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电路设计实训总结

电路设计实训总结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电路设计实训总结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电路设计实训总结范文第1篇

关键词:项目教学;数字电路;课程设置;教学实例

项目教学是将某门专业课程按类别分为若干知识和技能单元,每个知识和技能单元作为一个教学项目,每个教学项目都以应用该项知识和技能完成一个具体的项目任务作为目标,所以,项目教学是将理论与实践融于一体的教学模式。把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较好的融于到具体项目是搞好项目教学的关键,所以,数字电路课程结构必须按照项目教学模式来重新设置,本文结合作者项目教学实践经验和研究工作对基于项目教学模式的数字电路课程设置进行浅显探讨。

一、课程的性质与作用

《数字电路》是高等职业院校电子信息专业、通信专业等电类专业的一门核心职业技术基础课,是实践性较强的课程。

本课程主要针对企业生产第一线产品装配、调试、检验、维修、生产管理等岗位。通过基于工作任务的项目式教学,培养学生的逻辑电路分析能力、逻辑电路设计能力(即用中小规模集成电路设计具有一定功能的逻辑电路,而不是设计一个编码器、译码器、计数器等)、常用仪器仪表使用能力(如双踪示波器、稳压电源、信号源、计数器、频率计、万用表等仪器仪表使用能力)、逻辑电路制作能力、故障排除能力、仿真工具使用能力、自学能力、设计报告编写能力及职业素质养成,本课程培养的核心能力是逻辑电路分析能力、逻辑电路设计能力。

二、课程结构整体设计

课程教学设计的理念:以项目教学开展课程教学;实现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以应用为目的。依据此理念设计出的课程教学内容体系如图1所示。

项目实验包括单元实验、仿真实验、设计实验3个方面。“单元实验”训练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方法和数字电路的基本测试方法,它所涉及的内容与课堂教学内容紧密相关,充分体现课程的实践性。“仿真实验”主要利用EWB平台进行实验,使学生掌握仿真工具的使用方法,并能利用仿真工具对一些设计实验、项目实训内容进行仿真。“设计实验”是通过常用的数字集成电路实现简单功能的逻辑电路。

项目实训采用EWB仿真设计+实物制作相结合的手段,项目实训内容主要利用中小规模集成电路实现具有一定功能的数字系统。在项目实训中鼓励学生将课外科技活动、数字电路制作大赛纳入教学活动中来,课内外学习相互结合,使学生视野开阔、能力增强。

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时间比例为1∶1;并安排2周课程设计进行综合实践训练。

(一)项目设计的思路

项目设计的思路:设计的项目应覆盖整个工作领域和承载这个工作领域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项目结构划分应体现工作体系的特征;在以项目划分为线索进行工作分析的基础上,合理设计项目结构。

项目内容设计具体原则:项目应覆盖知识点和技能要求;知识点的内容应最大限度地融于项目教学之中;项目大小要根据学习内容进度和要求来确定;项目内容设计要考虑教学组织的可行性和合理性。

(二)课程教学实施思路

课程教学实施思路:理论教学主要结合在项目实验、项目实训中进行教学。

课程的教学以项目作为核心实例带动知识点讲授,以工作任务完成过程为主线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以完成工作任务为主要学习方式,每一个项目分解为若干个工作任务,通过每一个工作任务使学生掌握必要的理论知识和技能。大部分内容教学实施在实验室中进行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可先分析再实践,或先实践再分析理论知识,或随讲随练,讲练结合,工学交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同步进行。教学实施过程中突出“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以应用为目的”原则,重点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对项目设计制作训练,培养学生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

(三)实践教学的4个层面

本课程教学模式是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式教学,借助这种教学模式和项目实验、项目实训、课程设计3个实践平台,构建了由基础训练、应用训练、创新训练和综合训练组成的“四个层面”的实践教学体系,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提供强有力保障,能使学习者在实践活动中主动学习和有效应用知识,极大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效率。

三、教学内容的选取与规划

(一)教学内容选取依据

教学内容要集中体现课程教学目标,内容的选取应该以企业对岗位知识能力要求和学生适应岗位变化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要求为依据。这就要求数字电路课程组的教师经常到企业进行知识和能力要求的调研,对企业所要求的知识点和能力进行分析,根据调研结果及时调整教学内容,使数字电路的内容符合行业企业发展的需要。另外,教学内容的选取还要考虑能较好地解决“基础知识、技能与学生适应岗位变化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关系,“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的关系,“理论与实践”的融合关系、比例关系等关系,使《数字电路》课程内容体系具有高等职业教育的针对性,适应电子信息职业岗位能力的培养。

(二)教学内容具体规划

1、理论教学内容。必修模块:数字电路基础,逻辑门电路,组合逻辑电路,触发器,时序逻辑电路,脉冲电路;选修模块:半导体存储器与可编程器件,数/模转换与模/数转换;拓展模块:MAX+PLUSII软件操作训练,用VHDL语言设计功能模块(拓展模块不纳入正常教学,利用课余时间结合数字电路设计制作竞赛开展教学,满足部分学生需求)。

2、项目实训内容。项目实训内容体系如图2所示,具体实训内容:加法计算器的设计与制作包括逻辑门电路功能的测试和加法计算器的设计两个项目。涉及相关知识:与、或、非逻辑运算,复合逻辑运算,TTL门电路,OC门,三态门,TTL门电路、CMOS门电路的分类及其比较,TTL与CMOS数字集成电路的使用规则,逻辑代数的基本定律及规则,组合逻辑电路的描述,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最小项与最大项,常用数制与BCD码;逻辑函数的化简,组合电路设计方法,数字信号与模拟信号,组合逻辑电路中的竞争-冒险现象。抢答器的设计与制作包括译码器功能的测试、编码器功能的测试、锁存器功能的测试和抢答器电路设计等4个项目。涉及相关知识:LED显示器,显示译码器,译码器,使用变量译码器实现组合逻辑函数;编码器,二进制优先编码器功能扩展;D 锁存器;抢答器的组成框图(包括编码器、译码器、锁存器)。计数器的设计与制作包括触发器逻辑功能测试、简单计数器逻辑功能测试、集成计数器功能测试和计数器的设计与调试等4个项目。涉及相关知识:基本RS触发器,同步触发器,边沿D触发器,边沿JK触发器;时序逻辑电路的组成,计数器的类型,计数器的分频功能,同步时序电路分析;集成四位二进制加法计数器 74LS161,集成四位二进制同步加法计数器 74LS163,集成异步十进制计数器74LS290,可逆计数器74193;计数器模数的变化,振荡器。数字钟的设计与制作完成有一定功能数字钟(能显示小时分钟基本功能)设计制作,这一个项目是对前面所有相关知识的综合运用和检验。

四、教学组织与实施

教学组织与实施的思路:教学内容结构以项目和案例作为单元展开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采取实际操作与讲解相结合,单元学习时间为4课时;教学过程中正确处理知识学习与工作任务的关系,做到知识学习为完成任务服务,知识学习为技能形成服务;最后,学生通过学习获得报告、图纸、工艺文件、作品等学习成果。

项目的具体组织实施过程中,重点考虑如何通过设计恰当的工作任务引入相关理论知识。例如通过“三人表决电路设计”、“简单加法计算电路设计”两项工作任务,引入组合电路设计方法、逻辑函数化简方法等知识点;通过这两个任务,学生容易理解化简后结果尽可能用相同芯片去实现它,因此“与或式”结果不如“与非与非式”,“与或式”就意味着要用与门和或门,再简单的逻辑函数至少要两个芯片,“与非与非式”只用与非门,如果逻辑函数不复杂,一个芯片可解决问题。又如通过“用74160及简单门电路构成八进制计数器(0-7)”和“数字钟中分钟指示电路设计与调试”两个工作任务,引入N进制计数器的构成方法:串接法(即级联法)、复 位法、置数法。

五、教材编写与选择

项目式教学教材选用应该是以主、辅两本教材结合使用的选用原则。为了保证项目教学的顺利实施,应该以自编校本教材为主教材,选择理论知识顺序与校本教材基本一致的规划教材为辅助教材。校本教材在章节顺序上,以项目和工作任务为主线来编排内容顺序,兼顾学生的认知规律,并将知识和能力有机地融入到完成工作任务的具体过程中;在内容编排上,按先基本逻辑电路后逻辑部件、先单元电路后系统电路、先数字电路后脉冲电路的原则编排,实践与理论在内容上相互充实、相互补充,边学边做。

采用两本教材的目的是满足部分自学能力较强学生扩展知识的需要,对一些内部电路的分析、原理的分析,自学能力较强学生可通过自学获得知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六、项目教学实例

以“智力竞赛抢答器的设计”这一项目为例说明项目教学的具体实施过程。这个项目的实施过程包括4个阶段:

第一阶段:任务布置。第一步是教师布置工作任务,讲解必要的相关知识,如原理框图;第二步是分小组讨论,按强弱搭配原则分小组讨论,教师参与学生的讨论,提出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即如何实现数码管显示与按键数字相对应的数码,如何实现闭锁功能,学生展开对这两个问题的讨论,教师逐步启发学生,得到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

第二阶段:仿真设计。第一步是利用仿真平台在仿真实验室中进行仿真设计,搭接电路并激活仿真软件,查看所设计的电路能否实现工作任务所要求的技术指标;第二步是教师对学生仿真设计结果进行考核。

第三阶段:电路制作。第一步是学生在面包板上搭接电路,自行排除故障;第二步是分小组进行答辩并考核。

第四阶段:教师总结。可挑选1-2个电路进行演示,并讲解工作原理。

通过本项目的学习,学生不仅掌握了锁存器、编码器、显示译码器的原理,动手能力得到了很大提高,电路制作的速度、排除故障能力明显提高。整个项目教学体现了课程整体设计的理念,应用了计算机仿真、实验室制作教学手段,采用了项目教学式、小组讨论式、启发式等教学方法。

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字电路的教学内容和模式应不断的改革,这就要求数字电路课程组老师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大胆创新,做到与时俱进,并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还要不断深入研究和探索。

参考文献:

1、李珈.数字电路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J].职业教育研究,2008(6).

2、侯国相.项目教学法在数字电路课程教学中的实践[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8(8).

电路设计实训总结范文第2篇

摘 要:单片机成本低、种类多应用广泛,应用人才需求量大,高职院校在计算机应用类职业人才培养中大多开设单片机应用类课程。专业实训是高职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一环,包括了从知识准备到实训器材选择、从程序设计到电路设计等环节。实训中用到了MSP430单片机、DS18B20温度传感器,DS1302实时时钟芯片、LED数码管、蜂鸣器、12864多功能液晶显示模块,对学生的训练较为全面。

关键词:MSP430单片机;温度计;实训

1 概述

单片机应用广泛,成本低,种类多,功耗低,能够方便地组装成各种智能的控制设备,能够完成相对比较复杂的控制任务,环境适应性较强,可以很方便的实现多机和分布式控制,已成为微型计算机的一个重要分支,发展速度极快。单片应用人才需求广泛,高职院校在计算机应用类职业人才培养中大多开设单片机应用类课程。专业实训是高职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一环,包括了从知识准备到实训器材选择、从程序设计到电路设计等环节,对提高学生实践能力起到了重要作用。

2 实训设计与要求

本实训采用现技术已比较成熟且难度适中的“数字温度计”制作作为实训内容。根据系统的设计要求,选择DS18B20作为温度传感器,可以省去采样/保持电路、运放、数/模转换电路以及串/并转换电路,可以有效简化电路,缩短系统的工作时间,降低了实训难度。选择MSP430单片机为测控系统的核心来完成数据采集、处理、显示、报警等功能。本实训采用MSP430单片机作为核心部件,MSP430系列单片机是一种16位的单片机,相对于8位的51单片机来说,它具有功能丰富、较大的内部RAM和程序存储空间,适合开发较复杂的系统。采用C语言开发,程序更容易编写和较好的可读性,可以大大提高软件开发的工作效率。

温度传感器DS18B20把所测得的温度发送到MSP430单片机上,经过单片机处理,将温度在LED数码管以动态扫描法实现显示。系统由主控制器、测温电路和显示电路3个模块组成。

对学生实训具体要求如下:

(1)熟悉各元器件原理与使用方法,编写程序,实现以单片机为核心器件,使用温度传感器采集温度,通过LED数码管显示器显示温度值。

(2)编写程序,通过液晶显示模块实现汉字和温度值输出显示,实现温度报警功能。

(3)设计制作独立完整实验电路。

3 实训器材

采用MSP430-DEMO16X开发试验板,单片机的所有引脚都已经引出,便于学生进行扩展试验,并对实验的原理、实验环境配置和源程序都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使用IAR Embedded Workbench V3.42A MSP430集成开发环境。

MSP430-DEMO16X开发试验版集成了MSP430F169单片机、MAX7219显示驱动器、DS18B20温度传感器,DS1302实时时钟芯片、LED数码管、蜂鸣器等器件。为进一步提高实训的难度增强实训效果,还需准备1062液晶显示模块和12864多功能液晶显示模块各一块。

4 实训过程

(1)知识准备阶段。在之前的教学过程中和在实训的开始阶段让学生熟悉MSP430-DEMO16X开发试验版的结构使和用方法,各应用元器件的原理、功能、各引脚作用,各元器件之间的连接方法。

(2)程序设计阶段。由于MSP430-DEMO16X开发试验版已将各器件进行了连接,在熟悉硬件后即可指导学生进入程序设计阶段。

系统程序主要包括:①主程序。主要功能是负责温度的实时显示,读出并处理DS18B20的测量温度值;②读出温度子程序。主要功能是读出随机存储器中的内容并进行校验;③计算温度子程序。计算温度子程序将读取的值进行十进制的转换运算;④温度转换命令子程序。主要是发温度转换开始命令;⑤显示数据刷新子程序。主要是对显示缓冲器中的显示数据进行刷新操作,进行显示移位操作。

在这个过程中要详细讲解各部分程序的功能,并给出流程图。让学生在IAR Embedded Workbench V3.42A MSP430集成开发环境中编写程序,写入单片机,在实验板中进行实验。在此过程中,教师要以答疑为主,不要参与学生具体程序的编写与修改,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相互协作交流。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或是因输入错误或是因逻辑错误,必然有相当数量的学生编写的程序无法在实验板中运行或是能够运行但不能正确显示结果,所以要在程序设计阶段开始后的一个较为合理的时间点,给出条理清晰可执行的参考源程序,让学生能够对照查找问题所在,提高应用能力。在给出源程序前应先让学生上交各自编写的程序,作为实训成绩评定的一个依据。

(3)巩固提高阶段。在学生能够编写程序在LED数码管中正确显示温度后,让学生使用液晶显示模块实现汉字和温度显示。这个过程主要是巩固温度采集与处理部分的知识,掌握液晶显示模块的使用和编程输出。教师要在之前教学过程教授的知识基础上详细讲解液晶显示模块的连接方法,并给出应用实例和参考程序,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设计液晶显示电路和编写液晶显示程序,在程序中加入温度判断功能实现温度报警,并显示报警原因。

(4)电路设计与实现阶段。这个过程学生让学生离开实验板,自行设计制作电路,实现MSP430单片机、DS18B20温度传感器,DS1302实时时钟芯片、蜂鸣器、12864多功能液晶显示模块的位置设计与引脚连接,指导学生进行电容、电阻的选用和电路板的焊接等实训内容,这个过程对学生的训练较为全面,真正实现理论到实践应用的转变。这个过程不要求所有学生都能蚴迪郑可作为成绩评定的另一依据。

电路设计实训总结范文第3篇

【关键词】工控 PLC 变频器 触摸屏 融合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8-0236-02

触摸屏、PLC和变频器融合实训在我院机电一体化教学中,学生通过阅读材料及有关技术资料,专门练习的内容,要求和实施办法, 需要在实习任务的总体实施计划下,确定操作步骤与操作方法。首先要确定的总任务和劳动分工,再绘制电路原理图和安装控制线路,从而进行PLC程序设计,触摸屏显示器,变频器的相关参数设置等。具体的培训工具,设备的准备,安装和检测方法,掌握为了安全操作,同时也为问题的分析和选择解决方案,列举了多种实用的主题,为学生的学习进程,制定相应的系统评价,优化对学生的考核细则,能反映出学生实训真实的学习情况。

一、融合实训的目的要求

1.实训的目的。

PLC、触摸屏、变频器的融合实训,是我院在机电一体化和电气自动化的教学重点。是学生重点需学技术课程和专业课程,是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培养学生能力,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在将来进行必要的毕业设计相结合的重要一步,所以说变频器,触摸屏和PLC综合训练是基于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设计及主要生产线中的应用。

2.根据课题任务的系统控制设计,程序设计,硬件电路和控制程序的安装的总体方案。

通过学习综合运用技术,变频技术,传感器技术等方面的知识相结合,学生将把多门核心专业课融合起来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综合动手能力和整体素质。

二、实训的内容及要求

要求学生理解,PLC控制,触摸屏与变频器的运用基础上,利用系统学习完成下面内容:

1.控制系统设计

①明确控制系统、框图绘制;②变频器,触摸屏和PLC,须选择的对应低压电气元件; ③设计绘制控制系统的电路原理图;④设计控制柜的元件布局;⑤编写PLC控制流程及控制程序;⑥设置变频器的控制参数;⑦设计触摸屏的控制组态。

2.控制系统安装和调试

①在控制柜进行安装及接线;②编写调试流程;③调试硬件电路和软件程序。

三、实训的工作量

1.图纸部分

①绘电路控制的系统原理图 (需A3或A4图纸一张);②组件机柜方面的布局图(一张A3或A4图纸);③控制流程 (A3或A4图纸一张);④调试流程(A3或A4图纸一张)。

2.任务说明指导

任务描述是整个设计过程的培训和指导的叙述性描述,并应包括下列内容:

①题目和控制要求;②控制系统的整个方案分析、控制框图;③硬件电路设计说明;④ 触摸屏、PLC、变频器的相关参数配置的设计规范;⑤系统调试说明;⑥总结。

四、考核内容、考核方式、成绩评价

1.考核内容:在学生接受培训的任务,必须先阅读任务内容,为了设计内容和需要一个全面系统的认识,及时对相关信息收集,然后按照步骤进行,应避免在没有理解就动手。

2.考核方法:在每一个已经完成训练的学生,必须由教师评估。

3.考核评定:学生在完成所有的训练情况后,由学生统一完成一份系统的课题,导师据评估内容评估学习掌握效果。

①控制箱中的多种电器元件的名称、功能、选用;②控制电路的互锁和自锁环节;③PLC与变频器的电路连接原理;④PLC程序的控制流程;⑤变频器控制中,实现其功能关键参数的设置;⑥触摸屏与PLC的通信及变量的连接;⑦控制的软件程序以及硬件电路的匹配情况;⑧系统调试的要点。控制柜的安装及接线情况。

4.评分标准:

实训成绩分为优秀,良好,中,及格、不及格五个层次。各级评分标准如下:

优秀:实训内容完整。按期完成任务。控制系统的思路方案正确可行,论证证据充分。控制系统的硬件电路设计,元件选择完全正确的,安装接线出来的控制柜美观可靠,设计规范整洁有序、质量可靠。能理解的考试和评估内在意义,并完全地、 正确地回答问题。

良好:实训任务按时完成且完整。任务系统设计方案尚可,论证较好。硬件电路的设计合理方面,选用元器件恰当。控制柜的安装接线美观可靠。图纸光滑整洁,操作过程规范,绘图质量好。所评估的知识点的每一个部分,有很好地了解,评估时回答问题正确全面。

中等:实训内容项目按时完成。编程及设定的参数等设计方案基本正确,论证一般。合理的硬件电路设计,选定的组件的正确。控制电气柜的接线安装可靠,整齐美观。说明书图有资料较整洁、质量尚好。考试时,较好地了解每个部分的考试的题目,提示可以正确地回答问题。

及格:基本完成任务实训的规定内容。设计没有原则性的错误,可靠的程序选择与硬件控制柜安装接线。规格和表面粗糙度,平均质量一般,有一定的误差,但在很大程度上符合主要部分的要求,评价列问题认识不足,只能回答一些主要问题。

不及格:内容培训要求未能完成,有一个以上原则性的程序问题、元件选择错误,硬件电路的设计和图纸有重大的错误,控制电气线路柜的安装接线不可靠。该评估点时,所列出的主要问题无法通过提示答案来回答。如考试中发现有别人代作,取消参考的资格,并扣团体分。

五、实训的参考题目

1.多泵切换恒压供水系统

现有两台电动机,水泵控制特点如下:

①用转换开关QS实现手动、自动控制的切换。②手动按钮分别控制两台电机运行、停止。 ③自动切换中两个异步变频器控制,变频器控制开始与PLC,一分钟的延迟,当水压力达到时将被限制。当开关操作,和变频器控制的启动速度;压力上升,当压力到最大延迟30秒时,升至水压力到达上限时,电机M1停止;当压力低于下限和马达的额定频率50HZ, 1分钟水压力的下限延迟,换到工频运行的M2和M1,启动变频器调速控制。如此反复使水压恒定。停止时,电机M1和M2两台同时停机。 ④自动控制时,采用触摸屏来实现控制启动和停止,并能直接设置管道压力值。

2.储水器水位控制系统

在锅炉和许多工业设备中,常采用部分供水系统。即是:泵用于泵水,将水被泵入(水塔,水箱)高的位置的储水器,然后供水至低水位的用户。

此时,水位控制原理:水能导电原理,取得信号的:当两根金属棒都入水,它们之间是“接通”的;当在两个金属棒,只有一个在水中,判断为“关”。其中 1 杆用作公共接点,2,3,4 棒用来控制不同水位。

现在控制要求如下:

1)用转换开关QS来实现手动、自动的切换控制。

2)手动按钮分别实现电机的启动、停止控制。

3)自动过程控制中:通过变频调速来减少泵水的速度实现节能的目的。

①使用正常时,水泵以较低转速nL运行,控制在3号棒LL1和4号棒LH的水位。 ②到用水高峰时间,供水水泵运行低nL不足以补充供水,水位将低至第3号棒后LL1 ,还将继续下降。所以,当水位低于 2号LL2,泵转速增加,提高至nH,以保障增加供水量,以防止水位继续下降。③水位上升,至3号棒LL1以上时,经适当延时后,又可将转速恢复,至低速nL运行。 ④当水位上升,到达上限水位LH时,则水泵断电,停止供水。

4)自动控制过程中,可以触摸屏控制电机的启动和停止,可直接显示水位、水泵转速。

六、融合实训教学的实践小结

本文所采用的PLC、变频器、触摸屏的融合实训体系,在我院已成功地应用于机电一体化、电气自动化等专业的核心课程教学中,从教学效果来看,因教学中能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受到了广大教师、学生的好评,教学效果是显著的,是值得推广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周久艳等.《电气时代》.2002年6期.《升、降速控制端的应用电路》;

[2]李曜.《华章》.2012年18期.《基于PLC和触摸屏的变频器固定频率调速设计》

[3]周智敏等.《机械制造》.2009年12期.《供水系统设计与控制》

[4]姜绍辉.《职业教育研究》.2010年9期.《PLC校本实训教材开发的实践与思考》

电路设计实训总结范文第4篇

三课一体教学模式设计思路是:电子技术理论、电子技术实验、电子工艺实习三门课,课程相互独立,但教学内容、教学时间、教学目标要建立一个统一的、具有系统性、完整性的体系;三门课教学内容统一安排,避免重复,理论学习和实验课程基本同步,实训课程安排在与理论教学同一学期的末尾阶段,理论学习中的典型单元电路,经实验课连线、验证,将多个实验内容综合为一个电路应用系统作为实训课题进行电子制作;从单元电路分析计算、元器件认识筛选到系统应用,学习过程循序渐进,逐步从理论学习过渡到工程应用,掌握电路系统的设计和分析方法,具备印制电路板的设计和制作能力,学会简单电子产品的调试维修技术;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用学到的理论知识及时地指导实践课程,同时在实践中产生的疑问会促使学生提高理论学习的兴趣,在干中学、学中干,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创新能力的培养、实践技能的提高创造了条件。

2三课一体教学实施与教学效果体现

在三课一体教学模式中,教学内容的设计颇为重要,既要涵盖电子技术理论教学大纲的内容,又要满足电子技术实验条件要求,还要使工艺实习具有可操作性;学习的过程具备完整的理论性、较强的目的性、真实性;所选的电路具有典型性和实用性,有一定的难度、易于引发兴趣。目前,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数字电子技术实验共40学时,20个实验题目;电子工艺实习可以将这20个题目中的一部分内容综合后,确定2~5个实训课题,每个年级任选2个来完成。

比如功率放大电路教学,以前的教学内容仅限于功放本身,如图1所示,理论教学重点是放大电路增益和输出功率的计算。实验教学仅限于电路连线、输出功率测试,由于接线是插接式,输入信号是模拟电源,所以电路干扰、试音效果等没办法考核,只能以听得见音响为准。路,上升为由拾音、滤波、放大、输出四部分组成的完整的电路系统,最终完成的是综合了一定实践应用技术的电子产品。三课一体教学特点是:(1)在完成电路设计、分析计算的基础上,进行电路的实验验证、印制电路板的设计、制作、焊接、调试维修,整个过程一气呵成。(2)引入了元器件兼容性、合理布线、屏蔽、接地、滤波、散热等防护措施的实训概念,这些概念应用是否合理,直接体现在最终的实训结果———助听器的音质、可靠性上。(3)从单元电路放大倍数、输出功率测试到助听器的完成,电子技术实验效果在实训中用产品的音量、音质、可靠性有了更直观的表现;以电子技术理论做基础,学生在实训中不仅能完成电路系统的调试、维修,还能进一步完善发现的新问题,比如:由图2,图3组成的助听器,由于LM386的放大倍数最大只能是200倍,当声源较小或拾音效果不好时,助听器输出的声音会太小,学生利用学过的集成运算放大器LM358组成一个前置放大电路,如图4所示,将拾音信号先经过电压放大,再经过功率放大,这样得到的输出声音就能足够大。这个电路理论课讲得很详细,也经过多次实验验证,实训课上不需要教师讲解,学生自己就能灵活应用。(4)实训课的教学内容不再是单一、单调的充电器的焊接,将结合理论教学内容,设置合理、可行的多个课题。三课一体教学过程,需要学生在掌握电子技术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多方查阅资料,充分了解电子产品设计特点、元器件筛选等实训常识;调试、维修中遇到的问题千变万化,促使学生独立思考,充分运用所掌握的理论知识,灵活多变的思维方式分析、处理问题。学生最终得到的不仅有用文字、数字和图表来描述的实验报告,还有要用技术标准来检验的助听器实物。

3总结

电路设计实训总结范文第5篇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发展,社会对大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工程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学生面临的就业压力也就越来越大,因此探索“电子设计综合实训”的实践教学,培养具有复合型、应用型和创新意识人才,在电子信息工程的实践性教学环节中尤为重要。电子设计综合实训是以工艺性和实践性为主的实践教学环节,是高等学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培养复合型人才的重要内容。它是指电子信息专业的学生在完成主要专业基础和专业方向理论学习和实践技能后,综合运用本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基于“工程系统”的设计要求,进行综合性系统化的训练。[1]其目的是要求掌握本专业的核心技术和关键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工程综合素质,以最大限度地适应社会的需求。

二、电子设计综合实训的现状

教育部信息与电子科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对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的四种技能要求是:(1)电子电路的安装、调试与应用以及电子测量技术的应用与电路测试的能力;(2)综合运用电路知识进行电路设计与实验的能力;(3)利用系统环境CAD分析与设计的能力;(4)利用虚拟仪器的能力,[2]基于以上的四种要求,目前大部分学校电子信息工程在学生技能的培养过程中,重点放大第一项上,也就是是让学生了解电子元器件的常识,熟悉仪器仪表的使用,通过手工焊接练习,学会组装一个“简单的电子系统”,如万用表、稳压电源、超外差收音机等。这种传统的训练模式内容单一,手段落后,主要是以工艺性和实践性为主,极大的限制了对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3]。

三、电子设计综合训练改革与实践

随着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子设计综合实训”的内容产生了很大的变化基于教育部四种技能培养目标的要求,在充分调研和总结以往的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对电子设计综合训练的内容进行了改革,初步构建了“一条主线,四个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即在围绕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这一主线的基础上,将实践教学活动分为基础、专业、综合、创新四个层次。并且完善了“电子设计综合实训”培养计划,拟定了相应的教学大纲,对于培养目标和综合实训的教学重点提出了明确要求,其中重要的一点是要面向社会和生产实际,其具体架构如图1所示。

针对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在原有硬件条件基础上,对实践教学必修内容的课程体系进行了改革。在实训内容上设立了三个必修模块,即印刷线路板设计、计算机仿真技术和电子工艺装配等内容,在教学计划的实施过程中,将内容分为“必选模块”与“自选模块”,对于“必选模块”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要求,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兴趣来选择实训内容。在必选模块的基础上增加自选模块,目的是满足参加“电子竞赛”和动手能力较强的学生,这一部分学生可以自行确定电子设计实训方案,在设计中充分地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完成对“电子小系统”的设计。这种把“必选”与“自选”内容结合起来,引入模块化和层次化的教学理念,可以达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因材施教的教学目的,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基本技能和创新能力的提高[4]。

四、构建电子设计综合实训评价体系

构建电子设计综合实训评价体系是对学生整个实训效果的检验,是整个实训过程的重要环节,目的是对学生的实训技能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综合评价,其主要考核内容是:开题报告(前言、序言)5%、方案设计5%、电路图设计5%、软件设计10%、电路仿真过程10%、印刷板设计10%、印刷板制作10%、元器件检测5%、装配工艺5%、通电前检测5%、通电静态调测5%、通电动态调试5%、整机调测5%、故障分析维修5%、综合实验报告10%。同时在电子设计综合实训过程中,教师要以极大的工作热情加强各环节的指导工作[11]。

五、结束语

电路设计实训总结范文第6篇

关键词 大学生电子竞赛;竞赛培训课程体系;实践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4)02-0092-02

1 引言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是教育部倡导的大学生学科竞赛之一,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自1997年参加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以来,成绩斐然,先后获得国家一等奖、国家二等奖多项,山东省奖励若干。电子设计竞赛的举行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科技活动,营造了良好的校园氛围,锻炼了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有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以电子竞赛为契机,完善当前竞赛培训课程体系,加强指导教师队伍的建设,积极探索教学模式的改革,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2 完善竞赛培训体系

赛前选拔 首先,根据竞赛的时间,由学校教育处拟定竞赛通知,在全校二、三年级的电子类专业及其他相关专业的学生中进行选拔。首轮选拔由学生自行填写个人情况表并参加面试考核。该过程主要考核学生的专业基础、实践能力并是否参与过类似科技活动或工程训练项目等方面。对于此次选拔未能通过的学生,根据个人时间与兴趣,也可参加暑期的课程培训,由此既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专业知识水平,也可为今后的竞赛提供后备力量。二次选拔在暑期课程培训后进行,根据具体情况确定参加竞赛学生名单,并由学生每三人一组,根据个人专业特长自由组队,并上报组委会。

题目讲座培训

1)竞赛题目解析。培训之前要对历年竞赛题目进行解析、归纳。近几年的竞赛题目主要可分为以下四大类:通信类、测量类、控制类、电源类。细分的话则包含运动控制类题目,高精度、高速度的仪器制作类题目,电源制作类题目,射频收发系统类题目,信号采集类题目,信号放大类题目等。对于仪器制作类题目运用到的知识点有振荡器、滤波器、放大器、CPLD、TTL电路、单片机等;电源制作类题目运用到的知识点有A/D、D/A、DDS、稳压电路、单片机等;射频收发类题目包含调制解调电路、射频功放电路、滤波电路等;信号类题目包含运算放大电路、波形产生电路、滤波电路等。

2)完善培训课程。根据对竞赛题目的解析以及归纳所能运用到的知识点,建立竞赛课程培训体系。题目所涉及课程广泛,包含模拟电子技术、数字逻辑设计、单片机原理、信号与系统、自动控制原理、电子测量技术、EDA等课程。根据所涉及课程及知识点开展专题讲座培训,主要包含单片机系统设计与实训、FPGA系统设计与实训、PCB印制电路板设计开发培训、模拟电路设计实训、常用仪器仪表系统设计与实训、小车及运动控制系统设计与实训、电源系统设计与实训,以及射频传输、SOPC、嵌入式及操作系统培训等相关专题。竞赛培训课程内容必须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并以最新器件的功能应用为前提,着重培养学生对最新知识、最新器件的获取能力。

实训项目模拟 以3人为一组队进行实训模拟,为竞赛作提前的检验。指导教师以历年竞赛题目为参考,给出实训项目,对学生进行项目模拟。本队成员集中讨论,分工协作。

1)制定方案。首先根据题目和参考器件或芯片,上网查阅相关资料,了解芯片以及器件的功能、使用方法,制定出相关方案。

2)制作PCB印制板电路。在印制电路板的设计中,元器件布局和电路连接的布线是关键的两个环节。布局是否合理不仅影响后面的布线工作,而且对整个电路板的性能也有重要影响。要求元件应均匀、整齐、紧凑地布放在PCB上,尽量减少和缩短各元器件之间的引线和连接。

3)焊接、调试电路。调试电路是关键的环节,通过调试发现和纠正设计方案的不足和安装的不合理,然后采取措施加以改进,使电子电路达到预定的技术指标。调试的方法首先是不通电检查,检查焊接的连线有没有“虚短虚断”,焊接器件的引脚有没有错误;接下来通电观察,观察电路有无异常现象,集成芯片有无发烫现象,如有异常应立即断电;然后进行静态调试,在不加入输入信号的情况下使用万用表测量电路中各点的电位,观察直流工作状态是否正常;最后在此基础上进行动态调试,在输入端加入合适信号,测量动态指标,如果发现不正常现象,分析原因,排除故障再进行调试。

4)撰写论文。论文的撰写应包含方案设计、电路设计、测试方法、测试结果等。方案设计是指对该题目设计的可行性方案,提出选择方案的理由以及方案的优缺点。电路的设计主要指电路原理的叙述和主要参数的计算。测试方法和测试结果包含测试用的的仪器、测试的步骤和结果的记录。

3 注重学生素质教育

培养创新能力与团队精神

1)培养创新能力。当前教育的方式多数是填鸭式教育,忽视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训练,人文教育薄弱,学生缺乏积极的思维活动。大学生电子竞赛对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在竞赛过程中,面对难题要不断钻研、敢于克服、勇于创新。在这个过程中锻炼了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潜能,同时也在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实践证明,参加过竞赛的学生在创新思维与动手能力上要明显具有优势,越来越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1]。

2)培养团队精神。在竞赛过程中注重团队精神的培养,注重与别人讨论和分享成果。优异成绩的取得靠的是队员的协同合作、优势互补,是团队共同努力的结果。电子竞赛是一项团体的比赛,试题往往有一定的难度,各组成员内部必须充分交流、集思广益,才有可能克服种种困难,取得佳绩[2]。

树立正确的参赛观 在竞赛中取得佳绩是件令人欢欣鼓舞的幸事,但参加竞赛的目的不是盲目追求奖项。国家举办电子竞赛旨在推动教学改革,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以及团队协作的人文精神。有些学校一味追求奖项,以奖项来衡量教学,并以高额奖金作为激励,这与举办电子竞赛的目的是背道而驰的。通过参加电子竞赛来巩固课堂知识,将理论运用于实践,而不以追求奖项为目的。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参赛观,参与竞赛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提升了知识结构,锻炼了实践动手能力和对新技术、新知识的运用能力。这些能力的培养对学生来讲,将来无论是就业还是考研都是一种优势。

4 竞赛后工作总结

后备力量培养 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面向学生的科技类活动日益增多,“全国大学生电子竞赛”每两年举行一次,此外还有“山东省大学生电子竞赛”“嵌入式电子设计竞赛”“大学生机器人大赛”等多项赛事。每年在各项赛事如火如荼开展期间,学校需更注重后备力量的培养,鼓励学生参加科技创新计划活动,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推进校园科技文化建设。在课堂教学之外,学校的创新实验室、工程训练中心、实验中心等实践教学区为学生开放,为学生提供一个能切实锻炼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训练场所。

加快资源共享 利用虚拟网络平台,建立资源库。将历年来学生参赛作品及项目论文等纳入资源库,实现资源共享。在日常学习、科研与教学中注意相关资料的积累,将科研课题和学生创新实验、创业训练项目进行汇总纳入题库,以备竞赛之前学生使用。将开设的培训课程及相关专题建立网络共享,带动优质课程资源的建设。

加强与兄弟院校的交流,以利于指导队伍建设 竞赛结束后总结分析,与兄弟院校间进行交流,借鉴汲取其他院校在竞赛培训中的经验。组织兄弟院校间的科研活动或专题讲座,了解不同的文化氛围,为科研注入新的活力。加强指导教师队伍建设,注重青年教师的培养,竞赛指导教师要在知识水平、实践经验、科研能力上实现自我提高[3],了解新技术、新器件的应用及发展,开阔眼界,拓展知识层面。加强教师之间相互学习、相互补充,积累更丰富的经验,为实现多元化、开放性、多层次的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一支优秀的生力军。

参考文献

[1]韦文详,等.由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引发对就业能力培养的思考[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28(10):11-13,175.

电路设计实训总结范文第7篇

关键词:单片机 智能车 实训系统 模块化

中图分类号:TP2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6)23-0051-02

实习实训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加深对所学专业知识的认识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现阶段,实习实训教学模式陈旧,学生被动接受的内容多,主动探究的机会少,严重制约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针对电类专业目前实习实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CDIO教学模式,即从Conceive(构想)、Design(设计)、Implement(实施)、到Operate(操作)全流程的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训练项目的积极性,在真设备、真项目和真要求的驱动下,实现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我院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工程项目实训采用了CDIO教学模式,为此开发设计了基于单片机的智能车实训系统,该系统由10个功能模块组成,可根据实训内容要求构建硬件电路,可完成智能车的循迹、避障、调速、语音报警、车速和里程显示及遥控等功能,培养学生的系统设计、软件编程、硬件调试的综合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一、整体设计思路

以AT89S52为核心控制器。车体选用标准车架模型改装而成,霍尔传感器实现测速和里程统计,红外传感器进行轨迹跟踪,超声波传感器避障,蓝牙模块实现无线控制,直流电机对车进行转向和行动控制,H桥电路实现电机的驱动。本系统基于完备的软硬件系统,很好地实现了小车的自动循迹和避障,遇到障碍物时,能进行语音报警和自动减速,通过液晶LCD1602显示车速、里程和距离障碍物距离。

系统由微控制器、电源模、功能按键、显示、电机驱动、语音模块、蓝牙、红外传感器、超声波避障、车速检测等10个功能模块构成。如图1所示,系统采用模块化的设计,学生可根据设计需要,完成不同功能智能车的硬件搭建和软件调试,通过蓝牙无线通信模块,可实现智能车的遥控。

二、智能车实训系统的硬件组成

系统硬件性能的好坏决定了整个系统的运行情况,能否稳定而可靠地运转就取决于硬件电路的质量。核心控制器采用AT89S52构成最小系统,红外传感器模块采用4组红外对管构成循迹电路,测距采用HC-SR04超声波模块,液晶显示电路采用1602,电机驱动采用L298构成H桥电路,语音模块采用ISD1760构成,使用了蓝牙通信模块HC-06实现无线通信,电源电路采用7805和LM1117将96V锂电池转换为5V和33V,除电机驱动模块需96V和蓝牙模块使用33V外,其他模块均采用5V供电。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开放式接口,方便学生连线。

电机驱动电路采用L298N构成H桥电路,可同时驱动2个直流电机,如图2所示,OUT1,OUT2和OUT3,OUT4之间可分别接电机, 5(IN1),7(IN2),10(IN3),12(IN4)脚接输入控制电平,控制电机的正反转,这四个引脚输入PWM脉冲,假设IN1输入一个PWM脉冲,IN2输入与IN1相反的PWM脉冲电机正转,相反的PWM可以由程序设置,若要实现电机的反转,则IN1、IN2输入与正转相反的脉冲即可实现, EN1、EN2为使能端,控制电机的停转。当使能端为低电平时,芯片不会工作。

t外循迹模块采用红外对管构成,如图3所示,一体化红外发射接收IRT中的发射二级管导通,发出红外光线,经反射物体反射到接收管上,使接收管的集电极与发射极间电阻变小,输入端电位变低,当红外光线照射到黑色条纹时,反射到IRT中的接收管上的光量减少,接收管的集电极与发射极间电阻变大,三极管截止,三极管的集电极C为高电平,再经反相器后输入到单片机的信号为低电平。在三极管的基极B和发射极E接一个01pF的电容,减少电路中的“毛刺”,以减轻电路的干扰。由于光电传感器受外界的影响较大,容易引起单片机的误判,因此我们在电路中加入了一个可调电位器(阻值为10K),通过调整电位器,改变光电传感器的输入电流从而改变其灵敏度。

三、测试结果

实训过程中,以智能车为训练平台,根据设计要求构建硬件电路,先进行基础训练,然后采用项目驱动式,拓展任务,创新性地进行实训,通过在智能车平台上安装不同的功能模块来完成某种特定的任务,为了测试智能车实训系统的性能,制作了智能车的样机,经过试验测试,该智能车样机能够准确判断跑道的边界线并分析出跑道的走向,可以实现自主循迹功能、避障功能和语音报警等功能。

四、总结

本文设计了基于单片机的智能车实训系统,该实训系统具有模块化设计,搭建方便、灵活组合,功能多样,使学生在该系统上进行硬件电路设计、软件程序设计和综合调试等,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实训热情和实践动手能力。

参考文献:

[1]姜健峰.实训在电子电工教学中的重要性探究[J].电子制作,2014(1):11.

[2]狄春红.中央空调实训台实训项目的开发与应用[J].职大学报,2013(6):73-75.

[3]孙涵,任明武,唐振民等.基于机器视觉的智能车辆导航综述[J].公路交通科技, 2005, 22(5):132-135.

电路设计实训总结范文第8篇

1.1课程定位

本课程是高等职业院校电子信息、通信类专业的一门核心技术基础课,实践性较强。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获得低频电子技术方面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他们对低频电路的分析与基本设计能力,为后续的《电视技术》、《电子测量技术》等主要职业技术课程的学习及今后的实际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1]。

1.2课程设计理念与思路

以实际的工作过程为依据,把课程需要掌握的知识、技能等融入到智能家居系统中,通过完成该系统的介绍,熟悉部分产品的功能,并对其进行设计、制作、安装、调试与维修维护等来完成整个课程的教学内容。整个过程为:智能家居系统介绍智能家居系统里部分产品(项目)功能介绍各个项目(产品)功能模块划分设计各功能模块各功能模块综合,完成各项目(产品)的装配与调试智能家居系统的安装与调试智能家居系统的维修维护[2]。

1)智能家居系统介绍:让学生了解电子技术的应用,并重点介绍几个产品功能,作为后面项目教学用,让学生对该课程有一个感性认识,同时建立一定的兴趣。

2)项目设计顺序:选出来的每个产品作为一个项目,根据教学内容顺序安排各个项目的完成顺序。

3)项目设计过程:先介绍产品功能,把它分为若干模块用框图表示,然后对各个模块进行电路设计,所有模块设计完后对项目(产品)进行制作、装配与调试。

4)模块设计过程:先介绍该模块要完成的任务,根据任务引入理论知识,通过讲授、仿真、实验、讨论等方式完成模块设计。

5)各个设计好的模块综合成一个项目(产品),进行装配与调试。

6)各个项目(产品)设计好后对整个智能家居系统进行安装、调试和维修维护。

2教学内容

2.1教学内容取舍

根据大部分学生实际工作的情况,简要介绍元器件内部结构,简化集成电路内部的讲解,而加强其实际应用电路的介绍,增加教学各个环节的实践内容。

2.2教学内容组织与安排

根据课程内容的衔接确定项目设计的顺序。

1)智能家居系统介绍:完成电子技术应用的介绍,让学生了解以后工作的各种岗位情况。

2)项目一:多音门铃设计与制作;完成电阻、电容、二极管、三极管的识别与检测,整流、滤波、稳压管稳压电路,基本放大器内容的讲解,万用表、稳压电源的使用,电路设计的初步认识,参数测量方法认识,故障排除方法的了解。

3)项目二:声光控节电开关设计与制作;完成可控硅、光敏电阻、话筒的识别与检测,多级放大器、三端集成稳压器等内容的讲解,信号发生器、示波器的使用,电路设计的进一步认识,掌握常用参数测量方法,掌握简单的故障排除方法。

4)项目三:人体红外报警器设计与制作;完成运放、负反馈内容的学习,加强电路设计的认识,电路指标的分析,基本故障排除方法的掌握。

5)双声道立体声功率放大器设计与制作;完成OCL、OTL、BTL等功放内容的学习,加强电路设计的能力,测量参数的分析,常见故障检修方法的掌握。

6)串联型稳压电源设计与制作;完成串联型稳压电路的学习,初步掌握电路功能改进和指标的优化方法,理解元器件选择和参数计算方法。

7)产品的安装与调试;完成产品安装与调试技术的学习,掌握维护维修的注意事项和方法。

3教学方法与手段

3.1教学模式设计

重视学生在校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有针对性地采取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课堂与实习地点一体化等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

3.2教学方法与运用

1)参观学习:到实际场所参观学习智能家居系统、产品功能。

2)观看录像:对元器件识别与检测,常用仪器仪表的使用,让学生先观看录像,然后马上实际操作,老师在现场答疑辅导。

3)边讲边练:在实践室老师讲完一个问题,学生马上进行实践操作分析和解决问题。

4)仿真分析与总结,故障模拟与排除:通过计算机电路仿真的形式,对部分电路在机房进行仿真分析,老师设置好部分故障,学生思考分析,最后老师讲解结果与故障分析方法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学习兴趣[3]。

5)实践设计与制作产品:每个项目最后都进行实际的设计与制作,提高学生的焊接技术、测试水平与内容组织和总结的能力。

6)产品故障维修:对部分产品由老师设置好部分故障,由学生排查,并写出排查与解决的报告,培养学生的故障分析和检修能力。

7)分组讨论:对部分问题,如元器件选择,功能改进等,采取分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与沟通能力。

8)分组答辩:每个项目结束后都随机抽取部分学生进行答辩,培养学生内容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

9)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由老师提出问题,要求学生解决,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搜索资料的能力。

10)实验总结:学生根据要求测试实验数据,观察实验现象,得出结论,完成对应理论的学习。

11)设立附加题:对实践内容设计一些附加题,以满足部分水平较高学生的要求,避免他们做完基本功能后无事可干。

4课程考核方式

打破传统的纸制闭卷考核模式,在教学过程中,按实际工作角色进行考核,在介绍功能时学生作为销售人员进行考核;在元器件识别与检测时把学生作为一个元器件采购员进行考核;在电路设计与制作中把学生作为一个开发人员进行考核;在故障维修中把学生作为一个维修员进行考核;在安装与调试中把学生作为一个工程施工人员进行考核;在参数测量、焊接工艺中把学生作为一个品管员进行考核等。最后由以上各个成绩和平时作业分综合出该课程成绩。

4.1电子产品销售员

对家居系统,产品功能介绍完后,要求学生对其功能都很熟悉,能讲解流利,让别人一听就懂。

4.2元器件采购员

元器件内容讲完后,要求学生能识别各种常用元器件,讲解其功能,掌握其管脚和质量的判断方法和使用时的注意事项等。

4.3开发人员

对每个项目,从每个元器件,各单元电路,到整个完整电路的功能、原理、参数测试等都要了如指掌,包含焊接、读图等能力。

4.4维修员

要求熟悉该课程涉及产品的常见故障和排除方法,掌握维修常见的方法、元器件代替的一般原则、读图能力和焊接与拆焊技术、维修报告撰写能力。

4.5品管员

掌握该课程项目设计中所用元器件和产品质量的检验方法、参数的测试方法。

4.6工程施工员

了解该课程所设计产品的安装与调试方法。

4.7文秘

熟练项目设计报告的组织和撰写,要求结构合理,排版规范,语言通顺,条理清楚。5作业与报告批改方式以往在批改作业、实验报告等的时候,常碰到“改到最后,就几个版本”;有的学生的作业字迹潦草,很不认真,批改很吃力;有些问题每次在作业里指出,但老是重复犯错,老师批改起来很费时费神,效果却很差,老师的投入很大而产出很低;基于以上原因,作如下改革。

1)第一次作业全部批改,按百分制给分,每个错误点扣5分,直到0分,加深学生印象。

2)项目报告全部批改,按百分制给分。

3)其它作业和实验报告随机抽查部分批改;对抽查到的学生,做得工整的进行批改,按实际成绩给分,作业太潦草的不批改,按50分计算,每个学生被抽查的几率尽量相同;作业未交的按0分计算。

4)每次选出一份较好的作业张贴一周,作业每被张贴一次,该同学作业总评加5分,直到满分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