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职场礼仪论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论文关键词:高职院校,德育,快乐德育
育人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
随着职业院校的逐步发展,高职院校的学生存在一系列的发展困惑。由于他们大多数人家庭教育环境不太理想,应试教育挫伤了他们的自信心,社会阅历不深,分辨能力较差,自制力不强,严重影响了专业技能学习的兴趣和效率。同时高职院校的德育管理及教学存在忽视学生的主体性,教育方式枯燥,教学内容匮乏,方法僵化和缺乏人文关怀等诸多问题,导致高职院校学生凸现文明素质缺乏,社会适应能力较差,发展空间不明朗等不良现象。
许多高职院校在德育工作中做出了很大努力,但由于缺乏系统性的教育模式和有效的管理方法,加之高职院校德育专职教师队伍素质有待提高,出现学教的双向不乐观窘困。学生体会不到德育的快乐和兴趣,课堂流于形式;老师体会不到授课中德育的快乐,课堂上易于疲倦。师生共同生活在一种痛苦的教育环境中,于是他们困惑、难受、质疑、解惑…….面对如此的境况,为寻求一种行之有效的解决方式,探索一种新的师生共同受益的德育方法。
快乐课堂的快乐收获
快乐课堂就是坚持以学生为本,为主体,采用案例法,游戏法,故事法,谈论法,社会时间锻炼法等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学习方法,把教室当作实验室,把讲台当作学生的舞台。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激发潜能,培养能力。
让学生自己主持和策划一系列具有社会企业活动的课堂模拟实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动手操作的能力,真正懂得团队协作的道理。感受收获的喜悦和成功的道理,同时也让部分不太理想的学生找出自己失败的原因,寻找差距,努力弥补不足。这样,不管是成功还是失败,同学们都会收获了智慧和知识,获得了幸福和快乐,更获得了能力。
以学生为主体的体验式教学模式是德育教育的新途径,一切为了发展学生的职场能力为
【作者简介】杨尧祥1983——,男,湖北恩施人,硕士,研究方向:国外哲学研究
德育教育的目标之一,以快乐德育教育为教育质量服务,以快乐德育教育为学生素质服务,打造“活泼,生动,快乐,智慧”的高职德育课堂。这里的课堂,让学生真正动起来,让课堂充满智慧,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寓教于乐,在快乐的课堂氛围中演绎着知识的盛宴,青春的狂欢,这样的课堂是丰硕的,学生的品德在无形之中得到提升,同时也养成了他们团结、协作、诚实、创新、自信等优良品质。
户外拓展的意志锻炼
户外拓展是快乐课堂的延伸和扩展,也是快乐德育的一种重要形式。通过设立拓展训练基地,把爱国家,爱他人,爱自己植入活动中,让学生确立自己人生观,价值观。引导学生从感性走向理性,逐渐成长成才。
户外拓展形式可以是丰富多样的,拓展内容推陈出,新细化出更多子项目,拓展方式简单方便。通过聘请和引进专家和学者,开展军事拓展教育,职场素养训练,成长成才训练教育,生命教育训练等多样化教育。把温暖人文关怀和新奇式体验带给学生。建立建设固定训练基地和购买训练设备,引进企业训练拓展项目及指导老师。寓情于景,通过设立情景教学模式,创造温馨和感人的氛围,声情并茂的把学生带入情感世界。通过热身与体验,分享与交流,总结与整合,升华与运用等环节,让学生能亲身经历各种情景,结合自己的亲身体会来进行感悟。让学生学会了勇敢,学会了坚强,学会了独立,学会了自信,学会了感恩……重新改变自我的理念和形象。
从快乐课堂走向课外,形成校园拓展训练体系,把德育的快乐因素带到学生的生活中,学生认识了自身潜能、增强了自信心、改变自身形象、克服了心理情性、改变了人际关系、增强了团队意识。
5S管理模式的职业模拟
高职院校的专业特殊性决定了学生就业绝大部分是迈入企业职场。把企业的现代管理模式注入到学生的学习,生活中,既能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又能培养学生职场素养,培养学生的职场适应能力。学校5S管理模式就是学校在管理学生的学习,生活,习惯养成等方面,借鉴了企业的5S管理模式,即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制订完备的管理和考评体系。将企业5S管理模式引进学校,用于加强学生的德育管理和监督力度,对接现代企业要求,让学生从进校门就开始注意提高自己的职场适应能力。
学生在5S管理中改变了“随时、随地、随心、随意”的不良习惯,在不知不觉中改变自己,教育自己,于无形中进步,成长。养成了认真、文明、礼貌、遵纪的行为习惯和道德情操,并享受着自己营造的干净、文明、舒适、和谐的生活和学习环境,这不仅减轻了教师的管理难度,也为学生的人生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校园文化-----校风的导航仪
校园文化是一个学校校风的导航仪、方向标。校园文化是学生成长的沃土,它不仅锤炼了学生的能力,而且也鞭策学生道德风尚、人文素养。高职院校的特殊性决定了校园文化建设的与众不同,建设高职院校自己的有特色的校园文化无疑是学生职场发展的基石。在一切以发展学生的职场能力为核心的理念指引下,以真实感人的优秀校友激励学生,以富有哲理的职场故事引导学生,以简练实用的职场礼仪规范学生。校园文化活动不仅要活跃、热情高涨、丰富多彩,而且也要富有哲理性、启发性。创设以班旗、班歌、班训为主体内容的班级文化;开展理想信念、礼仪诚信、职业道德等内容的主题班会;建设技能、创业、运动、校园文明、礼仪、关爱、感恩为基本内容的校园文化节。舞台间、广场上不仅是学生才艺的展示,还是学生友爱团结,顽强拼搏的写照,既锻炼了学生的个人能力,也发展了学生的思想品德。职场特色的校园文化,让学生提前进入工作的氛围,感受职场的气息,从而规范自己的行为,达到德育感化的效果。
关键词:美育;礼仪教育;功能研究
前言
礼仪教育是以具体的礼仪规范为内容,用多种教育形式和方法去提升素质,在实现对个体基本素质、文化内涵等方面的培养发挥着积极作用。而美育是教师按照既定的美学价值,采用多元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树立审美意识,最终实现陶冶情操、净化心灵的一种教育形式。利用美育的功能作用于礼仪教育,可以更加理论、系统和完善礼仪课程,并同时提高审美能力,发挥主观能动性,使美育可以尽情发挥在礼仪教育中,提高礼仪教育的吸引力及愉悦性。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沈阳体育学院现代礼仪课程选修的所有学生为研究对象。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通过对知网、万方等数据库查阅并收集与本论文相关的书籍、期刊等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为本文研究奠定理论基础,为笔者研究提供了指导。1.2.2问卷调查法。对本文涉及礼仪及美育的相关问题情况调查问卷,自行编制了《美育在大学生礼仪教育中的功能研究的调查问卷》,共计发放200份问卷,回收了200份。其中有效问卷为195份,经过计算可知有效率为97.94%.1.2.3数理统计法。本文运用Excel2007软件对调查问卷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并将数据整理成为三线表格,成为本论文研究主要依据。1.2.4逻辑分析法。结合数理统计法分析出的数据结果,综合分析大学生礼仪模特社团的基本情况、开展因素等具体内容,为后文研究提供支持。
2结果与分析
2.1美育与礼仪教育的关系
在《教育大辞书》曾中说过“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培养感性为目的。”可见美离不开具体的形象,缺少形象这一基本元素,美将无从谈起。故从某个层面来看,审美教育本质上是形象教育。而在礼仪教育中,个体仪容、仪表等外在形象将会受到约束,不仅要做出恰当的行为,且需要将个体独特的美展示出来。究其根本,个体姿态举止等展示出来的美不仅仅是外在美,更多的是内在与外在美的统一。礼仪修养的根本在于审美教育内涵,在实践教育中,不仅要重视形象和情感教育,还应关注行为美,使得个体能够兼具内外与外在美。基于此,针对学生进行礼仪教育,重视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以此来避免礼仪规范过于形式化、教条化,尊重学生个性化差别,形成一种动态化、因材施教的礼仪教育形式。
2.2美育在礼仪教育中的功能
礼仪的美育就是运用美学理论在礼仪学习的实践活动中,在多元化审美载体基础之上,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接受审美教育,形成一种愉悦情感,培养他们礼仪人文美、感受礼仪的理性美、表现礼仪的规范美的能力。2.2.1美育可以丰富和完善礼仪教育的内容。教师利用礼仪的审美媒介(如个人的仪态,餐桌礼仪,人际交往等),按照相关的审美意识去引导学生产生审美情感、体会审美感觉,通过潜移默化使学生的审美意识得到提升。比如礼仪课程中仪态礼仪中的站姿,教师不仅要讲解正确的站姿知识,通过多媒体所播放的多种图片进行对比,然后对正确站姿的正确示范,能够激发学生对自身的反思以及和美的追求。多媒体图片能够给予学生多种感官刺激,将其作为审美媒介,能够为教师教学提供辅助和支持,而学生通过教师的示范对自己的站姿进行反思,并且观察他人并对比。潜移默化中对自己的站姿进行调整。2.2.2通过美育扩宽和创新礼仪课程教学的方法和途径。美育的独特功能是从事物的客观属性中探索美;从客观精神层面探索美等过程中能够实现对美的规律和特点的了解和掌握,进而渗透至美的内涵当中。美育通过娱乐的各种途径,如文学艺术、电影电视、文娱体育、等美育手段感染人、引导人和教育人。它使受教育者在赏心悦目的美的享受中受到教育。礼仪教育通过美育使得学生在理论学习中能够掌握基本礼仪知识,并在实践中掌握敬人、自律等技能,最终实现理论与实践高度统一,从而提高礼仪教育实效性,更好地指导学生未来生活。2.2.3美育可以增强和提高礼仪课程的吸引力和效果。美育“寓教于乐”的特点,使得教师在实践活动过程中结合礼仪教学内容,将理性审美知识与具有审美意义的案例有机结合,来调动学生积极性和参与热情。比如学习餐桌礼仪时,只教授理论部分会显得枯燥乏味,而简单的实践活动如西餐餐具的使用,只能使礼仪课程收效甚微,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但如果插入情景教学,如在职场中的有关餐桌礼仪问题,换位思考上司和下属在餐桌布置的问题会更容易增强礼仪的吸引力。通过案例利用感性形象的教育方式传输礼仪的基本内容,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教育,实现礼仪上的教育和引导作用。
2.3沈阳体育学院现代礼仪课程中美育的现状分析
2.3.1学生对礼仪美育功能的认识。在学生认为通过礼仪课美育功能作用调查中(表1),48%的学生认为提高了鉴赏能力;43%的学生认为增强了对礼仪规范的感染力;54%的学生认为促进了身心的全面发展。由此可见,礼仪教育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学生审美能力的提升。2.3.2学生对礼仪教育中实施美育的态度。调查中可以获知(表2),55%的学生认为在礼仪课程中具有美的因素,63%的学生礼仪学习中受到美的感染,85%的学生认为教师在礼仪课中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由此可见,教师将美育功能很好的运用到教学实践中,这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塑造健全的人。2.3.3学生通过礼仪学习对美育的反馈。对于学生在礼仪课中的审美教育,通过学生对学习的反馈及评价可以看出礼仪课中美育功能的实施情况。通过对表3的分析得出,在礼仪教学中,教师教学方式和方法很重要,如果采用单一、枯燥的教学方法,难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且针对性不强,教学效果大打折扣。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加强对学生需求的分析和掌握,在课堂上与学生互动和沟通,建立和谐师生关系,采取多元化教学方法,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从而促进礼仪美育功能有效发挥。学意义,具体见表2。2.3实验组术后并发症情况术后,实验组40例患者中有1例出现感染,并发症发生率为2.50%,其余患者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
3讨论
阑尾受到刺激后,会出现阻塞、挛缩等现象,进而导致缺血、坏死、穿孔等的发生,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早期救治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以往,保守药物治疗为急性阑尾炎的主要治疗方法,可缓解患者临床症状,促进患者恢复,但是其治愈率较低,炎症难以彻底消除,具有较高的复发率。目前,临床上多以手术方法治疗急性阑尾炎,开腹手术因其技术成熟、操作简单及治愈率高而广泛用于本病的治疗中,但是本术式具有一定的创伤性,且有可能引起感染等并发症[4][5]。保守药物治疗与开腹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均有一定的优点和缺陷,但总体来讲开腹手术在治愈率方面更具优势。在本次研究中,分别对4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实施保守药物治疗和开腹手术治疗,结果显示,术后实验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且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抗生素应用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以上提示开腹手术可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急性阑尾炎患者恢复。综上所述,使用开腹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疗效显著,且安全性较高,对于促进患者的预后恢复具有积极的意义,值得临床上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彭涛.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临床价值对比研究[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6,29(09):1292-1294.
[2]姚明山.急性单纯性急性阑尾炎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的效果比较[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4,2(05):114-115.
[3]邹翰林.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急性单纯性急性阑尾炎的疗效观察[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5(05):118-119.
[4]白正忠,李树营.外科手术和保守方法治疗急性阑尾炎的效果比较[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21(25):2801-2802.
关键词:职业导向 应用写作教学 职业意识
《应用文写作》是一门以培养学生实际写作技能为目的基础课程,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开设起,已走过三十多年的历史。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应用文写作在传递信息、处理事务、沟通关系方面都有广泛的实用功能,“从这个意义上说,社会越是进步、发展,写作这种古老而又常新的人际交流手段就越发显得必要而且重要。”目前应用型和职业技术院校大多将《应用文写作》开设为通识课或选修课,其课程设置目标是提升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学生胜任岗位的知识和技能。
笔者所在的独立学院面向全院本、专科学生开设了《应用文写作》课程,作为一门公共通识课,意在使学生掌握大学教育不可或缺的文化知识和基本技能。但在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应用文写作》课程的教学效果并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首先,学生重视不够。同为公共通识课,《应用文写作》不像《大学语文》有文学意蕴,不如《大学英语》《大学数学》为考研必备,也不比《大学体育》类的课程接人气,学生普遍将其列入边缘课程,学与不学一个样,未能充分认识到该课程对于今后职业生涯的重要性;其次,教学时间有限。应用文内容庞杂,种类有几十种,与学生学习生活、未来职场关系密切的有十多种,本科16学时的教学时间安排对于文种繁杂的应用文只能是走马观花、一扫而过;再次,教学方式我弧Sτ梦男醋骺纬唐重理论阐释,教师大多都采用讲授法,即按照文种的类别,依次讲授其文种特点、写作格式、例文分析、注意事项等。教法较为程式化,不能吸引学生的眼球,也弱化了应用写作课程的实用性和实践性。
实践证明,优秀的职场工作者应具备良好的应用文写作能力,尤其在现代社会职场中需要具备运用书面语言进行沟通关系、处理事务的能力。鉴于上述情况,当务之急是重新审视应用文写作课程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的选择以及固定化的考核模式,需要积极探索应用文写作的课程教学改革,以就业和职业为导向,强调课程价值指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应用写作课程教学的实效性,促进学生职业综合能力的养成,包括职业的适应能力和胜任职业的能力。
一.强化职业意识,明确课程目标
为用而作是应用文写作的源动力,实用性是应用文的基本使命。本质上,大学教育的课程设置是为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服务的,应用文写作作为大学生专业素质的重要能力之一,集中体现个人的专业素质和职业技能。当前很多用人单位招聘毕业生时明确要求具有较强的写作能力,更不必说国家公务员选拔考试中的申论文体。基于此,应用文写作教学需要从实用、应用的角度出发,从职业、就业的目标设置课程。
为了增强职业意识,不同专业鲜明的行业特色要在应用文写作教学中有所体现,因而在教学内容就不能整齐划一、一刀切,除了通用的几种党政公文和常见的日常事务文书计划、总结外,不妨根据不同专业的实际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差异化处理,梳理与专业密切相关的应用文种,罗列出教学重点。以本校为例,法学专业学生的教学重点是法律事务文书;酒店旅游专业学生的教学重点是使用频率较高的礼仪文书,如演讲稿、欢迎辞、开幕词等;金融、会计专业学生的教学重点是经济事务文书;广告专业侧重讲授广告词、广告策划书等。虽说本校通识公共课教材统一,但教师可在教材的基础上开展教学,还可结合专业特点,自主补充有针对性、实用性的应用文种。如工程项目的专业在教学中开设招标书、投标书,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增加网络新闻、微博的写作。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说过:“使学生对一门学科有兴趣的最好办法势必使之知道这门学科是值得学习的。”对于学生来说,能够学以致用,能够让教学内容与未来职场息息相连,激发学生学习、写作应用文的兴趣和热情,那么,职业意识的需要将成为学习应用文写作的直接驱动力。
二.模拟职场任务,整合教材内容
目前,应用写作教材的编写基本上都是以学科知识体系为框架,按照文种类别以章节编排,党政公文、事务文书、礼仪文书、经济文书、法律文书、信息文书、毕业论文等是编写的普遍体例,其中文种理论阐释的比重偏大,从概念、特点、种类、结构到要求,进行面面俱到的介绍分析。教师若参照该体例进行讲授,对学习者而言,应用文写作的理论性与实际情景脱节致使其积极性不高;对使用者而言,缺乏有效的实践训练致使学难以致用。如何实现课程内容与职业岗位技能对接?如何让应用文写作教学内容实用又够用?这是应用文写作课程改革的当务之急。
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德国在职业教育和培训领域兴起“职业行动导向”教学理论,其核心是“旨在实现职业教育的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融合,在专门构建的教学情境中进行职业从业资格的传授,以使学生有能力从容应对那些对职业、对生计以及对社会有意义的行动情境。”该教学理论即通过重新组合教学各要素,为学生设置与专业对应的职业情景,以任务为导向,引导学生在动手实践中自主学习,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能力。据此,重新整合教材内容,创设学生职场情景,模拟职场工作任务,从课程知识体系为中心转变成以学生职业为中心可为解决当前写作教学困境的有效途径。
以笔者所在的法商学院为例,培养的学生其就业对象大多是企业,所以熟练掌握企业运营、管理过程中各类应用文种的拟写和使用将是胜任职业岗位的基本能力。综合考虑工作任务、职业能力、专业知识等维度,采取项目化的教学内容,突出写作任务和写作情景,有针对性的设置职场求职、职场策划、职场沟通、职场事务几个与职业密切相关的内容,在每一个项目中模拟职场任务,将学习应用写作的知识和技能的训练有机结合,将学习内容与职场任务高度对接。如职场事务项目中虚拟一个“新产品会议”,工作任务中首先要召开新产品研发工作会议(会前的的计划、通知,会后的总结、简报、纪要等),然后新产品研究信息(市场调查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产品说明书等)。通过职场任务的步步推进和典型工作场景的设置,重新整合了教材内容,兼顾了应用文写作所需的语言技能和胜任职业所需的职业技能。
三.借力微课互联网,创设职场情景
学习写作理论,是应用文写作教学的基本纲要。而应用文文种类繁多,课时偏少,如何理解、消化写作理论?如何准确驾驭文体写作技巧?如何实现理论到职场场景的能力转化?作为一门行文规范程度较高、强调应用和实践的课程,应用文写作不妨借力信息技术和微课程的高效优势,变革传统重讲授和例文式的教学模式。
微课程作为信息时代的产物,具有短小精悍的特点,即视频时长短、主题集中、内容精要、视听结合效果震撼,在短短几分钟内聚焦写作理论的重难点,缩短教学讲授时间,以可视化和生动化的方式呈现写作理论和写作案例情景。鉴于典型的写作案例是学生陌生的、具体的职场情景是学生未曾接触的,学生由于缺乏身临其境的职场体验,很难主动地将学习中的“知”转化为实践中的“行”。在具体的应用写作实践中,作者是谁?在整个事务关系中处于何种位置?文种写给谁看?他和作者关系如何?撰写的应用文要解决什么问题?写好之后在什么场合使用?一系列处理写作应用文类需要的组织、协调、应变、创造能力借助互联网资源和现实性的职场情景视频,可以加深学生对写作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实际写作的技能,培养学生在职场工作中的对具体事务的判断能力、应变能力,与他人合作处理信息的沟通能力、交际能力。
在微课教学模式下,集中高效的学习方式可以预留更多的实际写作训练时间,教师可以创设职场情景,把写作任务放在情景之中,将学生划分为不同的小组并充当不同的社会角色,以职业人的身份实战演练。如总经理下达年度工作计划,要求超额完成任务,设计部电脑设备陈旧请示更换新电脑,销售部人员紧缺申请增加人手。在模拟整个职场事务中,加深学生对几类文书的理解和运用,纠正写作知识的偏差和疏漏,在一定意义上,微课为传统的写作教学课堂注入了活力。
四.评估职业角色,拓宽评价途径
应用文写作课程传统的评价方式基本由一张试卷来决定,一场考试和一两次作业的考核与测评容量有限、手段单一,致使学生临时突击、背诵写作知识要点来应付,但机械记忆写作理论知识并不能评价学生写作能力的高下,毕竟生活和职场都是动态而真实的。因此,应用文写作的教学需要与时俱进,建立多元、动态、科学的评估体系,即考察写作主体在具体的生活情景和模拟的职场环境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包括行文过程中对人对事的情感态度、合作意识、进步程度等动态表现。这种评估体系重在全面评价学业成就,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应用的潜在能力。
以职业为导向的教学模式需要将职业意识、职业角色、职业能力贯穿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其考核内容和考核标准在对接专业培养目标和职业素养的基础上注重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和解决问题的效果,教师在模拟职场情景进行写作训练过程中,要认真观察学生在学习情景中的各种表现:比如学习、写作态度是否认真主动、积极探索;任务的完成是否进入职业角色,技巧运用如何;学习、写作的成果格式是否规范、表词达意是否妥当等。教师要及时指导和记录相关信息,确保评价过程的准确性。
应用文写作的教学主场在课堂,检验学以致用的舞_在社会生活和职场。测评职业写作水平即是评估是否实现了职业角色的培养,是否在角色的体验中认知、承担了多种职业能力的锻炼。例如学生为校广播台的投稿,为院系活动提供的应用文稿,为实践基地完成的项目稿甚至撰写的中期论文,都可以纳入课程综合评价体系,因为只有重视写作实践,才能让应用文教学的“学”与“用”真正联姻,才能切实的为学生的就业和职业助力。
结语:应用文写作教学的变革和创新势在必行,为了学生能够适应和胜任未来的职业和岗位,教师应该从课程的目标设置、教材内容的整合完善、教学方式的变革、评价体系的多元科学等一系列的教学活动要素出发,以能力的培养为中心,不断强化职业角色意识,通过写作训练和实践最终将应用写作的技能转化到就业和职业应用的广阔天空。
参考文献
[1]张军.现代应用文书写作教程(第二版)第1页,武汉大学出版社,2013年
[2]刘晓伟.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的探索与思考[J].应用写作.2015(03)・
[3]谢复玉.基于微课程的“应用写作”教学设计[J].中国电化教育.2014(06).
[4]杨谨瑜.以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的应用写作教学改革刍议[J].当代职业教育.2013(05)
[5]曹洁萍.谈高职应用文教学职业角色的培养与实现[J].职业与教育.2007(09).
[6]赵春辉,孙莉.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应用文写作课程开发研究[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2(10)
论文摘要:从六个方面,探讨了电力企业如何引导新员工尽快融入团队,使其成长为合格的员工。
论文关键词:新员工;沟通;团队;礼仪;引导
新员工作为刚走出大学校园,步入电力行业的新生力量,有一定的知识量、思想意识超前,接受新生事物快,一腔热血。如何让新员工的能力有效提升,尽快融入到企业中,使其更好地发挥作用,塑造好一支新员工队伍,是提升企业管理水平的基础,是企业和谐健康快速发展的有力保障。因此,新员工教育培训工作在做好培训理念、培训内容、培训方式方法等的基础上,还需结合新员工的基本特点,加以引导。
一、找准起点、摆正位置,从今开始
“完成就业不等于事业成功”,走出校园,参加工作,是一个重要转折点亦是一个新的起点,也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要实现其目标要求,就要顺利完成从“学生到职业员工”的角色转换;首先,作为刚刚走出校门的人,经验较少、能力需要锤炼,是阻碍其成长的重要因素;其次是环境的变化,和近乎毫无规律的校园生活相比,职场生活则是被众多规矩所束缚,而且交流、沟通的方式和技巧也与校园生活有本质的不同;再次是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很容易让这些校招新员工在初入职场时就有一种强烈的落差。引导新入职员工一定要保持好心态,低调做人,高调做事,勤俭生活,找准起点,摆正位置。刚入职,是个新人,新人就要像新人的样子,要谦虚、多听少说、多学习请教、多做事,千万别好高骛远。作为一个大学生,正处于风华正茂的年龄段,容易冲动,在遇见一些事的时候,一不小心就会铸下大错,所以要引导他们应当低调做人,在碰到一些麻烦时,低调、理性地处理。人生的一切成功,归根到底,都是做人的成功;人生的一切失败,归根到底,都是做人的失败。
在走上工作岗位之前,新员工已在学校待了十多年,因此,要完成从学生到职业人的转变,需要一个过程,积极的态度与良好的习惯仅仅是一个开始。这种角色转变越快、越彻底,做好工作、谋求发展的机会也就越多。
二、学会做人,学会沟通,完善自我、融入团队
培训新员工让他们了解、掌握、接受企业管理模式,认知企业理念、目标、要求,以提高员工的自觉性、积极性、能动性、创造性和企业归属感,使其按照企业的要求和发展目标完成本职工作并不断向前发展是比较容易做到的事。但是,要学会做人,学会沟通,这样才能尽快融入团队中。求学期间,家长、老师帮着他们,到了单位,什么都要靠自己,“人好比是鱼,单位是水,鱼应该去适应水,而不是让水来适应鱼。”因此,要引导他们人生定位要准确,切合实际地想想自己想要什么,一步一个脚印从沟通、做人做起,从遵守公司规章制度、服从上司的各项安排等等做起。如果有想法、意见或建议,应提早提出来,而且要注意提出的方式方法。
新来的员工一定首先要注意积极主动地融入到集体中同事中去,认识集体,了解他人,只有那样,才会更快更好地进入岗位角色,得到大家的支持和帮助,才能更快更清楚细致地了解到公司更多的情况和自己应做事情的内容和重点,才能认清楚自己在集体和职位中的责任和价值在哪里。做好了这一步,那么,接下来开展工作就容易得多了。的确,我们做工作也要知道讲究“天时地利人和”,否则,就很难做好工作,至少不会那么容易那么高效地做好工作,因此“找准方向和目标才是提高效率做出成效的根本和前提”。
三、从站立坐行、外形礼仪塑造开始
站立坐行、外形礼仪,是给人留下的第一印象,是个人的一面镜子,走入职场的新人要尽快摒弃学生的外形、喜好,完善成人的形象。《论语》说:“不知礼,无以立也。”礼是处理各种社会关系的重要准则。但如今不少职场中人职场情商低,不懂得待人接物的基本礼仪,或言行脱节,说起来头头是道,做起来捉襟见肘……当然,生活中表现出来的过度客气和礼貌,目的是为了建筑一道墙来防备他人,这样使大家心中时刻都充满猜忌。
礼仪往往决定了一个人的发展前景。一个懂礼貌、举止得当的人肯定会得到领导、同事的认可。反之,任何一个人都不会喜欢无礼的同事,任何一个求发展的公司也不愿意招聘这样的员工,以免损坏公司的形象。
同时,文明礼貌不是你有大学学位,文明礼貌不是你有家财万贯,文明是举止,是生活方式,是对每个人的尊重,是人与人之间有礼有节,是孔子所说的“克己复礼”。要想在所从事的领域尽快脱颖而出,有一些共同的准则是需要遵循的。就是说:塑造好一个人的外形素质就相当于拿到了一把开启事业之门的钥匙。 转贴于
四、适应新环境、恰当的展示自我
新员工年龄结构基本处于80后或90后,自主意识强,个性鲜明,要在意识形态上转变观念,尽快进入角色,使其充分认识自我,展示自我,完善自我,使其树立起坚定的自信心,使其尽快地适应新形势,尽快去适应新的环境,包括新的人和新的事物,这是一个过程。一名新员工入职的初期,对工作多少会有些许害怕,因为新的环境给他很大的压力,需要通过培训来加以引导,这个过程兴许会要很长时间。如果能够在入职后给他一些帮助,让他对企业、对同事都有一个好的了解和熟悉,让他在来到新企业后能有一个平稳和舒适的过渡,那么他会很快地在新的环境中投入工作。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热情,不断自我发现、自我创造工作的新台阶新目标,善于学习、借鉴、运用和把握好的为人办事及工作之技巧,是不断取得进步和新成绩的保障。
同时,及时了解掌握新员工思想动向,为新员工指点工作迷津,督促新员工健康快速成长,催使新员工不断自我成长自我提高,帮助新员工找准自己在本职工作岗位上的角色定位。让我们的新员工能够更加积极、乐观、有效地做好各项工作,拉动和加快新员工与公司同步快速成长的步伐。力求使其更加成熟,减少犯错误和出问题的机率,从而保证在工作上多出业绩,多作贡献。
五、正确引导、主动工作、敢于尝试,不怕批评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如果我们不能很好地把握好这个前提,找到适合自身工作环境、所从事工作行业行为特征的思想观念和态度,我们就很难静下心来搞好工作,这是肯定的。经历越多,成长越快(这是由经历的丰富性和多样性所致)。新员工到了一个新的工作环境,既感到兴奋、期待,同时也感到陌生、恐惧。新员工这时往往会手足无措,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这时如果不加以适当的引导,一方面会打消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员工也会对工作产生怀疑。这时的员工最需要的是有人能告诉他:他该干些什么!要主动安排员工的事情。引导新员工主动申请工作任务,因为一个被动接受任务的人做出来的工作与主动申请工作的人相比,质量是会有很大差别的。因此,要引导他们主动申请工作任务,迫使他们付出较大精力来做这些事情。面对工作,敢于尝试,勇于担当,才有可能会有突破或创新,才可能打破大家认为的“我们以前就是这样做的”这种惯性思维。当然,尝试就有错误产生,领导可能会批评,但是批评不也是一种反馈吗?所以,要适当引导他们主动工作、敢于尝试。
六、引导他们充满自信,相信自己的能力和品质
当人全力开发自己的各种潜能时,就会更享受职业人生建设的过程,在工作中发掘到更大的乐趣,也会发现自己更有能力的一面。培养和发展人的全部能力的过程,以及由此为自己带来的内在满足感,会让人创造一个独特的、有意义的职业人生。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指导课 师资 理论 实践 内容 形式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2(a)-0157-01
据教育部数据显示:2014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规模将达727万,再创历史新高,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复杂严峻,就业工作已进入关键时期。对大多数父母、大学生而言,就读大学是寻求满意岗位的实现途径之一。在这种就业形势严峻,家长、大学生期望值过高情况下,提前做好就业准备至关重要。就业课程,作为就业准备的重要环节之一,课程的质量、形式、内容,对大学生了解就业形势,内容,技巧起着关键性作用。因此,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的相关问题是高校就业指导中心,指导教师队伍深入探索的重点之一。
1 授课教师队伍架构合理性的探讨
目前,大多数高校师资行政队伍多为硕士生、博士生毕业后直接进入高校的人员组成,相对缺乏企业工作经验,而目前就业指导课的师资一般来自高校内部师资行政队伍,较少从外聘人员授课。实际上,作为就业指导课程的授课者,不仅需要拥有专业的授课、从事就业工作的经验,而且要熟知企业的相关事项。因此,要完善教师队伍的架构,建议采取校内外人员平均聘用方式,多途径挑选师资:(1)教师队伍:从高校内部教师队伍中采取试讲方式进行选拔,而决定试讲结果的人员组成架构最好为:高校管理高层、就业指导中心人员、各专业教师代表以及学生代表。(2)行政队伍:从高校学生管理人员、就业指导中心工作人员中进行筛选,学生工作管理人员,一般较为熟知学生大学四年学习和生活,了解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这样有利于因材施教;高校就业指导中心的人员,一般较为熟悉就业形势以及政策。有利于学生提前了解就业形势和政策内容。(3)企业高管:教育的目标是培养与市场需求相符合毕业生。企业高管,对于企业运作,市场需求的定位和了解比校园老师更为熟知,这有利于学生在了解教育就业政策的同时,与实际工作环境相接轨。(4)优秀校友:校友资源是每个高校的丰富资源,校友熟知本校学生各阶段的需求,亲身经历就业的过程,可以现身说法,更加具备说服力。
2 课程理论知识与实践内容平衡性的探索
就业课程的合理设置,对学生能否充分学习就业过程中相关注意事项及做好就业准备,起着关键作用。理论知识过多,学无以致用,实践内容过多,对理论和政策把握不准。因此,只有理论知识及实践内容的相结合,恰当的分配比例,方能对学生的学习起到帮作用。建议课程设置时的步骤和分配可以如下:(1)形势分析、就业政策:为学生掌握实践技能奠定坚实基础,充分拥有自信和做好心理准备;(2)简历制作、面试技巧、礼仪课程:迈入公司的途径基本是通过笔试、面试,进入笔试面试的前提是递交简历,在简历中脱颖而出,如何简历的制作非常关键。当进入了笔试和面试,面试技巧以及礼仪,会大大提高面试的成功率。(3)公司运行模式,员工管理办法、同事关系处理等课程:从校园踏入社会,是正式开始体验理论知识转变成实践经验的过程,所以在即将迈出校园的阶段,让学生提前感受企业文化,了解真正企业运行模式,让学生在正式迈入社会之前能有一个过渡和心理准备,有利于学生更快融入工作中,适应社会工作环境。(4)企业参观、实习:在就业指导课程的收尾环节,带领学生到就业实习基地进行参观实习,将学生将前期所学理论和实践知识运用于实际工作中,在工作中总结经验,这样更能实现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的意义和目的。
3 各科目具体内容及形式多样化的探讨
科目的内容与形式应依据科目教师的特点及课程的侧重点而进行设置和调整。而内容设置方面的共同点在于:各科目内容必须与本门课程设置的目的相匹配,并切入重点。举本人面试礼仪课程内容为例:礼仪是在人际交往中,以一定的、约定俗成的程序方式来表现的律己敬人的过程,涉及穿着、交往、沟通、情商等内容。不止要讲解面试礼仪在职场中的重要性,同时要教会学生一些具体的面试细节和注意点。所以本课程内容在设置上基本包括着装、坐姿、交流等内容。而让学生全面掌握知识,不止是追求内容新颖和丰富,课堂形式也要具备多样化。课堂上应秉承优良的传统授课方式,研发新颖舒适的多媒体课件,使用网络媒体,与学生交流互动。在本人面试礼仪的课堂上:从面试服装的着装,到坐姿的得体性,乃至敲门礼仪,采取现场提问,演示,视频播放多样形式。比如面试服装环节,上礼仪课我会自己先穿着正装,让学生对我的着装进行点评和讨论,然后我再进行着装讲解。坐姿方面,不管男女坐姿,我均会邀请一名学生,让学生先进行自身认为得体的坐姿演示,其它学生进行点评,然后我再边播放标准面试坐姿视频,边针对动作的要点进行讲解。
由于大多数高校的就业指导课一般设置在大学三年级,甚至是四年级的上学期,这时很多毕业生正忙于准备毕业论文或为毕业后的前途做打算,加上父辈的一些传统观念以及学生的自我意识,使得就业指导课程在开设的源头就缺乏根基。只有不断增强师资配置的合理性、内容设置的丰富性、形式开展的多样性,才能提升就业指导课程在大学生心目中的含量。也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积极、主动地学好本门课程,配合指导老师的课程和安排,并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践中,才能实现就业指导课程的真正意义和目的。
参考文献
[1] 梁自珍.浅谈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存在问题及教学改革.科技信息[J].科技信息杂志社,2012(17).
论文摘要: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学是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教学目标,学生的综合能力成为评估教学效果的一项重要指标。本文以办公文秘这个专业为例,简单阐述了如何运用项目教学法来提高教学效果。
在中等职业学校的教育教学中,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一个现象:学生掌握了较多的专业基础知识,取到了本专业应有的各种技能资格证书。而走出校门,步入社会后,在企业岗位的实际工作中,却发挥不出自己的技能水平,解决不了工作中的实际问题。我们都知道,现代企业需要的不仅仅是掌握固定知识和单一技能的操作者,而是具有合作精神、创新能力和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而这种人才所需要的素质,其物化表现就是职业能力。只有具备职业能力的员工,才能适应现代企业和技术变革的需要。职业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未来职业发展有用的知识和能力,以及利用这些知识和能力来进一步学习和提高自己,以达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即职业能力。而项目教学的实施,对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起到了推波助澜的效果。
项目教学是通过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其目的是在课堂教学中把理论与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掘学生的创造潜能,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达到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目标。项目是在一定时间内,在预算规定范围内需达到预定质量水平的一项一次性任务。在计算机专业的教学中,项目教学是针对某一个教学内容而设计的,由教师与学生共同完成,它是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在实践中发现知识、解决问题、提高技能为根本目的的教学。
一、目标定位
办公文秘专业的就业方向是各公司、企事业单位的办公文员。为了让学生在校期间能感受到这种职业化的要求,并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办公文秘专业的教学目标定位于:具备办公室文秘人员的知识能力,能处理办公事务及掌握常用办公软件操作技能。
二、教学组织形式
1. 课堂教学:以教师在日常办公事务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及办公文秘实际工作的问题为教学项目,培养学生掌握常用办公软件操作能力,教会学生掌握办公软件操作及基本的图形图像处理软件,例如《Office办公软件应用》和《Photoshop图像处理》,以完成某一具体任务为项目。项目实施的五个步骤:学生和老师共同确定项目任务、制定计划、实施过程、检查评估、归档及结果应用。同时将非专业课程《文秘礼仪》等文秘知识导入进来,使之成为专业课程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培养学生处理办公事务、处理办公人际关系等能力。
2. 课外实践:为学生提供一个模拟职场——教师助理角色。教师当中,特别是一些年长的或非计算机专业的教师,对办公软件的操作比较生疏,而且教师的教学任务重,他们的确需要一个能够协助自己办公的“小助理”。“教师助理”以教师办公室为模拟职场,以处理日常办公事务为工作任务,以教师为自己的老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培养处理实际工作的能力。这种模拟实操使学生把课堂教学中学到的知识直接运用到模拟职场中,既巩固了所学的知识,又能在模拟职场中遇到问题时,及时反馈到课堂上来,在课堂中,同学和老师一起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达到共同进步。
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这两种组织形式相辅相成,没有课堂教学,学生不能学到知识,而没有课外实践,学生学到的理论知识无法得到检测与巩固,如不继续进行课堂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就得不到更好的解决和归档。
为了让学生更好的感受职业化的要求,办公文秘的学习情境以“模拟公司”的形式操作。根据模拟公司业务的需要及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教师助理”角色是公司文秘。“公司文秘”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由一名最优秀的学生任总经理,监管各小组长,每个小组的成员分配四种角色:设计总监,负责作品的完成情况;人事总监,负责不同项目不同角色的分配;财务总监,负责本组成员的工作价值体现,即工资收入情况;项目总监,负责整个小组的学习、工作情况及产品销售。各成员的角色不是一成不变的,一个项目完成后,新项目实施时进行角色转换。角色的轮换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个性发展。
公司运营的一大特点就是员工的劳动价值必须得到具体的物化体现,用虚拟的工资可以对教师助理的工作起到激励作用。教师助理的工资由两部分组成:基本工资和培训奖金。基本工资考核教师助理日常工作所得工资,即通过在教师办公室处理教师的日常办公事务中获得;培训奖金考核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情况及学习效果。另外,对学生的工作业绩和课堂表现,还可采用“积分”的方式,根据“积分”来决定其“职位”的升降。这样使其竞争更加具体,同时激励学生不断进取。
通过项目教学法,办公文秘班学生的职业能力得到快速提高。学生掌握了综合应用办公软件及其它常用软件的操作能力,能熟练完成老师的每一项办公任务;掌握了正确应对办公事务和处理学习和工作的正确方法;学会了交际、合作、奉献并具有较强的责任心。在实际工作岗位上,职业能力也展现出来了。
在办公文秘课程的项目教学中,教师办公室是学生(教师助理)实操的模拟职场,这样的模拟职场是比较容易设置的,而在计算机专业其他课程中,比如平面设计、网络等专业由于设备等硬件原因,这些模拟职场是比较难设置的
模拟职场并不是所有专业都能适用的一个方法,而要解决这一问题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校企结合。企业为经过系统学习学生提供了实践平台,同时企业根据自己对人才的需求向学校反馈信息,学校根据反馈信息为企业培训更专业的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赵志群.《职业教育与培训学习新概论》.科学出版社,2003年
课内教学的要求和渗透
酒店管理专业职业素质的养成关键要靠校内教学的课堂。学生在文化课上能学到知识,这是提高一个人的基本素质的必须条件。学生在专业课上能接触到更多酒店管理专业的行业常识,这些能帮助学生更快的进入角色融入职场。学生在技能课上训练的专业技能可以让学生更顺利的走上实地工作岗位。学生在形体、礼仪等课程上学到的内容,教会了学生如何以优雅的站姿、端庄的坐姿、轻盈的走姿等得体的肢体语言和礼貌的服务用语来展现自己良好的职业形象。总之,通过精心安排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可以使学生在课内得到职业素质的极大提升。
课内教学对学生职业素质的提高不能仅仅停留在教学内容上。对课堂的要求,教学的组织等过程也可以对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起到很好的效果。例如,学生进入校内专业实训场地都要求身着整齐的制服,整理仪表,长期坚持的结果就是学生在专业实训场地会下意识的注意自己的着装,进入企业后就不会觉得受到束缚,能更好的投入到工作中去。尤其是上技能训练课的时候,涉及到的课前准备和课后收场等工作都应该让学生参与进来,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体验和学习守时、负责、清洁、高效,并逐渐固化成他们良好的职业习惯。
课外活动的锻炼和提高
高职院校除了课内教学以外还有很多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职业素质的培养仅仅依靠课内教学也是远远不够的。经常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如酒店行业各岗位的技能比赛、演讲比赛、文艺比赛、体育比赛等,锻炼学生的职业技能、心理素质、表达能力、应变能力等。另外,应该鼓励学生成立酒店协会、礼仪协会、青年志愿者协会等相关协会,积极开展活动,以此来激发学生的职业意识,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协作能力和团队意识等。
高职院校在酒店管理专业的教学中一般都安排有校外的实习实训环节,应该充分利用好这个学生与行业零距离接触的机会,做好职业素质的培养工作。学校对校外的实习实训基地要做好筛选,选择硬件达标,管理到位,对实习生教育比较配合的企业。以免学生因实习实训基地管理混乱而对整个行业产生错误的认识并养成坏毛病。好的企业,能激发学生的职业自豪感,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素质。当然,学校不能把学生放在校外不闻不问,要做好校外实习实训的管理工作,相关的管理制度和管理老师都要到位。
在校外实习实训的过程中,学生亲身感受了行业的要求,企业的要求、岗位的要求,他能结合自身的实际,修正自己的职业规划,自觉进行职业素质修炼,以达到自己的目标和理想。这种内化的动力比外界的压力要更加有效。有很多的学生在实习的过程中感到自己的语言能力还不够,自觉加强了外语的学习,主动寻找机会和外国客人练口语,甚至还有学生拜客人为师学习一门新的语言。
专业导师的感染和熏陶
除了对普通教师的要求以外,酒店管理专业的教师应该具备良好的职业文明形象。酒店行业要求学生必须具备的职业素质,教师首先要具备。因为学生职业素质、职业习惯的养成是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教师要用职业化的言谈举止、礼节礼貌、仪表仪容塑造良好的职业教育氛围,以此去教育、影响和改造学生。教师的身体力行,会给学生起到很好的带头作用,更加有利于酒店管理专业职业素质的培养。
论文摘要:以职场能力为导向,以实训教学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模式是高等职业院校市场营销专业的一种重要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职场能力的培养可以培养能把握市场需求动态,懂得市场营销策划与职场礼仪,能进行有效营销沟通,获取企业管理经验和市场营销技术,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1深化高职市场营销专业课程改革的意义
1.1市场的需求目前,虽然我国就业形势较为严峻,2009年毕业生高达610万人,2010年的毕业生人数又高达630万人,但是营销职位在人才需求榜中仍居榜首,特别是专业营销技能较强、有一定行业背景、熟练掌握外语的高端营销人才最为紧俏。据猎头7年来的分析统计,市场营销总监、市场营销经理职位稳居人才需求榜首,薪酬标准也大大高于其他同级别职位[1]。因为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强,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企业若要在新的经济环境下立于不败之地,并得到健康长促的发展,就必须树立现代营销观念,制定相应的营销策略,这自然需要大量高素质的具备良好沟通技巧和心态,并对该行业有深入了解的营销人才。那么,作为培养营销专业人才的重要摇篮——高职院校就更应该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努力培养出具有一定职场能力和营销实践能力的专业人才,只有这样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
1.2高职市场营销专业的现存问题市场营销行业受到企业前所未有的重视,营销人才的培养和营销队伍的建设日益成为企业人才竞争的焦点,而目前高校培养出来营销人才却远远不能满足企业的需要,反映出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仍然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wWW.133229.COm现阶段,我国高职院校的大多数市场营销的课堂教学还处于灌输理论的阶段,使学生对实践性很强的营销专业课程的掌握仅停留在理论阶段缺乏必要的实践教学,这既会阻碍理论教学的进一步发展,也不能使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得到锻炼。另外,市场营销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具有一定的滞后性,通常情况下,高职院校都实行教学计划制度,这样一来,许多课程都是提前计划好的,不允许随意更改。但就现在社会经济的发展迅速,几年前设置的营销课程早已不再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需求,这就会造成符合当前社会需求的课程无法全面系统的被介绍,只能是教师在课堂做部分补充而已。更进一步,即使学生参加实习,其实习的过程也过于形式化,例如,国内许多企业把接收学生实习当成一种任务,根本不让学生接触其核心部门和有关的管理事务,为的是怕泄露商业秘密,如此,学生便不能深入了解企业的运行和管理,结果使学生的营销实习变成了某个特定业务环节的临时打工者。
2以职场能力为导向,深化高职市场营销专业课程改革
职场能力主要是指在职场上熟练完成各种工作任务,创造性解决生产中可能发生的意想不到问题的能力,它集中体现在三个方面,即职业核心能力、通用管理能力和通用生产能力[2]。只有通过加强实训环节的训练,理论联系实际,深化市场营销专业的课程改革,才能进一步提高高职学生的职场应用能力。
2.1通过校企合作,强化职业核心能力职业核心能力是人们职业生涯中除岗位专业能力之外的基本能力,它适用于各种职业,不随工作岗位的变化而变化,是伴随人终身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离不开企业的支持,因为企业能够为营销专业的学生提供一个表达交流、数字应用和信息处理的良好的平台,可以强化学生的方法技能和社会技能,为学生的自我学习、与人合作、解决问题、创新革新和外语应用等创造机会。对于学生而言,这样实习工作更有针对性,避免了形式主义;对于学校而言,实习后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进行评价,有利于发现问题进一步改进教学计划,效果更客观;对于企业而言,因为有学校提供的相应智力支持,那么企业就可利用学校师生的专业知识,利用较少的费用来解决企业实际问题,从而提高决策效果和运作效率。可见,通过校企合作不但强化了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而且有利于学校制定出符合市场实际需求的教学计划和培养方案,更能为企业解决实际困难,这是一个对学生、学校和企业共赢的局面。
2.2通过顶岗实习,加强通用管理能力通用管理能力是超越于某个具体职业与行业的特定知识和技能,是一切管理者应当共同具备的、最重要的、最基本的能力和才干[3],涉及到自我发展管理能力、团队建设管理能力、资源使用管理能力和运营绩效管理能力。市场营销专业是一个实践性强的专业,若想提高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的通用管理能力,就必须通过实践活动来培养,因此,作为高职教育教学过程的重要实践性教学环节的顶岗实习,是在校学习的继续、深化、补充和检验,是实现市场营销专业人才通用管理能力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顶岗实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提升学生个人的核心竞争力,有利于学生的自我发展;有助于学生更全面地了解企业、了解社会,树立起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优秀的领导才能;有助于检验所学理论知识在企业中的实际应用范围及适用程度,巩固和扩大所学专业知识,加强理论与实践结合,学会对人、财、物、信息这几个核心资源的安排,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资源使用管理能力;有助于学生学会更有效的沟通、与人交往协作,以及协调和处理人、团队和其它资源的关系,从而提高其组织的核心竞争力和运营绩效管理,使学生能较快地适应工作,顺利地走上工作岗位。
可见,顶岗实习树立起了以企业和社会需求为中心的理念[4],可以培养个人职业发展所需要的各种管理技能和能力。
2.3通过工学结合,提高通用生产能力课堂教学是开展现代营销人才培养的第一阵地,是学生感受知识、提高素质的第一个界面,通过《经济学基础》、《企业管理》、《物流管理》、《市场营销》和《消费者行为学》等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了企业经营管理与市场营销策划的专业能力。但是,优秀的营销人才不仅需要掌握深厚的营销理论,而且要求有较强的实践能力,理论和实践相辅相成。工学结合是高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向,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是高职教育的生命线[5]。正如教高16号文所指出的,高职教育改革的重点是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即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把工学结合作为市场营销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通用生产能力。在市场营销专业高职教育改革中,以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的工学结合担当了引导教学过程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的重要角色,可以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例如,可以通过工商模拟实训,进行市场调研分析,使学生经受实际工作的锻炼,大大提高了他们的责任心[6];还可以依托企业进行实践教学,为学生提供通过参加实际工作来考察自己能力的机会,也为他们提供了提高自己环境适应能力的机会,使学生们亲临现场接受职业指导、经受职业训练,了解到与自己今后职业有关的各种信息,开阔了知识面,扩大了眼界。从而,培养以熟练操作、安全生产、减少损耗、产品符合规格与创新等为主的通用生产能力。市场营销专业以合格营销人才培养为目标,工学结合活动就应围绕着通用生产能力培养来设计,这也是学生职业能力养成的一个重要途径[7]。
工学结合真真切切体现了以提高学生职业素质、缩短学校教育与用人单位需求之间的差距、提高学生的通用生产能力为根本的职业教育观念,创新实践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实施方案、探索适合高职院校发展的新思路,是实现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服务社会需求的重要任务。
3结语
正如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就业促进会副会长陈宇所言,“职业教育是就业教育,受教育者最终要在职场上获得成功,职场能力是检验职业教育质量的主要标准”,为了保证高职能够培养出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市场营销的高技能人才,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通过顶岗实习,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深化以职场能力为导向的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课程改革。
参考文献:
[1]就业压力加剧市场营销专业需求.[eb/ol].人民网.2010-09-16.qiuxue.com/article/show.php?itemid-1407.html.
[2]陈宇.职场能力是检验职业教育质量的主要标准.[eb/ol].教育部网站.2010-12-14.tech.net.cn/page/n002/2010121400002.html.
[3]王丽平,雷健.高等工程教育应加强本科生通用管理能力的培养[j].中国高等教育.2008(08):55.
[4]付亚东,肖许国.物业管理顶岗实习的探索与实践[j].职教通讯.2010(05):110.
[5]郭占苗.高职院校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