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春天来了教案

春天来了教案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春天来了教案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春天来了教案范文第1篇

一、目标预设

1.在不断体验“春”的基础上,在音乐中用不同方式来表现自己对春天的理解。

2.熟悉这首曲子的节奏,重点表现春天万物生长。

二、重点、难点

重点:在对春天感知的基础上,在音乐声中用不同方式表现自己对春天的理解。

难点:熟悉曲子的节奏,表现春天万物生长。

三、设计理念

本次活动,我采用多通道感知的方式,引导幼儿熟悉音乐旋律,并在音乐中尝试用不同方式来表现自己对春天的理解。

幼儿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的“表演”以及活动中所呈现的一切都必须为孩子服务。因此,在本次活动中,我采用体验学习法和多种感官参与法,引导幼儿通过看一看、说一说、想一想、听一听、学一学、做一做等多种感官的活动,表现春天。

四、设计思路

“让孩子表现春天”这一活动的展开,要符合新纲要中教育内容的选择“应体现贴近幼儿的生活,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要遵循“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的原则。第一部分通过情境来引出主题;第二部分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孩子把春天万物的变化用动作表现出来,这个环节是重点,因此在设计这个教案时,老师要根据孩子的情况进行针对性的指导;第三部分引出下次要预设的内容。

五、教学过程

1.倾听音乐、激发兴趣

(1)倾听第一遍音乐

师:大自然的春天可真美,你有没有感觉到?让我们边听音乐边感受吧!

提问:你们听到了么?你们看到了么?你们闻到了么?请你来说说。

(2)倾听第二遍音乐

师:你听了之后,春天你还找到了哪些?(建议孩子可以用语言也可以用动作)

2.熟悉旋律,重点表现

(1)引导孩子边听音乐边来表现春天的万物。

师:这段音乐,我们可以做些什么样的春天动作呢?

请几个孩子做动作,大家一起猜一猜、学一学。(鼓励孩子的生成,加强孩子之间的互动)

(2)引导孩子把春天各种事物生长的过程用动作表现出来。

师:春天的小草是怎么长的?你们用动作做做看。(请个别幼儿演示,老师用语言帮助孩子去理解孩子用动作所表现的小草的生长变化过程)

提问:春天还有哪些植物或动物也在发生着变化呢?

追问:你怎么用动作把它们的变化做出来呢?(请孩子尝试做)――放音乐片段,让孩子表现。

(3)请孩子边听音乐边表现春天万物生长的过程。

(4)请个别孩子上来表现,重点看他们的动作是否有节奏感。

(5)老师让孩子完整欣赏一遍“春天”舞蹈(感受舞蹈艺术的美)。

(6)请孩子跟着老师一起学学、跳跳。(进一步加强关于音乐节奏的要求)

六、延伸

春天来了教案范文第2篇

关键词:备课 文本 课堂 作业 有效教学

课程改革已经五个年头,生活语文、诗意语文、简单语文等各种教学理念,如千树万树梨花般令教育界为之兴奋,为之呐喊,也为之炫目。在如此炫目般的背后,作为课程改革成功与否的标志之一――课堂教学改革实效究竟如何,让我们一起回顾近年来备课环节中的一些现象,做一点反思,更有助于我们实现课堂有效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关于备课

现象:新学期伊始,学校图书室、档案室总是热闹非凡,老师都忙着找教案,以便利用假日闲暇时间对本学期的教材进行超前备课。正常,慢者,超四、五课时;快者,个把月,一本教材已经备完。

问题:这是在备课吗?身为教师,大家都明白,这只是体现在新笔迹,新备课本上的“备课”,它只能是“原版”或称“旧版”的复制品。我们的老师为什么会心甘情愿地利用假日闲暇时间去做这样对教学实质并无多大意义的事呢?

一位青年教师的论述,基本反映目前多数学校的做法:学校检查备课,一看备课是否超前,二看书写是否工整、规范。笔者身为小学语文教师,十几年的教学的确有同感。教案不需要思考,当然比独立备课的教案工整得多、规范得多,而且还容易受到领导好评。近几年,新教材的使用,为了备好一节课,了解学情、查找资料……往往需要几节课的时间。在实施过程中,面临新生成、出现的新问题,需要教师再次修改、反思。这样做,无疑对教者本人教学水平大有益处,但教案的工整程度、教学进度却受到影响。在业务检查中,不但受不到表扬,有时反而受到批评。在中心小学或规模大的学校,班级生数多、课务重,应付检查的事项多,老师真正能做到静下心来忙于备课是很难的。

反思:备课是教师实施新课程理念的重要手段和有效前提,教师只有认真钻研教材,准确把握教材的目标、重点、难点,才会在备课中进行深刻的全面的预设,才会在教学时更好地激发学生精彩的生成,才能真正地体现新的教学理念,达成教学目标。

但是长期以来,我们多数学校在业务管理上普遍存在只重形式,只抓表面,不注重过程,不注重实效的做法。要扭转这一怪现象,就要改革现行的业务管理评价方式,变偏重形式评价、资料评价为形式、资料评价为辅,过程、实效评价为主。学校领导要多听“随堂课”,多进行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测试,淡化教案超前、书写工整性的评价。多开展现场教案设计,教学案例评析,说课比赛等活动,提高教师独立备课、处理教材的能力,真正实现备课的预设功能,使之更好地为教学服务,为落实新理念,为提高教学的有效。

关于文本

现象:《狐狸和乌鸦》教学片断。

师:请你谈谈对狐狸的看法。

生1:狐狸很狡猾,它与乌鸦的对话,一次比一次动听,以致乌鸦上当受骗。

生2:与生1发言大致相同,师点头认可。

生3:我认为狐狸很聪明,它善于察颜观色,投其所好,而且有耐心,一计不成,又生一计,最后实现了自己的目标。

师(带头鼓掌):你的见解与众不同,有创新,值得表扬。

问题:时下有人提出要“超越文本”,上面的案例可以说是一个典型。用花言巧语骗人究竟是聪明、还是狡猾?“与众不同”就是“创新”吗?

我们知道,“聪明”与“狡猾”这是两种不同的价值取向。“创新”与“与众不同”也是有区别的。凡创新都有与众不同,但与众不同不就是创新。如我们的平时教学都如上面教师所曰,将来会从我们的学校走出多少个“小狐狸”呢?

反思:文本的内容多元解读是目前语文教学中最受关注的话题之一。课标指出“要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用什么去熏陶感染?这就是文本中先进的思想,丰富的人文内涵。这是语文学科的灵魂,学生的精神家园。如此,学生在与文本的对话中,才能感受崇高的精神和博大的智慧,才能如课标所说:“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才能“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才能“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

课标同时又指出:“学生对语文材料反应往往是多元的。”时常有人这样说:一个课堂有多少个学生,就应有多少种声音!不错,这就是语文教学所倡导的多元化阅读、创造性阅读。但提倡多元化阅读、创造性阅读,不等于可以不顾文本的价值取向,随心所欲地信口开河。课标倡导的“尊重学生独特体验”的前提是“重视熏陶感染”和“价值取向”,如果违反这个前提就需要教师的引导,教者须以“平等中的首席”发挥导航、引领的作用。由此我们每个语文老师都应正确解读文本,把握实质,做到多元有据,独特有理。用智慧引领智慧,用人生感召人生,用真理去启示蒙昧,既要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拓展学生的视野,又要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审美情趣,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关于课堂

现象:《燕子》课堂教学片断。

一位教师穿上纱裙扮做春姑娘,学生戴上头饰在“飞翔”。教师读白:春天来了……

问题:春天是什么?教师如果想给学生一个真实的感受,就带领学生走向自然。做不到这点,也可出示一些春天的图片,勾起学生的回忆,调动学生的积累。可我们的老师花了多少精力,去转入一个多大的圈子呀!你说结果怎么样?春天是如老师表演这般,这太抽象了!

时下很多人都喜欢把课堂谈得很神秘,制造各种氛围,要体现教学艺术,要这样,要那般,结果,什么都想到了,这样出台的课只能让人欣赏,它是空中楼阁、水中月。我们一般学校老师望尘莫及,能够模仿也无多大价值。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究竟该是什么?是初夏般繁花似锦?还是早春般小草青青?

反思:课程改革提出了很多新的理论,课堂教学的所谓创新,让人眼花缭乱。许多学校、老师跟着感觉走,跟着潮流走。今年这样,明年那样,缺少自己的分析,结果语文教学不是涛声依旧,就是雾里看花。更多老师为了能“课改”,在教学设计中故意与学生兜圈子,设计重重“陷阱”,忙于“煽情”、忙于“造势”。

特级教师于永正关于语文教学曾有这样的论述:我们要把语文课上简单,就是识字、读书,就是朗读、背诵,就是教他们写作文。没有人听课的时候,你关起门来,一个一个地过,每个人都要把书读熟,好的表扬,不好的批评,就这么简单地教,为什么不行?

前不久,一份教育杂志上曾刊登了一位从国外考察归来的特级教师的感受,他说:人家(国外)总是把复杂的事情搞简单,而我们却总是把简单的事情搞复杂。小学语文教学,其实并不复杂,首先学会识字,写字,然后学会读书,当心中有了要表达倾吐的需求、愿望时,就模仿学过的文章、语例,依葫芦画瓢学写文章就行了。

以上二位专家、学者之言说得多明白、简洁啊!他们的话中折射了当今语文课堂教学改革中一个怪现象:无病,矫揉造作。指出要简单地去教语文,给学生一个真实的课堂。

简单就是“冗繁削尽留清瘦”,就是在课堂上教者要学会放弃一切与学生学习无关的东西。有位哲人说:简单到极致,就是美丽。简单的语文、真实的语文,必然是精彩的语文。简单、真实的语文课堂,带给我们的必然是水到渠成的自然美,是充满生命活力和成长气息的真实美。

关于作业

现象:(课堂实录)

师:今天学习《××》一课,回家请同学们抄写生词三遍,把这课的练习册全部做完。

问题:这样的作业布置方法,多数教师一定不陌生吧?省心、省事、批改方便。家长、领导来评论也挑不出毛病。然而这样作业到底效益如何?学生乐趣如何?老师们估计很少去思考。显然这样的作业是既辛苦了教师,更辛苦了学生。少则几遍,多则几十遍的反复抄读,逐步抹杀了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使学生产生了厌倦感。

反思:语文作业是提高学生语文能力必不可少的途径,是语文教学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学生的厌倦,没精打采,使教师失去了教学的激情。师、生相互抵制,形成恶性循环。因此,教师应构建开放而充满活力的语文作业,使学生在作业中获得乐趣,提高能力,发展自己。何谓开放而充满活力的语文作业?

首先,教师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教学的特点设计作业,关注每个学生的差异和不同要求,保护学生的求知欲、好奇心,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在作业设计上要注意作业的分层性,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力争让每个学生在适合自己的作业中都取得成功,在作业中感受快乐,在快乐中提高语文能力。其次,课标指出:语文学习要面向生活,要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领域。这就要求教者在布置作业时,要丰富作业内容,变换作业形式;要加强课内学习与课外学习的联系;要对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进行整合;要关注语文学习与学生生活的融洽,把听、说、读、写、演、画等训练形式全面结合起来,让学生在丰富的学习内容,以及多样的作业形式中感到学习的快乐,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小学语文教师.山西教育报刊社.

[3]小学青年教师(语文版).河南教育出版社.

[4]周成平.新课程名教师100条建议.中国科技出版社.

春天来了教案范文第3篇

在上《秋天到了》这篇优美课文之前,我阅读了大量的相关的资料,精心用发展性阅读设计教案。课堂上,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在多媒体的情景渲染中,在老师娓娓动听的语言中,学生自主探究地积极性高涨,便主动踊跃参与。教师、文本、学生三者有了感情的共鸣和沟通,学生所燃烧的智慧的火花一次又一次感染了我,让我又一次体会到教师职业的神圣、伟大。

正如那句老话:“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课后,我为学生发自肺腑的语言,回味那精彩的片段时,又一次为自己的仓促处理感到自责。更没有把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落到实处而感到遗憾。

课在轻松愉快中进行着,在小组交流感悟“树上的树叶渐渐变黄了”这句话时,我顺势利倒,结合学生平时的观察、生活实际,借助多媒体的演示,学生感悟了“树叶渐渐变黄了”的意思,也理解“渐渐”的意思。于是我进行了拓展:我们现在看看哪个小朋友最聪明,能够用“渐渐”说句话。短暂的思考后,孩子们的小手如雨后春笋般的举起来:

“春天来了,天气渐渐暖和了。

“树上的果子渐渐地熟了。”

“草渐渐变绿了。”

……

多好的句子呀!在举起的一片小手中,我发现了一只特别的小手,他平时可很少主动举手。你看,他现在的手举得多高呀,多自信!我决定给他一次展示的机会,示意地叫了他,他的脸荡漾着幸福的笑容,并用清脆洪亮的声音:“老师们都老了。”“哈哈哈――”教室里一片笑声,他竟然忘了用上“渐渐”!他在笑声中不好意思地坐下,脸有些发红。同学们的笑声虽然没有恶意,他却感到不自在。假如这个时候不鼓励他,那他以后… … 于是我又用鼓励的眼神说:“孩子,能够用上“渐渐”再说一下这句话,好吗?老师相信你一定行!”“老师们渐渐变老了。”同学们和老师们抱以热烈的掌声。当时,我觉得这样处理就很圆满啦,现在想来还是太草率、太仓促啦!

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的浪潮中,在多变的语文课堂教学中,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没有在教学中真正落实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我只注重了语文的工具性,没有捕捉到这句话向老师传递的情感交流的信号。这是一个在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和老师、同学也很少交流,性格上极自卑。而在这节课上他不仅理解了“渐渐”这个词,还能够从身边的人和事中发现说话的内容。因为当时教室里坐着听课的老师,而且有几位年纪较大,他观察到啦!并且恰当用“渐渐”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如果我当时注重了语文的人文性,反应敏锐些,运用新课标理念,和这个孩子进行情感交流,会这样接下去:

我走过去轻轻摸摸他的头,然后激动地握住他的手“孩子,你真了不起呀,小小年纪就这么关心老师了啦!老师为有你这样的学生而骄傲!是呀,老师为了培育你们渐渐老了,你们在老师辛勤的培育下渐渐地长大,也渐渐地懂事,渐渐地会学习啦!”

这发自肺腑的语言,才真正的体现新课改下的语文教学的人文性,给师生间一个平等交流的平台,彼此间情感有了对接,心灵得以碰撞。他不仅从同学的掌声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更能从老师的话语中感受到一种人文关怀和赏识,这将唤醒他内心深处的自信和自尊。对他,这是多么需要和重要呀!可是,我忽视啦!

春天来了教案范文第4篇

冬天到了,对于冬天里的事物,幼儿最感兴趣的莫过于小雪花了,以下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的大班冬季主题教案,下面小编就和大家分享,来欣赏一下吧。

大班冬季主题教案1活动目标

1、观察体验冬季的季节特点,并运用相应的形容词进行描述。

2、教育幼儿不怕冷,坚持锻炼身体,培养幼儿坚持的意志。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体验冬季的特点。

难点:运用形容词描述冬天。

活动准备

《冬之歌》磁带、录音机、手套

活动过程

教师带着小朋友们在幼儿园操场散步。

一、导入“小朋友们一年四季当中最喜欢哪个季节?”

1、现在是什么季节来到了?

2、你是怎么知道的啊?

二、用形容词来形容冬天的特点

1、怎么形容冬天呢?

2、学习“寒冬腊月”“天寒地冻”等形容词。

三、冬天锻炼身体棒

1、看周围的动植物谈谈自己的发现

师:为什么周围的动植物们都不怕冷啊?你们也想这样吗?

2、自由讨论

幼儿讨论中,教师认真倾听,提示一下冬天要多做运动。这样身体才能长得棒。

四、欣赏《冬之歌》

1、幼儿在随着音乐的节奏动一动小身子。

2、跟着老师边唱歌,边玩游戏。

大班冬季主题教案2内容与要求:

1、贴等方法表现下雪的情景

2、参与美工活动的乐趣

重点与难点:用各种方法表现下雪、

活动准备:幼儿活动材料,《美术》P16

胶水、小框、白纸每人一份

活动过程:

一、想象下雪的情景

1.观看活动材料上的背景图

提问:图上有些什么?

2.教师讲述:天空下起了雪,一片片小雪花从天空中翻着跟斗掉下来

3.教师边讲述边将白纸撕成碎片放在小框里

二、下雪了

1.在下雪的情景烘托下,幼儿撕成小雪花放如框内,引导幼儿用大拇指和食指捏紧纸并撕成小片。

2.幼儿在背景图上涂满胶水

3.幼儿自由地撒落小雪花

落下后轻轻按压,使雪花粘在背景图上

三、欣赏雪景

教师和幼儿共同欣赏作品

观察指导重点:提醒幼儿将碎纸扔进小框里,保持活动室里的整洁

讲评:我们一起来将我们的作品贴出来好么?

大班冬季主题教案3一、主题名称:

幼儿园主题活动《美丽的冬天》

二、主题选择:

的原由提起冬天,大多数人的感受是寒冷,刺骨的风,一望无边的茫茫白雪,但对于孩们来说就有所不同了,滑雪、堆雪人、打雪仗,这些活动乐此不疲。因此,我们设计了《美丽的冬天》这一主题活动,让孩子们充分的感受冬天的美丽与神秘,激发孩子们对冬天的热爱之情。

三、主题目标:

1.使幼儿了解冬天,学会自我的保护方法。

2.学习用自我的感受,描述冬天的特征。

3.给孩子们讲述有关雪的科普知识。

4.让孩子们欣赏冬天的绘画作品,并自己描绘心中的冬天。

5.教幼儿学会歌曲《我们滑雪多快乐》,并尝试创编歌词。

6.给孩子们讲一些有关冬天的童话故事。

四、主题网络图

五、教学活动方案

教育活动

一:歌曲活动《冬天的赞歌》

活动目的:

1.感受曲调的高低,学会愉快的演唱歌曲。

2.激发幼儿积极参与歌唱活动,天眼歌唱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开办《我爱冬天》主题活动,使孩子们了解冬天的特点。

2.有关歌曲的磁带与图片。

活动过程:

(一)播放歌曲,激发兴趣播放歌曲,吸引孩子们的注意了,顺势自然引出对话。

老师:这首歌好听吗?

幼儿:好听老师:想不想学啊?

(二)整体感知歌曲提问:你在歌曲中听都到了什么?

分段学习演唱歌曲1.老师清唱前半段。

2.出示相关图片和播放曲调,引导孩子一句的有节奏的念出歌词。

3.通过提问,让孩子们唱出最喜欢的一句。

(三)整体学习歌曲1.老师先清唱后半段歌曲,提问:歌曲里都唱了些什么?

出示图片,并播放曲子,提示幼儿年初后半段歌词,由于幼儿记忆相要困难一些,老师要有语言和动作上的暗示,以帮助幼儿熟记。

2.用不同的方式演唱歌曲,激发孩子们学习的兴趣。

如:老师领唱幼儿跟唱;你一句,我一句,并伴有动作。

(四)活动延伸美丽的冬天到了,有活动的延伸是为了在不一样的冬天中,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收获。

教育活动

二:亲身感受活动《走进冬天》

活动目的:

1.通过亲自的参与,让孩子们对冬天有更深刻的认识。

2.在切身感受中,教会孩子们冬天的一些自我保护小知识。

3.通过自我感知,体会冬天的别样美。

活动准备:

1.开展《不一样的冬天》主题活动,激发孩子对冬天的兴趣。

2.讲解一些户外安全知识。

活动过程:

(一)引出活动,激发兴趣出示课件-引导谈话,关于冬天的图片(雪人)老师:什么季节到了?

幼儿:冬天老师:你们是怎么知道的?

(二)带领幼儿,感受冬天老师:你们喜欢冬天吗?

幼儿:喜欢老师:我们去外面看看好吗?

带领孩子在就近的田野或花园中观看冬天的景色,要求孩子们形容冬天。

(三)活动延伸要求孩子们对春天和冬天进行比较,发现其中的差异美。并要求孩子们,对自己认为最美的冬天进行描述。通过这些,可以锻炼孩子们的想象力以及敏锐的观察力,并进一步提高孩子们的语言表述能力。

教育活动

三:动手活动《美丽的雪》

活动目的:

1.通过此活动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

2.让孩子知道有关雪的知识。

活动准备:

1.小铁铲、胡萝卜等。

2.每个幼儿佩戴手套和围巾。

活动过程:

(一)通过对话,引发兴趣老师:你们喜欢雪吗?

幼儿:喜欢。

老师:那我们出去堆雪人吧。

(二)开始活动将孩子们分成几组,每组分配不同的任务,如,雪人头、身子等。分配工具等一些物品,并进行关于雪的形成的知识讲解。在孩子们制作过程中用相机进行记录。

(三)指导完成老师在一旁积极的指导学生,完成各部分的制作。同时对总体的组装进行协助,但各部分的形状由幼儿自由制作,不进行限制。

(四)活动拓展:

相信在这个活动中通过幼儿的亲自制作,一定对动手能力有所提高。活动中可以鼓励幼儿,用雪去制作一些自己想象的事物,增进孩子们的想象力。同时进一步巩固所学,并加强动手能力,激发孩子们对自然的热爱。

教育活动

四:绘画活动《我心目中的冬天》

活动目的1.通过幼儿的手,画出心中的冬天,增进对冬天的热爱。

2.通过绘画,丰富幼儿的想象力。

活动准备:

1.花纸和各种颜色的彩色画笔。

2.关于冬天的美景录像和画。

活动过程:

(一)引出活动,激发兴趣首先,观看准备的录像,自然引导幼儿对冬天的想象。

通过话语自然引出活动内容。

老师:孩子们喜欢冬天吗?

幼儿:喜欢。

老师:用你们手中的画笔,画出心中的冬天好吗?

(二)开始绘画老师可以和幼儿一起绘画,并走动观察孩子的绘画。

(三)讲评阶段在此阶段,老师只针对每个幼儿作品的特点进行表扬,不对画的整体进行比较,不设名次。

(四)活动延伸通过绘画,每个人都描绘出了自己心中最美的冬天。此时,老师可以让幼儿们相互观看画作,并可以鼓励互换作品。这样在互相的交流中,进一步拓展想象力。同时交流的过程中也是一个增进友谊的过程,从小培养孩子友爱。

六、主题思路

阐述比起春天的生机勃勃,冬天有另外一种宁静的美。本主题活动,就是要通过听歌曲激发幼儿对冬天的想象,实际的亲近自然活动增进对冬天的感知与了解。冬天最有趣的事物就是雪了,通过组织与雪有关的活动,使幼儿了解一些冬天的防护小知识,培养合作完成工作的能力,并增进幼儿对冬天的热爱。最后,通过描绘心中的冬天,拓展孩子的想象力,并进一步激发幼儿对冬天的兴趣。

大班冬季主题教案4活动目标

1.了解冬天在户外工作的人,并表达他对他的尊敬。

2.知道冬锻的好处并鼓励幼儿早上起得早,做一个勇敢的孩子。

3.用对称的图案装饰冬天使用的手套。

材料及环境创设

1.要求幼儿观察谁早上起得早。

2.每人一副手大套(将粘画纸剪成手套,两层边用缝纫机缝牢),蜡笔。

3.选择好室外工作人员的观察地点。

4.动画片《不怕冷的大衣》的录像。

5.准备冬天人们冒着严寒工作的照片、图片,布置一个:“不怕冷的人”的展览。

活动流程

感知经验,观察身边早起的人和室外工作的人——激感讨论——表达情感,制作、赠送手套——产生,动画片《不怕冷的大衣》

(一)感知经验、激感

启发谈话:冬天来了,天气好冷,可是有许多人“不怕冷”,坚持早早起,有的还在室外工作。

1.冬天的早上,谁早早起。

(1)讲述家里谁起得早。

老师可以启发提问:①这几天,你在家里看到谁比你起得早?②他们起来做些什么事?

(2)讲述生活周围谁起得早。

①可提问:早上除了爸爸妈妈之外,你还知道谁起得早。可通过幼儿早上的生活环节,启发讲述,如早上点心店的阿姨,送牛奶的工人,幼儿园厨房的阿姨、

清洁工人起得早,为大家做事,真了不起。

②值得注意的是,这里的谈话重在了解那么多早起的人,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舒适和方便,激发幼儿对那些早起的人们的感谢尊敬之情。(谈话中还可穿插些

小故事,及画片)

2.谁是不怕冷的人,冬天工作在寒冷之中。

带幼儿到选定的观察地点,找找冬天里“不怕冷”的人。

(1)讲讲自己在户外的感觉。(很冷、风刮在脸上有点疼……)

(2)看看谁是冬天里不怕冷的人?他们在干些什么?(如十字路口的人民警察,在指挥交通;冬锻的人们。)

(3)尝试和“不怕冷”的人交谈。(事先作好联系)

老师带领幼儿可作简单的采访。

①你们在户外工作几小时?

②天气这么冷,为什么你们“不怕冷”?

在交谈和采访访过程中,老师应激发幼儿产生尊敬的情感。

③回到园内,可引导幼儿看看展览(师生共同收集的画片),还有谁是“不怕冷”的人?

(二)制作手套

启发谈话:天气这么冷,我们给那些“不怕冷”的人做手套吧。

1.观察幼儿带来的手套,注意两只手套对称的图案。

说明

组织观察讨论图案,应从图形、色彩、位置安排(手背装饰、手心不装饰)等方面讨论,为装饰绘制时的技能表现,扫除阻碍。

2.按自己的意愿在纸手套上装饰,注意左右对称。

3.涂上好看的颜色、涂得满、涂得深。

4.将自制的手套戴在手上,拍拍手,玩一玩。

5.谈话:鼓励幼儿将自制的手套赠送给自己觉得最了不起的人。

(三)看动画片

1.启发谈话:你想做个勇敢的不怕冷的人吗?

2.讨论:怎样才能不怕冷?

大班冬季主题教案5主题目标:能了解冬季的特征和人们在冬天的生活以及动植物在冬天的变化。感受冬天的寒冷,探索冬天的奥秘。会自我保护皮肤。能不怕寒冷,克服困难,在活动中逐步形成乐观、勇敢、坚强的意志品质。

活动时间建议 1——2周

活动设计提示

1、本主题围绕冬天展开,除预设的主题外,还可生成许多三级活动。

如冬姑娘、我和冬天一块玩等。

2、早操活动、体育游戏、数学活动、自我保健等将在生活活动中开展。

3、对动植物怎样过冬的观察、操作、阅读、装饰等将在环境创设中开展。

4、本主题还需家长的积极配合,坚持让幼儿冬练,日常观察,自我保健等可在家庭与社区教育中开展。

重点领域

语言 科学 艺术

活动一 北风爷爷

活动目标

1、养成倾听的习惯,感知语言艺术的美。

2、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

3、初步理解故事内容,了解冬季的主要特征。

活动准备

1、选择具有典型冬季刮风的天气进行活动。

2、故事磁带一盒,冬季故事挂图一幅,北风爷爷头饰一个。

活动建议

1、体验感知法:到户外真实感受北风爷爷的到来,从而导入课题。

2、故事讲述法:教师放故事磁带,师幼共同认真倾听。

听后提问:故事的名字?你喜欢北风爷爷吗?为什么?

3、情景展示法:运用挂图,师幼共同讲述故事内容。

进一步了解小河、树林、小鸟及小朋友的变化,风爷爷的好办法。

4、游戏表演法:师幼分别担当角色,进行故事表演。

附:

故事 北风爷爷

冬天到了,北风爷爷呼呼地唱着歌,高高兴兴地出了家门。北风爷爷吹到了小河旁,小河里的水结成了冰。北风爷爷吹到了小树林里,树枝冷得直发抖。北风爷爷去找小鸟玩,小鸟说:“北风爷爷,你吹得我好冷呀,我要回家了,家里可暖和呢。”北风爷爷想找小朋友们玩,小朋友们说:“北风爷爷你太冷了,我们还是去屋子里玩吧。”说完就走进了温暖的房里,还关紧了门窗。

北风爷爷气得直翘胡子,吹到屋子前:“咚咚”地敲着门,他还是想找小朋友们来和他玩。可是,小朋友们把门关得紧紧地说:“北风爷爷,你吹得我们好冷啊,我们不去玩了,我们在屋子里玩。”

北风爷爷想:你们都不出来,我来想个好办法,让你们自己出来。于是,他想了想,说:“呼—呼—,小朋友们!我带来了一件礼物,你们快来看呀!”小朋友们把门打开一看,呀!

1片、2片、3片……好美丽的雪花呀!地上白了,屋顶白了,树枝上也白了。于是,1个、2个、3个……许多小朋友都从屋子里走了出来,和北风爷爷一起高高兴兴地做游戏。北风爷爷大声地说:“呼—呼—,你们真是勇敢的小朋友。”

重点领域

艺术 科学

活动二 雪 花飞

活动目标

1、用自然的声音唱歌,唱出歌曲优美的曲调,注意正确演唱休止符及“依呀呀得儿喂”的唱法。

2、进一步巩固对冬季的认识。

活动准备

1、准备《雪花飞》录音磁带一盘。

2、准备冬季挂图一张(课件)。

活动建议

1、情景导入法:带幼儿到户外观察雪花,讲解雪花对小麦的好处,导入课题。

让幼儿了解歌曲的内容,巩固对冬天的认识。

2、示范演唱法:教师示范性的演唱,幼儿学说歌曲内容,并跟随教师演唱。

3、分段练习法:分组分段跟唱,重点指导幼儿唱好休止符及歌曲中的“依呀呀得儿喂”,表现出活泼的情绪。

提醒幼儿记住歌词。

4、游戏表演法:将幼儿分组进行音乐表演。

5、剪雪花,布置活动区。

附:歌曲 雪花飞

活动三 取暖用具多

重点领域

科学 社会 语言

活动目标

1、关注气候变化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感知取暖用具能给人们带来的温暖。

2、了解随着科技的进步,取暖用具越来越先进,发展幼儿的想象与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1、取暖用具(炉子、电暖气、水暖气、电热毯、空调、火炕、火墙等)图片(课件)。

活动建议

1、谈话导入法:在寒冷的冬天,有什么方法让我们可以感到暖和?

2、图片展示法:你认识这些取暖用具吗?

3、讨论探究法:你家里用的哪种取暖用具?不同取暖用具的优缺点?还有什么取暖用具(炭盆、手炉、暖水袋)?未来我们用什么取暖用具?

重点领域

健康 科学 语言

活动四 小朋友爱锻炼

活动目标

1、增强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体会不怕寒冷,积极锻炼,增强体质的乐趣。

2、了解人们是怎样适应冬天的环境的。

活动准备

1、冬季人们跑步、跳绳、打球、跳舞等晨练的情景图一幅。

2、绳子、毽子、沙包、皮球等体育器械。

活动建议

1、谈话导入法:现在是什么季节?这么寒冷的天气,在室外有什么办法使自己的身体更暖和些?启发幼儿说出锻炼的方法。

2、情景展示法:出示挂图,引导幼儿观察,说一说人们在干什么?他们为什么不怕寒冷?

3、感知体验法:请幼儿到户外原地不动站3分钟,再选一件自己喜欢的器械玩几分钟,说一说前后的感觉。

4、游戏练习法:请幼儿选择不同的器械,运用不同的方式(集体、分组、比赛等)进行体育锻炼。

春天来了教案范文第5篇

关键词:

     “教改”的声音已不新鲜,但“假教改”——披着羊皮的狼、“伪教改”——拉虎皮做大旗的现象在我们视觉之中还大量存在,而“真教改”之路虽然荆棘丛生、步履蹒跚,依然有先行者,更不缺乏践行者,诸如:辽宁凤城中学、山东杜郎口中学、江苏新知学校-------我校虽地处川北僻境,不过一农村初中而已,但在当今势不可挡的“教改”洪流中,亦不忍自处“沉舟”之境而坐视千帆竟发,故先就教于辽宁凤城,再实地考察于山东杜郎口,亦多次调研于附近同类学校,借鉴多家经验,几经审慎评估,秉承“把课堂还给学生”的宗旨,最终决定了“教改”从课堂开始,“课改”以“分组合作·自主探究”的形式为先的思路。

所谓“分组合作·自主探究”,就是把原来教师一直引以为荣的三尺圣洁讲坛淡化,拆除不可逾越的雷池般的讲桌,让教师与学生间保持零距离;然后把学生小组化:即六人一组,两两对坐,按“同组异质·异组同质”(同一个组的水平呈梯次,每一个组的总体水平接近)的原则编排座位,要求两两结对互帮互助;最后小组内根据各组员各方面的表现(包括集体和个人卫生、集队集会就餐就寝和课堂纪律、学习生活状况、社区服务成绩、表演展示才艺、思想道德素质等等)对组员进行民主的综合的评价,而每个学习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参与全班的评价,同时实行周平、月评,学期评相结合的制度以激励每一个小组和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理念上奉行师生平等、学生自主、教师引导、合作探究、联系生活、生成提高等原则,最终落实在“把课堂还给学生”的宗旨上。

作为一个语文老师,身处在这样一个氛围中,和我的同事们一样,时时都在感动着时时都在思考着,人们熟知的哲学范畴:形式是外在的,内容是本质的,但形式与内容和谐统一才是最美的。因此,我也在思考着“分组合作·自主探究”的课堂上语文科的课堂教学,应该怎样在形式和内容上实现和谐统一,经过一年来的思考,我总结为“三导一动模式”或“2·3·4模式”,现简述如下————

一曰“导”前学习,目标为(1)初步感知,(2)夯实基础,(3)整体了解,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操作:

1、 课外预习——基本资讯查找或生字新词的音形义锁定,以完成对课文的初步感知和基础夯实。

2、 课前自习 ——基本内容或基本结构的了解,以完成对课文的整体把握、

二曰“导”中学习,目标为(1)问题呈现,(2)合作探究,(3)活动推进,也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操作:

1、 分解任务——把学习的重点难点作为一个体系,再把它分解为若干相互关联的问题交给学习小组。

2、 活动预设——由学习小组对自己小组所领受的任务进行合作探究,预设活动的方式(可以是课本剧、朗诵、仿写、接龙、知识点串烧等),准备展示。

三曰“导”后学习,目标为(1)展示成果,(2)反馈梯度,(3)点评提升,任然从两个方面进行操作:

1、 自由展示——由学生将预设的活动进行展示,评分类项和标准如下:(1)开场白,1分;(2)参与人数,1分;(3)活动形式,2分;(4)准确度,3分;(5)普通话,1分;(6)点评,2分。

2、 实时点评——根据本课的学习目标和重点难点对各学习小组的展示,由师生进行点评,特别注重准确度和增长点的切合,做到寓教于乐。

四曰动手过关,目标为(1)联系生活,(2)拓展延伸,(3)生成巩固,还是从两个方面进行操作:

1、 拓展延伸——类文选择可以从内容、情感、风格及写作手法等方面入手,注重目的性和问题切入的巧妙性、趣味性及难易度。

2、 生成提高——把课文的内容及需要掌握的要点与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具体生活相结合,设计一些节目,让学生既能走进文本感受经典美,又能融进生活感受现实美,使经验体验和现实体验相得益彰,从而实现生成提升的目的!

这样的课堂,教师只是课堂的组织者、进程的推动者、活动的参与者,真正彻底地把课堂还给了学生(教师的可控时间在10分钟左右),既颠覆了传统的教师高高在上天花乱坠的讲、学生昏昏欲睡欲罢不能的听的“一言堂”和学生被设计好的套子牵做鼻子走的僵化而充满了奴性的教育模式 又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平等、自由、愉快的学习活动,而且学习小组共同解决问题给学生带来的荣耀、责任、自信、快乐是我们从教者用教科书无法教出来的!

当然,如果我们语文教师还是按照先前我们熟悉的方式按部就班地看书、查资料、写教案、上课、布置作业、批改作业这样的流程进行工作,那与工厂里生产线上生产一件产品没什么两样,我们的产品(学生)也没办法去适应当今瞬息万变的社会(这也许就是现在一方面公司找不到合适的人才,而另一方面应届大学生却找不到心仪工作的怪象之因吧)!所以,就像古人向学习作诗者所说“功夫在诗外”一样,语文教师的功底和努力不仅仅在课堂上的表现怎样,更重要的是课前对文本的研读理解和语文教学活动的设置上的合适与巧思!——“功夫”的档次取决于课堂之外的修炼程度。

我们的语文老师,怎能总抱着“听说读写、字词句段、语修逻文”十二字真言、然后重复着小学一二三年级时的音形义、小学五六年级的修辞手法、对比映衬等写作手法和段落大意中心思想的归纳不放,从而欠缺了文人情趣的熏陶和文人情怀的引领。如果这样,那么语文科课堂教学味同嚼蜡绝非怪事,而我们老祖宗关于文学的精髓都被丢在了爪哇国了!如:

       孟春:盼之切——“盼望着,盼望着,春天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仲春:赞之胜——“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季春:惜之浓——“昨夜小楼又东风,古国可堪回首明月中”

       残春:挽之深——“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春天来了教案范文第6篇

关键词: 物理学科 探究模式 思维能力

探究式教学是一种现代化物理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模式的最高目标不是传授多少知识,而是培养多少能力,也就说探究式教学更重视对学生能力素质的培养,可以说,这样一种教学模式是整个教育行业未来发展的趋势和方向。然而,作为一种比较新颖的教学方式,具体实践过程中不可避免会遇到各种问题,无论教师还是学生都会受到很多来自这种新模式的挑战,从理念到实践都会遭遇很多困难。因此,要想在初中物理学科中有效开展这种探究模式,需要在遵循科学原则和方法的基础之上,结合具体实际采取有效探究教学技巧。

一、提出恰当的探究问题

在讲授式教学模式中,教师往往是按照教案设计一步步给学生分析讲解各个知识点的,而在探究模式中,提出探究问题则是开展教学活动的第一步,提出的探究问题是否关键恰当,会直接影响接下来的探究效果。究竟什么样的问题适合用来探究呢?就难度来说,探究的问题必须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让学生既有探究动力又有实现探究目标的可能性;就目的性而言,所提的问题必须与本节课要讲的知识点密切相关,这样才能通过问题探究掌握预定知识目标;就趣味性而言,探究的问题要符合学生的“口味”,能激发起学生学习和思考的兴趣,这样的问题才能更进一步将学生引入探究学习情境中,增强探究效果。例如,在讲“光的传播”时,如果教师按照教材上的内容直接提问:“光源发出的光是怎样传播的?”听到问题以后,学生立刻会翻开课本,轻松将答案翻出来,这样的问题让学生失去进一步探究的动力和兴趣,倘若换一种方式提问:“在空气中,光是沿着直线传播的,但你们知不知道什么样情况下光不是沿着直线传播的?”这个问题显然课本上没有现成的答案,而这种反向思维,很多学生都没有尝试过,学生的探究兴趣就被调动了起来,从而为接下来的探究活动打开了局面。除了教师提出探究问题的方式,如果教师能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提出探究问题,这样获得的效果往往更好。例如,探究“熔化与凝固的条件”时,笔者给学生展示了一幅春天来了,冰冻的河水慢慢解冻,河水顺着冰窟窿缓缓流下的画面,接下来,笔者提示道:“关于这个画面中的冰与水,你们有没有什么问题想要提出来?”在画面和教师的提示下,学生提出了很多问题,而笔者则将学生的问题一一列举,并从中筛选,从而明确了本堂课要探究的主题。由于是学生自己提出的探究问题,在接下来的探究活动中,学生的表现异常积极。

二、引导学生设计有效的探究方案

探究活动中,一般都会以分组形式开展探究活动,因此,要求每个小组围绕探究问题给出一套方案,这也是整个探究活动最为核心的部分,学生能否设计出有效的探究方案对整个探究活动的效果影响重大。事实上,方案的提出有一些原则和方法可用。一般来说,先引导学生从整体上给出大致的思路和方案,接下来,针对局部问题进行比较细微的设计,这样由整体到局部,让学生形成相互联系的知识结构,最后上升到更高的层次实现探究最终目标。另外,学生设计探究方案的时候,教师切忌不可管太多,而要尽量让学生自己发挥,教师只需要从旁引导,给学生留有足够的思维空间,即使学生的方案有问题,也不能直接否认,而可以通过探究方式让学生认识到自己方案的问题,然后改进,只有这样,探究方案设计才有探究价值。例如,设计因为短路而造成电流过大的实验中,笔者就采用了探究实验的方式让学生选择实验器材,设计出图1、2的实验电路图。然而,在显示电流大小的问题上,有学生的方案出现了分歧,他们想要用量程比较大的电流表代替保险丝,对于这样的方案,笔者并没有急着否定,而是让学生分析电流表的特性及具体电路连接状况,经过分析,学生很快认识到了只用电流表的不科学性,从而改进了实验方案。可以说,学生这种“犯错”的过程是非常有价值的探究过程。

三、促进学生有效交流与合作

探究活动中,每个小组给出探究方案以后,接下来要进入的环节就是交流与合作,这个环节在探究活动中是非常重要的,小组内部及小组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是巩固思维成果,获得最终结论的重要步骤。小组内部之间的交流可以进一步完善探究方案,小组之间的交流则可以相互借鉴与学习,帮助学生彼此打开思路。因此,在每个小组探究学习方案出炉以后,教师都要留给学生一定的时间用来交流与合作,交流的形式可以是口头交流,也可以是书面交流,具体形式不必过于拘泥,只要学生之间的信息能够互相传达就可以。在交流过程中,教师要帮助学生抓住关键信息点,对于一些重要内容,教师可以单独提出来让学生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与探究。通过交流与合作,不但可以让学生的思维变得更加开阔,认识变得更加深邃,同时可以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合作协调能力等,对学生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收获。

四、重视最后的反思和应用

很多教师在学生实施交流与合作后,简单地给出一个结论,就结束了本次探究活动,这就会造成探究活动“虎头蛇尾”的尴尬境遇。事实上,探究活动的最后步骤不但要有总结,还要有反思和应用,因为探究活动是一个相对灵活的过程,不同的学生在各自探究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一些问题和不足,在探究结论出炉后,对这些问题和不足进行反思是非常有必要的。同时,应用是我们学习的最终目的,通过应用可以进一步反哺理论认知。因此,得出结论后,一定要重视最后的反思和应用。

总之,探究模式的有效开展需要遵循基本原则,需要用到教学智慧,教师要把握好这些基本原则,恰当运用教学智慧,努力让探究模式发挥应有的功能和价值。

参考文献:

[1]李清.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学的思考[J].科技信息,2012,08.

春天来了教案范文第7篇

正神游太空时,我对面的男人说话了。他问我是不是老师,又问我的身高。我的年龄和爱好。我没精打采地回答,他在小本子上记录着。我打量他的浓眉,它们像两条毛毛虫趴在他的眼睛上,很精神。“我是替哥哥来相亲的,他是另一所学校的老师。他今天要开很重要的家长会,来不了。”

天啦,居然还有这种事,我哭笑不得地看着他。“那你是做什么的?”“汽车修理工,不是白领,是不是?”他笑的样子很憨厚。我也笑了,觉得这一天并不像想象中枯燥。

隔天他就给我打电话了,我呵呵笑:“天啦,打电话你也代劳吗?”对方愣了一下:“林小姐你搞错了,我是杨晨的哥哥杨华,杨晨说我应该给你打个电话。”他们兄弟的声音,那么像!

我和杨华见面了,在学校附近的茶室。杨华看起来比杨晨帅一些,一股书卷气。分手后,我没有回家,而是直接去了学校。他一直把我送到校门前,我问:“你弟弟真是汽车修理工么?”“是啊。怎么了?”“没什么!”

那天以后,我就常常接到杨华的电话了。他的工作很忙。晚上要陪学生上自习,周末要给学生补课。我们的约会经常是虚拟语气:“如果下个礼拜有空,我就请你看电影。”如此这般,不厌其烦。 以周末下班,我远远地看到杨华站在校门前,他终于来实践诺言了。哦,不,不是杨华,是杨晨,他站在校门前冲我笑,身边还有一位面容和蔼的老妇人。“林菲,这是我妈妈。她想见见你。”

拗不过伯母的热情。那天我到杨家吃了饭。伯母很好,伯父很好,杨晨也很好。杨华出差了,我参观了他的寝室,很整洁。没有过多的装饰,书架上都是数学参考书、教案。杨晨的房间恰好相反,有点凌乱,贴满了汽车海报,还有一些仿真车模。那些车模都很贵,我平时只在电视里看过。

“这车门可以打开吗?”我问。“当然。”他笑。他帮我打开车门,转动方向盘:“这是能动的。”我左看右看。羡慕得不得了。他的情绪也很高,眉飞色舞地讲解。他的声音就在我耳边,呼出的气息吹着我的皮肤,热热的。

那夜,杨晨送我回家。雪后的街道很滑,好几次我差点跌倒。杨晨哈哈笑:“你的运动神经真的很不发达!”那天晚上,我失眠了。

我并没有刻意去找杨晨,但,谁让他工作的修理厂就离我的学校不远呢?每次经过那儿,我都会和他打招呼,他见到我也很开心,说他哥哥半个月后就放暑假了。

没有活儿的时候。他会陪我到对面的小饭店吃拉面,我们天南海北地聊天。他的经历很简单,高中毕业没考上大学,念了技校,成绩一直不如哥哥好。他虽然很喜欢修车,但没能念大学依然是他的遗憾。他笑说,那天为了参加相亲,他用刷子刷了很久,才刷掉了手指缝里的污垢。我跟他说起自己平淡的生活,说班里有捣蛋的学生。他说,他可以教我治理坏学生的方法。“有效吗?”我问。他说应该有效,他上学时,班主任就是这样对付他的。我们笑作一团。

我想,相亲的那一天,我是有一点喜欢杨晨的。那天有很多教师参加,却只有一个修理工,而且是这么可爱的一个修理工。

我希望杨华不要回来,永远不要回来,然而我又能怎么办呢?我开始拒绝和杨华约会。一个月后,杨华绐我打电话,闲聊。我问杨晨在哪儿,他说:“去上海了。”“啊?”“那有一所全日制汽车修理专业的高级按师学校,他进修去了。”

时间一天天过去了。一年的时间,足以改变很多。

我没有和杨展联系。妈妈知道了我的这点小心思,她说真荒谬,尽管他念了大学,可还是汽车修理工;尽管他赚的钱比白领多,但他还是个汽车修理工。我想l他从来没有喜欢过我。我对他的那一点点动心,就像刚发芽就遭遇了沙尘暴的种子,缩回了头。

我和杨华并没有矫情地成为好朋友,不是每对互相看不上眼或分了手的男女都会成为好朋友。我并没有遇到合适的男人,继续一个人过着我的生活。

杨华又开始恋爱,谈婚论嫁。不久,我收到了一份喜帖,是杨华亲自送来的。

新娘子很漂亮。我还见到一个长得很像新郎的男子,他没有杨华帅,只差一点点。他是杨晨,那个从上海回来的杨晨。他走过来说:“你好啊。”我给他留了我的新号码。婚礼结束后,他给我打来了电话。

我们一起去看电影,仿佛两个老朋友。他告诉我。他仍然在修理厂上班;我说,很好啊。他说,他已经是那里的小工头了;我说,恭喜你啊。

春天来的时候,我见到了伯母。那是我第二次见到她。她说,去我们家玩好不好?一路上,她和我唠家常。到了家,她将我领进杨晨的小屋,他的小屋里有一点凌乱,依然有那么多的车模。

伯母打开一扇车门,里面有一些小小的宇条:“林菲,和你聊天很有意思。”“林菲,如果我是大学毕业生。我会追你。”“林菲,我在上海很好,你也好吗?”“林菲,我想我有一点喜欢你。”我呆住了。

伯母说,这些字条放在车里很长很长时间了,是她打扫卫生时发现的。她说:“我那个傻儿子喜欢你。已经很久很久了i”

我哭了,我想起自己那个刚萌发就缩回了头的小芽,哭得更凶了。

那天,我一直呆在杨晨的家里。直到杨晨下班,一起吃了很可口的饭菜。杨晨送我回家时,我问他为什么突然去念书了,是不是为了我?我问得那么直接,一点都不害怕失败。爱,让我变得那么勇敢。

他说,是。他终于承认了。

我看着他的眼睛,他浓浓的眉毛。它们像两只毛毛虫趴在他的眼睛上,很精神。我从没有见过那样可爱的毛毛虫。呼啦一下,藏在我心里的爱,一下子开了花。

春天来了教案范文第8篇

师:我们一起来朗诵这首诗。

师:是呀,这神秘的宇宙中藏着多少奥秘啊!这节课就让我们继续走近那一个个星球,学习31课。

师:(出示词语:正名,学生齐读)怎么理解?

师:(出示词语:辐射 强烈的辐射 太阳系 压根儿,学生齐读)“压根儿”是一个儿化音,大家读得很准确,再来一遍。

师: “弹”是一个多音字,谁能用它另外的一个音组一个词呢?

师:(出示词语:不妥,学生齐读)和它意思相反的词语是什么?

师:(出示词语:指鹿为马,学生齐读)什么意思?谁能说说字面的意思?

生:就是牵了一头鹿来却非说是马。

师:文中说的意思是把星星的名字搞错了。谁还记得文中哪些星星的名字被“指鹿为马”了?

师:那作者给这些星星更正成了什么名字?又是怎么更正的呢?大家打开书,请同学分节来读课文。(师让几名学生分节读课文,一名男生读课文时声音小而不够清晰,教师鼓励他再大声读一遍,效果较第一遍有较大改观;一名女生读课文时出错,教师让她再读一遍以加深印象。)

师:这些星球中你最熟悉哪一个呀?

生:地球。

师:它的名字也被“指鹿为马”了,作者把它更正成什么名字?

生:水星。

师:我们世世代代都叫它“地球”,怎么叫“水星”了呢?这是怎么回事呀?大家认真默读第三节,看看地球是什么样的,边读边圈画出重点的词句,并边读边想。(生默读课文,不时圈画。)

生:因为地球叫“地球”应该是“地”多“水”少,可地球却是“水”多“地”少。

师:你从哪里知道的?读出来。

生读课文。

师:谁听出来了,这是怎么回事?谁再用自己的话告诉大家?

师:好,有理有据。既然一句话就能告诉我们“地少,水却很多”,那老师把这句话去掉(教师将“假如把陆地削平,海洋将把全球淹没”删掉),你和原文对比一下看看有什么不同的感受。

生:加上这句,感到水多。

师:那你能读出这句吗?(生读:假如把陆地削平,海洋将把全球淹没。)

师:谁还有不同的理解?

生:如果把这句去掉的话,就没有显示出水特别多。

师:你读出来好吗?这地球上的水真是很多很多。假设把地球上的陆地都削平了,海洋里的水能给整个地球覆盖上2 600米深的水。想象一下到那个时候,我们可都被淹没到水里了。谁能读这句话呀?再让我们感受一番。

师:这只是作者大胆的假想,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句话,感受一下,好吗?

师:看书上地球的这幅图,蓝色的就是海洋,黄色的才是陆地,想想得有多少水呀!把地球叫做水星,绝对不会有错。你也像老师这样在书上标注地球“水多”两个字,然后有感情地读一读这节,行吗?(生自由读课文。)

师:谁愿意读给大家听?带我们一起感受一下地球的水是如此之多。大家要认真听,一会儿对他的朗读进行评价,看看谁会评价(教师指名朗读课文)。从他的朗读中我听出把地球叫做“水星”真的不错。谁能像老师这样评价评价他?

生:声音洪亮。

生:他读得有语气。

师:哪有语气,你听出来了吗?

生:最后一句话。

师:你听得真认真,也很会评价。还有吗?

生:他读得有感情,比如“假如把陆地削平,海洋将把全球淹没”。

师:你会听,也会评价。看来刚才这位同学读得真的挺精彩的,让我们感受到了地球的“水多”。老师也想和你们一起配合着读一读这一节。

师:(引读)我们祖祖辈辈都生活在黄土地上,可是事实证明我们的地球,读——

师:(引读)水多到什么程度,读——

师:(引读)把地球该叫做什么,读——

评析:

我们审视、评析一节语文课可以有两个维度:语文意识、儿童立场。

一、 从“语文意识”的维度值得肯定的方面

1.依据课标要求确定了恰切的学段言语学习目标和教学内容。

这一教学片段注重了识字、词语理解、朗读训练、课文内容初步理解等,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第二学段对于阅读教学的要求。

2.体现了夯实学生语言基础的特点。

例如:(1)正音训练(“压根儿”儿化音的强调);(2)理解词语 “指鹿为马”从字面意思理解到联系上下文理解,符合课程标准关于阅读中“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的要求;(3)语感训练(将原文与改文对比,让学生深入体会地球“地少,水却很多”的特点);(4)朗读训练(落实2011年版语文新课标关于朗读的要求,即“让学生在朗读中通过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其作品的感情态度,学习用恰当的语气语调朗读”,朗读训练有层次、形式多,让学生理解读、想象读、结合感受读并有师生评价读,效果较好)。

如果说小学语文学科姓“语”是对学科“定性”的话,那么,小学语文学科还姓“小”则是对学科的“定位”。

二、 从“儿童立场”的维度值得肯定的方面

新课程改革的基础理念是儿童立场,儿童立场也是现代教育的根本立场。

1.依据学情的特点,较好地引导学生从已知到未知。通过教师的指导、引领和点拨,给学生搭建必要的、合宜的“学习支架”。

2.体现了对每一名学生学习的关注。例如,一名男生开始读课文因声音小而不清楚,教师鼓励他,并让他重读课文,体现了对学困生的真心关注和有效帮助。

三、改进建议

1.阅读教学第一课时,重点在基础层面,特点是教课文,识字、解词、初步理解文意,读准、读通、读顺课文是重点。第二课时重点在理解层面,特点是教阅读,不仅要让学生知道课文写了什么,还要体现为什么这样写。这一教学片段在课时特点体现方面不够明显,有混淆、杂糅阅读第一、二课时之嫌。

2.在让学生想学、乐学方面稍有不足。应积极地用各种方法鼓励学生,通过教师的评价、渲染等努力营造充满情趣、充满活力的语文课堂。

3.建议通过多媒体课件等,根据本学段学生思维认知特点,注重学生想象能力的培养。

案例评析:选手根据提供的教育案例,依据一定的教育理论和经验,或作出评析,或提出具体解决问题的方法、意见等,重在考查选手的分析判断能力。限时6分钟(阅读思考300字的文本案例3分钟,评析3分钟)。

案例:“讲”还是“不讲”?

?笤评析者 鹤岗市教师进修学院 周桂娟

在中学生物教学领域,王春易的“善讲”是出了名的,“讲”使她获得了无数殊荣。

2010年,学校提出“课堂是学生学习的舞台,课堂不是教师展示的地方”, 开展了课堂教与学关系转型的学校行动。

她将变革的方案发给学生,“从下周开始,生物课要变了”。这位向来以讲得精彩而著称的“大师”突然不讲了,“不讲”的王春易到底怎么上课?

…………

这节看似平淡、无常的课,怎么会出现这样热烈的课堂气氛?从来没见过这样师生互动的场面,学生怎么这么自信,这么有想法?更让听课者不解的是,一节课怎么会生成出这么多的问题?而且课堂上所讨论的每一个问题,没有一个是老师提出来的,全都来自学生。

试从“课堂教与学关系的转型”视角对本案例作以评析。

评析: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是学生学习的舞台,他们才是学习的主人、课堂上的主角,而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宰,课堂更不是教师尽情展示的舞台,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把课堂变教师教为学生主动学。案例中的王老师正是认识到了这一点,把自己一度习惯精彩讲解的课堂还给了学生,把“精彩”还给了学生。

教育的本源意思是“引导”,那么教师本真意思就应该是“引导者”。作为引导者,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主地思考问题,主动地探究知识,自觉地总结方法。引导他们,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真正地成为学习的主人。

教师还要成为学生平等的对话者,合作者。教师要从象征权威的高高的讲台上走下来,走到学生中间,创造平等愉悦的学习氛围,以平等的身份与学生交流,尊重他们的个性张扬,倾听他们的心声,只有建立起这种平等的话语权,我们才能感受到热烈的课堂气氛,才能看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场面,才能让一个个问题激活学生的思维,才能呈现一个真正充满生命力的课堂。

当然,我们强调把课堂还给学生,并不是说教师作用可有可无,完全放任给学生,创设一个充满生命力的课堂,更需要教师睿智的预设,适时地点拨。

总之,把教师“教”变为学生“学”,而且变为我要学,我会学,学得快乐,学得得法,为他们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研培叙事:研培叙事是选手讲述典型研培故事。研培故事应是能够体现某一教育教学理念的研培事件,是研培工作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从内容到形式俱佳的典型案例。(限时6分钟。)

为了每一个孩子

?笤哈尔滨市教育研究院 王传贤

有这样一个群体,他们率真自我,引领着一方教育的发展,守望着一批批青年教师从入门走向成熟,他们就是教研员。果乃玉老师就是其中我最敬爱的一位。

2002年,我有幸代表全省参加全国教学大赛。一次试讲结束,老人家看到我疲惫的样子,声音不大,却很清晰地说:“传贤,我们上每一堂课都面对着几十个孩子!你是给他们讲课,可不能就为你的教案呀!”后来,比赛只得了二等奖,我们一行人心情都不好受,但果老师仍笑得很灿烂。有一张合影,我亲昵地搂着老人家,她半开玩笑半是认真地说,她的儿子看到这张照片都嫉妒得很,因为从来没有跟自己的妈妈这样亲密过。教研员之于教师,亦师、亦友、亦亲人!

2009年秋,我参加全国首届语文教师素养大赛,一再邀请老人家到南京给我鼓劲儿出招,老人家婉言拒绝了。赛课要求只讲30分钟,我记得老人家讲给我的话,我是给在场的30个学生上课,而不是展示自我。下课铃响时,预设的内容还有近一半没有完成。但是,我却觉得这才是最真实的课堂,此时,我多希望老人家就在会场,能听我这样教学呀!得知获得特等奖,我第一时间收到老人家的短信:祝贺。后来才知道,比赛的两天半里,果老师竟然发了十余条短信给陪同我参赛的老师,不断地询问赛场的情况,关心着我的比赛……教师成长的背后,是教研员殷殷的牵挂呀!

教研员从事的是面向教师未来、面向教育未来的事业。3年前,临近退休的果老师组织全市一批优秀青年教师一起研究语文教学,把这个活动命名为“小学语文教研论坛”。老人家真心希望我们这些孩子能够静下心来研究学问,能够带动更多的年青人热爱自己从事着的事业,能够推动哈尔滨市的小学语文不断向前发展。

2010年3月的教研论坛,我临时被通知要讲一节课。会议期间,我挨着老人家坐。老人家忽然感慨:“传贤呀,今天是你来收尾喽。”我不禁一愣,继而明白过来,还有两个月,老人家就要退休了,这可能是她作为教研员参加的最后一次教研论坛了。临上课前,老人家听说我为那天的课准备了几乎一夜,看着我疲惫的样子,叮嘱我精神一点。那一刻,我突然有些恍忽,仿佛又回到了当年……那天,我的精神头儿格外足,仿佛根本没有熬夜——我忘记了设计,忘记了听课的老师们,眼中只有那些可爱的孩子。下课了,掌声中,我瞥见了果老师欣慰的目光。果妈妈——我从心底里冒出这个称呼,这不正是我在心里想了这么久的那个称呼吗?

作为教研员,不仅要有实践的研究成果、学术的研究成果,更要有精神的研究成果!果妈妈从事教研工作几十年,著述等身,桃李成蹊,“眼中满是教师,心中唯有教研”,她的这种精神深深感染激励着许多像我一样的青年教师,她用自己的一言一行生动而深刻地诠释了教研员的本质内涵——学高方为教师之师,身正允称教师之范。

如今,我也如果妈妈一般成为了教研员,这种精神一定会伴随我和更多的青年教师走向成熟、走向未来。

今天,我才是学生

?笤海林市教师进修学校 关锡昌

今天是新《课标》培训的第五天,连日来奔波于各个乡镇,我的“铁嗓子”已经快支持不住了,含片成了每天必备品。在颠簸的路上我想:今天就别那么卖力气了,内容删减点儿,时间缩短点儿,语调放低点儿,这样嗓子能好受点儿。

3个小时后,我带着这样的想法走进了培训的会场,时间刚好8点。乡镇老教研员张老师面带微笑,对参加培训的老师说:“今天进修学校的关老师来给我们讲课,平时我们都是老师,今天我们都是学生。文艺委员,起歌!”“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你为什么背上小书包……”看着老师们脸上洋溢着发自内心的微笑,听着那略带深沉的《上学歌》,我分明感受到这些乡村教师的质朴、热情与敬业。在路上产生的那些想法,瞬间没了踪影。

可我刚慷慨激昂地讲了10分钟,就发现下面一位头发花白的老教师举手示意我,我只好停下来,他说:“关老师,我听过你的课,讲得真好!可讲新课标,能不能别总是你说、我们记,换种讲法行吗?”我又是一惊!换种讲法?几天来一直是这样讲的呀!

“关老师,是这样。”又是一位老教师站了起来,“你来之前我们讨论过,我们农村老师理论水平低,年纪又都比较大,记忆力也不好了。这么难得的培训机会,我们真想多学点东西。如果培训方式能够……” 话说到这,他停了下来。

尽管这位老师说得很委婉,但是我明白,这是在给我提要求。虽然感到突然,但想想他们说得也很有道理:几天来的培训,我忙着讲,老师们忙着记,到底能有多少进入老师的头脑中、落实到教学实践中呢?我们常说“以人为本”,今天我就尝试一下。于是我问:“那你们希望我怎么讲呢?”

这一问,会场热闹开了。大家先是鼓掌,接着就开始热烈地讨论起来。让我意想不到的是,他们对要学的内容并不是一无所知。为了更好的学习和理解,老师们早就研读了语文的新课标,他们是带着问题,带着需求来的。我循着这些问题和需要,及时修正了原来预设的培训内容和形式,引导他们在讨论、合作、探究等环节中,一次又一次产生共鸣……

夜幕降临,我坐上了返程的客车,头脑中却不断闪现出培训的场景和那一双双充满期待的眼睛。今天,在他们面前,我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作为研培教师,不仅要有学识,有能力,更应该有爱心、耐心、恒心和全心全意为广大教师服务的真心!我们组织的活动,不论培训,还是教研,都应该时时处处从教师的角度出发,踏踏实实为教师服务。

其实,做好这项工作并不难:只要尊重教师,脚踏实地,以人为本,按需施训!

今天,我才是真正的学生!

——我豁然开朗!

倾心奉献教研 成就幸福人生

(片段)

?笤七台河市茄子河区文教局 蒋少杰

那是2006年的春天,从事教研工作没几个月的我,到富强小学调研听课。课后,学校的领导和英语教师都来到小会议室,准备聆听我的评课。以前我的评课仅仅是与讲课教师单独交流,这次学校领导的参与,让初当教研员的我有些紧张,当时我幼稚地认为,给老师的课多挑些毛病,就能更好地体现出我的教研水平。

于是一开场我就说:很高兴今天来到咱们学校,就这节课而言问题确实很多,比如老师课堂游戏安排过多,教学过程简直就是活动的堆砌……”我挖空心思地挑剔着这节课,不知道说了多长时间,也不知道谈了多少问题,李老师的声音突然打断了我:“我的课真的有这么差吗?您在我课上就没发现任何优点吗?”这时我才注意到,她的脸色十分难看,眼睛发红还有些湿润。这场景着实让我很尴尬,因为听课时只关注了她存在的问题,没有注意到优点,面对她的质问,我无言以对。接着她说:“既然您认为我这节课没有任何可取之处,那请您按照您的思路为这节课重新设计,上一节示范课,让我对您的指导有更深的体会。”给教研员提这样的要求,其实并不过分,可我却很紧张,因为给教师的课挑些问题对我来讲并不难,要是让我上节示范课,当时的我真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