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新网工程论文

新网工程论文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新网工程论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新网工程论文范文第1篇

国家统计局今日“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十六——科技发展成果丰硕。

报告称,“十一五”期间,科技产出成绩斐然,专利和论文位居世界前列。全国累计登记省部级以上重大科技成果17.9万项;累计颁发国家自然科学奖160项,国家技术发明奖263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1305项,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22项;李振声、闵恩泽、吴征镒、王忠诚、徐光宪、谷超豪、孙家栋、师昌绪、王振义等9位科学家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报告指出,这5年间,中国还涌现出了一大批有着深远影响的重大科技成果。具体如下:

——“嫦娥”一号、二号探月卫星成功发射,使中国跨入深空探测新领域;

——“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船发射成功,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空间出舱技术的国家;

——千万亿次超级计算机系统“天河一号”研制成功,并在国际TOP500组织的最新排名中位居世界第一;

——“中国下一代互联网示范工程”取得了一系列重大创新成果;

——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重大改造工程建设任务圆满完成;

——上海同步辐射光源建成;

——首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支线飞机完成总装下线并首飞成功;

——首台深海载人潜水器“蛟龙号”海上试验突破3700米水深纪录;

——首次环球大洋科考凯旋;水稻基因育种技术再获突破性进展;

——甲型H1N1流感疫苗全球首次获批生产。

报告指出,专利数量是反映一国科技产出能力的重要指标。“十一五”期间,中国专利部门累计受理境内专利申请363.6万件,授予专利权202.8万件,境内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分别以24.7%和35.4%的年平均增长速度递增。专利数量的持续增长,反映了中国自主创新能力和水平的日益提高。

报告还指出,论文也是科技产出成果的重要体现形式。2008年《科学引文索引(SCI)》、《工程索引(EI)》、《科学技术会议录索引(ISTP)》三种国际上较有影响的主要检索工具分别收录我国论文11.7万篇、8.9万篇和6.5万篇,分别是“十一五”期初的1.7倍、1.6倍和2.1倍,世界排位分别从第5位、第2位、第5位上升到第2位、第1位和第2位。

新网工程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中小企业,电子商务

 

1.中小企业,是现代社会经济生活的基本单元。在中国电子商务应用与发展的过程中,中小企业的作用相当重要。中小企业应用电子商务的时机取决于企业的业务需求、人员素质、投资能力以及技术市场状况等诸多因素。既不能观望等待,坐失良机,又不能急于求成,盲目投入。在相关需求与市场持续繁荣增长的同时,中国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市场还存在电子商务普及面不广、应用范围较窄等问题,还需要对中小企业应用电子商务的时机选择依据进行更进一步的研究。

2.中小企业应用电子商务时机选择的内部依据

2.1企业的实力

一个完整的电子商务系统包括前台和后台两部分,前台系统主要是面向客户群和供应商,负责接受客户订单,向供应商发出订单,实现网上交易和支付;后台系统主要是实现对企业的销售、采购中的信息流、商流、物流和资金流进行有效地管理,其主要依赖企业内部信息系统的建设。

当然,企业实施电子商务策略时需要建立一个完善的电子商务系统,但建设和维护一个功能完善的系统需要很高的费用。所以实施电子商务商务策略首先要求企业必须具备一定的实力。但从目前情况来看,有些中小企业虽然创建了电子商务模式,可由于后台信息系统不能提供库存、生产、采购、运输、客户等信息,造成前台系统不能获取相关信息电子商务论文电子商务论文,不能对市场信息进行有效的处理,前后脱节,致使客户满意度下降,无形中造成客户流失,企业效益不能得到有效提高。

可见,中小企业必须具备一定的实力,全面实现信息化、信息融合,才能有效展开电子商务。

2.2企业产品的类型

企业通过开展电子商务,能有效的扩大客户群,疏通供应链。一般而言,任何类型的企业都可以也应该开展电子商务,但不同类型的企业在条件上仍有一定的差距。中小企业选择电子的商务模式时首先要考虑企业产品定位,是希望开拓新的产品,还是要要延伸现有产品的市场空间。同时必须选好合适的产品类型,否则企业很难赢利,因为并不是所有的产品都适合在网上销售。

通常情况下,产品为无形产品的企业如果搞电子商务,很大情况下只起到宣传作用,实质性的效益很小毕业论文格式会计毕业论文范文。但对于有形产品,亦要分类讨论,有些产品本身价值较低,且运费较高,不适合远距离运输,搞电子商务策略固然能增加信息流通,但供应商不得不考虑产品效益,客户亦不会忽视产品的实际价值。

2.3企业的管理

电子商务系统的建设和维护需要一套复杂的管理系统。企业管理的程序化、科学化是实现电子商务的基本要求。同时组织环境也必将伴随电子商务的发展变得更加具有复杂性和变动性,因此中小企业的管理水平对电子商务的开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电子商务模式使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出现了新的价值机会。电子商务模式给企业经营带来的价值不同,对企业的管理条件要求也是不同的。所以在选择企业电子商务模式前要先从企业管理角度出发,可以考虑采用信息沟通技术[16]、中小企业的战略定位、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企业的科学管理基础等。

2.4中小企业网站的建立

企业网站的电子商务功能被挖掘出来之前,它更像一张企业“名片”,可以起到企业品牌宣传的作用。目前,能充分利用互联网特性推广中小企业网站的方式还有搜索引擎推广服务。据北京紫博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统计,中国的上网用户中,几乎所有人都使用过搜索引擎。以谷歌为例,网民每天在谷歌上进行超过2亿次搜索;每月使用谷歌搜索的用户超过8700万;每年使用谷歌搜索的用户超过10个亿。这对寄希望于网络营销推广自己企业网站的中小企业们绝对是个利好消息。

综上所述,中小企业更应进一步加大对电子商务的使用和普及电子商务论文电子商务论文,以提高获取信息效率,进一步降低交易成本。对于海外广大的中小型线上和线下的零售商、采购商来说,对于中国制造的需求一直在持续增长,这是一个现实。随着新技术的出现和前期产业探索,已有了逐步清晰的模式。更重要的是,全球再没有别的国家能在货源优势方面与中国比较。目前B2B模式在中国还处在粗放阶段,但未来会有更多的细分和发展。从这个角度说,在当前的经济危机之下,广大中小企业要抬头看路,在电子商务方面着眼长远,敢于进入和突破,通过今天的努力把握明天的机会。

3.中小企业开展电子商务时机选择的外部诱因

要想正确掌握进入电子商务的时机,必须能够判断出消费行为,行业竞争,经济与社会在2至5年间的变化趋势及其对于信息技术的影响。之所以是2至5年是因为建立网站是一件相当耗费时间的工作。购买软硬件设备可能需要几个月时间,但规划,开发,测试及人员培训可能需要更长时间。对于大型网站系统,2至年的开发时间并不罕见,如果采用的网站创新方案需要对现有的技术基础结构作重大修改,则前期所需要的时间会更长。另一方面,现在信息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呈几何级增长,从而使预测未来变得非常困难,能够判断2年至5年的变化趋势已经相当不容易了。在这方面,最好的方法是咨询专业人士。总之,设计者必须积极主动地制定网上营销的进入规划,如果采取消极观望有态度,则很有可能贻误时机。

应用电子商务对企业来说是相当重要,由于中小企业无法投入更多的资金去宣传自身,因为低成本高回报的电子商务越来越被企业看好,企业花几千块钱建立一个电子商务网站,通过网站和潜在客户交流以达成交易,这也是企业最关注的收益。很多时机都需要应用电子商务,如企业进行参展或企业最新推出一款产品都是企业建立电子商务的时机,但企业必须把握好时间,一般要在参展会或推出产品前一个月着手建设电子商务论文电子商务论文,这样才能保证网站制作完成。

机会是不会等人,越来越多企业都希望推广自己品牌和产品,特别是一些中小企业纷纷建立自己的网站来推广和传播信息,让更多企业人士了解他们和拓展国际市场,利用互联网这个最省钱最有效的工具越来越被商家看好,五年前Barnes是美国最大的书店,但一直未建立电子商务,而另一家小公司Amazon在当时效益不是很理想的时候抓住电子商务这块市场率先建立了自己的“企业网站”,利用它在Internet上从事线上销售,不到三年的时间,Amazon取代了Barnes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书店。由此所见,今后的市场再也不会等人,动作快抓住适当时机的公司将会获大部份的客户订单。

中小企业因为存在网络化需求,所以正在成为提供上网技术的网络公司的新目标顾客毕业论文格式会计毕业论文范文。许多公司用免费或低价的行销手法,来吸引客户,很多公司根本就没有什么成功作品,或者是刚成立的公司,交给这样的公司建设的最终结果就是设计出来的作品体现不出专业水准,更可能影响站点成功,因此见意最好是货比三家,了解本身状况与对方实力后再进行实际操作。

中小企业建立电子商务的好处在于将企业和企业广告信息设在世界最大的大市场内,并分门别类排列到应有的位置,便于大量寻找信息的客户的检索。这样的效果最直接的反馈就是企业业绩会直线上升,或者呈指数地增加,给企业带来最大的利益。另外还可以提升、拓展、纵深的形象、价值、外延,并可以通过提供互动、亲切的客户关系管理,最终建立线上推广营销根据地。

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大,因此中小企业必须尽可能地推广自己,以前有实力的企业大多采用电视广告和报纸方式,但电视广告非一般企业能承受得起,而报纸这种营销手段当今来说效果不太理想,因此企业都把目光投入价格便宜效果很好的互联网来上推广自己,这其中也有多种方式,如可在一些门户网站上打些广告或在百度上竞价,据了解这样的费用每年在几万至几十万左右,如此高的价格对中小企业来说也不是理想的手段,但利用电子商务来推广宣传价格就少了许多了电子商务论文电子商务论文,一个企业可能只要花费几千元就能建立自己独立的电子商务平台来推广宣传自己品牌和产品,由于是独立的所以效果也比较理想,而且在建站过程中只要融入网络营销有相当不错的效果。企业要把握时机,时机不会等人,因此在以上条件满足的情况下越早建立电子商务会带来更多收益。

4.中小企业开展电子商务的途径

4.1到相关网站广泛免费信息,广种薄收

目前,众多行业网站如潮水般涌现,这对中小企业来说是一个天赐良机。新网站在推广期大多采用免费策略,所有信息向用户开放,不收取任何费用。企业可使用搜索引擎等手段,多多寻找相关行业的新网站,利用这些免费机会获取信息。

4.2支付必要费用,定向投资

4.3中小企业自建网站

当前,中小企业完全可以通过自建网站,开展电子商务。当然,与网上商家取得联系之前,企业需做一些必要的资料准备。因为通过互联网进行的大多交易环节不需见面,所以对自己公司、产品、服务的介绍资料成为必备品。这些介绍资料可以给对方留下深刻的第一印象,企业有必要多花一点功夫和心力将资料制作得丰富、美观和专业。

5. 结论

本文为中小企业应用电子商务时机选择提出了相关策略和方法。企业要想正确掌握进入电子商务的时机,必须能够判断出消费行为,行业竞争,经济与社会在2至5年间的变化趋势及其对于信息技术的影响,为中小企业提供了选择电子商务时机与模式的策略。

参考文献

[1]中国电子商务协会.电子商务定义与分类[J].中国电子商务发展分析报告. 2003.12. 1~3.

[2]郑丽.我国旅游电子商务的发展及其关键制约因[J].改革与战略.2009.7:130~133.

[3]许祥秦,李卫,赵荣哲.包含商务网的组合项目最优投资时机选择[J]. 统计与决策.2008.2:171~173.

[4]陈翔,仲伟俊,梅姝娥.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的定价策略研究[J].系统工程学报,2003,18(3):237~243.

新网工程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全球创新网络;国际城市;创新竞争力

中图分类号:F2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7-5833(2016)09-0025-14

作者简介:李健,上海社会科学院城市与人口发展研究所副研究员、博士;屠启宇,上海社会科学院城市与人口发展研究所研究员、博士

(上海200020)

早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在全球生产网络主导的国际劳动分工中,伴随专业分工细化和生产要素配置方式的创新,基于产品内分工的模块化生产(生产组织)、外包(生产联系如OEM、供应链合作、战略联盟等)、制造、销售成为全球布局的生产活动,而研发创新是跨国公司里面最不国际化的功能,相对价值链其他环节,创新是最不易实现移动的部分。但在进入90年代之后,研发活动在地理位置上的固定似乎开始出现碎片化现象,例如东亚地区芯片设计产业的发展就是典型案例,更多全球知名企业如通用、微软、英特尔等都实现全球范围的研局。尽管还没有达到类似全球供应链一样多公司参与的碎片化程度,但随着研发活动在地理空间上分散开,研发活动参与者还表现出超越跨国公司内部组织的特征,更多地方参与者开始融人跨国公司主导的全球创新体系。

进入21世纪后,知识生产日益垂直化和专业化,可以跨越地理界限来整合分散的研究活动、产品开发和工程设计,创新与研发活动全球布局已经是非常明显的发展趋势,呈现出参与者日益多元化、网络化和互动频繁等特征。但在以跨国公司为主导的研发功能全球扩散所形成的创新组织网络发展过程中,并非是一个绝对平的(Flat)过程,其中某些国际城市通过集聚较多的研发机构与活动,成为全球或区域创新网络中的核心城市,表现出较强的创新竞争力。其中有外部环境因素如国际环境、贸易政策等方面,但更多还是来自于城市创新要素和动力条件的支撑,特别是城市适应科技创新与转型发展的产业基础、研发人员、科研教育、社会氛围等能力。

在国际城市研发创新竞争力比较中,已经有一些成熟的研究,如福布斯连续多年对美国创新城市作评估和排名,强调人均风险投资、高科技就业以及人均专利数等。澳大利亚2ThinkNow创新研究机构自2007年开始连续《全球最具创新力城市排行榜》,认为创新基本要素包括文化资产、人力基础及市场网络。但以上研究更多是从狭义科技创新的角度理解创新竞争力,是对创新发展现状的比较,缺乏整体创新理论作为支撑,难以真正揭示城市创新发展的基础和潜力。本文试图从全球创新网络的内涵分析人手,建构一个科学评价的指标体系,通过分析不同城市在不同层次创新领域的要素构成和动力条件,把握作为全球创新网络节点城市的发展内涵与外部特征,判断基于全球创新网络的国际城市创新竞争力地理格局,这与建设“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内涵更加匹配。其中,着重就我国城市与世界领先城市的差距进行比较分析,挖掘中国城市创新发展的突破路径。

一、全球创新网络的浮现与节点城市

研发活动实现地理空间和生产组织的扩散,真正意义的全球公司开始形成,特别是随着中国和印度开始从低成本“世界工厂”定位转型到“创新发展”,全球化发展的内容和形式开始发生重大变化。从企业角度而言,随着技术变得更复杂、技术开发时效性不断提高,基于自身能力和条件的限制,越来越多企业都开始在全球范围内寻找外部资源为己所用,跨国公司、合作企业、大学或科研机构等对创新深层次参与,技术联盟、专利贸易与授权、联合研发等新兴组织形式,都使得创新从企业内部部门间协作扩展到外部不同主体间的网络合作,甚至扩展到更广阔的社会组织、金融服务、文化熏陶等层面,推进全球创新网络(GlobalInnovation Networks)的形成。因此,全球创新网络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企业研发创新由封闭式发展转向开放式发展之后新的生产组织模式。总而言之,全球化开始超越商品和资本,进入知识和技术的竞争发展层面。

随着全球研发创新活动日渐统合,作为网络组织中创新资本最为集聚的地方,节点城市成为全球创新网络构建的主要支撑载体。Gassmann和Zedtwitz提出研发枢纽(R&D Hub)概念,指跨国公司海外研发活动在空间上集聚于某城市,形成一种与母国联系更为紧密的中心化与一体化的组织与管理模式。美国夏威夷大学东西方研究中心Ernst教授提出“InnovationHubs”概念,较早利用全球创新网络地方镶嵌的观点分析跨国公司研发力量集聚于某些特定城市的现象。Ernst将创新活动进行初步分类,根据全球创新网络中节点城市承担的不同创新功能,将“全球创新枢纽”分为全球卓越中心、高级枢纽、追赶者、“新前沿”四类城市,Ernst对每种创新枢纽城市的发展特征、发展规律及面临的挑战进行分析,具有较强的政策指导性。

在国内,杜德斌提出国际产业研发中心的概念,指一个城市或地区集聚众多的跨国公司全球性和区域性的研发机构,因而能成为世界新产品和新技术的创新源地。王铮等学者以IT行业为例,研究创新枢纽发展的基本条件,分别为产业资本、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其中,产业资本为创新提供市场需求,人力资本提供主体支撑,社会资本提供创新环境,而创新环境又包括基础设施、产业制度、文化氛围和贸易便利性等要素。黄亮认为跨国公司研发网络的全球扩张与地方镶嵌,带来技术创新资源在世界范围内的空间转移与重新整合,研发资源在某城市空间范围内持续集聚的同时,又与本土研发资源交互融合,推动国际研发城市(International R&D City)形成与发展。

二、城市创新竞争力指标体系建构

(一)全球创新网络内涵层次分解

总结当前关于全球创新网络的文献,主要包括三种研究路径。第一种路径是延续全球生产网络(Global Production Networks,GPNs)研究路径,从价值链角度探讨全球创新网络不同生产环节包括知识生产、技术研发以及支撑创新服务的价值生产、获得与再分配能力,地方与网络的镶嵌及网络组织的权力关系等。第二种路径是将全球创新网络概念予以拆解,分析不同企业的全球性、网络性及创新性特征,把握企业所表现出的各种发展特征和动力机制,特别是企业之间、企业与政府、企业与科研机构等活动者之间的互动关系。第三种路径将全球创新网络的内涵予以剖析,按照创新发展的不同阶段和层次分解为知识、科技和创业三个子网络,探讨不同子网络的组织特征和动力机制,每个子网络代表着全球生产网络的不同核心内容。

由此,基于创新内涵(广义与狭义)、创新价值链构成、全球创新网络特征和研究路径等分析,将全球创新网络分解为三个层次:第一,全球科技网络。由全球生产网络升级而来、跨国公司为主导,以企业研发中心全球布局及其研发服务外包为主要介质的技术开发与产业发展层次,主要针对高科技产业发展领域。第二,全球知识网络,包括高校科研院所等力量为主体,以科学论文、专利获得、学术会议、人员访学、合作研究等为载体的知识流动层,主要面向知识原创和创意发展。第三,全球创新服务网络,依托各类创新与创业载体(包括苗圃、孵化器、服务中心等)及国际商务、创新融资(天使投资、风险投资、私募股权投资及众筹募资等)、国际联系、文化融合等影响因素,推进创新服务,该层具有松散全球网络化架构,主要面向科技创新和产业化发展的创新服务层。在全球创新网络三层架构间存在一个从投资转化为知识(知识网络),到知识转化为产业(科技网络)和财富(创新服务网络),循环到部分财富又投入到知识生产的宏观运行模式(见图1)。

在全球创新网络体系的三层内涵中,资金、人才和信息是这一宏观运行中的主要流量要素,这些要素又恰恰不对称地集聚于城市,而且是比全球生产网络时代的商品、服务、资本流量更高度不对称地集聚于少数城市。这些少数城市成为全球科技体系、知识体系、创业体系中的重要节点枢纽,代表国家参与全球创新竞争与合作,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发挥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其中,节点城市在科技体系中必须要有标志性企业、高素质科研人员、高水平科技成果和创新投资,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创新型产业集群;在知识体系中,要有标志性学术成果和高水平科研机构,成为有世界影响力的原创性科技创新成果的“发源地”:在创新服务体系中,要有开放包容、密切联系外部、金融市场发达等商务服务环境,营造具有国际吸引力的城市创新氛围。

(二)基于子网络的指标体系建构

如前文所言,节点城市通过承担全球创新网络中不同价值链环节的功能,而形成在全球创新网络中的等级性;而全球创新网络中创新资源空间集聚能力的差异,形成全球创新网络节点城市综合创新竞争力的层级性。评价价值生产和获取能力的空间差异性与评价综合创新竞争力的差异性,构成全球创新网络研究中空间维度的重要领域。本文突出后者研究,着重从全球创新网络主要特征和发展内涵人手,构建基于三层子网络的节点城市创新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国际城市创新竞争力指标体系设计必须遵循科学性、全面性、针对性和可行性四个方面。其中科学性主要是指标选择构成要符合创新的丰富内涵,能够真实有效对国际城市创新竞争力进行反映;全面性代表指标选择构成能够全面覆盖全球创新网络三个层次的内容,包括产业层面、知识层面和创新服务层面;针对性代表指标选择和构成能够针对不同子层次的内涵来进行真实把握,特别是对产业层面、知识层面和创新服务层面能够有所区分,这样能够更好地反映不同城市在子领域的差异;国际城市竞争比较中最难的是数据收集方面的问题,可行性是指保证指标选择能够得到充分的数据支撑,以保证最后的比较分析能够进行。

基于以上分析,构建国际城市创新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由于国际数据的难以获得性和可比较性需求,本文主要借助已有的相关权威性指标进行汇总,以建构新的指标体系,进行国际城市创新竞争力比较研究。指标和数据来源包括样本城市公开数据、2014年日本全球城市实力指数(GPCI)原始数据库(作者所在团队为GPCI合作成员)、2014年2Thinknow创新竞争力分项得分数据、其他研究团队公开发表的数据等。针对每个层次的创新网络,选取具有权威性的评价指标进行单项和整合分析。其中,全球科技网络包括世界300强企业数量、城市科学研究人员数量、城市专利登记数量、研发费用总投人、科研机构和科研人员综合水平评价等五个指标。全球知识网络包括全球200强大学数量、重大科技奖励数量、城市数学与科学领域科研表现、城市文化资产、国际会议举行次数等五个指标。全球创新服务网络则包括城市经济市场化程度、国际航空旅客、国际留学生数量、商务服务从业人数及证券市场交易规模等五项指标(见表1)。

(二)分洲际创新竞争力地理格局

由于样本选择问题,本文研究不能实现全球所有城市覆盖。但这40个城市基本上代表当今国际城市创新竞争力的最强样本,因此还是具有一定代表性。从洲际空间分布来看,这40个样本中亚洲有12个城市、北美洲有9个城市、欧洲有16个,澳洲、南美洲和非洲各有1个。其中,亚洲、北美洲和欧洲的空间集聚特征更强,也是当前全球创新力量最集中的空间区域。

分层次考察:一、卓越中心是全球创新能力顶尖的城市,数量较少,从本文研究来看,美洲(纽约)、欧洲(伦敦)和亚洲(东京)各有1个入选,但纽约的整体得分要比伦敦和东京高出许多。二、高级枢纽节点城市,亚洲和北美地区是最集中的区域,分别有5个和4个城市入围,欧洲和澳洲各有1个。从得分情况来看,欧洲的巴黎有一定领先性,未来可以率先冲人卓越中心城市行列,亚洲和北美的城市竞争力水平相差无几。三、追赶者城市序列中,欧洲成为最集中区域,有8个城市人选,北美和亚洲分别有3个和2个城市入选,但北美华盛顿、多伦多和亚洲的上海领先于其他城市。欧洲8个城市多为西欧和北欧近些年创新竞争力快速提升的城市,如阿姆斯特丹、斯德哥尔摩、苏黎世、日内瓦等城市。四、新前沿城市序列中,欧洲和亚洲成为最集中的区域,分别有6个城市和4个城市入围。其中欧洲的城市多分布在中欧和南欧地区,包括法兰克福、米兰、伊斯坦布尔、巴塞罗那等城市,亚洲城市包括日本、南亚和东南亚的3个城市(见表3)。

(三)分城市创新竞争力地理格局

从创新竞争力得分情况来看:一、老牌国际城市纽约、伦敦、东京居于前三位,得分分别超过40分,构成卓越中心节点城市序列。但在该序列中城市得分差距较大,其中纽约得分为67.2,伦敦和东京分别有51.94分和49.16分,充分说明纽约在全球创新网络节点中的领先位置。二、第3名的巴黎到第14名的大阪构成高级枢纽节点城市序列,城市创新竞争力得分在20-40分之间。其中巴黎得分为38.04分,未来可能率先进入卓越中心行列。亚洲的新加坡、首尔、北京和香港与北美洛杉矶、波士顿处于同一水平,但领先于旧金山、芝加哥、悉尼和大阪。首尔、北京和香港成为高级枢纽序列城市中的亮点。三、追赶者节点城市序列包括从第15位的华盛顿到第27位的日内瓦,得分在12-20分之间。该序列城市包括13个城市,其中上海位于第18位,与华盛顿、柏林及多伦多构成追赶者序列中的领先集团,斯德哥尔摩、阿姆斯特丹、维也纳、莫斯科、台北、布鲁塞尔以及苏黎世位居之后。四、新前沿节点城市序列中,包括从第28位的哥本哈根到第40位的开罗,共13个城市,得分都在12分以下。在该序列中,哥本哈根、马德里、法兰克福、福冈和巴塞罗那得分超过10分,保持领先,伊斯坦布尔、米兰、墨西哥城、曼谷、圣保罗和吉隆坡相对落后。

在Ernst早期研究中,他认为知识和技术的流动性都出现地理的集聚,全球创新网络的参与者、节点、商务模式及网络组织都在日益复杂,这对于知识和技术扩散而言是有利的,使得网络参与者能够更好地学习,提升吸收能力和创新竞争力。但Ernst认为,全球卓越中心依然保持在美国、日本和欧洲;高等级参与者包括以色列、爱尔兰、台湾和韩国;追赶者则包括中国北京、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印度班加罗尔、金奈、德里等城市;新前沿地区包括中国和印度的低等级城市,另外包括罗马尼亚、亚美尼亚、保加利亚、越南的城市。从本文研究结果来看,由于网络的快速成长性,各城市创新竞争力综合得分所表现出的地理分布已经打破传统全球创新枢纽等级格局,亚洲城市特别是中国城市成长很快,新前沿城市则以转型中的欧洲、南亚和东南亚城市为主。

(四)基于分项指标的创新竞争力比较

1.基于科技网络的比较

科技网络是城市科技创新与科技产出关系最密切的影响层,能够直接反映城市科技创新及高科技产业发展竞争力。从科技网络综合得分来看,纽约和东京成为最顶端节点城市,得分都接近30分,这表明纽约、东京两个城市在科技创新与产出方面遥遥领先于世界其他城市。其他包括洛杉矶、首尔、巴黎、伦敦、芝加哥、波士顿、北京以及大阪分列其后,构成科技网络中领先的节点城市。

分项指标方面:一、特大型企业在全球创新网络中的旗舰企业地位依然突出,首先考察世界300强企业数量方面,其中北京、东京显示出在跨国公司企业发展方面的优势,巴黎、伦敦、纽约等城市也要落后于这两个城市。二、城市科研人员是直接从事科研创新的主体,城市科研人员数量方面,纽约和东京遥遥领先其他城市,洛杉矶、首尔、芝加哥、莫斯科、伦敦、新加坡、华盛顿等分居其后。三、城市专利登记是城市科技产出的直接显示,东京、首尔和纽约处于领先地位,洛杉矶、大阪、新加坡、芝加哥、台北、香港等位居其后,亚洲城市在该指标方面表现突出。四、研发费用投入是科技创新的基础保障,纽约、东京、洛杉矶、芝加哥、华盛顿、首尔处于领先位置,中国城市排名最高的上海仅列第20位。五、科研机构和科研人员素质水平是提升城市科技创新竞争力的基础,该指标源自于GPcI研究,采用研究者打分的方式进行判断,有主观性较强的特点。从得分来看,纽约、波士顿、巴黎、伦敦、洛杉矶、旧金山分列前六位,他们领先其后城市较大水平(见表4)。

2.基于知识网络的比较

知识是城市创新竞争力的基础力量,因此该网络反映了城市科技创新和科技产出的潜力,是城市创新竞争力构建的地基。综合得分方面,纽约、伦敦、巴黎、新加坡构成第一集团,得分都超过15分,其中纽约更是达到23.05分。波士顿、洛杉矶、旧金山、东京、北京、香港、首尔、维也纳等城市则位居第二集团,得分接近lO分,除波士顿和洛杉矶外,其他城市得分要比第一集团城市落后较多,其中亚洲城市整体表现较好。

从分项指标来看:一、在全球200强大学数量方面,纽约、伦敦、波士顿、洛杉矶和巴黎得分居于领先,其中纽约和伦敦高居领先位置,包括香港、旧金山、斯德哥尔摩、新加坡、苏黎世、北京、东京等城市位居中游。二、重大科技奖励数量指标方面,只有15个城市有得分,包括纽约、波士顿和巴黎处于领先,旧金山、洛杉矶、伦敦分居其后。三、城市数学与科学领域是科技创新的基础学科支撑,其科研表现会直接影响科学知识产出,北京、上海体现出基础教育方面领先的优势,其次是新加坡、香港、首尔、大阪、东京、台北、福冈等亚洲城市,反观伦敦、巴黎和纽约分别位列中游。因此,尽管基础科学研究较好,但从科研产出到科学技术的转化,仍然是亚洲城市未来发展的重点。四、城市文化资产反映出城市社会文化发育的土壤肥沃程度,主要考察城市博物馆和美术馆的数量。在该指标方面,伦敦、巴黎、维也纳、华盛顿、东京、纽约等城市排名靠前,除东京外,亚洲城市得分普遍偏低。五、国际会议举行次数反映出城市与外部社会人文交流的密切程度,间接体现城市对外开放程度,新加坡、布鲁塞尔、维也纳和巴黎等位居前列,城市间得分差距较大(见表5)。

3.基于创新服务网络的比较

新网工程论文范文第4篇

[论文摘要]提出区域创新是组织问学习过程,分析了创新主体的内部结构以及组织问知识转移过程。系统研究了区域刨新主体实现多样化、差异化知识聚集进而创造知识的过程。提出了区域创新能力“中心突出、梯次带动、螺旋式上升的”提升模式。

区域创新能力是国家创新能力的基础和组成部分如何提升区域创新能力成为提升国家创新能力的关键。随着 经济 发展 水平的提高,区域经济发展越来越依赖区域创新。区域创新能力将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目前,

一、区域创新是创新组织间学习

区域创新能力提高依赖于区域知识积累,而知识来自于学习与创造。创新组织借助区域创新 网络 .通过学习获得知识.通过整合多样化知识而创新。

1学习在区域创新过程居于中心位置。区域创新是 企业 的r&d、生产、市场商业等部门之间以及知识提供者、 金融 、培训企业之间合作的集体学习过程.当地知识创造、开发或获取过程是一个集体学习过程主要特征是互动性和积累性。很多创新来源于厂商的交互学习。创新成功的企业,往往能够利用来自多种渠道的信息和创意方面的资源包括内部研发、同顾客以及其他潜在创新用户的联系、同外部企业网的联系、同外部大学、政府实验室的联系等。当代公司几乎没有单独进行创新的客户、供应商和知识生产部门之问的密切交往以及知识交流很可能改善公司的仓新。

2创新是学习的结果.学习是创新的基础。创新取决于新知识的多少而知识来自于学习。区域创新网络是创新组织问学习的平台。一个企业家不能单独创新创新网络是必需的。技术创新是多个组织结成网络、跨组织界面的合作创新过程。知识的生产、扩散和转化过程主要在区域内进行地理因素影响着知识生产、扩散和转化。创新网络推动创新组织互动,这种互动合作与协同打破了组织边界扩展为组织间学习。创新组织以合作为纽带加速了知识的聚集、流动、传播和创造.拓展了创新组织获取知识渠道。

3创新组织间学习特征。组织问学习是指在区域创新网络中创新组织为获取需要的创新资源,采取双边或多边的互动学习行为。组织问学习是区域创新能力提高的关键。创新组织间学习平台是区域创新网络,仓0新网络将企业、研究机构、政府、中介等多种组织联为一体创新资源获取、知识共享是组织间学习的目的。组织间学习是多个组织学习价值观共享的过程,根据组织特征、学习层次、内容等形成多种学习模式。组织间学习是一种双向性的动态的多维度的集体互动学习的过程。创新组织问学习具有社会性、强公共外部性、途径依赖性和动态整合性。

4创新组织问学习过程。网络中创新组织间学习是知识在不同创新组织间转移的过程。该过程大致分为知识搜索、知识共享、知识转移、知识吸收和知识创造五个阶段。(1)知识搜索。创新组织只拥有与自身生产经营活动紧密相关的部分知识,不可能拥有其需要的全部知识,而且需要永远大于拥有.积极搜寻外部技术、对企业技术资源进行重新配置的企业比那些仅专注于内部研发的企业更具有活力、更能在复杂的竞争环境下生存下去。企业可以通过采用许可证、购买契约以及组织之间的各种社会关系来搜索和获取知识。然而并不是所有创新组织都具有搜索知识的强烈愿望知识搜索的有效性和强度往往取决于创新组织的学习愿望和市场导向。(2)知识共享。知识共享是创新组织问学习的前提如果没有知识共享,创新组织间学习不能实现。知识共享具有双向性。一方面创新组织知识通过共享系统扩散到网络中另一方面网络知识通过共享机制与创新组织共享,使得创新组织的知识库得到丰富.从而提高区域创新能力。创新网络中影响创新组织共享知识程度与是否互惠、信任和声誉等因素有关。如果创新组织确信通过共享知识,自己能够获得有价值知识往往也会向其创新组织提供自己的知识。合作伙伴间相互信任水平影响学习效果。如果创新组织相互信任那么就会共享自己知识。如果创新组织缺乏信任共享知识非常困难。如果提供其他创新组织需要知识能够使自己地位或声誉提高,而这种声誉对创新组织至关重要,那么创新组织就愿意将自己知识与其他组织共享。(3)知识转移。知识转移是指创新组织将外部知识转移到组织内部的过程。知识是创新组织的重要资源。企业转移知识的能力是企业能够生存的重要原因。技术获取方式包括技术许可证、并购、衍生企业、合资、聘请技术人员、购买技术和反求工程等。但是,知识转移涉及到知识的性质、知识授受双方的特点以及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如竞争关系.互补关系,信任程度如何)。其中.关系品质和激励非常重要。(4)知识吸收。在创新组织间学习中,增进创新组织的吸收能力具有特别重要意义。吸收能力是指创新组织对外面新知识的认知、吸收并将知识应用于新产品或商业目的的能力。吸收能力是企业发展的最基础条件。吸收能力是企业从外部技术引进中获得技术能力的重要要素。企业只有具备了吸收能力.才能吸收应用外部研发成果。吸收能力强弱是解释知识转移效果的最重要的因素。由于缺乏吸收能力,往往企业导致缺乏竞争力和学习失败。吸收能力与创新组织的学习投入、知识基础和组织文化等要素有关。(5)知识创造。知识创造是创新组织在区域创新网络知识库中通过知识挖掘、消化、吸收之后.将知识引入经济系统创造出新技术、新工艺和新产品实现知识创新,从而增加网络知识库的容量。在创新组织间学习过程中,知识搜索、知识共享、知识转移、知识吸收和知识创新过程是一个动态循环过程。创新组织在知识搜索、知识共享、知识转移、知识吸收和知识创新每一环节都需要将知识、信息反馈到区域创新网络知识库,保证了区域创新网络的知识不断扩充和创新组织问学习层次的提升。创新组织间学习推动区域创新能力得到持续的提升。

二、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过程

1基于cas理论的创新组织。复杂适应系统(complexadap—tive system.cas)理论认为适应性造就复杂性。所谓适应性.就是指它能够与环境以及其他主体进行交互作用。主体是具有自身目的性与主动性、有活力和适应性的个体。主体在这种持续不断地与环境以及其他主体的交互作用过程中,不断“学习”或积累经验”,并且根据学到的“经验”改变自身结构和行为方式。这种主动性及主体与环境的和其他主体的相互作用,不断改变着主体自身.同时也改变着环境。整个系统的演化,包括新层次的产生、分化和多样性的出现.新的聚合而成的、更大的主体的出现等.都是在这个基础上派生出来的。

创新组织是适应性主体。在区域创新网络中,企业、大学、科研机构等创新组织是适应性主体它们有各自目的、内部结构和生存能力.并且为了实现目的而积极、主动地与其他创新组织互动,在变化环境中获取创新优势。这些创新组织面对变化环境,适应性能力不同。适应能力强的创新组织能够根据环境变化.迅速改变自己行为模式,不断发展壮大,适应能力弱的创新组织反应迟钝,固守原来的行为惯例,发展缓慢甚至被淘汰。创新组织的复杂性特征。创新组织具有聚集、非线性、流和多样性等特征。

2创新组织的创新。创新组织具有复杂性,在区域创新环境中非线性互动,创造新知识。(1)流存在于创新组织间。创新组织之间流体现为知识流、信息流、技术流等,通过互动学习、合作创新知识、技术在创新网络中频繁流动。如果创新组织互动频繁.知识、信息流速度高,否则,流动缓慢,如果创新组织信任度高关系密切知识、技术流量大,否则流量小。(2)创新组织获取多样性技术。创新组织从创新网络中获取资源、技术。网络联结多样化导致获取外部知识多样性。如果创新组织联结能力强.那它与多种创新组织保持联系,各种各样知识转移到创新组织内部.为多样化知识聚集提供条件。(3)聚集产生创新。创新组织内多样化知识相互作用,包括外部各种各样的知识、内部知识。该过程是非线性作用过程聚集是新知识、新技术产生过程,是多样化技术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发生质变的过程。聚集标志着新技术、新知识诞生,意味着创新组织新知识增加创新能力的提升。

3.创新组织的创新能力提升过程。区域创新环境产生一个随机涨落可能是创新组织发展的一个机遇。如果创新组织处于解决问题和搜索解决方案状态,可能抓住这个机遇。创新组织为了解决问题,需要新知识、新知识。(1)创新组织在内部知识库搜索知识,如果发现能够解决问题的知识,进入实施阶段,搜索结束。如果在知识库中没有寻找的知识.需要到区域创新网络中继续搜索。(2)经过知识接口到创新网络中搜索知识。创新组织在网络中搜索范围取决于网络联结能力。如果创新组织联结能力很强,那么就会通过网络联结进入到其他创新组织的知识库,进行广泛搜索。如果联结能力很弱,创新组织在网络上搜索范围很小。创新组织应该提高联结能力,这取决于创新组织的社会关系网络。(3)选择相关知识库进行查询。选择能力取决于对所要解决问题的正确理解对需要新知识的正确判断,这与知识库有关,即创新组织具有路径依赖型,内部知识影响对新知识分析。选择能力决定着查询效率、查询路径。原有知识可能形成思维定势、路径依赖.

限制解决问题的思路(4)知识共享。合作创新受到区域文化、社会资本影响如果区域文化有益于合作、社会资本鼓励诚信,创新组织彼此信任.双方达成互惠协议合作创新成功率较高。如果区域文化倡导单打独斗机会主义盛行假冒伪劣泛滥,社会不讲诚信社会资本不佳,合作创新成功率较低。在合作创新过程中双方或多方互动学习,共享技术、知识和信息.优势互补,实现双赢。(5)知识转移。如果合作创新成功,创新组织从网络中获取需要的知识并成功转移到内部。(6)知识整合。创新组织将外部获取知识和知识库的内部知识进行整合。知识整合要求知识具有多样性、差异性。新知识的产生取决于创新组织的整合能力.整合能力是新知识产生的关键取决于创新组织的创新资源丰裕程度包括研发实力、知识存量和能力存量等。(7)创新。多样性知识聚集相互作用,产生新技术、新知识。新知识产生后纳入知识库创新组织的知识积累过程是创新组织知识增长的过程,也是创新能力提升过程。

三、区域创新能力提升过程

区域创新能力是区域内各种创新组织创新能力的集合。区域创新能力是创新组织创新能力的宏观体现创新组织创新能力是区域创新能力的微观基础。只有众多创新组织的创新能力提升了,整个区域创新能力才能提升。区域创新能力提升过程分两个阶段:龙头创新组织的创新能力提升阶段以及协调互动机制带动其他创新组织创新能力提升阶段。

1龙头创新组织的创新能力提升。由于区域创新 网络 中内,创新能力分布不均衡,有些创新组织的创新能力较强有些创新组织的创新能力较弱。由于创新组织的知识存量、仓新能力、所处产业、经历不同.创新组织呈现多样性和差异性。面对不断变化的环境,创新组织的反应各种各样,有些行动迅速,有些反应迟缓。但是,总有一个会抓住机遇率先 发展 .充当创新能力提升的龙头。机会总是青睐有准备的创新组织。但是,能够抓住机遇的逼近是少数善于抓住发展机遇的创新组织应该具备三个条件。首先具备足够的知识储备,能够正确分析环境变化.准确识别机遇。其次,创新组织处于搜索状态,能够及时捕捉机遇的信息。创新组织处于解决问题,寻求方案;l犬态。如果创新组织不在搜索状态即使知识储备很多也不会识别机会再次,仓l新组织与区域内其他创新组织有着广泛联系能够获取其他创新组织的新知识、信息。

2中心突破梯次带动周边。熊彼特指出:“创新不是孤立事件.并且不在时间上均匀分布.而是相反,他们趋于集群.或者说成簇地发生,这仅仅是因为,在成功的创新之后,首先是一些 企业 接着是大多灵敏企业步其后尘其次.创新甚至不是随即分布于整个 经济 系统而是倾向于某些部门及其邻近部门”。在龙头创新组织带动下.通过产业链技术经济联系、模仿等方式,带动相关创新组织创新,这些创新组织再带动另外一些相关创新组织创新逐渐向外围扩散最后导致整个区域仓0新能力提升。

(1)产业链传导。区域内某个创新组织进行技术创新,提高了创新能力,提高了创新组织生产率.打破原来产业链的生产平衡状态,对该创新组织上游企业、下游企业提出提高生产率、技术创新的要求,对竞争性的同行企业造成技术创新压力。那些适应能力较强、创新能力强的创新组织脱颖而出通过技术创新提高自己生产率.重新在更高技术水平上维持生产率平衡。那些反应迟钝不能适应环境变化,将会被淘汰出局.被其他适应者替代。

在企业提高创新能力过程中,那些研发实力较弱的企业通过与大学、研究机构或其他企业合作创新.提高创新能力。该过程对大学、研究机构提出新要求.解决新问题如果大学、研究机构现有知识库不能解决,需要进行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或研究开发探讨如何解决新问题.新问题被解决的过程也是大学、研究所的创新能力提高的过程。可见区域创新能力提升是在龙头创新组织带动下通过产业链、技术经济等联系带动其他创新组织提高创新能力提升,进而提升整个区域创新能力。产业链中,许多企业间生产效率需要平衡。如果某工序因技术创新而提高生产率就会打破这种平衡。生产率平衡客观要求相关环节提高生产率,维持生产率平衡.产生技术创新的需求。产业链条会发生连锁反应.直至整个产业链条所有环节生产率全部提高.其中,会产生许多相关创新。例如18世纪英国 工业 革命就是如此。纺织业由纺布和织纱”两个工序构成。英国1733年应用新技术飞梭,大大提高了织布的速度由此产生了纺纱与织布之间生产效率的不平衡。织布工序的技术创新要求纺纱”工序提高效率,呼唤纺纱技术创新。1738年滚筒式纺纱机发明并在诺萨福坦工厂应用.1765年珍妮机发明与应用,大大提高了纺纱生产率。纺纱机与织布机的技术创新大大提高了纺织业生产效率。

十几年后,177g年纺纱由于“骡机的技术创新,再次提高了纺纱效率,又一次打破纺纱与织布的平衡.纺纱速度领先织布。直至1785年英国卧室自动织机的技术仓0新,重新维持了两者的平衡。可见,纺与织交替出现平衡一不平衡平衡,通过接二连三技术创新,英国纺织业实现了机械化,这个纺织产业创新能力得到提升。(2)示范效应。创新成功的企业在区域内树立了一个榜样,其他企业纷纷向他学习,争相模仿。同一个区域的企业,由于区域文化相同,区域内存在着丰富的社会资本,企业具有地理邻近性,劳动力在企业间转移等这些因素导致创新企业在区域内技术溢出较为容易。其他企业很容易获得技术创新的显性知识,纷纷模仿龙头企业进行创新。于是通过模仿龙头企业带动一批企业技术创新。

3区域创新能力螺旋式上升区域创新能力提升过程是由无数个螺旋上升的子过程构成.每一个子过程遵循“中心突破,梯次带动周边的原则,无数个子过程构成了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过程。

新网工程论文范文第5篇

创新体系由四部分构成,即大学和科研机构组成的创新源;以企业构成的创新主体;以咨询、中介等专业服务机构组成的创新中介和以风险投资为主体的资金支持。各主体借助社会网络和个人网络,运用所掌握的创新资源开发新的产品和技术,形成区域创新体系。促进高校与科研机构科技成果转移并在创新网络中形成商业竞争优势已成为全球性的话题,对我国现阶段产业结构调整更具现实意义。

我国已经初步建立起较为完整的技术转移、转化体系。全国技术合同成交总额从1996年的300120亿元增长到2005年的1551.12亿元,复合增长率达到20%,超过国内同期GDP增长。但各技术输出主体的发展并不均衡,工商业企业技术转出份额持续增长,到2005年达到59%;而高校作为我国最重要的创新源。其份额从2003年的10%逐步下滑到2005年的8%,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国内高校技术转移形势不容乐观。

再看研发投入,2003年工商业企业R&D投资约占全社会研发投资的67%,占全国试验发展研究投资的77%。无论从研发投入还是技术知识产出上说,企业在我国创新体系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这与发达国家的研发投入结构相似。

但我国R&D经费投入强度上远低于发达国家,经费支出方向上也极不合理。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方面的投入接近1:2:5而我国2004年的投入比例为1:3.4:12.7;其中工商业企业在基础研究(含应用研究)与试验发展研究的比例约1:9,而OECD国家这一比值约为3:7。以上统计表明,作为创新源的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地位被弱化。我国自主创新体系中并没有形成有效的创新网络。其外在表现为国内企业创新能力弱,技术输出形式以生产支持型成熟工艺、技术的转移为主;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创新能力;而与此相应的是,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率不足10%,大量科研成果束之高阁。因此,有必要通过引导企业R&D投资或风险投资转向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来改善我国高校科技成果的转移、转化现状。

角色之二:技术中介

创新体系中科技成果转化出现的断层,除了经济、法律、制度、文化等外部创新环境影响之外。还因为我国创新体系中缺乏专业的创新中介和资金支持。高校资产公司恰恰可以凭借与高校的天然联系以及经过现代企业制度改造后的经营体系在创新网络的技术转移中发挥桥梁作用。

高校的科研方向、科研评价体系与企业需求存在较大差异。现有的高校科研成果大多停留在论文阶段,与实际商业应用差距甚远;高校学者对技术转移的兴趣也各不相同,这些都决定了高校对技术转移缺乏基本的动力。高校资产公司除了可以更高效率地对校内科研成果进行筛选和推广之外,还可以聘用高素质的在学术和商业领域均有经验的人员来激发学者们的热情。牛津大学的ISIS创新公司在这方面做法独具特色。北航资产经营公司在这个领域也作了积极的尝试,专门设置了联系市场和校内科研单位的技术转移中心。北航资产公司与北航汽车系、光电学院进行了广泛合作,在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器(AMT)、ABS等汽车电子领域,通过自行投资或引进企业、政府资助取得了一系列产业化的初步成果。资产公司与高校的人事和资本纽带关系,使资产公司比社会技术中介公司更容易适应高校的内部环境、更充分地掌握科研资源信息并赢得学者的信任;另一方面,完全市场化的资产公司相对于行政事业部门的各类技术市场、生产力促进中心和高校科研管理部门在激励体系、资源投入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

角色之三:专业服务供应商

创新本身是具有较高风险的活动,而国内企业与高校技术合作中的合同履行难,则进一步增大了企业投资于高校应用研究的风险,从而制约了我国高校基础科研成果的应用化研究和技术转移的发展。阻碍技术转移的因素很多:技术交易双方的信息不对称是主要因素之一,它造成技术需求方处于相对劣势地位;缄默知识(tacit knowledge)的存在也增加了技术需求方的隐性成本;同时。知识、技术的可复制性也使得技术交易中更容易产生机会主义;双方均担心被套牢(hold-up)使合作难以顺利进行等等。此外,出于规避知识产权风险等原因,企业与国内高校科研单位的技术合作,通常是企业与高校(作为校内教师的人)签订技术合同。高校对与教师合同履行情况往往缺乏监控的动力和必要资源投入,企业也因信息不对称难以对合同履行进行有效监控。在出现违约时,另一方往往难以获得赔偿或者因成本高昂而被迫放弃。专业技术中介组织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技术交易的不确定性,降低了信息搜集、辨别和实施监督过程中的交易成本。但由于各个环节收集的信息具有“粘性”,实际上技术中介依然存在信息不对称。这种现象因国内技术中介普遍规模小,专业人才匮乏,所处的市场机制不完善而成为共性的问题。相对而言,高校资产公司由于处在校内且拥有广泛的人脉网络,甚至拥有一定的行政资源,因而在信息收集、及时沟通、实施监控方面具有优势,并相应降低了因信息不对称所承担的经济风险。高校资产公司与高校间的资本纽带联系便于厘清技术转移中的知识产权问题,使资产公司能以公司法人形式作为校内科研单位人,也降低了技术需求方面临的违约风险。

我国特殊的经济地理格局造成我国创新中心和主要产业集群区域缺乏横向联系,高校资产公司可以发挥纽带作用,促进高校知识供应在产业区的技术扩散。我国最具经济活力的“内生型”产业集群区域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和胶东半岛,但R&D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武汉、西安等区域中心城市,还没有形成区域性的创新集群――例外的是武汉光电产业集群:在科研管理体制方面,我国高校和科研院所与市场脱节,与产业区结合还基本停留在教师的个人联系层面上。近年来国家鼓励推广的校企共建“工程技术中心”就是一个良好的开端,但如果缺少资本纽带联系,没有政策面的支持,则很难想象会有良好的长期合作。北航资产公司就根据北航的学科特色,积极筹划建立“校地企”合作的“发动机工程技术中心”,目前已经在哈尔滨和南通组建了两个办事机构进行分别规划。

新网工程论文范文第6篇

【论文摘 要】在农村中小学实施“校校通”工程以来,从“用起来”到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学资源,各地区农村中小学都有不同的现状和发展方向。本文通过分析农村中小学实验教学的现状,根据各地区农村中小学的实际情况,立足现实,提出了农村中小学实验教学问题的解决对策,促进农村中小学实验教学网络化、信息化发展。

随着义务教育的全面普及和国家对农村中小学在教育资源配置上的更多倾斜,引起了农村中小学教学理论与实践的深刻变革,也对农村中小学实验教学带来越来越深刻的影响。在全面实施“校校通”工程和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过程中[1],农村中小学网络信息化环境已初步形成,对农村中小学实验教与学的方式和实验教学质量产生非常深刻的影响。

1 农村中小学实验教学现状

1.1 实验基础设施配置不足,与实验教学不同步

以地处苏北地区的连云港市为例,县区农村中小学的办学条件得到改善,全面推进了教育信息化建设,搭建了网络平台,有了网络实验室及机房,基本上都能达到互联网“校校通”。

但在对实验室的基础设施方面的建设、实验仪器仪表配备和实验管理人员配置等方面都还有较大差距。有个别学校还是没有实验室;有的有实验室但也没实现网络化,学生实验不分组;有的农村中小学教师因为学校的实验条件还有限,甚至不做或少做实验教学内容,这些都影响到学生做实验的效果以及对实验的兴趣。从基础教育的教与学的实验出发,最好还是保持实验与教学同步进行。

1.2 学生的实验技能存在较多问题,与理论学习有一定差距

随着九年义务教育在农村中小学校的普及,学生只能在教室里说实验、背实验内容的现象还有存在。在没有实验员的情况下,很多教师认为,准备一节实验课要花很长时间和精力,或认为任课较多确没时间,或认为准备实验有点麻烦。学生亲自做实验的机会很少,或是做实验时不遵守实验操作常规和步骤。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可能只能是高分低能的学生,培养学生技能就只重视理论学习是远远不够,需同步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2 根据农村中小学实情,提出解决对策

2.1 加大实验基础设施投入,大力推进实验室网络信息化

农村中小学校的实验室是办学的基本条件之一,是保证实施教学大纲、培养学生初步的科学实验能力、生产试验技能、开展科技活动的场所,实验室工作也是检验学校工作的一项重要指标。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应从实际出发,做好学校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工作,使实验室建设与九年义务教育同步发展。教育主管部门应针对不同地区农村中小学,制定不同的学校实验室建设规划和管理制度, 负责检查、督导实验教学和实验室工作。学校应加强对实验室的领导和管理,由学校领导负责实验室工作,选派相关学科的教师或实验技术人员主持实验室日常工作。实验室要建立工作规范和工作制度,要管好实验室的全部物资、设备。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要把实验教学和实验室工作列人重要议事日程、定期研究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每学年应开展学校实验室工作的检查、评比,并进行适当奖励。 转贴于

逐步增加实验室的网络信息化环境建设,推进数字化实验室建设,为普遍使用实验室网络教学创造基本条件,使所有农村的孩子能够在网络信息技术环境中接受优质教育,提高自身的素质。

2.2 提升教师和学生实验能力,培养学生实验技能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有好的教师,才能有好的教育。教师的信息化素养和能力提高了,才能最终实现教育信息化的目标[1]。做好农村中小学教师实验网络信息化技术的培训工作,具备网络基本操作技能和创新网络实验教学能力,不断提高网络实验信息化技术素养。对于交通不方便的农村中小学,可以开展教师的远程培训。加强农村兄弟中小学之间的教师实验教学的交流与合作,可以请优秀实验员到本校传授技能。

在实验教学中,教师应培养学生求实、探(下转第59页)(上接第60页)索的精神,重视实验设计,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对于探究性实验,教师必须进行指导,规范学生的实验操作,细致分析实验结果,积极解决学生遇到的问题,使他们的实践能力及创新能力得到提高。只有引导学生对实验产生兴趣,才能让学生有积极的学习动机,思维有方向,操作能认真。学生也能走出学校,到周边农村企业参观、学习或进行劳动技能实践,深刻领悟书本知识,增强实验实践能力。

2.3 搞好实验室和实验教学管理网络化,提高实验室资源利用效率

农村中小学应按各科教学大纲和教材规定的需要完成教师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的教学。条件较差的学校应积极创造条件,完成规定的实验教学任务。建立网络实验室,教师可为学生开展网络演示实验教学,条件较差的学校,应鼓励教师带动学生、引导学生自己动手创造制作简易的实验教具。各农村中小学可在网络上管理实验教学工作,包括网络上安排各类实验课,网上填写学生实验分组,实验教学内容电子化,各类实验装备网络数字化。实验室和实验教学管理网络化,不仅为学生提供现实与虚拟相结合的实验环境,使学生在优化的环境中快速掌握实验操作技能;也能为教师提供简捷而有效的教学与管理方法,使教师在开放型和人性化的实验室中得到工作创新灵感,充满热情和信心为学生上课。

3 结束语

在农村中小学建立网络化实验室,实行开放性实验教学是培养综合性人才的需要,是农村中小学实验教学改革的发展必然趋势。不断完善和健全农村中小学网络化实验室和实验教学模式,用现代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促进师生的成长和学习方式,不断提高农村中小学基础教育质量和效益,促进农村中小学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教育公平。

新网工程论文范文第7篇

随着国民经济和计算机、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21世纪是知识经济和信息化时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走向多样化,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对复合型人才的渴求。即不仅要求他们精通本专业的科学知识和专业技能,而且还应掌握能适应市场多元化和国际化趋势相关知识和技能,如经济、管理、社会、法律、生态等影响人类可持续发展前景的基本学科及其基础知识。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方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同时也给教学改革带来了机遇。《工程经济学》作为工程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教学现代化建设更势在必行,必须在教学体系、内容和方法等方面有所创新。作为建筑业的工程技术人员,不应局限于长期以来一脉相承的实体空间图面操作上,还应将自己的视野延伸向社会、经济大舞台和自然界更广阔的天地。这是21世纪新型建筑人才的使命,是中国建筑教育界改革与创新的方向之一,也是本课程建设项目的宗旨。本重点课程建设首先对课程体系、教学内容进行了改革。目前我们选用的是“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王右军主编的《工程经济》(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2014年1月第1版)。但并不是所有内容都讲,而是紧密结合我国建筑业发展趋势,针对本校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接受程度,在继承我国多年来工程经济学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与时俱进,对已有内容进行调整与拓展,同时适当吸纳国外工程经济学的研究成果,做到既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又具有普遍适用性。在此基础上编制了既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又贴近实际,既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又具有普遍适用性,与本校应用开发型人才培养模式相一致的补充讲义和习题集。根据本课程教学基本要求,重新编写了贴近实际的教学大纲,充分体现本课程特色。教学日历科学、合理,按知识结构、科学性、难易程度安排日历。同时为学生提供了《投资项目经济咨询评估指南》(中咨公司编,中国经济出版社出版)、《技术经济手册》(李京文主编,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市场预测理论与应用》(屈援主编、暨南大学出版社出版)、《工程经济学》(李相然,中国电力出版社,2008年第一版)等教学辅导材料。

二、教学手段改革

本重点课程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讲授基本内容,对于一些复杂的工程实例,学生无法想象、教师也难以用语言来描述的东西,采用多媒体手段生动、形象地进行演示。同时本课程采用多媒体课件和案例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采用教、学互动式,教学、科研互动式等新型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老师指导学生完成科技创新,并让部分学生参加到老师的研究课题中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例如让学生参与了“整合营销在房地产企业中的应用”课题,学生到房地产企业实习,搜集相关资料,掌握了很多实际知识,并提出了一些合理化建议。案例教学法是一种培养高素质、实用型和创新性管理人才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因此在本课程教学中被充分运用。在讲到资金时间价值时,为了让学生认识到其重要性,介绍了一个案例:1626年,有一荷兰人从印第安人那里花了24美元买下了曼哈顿岛。据说这是美国有史以来最合算的投资,而且所有的红利免税。24美元真的很便宜吗?如果当年的这24美元没有用来购买曼哈顿岛,而是用作其他投资了呢?假设每年8%的投资收益率,不考虑战争、灾难、经济萧条等社会因素,这24美元到2004年会是多少?让学生一起来计算结果,最后的结果让学生大吃一惊,24美元在经过378年后,按8%的利率计算,竟然可得到103万亿美元。通过这样有趣的案例分析,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记忆。同时本课程教学注重理论联系实际,采用了大量实际工程进行案例教学,例如在讲授工程项目财务评价时,就采用了案例教学法,以杭州“亲亲家园”小区工程项目为例进行财务评价,通过对这个案例的教学,让学生掌握了如何编制财务报表,如何计算投资回收期、投资利润率、偿债备付率等评价指标,以及如何对项目进行风险分析和不确定性分析。通过对实际工程的案例分析,学生掌握了理论知识在实际工程项目中的综合运用。本课程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开展网络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在现有基础上不断更新网络课件,新编了特色明显、适合我校教学使用的网络课件,丰富教学资源。教学内容已全部上网,并使《工程经济学》教学逐步过渡到网上教学,建立互动式工程经济学教育网。

三、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本重点课程建设主要从以下各方面加强实践教学,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对一个实际项目进行了可行性研究的经济评价部分的工作。通过课堂上对项目可行性研究经济评价部分进行系统分析和内容构成的讲授,让学生对所学过的内容进行系统的复习和综合,以大作业的方式完成实际项目的经济评价。

2.在学生完成上述实际项目的经济评价工作之后,安排学生对在经济评价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讨论和分析,进而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3.学生通过社会实践、实习考察、参观学习增强了其感性认识和实际动手能力。

四、教学评价改革

本重点课程重视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核,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部分的考核实行考教分离,流水阅卷和主考负责制;对讲座形式讲授的内容采用写文献综述的方法考核,文献综述的格式要求和毕业论文的格式相同。考试统一命题,其难度、深度、广度符合教学大纲要求,评分标准严格合理,学生成绩分布合理。重视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核,试题与本课程的定位相符。本重点课程建设在现有基础上,更新试题内容,完成试题库建设,提高试题质量,真正做到教考分离,提高教学质量。考试的方式灵活多样,除了从试题库中抽取试题考查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外,还外加开放性题目,以考查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情况。开放试题可以是小论文,也可以是解决一个问题的思路。

五、师资队伍建设

本课程现有五名主讲教师,都毕业于土木工程相关专业,同时已经大都具有从事《工程经济学》教学的经验。从师资结构看,本学科的主讲教师中:教授2人,讲师3人;博士2人,硕士2人,学士1人。该师资结构形成了较为合理的职称和学历梯度。由上述情况可知,本课程已经具有一支学历、知识结构合理、满足教学需要的教师队伍,五位教师已经基本可以满足本科教学和考研指导的需要;同时,已完成的《建筑经济学》教学改革项目,对改善本课程的教学手段、方法,提升教学效果、教学水平大有裨益,大大更新了原有的教学理念。课程建设考虑工程经济学教学力量的新老交替,为此加强了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在教研室内进一步加强并完善了传帮带制度,明确责任,严格考核,使青年教师尽快成长起来。

六、结论

本重点课程建设对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了改革,加强了实践教学环节。本重点课程建设具有以下创新点。

1.紧密结合我国建筑业发展趋势,与时俱进,同时适当吸纳国外工程经济学的研究成果,针对本校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接受程度,对教学体系和内容进行了调整与拓展。

2.充分运用案例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采用教、学互动式,教学、科研互动式等新型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其学习兴趣,并开展了网络教学。

3.与工程实践紧密结合,指导了学生2项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实习考察、参观学习和对实际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工作,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新网工程论文范文第8篇

论文摘要:区域创新体系是构成国家创新体系的主要部分,如何构建区域创新体系已成为提升国家创新能力的关键内容。文章对区域创新体系涵义及其构成因素进行了系统地分析,并分析了我国构建区域创新体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区域创新体系构建原则,对我国区域创新体系的构建具有实践意义。

区域创新体系是国家创新体系的有机构成部分,是国家创新体系动力的重要源泉,构建区域创新体系还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目前对区域创新体系在认识和实践都不够成熟,有许多内容尚在积极的探索之中,本文对区域创新体系的内涵、我国区域创新体系的构建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如何构建区域创新体系进行初步探讨,目的在于为我国区域创新体系的建设提供新的思维和路径。

区域创新体系的涵义和构成

(一)区域创新体系的涵义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些专家学者在参与城市、区域开发与管理及国家创新体系研究过程中,开始关注创新体系建设与区域发展的密切关系,由此区域创新体系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被提出来。

在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中,将区域创新体系定义为:“一个区域内有特色的、与地区资源关联的、推进创新的制度组织网络”,其目的是推动区域内新技术或新知识的产生、流动、更新和转化。英国的库克在《区域创新系统:全球化背景下区域政府管理的作用》一文中认为,区域创新体系主要是由在地理上相互分工与关联的生产企业、研究机构和高等教育机构等构成的区域性组织系统,该系统支持并产生创新,因而可定义为“地理上确定的、行政上支持的创新网络和机构的安排,这种安排以有规则的强力相互作用提高了区域内企业的创新产出”。

瑞典的阿希姆和伊沙卡森(1997、2002)认为,区域创新体系是由支持组织围绕两类主要行动者及其相互作用组成的区域集群,其中第一类主要行动者是域内产业集群及其支持产业的公司;第二类主要行动者是制度基础结构,包括科技机构、高等院校、技术中介机构、职业培训组织、产业协会、金融机构等,它们具有支持区域创新的重要能力,这个概念突出了创新主体的多元性。

一般认为区域创新体系具有以下基本特征:区域邻近性。一是区域创新体系是某一特定空间范围内的经济现象。由于地理邻近,节约了信息传递的时间和成本,使得技术外溢在区域创新体系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二是主体多元性。区域创新体系是一定区域内与创新全过程相关的各种主体组成的系统;三是文化根植性。根植性代表一组适合于系统创新的特征,反映了社会社区按照共同的合作规范、互信的相互作用以及非贸易的相互依赖进行运作的程度;四是系统集成性。区域创新体系由区域范围内产业体系、科技体系、教育体系、资金体系、政府部门等子系统构成,其互动关联影响着区域经济的整体发展;五是网络开放性。区域创新体系是特定区域创新资源在创新主体之间流动的网络。成功的区域创新体系应当充分挖掘利用域内要素,并尽量吸引域外可利用的要素,以增强创新能力和保持竞争力;六是创新集群性。产业集群带来了各类创新要素的集聚,为区域创新体系的形成提供了必不可少的条件,从某种角度讲,产业集群是一个天然的区域创新体系。

(二)区域创新体系的构成

区域创新体系是一种开放式的系统,是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子系统。库克等人(2000)指出,任何起作用的区域创新体系都有两个子系统:一是知识应用与开采子系统,主要由具有垂直供应链网络的公司组成;二是知识生产与扩散子系统,主要由公共组织组成。他认为,区域创新系统建立在5个构成元素之上:一是区域,一个行政政治单位,具有某种文化和历史的同质性,并享有某种法定权力;二是创新;三是网络,可理解为基于信任、规范和契约的互惠且可靠的关系;四是学习过程,特别是在制度学习意义上的学习过程;五是相互作用,由正式的与非正式的联系和关系所推动。

从构成要素上看,区域创新体系由以下要素构成:

主体要素。即创新活动的行为主体,主要为企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各类中介组织和地方政府五大主体。其中,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也是创新投入、产出以及收益的主体,是创新体系的核心。作为由五大行动主体构成的网络型组织,存在着清晰的区域创新网络,区域创新体系的形成要依赖各个参与者在创新活动中所结成的网络关系。区域创新体系的参与者借助产业网络和社会网络或者遵循共同的技术范式形成了一个创新网络,在这个网络中企业运用所掌握的创新资源开发新的产品和技术,形成区域创新体系的产出。

功能要素。即行为主体之间的关联与运行机制,包括制度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的机制和能力。第一层次是各主体的内部运行机制,主要是激励机制;第二层次是在主体之间构建联系紧密、运行高效的“管道”机制,关键是解决好信息、知识存量的高效流动、创新合作和技术外溢等问题,形成企业、科研机构与学校、政府以及中介机构之间的信息高效流动、资源合理分配、能够发挥各自优势的机制。

环境要素。即创新环境,包括体制、基础设施、社会文化心理和保障条件等。环境要素是企业创新活动的基本背景,是维系和促进创新的保障因素。环境要素一般可以分为硬环境和软环境两个方面,其中硬环境主要是指科技基础设施;软环境包括市场环境、社会历史文化和制度环境。处理好要素与要素、要素与系统的结合关系,对于发挥区域创新系统的功能、提高区域创新体系的效率至关重要。

我国区域创新体系构建中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的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尚未真正确立

除少数较好的企业外,多数企业对创新的投入不够,技术开发能力比较薄弱,没有形成自己的核心技术,创新的组织机制也不完善。一些有相当发展规模的企业,对研究开发还不够重视,缺少真正的自主创新。虽有一批自主创新的典型企业,但从总体上看没有形成一个全面的创新主体体系,骨干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的示范效应还不明显。

(二)技术创新意识比较淡薄且各主体对创新的认识不够

技术创新的主体应是企业,从企业方面看,存在着创新意识不强的问题,企业经营者的创新意识和对创新利弊的把握是企业能否真正开展技术创新的至关重要的前提。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是企业创新的内在源泉和动力,企业制度建设的滞后,必然使企业创新受到严重制约,进而削弱了区域自主创新能力。而当前由于现代企业制度尚未真正建立,产权不清、政企不分、企业经营决策中非经济因素干预过多等种种因素,使得企业和企业经营者缺乏创新的内在动力。多数科研机构、高校没有建立起现代科研院所制度,没有真正实现转轨转制。鼓励技术人员从事技术创新的政策、法规不健全、不配套,对技术人员的管理方式和分配方式没有大的突破,技术人员的工作条件、研究手段、工作待遇不尽人意。从政府和有关部门来看,存在着支持和服务不够的问题。现行体制条块分割、政企不分等问题尚未根本解决,在一定程度也影响和制约了技术创新。

(三)政府、企业、大学、研究机构与中介机构的联系少

在发展规划、政策制定、资源配置等方面,科技与经济相互脱节的现象依然存在;科技资源条块分割、分散重复,缺乏强有力的统筹协调机制和稳定长效的官产学研合作机制;政策环境有待优化,技术人员创新创业的积极性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四)科技人力资源投入不足且集聚效率不高

虽然每年培养了大批博士生、研究生、本科生,科学家和工程师,但在外国公司的高收入吸引下,这些高科技人才纷纷外流。企业技术中心尤其是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技术中心,很难吸引人才和留住人才。科技投入严重不足,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滞后,公共科技服务能力不强,公众科学素养不高。

(五)中介机构发展滞后且技术创新的市场机制发育不健全

中介机构是联合创新与经济的纽带。中介机构发展滞后,发育不全,运行不规范等问题的存在,难以满足企业对技术创新,引进外部科技成果和科技人才及科技管理咨询等服务的需求,严重影响了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制约了技术创新。科技成果实际转化为生产力的情况不容乐观,科技成果转化率很低。技术创新的市场机制发育不健全,技术市场发展缓慢,技术交易基本项目数逐年下降,经登记的重大成果中付诸实施的项目数比例连续下降;技术市场发育不平衡,大中城市技术市场发育好于小城市,城市技术市场发育好于农村;政府办的技术市场多,民间、社团创建的技术市场少;技术市场管理水平和运行机制都亟待提高和转换。

(六)创新基础设施不完备且缺乏核心技术

对创新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不足,导致创新基础设施不完备,缺乏核心技术,关键技术自给率低,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和高新技术成果的转化。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牵动性强、市场前景广阔的高水平科技成果屈指可数。

我国区域创新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

(一)开放性原则

创新过程本身是开放性的,开放是创新的重要源泉。知识经济时代和全球经济一体化要求区域创新必须具有高度的开放性。区域创新体系不仅要实现区域内各主体之间的相互联系,而且要实现与国家及其他区域创新体系的连接。创新体系的构建,应强化知识流、技术流、人才流的形成和互补,强调与国内、国外创新源地的联系,融区域创新体系于全国和全球创新网络之中,充分利用当代信息网络技术手段和信息资源,积极开展多边合作,大胆利用全球互补性资源,在合作竞争中培育提高区域创新体系及其功能,强化开放型的创新活动。

(二)系统性原则

区域创新体系是开放系统,也是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子系统。建设区域创新体系,要从更高的层次、更完整的系统观来看待区域的发展,将区域经济发展与区域整体发展融为一体,将区域创新体系纳入国家创新体系和跨区创新体系的整体框架之下。区域创新体系一般来说由组织创新系统、制度创新系统、政策创新系统、过程创新系统和基础条件创新系统构成。每一个子系统又是由若干要素构成的,每一个子系统又具有特定的功能,不同子系统应当实现有机组合。区域创新系统的构建要以推动创新为中心,在强化企业等经济行为主体创新功能的基础上,重点推进创新活动的网络化和社会化。坚持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组织创新、管理创新相结合,为科技创新创造良好的政策、组织和管理环境,引导企业、科研院所、高校和中介服务机构在加快改革中建立创新机制,从根本上增强创新系统的活力,密切产学研的联系与合作,加快形成区域创新的有机系统。

(三)特色性原则

构建区域创新体系不仅要适应国家创新体系的基本要求,还要着力建设具有自身特色的创新体系,以适应区域经济发展对创新的特殊要求,形成具有市场竞争优势和可持续发展的科技支撑。一个区域的经济相对于其他区域的经济会出现诸多不同,如地域空间分布的不同,专业化产业和分工的不同,经济结构和发展水平的不同等,这些就构成了区域的特色。尽管大系统的总体目标会是趋同的,但是区域的特色仍然不会被完全遮掩。所以在建设区域创新体系时,一定要考虑本地区的自然条件,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等,也就是以个性化的原则来设计和构建区域创新体系。个性化会造就多样化,而多样化正是创新的源泉。因此应坚持科技创新与本地区的资源优势、基础条件、产业演进方向相结合,充分发挥区域层次上的协调功能。

(四)激励性原则

利益激励是驱动创新的根本动力。要提高区域创新效率,增强区域创新能力,就必须构建科学合理的创新激励机制。市场对创新的激励。市场是形成创新动力的外部条件,对创新产生重要的刺激作用。因为市场具有自由选择组织的功能,可以从创新可能性、消除不确定性、利益刺激、创新标准以及创新主体优化等五个方面激励创新。

政府对创新的激励。政府在推动创新方面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比如在加强科技投入,增加技术供给,扩大创新对技术的选择性、降低科技产品价格等方面都可以有所作为。政府对创新的激励作用主要通过建立规则、利益诱导两个方面来体现。政府激励创新有不同的利益诱导方式:直接的方式包括各种政策优惠、税收减免、提供服务等;间接的方式包括暗示、预期利益等。这些方式可以为创新者节约成本,也可以为创新者提供利益,是政府激励创新的重要措施。因此,区域创新体系的构建既要充分发挥市场激励的功能,又要体现政府引导的作用,使两者在激励创新方面形成优势互补、良性互动的关系。

(五)可持续发展原则

创新是实现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区域创新体系的构建要适应在未来区域竞争和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要求,坚持科技创新与技术改造、技术引进与结构调整相结合,在延长产业链,开展绿色生产、集约生产的基础上,重视具有市场前景的先导产业的培育,为未来主导产业、主导产品的替代升级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