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小学语文教材培训总结

小学语文教材培训总结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小学语文教材培训总结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小学语文教材培训总结范文第1篇

关键词:语文课改;教师备课;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学生兴趣

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之中,一定要对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性进行充分的认识,同时还要积极地引导学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这就要求小学语文教师一定要在当前新课改的基础下,转变自身的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式,这样才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使小学生体会到学习语文的乐趣,从而使小学生能够主动而积极地投入语文课程的学习中去。

一、要使小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提升其积极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于学习所产生的兴趣是其能够进行自主学习的主要动力,也是学生对知识进行理解与吸收的主要前提。小学生对于学习的积极性越高,其主动性就越高,一旦小学生在学习语文的时候没有一定的兴趣,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对提升小学生的语文素养造成负面影响。所以,小学语文教师一定要在新课改的基础下,注重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我国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之中,语文教师一定要从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出发,依照学生自身的兴趣爱好来进行有一定针对性的语文教学,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把小学生的实际情况与小学语文的教学内容两者充分的结合起来,再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同时教师还要主动与学生进行交流和沟通,积极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而舒适的学习环境,使学生能够在一种和谐的人际交往、交流与教学情境中自主学习,这样就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充分地激发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从而使小学生能够在教师为他们所营造的这种温馨的教学氛围中进行愉快的学习,进而就能够充分地调动小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二、要使语文教师重视高质量的备课

小学语文教师还一定要积极地做好课前的备课。教师开展语文教学最主要的内容就是要做好备课的工作,在通常的情况下,教师的备课都要依照着课程标准与备课的教材来进行教学前的备课,小学语文教师所遵照的备课标准都会在一定程度上使语文教师对于小学语文的教材有一个更广、更深地了解,同时对于语文教材的体系和语文教材中的知识结构都能够有一个基本的掌握。

小学的语文教师对于语文教材所进行的备课,一定要理清小学的语文教材和其中的每一个单元、每一个知识点、语文的总结构体系以及对语文教材进行编写的意义间的内在联系,这就要求小学语文教师一定要在进行备课的时候多对一些时事的内容进行储备,同时还要在进行备课的时候从学生比较感兴趣的问题入手,这样才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注意力进行充分的吸引。

三、要对小学语文教学的方法进行创新与改革

小学语文教学的本身有其特定的规律,可是小学语文的教学方法却没有特定的规律,它是不断变化的。随着当前新课改的不断深入与教学理念的不断更新,小学语文教师为了能够与不断发展的、变化的新课程标准的理念相适应,就一定要不断地对教学的方法进行创新,这样才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使我国小学语文的教学效率有所提升,同时还能够对我国小学语文教学的整体质量与水平起到一定程度的促进作用。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以往传统的教师单纯地讲,学生机械地学的教学方法已经无法与我国当前的新课改的标准相适应,同时对于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与综合素质都无法进行一定的满足。这就需要小学语文教师一定要对自己的教学方法进行不断地创新与改进,一定要运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来对小学生进行语文的课堂教学活动,从而使小学生对语文知识能够有着更深刻的理解和掌握,进而从根本上使我国小学语文的整体教学质量有所提升。如教师在语文教学的课堂中可以运用做游戏、讲故事等形式来使小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之中,对语文知识有一个更深层次的理解,同时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充分地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四、要对小学语文教学的手段进行创新与改革

学习语文的过程是所有的学生都要经历的过程,对语文知识的积累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要在对其进行长时间的学习中所积累到了。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之中,语文的写作与语文的阅读,都涉及非常丰富的语文知识,也都在一定程度上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从而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师仅仅把小学语文教材中的知识传授给学生,是无法开阔学生的视野,同时也无法满足学生的好奇心理,从而对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造成了一定的阻碍。

小学语文教师一定要运用多媒体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来对小学生进行语文教学,因为多媒体的教学手段能够使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当面授课的时候那把一些无法表达的教学内容展示出来,这样就会使小学语文教师自身的课堂容量有所增加,同时还能够使语文教学的内容变得更加具体、更加形象,从而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使我国小学语文的教学质量有所提升。

在实行新课改的情况下,小学语文教师要对教学的手段进行创新与改革,这样就能够在一定基础上使语文教学的封闭状态被彻底地破除,同时小学语文教师运用信息化的教学手段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使语文知识被生动地展示出来,从而能够使小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有所提升,进而使我国的小学生能够全面发展。

五、要使小学语文教师提升其综合素质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综合素质的高低对于其整体的教学质量有着一定的影响。我国现今有一部分语文教师的综合素质都不够高,这样就会导致其教学观念很陈旧,从而就无法与当前所实行的新课改相适应。在教学过程之中,教师一旦没有对教学内容有一个正确的把握,就不能够对小学生进行正确的指导,进而就无法提升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我们一定要培养语文教师的综合素养,同时还要对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与职业素养进行定期的培训,这样才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语文教师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

教师一定要以学生为本,充分尊重学生,依照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因材施教,并且还要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我们还要对教师的社会责任感与职业责任感进行一定的培养,因为教师不但要向学生传授知识,同时也要充分的尊重学生、对学生负责,因此,我们一定要加强对教师的综合素质培养,这样才能够使我国小学语文教师的综合素养得以提升,从而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使小学语文的教学质量有所提升。

综上所述,我国小学语文的教学一定要遵照着新课改的标准来为其最主要的指导依据,我们一定要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充分地把新课改的教学理念应用到其中,在这一应用的过程中,我们一定要进行不断地探索与实践,只有这样才能够创新小学语文教学的新模式,从而在一定基础上使我国小学生的语文素养有所提升,进而还能够把我国的小学生培养成全面发展的综合性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乔薇.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方式的转变分析[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1(21).

小学语文教材培训总结范文第2篇

关键词:新理念;小学语文;高效课堂建构

随着我国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各种教学技术和教学理念已经逐渐地进入了小学语文课堂,这极大地提高了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效率。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也提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坚持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本和以学生为本的基本教学原则,这一新理念的建立和传播,给小学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活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小学语文教师需要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不断更新教学理念,提高教学质量,构建高效的小学语文教学课堂。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创设课堂教学情境

以往的教学活动实践表明,在语文课堂的教学中使用多媒体设备辅助教学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因此,有利于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和效率。以人教版《让我们荡起双桨》一文的教学为例,教师在教学之前,可以先使用多媒体设备播放该歌曲,让学生在歌声中对于该文有一个初步的理解,在此基础之上再进行讲解。教师甚至可以让有歌唱特长的学生首先演唱该歌曲,这样更能够活跃课堂气氛,提起学生的学习和讨论兴趣,同时让学生对于课文有更加深刻的了解和记忆。

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将角色模拟的方式引入课堂教学之中。新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可以使用角色扮演和情景模拟的方式进行课堂教学,引入这种教学方式有利于让学生以一种身临其境的方式去体验课文内容。但教师需注意,不要关注学生演绎的好坏,而要注重让学生通过这种方式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如《将相和》一文,教师在讲解时可以选择几个学生来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揣测角色的心态,并朗读课文,进行对话。通过分角色阅读,教师能够更好地理解角色的处境和心态,也深化了学生对于角色品质的认识,这样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二、优化教学媒介,提高知识传授效率

教师只有深刻地理解教学内容,并用浅显易懂的学生能够理解的语言传授给学生,才能够保证教学的有效性,教学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讲授能力和技巧,较高的语言修养也是作为教师的基础条件。教师的语言是学生和知识之间的一种传播媒介,只有通过教师的讲解,学生才能够获得新知识,教师可以通过语言来影响学生,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语言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因此,教师必须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语言能力和技巧,提高知识的讲授有效性。

教师讲课时的板书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另一种重要媒介。课堂上的板书应该随着课堂教学进度的发展进行适当的书写,板书应该能够减短精确地概括出本节课程的主要内容,让所讲知识形成体系,并让学生在自己的头脑中形成框架,以便于更加深刻地理解。在内容方面,板书应该具有高度的概括性,作为所讲课程的较为完整的提纲;在板书的形式方面,板书要尽量做到直观醒目、浅显易懂、具有较好的表现力。然而,由于多媒体设备不断地涌入小学课堂,现在的教师更愿意使用计算机等设备来代替传统的黑板书写,但是这种板书方式有一定的不合理性,由于媒体式的板书缺少书写的过程,学生不能产生深刻的理解。还要注意的是,教师在书写板书时要注重细节,比如,不能在书写时阻挡住学生视线,且要注意书写速度,让学生能够跟上教师的书写步伐。

三、活化教学文本,尊重课堂多元体验

小学的语文教材是小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最主要的课程资源,也是课堂上所讲的教学内容的主要知识载体,能够保障师生之间进行良好的互动。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学生对于所学教材的反应往往是多元化的,同时,还要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的独特反应。所以,在日常的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将语文教材中的内容进行活化的使用和讲解,指导学生自主自发地发现和解决问题,并进行自由讨论,充分尊重学生的多元化体验。以《大江保卫战》一文的讲解为例,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如:滔滔江水让很多乡亲失去了苦心经营的家园,那么,如果你面临着这样的境地和眼前的情况,你会选择怎么做哪?教师可以选择几个学生来讨论这一问题,如可以捐出自己的零花钱帮助灾区人民,或者发动全班全校同学共同捐款捐物,或者与家人商量供养一个灾区孤儿等等。这些对策的提出充分显示出了学生面对问题所表现出的多元性,教师需要对学生提出的每个对策进行肯定,彰显学生的个性差异,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对于语文学科的兴趣。

四、强化语文运用能力的训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师要在讲课过程中通过语言和行为等,潜移默化地教育和影响学生,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做到课前预习、课上学习和课后练习相结合,形成良好的学习体系。良好的学习习惯需要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加以强化和培训,首先,在课堂上要强化训练,让学生积极地举手发言,并掌握正确的课堂习惯。教师可以选择编制一些顺口溜或儿歌等让学生学习,从以愉快的方式轻松地掌握良好的课堂习惯。其次,还要注意学生的课后强化过程,由于小学生的思想和行为还不成熟,习惯养成较难,如不加以强化很快就会忘记,所以,课后的习惯养成和巩固过程也极为重要。

五、总结

新理念指导下小学语文高效教学课堂的构建需要一个过程和先进的教学理念,只有根据新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并充分尊重语文学科的基本特点和规律来组织教学活动,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使小学语文教学能够真正的为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服务。追求更高的语文教学质量也是每个小学语文教师所长期追求的目标,所以,在日后的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加大力度构建高效课堂,让学生真正受益于这门学科,让语文能够成为学生陶冶情操的园地。

参考文献:

[1]黄玲.浅谈如何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12):143

[2]王燕.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构建策略探析[J].学生之友(小学版).2010(11):11

小学语文教材培训总结范文第3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新课程改革;优缺点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一、新课程改革的优势

(一)教育观念的更新

1.更新原有教育理念,关注学生全面发展。新课程标准实施后,很多人认为,老师由过去的课堂主宰者变为了与学生平等交流的指导者,以前课堂上教师苦口婆心地整节课讲授的现象已不适合当前的教育形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全方位发展为目标。以人为本,在学习过程中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育方式要针对每一个学生,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不同要求满足每一个学生的学习需要,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健康地成长,教师重视教学过程中个体差异的存在,对学困生要多方面教育,给予更多的关心,找到他们的发光点,使他们的学习成绩也能有所提高,给他们以合理的评价,新课程改革摒弃旧的不合理教学方法,从以前教师讲授为主的形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形式。

2.新教材的合理运用

在新的课程改革中,有不少老师认为:新课改适应当前教育现象,改变以前的教育模式,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教师和学生能通过多种方法寻找更多的教学材料,使教师的知识结构更加合理。能够督促教师加强自身学习,不断以新的科学知识武装自己,更新教育观念,参加更多专业知识方面的培训,最大程度地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对课堂生成的各种资源能够充分运用。由此看出,教师对新实行的教材是肯定的,新教材的内容较比旧的课本内容更丰富,结构更加合理,知识层次更加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在新教材的试用中,新教材全方面的改变受到了教师和学生的欢迎,同时新教材在某些方面也使教师的认知水平得到了提高,有利于教师创造性地运用教材。

(二)老师们对新教材的评价

在新教材的使用中,很多老师认为,新教材内容的更新,知识结构的调整,主题训练的新颖性,与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更加符合,更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同时在学习的过程中,新教材的编选,更加接近了生活实际,对学生进行了人性教育,使学生学会和同伴交往,懂得了合作的重要性,在学习当中互相帮助,同学之间互相理解,勇于面对自己的错误。新教材内容的层次性,能够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注重了学生个性的发展。

(三)新课程改革对学生的作用

新课改的实施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有利于学生个性的成长,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注重语文基础知识的应用,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多种学习方式综合运用,如自学、合作、探究等,使学生和社会初步接触,了解当前社会的复杂形势,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使教师的教学过程也充满了乐趣。

(四)师生关系的变化

新课程改革,使得师生之间的关系得到了改善,以前教师只关注尖子生的学习,学困生得不到老师的关怀,但新课改要求全体学生共同发展,教育要着眼于全部学生的发展,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教师不再是高高在上的角色,而成为学生们的朋友,和学生们一块学习,共同进步,课堂教学当中,提倡师生互动,提高教学质量。

二、新课程改革的劣势

(一)从教师视角观察

1.教师的工作量增大

很多教师反映,在语文实际教学中,语文老师在课下要准备各种各样的教学资料,如制订教学计划,完成教学工作总结、学习笔记、教学课题的制作、教学论文、各科的教案等,基本上没有时间再进行教学方法的改进,大部分的语文老师都是班主任,还要顾及班级的各方面工作,也要占用很多的时间,大量的作业需要批改,课下的教学辅导也要进行,各种形式的测验、考试等,在无形当中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语文教师的身体状况也不容忽视。有教师反映:感触最深的就是语文老师没有时间休息,只是一味地工作和工作,还有来自多方面的教学压力,备课、上课外,还要书写各种材料,参加各种形式的培训,很多老师都觉得整日疲惫不堪。

2.教师综合能力的培养

语文老师的工作繁重,工作压力大,作业批改量大,实行新课改后,语文教师的工作任务无形之中加重了很多,语文学科特殊的结构也给教师增加了工作量,各个方面的知识比较烦琐,学生要学习的内容很多,也给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因没有时间过多地学习新课程改革的内容,所以实际操作当中与当前的教学工作不能很好地衔接,使得教师自身也感到很迷茫,还有一些形式上的学习培训,也增加了老师的工作量。由以上内容我们可以看到,教师对于新课改是认同的,只有加强自身的业务学习,努力探讨新课改的方式方法,才能使新课改顺利进行。

(二)从教材的角度看

1.对基础知识的学习认识程度不够,只是在形式上追求多样性,没有进行实质性训练,学生知识掌握不够熟练,开展各种活动比较困难。

2.新教材不适合偏远地区的学生,农村偏远地区没有与之配套的教学资源,新教材的内容编排没有考虑到城乡差异。

3.新教材内容丰富,知识面广,对老师的业务能力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给老师也造成了不小的压力,很多人认为,新教材内容和实际有一定的差距。

三、总结

总之,很多老师都认为新课改的教学方式和实际不相符,老师只是奔波于教学方式的变化之中,而对于学生的成绩没有太大的影响,再有就是很多的培训都注重于年轻的老师,大部分教师没有参加业务培训,还是应用传统的教育模式,这就需要在一定时期内,教师要抓紧加强自身知识的学习,参加各种形式的能力培训,以求尽快融入新课程改革当中。

参考文献

[1]戴爱举.对当前初中语文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J].考试周刊,2010(53).

小学语文教材培训总结范文第4篇

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如何,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听说读写等水平,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只有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 思维能力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给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是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教师应充分发掘教材中有利于思维的因素,恰当地选择思维训练的有效方法,为学生创造积极思考的条件激励他们,思考对发展学三生的思维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一、发掘教材中有利于发展学生思维的因素

小学语文教材中包含着许多思维因素,可直接用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学中,我充分利用教材。例如《科利亚的木匣》一文中,讲妈妈挖出箱子和科利亚挖不到匣子两个自然段,在理解时引导学生对比着进行分析。妈妈的话强调了一点:算术有用一数数挖坑一容易找到;科利亚虽然也依照妈妈的做法行事,结果却相反:数数挖坑一找不到一算术不管事。问题出在哪里?科利亚记忆没有错误:十步;已经尽力去挖:挖得深、挖得范围大;被人挖走的可能性被排除了:大箱子在,小匣找不到。这里记录了科利亚思维的过程,得到的便是“这里一定有原因”的判断。科利亚经过自己的思考,终于找出了问题症结,从科利亚的一段话,联系课文前面的交代,可以判断出他埋下木匣时的年龄,从中能够看出他非常善于动脑筋,善于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学生学了这篇课文,就能受到作者在文章中所渗透的思维训练。

二、小学生思维方式训练的思考

在教学习惯的作用力下,教师按照教材内容按部就班地推进,等课讲完了,接着布置作业,试想,是否每位学生都能完整、全面、正确地完成作业呢?为何不换一种方式,让学生听课时,带着自己的思维去学习呢?例如在“阅读”训练中,让学生在学习实践中形成能力,开启思维闸门,深化思维过程,并内化为学习动机。如对于文言文《学弈》和《两小儿辩日》两篇课文的教学:在学《学奕》时,让学生总结出学习方法:①抓关键问题解题。②读议词句促理解。③联系实际知理,运用三步法,知识迁移。这样,学习《两小儿辩日》时,学生就可以自己阅读体味,揣摩词句,适时反馈,展示思维过程,从而“求大同,存小异”地学会了这两篇文言文。课后,帮助学生以此类推,举一反三,总结其他文言文的学法,使学生学会迁移。教师要通过一定的训练方式,让学生的思维“动’起来、“活”起来,让学生带着疑问或问题去阅读、思考、感悟。让学生的思维按照教师精心设计的方式去不断地,连续地“想一想”,这是很有实效的思维训练方式。其实,世界上最好的学习方式是“需要”“需求”“用得着”。教师不断地,有目的、有计划地激发学生的需求,这才是思维方式训练的最基本立意点。

三、小学生思维习惯养成的思考

习惯的力量是无穷的,思维习惯的养成是困难的,需要人终生的艰苦劳动去积累。思维习惯的形成,对人的是非观念、道德品质、个性完善、学习品质等,都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小学生的思维习惯该如何培养呢?教育的社会性决定了学生的思维习惯不是由教师个体或某一定训练或培训能完成得了的,但教师在这方面的主体和主导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其间要把握协调的原则。首先,小学生思维习惯养成的协调原则指的是各个教师之间针对小学生的思维问题不断从面上、从深度、从细微处交流、沟通和研究,以最大限度对小学生或个体学生的培养问题达成共识,最好能纳入教育内容的计划。

其次,协调是指教师与学生个体的沟通。每遇事,必让学生想一想,不断发展学生思维的能力和活力,力避“一言堂”,给学生或启发学生说话的余地和机会。把“我讲过了你咋还不会”变为“你哪儿不会”,把“不该做”变为“为什么做”。遇到事,让学生想;遇到问题,让学生想;该怎么做,还是让学生想。在日常的工作、学习、生活等全方位,都能让学上想一想,思维的习惯是能够养成的。这对学生全面发展和人生以后的发展都有着积极的作用和无可估量的价值和意义。再次,协调还指教师与家长的沟通,让家长能够明白:具体的一点知识远比小学生思维习惯形成差得远,后者才是人发展的最大根本。这样的协调,目的性强,影响力也大。

四、小学生思维能力提高的思考

小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主要涵盖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首先,在小学语文学习方面,逐步达到由教材的“说明”发展到内分几个单元,每个单元有几篇文章,有几篇重点课文。随着立意全局的思维,进而知道每篇文章有多少知识点,整本教材有多少个知识点,有多少基础知识点,有多少知识重点,哪些是知识学习的难点。通过教师的指导,学生反复的训练、实践,牢固建立全局观念,把握各知识点之间的关系。经过多次思维后,能够有效的把握教材所含的知识体系,是知识转化为思维能力效益。其次,把握各学科之间的关系。例如,体育课所运动的频率,能够让学生在运动中激发内在的知识潜能,能联想到以前从没想到的问题,或浮现出语文课本中描述的的画面;音乐的情感魅力,对作文的欣赏也能起到潜移的作用。人在运动的状态下,内在的知识和情感会被激发出来;在静态状况下,外在的知识能够牢固的印在大脑中。孔子曾说:“始于学,成于乐。”所谓“成于乐”真正的涵义是通过思维,了解事物的特征,了解事物间内在的关系,把握事物运动的规律,从而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和乐趣。再次,知识的继承性、社会性、联系性,只有在学生广泛接触后,通过到生活中、社会活动中和人际关系的交往中反复实践,经过思维,才能形成自己独特的认识,找出解决问题的方式和方法。当此时,所有的思维能力,都能转化为自己终生享受不完的思想财富。无论以后学生到社会上从事什么样的工作,都有可能做出骄人的业绩。

总之,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是我们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要尊重学生个体,抓住一切机会激发学生的思维。实践证明,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努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了学生观察事物、分析事物能力的发展,提高了学生的语文水平,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收获。

参考文献:

[1]肖文娥.小学教学论[M],第1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32.

小学语文教材培训总结范文第5篇

一、寻找渗透点

教材是课标的具体化,也是老师教学的载体,要想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首先要解决的自然是吃透教材。小学语文所涵盖的内容方方面面,我们需要做的就是从语言文字的培训过程中挖掘出文章深层次的含义,找出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点。例如在《小白兔和小灰兔》以及《两只小狮子》中可以根据故事的讲解帮助学生克服其心理依赖;又例如小学生由于年纪小,对感情的表达总是非常直白,而在同学的相处中,不懂得包容,容易产生排遣或者嫉妒的情绪。那么,针对这一弊病,对低年级的小学生,老师在讲到《校园里的画》时,可以启发学生在课文中受到教育,而对于中年级和高年级的学生,则有《争吵》和《将相和》等课文可以使学生从中受益;又例如《蓝树叶》、《小公鸡和小鸭子》等可以使学生在与人交往方面的能力得到提高。

二、学法指导

所谓的学法指导,是指通过一定途径,教师对学生在学习方法上的诱导和诊治,从而学生掌握科学学习方法,举一反三,灵活运用,提高自学能力。但是就小学生的学法指导来说,由于小学生的各方面都处于成长的过程中,知识体系并不完备,而除了知识储备的不足还有心理的不成熟,也就给学法指导造成了一定的难度。正是心理因素这一非智力因素对于学习的启动和强化作用,也使之成为了学生学习的一部分。新课标要求,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此最好的想要达到的教学效果是,使学生从“要我学”转变到“我要学”,这就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学习方式的指导。例如在阅读课文《自己去吧》时,教师要启发学生进行联想。比如说当小鸭子被妈妈要求自己去时,小鸭子是怎么想的?小鸭子又是如何学会游泳的?在小鸭子学会游泳之后会有什么样的故事发生等等。只有想出问题,才能够讨论问题,并解决问题。而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又可以引导学生,若是某一天,小朋友们的妈妈要你们自己去独立的做一件事情,你会不会像小鸭子这么勇敢呢?这样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就会教学生学会独立与坚强。

三、学与实践相结合

语文这门课程最大的特点是其具有很大的开放性,并且自主学习与自我活动机会多。若是在一个人的小学过程中,有比较好的教师的积极引导,激发其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定会养成爱阅读爱思考的习惯,在日后学习其他东西时也能获益不浅。因此教师要时刻把握时机,巧妙的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见缝插针,往往事半功倍。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口语交际和社会实践活动不少,教师若是引导的好,学生在参与过程中就会全身心的投入,体验成功与失败,总结经验与教训。在实践活动中,教师需要以活动为教材,注意把握教育的契机,让学生在亲身经历中学会成长。例如在开展实践活动“我来露一手”时,可以让学生把自家炊具带到实验室,学生自己分组自备食材,进行一场烹饪大比拼。学生的厨艺如何暂且不提,参与度肯定会很高。而且在这个实践过程中,学生们既分工又有合作,或是煮面条,或是包饺子,或是炒菜,团队协作,拉近了学生之间的友谊,同时也可享受到劳动的快乐,在以后的家务劳动中,就会主动的动手,自理能力得到提高。最为重要的是,促进学生团结协作心理品质的形成,并树立集体意识。

四、在学习中悟出道理

人与动物的最本质差别是人有很强的主观能动性,在实践与学习的过程中会总结教训,积累经验,悟出道理。比如在讲到《掌声》这一课时,教师可以针对文中自卑忧郁的心理难题,将这种难题转达给学生,使其接受心理健康的考验。也可以引导学生设想,假如文中角色和我们所想象中的不一样,她又会怎么做呢?那么在学生读想说的过程中,除了更加加深对课文本身的理解之外,还会从文中角色中学会自信。很多语文课文最大的特点是细腻的人物内心心理刻画与描写。在课文《灰雀》中,小男孩与列宁的仅仅三次对话就讲人物内心心理活动刻画的栩栩如生。在让学生对小男孩的所作所为进行描述时,学生通过揣摩,潜移默化与感同身受,学会真诚。在语文教学中,作文始终是占着很大篇幅的一个部分。作文也是考验一个学生语文学习程度如何的一个非常重要因素。那么教师在布置作文时,也可以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比如让学生写《我的爸爸》等,通过写作,理解父母的辛苦,并懂得感恩。

小学语文教材培训总结范文第6篇

中心机房服务器虚拟化应用思辨

发挥信息技术的建构功能探索课堂教学的创新模式

新校园新技术新平台——苏州市立达中学教育信息化工作介绍

加强学校信息化建设推动教育现代化进程

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问题与策略

精挑多媒体素材提升美术课堂实效

以信息化促进区域教育现代化——平江区教育信息中心介绍

以人为本有效应用聚焦生态助推教育——平江教育教学资源开发应用课题整体介绍

多元模式分步实施深度融合——平江教育资源开发应用经验谈

多“纬度”下的信息化领导力培训——苏州市第二届教育信息化领导力高级研修班培训总结

初探电子白板技术在地理教学中的优势——执教《洋流》所感

“点”“化”结合打造高效数字课堂——浅谈当前形势下小学数学多媒体课堂教学

让信息技术为语文教学“点睛”

信息技术与历史课堂整合初探

亦情亦趣丰厚习得——谈信息技术对语文教学的辅助效能

浅议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面积教学整合的意义

习作,原来也可以如此精彩——浅谈多媒体技术在小学作文教学中的运用

整合信息技术有效开展班级模块教育

湘教版地理必修1洋流

关于“苏州教育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情况——在苏州教育公共服务平台试运行开通仪式上的讲话

MOODLE教学平台区域推进策略探析

网络环境下积分式教学评价体系解析

信息化在学校管理中的应用探索

质量兴校求发展信息技术促成长—苏州市吴中区越溪中学信息化工作介绍

现代信息技术助数学课程教学更有效——谈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之利弊权衡最优化

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提高英语听力教学实效

分步实施整体推进——太仓市新区第三小学信息化建设工作介绍

电子白板让低年级语文教学生趣增效

相信学生学会放手——浅谈信息技术课程中践行绿色课堂的一点尝试

基于Moodle平台的在线课程的实践与反思——以“小学语文教材的理解与透析”为例

变革学生学习方式塑造素质教育灵魂——浅谈信息课中自主学习的探索之路

运用信息技术,指导智障学生学会学习

信息技术教学模式之分层教学策略探讨

让网络化茧成蝶——学校网络育人的新探讨

让快乐在指间穿梭

山脉的变化

让整合走向“教学方式的创新”——《山脉的变化》整合点分析

苏州市召开高水平教育现代化小学初中创建大会

苏州教育公共服务平台上线试运行启动

教育E卡通运行良好功能逐步扩大

领导力培训班前往东北考察交流

“十二五”研究项目《中小学教育信息化推进与教育均衡发展的实证研究》昆山市子课题开题论证会顺利召开

同题异构异样精彩——苏州市小学语文专题研讨活动在金阊实小顺利举行

张家港市又有两所学校圆满完成苏州市教育信息化示范学校创建工作

太仓市召开创建苏州市高水平教育现代化学校创建动员会

以创促建优发展查纠并举保质效—沧浪区开展高水平教育现代化小学区级预评估

突出信息化应用加强资源建设—沧浪区召开区电教工作会议

小学语文教材培训总结范文第7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拓展阅读;

一、拓展阅读的基本概念

对于小学语文教师而言,在语文教学中推进拓展阅读就是要积极开发和充分利用各种课程资源,选择合适的拓展读物,并针对读物安排合理的泛读与精读。通过拓展读物的泛读形成精读文本的解读语境,为全面、深入、个性化地把握文本内容提供基础,同时对文本的精读又为拓展读物泛读提供了目标和方向。由此一来,孩子们围绕教材文本进行的拓展阅读,不但可以深入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进而传承作家们创造的文明,而且在拓展阅读中不断增长了见识、丰富了积累、开启了智慧,提升了自我。

二、合理安排拓展阅读的具体做法

针对现阶段小学语文教学的实际情况而言,本文认为小学语文教师在为学生安排拓展阅读的时候,应当关注如下几点:

(一)立足文本,丰富阅读内容

一个文本就是一种视野,而仅靠一种视野往往会限制孩子们对文本做出多元的、独特的解读和体验。如果我们能够为这拓展一些新的课程资源,为这拓展一个新的思考视野,那么对文本本身的解读,就会显得更加灵活、更加创新。阅读是孩子们其他能力发展的基础,阅读的范围广了,表达能力自然灵活,思维能力更加敏捷,习作能力得到提{,道德情操也更{尚,这就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二)创设条件,营造阅读氛围

小小的幼苗需要合适的土壤、空气、阳光和水分才能成长。同样的道理,家庭、学校以及社会的因素都影响着孩子们的健康成长。为激发孩子们的读书热情,我们要努力创设条件,营造浓郁的阅读氛围,使孩子们沐浴在拓展阅读的灿烂阳光下,时时吸收阅读的新鲜空气,处处享受丰富的精神食粮,从而实现同学们的全面发展。具体地,教师可以通过如下几方面创造合适的阅读氛围:

首先,开放学校图书室,不断更新图书学校图书室是与课堂一样,是学生取得知识、增长才干、提升素养的重要阵地。切实加强学校图书室建设与管理,是优化学生学习方式,悉心打造书香校园,全面提升师生素养的重要手段。其次,创建班级图书角,随时借阅图书,作为语文老师必须重视引导学生拓展阅读空间,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而要实现上述目标的最佳途径之一就是办好班级图书角。千方百计筹集图书资源是创建班级图书角的前提条件,我们通常是动员所有的学生向班级捐献图书,孩子们拿出自己喜欢的书、有意义的书、被感动的书、得到过帮助的书,并署名在所捐献的书籍上,收集一起放到班级图书角上供大家借阅分享。每班推选出两名有高度责任感的图书管理员,由班级老师对他们进行指导培训,专门负责好同学们借书、还书的登记,保管好班级图书角所有书籍等工作,同学们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到图书角借书、看书[1]。最后,应增设课外阅读课,培养读书兴趣。增设课外阅读课,加强学生拓展阅读的指导,把课外阅读课纳入学校正常的教学计划当中,是“终身学习”型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全面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需要,是推动学校素质教育不断向前的需要。

我们要对传统语文课堂教学进行改革,提倡拓展阅读教学,鼓励孩子们扩大阅读范围,因此,加强科学的拓展阅读方法的指导势在必行,每周在学习课程里增设一节语文课外阅读课,教师就有足够的时间指导孩子们掌握有效的、科学的阅读方法,也能正确地引导他们处理好课堂学习与拓展阅读的关系,帮助他们选择有益身心的拓展读物,并能根据拓展阅读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交流、展示成果等活动[2]。

(三)组织活动,展示阅读成果

我们要积极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为孩子们搭建相互交流、展示成果、共同进步的平台,从而引导同学们“多读书,爱读书、读好书”,激励他们以书为友,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享受拓展阅读的快乐。同样,本文也建议如下几方面的活动安排:

首先,应定期开展读书交流系列活动。定期组织开展读书交流活动是促进学生拓展阅读的有效途径之一,展孩子们喜闻乐见的读书交流活动,能大大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最大限度地调动他们阅读的积极性,提高他们拓展阅读的质量。其次,应积极组织亲子互动读书活动。我们提倡亲子阅读,希望得到家长积极有效的配合,让阅读真正走近孩子,走近父母,并渗透到他们的心灵。由于很多家长的教育观念陈旧,没有意识到亲子阅读的重要性,这就需要学校做好家长工作,如向家长发出阅读倡议,拟稿《为拓展阅读致家长的一封信》,经常向家长宣传亲子阅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为他们推荐孩子们喜爱的课外阅读书目,组织“亲子阅读,让小手拉大手”等相关的活动,并且在阅读方法上给与正确的指导,定期组织开展“亲子阅读交流活动”等等,致力于把学校的拓展阅读活动延伸到家庭生活里去[3]。最后,可举行展示阅读成果类型比赛。为了激励孩子们主动阅读,让他们体味拓展阅读的成功,让他们越读越爱读,我们可以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读书竞赛活动。例如:读书知识竞赛、读书手抄报比赛、“好书伴我成长”演讲比赛、诗歌朗诵比赛、讲故事比赛、写读后感比赛、自制书签比赛。这样,孩子们精彩激烈的比赛中相互学习、相互提升,共同前进,从而激活了他们深层次的思维潜能,从中享受着读书的乐趣,收获读书的丰硕。

三、总结

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能够进一步让孩子们懂得如何去读书,能带领孩子们广泛阅读各种脍炙人口的经典名著,欣赏各类文质兼美的优秀文学作品,使他们热爱阅读、快乐阅读、广泛阅读,从而提升他们的整体综合素质,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成长,激发他们的潜能充分发挥,以适应和面对未来社会的挑战和需要。

参考文献:

[1]王燕.浅谈如何为学生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J].中华少年,2014

小学语文教材培训总结范文第8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精神营养;审美意识

新的课程标准进一步肯定和提高了小学古诗词教学的地位,对小学生古诗词阅读材料不论从数量上还是内容上都有了很大程度上的发展。为了使学生在愉快轻松的气氛中主动地识字,教师要根据儿童年龄特点,有意识地激发他们的识字兴趣,拓宽识字途径,培养识字能力。基于这样的认识,我通过长时间的教学实践,总结出了以下策略:

一、诵读,把握诗歌的韵律美

引导学生把握诗句中音节语句的声调节奏及其变读,包括纠正学生的读音,适时讲解古诗的押韵、平仄,以便读准节奏,读出语气和语势。通过多层次、多形式的诵读,学生必然会被古诗的韵律美、节奏美深深感染,在不知不觉中加深对诗文的感知。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古诗兴趣,而且为学生理解、体味诗歌的意境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小学语文课本中收录的古诗中,很多都是千古绝唱,在这些诗句中,诗人讲究一个“炼”字,往往用词精妙。如果教学时能认真揣摩、品味,并引导学生加以赏析,就能使学生体味语言之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但是,由于当今学生尤其是小学生对古代语言接触得不多,他们对其中的一些词语觉得难以理解,对全诗内涵的把握不够。教师要善于捕捉关键字词,因为这些字词往往能画龙点睛,牵一发而动全身,对表现全诗的景物、情感或意境有着独特的作用。

刘禹锡的《望洞庭》是诗人遥望洞庭湖而写的风景诗,明白如话,意味隽永。对诗的第一句“湖光秋月两相和”中“和”的理解是个难点,怎么理解呢?在教学时,还得借助插图。图上画着月亮升起,秋夜皎皎明月下的洞庭湖水是澄澈空明的,与天上的月亮正好相互辉映,远远望去,水色、月光融为一体,显得多么和谐。理解这个词后,再去读后面的诗句,就相对浅显易懂了。

二、整体感知,把握大意的原则

古诗是诗人触景生情、借景抒情、借物喻理、富有高度想象力的作品。探究古诗创作的本原,小学教学古诗要借助诗人的想象,启迪学生思维,感悟其诗情画意。如教“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诗句,学生经过看录像和反复吟读诗句,悟出:这是诗人被大自然景色所陶醉,一种幻觉油然而生,从而吟出这千古佳句。我引导学生借助诗人的丰富联想,展开想象,领略诗人雄伟的气魄,以及诗人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怀。如教《游子吟》这首诗,有的学生想象的意境是儿子睡在床上,母亲在床边灯光下给儿子缝衣服;有的想象的意境是儿子在灯下看书,母亲在灯光前缝衣服;还有的人想象到意境则是儿子到临行时穿着衣服,母手拿针线在儿子身上缝补。如果每课都用出示画面的方式进行教学,那就肯定会影响学生想象能力的发挥,就会影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因此,必需依照创设情景与自主感悟相结合的原则,两个方面各取所长,以补其短,以此取得古诗教学的最佳效果。

三、淡化诗意,渲染意境,体会诗情画意

诗意的理解,只要学生借助注释大体理解即可。然而,诗中有画,画中有情,要让学生领略到诗歌中那妙不可言的意境美,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是古诗教学的难点,因此这就要靠语文教师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使古诗教学丰蕴起来。例如,教学中师生依靠诗意情境作画,教师的深情范读,相配的古典名画,师生诵读时配以古乐激情,欣赏现代作曲家演绎的古诗词等等,都能让学生体会到诗文中的诗情画意,激起学生对民族文化的敬仰之情。教师只有通过多种手段、媒体才能使学生跨越时空,捕捉到古人那悠远、空灵的气息,陶冶情操。

如教学《登鹳雀楼》,出示画面,有太阳、群山、黄河、鹳雀楼等,师问:“同学们看,这就是诗人王之涣在一个傍晚登上鹳雀楼所见的情景。大家看都有什么景物呢?”同学们回答后教师进一步带领学生进入情境:“假如你就是诗人王之涣,看到这些你会有什么感觉,你会怎么描述它呢?”老师引导学生去描述当时的情境:登上鹳雀楼向远处望去,只见一轮落日正在渐渐地向绵延的群山中缓缓下沉,慢慢地消失了,只看见黄河的水,汹涌澎湃,滚滚向前,朝着大海的方向奔流而去。多么壮美的景象啊!我好像听到了黄河水奔腾咆哮的声音,同学们听到了没有?”(这样做,情景更加逼真,使学生如同身临其境)“看到这里,我们还能看到什么?”“什么也看不到了。”“想不想看得更远一点呢?”“想!”“那怎么办?”“再登上一层楼。”“对!”“再往高处走,我们登高后看到的景色会是怎么样呢?”“更美。”“是啊,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h。同学们一定要记住这句话,因为它不仅仅是指看景,同学们想想,还指什么?”这样的讲解,不仅使学生理解了诗意,掌握了诗词中应该掌握的字、词、句,而且,还使学生感受了诗词的意境美,另外,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四、创设情景,轻松入诗境

诗是抒发诗人情感的,而感情又一定要通过形象,构成一种意境,然后借助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因此诗歌是十分注重形象描绘的。所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就是这个道理。如果教师能将抽象、凝炼的语言与具体的形象实物联系起来,将古诗中的“形象”化为可作用于视觉的多媒体课件,就能够提高学生的兴趣,并很快进入诗境。又如我教《鹅》这首诗,它包含了丰富的信息,有鹅的色彩、形象、动作等等。上课初始放映多媒体课件,画面上:池水清清,杨柳依依,几只毛色雪白、红掌、长颈的大白鹅欢快的游来游去,不时对天“嘎嘎”欢叫,诗画对照,相映成趣,为学生想象活动提供了丰富、鲜明的表象信息,学生很轻松地踏入了诗的意境之中。

总之,古典诗词是我们伟大民族五千年灿烂文化的结晶,是我们的宝贵财富。优秀古诗词是小学教育的重要资源,优美的诗词,深刻的内涵,高远的意境,流传的佳句,精湛的语言,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我们广大语文教师只有重视古诗词的教学,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正确把握作品的情感,采取科学有效的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才能使学生热爱古诗词,热爱祖国优秀的文化,才有利于学生陶冶道德情操,品味生活情趣。

参考文献:

[1]吴月圆.“唐宋词”教学的“已然”“实然”与“应然”――例谈“学为中心”背景下的“唐宋词”教学[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5(12)

[2]徐毅.小学古诗词“五步教学法”探究[J].学周刊.2016(08)

[3]常兰香.如何提高小学语文古诗教学效率[J].学周刊.2016(05)

[4]余映潮.余映潮教语文(小学卷)[J].语文建设.2016(04)

[5]李彩香,孙珍卿.走进“生活”――《清平乐・村居》课例分析[J].语文知识.2016(04)

[6]孙娟.浅谈国学特色校本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原则[J].语文知识.2016(04)

[7]朱国忠.中国语文教育,不能“去中国化”――从“很不赞成把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说起[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