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居民收入调查报告

居民收入调查报告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居民收入调查报告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居民收入调查报告范文第1篇

关键词 最高房价收入比 住宅价格 家庭年收入 测算研究

中图分类号 F293.35

文献标识码 A

本文之前,已有许多权威文章论证了商品房价格与居民收入的相关关系,其结论是两者间呈明显的正向线性关系,即商品房的价格随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而上升。根据相关资料表明,国际认可的比较恰当的房价收入比为3:1~6:1。

无论是国际上还是在国内,房地产界权威人士都承认“房价收入比”是衡量一个国家居住水平的重要指标,对于监测市场运行、制定相关住房政策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然而,我国这一指标的具体数值争议颇多,至今仍然没有一个权威的数值供参考,更无从寻觅一些公认有效的测算方法。本文从中国居民经济状况的实际出发,以城镇居民为分析对象,并根据居民习惯和国家相关的政策提出了一系列假设,对符合我国国情的居民能承受的最高房价收入比进行了大致推算。

推算思路:通过对居民消费状况的实证研究,得出居民能用于购房的年均最大支出,当这一数值能够偿还购房按揭贷款的年还款额时,计算得到的房价收入比即为居民有能力购房的最大房价收入比。

1 模拟消费关系式

笔者通过对历年城镇居民收入和消费支出的研究,发现居民的消费支出各项中存在一定的线性关系(见表1)。

笔者运用SAS数学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一系列的分析和处理,得到YZ与SP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98832,当取自信度为0.05时,与相关系数0.98832相对应的自信误差为0.0001﹤0.05,说明YZ和SP之间的确存在相关性;同理SB与SP,JT与YL,JY与YL,JZ与YL之间也存在一定的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93112、0.99181、0.99654、0.97254,与各相关系数相对应的自信误差分别为0.0003、0.0001、0.0001、0.0001,均小于0.05,检验说明的确线性相关。在此前提下,利用Mathematic软件对数据进行拟合,得到如下关系式:

YZ=-9.746+0.266 SP

SB=-28.026+0.190 SP

JT=-5.746 +1.410 YL

JY= 100.721+1.867 YL

JZ= 95.484+1.403 YL

由于人均消费支出(AXF)可表达为:

AXF=SP+YZ+SB+YL+JT+JY+JZ+σ (σ的加权平均值为190)

于是,AXF可简化成如下形式:

AXF=1.456SP+4.050JZ-43.877(1)

而AXF=ASR×C(2)

其中,C为消费倾向。

2 模拟购房支出关系式

对于购房支出的测算笔者基于以下假设:①测算的对象为平均经济水平的城镇居民,即假定平均经济水平的城镇居民都应该具备通过贷款进行购房消费的经济实力;②城镇居民除了日常正常消费支出外,其余的收入全部用于购房支出,且这项购房支出仅仅勉强支付因购房而向银行申请贷款的每年的本利和;③城镇居民是以目前的稳定收入预算作为购房前提(他们不可能预知未来收入状况),并出于谨慎不愿冒险购买超过当前收入水平支撑能力的房屋;④居民都可以获得银行按揭贷款支持来购房,银行愿意且居民能够承担的比较现实可行的贷款方式为7成20年的按揭贷款,居民采取每年等额还款方式。3成的首付款居民能够通过各种筹资渠道支付,如多年储蓄、出卖旧房、家人资助等;⑤据统计,城镇居民居住支出中有60%用于支付水电气等配套设施,40%用于住宅支出。笔者将这一支出也计算到人均购房支出中。

考虑到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人民生活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居住条件也在不断改善,因此从满足大多数人的居住作为出发点,笔者认为能勉强满足平均居住水平的房价才是合理的房价,能为平均经济水平承担的房价才是合理的房价。这个房价水平包括居民根据自己的经济实力等原因选购的新开发的商品住宅或二手房等情况的平均房价,因此笔者进行如下模拟。

ASR-AXF+0.4×JZ=GF(GF表示人均购房支出)(3)

GF×户均人口数=房价×0.7×年还款比例(4)

利用现行银行住宅贷款利息及贷款年限(7成20年)计算得到这一比例为0.079。

3 推算房价收入比

将上述(1)、(2)、(3)、(4)式整理合并得:

ASR-AXF+0.4×JZ=0.0556×房价/户均人口数

1-C+0.4×C×(1-1.456E)/4.05=0.0556×房价/家庭年收入

最后,房价/家庭年收入=17.978×(1-0.902×C-0.142×C×E)(5)

其中,C为城镇居民消费倾向,E为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

将全国城镇近两年的数据代入(5),可计算出全国城镇平均房价收入比,结果见表2。

4 数据的实证检验

表3数据为武汉市2000年上半年住房需求市场调查报告内容之一。

表4数据为武汉市2002年上半年住房需求市场调查报告内容之一。

该调查数据分别反映了2000年、2002年武汉市年收入不同的家庭拟购房金额的市场需求状况。值得注意的是,该调查数据只不过是武汉市居民有购房意向者的期望数据,与实际数据有一定的差距,但它能真实的反映购房者的购房意愿和实际购房能力,代表了市场的实际需求情况,也应该成为市场定位的方向和目标。由此计算得到的房价收入比与上面推导出的房价收入比基本吻合,略高应是正常的,因为我们推算的房价收入比是以全部住宅的均价作为分子的,包括新开发的商品住宅和二手房交易,而上述调查则是以购买新开发商品住宅作为调查对象的,房价收入比应相对略高。

应该说明的是,笔者引用武汉市的数据并不能证明上述结论的真实性和正确性,只不过是从一个侧面来反映房价收入比的情况,提供一些供参考的数据。武汉市在经济发展方面有其特性,它基本上能够反映全国平均状况或是中等、中等偏下城镇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状况。因此,以武汉市数据作为全国城镇平均状况的参考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对于房价收入比的测算及其应用和意义,笔者补充几点意见:

(1)国际上通行的房价收入比,指一个国家和城市的年平均上市房价与家庭年收入之比,而我国有些地方仅仅用新开发的商品房均价除以家庭年收入。因此这个房价收入比肯定会相应较高,以致得出一些不恰当的结论。以美国为例,美国每年新开发的商品住宅价格也相当高,这样计算出的房价收入比在8:1到11:1,然而美国每年上市的新开发的商品住宅仅为住宅交易的20%,其余80%都是二手房交易,这样就把住宅的均价降下来了,因此美国统计的房价收入比总在3:1~6:1。在本文推算房价收入比的公式时,就是以各类交易的住宅的均价进行计算的。

(2)笔者认为,房价收入比对于不同的区域应该有不同的数值。国家根据各地区数据汇总计算得到的房价收入比,可以监控全国房地产市场的整体运行状况,或同过去房产市场的运行状况进行纵向比较。但这个数据并不能代表各地区的房地产市场状况,尤其是在我国这种区域发展极不平衡的国情下。同理,不同地区也不能采用统一标准,而应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制定恰当的房价收入比。例如2000年,北京与武汉相比,其人均年收入约为武汉的2倍,但住宅均价约为武汉的3倍,因此房价收入比约为武汉的1.5倍。显然用北京的标准来衡量武汉或以武汉的标准来衡量北京都是不恰当的。

参考文献

居民收入调查报告范文第2篇

【关键词】中国收入差距,收入分配 ,税收

一、引言

根据12年5月13日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在京的全国首份《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报告》,截至11年8月,中国内地家庭收入平均值为52087元/年,其中,城镇家庭和农村家庭分别为71546元/年和27606元/年。巨大的收入差距导致了越来越多的社会问题: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加、不平等观念出现、贫富分化。同时,有限的土地资源已经容纳不下巨大的农村劳动力人口,城乡收入差别已经引发大量农村劳动力涌向城市,给城市就业、治安等都造成了不小的压力。这使得发掘影响中国收入差距出现的原因和找出具体解决对策成为了一个重要课题。

二、收入差距现状

(一)城乡收入差距。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长期以来一直存在,并呈现收入差距逐渐扩大的趋势:1992年城镇居民比农村居民收入高61.3%,到2010年高出比例为69.0%,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另一方面,自92年的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及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行发展,居民的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

(二)行业收入差距。不同行业间收入差距巨大,第一产业中各行业收入微薄,处于收入链最底层,金融业和信息技术类等行业工资远高于其他产业,尤其是在2001年进入WTO以后,收入差距扩大更为明显。在企业薪酬管理改革中,基于职位的薪酬加上为激励员工而支出的货币更加拉大了由于职位不同而产生的收入差距。

(三)地区收入差距。统计表明,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地区工资差别在不断扩大,最高和最低衡量的差别倍数,由1985年的2.07倍,已经扩大到2008年的2.69倍以北京和上海为代表的东部发达省市,其工资水平在所有行业均高于以湖北为代表的中部省份和以四川为代表的西部省份,在金融和信息技术类行业,这种差异尤为明显。东部省市,凭借其悠久的发展历史,经济基础较好,并凭借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独占改革开放先机,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30多年来领跑国家经济发展。而中西部省区,因为地理位置相对偏远,无法承接发达国家产业转移,外向型经济发展受阻,整体经济发展较为滞后,发展速度也落后东部。

三、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

(一)国内原因

1、自然条件。自然条件的差异对收入差距有重要影响。我国地域广阔,各地自然环境条件如气候、土地、水源、矿产等存在很大的差别:北方干冷,南方湿热;西部多山地高原,东部多平原盆地;由此造成人口规模、农业商业等方面发展不均衡,导致不同地区居民的收入差距较大。

2、二元结构。我国的经济增长和发展有二元结构组成,一方面农村经济使用传统的落后的生产方式;另一方面城镇启用相对先进的工业生产,发展经济,最终导致起步不统一。并且,为了实现工业化目标,政府实行了一系列向工业倾斜的政策,从农业取得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原始积累,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而在城镇内部,依靠公有经济的持续发展、非公有经济的快速腾飞以及国民经济各个产业不均衡的发展支撑经济总体的增长;农村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则是体现在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实施后农业发展和农村其他副业发展的不均衡中,这与政策的落实程度和自然条件的不同也是息息相关的。

3、经济体制变革

(1)行业性垄断经营:改革开放以来,为了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国家对大型垄断企业政策倾斜,逐渐形成行业垄断性经营。例如,像电力、铁路等大型国有企业,长期得到国家财政拨款的投资支持,形成相对很强的获利能力,同时也存在严格的进入障碍,由此形成了垄断行业与其他行业的收入差距。

(2)制度外收入:由于我国市场经济存在法制不健全和管理不完善的问题,市场内部出现了欺诈和投机行为。大部分制度外收入与灰色收入由于其集中的作用于高收入人群,加剧了收入差距的扩大。

(3)三大产业发展不均衡:产业结构的升级和新经济的迅速崛起对传统产业造成巨大冲击;传统行业由于自身经济增长方式多为粗放的劳动密集型,发展速度较慢,行业工资标准相对较低,与其他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行业差距不断拉大;金融和信息服务业等凭借其高知识量和高附加值在近几十年来迅猛发展,行业发展带动行业工资的高涨。

(3)改革开放: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尽管农业的发展增加了农民的收入,但随着城市工业化与现代化进程飞速进行,城市职工的报酬增加远高于农业收入的增加。就地区之间而言,,东部地区率先发展起来,有较为完善的基础设施、优越的地域条件及一定经济基础,而中、西部地区发展则较为滞后。

4、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分配制度由原来完全的按需分配变成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形式并存的分配政策,让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充分调动一切生产要素的积极性。其中,按生产要素分配加剧了收入差距的扩大。

5、税收政策。我国税收政策不够完善,调节个人收入差距的税种相对单一,没有起到应有的调节作用,“放任”收入差距扩大。

6、其他。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存在不足,对低收入者的补助水平有待提高。在城乡方面,城市居民所享受的各种社会福利政策,导致了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不断扩大。

(二)国际原因。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后,国际贸易增多,行业竞争日渐激烈;知识经济与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大大增加了市场对高科技人才的需求,从而增大了科技工作者与一般劳动者的收入水平差距。

参考文献:

[1]杭行.中国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原因及对策分析[J].复旦学报,2002,(2).

居民收入调查报告范文第3篇

摘要:多年来持续看涨的高房价却使住房这个生活必需品变成了许多人眼中可望而不可及的奢侈品,房价问题已成为到人们日益关注的话题,而且房地产业的发展也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国家政府为此也采取了积极的措施来控制房价。为了了解目前郑州市房地产市场的供求状况和消费者的需求定位,我们于2011年6月8日-9日针对郑州市房地产消费者展开调查,以问卷调查的形式并采用全面普查与重点调查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来具体分析郑州市房地产消费者市场的情况。

一.调查背景及目的

近些年来,出现全国性的房地产过热现象,房地产的价格不断攀升。国家政府对此事高度重视,2002年以来针对房地产过热、房价过高现象,出台了一系的宏观调控政策,希望有效的抑制房价的上涨,特别是近期新国八条的出台进一步显示了国家在调控房价上的坚定决心,以此我们此次针对郑州市本地区的房地产需求现状、消费者的居住现状及购房定位情况所进行问卷调查,便是根据房地产开发经营与管理这门课理论知识的学习,为了加强对学科的理解和方法的应用,从而对该地区的房地产现状有更深入的了解。

二.调查方法

通过采取问卷调查的方法,对郑州市居民进行随机调查问答,调查对象年龄在20-60岁之间,共发放调查问卷40份,获取调查结

果后采用Excel表对数据进行录入和处理,并经过严格的复核,以图表形式具体反映出目前郑州房地产市场方面的情况。 三.调查结果 1.居住条件分析

我们可以看出,在消费者的居住条件中,出租房和商品房所占比

例较大,均占40%;其次是福利房占14%,然后为经济适用房占6%。由此我们可以得出,郑州市消费者居住条件以出租房和自购商品房为主,而经济适用房较少,从而说明郑州市住房保障体系不完善,有待进一步加强。

2.家庭收入分析

从以上数据我们可以看出,郑州市消费者家庭月总收入主要集中到2000-4000元范围内,占到被调查者的50%;其次是4000-6000元范围,占到23.53%;排到第三位的是2000元以下,占17.65%;而6000-8000元以及8000元以上的消费者比例甚小。由此我们可以得出郑州市消费者家庭月总收入水平仍然偏低,故消费者购房需求不旺,也即居民收入水平与购房能力有直接的关系,因此在进行房地产开发定价时务必要考虑消费者实际家庭收入水平。 3.

住房面积分析

从以上数据我们可以看出,在消费者的住房面积中,80-100平方米所占比例较大,为54%;100-130平方米占17%;50-80平方米占14%;50平方米的为9%;130平方米占6%。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消费者对住房面积的要求主要为80-100平方米,开发商在设计住宅面积时,应把重心放在该面积范围内。 4.居民信息获得途径

从以上数据我们可以看出,消费者获得房地产信息的途径有报纸、朋友/亲人传播、户外广告、电视、中介机构、网络、专业杂志、房展会、其他,各占比例依次为63%、51%、49%、34%、34%、17%、11%、11%、11%。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开发商在进行宣传时可以着重利用报纸和户外广告,并且要注重服务水平和房产质量,使该房产在消费者的人际关系网中得到大力推广。 5.居民购房计划分析

从以上数据我们可以看出,消费者计划在3-5年内购房的占

40%;5年的占28.57%;2年的占25.71%;一年和半年的均为2.86%。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大多数消费者的购买能力和购买积极性不高,开发商应提高消费者的购买积极性。 6.居民购房目的分析

以上数据我们可以看出,消费者的购房目的84%为自住;10%为

出租;6 %为升值转卖。由此我们可以得出,大多数消费者购房是为自己和家人居住,靠出租和转卖等投资手段来获取利润所占比例较小。

7.居民能承受房价分析 .

由以上数据我们可以很明显的看出,19%的人能接受3000元/平米一下,54%的人能接受3000-5000元/平米,19%的人能接受5000-8000元/平米,7%的人能接受8000-10000元/平米,2%的人能接受10000元/平米以上。由此可见绝大多数人还是中等收入水平,能接受的房价还是在5000元/平米一下,而现实房价由于各种原因一直居高不下,让普通居民无法接受。 8.居民购房面积分析

从以上数据我们可以看出,消费者对房屋面积的要求大多数为80-100m3,占45.71%;100-130 m3占28.57%;130 m3 占20%;50-80m3占5.71%;50 m3为0。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大多数消费者对房屋面积的要求为80-100m3,开发商在设计房屋时应适当增大该类房屋的数量。

9.居民购房付款方式分析

选择分期付款方式的购房者占63%,选择银行付款的购房者占20%,选择一次性付清的购房者占17%,选择公积金贷款的购房者占3%。

10.居民对购房配套设施的要求分析

从以上数据我们可以看出,消费者购房时最关注的生活配套设施是学校教育资源、超市及菜场,各占到被调查者的69%;其次是医疗卫生设施和绿地广场,各占到66%;排到第三位的是休闲场所,占51%;然后依次是商业步行街,占23%;餐饮场所和停车场占8%。由此我们可以得出,学校教育资源、超市及菜场是消费者最注重的生活配套设施,开发商在开发一定要注意地段的选择。

11.居民对建筑风格要求的分析

从调查分析看,选择欧式风格的购房者的比例占33.33%,选择现代简洁式风格的购房者的比例占25%,选择中西结合购房者的比例占22.22%,选择中式风格的购房者的比例将近占20%。

12.居民对未来两年郑州房价的分析

从以上数据我们可以看出,对于未来两年郑州市的房价来说,认为有上涨可能性的占到多数,为37%,认为变化不大的占到了31%,不好说的占到20%,认为可能会下跌的占到了11%。 13.开发商与购房者矛盾分析

从以上数据我们可以看出,开发商与购房者的主要矛盾是开发商定价过高,占40%;其次是面积缩水,占22%;开发商的诚信问题占17%;质量缩水占16%;合同不平等占5%。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开发商缓解与购房者矛盾的最直接手段是降低房价,并且还要提高房屋质量和开发商的诚信。

三、问题和建议

就目前居民的住房条件来看,居民家庭月收入水平低,住房面积小是当前主要存在的问题;对于未来有购房计划的居民来说,大多数人只会为家人居住而购房,很少的人会拥有多余的资金来进行房地产的投资,而且所能接受的房价在5000/平米以下的居多,大家未来的购房需要也在100平米左右,满足家庭居住即可;针对郑州市未来几年的房价水平,多数认为会有上涨空间,但仍有部分人反映,如果房价继续上涨,居民无法支付房款,房价或许有下降的可能。从长远来看,如果越来越多的人买不起房子,甚至租不起房子。

加快经济建设,政府制定惠民政策,提高居民收入水平,这是解决房价问题的关键;国家要采用宏观调控手段,加大调控力度,稳定房价;政府要制定相关法律法规,约束开发商行为,提高房屋质量,

增加保障房和经济适用房的数量,保证低收入居民的住房需求。

房地产市场调查报告优秀范文篇【二】

两港一城建设热潮和城市化进程加快促进了我区房地产市场的蓬勃发展。目前房地产业在我区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房地产业直接税收占到总税收的15%左右,相关税收占到总税收的30%;如果加上契税收入,则占到36%。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房地产业对税收的支柱作用会更加明显。

近期,中央和市陆续出台了针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政策,对于受外部环境影响较敏感的房地产业来说,政策的调整无疑会影响房地产市场的发展。认清我区房地产市场现状,客观分析政策对房地产走势的影响,从而研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对保持我区房地产市场的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我区房地产市场发展现状

今年1-6月,我区房地产业实现税收5亿元,同比增长85%;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37.3亿元,其中住宅投资完成23亿元;商品房施工面积489.9万平方米,销售100万平方米。今年以来,我区房地产业发展呈现以下特点:

1、房产投资保持较高增速

我区近年的大开发大建设态势和房地产市场的走热使得房产开发商对我区房地产市场前景纷纷看好。今年上半年我区房地产开发仍延续了去年以来的较快增长势头,1-6月,房地产开发平均增速为42.2%,具体走势见图一。其中,住宅建设在房地产开发投资中的地位突出,占到房地产开发全部投资的62%;商业营业用房今年开发增速也持续走高,2-6月累计增速分别为:2.6%、15.2%、84.5%、79.1%、1.9倍;办公楼开发投资也保持了10倍以上的增速。

2、房产销售势头回落明显

今年我区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额的同比增速均呈逐月下降趋势,2-6月的增速走势见图二:

从商品房预售情况来看,回落趋势明显。1-6月全区预售3940套,总面积50.6万平方米;预售套数和面积数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降低了15.5%和15.4%。出于对宏观政策的观望心态,3月份我区商品房预售出现了一次明显下降,4月份仅售出474套,总面积6.5万平方米,与3月份相比均下降了44.3%。5月、6月继续维持了较低的预售水平,每月预售385套,总面积5万平方米左右。

3、房产平均价格持续走高

虽然今年年初开始,中央及市频频出台调控房地产市场的有关政策,但年后,房地产市场已进入快速上涨的新一轮行情,由于土地的稀缺性、百姓改善住房的实际需求支撑以及跟涨不跟跌的投资心理等因素影响,我区房价也呈持续走高的态势。

自年开始,我区房地产价格以年均20%以上的速度快速提升,房价在、、年分别同比上涨20.5%、30%和42%。目前,我区新建商品房均价已达5590元每平方米,同比上升20%;存量房均价已达5000元每平方米,同比上升47%。

二、近期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对我区房地产市场发展的影响

由于房地产价格持续上涨,房地产市场投机成份严重,中央将防范房地产风险作为今年宏观调控的重点,市也出台了多项有关政策,加强对房地产业的调控。中央和市的政策主要通过以下几方面来调控房市:

中央:

居民收入调查报告范文第4篇

*不论从收入、储蓄还是教育、信息技术利用方面

全球著名的民意调查机构――美国盖洛普公司近日陆续了第四次大型中国调查的结果。

此番在2004年底完成的调查,秉承以前的调查思路,同样将调查议题放在中国市场、中国人的生活标准和生活质量等方面,但时间跨度更广,力图展示过去十年来中国发生的巨变。“我们感兴趣的是中国到底取得了多大的经济增长。”本次调查的负责人、盖洛普公司国际局主管博克侯德(RichardBurkholder)说。

盖洛普曾在1994年、1997年及1999年进行了三次覆盖中国全境的大型调查,旨在把握中国经济发展情况及人们生活方式方面的变化。

博克侯德称,此次调查的样本可以代表整个中国大陆的人口。根据概率抽样的方法,接受调查者共3597人,他们分布在22个省、3个直辖市和5个自治区;调查是面对面在受访者家中完成的,每个一般长约1小时。“(尽管)成本很高昂,但这是取得可靠数据的保证。”博克侯德认为调查的效果很好,因为“被访中国人非常乐意合作”。

盖洛普公布的中国调查报告已有30多份,所涉题材相当广泛,如“信用卡使用情况”、“劳工素质”、“汽车市场”等;其关注的重点,则是中国日益扩大的城乡差距,以及在此背景下城乡结构的进一步分化。博克侯德告诉《财经》:“此番调查最触动我的,是现在有了‘三个中国’,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城市和农村‘两个中国’。”

“第三中国”:未来发展之重

盖洛普先前的调查一般聚焦于“两个中国”――一个是“城市中国”,那里财富和机遇都在急剧增长,最大的几个城市尤其如此;另一个是“乡村中国”,那里尽管出现了一些积极的变化,但经济状况还很落后,个人发展机遇相当有限,在很多方面都与“城市中国”形成鲜明的对照。

北京和上海已形成“城市中国”的双子星座。作为中国最大的两个城市,上海和北京的城市人口分别为1084万和774万,远远将许多国际大都市抛在后面。

然而,居住在上海或北京的人口只占中国人口的1.4%。仅有3.8%的中国人口居住在中国最大的十个城市――上海、北京、广州、重庆、天津、沈阳、武汉、南京、成都和西安。

那么,约90%的中国城市人口居住在哪里呢?盖洛普的调查报告回答,他们居住在“第三个中国”――即中国前十个最大城市之外的其他城市。这些城市不但外国人不尽知晓,甚至有些中国人也未必熟悉。

尽管中国大部分人口居住在农村,但人口超过100万的城市已经有45个,每个城市的人口都比美国底特律的人口多。美国人口超过100万的城市数量只有九个。另外,中国还有181个总人口超过100万的城市群,比如黑龙江的齐齐哈尔(143万)、江苏的南通(129万)、山东的莱芜(123万)等。

盖洛普的调查显示,“第三个中国”将成为中国未来增长的重要之地。20多年前,中国开始大力引进外资,尤其是在沿海一带设立了五个经济特区,其产生的效果是巨大的,引致了中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进出口贸易。接踵而来的是中国的农民工大规模涌向大城市,因为那里有比农村高得多的收入。

出口主导的发展模式虽则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但无论从地理还是从政治方面,这种发展都是非持续性的。当这些地区的人口迅速膨胀的时候,资源也在不断消耗。与此同时,地区之间的差异也日益明显。在这种背景下,中国发展的重点开始转向内陆和“二流城市”。

城乡差距较十年前更加严重

盖洛普调查显示,“第三中国”的平均家庭收入和家庭积蓄分别是农村的3倍和5倍,但这两项数据均只相当于前十大城市的三分之二。同农村一样,“第三中国”在个人理财方面也存在不小的压力。他们每年的家庭收入平均为23100元,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4700元),但日常家庭开支每年平均高达26225元。

尽管还不够富裕,但“第三中国”已发展成为中国产品购买的主力军。不少企业家和投资者往往忽视这一点,将销售重点依然放在大城市。盖洛普调查了一些产品的拥有模式。像手机、彩电、人寿保险这一类物品(服务),“第三中国”居民的拥有率和前十大城市的居民不相上下;在计算机、微波炉、声像机等方面,其拥有率则在前十大城市和农村的正中间。

中国自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以来,GDP平均增长率为9.4%;然而,并非所有家庭能从全国的高速经济增长中受益。盖洛普的调查表明,中国当前的城乡差距比之十年前更加严重。

城乡差距体现多个方面,盖洛普的调查集中展示了四个方面,即收入差距、储蓄差距、教育差距和信息技术利用方面的差距。前两者反映了城乡差距的切实现状,后两者在一定程度上关系到城乡差距在今后的十来年是否会继续扩大。

――中国最大三个城市的平均家庭年收入已扩大至农村的5倍。中国年均家庭收入从1994年的5960元增长到了2004年的14700元,但增长的绝大部分是城市居民收入增长带来的。过去十年间,中国农村年均家庭收入从1994年的4900元上升到了2004年的8200元,城市则从1994年的9380元急剧上升到了2004年的24400元。1997年,中国最大的三个城市(上海、北京和广州)的年均家庭收入是农村的3倍。这一鸿沟在之后几年进一步扩大:1999年成了4倍;2004年更变成5倍。

由于农村居民并没有像城市居民那样享受到经济发展的好处,他们对年均家庭收入的水平普遍表示不满,城市居民同样也不是很满意。五分之三的农村居民对其年均收入水平表示“有些不满意”或者“非常不满意”,城市居民中有55%的人表达了一定程度的不满。

缩小教育鸿沟寄望下一代

――城市居民的家庭储蓄也扩大至农村居民的5倍。盖洛普的调查显示:1994年到2004年十年间,中国的年均家庭收入增长了147%,同期的年均家庭储蓄增长了67%。

但是,全国积蓄的增长几乎全由城市居民拉动。过去十年,城市家庭的总积蓄上升了124%,从1994年的10647元上升到23900元;农村家庭的储蓄同期却略呈下降趋势,从1994年的5431元下降到2004年4400元。在1994年,城市居民的家庭储蓄平均数是农村居民的约2倍,1999年超过3倍,到2004年,已经扩大到5倍以上。

这一储蓄模式和城乡居民的收入模式基本一致:城市居民十年间的年均收入在急剧增长,农村居民十年来其收入几乎是原地踏步。

盖洛普调查还发现,68%的被采访者对储蓄数量“有些不满意”或“非常不满意”。在农村,不满意的人数高达73%。

――缩小城乡间教育鸿沟的希望只能寄望中国的下一代。根据盖洛普的调查,全国范围内36%的成年被采访者表示他们的教育止于小学;在农村,几乎一半的成年人(48%)的教育水平止于小学,相比之下,前十大城市只有9%的人教育止于小学。全国范围内有34%的成年受访者说他们的教育止于初中毕业,另有20%的人读完了高中;11%的人报告说他们上了大学或者职业学院,但城乡差距悬殊:农村仅有1%的人接受了高等或职业教育,而在前十大城市中,这个数据是31%。

盖洛普的调查还显示,全国范围只有8%的被采访者说“非常满意”自己所受到的教育,另有35%表示“比较满意”,32%的人表示“不太满意”,23%“非常不满意”。农村居民由于接受教育的机会较少,只有39%的人对自身所受的教育表示“满意”或“比较满意”;城市居民略高一些,为49%。

另一方面,今天的孩子比之他们的父辈,有更多的机会接受更好的教育。大约65%的家长对他们的孩子所受的教育表示满意,不满意的只有31%;即便在农村,也有61%的家长对子女教育表示满意,城市家长的满意度则为72%。

居民收入调查报告范文第5篇

保险及各保险相关概念在人们头脑中形成的反映,包括人们关于保险的感觉、思维等认知的总和,即为保险意识。自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我国保险业发展已经取得一定的成绩,走在稳步前进的道路上,来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官网上的数据显示,2015年全国保险公司保费数值达到24282.50亿元,较2014年的20234.80亿元增长4047.7亿元,较2013年的17222.24亿元增长7060.26亿元,[1]保险业务也在逐渐向欠发达地区偏移。

云南省镇雄县是一个国家级贫困县,对这里的居民保险意识进行调查研究,不仅对于当地的保险现状及发展具有一定的调查研究意义,还将会为以后的一些类似研究带来一定参考价值。此外,我国保险业的发展不应该仅局限于一、二线发达城市,针对类似于镇雄县这样的小县城,分析当地居民保险意识现状对于找出经济问题,提出解决思路及合理的建议,传播保险知识,因地制宜地建立起完善的偏远贫困地区社会保障制度,这对于减小地区差异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云南省镇雄县居民保险意识的调查分析

镇雄县农业人口占比80%以上,人均耕地仅有0.79亩,超负荷的人口与突出的人地矛盾严重制约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同时,粗放的发展方式与不合理的经济结构越加导致镇雄县经济发展水平低下。若要实现镇雄县的经济发展,保险业的发展当仁不让。笔者发现,国内外对保险的研究涉及方方面面,学者们有许多关于居民保险意识研究意义的文章,概括来说,保险意识的提高对保险事业的发展有积极作用。而意识即为人的感知与反映,所以笔者选用问卷调查的方法,由镇雄县户籍居民依据自身感受做出解答,再进行分析得出相结论。

调查对象及调查方法

本次对镇雄县居民保险意识的调查对象为户籍在镇雄县的民众,采用的调查方法主要为问卷调查法;论文写作期间查阅整理相关文献作为理论依据为文献研究法;期间有一定访谈所得资料加以佐证,通过理论基础和问卷调查的结果相互联系使研究结果更具有科学性。

调查问卷的主要内容设计

(1)调查问卷的设计。本次调查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获得,问卷大体分为以下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居民基本身份信息,包括户口、年龄、文化程度、年收入,均为单选题作答形式;第二部分为居民对保险的相关认识,包括对现行社保的印象、选择的保险品种、对保险的看法等问题,由问卷填写者依据自身情况作答;第三部分为 “保险在生活”,主要是调查居民接触保险的机会、购买保险的渠道、对保险行业的看法等。

(2)问卷发放方式的说明。由于地域限制等诸多不便因素,问卷通过网络调查形式进行发放,渠道为镇雄人群聚集的各QQ群、微信群,笔者在本人所在地发送一定数量问卷进行回收,为方便问卷星网站调查而将回收问卷输入一同归纳分析。理论上所收集的数据是完整有效的。调查问卷最终共回收226份有效问卷,其中城镇户口居民74人,农村户口居民152人。

问卷调查结果统计及分析

(1)分析方法。利用专业在线问卷调查平台问卷星进行回收分析,其提供结果统计图能够形象可靠地展现调查结果。统计之前作者已经对问卷进行过审核,对其中两份不合格样本做了删除处理。

(2)样本描述、统计及分析。

①居民基本信息。

第一,受调查者年龄情况:集中分布于18-29岁,占了总人数的72.12%;其次29-39岁的受调查者与39-49岁的被访人数相当,皆为11.95%;49岁以上的受调查者仅占3.98%。

第二,受调查者文化程度:受调查者学历集中于本科程度,占比65.04%;此外研究生及以上学历人数最少,只有6人;而初、高中学历程度的人数占比达三成。

第三,受调查者年总收入情况:表现为低收入人群比较集中,年收入2万以下的居民占比34.07%,2-4万收入居民达到27.43%,二者即占了总参与调查人数的一半以上,收入反映出的居民经济情况不容乐观。

② 居民保险意识影响因素分析。

第一,收入角度分析。大体上,农村与城镇居民各方面情况相差不大,主要的差异表现在家庭年总收入方面有差距。农村户口居民收入低于2万元的比例为41.45%,2-4万元的比例为29.61%,两者相加已达71.06%,农村居民低收入人群多,经济情况较城镇户口居民更为严峻。但不管城镇居民还是农村居民,大部分的人都只愿意用不超过收入的10%来购买保险,甚至于只愿意用低于10%收入购买保险的城镇居民比农村居民更多一些。总体上看,任何一个收入阶段的受调查者都是没有主动了解保险的人的比例大于主动了解的人,调查结果显示出主动了解保险比例最多的人为收入范围在4-7万元之间,与购买保险比例最多的人相符;通过比较分析我们得到,并不是收入越高的人就会更容易购买保险,而保险意识的强弱也是不与收入多少构成正方向性关系的。

第二,年龄角度分析。不管什么年龄层的受调查者都比较倾向于社保养老,侧面反映了社会保障制度已经逐渐进入居民生活并渐渐为居民接受;受镇雄县地区经济发展制约,基础设施养老院、养老中心是近些年来才慢慢进入居民视野的,因此居民选择度普遍不太高;选择“养儿防老”的养老方式的比例基本随着年龄的减小而变小。

第三, 学历角度分析。保险性质:学历越高的人理解的保险意义越接近保险性质,其中,选择其他选项、对保险有自己理解的人群为高中学历以下,查看问卷填写答案为“为了自己心安”,说明这类居民实际上对保险的理解还不够明晰;而直接选择“类似赌博性质的经营”及将保险看作“一种投资工具”的人对保险的理解明显有误。

保险形势预测观点:随着学历程度的降低,认为保险未来“没有可能”成为人们生活的必需品的比例越高,因此笔者认为学历越低的人对保险的认识越是存在偏差,但是此类人占的比例较少;而通过对几位身边选择“已是生活必需品”和“就在不远的将来可以成为生活必需品”的受调查者访谈得知,他们皆是觉得社会保障制度已经或者基本建立完善且差不多能够满足自身需求,因此选择此选项;但是问卷调查结果中显示绝大部分人虽然认为保险有可能成为生活必需品,却还需要一段较长时间,因此保险的推广宣传任重而道远。

理财想法: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受调查者正在理财的比例超过三成为最高,说明学历越高的人对财产的理解及支配处理更为理性;而四成的初中及以下学历的受调查者没有理财的想法并认为“钱够用就成”,这种及时行乐的态度不能说是不好,但若是突生变故也许就难以支撑生活了。

理财方式:结果显示,抛开比例居高的银行储蓄、购买不动产等增值这类传统、比较安全的理财方式不谈,学历越高的人对保险理财接纳度越高。

由以上综合得出结论,收入、年龄都不是影响居民保险意识的主要因素。概括来说,学历越高的人,接触保险的机会越多,了解的保险越接近保险本质,并且越能理解保险的知识及其存在价值,越能接受保险。

云南省镇雄县居民保险意识不足的原因分析

劣势区位决定居民收入不高

镇雄县位处云贵高原北部斜坡地带,境内山峦起伏,沟壑纵横,全县无坝区,只有半山区、山区和高寒山区。[2]辖区基础设施条件差,公路路面窄、质量差,交通状况常常发生晴通雨阻的现象,不便的交通吸引不了外面的投资,当地仍旧是以传统农业生产为主的小农经济,农业生产结构低、受自然因素影响大、收益低,居民收入自然不高。

居民受教育情况

镇雄县经济发展极度落后,即使现今国家已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但是出于家庭经济差和根深蒂固的“读书无用论”思想的影响,相当一部分学生甚至来不及上完初中课程,就或自愿或无奈地出门打工了;另外还有许多家庭重男轻女思想严重,认为“养女儿都是为别人家养的”,如果要上学,从高中开始每年都是一大笔开支,因此很多女生得不到应有的受教育权。普遍来讲,镇雄县的居民,尤其是农村居民受教育程度是不高的。前面调查结果显示受教育程度愈高则愈能接受保险知识,加上相对闭塞的环境造成镇雄县居民获取外界新信息有一定时滞效应,外界百姓尚未完全接受保险知识,更何况镇雄县这个普遍教育程度不高的小地方居民,更没有强烈的保险意识。

经济体系发育不完善

作为比较出名的国家级贫困县,镇雄县目前贫困人口为28万,不发达的交通使镇雄县与许多优质投资无缘,即使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但是产业发展单一、粗犷,人力资源虽丰富但质量不高,镇雄县处于想要发展却难以发展的困境之中。另一方面,镇雄县农村面积广、农村人口众多,农村却只有信用社独大,且信用社也在逐渐向县城、集镇收缩集中,正常情况下镇雄县的金融机构成本高、风险大却收益低;风险与收益的严重不匹配以及信用社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目的,导致资金偏向流往城市,不能有效改善农业、农村的经济发展,这种经济环境下居住的居民保险意识自然不会很高。

保险知识宣传不到位

我国保险业本就起步晚、发展慢,行业规则不是很完善的情况下培养的保险营销人才大多不算合格,尤其像是镇雄县这样的小城市,能够接触保险知识的机会本就极少,好不容易有保险营销人员推销保险产品获取知识,但是由于各保险营销人员或许自身保险知识都不过硬,向民众宣传时候难免出差错,加上业绩压力,或者浮夸或者以虚假宣传造成公众对保险的一度不信任。公众本就对保险知识了解有限,加之不成章法的宣传手段造成一定的逆反心理及反感情绪,公众保险意识便普遍薄弱。

提高云南省镇雄县居民保险意识的对策建议

发展区域经济,提高居民收入水平

近些年来,镇雄县已经不断深化改革开发力度,努力优化投资环境,积极吸引各大企业如华电、东源等进行投资,基本形成了氛围浓厚的大开发开放环境。此外,政府还应该关注其他中小企业发展,使之保持活力,促进经济健康蓬勃发展;在中央高度重视、逐年加大强农惠农政策的政策机遇下,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推进城镇建设及地区产业转换步伐,充分开发优势资源,为新型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添一份力,推动镇雄县社会经济实现跨越发展,提高居民生活水平。

加大面向镇雄县居民关于保险的宣传力度

小城居民对保险的认识更低一点,因此除了保险公司之外,政府及相关机构以自身相对保险公司强烈的公信力,可以协同帮助保险知识的宣传工作,比如通过各级乡镇村委会协助扩大宣传。此外,可以利用当地社会保障制度建设过程中的经验反馈到如今保险宣传工作中恚使保险逐渐渗入居民生产生活之中,让居民对保险的感受更加亲切,有朝一日能够视之为生活必需品。

保险公司应制定因地制宜的保险产品及营销策略

在提高居民保险意识的社会责任上,由于保险公司经营上具有特殊性,其特殊性便决定其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性;与此同时,伴随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民众对保险公司有关社会责任方面的期待也日益高涨。所以保险公司也应该主动发展自己,结合区域情况,因地制宜地制定可以适应市场需求的保险产品。同时,在类似镇雄县这样的小地方,营销策略也应该符合本地需要,具有适应此地的地方特色。这就需要保险公司更加注重自身人才的储备和培养,加快加强服务机构建设,提高管理水平及层次。

健全保险业法律法规,加强行业监管

造成公众不信任保险这种情况的各种保险宣传乱象即反映出保险业监管的缺失、法律法规的不够完善等问题。对比国外保险制度,要建立起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性质及当代国情的社会保障制度,应该吸取前面发展应有的经验,循序渐进,在考虑到区域差异的情况下,进一步做好经验推广,加快社会保障制度的法制化进程,逐渐建立健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保险法律体系,加强保险行业监管,让之前的失误不再发生。

参考文献

[1]陈滔,完颜瑞云.中国少数民族地区保险业发展的现状探析――以民族和宗教因素为视角[J].保险研究,2009(12):32-39.

[2]T学兰.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镇雄县统筹城乡发展思考[J].党的生活,2012(6):48-49.

[3]郝臣,王旭,王励翔.我国保险公司社会责任状况研究――基于保险公司社会责任报告的分析[J].保险研究,2015(5):92-100.

[4]李光.少数民族地区金融支持政策探讨[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1(2):61-64.

[5]刘坤坤,万金,黄毅.居民人身保险消费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粤东四市人身保险消费行为调查[J].保险研究,2012(8):54-59.

[6]覃双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以云南省为例[J].社会科学家,2013(11):72-75.

[7]唐新民,王庆玲. 云南省构建特困民族社会保障制度的特殊视角[J].云南社会科学,2006(4):97-101.

[8]王志鹏,周卉,陈青鹤.浅析德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对我国的启示[J].社会科学家,2015(3):48-52.

[9]谢冰,黄瑞芹. 民族地区新农保参保者缴费水平问题研究――基于湖南、贵州部分民族地区的调查[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33(6):106-110.

[10]谢和均,王定俭.少数民族地区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模式选择――来自云南省的实证研究[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1(5):136-139.

[11]杨泽云,苏艳芝,邢秀芹.北京市市民保险意识调查报告与分析[J].海南金融,2010(3):54-57.

[12]赵燕妮,郭金龙.我国寿险产品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保险市场,2014(3):63-65.

[13]朱弘,李硕,崔瑛,余佳祥. 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养老保险现状与对策探析――基于对普洱市农村养老保险调查[J].中国市场,2012(22):54-55.

[14]祝仲坤,聂文广,陶建平. 中国农业保险区域差异的变动及成因解释――基于Shapley值分解方法[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15,20(3):241-150.

[15]Fischer S.A Life Cycle of Life Insurance Purchases [J].International Economic Review,1973,14:132-152.

作者简介

居民收入调查报告范文第6篇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居民家庭的独立性、个性化和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居民的休闲、消费和情感寄托方式也呈多元化发展。宠物饲养已经成为城市居民消费的新亮点,宠物产业成为城市经济的组成部分。家养宠物数量的急剧增加,宠物时尚、宠物用品、宠物医院、宠物美容、宠物选美……关注宠物的话题越来越广泛,围绕宠物产业的经济越来越受人们的青睐,这一领域也因此成为新的创业“淘金地”,XX我们迎来了“宠物盛世”。与宠物相伴也是人性化与自然和谐的新主张,体现了现代人个性独立、张扬与亲和的世界观,更印证了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国民生活水平提高与精神生活的富足。

我国的宠物产业起步较晚,但已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据了解,我国有宠物用品生产企业约200家。宠物饲养给宠物医院带来了不菲的收入。许多宠物医院业务并非主管“医”,服务项目包括经营收售宠物、销售宠物用品和食品、主人外出托管、宠物美容等。宠物美容院、宠物寄养等专门化经营也开始出现,宠物服务趋向专业化、专营化。

一个产业的发展需要法律、法规和政策的正确引导。我国目前还没有一部比较系统的关于宠物饲养方面的法律法规,宠物产业发展中存在着一些需要引起重视的问题,急需制定宠物医院、宠物饲养环境污染治理、宠物交易市场管理、宠物服务行业管理等方面的条例,制定宠物用品生产标准,使宠物产业管理有章可循。

报告对近年来中国宠物产业的成长、发展,以及从宠物经济、宠物活动、宠物对社会的影响等多元化思维和详尽的资料诠释了XX年中国宠物产业发展的历程,阐述了围绕宠物发展起来的衣食住行行业前景,还有我们仍需持久面对的问题和压力,权做参考和借鉴之意。

第二节.中国宠物行业概况

(一).宠物经济

从大的环境上看,休闲经济赖以发展的是整个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XX年第一季度,国内国民生产总值实际增长速度为%;从1978年到XX年,我国国民生产总值增长了倍,年均实际增长%,大大高于同期发达国家和世界平均增长速度。高速发展的国民经济催生了我国的宠物养殖与宠物消费。据有关部门统计,京津沪穗的宠物犬总数超过了160万条,仅上海宠物消费一年就可达到六七亿元,与宠物相关的美容、医院、殡葬、婚介、训练、验证、比赛等行业应用而生,并折射出强大的市场空间。

从我国目前人口年龄的构成状况和发展趋势来看,目前我国65岁以上的老年人占人口构成的%,宠物作为伴侣在老年人群中表现的最为突出。从上世纪70年代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到现在已经30多年过去了,在未来的几十年里,我国人口结构构成中老龄人口比重会进一步增加,也就是说宠物的准消费人群正在增加。

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天津、重庆……宠物正在成为中国城市里的一个新型居民,对饲养纯种狗和纯种猫的追求正日渐成为新一代城市居民的时尚潮流。据不完全统计,以纯种狗和猫为主的宠物市场,每年的经济增长速度在20%以上。同时,围绕在宠物时尚的周围,医疗、服装、托管、犬社、赛会、媒体、网络正在形成一个专业领域。据非盈利性动物保护组织“北京人与动物环境保护教育中心”的资料显示,我国宠物经济的市场潜力至少能达到150亿元人民币。目前,北京宠物数量大约有300万只(条),与上海、广州、重庆、武汉并列为全国五大“宠物城市”。如此算来,全国至少有宠物1亿只(条)。就北京而言一年花在宠物身上的钱多达5亿多元。有专家对未来我国宠物市场的发展状况进行了预测:预计XX年以前中国宠物食品和宠物用品市场的定值销售额将超过60亿元人民币,良好的经营环境也将形成。

在宠物饲养种类方面,目前以体型较小的猫、狗为主。以宠物狗为例,小型犬有北京犬、西施、巴哥、斗牛和新品种雪瑞纳、贵妇等。随着一些经济实力较强的人向郊区转移,生活空间扩大,一股饲养大中型犬的热潮也开始在天津出现,如德国牧羊犬、大麦汀、拉布拉多等烈性狗。

(二).宠物市场

1.京城宠物寄养已成规模

据了解,开展宠物寄养服务始于1999年,主要是为了方便人们出行。目前京城大约有四五家这样的宠物医院开展宠物寄养服务,现在已逐渐形成规模。送来的宠物必须要有健康证才能入住,还要有已注射预防针和狂犬疫苗的证明,否则拒绝接纳。

2.深圳宠物经济年产值5000万

据介绍,深圳目前已登记的宠物狗5万只、宠物猫3万只。每只犬每年入户、年审、防疫、狗粮等费用超过5000元。目前深圳宠物经济年产值已高达5000万元,并且每年将以1000万元左右的速度攀升。

3.重庆、南京出现“宠物婚介”

12月初,重庆、南京相继出现了“宠物婚介”。据《江苏商报》报道,店老板介绍,很多宠物主人想为爱犬留下后代,却苦于找不到相匹配的同类犬。据悉,来相亲的均为各种名犬,程序是先登记,再拍照,留下档案。谈妥价格后,双方主人让两只犬单独相处,培养感情。只要母犬,成功率就会很高。最后“婚介所”要收5%的中介费。

4.成都成立了一家宠物标本制作店

新华网成都5月17日电:成都最近出现一家宠物标本制作店,这家专业制作宠物标本的公司,为那些失去宠物的主人带来安慰,实现了“把宠物长留身边”的愿望。

·大学生课余活动调查报告 ·XX年调查报告 ·旅游调查报告 ·白色污染调查报告

·人力资源调查报告 ·留守儿童调查报告 ·会计学专业调查报告 ·白领调查报告

5.哈尔滨租赁宠物

在21世纪的今天,租赁业不再是新的事物,它已真正进入人们的生活。人们不仅可以租儿童玩具车、租手机、租电脑……还可以租猫、狗、兔等宠物。

猫、狗、兔等动物体形小巧,性情温顺,在家中豢养一只,可以增加生活情趣。但豢养宠物也比较麻烦,需要给它们喂食、洗澡、清粪便,有了病还要上宠物医院。就时下而言,绝大多数人工作忙碌紧张,生活节奏加快,其中的某些人虽然喜欢宠物,但却没有精力豢养。

花鸟鱼市的一些精明的业主们瞄准机遇,根据情况,推出了宠物租赁业。人们只需花上少许价钱,就可以租到一只令自己满意的宠物。什么时间养够了,便可物归原主。根据爱好和需要,还可换养其它宠物,做到常养常新。

6.太原新建观赏鱼基地、广东观赏鱼基地为世界最大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市场对观赏鱼的需求增大,太原鱼种场投资600余万元建成一座先进的观赏鱼繁殖、培育基地,目前有金龙、红尾猫等近50个养殖品种。

广东水族产业凭借继承传统、开拓创新相结合,引领全国潮流的。据水产专家的不完全统计,目前在广东,观赏鱼水族产业居然容纳了近20万人就业!养殖面积达10多万亩,年产观赏鱼(含鱼苗)数百亿尾,并由此兴起了水族器材厂家上千家,整个产业年产值合计超过100亿元。目前全国各地的观赏鱼和水族器材60%~70%来自广东,广东已成为全国乃至世界上最大的观赏鱼养殖和水族器材产销基地。水族产业具备广阔市场前景,广东业界表示乐观。

发展宠物市场,重在经营思路。其实从整个宠物产业的链条来说,可供开发的产业还远远不止这些,宠物酒店、宠物婚介等等都是可以去挖掘的富矿。对于宠物商来说,只要能想出来,就没有开发不出来的宠物市场,但现在摆在中国宠物商面前的问题更多的可能是如何使品牌在众多竞争者当中脱颖而出,受到更多消费者的关注,如何面对更多来自海外的竞争压力,涉足更广阔的国际市场。宠物美容师培训要规范;宠物医院面临国际挑战;宠物用品要打造知名品牌……这些都是中国宠物市场面对的机遇和挑战,诚信、稳健、务实、规范的市场,才是中国宠物界要努力追寻的市场。

(三).宠物活动

众多的宠物展示会、宠物博览会也给城市经济以更多的选择。

据悉,去年7月中旬上海人刚刚领略过一次宠物展的风采,接踵而至的这次亚洲最具规模的15000平方米展览显示了“宠物经济”在上海的崛起。据不完全统计,上海目前已经成为全国五大宠物城市之一,养宠物的上海人基本上每个月花在爱猫、爱犬身上的费用为300元。据悉,为了避免初次参加此类国际比赛的上海人“露怯”,组委会特地安排了一次临阵磨枪的机会,在8月27日开设补习讲座,给阿拉讲一讲大赛的程序、如何舒缓紧张情绪、如何带狗出场、怎样搭配服装等。

XX年以上海、北京、广州、南京、成都、沈阳、青岛为主的城市围绕宠物为主题举办了许多种类的展览会:

如XX年1月1日-3日在北京举办‘XX伟嘉杯caa第四届世界名猫展’、XX年1月11日‘XX年csv德国牧羊犬辽宁地方展’、XX年3月6日-XX年3月7日在北京举办‘XX年首届cfa大型猫展’、“超飞”在XX年5月2日-6日在国都宠物公园举办‘第三界世界宠物文化博览会’等。

由于宠物产业的日益完善,为宠物的健康和生命成立的组织也相应而生:中国小动物保护协会、北京保护小动物协会、香港爱护动物协会等。这些机构在保护小动物方面做了许多努力:收容及拯救被遗弃的受伤动物;调查虐待动物的报告;接受市民弃养的动物,以解动物流离之困,亦有助于缓解动物流浪街头的问题;为猫狗提供廉价的绝育手术服务,以避免动物被繁殖后无人愿意养育的情况;为无家可归的动物寻觅新主人;尽可能为一些无家可归的动物提供住院服务,包括:基本的兽疾护理、治疗及大型手术;向公众传扬“宠物主人应有的责任与动物福利”等科学观念……

第三节 中国宠物产业调查研究

宠物产业顾名思义,就是围绕宠物发展起来的繁殖、训练、用品、用具、医疗、医药、贸易的产业链。在发达国家,宠物作为一种产业已经有一两百年的历史,已经形成了健全的宠物经济产业链。根据美国的euro monitor 调查公司提供的数字,1997年,世界宠物食品市场价值255亿美元,到XX年宠物食品市场的销售增长了19%,市场价值增涨到42%。在美国宠物经济已占到gdp的4%-6%。在发达国家,宠物产业已有一二百年历史,已经形成繁育、训练、用品用具、医疗、医药、贸易的产业链。目前仅世界宠物食品市场总量就有1750万吨,价值361亿美元。美国是世界上第一宠物大国,XX年美国宠物用品销售达310亿美元。在澳大利亚宠物行业有八万名员工。而在德国每年养犬的产值就占国民经济的17%左右,已经形成了产业支柱。

(一).宠物产业的基本走势

在我国,围绕宠物形成的生产、销售和服务等系列产业活动,近些年相继开发了宠物交易市场、宠物用品店、宠物医院、宠物训练等项目。目前,北京、上海、广州、重庆、武汉等城市宠物经济快速发展,以上海为例,据不完全统计,每个月花在爱猫宠犬身上的费用为300元,仅每年的养犬费用就高达6亿元。根据资料测算,国内至少有宠物一亿只(头),由家庭饲养宠物而派生出的宠物经济“蛋糕”可谓越做越大。

随着中国生活水平的持续提高,和家庭规模的缩小,饲养宠物已经成为越来越多都市人生活的一部分,中国的宠物消费也随之形成规模,同时展现巨大潜力。尽管中国各大城市政府都执行了严格的宠物饲养限制条例,实际宠物量近年来却有增无减。北京、上海、广州、重庆和成都被并称为“中国五大宠物城市”。据有关资料显示:单以宠物犬为例,北京目前约有50多万只,而且仍在以每年8%的速度增长,上海则约有70万只,每年在宠物上的花费更高达6亿元。在经济不甚发达的东北辽宁的宠物业也日渐成形,并得到了较快的增长,业已形成生产繁殖、物流两个体系。全国犬只的拥有量不少于2100万以上。

围绕宠物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以及附加值的宠物消费,如:宠物美容、宠物训练、寄养、摄影等行业都颇有市场。据统计目前中国宠物经济的市场潜力至少达150亿元人民币(32亿新元),且呈快速增长趋势。专家预测,目前我国宠物经济的市场潜力至少能达到150亿元人民币。中国社会消费需求中出现的如此迅猛的宠物消费需求,标志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会发展的进步。随着犬种引进工作的进行,国内市场上犬种丰富,宠物美容概念的不断深入,养犬群会越来越重视宠物的相关行业。随着宠物量的增长,中国的宠物行业也将步上一个崭新的台阶。

(二).宠物产业链的现状

1.宠物的服装

关于宠物的服装可谓五花八门:毛衣、夹克、绒衣甚至婚纱,通过对狗背长和胸围的测量,由宠物主选择图案、花色来给自己的宠物宝宝订制服装。这种专门经营宠物服装的商家通过连锁经营和报刊、杂志、网上订购的方式来实现快速的信息连接来达到双方互益的目的。大部分的小作坊批量生产,这种优势可以大大降低销售价格,扩大销售市场,但是尺码和设计单一,合身的标准降低,不符合现代人的需求。XX年8月北京宠物服装市场出现了首家专为宠物设计服装的工作室,一件宠物服装从设计到完成需要三天的时间,价格和普通成人服装相当,大多数人偏向于秋冬季保暖实用型。另一部分的需求来自个性、独立和张显个人魅力的人群,他们对宠物服装的革新有着很重要的引导作用。

尽管宠物服装经济在中国刚刚起步,但庞大的市场需求和人们对宠物的新观念,给这个全新的产业以极大的鼓舞、机遇和想象的空间。

2.宠物的食物

在中国潜藏着的这样一个巨大商机的宠物市场中,国际着名宠物饲料品牌纷纷登陆中国市场。XX年北京进口宠物食品的销售额约为人民币2亿元,比上年增130%。95年进入北京市场的法国皇家(royal canin)宠物食品,近年来销售额的平均增长速度超过30%。主打中低档市场,主要销售美国宝路(pedigree)、伟嘉(whiskas)品牌的爱芬食品(北京)公司,去年的销售额则达到XX万元人民币。

近几年,中国企业以其特有的劳动力和资源优势在宠物、水族用品的生产方面得到了飞速发展,并在国际宠物、水族用品市场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随着中国宠物经济的发展,北京、广州、上海等经济发达城市中宠物及观赏鱼爱好者迅速增长,宠物用品专卖店、水族连锁店、宠物美容院及医院大量涌现,北京、广州等城市更形成了大型宠物、水族用品销售市场,众多国际着名宠物、水族用品生产商亦纷纷进入中国。国际着名品牌皇家、宝路、伟嘉、爱慕思、普瑞纳等利用家乐福、亿客隆、万客隆、华普等连锁超市,使其产品通过连锁超市走进中国的千家万户;而德彩、黑钻、喜瑞等国际着名水族用品、饲料生产商则通过商将其产品成功打入中国市场。

据统计:在中国的北京、广州、重庆、上海等大城市中,宠物食品及宠物水族用品的销售额逐年上升,年销售额均在2亿元人民币以上。由此可见,中国迅速增长的豢养宠物及饲养观赏鱼的群体,将进一步推动中国宠物经济的发展,中国将成为世界未来最具发展潜力的宠物消费市场之一。

3.宠物的住、行与用品

近年来,在各大城郊市,饲养宠物已经成为时尚,随着爱犬一族的逐渐庞大,成规模的犬业养殖机构就有成百家,与之相应的宠物医院、宠物食品店、宠物用品店、宠物美容店也应运而生,并且具有自己固定的消费群体。

在我国,宠物健康护理员的职业前景将十分看好。他的主要工作:宠物饲养与疾病预防;对宠物进行日常健康护理与管理;对宠物进行科学美容(非手术类);对伤病宠物进行现场救护、病期护理、术后护理及康复护理。目前我国从事宠物服务业的人数已猛增到100多万,从事宠物医疗和护理的人员约占10%。国外宠物服务业比较发达,宠物业每年有数亿美金的收入。

宠物医师、宠物美容师、宠物摄影师,这些因需求而衍生的行业虽然行业年轻,但需技术含金量高,仅从宠物医院经营现状看,宠物豢养者每月为宠物修毛发、作常规检查、要花费近百元,平均每次消费在300元左右。甚至有的宠物医院服务项目中还包括收售宠物、销售宠物用品和食品销售、主人外出托管、宠物美容等。据统计,宠物医院每月除一些房租、设备、药物、兽医工资等成本外,净利润可达到15000-60000,宠物医院虽然“钱”景一片光明,但是问题也同样不少。但事实上,宠物热却未引起宠物医疗营业税的增长,由于目前宠物医院多为个人经营,经营规模小,财务人员多为兼职,核算水平较低,税收意识薄弱。同时由于给宠物看病,购买宠物用品的多为个人行为,所有支出全部以现金支付,不开具发票,因此宠物医院一般不购买发票,税务机关很难掌握其真实的经营情况,导致偷漏税的现象。宠物热却未引起宠物医疗营业税的增长,产生了一冷一热的强烈反差。未来税务部门将考虑研究制定相应政策和办法,明确宠物概念、种类、范围,加强对宠物消费经营的税收监控。

宠物用品包括食品,洁净用品和附属用品,在市场分割中,宠物洁净用品占5%;宠物食品约为70%,但宠物食品市场为跨国公司所控制,开发机会有限;附属用品占据宠物用品市场的25%,总计达1XX多种。包括狗筐、猫垫、宠物玩具、鞍筐、龟爬行场、鱼缸;也包括介绍如何饲料宠物录像带、磁带、图书等。宠物附属品市场看好,在零售时,宠物用品按以下类别划分:狗类附属用品;猫类附属用品;猫、狗洁净用品;其他小动物附属用品;两栖类动物,昆虫如蚂蚁和鞘翅目,蛛型纲如蝎子、蜘蛛,爬行动物用品;笼养鸟、飞禽、野鸟等用品;淡水或咸水观赏鱼用品;给宠物及主人的礼品、纪念品。宠物附属用品中销量最大的猫垫子,全欧零售量为120吨,在美国猫垫子年零售额为1亿美元。

1999年全球宠物附属品市场规模约为15o亿美元,其中2/3的市场份额为北美西欧所占据;中、东欧(特别是巴西)属新兴市场;日本、澳大利亚、南非市场正在发展。中国是宠物附属用品出口国之一,目前生产的宠物附属用品主要出口美国和北欧,主打产品有:狗、猫用的项圈、牵绳、服装、玩具等;狗磨牙的皮制物品;马或小动物笼中的塑料装饰品或特种木材等。宠物附属用品生产所使用的原材料、做工是否精致、产量以及供货来源国别等,都对价格有影响。据悉,生产一般常规宠物附属品的税后利润是10%—30%,而部分高科技用品的利润可达50%以上,如有一种遥控电子狗项圈,可令狗说站着就站着,说趴下就趴下,这种美国产的项圈其利润达到200%。由于宠物的附属品消费群体并不大计较品牌,所以,只要市场开拓得法中国中小企业进入该行业,将非常有利。

(三).宠物产业对社会的影响

居民收入调查报告范文第7篇

关键词:家庭农场;适度规模;收入均等化测算方法

一、 引言

农业部《关于促进家庭农场发展的指导意见》(农经发[2014]1号)(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指出:“家庭农场经营规模应该适度”。然而,多大的规模才算适度?

中央政府关于适度规模标准的意见可以概括为两点:第一,中央难以确定全国统一的适度规模标准,各地政府应该制定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标准;第二,虽然中央没有确定全国统一的适度规模标准,但在部分中央文件中提出了相关意见。这些意见主要是从务农收入与务工收入比较、务农收入与城镇居民收入比较、农场规模和当地农户平均经营规模比较三个角度进行论述。虽然中央政府要求地方政府制定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适度规模标准,但部分地方政府仅是照搬中央文件的表述,还有部分地方政府家庭农场相关文件中没有关于适度规模标准的表述,这说明地方政府还不能独立制定合理的适度规模标准。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到问题所在:一方面,中央既没有也不能制定全国统一的适度规模标准,这个工作需要地方政府负责;另一方面,地方政府的适度规模标准相关工作进行得并不顺利。那么,地方政府应该怎样测算家庭农场适度规模?这是本文要回答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将它分成两个小问题。问题1:现有的测算家庭农场适度规模的方法是否合理?问题2:如果不合理,应该怎么测算家庭农场的适度规模?

二、 现有测算方法合理吗?

1. 现有测算方法简述。中央政府关于家庭农场适度规模标准的意见可以概括为两点。第一,中央难以确定全国统一的适度规模标准,各地政府应该制定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标准。张红宇(2014)表示:“很难提出一个在全国范围内普遍适用的具体面积标准”。中办和国办《关于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意见》(中办发[2014]61号)(以下简称《适度规模经营的意见》)指出:“各地要研究确定本地区规模经营的适宜标准”。第二,虽然中央没有确定全国统一的适度规模标准,但在部分中央文件中提出了相关意见。《指导意见》指出,家庭农场主“收入水平能与当地城镇居民相当”。《适度规模经营的意见》指出,家庭农场“经营规模应该相当于当地户均承包地面积10倍~15倍、务农收入相当于当地二、三产业务工收入”。然而,部分地方政府仅是照搬中央文件的相关表述, 还有部分地方政府没有关于适度规模标准的表述。

综上所述,目前政府是从三个角度衡量家庭农场适度规模:一是务农收入与城居民收入比较;二是务农收入与务工收入比较;三是经营规模和当地农户平均规模比较。

2. 现有规模测算方法存在的问题。本文认为,现有测算方法存在一些不足。第一,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并非理想指标。由于老人、孩子等非就业人口的存在,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低估了城镇就业人员收入。如果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场家庭劳动力数量的乘积表示经营农场的机会成本,则计算结果低估了适度规模。第二,混淆务工收入与城镇居民收入。政府分别从务农收入与城镇居民收入或务工收入比较角度确定适度规模。然而,务工收入一般低于城镇居民收入,不同的标准会导致测算的适度规模不同。第三,“当地”指代不清。政府文件多次提到“当地”,这是指本乡、本县、本市还是本省?不同区域的数据存在差异,相应的适度规模也不一样。第四,未考虑土地租金收入。现有测算方法没有考虑家庭农场经营者外出务工或成为城镇居民后将原有的承包地和开荒地流转出去获得的租金收入,这会低估经营农场的机会成本和相应的适度规模。第五,从农场规模和当地农户平均经营规模比较角度确定适度规模的方法缺少合理的理论依据。在政府认可的三种家庭农场适度规模测算方法中,务农收入与城镇居民收入比较、务农收入与务工收入比较的测算方法是以机会成本作为理论基础,即农场经营者可以选择经营农场或从事其他职业,只有当务农收入不低于其他职业收入时,农场主才会选择经营农场。然而,经营规模和当地农户平均规模比较角度的测算方法并没有合理的理论依据。

三、 应该怎么测算?

1. 对现有测算方法的优化。针对现有测算方法的上述不足,本文进行了以下优化――第一,采用城镇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数据,并用其与家庭劳动力的乘积表示机会成本。第二,区分务工收入与城镇就业人员工资收入。就短期而言,大部分农民工只能从事收入较低的体力工作,可以将务工收入作为机会成本;就长期而言,农村劳动力已经有能力获得城镇居民身份,可以将城镇就业人员工资收入作为机会成本。第三,明确“当地”范围。就短期而言,农民工远离本市和本省务工的情况非常普遍,应该选择全国数据;就长期而言,农民工选择安家地点时会倾向离家较近的城镇,应该选择本省数据。第四,考虑土地租金收入。不再经营家庭农场后可以将承包地和开荒地流转出去,应该将租金收入作为机会成本的一部分。

本文从上述四个角度优化了现有的测算方法,并根据农场利润应该与外出务工或城镇居民“收入相等”的原理,将优化后的方法命名为“收入均等化测算方法”。

2. 收入均等化测算方法原理:机会成本理论。机会成本是指为了生产某种商品而放弃生产的其他商品中的最高市场价值。对于家庭农场而言,农场主的时间和精力也是一种有限资源。这些时间和精力既可用于经营农场,也可用于从事其他职业。就短期而言,农民在其他职业中普遍选择外出务工,可以将外出务工收入视作经营农场的机会成本;就长期而言,农民在其他职业中普遍选择成为城镇居民,可以将城镇就业人员工资收入视作经营农场的机会成本。相应地,能带给农场主不低于机会成本的利润的生产规模就是收入均等化测算方法计算的家庭农场适度规模。

3. 收入均等化测算方法与适度规模最小值。有学者认为,当家庭农场经营者获得和外出务工收入或城镇居民收入相当的利润时,相应的农场规模就是适度规模。其实,这种方法计算的规模只是适度规模的最小值。当农场面积小于测算的短期适度规模时,经营农场的收入低于短期和长期机会成本,农场主在短期会选择外出务工,在长期会选择成为城镇居民;当农场面积大于测算的短期适度规模但小于长期适度规模时,经营农场的收入高于短期机会成本并低于长期机会成本,农场主在短期会选择经营农场,在长期会选择成为城镇居民;当农场面积大于测算的长期适度规模时,经营农场的收入高于短期和长期机会成本,农场主在短期和长期都会选择经营农场。可见,该方法计算的适度规模只是农场主选择经营农场的最小规模。

4. 收入均等化测算方法。

(1)前提假设。收入均等化测算方法建立在一些前提假设之上。第一,农场主在短期只有经营农场和外出务工两种选择,在长期只有留在农村居住和成为城镇居民两种选择。第二,农场主在做出短期和长期的决策时只考虑经济因素。第三,不存在兼业情况。家庭农场规模一般比普通农户的承包地规模大,农场主无法像普通农户一样既务农又从事其他职业。

(2)家庭农场土地结构和亩均利润。农场的耕地主要分为两类:一是自营承包地和开荒地,二是转入土地。如下图所示,对于农场的自营承包地和开荒地S11,亩均收益等于亩均产量乘以粮食平均销售价格,亩均成本主要包括农资成本、固定资本折旧和租赁成本、人工成本、其他成本;对于农场的转入土地S2,亩均收益和自营承包地和开荒地的亩均收益相同,但亩均成本比前者多了地租成本。两类土地的亩均利润分别等于各自的亩均收益和亩均成本之差。

(3)家庭农场主收入结构。当选择外出务工或成为城镇居民时,家庭农场主将获得两部分收入:一是外出务工收入或城镇就业人员工资收入,二是承包地和开荒地的租金收入。当选择经营农场时,农场主将获得三部分收入:一是转入土地的农业生产收入,二是自营承包地和开荒地的农业生产收入,三是转出余下的承包地和开荒地的租金收入。如图2所示,S1表示农场主家庭拥有的承包地和开荒地面积,S11表示自营承包地和开荒地,表示流转承包地和开荒地。

(4)计算适度规模最小值。

①短期适度规模最小值。

第一,计算农场主经营农场的短期机会成本――外出务工收入。这部分收入包括务工收入I1和承包地和开荒地的租金收入I3。I1=外出务工人均纯收入×家庭劳动力数量,I3=S1×平均土地租金。

第二,计算农场主经营农场的收入。这部分收入包括转入土地的农业生产收入I4、自营承包地和开荒地的农业生产收入IS、转出剩余承包地和开荒地的租金收入I6。I4=R2×S2,I5=R1×S11,I6平均土地租金×S21。

第三,计算短期适度模最小值。农场主愿意经营家庭农场的条件是经营农场的收入(I4+I5+I6)不低于外出务工的收入(I1+I3),即。

②长期适度规模最小值。

第一,计算农场主经营农场的长期机会成本――城镇居民收入。这部分收入包括城镇就业人员工资收入I2和转出承包地和开荒地的租金收入I3。I2=城镇就业人员平均工资×家庭劳动力数量。

第二,计算农场主经营农场的收入。和短期一样,这部分收入包括I4、I5、I6。

第三,计算长期适度规模最小值。农场主愿意经营家庭农场的条件是经营农场的收入(I4+I5+I6)不低于成为城镇居民的收入(I2+I3),即。

四、 实证研究

1. 收入均等化测算方法:以黑龙江省为例。本文使用2015年农业部经济体制与经营管理司对东北三省和440个玉米家庭农场的监测数据。由于计算方法相同,本文以黑龙江省为例演示适度规模具体计算步骤。

(1)短期适度规模最小值。第一,计算农场主经营农场的短期机会成本――外出务工收入。根据《2015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全国农民工平均年收入310 271。根据黑龙江省家庭农场数据,农场平均家庭劳动力3.273人,承包地和开荒地94.7亩,土地租金461元/亩。所以,I1是101 544元,I3是43 725元。第二,计算农场主经营农场的收入。根据黑龙江省家庭农场数据,农场平均利润是308 911元,转入土地620.4亩,农场平均转出承包地和开荒地极小,可以忽略不计。所以,I4是229 548元,I5是78 790元。第三,计算短期适度规模最小值。假设农场转入土地面积是x亩,则。得到x?叟179.7亩。所以,短期适度规模最小值等于转入土地面积179.7亩和自营承包地和开荒地面积94.7亩之和,即274亩。

(2)长期适度规模最小值。第一,计算农场主经营农场的长期机会成本――城镇居民收入。根据黑龙江省统计局数据,2015年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48 881元。所以,I2是159 974元。第二,计算农场主经营农场的收入。如上文所述,I4是229 548元,I5是78 790元,I6忽略不计。第三,计算长期适度规模最小值。假设农场转入土地面积是x亩,则I4=370元/亩×X亩。I2+I3?燮I4+I5得到x?叟337.6亩。所以,长期适度规模最小值等于转入土地面积337.6亩和自营承包地和开荒地面积94.7亩之和,即432亩。

2. 实证结果分析。可以用上述计算方法得到三省一区玉米家庭农场短期和长期的适度规模最小值。黑龙江省短期和长期适度规模最小值分别是274亩和432亩;吉林省分别是268亩和446亩;辽宁省分别是257亩和514亩;分别是491亩和904亩。

黑龙江省相关文件指出,粮食家庭农场面积应该在200亩以上;吉林省相关文件指出,粮食家庭农场面积应该在100亩以上;辽宁省相关文件指出,粮食家庭农场面积应该在100亩以上;相关文件指出,粮食家庭农场经营规模应该相当于当地户均承包地面积10倍~15倍。可见,东北三省提出的标准低估了玉米家庭农场的适度规模;内蒙古提出的标准缺少合理的理论依据(详见第二部分第二节)。

五、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本文的结论是:(1)现有的家庭农场适度规模测算方法存在一些需要完善的地方。(2)在现有测算方法的基础上提出收入均等化测算方法,并分析了短期和长期适度规模的最小值。(3)东北三省政府提出的适度规模标准低估了玉米家庭农场的适度规模;政府提出的适度规模标准缺少合理的理论依据。

本文的建议是:(1)应该从区分务工收入与城镇居民收入等角度优化目前的家庭农场适度规模测算方法。(2)收入均等化测算方法计算的短期适度规模最小值是针对当前,是政府文件可以具体提出的标准;长期适度规模最小值是针对未来,虽然并不建议政府文件具体提出这个适度规模,但可以作为制定政策的参考标准。(3)适当提高东北三省适度规模标准,更改适度规模制定办法。

参考文献:

[1] 高强,周振,孔祥智.家庭农场的实践界定、资格条件与登记管理――基于政策分析的视角[J].农业经济问题,2014,(9):11-18.

[2] 郭庆海.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尺度:效率抑或收入[J].农业经济问题,2014,(7):4-10.

[3] 夏怡然.农民工定居地选择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温州的调查[J].中国农村经济,2010,(3):35-44.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农业现代化体制机制创新与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同步发展研究”(项目号:13AZD0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成员异质性、合作社理论创新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政策体系构建”(项目号:71273267);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我国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构建与实践案例研究”(项目号:14JJD790030)。

居民收入调查报告范文第8篇

[关键词]居民投资 理财产品 会计准则

一、我国居民投资结构现状分析

1.总体分析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小康社会的建设,我国居民生活日益富足,手上的“闲钱”渐渐多了起来,投资规避风险的理念逐步在普通群众心中建立了起来。为了保值增值、获得收益,投资理财愈加受到关注。因此我国居民投资理财方面有着很大的发展潜力。

1992年~2000年,我国处于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加快转型阶段,居民收入快速增长,但是彼时的国民还没有建立起良好的投资意识,投资方式单一。2001年底中国个人金融资产投资在的现金、银行存款和金融资产的比例分别为12%,71%和15%。2002年之后,国民投资结构朝多元化发展。尼尔森市场研究公司在2008年对中国居民投资情况的调查中得到的数据,中国居民在某些投资领域已形成较大规模和共识,储蓄依然是国民理财中占比最大的,其他投资产品如房地产、股票、投资性保险、基金分别占比66%、34%、29%以及22%,与以往单一、小规模投资状况相比,显现出居民投资的良好势头和庞大空间。发展尤为瞩目的房地产,股票和保险行业同时推动着相关会计计量交易准则的改良。

2.结构分析

不同收入层次居民人均投资差距较大,收入越高的家庭对投资市场环境和投资政策的敏感性越高、投资意识越强,投资支出也越高。

(1)低收入人群。主要群体构成是广大农民,受传统观念、金融市场滞后和文化程度的限制,农民的理财观念单一,其中储蓄这一项占据了相当大的部分。

(2)中等收入人群。一般为工薪阶层,他们对以股票、基金为主的投资理财工具正表现出越来越高涨的热情,但是存款仍然占据很大比重,也会较少的保险和房产这些比较保本型的产品。如今大众理财的主要目的是让财富保值增值,抵御通货膨胀。

(3)高收入群体。投资更加多元化,从低中高收入三种人群的比较来看,富人的存款数据是被调查群体中最低的,他们更加倾向于股票和外汇。近年来,投资于股票、基金分别为29%和10%左右。除次之外,外汇也得到高等收入群体的青睐。据调查,中国香港、中国台湾和中国内地拥有外汇存款的比例分别达56%、32%和21%。而今黄金,艺术品,房产投资也成为他们的选择。

因不同文化背景和经济实力差距,中国人的储蓄比例太高,而发达国家居民有更多的人选择投资类金融资产。中国居民的大部分投资都放在了通货和存款上,占到了80%以上,其它金融资产所占比例都不超过10%。发达国家的居民投资则显得比较分散和均衡,每一种金融资产都有一定的投入分额。

3. 特点分析

(1)储蓄比例呈下降趋势。根据经济学原理,只有流动的现金才能带来价值。对于每个投资者来说,储蓄比例的减少不可不谓为一种良好的趋势。说明投资者有意愿积极管理自己的资金,带动如证券市场的繁荣发展。

(2)金融,证券市场和保险业空前繁荣。就证券而言,购买债券和股票依然成为新潮流。无论资金多少,现代社会人人都会在证券市场上参与一把。而保险行业更是保守的中国居民最佳选择。中国居民在近几年保险的投资比例有了很大的提高,2009年,中国保险市场以1630470亿美元的保费收入位居全球第七位。作为刚刚起步的保险行业,市场远远没有饱和。2012年的保险行业监管将围绕"三项重点工作"和"六项日常监管工作"展开,预计未来十年将成为投资产品的中流砥柱。

(3)实物投资热情高涨,房产投资仍然炙手可热。据央行的2010年第4季度储户问卷调查报告显示,在各主要投资方式中,“房地产投资”以26.1%的相对高值继续成为居民投资首选。寿险公司的利差空间将逐步扩大,盈利能力持续提高,因此目前寿险行业投资时钟已经敲响。中长期债券收益率稳步上扬的趋势进一步确立,而同时升息不会很快到来,保单资金成本将基本稳定。因此寿险公司利差空间将扩大。另外,由于寿险业结构调整已经基本完成,保费增长使得保险公司投资的选择空间和收益率水平将获得稳步提升。”

(4)理财渠道狭窄,风险分散程度小。尽管近年来证券,保险和其他新型投资产品在崛起,然而我国储蓄率仍然偏高,且投资方式相对比较单一,风险的分散程度小。在1997至2006年间通货和存款占到80%以上,而其他各类金融投资产品都未超10%。2006年后情况好转,但仍然未调节到最佳资本结构。

二、现有居民投资结构产生及变化的经济影响

1. 居民投资结构的非平衡化使得部分投资板块出现泡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