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教务处主任工作总结

教务处主任工作总结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教务处主任工作总结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教务处主任工作总结范文第1篇

2014年度省优秀学生、省级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及市级优秀班主任评选工作总结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促进社会主义和谐校园建设,展示我省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树立青年学生先进典型,引导广大青年学生自觉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全面推进中等职业学校的素质教育,根据《河南省教育厅关于评选2014年度中等职业学校省级优秀学生、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及先进班集体的通知》(教职成〔2013〕1038号)精神,我校认真组织筹划了各项推荐、申报工作,现总结如下:

一、积极传达文件通知精神,工作落实到位

由于时间紧,任务重,自接到文件之日,临时召开中层以上领导、年级组长、全体班主任会,做了具体工作布置:

1、评选范围及对象:

全日制市属普通中专、职业中专、职业高中、中等师范学校、成人中专、技工学校等各类中等职业学校(含民办职业学校)具有正式学籍(电子学籍)的在校学生及其学生班集体,一、二年级学生要占适当比例.

2、评选类型及名额分配:

省级先进班集体一个,市级优秀班主任两名、省级三好学生三名,省级优秀学生干部一名,市级三好学生五名,市级优秀学生干部两名.

3、评选条件:

参照《洛阳市教育局关于评选2014年度中等职业学校省级优秀学生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先进班集体及市级优秀班主任的通知》文件中的评选条件.

4、评选办法:

要求符合初选条件的候选人每人写一份事迹材料,在校评先大会上宣读,与会代表进行无记名投票,将赞成票名列前茅的推荐名单及投票结果报学校行政会研究.投票结果经学校审定后,在显著位置张榜公示,最后再填表上报审批.

二、评选过程及投票结果

(一)省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评选过程及结果

12月12日下午第三节课召开了校中层以上领导、各年级班主任共计48人,对学校推荐的11名候选人进行了投票表决.

与会领导:朱钢林(校长)、张伟奇(书记)、黄杰(副校长);

主持人:付乐(办公室主任);

检票人:张继成(政教处副主任)、崔贵军(政教处副主任)、李宁(总务处主任)、梁巧玲(政教员).

整个评选始终坚持了“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首先由候选人逐一宣读个人申报事迹材料,之后付主任宣读了评选条件及分配名额,监票人员把45张选票发到了学生代表的手里,投票过程规范,会场秩序井然.投票结束后,监票人及时地进行了唱票,投票结果如下:

总票数:45张

废票:3张

有效票:42张

姓名

得票

姓名

得票

姓名

得票

姓名

得票

杨婧雯

40

杨嘉莹

28

叶智华

9

方志诚

5

史如意

15

张亚会

22

王建涛

6

孙瑞红

6

杨雨潇

36

王阳丹

5

赵冰心

8

省级三好学生候选人得票情况统计表

省级优秀学生干部候选人得票情况统计表

姓名

得票

姓名

得票

姓名

得票

姓名

得票

郝岩

23

张今怡

5

袁佳铭

8

孟泽文

6

最后以得票多少推荐省级三好学生:杨婧雯、杨雨潇、杨嘉莹.推荐省级优秀学生干部:郝岩.并于12月13日至12月15日在校公示栏予以公示,同时积极准备材料填表上报审批.

(二)市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评选过程及投票结果

12月12日下午第四节课召开了校中层以上领导、各年级班主任、高三全体教师、学生代表.共计72人,对学校推荐的10名候选人进行了投票表决.

与会领导:朱钢林(校长)、张伟奇(书记)、黄杰(副校长);

主持人:付乐(办公室主任);

检票人:张继成(政教处副主任)、崔贵军(教务处副主任)、李宁(总务处主任)、梁巧玲(政教员).

整个评选始终坚持了“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首先由候选人逐一宣读个人申报事迹材料,之后付主任宣读了评选条件及分配名额,监票人员把72张选票发到了与会代表的手里,投票过程规范,会场秩序井然.投票结束后,监票人及时地进行了唱票,投票结果如下:

总票数:72张

废票: 0 张

有效票:72张

市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得票情况统计

姓名

得票

姓名

得票

马董男

68

杨伊帆

65

刘嘉莹

48

翟豪豪

45

吕欣惠

43

马超凡

40

蒋心怡

38

张清倩

37

陈静

30

吴阳

28

最后得票最多的马董男、杨伊帆为市优秀学生干部,刘嘉莹、翟豪豪、吕欣惠、马超凡、蒋心怡为市三好学生.

(三)市级优秀班主任评选过程及投票结果

12月13日下午第三节课召开了校中层以上领导、各年级班主任共计35人,对学校推荐的6名候选人进行了投票表决.

与会领导:朱钢林(校长)、张伟奇(书记)、黄杰(副校长);

主持人:付乐(办公室主任);

检票人:张继成(政教处副主任)、崔贵军(教务处副主任)、李宁(总务处主任)、梁巧玲(政教员).

整个评选始终坚持了“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首先由候选人逐一宣读个人申报事迹材料,之后付主任宣读了评选条件及分配名额,监票人员把35张选票发到了学生代表的手里,投票过程规范,会场秩序井然.投票结束后,监票人及时地进行了唱票,投票结果如下:

总票数:35张

废票:1张

有效票:34张

市级优秀班主任民主测评结果

姓 名

所带班级

推选结果

占兰

11绘4

27票

陈新

12酒2

25票

吴剑波

12绘1

18票

付小前

11绘2

15票

15票

牛永强

12微3

13票

李新焕

12烹1

4票

按得票多少,经校行政会研究决定推荐:吴剑波和陈新参评市级优秀班主任;11绘4(班主任:占兰)参评省级先进班集体.并于12月14日至12月16日在校公示栏予以公示,同时积极准备材料填表上报审批.

教务处主任工作总结范文第2篇

为了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善管理、重效率的校长队伍,以推动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促进全县教育工作健康、稳定、快速发展,人事股在2009年中小学校长队伍管理上将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强队伍建设。

1、建立健全中小学校长选拔制度。在总结2009年、2009年中小学校长公开竞选以及××中学公推公选等办法的基础上,因地制宜,采取竞聘和公推公选相结合的办法,建立一套适应我县中小学校长聘任的机制。今年,在完善农村中小学校班子上,要把那些思想进步、业务精通、作风过硬、善于管理,有改革创新精神,群众公认的人选拔到学校领导岗位上来。并逐步解聘不合格校长,进一步优化校长队伍。

2、继续做好中小学校长培训工作。坚持校长培训制度,是进一步提高中小学校长队伍整体素质的必由之路。要严格校长持证上岗制度。按照省市校长培训下达的任务,积极组织高中校长,幼儿园园长赴省培训学校、初中校长赴市培训学校参加培训;结合教师进修学校,继续做好小学校长提高培训,布置、组织好小学校长、教务处主任赴沁阳永威学校轮训。办好新任小学校长的资格培训。积极联系外地办学先进单位,组织我县部分小学校长赴这些先进学校挂职锻炼。要逐步建立校长述学制度,每位校长在进行工作总结述职时,要述学,要有专门的述学材料和学习笔记。

3、继续完善中小学校长“校长说校”活动,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校长的交流,取长补短,互相学习。今年的

“校长说校”仍然采取人人参与、层层选拔的办法,对在“校长说校”活动中表现突出的予以表彰。同时,开展“副职说配合”活动,今后校长的人选主要在表现好的副职中产生;启动“校长说课”活动。

4、加强校长工作监督、制约机制和考核机制。实行校长考核制度化,本着客观、全面、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对全县中小学校长进行一次认真的考核评估,考核要做到客观公正,实事求是,注重实绩,认真严格,不搞形式。通过考核,促进校长素质的尽快提高。实行考核评估内容具体化。要采取领导考核和民主测评相结合,平时考察和定期考核相结合;年度考核和聘期考核相结合;听汇报与查资料看实绩相结合,从德、能、勤、绩、廉五个方面对校长进行认真的考核评估。实行分类考核,区别对待。全县各乡镇经济发展水平、办学条件、生源质量极不平衡。因此,对校长要实行分类考核,可分为:城区、农村及农村偏远三类,实事求是,以类定级,不搞一刀切,充分调动广大校长的工作积极性,大面积提高全县的办学水平。实行考核评估结果公开化。考核评估结束后,要认真总结,综合分析,写出书面专题报告,印发全县,进行通报,考核评估结果作为校长评优、晋级、晋职、聘任、辞退、解聘的重要依据。对于做出显著成绩的校长,采取多种形式予以表彰、奖励。对其中有突出贡献、享有较高声誉的校长,推荐上级表彰。同时广泛宣传优秀校长的先进事迹和办学经验。对考核不称职的校长给予通报、戒勉,限期整改或免职;对因工作失职,或,给国家、学校和群众利益造成损害的校长,视具体情况,按照有关规定,给予相应的处分,情节严重的,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二、完善教师资源配置长效机制,努力缩小城乡教育的差距,充分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1、完善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逐步实施农村教师到城镇学校顶岗制度。充分发挥城镇优质教师资源优势,采取有效办法支援农村教育,改善农村教育落后现状,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协调发展,积极支持和鼓励城区中小学校以及广大教师采取各种方式支援农村教育,形成支教工作的长效机制。顶岗教师原则上根据派出支教教师的数量等额安排。今年,将安排城镇学校教师50余人到偏远农村小学支教。

2、进一步优化教师结构,逐步完善学校合理的层次结构。在乡镇各个小学中,实施

“走教”办法,即音乐、美术、英语等教师,在本校工作量不足时,可兼任几个小学的课程。加大对英语、音乐、美术等短缺教师的招聘数量。建立新招聘教师到农村工作制度,优化农村教师年龄、学历结构,缩小城乡教师队伍差距。在高中实施全员聘任,建立教师能进能出制度,逐步优化高中教师队伍。

教务处主任工作总结范文第3篇

1、加强德育队伍建设,营造全员育人氛围

(1)结合学校总体工作布暑,定期召开班主任例会,加强班主任培训工作,建立了常态性学习机制,提高班主任驾驭本职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增强班主任履行职务行为的执行力。

为了创新我校德育工作,提高班主任队伍的专业素质和管理水平,我校选派了优秀班主任XX同志与政教处主任XX于4月25至26日到XX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参加了为期两天的“XX省首届中小学班主任高峰论坛”。由XX同志亲自撰写的《单亲家庭孩子心理特质案例及应对策略》获省一等奖。

充分利用校园网络资源,开设班主任博客,部分班主任博客已被学校网站链接,向学校老师推广,用以交流体会、切磋方法、互相促进、共同提高,努力引导班主任由经验型向理论型转变,管理型向研究型转变。

政教处与体卫艺处、总务处管理干部在骆校长和蔡副校长的领导下,对XX市外国语XX学校、XXXX二中、XX三中进行了为期一天的考察,吸取其先进的德育管理的经验,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班主任工作评估体制,提高班主任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有效促进班级工作管理力度。

(2)政教处积极配合学校办公室加强校园德育环境建设,提升教职工德育理念。抓学习,重师德:配合学校组织教师进行新《新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学习,确立和弘扬“忠诚事业,关爱学生,追求卓越,崇尚荣誉”实中教师精神,倡导“学为人师,行为示范”的高尚风范,树立XX中学新的形象。抓管理,重参与:充分发挥《教职工考核积分评价》促进作用,扩大德育工作队伍,让人人争做德育工作者,发挥一切德育职能人员的作用,做到随时、随地、随人、随事地对学生进行教育,把课堂与相关活动作为德育工作的主阵地,发挥各学科教学的德育作用。抓规范,重关爱:认真学习教育法规,增强遵纪守法、依法施教的自觉性,提高教师科学育人的水平。坚持言传与身教相结合、耐心教育与严格管理相结合的原则,全面关心、爱护学生,构建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

政教处在平时对班级的情况了解中发现,绝大部分班级学生、家长对班主任、任科教师有很高的评价,特别是七年级10班、11班、8班,八年级14班、13班、9班、1班、2班、8班及九年级各班级。在对七(10)班班级情况进行了解时,有一个小女生由衷的感到:“选择XX中学是我的幸运,能聆听周(华荣)老师的教诲更是我的最大的荣幸。我喜欢XX中学,我们爱我们的老师。”

(3)加强政教处与各处室、团委、年级组的工作协调和配合,增强了德育教育活力。

充分发挥团队工作的作用,扩大班干部的影响力。政教处配合学校团委,加大了对积极分子的引导与培养,成立了学校“青年志愿者”服务团体。作为新团员的“必修课”,在为学校、社区服务中提升积极分子素质,也培养他们的服务意识。

(4)进一步加强政教处处室工作人员管理。加强处室工作人员的师德师风学习和德育教育管理理论学习,认真执行处室考勤制度,落实处室人员职责,让每一个人各尽其能、各司其职,充分调动其积极性与主动性,团结协作共同做好处室各项工作。政教处一班人,经常加班加点,及时处理学生问题,并积极配合班主任进行家庭走访,有效的防止了学生安全事故和学生矛盾的调解工作,为学校保持良好的校风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如九(13)班同学曾某,由于家长的粗暴管制而离家外出,政教处通过学生调查、网络“跟踪”,配合家长成功将该生在XX市某镇及时找回。

2、搭建家校互动平台,形成家校教育合力

重视了家庭、社会与学校教育相结合,抓好家庭、社会与学校“三位一体”教育,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政教处与各年级组合作,根据学校工作布暑,在四月份召开了七、八、九年级的家长会,对家长教育孩子与管理孩子进行了培训,并通过相互交流促进了学校、家庭之间的沟通,有效促进了学生良好转变。

让家访回归学校工作常规。完善家访制度,采用有效措施使家访纳入老师工作的基本范畴。通过形式不同的家访,做好了学生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促进了老师、家长、学生之间的相互理解,架起理解的桥梁。利用不同形式,了解学生在校和家庭情况,提出学生在家、在校的学习生活常规要求,使学生在教师、家长的指导下能茁壮成长。

3、巩固宣传阵地,提升教育内涵

政教处与校团委互相协作,充分利用晨会、班会、广播站、宣传橱窗,加强对学生爱国教育、养成教育、生命观教育、文明礼仪教育、公德意识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特别加强了安全教育,继续开展校训的学习宣传,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二、深化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学生爱国热情

三月份开展了学雷锋活动,组织学生进行了爱心助学活动,并将学生的一片爱心传递给了市特校的学生。各班积极开展了对学校、社区的服务活动和感恩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得到了升华。

四月份开展了瞻仰先烈纪念活动,在缅怀革命先烈中激发学生的斗志,让学生进一步解读校训中的报国理念。

红五月中,配合学校团委进行了“五.四爱国运动”纪念大会,主办了新团员宣誓仪式。5月12日召开了《XX市XX中学纪念5.12地震一周年暨开展“防灾减灾日”宣传大会》,提高了师生防灾减灾意识及应急自救互救能力。

深入开展了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思想教育,组织了《祖国在我心中》读书教育活动,主办了XX中学《祖国在我心中》的演讲比赛活动和征文评比活动,着力引导学生多读书、多思考、多实践,引导学生时刻心系民族命运,心系国家发展,心系人民福祉,常立爱国之心,常怀报国之志,将爱国情感转化为刻苦学习、奋发图强的实际行动,狠下功夫,努力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法制教育紧抓不放,重点做好教育防范工作。充分利用法制教育报告会、政治课、班会课、国旗下讲话等进行普法教育,增强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使学生知法、懂法、守法,会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根据学校实际组织法制教育报告会,对问题学生进行定期定人帮教、转化,杜绝在校学生违法犯罪事件的发生。因普法工作的突出表现,学校被教育局和司法局作为XX市20XX年度“法律六进”先进集体申报,也被市司法局作为XX市普法推广基地。

三、狠抓常规管理,规范学生文明行为

本学期内,进一步完善了《班级量化细则》、《学生违纪行为处罚细则》,加强管理力度,力求量化公平合理。量化考评由政教处、学生会、年级组负责,每周进行汇总,一周一公布,一月一评比,期末进行累计,作为优秀班级、优秀班主任评比的重要依据。对出现重大违纪事件和重大安全事件的班级,评优评先实行了“一票否决”。

本学期内重点开展对仪容仪表、乱丢乱扔、抽烟酗酒、打架斗殴进行专项整治,加大对自行车管理、校园卫生管理、文明行为管理的力度,进一步规范了学生行为,端正了学习态度和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努力塑造高尚的道德修养。

成立以共青团员和积极分子为骨干的青年志愿者团队,在校内校外进行宣传、互助、义务服务等活动。扎实开展了“养成之星”、“学习之星”、“阳光之星”评比活动,促进良好校风的进一步提升。通过多途径教育和引导全体学生,培养他们意志能力、学习习惯、学习态度,使全体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学会共处,努力做到学思结合、知行统一。

对学生问题的处理,坚持按规章办事,特别注意未成年人的保护与教育。对受学校处分的学生,认真对照《XX中学学生违纪处分细则》认定,并征得学生本人和家长的同意。学生受处分不公示,班主任与科任教师不得歧视,政教处与班主任需做好严格的保密工作。受处分学生三个月内,每周需交由班主任、家长签字的学生本人一周自我评价(跟踪调查表),政教处根据三个月的表现去认定给学生取消处分或延长处分期。这种处事入微的方式,让问题学生受到了应有的教育,约束了学生行为,而且在对学生必要的保护中,让他们感受到了温暖,达到了有效转变学生的目的。本届毕业生中几个受到处分的学生,在他们依依离别之时,主动到政教处代表了他们的感恩之心。

政教处与教务处配合,不让任何学生掇学。特别对问题学生,政教处与班主任对他们做好了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为尽力挽救在人生道路上曾经迷茫过的实中学生付出了应尽的教育职责,也达到了净化校园周边环境的目的(其实真正让学校头疼,在校园周边打架勒索的往往就是本校掇学学生)。

四、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心理品质

政教处与、体卫处、校团委配合,开展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青春期教育,有针对性的做好学生心理的疏导。

利用校园网中《德育园地》和《学生天地》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和心理咨询,多渠道的满足学生需求。

中学2017学年度下学期德育工作总结

政教处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与学生进行人生观、价值观的探讨,也为净化学生心灵,取到了良好的作用。

加强了问题学生转化工作,做到有计划,有措施,勤总结,重在落实,落实了班主任、科任老师对学生谈心与走访工作。

五 全面加强安全教育,强化安全管理责任。

切实保障校园人身和财产安全是政教工作的重中之重。政教处在本学期内在学生安全方面注重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使学生树立安全意识。

根据季节和学校常规工作特点,发放了四次以安全工作为主的《告学生家长书》,全方位的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引导学生遵守交通规则,引导学生不参与有害身心健康的电子游戏、不到网吧上网,不私自下河游泳,不打架斗殴。

政教处在城关派出所大力协助下,加强了校园周边的管制,净化了校园周边秩序。

有效的安全教育方式与安全管理措施,保障了学生安全,未出现学生伤害事件。

今后设想:

教务处主任工作总结范文第4篇

关键词:垃圾分类 节约型学校 可持续发展

一、问题的提出

1.研究背景

本课题的研究,旨在结合国家提出的“建设节约型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新形势,北京市政府已向全市市民发出“参与垃圾分类,建设绿色北京”的号召,清运垃圾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不仅占用大量土地、污染土壤、污染水源、污染大气,而且有碍卫生,影响人体健康,甚至危机人类生命安全。

我校作为市级环境教育学校和绿色学校,师生环境保护意识、节约能源意识已深入人心,并已初步落实到日常行为之中,目前正在进一步提高绿色学校的整体创建水平。

2.研究目标

(1)知识。寻找并理解学校现行教育与可持续发展教育目标的关系,进而明确在学校教育中渗透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2)技能。通过系列探索活动使学生体会观察、思考、倾听、讨论、想像、交流、统计、推理、分析、决策等技能的运用与培养,发展学生的各种环境保护技能。

(3)价值观。从现实状况入手,通过研究使学生从认识到实施垃圾分类,在构建节约型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教育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3.理论支撑

本课题以《环境学》《生态学》《绿色学校构建理念》等理论为支撑,通过绿色学校的深入创建,不仅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可持续发展教育,还要通过学校的环境为对学生进行可持续发展教育提供丰富的资源和机会,着重加深对实施可持续发展教育与创建节约型学校的关系的理解,使学生从小掌握可持续发展的知识技能,并形成科学正确的价值观。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目的:探索实施垃圾分类的有效方法

2.意义

(1)把培养学生良好的节约意识和行为习惯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把在师生中开展节约教育活动摆上学校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使全体师生从过去那种“地大物博”的思想中醒悟过来。在充分挖掘学校自身潜能、全体师生共建节约学校的同时,借助社会、家长的力量,形成一股学校、社会、家庭携手共建节约型社会的强大力量。从而达到让“节约是福”的歌声唱满校园,并实现“教育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的良好局面的目的

(2)实行垃圾分类回收,化害为利,变废为宝,是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功德之举,是建设绿色家园,建设绿色北京的需要。

(3)是国家“建设节约型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

1.垃圾分类收集和处理工作管理情况。

2.培训、宣传教育情况。

3.垃圾容器管理。

4.垃圾分类收集和处理检查监督。

5.垃圾分类收集和处理日常检查。

6.垃圾分类资源回收处理办法。

四、研究对象及方法

1.研究对象

以全校教职员工及学生为研究对象。

2.研究方法

(1)调查法。引导学生调查校园内垃圾数量、种类情况等。

(2)行动研究法。从生活实际出发,从身边发现问题,亲身研究,得到体验,寻找解决垃圾分类的途径。

五、研究的实施过程

1.第一阶段:调查分析学校垃圾分类情况(2006年9月)

学校布置各班积极开展“校园浪费我知晓”的调查活动,小调查员们开始观察学校的各个角落,用相机拍下浪费的现象,走访学校的后勤副校长,询问学校浪费水、电的情况……孩子们积累了大量的数据、资料,拉开了“节约,我能行”全校节约共同行动的序幕。在“校园浪费我知晓”的汇报会上,很多同学都表示要从我做起,从小事节约,使更多的同学都有了节约的意识。

2.第二阶段:制定课题研究实施方案,明确各自职责(2006年10月12月)

(1)成立领导小组。为了扎实、有效地推进垃圾分类和处理工作,加大对此项工作的组织协调,提高各级、各类人员的认识,我们成立了垃圾分类和处理工作领导小组,校长担任组长,分管教育教学、总务后勤的副校长为副组长。教务处、总务处、德育处负责人和课题组成员为组员。通过管理、规划、建设、宣传教育、行动、总结,把握实际、明确分工、落实责任。校长:负责全面协调工作,负责全校师生的宣传动员工作,明确各处室的相关任务;负责资金、场地落实和学校的全面规划。支部、办公室:是核心部门,负责协调、监督各处室的相关工作;负责定期研究、检查、总结等有关工作;整理原始数据、文件等资料;并负责工作总结及各种总结汇报工作。德育处:负责师生环保意识与行为规范的教育。通过系列活动使全校师生树立绿色观念,举办相关的专题讲座,开设图文并茂的专栏;校园洁净,教室整洁,卫生无死角,垃圾分类统一处理,不对校园及周边环境产生污染。教务处:负责各学科环境渗透教育,各学科教育中有渗透环境的计划、教案及有关资料。总务处:为活动提供支持与保障,有表格记载。

领导小组负责全面协调学校各个管理层面的创建工作,从学校的环境是否已满足了使用者需要,学校对环境资源的利用程度,学校的行动对当地环境美化的贡献等方面来评价学校的环境,并就好环境的标准和如何改变学校环境提出建议,在此基础上,领导小组根据校情和已有的绿色教育基础制订详细可行的行动计划。

高度重视课题的研究,考虑到此课题涉及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需要全校师生员工的共同参与和积极投入,将课题组人员划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是研究层,由7名教师组成,从学校工作的各个方面挑选出热心于绿色教育事业,专业知识扎实、教育教学水平、教科研能力以及敬业精神强的教师担任,他们主要负责在理论的指导下,对课题进行创造性的探索与研究,并指导其他教师实践研究成果,对研究成果进行分析总结。第二层次是实践层,包括学校全体教职员工及学生,主要任务是将课题研究的成果在教育实践中加以应用,验证研究成果的有效性与可行性,为课题研究提供第一手资料。

(2)确定课题研究模式:确定理论核心―完善垃圾分类管理制度―分工协作―开展课内外活动―总结提高。

(3)签订垃圾分类责任书,提出鲜明目标。加强校园环境硬件建设,使校园清洁优美、再生资源得以回收和利用。

为提高垃圾分类和处理工作的相关知识,总务处主任作为垃圾分类领导小组的主要成员参加了北京市市政管委、区市政管委组织的培训,掌握了垃圾分类和处理工作的组织、指导方法及相关业务知识。

(4)制定严格的垃圾分类制度及实施细则。①垃圾分类:分塑料瓶类、铝箔包类、纸类、废弃物。②回收时间及地点:物品按类分放,不可回收类放垃圾筒集中处理,每周四下午将可回收类交学校废品收购站。③回收收入:各班回收收入充作各班班费。④资源垃圾回收检查:各班资源回收列入整洁竞赛评分,由环保小组每日下午检查,若发现班级垃圾未分类、分类不全,除立即登记,扣除班级整洁竞赛成绩外,并且要求当场分类,始准予存放,废弃物封口丢入垃圾筒。⑤实施要点:全校师生共同参与垃圾分类及资源回收工作。校区划分垃圾整理责任区,依各班分配之整洁区实施。资源回收品,各班各自整理集中于各班存放处,收购站每周四回收一次。树叶、树枝、杂草及木制类垃圾放到校垃圾筒集中处理。一般废弃物之垃圾丢入垃圾箱,每日由清洁人员清运处理。列入整洁竞赛评分。

3.第三阶段:对师生、清洁工进行实施垃圾分类、回收的宣传教育及培训(2006年10月12月)

为提高师生对垃圾分类工作的知晓率、支持率、参与率,学校利用了一切可利用的渠道,对垃圾分类和处理工作进行了广泛宣传和发动。如:在国旗下讲话时结合学校环境现状,向学生宣传垃圾分类的意义,明确我们做到什么,可以做些什么。学校专设有宣传栏,利用广播、教学网络播放有关知识及录像,采取横幅、橱窗、发放宣传资料、现场咨询等宣传形式,教会学生正确科学地扔垃圾,实现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提高环境意识和文明程度,倡导绿色生活行动,使更多的资源从源头分离出来,正确、科学地收集、处理垃圾,使其尽可能地成为可循环利用的资源保护环境,从而节约能源,减少污染。通过垃圾分类知识讲座、垃圾分类小竞赛、可再生废品回收行动,学生不但学到了垃圾分类和回收的方法,还增强了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支持环保的意识,提高了参与环保活动的热情。学校增设了分类垃圾桶,师生垃圾分类意识和环保意识逐渐增强。

各班召开主题班会,黑板报开辟宣传专栏,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也得到了充分发挥。

教师利用晨会、思品课等教育阵地大力宣传垃圾分类的好处;在综合实践课堂上进行区别、分辨,并进行模拟练习,防止学生混淆。另外,学生们用易拉罐或矿泉水瓶两种貌似无用的材料,经过自己的创意,制作成有用的东西体现创新的价值。

我们意识到做好学生的教育工作还远远不够,对广大家长的宣传也是我们肩上的责任。在家长学校的活动中,垃圾分类的宣传也成了一项重要内容,让环保教育从课堂延伸到了社会。

通过垃圾分类宣传教育,同学们认识到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财富。回收垃圾不但美化环境,而且垃圾再利用可以节省新资源的开采。生活垃圾种类很多,且成分复杂,燃烧排放后对环境造成很大污染,危害人类身体健康。但是,很多生活垃圾通过处理后,能变废为宝,达到资源回收再利用的目的。

4.第四阶段:研究实施垃圾分类、回收、节约能源的基本途径和方法将这些方法运用到生活垃圾处理实践中去检验,通过反馈进行调整,真正达到化害为利,变废为宝,节约能源,培养学生良好的节约意识和行为习惯的目的(2007年1月至7月)

(1)提倡垃圾分类。学校按照垃圾分类的要求,统一部署,将垃圾分成三类:一类为废纸、废书、废报、废本;二类为塑料瓶、袋,易拉罐;三类为不可回收利用物品。一、二类垃圾回收,并做好记录,其余不能回收利用的垃圾则及时倒掉。增设了几个垃圾分类箱,方便师生。实现垃圾减量化、资源化。

通过生态道德教育,倡导学生绿色消费。要求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自觉选择合理的物质消费方式,尽量限制和减少危及环境与个人身心健康的日用消费品。同时反对任何形式的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和破坏,教育学生从一点一滴做起:保护环境不去接受太多的废弃物,增加有限能源的利用。

在全校开展“爱护环境,整洁校园”活动。向全校师生发出倡议:全体师生要调整自己的生活习惯,传播环保的理念。为地球妈妈许下承诺:随手拾起散落在地上的果皮纸屑;从今天开始,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做保护地球的小主人。总之,通过宣传、教育、引导,强化学生人文素养和良好行为习惯,绿色环保意识在学生心中深深地扎下了根,保护环境的能力大大提高。

(2)建立学生环保协会,环保协会会长与会员层层竞选,学生有了自己的环保组织,他们的环保积极性空前高涨;学校“环保小卫士”也积极行动起来,对分类垃圾桶进行擦拭后张贴分类标识,指导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投放,并由保洁员进行收集和贮运。加强了卫生的督促职能和管理机制。每天中午和课间有“校园环境卫生督察队”的巡视,对校园内师生的绿色行动进行监督,成为绿色学校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使随意扔垃圾的学生减少了,促使了各班卫生清扫的更干净、更彻底。

为充分开展环保活动,各班都由同学们自己组织成立了环保小队,他们不但平时坚持学习、搜集、交流、宣传环保知识,而且自觉开展活动,负责班内环境卫生保洁,随时清除污物。

(3)各班也积极开动脑筋,想办法,有的废物利用,把家里不用的纸箱拿到学校做垃圾分类用,有的班收集可回收垃圾,做好垃圾分类工作。班级对卫生区认真打扫,还要进行垃圾分类收集、节约回收,有效控制学校自身资源的污染。这样既保持了教室的清洁卫生,培养了学生良好卫生习惯。又增强了学生环境保护意识,养成了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学校校园环境明显改哪,学生乱丢乱扔的现象大大减少,学生环境卫生意识显著增强,还出现了学生主动捡拾垃圾的现象。

(4)环境教育联系家庭,走向社会。我校坚持环境教育与家庭、社会互动,形成“绿色行动”的合力。我们组织了“我和父母谈环保”活动,让孩子向家长宣传环保知识;开展了“小手拉大手”活动,要求孩子和父母利用节假日一同去参观生态教育基地,在基地做一件好事、实事、提出一项合理化建议等,有的家庭就针对旅游景区内人们随地吐痰,乱扔废弃物、粘在地上的口香糖、垃圾箱的摆设及垃圾的分类回收等情况提出了意见和建议。在学生和家长中间开展“为了家园更洁净”“节约能源”活动等,促进家长与孩子的同步发展。

(5)我们还将绿色行动向社区延伸,我们与居委会签署了“为学生提供社区服务活动基地”的协议,使学生能经常搞一些公益劳动、宣传等;我们建立了“红领巾文明街”,进行宣传、实践活动。各种活动的扎实稳步开展,优化了社区环境,密切了社区关系,促进全社会都来保护自己的生存环境,扩大了社会影响,使得一名学生影响一个家庭,一个家庭辐射一个小社区,带动了家庭、社区的绿色行动。

5.第五阶段:进一步深入研究、搜集资料、整理分析、并着手撰写本课题研究报告并申请结题(2007年8月至9月)

六、研究成果的表达形式

研究报告、材料的展示方式:现场活动。

七、研究成果和结论

自从加强了对垃圾的分类回收,这项工作已有条不紊的在进行中。从对垃圾分类和回收的情况看,效果还是不错的。学校环境卫生有了一定的改观,各班的清洁卫生比以前打扫的干净、彻底,多数班级的教室随时检查都是干净、整齐的,楼道卫生保持也比以前好。大多数班级养成了自觉垃圾分类的好习惯。学生卫生习惯好转,乱扔垃圾的人少了,多数学生养成了把垃圾装入垃圾筒的习惯,学生备有垃圾袋,会自觉的把自己的垃圾放在自已的袋子里,明显的减少了垃圾乱扔的现象。师生对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知晓率、支持率、参与率和对生活垃圾从源头分类的正确率、容器投放的正确率明显提高,师生知晓率达100%,现支持率达80%左右。

工作成效指标:

1.班级分类情况:80%左右的班级基本能按要求进行分类,但部分班级分类不够仔细。相信通过我们进一步的宣传和师生的逐步适应,此项工作会取得很好的效果。

2.实际投放效果:师生能够将分类好的垃圾投入相应的容器。

3.垃圾减量率:约15%。

4.垃圾资源的利用、分类后可利用物的情况:可回收的送到收购站,垃圾处理后变成的有机肥料,计划用于养花种草。

在市级检查验收中,我校获得了好评,被授予先进单位,平谷区一小的环境教育有了可靠的途径、手段和适宜的方式,环境教育初步走向了制度化、规范化,绿色校园、绿色生活正逐步深入人心,不仅使师生的人文素质得到提高,学校的环境品质得到改善,而且通过学生带动家庭,通过家庭带动社区,通过社区又带动社会公众更广泛地参与保护环境的活动,校园美化、绿化、净化,为师生创造了良好的学习、工作、生活环境。通过垃圾分类,环保理念永在师生心中。

参考文献

[1]张益,陶华.国外垃圾处理技术现状及发展.垃圾处理处置技术及工程实例[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