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情景式教学法论文

情景式教学法论文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情景式教学法论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情景式教学法论文范文第1篇

一、问题探究式教学法提出的理论依据

教育部颁发的新的高中历史教学大纲指出:“高中历史教学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学习能力,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和运用学习历史和认识历史的基本方法,增强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的能力”;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也强调,高中历史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在多样化、多层次、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培养主动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在探究历史问题的过程中善于独立思考和交流合作,切实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实施素质教育,确保新课程改革顺利进行,就要通过问题探究式教学活动等途径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应用知识的实践机会,让历史教学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二、问题探究式教学法在历史课堂中的运用策略

1.再现历史情景,激发探究欲望。历史学科具有时间、空间、人物的特定场景,老师应有意识地引入具有一定感彩、形象具体的历史场景,让学生有切身的体验与感悟,激发学生探究欲望。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前精心选好情景资料,把学生带入历史氛围之中。如:在讲《三国鼎立》之前,从《三国演义》的历史电视剧中精心选择一组人物画面,如曹操、刘备、孙权、董卓、袁术、吕布、孙策、周瑜等神态各异、各具魄力,又为学生耳熟能详的历史人物。从右到左缓缓地出现在屏幕上,仿佛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向你走来,同时出现小说中最经典的几句诗词“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并将几句诗句依次打在屏幕下,再现《三顾茅庐》、《草船借箭》、《火烧赤壁》等片断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可视性,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兴趣很浓。学生在观赏中体验历史情感,把各种感官都应用到学习过程中来,可以保证具备各种记忆和思维类型的学生都能积极地感知历史,使学生自然进入探究角色。在学生观看影视资料的同时,教师要适当引导,特别是针对学生所提出的问题进行引导,使他们能有所收获,有所侧重。

2.组织活动课。让学生在交流与合作中学会探究。新课程改革中活动课正是以“讨论发掘问题”的形式出现,很适合探究式教学的运用。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收集材料、分析信息、提炼思维、寻求答案、展开讨论,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问题的能力。

3.实地考察,培养探究能力。历史问题纷繁复杂,除中学教科书中提及的一些历史大事可作进一步探究外,民间故事、神话传说、民间谚语、民俗习惯、人文景点等等的背后都有值得挖掘的历史知识,教师要善举多方面的事例,开拓学生的思维,先让他们就自己的知识获取程序展开积极的讨论,以丰富和完善自己和他人的选项。在确定研究项目之后,教师要指导学生搜集各种相关资料,有关史志、典籍、丛书、辑录、论文、传记、日志、实物及影印件都属搜集范围,学生可去互联网、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等处查寻,而后指导学生实地考察。

4.撰写小论文,巩固探究成果。为加强对探究成绩的巩固,检验探究效果,教师要根据教材要求和学生合作探究情况,简要归纳概括讨论要点,或给学生提供一定的背景材料、参考书目,要求学生撰写小论文表明自己的观点。还可组织学生参观历史博物馆、游览家乡名胜古迹,写观后感,或编历史剧本,所写内容只要是依据材料,观点鲜明即可。然后要求学生能举一反三,解决类似和相关的问题。

三、问题探究式教学法在历史教学中的作用

1.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探究式学习”强调学生通过自主参与一些类似于科学家从事科研的学习活动,获得亲身体验和产生积极情感,逐步形成一种在日常学习与生活中喜爱质疑、乐于探究、努力求知的心理倾向,产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且有所发现、有所发明,甚至有所创造的积极欲望。

2.学会分享与合作。合作的意识与功能是现代人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为了完成探究任务,学生离不开组内合作。合作学习可使每个学生平等地参与学习,并有充分发言和表现自己的机会。合作学习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和主动探究,学生的进取意识、创造意识和竞争意识能较好地得到强化。合作学习可真正使每个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人格受到尊敬,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学生间的交流与合作缺少充分的机会与条件,探究性学习提供了一个有利于沟通与合作的良好空间,学生得以在这个过程中发展乐于合作的团队精神,学会交流和分享研究的信息创意及成果,并在欣赏自己的同时,也学会欣赏别人。

3.提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探究式学习的过程围绕着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而展开,经过学生直接参与研究并最终实现问题解决而结束。学生在探究性的学习过程中,会激活自己各科学习中的知识储存,通过解决实际问题的探索性活动,提高综合应用能力。

4.帮助学生形成自主的学习能力。学生有成效的学习从本质上来说是学生自主学习的结果,教师上课的目的不只是传授知识,更主要的是引导学生建立起有效的自主学习机制。今天,终身学习已成为当今世界基本的教育理念。因此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精神与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在布置研究任务时,要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要教会学生“会学”。

情景式教学法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音乐教育;体验式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3-256-1引言

著名音乐家冼星海说过:“音乐是人生最大的快乐,音乐是生活中的一股清泉,音乐是陶冶性情的熔炉。”作为一名音乐教育工作者应该做的是:让清泉般的音乐流得更欢,让熔炉般的音乐烧得更旺。我们最大的快乐是让每位音乐学子不断接触音乐、参与音乐,让他们能在音乐的殿堂走得更加辉煌。在教学活动中,常用的教学手段有情境教学法、互动式教学法、体验式教学法等,其中体验式教学法最具启发性。

一、 体验式教学法概念

体验式教学法指在教学活动中为了达到教学目的,从教学内容出发,引入、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或氛围,以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快而准地理解教学内容,以促进他们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教学方法。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怎样能让学生主动的、积极地、愉快的融入教学活动中呢?在音乐教学中能让学生的审美价值得到提高?这些问题,笔者认为在学习音乐的初始阶段,运用体验式教学法能取得不错的成果。

体验式教学法要求创设的情境要使学生感到轻松愉快、心平气和、耳目一新,促进学生心理活动的展开和深入进行。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对初学者而言,有这些愉快的情境氛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对音乐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课堂教学的实践也使人深深感到:欢快活泼的课堂气氛是取得优良教学效果的重要条件,学生情感高涨和欢欣鼓舞之时往往是知识内化和深化之时。音乐教学不仅是局限与教师在课堂上讲解演示,还需要有学生的互动与配合,没有学生参与的过程,就难以形成真正的音乐教学。由此可见,音乐体验式教学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也有利于培养初学者的审美观。

二、 “音乐体验式教学”的实施策略

(一) 情景体验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时常会听到演说家的各种演讲,很多时候都会有一个相同的场景――让大家闭上双眼,听一段感人肺腑的话或是听一段催人泪下的音乐,这些都是情景体验的经典场合,这样的演讲方式常常会取得超乎想象的成功。在音乐教学过程中,也可以采用同样的方式,促进学生对音乐的学习,以发挥情景体验教学的作用。

在开始的时候,教师可以选择学生熟悉的儿歌作为引导,例如儿歌中的经典曲子《小红帽》,教师可以创设一些“独自走在乡间的小路上”“太阳下山”“糕点”“和妈妈一同进入甜蜜梦乡”等等场景,将这些图片放入教学活动中,有助于学生将图片场景与歌词及情感表达出来。让学生对歌曲中各情节能在脑海里再现,这样的教学方式有极强的感染力,使得一首曲子的人文性得到更好地体现。

(二) 参与体验

参与体验也是常说的互动体验,教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离不开学生与学生的互动,只有让学生参与到学习中,这样的教学才能实现其价值。参与体验,需要让学生全身心的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亲身的去体验、领悟、探寻音乐带给人的心灵感受,这样才能理解和掌握音乐知识和技能,实现对音乐作品的二度欣赏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创作。上面的情景体验法中也需要参与体验的融入,学生能全身心的参与其中,去体验各音乐作品的场景。

(三) 沉浸体验

这一教学方式对教师的要求非常高,对学生的意义也是最大的,要求教师选择合适的歌曲、选择恰当的时间对学生进行沉浸体验的教学。沉浸体验式教学能让学生全身心的融入到作品中去感受作曲的灵魂与意境,能真正感受到音乐的美,提高自身的审美意识与价值。沉浸体验还需要学生对音乐有浓厚的感情基础与广泛的兴趣爱好,在音乐体验时有较高的领悟能力,能随着音乐的节奏感受到作者作曲时的感情。这对学生的发展有极大的促进作用,不管音乐的忧伤与快乐,都能给学生带来心灵深处的享受,对教师来说这也是成功的教学。

(四) 编创体验

学生学习到适当程度时,教师可以安排学生进行创编体验,这一教学方式主要在于考验学生的创新能力,不需要有特别高的创作水平或是大量知识。可以采用分层次的进行创编体验,对小学生可以结合游戏法,对高年级学生可以开展比赛会“小型音乐会”等形式,考验学生的创新能力。不论什么方法,其目的都是调动学生主动创新的意识,积极参与到音乐教学活动中来,教师要给学生更多的鼓励,让学生感受到音乐带给人的。在评定时可多方面的评价,而不是一味的都是优秀奖,对需要在某方面改进的学生,用委婉的语气建议。在某方面有特点的同学可以多给予鼓励,多向着这方面发展,并将这一特点发展为自己今后的一大特色。经常性的进行编创,对学生的创新思维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对学生的学习也有很大的帮助。

结语

综上所述,在音乐教学活动中体验式教学方式占据核心地位,没有学生亲自参与体验的教学活动是不完整的,也不能让学生在学习中感悟到音乐的强大表现力和今后驾驭音乐的能力。在今后的音乐教学中,合理的、适时的运用体验式教学有助于学生获得更多音乐方面的技能,本文仅为笔者粗浅研究,希望对各位音乐教育工作者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陈亮.体验式教学设计研究[D].西南大学,2008.

情景式教学法论文范文第3篇

一、问题探究式教学法提出的理论依据

教育部颁发的新的高中历史教学大纲指出:“高中历史教学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学习能力,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和运用学习历史和认识历史的基本方法,增强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的能力”;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也强调,高中历史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在多样化、多层次、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培养主动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在探究历史问题的过程中善于独立思考和交流合作,切实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实施素质教育,确保新课程改革顺利进行,就要通过问题探究式教学活动等途径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应用知识的实践机会,让历史教学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1.学生主体

在问题探究式历史教学法中,课教学成为师生共同参与的双边活动,学生成为教学过程中的主角。学生主体地位得到凸现。教师只是在扮演“导演”的角色,起点拨和引导作用。教师通过问题启迪学生积极思考,通过学生的动脑思索,解决问题,把书本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知识素养。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变为主动摄取知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培养和提高。

2.心理学原则

传统教学法中,学生只是长时间听教师讲述,缺乏积极参与。很容易引起大脑的疲劳,提不起学习的劲头,其学习效果是可想而知。在问题探究式教学法中,学生主动参与,相互交流、热烈讨论,激烈争论使学生在愉悦中感知了新知识。而且,学生在求知欲、成功欲和表现欲的驱使下,其大脑皮层始终处于兴奋状态,不易疲劳,学习效果好。

二、问题探究式教学法在历史课堂中的运用策略

1.再现历史情景,激发探究欲望。历史学科具有时间、空间、人物的特定场景,老师应有意识地引入具有一定情绪色彩、形象具体的历史场景,让学生有切身的体验与感悟,激发学生探究欲望。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前精心选好情景资料,把学生带人历史氛围之中。如:在讲《三国鼎立》之前,从《三国演义》的历史电视剧中精心选择一组人物画面:曹操、刘备、孙权、董卓、袁术、吕布、孙策、周瑜等神态各异、各具魄力,又为学生耳熟能详的历史人物。从右到左缓缓地出现在屏幕上,仿佛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向你走来,同时出现小说中最经典的几句诗词“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并将几句诗句依次打在屏幕下,再现《三顾茅庐》、《草船借箭》、《火烧赤壁》等片断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可视性,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兴趣很浓。学生在观赏中体验历史情感,把各种感官都应用到学习过程中来,可以保证具备各种记忆和思维类型的学生都能积极地感知历史,使学生自然进入探究角色。当学生观看影视资料的同时。教师要适当引导,特别是针对学生所提出的问题进行引导,使他们能有所收获,有所侧重。

2.组织活动课。让学生在交流与合作中学会探究。新课程改革中活动课正是以“讨论发掘问题”的形式出现,很适合为题探究式教学的运用。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收集材料、分析信息、提炼思维、寻求答案、展开讨论,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问题的能力。“有人说唐朝衰落的原因是因为唐玄宗宠爱杨贵妃。你认为呢?”如选择这一讨论题供学生讨论,课堂气氛一下子就活跃起来,学生争相发言,阐述自己的观点,这种活动课所达到的探究效果不言而喻。教师还可组织辩论赛、课堂讲座等形式,要求同一主题的不同观点的双方收集信息、加工处理、准备充分。在这些活动中,学生不仅学会自我分析判断、自我检查监控、自我反思矫正,而且学会与人交流与合作,他们的思想和观点在相互碰撞下触发灿烂的思维火花。

3.实地考察,培养探究能力。历史问题纷繁复杂,除中学教科书中提及的一些历史大事可作进一步探究外,民间故事、神话传说、民间谚语、民俗习惯、人文景点等等的背后都有值得挖掘的历史知识,教师要善举多方面的事例,开拓学生的思维,先让他们就自己的知识获取程序展开积极的讨论,以丰富和完善自己和他人的选项。在确定研究项目之后,教师要指导学生搜集各种相关资料,有关史志、典籍、丛书、辑录、论文、传记、日志、实物及影印件都属搜集范围,学生可去互联网、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等处查寻,而后指导学生实地考察。目前,我校制定了《马尾船政校本课程读本》,组织学生开展主题为“马尾船政”的研究性学习,引起了许多同学的兴趣。他们在课外游览了船政文化博物馆,走访了家乡的一些老人,收集了一些民问故事,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提高。

4.撰写小论文,巩固探究成果。为加强对探究成绩的巩固,检验探究效果,教师要根据教材要求和学生合作探究情况,简要归纳概括讨论要点,或给学生提供一定的背景材料、参考书目,要求学生撰写小论文表明自己的观点。还可组织学生参观历史博物馆、游览家乡名胜古迹,写观后感,或编历史剧本,所写内容只要是依据材料,观点鲜明即可。然后要求学生能举一反三,解决类似和相关的问题。

三、问题探究式教学法在历史教学中的作用

1.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探究式学习”强调学生通过自主参与一些类似于科学家从事科研的学习活动,获得亲身体验和产生积极情感,逐步形成一种在日常学习与生活中喜爱质疑、乐于探究、努力求知的心理倾向,产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且有所发现、有所发明,甚至有所创造的积极欲望。

2.学会分享与合作。合作的意识与功能是现代人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为了完成探究任务,学生离不开组内合作。合作学习可使每个学生平等地参与学习,并有充分发言和表现自己的机会。合作学习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和主动探究,学生的进取意识、创造意识和竞争意识能较好地得到强化。合作学习可真正使每个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人格受到尊敬,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学生间的交流与合作缺少充分的机会与条件,探究性学习提供了一个有利于沟通与合作的良好空间,学生得以在这个过程中发展乐于合作的团队精神,学会交流和分享研究的信息创意及成果,并在欣赏自己的同时,也学会欣赏别人。

3.提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探究式学习的过程是围绕着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而展开,经过学生直接参与研究并最终实现问题解决而结束。学生在探究性的学习过程中,会激活自己各科学习中的知识储存,通过解决实际问题的探索性活动,提高综合应用能力。

情景式教学法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 物业管理;课程教学;方法创新

《物业管理概论》作为物业管理专业的主干课程,内容涵盖了物业管理的全过程,包括物业管理的相关概念、物业管理机构的设置、物业管理策划、物业管理前期准备、物业管理启动和物业管理日常运作、物业管理基础保障机制、物业管理企业财务管理、各种类型物业管理的管理模式及其服务特点等内容。专业教学中,课时有限,但课程内容覆盖面宽,如何使学生在有限的课时内有效地掌握这么多内容一直是物业管理概论教学中的难点。通过几年来对物业管理专业在教学理论方面的研究,结合教学实践体会和总结,本文对物业管理概论课程教学方法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一、常规教学方法分析

物业管理概论课程的常规教学方法有案例教学法、研究式教学法、情景模拟教学法、课堂讲授法等。下面对案例教学法、研究式教学法和情景模拟教学法进行简单分析。

1、常规教学方法

(1)案例教学法是教师通过与教学内容紧密相关的案例来帮助解决教学中的各种问题的一种教学方法,结合教学内容,提供案例,学生通过阅读案例资料,经分组讨论,让学生就案例发表自己的看法,然后教师归纳总结,帮助学生深化理解教学内容,该教学法的优点是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思考,参与教学讨论,缺点是该方法如果安排不当,很可能在有限的学时不能把要讲的知识点全部传达给学生。

(2)研究式教学就是以研究为基础,让学生就自己感兴趣的课题进行研究,并写出小论文或读书报告。研究式教学的内容应当是与本专业相关的一些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教师讲授的应该是研究性的成果,要通过研讨放大和深化自己的理论成果,同时,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内容的取舍、讲授的重点、授课的方法和时间的分配等。该教学方法的优点是能够引导学生对课题进行深入的研究,更加牢固地掌握知识,但缺点是比较乏味,尤其对高职院校学生来说,很少有学生能静下心做研究。

(3)情景模拟教学法是根据课程需要的情景,应用多媒体设备等辅助手段再现课程所描绘的情景表象,使学生如闻其声,如见其人,仿佛置身其间,如临其境,师生就在此情此景之中进行着的一种情景交融的教学活动。在专业课程的学习时,由于很多场景和事物是学生没看到过或者是平时没有留意的,所以可以借助辅助教学设备描绘容易联想到的场景,使学生能够较感性地、直观的掌握相关理论知识点。该教学方法深受学生喜爱,其优点是情景模拟比较直观、感性,把书本上比较抽象的知识用具体的事例描述了出来,学生一看就懂,仿佛就发生在自己身边,学生更容易理解,但对老师搜集素材的代表性,构建场景全面性、可行性是个考验。

2、常规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

这些教学方法在物业管理概论教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但如果理解不透,运用不当,也容易出现一下问题:

(1)教学缺乏灵活性。在课程的教学设计中,只注重与某种教学方法,而不注意根据教学内容,对教学方法灵活运用。教师采用自己在讲台上讲,学生记笔记的单一方法,即使偶尔使用其他方法,也是生搬硬套,设计欠巧妙,盲目拼凑,缺乏创新。有的教师本来设计在课堂上讲授,为了应付检查,临时利用多媒体,课件上是知识点的罗列、书本的复制,纯粹是一种形式上的转换。再如案例教学,很多教师生搬一些案例,与学生实际不符,甚至与所讲内容不符,只是为了拼凑案例教学这一环节,从而使得案例教学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因此,对教学方法的使用仍然停留在教师完全主导的状态。

(2)教学内容没有更新。物业管理行业在我国尤其内地还处于逐步发展完善的阶段。物业管理的相关内容、配套的法律法规都在进一步地完善,因此,首先在教学参考书的选择上,就要选取比较新的教材,例如2007年我国物业管理条例根据物权法进行了相应的修改,那么教材的内容也进行了相应的改进,在选取教材的时候就要选取2007年之后的,其次,备课时,也要对照多本参考书,吃透哪些内容进行了修改,修改了什么、为什么改、改前改后有什么变化这些都要给学生将清楚,最后,教学过程中,也要穿插最近发生的一些比较典型的案例,在课堂上讲解、讨论,把理论知识拉到现实案例中,让学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知识。

(3)使用多媒体教学存在误区。多媒体教学这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从一定程度上丰富了课程内容,使得一些过去在黑板上不易讲清的管理学知识通过多媒体演示变得更加直观、更易接受。但在使用时出现了一些问题,如学生只顾看大屏幕,使得师生之间的交流变少了;教师的多媒体课件只是对教材条条框框的复制,没有巧妙的设计,反而不如传统讲法能锻炼教师的讲解技能。

二、创新教学方法的对策

1、灵活使用教学方法

物业管理概论包括的内容比较多,包括物业管理的基本概念,物业管理的策划、前期准备、启动、日常运作及财务管理,各种类型物业的物业管理等内容,在备课阶段,就要合理地设计教学方法,如基本概念可以采用直接讲授的方法,对物业管理的策划、前期准备就可以采用情景模拟教学法。例如在讲到物业管理的策划时,就根据物业类型、物业公司的组建条件及机构设置,让学生分为若干组,成立物业服务管理公司,要求公司机构健全、职责明确,主业突出。这样一方面锻炼了学生的组织能力,另外也方便以后的教学,为后面章节如物业招投标做好铺垫,投标时就根据前面成立的公司情况就行投标,例如前阶段成立的公司管理的对象是商业物业管理,那么在招投标时,如果有一家住宅物业要招标,而且招标书上明确表示只邀请在住宅物业有经验的物业公司来投标,很显然管理对象是商业物业的物业公司就不能投标,即使投标也是废标。

2、创新教学内容

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既不要脱离教材,也不要拘泥于教材。在对教材能容讲精、讲透的基础上,要注意留意国家或地方对物业管理行业出台的相关规范性文件,尤其是最新案例的搜集,例如停车位的权属问题、小区车辆丢失问题、《保安管理条例》出台对物业企业的影响等等,这些内容都可以带到课堂当中,拉近学校与社会的距离,甚至可以邀请物业企业的经理给学生讲解。

3、巧妙使用多媒体教学

首先,在使用多媒体时要制作适合的多媒体课件,多媒体课件不是对教材内容的复制,要重点突出,逻辑合理。再者,授课时多媒体可与黑板粉笔同时使用,及时调整课堂气氛,改进课堂效果。如果有比较好的视频,也可以应用于物业管理的教学中,例如,《物业管理条例》出台后,住宅与房地产杂志社联合中国物业管理协会和一些资深的物业管理公司共同投资拍摄了电视情景剧式教学片《物业管理是怎样炼成的》,该片共分八集,内容贯穿了物业管理的全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授课需要,对其内容进行选择和再编辑,形成教学情景的一部分,这种方式可节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教学中应用效果较好。

三、结语

高职教学不同于本科教学,高职教学重在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物业管理概论教学中,就要根据高职教学的特点,合理的设计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基于此,本文对物业管理概论的教学方法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参考文献】

[1] 武智慧.物业管理概论[M].重庆大学出版社,2010.

[2] 朱界春.案例教学法在物业管理概论课程中的应用[J].中等职业教育,2007.(23).

[3] 沈荣.物业管理概论课程的教学探讨[J].宁波工程学院学报,2008.9.

情景式教学法论文范文第5篇

教学是教与学的结合,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必须有机统一,才能实现有效教学。在知识时代,教师对知识的控制能力和权威地位都受到了挑战,以教师为绝对中心的课堂教学和考试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已难以适应人才培养的需要。①教师应该以学生为中心来设计教学过程,面对不同的课程、不同教学内容、不同教学对象、不同教学环境与设备等方面,应该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笔者从事教学的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是独立学院,根据学校和学生的具体情况,笔者在多年《民法学1:总论、物权法》课程教学过程中对教学方法进行了探索和实践,期望能达到有效教学。

(一)教学内容

《民法学1:总论、物权法》是法学专业新生第一学期的学位课,其主要内容包括民法总论和物权法。民法总论是整个民法的基础,民法是法学中最重要的内容。民法总论是民法的入门课程,是各项具体民事制度、理论的抽象总结,是民法中最为抽象的部分。法学专业学生在没有学习民法具体制度前要理解民法总论的相关内容具有很大难度。物权法是民法中财产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规范我国财产归属与利用的基本法律。物权法在民法中属于基础内容,地位显著,其部分理论也是十分抽象的。总体而言,《民法学1:总论、物权法》的内容基础、重要、抽象。

(二)教学对象

《民法学1:总论、物权法》课程的教学对象是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法学专业新生。教学对象是三本学生,说明这些学生在学习方法和学习主动性上并不是最优,要调动其学习积极性需要更讲究策略。教学对象是法学专业学生,说明这些学生在科技学院并不是最优秀的学生,法学不一定是其第一志愿,需要通过课堂教学让他们爱上法学专业。教学对象是新生,说明其没有任何的专业基础,要通过该课程将其引人法学殿堂,对今后的学习打好基础。

(三)教学环境与设备

限于教学资源的有限性,教学班级是64个人的大班,教室是普通的多媒体教室。64人的大班级授课地点受到限制,如果在教室外(例如草坪、操场等)教学,师生间无法听清彼此的话,正常交流都无法进行。普通多媒体教室的设置不利于开展小组讨论。而新生禁止带电脑的规定,则使得网络课堂无法顺畅进行。另外本课程学时为每周三课时,受课时限制,必须尽可能地在有限时间内高效地完成教学工作。

二、教学方法的选择与创新

(一)教学方法的选择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使用头脑探究观念,解决问题,并应用所学。[2]基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环境与设备等方面的考虑,本课程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必须满足以下几点:

1.可以引起学生兴趣,让学生觉得上课和法学是一件有意思的事情;2.让学生可以理解抽象和基础的相应法律概念、理论、制度,为后续学习打好基础;3.让学生学会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案件,达到学以致用。

诊所式教学法和案例教学法是法学教学中较常见的可以激发学生兴趣,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但是诊所式教学法主要针对高年级学生,适用于法学专业学生对法学知识已有一定了解的基础上,并不适合大一新生,也不适合大班级。案例教学法虽可以引起学生一定兴趣,但往往由老师提供案例进行分析,学生主要针对该案例进行讨论,不利于学生发挥主动性,同时由于案例往往只反应一种情况,不利于学生将自己的生活实践和所学知识进行有机结合。

(二)教学方法的创新

基于以上考虑,借鉴诊所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以及交互式教学法等教学方法,在本课程的教学中开展“开放式情景探究教学法”。“开放式情景探究教学法”的主要思路为:老师设置大背景,背景的选择一定要贴近学生生活,引起学生兴趣;学生根据生活经验设定具体情景,由老师和学生共同创造完成开放式情景案例,这一过程可以联系学生实际生活经验,加强互动;老师引导学生针对各种具体情景提出可能存在的问题,设置悬念,引起学生探究的欲望;对问题从法律角度给予理论分析和解答,将学生探究的热情引导到专业领域,激发学生的专业思考,促使教学目标的达成。

“开放式情景探究教学法”的核心是由老师提供案例转变为由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创造案例。“开放式情景探究教学法”包括设置背景、扩充情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四个主要步骤,在《民法学1:总论、物权法》中采用该种方法,可以让学生将日常生活和专业知识相结合,开始专业化过渡,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引发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探索相关专业知识。同时较少受班级人数、场地和设备限制,可以在普通多媒体教室通过PPT等手段辅助进行。

三、教学效果评价

在本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课堂比较活跃,同学们会主动设置具体情景,也会主动思考并提出问题,学习的主动性和热情都比较高。在期末时,用教务处提供的探究式课程问卷在班级中作了一个反馈调查。从两次问卷中可以看出,绝大部分同学对开放式情景探究教学法还是认可和欢迎的。

本课程作为法学专业学生的学位课,考核成绩平时占30%,期末占70%。平时的30%主要是由作业和发言组成,发言由课代表在课堂上记录,以鼓励学生主动发言为主,只要主动起来发言就有相应成绩。期末仍然采用考试形式,让作为法学初学者的学生以论文形式或大型作业形式进行期末考核,都不是很妥当,作为初学者必须要掌握基础的概念、理论和制度,一定的记忆是不能避免的,但是要防止学生死记硬背,要引导他们理解和运用。

在期末考试时,在题型上做了一定的革新。试卷题型为选择说理题,其中单项选择说理题14题,每题5分,多项选择说理题5题,每题6分。选择说理题实质就是小案例分析题,可以较好地考察学生理解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另外作为法学专业的学生将来要面临职业资格考试即全国司法考试,司法考试前三卷均为选择题,第四卷全部为主观题(案例分析题),选择说理题和司法考试题型接轨,为学生将来通过司法考试进行铺垫。

四、课堂教学实例剖析

根据以上思路,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根据不同的知识点,具体设计了不同的开放式情景和问题。以下具体介绍开放式情景探究教学法实例一则,宣告失踪和宣告死亡制度。

首先,教师设置大背景。大背景如下:甲是家庭主妇,在家照顾3个孩子,某日其丈夫乙出海捕鱼后就再也没有回来。甲一人无力抚养3个孩子。现在家中只剩下乙婚前所造房屋一幢。另外丙表示愿意收养3个孩子中的男孩丁。戊在追求甲,表示愿意和甲一起抚养孩子。

其次,让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创设具体情景。在设置完大背景后,可以向学生提问:如果你是甲,你会怎么办?学生根据自己生活经验,主要提出三个解决方法,一是改嫁戊,二是卖房子,三是把男孩送养。

再次,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这三种方法是否合法?经过专业分析,合法与否的关键是乙是否已经死亡。乙是否死亡这个事实是不确定的,因此引出宣告失踪和宣告死亡制度设立的背景、目的。

学生会接着主动提出问题:既然都不合法,怎样才能变得合法?有部分同学会主动查阅课本,提出采用宣告失踪和宣告死亡的方法。是否可以通过宣告失踪和宣告死亡制度使得三种方法合法化。通过查阅资料,学生掌握宣告失踪和宣告死亡的条件和程序以及效果。

学生马上会提出新问题,如果乙被宣告死亡后,甲改嫁、卖房子、把孩子送养,乙若干年后又回来了,怎么办?这又引出了失踪宣告和死亡宣告如何撤销,撤销的法律效果等知识。最后,把课程知识点宣告失踪和宣告死亡制度的设立背景、目的;申请条件、程序、法律效果;撤销条件、程序、法律效果等内容再整体复习一下,留一个案例分析的作业让学生巩固知识。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PPT均设置了动画效果。背景、预设计情景、问题都是逐一出现,情景和问题中已经包含了所要讲述的内容要点,对问题的剖析实际就是对知识点的讲解。

五、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部分方法在教学中也碰到了很多困难,存在不少问题。

一是合适的大背景的选择,一个合适的背景不仅要和所教授的制度想吻合,还要符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并且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在这门课程中总共设计了20个开放式情景探究场景,尽量利用身边日常事务展开,例如失踪后果、收快递、飞车党抢劫、分家产、人身伤害、缔结娃娃亲等等。找不到合适背景的,利用热点、经典案例、视频等方式进行教学。

情景式教学法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产科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 R71[文章标识码]A[文章编号]

为了改革医学教育模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精神,笔者于2008年9月8日至2009年1月15日,将研究性学习引进产科学教学中。构建“以课堂为阵地,穿插课题研究”的教学模式,收到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2007级助产专业1班54名学生作为实验组,2班40名学生作为对照组。均为女性,年龄19~21岁,两组年龄、学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产科学》教学大纲要求,按传统教学方法,主要以讲授式教学为主,教学学时数80节,教学师资、教学内容、进度、学时数与实验组完全一致。

1.2.2实验组:以研究性学习模式教学为主,具体方法如下:①先组织学生学习“研究性学习”的意义,让其端正态度,明确目的,激发参加本次学习活动的热情和主动性。②全班根据兴趣爱好自由组合成9个研究学习小组,每组推荐组长1名。由产科学教师依据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列出30个研究课题,如:妊娠高血压疾病的高危因素调查、陪伴分娩镇痛的效果观察、影响母乳喂养的因素分析、产后压抑原因的调查与分析、宫外孕病因的调查分析等等,然后指导学生依次选题、设计与实施。③组长根据学生各自的特长分配工作,主要利用节假日、周末等课余时间分别查阅文献、上网搜集资料、设计问卷调查表,然后根据研究课题的需要,单独或由教师联系并带领深入到医院、社区医疗服务站、农村、家庭、开展广泛、认真、细致的调查、咨询、采访

1.3 统计学方法 两样本均数比较所得数据,采用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

2结果

2.1调研活动范围、内容、结果

本研究活动,在产科学任课老师主持下,历时4个多月,54名学生, 调查人群1280人,直接采访病人才345人,专访医生38人,查阅病案460人。

查阅文献、书刊202册,如《中华妇产科杂志》、《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中国现代医学杂志》、《中国妇幼保健》杂志、《高级助产学》、《妇产科学》等。

写出医学专业论文9篇、经论文答辩及专家评论、其中“妊娠高血压疾病的高危因素调查分析”、“宫外孕病因浅析”等4篇论文被评为“优秀奖”,并给予了奖励,择优在校刊上发表。

2.2 教研效果评价

按教学大纲要求进行理论试卷测试和实际技能操作测试,对照班级同时进行,结果如表1。

表1显示,两种带教效果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

3讨论

3.1 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过去我国的教育方法一直沿用传统的讲授法、讲述法等。自近二十年开展教学改革以来,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目标教学法、情景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各种方法均推动了教学改革的步伐。但无论哪种方法均处于封闭的学习环境中,脱离不了课堂和书本,无法充分打开学生的视野。尤其医学生课堂听,课后背,考试拿高分,以致到临床时却一窍不通,严重理论与实践脱节

3.2 研究性学习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让学生自主探索的研究性学习,训练了学生的科学的思维方法,对他们未来继续学习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在本次教研活动中,各科研小组成员都全力以赴,节假日不谓艰难到单位调查医生和病人,收集病材;双休日走进图书馆,埋头翻阅医学书刊文献;在网上搜索国内外最新的医学动态和资料。表1结果显示,实验班学生理论考试成绩和实践技能考核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班的学生。

3.3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研究性学习的灵魂是“问题”。课堂上,教师“设计引发争议、激动人心、使人着迷”的问题,学生围绕这个“问题”展开思考、讨论、分析,有时学生为了解决问题主动地查阅文献、上网搜集资料、请教老师等,然后再进一步的整合与思考分析,使疑问渐渐清晰,最后,通过个人知识的应用使问题得以解决,而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训练和提高。

综述所述,研究性学习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为师生共同发展搭起了一个广阔的平台,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有利于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能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全面发展,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石中英.试论研究性学习的性质[J].课程•教材•教法,2002,8:14-17.

情景式教学法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 项目教学法 国际经济与贸易 理论课

一、引言。

项目式教学法是行动导向教学法之一,是指教师和学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项目”来完成教学任务的方法。这里的项目主要指针对某个教学内容而设计的由学生独立完成的、可以收到良好教学效果的小任务。在项目完成的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利用情景、合作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精神,使学生有效实现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项目教学法萌芽于欧洲的劳动教育思想,最早的雏形是18世纪欧洲的工读教育和19世纪美国的合作教育,发展到20世纪中后期逐渐趋于完善。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的课程改革都把学习方式的转变视为重要内容,项目式教学法在国内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中得到了更为广泛的应用,但是在国际贸易专业教学中的应用还处于探索阶段。目前国内学者关于国际贸易专业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的探讨多从实践教学(王平,2004;陈万卷,2007)、双语教学(曲海群,何小洁,2007)、案例教学(元鑫,2011)等方面进行。少数探讨项目法应用于国际贸易专业课的研究(刘土英,2011)(李国安、张开福、王信平,2011)则侧重于国际贸易实务等实践性较强的课程,而该方法在国际贸易理论性课程中的应用仅有少数研究可借鉴(侯俊军,凌艳平,2008)。因此,在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国际经济学等理论性较强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中实施项目式教学法进行教学改革和创新值得深入研究和实践。

二、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理论课教学中应用项目教学法的意义。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是一级学科应用经济学下的二级学科,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存在整个专业课程体系中,一些课程,如国际贸易学、国际金融学、国际经济学等具有较强的经济学理论特点,必须运用经济学理论、原理和工具进行分析。如果一直遵循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的讲授方式,容易造成课堂枯燥、单调,学生不感兴趣,课堂教学效果不好,更不利于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理论分析现实国际经济问题的实践能力。通过项目教学法,在国际贸易等理论课程中根据课程内容结合现实问题设置若干任务,让学生通过学习理论、查找资料及深入的研讨完成自己的任务。项目式教学法注重的不是最终的结果,而是完成项目的过程。完成任务的过程应是一个人人参与、相互合作的创造实践活动。这种教学方式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从而实现我们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的教学目的,有利于国际贸易等相关理论的创新并提高理论对现实问题的指导和解释功能。

项目式教学法对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理论性课程的应用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是一个国际性与实践性都很强的专业,国际国内经济贸易形势的发展要求专业课课堂教学与时俱进,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式。教学改革与创新应该以培养具有较高素质和能力的应用型经贸人才为目的,拓展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手段,改变教学模式,而引入项目式教学法就是实现上述教学改革的重要选择。项目式教学“重学生”、“重能力”、“重过程”的特点有利于以往的单纯传授理论知识向综合素质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培养转变,由单纯注重课堂教学向模拟实战、社会实践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的转变。

2.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

在传统的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中,教师是课堂的唯一主角,学生都是观众,老师积极地讲,学生被动地听。结果常常是教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却因为教学内容的枯燥及教学形式的单调而不感兴趣。玩手机、打瞌睡等学生课堂开小差行为又严重打击了教师的教学热情,长此以往形成恶性循环,导致教学水平及人才培养质量的下降。项目教学法在理论性课程中的应用改变了教师和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角色关系,教师退出前台,主要担当幕后导演,学生成为主要演员。在项目完成的过程中,学生人人都有任务,人人必须参与,人人都是主角,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和兴趣,推动学生独立思考、探索创新、沟通合作,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工作能力和协调能力。

3.推动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水平

纯理论课程知识体系相对变化较小,教师对于同一门课程授课几轮后就能较熟练地掌握相关内容,能顺利完成授课过程,缺乏不断完善和提高课堂教学水平的动力和压力。实施项目式教学法要求教师在项目设计、指导及讨论和总结评价的整个过程中必须紧跟时代前沿,掌握最新的国际国内经贸形势和动态,熟知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理论发展和创新,并时刻思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发展。只有不断充实和提高自己,精通理论,了解实践,具备开拓创新能力,才能促进项目式教学方法的顺利进行并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4.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通过项目式教学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给学生更多的学习动力和压力。为了完成项目目标,学生必须进行充分的准备和预习,不断探索思考。而学生的积极参与又会激发教师的教学热情,推动教师不断提高和完善自己。项目式教学分别从课堂教学的供求两个角度调动参与者的积极性,从而形成良好的课堂互动氛围,使每一节课都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使师生在每一节课中都有收获和提高。

三、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理论性课程中应用项目式教学法的关键环节。

项目式教学法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理论课程中的应用还处于探索阶段,为了促进其顺利实施并推广,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主要应注意以下几个关键环节。

1.项目和任务的设计

由于理论课程的特点,如何设计适合学生完成的项目和任务是项目式教学法成功与否的关键环节。在项目式教学的应用和探索阶段,结合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各门理论课程的内容体系,在每一门课程中制定出5~8个项目,占课程学时的三分之一左右为宜。项目应该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且兼具理论性和实践性的特点,同时考查学生的协调和协作能力。一个大项目要由不同的小任务组成,让每个学生参与其中,通过团队协作才能共同完成。另外,项目的内容要难易适中,让学生“跳一跳,够得到”。太难的题目会让学生有挫败感,反而会对学习产生恐惧心理,起到适得其反的效果。

2.考核方式的改变

目前国内高校对于学生成绩的考核方式仍然以期末试卷成绩为主,对于教师的教学质量评价也多以学生的成绩为重要的参考指标。这种“重成绩、轻能力”,“重结果、轻过程”的传统考核已经不能适应新时期高校教学改革与创新的需求,项目式教学法的应用必须以科学合理的考核方式为后盾。

对应用项目式教学法的课程的期末考核,除了试卷成绩外,应把平时的项目完成状况作为考核学生的重要内容,平时成绩所占的比重应提高到50%左右。对于项目完成情况的考核还要细分具体的考核标准,如道德水平(出席、完成态度积极与否)、专业知识水平、项目完成质量等。由于每一个项目通常由一组同学来完成,而项目组内的每一个同学又都承担项目下的一个小任务。所以,每个项目都可以设置个人分和小组分,既考查每个同学的个人能力,又考查其沟通协作能力。

目前大部分高校仍然以传统的教学考核方式为主,所以实施项目式教学法的教师应该及时与相关部门沟通、协调,阐明该课程实施灵活考核方式的必要性,确保以科学的考核方式推动项目式教学法的顺利实施。

3.项目成果展示

在每一个项目的完成过程中,学生需要查阅大量的资料,进行广泛的调研,开展深入的讨论,需要自己动手制作PPT、撰写论文或报告。每一个项目都倾注了学生的心血,记载了学生的艰辛与收获。因此,对于项目的成果,除了通过课堂上的模拟、演讲、交流和讨论等方式来展示外,还应该让优秀的项目走出课堂,给学生以充分的鼓励和肯定。例如,可以通过专业内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辩论会”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专题论坛”的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展示。由于专业知识的限制,辩论会只能在大三和大四的学生中进行,专题论坛也由课堂上项目完成很好的同学来做演讲,对大一、大二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进行讲解,激发低年级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兴趣,在整个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形成良好的专业学习习惯和氛围。

四、结语。

伴随着全球化的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开始以各种形式走向国际市场,开拓国际化业务。在这一背景下,社会对外贸人才需求的数量和质量不断上升,对国际经贸人才的培养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理论性课程中引入项目式教学法还处于尝试和探索阶段,还需要不断摸索和完善。随着教学实践的进行和经验的积累,项目式教学法将会在培养高素质的实际应用型国际经贸人才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侯俊君,凌艳平.项目式教学法在国际经济与贸易课程中的应用[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8(11).

情景式教学法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独立学院;参与式教学方法;教学设计;教学评价

独立学院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经过十多年的发展,独立学院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1]。独立学院的学生普遍表现出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自觉性不强和学习兴趣缺乏等特点。如何在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做到专业知识传授、职业技能锻炼以及专业素养培养三位一体,是急需解决的难题。传统教学模式搞“一言堂”,教师是绝对权威,忽视学生主体能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或者把学生看作被动接受的群体,压抑了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与积极性,导致很多学生产生消极的厌学情绪[2]。一般而言,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是高校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而教学方法和手段是教学内容转化为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基本条件,因此,教学方法和手段在加强学生创新能力方面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3]。国内普通高校积极探索讨论式、探究式、启发式、案例式、参与式等教学方法。某独立学院自2013年春季学期开展参与式教学方式的探索,探求参与式教学方法在教学安排、教学设计、教学组织和教学评价等环节的新特点。

1参与式教学方法

参与式教学模式旨在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中,老师和学生充分发挥主体能动性,积极地交往和互动,达到认识共振、思维同步、情感共鸣,创造性地完成教育实践活动。目前,参与式的理念和方法在许多国家得到发展和应用,广泛应用于国际政治、经济、教育、文化等领域[4-5]。参与式教学模式是在参与式教学思想和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其结构框架将从宏观上把握教学活动整体及各要素的关系,具有参与的情境性、参与的整体性和参与的群体性等特点[6-7]。参与式教学方法有两种主要形式,一种是正规的参与教学法,以分小组活动为主,每小组以4~6人为宜,活动形式灵活多样,譬如:以小组的方式开展协作学习,在有网络教学资源支持的情况下,可以采用线上线下结合的混合形式学习,甚至翻转课堂等。另一种是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加入参与式教学法的元素,要求在传统的讲授式教学过程中加入参与式教学法的元素,譬如:引导学生参与教学内容的选择、积极开展课堂讨论、以学生为主体的案例分析等教学形式,这样既保留传统教学法的优势,又发挥参与式教学的特点,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提高的同时,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得到加强[6]。

2教学实践

2.1教学安排

大学课程按其设置特点可分为公共课、专业课。其中,大学英语、数学和体育等公共课程具有受众多、学生之间差异较大的特点;专业课具有受众相对少、学生差异相对小的特点。教学安排涉及教学对象、教学内容、时间和地点等因素。此前,大学英语与大学数学课程的教学安排通常是按专业编制教学班,在同一个教学班里,可能存在数学或者英语的高考成绩相差较大。譬如:某年级同一个教学班中存在两个学生的英语成绩相差110分。这给大学英语或者高等数学课程有效教学带来困扰。大学英语和数学两门课程是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统考科目。因此,自2014年,该学院就对大学英语和大学数学探索分级分层次的教学安排。通过分级,水平相近的学生编排到一个教学班,有效地缓解教学对象水平差异太大的困境。从授课教师的反馈来看,A班可以在教学内容的难度和任务量上均比B班的要大。相对传统的教学安排而言,A班和B班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更强和参与度更高。第二学年开设大学体育选项课,此前,按性别、专业将学生合并后,让学生选择羽毛球、篮球等选项,每年都有大约50%的学生修读的选项课并非如其所愿。2016年秋季学期,开始推行网络选课的方式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空闲时间、兴趣来选择选项课,但是,由于体育课教师资源受限,只有84%的学生满足了选课意愿,学生普遍反映期望能够继续推行选课制。专业课程分为基础课、学科基础课、专业课和专业方向课。自2013年开始,该学院计算机专业的专业课程积极采用参与式教学方法。近3年来就专业课程应用参与式教学方法而言,专业基础课依然应用传统讲授式授课;学科基础课和专业课更适合在传统教学方法中加入参与式教学法的元素;专业方向课适合选用正规的参与式教学方法。

2.2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的构成主要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通常教学目标相对稳定。相对于传统讲授法而言,应用参与式教学方式时,教学重点、难点也会根据学生参与学习的实际情况适当调整变化,而且,参与式教学方式与其他教学方法结合时,教学步骤会有所不同。

2.3教学组织

教学过程是参与式教学方法必须关注的一个重要环节。在运用两种参与式教学方法时,均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安排学生讲解部分内容,组织学生就学习内容展开讨论,讨论可以以学生为主,教师参与旁听,而且教师主要关注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难以理解的知识点和难以掌握的能力点。参与式教学方法与情景式、启发式、讨论式等其他多种教学方法结合时,更加需要注重发挥学生的课程学习的主体参与性和学习的自主性,通过生生、师生互动等形式提升学生的交流沟通能力。

2.4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方式按功能可以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8]。采用参与式教学方法时,在课程开课之初,通过诊断性评价对学生的知识、技能以及情感等状态进行预测,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专业学习兴趣和准备状况等基本情况;在参与式教学过程中,频繁开展形成性评价全面了解学生课程学习的状况,方便教师调整教学内容与方法和让学生改善学习;终结性评价方式包括项目作品、操作考试、口试、课程论文/报告、笔试、在线考试等单一或者混合考核方式,终结性评价更多地关注学生课程学习过程中的表现。

3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某独立学院应用参与式教学方式组织课程教学时,遇到如下困难。譬如:学生因为能力和素质出现分化,参与程度不高且差距大;教师对讨论控制失当,课堂教学经常回归传统式的讲授教学;教学评价仍然以终结性评价为主,忽略形成性评价和诊断性评价;学生难于完成综合性或者设计性实验。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真正把握参与式教学的内涵和技巧,从教师和学生两方面促进参与式教学方式的成功应用。具体措施如下。(1)注重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参与式教学在理念、方法、课堂设计和组织等方面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拥有在教学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前提下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首先必须努力提高自身修养,课前精心设计,课中有效控制课堂,课后及时评价;钻研教育教学理论,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注意拓宽知识面。(2)关注面向全体学生。参与式教学实施过程中,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参与度高,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则有逃避的倾向。因此,教师需要让学生理解参与式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既不局限于课本知识又不脱离课本知识;强调认真地倾听与清晰地表述。为了提升学生参与学习的程度,教师需要采取多种方式鼓励全部学生积极参与学习,从而实现教学效果整体提升。(3)推行导师制和选课制。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了解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根据自身成长目标制订个人修课计划,学生自由选课。此外,导师帮助学生改变不良学习习惯,培养学生在专业学习方面的自控力,以参与教学方法为主,引导学生在课余时间开展合作学习。(4)开放实验室。参与式教学方法要求学校的专业实验室面向全体学生开放,学生可自由地自主实验。学生在完成综合型实验和设计型实验时,能够及时得到教师指导。(5)教学评价应该侧重突出过程考核。教师课程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效果应综合应用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此外,学生也是教学评价的参与者,评价结果及时向利益相关者反馈,激励师生有效教学和学习;鼓励学生不断反思并与群体交流,不断发现自身之外的知识来构建新的经验体系。

4结语

独立学院应用型人培养过程中实行参与式教学方法可以促进学生课程学习的兴趣和学习的主动性,实现有效教学。在应用参与式教学方法时,需要对传统教学设计的教学安排、教学设计、教学组织、教学评价等环节进行调整,即各个环节均需要体现参与式教学的元素。此外,参与式教学方法需要与情景式、启发式、讨论式等教学方法深度融合将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下一步,探索在整个学院推广参与式教学方法的规律。

作者:余波 单位: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涉外学院教务部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第26号])[Z].2008-02-22.

[2]蒋爱军,韩卫东.独立学院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M].河北大学出版社,2009.

[3]高广胜.参与式教学方法的教学探讨[J].实用预防医学,2005,12(4):953-954.

[4]许建领.大学参与性教学的内涵及其基本特征[J].江苏高教,2006(1):96-98.

[5]许美德,李军.21世纪师范院校的教育理念[C]//教师教育国际学术研讨会社会转型与教师教育变革论文集.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8.

[6]陈华.参与式教学法的原理、形式与应用[J].逻辑学研究,2001(6):159-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