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数字电路实训总结

数字电路实训总结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数字电路实训总结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数字电路实训总结范文第1篇

关键词:数字电路;项目驱动教学法;实践;逻辑

“数字电路”是高职高专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其自身具有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是后续主要专业课程必不可少的基础知识;此外,还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数字电路的基本概念、工作原理和分析方法;掌握中规模集成电路芯片的逻辑功能和应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处理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具有一定的工程实践能力。

一、传统“数字电路”教学的特点

传统的数字电路教学是按照教材的顺序将理论知识内容和基本实验介绍给学生,理论教学以老师讲为主,老师利用板书、语言及多媒体工具作为手段和方法向学生灌输知识,教学的内容繁多,学生则被动地接受老师传授的知识。上课时也许听懂了,但新的内容出现时已经将前面的内容忘记。传统教学实验滞后于理论教学,多为验证性实验,并且实验数目可观。验证性实验大多不能做到理实结合,对于所学理论知识的拓展延伸不多,忽略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无法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认为枯燥且难以理解,不会主动去学习,这样恶性循环,学生也学不好这门课程。

二、教材的选择

随着经济的发展,数字电路产品的更新换代特别快,《数字电路》教材内容要与电子元件生产发展趋势紧密联系,扩大教学的视角。同时必须充分体现高职高专教育的特点,理论知识以“必需、够用”为原则,突出应用性、针对性、实用性。此外,本书知识结构合理、重点突出,做到了理论和实际相结合,每一章都有相应的实验或实训

三、项目驱动教学法的展开

项目驱动教学是指通过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教学过程中,以项目来展开,将学生分组,把需要完成的任务交给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采取协作学习的方式,按照实际工作的完整程序进行项目决策、项目实施、成果展示及评估总结。在实施项目驱动教学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确立项目

从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出发,设计学生熟悉、理解、感兴趣的项目。项目不能太难,也不能过于简单。在项目设计过程中,使学生具有查阅集成电路器件手册,合理选择集成电路器件的能力,掌握集成电路的外特性和逻辑功能。学生应用已有的知识,通过思考和探讨,查阅资料后能独立完成。

2.实施项目

(1)研究内容,动手制作。确立项目后,根据学生平时的学习状态,将不同层次的同学分为一组,选出一名负责人,一个小组共同协商分工、合作,尝试完成项目。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对个别有困难的同学,要进行有针对性的个别辅导。出现问题时,老师应及时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以达到学生对知识自主构建的目的。

(2)电路测试及故障排除。数字电路的实践教学过程中,故障是不可避免的。排除故障是实践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分析、寻找和排除故障,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是工程技术人员必备的素质。教师需介绍常见故障的现象、故障产生的原因及检查和排除故障的一般方法。先指导各组优秀的同学掌握,再由他们带动其他的学生进行学习。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进一步掌握电子器件使用方法和工具使用方法,增加其专业综合素质。

3.项目反馈、评价及总结

项目评估采取的是学生自评与互评,老师点评的方式。各组同学展示各组的成果,讲述自己的设计方法及工作原理,并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自评;同时其他组同学也给出评价。老师逐个对各组作品从元件的布局、焊接技术、走线的合理性及总体布局和完成时间等几个方面进行评价,而且要重视过程评价,肯定学生的成绩,肯定团队协作精神及创新精神,并表扬优秀作品。

在数字电路教学中合理地应用项目教学法,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掌握理论知识,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团队协作中培养了学生的职业素养,为学生走向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数字电路实训总结范文第2篇

关键词: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实践教学;实践环境

电子信息业是全国五大支柱产业,随着物联网、嵌入式等高新技术的发展,刺激了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人才需求。《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要求加强职业院校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培养。因此,在电子专业教学中,我们更应该深入研究教学教法,使理论和实践结合的同时,建立完善的电子实践教学体系,提高学生的实践和应用能力,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

一、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探索与实践

我们通过对本地区的电子行业、企业进行深入调研,了解了企业对电子专业学生的岗位需求和能力要求。在此基础上,有企业专业和学校老师一起制定了详细的实践教学体系,主要包括:

1)在以“实践性、技能型”为主的培养目标基础上,对课程进行项目的改革,将理论知识及时转化为实际的技能。

2)构建与理论教学进程和培养技能相符的实践教学计划,主要包括实验、综合实训、课程设计、实习等,确保技能培养与理论教学的相关性。同时制定不同难度系数的实践项目来给学生练习,达到因材施教。

二、实践教学的组织实施

1)开发适合学生实践课程的校本教材。

电子专业学生原来开设的是《电工基础》,本教材理论性强,经过教学总结,我们编写了《应用电工》校本教材,把理论知识穿插到每个项目中进行教学,将理论知识及时转化为实际的技能。比如万用表的安装与调试项目中包括了直流电路的知识;白炽灯和日光灯的安装项目中讲解了单相交流电路的知识;电动机的拆装和电气控制线路的安装项目中包括了三相电路的内容。这样的教材编写,既有串、并联电路、单相电容电感电路、谐振电路、三相电路的测量等基础实验的训练,也有万用表、电机拆装及控制电路连接的综合实训,从基础到进阶,有利用学生的学习和掌握。后续我们根据教学需要会编制更多适合学生认知的实践校本教材。

2)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改革。

在制定了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的基础上,我们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比如:讲授法、演示法、小组讨论法、任务驱动法、六步教学法等,同时采用行动导向为主的立体化教学模式:理实一体的实训室、课内到课外、校内到校外、书本到网络等,岗位到岗位的闭环实训模式,项目起源与岗位,通过引导、学习、制作、训练最后回归到岗位进行考核。通过这些方法和模式的灵活运用,极大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了学习兴趣,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3)既遵照循序渐进的规律,又注重各门课程之间知识的衔接性和相对性。

一年级关注学生的基本技能,让广大学生掌握基础仪器与设备的使用办法及注意事项。二、三年级在保证基础技能训练的基础上,大力提高拓展技能的训练。比如在数字电路中,先是编码器、译码器、加法器、触发器、计数器等简单验证性试验,后是抢答器、数字钟、汽车尾灯等综合性和设计性试验。教师可以布置题目,如数字钟的设计与制作,要求学生画出原理图,进行multisim仿真验证,再准备器材进行焊接、组装、调试,最终确保运行正常。在单片机的教学中,让学生利用单片机的知识来制作数字钟,通过对比前面数电中的制作学生会发现单片机与数字电路的不同和联系。

4)课堂教学与课外教学的结合。

在课堂实践教学中,制定好各门课程的实训大纲,使实践教学内容来自于课程理论,但又有所突破。课下开放实训场所,为主动要求学习的学生提供方便;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各种层次的电子竞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比如:校级的电子制作技能比赛、河北省工信厅的电子信息比赛、蓝桥杯等;成立了电子科技协会开展电子知识讲座、优秀电子作品展、获电子竞赛奖励学生的经验交流等活动;师生通过QQ、微信群、论坛等进行交流,并推荐一些优秀的专业学习网站。

三、实践教学环境建设

(一)校内实验实训平台

我系电子专业建立了包括电工电子技术、EDA、单片机、电子产品设计制作、PLC、传感器与检测等实训场所,并结合专业的发展和地方对人才的需求,及时更新实验实训条件。比如我们的仿真软件根据发展需要依次安装了Protel99、ALtiumDesigner6、ALtiumsummer09、multisim等,单片机实训场所增加了嵌入式模块等。实训基地配备专职管理员,对设备进行统计、维护并邀请专家共同制定设备的升级采购计划等。同时学校大力支持实践教学,每学期都让老师上报本学期课程所需的实践耗材费用。

(二)加大校外实训基地建设

我们通过与中国校企资源网的合作,在LG、格力、金达、中泰等学校周边企业建立了实训基地。通过完善校外实训课程内容,如:岗前实习管理守则、企业文化德育教育、企业管理知识、技术工程实践培训、实结、实习成绩评定等,以岗位替代课堂,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岗位上学习。通过寒暑假的实训实习可以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职场适应能力,提升他们的实践操作水平。

四、实践成绩评定的改革

实践教学的考核改变了只重视结果的方式,注重过程性考核。每次实训都有考核表,进行每项的打分,包括实训过程、数据处理分析、实训报告等都在考核项目中,采用学生自评、互评、老师评价等方式;同时,我们还采用以赛代考、以赛促学的方法,进行考核。在企业的实习过程,由企业专家进行考核。为了保障实践教学的顺利实施,我们每门课程的理论和实践都由同一位老师担任。这就要求老师理论扎实、实践过硬,不断学习,定期到企业进行实践提高自身的能力。电子专业的实践教学还需不断摸索,才能更好的适应社会的发展和需求,培养出合格的高职人才,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刘久凯.高职电子专业实践教学创新模式探析[J].教育与职业,2010(20).

[3]尹巧萍,吴杰.高职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索[J].考试周刊,2008年第17期.

数字电路实训总结范文第3篇

论文关键词:课程改革;工作任务;课程项目;技术情境;教学导航

随着我国科技和经济的迅猛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教育行业受到各方面的重视。在教育部和财政部实施的国家示范性院校建设政策鼓舞下,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高级应用型、技艺型人才为目标。这类人才主要是在不同行业、企业的工作和生产过程中负责管理、监督、检测、分析、技术服务等几项工作。因此,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正进行较大规模的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要求高职专业的学生除了具备必要的基础理论、专业技术知识外,还必须具有解决工作生产中实际问题的能力,以适应今后的工作。

“电子技术”分为模拟电子和数字电子两大部分,在教学中从职业岗位工作任务分析着手以掌握知识和技能为根本、以工作方向为培养目标、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强调把完整的工作过程及其操作要求作为课程内容。当工作过程导向课程运用项目载体设计学习情境时,这一工作过程实际上就成了完成具体项目的自始至终的步骤。通过课程分析和知识、能力、素质分析,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构建了“以工作任务为中心、以课程项目为主体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掌握课程技术原理及应用方面知识体系的完整性是非常重要的,使学生在完整的工作过程中培养应对复杂技术情境的能力。在教学中以典型电子电路制作的工作任务为中心,以多模块应用为切入点,引入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具体应用电路的制作过程中开发创新思维,完成相应工作任务,并构建相关的理论知识,发展职业能力。

一、模拟电子技术教学导航

模拟电子技术是研究对仿真信号进行处理的模拟电路的学科。它以半导体二极管、半导体三极管和场效应管为关键电子器件,包括功率放大电路、运算放大电路、反馈放大电路、信号运算与处理电路、信号产生电路、电源稳压电路等研究方向。

理论知识:基本半导体知识、放大电路、集成运算放大电路、直流稳压电源。

技能训练:常用元件的识别与测量、放大电路性能分析、集成运算放大电路基本应用。

1.模块1:半导体器件

(1)知识重点:半导体基础知识;半导体二极管外部特性;晶体三极管外部特性。(2)知识难点:半导体PN结。(3)教学方式:从半导体PN结入手,简单介绍半导体的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结合实践教学,重点掌握半导体的外部特性。(4)技能要求:二极管与三极管的简易测试。

2.模块2:放大电路

(1)知识重点:放大电路的基本组成;放大电路的分析;多级放大电路的极间耦合;负反馈对放大电路的性能的影响。(2)知识难点:放大电路的分析;放大电路的负反馈。(3)教学方式:从基本放大电路入手,介绍放大电路的静态与动态分析、多级放大、电路反馈;结合实践教学,重点掌握放大器的外部特性。(4)技能要求: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的调整与动态参数测试。

3.模块3:集成运算放大器

(1)知识重点:集成运放的结构和特点;基本运算电路;集成运放的线性应用电路。(2)知识难点:集成运放的线性应用电路。(3)教学方式:从理论集成运放条件入手,掌握各基本运算电路和电压比较器的功能;结合实践教学,重点掌握集成运放的外部特性。(4)技能要求:电路的调整与测试。

4.模块4:直流稳压电源

(1)知识重点:整流与滤波电路;稳压电路;开关电源。(2)知识难点:开关电源。(3)教学方式:从二极管整流特性、电容器充放电入手,讲解整流、滤波电路;稳压电源重点讲授集成稳压电路和开关电源。(4)技能要求:电路的调整与测试。

二、数字电子技术教学导航

数字电子技术主要研究各种逻辑门电路、集成器件的功能及其应用,逻辑门电路组合和时序电路的分析和设计、集成芯片各脚功能。随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突飞猛进地发展,用数字电路进行信号处理的优势也更加突出。为了充分发挥和利用数字电路在信号处理上的强大功能,可以先将模拟信号按比例转换成数字信号,然后送到数字电路进行处理,最后再将处理结果根据需要转换为相应的模拟信号输出。

理论知识:集成门电路与组合逻辑电路、时序逻辑电路、波形产生与整形电路、中规模集成电路应用。

技能训练:组合逻辑电路应用、时序逻辑电路应用、逻辑电路限定符号识图。

1.模块1:数字电路基础

(1)知识重点:数字脉冲信号;二进制与8421BCD码;基本函数与逻辑运算;逻辑函数的化简和变换。(2)知识难点:逻辑函数的化简和变换。(3)教学方式:从二进制与逻辑函数基本规则入手,学习逻辑运算规则、逻辑函数化简与变换。(4)技能要求:逻辑函数的化简和变换。

2.模块2:组合逻辑电路

(1)知识重点:基本逻辑符号及意义;门电路的逻辑功能和基本特性;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常用组合逻辑电路的逻辑功能。(2)知识难点:基本逻辑符号及意义;组合逻辑电路。(3)教学方式:从基本原理与逻辑符号读解入手,重点介绍电路的逻辑功能与外部特性。(4)技能要求:基本逻辑符号读图;门电路和组合逻辑电路。

3.模块3:触发器

(1)知识重点:各类触发器的逻辑功能;触发器限定符号及其意义。(2)知识难点:触发器之间的转换关系。(3)教学方式:借助限定符号意义读解,帮助理解各种触发器的逻辑功能与控制方式;结合实践教学,重点掌握电路的外特性。(4)技能要求:触发器的逻辑功能测试。

4.模块4:时序逻辑电路

(1)知识重点:时序逻辑电路的特点;时序逻辑电路的限定符号及其意义;寄存器;集成计数器应用。(2)知识难点:集成计数器应用;限定符号及其意义。(3)教学方式:从触发器入手,由D触发器构成寄存器;由T和Tˊ触发器分别构成同步和异步二进制计数器。借助限定符号的意义来理解时序逻辑电路的逻辑功能。结合实践教学,重点掌握电路的外特性。(4)技能要求:常用的相关集成电路的应用。

5.模块5:波形产生与整形电路

(1)知识重点:555定时器;多谐振荡器与单稳态电路;施密特触发器;石英晶体振荡器。(2)知识难点:555定时器;多谐振荡器。(3)教学方式:以555定时器为重点,介绍多谐振荡器、单稳态电路和施密特触发器的功能。重点掌握电路的外特性。石英晶体振荡器从阻抗频率特性入手。(4)技能要求:常用的相关电路的应用入手。

三、电路组装、测量与调试教学导航

电子电路组装、测量与调试在电子工程技术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任何一个电子产品都是由设计焊接组装调试形成的,焊接是保证电子产品质量和可靠性最基本环节,调试是保证电子产品正常工作的最关键环节。

理论知识:常用电子仪表、电路的装配、调试与测量知识。

技能训练:常用电子测量仪表的使用、常用电路元件与数字集成电路测量、电路的装配与调试。

1.模块1:常用电子仪器知识重点

(1)知识重点:双踪示波器;半导体管特性图示仪;毫伏表;信号发生器;集成电路测试仪。(2)知识难点:双踪示波器;半导体管特性图示仪。(3)教学方式:重点讲授电子仪器的操作和使用方法。(4)技能要求:仪器的基本操作方法;半导体特性测量。

2.模块2:电子元器件的识别与简易测量

(1)知识重点:电子无源元器件;电子有源元器件;表面安装元器件。(2)知识难点:表面安装元器件。(3)教学方式:重点讲授各种电子元器件的识别与选用方法。(4)技能要求:元器件的识别与选用方法、常用数字集成电路测试。

3.模块3:电路的装配、调试与测量

(1)知识重点:装配、焊接工艺;电路测试与测量。(2)知识难点:电路测试。(3)教学方式:介绍电路装配工艺,分析电路测试与测量基本方法,结合实训进行教学。(4)技能要求:电路装配、测试与测量。

四、电子电路仿真教学导航

电路仿真技术是近十年来在电子技术研究领域的一场革命。设计人员利用计算机及其软件的强大功能,在电路模型上进行电路的性能分析和模拟实验,从而得到准确的结果,然后再付诸生产,极大地减少了实验周期和试制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受到了电子生产厂家的一致欢迎。现在,电子仿真技术已成为电子工业领域不可缺少的先进技术,因此为了确保电路设计的成功,消除代价昂贵并且存在潜在危险的设计缺陷,就必须在设计流程的每个阶段进行周密地计划与评价。电路仿真给出了一个成本低、效率高的方法,能够在进入更为昂贵费时的原型开发阶段之前,找出问题所在。

理论知识:EWB与Multisim平台基本知识,Multisim在电子仿真实验中的应用。

技能训练:模拟电路电子仿真和数字电路电子仿真。

模块:电子电路仿真。

(1)知识重点:Multisim平台的使用;Multisim在电子仿真实验中的应用。(2)知识难点:Multisim软件的使用。(3)教学方式:从电子实验实例入手,学习Multisim软件的使用,在学会使用的基础上,结合电子知识,完成电子实验的仿真。(4)技能要求:用Multisim进行电子仿真的方法。

五、综合实训项目——有源多媒体音箱的设计与制作

1.知识要求

掌握模拟电子技术和数字电子技术的综合应用思路;掌握电子产品综合设计的基本思路。

2.技能要求

能进行电子电路的综合制作调试;能有条理地撰写设计说明书;能对设计项目进行总结展示。

3.教学任务

通过有源多媒体音箱的设计、制作及测试,掌握电子产品的设计流程及注意事项,学会元器件的特性测试和电路组装、测试,熟悉电子产品组装的工艺要求及生产过程。

4.教学活动设计

(1)通过让学生利用图书馆、上网等手段查阅相关资料,在教师指导下对有源多媒体音箱进行设计,掌握电子产品的设计流程及注意事项。

(2)在校内生产线的工作岗位上,根据所设计电路选择元器件,进行元器件的性能、参数测试。规划电路板,进行元器件的布局和印制电路板的制作。完成各部分电路的焊接、组装,对已经组装的电子产品进行参数测试及调试,使其达到设计要求。

(3)要求学生撰写实践报告及产品说明书。

5.相关知识

(1)理论知识。元器件的识别、测试方法;印制电路板的制作,元器件的布局;焊接工艺、电路调试方法;产品说明书的撰写。

数字电路实训总结范文第4篇

关键词:知识经济潮流;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改革;实践

在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过程中,我国的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水平也日益提升。为了确保学生所学课程能与时代相符,各大院校必须全力以赴改革此课程。在此背景下,学科教师必须将自身引导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以便确保能够有效革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考评模式等,最终保证我国总体科技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

一、知识经济潮流现状

如今社会已经进入了知识经济潮流当中,而所谓知识经济,即基于知识的经济,因此,知识应用、创新与传递将对其产生直接影响,知识经济的主导即知识与相应消费、生产和流通的产品。目前许多发达国家的工业经济都已经被知识经济所取代,新时代能够有效带动高新产业的全面发展。在知识经济时代下,高新技术革新除了能够让人快速得到更多知识,同时也能让人全面提升知识的获得与应用水平。由此可见,知识经济能够影响到人类的生活、政治、行为以及经济等各个领域。总体来看,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相比,二者最核心的差距就在于知识层面。当前许多发展中国家在发展国家经济的过程中都会依附跨国企业甚至发达国家,因此尽管如今世界经济正处于全球化发展的状态,这部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依然较为被动。社会正处于知识经济潮流当中,而先进的数字电子技术能够有效推动更多新技术的诞生,因此当前先进的电子技术已经被应用到社会的各个领域里。所以,电子学的进一步研究与改革已经成为大势所趋。倘若数字电子技术课程的教育人员不能及时转变自身理念,终将被时代所遗弃。对于全球来说,科教兴国已经成为国家得以顺利发展的重要战略。社会在发展过程中,往往会耗费大量资源,而知识却属于世界上唯一无需损耗,且在创新过程中能够实现全面增值的共享资源。知识在新世纪里正逐步代替资本以及权力,从而变成将左右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对于社会与经济而言,科技属于核心驱动力,其将直接决定一个国家能够繁荣富强。科学技术属于知识经济最为关键的一环,而人才在其中更占据着重要地位,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教育才是一切的基础与根本。在调整革新知识经济整体架构的过程中,第二产业将取得长足进步,同时会逐步缩减就业人数,而未来社会中的核心就业领域必然是有广泛范围且由高新技术与知识所武装的服务行业,其内部的竞争将重点取决于从业人员的创新、实践能力及其更新知识的速度。因此,数字电子技术课程的教育人员应当在改革过程中拥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努力为社会培养综合型人才,致力于创新相应知识体系。

二、数字电子技术课程主要特征

对于电子类、电器类以及自控类等专业而言,数字电子技术属于其最为基础的课程。学生经由学习此课程,便可对相应理论基础知识加以熟悉,对数字电路实际原理深入理解,并且对分析数字电路各类方法有所明确,继而拥有基本的数字电路应用能力,如此方能为后续专业学习夯实基础。例如,某院校拥有数字电子技术课程的专业包含了计算机科学、自动化、光电信息、电子信息、应用物理以及测控等专业。而在网络、电子以及计算机通讯等先进技术的高速发展过程中,许多专业课程也实现了进一步的分化,学生也能掌握越来越多的分析方法,以及愈发复杂的学科内容。

三、知识经济潮流下数字电子技术课程主要问题

(一)不完整的教学内容

在某院校当中,如今一些学生在学习了部分教学内容后却不知道如何运用,而教师仅仅将孤立的、原理性的电路知识传授给学生,且不能有效应用相应系统与实例,因此学生无法掌握应当将这部分知识应用在何处以及如何运用。另外,部分学生认为所学知识并不可用,比如一些教师在对集成块内部电路以及各类器件进行讲解的过程中依然会花费大量时间,然而却不能将其有效应用于接下来的专业课当中。此外,一些将会应用的知识内容部分教师却没有讲授给学生,比如对学生各电路、器件有效应用能力的培养,紧紧关联工程实践,以及结合应用要求对电路进行构建的各项内容。通过调查该院校这三年的应急毕业生可知,该院校大部分毕业生都明确表示日常学习的知识内容和实际工作状况间存在较大差异性,这便证明目前此课程实际教学知识内容和时展需求不相符。另外,各大院校为此课程设计的实践内容较少。以往的实践教学方式主要为“理论+实验”,而多年教学经验告诉我们,此方法无法得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尽管一些学生依然能够得到较高的成绩,然而却不能灵活分析元器件与典型电路原理、作用,更无法将理论知识和实践相结合。同时,教师也不能搭配丰富的实验内容,这更阻碍了学生对电路分析、测量技术等的全面掌握。

(二)单一的教学模式

许多教师在授课时,依然会展开先理论、后实验的教学模式,同时引用的大部分实验都属于验证性实验,而在课程最后为学生设计维持半个月的技术实训。实施证明,此模式使得大部分学生根本无法掌握所学知识有哪些作用,更不知道应如何应用,逐渐失去学习兴趣。

(三)不完善的考评方法

以往的考评方法主要为期末成绩拥有70%的占比,而日常学习成绩仅有30%的占比。而教师在考查学生日常成绩时,其考察依据主要为学生完成作业和实际出勤的状况,在通常状况下,学生若能不请假且不旷课,并且每日按时将作业交给教师,无论其作业抄袭与否,最后教师都会给其满分。同时,期末考试的方式基本为闭卷答题,理论知识才是考试的主要内容,考试重点只在于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熟练程度。事实证明,此模式将使学生逻辑思维受到束缚,无法合理评价学生实际技术水平。

四、知识经济潮流下数字电子技术课程的有效改革思路

(一)重构课程架构

某院校教学人员在课程改革过程中,对学科特征展开深入研究,将学生放在教学主置上,努力为学生提供有效的学习以及就业指导等服务,并且致力于将知识实践性以及应用性彰显出来。在通常情况下,应届毕业生在步入社会后,将成为一线技术员工,此时设计电路的逻辑重心为如何将现有中大规模的集成电路功能有效发挥出来以及如何研发相应新功能等。因此,教师应将传统的课程架构转变为:严格遵循重视应用、讲清原理与概念的原则对课程架构、内容等加以确定,并且优化、完善数字电子技术课程,对器件外的重要特征加以强化,特别是对功能表以及真值表等进行强化,同时对内部的原理、构造等基础知识进行淡化,对自外部电路对电子器件展开分析的知识内容进行重构;而在集成电路的知识讲解过程中,仅要求学生对相应简化的电路图加以掌握即可,并且将模块、器件选用、匹配与连接等列为教学重点。实践证明,此模式能够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并且确保其能够对知识架构进行全面重建。

(二)丰富教学方法

教学人员在革新教学方法时,应当认真落实“以人为本”教学理念,教师从传统模式的教学主置主动转变成主导者以及辅助者,从而经由革新理论课、实验课以及实训的教学方法,逐步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同时,教学人员还应对层次不同、学习能力不同的学生制定相应学习目标,而在实际教学时借助参与教学、启发教学、任务教学以及探讨教学等多种方式,带领学生对问题展开主动分析与思考,全面提高学生主观能动性,激发其学习兴趣,确保其能够主动参与到各类教学活动当中,提升其求知欲、合作意识等综合能力。教师在日常教学阶段,应当充分融合实践和理论、自学与讲学、研究和引导以及沟通和探讨等各类教学方式,并且结合学生实际知识掌握程度将学科应用和概念以及重难点等关系理清。在讲学时,教师应从实例角度出发,借助实际问题引发学生思考,逐步将当堂课程的有关知识内容引入到教学过程中,如此便可确保学生能够参与全程。同时,教师还可借助部分实用性高的小型电路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和练习,使学生理论、实践相结合的水平得以提升。例如,教师在为学生讲解计数器相关知识的时候,便可以虚拟实训的模式开展课程,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在学生听课的过程中同时进行知识讲解、案例示范以及知识总结,这使得学生学习效率得到了全面提升。另外,教师还应积极应用各种先进的教学技术,例如融合仿真教学、传统教学以及多媒体教学等,在讲授不同知识时采用相应的互动、启发或者探讨教学模式。多种方法的应用,能够有效活跃学习氛围,使学生学习兴趣逐步提升,并且能够确保学生主动思索。其中,多媒体教学技术能够以生活、形象的视频、图片等将原本很难理解把握且较为枯燥单一的知识展示给学生,帮助学生直观掌握这部分知识。而仿真教学则能够借助相应软件为学生演示虚拟实验,从而将电路内部波形直接生动地展现给学生。除此之外,教师还可借助互联网沟通软件和学生展开线上沟通,以便及时把实验需求、数字教案、仿真软件以及电子题库等分享给学生。

(三)创新考评方式

教学人员应当将日常成绩在考评中的占比加大,并且将日常学生的课堂表现列为日常成绩的重点考评项目。需要注意的是,教学人员应将考评成绩详细划分为考试成绩、日常成绩以及创新成绩,以便让学生在日常学习阶段通过把握成绩对所学知识展开进一步理解,同时确保其实操与创新等能力得到强化。

五、结论

总之,当前我国在数字电子技术课程领域的革新还未深入,而各大院校若想全面改革此门课程,除了应当对相应技术的未来发展规律、方向加以掌握,也应对相应市场展开全面调研,明确市场的未来技术需求,进而以之为前提对课程展开科学设置,最终充分结合应用与教学以及实践和理论。

参考文献

[1]段淑玉,周坚和,夏冬雪,等.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应用效果研究――以本科数字电子技术课程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20 ,000(021):260-262.

[2]姜大为.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改革研究与实践[J].黑龙江科学,2019 ,010(019):60-61.

数字电路实训总结范文第5篇

关键词 家电维修 教学 改革 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1 选择教学内容与教材

1.1 选择教学内容

由于家电维修专业属于技能型专业,其教学内容应当侧重于练习实际生活及工作,因此,该专业的教学内容设置应结合以下方面内容:首先,该专业的理论知识应当结合相关电路测量知识与电流表改装测量知识,尤其应当注重万用表的知识;其次,通过理论讲授各类电流表的改装测量技能,掌握装配万用表的技巧等,该专业的实践操作训练应当以熟悉各种电器元件及电路板为主,并注重训练其焊接技能,适当引入实践操作;最后,在教学过程中,应当联系实际生活,为学生多创造实践机会。例如,可以通过使用学校的制冷库,向学生讲解制冷系统。首先,教师可以通过从旁指导,引导学生结合制冷库绘画出该系统的原理构造图。其次,通过熟悉、了解制冷系统构造,使学生更好地了解其具体的安装结构与操作系统。最后,在学生了解制冷系统构造原理的基础上,向学生讲授相关知识,巩固、加深其理解。

1.2 选择教材

教材的选择对于学生的学习具有重要意义,因此,通过设置合理、适当的教材,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与主动性,从而有助于家电维修专业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相关知识,改善教学质量。

学校应当加大科研力度的投入,组织相关有教学经验及实践经验丰富的专家教师编制适用性强的教材,通过收集大量与本专业教学目的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资料来编制教学用书。教师应当适当结合教材,自我调整,合理组织学生进行教学,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当避免单纯的理论知识讲解,还应当适当结合实践操作及示范演练,加深学生的记忆及理解。

由此可见,在探讨、选择组织该专业的所用教材方面,教师应当与教务处、教材科研处共同努力,联系生活实际,尽量开发出更多的实训教材,方便学生开展学习。

2 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策略,注重技术训练

2.1 设置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

学校应当适当设置实训基地与实训操作室,例如,学习可以自行开创家电维修部,聘请数名维修专家担任家电维修部的专业教师与技术指导。通过开设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实训课程,便于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观摩、了解实践操作技能与技巧,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策略真正落实下来。

为了培养学生兴趣,可先从简单的家电入手增强学生掌握这门技术的信心。例如向学生传授一问、二拍、三观察的检修彩电的方法。一问,通过当面询问机主彩电的故障现象,尽可能多地从机主口中获得第一手资料,为自己的维修提供依据。二拍,将彩电电视机通电试机,用力在电视机的上面和左、右两个侧面拍打看故障现象是否改变,以判断电视机有无虚焊或接插件接触不良。三观察,先观察线路板正面各元件的表面,看一看是否有爆裂或烧焦变色或顶部突起的现象,按一按各个接插件是否有松动的地方,必要时可用放大镜观察。

2.2 方框图教学

一方面,在理论教学上应采用“方框图”法,由浅入深进行教学。采用方框图的方法可以使学生对电器的结构有一个总体的认识。例如一般遥控彩电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框:电源部分、遥控部分、高频头、公共通道、伴音通道、亮度通道、色度通道、扫描电路、矩阵电路等。讲解时对各方框讲清它的作用,各方框之间的联系应从电源供给、信号流程、控制关系三方面讲述,在此基础上再将各部分电路分成更小的方框图。

另一方面,利用方框图便于故障定位,经过对故障现象进行观察,对故障现象有了初步的认识后,下一步是如何分析和判断故障故障可能产生的部位。例如:一般图像方面的故障,只需考虑从高频头到图像中放通道是否有故障。只有一条水平亮线说明场扫描电路工作不正常,只需在场扫描电路中寻找故障点。遇到无伴音但有图像时,说明伴音通道电路有故障。

2.3 注重实践教学

在家电维修专业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时刻以学生为中心,不断引导学生开展自我学习,促进学生思维的开发,激发其求知欲与动手欲望,以便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首先,教师应当在理论知识讲解后,进行亲身示范,为学生示范操作技巧,并侧重于实操重难点的讲解,加深学生的注意力与理解力。其次,教师亲身示范后,应当加强与学生的互动训练,与学生一起参与操作、制作、讨论、分析、总结,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同时,培养其思考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教师应当适当布置操作训练任务,由学生分组完成,在提高学生团队合作能力的同时,提高学生自主完成维修任务的能力,激发其动手欲望与思考能力。

2.4 引导学生做好维修要点记录

指导学生写好维修记录,不断总结经验,提高维修水平当今电子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教师应不断地充实新知识、新科技才能开拓性、创造性地进行实践教学,培养出适应展要求的家电维修人员。

3 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相辅相成

专业基础课通过采用集中教学法,在《电子线路》讲完模拟电路后开设“收音机原理与组装”课程。因收音机电路囊括了模拟部分的大多数单元电路,对收音机电路的讲解,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学习专业基础知识的重要性和实用性,也巩固了学生对电子线路的理解和应用。通过收音机的组装与维修,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再总结模拟部分的重点、难点,为以后专业课的教学夯实了基础,也使学生对数字电路部分重视起来。

集中讲授数字电路,并把数字电路与“微处理器在家用电器中的应用”课程衔接起来。此课程的电路分析又要以专业教材中全自动洗衣机的控制电路和电视机的遥控电路等内容为主进行讲解,真正体现专业基础课服务专业课的特点。这样通过学科间的渗透,互补教学,采用分段集中教学法,利用学科间的相互关联,突出从理论到应用,循序渐进,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 结语

通过探讨性教学及改革,在家电维修专业教学过程中,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与实践经验。由此可见,通过改革家电维修专业的教学模式及教学策略,使其更加适应当前我国市场化的经济模式,增强学生的实践技能,在培养其专业技能的同时,提高其综合素质水平,培养出与我国社会相适应的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吴君莲.浅谈中职有机化学教学[J].科技信息,2007(2).

数字电路实训总结范文第6篇

论文关键词:《数字电路EDA设计》,任务驱动式教学法

掌握现代EDA设计技术是高等学校电子类专业学生的一项基本要求和必备技能。目前, 《数字电路EDA设计》是我院通信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核心主干课程之一,对学生职业岗位能力培养和社会能力养成起主要支撑作用。课程基于生产实际和岗位能力需求,重构传统知识体系,融入最新EDA技术发展,按照完整性、适应性和扩展性的原则,根据职业成长规律和学习认知规律组织教学内容,构建学习情境。

本课程当前教学情况

根据传统教学法设计本课程,以理论学习为基础,分为大规模逻辑器件、VHDL语法学习、Quartus Ⅱ软件学习等几部分。 在教学内容上,强调对VHDL语法的学习。这样不可避免地造成学生学习上的乏味和枯燥,导致学生理论学习和实际脱节,对所学知识不知所云,对所做项目无从下手,引起学生烦躁、厌学情绪的产生。

针对上述情况,并结合高职教育中以“培养具备足够的基础知识、较强的技术应用能力的实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我们将目前较为主流的任务驱动式教学法引入本门课程的教学设计中,强调以能力为本,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可持续发展。

为此,我们制定一系列由简到难的任务,由此展开各知识点的讲解,并把课堂直接搬移到机房和EDA实验室,充分利用机房上课的优势,让学生边学边练,学了就用,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融为一体,学生独立完成一系列的子任务,讨论完成几个任务,使得学生的学习目的更强,学习兴趣更高。

任务驱动式教学法

任务驱动式教学法是一种主动探究型教学模式,其特点是以学生为中心,以任务为驱动,比较适合于计算机等信息类课程的教学。所谓任务驱动,是指通过完成一项或多项与学科相关的任务来学习知识和获得技能。教师将教学内容设计成一个或多个具体的任务,由任务驱动教学以引导学生思考,提高能力。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既是学习理论知识的过程,也综合应用知识的过程。【1】

任务的设计是有层次的,可以体现在课程教学总目标、单元教学目标、课时教学目标几个层面上。为了有效地完成“任务”,需要精心设计出一个个环环相扣的子任务,用子任务将课程所要达到的能力、知识、情感目标等渗透进去。通过任务的最终完成,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任务驱动式教学法在《数字电路EDA设计》课程中的应用

3.1提出任务是按成任务驱动式教学法的前提

结合实际情况将所学知识融入到实践中,选择与当前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任务作为教学的中心内容,以任务的形式指出当前要完成的工作,让学生以解决实际任务的方式完成知识的学习。

在《数字电路EDA设计》课程的教学设计中,可将本课程看成是一个综合性的设计任务——四位抢答器/交通灯的设计(该任务为本课程实训任务),使学生在学习前就对所学知识的应用有大体上的认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在具体教学过程设计中,将这个综合性的设计任务分为若干单元型任务和开放型任务。单元型任务是学生能在课堂上自主完成部分,主要针对基本理论知识的学习;开放型任务则是综合性、设计性较强的设计,需要学生独自或组成小组查阅参考资料、相互讨论完成的课外任务,主要针对学生自学能力和协作能力。

针对本门课程,笔者设计了五个单元型任务。每个单元型任务包括1~2章内容,每个单元型任务又分为若干子任务,分别针对不同的知识点。而在单元型任务的基础上,又设计了相应的开放型任务,对体现不同知识点的综合运用。

以“VHDL顺序语句”教学为例,我们将该内容设计为“基本逻辑电路设计”的单元型任务和“正弦波信号发生器”的开放型任务。

在单元型任务中针对不同知识点又分为若干子任务:任务一“两种加法器的设计”,完成信号和变量的学习;任务二“8-3优先编码器的设计”,完成IF语句的学习,并设计一个开放型任务“数据分配器的设计”与之对应;任务三“3-8译码器的设计”,完成CASE语句的学习,并设计一个开放式任务“四选一数据选择器”与之对应;任务四“奇偶校验器的设计” ,完成LOOP语句的学习,并时设计一个开放式任务“移位寄存器”与之对应;任务五“比较器的设计”,完成NEXT、EXIT等语句学习。

3.2任务分析是完成任务驱动式教学法的关键

任务提出后,学生对该任务进行分析讨论,教师对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点评,补充、修正,并引导出为实现该任务所需要的相关理论知识和相关资历。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或教师指导、讲解的方式为完成该任务做出计划和决策,并总结出相关步骤或解决方案。教师在此过程中起到引导、指导、讲解和点评的作用。可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式:

1、 课堂引导学生多方位思考,发散其思维;

2、 课堂讨论,加强学生相互协作学习的能力;

3、 动画显示,增强学生的直观认识;

我们以上述任务二“8-3优先编码器的设计”为例:为完成该任务,先通过动画课件显示的方式使学生对8-3优先编码器进行回顾,让学生讨论并分析该设计的思路,画出相应流程图,教师有针对性地对不同设计方法进行点评并引出相应语法部分的学习。

3.3、为实现任务而进行的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是任务驱动式教学法的重点

在设计好执行过程后,学生需要通过各种手段和途径来完成该任务。在这个过程中,应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的能力。教师在其过程中起到修正或引导学生的作用。对较为简单的单元型任务,可采取学生自主完成的方式;而对于难度较大的开放型任务,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分组课外完成。

我们以上述任务一“两种加法器的设计”为例:在该任务中,通过教师讲解和演示信号和变量,让学生自行总结信号和变量的不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并充分利用机房上课的优势,让学生自主练习,以加深理解。

3.4、效果评价是任务驱动式教学法取得良好效果的必要环节

效果评价学生在任务完成后反思其实现过程,相互评价或自我评价,教师适当做出点评,并帮助学生归纳与总结。效果评价既是总结与提高的重要阶段,又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信心与成就感的绝好时机。教师在效果评价过程中,应引导学生不能只根据任务完成的最终效果横向进行,而应针对各自的不同情况进行横向纵向的全面评价。一是针对相同任务中不同学生的完成情况进行评价,即同一任务下的横向评价;二是针对每个学生的在完成不同任务时所表现出来的自主学习能力和与他人的协助能力的评价,即同一学生的纵向评价。通过评价让学生在一种良好的心理状态下不断学习、进步。

4、结语

采用任务驱动式教学法,是对《数字电路EDA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的一个探讨。该教学法符合本课程教学的层次性和实用性的要求,学生在任务驱动下不断地获得成就感,进而激发求知欲,培养出独立探索、勇于实践的创新精神。其方法更好地体现了高职高专对“工学结合”的要求。笔者相信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任务驱动式教学法将会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参考文献:

【1】李秀滢,王建新,彭 静,Matlab教学中任务驱动式教学法的应用,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10年4月第32卷第2期,104-113

【2] 孙德四,陈 浩,大学普通化学双语教学教材建设[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4(4):90-9l

数字电路实训总结范文第7篇

关键词:MES 模块式教学 职业教育教学方法 探索和创新

一、前言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国家不仅需要高学历、高层次的高等人才也需要具有创新精神的技能型、高素质的劳动者。职业教育是我们国家现代教育体系与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指出“加强实践教学提高受教育者的职业能力。职业学校要把教学活动与生产实践、社会服务、技术推广及技术开发紧密结合起来,把职业能力培养与职业道德培养紧密结合起来保证实践教学时间,严格要求,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专业技能、敬业精神和严谨求实作风。改善教学条件,加强校内外实验实习基地建设。”因此在职业教育实践教学中要不断的进行教学方法的探索和创新,MES模块式教学法是我校在电子专业实践教学过程中应用的一种新的教学方法是符合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方向和精神的。

以《电子技术基础》课程为例该课程是中职电工电子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这门课程理论与实践的联系较为紧密,实践性较强,其内容较为抽象,电路较为复杂,电路分析的方法较为丰富。为了上好这门课,我们进行了多种教学方法的尝试。MES模块式教学法就是其中的一种尝试。

二、MES简介

MES是英语Modules of Employable Skills的缩写,通常译为“模块式技能培训”。是国际劳工组织的职业培训局为帮助世界各国特别是第三世界国家发展职业培训,解决就业问题而开发的科学的培训模式。MES传入我国的最早时间是90年代初,是以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作为理论基础建立起来的一种全新的科学的职业技能培训模式。与传统的培训模式相比,MES具有鲜明的系统性、针对性、严密性和适用性。

三、目前中职教育存在的问题

中等职业教育既承担着普及高中阶段的文化基础教育的责任,又承担着培养中初级应用型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的双重责任。而当前大部分中职学校的入学门槛较低、学生的学习能力、认知能力普遍较差。如果我们缺乏足够的教学创新能力,仍然延续传统的教学模式,将会使中等职业教育陷入停滞的地步。而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社会对职业技术人才和劳动者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如何通过教学方法改革,以使受教育者能接受到足够的专业实践技能训练,是我们教师要深入探究的问题。

四、MES的特点

MES具有八个特点,分别是:1、以技能训练为中心,强调知识和理论少而精,要为技能训练服务;2、以学生为中心,教师的职责主要是示范与辅导,不搞“满堂灌”、“一刀切”;3、培训方法灵活,既便于自学,也便于不同规模的集中训练和灵活调整培训的进度;4、紧密结合工作实际,符合岗位操作的需要,做到学以致用,提高了教学效果;5、应用比较广泛,既可用于就业前的训练,也可用于在职提高的培训。专业覆盖面大,基本上适用于各个职业领域;6、有完善而严密的反馈控制手段来监控和评估教学的进度与效果,不断提高教学的质量;7、教学形式与大纲的系统性、适应性较强,易于各国之间进行交流推广和应用;8、各个学习单元或模块,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和形式,灵活地进行各种新的排列组合,以适合不同的要求。

纵观以上八个特点:MES模块式教学法是一种把相关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结合在一起的教学模式,这对于增强中职学生的操作技能,并能够尽快适应企业的岗位要求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五、模块式教学实施的条件

1、建立合理、灵活的教学模块。模块化教学体系应该由模块、项目、任务构成。每个教学模块应该相对独立又灵活多变。既可以随时建立新的模块以适应专业的不断发展,又可以与其它拓展专业共享。既适合全日制教学的需求,也适合企业岗位的培训要求。

2、建立一支素质过硬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模块化教学法不仅要求教师要掌握过硬的理论知识,而且要求教师要掌握熟练的实践操作技能。要建设这样的一支“双师型”教师队伍,各专业教师应该积极参加学校、市、区、国家等组织的各类有针对性的职业,专业培训,学校要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的逐渐培养出一支素质过硬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3、学校应建有专业实训室。在教学过程中,能够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充分利用各专业实训室,将枯燥的理论教学过程转变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一体化教学过程,使学生真正做到知行合一。

在模块式教学中,学生能够不断地从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获得满足感,从而进一步激发他们对理论知识更大的求知欲望,逐渐形成“理论―实践―理论”的良性循环。在这种良性循环的学习氛围中,有利于培养出既具有一定理论基础,又具有一定实践技能的专业人才。这也是我们采用模块式教学法所期望达到的教学目标。

六、实施模块式教学法的措施

1、针对我校电子技术应用专业课程多而全的特点,实践操作与理论联系不紧密的弊端,我们以学校电子教研室制定的教学计划为依据,在满足《山东省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工作规范》的前提下,适当将《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的部分内容提前到第一学期来上,适当调整各专业课程课时的配备,以制定本专业的教学实施方案。

2、针对现行教材理论知识深而全,实践操作内容与理论知识存在脱节的弊端,我们以职业技能鉴定为突破口,以制定电子专业模块式训练为目标,以学生技能形成规律为依据,以技能成形为主线,对我校现行的专业教材进行精简、补充、组合,形成模块式自编教材,以手脑并用、知行结合的认知规律为依据,以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主动学习为目的,有效总结、检测学生实践技能训练的内容、目标、方法和步骤,帮助学生认识不足,总结实践过程中的经验教训,以达到实践教学的目标。

3、改革实践教学的考核模式。目前我校现行教学考核评价体系为“一张试卷定分数”。今后我们将采用多种方法相结合的手段来检测教学效果。一是保留原有的试卷考试模式,以此来检测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掌握和应用水平;二是加强实验与实训中对电路故障的判断、分析和排除,对学生的实践作品进行评判。通过对学生实践能力的综合评价,以形成新的实践考核体系;三是凡与技能等级鉴定相对应的职业模块,均接受职业鉴定中心的考试,根据成绩颁发技能等级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

4、推行实训室专人负责制。我校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在2011年获得360万元的电子实训基地建设专项资金,我校拟改建或新建共11个实训室。我们将推行各实训室专人负责制。各实训室负责人应具备以下条件:一、具有中级工以上的专业技能等级证书;二、具有较强的组织学习的能力;三、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较高的教育教学水平;四、具有较强的教学管理能力。各实训室负责人要定期召开公开课,提升自身的实践教学水平。

七、模块式教学法的教学实践探索

依托我校电子教研室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三级立项项目――《基于本校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实训教学改革的研究》,我们从电子技术应用专业课程改革入手,启动了任务驱动法、项目教学法、MES模块式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的研究与探索。以《电子技术基础》为例,我们将该课程分解为基础模块和选用模块,基础模块为各专业课程必学的基础内容,选用模块为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群的选用内容。在《电子技术基础》课程中,我们将基础模块分解为制作含整流元件的电子器件、制作含放大元件的电子器件、制作含数字电路的电子器件三个项目,选用模块为制作含振荡电路的电子器件项目,每个项目再分解成多个任务。如下表所示

模 块 项 目 任 务 备 注

基 础 模 块 制作含整流元件的电子器件 1制作可调直流稳压电源

2制作电子灭蚊器

3制作单向可控硅调光灯电路

4制作双向可控硅调光灯电路 五人 一组、 分为 8~10个 小组

基 础 模 块 制作含放大元件的电子器件 1 制作声控彩灯电路

2制作感应测电路

3制作串联型稳压电源

4制作2030功率放大器

5制作电烤箱温控电路 五 人 一 组、 分 为 8~10个 小 组

制作含数字电路的电子器件 1制作关门提醒器

2制作声光控路灯开关电路

3制作流水灯电路

4制作物料计数器

选用

模块 制作含振荡电路的电子器件 1制作水满告知器

2制作报警器

八、结语

模块式课程教学法的目标是通过教学模式的探索与研究,逐步形成体现中等职业教育特色的课程模式,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重点,使中职学生能够具有较为全面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并成为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中初级专门人才和高素质的劳动者。总之,将模块式课程教学法应用在电子专业实践课程中以后,能够帮助教师寻求一种新的教学方法,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的专业认知度,给中职电子专业实践教学带来了突破与创新。

参考文献:

1、陈振源 《电子技术基础》 高等教育出版社

2、杨少光 《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 广西教育出版社

数字电路实训总结范文第8篇

[关键词] 卓越工程师计划;课堂教学;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4634(2012)01-0046-04

0 引言

“Made in China”这句曾经让无数国人感到自豪的英文,如今带来的更多是沉重。在科技创新飞速发展的今天,中华民族迫切期待的是“Designed in China”。创新始于教育,国家民族的希望也在于教育,这已经成为国人的共识,工程技术领域创新的基础源于学生时代的工程教育。

本着为未来工程领域培养优秀工程师后备军的目标,2010年6月国家教育部启动了“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它要求高校转变办学理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出面向世界的优秀工程技术人才,以提升我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1]。笔者所在燕山大学有幸成为第一批卓越工程师计划试点高校之一。学校经过对报名学生进行遴选,最终选拔出175名学生组成了3个“卓越计划”试点班(以下简称“卓越班”)。

“卓越计划”目标远大,激动人心,但万丈高楼,起于累土,未来的优秀工程师也是从今天的一门门课程中汲取营养,逐渐成长起来的。因此,担任“卓越班”授课任务的教师倍感责任重大,如何围绕卓越计划的培养目标进行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这是萦绕在每位授课教师心头的首要问题。

课堂教学改革是摸着石头过河,特别是对待卓越班这样的新生事物,需要经验、智慧和勇气。本文提出了“一点两面”三明治式的教改原则,针对卓越班学生的实际状况,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想法,进行了多环节的教学改革实践,并以电类专业基础课《数字电子技术基础》为例,在教学内容筛选组织、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尝试,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

1 “一点两面”的教改原则

1.1 教改原则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教学改革要遵循一定的原则。针对卓越班制订了“一点两面“三明治式教改原则,“一点”指以学生为中心,无论如何改革,都要根据学生自身的实际条件因材施教;“两面”指以教材中的理论知识和工程实践知识为支撑面,这两个支撑面的知识又有多种渠道来源。教改原则中的“点、面”构成如图1所示,理论知识(面)的来源有两个,分别为教材中必修内容和选修内容;工程实践知识(面)的来源包括教师做过的工程课题等4个,均来自教材外。

“两面”为“一点”服务,并且两面的面积要根据一点的大小设定,即要适合点的大小。这里的“面积”指理论、工程实践知识的广度和深度,点的“大小”则指学生的自身条件,如基础、理解力等。如果超越学生自身条件,片面追求所谓的卓越,任意增加知识的广度、深度,则会揠苗助长,事与愿违。

1.2 卓越班学生状况分析

卓越班的学生都经过层层选拔,是原班级中比较优秀的学生,有较好的基础。最重要的是他们有从事工程技术工作的热情和兴趣,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自身有热情、兴趣,对教师优化课堂教学大有裨益。

此外,卓越班的许多课程是单班上课,包括笔者所教的《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这也是笔者第一次给单班上课(此前至少是4个教学班同时上)。单班上课比多班上课有很大的优势,教师可以更好的掌握课堂,以前多班上课时不容易采用的问答、互动等教学手段此时都可以方便地使用,而学生的注意力、听课效果也会极大提高。

卓越班的不利因素是课程过多。根据培养计划,前3年要修完所有课程,第4年安排实习,因此不少课程提前半年学习。课程多、压力大,容易引起思想上的波动,影响学习效果。因此教师一方面进行思想工作,给学生减压,另外授课时也注意当堂消化,不增加课业负担。

2 三环相扣的教改实践

教改实践包括3个环节:课内教学、课外训练和课程设计。课内教学是基础,是积累知识;课外训练是初训,初步锻炼实践能力;而课程设计是实训,全面检验理论和实践知识的掌握情况,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2所示。这3个环节由外至内是一个包容的关系,即内层知识是外层知识的基础。而由内至外则是一个发散的过程,学习理论和实践知识的最终目的是创新、是应用,所以知识按照图1中的流程收缩积累后,必须发散出去。

2.1 广内容和多方法相融合的课内教学

作为教改的第一个环节,课内教学涉及的内容广、学时长,因此是最重要、投入精力最多的环节。课内教学是广内容与多方法相融合的过程,广内容指拓宽理论知识和工程实践知识两个方面,多方法指改变静态、呆板的教学方法,采取较为有效的新方法,如主动学习、探索性实验[2]。广内容、多方法的实施目的有3个:开拓知识视野、激发学习热情、奠定实践基础。

1)教学内容的拓展。为拓宽理论知识,将多班授课时不讲的选修内容选择一部分向卓越班学生进行讲解。之所以选择一部分,时间因素是一方面,另外有些内容理论深度较大,况且在实际应用中也很少用到。选讲的内容要考虑学生未来在工程中可能遇到的情况,如“门电路”这一章中,必修内容为CMOS电路和TTL电路两大类,但二者混用时的接口电路却不是必讲内容。但考虑到CMOS和TTL电路混用实际情况的存在,因此将二者接口电路内容也向学生作了介绍。类似内容还如“组合电路的竞争――冒险现象”等,也属非必讲内容,但工程设计中却会常常遇到。

拓宽工程实践知识的途径主要有4种,已经在图1中列出。拓宽的具体内容则来源于教师多年的工程设计知识和经验积累。这些途径及其所涉及的具体内容的形成经过任课教师的深思熟虑,难度、深度都要控制得当,因为必须考虑到学生的工程理解能力还处于萌芽状态这一实际情况。

未来学生从事工程技术工作,首先面对的应该是资料的查阅,因此将“工程资料查阅方法”作为工程知识面拓展的第一个内容。资料查阅涉及内容很多,比如查论文、查专利、查集成电路等。笔者选择的是介绍查阅集成电路“Datasheet”(即使用手册)的方法,因为学生做数字电路设计时会使用到各种型号的集成电路,这些集成电路的逻辑功能、引脚功能都包含在Datasheet中,因此掌握Datasheet的概念、查阅和阅读方法都十分必要。另外,同论文、专利的查阅相比,Datasheet的查阅需求更迫切,也容易上手。

以往经常有学生问“学的这个知识有何用”。工程知识拓展引入的第二个内容“与授课内容有关的工程实例”,就是为了回答这个问题。选择的实例应是学生比较熟悉的生活中的例子。例如,组合逻辑电路一章中有“编码器”、“译码器”、“数码管”等内容,工程实例举的是利用这些器件构成“医院的病房呼叫系统”,患者发出的呼叫信号经编码器编成BCD码,再经显示译码器输出到数码管,直观显示患者的病房号。其实学生对病房呼叫系统这个概念并不陌生,但并不知道它是如何构建起来的。通过这个例子,学生加深了对相关内容的理解。再比如,讲到“单稳态触发器”时,举的实例是楼道中控制照明灯点亮时间的“触摸延时开关”,这个开关就可以用单稳态触发器来实现。

作为一名优秀的电子工程师,必须及时跟踪自己领域最新的技术发展。因此,工程知识拓展的第三个方面介绍了“最新数字电路的设计手段”,即电子设计自动化(简称EDA)技术。向同学们简述了EDA技术硬件方面的CPLD、FPGA和软件方面的Max+plus II、Quartus II等内容,为后续进行数字电路的课程设计作了铺垫。

拓展的第四个内容是“教师做过的工程课题”,将实际课题中同数字电路相关的内容剥离出来讲解,教师现身说法,学生表现出很大的兴趣。例如笔者硕士期间做过的“塑料光纤直径测量系统”课题,涉及到的数字电路知识就包括了A/D转换、EDA技术、数码管驱动及显示、D/A转换等很多方面。通过这个例子,学生能切实感受到数字电路强大的功能。

理论、实践知识面的拓展需要占用一定的课堂时间,这个时间可以通过精炼必修内容、适当提高必修内容的讲解速度获得。例如介绍集成电路生产厂商、器件Datasheet等内容占用了1课时,这个时间就是节省出来的。卓越班学生基础较好,适当提高讲课速度是可行的。

2)多种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的好坏与教学方法密切相关,卓越班的单班授课形式为多种教学方法的实施创造了条件。目前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分三类:师生互动、(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索性实验教学。其中师生互动教学具体包括提问、多媒体展示等。

“提问”是一个古老而有效的课堂教学方法。讲课时,不时抛出一些略需动脑的小问题给学生,不失为单班授课的一个好方法。其实问题回答正确与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让学生动了脑筋,同时也集中了听课注意力。但要注意的是不要问难度较大的问题,一旦回答不上了,学生自尊心可能会受到打击,反而对学习不利。

随着电子教学手段的飞速发展,投影仪、实物展台等多媒体教学仪器早已进入到了课堂之中,必须充分加以利用。如在拓展工程知识面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制作了图文并茂的课件;在介绍教师课题时,通过展台展示了课题电子系统的实物。通过这些多媒体手段,学生对拓展的工程知识有了直观的感受,它的效果比任何华丽的语言都有效。

主动学习式的教学中师生角色要互换,学生在学习知识后要为教师和其他同学作现场讲解。主动学习方式除了可以锻炼学习能力之外,还能锻炼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在未来工作中,这两点也非常重要。主动学习又可分为半主动式和全主动式两种。半主动学习中的学习内容由教师安排,例如安排学习“同或、异或互为反运算的证明”之后,选一名学生到黑板上进行了证明和讲解,最后教师作点评。全主动学习的具体内容则由学生自主确定,教师只确定一个大的范围,例如让学生搜集、整理数字电路方面的课外知识,然后利用PPT形式作讲解。PPT形式的讲解受启发自文献[3],该文作者让学生利用其进行课程答辩,不失为一种好的方法。全主动模式注重的是“自由”,让学生自由选题,思想自由翱翔。

长期以来学生习惯了对教材中理论、方法全盘接受,但课本中的有些内容与实际有些出入。先贤孟子曾说“尽信书不如无书”,探索性实验教学就鼓励学生对课本中一些有“争议”的内容进行实验。例如对于“TTL电路输入端负载特性”进行探索性实验后,学生发现实际情况与课本结论不一致,经分析是课本中的模型和实验时的器件参数不同。探索性实验的选题要有实际意义,并且复杂性要低、操作要简单,同正常教学计划安排的较为复杂的实验区别开来。

2.2 注重自学能力和团队精神培养的课外训练

未来从事工程设计工作,独立自学能力和团队精神是十分重要的。为培养卓越班学生这方面的能力,设置了课外训练这一环节。课外训练的题目由教师给出,选题的原则是能让学生得到自学训练和团队训练。如设计“病房呼叫系统”,要完成该题目需要自学一部分教材上的知识,该系统需要用数码管显示病房号,而数码管及其显示译码器内容课上介绍的比较简略,因此要完成这部分工作需要学生自学相关内容。此外,该设计需由若干个模块构成,这样每个同学可以负责一个模块,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同时相互间又必须有合作,因为每个模块的输入输出信号都与其他模块息息相关。如此学生们既具有独立性,又具有合作性。就如同人体的内脏器官,作为个体存在、实现各自功能的同时,又作为一个整体来运行。

题目安排下去后,学生自由结组,设置组长一名,负责人员的分工和协调。在经过资料查阅、方案制定、讨论、完善等步骤后,各组将最终方案提交。期间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咨询帮助,但注意应以传授解决问题的方法为主,而不是帮学生解决具体问题。

考虑到卓越班学生课业负担较重,因此课外训练的题目难度较低,训练次数以1次为宜。另外只要求给出设计方案,不要求具体实施,方案的具体实施训练可以在课程设计阶段进行。最终方案介绍可让学生通过PPT形式完成,教师进行现场点评。其实各组方案的优劣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通过这样一个过程锤炼了个体的自学能力、思考能力,团队的分工协作能力。

2.3 注重综合实践能力培养的课程设计

数字电路的EDA课程设计开设多年,已被证明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提高实践能力的有效手段,是将来胜任实际工程设计工作的一块敲门砖。

EDA课程设计的题目都比较贴近实际生活,如交通灯控制器、病房呼叫系统、出租车计价器等,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在实验室中利用计算机软件完成电路的设计,再利用实验箱进行硬件的操作,因此对学生的实践锻炼非常有帮助。由于卓越班培养目标的特殊性,对其EDA课程设计作了一些特殊安排。首先,课程设计时间由两周延至三周;其次,设计题目难度增加,并且鼓励学生用“原理图”和“硬件描述语言(如VHDL)”两种方法来完成设计。

1)鼓励式指导、探索性实验 。在课程设计指导过程中,也注重应用鼓励式指导和探索式实验等方法,一则可以激发学生的设计热情,另外学生也会有更大的收获。例如有学生询问“模块的端口顺序如何调整”问题,实际上这个问题笔者此前也未遇到过,于是鼓励学生“希望你自己多探索、多尝试,如果成功一定将答案告诉我”。不久该学生找到了调整方法,并告之了指导教师,显得很兴奋很有成就感。笔者始终相信:鼓励方式比批评方式更利于学生的成长。

2)注重“渔”传授。正如“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EDA指导过程中,教师更注重“渔”的传授,让学生收获更多的“渔”。设计过程中,学生遇到的软、硬件问题非常多,如果指导教师单纯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本身,虽然所需时间少、能轻松一些,但这样学生收获并不大。正确的做法是:对于简单问题,将解决问题的方法、思路告诉学生,让学生自己动手解决;对于棘手的问题,教师固然可以帮助学生解决,但之后必须要讲解问题产生的原因、解决问题的原理等,即让学生做到“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

3)鼓励讨论、支持创新。目前,课程设计由于时间充裕,并未采用小组方式,而是一人一题(有重题)的方式进行。尽管如此,学生之间的相互讨论还是非常热烈的,对此指导教师持鼓励态度。只要适当引导和监督,学生间的学习、交流会使彼此学到更多的知识,正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此外,对课设中出现的一些创新性设计甚至奇思妙想,教师也非常支持。每个题目都有一个常规的设计方案,但总有学习兴趣浓厚的学生不走寻常路,另辟蹊径,这种精神值得肯定和鼓励。例如“ALU算术逻辑单元”这个题目要求用LED显示计算结果,而一个学生进行了创新,改用数码管显示结果,更加直观。再如“自动奏乐器”这个题目要求演奏一个简单的乐谱,但一个学生利用其原理实现了《台》整首曲子的演奏,并且为了获得良好的演奏效果,还自己购买了质量更好的蜂鸣器来播放。这确实是一个奇思妙想的杰作,对此指导教师给出了很高的评价。创新是工程设计之魂,难能可贵,必须鼓励、支持,对创新过程中的失败也应报以宽容之心。

3 结束语

在“一点两面”教改原则的指导下,通过课内教学、课外训练和课程设计三个环节的环环相扣,使得《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的教学改革能够适应目前卓越试点班的培养目标。然而任重道远,作为新生事物的卓越计划会逐渐完善,伴随它的教学改革也会不断的进行下去。未来工作着重于“两强”:一要强化教师自身素质和能力,如定期组织研讨、交流经验等;二要强化新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如制作简易的实验板,以在课堂上实现一些重要内容的实验演示。

参考文献

[1]张文生,宋克茹.“回归工程”教育理念下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思考[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1(1):77-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