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教师个人成长计划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24岁,任小学段低段一二年级的英语教学工作,教龄四年,小教一级职称,兼备课组长一职。
二、个人专业成长现状分析
个人优势:踏上工作岗位至今已4个年头,在4年的锻炼中已初步具有一名英语教师应有的专业水平,在课堂教学上,不断学习新理念更新教育方法,初步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作为一名普通教师,我热爱本职工作,在工作中能虚心向有经验的教师请教,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能创设丰富的教学方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注重学生的独立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在工作中能够做到关心爱护每一位学生,与家长经常沟通。
个人不足:反思目前现状,我觉得在专业知识、及素养方面还不够,尤其是教育专着读的较少。虽然已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已掌握了一些方法,但不能做到游刃有余。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忙碌着,忽略了工作之余的思考,因此许多工作有待创新。作为一名教师,缺少教科研能力,离做一名研究型教师的路还很远。
三、本年度个人成长目标
(一)本学年成长总目标:继续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量,让自己真正成为一名丰富的英语教师。努力提高教科研质量,做一名高质、高产的研究型教师。
(二)具体目标
1、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广泛地阅读各类教学杂志书刊,做学习的有心人。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和专业知识,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并撰写读书心得。每学期2篇。
2、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充分挖掘学生潜质,启迪学生心智。备课充分且精细,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勤于思考善于发现,努力提高课堂实效。
3、教学设计要精细。教学设计要精细化,主要重视对知识重难点的处理,以及对学情的把握,尽量做到每节课每个教学设计都是优质的。保证每周要有3-4节优质设计。
4、教学反思要实效。要反思,首先要发现问题,找到根结处。从问题根结处出发反思自己的教学,通过学生的眼睛来反思教师自己的教学,“学”反映了 “教”,从“学”的角度看问题,来反思“教”的行为、目的、思想,就能够更好地改进我们的教学。尽量做到每课一反思,反思要有深度、有自己的特点。
5、编制试卷要科学。对于试卷的命制,要有科学严谨的态度。每学期认真命制一份试卷。要做到试题类型多样,覆盖面广。
6、作业设计要有趣。对于一二年级而言,英语作业主要是听读录音7培养学生乐于学英语的好习惯,作业设计的类型主要有实践型,如:课堂上的采访、调查、收集资料等。创作型如:改编课本剧的内容,及歌曲内容等。合作型如:课堂上小组分工合做,饰当课本剧中人物等。听读作业如:在家要及时复习、预习听读录音,并且把自己读的课文内容录成磁带与教材磁带比较,增强学生的学习英语的兴趣。作业设计不在多,而在与精。
一、强化“年级组”精神家园建设,提高教师归属感
1. 确立“年级组”的管理团队。以年级组板块的组建,打破学科界限,将同一年级的教师融合在一起,包括学校的行政领导、中层干部也分配到各个年级中。工作职能亮化划分,责任到人。树立“我与级组同行,共成长”的意识。
2. 创设“年级组”丰富多彩的活动。定期开展教职工趣味运动会,如以“班级”为单位的三名教师为一组的“二人三足”比赛。以“级组”为单位开展的教师广播操比赛、拔河比赛、教职工演讲比赛、教师才艺大赛等形式多样、欢松愉快、富有趣味性的活动。教师们在认真投入各项比赛的同时,也增进了同事之间的沟通了解,互相支持、互相鼓励。
3. 制定“年级组”的考核方式。每个学期都对“级组”中的进行量化团队考核评价,对教师的考核从单纯的关注教学业绩考核转化为关注教学过程的整体监控。采取过程与效果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考核方法。评选出“卓越级组”,从而增强年级成员之间的团队凝聚力。
二、强化“中层团队”优质服务建设,提高教师方向感
在以“级组”板块建设为核心的同时,也突显打造“中层团队”
的服务意识。要求学校领导干部在开展工作中,努力扮演好三种角色:策划者 在学校教育教学过程中,精心设计相应细化的管理职责,以“法治”取代“人治”;倾听者 善于到广大教职工中去,广泛听取教职工反映的热点问题,细心聆听教师们的“好点子”,从而不断调整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承担者 敢于担责,为教师们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对教师们的劳动给予鼓励和肯定,为教师们的发展创造条件。“中层团队”在开展工作中,得到广大教职员工的拥戴和支持,效果就更为显著。团队的凝聚力、向心力不断增强。
三、强化“给力团队研培”意识,提高教师使命感
一直以来,我们坚持把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放在学校工作的首位,大力开展“团队研培”,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而“团队研培”主要包括四个方面:成长规划、专家引领、同伴互助、课题研究。
1. 成长规划 。青年教师对工作有热情、有冲劲、可塑性强,缺点是没有实战经验。为了让青年教师尽快成长,我们要求他们为自己制定“个人成长计划”。每学期都对“个人成长计划”的完成情况进行反思分析小结,做好材料的积累工作,及时将有关材料统一保存在教师个人档案中,如公开课教学设计,在教育教学、科研中获得的成果。
2. 专家引领。学校聘请专家为顾问,对教师跟踪指导,组织教师开展教学研究,落实专家带班制度,让大批青年教师在教学第一线中磨练成长。同时,大力支持教师外出参加学科培训,交流思想,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研方法。
3. 同伴互助。有效激发教师的问题意识,引导教师借助同伴互助的力量利用身边同事的资源(不同特长、特点的同事所遇的个人问题、尝试、调整和经验都是一种可集体共享的财富),来解决实际教学中的问题。通过“同课异构”、学术论坛等方式,开展学术争辩,营造科研氛围,调动教师参与教育科研的积极性。
4. 课题研究。我们鼓励教师结合自身的特点和现有的水平选择不同的研究方式。(1)将课题实验与校本培训紧密结合。(2)将课题同课程改革紧密结合。(3)将课题同信息技术相结合。形成“问题即课题,教学即研究”的意识。较大地推动了校本教研工作的深入开展,提升了校本教研的层次。
四、强化“搭建技能竞赛展示平台”,提高教师成就感
1. 以“教学比武”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催化剂。每学期都开展课堂教学大比武、校歌比赛、新课标考核、粉笔字简笔画等一系列活动,以比赛促进、引领教师不断成长。
一、基本情况
付湾小学属张集中心小学小学,位于师岗镇与乍岖镇交界处,学校共有4个教学班,学生159人,教师8人,服务半径1.5公里,在教师队伍中,50岁以上教师6人,教师平均年龄51岁,在学历上,大专1人,中师毕业1人,高中以下学历6人,民师转正6人。
(一)学校发展的优势:
1、学校的教师队伍,勤奋敬业,积极向上,合作竞争、乐于奉献。
2、学校教师学习意识增强,研究能力逐步提高,专业素养有一定提升。
3、村委对学校工作的支持力度很大,在一定程度上对学校的发展工作有一定的贡献。
(二)存在的问题
1、学校管理存在的问题:
(1)注重上级任务,上级要求做什么,学校也就做什么,没有自己的思考。以完成上级检查的任务为主,如计划、方案、备课、作业、教材使用、考试评价,教学量化比较,硬件设施等。
(2)重视教师的使用,轻视教师的培养。强化了教师业绩的考核,淡化了教师专业的引领。
(3)学校管理中存在重计划、轻落实、重总结的现象。
(4)学校管理没有科学的管理制度,有点懒散化。
(4)特色不鲜明。
2、校本教研存在的问题:
(1)教师自身问题研究意识不强,教师不愿意把时间和精力花在这上面,把教研当成是额外的包袱,但求能够交差,应对检查,不想真正投入,认真研究。
(2)自我反思,同伴互助和专业引领存在误区。
(3)教研组的职能作用尚未充分发挥。
(4)课改的理论没能真正用到课堂上。
3、教师队伍中存在的问题:
(1)教师心理压力较大。
(2)教师大部分年龄过于偏大,教师业务素质偏低,对新课改的应用不到位。
(3)工作消极,职业倦怠,进取精神不强。表现在对工作要求不高,无远大工作目标,自身成长愿望不迫切。
(4)重成绩而轻成长,教师看重自己的教学成绩的高低,对个人的成长没有长足的目标。
4、学生课业负担存在的问题:
(1学校的学生生活不够丰富多彩。
(2机械低效作业给学生带来负担。
(3课堂教学有效性不高。
(4)学生不能有效的自主学习。教师的引导效果不好。
5、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1)学生主动学习欲望不强。
(2)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人数少。
(3)以教代学,教师主宰着课堂
(4)把听懂当学会,“课上懂,课下懵”。
(5)以讲解代思维。
(6)把讲完当学完。
(7)把满堂问当课改。
二、办学指导思想与目标
(一)办学的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学校自主发展推进年”活动为载体,实现三个转变,“变教师要我做为我要做”,“变学生要我学为我要学”,“变班子成员要为我要干”。突出:“我们的学校我们作主”,“我们的成长我们设计”,“我们的学习我们自主”。
(二)学校办学理念
先育自己再育人
(三)管理理念
管理出实效,管理出特色,管理出特教,管理出特生
(四)、三年办学目标
1办学总体目标
以现代教育理论为引领,实施“学校发展计划”课题为载体,建立现代学校管理机制,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经过三年的努力,解决学校管理、校本教研、教师队伍、学生课业负担、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使学校成为一所特色鲜明,整体优化,良师鲜见,教育教学质量上乘的农村优质学校。
2分年度工作目标
第一年(200年)
(一)解决问题
1、学校管理存在的问题:
(1)注重上级任务,上级要求做什么,学校也就做什么,没有自己的思考。以完成上级检查的任务为主,如计划、方案、备课、作业、教材使用、考试评价,教学量化比较,硬件设施等。
(2)重视教师的使用,轻视教师的培养。强化了教师业绩的考核,淡化了教师专业的引领。
2、校本教研存在的问题:
(1)教师自身问题研究意识不强,教师不愿意把时间和精力花在这上面,把教研当成是额外的包袱,但求能够交差,应对检查,不想真正投入,认真研究。
3、教师队伍中存在的问题:
(1)工作消极,职业倦怠,进取精神不强。表现在对工作要求不高,无远大工作目标,自身成长愿望不迫切。
(2)重成绩而轻成长,教师看重自己的教学成绩的高低,对个人的成长没有长足的目标。
4、学生课业负担存在的问题:
(1)机械低效作业给学生带来负担。
(2)学校的学生生活不够丰富多彩。
5、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1)学生主动学习欲望不强。
(2)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人数少。
(3)以教代学,教师主宰着课堂
(二)方法措施
1)、校园建设
(1)前院学校大门问题督促村委尽快解决。
(2)后院学生活动场地硬化绿化
(3)对学校处室进行规范布置。
2)、教师专业成长
(1)教师学会课题研究,了解常用的研究方法。
(2)教师规划个人成长计划。
(3)做好学校师德典范的选拔工作。
(4)做好教师行为规范的典范工作。
3)、学生素质提高
(1)实施阳光体育活动
(2)实施学习和行为常规的训练。
(3)运用班会课培养学生的情商。
(4)开齐开全课程,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作业控制在规定时间内)
4)、特色工作
(1)班级文化的创建。
(2)多元快乐评价的修订完善。
(3)班会课程的开发。
5)、课堂教学
(1)开展“课标、课堂”校本教研。
(2)以解读教材为主线,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
(3)加强教师对课标的理解和熟练运用。
第二学年(2010学年度)
(一)解决问题
1、学校管理存在的问题:
(1)学校管理中存在重计划、轻落实、重总结的现象。
(2)教师心理压力较大,忽视教师的心理辅导。
2、校本教研存在的问题:
(1)自我反思,同伴互助和专业引领存在误区。
(2)教研组的职能作用尚未充分发挥。
3、教师队伍中存在的问题:
(1)队伍不稳定,流动过于频繁。
(2)教师心理压力较大。
4、学生课业负担存在的问题:
(1)机械低效作业给学生带来负担。
(2)课堂教学有效性不高。
5、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1)把听懂当学会,“课上懂,课下懵”。
(2)以讲解代思维。
(二)方法措施
1)、校园建设
(1)重建学校大门和幼儿园活动场地,对前院进行硬化绿化。
(2)对班级内部墙壁进行粉刷。
2)、教师专业成长
(1)引导教师继续学习新课标。
(2)继续加强教师基本功的练习。
(3)教师实施个人的成长计划。
(4)利用远教资源培训老师的业务素质。
3)、学生素质
(1)坚持实施阳光体育活动。
(2)坚持学生规范教育的研究。
(3)学生能同教师、学生交流。
(4)学生的生活、学习有一定规律,能按自己的计划去做。
(5)开齐开全课程,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4)、科研工作
(1)树立一个市级教研课题,并争取能够结题。
5)、特色工作
(1)班级文化有品味
(2)多元快乐评价全面实施。
(3)班会课程初稿形成。
6)、课堂教学
(1)“课标、课堂”有成果案例。
(2)每级有研读教材案例。
(3)课堂“学会会学”模式有自己的初步特色。
第三学年(2011年度)
(一)解决问题
1、学校管理存在的问题:
(1)特色不鲜明
2、校本教研存在的问题:
(1)教研组的职能作用尚未充分发挥。
3、教师队伍中存在的问题:
(1)教师素质偏低,结构不合理。
4、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1)把讲完当学完。
(2)把满堂问当课改。
(二)方法措施
1)、校园建设
(1)争取资金,建起基本标准的幼儿园,打到幼儿园与彻底独立管理。
(2)对学校的校园文化进行合理设计,达到高品质、有品位、有特色。
(3)在校外争取地,设计标准化操场。
(4)对原厕所进行改造,达到规定标准。
2)、教师专业成长
(1)推出县极优质课教师。
(2)对教师个人成长计划进行督导跟踪。
(3)学校每学年能培养一名校级骨干教师。
(4)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
3)、学生素质
(1)阳光体育活动步入常态化。
(2)学生能自己合理分配好自己的时间。
(3)学生德、智、体、美、劳得到全面发展。
(4)开齐开全课程,学生无课业负担。
(5)解决问题①不会与教师、同学交流。②不会感恩。③没有理想信念。
4)、科研工作
(1)每位教师熟练研究课题的研究和进行模式。
(2)加强教研课题的研发。
5)、特色工作
(1)班级文化创出特色。
(2)多元评价全面推广。
(3)班会课程熟练运用。
6)、课堂教学
(1)“课标、课堂”形成本校特色。
1、每周计划提前订。提前熟悉教材,查阅主题相关资料,尽量让主题的内容丰富和多元一些。
2、开始尝试制定每日计划。让自己提高工作效率,让一日工作生活更加有序和从容。
3、将自己对班级活动分析与反思、班级活动照片等及时在博客中记录,及时留下成长脚印。
4、将每一个主题的区域设计内容、主题墙设计图等记录到博客。
5、班级区域及时更新。三人轮流或将集体活动中的进行延伸,或同一目标不同材料的巩固练习等。
1、设立家庭读书时间和班级读书时间,营造班级家庭读书氛围。
2、通过网络等进行自主学习,浏览名师、专家、同行的博客,并学以致用;积极参加园里的培训活动,随时提高自己业务技能。
3、适时反思自己每天的工作,及时在博客上或记录本上记录一些反思和感悟,尽量不积攒,克服自己的惰性。
4、班级工作提前商讨、分好工,合理利用时间,尽量做到今日事今日毕。
5、抽空练习一下九项基本功,很多地方还需要提升。
做好飞信和博客的带动力量,让家长了解参与班级活动并配合老师做好各项工作。
结合园长提出的“6s”管理,与班级另外两位老师互相监督提醒,随时保持班级环境整洁有序。
八、九月份:
1、制定出各项计划。
2、每天坚持读书半小时,做好读后笔记。
3、做好新生入园工作,稳定幼儿情绪,帮助新生尽快适应幼儿园生活。
4、根据主题的进展,增添区域一两个重点指导幼儿区域中与材料的互动。
十月份:
1、 根据主题活动,创设环境,提供材料。
2、每天坚持读书半小时,做好读后笔记。
3、随主题进展向家长推荐主题阅读绘本,通过读书宣传栏及博客及时向家长反馈活动。
4、与班上另两位老师一起通研选出的音乐游戏和手指游戏。
十一月份:
1、关注家长们的育儿博客,进行交流跟踪,鼓励家长积极更新记录。
2、每天坚持读书半小时,做好读后笔记。
3、每周根据主题的进展,增添区域。
十二月份:
1、每天坚持读书半小时,做好读后笔记。
2、根据主题活动的需要,定期更换主题,丰富主题墙及活动区的内容及材料。
3、做好各项工作,加强幼儿常规的培养。
4、制定元旦、圣诞的庆祝活动。
一月份:
1、 每天坚持读书半小时,做好读后笔记。
2、 制定班级生活活动“我会穿衣和鞋子”比赛活动。
3、 主题活动打包整理,各类资料归档。
关键词 小组合作 目标具体化 内容合理化 科学分组 有效评价
随着课改的深入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这种模式越来越受到广大教师的青睐,但是,真正要将小组合作学习行之有效的开展,绝非易事。随着深入的教学实践,小组合作学习自然又演变出新的问题。我在过去实践的基础上发现,语文小组合作经常停留在背背书、收集资料、精彩文段阅读等比较浅层次的合作,因此,经过近两年的课堂教学实践和摸索,我对小组合作学习这种“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课堂学习形式做进一步的探究。
一、将学习目标泛化变为具体有效化
首先将教学目标具体化。有效开展课堂小组合作学习首先是建立在有效的教学目标基础之上。在教学设计阶段,教师应有意识地兼顾学科教学目标和合作技能目标――关注语境体验和语言实践,落实听、说、读、写能力的目标和指导;注重思维培养和个性发展,在对知识积累、分析和吸收的同时,让思维的深刻性、严密性、广阔性分别得到有效发展;重视合作交往和共同体验,发掘蕴含在教学内容中的人文价值,接受思想熏陶,实现人格意志、道德情操、审美情趣的提升与整合。
其次为合作小组成员制定适合学生实际的成长目标和计划。合作学习的成长目标可参照教学目标制订,但它比教学目标更关注个体的学情。因为每个学生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水平都是不一致的,不同的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希望自己达到和实际能够实现的目标更是各有不同。为此,成长目标和计划的制订应包括集体成长计划和个人成长计划两方面。
二、将内容随意变为合理有效化
合作学习内容的设置随意性大,一些问题或缺乏思维容量,或过多过滥,或缺乏梯度,或操之过急,或脱离语文的特性,甚至是一些根本就不屑一论的问题充斥课堂,这都无法激发学生参与讨论的兴趣。因此,教师必须根据教材和学生的能力,保证内容能激发学生合作探究的兴趣,那么,究竟什么样的教学内容才适宜合作学习呢?一是有一定探索性、挑战性的内容;二是某些方法、结果容易出现分歧的内容;三是方法不确定、答案不惟一的开放性内容;四是大部分都有意见要发表的内容;五是课内向课外适当扩展和延伸的内容。
如我在教学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时,就结合现实生活,进行拓展性学习,帮助学生从不同角度感受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激发学生保护环境的主人翁意识。这节课的设计主要是通过小组合作交流的方式,让学生在读、说、感中探究出罗布泊消逝的深层原因,从而体会人类从中应吸取的教训,感受作者字里行间流露的强烈的忧患意识。所以,这节课的目标定位为: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对比和引用数据的方法;增强环保意识。同时平时所说的研究性学习方式在本节课中得以充分体现。对罗布泊消逝的深层原因的探究主要是通过课上对重点语段的品读中探究解决。同时也能从整体上感知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的强烈的忧患意识。随后,联系我国的西部大开发,请学生小组讨论从罗布泊消失的深层原因中应吸取什么教训?以此拓展学生思维,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而接下来的说话练习则能引导学生在感悟后自己发出“救救仙湖”,“救救人类自己”的呐喊。
三、科学分组,有效参与
由于一些班主任在座位安排上主要根据成绩、身高和纪律,较少考虑学生性别、个性、气质、基础等因素,而日常课堂教学如果简单的把前后桌的同学分成一组,就很容易造成各组之间水平相差悬殊。如此能力较强的一组,很容易地成为活动中的“明星”。反之,弱势学习小组在合作过程中不断受挫而成为旁观者,使小组合作学习失去意义。一些班别的小组虽然精心设计,并且是名实相符的,但是也存在合作学习的学生个体各自的参与程度严重不均的问题。学习优秀或性格外向的学生频频发言,思维活跃,俨然是小组中的“权威”,其他学生则似乎成了“多余人”,懒于思考,坐享他人之成。这使得合作学习失去了其原有的意义。
因此,合理分工、明确职责、相互尊重、差异互补是小组合作学习取得实效的关键,“让每一个人都动起来”才可能“让每一个学生得到发展”。首先按知识基础、学习能力、兴趣爱好、性格亲和等把四人分成一组,每组中各个层次的学生都有,组长轮流当,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合作意识。充分发挥组长的带头作用,鼓励不爱讲话的同学先说、多说,教会其他学生认真倾听后再发表自己的意见。这样可以避免优生“唱戏”,差生“观戏”的局面出现,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自主性,产生强烈的内驱力,使全体都得到了锻炼。例如: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通过收集资料、分享资源、讨论疑惑、代表发言、整理组合新的内容,每个小组角色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这样,保证了每个组员的全程有效参与,也培养了学生合作交往的能力。
四、科学评价激发潜能
要使每个同学都能持久地保持参与小组学习活动的热情,必须有可作为动力的评价机制。评价既要体现个人的努力因素,又要体现集体合作因素。但是不少教师对过去分数的评价不满意,对复杂的表格量化也不胜其烦,有没有行之有效但不分流太多精力的评价机制方案呢?
关键词:教师;专业水平;职业良心;发展动力
中图分类号:G45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2)04-0223-01
教师资源是第一教育资源,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的专业发展问题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没有教师生命质量的提升,很难有高的教育质量;没有教师精神的解放,很难有学生的主动发展;没有教师的教育创新,很难有学生的创新精神。”但教师的持续、有效发展不是完全在自发状态下进行的,如何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开展以校为本教研活动,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在多年学校管理实践中,我发现新时期的学校工作必须关注教师的专业发展,努力挖掘各种有效的渠道,建立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和培训制度,致力于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创造一定的情境让老师自己感受提升专业水准的紧迫感,从而积极地、有效地改变自己的行为和观念。
1.身教重于言传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的座右铭:“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教师应当以身作则”、“以教人者教己”曾激励了无数献身于教育事业的有志者。教师的一言一行起着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学生的眼睛是“录像机”,耳朵是“录音机”,大脑是“计算机”。录下的信息存在“计算机”中,然后指导他们的行动。学生的模仿能力很强,他们时刻观察着教师的一举一动并在某些方面进行模仿。教育本身是一种以人影响人,以人带动人,以人提升人的活动。要使学生有远大理想和信念,教师自己必须具有远大理想和信念;要使学生关爱他人,有崇高的道德,教师自己必须关爱他人,具有崇高的道德;要使学生不搞浅尝辄止,具有深刻的研究精神,教师自己必须不搞短期行为,具有深刻的学术耐心;要使学生思维活跃,善于创新,教师必须思维活跃,善于创新;要使学生遵纪守法,不搞学业舞弊,教师自己必须严格遵守纪律和法规、不搞实绩舞弊。要使学生待人讲究礼仪,彬彬有礼,教师自己必须待人讲究礼仪,彬彬有礼;要使学生的人格健全和完美,教师自己的人格必须健全和完美。
实践证明,教师只有将自己的道德和人格提升起来,才能提升学生的道德和人格。正人先正己,时时做学生的表率,否则,即使你说的天花乱坠,头头是道,不注重自身修养,也不会得到满意效果。教师的人生理想、价值标准、幸福追求,行为选择,无不影响着学生。
2.倾心谋划发展动力
学校是教师专业发展和成长的最直接环境,与是教师专业发展和成长的直接受益者。学校要努力采取有利于教师个人发展,能激励教师个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良好措施,关注教师的发展,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自我评估。
2.1 帮助教师建立成长计划。这样,发展才有目标,有方向,避免盲目性。计划既有适应所有教师专业发展的目标引领,让每个教师都能够通过努力达到专业发展的基本要求,又要根据教师的专业志向、专业素养与能力基础差异及个性特点和个体发展需求制定出虽不同步,但却同发展的个性化发展目标,以促进教师充分扬其所长,构建自身的专业发展特色。
2.2 建立和实施教师成长记录袋,使教师能看到自己的成长过程,反思自己的成长过程,一步步明确自己前进的目标,实现老师评价由鉴定性向激励性、由终结性向过程性的转变。教师成长记录袋只涉及教师专业化水平提高的过程,不让它承载过重负担,以免走向为评价而存在的形式工。我们建立的老师成长记录袋记录的是教师的成长足迹,是团体协作的产物,是个人反思的记录,是引导个人成长而进行的记录,而不是为评价而进行的记录。它是教师成长的“加油站”,是教师成长的“推进器”,是教师个性发展的“生长点”。它以校本教研为支撑,其核心是行为跟进的全程反思。只有这样,才能促进教师专业观念的转变,推进师生共同成长,引领和呼唤教师自主参与,帮助教师自我勉励、自我调节、自我监控,增强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成长与发展的自信心,从而达到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目的。
3.教师职业良心在教育职场上成长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为人师表” 是教师最崇高的荣誉,也是教师的神圣天职。课堂是教师从事教学活动、实现职业价值的主要场所,课堂教学的每一个角落都体现着教师的道德智慧,同时又无时无刻不锤炼教师的职业素养,可以说,课堂是考验和锻炼教师职业道德的阵地。老师应该以尊重学生的态度和方式与学生民主平等地交往。如果学生的内心深处永远拒绝了老师,则一切教育措施无异于在荒凉的沙漠中种植庄稼。也许在网络时代,教师不是知识的唯一传播者,但是教师永远也推不掉的重任就是对未成年人的价值引导。
师生关系是教育的基石,也是教师能否在教育职场中获得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教育界有这样的共识:一个教师能否建构一个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他做好教育的基本点。毫无疑问,学生都渴望得到老师的关爱,每位教师也都期望能得到学生的爱,能给予学生以人生启迪,人格示范。师生交往中教师应遵守的基本职业道德是:教师之爱、教师公正、促进。
面对自身的优势与不足,青年教师在制定个人成长计划时应在充分利用院系提供的各种鼓励成长的条件的同时直视自身不足,努力成为合格的高校教师。
一、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需要院系创造有利条件
学校对青年教师的培养有一套完善的培训体系。该体系包括岗前培训、青年教师听课制度及一些激励性办法如每年一次的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青年教师之星评比活动等。通过设立这些制度和举办这些活动为青年教师的培养和学习提供机会、平台。
院系要安排青年教师承担班主任管理任务。教师最基本的要求就是了解学生、爱学生。班主任的工作可以让青年教师更快速的深入到学生中零距离的接触到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充分了解学生的喜好,掌握学生最深层的思想动态。为今后课堂教学打好基础。
作为管理系统最基本的组成单元——教研室也承担起青年教师培养工作的执行、监督和评价的任务。教研室主任为新进青年教师安排资深的老教师进行一对一的“传、帮、带”,以减少青年教师初上岗位的盲目性。制定系统的听课制度,对本专业课程有完整的认识和学习。定期组织本教研室其他教师对青年教师听课,及时收集整理青年教师的不足加以指出,让青年教师有明确的认识。在第一学期要安排青年教师参与期末考核,完整了解常规教学。对于在理论教学方面有所进步的青年教师要大胆启用,参与实践教学过程,激发其积极性。我们教研室长期坚持不懈的定期组织备课,让青年教师全面了解备课整个过程和细节;检查教案,充分了解其课堂教学设计,指出不足,加以完善。不但青年教师受益颇深,每位教师能及时对课程大纲的难点、重点统一意见。
专家引领,借力登高。学校经常聘请该领域的专家来我校举办讲座,这是开拓青年教师思维和眼界的绝佳机会。及时了解国内外现阶段高等院校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趋势更为青年教师的成长指明了方向。
青年教师应充分利用学校和院系提供的外部环境,把握契机,快速成长。
二、青年教师的成长需要自身的不懈努力
青年教师的使命感和价值观,以及探索新事物的心理优势,是促使青年教师成长的内在动力。如何借好外部环境这个“东风”,调动自我学习能动性完善专业知识、学习实践教学是关键。
会学不代表会交。我们所教的学生的能力目标和自己是学生时的能力目标是不同的,这也是大多数青年教师从台下转到台上时面对的角色转换问题。如何准确把握课程的讲授深度和语言的组织是作为青年教师面临的第一个问题。面对这个问题青年教师应多听听资深教师和其他青年教师的课程,做比较找到自身的不足。多请其他教师听自己的课,指出讲课过程存在的问题。
深化专业知识,拓展知识面。俗话说“给他人一碗水,自己就要有一桶水”,讲课围绕课本,但为了使学生更深入的理解课程,加强学习兴趣,在讲解过程中必须穿插与课程相关的其他知识,这需要青年教师备课过程中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搜集材料。
积极参与实践教学。在课堂教学基本过关情况下主动参与实践教学,了解实践教学过程的组织、内容的设计,并提高动手能力。对实践教学有了基本了解以后对课堂理论教学也有很大的帮助。
及时更新教育理念。我校非常注重新教育理念的培训和学习,每学期会聘请专家做专题报告,青年教师把握机会,补充和更新现代高职教育的教育理念。
企业锻炼。我们专业属于工程类专业,专业课程的开设和学习效果都是以企业需求和评价为主。所以深入企业,学习现代专业技术有利于课程重点、难点及能力目标的选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讲授过程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学生也可以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有计划,有总结。无论是哪方面能力的学习都需要青年教师有目的性的进行,学习过程要及时反省总结。青年教师应不怕繁琐、坚持不懈对每次学习列出学习计划,学习过程尽量依计划进行,学习完成后及时对此次学习过程做出总结,找出过程不足及学习所获得的成果。
参考文献:
[1] 石焕焕,杨莉,柳亮.广西普通高等医学院校新引进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J]
[2] 梁莹,杨海波,樊晓晖.浅谈高校青年教师的成长培养
[3] 王笑梅.关于青年教师成长规律的研究[J]
关键词:园本教研 幼儿教师 专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G615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2-0224-01
随着课程改革的日益深入和信息技术应用的全面推进,提高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的已成为各级各类教育工作者的共识。而作为基础教育的基石,学前教育领域如何促进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提高幼儿教师的专业素质,也成为相关部门亟待解决的问题。提高县域以下幼儿教师整体素质及促进他们专业能力的发展更是当务之急。在探索一种短、平、快的教学和研究一体化的学前教育教师专业发展模式过程中,我们认识到园本教研是提高广大幼儿教师专业核心素养,促进幼儿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的根本策略。为此,近年来我们积极探索园本教研活动方法和途径,注意引导幼儿教师结合本职工作,以自己的教育行为为研究样本,深入反思、不断探究,达到改进固有教育行为的目的,有力地促进了教师的专业的发展,全面提升幼儿园的保教质量。
1 确立发展意识,激发成长内需,提高教师专业发展实效
提高教师专业发展实效,除了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在实施资格认证、定期注册、提供教师职后培训等制度方面的外在保障外,更重要的是需要教师确立自我发展的意识。这是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动力。教师的是否具备自我发展的意识,不但是他们专业发展的起点,更是他们专业发展的要点。我们认为首先要让幼儿教师充分意识到自己在园本教研活动中所处的“主体”位置,意识到自己对待专业发展的主观态度,是园本教研活动是否具有实效的关键因素。我们通过学习,让每一位教师认识到专业发展要密切结合自身专业实际发展情况与幼儿园实际发展状况,因人制宜,制定好具有鲜明个人特色的《年度教师个人成长计划》。并能在日后的园本教研活动的实施过程中不断修正、调整,使之更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避免流于形式,避免实施过程中的过度的依赖心理与被动心理滋生。从而“变要我发展为我要发展”,克服专业发展的被动性和盲目性。
2 强化教研理念,完善教研制度,构建专业发展共同体
教研实践告诉我们:一个教师的专业知识与能力的提高并非完全取决于本人一己之力,仅靠教师本人的“单打独斗”,其效果肯定不佳。有效的教师专业发展不应是教师闭门造车,独自反思,还需要借助他人智慧与集体的力量。我们认为教师自我反思、同事互助和专家引领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三大要素,也是园本教研活动的重要内容。
2.1 提高教师反思能力
教学反思可谓幼儿教师自我学习、自我提高的必由之路。教师借助活动方案、教学记录、教育笔记等在实践中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不断自我调整、自我总结,形成自己教学风格,在实践中获得持续成长。教师要以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为抓手,发现教学中的真实问题。反思目标设定、方法设计、内容选择是否适当,是否有利于促进幼儿发展;反思教学活动投放材料是否充足、是否适宜;反思自己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的教学经验和遇到的难题。幼儿园班子成员可以从教学常规抓起,深入课堂,实地调研。以“随堂听课”为监控,掌握全体教师的教育教学情况。业务园长要将平时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归类,确定问题的研究价值,由此确定研究主题。
2.2 组建教研共同体
“一个篱笆三个桩”。幼儿教师的工作环境相对封闭与单纯。致使对课程改革的理解和掌握,缺乏应有创造力和丰富性。教师群体中的不同教育思想、理念、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对于其他任何一个教师的专业成长而言都是一笔极其宝贵的财富。因此,我们注重教师、集体间的教研协作,积极组建多维度、多元化的教研共同体,为幼儿教师架起与外界沟通学习的桥梁。教研共同体的组建可以是正式的,也可以是非正式的。前者是教师基于同事、同行间能力、年龄、学术背景等方面的情况,根据自身的教学需要自发组建、参与相应的共同体。这种教研共同体可以没有固定的交流学习时间、议题和形式,为幼儿教师营造出一种正式共同体无法取代的学习氛围。后者如园际间教研共同体,名师工作室等,甚至可以跨区县间的不同幼儿园教师组建的教研共同体。这些多维度、多元化的教研共同体与幼儿教师专业成长需求相吻合,不仅可以有效激发教师的教育科研热情,同时也为教师群体的专业成长提供了互相学习、共同提高的机会及展示教育才华的平台,这样,同事间做到资源共享,形成互学互助良好氛围。
2.3 邀请专家现场指导共同探究
园本教研是围绕本园情况与问题开展的教学研究活动,但借助园外学前教育专家力量参与园本研究“会诊”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园本教研活动设立的主题可操作性如何,能否有效解决本园幼儿发展的问题,这些都需要邀请相关专家的现场指导加以解决。在园本教研活动中,专家不仅可以深入教师群体之中,与幼儿教师一起经历和一起探究,及时发现园本教研活动的偏差并且予以纠正。更重要的是专家可以把学前教育研究的前沿信息传达每位幼儿教师和管理人员,由此了缩短了教师与专家之间的距离,拉近教育者与研究者的距离。专家从教师身上汲取了鲜活的教育案例,充实了自己的研究成果。又反哺于第一线的幼儿教师。我们的园本教研活动始终将教师的专业发展作为主要的目标,强调教师的研究与其日常教学的一体化,这是我们教师专业发展的不二门径。
实践证明,开展园本教研活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探索,极大缩短了教师专业成长的周期,有效地提升了教师专业素养的层次,充分挖掘了幼航淌教育科研的潜力,为教师专业成长实现园本教研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