人席地而坐,谈笑风生,逍遥自在,现已被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镇馆之宝。明代的时候,寒山、拾得的形象已经逐渐世俗化了,商喜《四仙拱寿图》反映了中华文化儒释道三派的融合,这幅图主要要表现的主题是祝寿,寒山在图中踏着蕉叶,拾得踏着扫帚,寒山手里拿着长卷,禄在卷中,反映出对于主人禄的祝福,这里就有这明显的喜庆祥和的韵味。

“和合”二仙的形象已经进入寻常百姓家,到清朝时已是家喻户晓。雍正时期,封建社会发展到晚期,盛世之下潜伏着很多社会矛盾,统治者以文字狱、设军机处等方式来加强自身的统治。同时,为缓和社会矛盾,也为顺应民间信仰,雍正十一年,顺势封寒山为“妙觉普度和圣寒山大士”,封拾得为“圆觉慈度合圣拾得大士”至此,“和合”二圣便在民间广为流传。

三、寒山文化发展反思

寒山文化从外至内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其一,最外在的物象文化,寒山、拾得高僧及其后继者留下的诗言和图像文化,庙宇文化,碑刻文化,等等,构成了寒山寺的文化基座与骨架;其二,寒山、拾得及其后继者的行为传说文化,长期避居于天台寒山,离群索居,鄙弃名利,清苦自持,忍让和合,与世无争,构成了高僧的充满禅意的生活与行为方式;其三,寒山、拾得所主张的价值观。寒山文化中寒山、拾得诗歌是寒山文化的基础,寒山、拾得价值观是寒山文化的核心和主宰,如果说,前两个层面是文化符号的能指,那么价值观才是其文化所指。价值观一以贯之地穿透着整个寒山文化,而构成其生命体系的灵魂。

寒山的经历在中国文学史上可以说是独一无二的。其历史命运一波三折,大起大落。无论是寒山其人还是其诗,在当时的社会上都是一个“畸形”,为主流文化阶层所排斥而边缘化。这固然是寒山独特经历的重要原因,但寒山诗毕竟有着相当高的学养以及高深的内涵,长期以来不被重视不可不说与统治者的功利选择有关系。寒山大部分诗倡导出世无为,与儒家主流积极入世的思想格格不入,更因其诗没有什么合辙押韵,不和典雅而长期排斥在《全唐诗》之外。进入清朝,因为缓和社会矛盾的需要,统治者才开始在文化阶层正式承认寒山的价值,《全唐诗》也正式收录寒山与拾得诗,并将寒山列为诗僧之首。

即使进入近代,文化阶层人士对寒山也带着强烈的功利性。初期,寒山白话诗吸引了、郑振铎等人的眼光,为推动白话文运动,著《白话文学史》,将寒山、王梵志与王绩并列为唐代早期三大白话诗人,推寒山为中国白话文始祖之一,使中国文化界掀起一股对寒山研究的热潮。但当人士深入研究寒山之后,发现寒山的出世思想与倡导积极入世,改造社会的理念不符,随后又放下了对寒山的研究。寒山文化在中国之后沉寂半个世纪,直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随着国外寒山研究源源不断的传入国内,寒山才再度引起中国学术界的注意。

寒山文化融合儒释道,其诗内涵丰富,其形象也更加多样。众多的佛教诗说明他首先是一个习禅者,关于道家出世无为之诗也显示其有过一段隐居的经历,关于其生平自述的诗也表明他曾经有一段为求取功名苦读诗书的经历,如此多元化的形象原本可以丰富寒山的文化内涵。但是出于缓和社会矛盾的需要,统治阶级仅仅强调寒山、拾得“和合”这一形象。寒山、拾得在传说中更为丰富的文化内涵慢慢淡化,统治者的这一功利选择导致了寒山多元形象的流失。

结语

寒山文化丰富多元,强调以和解的方式解决问题,也具有很强的自然意识,八十年代以来逐渐为世人所重视。寒山文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不仅有利于中国和谐社会的建设,其自然意识也能很好的指导中国的生态文化建设。寒山文化当下的发展不能再重蹈过去的覆辙,必须充分挖掘寒山文化的丰富内涵。同时,世界寒山文化研究也已经取得了重要的成果,寒山文化“回家”之际,我们也更有必要加强与其它各地的交流。

参考文献:

[1] 崔晓敬:寒山――一种文化现象的探寻[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和合文化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人文魅力;分析

我国丰富的传统文化是十之后治国理念的核心来源,我国传统文化具备的哲学思想和人文精神以及教化思想,还有道德理念这些,能够给人们认知以及创新世界提供良好的启示。能够给治国理政提供有利的启迪,同时还给道德共遇见提供积极的启发。针对传统文化当中对于协同社会关系以及鼓励人们积极进取的有关内容,我们必须要依照时代特点进行继承和发扬,给其添加新的内涵。因此,下面将进一步分析和探索中国传统文化人文魅力。

一、注重德性

我国哲学属于文化的中心,占据主导地位,而伦理文化属于我国哲学的重点内容。把人生和人心当作参照,实际上是在寻求必然之理的过程中,一般是指向人性,进而把人性归纳到道德之性,于是构成了中国传统理论文化当中的德性主义精神。在这样德性主义精神的前提条件下,我国古代人文精神将先秦儒家思想当作主动,编制出十分全面的道德标准,将仁当作伦理道德的中心,重视生命的作用和道德方面的教化,重视自律和自我反省。例如,如家代表人孔子,其提倡的仁政以及德治教化,属于我国历史第一个提出以德治国的观点,其在我国几千年历史进程当作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

二、以人为本

我国古代有关书籍当中提出,为天地万物之母,为人万物之灵,这不仅表达了我国古代人们对于人性的看法,也给不一样历史环境下生活的人们提供了安身立命的选择机会。我国人文注意,在春秋阶段开始流行的,但是,我国人文主义中心思想,也就是民为邦本这一思想观点,早在尧舜时期就出现了。在有关书籍当中记载,皇祖有训,民可进不可下,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很多古代哲学家,例如,孔子和孟子以及朱熹和王阳明这些人,都由不一样的理论,站在不一样的角度赞扬了将人当作核心的这个主题。

三、和合精神

这里所说的和合精神,包含天人合一以及和谐思想。在老子的有关作品当中,有道法自然这个说法,实际上就是提倡人们一定要顺应自然,在宋朝和明朝的时候,天人合一这一思想发展到巅峰,有关学者吾心和宇宙之间的存在的关系,心外无物和心外无理这一思想,囊括着人心和万物合一,这些也相当于是天人合一思想的进一步延伸。传统文化当中的天人合一这一思想包括着人和自然二者的相互融合,将人和自然结合在一起,表现出尊敬和顺应自然的意思。我国人们思维模式当中的和合精神对于全国思想文化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我国古代和合的自然观和现代主张人,和自然和谐相处这些理念一致,在某种程度上防止人们核心主义。

四、群体本位

我国传统人文精神在形态以及本质方面是将自然经济当作前提的农业文明是群体本位的思想。而群体本位文化属于我国传统文化的主要特征和民族性格的主要表现,觉得人是需要群体生存的,拥有理论道德的互动个体的一种。所有人的命运均和群体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以往群体本位其价值观点提出,人们的全部行为都要确保群体利益,将群体和谐当作出发点,要求个人一定要融入到社会以及其所属的系统当中。在群已关系的基础上,注重加家和国以及天下三者均是存在统一的关系,拥有不可以分割的特点。因此,我国传统人文精神和西方人文精神存在本质上的区别,重点体现在将人当作群体的一部分,是群体的人,并不是非独立的个体。

五、热爱生活

人文主义热爱生活,并且人生态度属于积极向上的,但是人文主义者之间还存是存在一定不同的,庄子和荀子存在特别显著的区别,就是在先秦儒家学派内部,还有曾子一派主内,和子夏一派主外的不同。主内重视获得心理方面的圣明,道德修养能够到达圣人的地步。主外注重获得功劳和事业,事业成功能够给王者治理天下提供帮助。儒家学派属于内圣外王的学派,曾子比较偏向内圣,而子夏比较偏向外王。后人受到人文魅力感染学人均是关注社会和政治的,但是部分人也十分积极向上,还有一些人更多的是思考和默念。一个人一生当中,也有由积极向上转变成沉默死角,或者是发生反响转变的现象,这不是个人所能决定的,其关键在于其所处的环境和改变,人文主义热爱生活,敢于承受,但是在环境情况不让其承受的情况上,贵生和重生也并没有偏离人文主义的核心。

所有人均不可以脱离人己关系,有关学者发出感慨,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仅仅是气愤激动的言辞,发这个牢骚的庄子还要和人争辩,朝人借米,和多种类型的人交往,以一身而已,人有万千,人已关系实际上就是个体和社会二者之间的关系。所有人存存在相应的社会关系当中,这是一个不可以否认的实施,而如何对待,就是思想文化方面的问题了。我国传统文化当中,修己治人,提倡人要利用修养不断加强自身的素质,为社会贡献一份理想,是采取积极向上的态度面对人己关系。但是,这个说法现在一定的历史局限性,其是给治人者模拟的人生道路,仅仅是少部分的,针对大部分人来讲,治人几乎使用不到,修己这一部分也存在不一样的内容,因此,历史文化遗产不可以照搬使用,需要进行改进,添加新的内容。这也是另外的话题。我国思想文化面对人己关系思想存在一种难能可贵的精神,要求人们注重加强自身素养,承受其对应的社会责任,给社会贡献出一份自己的理想。

结束语:

通过本文对中国传统文化人文魅力的进一步分析和探索,使我们了解到人文主义教育这个传统的阵地以及人文精神会不会消失需要我们深入思考,以往的经验表明,任何偏差均有可能出现,但是基于人类社会整体以及历史发展方向观察,能够发现人文主义光环不会暗淡下去,这是由于其植入在人本质以及人类社会发展的需求当中。因此,希望通过本文的阐述,能够给中国传统文化人文魅力方面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帮助,确保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

参考文献:

[1]于丽萍. 中国传统礼仪文化的当代价值及其实现机制研究[D].山东大学,2016,06:21-22.

和合文化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开放教育学员,归属感,培养

学校存在和发展的基本前提是有学生和老师,而学生又是整个学校的主体。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形式——电大现代远程开放教育已经成为教育研究的一个热点,开放学员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问题特别是学员的思想归属感问题成为电大管理探索的一项重要内容,因为学员对在学习过程中的归属感越强,其对学校的主人翁意识就越浓,勤学、上进、爱校的情感就越深,因此,培养学生的归属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就成为了推进电大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一、开放学员归属感的内涵与表现形式。

开放学员归属感是指学员在同所在学校组织长期互动交往过程中,而产生的乐于将个人融入组织的比较稳定的态度与情感。它是开放学员长期的、全面的、自觉主动的学习互动性的积淀、凝聚与升华,是开放学员对集体和学校情感的深层反映。包括学员对学习过程的学习目标、管理模式、组织文化以及与其他成员之间的关系的认知、情感、行为等一系列的心理过程。其本质就是学员对学生群体发展与个人价值追求相互融合的一种态度体验,而做出一定反应的心理倾向和行为取向,它能满足学员在其自身发展过程中渴望与组织及其成员之间相互交往合作、共同成长的心理需要。在现代远程开放教育中,学员归属感不仅是繁荣学校校园文化的需要,而且也是学员发展的内在动力,对学员的成长具有强烈的激励、导向作用。

开放学员归属感从内容上看主要表现为:(1)具有强烈的组织认同感。每个学员在内心深处产生了“组织在我心中”的牢固组织观念,形成了代表组织成员共享的期望、信念和价值取向,即共同愿景,并内化到每个学员的人生追求中。(2)对组织产生了积极的情感。体现为每个学员对学校组织的深厚感情依恋,关心学校的发展,拥护学校组织的各项决策,对自身组织成员身份、荣誉感到百倍珍惜。(3)大量的利组织行为。免费论文参考网。能从学校、班级发展的整体出发,主动参与到学校、班级管理之中,有“校荣我荣、校衰我耻”的主人翁态度,积极维护学校声誉,为学校发展做出有利的积极行为。(4)拥有同组织其他成员和谐相处的人际关系。学员与学员之间具有友好活动的人际关系,每个成员能感觉到这种美好关系所带来的温馨与敞亮的心理快乐。

二、开放学员归属感的现状。

(一)班集体概念模糊。

班集体是教学活动的基本单位,是电大开放学员学习、生活的基本组织形式。良好的班集体风气,可以给学员以积极的正面引导和影响,对开放学员学习有良好的推动作用。但是,据笔者调查了解,现在电大开放学员的班集体意识普遍比较模糊,普遍缺少共同的奋斗目标、行为规范和舆论氛围,因而也就普遍缺乏共同的向心力、凝聚力和合作力。

(二)同学关系淡化。

在开放办学环境下,学员之间的关系仅限于面授辅导间的短暂学习交流,同学间的兴趣、爱好、特长等共同语言普遍未涉及,课后交流很少,因此同学之间互帮、互助、互知、互信的关系很少建立。

(三)师生情感弱化。

传统的教育教学工作,倡导师生互信、互动,强调教师的专业知识和人格魅力对学生实施全方位的教化和影响,所以素有“一身正气,为人师表”、“身正为范,德高为师”的说法,也因此有尊师重教的传统美德。但是,在开放办学环境下,教师与学生的直接交流减少,更多的是对专业知识的传授,师生情感因此比较单一和肤浅,深厚的师生情感普遍没有建立。

三、培养开放学员归属感的基本策略。

开放学员归属感的培养是电大建设中一项系统的管理实践活动,它涉及众多因素。在学校实施管理中,要培养开放学员的归属感,必须从整体出发,立足本校实际,以学生发展为本,以优化组织资源为核心,协调好各方面的力量,以抑制那些不利于开放学员归属感形成的因素。

(一)确立发展目标,培养开放学员对组织的自豪感 。

开放学员对组织的自豪感源于学员对学业的不断进步和未来美好发展前景的憧憬而产生的情感体验。学员自豪感是学员归属感形成的基础。在电大管理中,必须结合开放学员的实际情况,课程管理员(班主任)帮助学生分析现实、展望未来,从而确立一个长远的具有鲜明专业特色的战略发展目标,这是前提。这个目标要包涵一种在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指导下的崇高的奋斗目标和长远的发展方向,必须突出“以人为本”;要富有挑战性,起到组织目标超越和引领个人目标的作用,让学员从专业学习中看到自身发展的希望,体现出努力奋斗的生命价值。

发展目标,就是结合学员实际,能够激发学员归属感的战略目标。在确立发展目标过程中,要引导学员将自身的发展目标与学校发展目标统一起来,形成共同愿景,培养学员的共同价值观体系。彼得·圣吉认为“共同愿景是团体中成员都真心追求的愿景,它反映出个人的愿景。”因此,要培养学员的归属感,必须充分尊重每一个学员内心的人生愿望,在此基础上确立学校的发展目标。在这个愿景中,学校组织要考虑如何创造条件,努力帮助学员提高专业素质,实现自我超越。

(二)积极开展互动学习,形成学生互助和合作学习文化。

在开放办学环境下,要培养学生的归属感,就必须倡导、鼓励学生开展积极的互动学习,形成学生互助和合作的学习文化,营造一种虚拟与现实相结合的良好的学习氛围和人际关系。

所谓互动学习就是学生在自学、自思的同时,开放自己,通过与教师,特别是学生之间的对话、协作等方式,加强学生间专业知识的切磋、协作,共同分享经验,互助学习,共同成长。所谓学生互助和学习文化就是让学校成为学生一个民主、开放的专业讨论领域与学习空间,让学生互动学习成为一种正确的学习方式和主流时尚。

传统的课堂教学有很好的学习氛围和更直接的人际沟通与交流,这些因素对学习者的影响也是相当大的。由于网络上师生之间和学生与学生之间常常是时空分离的,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缺少来自老师和同学的沟通与激励,学习动机不易激发。免费论文参考网。因此,在这种时空分离的学习环境下学生的互动学习就更显重要。远程教育发展到今天,讨论学习模式就成为了学生互动学习的一种好手段。讨论学习模式是指在教师的指导和讨论支持系统的帮助下,学习者围绕某一主题或中心内容,积极主动地发表观点、相互争论进行学习。在网络上实现讨论学习的方式有多种,比如BBS、聊天室等,网上讨论可以让人人有机会表达自己观点并分享更多的别人的智慧。由于多个学习者针对同一学习内容进行交流合作,它比个别化学习更能促进学习者高级认知能力的发展和健康情感的形成,因此网络上的学习氛围比传统课堂更民主更平等,更能吸引学生的参与性和培养学习主动性,也有利于学生归属感的培养。免费论文参考网。

通过开展互助学习,形成学生互助和合作学习文化,形成了学员间良好的学习氛围和人际关系,学员就会生成一种群体成就感,自然就产生了对组织的归属感,有利于学员归属感的培养。

(三)建立教师威信,增强师生情感,培养学生的归属感。

在传统教育中,学生对学生组织的情感和对学校的归属感首先来源于学生对学校教师的崇拜和尊敬,而学生对教师的这种崇拜和尊敬又来自于教师威信的建立。教师威信的建立主要依靠两方面:一是教师高深的专业知识,二是教师崇高的人格魅力。在现代远程教育条件下,由于教学之间多数处于时空分离的状态,因此教师威信的建立更多来源于教师的专业技能。教师要善于结合电大开放教育的特点,钻研教材和教法,充分利用现代远程教育手段,如:BBS讨论、电话答疑等方式,加强与学生的互动、联系和沟通,从而建立一种互信、互知的良好师生关系。只要师生间能建立这种良好的师生关系,开放学员自然就会萌生归属感。

(四)选好班委,开展多样班级活动,培养学生归属感。

培养开放学员归属感要建设好班集体,而建设好班集体,最重要的就是要选好班委。因此,开放教育的课程管理员要在开放学员报到后,选拔一批班委干部,如班长、学习委员、小组长等,要注重选拔那些组织能力强、性格外向、工学矛盾不突出的学员担任班委干部。建立健全班委后,课程管理员应与班委干部一起制定学习计划,组织开展各项集体活动。活动是培养集体凝聚力最好的手段,经常性组织开展活动,可以增强学员之间的信任、理解和沟通,有利于学员间良好情感关系的建立,让学员感受到集体的存在和温暖,从而增强学生的归属感。

【主要参考文献】

1、刁纯志主编的《现代远程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4年11月第1版

和合文化论文范文第4篇

    传统实验教学围绕教而展开,且多为重复性验证实验,学生的学限定在教师的教,按照教师设定的固定程序进行实验,其主动性、积极性受到限制,很难达到提高实践应用能力的预期目的。学生经历了物理、化学、仪器分析等基础操作技能训练和掌握了必要的专业理论知识后,传统实验教学模式很难激发其学习兴趣,而包含设计性的专业综合实验课更能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药学专业综合实验教学可先由教师提出目标和具体要求,用指定原料制备指定产品,学生分组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制订实验方案,选定所需仪器设备、试剂。方案经教师审核认可后,学生进行独立操作,最终拿出产品。专业综合实验教学体现了实验知识点与技能的综合运用。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处于自主地位,不仅对所学知识进行了系统回顾,而且分组独立操作培养了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进行实践的能力和合作意识。

    在实训基地模拟训练中,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

    实训基地是高职高专特有的实践教学基地,是学生结束相关专业课程进入实习前,针对该专业相应具体岗位要求应具备的专业关键技术和操作能力,在特定的具有职业氛围的场所进行关键技术强化训练和动手能力的实践[1]。高职教育的生命力在于贴近人才市场需求,服务社会经济发展。实践基地的建设,使学校实践教学与生产实际紧密结合,让学生在逼真的职业模拟环境中,实现课堂上无法完成的技能操作训练,达到提高学生实践技能的目的。药品生产企业和营销企业是高职药学专业学生主要的就业去向,我校药学专业实训基地的建设,为学生营造了一个真实与仿真场景结合的职业实践环境:学生通过在仿真GMP车间接触实际工作中各种场景、管理规范和各项记录,锻炼了动手能力,规范了操作行为;通过在模拟药房中仿真训练,提高了营销技能和应对各种突况的能力。在整个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差错和遗漏及时进行纠正和补充,对学生进行主动引导,培养了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实训基地教学,有助于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缩短工作适应期。因此,实践基地教学具有课堂教学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毕业实习中,培养学生适应能力和思维能力

    实习是学生理论联系实际、丰富认识、获得相关生产技术、生产管理方面知识,培养运用理论知识分析、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2]。毕业实习是培养药学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之一。学生的综合素质不仅对其就业产生影响,也是社会对学校教学质量的全面评估。药学专业学生毕业实习分为专业实习和毕业论文两部分:学生通过专业实习,一方面进一步巩固专业知识和提高专业操作技能,培养职业素养,争取做到顶岗实习;另一方面,进入实习单位面对陌生环境,需要学生主动沟通交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熟悉实习单位的企业文化,更快地融入实习单位,在锻炼学生人际沟通能力的同时,提高其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在毕业论文完成阶段,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对所学知识的综合应用并加以创新,对课题进行设计、实验,最终完成毕业论文撰写。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独立思维与创新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培养与提高。高职教育要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强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让学生毕业后能适应社会需求立刻上岗。药学作为一门实践性学科,实践教学是其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综合技能的重要途径。只有合理制订实践教学计划,规范实践考核,完善实践教学软、硬件建设,才能培养高质量、高素质的药学专业应用型人才。

和合文化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合并 文化冲突 文化整合

一、问题的提出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国家基于高校结构调整和资源优化配置的需要,按照“共建、调整、合作、合并”的,促使大批高校重新组建,带动了高等教育体制改革进入一个新阶段。高校合并有利于重组高等教育资源,扩大高校办学空间与办学规模,是增强高校办学实力,实现优势互补的有效途径。但并非所有高校一合就强,一并则优。合并前的各所学校都是独立建制的,它们在校园文化、办学传统、管理风格等方面各不相同,这就需要对其加以整合。其中,校园文化的建设和整合是高校能否实现实质性合并的关键。

二、大学文化的内涵

大学文化是一所高校的价值追求和内在灵魂,具有稳定性、系统性、变迁性等特征。我们可以将大学文化视为一个以“共同价值观”为核心,由结构、制度等7个因素组成的生态系统,如图1所示。共同价值观是学校形成的为全体师生所认可的根本核心理念,它往往体现在校训上,如清华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北大的“爱国、民主、团结、进步”等。战略指大学获取和分配其有限资源的行动规划;结构指大学的组织结构、构建模式如集权与分权,部门和专业设置等方面显示出的大学特点。制度即信念在大学内部是如何运转的;人员则是教师、学生及管理者等大学内部的人员构成。技能指大学本身的特长和独特优势;作

风即人员在达成目标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个性和风貌。

三、高校合并中文化冲突产生的原因

文化冲突是指由于文化的差异性而导致的不同性质的文化在传播和彼此接触过程中的碰撞和对抗。[1]大学文化是每所高校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以独特的视野构成的复合性整体,高校合并后必然存在差异明显的几种文化,文化的差异将导致不同形态的文化要素之间相互对立和排斥,造成文化冲突。

1.大学文化的固有特性是产生文化冲突的根本原因

大学文化通过大学全体成员共同的实践活动并经历史的沉淀、选择、凝聚发展而成,是一所高校的文化精髓。它融合于学校教育、教学和管理活动的各个环节,一经形成便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复杂性、稳定性和传承性。从另一角度来看,这种文化的固有特性即大学文化的强排他性,当高校实施合并时,排他性表现为对“己文化”的固守和对“异文化”的抵制,从而成为制约高校文化整合、产生文化冲突的主要根源。

2.高校合并中的政府主导行为是导致文化冲突产生的体制原因

我国高校的合并一般要经历从体制并拢到实质性融合的发展过程。体制并拢是通过政府主导、学校行使行政权力实现的,其主要手段是强行在短期内大规模地打乱原有体系,重组各校教育资源,实现快速合并。这虽然能较为迅捷地精简机构、提高办学效率,但往往忽视了对具有历史积累和稳定复杂的文化合并进行必要的前期调查与分析,使得文化冲突的隐疾一开始就没有得到必要的预警和控制。

3.高校活动主体的主观能动性是产生文化冲突的重要原因

教职员工是大学文化的创造者与传承者,是大学的主要活动主体,大学文化的整合将导致活动主体思维方式、工作方式和价值观念等自觉不自觉地发生位移,这种突然的变化会对主体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造成冲击,进而引起主体的拒斥与排外心理。高校合并带来的文化差异易造成教职员工产生对新文化的不认同感,进而导致合并成员间的不信任感,降低了工作效率甚至出现人才流失。

四、合并高校文化整合的对策性思考

校园文化整合,是指在高校合并过程中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相异或者矛盾的文化特质通过接近、交流、冲突、调整、适应等一系列必要的阶段,趋于一体化,完成合并后对办学理念、组织结构、规章制度、学术风尚和管理风格等相应的调整,其结果是形成一种和谐的文化体系,实现文化的更迭和创新。[2]文化整合不仅仅是文化变迁,更是一种文化再造和文化创新。

1.恪守“和而不同”、坚持一元性与多样性相统一是大学文化整合的要旨

中国社会的原型是和合本位,所谓和合,是指事物内部诸要素的相互冲突、融合,并在此过程中各要素的优质成分和合为新结构方式、新事物、新生命的总和,使原来的冲突融合进入一个新境界。“和而不同”是在“不同”的基础上经过交流沟通而达到内在的和谐统一。[2]

对于合并高校来说,“和而不同”首先要强调尊重包容、良性竞争,允许存在建设性冲突。其次合并高校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用组织价值观协调各种关系。第三要注重营造民主、宽松、开放、和谐的学术环境,鼓励创新。简言之,大学文化整合的方向不是齐进齐退、整齐划一,而是各种文化的共生共荣、协调发展。

2.文化自觉是大学文化整合的方向

要培育合并高校的文化自觉,一是熔铸办学理念,强化理性自觉。文化整合需理念先行,合并院校要在学校定位、培养模式、办学特色、治校方略等重要问题上尽快形成统一理念并达到理性自觉,为推动实质性融合奠定基础。

二是讲究整合艺术,校园文化的整合很难用一种统一和规范的方式进行,应根据合并方式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整合方式。对以吸纳方式合并的高校来说,文化整合表现为强势文化改造弱势文化,但也要善于发现弱势文化中的有益成分,不能全盘否定;而对以联合方式合并的高校来说,文化整合更多的是通过相互渗透,合并各方要做到“求大同,存小异”,最终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校园主体文化。

3.加强制度创新、优化校园环境是大学文化整合的有效途径

制度创新是进行大学文化创新的重要保证,要积极建立既符合学校实际又体现时代特色的制度体系,大力优化高校文化环境,提高教职员工的人文素质,为文化的整合与创新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此外,学校还应积极构建校园生态文化。它不只表现在自然生态环境方面,更代表了人际关系、学术研究、大学影响等校园文化的“绿色”趋向。

参考文献:

和合文化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酿酒专业 教学改革 校企联合 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3)01(a)-0-01

酿酒业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源远流长和内涵丰富的酒文化,不仅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今社会生活中也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但到目前为止,国内高校,尤其是综合性大学中,在酿酒方面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相对较少。为弘扬和传播民族文化,拓宽学生知识面和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该研究室于2001开始,率先在四川大学进行了中国酒及酒文化系列课程的建设和教学实践,从课程开设以来到目前为止,累计选课人数已达数千人,受到同学们的普遍欢迎和好评,在拓展加深学生的专业知识、促进就业以及为酿酒行业培养人才等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为提高教学水平和结合行业实际需求,我们积极联合省内外酿酒企业参与教学实践,在校企联合培养专业人才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1 酿酒行业背景、专业教学状况和合作企业介绍

酿酒行业是我国的传统产业之一。近年来,随着国民收入的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酿酒行业获得了迅猛发展。2011年我国的白酒产量已突破一千万吨,啤酒产量接近五千万吨,其他各酒种也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与此同时,酿酒行业对于人才的需求在迅速增加,尤其是白酒等传统酒类的生产,历来以经验操作为主,随着行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迫切需要更多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员。本课程组所依托的四川大学生态食品与生物技术研究室,长期以来与省内外许多有影响的酿酒企业有着密切的合作关系,如茅台集团的浓香白酒酿造基地习酒公司、拥有“沱牌曲酒”和“舍得”等名酒品牌、在全国首开“生态酿酒”先河的沱牌公司,以及拥有“水井街酒坊遗址”文物和“水井坊”品牌的水井坊公司;此外,一些其他酒类的知名品牌如“金威啤酒”等也在成都建有大型生产基地。各具特色的代表性酿酒企业,为校企联合培养专业人才提供了基础和前提。

2 校企联合培养酿酒专业人才的意义

校企联合人才培养的指导思想是让企业参与学生的培养工作,实现人才的培养与市场需求、产业发展、企业生产的互动和无缝链接。对于酿酒专业方向的教学来说,实施校企联合有助于专业理论教学与生产实践的结合,不仅使得学生在课堂上所学到的书本知识能够很好地与生产实际相联系,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而且通过产学研结合、采用现代科学阐释酿酒企业的传统操作经验,可以使企业实际生产中长期积累起来的宝贵经验得到分析、总结和提高。此外,对于培养符合企业实际需求的专业技术人才、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实力,以及建立起学生和用人企业之间的联络渠道等各方面都能够起到积极作用。

3 校企联合培养酿酒专业人才的探索

为提高我校酿酒专业方向的教学水平,我们在教学计划、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等方面进行了校企联合的尝试。

(1)根据企业实际需求设置教学课程体系。根据企业的用人需求,在参考了企业专家建议的基础上,建立了包括《中国酒文化基础》、《配制酒入门》、《中国酒工艺学》,和《中国酒工艺学实验》等在内的中国酒和酒文化系列课程,在教学内容上涵盖了中国酒各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术,并兼顾了普及性和专业性。根据行业发展趋势,在课程建设上广泛听取并吸收企业的意见和建议,与企业管理人员、技术专家和骨干一起探讨,使课程内容体系尽可能接近实际需求,并结合产业的发展适时调整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同时依托企业的行业地位,随时掌握行业发展的动态与需求,并将其体现到教学实践中。

(2)企业参与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强调理论知识与实际的结合。在课程教学方面,我们通过途径和方式邀请水井坊、习酒和沱牌等著名酿酒企业专家、管理人员和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技术人员,参与课程教学和座谈,为同学们介绍和传授知识技能。为实现课程教材与企业的 “无缝链接”,我们邀请了泸州老窖、沱牌曲酒、水井坊、宜府春酒业等企业的10多名酿酒权威专家参与《中国酒及酒文化概论》(四川大学出版社,2010年)和《中国酒概述》(化学工业出版社,2011年)教材的编写,保证了教材内容的新颖性和实用性。在教学过程中,除基本理论知识的讲授之外,还采用视频录像等方式形象化地介绍一些著名酿酒企业的历史传承和现代生产状况;创造机会让同学们到各个酿酒企业参观学习,聆听酿酒专家和企业骨干的现场讲解,切身感受企业的文化氛围。企业参与教学环节,拉近了课本知识与实际应用之间的距离,使抽象的理论知识变得易懂、易记、易用,也让同学们获得了强烈的职业感性认识。

(3)将大学生科研训练、毕业实习等实践性教学环节与企业的需求相结合。为了保证教学内容不脱离企业和社会实际,我们将大学生科研训练、创新创业训练、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设计)等各种实践性教学环节与酿酒企业的生产实践结合起来,根据企业的实际需求进行选题。近年来,不少同学参与了本研究室与习酒、水井坊等企业的合作科研项目中,如“习酒窖池微生态研究”、“丢糟降解液无蒸煮乙醇发酵抑菌方式的研究”、“固定化酵母发酵丢糟、秸秆水解液生产酒精”等本科毕业论文都密切联系企业生产实际,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并多次获得四川大学优秀毕业论文奖励。此外,我们还通过多种渠道安排学生到酿酒企业进行实习。贵州习酒公司是我校的实习基地,几乎每年都接受一定数量的我校学生实习;此外,四川的水井坊、剑南春、五粮液和丰谷等酿酒企业也多次接受我校学生的实习和参观。通过实习活动,增进了学生与企业之间的交流和了解。

4 校企联合促进教学的成效

校企联合培养方式在我校酿酒专业方向的教学实践中显示出了良好的成效。近年来,我校在酿酒专业方向的教学水平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升,中国酒及酒文化系列课程的建设和实践得了四川大学教学成果奖;另一方面,也为省内外酿酒产业培养和输送了大量的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营销人员,为产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参考文献

[1] 张文学.中国酒及酒文化概述 [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10.

和合文化论文范文第7篇

一、我国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发展的现状

现在艺术院校招生人数明显比以往多,一些学生的艺术功底较弱,考生报考艺术类专业的执着程度也没有之前的考生高,适应学习的能力也没有以往的学生强。目前,艺术类院校的招生人数不断增长,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降低了,从而使以往的艺术教育模式面临越来越大的挑战,其难以适应当前艺术教育专业的教学。设计实践教学对于艺术类专业教学而言非常重要,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部分院校并没有落实设计实践教学,同时也欠缺有效的实践平台,学生的设计实践偏向虚拟化。另外,学生对一个单元的教学内容还没有完全理解,教师往往就已经开始下一单元的教学,长此以往势必会对学生的学习产生影响。

二、完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育教学的措施

1.优化课程体系

我国艺术类院校首先应合理科学地安排大学四年的教学课程,明确教学目标,从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两个方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在教学环节上,教师应该把培养学生的艺术设计修养和专业实践能力放在教学的首要位置。对于艺术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教师应该通过论文写作课程提高其文化素质,采用目标训练的方法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注重学生的现场感受,通过案例分析和实际操作训练提升学生的专业设计能力。另外,在保持教学目标一致的基础上,教师在课程设置上可以结合课题进行一定程度的知识渗透,同时在专业方向和相近学科之间进行交叉教学,最终达到优化课程体系的目的。

2.注重课外拓展,加强合作交流

艺术类专业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重和相关企业进行合作,引入其设计专家开展团队教学。学校应通过企业及时了解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广泛地进行教学改革,不断完善教学措施。环境艺术专业的教师除了在学校教学,还可以到一些相关企业兼职,从而实现教学和社会相结合。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把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使其在实践中和教师、企业进行交流,加强互动。实践过程中,教师应该给学生布置一定的学习任务,如现场调研、过程设计、课堂汇报设计成果等。教师还需要引导学生运用相应的设计语言形成完整的设计实验。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教学活动是艺术类专业教学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学生通过参加各种教学活动,可以增强自己的目标意识,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在假期中,学生可以向教师学习一些专业实践知识,使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能够很好地结合起来,这样能够有效避免课堂时间和实际工程进度发生冲突。此外,教师应不断总结教学经验,完善教学方法,以取得教学相长的效果。

3.建立创业教育模式

工作室制度侧重强调实践教学,艺术类专业院校的教师可以从教学体系和教学团队以及教学方式等相关的方面对工作室制度进行创新。教师应该调整单元式授课,将课程结构具体化,分阶段授课,让课程设置具有系统性,从而提高教学效果。毕业论文的选题非常重要,论文选题不能脱离实际,学生应通过大量的实地调研并接受企业的设计建议,让毕业论文设计具备可行性。

4.在多种专业背景下,构建多元化思维模式

和合文化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科技期刊;媒体融合;知识服务;精准传播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进步,科技期刊出版正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巨大变革。目前,信息技术已呈现出“人-机-物”三元融合的态势,数据分析工具和基于云计算的数据资源成为期刊出版的重要特征[1],期刊出版的数字化和集群化发展成为当下期刊发展的主流趋势,人工智能也将在学术期刊的出版、存取、质量评价等多个环节上得到广泛应用,并推动科技期刊出版方式的变革[2]。目前,在科技期刊界,学者们就如何促进科技期刊媒体融合发展开展了大量的研究,既包括理论层面的探讨,又包括从实践和案例的角度开展的应用研究[3-6]。与此同时,我们注意到,全球的科学产出以极快的速度增长,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全球的科学产出相当于每9年就会翻1番[7],读者也更容易被无用的信息轰炸,难以在期刊论文的海洋中高效准确地找到自己需要的内容,科技期刊要想扩大自身的影响力也愈来愈难。信息爆炸时代,科技期刊关注读者“需要什么”比“提供了什么”更重要。在智能技术变革的时展潮流中,科技期刊应如何顺应时展趋势,利用智能技术整合资源,更好地满足读者的需求,扩大期刊的影响力,创造科技期刊人、出版商、作者、读者的共赢局面?本文从以上问题切入,尝试从扩展学术搜索的路径、构建个性化的精准推送平台和多元化的传播模式、向用户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方面探索在媒体融合形势下如何提升科技期刊的精准传播能力,以期为我国科技期刊媒体融合建设增瓦添砖。

1借助人工智能,扩展学术搜索的路径

互联网时代改变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搜索引擎在促进科技期刊的传播、提高影响力等方面的功能逐渐凸显。虽然现有的一些搜索门户网站诸如Webofscience、PubMed、谷歌学术、各图书馆网站、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等搜索引擎可以帮助读者检索科技论文,但是仍不能满足用户多样化的检索需求。Tancheva等[8]针对康奈尔大学图书馆开展的一项调查研究发现受访者“往往既对搜索方法的效率感到满意,同时又对搜索的棘手和费力感到不满……当研究人员无法完成一个特定的搜索任务,他们很可能放弃现有的方法(或工具或技术),而不是找出如何使它工作”。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开发新的模式解决学术出版的过量负载,利用智能技术优化搜索引擎的现有功能。目前很多科技公司都在探索开发基于人工智能的学术搜索引擎和知识服务。例如Springer网络平台不断对其功能进行集成,并提供个性化服务功能;Elsevier等出版商为用户等提供搜索引擎培训课程;微软学术(MicrosoftAcademic)通过在实体之间建立有意义的关联,自动生成可视化的知识图谱,引导学者阅读[2];2014年,Wiley线上图书馆为用户提供了增强型HTML文章服务(AnywhereArticle),它将可读性、交互性和可移植性设为用户体验的核心,使读者能够在页面中快速找到最重要的信息[9]。一些关于科学出版的新模式和平台被相继开发,如Chorus[10]通过集成服务和开放APIs,优化了科技论文被搜索的路径,并为政府机构、出版商、研究人员、图书馆员和作者提供可持续的解决方案。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一些专业的期刊集群,一部分学术期刊数据库平台也开始进行语义出版形式的探索,对科技期刊内容进行深度加工和挖掘。不同的科技期刊具有不同的特点,在学术期刊的数据库平台建设过程中需要平台开发团队与期刊编辑充分交流[11],发挥编辑的优势和主导作用,凸显本学科的学科特色。

2利用智能算法,构建个性化的精准推送平台

技术是科技期刊创新发展的重要推手,技术应用能力也成为科技期刊发展的竞争资源,充分利用技术强化科技期刊的知识服务和加工能力,创新出版和传播模式,满足数字化时代的读者需求,对于科技期刊的精准传播和融合发展非常重要。在人工智能背景下,可以借助于算法实现科技期刊出版的智能化。算法的设计程序与设计者的思维密不可分,设计者选择数据样本、赋予数据意义、设计模型与算法,拥有数据并设定算法的智能化平台具有很强的主导性[12],因此设计者需要尽可能考虑并消除算法偏见和利益冲突对精准传播带来的负面影响。日前,腾讯研究院和腾讯AILab联合的人工智能伦理报告指出“人工智能等新技术需要价值引导,做到可用、可靠、可知、可控”[13]。目前“智能算法+学术期刊”已成为创新趋势,学术期刊可构建信息数据基础环境,进一步完成动态精准信息推荐,最后以传受关系交互实现长期有效的黏性连接[14]。一方面可以通过算法整合资源,实现大量科技期刊的数字资源的聚合;另一方面可以通过算法分析用户的阅读兴趣、研究领域,基于用户的需求建立相关用户数据信息,从而进一步将数字资源和用户数据相匹配,实现科技期刊的智能化精准传播。如中国知网推出的“CNKI全球学术快报”整合全球文献和超星集团推出的“域出版”超星学习通学术平台[15],用户不仅可以在其App上进行文献检索、分版阅读、专题阅读等,还可以与作者进行互动交流。此外,还可以利用智能算法设计追踪用户的信息反馈,通过学术平台进一步增加用户的体验感,提升科技期刊的精准传播能力。

3创新知识加工,构建多元化的传播模式

在人工智能和融媒体时代,除了运用智能技术构建个性化的知识服务平台,科技期刊也需要充分发挥社交媒体的作用,通过加强期刊网站建设、建立App客户端、微信、微博等新媒体传播平台,可以根据各自领域的特点,对科技论文进行多次加工和编辑,构建个性化的传播方式。如论文编辑平台Kudos为作者提供了一种利用社交媒体使他们的论文更易下载和传播的工具,通过为作者已发表的文章创建介绍并添加简短的标题、易懂的摘要和补充内容,可以使他们的文章对读者更具吸引力[16],学术出版平台也可以通过建立二维码,为读者提供开放增值服务,使读者进一步了解论文的数据、图片等资料,实现与用户的精准对接。如中国煤炭行业知识服务平台为该平台上的每篇论文制作了二维码,用户阅读纸刊论文时,通过扫描其中的二维码可以免费下载PDF、HTML文件,此外读者还可以通过扫描二维码向作者提问或向责任编辑反馈意见[17]。目前,邮件推送也正在成为科技期刊提升精准传播能力的一个重要手段,国内一些期刊在这方面做了大胆的尝试。例如:《计算机工程》基于语义分析和智能分词等技术,设计了一套期刊内容精准推送系统,将读者—文章—标准关键词进行匹配,通过邮件为潜在读者推送与其研究方向相关的最新研究论文[18];《应用生态学报》通过运用大数据和数理统计方法,构建了科技期刊论文单篇推送客体指标体系,通过邮件对读者进行单篇精准推送,取得了较好的传播效果[19]。此外,利用音频、视频、科学可视化等多媒体技术可以在短时间内表达丰富的科学信息,增加科技论文的广泛传播。如虚拟现实/增强现实(VR/AR)为读者提供沉浸式的阅读环境,提升读者的体验感,从而吸引了更多读者的关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王国燕博士及其团队开展的前沿科学可视化研究和设计,使科技论文通过图像的形式向读者展现,提高了科技论文的交流和传播,她通过对顶级科技期刊《Nature》《Science》《Cell》的一项实证研究发现,科技期刊封面故事和封面图像的使用可以提高论文的引用率[20]。《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借助第三方AR展示平台实现了学术期刊的多模式AR融合出版,取得了很好的效果[21]。

4满足用户需求,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