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中药实训总结

中药实训总结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中药实训总结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中药实训总结范文第1篇

实训室是组织实践教学、强化技能培养、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条件,可以为学生提供实训平台,深化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2]。加强实训基地建设是高职院校改善办学条件,彰显办学特色,提高教学质量的重点,是为企业培养和输送合格人才的基本环节。有鉴于此,课程组遵循教育部16号文件关于高等职业教育“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教改理念,大力开展校内、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校内天然药物实训室在原有基础上进行了扩建,新建了中药种植园、中药标本室、中药调剂室,配有常见中药材及中药饮片500余种,植物腊叶标本近300种,常见植物浸液近100种。同时也进一步购置了实验实训设备,目前配备有显微投影系统、水分测定仪、切片机、烤片仪、紫外分光光度计、高效液相色谱仪(大连“依力特”2台、美国“安捷伦1260”2台)等,并通过课内实训、课外活动以及实验室开放等多种形式组织学生进行有利于职业能力发展的训练,既提高了教学仪器的使用率,又促进了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在校内实训基础上,还开辟了多家医院及社会药房等校外实训基地,安排学生到校外实训基地进行岗位见习、实习。通过见习、实习,使教学实训内容与社会需要接轨、与职业岗位挂钩,满足了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需要。

2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增强教学实效

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提升学习兴趣,根据课程实训内容灵活采用实物对比、小组讨论、鉴定比赛、趣味教学、实验室开放、开展课外活动多种方法和手段开展教学,并充分利用多媒体、显微投影系统、精品课程网站及学校技术教育中心网络资源等,丰富教学内容,提高现代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促进教学的现代化和开放性。

2.1实物对比法天然药物鉴定技术课程实践性较强,尤其是性状鉴定,“百闻不如一见”,特别是针对性状鉴定特征容易混淆的中药,如茯苓与粉葛、党参与牛膝、半夏与天南星、玫瑰花与月季花,天花粉与山药等,让学生分组进行对比观察,并讨论其关键鉴别点,教师再予以总结,这样学生记忆深刻,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实际鉴定能力。

2.2采取现代技术手段显微鉴定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实训课中采用显微投影系统进行教学,使抽象的微观内容直观化,降低了教学难点的难度,也方便了教师的指导,并在实训中展示学生制作较好的标本片观察到的特征结构,辅以加分,增强了学生的学习能动性,有利于学生掌握药物显微鉴别特征,提高了学生显微鉴定技能。为了促进教学的直观性,便于学生学习,课程组教师制作了“水合氯醛透化中药粉末显微标本片制作”、“中药微量升华”、“徒手切片法制备显微标本片”等视频教学资料,上传到校精品课程网站、校技术教育中心教学网络资源平台,方便了学生下载学习,使教学形式更加丰富多样,实现了教学资源的立体化和现代化。

2.3“以考促练、考赛结合”的促学模式为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提高了实践能力考核在整个课程考核中的比例,达到了40%,并实行平时阶段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相结合,实践能力考核的重点是考核学生中药性状鉴定能力和显微鉴定基本技能。具体来说,阶段性学习后,组织学生进行中药性状鉴定的阶段性考核,课程结束后,进行课程实践技能综合性的终结考核,阶段性考核与终结考核按照一定比例计算技能考核最终成绩。此外,为了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将考核与中药鉴定比赛相结合,考核作为比赛的初选,同时对参加决赛的选手按照最终获奖名次进行课程成绩加分,以此达到“考赛结合,以考促练,以赛促学”的目的。通过考赛结合,既促进了学生的技能培养,又提高了学生的兴趣,起到了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良好效果。

2.4开展趣味教学为了加强学生对中药的兴趣,我们采取了趣味教学法,实训课上将学生分为4个小组,开展小组协作竞争积分制。教师设计3个趣味教学环节:猜药名、闻香识药、提示题。第1个环节教师将中药编写成诗让学生来猜,“看看又到五月中、家人买纸糊窗棂、丈夫一去三年整、家书一封无字空”。(打四个根类药材)从而引出半夏、防风、当归、白芷,继而再讲解它们的性状特征如何判断真伪和品质的优劣等。第2个环节选取细辛、广藿香、黄连、甘草、狗脊、川芎等形、气、味特征明显的药材,让学生进行盲法识别,让学生手摸、鼻闻、口尝等鉴别方式进行鉴别。第3环节为通过老师给出的提示猜出药材,如提示1:桃金娘科植物的干燥花蕾;提示2:古代口香糖研棒状含挥发油;提示3:功效温中降逆,补肾助阳;提示四:不宜与郁金同用。学生通过提示猜出该药材为丁香,目的是使学生掌握来源鉴定、性状鉴定、化学成分、功效主治、十八反及十九畏等知识点。通过趣味教学,使学生在学中乐,在乐中学,气氛活跃,兴趣浓厚,同时也促进了学生对中药鉴定知识和技能的掌握。

2.5实训室开放实训室开放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发挥教学资源的最大潜能。课程组积极创造条件对学生开放实训室,给学生创造出更为宽松的实践空间,如开放天然药物鉴定实训室、中药标本室、中药饮片调剂室,组织学生进行临床常用中药材及饮片的识别鉴定以及中药调剂训练。通过实训室开放,既增强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又增强了学生的职业技能。

2.6开展课外活动为了丰富学生课余生活,我们联系专业教学实际开展了学生课外实践活动。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植物叶类标本制作并进行作品质量评比,参赛获奖作品在标本室中展出,充分利用我校中药种植园及校园绿化中的药用植物,组织学生进行药用植物观察及采收中药环节,这些活动既激发了学生对中药的兴趣,同时也提高了学生药用植物的鉴定技能。

3小结

中药实训总结范文第2篇

1明确培养目标

通过天然药物化学技术的教学,培养学生文献系统查阅、整理和总结能力、数据统计、仪器设备的选择等综合能力和科研素养,强化学生对事物进行客观的观察、比较、分析、综合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课程要求学生掌握中药制药前处理中的提取、精制、分离方法及操作技术,能根据中药中所含成分设计合理的提取分离工艺流程,能预见中药提取分离工艺流程中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通过查阅工具书解决实际工作中常见的简单问题。针对中药制药前处理职业岗位和岗位群实施典型工作任务分析,形成典型工作任务,包括中药提取、浓缩、分离精制等步骤,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实施“教学做一体化教学”〔1〕。天然药物化学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因此倡导教学内容学以致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性;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紧密结合,在实践中鼓励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参与、勇于创新〔2〕。教师在授课时对实验原理和操作进行重点讲解,对关键操作环节进行演示;学生需要提前进行相关实验的文献调研,撰写实验设计方案和实验预习报告。教师对学生实验方案进行点评后,学生开始实验〔3〕。在撰写实验报告时重点讨论项目的成败原因,解释实验现象,对本次实验进行总结和分析,以利于项目的优化和改进。通过理论和实训的授课,不断提高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综合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2强化实验实训条件

我校的天然药物化学实训室的小型提取分离玻璃仪器和学校中心实验室的提取分离活性成份成套设备为学生实验实训的顺利进行及专业核心技能的培养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力求满足学生实现零距离就业的要求,大力推进产学互动,充分利用社会资源〔1〕。天然药物化学技术课程具有抽象性强、直观性差等特点,因此引入实训视频、微课程等方式来衔接理论课与实训课,解决化学成分提取分离内容教学直观性差的问题具有极其现实的意义,提高教学质量。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笔者给学生观看了煎煮法、浸渍法、渗漉法、连续回流提取法等溶剂提取法的具体操作视频;在实训前让学生通过萃取法、超声提取法、纸色谱、薄层色谱、柱色谱等相关视频、微课程,提前了解操作要点和注意事项;在课余时间,让学生参与旋转蒸发仪、万能粉碎机等仪器的完整操作视频录制过程,使学生加深理解仪器的正确操作步骤。总之,利用实训视频、微课程等方式,使学生在实训课之前对实验设施合理搭配及组合使用、实验现象、化学成分提取分离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实际问题有所了解和预见,大大降低了由于操作造成的危险事故和人身伤害的几率,在整个模拟实训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4〕。

3合理安排实验内容,提高实验教学效率

天然药物化学实训时间较长,需要教师优化实训课程教学内容,合理安排实训时间。教师把密切相关的实训环节安排在一次实训课,先对实训思路做整体介绍,再讲解当天的实训内容,使学生充分理解实训过程。合理设计实训方法,节约实训时间,例如回流提取耗时长,而超声提取时间短且提取效率高,因此回流提取作为演示实验,要求学生看懂并会安装玻璃仪器即可,学生在实训中采用超声提取法。在上实验课之前,要求学生实训预习并书写预习报告,使其掌握实训目的、意义、实验流程。通过优化实训内容、合理安排实训时间、巧妙设计实训流程、提高对学生的实训预习要求等,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激发了学生学习热情。

4提高创新性,增强实践性

4.1查阅科技文献,设计新方案

为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在实训课前给学生布置翻阅与实训内容相关的国内外文献的任务,通过查阅文献中所用方法、实验结果,讨论在实训课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预计结果,设计更合理的实验实施方案,最后再与教师给出的实训方案进行比较和调整。除了教材上列出的实训项目外,笔者还给学生布置了从油茶籽中提取分离茶油、茶皂素、茶多糖等各类化学成分的实训任务,要求学生大量阅读文献,在理解文献所列方法的前提下,自己设计合理的技术路线和操作流程,标明实验原理。学生在阅读文献、设计方案、具体操作、实训报告的全过程中,创新能力不断形成和提升。

4.2更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为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由教师根据理论知识和实训任务的重点和难点提出讨论内容,先要求学生课前预习并讨论,课堂上学生脱离书本,用自己的语言表达,然后由教师总结点评,从而达到课前预习、课堂教学互动的效果,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强化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多媒体教学法、分组讨论法、案例教学法、微课程等多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强化学生创新意识。将实训课未开设的其它类型成分的提取、分离、检识实验过程拍摄成图片、视频,供学生自主学习〔3〕。目前,笔者已将槐米中芦丁的提取分离与鉴定、黄连中盐酸小檗碱的提取分离和鉴定、分液漏斗萃取技术、减压蒸馏技术等实训视频及图片供学生实训前自学;制作了大黄中蒽醌类成分的提取分离和鉴定、秦皮中香豆素类成分的提取分离与检识等实训图片供学生实训过程中参考。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不断丰富并完善理论课程和实训课程的教学大纲、电子教案、讲义等教学资料;撰写适合本校药学系学生的特色实训指导校本教材;建立难易程度不同的习题库,给学有余力的学生发放中英文参考文献,实现分层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4.3强化科研思维训练

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从药材选择、药材加工、工艺流程、提取分离参数控制、制剂过程等多方面对产品质量不合格的原因进行分析和讨论〔1〕;在实训任务实施过程中,鼓励学生自主设计提取分离流程、组合实验仪器,熟练掌握有效成分提取、分离、精制、检识等技能。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如13级药学专业学生、13级药物制剂专业学生、13中药制药技术专业学生积极参加了《闽台道地中药泽泻改善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成分及作用机制》、《油茶抗糖尿病多靶点药效物质基础研究》、《油茶改善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有效部位和成分及其作用机制研究》、《改善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中药单体成分及其机理研究》、《改善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中药单体成分的体外研究》、《槐花改善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活性成分筛选与健康产品开发》等省、市、校级科研课题的研究。通过鼓励学生参加或参与科研项目,能够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加强对学生创新思维和科研思维的训练。

5增强实验力度

5.1加强基本技能

在学生完全掌握安全知识的前提下,要求其熟练使用实训设备,反复练习操作要领,强化基本技能,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提供有力保障。学生在实训前利用课余时间观看实训微视频,了解实验的具体步骤和详细要求。教师授课过程中有针对性地演示实训任务中的基本操作,强调操作要点和注意事项,为后续复杂的实训任务奠定基础。

5.2开设设计性实验

设计性实验由教师选题、学生检索查阅与实训内容相关的国内外文献并设计方案、实验员准备实验材料及试剂、学生具体实施实验等多个环节〔5,6〕组成。在每次实训工作中2~3人一组共同完成实训任务,通过完整的综合实验锻炼,加深学生对课堂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吸收,培养学生的基本实验思路,强化操作技能,提高创新能力,形成团结合作精神〔7〕。笔者现已给学生开设油茶叶中皂苷类成分的提取分离及检识、油茶叶中黄酮类成分的提取分离及检识等设计性实验。

5.3引导学生参与科研工作

将教师的与课程紧密相关的科研工作及国内外科研成果引入到天然药物化学实训教学中,引导学生利用周末及寒暑假时间积极参与科研工作,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学生掌握本学科的前沿动态、开阔学生眼界;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提供机会〔8〕。笔者已申请省、市、校级科研课题,共计30余万元科研经费,已有十余名学生参加到科研课题工作中。

5.4拓展实训教学内容

将学生实训室开放,鼓励学生在周末和假期时间依据自己的兴趣选课并提交合理的设计方案,进行创新性试验。针对创新性试验中存在的难点和重点,引导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和潜能开发,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创新能力〔7,9〕。我校设有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建设项目,鼓励和支持在校学生参与教师科研课题,笔者已申请到10万元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科研经费和10万元校级科研课题经费,用于大力支持学生作为主体申报和参与创新创业项目,用于大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有十余名学生参加到项目任务中。

5.5构建开放性实验室

开放性实验室建设作为高校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的重要内容,对强化学生的基本技能和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合作精神和科研能力的协调发展,激发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0,11〕。构建开放性实验室的主要目的在于发挥学生的主导作用,增强实验力度和实验效果,让学生在设计实训方案、实施实训、梳理实训结果、书写实训报告的完整过程中,创新能力得以提升。

6完善实训考核办法

为加强培养并合理评价、提高学生的实训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专业素养,优化实训考核办法迫在眉睫。

6.1实验考核方式多元化

实验考核方法以能力考核为导向,以综合设计能力和科研素质考核为主,注重过程性评价,制定严格的扣分点,通过教师对实验设计方案、方案陈述、实验操作、实训预习报告、实验原始记录、实验报告及讨论、答辩等多环节的综合评判及学生互评、学生自评最终确定学生的实验成绩。该考核方式侧重对实验过程和综合专业素养的评价,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研究兴趣和创造热情〔3,6〕。

6.2鼓励讨论式实验报告

提倡采用讨论式实验报告,提高实验结果分析讨论部分的评价比重,要求学生提交原始记录,从而培养学生创新理念和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在撰写实验报告时,学生需要结合实验原理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对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展开积极的讨论〔3〕。

6.3优化题库

建立试题库,利用试题库系统对实训课进行辅考核,题型包含单项选择题、填空题、名词解释题、筒答题、问答题、工艺设计等,试题内容涵盖本课程理论知识和实训内容所有的重要知识点,既考核了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和实训任务的情况,又考查了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的能力〔5〕。

7结语

中药实训总结范文第3篇

 

随着我国医药改革惠民政策的不断深入,人们对生病治病的认识已不再停留在医院服务上。“大病进医院,小病进药店,没事常保健”的健康理念已逐步为人民群众所接受,人们对医药服务业给予了更高的要求和期望。笔者对学生就业能力调研发现,中职药剂学生的职业岗位群多分布在药品销售,但由于传统教学内容滞后,教学方式单一,制约了学生的业务提升。为适应岗位需求,中职药学教育需加强对学生专业综合能力的培养。本文通过问卷调查与访谈等形式,分析GSP模拟药房在药学职业教育中的实践效果,寻求有效教学建议与应用策略。

 

一、GSP 模拟药房的内涵

 

GSP是英文Good Supply Practice的缩写,在中国称为《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GSP模拟药房是按照GSP要求建成的一种仿真药房,可作为“教、学、做”一体化实训室。其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GSP模拟药房仅作教学,不对外经营,虽然构建方式和药店一致,但为了节约成本,药品多以外包装盒为主、真实药品为辅。(2)GSP模拟药房必须配备现代化多媒体教学设备、监控设备、安装GSP经营软件,教师既可仿真示范,又可通过回放监控给学生提出建设性意见,及时纠正实训中的操作失误。(3)GSP模拟药房也要求经营牌照齐全,可粘贴模拟证件,在显要位置粘贴GSP规范的重点检查项目,以便学生在实训中随学随记。

 

二、GSP 模拟药房在药学职业教育中的应用

 

(一)GSP模拟药房在药剂学课程中的应用

 

药剂学是以药用剂型和药物制剂为研究对象,以用药患者获得理想的药物治疗为研究目的的学科,其中掌握各种剂型特点和质量要求是学习重点。学生只有正确认识剂型选择对临床治疗的重要性,才能保证药物发挥最佳的治疗效果,并减少患者服药的不适和副作用。以GSP模拟药房为平台,学生可眼观手触、切身体会,教师只需稍加提点,各种药物剂型即可映入脑海。比如片剂多是圆形的,目的是吞咽方便,但也有菱形、三角形等,为了易于识别;注射剂在药店是不允许销售的;胶囊剂其实就是颗粒剂分装再包上囊衣制成,等等。教师可根据病症的轻重缓急,让学生选择合理的药物剂型。比如液体制剂比固体制剂吸收快,但携带不便;同是片剂,急症多用分散片、泡腾片、崩解片,慢性疾病多选用缓释或控释制剂。药品的外观检查是每种剂型必考项目。比如,观察混悬药剂的沉降体积比,混悬剂在使用前振摇不能均匀分散,说明该药剂不符合质量要求。

 

(二)GSP模拟药房在药事管理学课程中的应用

 

药品是特殊的商品,直接影响到人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药事管理学主要介绍我国对医药的管理制度和相关法律法规,是药学职业教育的必修课程,是药学从业人员的必考内容。《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作为《药事管理学》重点章节,教师可强调特殊管理药品的管理原则、熟悉药品流通和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违法经营将面临的不同法律处罚等。在药品的陈列环节,学生依据药品四分开原则,学会将药品和非药品、处方药和非处方药、内服和外用药、易串味和拆零药分区,注意先进先出,近效期先出,将药品正确摆放在相应的位置。药库实训着重药品的采购、验收和储存与养护技能的培养。比如肾上腺素见光容易氧化必须遮光保存、说明书注明阴凉处保存的药品应存放冰箱冷藏区、学会用色标管理法将合格药、不合格药品、待检药品标识分开储存,等等。

 

(三)GSP模拟药房在药理学课程中的应用

 

药理学是药学教育中的核心课程,涉及药理作用、药物动力学、适应症、不良反应和药物相互作用等,内容繁杂,不易掌握。GSP模拟药房可有以下作用:(1)判断药品临床用药类别。药店货架上的标识牌都按照临床用途将药品分为抗生素类、心血管系统类、消化系统类、解热镇痛类、止咳平喘类等,教师可随机抽取药品来检验学生分类技能。(2)采用角色扮演法,通过问病荐药环节,让学生分别扮演患者和药师,体会不同角色下对药物的理解,学会推荐合适的药品和用药指导,让学生深刻领会“安全、有效、合理用药”的重要理念,并渗透药学责任和服务道德教育。(3)介绍新药。市场上已流行的药物不一定出现在教材中,学生通过实训,不断更新奇、特、新药物,拓展知识面。教学结束后,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实践效果,共发放问卷170份,回收169份,回收率99.4%,有效问卷169份,有效率100%。

 

表1数据显示,学生在GSP模拟药房实训之后,对问病荐药产生了浓厚兴趣,对知识点的掌握更为牢固,更愿意自觉投入学习中。

 

(四)饮片识记、片别和熟记功效调查

 

学生在GSP模拟药房中可进行中药处方的模拟陈列、调剂、储存养护、炮制、鉴定等项目的实训。在模拟药房中药区,学生学习用眼观、手触、鼻闻等感官识别,用性状鉴别法识别中药饮片(毒性药物应谨慎识别)。可开展如中药调剂工具的使用、一方一剂中药的调剂、一方多剂中药的调剂、中药汤剂的制备等。先由教师逐项进行讲解、示范,再让学生分组进行练习考核,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点评。

 

表2数据显示,学生在GSP模拟药房实训之后,对整个学习过程较为满意,对天然药物学习的兴趣得到了提升。其识记饮片主治功能的能力、对识别饮片的能力有较为明显的提升。

 

(五)利用GSP模拟药房举行专业技能竞赛与技能鉴定

 

在GSP模拟药房中,可按照药店岗位工作流程要求嵌入到医药职业技能鉴定和药学综合技能竞赛中。如中药饮片鉴别比赛可包括性状鉴别和真伪鉴别两部分,每班挑选5名选手参赛,通过眼观、鼻嗅,书写名称和功效,评出鉴别速度最快、调剂最准确的选手。如药品陈列环节,比赛项目可分为分区摆放和整齐摆放。分区摆放要求药品按照四分开原则将不同区域、分类、品种、剂型和规格的药品放上货架;整齐摆放要求药品必须同一药品同列摆放、同品名或同品种不同规格的药品相邻摆放,正面朝前等。最后根据摆放时间和摆放正确程度进行评分。

 

百色市民族卫生学校除药剂专业外,护理、助产、农村医学、中医学、中医康复等专业也可利用模拟药房结合专业特点进行课程实训。用GSP模拟药房对医药购销员进行技能鉴定,跨专业的学生不仅掌握了新的生存技能,还可拿到不同级别的医药商品购销员职业资格证书,为社会培养更多合格的实用型医药人才。良好的教学效果离不开优秀的教学团队。目前,百色市民族卫生学校药学专业中的“双师型”教师已占全体教师的70%以上,老、中、青教师搭配合理。GSP模拟药房的构建和使用,锻炼了百色市民族卫生学校专业教师的教学能力。今后,百色市民族卫生学校通过定期让专任教师进医药公司和连锁药店的挂职锻炼、聘请药企人员作为兼职教师等方法,让校企合作更为紧密,更有效地提升教学团队的专业内涵。

 

国外早已证实,良好的药学服务可以提升医疗机构服务质量,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以及患者的不良反应。但是,药学服务体系的建立和形成都是日益完善的过程,没有早期药师参与实践摸索出大量丰富的经验,即无法形成现有完善的药物服务模式和人才培养机制。有研究表明,GSP模拟药房投资少、利用率高,教学效果好,利用模拟药房进行药学职业教育实训是值得借鉴和推广的教学方式。

中药实训总结范文第4篇

[关键词] 中药制药专业;综合改革;湖北医药学院

[中图分类号] G40-0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6)06(a)-0127-05

[Abstract] The comprehensive reform of special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pharmaceutics should be carried out from various aspects, which takes integration and management from the aspects of management mechanism, ways of performance assessment, teaching practice management, and so on, enhances the professional building level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explores the new model met with th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continually, so as to provide favorable environment for the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Combined with the construction progress of special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pharmaceutics in Hubei University of Medicine ("our university" for short) in recent 10 years, this paper elaborates the experience and ways of our hospital in the training of establishing new university and enterprise combined with personnel training mode of special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pharmaceutics from 4 professional comprehensive reform aspects of "double-teacher type" teaching staff construction, personnel training mode, reform of teaching method, practical teaching. Academic leaders, training of enterprise and teachers, undergraduate tutorial system are the core of "double-teacher type" teaching staff construction, provincial standardized training base and sustained practical teaching during 4 years smoothes out employment road for students, flexible application of a variety of teaching and reform methods is made combination with the target of cultivating development demand of pharmaceutical industry for the local, aims to form a talent training pattern constituted by two teaching module of enterprise and school, with combination of various aspects, such as course and practice,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tutorial system, and so on. This paper aim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training program and reform of cultivating applied talents faced to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related field.

[Key words] Special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pharmaceutics; Comprehensive reform; Hubei University of Medicine

长期以来,湖北医药学院(以下简称“我校”)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立足点,注重加强专业内容建设,提升人才培养质量。2003年,为适应医药卫生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我校开始招收药学专业四年制本科生,并设立中药制药方向。2009年,药学专业成为湖北省品牌专业建设项目。到2011年药学院成立,学校投入一千余万,对药学院软、硬件全面升级,药学专业(中药制药方向)便进入了快车道。近五年来先后成为了湖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计划人才项目,本科教学工程“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国家级建设项目,建设成了湖北省高校省级实习实训基地、校级重点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学科等等。目前,该专业办学定位准确,服务面向明确,在培养模式、教学团队、课程教材、教学方式及教学管理方面具有特色,培养出的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广泛好评。本文将从如何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2+3”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方式方法改革、实践教学等四个方面介绍我校药学院在专业综合改革方面采取的措施,以此抛砖引玉,希望推动药学相关专业的综合改革。

1 “双师型”师资队伍

1.1 专业带头人

应选择学历职称高、实践技能水平高、教学学术水平高、师德高的“四高”教师为本专业带头人。定期派遣专业带头人到国内外知名大学访问交流,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建立激励机制,明确目标责任,促进专业带头人提升专业能力和学术水平;搭建省级重点实验室和校企研发中心,激励专业带头人确定以武当中药品种为主要研究方向;聘请美国休斯敦大学、香港大学知名专家学者担任本专业兼职教授,帮传带本校专业带头人快速成长。聘请美国休斯敦大学教授Ming Hu为外籍院长,为学科建设把脉。经过5年的建设,校内45岁以下专业课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教师比例超过20%,有企业实践经验教师比例达80%,形成一支70人左右师德高尚、教学水平高、实践经验丰富、动手能力强、具备创新能力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1.2 企业教授的培训与聘用

聘请合作企业的专业人才和技术骨干担任专业兼职教师,参与课程开发、教材编写、实践教学、指导学生科研和论文撰写等教学活动。学校、企业的授课教师进行双向培训,企业人员到学校主要进行教育理论、教学技能方面的培训,每期不少于1周;学校教师深入企业一线,进行实践能力培养,每期不少于1个月。定期召开由校企双方参加的教学研讨会,加强学校与企业的“产学研”合作,实现以理论指导实践,以实践提高技能,以科研引导教学的目标。

1.3 本科生导师制

本科生导师制是近年来我国部分高校在借鉴国外高校教育和管理工作经验的基础上,适应我国高等教育发展需要,探索在本科生教育中培养出一批具有潜质的创新型高素质人才的一种新的工作机制[1-5]。我校采用双导师,即学业导师和职业导师的机制。新生入校即建立与其对接的“导师制”,给予其生活、学习和职业生涯上的指导。最初2年在校以基础理论学习为主,学生重点完成对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暑假和寒假期间强化专业技能,结合市场需求及学校现有实验室条件精确定位方向;将学科带头人的科研成果转化或者企业的特色技术为教学内容,带领学生早进实验室、早参加课题研究。后期1年的实践学习中,实训教学环节主要依靠本专业教师和合作企业内的导师联合指导和培养,使学生紧密结合药学实际,深入到中药产品的研发、生产、设计、营销和管理等环节中,完成在企业实训阶段的学习任务。实施本科导师制,发挥教师在学生培养教育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建立新型师生关系,更好地实施因材施教和个性化培养,提高学生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团队精神,使学生在教学计划和导师的指导下,自主地构成合理的知识结构和技术特长。

2 全面升华实践教学,为学生就业铺平道路

建立由“认知教育、实践训练、联合培养、企业创业”四个阶段构成的“四年校企实践合作不断线”实践教学模式[6-8]。实行早期实践、连续实践、多次实践和多时实践,建设省属一流的专业实验室、实训室、实践基地和科研平台,加强实验技术人员培养,选派高水平教师带教实验,激励学生开展自选性、协作性试验,努力使学生达到“四能”,即能识药、能验药、能制药、能研药。

2.1 按照“一体两翼,两个结合,三个环节,四年不断线”的原则强化实践教学

“一体两翼”是指以构建实验实训课程教学和专业见习实习为主体、以课外科技创新和综合社会实践为两翼的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体系;“两个结合”指校内实践教学资源与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相结合,教学与生产实践相结合;“三个环节”指见习环节、实习环节和毕业论文设计环节的实践训练,见表1;“四年不断线”指从大一开始到大四,加强实践能力培养不中断。在整个实践锻炼过程中,始终强调创新能力、综合运用知识能力、设计能力、科学研究能力、计算机与外语应用能力、文献检索能力和技术经济分析能力的培养,使必修课∶选修课∶实践教学之比达到4∶1∶1。

2.2 省级人才培养实训基地建设

在高等教育中,实践教学是提升学生专业途径的必要途径,通过实践与理论有机结合,可显著提升教学效果[9-10]。我校以校内省级重点实验室“武当特色中药研究实验室”“武当山中药资源开发与利用”“中药新制剂研究开发”“药物分析”三个国家中医药科研二级实验室和“中药药理(肿瘤)研究”国家中医药科研三级实验室以及“湖北医药学院中药产业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一系列科研平台作为培养产业人才的开放实验室,完善管理办法,优化运行机制。把企业生产中遇到的问题和教师的科研方向作为学生设计性、自选性、综合性实验选题的主要依据,目前通过导师的实验指导,学生完成的设计性、自选性、综合性实验达到总实验项目数的50%。逐步完善企业的湖北省高校省级实习实训基地,2014年中药制药省级实习实训基地完成了我校和湖北中医药大学药学和制药工程两大专业600余名学生的见习、毕业实习教学任务。此外,在校内建设药物研究所、药用植物标本馆和百草园,以加强学生对本专业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密切与九州通、湖北天圣清大制药有限公司、湖北神龙本草中药饮片有限公司、湖北天圣康迪制药有限公司、十堰神农医药科技园有限公司等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项目合作单位合作,以校企合作为基础、产学研合作为纽带,全力建设科技创新平台、产学研合作平台,多项重大成果取得突破,达到学校与企业“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双赢目的。

3 教学方式方法改革

应用学导启发式、问题探究式、小组讨论式等教学方式,注意因材施教、因人施教;坚持以培养目标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能力为核心,结合课程特点,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保证教学质量。

3.1 开放式教学和“第二课堂”教学

积极推行开放式教学,充分开放教学资源。通过成立“小神农科研小组”、药用植物盆景和中医药文化进课堂、药用植物野外采集、第二课堂等多种方式,培养学生对中药制药专业的认知和兴趣。在开放《药用植物学》和《生药学》的辅导体系和标本馆的基础上,加大力度建设专业课和特色课程的辅导体系;将学校与企业共同开发的五门特色课程安排到企业生产车间和野外药用植物采集点,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广泛开展技能比赛、科研设计大赛、专业趣味活动等,使学生能在比中学、学中乐,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和学习效果。

3.2 课程与教材建设

按照“厚基础、强能力”的总体要求,优化课程结构,突出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自学能力的培养,构建新型的课程体系。在课程设计上,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特色课程等四类课程的学时比例达到2.0∶2.9∶2.4∶0.5;必修课、选修课、实践课学时之比达到4∶1∶1;建成专业课程自学辅导体系(参考书、题库、教学光盘等)。建设3门校级精品课程,1~2门省级精品课程,公开出版3本以上特色教材,编制实验实训教材讲义5本[11]。特色课程模块为校企联合或与其他学科协同开发。课程以实训教学为主,着重培养学生运用现代化技术解决中药生产过程中的中药材养殖、栽培、植保、饮片加工炮制、中药制剂等方面的关键技术和能力。具体课程包括:①湖北省中药资源开发现状,主要介绍湖北省中药资源分布、资源种类、开发应用前景及开发现状。②鄂西北中药资源开发,主要介绍鄂西北(神农架、武当山地区)特色中药资源与开发,神农架地区的地理特征、气候特色、资源分布、特色资源和开发应用现状。结合鄂西北区域性中心城市重点产业建设,建立鄂西北特色中药资源(房陵丹参、柴胡等)GAP基地。③湖北省中药资源文化,以神农医药文化、李时珍医药文化和鄂西北生态文化为主线,介绍湖北省中医药文化和中药资源文化,提高学生对湖北省中药资源文化的认识,培养学生对中医药文化和中药资源文化的认同感和传承能力。④湖北省及鄂西北中药饮片生产及标准研究概况,主要讲授湖北省及鄂西北中药饮片生产现状、生产工艺改革、饮片质量标准研究及应用现状。⑤中药制剂实用技术,包括“半仿生提取法(SBE)、大孔树脂吸附法及膜分离技术在中药制剂中的应用”“中药传统制剂、丸剂、膏剂”“滴丸、分散片、固体分散体、微囊等制剂的制备技术及质量控制方法”“软胶囊制剂技术”以及“中药注射剂、粉针剂制剂技术”等几个板块。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能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中药制剂理论和实用技术。

3.3 开展以问题为主导大教学(PBL)

借鉴药剂学教研室PBL教学的经验,在中药制药专业课中推进PBL教学,对开展PBL教学的教师给予一定的政策奖励[12]。我院药剂学学科自2003年开始探索以问题为主导大教学,探讨PBL在医学教育中的应用范围。经过长达十年的研究和数届学生的反馈总结出了PBL教学法在本科药学教育中的优势与不足,研究了PBL教学模式的适用范围,表明PBL教学模式在大学三到四年级的高年级学生较低年级学生更适用、专业课比基础课更适用、实践实习课程较适用。我校在此基础上,针对性地在中药制药专业的大部分专业课程中开展了PBL教学,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3.4 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是与传统的接受学习相对应的以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一种现代化学习方式。正对药学专业学生终身学习的特点,教学改革中大力缩减课堂授课学时,扩大学生自学空间;开放实验室、标本馆、实训室、自主学习中心、图书馆、百草园等,鼓励学生组成学习小组积极开展探索性、设计性、综合性实验,鼓励学生主动和教师进行互动,鼓励学生质疑和提问教师,鼓励学生自主选择导师;制订相应评价制度,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

4 “2+3”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现代教育理论、教育思想指导下,按照特定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以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管理制度和评估方式,实施人才教育的过程的总和[13-17]。通过校企合作,建立一种新型的“2+3”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2”是指人才培养分别在学校和企业两大板块进行,“3”是指培养过程实现三个方面的结合,即教学与生产实践结合、教学与科研结合、课堂教学与师带徒结合。依据人才层次的应用性、知识和能力的专业性、人才类型的技能性、毕业生去向的基层性等方面特点,构建了“见习-企业实践实训-校企研发中心基本功训练和专项实训-企业综合实习-顶岗实习”渐进式实践体系。校内模拟实训与校外顶岗实操相衔接,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实践技能。大力改革课内理论教学的形式,采用了课堂理论教学与边讲边练、专业实训与校外实习结合等多种教学方法,逐步形成理论学习与基本实践能力、专业技术应用能力、综合实践能力有机结合的教学体系。增加部分专业特色实践课时,如在校企共同开发的课程、企业核心文化、人文素养等。

5 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经过近五年的建设,我校中药制药专业毕业生已经在各个企业茁壮成长,学生就业率一直在省内同等专业前茅。但在建设过程中也遇到了各式各样的问题,希望大家能够借鉴:首先,学生的发展问题,中药制药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希望学生为当地区的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做贡献,但是很多学生想继续考研深造,结果大部分学生选择深造而与用人单位解约,这给学校和企业带来了很多问题;其次,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问题,很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加注重科研技能、操作技术等问题,出现了重实践轻理论的现象,因为实践技能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成就感;再次,培养计划在实习实训的基础上,建设的企业特色课程模块补充实训教学,着重培养学生运用现代化技术解决中药生产过程中的中药材养殖、栽培、饮片加工炮制、中药制剂等方面的关键技术和能力,但是目前由于资金和企业专业人才的缺乏导致课程开发进展缓慢。要针对这些问题展开探讨和分析,针对性解决“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建设中的问题,深化专业建设改革、实现校企合作,探究实践新模式、有效评估,完善质量考核机制,只有不断地进行探索和分析,才能够促进高校本科专业建设质量的提高,让教学管理模式趋于合理[18-20]。

[参考文献]

[1] 付轶.我国大学本科生导师制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3.

[2] 王卓然.新制度主义视阈下本科生导师制制度建设探究[D].北京:北京工业大学,2013.

[3] 杨金铭,赵景会,李锦莲,等.关于在本科生中实行导师制的实践与思考――以佳木斯大学药学院为例[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5,33(2):171-174.

[4] 彭鹏,姜迎.本科生导师制运行模式研究与实践[J].求知导刊,2015(6):153.

[5] 刘文丽,程杉.关于高校本科生导师制问题及对策的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5(18):201-202.

[6] 侯霞,郝保水,刘建宾,等.浅析校外实践基地建设的若干关键问题[J].中国电力教育,2014,297(2):189-190.

[7] 吴建波,陈娅.大学校外实践基地长效稳定机制探索[J].黑河学刊,2014,202(5):115-117.

[8] 吴艳丽,夏春艳,孙小菊,等.应用型本科创建校外实践基地创新性研究[J].现代企业教育,2014(16):180.

[9] 黄丽平,赵宝林,吉玉兰,等.校企深度合作提升中药制药技术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J].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2015,29(6):73-74.

[10] 叶春霜.国际贸易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温州大学城市学院为例[J].中国商论,2016(1):65-66.

[11] 陈吉炎,涂汉军,涂自良,等.中国武当中草药志[M].湖北:湖北科技出版社,2009:13-17.

[12] 杜士明,朱海涛,董永成,等.PBL与LBL在“药物制剂的设计”教学中的应用比较[J].药学实践杂志,2012,30(1):75-77.

[13] 杨靖,王建民,刘春奎,等.基于“卓越计划”的烟草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与实施[J].教育教学论坛,2016(2):206-207.

[14] 沈忠华.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以电子商务专业为例[J].中国大学教学,2015(11):48-49.

[15] 王晓婷.中外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对比与反思[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6,36(1):57-58.

[16] 邓前军,陈东初,袁毅桦.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构建行业协同育人平台的研究和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6(2):131-133.

[17] 刘阳,谭B隽,王传林,等.试点学院框架下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实验教学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6,32(1):198-200.

[18] 代晓宇.高校本科专业综合改革中教学管理模式的探讨――以哈尔滨工程大学为例[J].科教导刊,2014(6):52-53.

[19] 周定文,谢明元,何晋.实施专业综合改革探索工程人才培养新模式[J].中国高等教育,2013(22):103-105.

中药实训总结范文第5篇

关键词:自主学习;中药专业;学习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18-0173-02

自主学习,是一种与传统的接受学习相对的现代化学习模式,强调以学习者为主体,独立地进行探索、分析、实践来实现学习目的[1]。通常是指学生们自行树立学习目标、制定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监控学习过程、检验学习效果的过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现代化素质教育的中心任务和重要内容。中药学专业的总体目标是培养能够从事中药生产、检验及药学服务等方面工作,并具备将来在中药教育、研究、管理、流通、国际交流及文化传播等行业发展的潜能的毕业生。基于中药专业的培养目标,中药学专业自主学习模式主要有基于课堂教学的自主学习模式、基于实践教学的自主学习模式和基于第二课堂的自主学习模式。

一、基于课堂教学的自主学习模式

基于教学课堂的自主学习,主要表现形式为互动式。通过生师互动、生生互动,帮助学生制定相应的学习方案、确定适合自己的自主学习方法,从而完成课程学习任务。

1.生师互动:通过探讨观点性问题,引导学生提出质疑,探讨解决的途径,最后总结归纳出结论;通过提出问题,带领学生基于问题学习理论知识,最后用学到的知识解决提出的问题;通过具体事例,引导学生提出解决方法,并做深入研究,最后上升为理论知识;通过设置具体情境,设置相应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并创造性地解决问题;通过把已有经验方法提供给学生,让学生找漏洞,从而提出完善的方案,达到提高学生对新情况、新问题、新思路的分析探索能力[2]。

2.生生互动:学生们通过交流学习中的问题、经验和学习方法,互相鼓励,增强学习的信心,共享学习信息,分享学习成果。比如建立课堂讨论小组、学习兴趣小组,互相评论解答问题情况等,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们共同进步。

二、基于实践教学的自主学习模式

实践教学可以夯实理论知识,同时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通过实践教学这一有效途径,加深学生对基础理论知识的认知,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高素质中药专业人才,并为学生加强理论联系实际、掌握科学方法、提高课外实践能力搭建广阔平台。针对中药专业的实践教学主要包括实验教学、实训教学、专业实习和社会实践等内容。

1.实验教学中的自主学习。中药学专业课程计划中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课程占实验课程总数的比例达90%以上,并开设一定数量的创新性实验。通过开展实验教学,巩固了学生们的理论知识,同时提高了其实际操作能力。

2.实训教学中的自主学习。中药学专业的课程计划中,安排一定学时(学分)的实训,让学生在模拟情境中联系理论知识,做到活学活用,从而获得知识综合运用的能力。

3.实习中的自主学习。中药学专业的课程设置中,必须安排学生进行必要的见习、专业实习和毕业设计。中药学专业的学生实习,保证一人一题,并与实际生产问题要紧密结合。每个同学根据自己的实习方向,设计实习内容,制定实习方案,形成实习成果。

4.专业实践和社会实践中的自主学习。专业实践和社会实践有利于拓展学生学习思路,加强学生专业能力和综合能力的提升。我院中药学专业的学生在大二暑假期间安排去野外进行为期一周的专业实习,采药,制作标本。由同学们自由分组,自行决定采集标本的种类,根据采集到的标本,查阅相关资料,获取与该标本相关的知识。同时,中药专业的学生每年暑假,每个人自行联系实习单位,进行为期两周的暑期社会实践,并根据自己的实践经历,撰写实践总结,从而锻炼和提升个人综合素质。

三、基于第二课堂的自主学习模式

第二课堂是相对教学课堂而言,指在完成本专业的培养计划的专业课程之外,基于专业知识,在指导老师带领下利用课余时间开展的各项课外实践活动。通过第二课堂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运用知识的能力、创新意识、团队合作、实践能力等。

作为第一课堂的有效补充和延伸,第二课堂活动的开展应该符合专业特色,符合学校办学特色、专业课程设置和培养目标。中药学专业的第二课堂应充分体现中药专业特色,促进学生获取知识与接受知识的融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的融合。

1.开展专业类课外活动,夯实学生专业基础,拓宽专业知识面。在以学生为本的育人理念下,针对不同年级,开展系列丰富多彩的课外科技实践创新活动。(1)明确专业理念,了解课程设置,转变学习观念,培养创新意识。针对一年级中药学专业学生,可以安排树立专业学习理念的讲座,让学生对自己的专业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在此基础之上,培养学生们的创新意识,针对创新意识的培养,各年级同学根据自身专业知识水平,本着人人参与的原则,开展“我和自主学习”为主题的学习方法、学习理念大讨论,带领学生参观天士力、达仁堂等制药厂,标本馆和设备展览馆科研院所等活动。(2)抓基础,重提高,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离不开扎实的基础知识。基础知识的形成,可以为创新打下良好基础,为创新激发灵感,为创新提供可能,因此,中药专业学生应秉承提高和基础并重的原则,针对二三年级学生开展系列活动。如举办中药知识竞赛,内容涉及中药学、药用植物学、方剂学、中药化学等学科,全面调动学生们学习中药知识的热情。依托本科生“创新”课题,培养学生课外科技实践创新能力。通过开展本科生科研课题,能够让中药专业的学生得到多方面的锻炼和提高,比如查阅文献能力、整理文献能力、运用知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实际操作能力等,从而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中,能够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培养科研思维,为今后的科研工作打下扎实基础。依托学生学术科研社团,开展各种学术讲座、经验交流会等专业课外活动。同时依托学校和学院整体组织召开的学术活动,如学术月等活动,积极鼓励中药专业学生参加,通过参与活动,提高专业技能,转变学习观念,由“学会”转变为“会学”。

2.加强对班主任、学业导师考核。为每个教学班设置了班主任,制定班主任工作制度,为每位班主任制作工作手册。班主任定期为班级召开主题班会,从转变学习理念、专业课程设置、职业生涯规划等方面,跟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要求班主任严格遵守工作制度:定期下学生宿舍、定期进课堂、定期找学生谈话,了解学生基本情况、定期召开主题班会以及进行专业学术辅导。学院每年12月份对班主任工作进行考核并备案,班主任考核实行个人总结与学生评议相结合的方式,学生评议采取问卷调查方式。

3.充分利用新媒体资源,宣传中医药思维。新媒体资源的广泛普及,拓展了生师互动、生生互动的渠道。比如目前流行的MOOC教学、PBL教学等。充分利用qq微博、人人网平台、新浪微博、微信公共平台等。充分利用这些网络平台,传播中医药传统文化,比如上传中医药经典著作、上传中医药基础课程课件,开展PBL教学,更大范围营造中医药文化氛围,培养学生中医药思维。

4.开展文体类活动,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结合中药学专业特点,广泛开展一系列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如趣味运动会、才艺大赛、迎新晚会、球赛、辩论赛等。既丰富学生课余生活,又陶冶学生情操。学生们通过参与活动,提升了自身综合素质。

中药高等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中医药事业发展提供高素质的中药人才。加强中药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进一步提高中药人才培养质量,是推动中医药现代化进程,实现为人民提供更好的医药卫生保健服务的需要。如何培养高素质中药专业人才,全力推进中药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成为中药专业发展的重要内容。自主学习作为学生培养的一种学习方式,越来越受到高校的认可。学校应重视“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理念指导下的教学方法的改革,探索以问题为中心的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案例式教学,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终身学习以及中医思维和批判性思维的发展,培养学生适应社会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除了建立适合本专业发展的自主学习模式之外,还应该设置相应的质量评价标准以及评价方法。比如以自主学习效果和自主学习能力评价为标准,以学生形成性评价为评价方法等。总之,探索适合中药学专业发展的自主学习模式,是促进中药学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参考文献:

中药实训总结范文第6篇

【关键词】中职教学 药剂学实验 有效方法

【中图分类号】G4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8 -0071-02

中职药剂学是要学的主要学科之一,主要是针对药物的剂型配制原理、生产方法、质量控制以及合理使用的一门系统性的学科,因此一定要改革教学方式,主要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和对问题的分析能力,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在实验课上可以充分展现自己的能力,也可以在快乐中学习。

一、改变学生的知识输入方式

实践的操作还要用理论作为基础,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合现在的教学了。实践教学是要以学生为主导,老师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动手能力。使用启发探讨式和自学式的上课方法,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将课堂氛围活跃。因此,在讲剂型之前,老师要准备几个标本,供学生观看,然后讲述这种剂型的特点,让学生自己亲手制作,然后比较,增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另外,要合理使用多媒体设备。多媒体设备是可以的知识展现成一种形象的知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但是多媒体的教学速度过快,学生并不能很好的接受,在使用多媒体的时候,应该再穿插一些剂型的生产录像和生产工艺流程,通过观看生产过程,来提升学生自己操作的成功率。

二、合理安排实验课内容,加强学生操作和创新能力

实验教学是实践教学的主干,中药药剂学的主要实验内容就是进行验证性实验,缺少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学中应做到如下:(1)设计不同的实验方式,让同学们经过实际操作来辨别方案的优劣。以前的教学模式是老师“填鸭式”的将知识灌输给学生,学生是根据老师的思路进行的,实验就相对很简单,也没有新意。在现在的教学模式当中,设计不同的实验方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例如在糖浆的制备时候:实验条件可以使按照浓度不同的糖浆、防腐剂不同以及灭菌条件的差异等,让同学在操作过程中总结出最好的实验方法。(2)丰富实验的教学内容,大小剂型的实验同等对待。很多中职学校安排的实验课都比较少,实验课占总课量不到20%,并没有达到职业标准的要求,而且基本没有小剂型的实验,就像软膏剂、气雾剂的配制。因为受到学校的实验条件的约束,实验课少,学生无法掌握知识,所以应该增加实验课数量,特别是一些小剂型的实验。

三、结合实际安排GMP车间模拟练习

GMP车间实训在实践教学很重要的,为了让学生早些知道车间的环境,知道药品生产企业的日常监管,以致学有所用,应该在职业学校建立一些模拟GMP生产车间。

1.安排实训时间,强化学习记忆

面对GMP车间的训练,因为受到一些外界条件的约束,在中职院校每个班训练的时间之后几天,就会出现有些班级药剂科还没开始,而训练时间都结束了,这样就会使得训练和课程不能衔接。面对这种状况,老师就应该按照班级课程的安排情况,对训练时间进行合理的安排,保证在每课结束之后,都会有相应的车间训练。加强学习记忆。

2.提高车间的真实性

很多中职学校的GMP训练车间和真实企业的车间不相同,所以学校应该根据仪器的发展,及时的更换仪器设备,淘汰那些陈旧的机器,提高训练场所的真实度,保证学校所使用的仪器和药厂使用的仪器原理结构和性能是相近的,就像现在中职院校的胶囊填充机和压片机以及铝塑包装机等都是性能较差的,学校就要及时更换。

四、扩展学习领域,开发多种学习渠道进行学习

中职院校的老师应该多组织学生参观制药大型企业,熟知药厂的日常流程。还可以聘请一些制药企业的专家级别的人员在本校进行讲课,让学生在就业之前就能够熟知药厂流程,提前感受药品生产。另外,中职院校对中药药剂学的课程设置的少,教学的内容多。在课余时间,应该大量开放学校的实验室,学生就可以利用课余时间自主的去学习各种剂型的制备方式;在日常教学过程当中,老师经常给学生设置问题,让学生自己查找资料解答,就像这几年常会在报刊上发现“中药注射剂的澄明度”基本不符合标准,请解析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并给出相应的措施。还有就是在重要颗粒制剂当中容易发生“焦屑”的情况,试问焦屑和不溶性颗粒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出现焦屑?给出相应的解决措施,通过这些问题来增强学生对这门课的学习兴趣,也增加了学生的知识,有些学生还可能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进行实际操作来寻求答案,就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五、总结

综上所述,对中职药剂学实验课的变革是很重要的,伴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人才要求的标准也增大了,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在的教学了,对教学模式的改革是一种必然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中药实训总结范文第7篇

[关键词]职业院校;就业指导;全程化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大学毕业生数量激增,教育部公布的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从2011年至2015年分别是660万、680万、699万、727万、749万,其中高职高专的毕业生约占一半左右。大学生就业变得越来越难,大学生就业指导在高校中变得愈发重要。我校高度重视全程化大学生就业指导,根据学生和专业特点,提升学生核心就业能力,促进就业。

一、推进职业引导,强化职业能力

1.迷茫在大学生中泛滥成灾费杨[1]围绕“高校大学生心理危机问题现状”对高校大学生进行的问卷调查发现,40.18%的被调查群体经常对前途感到迷茫。于娜娜[2]对大学生学业进行规划调查,发现64.7%的大学生缺少对职业目标的主动思考和规划,46.33%的大学生对专业和将来从事职业的关系“不是很清楚”和“不清楚”。足见大学生迷茫成灾。职业生涯规划不但影响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和生活,更影响未来前程。这样,全程和系统化的就业指导就变得愈发重要。2.职业定位就业工作全程化首先要求学生进行职业定位,即确定学习者将来要从事的职业。职业定位越早越易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职业定位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目的性、积极性和主动性,避免了盲目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容易达到“一万小时定律”,更易成才。古代师承教育大多在学习者小时候就确定了职业方向;德国在基础教育阶段就对学习者未来职业进行了引导分流。[3]那么如何进行职业定位呢?首先,学习者应依据所学专业进行就业方向分析,找出对应的职业,再根据职业特点、要求,结合自身优劣势进行SWOT分析,确定未来职业。其次,针对学生特点和需求进行个性化、系统化、全程化就业指导。以我校中药专业为例,服从志愿的学生进校就可进行专业调整,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家庭环境等来确定自己是否学习中药专业。当专业确定后,便可确定未来职业。中药专业学生毕业去向为医院、药店药房、药品生产企业、药品经营企业、药品检验机构等,从事中药调剂、中药购销、中药生产、药品检验、医药销售等工作。老师指导学生根据自身优劣势、兴趣爱好、家庭环境等因素进行SWOT分析,决定从事中药药剂师、医药商品购销员、中药调剂员、中药材种植员、中药材养殖员、中药材生产管理员、中药液体制剂工、中药固体制剂工或医药代表等具体工作。入学即进行职业定位,能使学生在整个大学生活都在职业目标引导下学习。

二、加强内涵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职业目标确定了,那么学校如何培养呢?职业院校内涵建设的核心是专业建设,根本任务是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应用型人才。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必须加强专业基本建设和专业内涵建设。我校自2011年开始分别在制药企业和相关院校及毕业生中广泛开展社会人才需求分析和岗位能力调研。通过充分调研分析,确定了中药专业职业岗位、岗位工作任务及与岗位对应的学习领域,借鉴工科职业教育模式,紧扣中药企业、行业生产特点,进行人才培养模式内涵开发。充分开展和企业合作,创新了实习、实训与具体岗位零距离对接的“校企结合,‘一体两翼三段三岗’”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了以强化职业能力培养、提高综合素质为目标的、符合职业资格标准和岗位需求的、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重视理论学习和实验实训有机结合,利用中央财政支持的校内生物制药实训工厂等校内外实验实训基地,高仿真生产实训,对接行业企业岗位需求。

三、全方位就业指导,提升就业能力

提高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的效果,必须创新工作思路,拓宽指导渠道,加强管理水平。1.全员参与,构建就业指导全程化我校秉着“就业指导工作渗透到教学全过程”理念,推进就业指导“全员化”工程。全体教职员工从新生入学抓起,根据市场需求、就业动向及时调整、合理设置就业指导内容;从新生入学教育专业介绍开始,强化学生专业思想,指导学生立足专业实际,规划职业生涯,展望职业未来,合理安排大学生学习,直至找到适合工作。2.搭建就业指导交流平台,“产销”一体(1)加强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做好“产品”营销工作我校高度重视大学生“产销”工作。通过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本,建立系统就业指导培训体系,采取“请进来、走出去”方式,联合高校、企业等企事业单位搭建就业指导平台,对我校大学生进行职业指导,达到“产销”一体化。(2)搭建信息化职业指导交流平台就业指导工作必须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化技术,建立信息化职业指导平台。我校针对现在大学生人手一部智能手机,喜欢看网页、玩微信、刷微博和QQ空间的现象,开展信息化职业指导教育、职业咨询工作。通过学校就业指导网站、微信、微博、QQ空间等渠道就业指导信息;通过微信、微信群、QQ、微博、电话等交流平台,及时进行交流沟通,实现针对性、个性化指导。3.模拟面试,造就实战经验经过多年经验探索,我校就业指导团队发现,实现对学生有效指导最关键的是通过实践形成就业实战经验。我校不仅重视学生专业知识技能、求职面试技巧的培养,更重视经验与实战。我校大胆改革就业指导课,引入模拟面试考核方式;定期组织专业班级模拟面试;不定期邀请企业到校举办招聘会;每到求职季,更是大规模举办校园招聘会,让学生真正体会求职经历,锻炼胆量,增强心理承受力,总结求职经验和技巧,使学生终生受用。

四、企业顶岗,实习就业一体化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指出顶岗实习是“2+1”教育模式,即在校学习两年,第三年带薪到专业对口的指定企业实习。通过企业顶岗实习,建立实习就业两条通道。药学类专业要全面实行“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的实践教学模式,就需要与多家企业、院所建立稳定的顶岗实习基地。[4]我校药学系广泛开展企业调研和毕业生就业追踪工作,积极拓宽合作网络,通过审查企业资质,根据岗位需求筛选出规模、信用较好的企业,充分利用药品经营企业和生产企业的丰富资源与条件,在校企互惠互利的基础上建立稳定顶岗实习和就业基地,确保学生实习就业。顶岗轮岗期间,学生在药品生产、检验、管理、营销等岗位习得经验;企业通过员工式培养,择优录用;学校通过企业和学生的信息反馈,改革课程体系,提高服务质量,实现实习就业一体化。

五、因材施教,促进升学、入伍、创业

就业工作的核心是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通过培养学生自立、自主、自强的意识和创业意识挖掘学生潜力,提升学生素质,提高社会竞争力。我校指导学生根据志向、兴趣,结合学习成绩、家庭情况等,选择升学、工作、入伍、创业等。指导学生理解什么是就业能力、如何培养就业能力等问题,明确职业方向,规划职业生涯,认识自身优势,发掘自身潜能。

六、分享交流,角色转变

学校每年开展优秀毕业生与在校生座谈会。在校学生从大一开始就接受职场熏陶,通过师兄师姐的实例宣传,分享就业经验和职业体会,促使他们尽早思考职业发展问题,有意识地培养职业发展能力和就业能力,尽快学会以人为鉴,体会未来人生道路,完成从学生角色到职业角色的转变。总之,就业指导工作是一项全面系统的社会化工程。我校通过指导职业定位、促进职业规划、强化专业内涵、提升教学水平、完善就业指导服务、拓宽就业渠道等方式全程化进行大学生就业指导,全面提升学生素质,促进学生就业。

[参考文献]

[1]费杨.高校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体系构建研究[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10):49-50.

[2]于娜娜.以职业为导向的大学生学业规划探索[J].2011(2):36-40.

[3]王莉.德国职业教育体系的特色及借鉴[J].中国成人教育,2013(4):106-108.

中药实训总结范文第8篇

关键词: 高职院校 《药用植物识别与应用技术》课程 教学探讨

《药用植物识别与应用技术》是高职院校中药制药技术专业、药物制剂技术专业的一门先导核心课程,由学科体系《药用植物学》课程衍化而来。该门课程实践性强,我结合在国家骨干院校建设过程当中的一些体会及多年的教学经验,对本课程教学进行探讨,总结如下。

1.紧密结合区域经济特色,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显得尤为重要。《药用植物识别与应用技术》课程实践性强,教学时我们应以铜仁独特的中药材资源为基准,叮嘱学生多留意学校乃至铜仁市药用植物资源,鼓励学生从生活中学习,多留心观察周围的药用植物环境;在理论课上通过对药用植物由来典故,以及生活当中具体应用进行讲解,以此大大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多鼓励学生利用业余时间查阅课外资料,比如用药用植物图册等,加强对药用植物的理解和认识。

2.结合高职教育特色,狠抓课程改革

2.1教学内容与岗位能力挂钩,突出技能。

传统学科体系《药用植物学》课程已经不能满足高职教育特色,《药用植物识别与应用技术》课程抓住学生就业岗位所需技能实施弹性教学,对学科体系内容进行重构,使学生学有所需,学有所用。传统学科体系《药用植物学》课程内容一般分为三部分:药用植物的器官形态、分类及组织构造。如何把这三部分内容与就业所需技能接轨、与生活实践接轨便成了课程改革的重点问题。通过专业调研,我们发现就业岗位需要的技能中识别与应用这两块特别突出,识别在中药材购销环节、中药材GAP种植环节中非常重要。将药用植物应用到生活当中,使学生学有所用,是课程改革的重点,当然还应与高职高专职业资格证书考试挂钩,如中药材购销员、中药材种植员。高职教育培养的是应用型技术人才,因此实践教学显得至关重要。《药用植物识别与应用技术》课程有药用植物形态识别、显微结构识别及应用三大模块。形态识别可以借助铜仁中药材资源特色,通过采集制作植物标本进行野外实训教学;显微结构则应充分利用校内实训室,以校内显微实验为主;药用植物应用则可以将学生安排在铜仁各大中药房及药材公司进行实训。通过采取这些不同的教学场景实施情景教学,切实提高学生识别应用能力,使实践课教学更加丰富。

2.2教学手段丰富多样化。

首先,通过颠覆式师生互动,锻炼学生能力。在传统教学中老师教、学生学,老师是主体,一切以老师为中心,而师生之间的互动往往简单地体现在老师问学生答或学生问老师答的层面上。《药用植物识别与应用技术》课程的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自主能动性。比如在讲授植物的器官形态章节时,教师可适当安排部分教学内容,让学生自己上讲台讲解。操作时将班级学生分组,以组为单位,每组选择适宜人选上台讲解,内容由组员共同组织,老师与其余学生对所理解的内容进行考核及补充。这样既可完成专业知识的教学,又能锻炼部分同学上台演讲的能力、组长组织能力、每一组团队成员协作能力,并能培养学生一荣俱荣的价值理念。这种互动无疑切合了高职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当然还可以挖掘出更多更好的教学理念和方法,锻炼学生能力。其次,充分合理利用现代教学设备,丰富教学形式。多媒体教学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的教学手段,然而对于《药用植物识别与应用技术》这门课程,形象思维比逻辑思维的培养更加重要,由此多媒体教学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教师应准备好教学课件,通过屏幕上的药用植物形态及细胞组织结构图片,学生能感受、记忆得更深刻。最后,教学考核注重理实全面考核。《药用植物识别与应用技术》课程采取理实全面考核,更倾向于注重学生平时表现成绩及实践技能考核成绩,彻底摆脱一份试卷定终身的考试局面。平时表现成绩考核主要包括考勤、作业等方面,可以把德育表现纳入考核中;实践技能的考核不仅仅是实践能力的考核,把团队协作能力等方面纳入考核体系,能让同学们做到高分高能高素质。

3.教学全程注重学生职业道德素质的培养

高职教育应以德育为先,教师授课不能一味地授课,更应育人。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而“渔”的前提便是德育的引导。如今的行业不乏专业人才,缺的是有职业操守、具备职业道德素质的人才,“熊猫烧香”等类似事件层出不穷,让我们意识到德育培养的重要性。欲成才,先成人,在教学中注重学生职业道德素质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教师除了言传身教需要给学生做出良好的表率之外,还需要思考如何在课堂上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如识药中对假、伪、劣药的认识和处理,师生互动中的准备,实验中小组成员间的配合,甚至是实验场地的打扫环节等教学情境都可以进行设计,从而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

4.结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教学理念的不断增强,新形势下高职教育面临新的挑战。《药用植物识别与应用技术》这门课程需要进行更为合理的开发及教改,让学生能够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参考文献:

[1]杜泽乡,曾建红,李云秋等.药用植物学考试改革与学生能力培养的探索[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9):5638-5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