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小学三年级想象作文

小学三年级想象作文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小学三年级想象作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小学三年级想象作文范文第1篇

一、引导自主积累

只有拥有丰富的语言知识积累,学生才能写好作文。而小学生自觉性相对较差,针对这种情况,老师可以让他们坚持摘抄经典词句,让他们熟读一些课外名言、诗歌、童话故事等。另外,我们还可以开展朗诵比赛、读书交流会、成语接龙、文学知识竞赛等活动来提高同学们自觉积累的积极性和兴趣,加深他们对语言的印象和驾驭能力。

三年级学生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和积累,老师要指导他们从生活中挖掘写作素材。比如描写春天,老师可以先让学生谈一谈自己的春游见闻,诱导他们对所见景物从合理的角度来描述,然后再通过老师讲解和与同学的交流讨论使他们最终掌握景物描写的基本方法和思路,这样通过提取真实素材写出的文章才比较真实。

经过这样长时间的积累,小学生的语言知识会不断丰富,表达能力会逐渐增强,作文水平必将大大提高。

二、培养观察能力

观察是认识世界的主要途径。只有身临其境,仔细地对事物进行观察,才能获取真实、翔实、科学的第一手资料,这样作文才能真实生动,言之有物。所以,语文老师必须引导小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重视观察能力的培养。譬如,学习《石榴》以后,我们可以引导学生看石榴的图片资料,再通过阅读课文,使大家对石榴有充分的了解,对石榴花的形态和色彩,石榴籽儿的色泽等有一个基本的认识,甚至拿出石榴让大家观察、品尝,以加深认识。如此不但有助于学生掌握课文内容,最重要的是让他们学会了描写水果的一种方法。习作的时候,再让大家用这种手法描写自己喜欢的水果,让他们写写水果的形状、色泽、味道以及生长环境,喜欢它的什么特性等。通过对描写对象的仔细观察,让大家觉得写作文并不是高不可攀的事情,这样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作文技能。

三、拓展想象思维

习作教学中,老师必须合理创设情境,激发和拓展学生的想象和思维,培养他们创造性思维。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许多文章都是作者通过丰富的想象对小动物等进行拟人化的处理,赋予他们人的思想或行为,通过他们的故事来形象生动地阐明道理。

例如,学习完《蒲公英》之后,老师可以带学生去公园,让大家根据自己喜欢的事物,展开丰富的想象,进行拟人化小作文训练,要求可以宽泛一些,只要是通过自己的想象讲故事,说明道理即可。这种情境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他们在交流探索中相互补充,互相启发,让想象更加生动,更加丰富。学生的想象思维得到激活和拓展,有了充分的想象空间、写作兴趣自然就提高了,写出的习作必然也会生动充实。

小学三年级想象作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小学中年级;作文;入门;指导

一、对学生进行作文指导,使学生能够从看到说,再从说到写

(一)对学生在看图写话方面加强指导

教师应当结合学生现有的看图写话的实际水平,在训练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加大培训力度,指导学生能够非常全面、细致地看图。对图上缺乏的情节与内容,要指导学生积极思考,能够结合图画展开合理的想象。应当遵循从看图到说图再到写图这样的顺序,在学生写图时教师要指导学生对图中的内容做好选择,要有主次之分,详略得当,有条理,确保语句连贯通顺。

(二)对学生加强写片段的训练,做好指导

在学生积累了一定的词语的条件下,教师对学生进行片段训练要落实在平时与作文课当中,教师在片段的过渡训练方面要加强。教师要有针对性地向学生出示几个词语、短语或对学生非常熟悉的生活材料,如《我的家》《我的小伙伴》《一个大西瓜》等,对学生进行写真人真事训练,先说后写,同时要注意保持语句通顺,情节完整,语义连贯,使学生的作文能力逐步提高。

(三)积极培养学生的作文兴趣

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写书信、留言条、请假条等,使学生能够将身边的人与事写下来,利用看图写话等片段的作文训练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觉得写作文是非常快乐的事情。

二、利用作文为纲,对学生进行写日记、周记指导

对学生进行训练要有明确的目的性与方向性,教师要善于把握重点,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循序渐进地引导。指导学生将每天发生在身边的事情认真地写下来,只要能够坚持下去,对于提升学生的作文能力必定大有益处。

三、充分发挥文本资源的积极作用,逐步丰富学生的写作方法

崔峦是著名的小学语文专家,他曾发表过这样的观点“只在作文课上讲作文,写作文,每学期作文课与写作文次数是有限的,学生进行作文练习的机会是一定的,因此应当将学生的练笔扩展到阅读课上。应当将练笔的意识贯穿在阅读课中,并且有具体的策略,由读到写,读写结合。”阅读是学生语文学习过程中的主要活动,它的主要作用体现为积累、理解、运用。阅读中的“积累”一方面包括优美词句的积累,也包括对文章写作方法的积累。阅读中的“理解”一方面包括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另一方面还包括对文章写法的掌握;阅读中的“运用”一方面能够对阅读效果检验,对所学知识进一步巩固,另一方面也能有效促进语文素养的提高。因此应当高度重视阅读的重要作用,使学生利用阅读掌握一定的写作方法,在阅读教学中对学生加强习作训练。所以语文老师应当充分利用课文阅读材料向学生传授一定的写作方法,对文本中的写作资源充分利用。尤其是到了三年级下学期,教师应当在阅读课上对相关的写作方法进行有意识的总结或概括。以《翠鸟》这篇课文为例,第一自然段对翠鸟的颜色进行了介绍,在这里应当引导学生对作者描写的顺序进行注意,即先对头部进行描写,接下来写背部,再对腹部进行描写。在对翠鸟外形特点进行介绍的时候,要特别引导学生掌握翠鸟之所以能够非常敏捷地捉到鱼,与其身体小巧玲珑,眼睛灵活透亮,嘴又尖又长密切相关。“一眨眼,又轻轻地停在苇秆上了”“爱贴着水面疾飞”,使学生通过这些动作与细节的刻画,加深对翠鸟的了解,掌握文章内容之间所具有的依托关系。再以学习《太阳》为例,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让学生思考“太阳和我们之间大约有1.5亿公里远”“1.5亿到底是什么概念?”教师通过一个十分浅显的事例进行类比:“到想到达太阳那里,假如采取步行的方式,日夜不停地走,大致需要走上三千五百年;如果采用坐飞机的形式,至少要飞上20多年”。采用学生非常熟悉的例子展开说明,有利于增进学生的理解。

四、在学生作文前做好指导

这是对学生开始动手以前的指导,也是关于三年级写作半命题或命题作文的一种训练,对学生为什么要写、写什么、如何写进行重点指导,从课内与课外两方面展开指导。

(一)进行课外指导

观察是课外指导的重点,作文内容主要写活动、景物、人物、场面等。教师应当大胆带领学生走出课堂,使学生处于真实的情景中,先向学生传授相关的观察方法,接着再对观察到的内容展开协作,先口头描述然后动笔,要注意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序,使学生达到边走、边看、边说的目标。

(二)进行课内指导

进行写作方法指导是课内指导的重点,引导学生学会审题,能够确定写作中心,掌握如何选材组材,对构思精心安排,列出写作提纲,最后起草,努力使学生初步形成出口成章,下笔成文的良好习惯。例如《植树》《我的星期天》这样的作文题目对学生来说非常有话说,学生写得都非常不错。

五、要指导学生学会对作文自改

学生作文草稿完成后,教师应当对学生进行作文自改做好指导,使学生能够对作文中存在的毛病做到发现与纠正,在学生认为自己的作文已经无须再改的情况下,让学生之间进行作文互改,这样有利于学生实现取长补短,充分调动学生在作文方面的积极性。

六、教师要对作文进行批阅与讲评

叶圣陶是我国著名教育家,他说“教师教学过程中的‘讲’的目的就是为了实现不用‘讲’,简而言之,即‘教’是为了实现不用‘教’。”改作文也是同样的道理,“改”是为了实现不用“改”。为了使这一过程尽快实现,点出错误,对文风拨正十分重要。批阅有很多方式,有总批、眉批、面批,也可以这些方式相结合。总批基本都带有明显的鼓励性与综合性,通常会将评语写在篇外,指明文章的优缺点与相关改进办法。眉批主要着眼于词句方面存在的不足,具有鲜明的点拨性、针对性、指导性的特点。面批的对象主要为差生,对作文中的问题指出,确定该如何写、具体写什么。也有板批这种方式,因为小学三年级作文属于初学阶段,篇幅基本很短,所以抄在黑板上,用红笔修改,非常直观。

在对作文进行讲评时,应当对“进步作文”“优秀作文”在全班朗读,或张贴班级作文角,或推荐发表,如此能够使学生的写作热情受到显著的鼓舞。

总体来说,小学三年级作文既是对低年级作文的一种延伸与继续,也是为高年级作文向更高层次提高打下的基础,在整个小学作文中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教师对学生进行作文指导,要想取得成效绝非一朝一夕之事,需要把握正确方法,不断坚持终究,才会有所收获。

参考文献:

[1]陈太忠.怎样依据《语文课程标准》进行作文教学[N].学知报,2011.

[2]黎玉蓉.如何做好作文教学[N].贵州民族报,2010.

小学三年级想象作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三年级学生 写作能力 词句片段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09-262-01

一、问题的提出

三年级学生初入作文课堂,在学会说话写话的基础上刚开始练习写作文,存在许多问题,总的来说还是主要归于“不知道怎么写,写些什么”。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综合运用语文知识的集中反映,也是发展学生思维能力,训练学生运用书面语言表达内心感情的手段。因此,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是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思考的问题。

小学三年级的作文教学强调用词造句的规范性、谋篇布局的合理性,这是作文教学的重点,也是写作的基础。

二、词句是文章的必备建材

1、重视词语的理解与运用。三年级学生已拥有一定的词汇量,若新的词语没理解就进入学生的词语库,很容易与已学词语发生混淆,出现写作时乱用词语的现象。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在遇到难以理解或词义容易混淆的词语时,教师一定要深入浅出,形象具体地将词语讲清楚,经常运用,才能巩固消化。练习运用的方法多种多样:如用辨析比较的方法理解词义、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利用工具书理解词义、通过归类,积累词语等。巩固词语的方法也很多:选词填空,词语搭配,口语书面造句式练习,给定词语,练写短文等。

2、重视句子教学。训练学生语言连贯的表达能力,是句子教学的重要方面。针对这一问题,经常做的练习:出示一段打乱句子顺序的话,学生根据理解,整理通顺后读一读;运用文中的重点词造句;模仿一定的句式写句子等等。

标点能帮助我们确切地表达书面语言的意思,在教学句子的同时,让学生正确掌握基本标点符号的运用,养成加标点的习惯。

三、学会观察,为写作提供感官材料

1、有序观察,使写作更有条理。学生在观察事物时,往往没有头绪,导致写作无从下手。这时,教师应指导学生将观察进行分解,让学生懂得先看什么,再看什么,然后再进行综合,从而得出完整的事物形象。例如:在学《我们的民族小学》时,适时指导学生按一定的方位顺序观察插图。操场上,树枝摇曳,小鸟歌唱,蝴蝶飞舞,猴子嬉戏;教室里,孩子们在快乐地学习,传出朗朗书声,一幅快乐和谐的画面。学生通过有序的观察,思维得以展开,写作条理性也会得到提高。

2、重点观察,使写作更加周到。小学生的接受能力和认知水平处于初级发展阶段,教学设计必须符合其发展状况,对需要有一定深度的观察内容应抓住重点,由浅入深。如在一次听音作文中,教师要求学生根据听到的各种不同的声音及背景音乐进行联想写一则故事。如果只让学生泛泛而听,很可能难以写出动人的故事。所以教师分三遍给学生听,每次听都有不同的要求:第一遍,只要求辨别录音里的各种声音;第二遍,寻找这些不同声音之间的联系,发挥相象;第三遍,想象一个故事,根据这些声音安排故事重点,并确定故事基本结构。听音作文的设计使学生思维更周到,对学生接下来融入音乐、创作故事产生了极大的帮助。

四、模仿让作文不再是难事

1、局部模仿范文――点仿。点仿比较适合在三年级学生。三年级学生思维广度和思维周到性还不完善,要进行全篇仿写是比较困难的,局部模仿适于他们的思维发展水平。局部模仿,主要包括句式表达、段落构成、开头结尾、过渡照应、抒情联想等。有些课文中的片断,或是总起分述,或是分述总结,或是空间叙述清楚,或是细节描写形象。像这样在写法上独具特点的片段,就可以作为模仿的“点”进行训练。仿写时,教师必须细致告诉学生这种片段在写法上的规律,使学生有规可徇,有例可仿。比如,要训练学生用总分方式写话,其规律是:①总起句位于句首,是全段的中心句。②分述句之间的关系大都是并列的或连贯的。三年级课本中,除了总分段式外,还有并列、因果、方位顺序、时间顺序等方式。教师应及时抓住各种典型段落分层次、按计划地进行模仿训练。

2、整体模仿范文――全仿。全仿比较适合四年级学生。在三年级点仿那么多片断的基础上,学生已积累不少技巧,这时可以将这些技巧融合在一起进行整篇文章的模仿。如写《我爱故乡的山水》,可全面模仿《桂林山水》:以总分总的构段方式来安排全文,按一定顺序观察和描写每一个观察点的景物,在抓住特点描写景物的同时展开联想、抒发感情,在句式表达上要求运用比喻、排比等手法。

参考文献

[1]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小学三年级想象作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小学 习作训练 循序渐进性

多年来,习作训练一直是语文教学中令学生、老师、家长头疼的一个问题。高年级的学生尚且如此,低年级的学生就更是难上加难。但是,我想只要抓住了《课标》对习作训练要求的精髓即它的循序渐进性,就可以帮助学生和老师化解教学过程中带给我们的困扰。

我现在执教小学三年级的语文。我知道,要想写好作文,必须经过由说到写的过程。而说,又需要具有一定的思维能力、词汇量和语言组织能力。从一年级开始,我就依据低年级学生心理特点,在《课标》的指导下,抓住机会对学生进行训练,为真正的写作打好铺垫。比如,每当遇到一个好词,我会引导学生组一个短语,然后再根据短语造一个句子。慢慢地,再引导他们由一个句子说一段话。培养了他们以字扩词、以词扩句的能力。并且注意培养他们运用的能力,如果学生在说话时用对了一个好词我会及时鼓励他们。慢慢地,他们就会注意把课文中学到的好词好句运用到日常口语交际中。而对于看图说话的训练,因为图片的内容毕竟是具象的,我就先让学生自己琢磨图片的意思,学生只要看懂了图片的内容,就可以指导他们组织语言叙述,最后再用笔写出来。也就是说一年级的习作训练的方式可以归纳为:看——想——口语表达——书面表达。

到了二年级,习作训练的难度增大了,仿写一段话、扩写这些练习会让学生感到无从下手。我认为仿写除了需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外,还需要他们增加词汇量,因为仿写的主要训练点就是抓住关键词,而词汇量匮乏则会导致在仿写过程中因找不到合适的关键词而前功尽弃。而扩写则需要学生有想象力,这种想象力不仅要丰富,还要合理。这两种训练的共同特点是大量地取消了辅助的工具——图片,随之也取消了口语表达的过程,取而代之的是靠思维直接形成书面表达。记得有一次,我要求学生仿写《精彩的马戏》的片段,有的学生居然写出了外星人之类的表演,我把他的作文念给大家听,然后问学生:“你们觉得他写得有哪些地方不合情理?”在我的启发下,学生们知道了马戏是真实的演出,虽然也包括魔术,但绝不是科幻。还有的学生无论如何也跳不出猴子、山羊等课文中的内容,写出来的内容没有新意,不吸引人。我问他们:“如果你去看马戏,你希望看到什么样的表演?希望看到哪些动物?”这样一来,让同学们知道了要打开思路去想象,还知道了想象需要有根据、要合理,而不是不切实际的凭空乱想。在阅读教学中,每当遇到可以让学生发挥想象力的地方,我都会停留一下,对他们进行训练。慢慢地,学生的想象空间打开了,积累的词语丰富了,有时候还会运用一些在课外读物中看到的词语或句子。记得有一次扩写《柜台前的等待》时,学生超乎我的想象,写出了主人公的种种境遇,包括好的,也包括不好的,而且都顺理成章,此次习作训练获得较大成功,也算为二年级的习作教学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小学三年级想象作文范文第5篇

我的第一个好习惯是:爱读书。

有一次,妈妈给我听网上的故事,名叫《我想去看海》,我听了非常喜欢,就让妈妈给我买书回来,书到了以后,我每天晚上都要把它看一遍,故事里的主人公笑,我就笑;哭,我就哭;就这么看了一天又一天,我就喜欢上了读书。现在,只要一有时间,我就拿起一本书看,看书丰富了我的想象力,所以我很爱写作文,看书也给了我愉快的生活和乐趣!

我的第二个好习惯是:写作业快。

每次写作业我都能又快又认真有准确的写完,为我增加了去多时间可以做我喜欢的事情,比如:玩电脑,看电视等,而且这样的习惯妈妈说会受益终生,将来我长大了做事会很有效率,会成为一个很有发展前途的人。

小学三年级想象作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三年级;作文教学;策略

三年级作文教学的重点是奠定学生作文写作的基础。如何正确引导、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使学生喜欢上写作,并为以后的作文打下基础呢?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指导学生写作技巧,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培养学生阅读习惯,至关重要。

一、乐于表达,畅所欲言

对三年级学生来说,作文教学不容忽视,起始阶段作文基础打好了,以后的作文教学才能得心应手。教师要给学生定下诸多规矩,如作文时要紧扣主题、字数达标、语句生动等等。但两次作文练习后,教师发现大部分学生达不到要求,个别学生为了凑字数而在那里绞尽脑汁,而有些学生甚至对写作产生了畏惧、抗拒心理。教师开始反思学生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于是,教师重新学习了“新课标”,结合“新课标”要求“观察周围事物,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开始改变策略,大胆地鼓励学生把自己最想说的话写下来。一段时间以后,学生的写作心理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他们开始期待上作文课,期待可以和大家分享自己的所思所想。所以,对于初学写作的学生,应立足于让他们敢于表达、畅所欲言,写出他们的真实感受。少一点约束,少一点打击,多一点自由,多一点鼓励,才会使学生敢写,乐写。

二、学习模仿,以形塑形

三年级学生刚接触写作,不知道作文怎么写,教师适当引导学生进行模仿学习,是一个不错的方法。模仿有很多种,可以是句式模仿,也可以是修辞模仿;可以是文章结构模仿,也可以是构段方法模仿。所以,教师在讲解课文时,应当适当渗透对该篇课文写作技巧、写作过程、写作经验的教学。小学三年级语文教科书中,有许多优美的、结构清晰的文章,不仅川词精妙、内容丰富,而且许多写作方法值得学习和借鉴。例如,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的《富饶的西沙群岛》,利用“总一分一总”结构,围绕“风景优美”“物产丰富”展开,文章结构非常清晰,就可以让学生进行结构模仿。也可以模仿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秋天的雨》一文中的修辞手法描写。还可以模仿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翠鸟》一文第一段中对翠鸟的外形描写。这些都是值得学生学习积累和在作文中运用的。通过专项模仿学习,让学生逐一掌握、突破,从无到有,从模仿到自创,以形塑形。

三、活动体验,制造素材

学生们在写作文时,经常碰到确定了主题,但不知道如何展开、怎么来表达心中的情感等问题。究其原因,是学生缺少素材的积累。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写作练习是写一写家乡的景色。但学生们却不知道自己家乡的山、水、桥有什么特点,四季又有什么变化。原来学生对家乡的景物特点一无所知。针对这些问题,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活动,来丰富学生的体验和经历,提高学生的写作热情。叶圣陶先生曾说:“生活如源泉,文章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生活往往可以为学生提供很多的素材,当亲身经历一件事时,学生们定会对这个事件有所见、所闻、所感。有一次,学校组织做风筝、放风筝活动。事后,学生们将这个活动写成了作文,过程清晰、语句通顺。以下是一个学生对问风筝的描写:“开始绘问风筝了,两人一组。我们首先用铅笔描出想要的图案—一条小鱼,甩着大大的尾巴。然后老师把我们带到草坪上。我们一手拿着颜料,一手拿着颜料刷,开始兴奋地给风筝上色。我们把鱼尾涂成蓝色,把鱼鳞涂成黄色,用黑色来点缀小鱼的眼睛。你一笔,我一问,没过多久,一条栩栩如生的小鱼就问好了。看着眼前的小鱼,我们心中充满了憧憬和希望,小鱼终于也有机会飞上天啦!”

四、留心观察,捕捉细节

“新课标”提出,要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生活、留心观察身边事物的习惯。三年级学生作文常见的问题是对事情不分轻重地叙述,缺少一定的细节描写,无法凸显事物的特点或性质,因此无法打动人。这里有多方面的原因,但最关键的原因是缺乏对生活的观察。三年级上册,有一次练笔是请学生写一种熟悉的花。有一位学生是这样写杜鹃花的:“杜鹃花是粉红色,一朵一朵的,像一个个红色的小脸蛋。”学生在观察的时候,注意到了花的颜色是红色的,并运用比喻句来描写花的颜色,值得表扬。但是他却只观察到花的颜色,至于花的大小、形状、香味等完全没有注意。他对杜鹃花的描写,显然无法突出花的特点。学生认识事物的主要方法就是观察,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做个有心人。只有学生亲眼看过、接触过,才会有发现和感悟,写出来的内容才会真实、打动人。因此,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培养学生拥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至关重要。

五、注重阅读,积累运用

小学三年级想象作文范文第7篇

——《放风筝》教学启迪

永胜县永北镇小和集宏

作文不仅是语文基础知识综合运用能力的体现,而且是学生观察、组织、思维、想象能力的体现和创新意识的体现。由于小学生的生活经历和社会阅历都比较肤浅,对写作素材的选择和确定有局限性。特别对刚步入写作行列的小学三年级学生而言写作素材贫乏,提到写作文,抓耳挠腮无从下笔。而作为一名走进新课程的语文教师,“应引导儿童自己进行探讨,自己去推论,给他们讲的应尽量少些,引导他们去发现的应尽量多些。”为此我在写作指导上尝试“引导学生走进生活,体验生活,从实际生活中挖掘写作素材”的方法。

阳春三月,阳光明媚,和风习习,正是放风筝的好季节,借此我在教学三年级六册《放风筝》一文时,首先安排学生邀上好友,拿着自己喜爱的风筝,到广场去体验放风筝,尽情享受放风筝的乐趣。然后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放风筝过程中的所见、所闻、所做。当我提出:“你们到广场时看到了什么?”同学们争先恐后地抢着回答,有的说:“到广场放风筝的人很多。”有的说:“他们三个一群,两个一伙,有的把风筝放上了天,有的举着风筝正要放。”有的说:“天上的风筝花花绿绿,格式各样。”有的还说:“天上的风筝有老鹰、蜈蚣、仙鹤??”

众说纷纭。再提出:“你们是怎样把风筝放上天去的?”时,同学们又争着回答,有的说:“我端端正正地举着风筝,我的伙伴拿着线轴,飞快地向前跑去边跑边放线??”,有的说:“我们的风筝最后稳稳当当地飞上了天空。”紧接着讨论:“把自己的风筝放上天空后又看到什么呢?”同学们又滔滔不绝地阐述了各自看到天空中风筝的样子、颜色、动态等,他们阐述得栩栩如生。最后我趁同学们还沉浸在放风筝的情境中之机,才让学生朗读课文,朗朗的书声中流露出同学喜悦的心情,又好像回到了自己放风筝的场景当中。让学生感受到文章所写的就是自己放风筝的过程,跟自己讨论时所说的大相径庭。从而树立了学生对写作的兴趣,也弄清了作文就是把自己身边发生的事写清楚,也就是把自己所见到的听到的和所做的写清楚。

小学三年级想象作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作文起步;存在问题;解决措施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3)26-0052-03

[作者简介]易军(1972―),男,专科,江苏省南京市天景山小学教师,小学一级。

小学三年级是作文的起步阶段,作文的要求比低年级的写话高一个层次,这个阶段的学生习作,一般存在一些这样的问题:

1.对作文产生畏惧感,一提写作文就茫然不知所措。

2.对作文感觉无从下手,面对作文题目想不出几个句子,不知道写什么,往往能写出的字数很少。

3.错别字多,还有一些不会写的字。

4.不懂得将口头语转化为书面语。

5.东一句,西一句,没有条理,对表达的内容写不明白,写不清楚。

6.不懂正确使用标点符号,不明白作文的一些格式。

针对以上这些问题,笔者觉得可采取如下措施加以解决:

一、激发写作兴趣,明白基本格式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规定三年级习作的阶段性目标是:要让学生“增强习作的自信心”。面对刚刚才开始学写作文的学生,教师一定要想方设法调动他们习作的积极性,激发他们对作文的兴趣,消除恐惧感,帮助他们建立写好习作的信心。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促使他们自发自觉地经常练习,才能更快、更好地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比如,笔者在指导学生写日记时,就跟他们说:“我们每天经历了那么多的事,如果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写在本子上,不管写多写少,让老师也知道,怎么样?”结果学生兴趣很浓厚,每天来到教室的第一件事,就是把自己写的本子从书包里掏出来交给笔者。教师如果硬要求学生写多少字以上,他们也许就会感到无从下手,有畏难情绪。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因此,作文题目的确定,应让多数学生有事可写、有话可说。选材要结合学生实际,根据小学生的心理和认知能力。只有写自己熟悉的人和事,才会“有事可写,有话可说”,比如“我的妈妈”“一件让我高兴的事”等。刚开始写作,学生从简单的程序性的事情写起,比如:洗碗、洗衣服、煎荷包蛋、大扫除等,让学生先体验,整理完成这些工作的顺序和步骤,再动手写。另外,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不断以欣赏的口吻肯定每一个学生的点滴进步和每一点成绩,使学生在愉快祥和的气氛中感悟写作的乐趣,主动写作,比如教师可将学生的优秀习作念给大家听或抄写在“学习园地”上。

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固然重要,让他们明白作文的一些基本格式也是必不可少的。笔者在上第一节作文课时,就先让学生自由谈谈他们对作文的认识,然后使他们明白哪些属于作文内容。第二节作文课,笔者让学生用作文纸抄写简短的范文,同时讲一些作文的有关格式以及使用标点符号应注意的问题。比如:题目应占一行,写在第一行的中间;每一段开头应空两格开始写;句号、问号、叹号、逗号、顿号、分号和冒号都占一个字的位置,紧靠在文字的右边偏下,这七种符号不能放在一行的开头,应紧跟着一句话末尾的字;引号、括号都写在文字的前后,也各占一个字的位置,引号的前半边用在文字的左边偏上,后半边用在文字的右边偏上,括号的前后半边也应紧靠注释的文字。引号和括号的前半边,可以放在一行的开头,不能放在末尾,后半边不能放在开头,引号或括号的前后半边,可以和其他符号合占一个字的位置;破折号和省略号各占两个字的位置,这两种符号都写在行次中间,可以放在每行的开头或末尾,但不可以把一个符号分成两段;书名号的书写格式和括号相同。

二、加强语言训练,推动条理写话

要让学生明白,作文就是用笔说话,要写好作文,必须先学好说话。因此,要学生把话写连贯,写得有条理,就要培养和提高他们的说话能力,加强说话的训练。

首先,教师要教给学生说话的顺序,如按事情的发展顺序、时间的先后顺序,按地点的转换,先概括后具体,从色彩到形状,由外貌到语言到动作再到心理等。还可按“先……接着……然后……最后……”的顺序,按“有的……有的……还有的……”的顺序等。话说得有条理了,习作时自然就写得有条理,就能把事情写清楚。

其次,教师要重视上好口语交际课。语文课本中一般每个单元都是先安排口语交际内容,才让学生进行习作训练。口语交际课上,除了让学生认真听,可以提问、补充外,更重要的是要求学生在说时,要用自己的话有条理地说,要讲清楚、完整,让别人听明白,尽量说得生动一些,讲的时候要有感情,使听的人受到感染。当学生知道了怎样才能把一件事或一个物说清楚、具体时,学生的思维也最活跃,学生最有写作欲望。这时,教师就可顺势抓住时机,让学生把自己想说的话写出来。

再者,教师要开展各种活动,诱导学生说话,同时加强诵读能力的训练。诵读可以丰富学生的词汇,增强语感,学会多种句式,把课文中的语言变为自己的语言,吸收、积累,形成连贯、准确的表达习惯。

三、用好规范汉字,规范习作语言

三年级的学生,运用汉字的能力还不强,因此经常写错别字,影响了意思的表达。还有的学生是提笔忘字,只好用拼音代替。这就要求教师平时要加强语文基础知识的训练,让学生掌握正确的汉字。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学会修改自己的作文。习作时,学生遇到不会写的字可以用拼音代替,写完后,自己读读,也可请老师、同学帮自己纠错,找出错别字或不通顺的句子自己修改。对于不会写的字,学生自己查字典或问老师、同学,然后去掉拼音写上汉字。教师可以让学生把写错的字收集起来,搞一些有趣的活动,使学生养成不写错别字的好习惯。例如,教师把学生出现的错别字写在教室后面的“学习园地”上,让学生“把错别字领回家”。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学生看看自己有没有写错,如果有,就要改正过来。这样反复练习,直到学生会写为止。

在三年级的作文教学过程中,经常出现这种现象:有的学生嘴上很会说,但写起来就很困难,用词贫乏、语无伦次,口头语言变成书面语言的能力很差。要解决这个问题,教师一定要通过大量的背诵训练,培养学生的语感,积累语言材料。三年级的学生大多缺乏自觉性,只有不断地鼓励和督促,才能帮助他们积累语言。除了背诵课本上的内容,还可以布置学生从课外阅读的书中摘抄好的词句进行背诵训练,教师定期检查。教师平时可以组织一些激发学生兴趣的活动,提高学生自觉积累的兴趣和积极性。比如,教师让学生收集相关内容,以人物、季节、景物、事物等为主题进行背诵比赛等。除了加强背诵课文及课外书上摘抄的好句子的训练外,教师还可以要求学生大量阅读课外书,向学生介绍一些名言、古诗词、儿童诗歌,要求他们熟读成诵,并学习运用,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规范口头语言,有助于他们写好书面语言。这样,学生无论是说话还是写话,就都会逐步文从字顺了。

四、引导学生观察,教给观察方法

对于三年级的小学生来说,认识世界的主要途径是观察。只有亲身去接触事物,仔细去观察事物,才能获得真实、深刻、细致的第一手材料,写作时才有话可写。因此,作文教学应注重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学生的生活内容极为丰富多彩,在学校里,有多种多样的活动,如学习、文体、课余、兴趣小组等;在家里,有生活、做家务等各种形式活动;社会上,有繁荣的市场经济带来的热闹景象,假日和同学、家人一同游玩的亲身经历,还有奇异的家乡变化等。可利用这些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事例来训练学生的观察,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并使他们懂得观察的重要性,逐步养成勤于观察的好习惯。学生通过观察,积累了大量的素材,写起作文来,就不会觉得难了。此外,教师还应引导他们掌握更多的学习方法,比如从互联网上查阅资料、做实验,在旅游或外出时留心观察并做记录等。这样,经过长期的积累和内化,学生的写作语言资料不断丰富完善,写作时遇到的障碍就会大大减少。比如,三年级上册习作“三写秋天的景物”,笔者在进行这次习作前,让学生去看看田野的稻田、果园的果树、校园的桂花树和柏树等,去捡一捡落叶,看一看天空……让他们在这些实践活动中产生一个直观的认识,再通过教师的讲解和他们的互相讨论交流,学生就写出了比较真实的文章。

如何教给学生观察方法呢?1.按一定的目的,按一定的要求选择观察一定的景、物、人、事。2.可按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远到近、从整体到局部等顺序进行观察。3.注意对比,采用对比的方法区别相同和不同之处,抓住事物的特点。如观察动物时,要抓住外貌、动作、神态、生活习性等方面。观察水果时,抓住颜色、外形、吃法等进行对比,观察的印象就会深刻。4.要注意细节,如观察石榴树时,石榴树的花像什么,是什么颜色的。5.学会想象和联想。比如观察茶花树时,发现茶花树有的枝叶开始枯黄,就引导学生对看到的现象进行联想:“这茶花树根是不是被地老鼠咬了?”“是不是有虫子了?再不治理虫害,可能整棵茶花树就要枯死。”通过观察,学生在头脑中留下事物的深刻印象,再进行想象和联想,就深化了对事物的认识。

总之,指导小学阶段作文起步,教师要指导学生坚持多说、多读、多写、多改,体现直观性和趣味性原则,符合学生的年龄和思想特点,引导学生多接触社会,多观察、多思考、多练习,从而不断增强写作自信心和积极性。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