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博物馆重点工作计划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挖掘“四川制造”的品质资源
四川,中国西部工业门类最全、优势产品最多的产业基地,工业增加值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40%。2015年10月,四川省《中国制造2025四川行动计划》,目标直指信息化普及、智能化转型、高端化突破;此后陆续出台的《贯彻质量发展纲要暨建设质量强省2016年工作计划》 《标准化体系建设发展规划(2016―2020)》《四川省“十三五”质量发展规划》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则使“天府质量”的价值导向更为清晰和精准。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在当地了解到,“四川制造”已积累了众多精品样本,2016年,4家川企荣获第二届中国质量奖提名奖;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总数已达253个,连续7年居全国第一;22个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中四川占据3席;5个工业园区成为全国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1564个四川产品被确认为四川名牌。四川省质量强省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有关负责人告诉《中国经济周刊》,挖掘和光大传统品牌资源并引导企业对标升级以培育新的四川品牌,一直是全省质量工作的重中之重,第4届四川质量奖、第12届四川名牌评选在全省主导优势产业中推出了数以千计的质量标杆企业和标杆产品,四川名牌产品企业产值超过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的37%,利税占比超过27%。四川省质监部门还创新性地会同清华大学、四川大学等高等院校起草《质量对经济贡献率研究报告》《四川省质量发展状况白皮书》,与国家统计局四川调查总队联合开展“四川制造消费品质量状况调查”,同时,围绕全省主导产业、重点产品搭建知名品牌产品与本地同类产品实测比对信息平台,为四川企业瞄准国内外先进标准、技术法规与知名品牌进行质量对标提供了技术依据。
四川航空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蝉联两届中国质量奖提名奖的省属国有企业。在与《中国经济周刊》记者交流时,公司党委副书记李明对川航“基于客户接触点的全流程管理方法”感到十分自豪。对于因何连获国家大奖,李明将其归结于川航渗透于组织内部、以追求卓越为核心要义的“大质量文化”――质量、安全、运行、产品、技术五个维度的管理平台互联互通,全网全程耦合式管理,从模块联动增内涵转为向体系整合要效益,确保质量管理全面可控。相关资料表明,到目前为止,川航已安全飞行29年,成为国内民航系统的安全品牌。“属地化”追求更使其建立起“中国元素、四川味道”的特色服务品牌。
总部位于绵阳的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正努力成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信息家电内容与服务提供商,质量对标加快了这一前进的步伐。长虹公司副总工程师阳丹向《中国经济周刊》介绍,作为中国制造业500强排名第58位的综合型跨国企业集团,长虹积极参与四川省质量对标提升行动,其与清华大学等单位共同参与的“DTMB系统国际化和产业化的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为我国自主制定数字电视标准做出了重大贡献并开创了我国数字电视领域强制性标准在海外应用的历史,带动了行业技术、产品、服务和文化产品成套出口。
拓展“天府质量”的发展空间
产品和运行质量的整体提升有力地助推着“四川制造”的品质革命进程,“天府质量”随着社会和技术的进步又在不断地被赋予新的使命。在四川,《中国经济周刊》记者注意到,“部门联动”形成“质量共治”得到了很好的诠释――发改、国资、经信、科技、质监等部门密切协作,使适应国家重大部署和地方发展需求的质量政策日益完备;农业、环保、住建、质监、工商、食药等相关单位对接迅速,进一步拓展和深化了“四川制造”的外延及内涵;以质量法律为主体、部门规章为基础、地方性法规为补充的法规体系和27个国检中心、55个省检中心则为其提供了强大的专业支撑。
四川农业可谓一个集约利用耕地资源的典型,都江堰等水利工程修建后,天府之国更是“水旱从人,不知饥馑”。然而,由于缺少知名品牌,四川的农副产品附加值始终难以得到提升。近年来,四川开始实施品牌提升、品牌孵化、品牌信息、品牌创新和品牌整合五大工程,各级政府部门积极参与这一“品牌引领”的创新进程,主动支持农副产品的品质认证和品牌推广。《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在当地媒体的报道中看到,一些贫困地区的市长、州长亲自担任本土农副产品的“品牌营销主管”,农业、质监等部门的厅长、局长们也积极参与其中。
一、深入调查研究,摸清全县实际情况
为充分了解县情,掌握工作主动权,增强决策科学性,始终坚持把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放在突出位置,从调查研究中提高自己的履职水平和能力。
(一)开展基层调研。把破解经济社会发展瓶颈、夯实发展基础、增强发展后劲、推动科学发展作为调研重点,到各乡镇、部门、企业和重点项目建设现场实地调研,年初了解工作计划,年末督查预期目标完成情况,全年调研90次,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二)进行现场办公。围绕各工业集中区基础设施建设和引进项目落地、设施农业和水果经济林推广、天义城区和小城镇建设、校舍安全工程和医院建设等各项重点工作,率领相关负责同志,到项目实施现场,实地督导、现场办公,确保各项工作预期目标在真抓实干中得以实现。
(三)加大督办力度。对计划开展的各项工作,坚持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对工业集中区建设、校舍安全工程、水泉沟生态环境整治等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问题和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进行重点督办,全年共组织政府督查40余次,印发督查通报49期。
二、完善发展思路,突出重点方向
在新的学期里,我们院劳动部的全体成员将秉承以往的勤勤恳恳、孜孜不倦的工作作风,在作好上级工作的同时,更会调整好心态,结合自己部门的特点,运用“换位思考”的理念去为身边的同学做点有意义的事,全面贯彻院领导的指导方针,从而把我部的工作层次进一步的提高。使我部的工作效率与工作方法得到极大的提高与不断的完善.从而更好的为本院,为各系全体师生提供更加满意的服务.
具体实施方案
(一)、部员的具体要求:
1.院劳动部各成员要敢于吃苦,勤于工作,乐于奉献。
2.部长要以身作则做好表率的作用,能够随时协调组织好内部成员之间的关系,积极地开展好各方面的工作。
3.各成员要随时注意自己的形象,积极的协助学生会各部开展的活动。
4.要时刻警惕,发现问题及时提出,大家商量及时解决。
5.积极且准时参加学生会各种会议。
6.加强对部门成员的纪律教育,重视评分标准,严格值勤,公平公正。
7.我部成员要积极、主动、细心及时完成我部工作及学生会分配的任务,并严格要求自己,不论是在工作,还是学习方面都要时刻注意自身形象,不发生有损学生会及劳动生活部名誉和形象的事件,真正起到学生干部的带头作用;
(二)具体工作开展:
1.卫生评比及卫生检查工作:
(1)我部要做好周一至周五的教室卫生评比工作,并把每周评比结果张贴。对每周卫生较差班级给予通告批评,如果经常性的不打扫卫生的班级,有通告却不改的,将向学生处老师反映并作相应的处理。
(2)做好每周的值周评分工作,对于一周下来表现优秀的班级给予表扬并发放流动红旗鼓励。
(3)我部成员每周要对上周以来的工作加以分析与总结。
(4)对所有班级分配好一个班一个固定的教室,对于每一个班的卫生情况实行劳动委员负责制。
(5)我部成员要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对各班的教室卫生检查工作。
(6)要求各班的劳动委员每天要严禁班上同学带早餐或各种零食到班上吃(这是教室卫生差的一个重要根源必须立即实行)。
(7)长期监督与积极引导大家树立起“爱护环境,人人有责”的思想意识。
(8)定期组织各班学生进行大扫除活动,保持环境卫生的清洁。
(9) 对于每个班的教室的评比要求各班的劳动委员参与评比,在评比的时候务必做到公平,公正,公开.
2.本部其他相关工作:
.(1)定期召开各班劳动委员例会,了解并解决当下存在的问题,协助相关部门做好具体情况的落实。
(2)我部要及时的并且长期的通过各种渠道收集广大师生关于环保方面的意见及建议并及时的上报给上相关级部门。
(3)定期进行学院的卫生检查和评比活动,确保生活环境整洁,.协助有关部门引导大学生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4)认真努力完成各级交给的任务。
(5)积极做好每次活动的各项后勤,劳动等工作。
(6)开展有益的课外活动(主要是与各系其它部门兄弟联合),以达到加强成员之间沟通与了解的目的。
3.积极主动配合学院和学生会兄弟部门的相关活动:院劳动部在学生会工作是一个重点工作,我部还要发扬往届院劳动部的优良传统,从整个学生会的大局出发,结合院劳动部的特点和优势,积极协助其他兄弟部门的工作。工作重点将放在院劳动部所负责的安全和后勤方面。总之,希望经过我们一年的努力能够在学生会内部树立“有困难,找院劳动部”的工作理念。
4.创新方面的工作:院劳动部作为一个幕后部门,一直以来都是默默在背后为学院,为各系,为老师,为同学服务。在联合兄弟部门举办各类活动的时候也大多是在不为同学们所知的后勤工作,广大同学在享受着院劳动部无微不至的服务的时候,却不一定能想到做这些工作的院劳动部,正因为如此,今年院劳动部计划联合部分兄弟部门开展一些由院劳动部主办的活动,在丰富同学业余生活的同时,也能对院劳动部做一个很好宣传和推广。
(三)、本学期相关活动
九月份的工作重点放在“整理”上,整理上学期的经验及不足,制定更加完善的《内务细则组则》和《劳动部员内部考核方案》,完善管理制度,同时做好部门纳新工作,为了更好的展开部门工作,我部留下8名优秀成员,来带领工作。
十月份我部将举行篮球友谊赛,更重要的是想促进各部门的发展,同时为了丰富部门业余生活,增强队员与队员之间的交流。并联合其它部门开展公益活动。
十月中旬我部与宣传部共同举办一次“教室美化评比活动”使我们的同学能够拥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并将评比结果向全体师生公布,坚持做到公平,公正,公开。
十一月份我部开展素质拓展训练,使学生们能激发个人潜能,培养乐观的心态和坚强的意志,提高沟通交流的主动性和技巧性,树立相互配合、相互支持的团队精神,极大增强合作意识,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目的。
十一月中旬我部开展读书会,为了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提升校园文化品位,提高当代大学生的普通话水平,展现当代大学生的青春风采。
十二月份我部将开展冬季运运动会。
十二月至一月,处于学期末,为了防止部员生成错误的思想认识,滥用职权,在这 一个多月将加强管理,强化部门考核,通过对其他部门的沟通,了解各个部员的思想动态,制定出相应的奖励与处罚制度,提高部员的工作积极性。
劳动就是一种美,劳动之中又充满了无穷的乐趣,我部还计划联合兄弟部门以及我院的相关部门开展以“爱护环境” “趣味劳动”等为主题的各种活动,活动内容紧密联系生活,与同学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使同学们在平时的生活之中能够保持一种审美的眼光和乐趣。促进同兄弟院系交流与和作,加强同兄弟的感情,又达到宣传我们院和学生会以及劳动部的作用,最终达到建设一个和谐美好校园环境的目的。
以上就是本年度内院劳动部工作的大致计划,体现了劳动部的工作特色和理念,工作的内容十分的丰富,要一一开展实施还需要学院相关领导老师的大力支持和兄弟部门的紧密协作。我们相信,新的一年将是我们院劳动部崭新一页的见证。
XX年劳动部工作计划书(二)
青雾浮起,白雪覆地,时间似流水,转瞬即逝。一个学期已离我们而去。在短短的几个月里,我们付出了很多,同时也收获了很多,我部人员在这学期工作认真、负责。无论何时,都全心全意为师生服务。但也存在少许不足,我们会积极改正并予以完善。秋学期的结束也就意味着春学期的开始。在下学期的工作中,我们会保持以往勤勤恳恳的工作态度,认认真真做好所有的工作。现对我部下学期工作作出以下计划:
一、常规工作
1、为继续创建洁净、美丽、和谐的大学校园,更好督促各班卫生工作的正常进行,每周五下午5:30实行卫生例检。
2、在例检中对各班卫生状况进行评分,就各班卫生上存在的问题给予记录。并通知相应劳动委员。
3、为了更加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在实施例检的同时,每星期还实行不定期卫生抽查。抽查的成绩将带入周五的例检成绩中。
4、每周日下午,本部所有成员开部门例会,就各自对卫生工作的意见和建议进行交流。并对下一周工作做详细部署。
二、其他工作:
1、我部将于三月份举办一次“文明班级评选”活动,在活动开展之前,我们会做好充分的前期准备工作,首先我们会利用广播或以海报的形式进行宣传,让全系学生知道这个活动。我们会将本学期所有的卫生排名、检查卫生的劳动委员的出勤率进行统计评比出‘优秀班级’‘优秀劳动委员’,我们会邀请系领导出席本次活动的颁奖活动,对获奖班级,获奖劳动委员进行颁奖。我们会在活动之前向系里申请好经费,分配好奖品,一二三等奖得主会获得相应的奖金与奖品,一等奖班级会获得相应的奖金奖品之外,还会获得由管理系劳动部办法的卫生流动红旗一枚。另外没有得奖的班级,我们会颁发鼓励奖,给予他们一定的鼓励。相信通过开展本次活动,激发了一些班级和劳动委员工作的积极性,这有助于我们以后工作开展的更加出色,同时通过本次活动的展开,某些班级和劳动委员看到了自己工作中的不足,相信他们以后肯定会更加努力认真工作,弥补以前工作的不足。
2、为进一步提高我部的人员素质,加强团队合作精神,提升凝聚力。下学期将组织开展以“走进博物馆,感受中国文化”为主题的志愿者活动。切实做到从现实出发,从自身做起,起到好的模范和带头作用。
3、针对“五一”劳动节,我部将会组织一次大型的图片展活动。将以“劳动光荣”为主题,把平时同学们的劳动场面展现出来。使更多同学积极参与其中,感受劳动的乐趣,充分发扬新型社会主义荣辱观。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以文化的改革和发展为主题,提出了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任务。为此,高校要着力贯彻六中全会要求,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始终站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前列;要进一步树立“文化强校”意识,把握大学文化的特点和规律,把握大学文化建设的方式与途径,从“广度、深度、辐射度”三个维度培育大学文化的底蕴和视野、培养大学文化的品质和规范、增强大学文化的自觉和自信,使大学文化建设内容丰满、效果立体。
广度——培育大学文化环境与氛围
1.加强物质文化建设,着力建设文化环境
“文化环境”即校园基本硬件设施建设,包括完善和加强与学校精神文化相匹配的人文景观、文化设施、文化载体与阵地等建设,积极在广大师生中推广文化设施的普及,真正让物质文化成为精神文化建设的基石。在校园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要做到:文化设施与文化底蕴配套、与校园不同功能区域配套、与学校校园文化氛围配套、与学校整体基础设施建设配套,发扬校园文化的服务精神。
在高校以文化传统为重心大力进行相关文化建设的同时,图书馆、体育馆、博物馆、艺术馆、音乐厅等馆厅文化设施基础建设也应随之展开,以形成基础设施建设与精神文化建设互相促进、共同完善发展的良好格局。优美的校园环境和良好的文化基础设施能使师生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自然而然地受到影响和熏陶,能不断增强师生的认同感、归属感、向心力和凝聚力,同时还能通过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引领社会文化传承创新,进而促进文化的大繁荣大发展。
2.加强行为文化建设,积极营造文化氛围
“行为文化”是一所大学的治学观念、思维方式、价值取向、教学习惯、制度规范等在师生的行为上表现出来的样态。当今大学行为文化建设主要通过校风建设体现出来。大学生的行为文化系于“学风”,体现在日常学习、生活中的规范化行为、道德水平和学习习惯上。教师的行为文化系于“教风”,体现在教师的授课态度、对待学生的负责程度、教学内容和育人方向上。良好的行为文化氛围是人提高自身修养、增强道德观念的必要条件。在培育大学行为文化的过程中,通过树立典型、宣传楷模的行为为师生日常行为操守制定标准线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能够保证师生学有榜样、赶有方向。雅斯贝尔曾说:“教育的本身就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正因如此,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行为语言才是文化传承维持稳定的重要因素,学生通过校园内外的实践活动,逐渐形成了自己对社会的感恩、对祖国的热爱、对未来的憧憬,并通过话语、文字等方式传递给身边的人,使每个人都能成为良好校园文化氛围的能量来源。
深度——保证大学文化的品质与规范
1.重视人才团队建设,提高文化建设品质
人才队伍专业化是高校发展规划体系中的基础性要求。在大学文化建设中,注重发挥学术骨干、教学名师和先进典型的带动作用,充分发挥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哲学社会科学教师的基础作用,是培养既熟悉高等教育规律,又掌握文化建设专业知识的人才的重要手段。另外,吸引社会文化艺术领域的学者、专家参与学校文化建设,激励师生融入文化建设,也是践行文化育人、传播优秀文化的必由之路。探索多种模式、联动协作、资源互补、形成合力的文化建设体制机制,汇聚和培育高端人才,形成学术研究特色,扩大文化传播效果,有助于在大学文化建设中建立起良性循环机制。
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竞争机制、合理流动机制和激励机制,为高素质人才队伍建设提供可靠保证。重用优秀人才,增强选贤任能的透明度是保证人才培养机制良好运转的原则。在制度的基础上高端引领,重点引进急需紧缺的高层次人才,依托重点学科,引进能够进入国内外科技前沿的学术精英,打造具有较高知名度的学术团队,培养视野开阔、学术精湛的领军人才队伍,是高校人才队伍建设的最终目标。在这个过程中,坚持“教育以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办学以人才为本,以教师为主体”的方针,充分发挥人才资源在学校发展中的基础性、战略性和决定性作用,不断增强做好人才工作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抢抓机遇、创新机制、优化结构、改善环境,切实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是高校培育大学文化的过程中保证文化品质的重中之重。
2.加强制度文化建设,着力培育文化规范
制度建设重在科学化、条理化和规范化,充分调动广大师生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鼓励他们根据自己对大学的认知和感受来参与制度设计,是制度文化的创新之源。高校在着眼于促进教学系统、科研系统、行政系统、后勤系统互动互补的同时,应通过对学生进行校训、校规等标志性文化核心的教育等方式,倡导师德规范、管理人员行为规范、学生行为道德规范。目前,各高校都在大力学习先进文化,积极推进文化建设工作的制度化,把文化建设作为学校整体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实行文化建设与学校其他重点工作统筹规划、统筹部署、统筹落实。新的体制机制已经成为推动大学文化传承创新的助推器。
大学既是一个文化底蕴与学术传统深厚的学术组织,又是一个结构复杂与高度分权的行政组织。始终以大学精神文化之魂统领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观,坚持以人为本与全面协调的价值取向,用理想主义的情怀去追求大学的超越精神、自由精神、批判精神和人文精神,使刚性的制度约束与人性化的制度激励相统一,才能使大学彰显特色、突出优势、提升创新力。
辐射度——积淀大学文化的个性与自觉自信
1.立足文化品牌建设,形成独特文化个性
文化品牌建设教育系统化、日常化,并纳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长远规划,且逐渐形成自己的品牌,是大学在传承发展中体现自己文化个性的重要手段。文化个性对内是向心力、凝聚力,对外是号召力和影响力。近年来,各高校抓住文化品牌建设,逐渐形成了符合本校历史传统的独特的大学文化个性,目的就是要获得更大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这也是高校影响社会的良好途径之一,如北京大学的“未名讲堂”,清华大学的“新人文讲座”,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北航艺术馆”,北京外国语大学的“高校英文配音大赛”等。文化品牌建设已经成为高校历年工作计划的一大专项。
2.培养大学文化自觉,加强文化向心力
文化从根本上说是人的一种内在精神需求,是广大师生通向全面发展和自由解放的尺度,它与高校建设的每个进步都联系在一起。“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是高校文化建设中最核心的部分。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实现文化强国目标的内在要求,也是推进大学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因此,树立“文化强校”意识,就需在如下方面着力培育文化品格:
一是准确把握高校文化建设核心的自觉性。文化的发展须紧贴时代的发展,在继承中创新,通过创新增强文化发展的生机和活力,通过引导师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一个时代的文化共识。大学作为社会的文化中心,既有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又集聚了丰富的各类文化资源。推动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要求高校更加自觉地承担起推动先进文化发展、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满足人民群众更高的精神文化需求、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服务的重任。
二是对高校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对自身文化发展的坚定信心。在新的发展阶段,大学增强文化自信是文化建设的动力之源,应进一步坚定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信念和追求,积极利用校园文化资源密集的优势,采取多种形式,大力宣传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以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激励广大师生更加奋发有为地推动校园文化发展。
加强大学文化自觉自信,不仅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时期对各高校的要求,而且也是高校文化建设的必由之路。通过大学精神的传承发扬,能使广大师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维护和发展高校文化,真正实现“以文化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目标,对大学的文化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必须大力推进文化建设,不断提高创新力、软实力和竞争力,在广度、深度、辐射度“三个维度”的建设中,形成具有本校特色的立体大学文化环境。
中建钢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建钢构”)在超高层钢结构、大跨度钢结构、复杂空间钢结构、高耸塔桅钢结构等领域,具有独特、领先的技术优势。多年来,公司秉承“品质保障、价值创造”的核心价值观,确立了“生命至上、安全是行为底线,以人为本、从严从细抓安全”的安全文化理念,坚持顶层设计、底线管理、全员管控,促进了企业的安全发展。
挑战
近年来,钢结构以其重量轻、强度高、抗震性能好、施工工期短、合理布置功能区间、回收利用价值高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各类建筑中,如上海环球金融中心、中央电视台新址等著名建筑,采用的均是钢结构建筑。但是,钢结构施工也面临着诸多安全挑战。钢结构施工大多穿插在钢筋、模板、混凝土工程之间进行,交叉作业多;钢构件需要超出已有建筑结构一定的高度或宽度,临边作业、高空作业多;钢构件吨位重,需使用大型起重机械设备安装,安全管理任务重;钢结构施工焊接量大,动火作业多,防风防火要求高。另外,钢结构的建筑安全规范和标准目前还相对较少。因此,相对于其他建筑工程,钢结构施工的安全管理任务更为艰巨。
顶层设计 健全管理体系
针对钢结构工程安全管控的重难点,中建钢构着力构建了以安全管理制度、过程监督检查、重大危险源识别等为重点的安全管理体系,筑牢安全屏障,确保安全生产。
建立安全管理制度体系
公司编印了涵盖35项安全管理制度的《安全生产管理手册》,为日常安全管理提供指南。其中,《安全生产责任制》按照“统一领导、落实责任、分级管理、岗位覆盖、全员参与”的原则,明确了各层级、岗位及职能部门安全生产责任。《企业负责人及项目/车间负责人生产现场带班办法》规定了企业各级负责人带班检查项目安全生产工作的内容及频次,要求企业负责人每月带班检查时间不得少于工作日的25%。企业负责人带班现场检查时,应填写《企业负责人生产现场带班检查记录》,并在企业及工程项目或制作车间留存相关检查记录及影像资料以备查,为企业各级负责人带班安全检查提供了依据。
建立安全监督检查体系
公司构建起全方位、无盲区、多角度的“三级四维”监督检查体系网络,加强隐患排查整改。三级,即:公司级―分公司级―项目(车间)级;四维,即:立体、精确地对项目施工现场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公司、分公司每季度对项目进行安全综合检查,全面管控生产安全;分公司每个季度组织评选标杆项目;分公司每年对各项目部组织安全生产责任状的考核。
除定期开展安全综合检查外,中建钢构还大力推动信息化在安全监管方面的应用。公司承建的目前国内跨越长江的最大跨度钢结构桥梁――重庆粉房湾长江大桥,应用3G视频远程监控技术,实时监控项目安全生产动态,为跟踪和评估项目重大危险源,提供如实、快捷信息。公司还为在建项目建立了“综合项目信息管理系统”,设立安全监管模块,涵盖安全监管的全部内容和环节。各级监管机构可根据不同授权,及时填报相关内容,在全过程监控中及时发现并消除隐患。
建立风险控制策划体系
公司全面推行《安全策划书》,并将其作为项目责任目标考核项及年度重点工作计划。工程开工前,公司组织项目人员召开《安全策划书》编制交流会,确定以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项目安全管理目标、劳务管理、安全费用计划为主的安全要求;制定以组织体系建设、劳保用品使用、作业指导、教育交底、检查整改、应急救援等为施工过程保障的控制措施;制订以文明施工、环保、企业形象为工作底线的安全管理措施。全员按照策划,指导施工作业,保证安全文明施工。
建立危险源识别及控制体系
公司针对钢结构行业高危特点,在抓好日常安全教育培训的同时,还突出做好重大危险源管控。
公司结合行业特点,组合各业务系统识别并形成《危险源识别表》,形成公司各项目危险源识别指引。其次,根据识别的项目危险源,按照“LEC法”判定危险源等级。其中,L为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E为人体暴露在这种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C为一旦发生事故会造成的损失后果。公司给三种因素确定不同的分值,再以三个分值的乘积D来评价危险性的大小,即D=L×E×C。这就能够根据作业类别、高度、难度、发生事故的概率与事故的后果等,对危险源进行辨识、评价、分级。如:焊接操作过程中,易发生灼烫事故,危害因素为焊接飞溅的火花,作业人员在佩戴好劳动防护用品后,发生事故的可能性L为1(可能性很小),频繁程度E为10(连续暴露),发生的后果C为3(伤残),则此危险源的危险性D=1×10×3=30,危害程度为低风险。针对“LEC法”确定的重大危险源,公司创新采用新方法、新工艺,确保安全生产处于可控状态。如:成都博物馆钢结构工程的斜柱及斜梁施工中,在结构稳定、吊装过程、临时固定、胎架卸载等方面都存在较大隐患(风险)。项目部在斜柱安装中,采用格构式胎架做临时支撑,确保结构稳定;采用沙箱做卸载工具,确保构件卸载安全;使用导链做临时固定,简单方便实用;铺设无漏洞安全网,避免高空坠物;搭设标准化操作平台,确保吊装过程安全。
全员管控 精细管理
中建钢构承建的成都国金项目,是目前成都市在建的第一高楼,建筑高度248m,建筑面积76万m2。钢结构项目部在本工程施工中,以全面精细的安全管理,为项目的安全、顺利进行奠定了坚实基础。
根据公司安全管理要求,成都项目部结合现场实际,细化项目安全管理制度,为现场安全管理提供了制度保障。项目部制定了《安全生产检查制度》,对季度、月度、每周定期及不定期安全检查的内容作出具体规定,及时排查消除隐患;制定了《安全生产奖罚制度》,针对项目月度评选的先进班级、安全标兵,以及安全检查中的违规现象,分别明确了对应奖罚额度,充分调动了项目全员参与安全管理的积极性。
成都项目部为让新进员工事先判断自己是否适应高空作业,特别模拟现场实景,利用钢模网、钢跳板、防火布等材料制作了高空作业体验平台。同时,项目部严格按照公司标准化设施管理规定,在高空施工区域拉设安全绳,使用双钩安全带,制作牢固的安全操作平台。此外,布设消防桶、接火盆、防火滤网、石棉网等安全设施,确保施工安全。
项目部成立了专项安全生产检查小组,每周定时对现场进行全面安全检查,针对事故隐患下发整改通知单,定人、定时、定措施监督整改。重点检查焊接操作平台,如:平台踢脚板高度是否符合公司规定的高于18cm的标准,是否存在焊缝脱落情况,是否出现变形超过10mm的钢板,是否发生钢丝网破裂现象。同时,还以现场安装为中心,每日对各施工点巡查监督,对吊装、构件卸车等重大危险工序,采取旁站监督制,确保现场作业人员安全。
科技创新促安全
中建钢构总结多年来在钢结构工程建设中的经验,鼓励创新运用技术手段促进施工安全。在武汉中心钢结构工程建设项目中,这一做法发挥得淋漓尽致。
挂设可靠安全网
武汉中心钢结构工程建设项目的建筑高度为438m,为满足超高层钢结构工程施工铺设水平安全防护网需要,确保压型钢板铺设、钢梁焊接、高强螺栓终拧等后续工作的安全进行,项目部发明了“可调安全网下挂器”工法专利。具体做法为:在钢梁吊装前,把安全网下挂器提前套装在钢梁下翼缘板上;钢梁吊装就位后,调整移动安全网下挂器。下挂器两个单元对扣用螺栓固定,这样不会导致脱落。后续工段施工时,也不需要取下安全网。移除下挂器时,只需拧动上部螺杆,把安全网下挂器移动至钢梁一端,即可集中取下循环使用。安全网下挂器每隔1m间距设置一组,使安全网铺设更加安全密实。
构筑高处安全操作空间
在高层钢结构施工中,为减少钢柱焊缝数量,往往需要增大钢柱横向或竖向的体积。这样一来,钢柱就极有可能超过施工楼层一定高度或宽度。大型钢柱对焊,就成为一大安全监管难点。项目组采用通过“钢柱组装式操作平台”,在钢柱对接处搭设了适合4人同时工作的可拆卸式操作平台,这样不仅保障安全,而且兼具防风、防雨等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