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中药制剂技术论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中药制剂在正式投入市场前,应该接受科学系统的工艺研究,确保其优质性与稳定性,最大程度避免出现药物安全问题,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尽管制药工艺在随着科技的进步而不断发展,但我国中药制剂工艺研究中仍旧存在许多问题,严重制约了中药制剂工艺的进一步发展。如何有效提升中药制剂工艺的安全性、规范制剂检测流程成为了相关部门探讨的重点问题。
一、当前我国中药制剂工艺中存在的问题
(一)中药制剂工艺注册资料缺乏完整性
当前部分新型中药制剂申报资料过于简单,仅仅只记录了基本的工艺流程,缺乏新药生产设备、配套设施的性能指标参数与实用工艺类型,资料的完整性较差,为后续工作的顺利实施造成了阻碍。新型中药制剂注册资料缺乏必要的完整性,制约了评判人员对该种药剂实际质量的测定,对研究结果的准确性、有效性造成影响。
(二)中药制剂工艺缺乏科学合理性
新型中药制剂的一般检验流程是先通过实验室研究,然后通过中试研究,以此确保新药的安全有效性。当前部分药品生产企业为了节省成本以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不按照行业规范进行中试研究或直接忽视中试研究对药品安全的重要性,大大提升了药品安全事故的发生几率,为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埋下了隐患。
(三)研究制剂工艺时所用的药材质量与实际生产不符
部分制药企业在为了能一次性通过新药注册,采用投机取巧的方法,在工艺研究时故意选用优质药材生产检测样品,而真正用于大型生产中的药材仅为达标药材或次等药材。制药企业的这种行为不仅会影响到药品的实际有效成分保留率,限制药品临床治疗效果,还有可能造成安全事故,阻碍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四)忽视对原药材前处理研究
原药材的前处理研究是中药制剂工艺研究的重要环节,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这一关键步骤常常被制药部门遗忘或刻意忽略。根据《中国药典》明文记载可知,中药制剂所列举的处方中涉及到的所以药材皆为净药材,除去另有炮制要求的药材外,都应该参照药典记载的方法进行炮制
(五)辅料选用研究不足
赋形剂是药物辅料的一种,能赋予药剂一定的形态,使其维持必要的药性结构。附加剂是药物辅料的另一组成部分,主要用于稳定药性、确保成品药物质量达标。当前我国中药制剂过程中过于重视主药,严重忽略辅料对药品的积极影响,使得部分制药企业在辅料选择时随意性过大,没有结合药品的实际情况,将主药药性考虑到辅料选择中,使得药品外观、药性、酸碱度、澄澈度等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还有部分企业胡乱添加删改药物辅料,操作过程缺乏必要的科学合理性,为成品药剂埋下了安全隐患。
二、解决中药制剂工艺问题的有效对策
(一)进一步提升中药制剂工艺申报资料的完整性
规范完整的中药制剂工艺研究(结构图如图一所示)要先对处方药材实行基源鉴定,并用《中国药典》中提及的规范炮制方法进行前处理研究,接着利用均匀试验的方式进一步开展提取工艺技术条件的研究,还要根据新型药物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分离、提纯、干燥方法,通过深入分析药品提取物中药品有效成分保留率测评制剂工艺的有效性与可行性。除此之外,中药制剂工艺研究还要根据药剂提取物的药性、实际临床需求等因素确定辅料的类型、用量等信息,完成中药制剂成型研究。最后还不能忘记最易忽略的中试研究环节,核实检测实验室研究的参数是否符合实际的生产数据要求,为中药制剂质量安全提供保障。
图一.完整的中药制剂工艺研究构成要素
(二)进一步加强中试研究科学合理性审查
由于实验室研究规模较小、可提供的专业设备较少,只能进行手工或半手工操作,检测效果不及中试研究准确,与药品的实际生产有着较大出入。若是制药企业直接略去中试研究环节,仅仅以实验室研究取得的数据为药品正式生产参考标准,极有可能因违反原定工艺出现药品实际生产质量与设计检测质量不一致等情况,对制药企业造成较大损失。为了进一步规范中试研究的过程,制药企业的相关部门要在制定生产工艺再现复核机制的基础上,利用生产制药设备连续生产三个批次的新药样品,并依次归为三大类:最大量、最小量与常规量,以此检验该新药制剂工艺标准的实用性与耐用性,将技术参数控制在一个科学合理的范围内,为确保新药质量安全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进一步规范药材浸出物检测标准
药材实际有用成分获取率、保留率与浸膏固含率三大因素是影响中药制剂疗效与成品形态的关键。一般来说,这三大因素变动性较强,会因为药材种植地区、采集季节、储存效果等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制药企业的检测部门在进行质量测评时,要加强对新药浸出物的测评力度,严格控制药品内杂志含量,确保药物成品的安全性、有效性。
(四)重视对原药材前处理环节研究
制药企业要加强对原药材前处理环节的重视程度,通过规范前处理操作流程、制定操作技术参数、严把净药材质量关,将所有的药材按照《中国药典》提及的炮制方法处理。将药材按药性、种类、名贵程度分门别类,充分考虑到各个药材的特点,采用不同的粉碎切割方法完成前处理工作。
(五)加强对辅料选用的研究认识
制药企业要正视辅料对药品的积极影响,在选用辅料时充分考虑到主药药性,按照标准用量添加辅料,使药品的外观、药性、酸碱度与澄澈度等均达到最佳状态,进一步确保药物成品的安全性与稳定性。
三、结语
综上所述,当前我国的中药制剂工艺研究中仍存在各种突出问题,严重制约着制约企业的发展,威胁着广大患者的健康与生命安全,要想进一步规范制药工艺研究,就必须提升中药制剂工艺申报资料的完整性,加强中试研究的科学合理性审查力度,进一步规范药材浸出物检测标准,重视对原药材前处理环节研究,加强对辅料选用的研究认识,以此促进中药制药行业进一步发展壮大。
参考文献:
[1]杜若飞,洪燕龙,鲜洁晨.关于构建中药制剂工艺设计专家系统的思考[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13(01)
[2]庞楠楠,廖一平,刘虎威.LC-MS及CE-MS技术在中药分析中的应用[J].中国科技论文在线,2009(03)
英文名称:Chinese Traditional Patent Medicine
主管单位: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
主办单位: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
出版周期:月刊
出版地址:上海市
语
种:中文
开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001-1528
国内刊号:31-1368/R
邮发代号: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78
期刊收录:
CA 化学文摘(美)(2009)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2008)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期刊荣誉:
Caj-cd规范获奖期刊
联系方式
1 一种预防和治疗氟、铅,汞、砷中毒的药物及其生产方法,专利号,ZL200410013166.3,商品名“海尔福”,具有促进毒物的排泄功能,用于重金属毒物的防治。
2 治疗糖尿病的中药制剂及其生产方法,专利号ZL2004100131682,商品名“舒糖宝”,具有降血糖功能,用于糖尿病的治疗。本品用果类提取制成,具有安全、有效的特点。
3 一种补血中药制剂及其生产方法,专利号ZL200410013167.8,具有补血镇静、安神的功效,用于血虚引起的失眠、多梦、贫血等症。利用广西特产桂圆、何首乌提取制成。目前,尚有3个新专利在审批过程中。
曾多次出席省级、全国和国际学术会议,研究成果获与会专家的高度评价,如2002年7月出席在美国圣迭戈市第五届国际砷中毒学术会议上,科研产品获美国联邦政府和各高等院校高度关注,要求联合开发,之后有美国密西根州立大学周国荃博士前来合作开发。产品多次在《广西科技活动周》展览会上展出,获参观者高度好评。
2008年广西教育厅将上述3个专利作为专利转化立项,以发挥社会与经济效益。现向社会寻求融资伙伴,真诚合作共同办厂扩大经营。
关键词:清热润燥口服液;ZTC1+1;天然澄清剂
中图分类号:R2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349(2011)08-0076-02
传统的口服液制备多以乙醇为除杂剂,醇沉后药物中的有效成分损失严重;影响药物疗效。ZTC1+1型天然澄清剂用于中草药制剂的生产,澄清速度快,有效成分损失少,生产周期短,制剂稳定性优于水醇法,更利于与提高药品内在质量,同时省去了使用乙醇的费用及浓缩药液与回收乙醇的能源消耗,降低了实际生产成本,具有绿色、低碳、环保的优势[1~2]。清热润燥口服液处方来源于云南省著名老中医的临床验方,由陈皮、桑叶、芦根、麦冬、沙参、茯苓等中药组成,具有燥湿化痰、滋阴润燥、益胃生津之功,长期临床应用治疗效果显著。本论文根据方中药物性质、结合使用需要,采用正交设计,制定出的口服液澄清工艺简便易行、可靠稳定。
1 仪器及试药
1.1 仪器及设备 FA1004型电子天平(上海精密科学仪器有限公司);DZKW-数显恒温水浴锅(上海天平仪器厂);80-ZB离心机(上海安亭科学仪器厂);HJ-恒温磁力加热搅拌器(红杉实验仪器厂)等。
1.2 试药 所用药材均购于云南白药集团天紫红饮片有限公司;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
2 实验方法
2.1 澄清剂的配制 A、B组分分别用水和1%醋酸配制成1%浓度,溶胀后备用。
2.2 澄清工艺参数的确定 根据预实验结果及相关文献资料[3~4],将处方量的药材加一定量的水煎煮提取,选择澄清剂加入量、加入顺序、反应温度、静置时间,进行L934正交实验。结果见表1。
3 实验结果
各取药液50 mL,按表1所列实验,加入澄清剂,离心过滤;滤液醇沉,放置过夜,丙酮洗涤沉淀,干燥后称量所得固体物的重量。结果见表2。
4 结论与讨论
影响纯化效果的因素顺序为C>B>A>D。D因素对实验的影响很小,A因素的2水平与3水平较接近,B因素2水平较1水平更合理,故选A3 B2 C2 D1为最佳澄清工艺。
澄清制备工艺在应用时应注意使用温度,在保证药物稳定性前提下,可在较高温度下使用,同时,2组分的比例很重要,第2组分的加入量通常为第1组分的50%。
5 前景与展望
ZTC1+1澄清剂具有有效、简便、成本低、稳定性强的优点,且经天然吸附澄清剂处理的提取液较澄清,后期处理容易,若能结合大孔吸附树脂、超滤法等先进技术多糖类复方药物进行提取,对多糖的进一步开发利用将有良好的前景。因此,天然澄清剂在中药口服液澄清除杂方面有望逐步取代醇沉法,成为一种广泛使用的纯化工艺。但目前关于天然澄清剂在不同条件下,对不同成分的影响认识还不够充分。此外,药液浓缩比例、澄清剂用量、絮凝温度、搅拌速度等因素对天然澄清剂的澄清效果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在实际应用时须结合澄明度和保留有效成分等方面,通过实验优选最佳工艺参数,从而为工业生产提供依据。随着对天然澄清剂更深入的研究,更多特点、种类的天然澄清剂必定会大量涌现,天然澄清技术会更进一步推动中药制剂工艺技术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段晓颖,王又红,潘白.ZTC1+1天然澄清剂与乙醇用于清热口服液除杂的对比研究[J].中草药,1999,30(5):346.
[2]龚慕辛,贾春伶.天然澄清剂在中药提取液精制中的应用[J].北京中医,2001,(6):43.
[3]王亮亮.ZTC澄清剂对黄姜总皂苷提取液的澄清工艺研究[J].天津科技大学学报,2006,21(4):30~32.
我国药学教育改革的必然需要进入21世纪,全球生物工程和新医药产业伴随着生命科学的突飞猛进,我国的医药产业也持续高速增长,已成为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医药市场之一。但我国仅是一个医药大国,还不是医药强国,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严重缺乏具有创新能力的应用型药学高层次人才。以培养教学科研型人才为主要目标的研究生教育体系,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多元化的要求。社会迫切需要能够结合实际工作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胜任药物生产、质量评价与控制、新药研发等各个方面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药学专门人才。要满足社会对药学高层次人才的新需求,必须通过完善药学学位类型、逐步开展药学(中药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来实现[3]。我国中药行业自身发展的必然需要中药学是我国传统瑰宝,东汉末年的《神农本草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成为中国药学的开端。中医药是我国自然科学领域里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最具优势、最有特色的行业,但是由于整体工程技术水平较低,削弱了中药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如今国际中药市场的80%-90%的份额被欧美日国家占有。与此同时,伴随社会发展和中药产业的快速增长,中药行业职业种类日渐增多和细化,行业对中药人才的需求已从单一走向复合,对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需求越发迫切。中药学迫切需要培养出横跨药学、医学、生物技术、农学等跨学科的高层次人才,实现中药产业的技术性变革与拓展,让中药以崭新的面貌融入市场,造福人类。此外,在21世纪生命科学的发展和回归自然的世界潮流中,中药走向世界适逢大好机遇,同样需要大量的推广、管理等应用型人才。综上所述,设置中药学硕士专业学位,不仅是与国际药学主流教育相衔接的客观需要,同时也适应国内外中医药事业发展对中药学专门人才需求的迫切需要。开展中药学专业学位教育,有利于完善中药学人才培养体系,创新中药学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中药学人才培养质量。从这一高度理解中药学专业学位将有利于该学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发展。
存在问题
近年来,我国相继开展了药学、中药学专业学位设置的研究,如中国药科大学张永泽等在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十一五”学位制度和研究生教育研究课题的支持下开展了药学专业设置的前瞻性与可行性研究[4],为药学(中药学)专业学位的最终设置奠定了理论基础。北京大学药学院提出借鉴临床医学专业学位设置临床药学专业学位,强调应重点培养学生临床用药实践技能,解决临床药学实际问题的能力[5];江西中医学院开展校企联合设置专业学位理论课程,双导师制共同制定培养计划的培养模式[6],均为中药学专业学位开展提供了很好的借鉴。但是,中药学硕士专业学位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必然存在着不少问题。特别是从首批高校实际培养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尤为突出,值得关注。1.起步较晚,重视程度还不够虽然我国已确定了硕士生教育从以学术型人才培养为主转变为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主的战略,但由于中药学学术型人才培养的历史长于专业型人才,前者学生数量也远大于后者,因而社会对学术学位研究生的认同度要高于专业学位研究生。本校调研结果表明,20%的导师、管理干部不知道中药学专业学位;60%的导师、管理干部及学生不了解中药学专业学位的性质与内涵。座谈结果发现,部分导师和企业也表示了对中药学专业学位培养质量能否达到社会要求的忧虑;而学生中也存在因未被学术学位录取,不想放弃学习机会而调剂到专业学位的现象,部分学生对专业学位知之甚少或并不感兴趣。2.缺乏特点,与学术学位区分度不高专业学位与学术学位由于有着不同的培养规格与培养目标,因而在课程设置、实践教学以及导师指导等诸多环节上应有显著的差异。例如,专业学位课程设置应更具有应用性和实践性,即使同一名称课程也因名同而实异,在内容上有所不同,在教学方法上更倾向于技能的培养与实际的操作。培养过程中导师则应根据专业学位的特点进行分类指导,着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应用能力。但调查发现,多数高校专业学位课程教学是与学术型研究生一起进行的,且还无专门的课程教材。此外,对于中药学专业学位论文的形式与内容多数导师与学生还存在着疑虑,这些因素都制约着中药学专业学位的顺利开展。3.评价指标体系尚未建立,培养模式有待不断完善由于多数院校主要以培养研究型人才为主,因而对于专业学位的设置标准、具体环节要求知之甚少,并且无成功经验借鉴,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模式的构建与人才的培养。特别是实践技能培养环节还未出台相应的技能操作大纲与考核评价指标体系是影响中药学专业学位培养工作与质量的最大因素。此外,基地的建设与规范也是制约专业学位发展的重要因素,特别生产、流通等领域缺乏教学设施的建设与规范较为突出。
论文摘要:鉴于中成药质量的严峻现实和中成药生产的特殊性,本文建议加强对中成药生产的事前监督,实行驻厂监督员制度。
Keywords:traditionalChinesePatentmedieines;inProeesssuPervision;systemofstayinfaetorysuPervisors
Abstract:IneonsiderationofhequalityoftraditionalChinesePatentmedicinesandthePeeuliarityoftheir
ProduetionhisPaPersuggeststhatinProeesssuPervisionoftheProduerionshouldbestrengthenedandthesystemofstayinetorysuPervisorsbeadoPted.
近年来,随着《药品管理法》及其配套法规的相继颁布实施,我国药品监督管理工作不断加强,药品的总体质量水平显著提高。然而,各类药品的质量情况仍很不平衡,特别是中成药的问题突出,函待解决。
在同样的监督条件下,中成药质量为何未能与其他药品的质量同步提高?无疑是因为中成药生产具有某种特殊性。下面谨以笔者管见,就其特殊性及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采取的对策,作一探讨。
一、中成药生产的特殊性
目前,中成药生产在科学化和标准化方面,均存在较大的差距。这就是中成药生产的特殊性所在,也是中成药质量上不去的根本原因。
1.科学化方面:工艺技术比较粗糙,生产条件相对落后。这是某些剂型的部分质量指标至今难以过关的重要因素。如口服制剂的卫生学不达标问题,丸剂的重量差异及水份超限度问题,酒剂的沉淀问题,片剂、冲剂、糖浆剂易变质问题等。
2.标准化方面:现行中成药质量标准多数不够完善,产品质量的技术监督存在盲区。《中国药典》1990年版一部收载中药制剂275种,仅有24种规定了含量测定项目,鉴别项虽大半品种均有规定,但也仅能对部分有效成分加以定性。近年我们在监督检查和原药材抽验中,曾多次发现并查处将假劣药材投料生产的案例。一家颇具规模的中药厂竟以“代加工”为名,从某公司把本厂几年前生产的几十件已部分变质的中药片剂收回,洗去糖衣,准备改头换面,印上新批号重新出售,被我们及时发现查处而未得逞。
二、加强中成药生产的事前监督
在基层药品监督管理工作中,事后处理(假劣药品的查处)手段目前已得到了普遍高度的重视和比较充分的运用,而事前监督(假劣药品产生前的预防性监督)则尚未引起足够的注意,在监督机制中仍处于次要的地位。
事后处理作为一种重要的监督管理手段,固然是十分必要的,但它有其自身的弱点。即便在有完善的检验依据和条件的前提下,它也只能有限地发现和处理已经产生了的假劣药品。因而是一种被动的、消极的管理手段。只有大力加强对中成药生产的事前监督,切实在中药生产企业中推行GMP,加快中成药生产的科学化、标准化进程,逐步消除“病因”同时辅之以对制售假劣药品行为的严厉查处,标本兼治,才能堵住假劣中成药的源流,促进中成药质量的提高。
三、实行驻厂监督员制度
如何加强中成药生产的事前监督?笔者认为,除了应进一步严格中药生产企业及产品的审批外,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是实行驻厂监督员制度。
1.实行驻厂监督员制度,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才能及时、全面、真实地发现并解决问题,加速GMP的推行,真正做到有法必依、违法必究,从而防止假劣药品产生和流入市场。
2.实行驻厂监督员制度,可克服事后处理的局限性,消除中成药技术监督盲区。事后处理包括假劣药品的“查”和“处”两个过程,处理必须以查出为前提。但中成药不同于其他药品,后者基本可根据检验结果判定真假优劣,而中成药则因标准不完善,成分与处方不符的假劣药品多数难以通过检验发现。由于中成药所含成分的复杂性,要求在短期内使标准全面得以完善是不现实的,因而消除技术监督盲区的唯一有效办法是通过驻厂监督员实施投料监督,尤其是贵重药材的投料监督。
3.实行驻厂监督员制度,可克服事后处理的随机性,直接把住药品质量第一关。发现假劣药品,主要靠药品质量检查和抽验,但检查不可能每个单位天天查,抽验也不可能每个品种批批抽,均有极大的随机性。某厂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卫生学自检不合格而出厂的成药竟达30余批,到发证验收时查该厂自检报告单才被发现。如果实行了驻厂监督员制度,这种违法行为是完全可以被及时发现和制止的。
口服药物的吸收主要在小肠部位,目前,研究药物肠吸收的体外模型有理化模型和生物模型。理化模型[1-2]有数学模型计算推导的方法、磷脂膜色谱法、平行人工膜法;生物模型有离体组织模型(刷状缘囊泡BBMV、外翻肠环法、扩散池法、外翻肠囊法)、在体动物模型(在体肠段灌流技术、肠肝血管灌流、细胞模型)。这些方法利用统计学拟合药物的多项参数(油/水分配系数logP、极性等)与小肠吸收的相关性,作为不同药物吸收评价的筛选模型。这些模型都有其自身的优缺点,具体应用需视药物性质和实验目的而定。其中,在体肠段灌流技术通过测定药物经过肠段后从灌流液消失的量来估计药物渗透系数(Peff)[3]。具有以下优点:①容易通过控制或改变实验条件来观察药物在肠中的整个消除过程和影响因素;②不切断血管及神经,测得的吸收速率等指标与体内法相近,比离体法更接近机体内的真实吸收;③可提高组织存活率和增加取样点;④能避免胃内容物、消化道固有运动等的生理影响;⑤既可用作药物吸收研究亦可用作稳定性研究;⑥比重分析或在回流液中加入无吸收标记物分析小肠水分转运对药物浓度的影响;⑦方法操作简便,准确性较高。笔者现就在体肠段灌流技术及其在中药口服吸收研究方面的应用作一综述。
1 在体肠段灌流技术与药物体内吸收的相关性
小肠吸收模型适用与否取决于由模型测得的参数(如通透性)是否与体内测得的参数(如吸收)之间有较好的相关性,如果存在相关性,则可以用通透性作筛选指标。Zhao YH等[4]通过对158种药物的研究表明,鼠小肠吸收模型与人类小肠吸收模型相似,用鼠小肠吸收模型所得的数据能够有效应用于人类小肠吸收的预测。
Lennernas H 等[5-7]列出了具不同吸收特点的化合物,对在体鼠肠段灌流模型(A)和人体内空肠局部灌流模型(B)测得的有效Peff进行了测定。被动扩散化合物的Peff值,B比A平均高3.6倍;而对于载体转运化合物,差异波动较大,如D-glucose的转运,B比A要高10倍,但L-dopa的转运,B比A仅高2倍。这表明不同物种吸收载体转运化合物的机制可能有所不同。对于被动转运化合物,尽管A与B测得的结果间存在量的差异,
但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均能很好地反映化合物的吸收情况,故适用于这类化合物的吸收研究和评价。对于载体转运化合物,2个模型测得结果间差异波动较大,尽管如此,A和B模型测得的Peff值仍能很好地预测这类化合物在人体内的定量吸收情况。
Cao X等[8]也通过研究一些药物在人体肠吸收和鼠在体肠段灌流吸收的相关性得出结论,大鼠和人对被动扩散药物有着相似的肠吸收过程和转运表达模式,鼠在体肠段灌流模型可以被用于预测口服药物在人体小肠的吸收。Salphati L等[9]在研究14种化合物时,发现在体肠段灌流模型比细胞模型所得的渗透系数更接近人体的吸收参数,可以更加精确地预测药物在人体中的吸收。
2 在体肠段灌流技术应用概况
在体肠段灌流技术在中药肠吸收方面的研究热点目前主要集中在对黄酮类、苷类及生物碱吸收机制的研究,对挥发油、多糖及其它化合物的研究也有报道。研究中药单体成分的报道有:阿魏酸哌嗪、川芎嗪、槲皮素和芦丁、葛根素、连翘苷、隐丹参酮、丹参酚酸A、丹参酮ⅡA、灯盏花素、西红花苷-1、红花黄色素、石杉碱甲、芍药苷、三七皂苷R1和人参皂苷Rg1、水飞蓟宾、小檗碱、盐酸青藤碱、氧化苦参碱、原儿茶醛、黄芩素和黄芩苷、莲心碱、绿原酸等。研究中药提取物的报道有:银杏总黄酮苷、厚朴提取物、地黄寡糖、西红花苷、莪术油、山楂酚等。研究中药制剂的报道有:苏子油乳剂、W/0/W型甘草酸单铵盐复乳、大蒜油及其包合物、丹参酮ⅡA固体脂质纳米粒、灯盏花素磷脂复合物、六味地黄多糖、桂枝茯苓胶囊、姜黄素自微乳化浓缩液、异甘草素脂质体等。
3 在体肠段灌流技术在中药吸收研究中的应用
3.1 用于研究中药药物的吸收动力学和吸收机制
Lafay S等[10]用在体大鼠肠灌流模型研究绿原酸在肠中是以原形吸收,还是水解后被吸收。结果显示,绿原酸一部分以原形吸收,也有一部分水解后吸收,与大多数黄酮类化合物不同的是被吸收的酚酸很少在胆汁和肠内排泄,生物利用度主要由绿原酸被摄取进入黏膜时的形式所决定。
有文献报道,用此模型研究丹参有效成分的吸收,发现丹参的脂溶性成分丹参酮ⅡA、隐丹参酮在大鼠小肠的吸收存在饱和现象,并且加入P-糖蛋白抑制剂后,可降低对药物的外排作用,增加药物吸收,其转运机制类似于主动转运;而对丹参的水溶性成分丹参酚酸A吸收机制进行考察,发现丹参酚酸A在小肠中的吸收机制为被动扩散[11-13]。
3.2 用于研究处方剂型因素对吸收的影响
灯盏花素是一种天然黄酮类药物,有活血化瘀、通经活络的功效,临床上广泛用于心脑血管病的治疗,但由于水溶性和脂溶性不高,口服生物利用度较低。为了提高生物利用度,唐氏等[14]考察自制的灯盏花素磷脂复合物与普通粉剂在大鼠小肠在体吸收的特性,发现磷脂复合物剂型可明显改善灯盏花素的实验性肠吸收。
异甘草素是甘草黄酮中重要的黄酮化合物,具有较强的生理活性,有抗氧化、抗溃疡、解痉等作用,并且有抗癌活性,是潜在的预防和治疗肿瘤药物。王氏等[15]利用在体肠段灌流模型,发现将异甘草素制备成脂质体后,显著增加了异甘草素的在体小肠吸收,其相对生物利用度提高到129.3%±9.11%。
3.3 用于吸收过程药物相互作用的预测
许多研究表明,中药配伍有减毒增效作用,至今为止,中药配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研究配伍改善活性成分的溶出和药理效应上。廖氏等[16]从吸收的角度研究中药的配伍原理,通过研究桂枝茯苓胶囊中苦杏仁苷、芍药苷、丹皮酚等主要的3种成分在大鼠的肠吸收性质,了解中药组方对吸收的作用。结果显示,桂枝桃仁提取物中的苦杏仁苷,白芍、牡丹皮提取物中芍药苷的吸收参数显著少于桂枝茯苓胶囊内容物中的相应成分的吸收参数,提示中药配伍可能对某些活性成分的吸收有促进作用。
Zhong Zuoa等[17]利用大鼠在体肠段灌流模型、细胞模型和体内模型,研究了山楂中黄酮类提取物金丝桃苷(HP)、异槲皮苷(IQ)和表儿茶素(EC)的口服吸收机制,以及这几个成分在吸收过程中是否存在相互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这3种成分在各个模型中的渗透性有限,其中EC和IQ在大鼠在体肠段灌流模型中有着较广泛的代谢途径,并且3种成分在吸收过程中没有明显的相互作用。
3.4 用于筛选吸收促进剂
许多水溶性大分子药物,如蛋白质和肽类,由于其亲水性及大分子结构,不能穿过肠黏膜,吸收效果不佳。提高大分子药物肠吸收的有效方式之一就是与吸收促进剂同时给药。葛根素循环溶液在不加吸收促进剂的情况下,在大鼠肠道内的吸收速率常数较小,吸收较慢(4 h吸收率仅为20%左右)。原因可能是其水溶性和脂溶性较小,不易透过生物膜所致。周氏等[18]发现,表面活性剂(吐温80,泊洛沙姆F68)的存在对葛根素在大鼠肠道的吸收有促进作用,其中1%泊洛沙姆对葛根素的肠道吸收促进作用尤为显著,使药物在大鼠肠道上段的吸收百分率增大了12.6%,在肠道下段的吸收百分率增大了8%。
Liang F等[19]用该模型研究了人参中主要成分三七皂苷R1和人参皂苷Rg1的吸收机制,结果指出,人参口服给药生物利用度相对较低,两种成分的最佳吸收部位在十二指肠;考察吸收促进剂的选择发现,卡波姆和冰片能显著提高两种成分的渗透系数,并显示促进剂可以促进人参的吸收并提高它的生物利用度。
3.5 用于确定药物在肠腔吸收的最适pH值和最佳吸收部位
肠腔pH是影响药物吸收的重要因素之一,采用在体肠段灌流模型,用不同pH的转运介质进行药物吸收的研究,比较不同pH值下药物渗透系数的大小,可确定药物吸收的最佳pH值。
人体及动物的肠液pH值均为碱性,灯盏花素为黄酮类化合物,在酸性环境中溶解度较差。丁氏等[20]考察在不同pH值条件下灯盏花素的肠吸收,发现pH值7.0以上环境,药物的吸收未见明显差异,pH值6.4环境中药物的吸收较低。宋氏等[21]对川芎嗪进行了考察,发现药物浓度对吸收速率无影响,在pH 7.8~5.4范围内,随药液pH值的增大,药物的吸收速率显著增加;药物在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的吸收较好,在结肠的吸收较差;川芎嗪在肠道的吸收呈一级动力学过程,吸收机制为被动扩散。
3.6 为口服新制剂的开发研究提供生物药剂学基础
Hannan JM等[22]利用鼠在体肠段灌流模型研究车前草水提液,发现其能通过抑制葡萄糖在肠中的吸收从而降低糖尿病患者的血糖,从而为糖尿病治疗提供了新的有用的有效部位。
很多药物自身的口服生物利用度不高,但其代谢产物的生物利用度可显著改善。黄芩苷及其苷元——黄芩素是黄芩的主要活性成分,具有抗氧化、抗辐射、抗菌、抗病毒、抗肿瘤等广泛药理活性。研究表明,黄芩苷可被肠内菌群酶水解为黄芩素,黄芩素在体内可快速还原为黄芩苷,即黄芩苷为黄芩素的复原型前体药物。目前,市售黄芩口服制剂多以黄芩苷作为主要成分,且生物利用度均不理想,刘氏等[23]利用在体肠段灌流模型对黄芩苷和黄芩素肠吸收进行研究,发现黄芩素在肠各个部位的吸收均明显优于黄芩苷,提示黄芩素比黄芩苷更适于制成口服吸收制剂。黄芩素吸收较快,胃、肠吸收半衰期小于1.41 h,若制成普通制剂,给药频率可能较高,鉴于它具有广泛的吸收窗,提示可将其制成口服缓释或控释制剂,以延长其小肠停留。
4 结语
在体肠段灌流技术是研究中药吸收的一种简便、快捷、可行的模型,广泛应用于中药药物吸收机制、体内药代动力学特征、药物配伍机制等领域的研究,在中医药理论和方法学基础上,为一些口服新制剂的开发研究及其临床应用提供了生物药剂学的基础,为中药制剂物质基础成分的吸收过程研究探索了新的思路和新的途径。从中药方剂中抽取出一些基本单元,即已经肯定药效作用的中药成分或部位进行肠吸收的过程、性质和机制的研究,包括提取工艺、处方及制剂技术、剂型等因素对这些成分的在吸收过程中的作用和影响,从肠吸收的角度阐明中药配伍的科学内涵和合理性,有预见性地针对吸收性质不良的中药成分或其制剂提出新的口服剂型方案,将对中药口服剂型的发展和走向世界起到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Stenberg P, Bergstrom CA, Luthman K, et al. Theoretical predictions of drug absorption in drug discovery and development[J]. Clin Pharmacokinet,2002,41(11):877-899.
[2] 沙先谊,方晓玲.预测药物小肠吸收的数学模型和细胞模型[J].中国药学杂志,2003,38(12):973-976.
[3] Amidon G, Sinko P, Fleisher D. Estimating human oral fraction dose absorbed:a correlation using rat intestinal membrane permeability for passive and carrier-mediated compounds[J]. Pharm Res,1988,5(10):651.
[4] Zhao YH, Abraham MH, Le J, et al. Evaluation of rat intestinal absorption data and correlation with human intestinal absorption [J]. European Journal of Medicinal Chemistry,2003,38(11):939-947.
[5] Lennernas H, Palm K, Fagerholm U, et al.Comparison between active and passive drug transport in human intestinal epithelial (Caco-2)cells in vitro and human jejunum in vivo[J]. Int J Pharm, 1996,127:103-107.
[6] Lennernas H, Nylander S, Ungell AL. Jejunal permeability:a comparison between the ussing chamber technique and the single- pass perfusion in humans[J]. Pharm Res,1997,14:667-671.
[7] Fagerholm U, Johansson M, Lennernas H. Comparison between permeability coefficients in rat and human jejunum[J]. Pharm Res, 1996,13:1336-1342.
[8] Cao X, Gibbs ST, Fang L. Why is it challenging to predict intestinal drug absorption and oral bioavailability in human using rat model[J]. Pharm Res,2006,23(8):1675-1686.
[9] Salphati L, Childers K, Pan L, et al. Evaluation of a single-pass intestinal-perfusion method in rat for the prediction of absorption in man[J]. J Pharm Pharmacol,2001,53(7):1 007-1 013.
[10] Lafay S, Morand C, Manach C, et al. Absorption and metabolism of caffeic acid and chlorogenic acid in the small intestine of rats[J]. Br J Nutr,2006,96(1):39-46.
[11] 毕惠嫦,关 溯,陈 孝,等.隐丹参酮在小肠吸收机制的实验研究[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05,21(2):107-110.
[12] 张向荣,潘卫三.丹参酚酸A在大鼠小肠的吸收动力学研究[J].沈阳药科大学学报,2002,19(1):14-17.
[13] 袁 媛,蒋学华,周 静,等.丹参酮ⅡA在大鼠体肠的吸收机理[J].华西药学杂志,2002,17(4):246-248.
[14] 唐晓荞,杨祥良.灯盏花素磷脂复合物改善大鼠小肠吸收的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05,30(3):222-225.
[15] 王 奇.导甘草素脂质体的研究[D].沈阳药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 47-58.
[16] 廖正根,平其能,萧 伟,等.桂枝茯苓胶囊中有效成分的大鼠在体肠吸收研究[J].中国天然药物,2005,3(5):303-307.
[17] Zhong Zuoa, Li Zhanga, Limin Zhoua, et al. Intestinal absorption of hawthorn flavonoids-in vitro,in situ and in vivo correlations[J]. Life Sciences,2006,79(26):2 455-2 462.
[18] 周冬菊,赵会英,杨英禄.大鼠小肠对葛根素吸收的动力学研究[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2006,33(5):106-112.
[19] Liang F, Hua JX. Absorption profiles of sanchinoside R1 and ginsenoside Rg1 in the rat intestine[J]. Eur J Drug Metab Pharmacokinet,2005,30(4):261-268.
[20] 丁江生,张钧寿,曹立菊.灯盏花素大鼠小肠吸收特性的研究[J].中国药科大学学报,2003,34(1):65-69.
[21] 宋洪涛,谢 彤,康鲁平,等.川芎嗪大鼠在体肠吸收动力学[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5,25(10):905-907.
[22] Hannan JM, Ali L, Khaleque J, et al. Aqueous extracts of husks of Plantago ovata reduce hyperglycaemia in type 1 and type 2 diabete by inhibition of intestinal glucose absorption[J].Br J Nutr,2006,96(1):131-137.
[关键词] 中药凝胶剂;释药机制;渗透促进剂;质量控制
中药凝胶剂是一种新型的中药外用制剂,具有涂展性好,无油腻感,易于清洗,透皮吸收好等特点。凝胶剂系指药材提取物与适宜基质制成的、具有凝胶特性的半固体或稠厚液体制剂[1]。中药凝胶剂常用于皮肤或黏膜给药,用于抗炎镇痛、抗菌抗病毒、局部止血等[2-3]。目前,中药凝胶剂研究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在医院制剂中广为应用。本文对中药凝胶剂近年的研究进展概述如下职称论文:
1 基质材料
中药凝胶的基质材料根据其性能不同,可分为水性凝胶基质与油性凝胶基质。水性凝胶基质的构成一般为水、甘油或丙二醇与纤维素衍生物、卡波姆和海藻酸盐、西黄蓍胶、明胶、淀粉等;油性凝胶基质则由液状石蜡与聚氧乙烯或脂肪油与胶体硅或铝皂、锌皂构成。必要时可加入保湿剂、防腐剂、抗氧剂、透皮促进剂等附加剂[1]。不同的基质材料的释药特性和临床应用不同,因此,需结合药物特性和临床应用选择合适的基质材料。目前,水溶性凝胶基质应用较多,主要代表为卡波姆及纤维素类。
李秀青等[4]以卡波姆940、PEG4000、甘油为基质制,以辣椒碱,苦参碱为主药,研制了瘢痕止痒凝胶,药效学实验表明其烧伤烫伤愈后瘢痕止痒及各种皮肤瘙痒症具有较好的效果。王芊等[5]制备丹参酮凝胶,以羟丙基纤维素、卡波姆、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为混合基质,不仅使凝胶剂的黏附力得到了提高,还可对丹参酮的释药速率在一定范围之内进行调节。张小军等[6]以卡波姆940为基质制备了复方芦荟凝胶剂,涂展性好,无油腻感,易于清洗,透皮吸收好,治疗痤疮效果良好。王雷等[7]以壳聚糖和卡波姆为基质制备黄芩苷凝胶,以达到局部迅速给药、避免胃肠道对药物的降解及肝脏的首过效应的目的并起到长效、缓释的作用。张蜀艳等[8]用正交实验对麻疯树酚凝胶的最佳配方进行了筛选,以卡波姆为基质制备的凝胶剂,光滑细腻,释药快且稳定。
基质材料的选择对于制剂中药物的释放有着重要的影响。陈秋红等[9]以离体鼠皮为屏障,采用改良的Franz扩散池法,以秋水仙碱为检测指标比较了3 种基质对秋水仙碱凝胶体外透皮速率的影响,结果为以Carbomer为基质的秋水仙碱凝胶体外透皮速率最高,其次为HPMC基质凝胶,CMC-Na基质凝胶体外透皮速率最低。
2 释药机制
中药凝胶剂释药机制复杂,受较多因素影响。一般情况下,亲水凝胶骨架中药物的释放符合Fick定律,可以用Higuchi动力学方程描述其动力学过程。张蜀艳等[8]为比较不同浓度各基质对麻疯树酚释药的影响,采用透析膜扩散法进行体外释药实验,结果发现麻疯树酚凝胶剂释药过程符合Higuchi方程。梁学政等[10]采用Franz扩散池,以离体小鼠皮肤为透皮屏障,进行双柏凝胶剂中大黄素体外透皮吸收的实验,结果表明大黄素体外经皮吸收符合Higuchi动力学过程。有时凝胶剂中的药物具有溶出控制的特征,呈恒速释放,或符合其他模式,用Fick扩散机制无法解释。这种非Fick扩散模式可能是由于凝胶溶胀前沿移动后,聚合物松弛产生的。如以卡波姆为基质材料时,可以零级动力学释放药物。付毅华等[11]采用改良Franz扩散池,以离体小鼠皮肤为透皮屏障,以青藤碱为指标性成分,研究祛风止痹凝胶剂体外渗透性,结果表明青藤碱经皮吸收过程为零级动力学过程。
3 渗透促进剂的研究应用
经皮给药制剂研究必须首先解决药物对皮肤的穿透性和透皮速率的问题。除少数剂量小且具有适宜溶解性的小分子药物外,大多数药物的透皮速率都无法满足治疗需要。因而提高药物的透皮速率是开发经皮给药系统的关键[12]。经皮吸收促进剂能加速药物穿过皮肤。常用经皮吸收促进剂主要有有机酸、脂肪醇类、表面活性剂、氮酮、醇类化合物、角质层保湿剂、精油等。方世平等[13]以离体小鼠鼠皮为透皮屏障,采用改进Franz扩散池装置,对不同浓度的薄荷脑和氮酮对姜赤凝胶剂体外透皮作用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浓度薄荷脑和氮酮均有促进姜赤凝胶剂中芍药苷透皮的作用,其促渗透作用强弱顺序为:10%薄荷脑>7%薄荷脑>13%薄荷脑>4%薄荷脑>1%薄荷脑,9%氮酮>7%氮酮>5%氮酮>3%氮酮>1%氮酮。薄荷脑浓度在1%~10%之间时,对芍药苷的促渗透作用与薄荷脑浓度呈正相关,但薄荷脑浓度超过10%后其促渗作用反而下降。陈秋红等[9]以离体昆明小鼠皮为屏障,采用改良的Franz扩散池法,对加入了不同透皮促进剂的秋水仙碱凝胶的体外透皮速率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透皮促进剂促进秋水仙碱体外透皮的强弱顺序为:丙二醇>冰片>氮酮>薄荷油,并且秋水仙碱凝胶体外透皮释药符合Higuchi动力学过程。
4 质量控制研究
中药凝胶剂的质量控制项目主要有性状、鉴别、pH值、含量测量、刺激性、稳定性及微生物限度检查等。目前多采用HPLC法进行含量测定,而稳定性检查则主要包括离心、耐热耐寒实验及室温留样观察等。罗毅等[14]以卡波姆940为凝胶基质制备柏竹凝胶,建立了质量标准。不但对柏竹凝胶的性状、鉴别进行了研究,并对其进行了稳定性考察。分别将柏竹凝胶进行了离心,在55℃和-4℃进行耐热耐寒实验,结果未出现分层、沉淀、变色等现象,并将柏竹凝胶室温保存6个月,其质量无变化,表明其所制备的柏竹凝胶稳定。王芊等[5]制备了丹参酮凝胶,并对其质量进行了全面考察,应用HPLC建立了丹参酮ⅡA的含量测定方法,通过离心、耐热耐寒实验及室温留样观察等考察了凝胶的稳定性,结果表明丹参酮凝胶稳定。孙栋梁等[15]通过薄层色谱法对盆炎净凝胶剂处方中赤芍、丹参、延胡索进行了鉴别,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盆炎净凝胶剂中芍药苷的含量,建立盆炎净凝胶剂的质量标准。
5 展望
中药凝胶剂是一种新型的外用制剂,同时具有使用方便、舒适、生物相容性好等多种优点,适用于皮肤及黏膜给药,不仅可避免首过效应对口服给药的影响,还可减轻药物的不良反应,符合中医的“内病外治”的理念。中药凝胶剂制备工艺简单,可容纳中药复方的极细药粉、提取物等,便于推广应用,可作为改进中药传统外用制剂的一种选择。但目前由于中药凝胶剂基础研究薄弱,尚存在较多问题,如中药凝胶可选用的基质材料少,尚满足不了日益多样化的需求。另外由于中药的特殊性,其成分复杂、含量低,且相互干扰,不便于分析检测。这些都要求加强中药的基础研究,尽可能明确中药的有效成分和作用机制,充分利用新技术、新方法对中药进行提取、分离、纯化,提高制剂的质量,使中药凝胶剂发挥更大的防病治病作用。
[参考文献]
[1]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国药典一部[S].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附录12.
[2]林吉,高卫东,叶其馨.浅谈中药凝胶剂的研究和应用[J].江西中医药,2005,36(271):60-61.
[3]曹红.凝胶剂在中药制剂中的研究进展[J].中华实用医学,2005,7(4):5-7.
[4]李秀青,魏萍,孙燕,等.疤痕止痒凝胶的制备及药效学研究[J].解放军药学学报,2008,24(5):411-414.
[5]王芊,曾玲,沈汶华.丹参酮凝胶剂的研制及质量控制[J].中国现代应用药学,2006,23(1):80-82.
[6]张小军,陈丽梅.复方芦荟凝胶剂治疗寻常型痤疮的临床疗效观察[J].岭南皮肤性病科杂志,2008,15(3):146-147.
[7]王雷,王学艳,周雪琴,等.黄芩苷凝胶设计与体外透皮性能的研究[J].中草药,2008,39(10):1502-1504.
[8]张蜀艳,梁慧,颜钫,等.麻疯树酚凝胶剂的制备及体外释药性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09,20(8):1896-1897.
[9]陈秋红,侯世祥.不同基质和透皮促进剂对秋水仙碱凝胶剂体外透皮特性的影响[J].华西药学杂志,2005,20(6):521-523.
[10]梁学政,奉建芳,陈惠红,等.双柏凝胶剂中大黄素体外透皮吸收的实验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10,21(1):160-161.
[11]付毅华,杜华碧.祛风止痹凝胶剂的制备及体外渗透性研究[J].医学信息,2009,22(10):2221-2222.
[12]董方言.现代使用中药新剂型新技术[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300-307.
[13]方世平,孙曼春,王智勇,等.月桂氮酮和薄荷脑对姜赤凝胶体外透皮吸收的影响[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6,26(3):280-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