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小学读书汇报会材料

小学读书汇报会材料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小学读书汇报会材料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小学读书汇报会材料范文第1篇

关键词:选择 爱读书 阅读方法 阅读能力 展示平台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5)01B-0058-02

在人生的阅读过程中,小学时期处于第一个黄金阅读阶段,像一株刚破土的小树苗,希望吮吸知识的雨露,使自己茁壮成长。而这“雨露”,除了靠老师课堂上有限的“传道授业”,还需要学生依靠课外阅读去汲取。教学事实早已证明,教学质量的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出路就在于大量的课外阅读。在阅读指导方面,教师要讲究策略,要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更要让读书成为学生的爱好。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45万字,背诵优秀诗文160篇。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古人也总结过“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大量的课外阅读,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开阔学生视野。但学生对课外阅读的重要性认识有限,家长在引领学生读书方面缺少方法,所以教师指导和干预课外阅读是十分有必要的。同时教师自己也必须注重阅读和知识的更新,成为学生的榜样。

一、帮助学生选择阅读材料

别林斯基说:“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阅读的书,比不阅读还要坏。我们必须学会一种本领,选择最有价值,最适合自己需要的读物。”我们要根据五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阅读能力、思想状况、兴趣爱好和需求来选择适当的有益的读物。那么,我们应该选择哪些读物推荐给学生呢?

(一)经典名著

当今时代多元文化交汇,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喜爱卡通漫画、通俗故事、言情小说等,这样的快餐书籍,读来虽然“轻松”,但其中一些不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取向,有可能将学生引入歧途,这时需要老师给予正确的引导。在大多数学生的印象中,所谓的课外阅读就是读作文书,教材全解,这是一种肤浅的功利阅读。功利阅读不应该成为学生阅读的主流。从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说,多读经典作品,可以完善他们的人格,丰富他们的知识底蕴,引导他们走向积极健康的人生之路。如少年版的四大古典名著《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西游记》;现代作家鲁迅的小说《少年闰土》、艾米莉的《呼啸山庄》;高尔基的《童年》《我的大学》《在人间》;朱自清的散文《背影》等;郭沫若、冰心、艾青、泰戈尔等国内外名人诗歌选;、林肯、爱因斯坦等伟人及名人传记……多体裁的课外阅读,会让学生在大师的经典中感悟真善美,在传记的人物传奇经历中体悟人生的艰辛、在诗歌的韵律中品味……

(二)科普读物

科普读物向青少年儿童介绍大量新鲜的科学知识。它们可以打开青少年儿童心灵的科学之窗,激起他们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为他们今后的成长奠定基础。五年级的学生可以读《十万个为什么》《昆虫记》《森林报》等科普书籍。

(三)与课文内容密切相关的读物

这类读物的选择虽然体现了功利的目的,却是必要的,其作用主要在于进一步扩充阅读内容,丰富学生的知识,发展学生的联想和比较能力。如五年级学习了《冬阳・童年・骆驼队》,引导学生读林海音的小说《城南旧事》;学习了《杨氏之子》,指导学生读南朝刘义庆的古记小说《世说新语》;从课内向课外延伸,让学生阅读更多作家的作品。

二、激发阅读兴趣,让学生爱读书

“我认为对于一切情况,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这是爱因斯坦的一句名言,强调了兴趣的重要作用,读书也需要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怎样让学生对读书感兴趣,爱上读书,我总结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讲故事诱导法

学生不爱看课外书,从根本上说是对课外书缺少了解。学生们都爱听故事,当老师讲故事时,学生百分之百感兴趣,百分之百关注你,所以用故事吸引学生是再好不过的办法。我经常给学生讲《红楼梦》中的故事,“宝玉挨打”“黛玉葬花”“刘姥姥进大观园”,学生们听得如痴如醉,但一本书我最多讲三个故事,当学生们期待听下一个故事时,我动容地告诉他们,故事情节交错复杂,后面的更精彩,欲知后事,请自读原文。学生们虽然有些失落,但他们迫切要去读原文。每周五下午的阅读课,我根据五年级学生特点,适当安排一定的时间,引读部分童话故事、成语故事、作文天地、经典名著,用生动的描述和精彩部分的戛然而止,激发学生强烈的看书欲望,激发阅读类似书籍的兴趣。

(二)表扬激趣法

“水不激不跃,人不激不奋。”为了让学生保持读书的热情,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我总是以赞赏的眼光关注每一个,发现其“闪光点”,不失时机为学生某一做法进行表扬、喝彩,激发内在动力,让他们在阅读中感受成功。

三、多样方法指导,授之以“渔”

正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阅读教学中,我们不但要注意引领,还要注意方法的指导。让学生掌握有效的阅读方法,就好比给了学生一把博览群书的金钥匙,面对大量引人入胜的优秀书籍,五年级的小学生怎样才能高效地吸收营养,积累语言文字,提高写作能力呢?这需要教师在阅读方法上给予适当的指导。

(一)教给学生基本的阅读方法

1.文中标记

在阅读过程中,用不同的符号标记出感悟深刻或者语言文字十分优美的字词句。

2.文中批注

“读而不思则罔,思而不读则殆。”读书要边读边思考,读到感悟深刻的地方,不妨在语段的旁边写下自己的此时所感、此时所悟。寻到文章的绝妙之处,思考一下:此处为何写得如此绝美?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运用了哪些写作方法?这些思考的结果也可以批注在语段旁。

3.摘录佳句

课外阅读,学生们习惯于囫囵吞枣、走马观花,粗略地浏览一遍,很少有学生做读书笔记,根本谈不上高效积累,达不到阅读的目的。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阅读时将优美的词、句、段摘抄在笔记本上,反复翻阅,从中学习作者遣词造句和描写事物的方法,对自己的习作大有益处。

4.读书汇报

有些文章读后特别令人感动,这时候可以将自己内心的真情实感表达出来。读书汇报会可以为学生搭建这个平台,我班读书汇报会隔周一次,每次5~8名同学参加,组成元素大致相同:故事梗概+精彩片段+阅读场景+联系生活谈感受。读后感的主体依然是讲故事,这是学生们喜欢听的原因,这样的展示,是对阅读热情的激励与召唤。同时,读书汇报也让“未读者们”对“读书”略知一二。

阅读方法很多,我们要注重指导学生根据不同的阅读书籍、目的、性质选择合适的阅读方法。

(二)教会学生基本的积累方法

要想让学生在课外阅读中收到实效,就要教会学生从书中汲取精华,学会积累。

1.诵读美文。对五年级的学生来说,书本上的美文数量已远远不能满足他们的要求,更多的学生开始涉猎课外的美文,所以我鼓励学生每日诵读,课上也要留出5~10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诵读。鼓励学生对自己喜欢的、文质兼美的短文、片断,要出声、入情赏读,直至诵记于心。我们班长期开展班级美文诵读活动,在活动中评出“诵读之星”。以此为契机,激发学生诵读的积极性。

2.写读后感。“吉光片羽,当感悟的灵光闪动时流淌下来的一定是甘露,是清泉。”因此,要引导学生写读后感,篇幅可长可短,随时有感想随时写,可以建立班级微博或微信,随时让学生“晒一晒”自己的读后感,这样写读后感学生一定兴致盎然,而且这种读书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3.自办手抄报。指导学生定期将自己阅读中发现的优美文段编成“小报”,有图文并茂、相得益彰的效果。通过这种方法,学生不仅会爱上读书,而且会爱读好书。这个学期,我结合学校开展的各类读书活动,结合校本课程、本班学生的阅读情况,根据课外阅读目标的指向,定期指导学生编制有主题的手抄报,如《我爱读唐诗》《诵读<论语>》《在散文的月下漫步》《我钟爱的一本书》《名著点评》等,这样学生便有了明确的阅读目标,有针对性又便于指导。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百丈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学习语言文字需要日积月累,我们的语文课本越来越不能满足学生们积累的要求。所以语文教育,确实需要走出课堂,由课内走向课外。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语文教师应充当导航人的角色,领着学生航行,教会他们方法,当他们渐入佳境后,我们悄悄隐退。

参考文献:

[1]黄济.教育哲学通论[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8.

小学读书汇报会材料范文第2篇

【关键词】综合性学习;小组交流;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实践活动

【中图分类号】G623.2

如何在丰富有趣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对学生进行有意义的学法指导,从而实现叶圣陶先生提出的"凡为教者必期于达到不教"的目标。根据《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是语文综合性学习。生活是一部活生生的教材,学生自选出来的事例内容也最具感染力。我认为在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课堂中对学生学法的指导应着重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四突出"为教学理念:即突出活动过程,启发自主参与;突出语文知识的整合应用,体现师生的合作创新;突出实践体验,协调发展;突出"校本课程就在身边"的活动过程与策略,引导学生积累和学习有用的学习方法。具体做法如下:

1、大胆解放学生,开展自主探究学习

在语文综合性学习中解放学生的手,解放学生的眼,解放学生的嘴,解放学生的时间、空间,解放学生的大脑。让学生动手收集材料;让学生观察生活;让学生讨论交流;让学生大胆想像。从材料搜集、整理到成果展现,学生会经过许多酸甜苦辣,但每一种滋味都是宝贵的财富。并在其中把听说读写特别是口语表达融汇课堂中,不仅注重学生能力的全面提高,更注重全部学生能力的提高。引导学生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共同分享合作的乐趣,感受成功的喜悦。如:我在指导以《我和春天有个约会》语文综合性学习课中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搜集春天的事物、积累有关春天的小诗、动手画出春天的图画等方式放手让学生到大自然、到生活中去寻找春天、发现春天。

2、将口语交际、习作融于活动中,开展综合性学习

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是语文教学的基本训练要求,综合性学习的过程就是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过程。在综合性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任务的不同,把听说读写巧妙地融合到活动中。例如以"感恩父母"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我设计了如下几个活动内容:(1)研究父母的辛苦,用写观察日记的形式记录下父母的辛苦(2)发现父母的严厉,用讲述亲身经历的方法介绍父母的严厉也是一种爱。(3)探索父母的关爱,用作小记者的形式采访老师、同学,感受父母的关爱。(4)寻找父母的无私,用读背名言的方式体会父母的无私。过上述活动的开展,把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与口语交际及写作知识整合于综合性学习之中,注重了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优化,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走出书本,在生活中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学会学习,较好地促进了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在成果汇报课上,我着力指导学生善于在对话中进行师生交流,生生交流,把他内心独到的感受表达出来。整个过程重视学生的主观感受。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自主、合作探究。在交流中指导学生敢于表现,显示风度。

3、提倡课外阅读,开展综合性学习

苏霍姆林斯基说:"会不会阅读,决定着一个人的智力发展。"书籍是人类永恒的精神食粮,古今中外的大家,无不从阅读中汲取营养。在语文综合性学习中,我们可以突破课时的局限、教室空间的束缚以及教材的拘囿,开设一些适合学生课外阅读的综合性学习,拓展学生的学习资源。在"我爱阅读"为专题的综合性活动中,教师不仅要在阅读中引领学生能够结合学习和生活实际习得一些读书和习作方法,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明白阅读的重要意义,激起阅读的兴趣。重点以探究"读书方法"为线索,以"课外自由阅读喜爱的书"为载体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及对汉语言文字的热爱,指导学生自由阅读课外书,找到喜欢的书目和读书方法汇报交流.引导学生在谈古论今中,激发读书兴趣。

通过这样一系列的课内课外综合性活动的进行,加强了教材的整合和课内外的结合,把读与悟、读与写,读书与活动有机地结合到一起。学生对阅读充满了兴趣,使阅读成为学习生活的主要组成部分。这也是对《课程标准》中提出的"要让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读整本的书"的具体实践。

4、倡导合作学习方式,开展综合性活动

小学读书汇报会材料范文第3篇

开展书香校园建设,为学生的人生发展打上高雅的底色,以高远的目光引领师生的成长,是实验中学王国辉校长不懈的追求。

班子成员要做最虔诚的阅读者

学校的管理者,要率先做最虔诚的阅读者,要多一些书卷气,多一些儒雅气,远离推杯换盏、烟气熏天的世俗风气。――王国辉校长这样要求班子成员。

推进书香校园建设,领导班子是关键。王国辉校长把读书学习视为第一生活方式。《新教育之梦》、《陶行知全集》、《做最好的教师》……一部部教育专著陪他度过一个又一个夜晚。他也要求班子成员坚持读书学习,做学校学习风气的引领者。每学期,他都会精心为班子成员开列出必读书目,要求班子成员每学期做不少于三万字的读书笔记,并定期举行学习心得交流会。有时,他外出学习,也会将学习材料分发给班子成员。在阅读学习的过程中,班子成员提升了管理水平,更新了教育理念,统一了思想,陶冶了情操,开阔了视野……渐渐地,读书变成了班子成员自觉自愿的行为。如今,“人人案头一本书”,“天天阅读二十分钟”已成为实验中学班子成员的一种习惯!时间长了,大家都尝到了学习的甜头:王校长主编的《青春絮语》一书在全国出版发行,撰写的十多篇论文在《中国教育报》、《中小学教育管理》、《保定日报》等报刊发表。有五名班子成员参与了省级课题研究。两名学校领导还开通了自己的网络博客。一支学习型、研究型的班子队伍逐步形成。

每位教师要做最美丽的读书人

读书是教师永葆青春的美容剂,是教师成长的推动剂,也是学校发展的不竭动力。 ――王国辉校长这样激励教师。

“王校长是想方设法‘逼’着我们读书的人。”许多老师这样说。让老师们喜欢上读书,并不是一件容易事。工作忙,没时间;理论深,没兴趣……许多老师有各种各样的借口。但王校长以坚持、坚守的精神,大力推进教师读书活动。他坚信,读书会让老师们更加善于思考,更加有教育智慧,呈现出来的教育世界也会更美丽。

学校每年给每位教师订一份教学杂志,教师节把多给老师报销100元书费作为学校的一项福利政策,阅览室为教师订阅了200多种教学刊物,坚持每学期进行一次学习笔记展览,举行为期一周的“读书交流会”。利用寒暑假,每人一本书,要求教师们做读书笔记,写读后感。开学后,教师每人一本书籍,要求集体备课时集体学习,并在学期末开展读书成果汇报会;班主任每人一本书,要求每周例会上轮流带领大家学习。每逢学校有教师活动,给教师的奖品中一定会有书。就这样,《怎样教得精彩》、《名师课堂教学艺术》、《教育的力量》、《班主任兵法》、《不做教书匠》……一本本教育教学书籍摆在了教师案头,浸润着教师的心田,提升着教师的品位。读书学习,也渐渐成为了许多教师自觉自愿的行动。研究探索,也在教师群体中蔚然成风……

读书学习,使教师们多了几分书卷气,学者气,少了几分庸俗与肤浅,他们不断追寻着更高境界的教育。语文组教师们先后出版了《青春絮语》(和平出版社出版)、《渔夫阅读》(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作文课本》(吉林出版社出版),并整理汇编了晨读教材《共读美好时光》,精选了100篇美文,让学生天天诵读。《名师讲堂》,让“身怀绝技”的老师一展风采;每月一期《班主任论坛》,是展示学校优秀班主任管理智慧的窗口;《教科研文摘》,是学校老师探讨交流教学艺术的阵地;《教育故事汇编》、《教师读书随笔集》、《主题班会设计》……一本本文集,形成了实验中学独特的“草根”文化。老师们的积淀与成长,不但提升着自我,丰厚着学校的底蕴,也创造出了一个更加美丽的教育世界。

每名学生要做最快乐的小书迷

三年的中学生活,留在你们记忆中的不应该只是一些数学符号、几个英文字母,还应有一笔精神财富,一种恒久的精神力量,这才是书香校园建设的真正意义。――王国辉校长这样勉励学生。

王校长一直认为校园应给孩子们良好的读书习惯,并使这种读书习惯形成优秀的品质。

学校建有一座高标准的图书馆,藏书近10万册。图书馆全天开放,学生们随时可以借阅。每个班级都成立读书俱乐部,学生和老师一同分享读书心得,汇报阅读成果。

在王校长的倡导下,语文组成立了“文学社”,学生们有了属于自己的文学刊物――《青春风铃》。学生们用自己灵动的文字,记录着自己的青葱岁月,诉说着自己的青春故事。这一刊物已经成为学校的文化品牌,被评为全国校园社团刊物二等奖。通过这个社团,许多孩子喜欢上了文学和写作。许多小作者的文章被《语文报》、《初中生周报》、《学子读写》等报刊采用。

让学生自己出书,这是语文组老师的“创举”。假期让学生将自己的积累、读书笔记和原创作品结集出版,并让家长或学生自己写序。此举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读书写作热情。

每天晨读前十分钟,语文组教师会组织同学集体诵读《共读美好时光》晨读读本上的文章,毕淑敏的《读书使人优美》、林清玄的《生命的化妆》、梁衡的《把栏杆拍遍》……字字珠玑、句句经典,映着第一缕晨光,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

有组织、有指导、开放式的读书活动,给师生的人生打上了高雅的底色,提升了学校的办学品位,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小学读书汇报会材料范文第4篇

一、激发兴趣,使学生想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曾经说过:“对学生的最好的刺激乃是所学材料的兴趣”。兴趣是学习的先导,是需求的动力,只有培养了课外阅读的兴趣,学生才会将老师的“要我读”转变化为自主寻求的“我要读”。要激发课外阅读的兴趣,教师首先是根据学生的实际和教学的需要推荐充满健康诱惑的能够引起读者共鸣的,使其爱不释手,产生强烈、持久的学习兴趣的好书。一般来讲:低中年级以童话、神话、寓言、历史故事、民间故事为主,高年级推荐科普、名篇佳作等精美典范的读物。其次是给学生创造交流的时间和展示的机会,我们可开展读书比赛,优秀诗文朗诵比赛,读书成果汇报会,手工小报展览等,让学生有充分表现的机会,还可以鼓励学生营建立体感知网络,多方面、多角度积累语言,从报刊、广播、电视、电影、录像、网络、阅览室、图书馆、电子音像馆等收集处理信息,编成“采蜜册”、“大海拾贝”、“作文集”,定期检查,交换浏览,展示评比,让学生经常体验到成功的喜悦,阅读的热情就会大大提高。

二、传授方法,教学生会读

叶圣陶先生说:“教,是为了不教”。学习方法是人们在学习上的行为方式。学生学习方法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和能力的提高。我们应教给学生读书的知识,习得读书的方法,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如:抓人物的外貌、神态、语言、动作和心理活动用心去读;抓精彩重点语段用情去琅琅地读;抓意境描写,发挥想像去读。指出读书之法:“不同之书,区别对待。应读之书宜缓宜熟;应阅之书宜速宜多。阅书如攻城,轻骑剽悍,所向无前”。我们还应教学生学会选读,应阅之书要学会浏览、略读;应读之书要学会精读;为了积累语言学会摘读。读中要批注,“不动笔墨不读书”;读中要查阅工具书;要边读边想,重点精美的语段要边读边背诵。总之,要千方百计让学生用课内得到的“法”与“能”,到课外去创造“效”与“益”。使已有的知识经验在不断“投入周转”的过程中实现“举一反三”增量、增值。

三、创造条件,让学生多读

叶圣陶先生说:“单凭一部国文教本是算不上反复历练的。所以必须在国文教本以外再看其他的书,越多越好”。因此,我们还得创造条件让学生有机会,有目的地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广泛阅读,首先要解决书籍来源问题,我们可在班内设立一个图书角,鼓励学生人人购书籍、订报刊,发动每个学生从家里拿来几本书与大家“共享”,并定期更换。每周安排2-3节课时间去校阅览室看书。另外,我们还鼓励学生到市县图书馆借阅图书,到电子音像馆借阅碟片。这样就解决了书源问题,保证每个学生都有丰富的好书可看。其次,教师还要创造条件,让学生的好作文得以较广的传播:我们可以把学生的习作贴在作文栏内展览,或选送到学校红领巾广播室广播;编写班级优秀作文集,发给每个学生阅读;选出最优秀的学生习作向报刊投稿发表,并订阅这些刊物。这样,解决了无米之炊,为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创造了条件。

小学读书汇报会材料范文第5篇

1.读画结合。数学课外阅读常常需要边阅读边画出重点、难点、关键点或者疑点,可以用一些数学符号(如,问题用“?”标,重点用“”记,关键点用“……”注,公式和方法等用“”圈等)做上标记。阅读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教材P102页的“你知道吗”,学生就可以边读、边画出一些词、句。边读画出这些词、句,学生也就能了解阅读素材的主要内容了。

2.读思结合。“你知道吗”语言凝练,言简意赅。对有些字词、句子或者数学符号要细致分析和推敲,体会其用词的准确性、简洁性和内涵的丰富性。也可以多问几个为什么或者对阅读内容进行评价和注解。阅读上面的“你知道吗”时,学生就可以写出自己的想法:“2000多年前”“1700年前”和“大约1500年前”说明了我国古代数学家研究圆周率比较“早”。“直到1200年后,西方人才找到了类似的方法”和“他求得密率的时间,至少要比国外数学家得出这样精确的数值早1000年”进一步说明了“非常先进”。如果学生能有这样的想法,甚至把它写下来,教材的编排目的也就达到了。

3.读练结合。有的阅读内容需要学生把阅读与动手操作或练习相结合。苏教版五年级下册P30页的“你知道吗”先介绍了用“辗转相除法”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再介绍了用“短除法”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方法,最后介绍了用( )表示最大公因数和用[ ]表示最小公倍数的知识。其中用短除法求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方法相对教材要求学生掌握的一一列举的方法要简便,尤其是求较大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时更方便。学生可以边阅读边尝试练习。如果学生能自主掌握这种方法,就能实现求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方法的多元化。如果暂时不能掌握,他们就少了一种选择余地。

二、创设阅读氛围,让数学阅读走向自觉

1.营造教室氛围。在教室的左墙壁、右墙壁上可以悬挂一些读书方面的名言,在黑板上方贴上“今天,你阅读了吗?”在班级黑板报上可以设置“我阅读我进步”栏目:有时用学生的“SOS”,把学生阅读过程中悬而未决的问题公布出来向其他同学请教……当然,黑板报是经常更换内容的。这些无声语言无时无刻不在提醒学生进行课外阅读。

2.激活课堂氛围。我在讲解某些数学知识时,往往有意识地应用课本以外的一些数学故事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学“分数的意义”时,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单位的意义,我事先有意引导个别学生阅读“池塘水可以装几桶”的故事,当学生引经据典讲述精彩故事时,其他学生都很羡慕。当学生通过阅读在课堂发言闪烁着智慧光芒时……我在表扬学生的同时,都会让学生说说获得信息的途径和方法,为其他学生树立课外阅读的榜样。

3.创生课外氛围。教材为了引导学生联系生活进行学习,常常要求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如,教学“奇妙的图形密铺”后,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发现正五边形不能密铺。正五边形为什么不能密铺呢?我布置学生带着问题课后去查阅资料。这样留白,既培养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又发展了学生的思维深度,还为学生的写作积累了素材。这样,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就会越来越浓,阅读也就越来越成为学生的一种自觉行为。

三、培养阅读习惯,让数学阅读走向自然

1.组织阅读交流。我每个月在班级举行一次读书交流会,让学生交流自己课外阅读的收获和体会。有一次,我布置了一个阅读专题——古诗文中的数学,学生通过广泛阅读和小组合作,从课本、从图书室、从网络……积累了很多资料,经过精心准备,班级召开了阅读汇报会,学生从“一字诗”“一到十的数字入诗”“古诗文中的计算”和“古诗文中的应用题”四个专题进行汇报和交流,非常精彩,令人回味无穷,久久难以忘怀。

2.鼓励数学写作。要求学生分析所阅读报刊上的数学小论文或日记,分析他人的写作素材取自哪里、是怎样写的?结合自己的经验、模仿或借鉴他人的作品,写数学作文,做到学以致用。学生有的写自己如何灵活运用课外阅读获得的方法解决问题,有的介绍自己的学习方法,有的介绍自己发现课外阅读材料中的错误,有的介绍自己对问题的思考或对习题的不同解法,有的介绍自己如何把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

3.编辑数学小报。所有的数学作文经过修改和加工后,或者由我统一设计版面、或者由学生自主设计,把大家写的数学作文或者看的数学题目、笑话等编成数学小报。经过评选,把大家一致认为好的手抄小报张贴到学校橱窗供大家欣赏,并选送优秀作品参加市教研室组织的评选活动柜或者推荐到数学报纸上发表。学生经常看到自己的阅读成果获得别人的承认,能不断体会到成功的快乐。久而久之,习惯成自然,数学课外阅读就成了学生每天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小学读书汇报会材料范文第6篇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外阅读;指导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20-050-1

一、精心筛选,落实阅读内容

1.根据年龄段,选择适合学生的课外书籍,让他们喜欢阅读。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显示:中学生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所表现出来的阅读兴趣与爱好是截然不同的。因此为学生选择课外阅读材料必须考虑到这一点,关注学生的阅读需求。通过调查,我发现,刚刚由小学升入初中的学生仍爱幻想,这就意味着他们仍爱读幻想的故事,如童话、科幻小说等,好奇又是他们的一大天性,因此教师可推荐他们读一些探险和探秘的故事;此阶段,学生仍以形象思维为主,因此,还可读一些具体形象的故事、寓言等。初二年级,学生们的思维已开始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想发展,特别是初二年级下学期及初三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已占较大比例,学生的审美情趣、审美水准已有较大发展,对事物的认识水平也有较大提高。此阶段推荐学生阅读一些千古传诵的经典美文,古今中外的名家名作,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帮助他们正确认识丰富多彩的世界。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这些特点,有目的、有重点地选择阅读内容,又有利于使阅读内容系统化、具体化、层次化。

2.结合教材内容,选择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名篇。现行的初中语文教材都是以“单元”为单位编排的,多半是把内容相似或相关的文章编在一起,组成一个教学单元,或是以某个读、写训练重点为依据,把几篇课文编为一组。语文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可以按每组教材的特点和文章内容,选择适量的名篇佳作让学生阅读,一方面增强学生融会贯通、举一反三的能力,另一方面使课外阅读更加系列化,更加丰富多彩,使学生的阅读面更加广泛。如教《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课时,就让学生看鲁迅的《朝花夕拾》;教《生命的意义》,让他们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上《音乐巨人贝多芬》时,推荐他们阅读《名人传》,教《荒岛余生》时,让他们阅读《鲁滨逊漂流记》等等。这样学生从这些书中扩大了眼界,增长了知识,也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尝到了课外阅读的甜头,就主动找书阅读了,有时候不要我去介绍,他们就能把有关课文的章节内容了解得清清楚楚。

二、科学规划,教给阅读方法

1.抓起步,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无论做什么事情,兴趣是关键。兴趣对于学生来说,尤其显得重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在初一学生中做过这样一个调查:列举你喜爱的课文内容、课文、作家、名著。调查发现学生喜爱的课文内容是:(1)无论记人叙事,述地状物,都在学生的经验和理解力范围之内,使他们备感熟悉、亲切,且文字浅显易懂。(2)有感人肺腑的的真人真事,有生动的表现和丰富的感情。(3)内容曲折,富有变化,使人出乎意料,精神振奋。(4)有精彩的对话。(5)有爱国忧民之气。

2.抓课堂,指导阅读方法。在课堂上,我们要精心设计阅读指导课,引导学生学习和掌握课外阅读的方法、技巧,不断提高其阅读能力。阅读的方法、技巧很多,比如怎么读文章、怎么读一本书、怎么品味精彩句段、怎么概括故事内容、怎么写读书笔记、怎么与同学交流读书感受等,都有一定的讲究。因此,我们要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通过设计一节一节的指导课,有序地引导学生在具体的阅读实践中去感受、提升,让学生逐步学会读书的基本方法,如“圈”“点”“画”、略读、精读、做读书笔记、摘抄等。对于好的文章,教会学生一遍又一遍地、有层次地读,让学生在每次阅读中都能有所收获。

三、合理安排,保证阅读时间

1.每周专门安排一节课,供学生阅读课外文章。这一举措在不少学校都已施行。比如我校,则是将阅读引入课堂,每个班每周都有一节阅读课,用于让学生集中阅读名篇名著,或是教师对学生进行阅读方面的指导。我每天安排二十分钟让学生静心阅读。作为教师,还可以进一步优化自己的语文课堂教学。只要我们善于优化教学过程,精选教学内容,大力减少不必要的分析、讲解,就能节省下不该浪费掉的时间,把时间还给学生去读书。

2.科学地布置家庭作业,让学生课余阅读文章。我们要尽量减少布置那些重复、无效、机械化的家庭作业,把时间让出来给学生进行“轻松阅读”。现在,虽然学生每天都有家庭作业,但仔细思考、研究,我们就会发现,有很多家庭作业缺乏训练价值,有的则完全是为了使学生回家“有事可做”,有至于把时间浪费掉。但这样的无价值的作业其实也是一种浪费,因此不能把时间腾出来让学生读书。如果每个学生每天能保证一定的读书时间,他们的阅读能力就一定能大幅度地提高。

四、开展评价,检测阅读效果

适当地对学生的阅读进行检查、测评,既能及时了解学生的阅读情况,又能促进学生积极阅读。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进行阅读检测:

1.汇报交流。定期召开读书汇报会,让学生相互交流课外阅的内容、方法、收获和体会,让学生在相互交流、互相启发之中增长知识,发展智能,提高文学素养。

2.开展竞赛。通过开展讲故事、演讲、作文、绘画、表演等活动,让学生把课外阅读所得的知识、能力加以整合运用,促进学生通过读、写、用结合,实现长足发展。

3.单项检测。组织单项加测,针对学生的朗读、复述、背诵、精读、浏览等方面进行测试,引导学生通过课外阅读逐步提高自己的各项语文能力。

小学读书汇报会材料范文第7篇

一、语文教学工作方面

1.培养学生学习习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我针对本阶段学生好动、书写质量差等实际情况和好胜心强的特点,对症下药,采取多鼓励,常激励的教学手段,以此促进学生自觉的学习,主动改正自己各方面的不足,帮助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紧跟学校课改步伐,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课堂是学生学习知识、获取知识的主阵地。在本学期,我继续紧跟学校课改步伐,扎实做好课改工作,提前做好教学准备工作,学期备课、单元备课、课时备课有序开展,晨读课有内容、有目标,上好每一节训练课,提前安排好演讲、注意力训练,并语文课中引入“简单语文教学模式”,重点放在每课的读写结合点上。教学中,运用轻松愉快的语言,活泼有趣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课堂充满活力,以此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同时,注意引导学生按小组合作的模式,尽可能地放手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学会学习,充分让学生表述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使学生理解和表达相辅相成,提高他们的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正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在学习教材的同时,充分利用两翼教材,增加学生的阅读量,扩大知识面,注重积累和运用。

3.注重课内外知识的结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学生的全面发展,不能只靠掌握有限的书本知识就行了,还要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对课本知识进行延伸,把课内课外知识有机的结合。在教学中,我都根据教材内容,适当拓展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课外知识。如学习了第1课《古诗词三首》,以诵读比赛的形式鼓励学生积累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词;学习了《小英雄雨来》,推荐学生阅读中外有关爱国小英雄的故事,如《鸡毛信》、《小兵张嘎》、《卓娅和舒拉》等;学习了《触摸春天》,指导学生阅读海伦•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学习了《普罗米修斯》,推荐学生阅读《古希腊神话故事》……同时,我还推荐向学生推荐《中国名人故事》《外国名人故事》《柳林风声》《寻找生命的北极星》《生命颂》《学生科普第1书》,要求学生复读《爱的教育》《中国历史故事》《中国成语故事》《一千零一夜》让他们感受书中人物的机智、勇敢和语言的妙趣横生,增加阅读量,扩大知识面。

同时,我还十分重视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如:根据第一单元的口语交际主题“走,我们去春游”,组织学生分组设计《春游活动方案》;第四单元的主题是“大自然的启示”,在学生学文的基础上,根据口语交际和习作的要求,召开了一次学习成果汇报会,每个小组一个主题,有的介绍搜集到的有关大自然启示的资料,有的展示了解到的发明创造的事例,还有介绍自己从动植物身上得到的启发等;第六单元的主题是“田园生活”,分小组进行了“美丽的田园  向往的生活”综合性学习汇报展示活动……在这些活动中,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培养了学生动手、搜集整理信息等能力,培养学生全面发展。此外,注意各学科间的整合,让学生从不同角度,采用不同的途径获得知识,培养能力。

4. 重视培优补差工作。为了促使每一位学生能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所发展,我着重“抓两头,带中间”。注重拔高优生,培养优生,鼓励这部分学生多阅读课外书籍,增加他们的课外知识积累。对待后进生,注意激励他们树立信心,多进行课外辅导,从基础知识抓起,课堂上多给他们创设发言、表现的机会,以此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

二、班主任工作方面

期初,做好班主任工作计划,对学生进行学习、纪律、卫生、安全等方面教育。平时,配合学校德育处,重视学生养成教育培养;注重安全教育,增强学生安全意识,提高自我防范能力,配合学校综治办做好每月一次的安全演练;注重培养班干部,定期召开班干部会议,交给学生工作方法,指出不足,注意树立他们的威信,在班级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加强后进生管理,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帮他们结成“一帮一”对子,在学习、纪律、卫生等方面共同进步;加强家校联系,及时与家长沟通学生在校表现,让家长参与到班级管理工作中来。本学期,我班开展了“感念亲恩  母爱似水”三八国际妇女节感恩活动;进行了班委会成员改选活动;召开了“弘扬雷锋精神  争做文明学生”学雷锋主题班会;举行了“珍惜宝贵水资源  共创文明内蒙古”节水主题班会;召开了“缅怀先烈  感恩现在”清明节主题班会……

三、语文教研组工作方面

小学读书汇报会材料范文第8篇

为保证语文实践活动的质量,结合本学科特点,我们通过创设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并在活动中,运用多元评价的理论,对学生学习的全过程进行全方位评价。

一、巧设竞赛活动.让学生充分展示自我

小学生年龄小,他们往往以兴趣和爱好来选择学习活动。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应该及时给予赏识性评价,既评价比赛内容完成的优劣,也评价学生参加比赛的态度,人数,合作精神,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潜能,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引导学生朝着预期的方向正确发展。“好胜”是儿童的突出特点。我们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了各种简单易行、趣味性强的竞赛活动。如举行“成语接龙比赛”、“古涛擂台赛”、“名言天天赛”等等。另外,还可以针对课本中的基础知识及能力训练点组织各种竞赛,如拼音比赛、写字比赛、查字典比赛等。在活动时,学生不受整齐划一的课桌椅的约束,而是在动态组合中开展活动,教师也要主动自然地参与到竞赛中,微笑俯身,以期待、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用赏识的言语去激励学生,给学生提供充分展示自我的舞台。学生在这种轻松自如的氛围中,无拘无束,情感得以自然释放,不断体验着进步与成功。这样的语文实践活动既精彩纷呈,又富有成效。

二、巧设交际活动,让学生不断超越自我

语文实践活动是一块供学生提高和锻炼口语交际能力的好地方。我们可以组织有价值的活动,给学生增加互相交流的机会。例如开展听评故事、课本剧表演、热点话题讨论会、一分钟演讲等活动。在活动过程中,教师要给学生以机会,引导学生对自己、对同伴进行评价,意在给学生一个自我转化、自我提升的空间,把评价活动置于一个更开放更广阔的范围当中。这样评价,一方面,可以使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在交际中遇到的问题、所做出的努力以及获得的进步,并能对学生的持续发展进行有效地指导。另一方面,自评与互评能加深学生对交际情况的更多把握,学会欣赏他人,有助于学生的自我反思、自我激励、自我期待和自我调整,提高自学、自练、自评的能力。

三、巧设实践活动,让学生不断提升自我

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实践活动要体现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因此,教师要开辟多种多样的社会活动,拓宽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为学生提供了一片尽展才华的芳草地。例如,在校内可开展“采写广播稿、作文门诊部、创编剧本等”。另外,我们还走出校园,开展“今天我当家”、“我们生活环境的变化”等社区实践活动。这些“走出去”的语文实践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他们用自己的智慧,去设计活动方案、制定活动规则、召集会议、布置安排工作,让他们自己去与别人打交道、请求帮助、解决问题等。在这些实践活动的体验中,他们将学会“倾听”、学会“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学会与别人“合作”,从而使孩子们在解决问题中提高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四、巧设赏析活动,让学生不断创造自我

我们在语文实践活动中开展了“赏名家,析名篇”的活动。在活动各个环节中,启发学生独立思考,鼓励他们标新立异,争强创新意识,培养创造能力尤为重要。我们引导学生欣赏名家名篇时首先立足于课本,然后向外延伸。结合读物,我们可以举办“读书汇报会”、“我最喜欢的名书会”、“著名作家作品读书周”等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