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科技项目申报材料

科技项目申报材料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科技项目申报材料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科技项目申报材料范文第1篇

一、生物医药领域

专题一、新生物标志物的发现、确证与开发研究

(一)研究目标与内容

研究目标

筛选、鉴定新生物标志物2-3个,开发新药候选物2-3个,申请相关专利10项。

研究内容

(1)新生物标记物的发现研究:研究G蛋白偶联受体(GPCR)信号转导通路与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关系,发现与老年痴呆症相关的受体;研究心脑血管动脉粥样硬化早期发生直接相关蛋白的功能与表达关系,寻找该类疾病发生发展的关键基因或蛋白;运用siRNA文库和高通量筛选方法,寻找脑肿瘤相关靶标。

(2)生物标志物的确证与药物研发:针对已具有特定生物学功能的蛋白,开展内源性胰脂肪酶抑制蛋白和黑色素瘤、白血病相关因子的构建、表达和蛋白功能验证。筛选治疗糖尿病、黑色素瘤、白血病等疾病的药物候选物。

(二)实施年限:*年9月30日前完成

专题二、重组基因工程药物的创新及修饰研究

(一)研究目标与内容

研究目标

完成2-3个重组药物的临床前和临床研究,获得临床批文和生产批文,申请专利3-5项。

研究内容

(1)重组蛋白药物的修饰研究:对现有重组干扰素、GCSF等细胞因子,进行结构改造和修饰研究,开展中试工艺制备和临床前研究。

(2)重组药物的临床前研究:针对已上市的溶栓类药物和宫颈癌疫苗,开展重组药物制备新中试工艺及药理、毒理试验等临床前研究,申请临床批文。

(3)重组药物的临床研究:针对近两年获得临床批文的重组药物,开展临床研究和工业化生产工艺研究,申请新药证书。

(二)实施年限:*年9月30日前完成

专题三、抗高血压、糖尿病等创新药物开发

(一)研究目标与内容

研究目标

针对年获得的1.1类新药临床批件,完成临床研究和中试规模的样品研制,申报新药证书和生产批文。完成抗糖尿病、类风湿关节炎先导化合物的结构优化研究,发现2个以上结构新颖、有开发前景的新药候选化合物,完成临床前评价研究,申请相关专利。

研究内容

(1)抗高血压等创新药物的临床试验研究。在完成I期临床试验的基础上,开展II/III期临床试验方案设计、临床试验研究、数据统计分析,开展临床试验总结和新药申报。

(2)抗糖尿病、类风湿关节炎先导化合物的结构优化和临床前研究。围绕中药中具有明确降糖和免疫活性的有效成分,如葫芦烷型三萜皂苷和青藤碱,通过结构衍生物设计合成及体内外药效活性筛选,开展构效关系研究,发现结构新颖、药效优和毒性低的新药候选化合物。开展临床前药学、药理和毒理研究。

(二)实施年限:*年9月30日前完成

专题四、基于绿色制药工艺的产品开发研究

(一)研究目标与内容

研究目标

应用绿色制药新工艺技术,完成前列腺素类、普利类和手性沙星类产品关键中间体和产品的中试或产业化规模新工艺研究,并申请国内外专利。完成3个产品的临床前、临床试验或生物等效性研究,申请临床批文、新药证书和生产批文。

研究内容

(1)普利类药物。设计合成新型手性配体,应用不对称催化合成技术,开展关键手性中间体和产品的中试及产业化规模创新工艺研究,开展产品剂型开发和临床前研究。

(2)前列腺素类药物。应用生物拆分和不对称化学合成技术,开展关键手性中间体和产品的中试及产业化规模新工艺研究、产品的临床前、临床试验或生物等效性研究。

(3)沙星类药物。利用微波、超声波等特殊能量场介入技术和环境友好型催化介质,开展手性沙星类药物关键中间体和产品的绿色高效化学合成创新中试工艺研究。

(二)实施年限:*年9月30日前完成

专题五、靶向制剂与新型药物载体研制

(一)研究目标与内容

研究目标

完成抗肿瘤长循环纳米脂质体药物的临床前或临床研究,获得工业化生产工艺参数,申请临床批文或生产批文。建立蛋白药物超临界CO2流体包衣新型靶向输送平台技术,完成相关蛋白药物口服结肠靶向制剂的临床前研究,并申请国内外专利。建立含特殊载体药物的新型制剂平台技术,完成含特殊载体的抗肿瘤药物新制剂的临床前研究,申请临床批文。

研究内容

(1)抗肿瘤药物长循环纳米脂质体的临床前或临床研究。开展新型高靶向纳米脂质体药物制剂的工艺研究,确定中试和工业化生产工艺条件,开展相关药物的临床前研究或临床研究。

(2)蛋白药物口服新型靶向输送技术研究。利用超临界CO2流体包衣技术,以结肠靶向性材料包覆蛋白质/多肽类药物颗粒,开展重组溶栓蛋白药物口服结肠靶向制剂的临床前研究。

(3)可降解新型药物载体及产品研制。开发新型聚谷氨酸药物新载体,开展基于新载体的抗肿瘤新制剂工艺、临床前药理和毒理研究。

(二)实施年限:*年9月30日前完成

二、医学领域

专题一、老年相关疾病干预控制的研究

(一)研究目标与内容

研究目标

制订骨质疏松骨折和骨关节炎新型综合治疗方案,揭示两者发生发展的影响因素。建立轻度认知障碍早期干预和康复的综合方案,揭示其与老年性痴呆发病间的转归关系。建立大样本药物流行病学自动医疗记录联动系统。揭示*市中老年男性功能障碍的流行病学特征,建立相关早期预警和分子分型的新技术和新方法。

研究内容

(1)骨质疏松与骨关节炎:设计优化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内固定方法,完善骨关节炎的临床分期标准和阶梯化治疗方案;研究神经因素等对于骨质疏松和骨关节炎的作用及机制。

(2)认知障碍与老年痴呆:研究建立认知障碍综合诊断标准,识别轻度认知障碍的早期表现与患病危险因素,开展早期干预与治疗研究,分析认知障碍向老年性痴呆转归的作用机制。

(3)用药不良反应监测:针对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老慢支等慢性病患者,研究建立药物流行病学自动医疗记录联动系统,分析老年人用药情况,预测未来的用药趋势。

(4)男性功能障碍(ED):开展ED的流行病学调查,寻找相关的病因及危险因素;构建ED资源共享平台和临床多中心协作网络,建立相关标本库和数据库,筛选与ED发病的相关基因。

(二)实施年限:*年9月30日前完成

专题二、严重创伤临床救治研究

(一)研究目标与内容

研究目标

建立治疗颅颌面创伤畸形的新型治疗模式,规范颅脑创伤及合并颅神经损伤的诊疗方案。制订脊柱脊髓损伤新手术方法。规范烧伤等特殊创伤后并发症的治疗方案。

研究内容

(1)头部创伤:开展颅颌面创伤功能和形态复杂畸形的修复研究,制订相关救治新模式;完善颅脑创伤合并颅神经损伤的临床诊断方法,制订颅脑创伤急救流程和手术治疗指南。

(2)脊柱损伤: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等手段,建立有限元模拟生物模型,开展脊柱损伤的手术治疗研究,探索有效、经济、合适的脊柱神经功能恢复的康复手段。

(3)特殊创伤:开展烧伤等特殊创伤后的应激反应调控研究,探索其并发症的防治策略;开发具有高吸收性、抗菌作用的创面新敷料及药物,开展以手术治疗为主的创面修复技术研究。

(二)实施年限:*年9月30日前完成

专题三、妇幼疾病的诊断与规范化治疗研究

(一)研究目标与内容

研究目标

明确多囊卵巢综合征发病情况与影响因素,制订有效的、适宜临床推广的标准化治疗方案。制订儿童过敏性哮喘与鼻炎的早期筛查和鉴别诊断方法,建立综合干预措施和治疗规范。制定青少年体育锻炼心理效益测评方法,评价其应用效果。

研究内容

(1)多囊卵巢综合征:针对多囊卵巢综合征,开展流行病学调查,研究生活方式、环境因素等与发病的相关性,建立相关监测诊断方法,规范治疗策略。

(2)儿童过敏性疾病:针对儿童过敏性哮喘与鼻炎,开展主要过敏源调查,分析血清IgE等与过敏症状相关性,制订哮喘社区识别、分级、分型、转诊标准,建立规范化药物预防治疗手段。

(3)青少年体锻心理效益研究:开展青少年体育锻炼心理效益研究,按照锻炼强度、项目、时间等的不同组合制定运动处方,建立青少年体育锻炼心理效益测评方法,评价其应用效果。

(二)实施年限:

实施年限:*年9月30日前完成

专题四、常见恶性肿瘤的规范化诊治研究

(一)研究目标与内容

研究目标

制订神经母细胞瘤、脑胶质瘤的规范化综合诊治标准方案。建立儿童白血病规范性诊断治疗方案。规范介入、化疗与手术联合治疗胰腺癌的优选方案。

研究内容

(1)常见脑肿瘤:开展神经母细胞瘤手术治疗、化疗等的综合治疗研究,制订规范化综合诊治方案;开展脑胶质瘤修复基因的分子遗传学指标研究,规范临床治疗方案。

(2)儿童白血病:开展儿童白血病细胞及分子水平的诊断技术研究,统一临床分型;研究化疗方案的药物组合、强度等对复发、合并症发生及最终预后的影响,建立预后评价方法。

(3)胰腺癌:研究胰腺癌的危险因素、遗传易感性及其交互作用;开展胰腺癌的早期影像学诊断和鉴别诊断研究,建立介入、化疗与手术联合治疗的优选方案。

(二)实施年限:*年9月30日前完成

三、生物医学工程领域

专题一、小型监护、治疗、康复器械的研制

(一)研究目标与内容

研究目标

发展动态、实时、灵敏和高分辨的血氧和pH监测方法,研发制造小型、微创的实时光纤荧光血气分析仪样机。研制开发体积小、重量轻、成本低,并可贴附于皮肤上的微型压电薄膜式胰岛素泵,取得SFDA产品注册证。研制开发佩带更舒适、更人性化的信息化全植入仿生耳蜗,并完成临床试验许可的申报。

研究内容

(1)实时光纤荧光血气分析仪:集成荧光生物物理、生物材料和传感器等多方面的技术,进行血气感受膜基质、光纤传感器结构、传感器抗生物污染、信号采集及数据分析系统等方面的研究,开发抗生物污染的动态、实时、灵敏和高分辨的光纤荧光血气分析仪。

(2)微型压电薄膜式胰岛素泵:针对低成本批量生产,通过泵体结构、材料等的优化设计,攻克薄膜制孔等关键制造技术,以及压力综合测试等实验测试技术,研制开发实用型样机,并开展临床试验研究,验证其实用性和先进性。

(3)信息化仿生耳蜗:通过对植入电极的改良、言语信息处理编码方式的优化,以及可充电电池或高能电池的研制,集成高频听力补偿、遥感等技术,开发双侧植入及全植入的新一代人工耳蜗产品。

(二)实施年限:*年9月30日前完成

专题二、新型生物医用材料及制品的开发

(一)研究目标与内容

研究目标

研制开发新一代的骨组织工程材料-可控降解性能的硼硅酸盐生物活性玻璃支架,完成临床试验许可的申报。申报并完成组织工程化人工角膜的多中心临床研究,完成SFDA产品注册证的申报。完成组织工程化静脉瓣灵长类动物的安全性评价等临床前研究,争取进入临床。

研究内容

(1)新型骨组织工程支架:通过硼硅酸盐等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组成设计,研究确定其生物活性、降解性能、降解机理等理化性质,开发高诱导成骨活性和可降解的三维连通多孔支架,并明确其生物功能和生物安全性。

(2)组织工程人工角膜:基于人工角膜缘细胞、口腔黏膜上皮细胞种子系,开展单独或结合羊膜组织的自体角膜移植修复多中心临床研究,明确其生化转化功能及潜在的免疫原性。

(3)组织工程化静脉瓣:开展组织工程化静脉瓣灵长类动物的效用性研究,确定种子细胞体内生命图谱,完成全身毒性、遗传毒性、致癌性、生殖毒性等安全性评价。

(二)实施年限:*年9月30日前完成

四、农业科技发展领域

专题一、花卉、长江口洄游鱼类等的优质种质利用研究

(一)研究目标与内容

研究目标

重点开展高附加值优质花卉种质资源创新,选育出5-8个花卉新品种或新品系,申报植物新品种保护,并在市郊进行种植示范。基本摸清长江口洄游鱼类渔业资源和生物学特性,建立1处长江河口刀鲚、日本鳗鲡等资源补充群体的保育示范区,研制出四鳃鲈鱼等苗种、成鱼工厂化养殖装置及标准化生产技术,加快洄游鱼类的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

研究内容

(1)高附加值花卉的种质利用与新品种选育。收集和整理朱顶红、凤信子、荷兰水仙、彩色马蹄莲等高附加值花卉品种资源,研究、评价其生长习性、适应性、观赏特点、栽培特征等;以提高耐热性和观赏性为目标,开展花期不遇克服方法、花粉活性及不同品种间亲和关系等的研究;研究花期精准控制、快速繁殖、种球产业化生产、病虫害防治等关键技术,并进行产业化技术应用示范。

(2)长江河口洄游性鱼类保育与利用研究。研究长江口洄游性鱼类刀鲚、日本鳗鲡、四鳃鲈鱼等的资源现状、种质特征;研究刀鲚、日本鳗鲡、四鳃鲈鱼等就地保护、易地保护和资源保育与增殖利用的相关技术体系。研究日本鳗鲡、四鳃鲈鱼等鱼类人工繁殖与苗种孵育的系列关键技术;研制四鳃鲈鱼等苗种、成鱼工厂化养殖装置及标准化生产技术。

(二)实施年限。*年9月30日前完成

专题二、特色瓜果等新品种选育与应用示范

(一)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研究目标

重点围绕地方特色农作物的新品种开发利用,筛选出5-8个适合*地区栽培的特色瓜果新品种,取得农作物新品种认定或审定证书,并在市郊建立5-8个种植示范点。

研究内容

(1)鲜食枣、蓝莓等小水果新品种筛选与应用示范。

开展鲜食枣、蓝莓品种引种筛选,筛选出适合*地区发展种植的鲜食枣、蓝莓品种;开展适宜品种配套栽培技术的研究,研究高光效性树形、疏花疏果技术、病虫害预测防治体系及采后贮藏运输等关键技术;应用根域限制栽培技术进行人工基质蓝莓栽培技术研究并进行示范。

(2)早熟梨、晚熟黄桃等新品种选育与应用示范。研究和利用梨果皮色(褐/绿)、果形、熟期等主要经济性状的遗传规律,以*优秀地方种质资源为主要亲本材料,培育抗黑星病、成熟期为7月中旬的早熟绿皮砂糖梨新品种;研究利用*地方黄桃种质资源,通过异质或同质亲本间的有性杂交,开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质、晚熟、鲜食、黄肉黄桃新品种的选育;研究稳产栽培的配套标准化栽培技术体系并进行示范。

(3)优质网纹甜瓜、哈密瓜新品种选育与应用示范。在引进国内外新品种基础上,筛选出适合*地区栽培的网纹甜瓜、早熟抗病哈密瓜新品种;开展*地区早春低温多雨、弱光照气候条件下优质网纹甜瓜、哈密瓜的育苗、整枝留果、生产环境调控、肥水促控、病虫害发生发展及综合防治等优质安全生产技术体系研究,研究适宜于*地区栽培的网纹甜瓜、哈密瓜高产、优质、高效的栽培新型模式,并形成相应的技术规范。

(二)实施年限:*年9月30日前完成

专题三、食用农产品安全控制关键技术研究

(一)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研究目标

围绕蔬菜、水产品等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建立蔬菜安全供给保障技术体系;基本建立本市食源性疾病的快速检测和预警平台;建立生鲜水产品冷藏保鲜实时监控技术体系,延长水产品货架期15天以上。

研究内容

(1)蔬菜食用安全供给保障技术体系研究。开展蔬菜田间档案管理系统研究与应用。开展蔬菜禁用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技术研究;研究蔬菜主要病原菌鉴定方法及检测试剂盒;研究蔬菜供应链全程质量安全品质控制系统并进行可视化示范。

(2)食源性疾病快速检测关键技术研究。开展主要食源性致病菌研究,研制相应的快速检测方法;研究建立食品污染相关的主要真菌毒素的快速检测技术体系以及溯源管理系统并进行示范。

(3)生鲜水产品冷藏保鲜和安全监控技术研究。研究大型冷库生鲜水产品实时监控技术,研制生鲜水产品实时监测系统;研究复合保鲜包装、冰温气调贮运技术,研究开发酶反应型的货架寿命指示器。

(二)实施年限:*年9月30日前完成

专题四、新型生物技术产品的创制与开发

(一)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研究目标

开展微生物抑菌、杀虫活性的新结构化合物研究,获得先导化合物10-15个,力争获得农药登记证1个以上;获得青蒿素含量提高1.5倍以上的转基因青蒿株系,完成转基因株系的大面积推广,获得农业部的转基因青蒿商品化生产批文。

研究内容

(1)基于自主知识产权化合物结构多样性衍生和创新。借助负载试剂(催化剂)、捕捉剂、微波超声等新型组合化学合成技术,针对含氟及多氟噁二唑类几丁质合成抑制剂、哒嗪酮噁二唑基昆虫拒食剂、昆虫飞行抑制剂、新烟碱杀虫剂(国际PCT专利)等已授权专利化合物进行专利二次创新,开展结构多样性衍生组合合成方法的系统研究,筛选发现新的杀虫活性化合物或新的先导结构,形成新的自主知识产权。

(2)防治水稻纹枯病的环保型杀菌剂研制。针对水稻纹枯病,开展申嗪霉素合成的调控机制研究,构建高产基因工程菌株,优化申嗪霉素发酵工艺,提高发酵效价;开展复配制剂的毒理学和药效试验,完成申报防治水稻纹枯病的农药登记证的试验工作;扩大复配制剂申嗪1号的生产能力和市场开发的研究。

(3)青蒿等药物植物产品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开展转基因青蒿的“中间试验”、“环境释放”、“生产性试验”和“商品化生产”的安全性评价,获得转基因青蒿的安全证书,培育出高产青蒿素的转基因青蒿品种或品系,进行产业化生产;筛选更高青蒿素含量的青蒿,获得青蒿素含量达5%的新品种或品系,完成安全性评价。

(二)实施年限:*年9月30日前完成

二、申请条件

1、申报单位应具备较强技术实力和基础,具备实施项目研究必备条件。企业牵头项目应承诺不低于1:1的匹配资金。

2、申请项目必须有较好的前期研究基础,鼓励产学研联合申请,多家单位联合申请时,应在申请材料中明确各自承担的工作和职责,并附上合作协议或合同。

3、国内外合作项目必须有合作协议或授权协议,涉及许可研究、专利等,申报时需附许可研究批件复印件、有关知识产权批件复印件等。

4、所有附件要求上传到网上。

三、申请方式

1、本指南公开。凡符合课题制要求、有意承担研究任务的在*注册的法人、自然人均可以从“*科技”网站上进入“在线受理科研计划项目可行性方案”,并下载相关表格《*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科研计划项目课题可行性方案(*版)》,按照要求认真填写。

2、课题责任人年龄不限,鼓励通过课题培养优秀的中青年学术骨干。课题责任人和主要科研人员,同期参与承担国家和地方科研项目数不得超过三项。

3、已申报今年市科委其它类别项目者应主动予以申明,未申明者按重复申报不予受理。

4、每一课题的申请人可以提出不超过2名的建议回避自己课题评审的同行专家名单(名单需随课题可行性方案一并提交)。

5、本课题申请起始日期为*年6月13日,截止日期为*年7月4日。课题申报时需提交书面可行性方案一式4份,并通过“*科技”网站在线递交电子文本1份。书面可行性方案集中受理时间为*年6月30日至7月4日,每个工作日上午9:00~下午4:30。所有书面文件请采用A4纸双面印刷,普通纸质材料作为封面,不采用胶圈、文件夹等带有突出棱边的装订方式。

6、网上填报备注:

(1)登陆“*科技”网,进入网上办事专栏;

(2)点击《科研计划项目课题可行性方案》受理并进入申报页面:

-【初次填写】转入申报指南页面,点击“专题名称”中相应的指南专题后开始申报项目(需要设置“项目名称”、“依托单位”、“登录密码”);

-【继续填写】输入已申报的项目名称、依托单位、密码后继续该项目的填报。

科技项目申报材料范文第2篇

关键词:专项资金;管理;科技成果;转化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能够更好地推动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和产业升级,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是财政预算内基建资金,是用于扶持在该行政区域内实施科技成果转化的项目。通过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的引导和带动作用,促进了一大批符合产业导向、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的项目落地转化,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管理使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由于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管理是一项新的探索性工作,在实践中,专项资金的申请、安排、拨付和使用等环节还有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

(一)项目申报环节存在的问题

1、项目申报门槛较低。一是项目的科技成果要求比较低,5年内取得的科技成果鉴定、评审意见、获得地厅级以上科技进步奖的科技成果,保护期内的专利权,都可以作为项目的科技成果。有的科技成果取得时间与申报时间间隔较长,比如发明专利权期限为20年,实用新型专利权为10年,随着技术的进步,有的科技成果可能不再具有先进性和适用性,但是也符合申报条件。二是申报项目没有要求实质性开始动工建设,只要是制定了具体的项目实施工作方案并开展项目的前期工作,就可以提出申请科技成果专项资金。三是一些已建成投产或基本建成的项目,本来不属于扶持范围的项目,但是这些项目通过简单的包装,也申报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每年申报的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项目都很多,有的项目当年安排不过来,只能延后到第二年安排。从调研的37个项目来看,扶持资金总额为900万元,平均每个项目扶持资金为24万元,每个项目得到的扶持资金较少,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扶持存在“撒胡椒面”的现象。

2、项目申报材料不规范。一是项目申报材料要求比较简单。在项目申报材料中只有申请表是原件,其它附件材料都可以是复印件,也没有规定受理申报部门要对材料的复印件与原件进行核实。二是项目投资估算不合理。一些项目高估总投资,最明显的是高估项目的流动资金,有的工业项目流动资金占项目总投资一半以上。一般来说,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基本是基建类项目,固定资产投资要占比较大的比重才比较合理。通过调研,我们发现有的项目实际建设规模比申报材料的建设规模要小,实际总投资比计划总投资也缩小了。三是没有提供审计的会计报表。如果项目使用企业自有资金建设的,要提供企业上两个年度和最近一期的会计报表,但是没有明确规定会计报表要经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从申报的项目来看,一般项目没有提供审计过的会计报表。

3、缺乏对从事申报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的中介机构的管理。申请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由项目业主提出申请,填写资金申请表并附上有关附件。但在实际项目申报中,有的项目申报材料是由中介机构组织编写,项目申报成功,取得专项资金后,项目单位再支付给中介机构咨询费。从事申报工作的人员业务素质良莠不齐,并且没有统一明确的收费标准,一些中介机构存在乱收费现象。

(二)项目评审环节存在的问题

专家评审意见是项目是否安排专项资金的重要依据。参与评审的专家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能独立、客观、公正对项目进行审查,但是,参加评审工作的专家任务都很重,有的专家半天时间要评审二十多个项目。有的项目所处技术领域的专家专家库里还比较少,只能由相关技术领域的专家评审。由于参评的项目多,涉及的行业范围广,专业性强,而参加评审的专家人数少,专家掌握的行业、专业有限,不可能对项目的技术创新性、建设方案的可行性、预期社会经济效益和示范带动作用等项目情况都很熟悉,进而影响到项目评审意见的权威性。

(三)在专项资金计划审批环节存在的问题

在项目审定、专项资金计划下达之前缺少对项目的实施情况进行实地调研。从项目单位开始组织申报材料,中间还要经过转报、项目初审、专家评审等环节,才到项目审定、专项资金计划下达环节,项目实施情况可能会发生一些重大变化,特别是一些重点项目,未经过查看项目单位的现场情况,不了解项目实施进展的具体情况,不了解项目单位是否具备项目实施的能力。这样,下达专项资金计划可能存在一定的风险。

(四)专项资金拨付环节存在的问题

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拨付不及时,存在专项资金被截留、挤占和挪用问题。目前大多数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的专项资金拨款流程为:省财政市财政县财政项目单位,专项资金拨付的中间环节多,有的县财政比较困难,存在专项资金被截留、挤占和挪用问题。通过对37个项目的调研发现,专项资金到达项目单位账户平均天数是166天,其中半年以上的项目有13个,最慢的达到了527天。专项资金不能及时全额拨付到项目单位,影响了项目建设的实施,降低了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率,也可能会导致违纪违规问题的发生。另一方面,没有明确规定在专项资金拨付给项目单位前要对项目进行检查,可能会产生有的项目已撤销或停止建设,还向该项目单位拨付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的问题。

(五)专项资金的使用环节存在的问题

从调研项目情况看,多数项目的专项资金用在项目建设方面,或用于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的贷款贴息。部分项目的支出不符合专项资金的使用要求,用于支付业务招待费、咨询费等。多数建设项目财务管理不够规范,没有做到专账管理。

(六)项目验收环节存在的问题

项目验收是检查项目是否按计划完成各项工作内容,是否交付符合预期的工作成果。通过调研发现,项目验收工作不够重视,有的项目已建成投产多年,但是没有及时向有关部门申请组织验收,或因有关部门工作繁忙,未能及时组织验收,影响了项目正常的结题,也影响了项目的后续跟踪管理。在建成投产的35个项目中,经过验收的项目只有13个,验收率只有37%。

二、加强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管理的几点建议

要充分认识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对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引导和带动作用,加强专项资金的管理,提高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率。遵循诚实申请、公正受理、科学管理、择优扶持、公平透明、专款专用的原则。为了进一步加强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管理,推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加强项目申报环节的管理

1、提高申报门槛。技术成果应当要符合产业发展方向,产业关联度大,带动作用强,预期经济社会环境效益好;项目采用的关键技术先进成熟,能显著提升本省产业技术水平。一些技术含量一般的项目不列入扶持范围,鼓励先进适用的科技成果尽早进行产业化,缩短进行转化的科技成果的有效期,对于较长时间前取得的科技成果可能不具有经济价值,不能申报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要加大对重点项目的扶持力度,逐步减少对一般项目的扶持,改变目前专项资金“撒胡椒面”的现象,真正发挥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的引导和带动作用。

2、规范从事科技成果转化申报工作中介的管理工作。培训一批从业人员,认定一批专业中介机构,明确规定项目申报工作由具有资质的中介机构负责,并与物价部门商定收费标准。在项目申报材料中应提供项目申报机构的营业执照、资格证书和从业人员的执业资格证书。项目申报材料的真实性由中介机构,管理部门可不定期对申报项目进行抽查,一旦发现虚假情况,要对从事该项目申报工作的中介机构进行处罚,取消该机构和有关从业人员的执业资格,在项目申报源头上保证申报项目的真实性。

(二)进一步完善专家评审制度

1、扩充完善专家库。吸收更多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的专家参与项目评审,也可以吸收省外知名专家进入专家库。参与评审的专家要对所审查项目技术领域的发展状况和所涉及经济领域、市场状况有较深的了解,具有权威性。专家库要能够实现对入库评审专家的动态管理、随机抽取、自动语音通知、自动回避、抽取过程严格保密和严格时间控制等功能。

2、改进评审方式。专家评审可以采用集中评审与实地评审相结合的方式,重点项目可以在集中评审基础上进行实地调研。对于外地专家参与项目评审,可以采用网上评审、函审等评审方式。对于重大项目,可委托工程咨询机构进行评估。

(三)完善专项资金计划审批管理

在项目审定、专项资金计划下达之前,要对项目进行实地调研,特别是重点项目,要了解查看拟扶持项目的具体实施情况,包括项目的工程建设情况、技术开发能力、资金筹措情况、项目实施配套条件和生产经营状况等。把调研拟扶持项目工作做为项目专项资金审批安排程序的一个重要环节,掌握扶持工作的主动性,使专项资金真正能够用在科技成果转化项目上,更好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四)完善专项资金拨付管理

通过调研发现,相当数量的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到位时间滞后,影响了项目的实施。要研究制定规范化、科学化管理的专项资金管理制度,使专项资金安全、快速运行。加强专项资金拨付管理,减少资金流通环节,规定每个环节专项资金拨付时限,积极探索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如何直接补助到项目单位,避免专项资金被截留、挤占和挪用情况的发生。在专项资金拨付给项目单位前,应当加强对项目检查,对因故撤消或中止的项目,应当取消项目年度投资计划,收回支出预算并停止拨付专项资金。

(五)加强专项资金使用管理

项目单位对取得的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要专款专用、专账管理。项目单位专项资金的支出要符合下达的计划通知要求。专项资金支出范围有投资补助和贷款贴息两种。投资补助要用于与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建设主要内容相关的支出,不得用于购置小汽车、招待费等消费性质的支出;贷款贴息要用于支付科技成果产业化项目向商业银行的贷款所负担的利息支出。对于专项资金已拨付到项目单位,而项目因故撤销或中止,项目业主应当进行项目清算并报财政部门核定,已按规定用途使用的专项资金作核销处理,未使用的专项资金应当缴回财政部门。

科技项目申报材料范文第3篇

1 概述

近年来,我国科技投入持续大幅度增长,“十一五”期间全社会研发投入年均增长率超过23%,“十二五”以来继续高速增长,2013年达到11906亿元,其中企业研发支出占76%以上。与此同时,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都设立了种类繁多的政府专项资金、财政贴息、科技计划项目、人才计划项目、各类评奖、各类认证等科技项目,中央财政科学技术支出也保持高速增长,从2006年的774亿元增加到2013年的2460亿元,年均增长率约18%。随着财政资金支持力度的加大以及政府科技宣传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企事业单位积极开展科研项目立项,参与科研项目申报,提高其科技创新能力。

然而,由于科研项目申报需要较强的科技创新综合实力来支撑,各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科技管理水平、申报人员职业能力和所处行业领域等不同,其申报质量差距较大。不少企业尽管有好的项目,但因对政策理解不全面、对指南学习不透彻、没把握好最佳申报时机、申报材料没有体现出创新性和先进性、申报材料严谨性和逻辑性不足等各种因素,导致无法获得评审专家认可,未获项目立项,令人惋惜。基于此,笔者对当前企业在项目申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结合笔者科技管理工作经验,提出科研项目申报相关策略,以期为企业科研管理提供有益的借鉴。

2 科研项目申报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企业管理层对科研项目申报工作一知半解

很多科技企业管理层对科研项目申报工作一知半解,没有清晰地认识到科研项目申报工作的重要意义,对科技政策和申报指南研究不透彻,对科研项目申报的工作要求不重视。企业管理层只看到了科研项目申报的经济效益,没有看到政府科技立项的社会品牌效益以及为企业带来的无形资产。管理层对本行业发展比较熟悉,但对国家科技发展规划、政策研究不够,企业科研项目与政府科技规划脱节,跟不上社会发展趋势与潮流,导致科研项目与申报指南存在较大差距。企业重视技术开发与市场拓展,但对科研项目申报、政府部门沟通、政府组织的科技活动等认识不足,科研管理人员与科研管理体制配置不足,导致科研项目申报成功率很低,影响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

2.2 没有做好企业科技发展规划与科研项目申报计划

科研项目申报实质上是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综合体现,科研项目申报的成功是企业科技创新规划能力的成功。科研项目申报体现了科技开发、市场开发、经营管理、科研管理、财务管理、知识产权、产学研、科技与经营人才等方面的科技创新综合能力,这些科技创新能力的形成,需要企业制定一定的科技创新规划与实施计划。同时,科研项目申报工作需要编制申请报告,准备附件资料,涉及行业背景、人才团队、技术方案、运营方案、市场方案、投资分析、财务预算、社会效益、知识产权、科技查新、项目备案、用户报告、资质认定等,有些资料需要一定的准备周期,从材料准备和协同工作方面来说,科研项目申报需要进行一定的筹划,制定详尽的科研项目申报计划,但是大多数科技企业还处于“临时抱佛脚”的突击申报状态。

2.3 没有建立规范的科研管理制度

科技项目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它是项目管理技术与具体科技项目相结合的产物,科技项目管理过程是建立在一般项目管理过程的基础上,结合科技项目的特点而进行的,按照科技项目实施阶段不同可分为立项、实施过程、项目验收管理。尽管部分企业对科技政策有点了解,清楚些许申报渠道,但是企业内部并没有建立较为规范的科研管理制度,甚至没有建立立项管理制度,对于科研项目申报采取简单粗暴的“突击申报”方式进行,具体表现为:缺乏项目前期的调研工作,或者草率摘取项目内容作为创新点,或者没有很好地总结项目承担单位的优势,如此种种皆是因科研管理制度缺失导致的申报准备不充分现象,评审专家难以评价申报项目的先进性以及承担单位的科研实力,从而影响项目的获资助率。解放军后勤工程学院科研处李永德指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未获资助的申报项目主要存在创新程度低、缺乏应有前期研究工作等问题。

2.4 没有设立相应的科研管理机构和人员

科研管理工作内容包括科研项目申报、知识产权申报、科技奖励申报、项目监理及验收、科技宣传、与政府部门接洽、研发机构管理和运营等,看似琐碎,实则十分紧要,许多中小企业没有设立相应的科研管理机构和人员,科研管理工作缺乏职业化、专业化和标准化,在项目申报时难以编写出符合申报要求的项目申请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申报材料组织零散、缺乏秩序,甚至没有准备妥当申报前必须的财务审计报告、科技查新报告、知识产权等证明材料,使企业科研项目难以获得政府立项。

2.5 技术创新性与核心竞争力阐述不清晰

国家和省科技支撑计划支持的重点项目主要围绕能够整体带动产业创新能力提升的产业核心技术,以获得发明专利等自主知识产权为目标,加强高技术前沿战略部署,研发内容具有前沿先导性、能推进相关新兴产业实现重大技术突破;面上项目围绕产业技术创新和新兴产业培育,以突破核心关键技术、取得自主知识产权为目标,着力提升产业竞争力,项目研发内容具有先进性。申报课题的创新都是要求在前人没有研究过或是已有基础上的再创造。对照这些要求,多数企业的项目仅以突破企业核心技术为目标,缺乏对产业核心技术的攻关和研究。同时大多数企业在申报时不注重查新,不注重项目产品与同行类似项目产品进行参数对比,课题的创新性得不到第三方和数据的支撑,评审专家难以评判。

2.6 企业重申报轻实施

大多数企业都是重申报轻实施。申报时动员公司各方面力量,热情很高,十分重视。项目立项后,对项目执行过程却没有给予足够的关注,对项目实施缺乏计划和有效监管,大都没有制定项目实施计划,对于课题任务和考核指标没有进行计划落实,项目实施难以按计划推进,遇到困难也没有专人负责解决,不利于项目的执行。验收时临时抱佛脚,验收证明材料准备不足,导致项目验收不成功,影响企业信用记录,从而影响新的科研项目申报,形成恶性循环。

3 科研项目申报策略分析

3.1 做好政策研究与申报规划

充分的政策研究能够确保申报资料的准确性,积极的申报规划能够确保申报准备工作充分,提高申报质量。良好的项目申报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政策研究与申报规划:

首先,企业科研管理人员要及时关注国家与地方科技发展规划、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等,如“十三五”规划、“中国制造2025”、“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等纲领性文件,了解国家对本企业所在行业的支持力度,研究、分析本企业科研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资助的可能性。

其次,科研管理人员要研究、分析历年科技项目申报通知,根据历年的科技申报政策和企业科研项目情况,制定企业科研项目申报年度计划,统筹安排企业科研项目申报工作,获得公司管理层的认同和公司相关资源支持。

最后,对于资金支持较大的重点项目,如国家级、省市级重点项目,企业应该编制重点项目专项申报计划,进行部门分工与合作,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权利,要求各部门按照时间节点提交申报资料,发挥申报计划对各部门的约束力,顺利完成科研项目申报的准备工作。

合理的规划与计划能够提高科研项目申报效率和质量,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2 加强科研项目立项管理

科研项目立项管理是科研项目申报的关键环节,要严把科研项目立项关,从源头确保科研项目的质量。企业应设立相应的科研管理部门或专职科研管理人员,每年定期(一般是每年12月份或1月份)组织技术开发部门策划、确立并申报企业科技项目。规范的立项流程主要包括:

首先,技术开发部门根据国内外市场需求,通过市场调查、收集信息,科学分析、预测国内外相关产品或技术的发展动态,与同类企业、同类产品进行对比,寻求新产品开发的方向和目标。

其次,技术开发部门根据收集的各类信息,策划、确立新产品开发、新技术开发等科研项目,编制科研项目立项建议书或可行性研究报告,组织评审并经部门负责人审批后,将拟立项项目向科研管理部门提出立项申请并提供立项建议书或可行性研究报告。

最后,科研管理部门组织公司技术委员会的专家对各技术开发部门申报的科研项目进行立项评审,评审通过的项目上报公司,由公司进行决策,确定年度公司科研项目。

在项目申报阶段,科研管理部门应高度重视项目的选题,要选择符合国家和企业战略目标、符合市场需求、有资源有条件地实施,并且能够申报成功的先进产品和技术开发项目,要根据政策研究结论选择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提高项目中标率。企业要重视项目的前期调研,要根据科技部门的项目指南从国内外技术现状、本企业技术现状、未来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调研和可行性分析,做好扎实的前期准备工作。要认真审查项目的必要性、创新性和可行性,从项目总体目标、主要研究内容、技术实施路线、进度安排、项目经费等方面确保项目开展是必要的、创新的和可行的。

3.3 提前统筹项目资源,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

科研项目申报时间一般都很短,从申报通知发出到申报截止时间大多只有1个月左右的时间,如果在项目通知出来之后才开始准备申报材料难免局促,会对申报材料的质量造成一定影响。项目申报过程中一般会涉及到的公司内部部门有档案部、人事部、财务部、技术部、市场部等,公司外部部门有审计公司、查新机构、科技主管部门、环保局、发改委等,需要提前统筹的项目资源包括人事资料、财务信息、技术文档、市场调研报告、公司资质、查新报告、检测报告、专利、环评报告、备案文件等,因此需要较长的时间去准备、申请、获取上述这些项目资源,同时还要花费较多的时间与精力撰写一份立意新颖、层次合理、词句妥当、财务分析清晰的项目申请报告或可行性研究报告,所以提前部署可避免仓促准备申报材料带来的质量隐患,是项目申报成功的关键。

3.4 加强政府部门沟通,掌握申报流程与关键点

政府沟通是科研项目申报的另一关键环节,一方面可以了解更多的政策信息,提高项目申报质量;另一方面可以让政府部门对企业情况和项目情况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通常政府部门更倾向于熟悉的企业和项目,对于不熟悉的企业和项目保持高度警惕。企业应该积极向政府部门汇报企业和项目情况,获得政府部门的认可和支持,对于项目申报成功和企业科技创新工作起着重要的助推作用。

首先,在政府提倡建立“服务型机关”的大环境下,“公仆们”是非常欢迎企业去登门拜访寻求帮助和指导的,同时政府部门的发展也需要企业的积极支持,比如定期上报企业报表,积极去科委部门进行项目备案,让政府部门多多了解所辖企业的发展状况,让政府了解到自己企业在行业里技术水平是领先的、财务状况是良好的、企业运作是正常的、市场前景是广阔的、管理团队是过硬的,这对于政府和企业都是有好处的。

其次,企业要多沟通、多问询,掌握项目申报的渠道和要点。一般来说,如果是处于研发和中试阶段的项目,考虑从当地科教部门往上申报;如果是产业化的项目就从发改委往上申报;如果是技术改造类项目就从经信委往上申报;当然还有特殊项目可考虑从财政、中小局等部门申报。

最后,项目申报上去后,也要及时跟进项目评审情况,即使项目没有立项成功,也可以向主管部门多请教,找到失败原因以便下次改正。

3.5 提升企业科技创新能力

科技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根本推动力,是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的关键。提升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可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首先,培育创新创造氛围,重视技术人才培养和能力提升,从根源鼓励创新,建立激励机制,做到奖励有章,有功必奖,及时兑现,激发技术人员的创新积

极性。

其次,引进行业技术领军人才,给予其广阔的发挥平台和一流的人才、设施配备,形成包括可研分析、技术开发、技术验证的研发团队,在完善的管理制度基础上,源源不断地为企业发展注入核心动力。

最后,加强科技合作,一方面和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和科研院所共同探讨先进技术的产业化可行性方案;另一方面加强和供应商、客户之间的合作开发,通过产业链上下游的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探讨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开发,拉近技术革新与落地实践之间的距离,提高成果转化效率。

3.6 重视项目预算和财务管理

规范项目申报的另一个重点是项目申请经费的详细、合理预算。预算是确定项目资助额度和经费支出的直接依据,要高度重视。科研项目如果缺乏经费预算或者预算不够科学合理,很难得到政府专项资金支持,同时也不利于项目规范管理和控制。如果项目经费预算得合理,不但能够提高项目的中标率,而且可以保证项目实施的顺利进行。

在申报科研项目时,科技人员要根据相关经费管理办法明确说明各项支出的用途,并要注意项目主管部门能给予的经费支持额度,注意申请金额不可超得过高。在项目执行过程中,要加强对项目经费管理,做到单独核算,专款专用,严格按照项目预算进行支出,在执行过程中如有调整,应按照相应管理办法进行规范的预算调整,确保项目按计划开展,项目经费按计划使用,从而确保项目顺利验收,保持良好信用记录,为下一次申报项目奠定良好信用基础。

3.7 加强项目实施管理与项目验收工作

科研项目实施与验收关系项目的成败也是影响企业后续项目申报和企业诚信,所以企业不仅要重视科研项目申报,同样也要重视项目实施与验收工作。

科研项目获得政府资金立项支持后,企业应根据课题任务书和考核指标,制定项目实施计划,落实公司各部门的工作任务,要求各部门按照时间节点完成课题任务,通过分工与合作的方式完成科研项目课题任务。

项目验收前,科研管理部门应该对照课题任务书评估课题完成情况。如果课题完成情况与课题任务书规定的指标差距较大,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补救。如果课题是按计划顺利实施的,验收时则根据要求准备相关验收资料,重点针对课题任务和考核指标准备相关的科技成果证明材料,评审专家主要考察企业的科研证明材料,权威机构提供的证明资料对项目验收起着重要的加分

作用。

4 结语

近年来,科技扶持政策越来越向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倾斜,同时申报要求和评审也越来越严,“临时抱佛脚”或“一枪头”的申报方式的弊端愈加明显,所申报的项目往往在专家评审阶段就遭到淘汰。因此,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重视科研项目立项和申报工作,如何加强科研项目管理,如何提升科研项目申报成功率,如何获取更多的政府资金以及社会资金支持,如何推动企业科

(下转第127页)

科技项目申报材料范文第4篇

国家政策资助农业项目较多,目前国家政策有优惠政策类、补贴类、专项扶持类,对于不同的政策类别,要按照各类别的项目指南进行申请。

1.1 优惠政策类

此类是农民合作社普遍可以享受的,在工商局注册后,农民合作社对自己项目建设完成,可以找相关的政策部门申请。

1.2 补贴类

此类基本都是先建后补类,在项目建设前需要得到当地政府部门的认可,得到当地的政府支持,做好项目报备,然后再申请补贴,等项目验收通过,才能拿到补贴。农业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均可申请。

1.3 专项扶持类

此类是国家对某些农业项目或者农民合作社进行重点扶持,资金额度较大,多要求带动性强、可行性好,社会效益好,能引导当地产业发展,对当地的自然环境及生态环境无害,获取此类项目申报材料是重点。

2 如何申请

按照农业资助项目分类,不同的政策覆盖范围不同,申请流程不同,对口部门不同,按照政策要求、特点、标准,按照相应的流程申请。

2.1 及时了解申报信息

及时关注科技、发改、财政、农业、商务、林业、供销总社、水利、工信等部委及其相关的省、市部门网站农业补贴类信息。了解关键技术、企业或合作社自身建设、配套服务设施、人才培养等,了解政府的补贴动向。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筛选出适合自身的补贴类信息,从而向对口部门申报相关资助项目,争取农业资金补贴。

2.2 申报材料结合当地,突出带动性

申请补贴需要提交申报材料,如果申报材料不规范,不能体现自己的优势和特点,专家不能充分理解不能评判,造成申报失败。项目申报准备工作应该从人员安排,文件解读、规划划、机构对接甚至资质准备等都需要合理的安排时间进行准备。

2.3 多找政府,加强沟通

科技项目申报材料范文第5篇

一、支持对象

在*地区注册的技术转移服务机构,或在京高校、科研院所、企业集团的成果转化部门以及担保公司。

二、支持范围

为高技术的商品化、产业化及技术转移提供服务的项目。服务项目内容应属于以下情况之一:

(1)技术集成与经营服务:对引进的技术进行技术集成、二次开发或技术营销后,实现技术转移的服务;

(2)技术经纪服务:为技术转移提供居间、行纪或服务(含为新技术、新产品的开发提供咨询服务);

(3)技术投融资服务:技术转移过程中的投融资咨询、融资担保的服务,重点支持直接投入资金并提供咨询服务;

(4)技术转移平台服务:集成技术转移服务资源,为行业或区域的技术转移提供综合服务。

三、申报条件

申报专项资金应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一)申报机构条件

1.基本要求:

独立法人机构——在*地区注册,成立两年以上,上年度总收入不低于50万元人民币。属于院所、高校为主体成立的独立法人机构,面向全社会开展技术转移服务,其成立时间和总收入等不受此条件限制。

非法人机构——在京的科研院所、高校及企业集团所属的科技成果转化部门,成立两年以上,上年度促成技术交易总额不低于1000万元人民币。

2.主营业务:主要从事技术转移服务业务。

3.服务能力与模式:有较强的技术转移专业服务能力和独特的服务模式,在技术转移服务行业有丰富的经验和较好的业绩,在社会上有良好的信誉且成长较快,近两年有典型的技术转移服务案例。

4.团队与制度:管理团队结构合理、财务管理制度健全。

5.其他:获得“*市优秀科技中介机构”称号或*市及国家“技术市场金桥奖”的机构优先予以支持。

(二)服务项目条件

1.2006年1月1日以后签约且正在执行的技术转移服务项目。

2.为高技术的商品化、产业化及技术转移提供服务,对高技术重点领域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的项目。

3.项目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同时也能提升技术转移服务机构自身的专业服务能力。

4.重点支持技术集成与经营服务项目以及为各类科技计划成果或专利技术的转化提供服务的项目。

(三)申报项目数量

每家机构申报一个项目。

四、支持方式和额度

(一)支持方式

专项资金采取无偿资助方式,对申报机构进行择优支持。

(二)支持额度

每家机构支持额度不超过50万元。

五、申报与受理

(一)申报地点和时间

专项资金实行集中申报、集中受理。*技术交易促进中心受*市科委委托负责受理专项资金项目申请。

地址:*市海淀区苏州街甲49号三楼专项管理部

*

(二)申报程序

1.网上申报。申报机构可登录*市科委网站*相关栏目或*技术交易促进中心网站*的“政府专项申报”栏目下载填写项目申报书,并通过*的“政府专项申报”栏目进行网上申报。

2.报送书面材料。经*技术交易促进中心网上审核确认后,按要求准备申报材料,在申报截止日内,将准备好的申报材料报送*技术交易促进中心。

(三)申报材料

1.《*市科委技术转移服务专项资金项目申报书(20*年度)》,同时报电子版。

2.附件

(1)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并加盖单位公章。

(2)法定代表人或单位负责人的有效身份证明复印件。

(3)机构简介(发展历程、股权结构、主营业务、发展战略等)。

(4)主要高层管理团队、业务骨干及项目主要参加人员的学历、职称、荣誉证书复印件。

(5)技术转移服务的业务规范、管理措施等。

(6)近两年的财务报表复印件,包括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等,并加盖单位财务印章,如有审计报告请提供。

(7)近两年技术转移服务业绩及典型案例的证明材料:

主要技术转移项目的委托合同、交易合同及付款证明,服务收入证明(发票、税票等)、为国家或地方科技计划项目、专利技术等提供技术转移服务的证明材料等,其中:

技术集成与经营项目——引进技术的合同及付款证明、卖出技术的合同及收入证明(发票、税票等)的复印件。

技术经纪服务项目——委托中介服务合同、服务收入证明(发票、税票等)、技术交易合同等材料的复印件,技术交易合同的执行情况说明。

技术投融资服务项目——委托中介服务合同、借款合同或投资合作协议、服务收入证明(发票、税票等)、投资付款证明等材料的复印件。

技术转移平台服务项目——委托中介服务合同、服务收入证明、技术交易合同、项目执行情况说明等材料的复印件及其他证明材料。

(8)申报项目的相关证明材料:

技术集成与经营项目——项目报告(包括项目的背景、主要内容、进展、意义等)、引进技术的合同以及付款证明、技术水平证明材料。

技术经纪服务项目——项目报告(要求同上)、委托中介服务合同、服务收入证明(发票、税票等)等复印件、技术水平证明材料。

技术投融资服务项目——项目报告(要求同上)、委托中介服务合同、服务收入证明(发票、税票等)、投资合作协议及投资付款证明等材料的复印件、技术水平证明材料。

技术转移平台服务项目——项目报告(平台的背景、资源、服务内容、功能、业绩、运营情况、运营管理制度等)。

(9)近两年接受服务的主要客户评价意见(机构的专业技能和服务态度、合同执行情况、给客户带来的经济社会效益、对客户发展的作用等)。

(10)能反映申报单位信誉和所处行业地位的证明材料(近年来获得荣誉、政府资助、宣传报道等)。

(四)装订

申报材料按A4纸张打印,其中《*市科委技术转移服务专项资金项目申报书(20*年度)》简单装订,附件材料胶装成册。以上材料一式七份,均应加盖单位公章。

(五)情况查询

申报单位可通过市科委网站*或*技术交易促进中心网站*查询相关信息。

科技项目申报材料范文第6篇

一、2012年工作情况

一是争取获得国家产业振兴和技改专项资金。我县申报冶金设备有限公司年产3000套废旧家电综合处理成套设备技术改造项目,市工信委对该项目申报工作进行精心指导和大力支持,在核准备案、节能评估、资金申报报告编制等各个环节提出指导性意见,并多次帮助修改。省工信委对项目申报材料悉心研究认真审核,为我们提出修改意见,确保了该项目申报工作规范性和申报材料的质量和完善。经国家有关专家评估、工信部等部门审核后,该项目获得2012年产业振兴和技改专项资金730余万元。

二是获得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用地指标180亩。新材料有限公司光伏材料生产项目。近年来我县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省市工信委在这方面给予了大量的支持,把该项目列入省协调推进会议,并协调省国土厅给予项目用地指标180亩。目前该项目前期准备工作已基本完成,石英砂生产项目已开工建设,深加工项目正在筹备中,我们正大力协调推进该项目建设。

三是获得关闭中小企业补助资金150万元。我县申报关闭省县桐江造纸厂、省县化工厂,在市工信委的积极协调帮助下,今年获得省工信委批复,给予关闭中小企业补助资金150万元。目前,已妥善安置省县桐江造纸厂、省县化工厂两企业职工,有效化解因关闭企业带来的社会不稳定隐患。

四是协助我县申报设立省级工业园。考虑到我县没有省级工业园,土地指标供不应求,市工信委为我县积极协调申报设立省级工业园,尤其是市工信委园区科悉心指导编制申报材料,协调各方关系积极推进该项工作,目前已申报省有关部门研究审核。

五是上报赣南苏区振兴发展项目。去年以来,我县积极对接赣南苏区振兴发展规划工作,谋划了一批重大工业项目,若干意见出台后,在市工信委的指导下,加强了项目策划、开发和包装工作,并上报省市有关部门争取相关产业政策、用地指标、资金扶持等。先后上报了投资4.3亿元的钽丝和锂离子动力电池生产建设项目、投资6.6亿元的大中型矿山设备生产建设项目、投资3.9亿元年产120万吨低铁石英砂项目、投资6.2亿元年产2500套油膜轴承生产线项目等25个项目。

二、2013年工作打算

一是加强项目用地指标申报工作。随着我县实施“强攻工业”战略的深入,陆续引进了一批高科技、高效益、低消耗、低污染的重大项目,但用地指标的难题随之而来,严重制约了我县工业的发展壮大,争取用地指标是破解这一难题的唯一途径。

二是积极申报设立省级工业园区。设立工业园能有效解决重大项目引进的用地问题,能解决工业企业零散、治理污染难的问题,能解决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难题。建议上级批准设立县省级工业园,新增工业用地10000亩。

三是积极引进大型央企实施优势产业项目。我县拥有丰富的萤石、石英石、钽铌等矿产资源和丰富的白莲、烟叶、油茶等农副产品原料资源优势,但目前尚未有效开发利用。为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切实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请求上级有关部门协调有关央企来我县投资,发展硅产业综合项目、白莲系列产品深加工项目、大型矿山机械设备生产项目等中大型项目,支持我县工业发展。

科技项目申报材料范文第7篇

第一条为加快培育和发展新兴产业,规范新兴产业专项资金的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根据《关于加快推进经济转型升级的若干意见》和财政资金管理规定,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专项资金的管理和使用遵守国家宏观经济政策、产业政策和财经政策,坚持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确保专项资金的规范、安全和高效使用。

第三条专项资金由市发改局、财政局共同管理。

市发改局以项目管理为主,负责确定专项资金的年度支持方向和支持重点,统一接受项目申报,会同财政局、经信局、科技局等部门对申报的项目进行审核,并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跟踪管理和监督检查。

市财政局以资金管理为主,负责专项资金的预算管理和审核拨付,并对专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跟踪管理和监督检查。

市发改局和财政局、经信局、科技局共同负责项目的跟踪绩效工作。

第二章专项资金的使用范围和申报条件

第四条专项资金主要采取贷款贴息、补助和奖励等形式用于扶持新兴产业发展重点扶持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和节能环保等五大新兴产业发展。符合以下条件优先扶持:

(一)省级、市级重点项目。

(二)全市新兴产业中科技含量高、附加值大、产品前景好的项目研发、新建和技术改造。

(三)国家、省新兴产业引导资金扶持项目的配套资金。

(四)新兴产业重点课题研究、新兴产业发展专项规划及新产品研发等。

(五)市委、政府决定扶持的其它产业和项目。

第五条专项资金支持的项目必须为当年实施的项目。实施项目的单位应具备以下条件:

(一)金坛境内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

(二)具有健全的财务与管理体系。

(三)企业资产及经营状况良好,具有较高的资信等级和相应的资金筹措能力。

第三章专项资金使用方式

第六条根据项目和企业的不同特点,专项资金的使用采取贷款贴息、补助、奖励的方式。

(一)对主要利用贷款实施的科技含量高、附加值大、产品前景好的新兴产业项目,一般采用贷款贴息的方式给予扶持。

(二)对主要利用自有资金实施的科技含量高、附加值大、产品前景好的新兴产业项目,一般采用补助的方式给予扶持。

(三)对专项规划编制、重点课题研究及产品研发等,一般采用补助或奖励的方式给予扶持。

第四章项目申报、审定和资金拨付

第七条申报程序

(一)市发改局会同财政局、经信局、科技局等部门将确定的本年度市级专项资金使用领域和重点、申报专项资金的相关事项,通过发文的形式向社会公布。

(二)符合条件的项目,项目实施单位应根据申报要求,上报有关申报材料。项目所在镇(区)负责汇总后统一上报。

(三)各镇(区)负责本区域内项目申报的扎口工作,同时对申报单位的申报资格、申报材料等进行审查,并对项目的真实性负责。对符合申报条件和要求的项目,一并出具书面推荐意见,报市发改局。

第八条申报项目应提供以下材料:

(一)填写金坛市发展新兴产业专项资金申请报告表。

(二)企业投资项目的核准或备案的批准文件。

(三)项目单位的基本情况和财务状况表。

(四)企业与银行签订的贷款合同。

(五)申报企业对申报资料的真实性声明。

(六)其它要求提供的材料。

第九条审核及公示程序

市发改局受理申请后,会同财政局、经信局、科技局等部门组成联合审核组,围绕行业方向、项目可行性、项目重要性、项目的示范带动作用等方面进行审查,提出评审意见和专项资金年度使用计划建议,报市新兴产业领导小组审核。

经市新兴产业领导小组审定后,市发改局将拟下达专项资金年度使用计划在中国金坛”政府门户网站上公示。公示一周后,由市发改局、财政局联合下达扶持项目的专项资金安排计划。

第十条资金拨付和使用

根据市发改局、财政局下达的专项资金安排计划,财政局按现行财政资金拨款程序办理拨款手续。

项目单位收到资金后,应根据专项资金下达计划明确的使用方向,专款专用,专账核算。

第五章项目和资金的监督管理

第十一条各镇(区)和相关主管部门应加强跟踪管理,对专项资金使用效果每年要进行分析总结,并将有关情况报市发改局、财政局、经信局、科技局。

第十二条市发改局会同财政局、经信局、科技局等部门负责对项目的实施情况进行跟踪管理,必要时可委托中介机构进行后评价。不定期对专项资金使用情况和使用效益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第十三条项目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市发改局、财政局责令其限期整改,核减、收回所拨付资金,取消申报资格。对发生截留、挪用、侵占、骗取财政资金行为的按照《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国务院令427号)等规定进行处理,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提供虚假情况,骗取专项资金的

(二)转移、截留或者挪用专项资金的

(三)擅自改变主要建设内容和建设标准,特别是专项资金重点扶持内容的

(四)无正当理由未及时建设或竣工完成的

科技项目申报材料范文第8篇

一、扶持原则

(一)合法合规原则。扶持项目必须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环保政策,企业应遵纪守法,依法经营,照章纳税,无不良记录。

(二)辐射带动原则。企业与农民建有稳定可靠的利益联结机制,直接带动当地农民增收。企业能够吸收当地农民劳动力,解决农民就业。

(三)扶优扶强原则。对全市现代农业建设具有明显示范带动作用的项目优先扶持;对科技含量高的科技型项目优先扶持;对龙头企业和三资农业企业中的成长型企业项目优先扶持;对出口企业项目优先扶持。

(四)公平公正原则。凡符合农业产业政策和支持条件的市级农业龙头企业和三资农业企业均可申报。

二、扶持范围和申报条件

财政资金贴息范围主要是产业化企业用于企业本身生产扩能的技术改造、新产品开发、市场营销网络建设、科研开发、原料农产品基地建设、定单农业流动资金贷款等项目的贴息。已享受其他类别或部、省级支农项目扶持的,不再同时享受贴息扶持。

申报企业申请贴息时必须符合以下条件:

(一)属于苏州市市级农业龙头企业的必须:

1.具有一定规模。上年度销售额不低于1000万元,农产品批发交易市场成交额1亿元以上。

2.辐射带动能力强。企业在苏州市范围内有稳定的原料生产基地,与基地农户有稳固的合同契约关系。

3.企业资信良好。企业的银行信用等级在A级以上。

4.产权明晰,资产结构合理。具有独立法人资格,资产负债率低于70%。

5.产品具有竞争力。主营产品符合我市农业结构调整方向,产品科技含量高、市场潜力大,有较健全的市场营销网络,产销率90%以上。

6.项目建设履行了合法审批程序,各种手续齐备,财务管理规范,会计核算完整。

(二)属于苏州市市级三资农业企业的必须:

1.紧密连接本地农业生产基地,发展潜力大、效益好、辐射带动面广、出口创汇能力强的优势外向型农业企业。

2.对本地农业产业有明显带动作用的各类成长型、科技型、加工型农业企业。

3.符合我市农业产业布局规划要求,具备企业化运作,实行规模化、机械化、设施化、标准化、产业化生产的各类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基地)。

4.能较好地解决当地农民就业,带动农民增收,生态效益显著,以“绿色、休闲、参与、体验”为基本特征,集生产、生活、生态和农业产销、农产品加工、农业旅游服务等三次产业于一体的生态休闲观光农业企业。

三、申报审批程序

(一)项目申报。按照属地原则,凡符合扶持范围和条件的企业均可进行申报。其中:市级农业龙头企业直接向所在市、区发改委(局)和财政局申报;市级三资农业企业向所在市、区农林局和财政局申报。经企业所在地市、区发改委(局)或农林局分别会同财政局初审同意排序后,联合行文上报市发改委或农林局和市财政局。

(二)申报材料。申报须提供以下材料:

1.各市、区发改委(局)或农林局和财政局联合推荐文件;

2.农业产业化经营企业填报《苏州市农业产业化经营企业贷款贴息申请表》

3.填写《农业财政资金项目申报标准文本》,介绍企业基本情况包括主营产品,加工能力,原料基地规模,带动农民增收,消化农村劳动力等。同时,说明申报贴息项目情况。

4.项目贷款合同、担保合同(有担保的提供)、借款凭证、银行结息凭证。

5.原料收购合同。

6.企业上年报表和当年上半年财务报表。

7.资信等级复印件。

(三)项目审核。市发改委全面负责市级龙头企业项目的审查;市农林局负责对三资农业企业项目情况审查。市财政局负责对项目投资情况审查。市、区相关部门要对所推荐项目及其投资的真实性、合规性负责。

(四)资金下达。市财政局会同市发改委、农林局按照项目投资或贷款核实结果,据实测算项目的贴息补助金额,按程序审查确定并报市政府批准后,由市财政局分别会市发改委和农林局联合行文下拨资金。

四、贴息额度

市级财政每年根据农业产业化经营企业发展和财政实际预算安排定量资金用于贴息,当年节余结转下年安排。项目贴息额度:对市级农业龙头企业,贴息额度最高不超过30万元;对市级三资农业企业,贴息额度最高不超过10万元。贴息金额在贴息上限内按年度5%的贴息率据实计算,贴息期限为上年9月21日至当年9月20日。

五、申报时间及其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