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日本文化论文

日本文化论文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日本文化论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日本文化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日本文化教育 一刀切式 固有观念 自主学习 网络普及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2)12-0105-01

一、《日本文化》教育的变迁

语言能力的培养是需要以社会文化、社会语言能力两个方面的习得作为支柱的。在中国如何开展日本文化教育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尚不多见。宿久高于2003年在《中国日语教育的现状与未来》一文中指出:在教授语言,如何把日本文化融入教学,把包括日本历史、文学、社会、风习等日语的文化背景教授给学生,成为教育者们面临的新的课题。然而令人遗憾的是,没有提出如何教授日本文化这一课题具体的解决方法。今年国内也有一些这一课题的论文,但绝大部分都是从公共外语课或第二外语课的视角来阐述的,而从专业日语的视角审视的相关研究却寥寥无几。

二、在日本国外开展《日本社会文化》教育的问题点

本文主要就在日本国外开展日本文化教育的现状进行探讨。Jourdain指出在国外的日语教育过程中教授日本文化时,很容易变成教师的一刀切式的引导。这样的教学方法通常是教师通过教材、影像资料以及教师的经验单向地向学生灌输某方面的知识,对于学习者来说不仅欠缺趣味性,而且学习效果也不佳。且这种知识的传授方法往往会将日本文化一般化、统一化。因此很难形成一个相对平衡的日本文化观。

笔者认为应让学习者对日本文化首先有一个整体的把握,然后能够在此基础之上进行判断筛选,因此在教授《日本事情》这门课程时也是首先采用一刀切式教育法,将日本文化多角度地介绍给学生,同时利用大量的影像资料加强学生在视觉上的印象。

三、对中国学生进行《日本文化》课教育的注意点

对中国的教育者来说,如何引导学生正确看待日本社会文化可以说是一个重要的课题。但是在中国开展日本社会文化教育与欧美一些国家又有所不同。尽管对于在非母语环境中的学习者与真实的日本社会接触有很大的难度,但是学习者仍很有必要自主地构建日本文化观。在这一点上无论是日本国内还是国外都是一样的。当然要做到上述并非易事,其中既存在着教师软件方面的原因,也存在着教学条件环境等硬件方面的原因。但笔者认为应在现有的条件之下尤其是师资力量不是很雄厚的院校尽量努力做到该门课程的效果最优化。在《日本文化》课上,教师应明确地教育学生如何以一种健康的心态对待日本文化,既不夸大也不贬低,认真客观地分析解决问题。努力在学习中培养学生正确的、批判的、多元的文化观。

四、中国网络的普及和日本文化的接受

近年来高校硬件设施的提高、校内网络的铺设、电子产品的降价也为网络的普及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学生从网络资源中获取自己感兴趣的信息变得完全可能了。

学生的信息源变得丰富多彩,不再像以往那么单一,在这种新形式下传统的教学方法受到了极大的挑战。在陈燕生的《现代视频技术手段对日语教学的意义和作用》一文中,作者也写到“教师使用何种形式的视频技术手段进行教学取决于学习内容的进展程度,学习者当时已掌握的外语能力和水平,教师预期的教学目标和可能达到的教学效果,教学环境对教学的影响程度等因素。”在接下来笔者主要以动态视频图像为例,阐述网络的普及都让学生知道了什么、又给教师带来了怎样的新课题。

现今的大学生从小学、中学开始看日本的动漫,到现在看日本电视剧、电影。通过这些对日本的政治、历史、地理;日本人的风俗、习惯、信仰都能有一些比较直观的认识。但是这些认识也未必就完全正确,未必具有全面性。而对于这一点学生的认识却不到位。容易将影视作品中的人物故事等无限大地真实化。

网络的普及使得学习者可以在网络上得到最新的来自日本的信息,当然对于他们学习外语学习外国文化都是起到了很大的帮助。在如此现状中如果教师仍止步不前,那么在不久的将来大概有越来越多的学生认为自己的日本文化知识都是自学得来的。面对现状教师需要重新审视新环境下教师的职责。笔者认为上网是一个自主选择的过程,得到的知识虽然生动但有片面性,而在课堂上接受的是比较系统的教育,这两者若能完美的结合起来就可以比较全面地了解日本的社会文化。换言之,当今的教师必须在互联网信息与学生之间构筑起一层过滤网,学生从互联网浩瀚的数据中摘取到的信息在课堂上教师要加以筛选、过滤,达到去伪存真的效果。于是学生的自主学习加上教师的指引这二者相辅相成将是今后日本社会文化教育的大趋势。

五、结束语

本文论述了在中国开展《日本社会文化》教育的困难和现存的问题点。为了能让学生不片面地理解日本文化,在中国以及东亚各国教授日本文化时教师一定要提前进行大量的备课工作,在课上从多个切入口、多个角度地向学生介绍日本文化。在学生接触日本文化的初期,不需要过多地考虑一刀切模式教育法的弊端,教师最主要的职责所在就是将日本文化的各种信息多角度地传输给学生。以达到培养学生批判性的、多元化的文化观。

而近年来中国互联网的普及给日语学习者在学习模式上所带来的改变是不可忽视的。教师也必须认清形势,跟上时代的脚步,充分发挥网络和教师相辅相成的互补作用以利于学生更真实、更准确地把握日本文化。

参考文献

1 細川英雄.日本語教育は何を目指すか[M].明石書店,2002

2 小川百合子.文化“知識”としての“日本事情”再考[J].21世紀の日本事情第4号,2002

3 長谷川恒雄.「日本事情その歴史と展開[J].21世紀の日本事情 第1号,1999

4 宿久高.中国日语教育的现状与未来——兼谈《专业日语教学大纲》的制定与实施[J].日语学习与研究,2003(2)

5 李杰.日语教学与文化导入[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2)

日本文化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寒暄作为交际的第一步,在日语教学中被认为是重要的指导项目。在日语学习者和日本社会接触、和日本人进行交流的时候,寒暄的掌握程度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分析日语教材(《新版标准日本语》 初级上册)中有关寒暄语的讲解,找出存在的问题,对日语寒暄语的教学提出一些对策。

关键词:日语寒暄语;日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0

1 、 日语教材中寒暄语的讲解情况及分析

学生在学习时首先接触的就是教材,教材中对寒暄语的讲解是否到位会直接影响学生对寒暄语的理解和运用。本文以《新版标准日本语》初级上册为例,重点考察其中有关寒暄语的讲解情况。

1.1、日语教材中寒暄语的讲解情况

> 首先在书的开篇(第18页)就介绍了"常用寒暄语",并配有图片和汉语解释。分别从"时间上"和"场面上"介绍了10个代表性的寒暄语。

> 其次在"表达及词语讲解"板块分六次讲解了寒暄语。

> 然后在课后的单词表中也有该课中出现的寒暄语的汉语翻译。如第31、41、77、87、97、291页等。

> 在第92页和第174页中对"すみません"的"搭话"功能分别作了讲解。

> 最后,在每个单元末的"使用场景对话"中也会出现一些常用寒暄语,并配有图片和汉语翻译,但是没有讲解。如第62、63、155、201、247、293页等。

1.2、日语教材中寒暄语的讲解情况分析

通过以上的整理我们发现,新版标日在寒暄语的讲解上比旧版以及一些其他日语教材要详细的多,不仅仅是在单词表里翻译汉语意思,而是有了详细的讲解板块,有些还从不同的对话场景出发进行说明。这就表明日语教育对寒暄语的重视度越来越高。

在发现优点的同时我们也能够看到几点不足:

* 讲解缺乏系统性

教材在"表达及词语讲解"板块分六次讲解了寒暄语,只是因为课文内容出现了寒暄语,所以就该寒暄语进行说明讲解。而并不是按照"时间上"或者"场面上"等系统的分类去讲解。在书中第285页的【寒暄语⑥】中讲解了"分别的寒暄",虽然这个是按照"场面上"的分类来进行的,但是因为应用课文的内容是小李即将回国,与小野、森三人在机场话别的场面,这个场面要使用的是"预见到长时间不见面而话别"的寒暄语,仅仅是"分别的寒暄"的一小部分。过分拘泥于课文内容,会使学生在理解寒暄语上缺乏立体的、体系化的概念和印象,不利于学生的实际运用。

* 省略形与礼貌形讲解模糊

日语中存在着大量含义相同表达形式不同的寒暄语,主要体现在"省略形|"和"礼貌

形"的区别上。比如都是"谢谢"的含义,但「ありがとう是省略形,「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す是礼貌形,二者在使用对象和使用场合上有明显的区别。教材中只是偶尔会提到省略形、礼貌形各是什么,但是却不讲解二者使用上的区别。如第26页。另外省略形和礼貌形介绍的也不够全面,如第92页中写道:"以还要返回该处所为前提,在离开家或公司时,要离开的人一般说「いってまいります(我走了)。「いってきます是「いってまいります的较为随便的说法"。可是比「いってきます更为随便的说法「いってくる却没有介绍。

* 对具有多个含义的寒暄语讲解欠缺

日语寒暄语中存在着一些具有多个含义的词,根据不同的场合以及上下文来判断其具

体意思。教材中只介绍了「すみません的"对不起"和"搭话"的两种用法,其实「すみません还有"感谢"的用法。另外,教材第36页中写道:"「どうも用于加强「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す所表示的谢意。但是略表谢意时,可以省略「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す,只用「どうも"。但其实「どうもすみません也可以省略「すみません只用「どうも,而这里的「どうも就表示"道歉"而不是"感谢"的意思了。

* 很少讲解同一场面中的寒暄语之间的区别

教材在第82页【寒暄语③】中讲解了「お疲れでした的用法和含义,可是在第

293页的"实用场景对话"中却出现了「ご苦的使用例。这两者都含有"您辛苦了"的意思,但在使用对象和使用场合上有明显的区别。如果教材中对于这样的区别不做讲解,学生自学起来会很疑惑,不利于学生的实际运用。

* 没有介绍相应的日本文化

日语寒暄语里蕴含着丰富的日本文化要素,是日本社会特征体现在语言上的一个缩影。

比如第92页介绍的「いってらっしゃい、 「いってまいります/いってきます这组"进出家门时"的寒暄语就体现了日本"内"与"外"的文化意识。另外寒暄语中省略形和礼貌形的存在也体现了日本人际关系纷繁复杂,寒暄时要根据关系的上下、亲疏来选择寒暄语。在教科书中这样的与语言相关联的的文化介绍还是比较少见。

2、 日语寒暄语的教学对策

2.1、 从日语学习的初级阶段开始就要引导学生了解、理解日本文化

一直以来日语教育还是比较重视日本文化的,但是在很多学校跟日本文化相关的课程,比如"日本概况"、"日本事情"等都被设置在中高年级进行。其实在学习的初级阶段学生往往是依赖教科书或者日汉词典的汉语翻译,所以一旦教科书或者词典的解释不够全面就有可能误导学生引起误用。而且初级阶段记住的内容往往印象深刻,到了中高级阶段虽然意识到当初的内容有错误,但在实际交际的过程中不经意的还是会用错,因此,在学习的初级阶段,不仅是词汇和语法,还必须说明并使学生理解日本人交际中的规则、日本人的思维方式等异文化要素。

2.2、 礼节教育十分重要

所谓礼节就是为了不使对方不愉快而必须要遵守的行为规范。包含着大量的日本所特有的寒暄语,为了使学习者理解日本文化和日本人的行为模式,为了避免和日本人交流引发误会,把"礼节"教育正式引入日语教育中是十分必要的。比如"说话方式的礼节"、"用餐的礼节"、"拜访时的礼节"以及"赠送东西的礼节"等都是与日本人交流时经常会用到的。在现行教科书缺乏的情况下,教师的讲解和引导就起着关键作用。

3、结语

在对学生进行寒暄语教学时,教师不应该拘泥于教材的讲解,应该把寒暄语放到具体的场景中,细化使用者或者使用对象的说明,同时导入日本文化,让学生在文化中理解语言,并可以与母语文化进行对比吸收,使学生既学到了语言又理解了文化,在进行跨文化交际时减少误解或摩擦,达到更好的交流和沟通。

参考文献

日本文化论文范文第3篇

英文名称:Nihongo No Gakushu To Kenkyu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出版周期:双月刊

出版地址:北京市

种:双语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002-4395

国内刊号:11-1619/H

邮发代号:2-446

发行范围:

创刊时间:1979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期刊荣誉:

联系方式

期刊简介

日本文化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敬语指针,5分类,社会心理因素模型

 

2007年2月日本文化审议会对有关《敬语指针》做出了报告,此报告中明确的分析了敬语的论理,并指出敬语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敬语是我们学习日语一个重要并且困难的一环节,敬语指针给敬语学习者、使用者指明了方向。

一、敬语的重要性

在敬语指针中,文化审议会对敬语做出了如下2个解释:

(1)敬语在说话者对于听话者、周围的人以及当时的状况表达自己心情时起到了重要作用。免费论文。

(2)敬语在说话者如何处理听话者,周围的人与自己的人际关系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也就是说敬语是“表现心情的语言“和“体现人际关系的语言“,更简单的说敬语是考虑到人际关系的语言表现。因此,我们可以知道敬语在我们的生活中是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它在日语的历史中也一直担任着重要的角色。人们在使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意思以及情感的同时,使用敬语不仅仅是将要传达的内容表现出来,还能将自己对于对方以及周围人与自己的人际关系/社会关系的态度表现出来,所以敬语的学习在日语学习中是至关重要的。

二、敬语的构成

要正确的使用敬语,我们必须了解敬语的种类及其构成(各种敬语是什么性质、是如何起作用的、以及在使用时应注意的事项等等)。一直以来的教科书及教育机构都是将敬语分为三种:

(1) 丁寧語――是指说话人对于听话人或者说话的对象表达敬重的态度时使用的,我们常见的就是“です” “ます”。例如:

A、学生です。免费论文。長江大学に通っています。(我是学生,在长江大学上学)

B、学生だ。長江大学に通っている。(同上)

A和B相比,A就是敬重的表达方式,但是并没有抬高对方的意思,仅仅只是对对方的一种敬重。从主语的角度来说,不管主语的地位是高是低、不管主语是不是自己人,也不管主语是动物还是植物,都可以用的就是丁寧語。也就是说丁寧語的使用与话题地位关系不大。注意:在丁寧語中,敬重程度更高一层的用“でございます”。

(2) 尊敬語――将主语地位抬高使用的敬语叫尊敬語。这里的主语不但可以是听话人,也可以是第三者。例如:

A、田中先生は来週中国にいらっしゃいます。(田中先生下周来中国)

这个例子就是对第三者田中先生表示尊敬。尊敬語分为特定的尊敬动词(おっしゃる、なさる、召し上がる、くださるなど)、一般动词的尊敬形(お/ご~なる、……(ら)れる)、以及动词以外的(お/ご+形容词、形容动词、名词)三种。

B、御利用になりまして、誠に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した。(承蒙使用万分感谢。)

C、先生のお体は大丈夫ですか?(老师您的身体还好吧?)

(3)謙譲語――謙譲語是通过降低主语的地位,同时抬高补语的地位表达敬意,或者是将补语地位降低,对听话人一种有礼貌的说法。例如:

A、先生のご著書を拝見しました。(我拜读了老师的著书)

B、あの電車は新宿まで参ります。(那辆车到新宿的)

但在实际使用敬语时,这种分类的解释显得十分的牵强和模糊。《敬语指针》则创造性的将敬语分成了五类,对敬语更恰当准确的使用起了重要作用。如表1-1,

表1-1敬语的分类

日本文化论文范文第5篇

在中国,樱花有很长时间的栽种史,在古老籍册中,我们可觅到樱花的点点芳踪。“樱花”一词,最早见于唐代李商隐的诗句:“何处哀筝随急管,樱花永巷垂杨岸”,此后也有诗人多次提及。然而就是一种樱花,在中日文化中却存在着不同的内涵,不同的意象。

日本文化中的樱花意象

樱花是日本的国花,也是日本文化中具有代表性的美学记号之一。日本人对于美的意识与樱花有着紧密的联系。

《古今和歌集》是日本第一部茸和歌集,收录了《万叶集》之后的优秀和歌约1100首,歌集中咏樱和歌的确切数量一直存有争议,然而可以归纳出樱花意向大致有四种,分别是咏叹孤独,将其与日本武士道精神联系在一起,日本民族的集体意识以及叹息人生无常这四大类别。

早在日本奈良时期、平安时期,很多歌人就开始使用樱花作为广泛的题材而被大量地记录进和歌,但是早期樱花在日本受欢迎程度远远低于梅花等,《万叶集》中收录樱花题材的诗远远低于梅花。到了幕府时期,日本武士道精神开始盛行,樱花成为了日本武士道精神的象征,战死和殉死成为了樱花在日本文化中的一个独特意象。到了江户时期,因为日本国学家的广泛推崇,樱花开始在日本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土壤中扎根,比如日本的特攻飞机也以樱花来进行命名,而很多日本的军歌也是反映了樱花的主题,例如《步兵的本领》、《啊,红色的血在燃烧》、《同期之樱》等军歌,都是对樱花主题的充分反映。

《古今和歌集》的樱歌中,樱花的意象凝结在“无常孤独”层面上的比较多,大部分表现的是四层内涵,第一是爱情的无常,第二是美好东西的易逝,第三是不被人赏识,第四是孤独。在歌集中,对于樱花的特写镜头并没有做具体的描写,大部分都在对樱花进行整体的描绘,而几乎没有独立的意象。

直到佐久间象山写的《樱赋》出现,山樱才有了独立意象,而且这种意象从咏叹式变成了自觉式,也就是上文所提到的 “不被人赏识,无法施展政治抱负”,但是从整体的樱花描绘中,也可以看出日本人的集体意识;当然,在日本文化中的樱花意象,也有咏叹物哀的本质。在《平家物语》里,对于平氏一族兴衰的描写中,樱花盛开,樱花落下,都是代表了一种物哀的情怀。江户时代的国学家本居宣长就吟诵道:“人问敷岛(日本别称)大和心,朝漫山樱花”,便是将樱花作为以“物哀”为基调的日本人精神的具体例子。

樱花也可以借指很美的女子,在井原西鹤的《青菜店老板家的故事中》里面,把主人公阿七比作是樱花,虽然是过早凋零,却是美到了极致,始了樱花文化的新纪元。渡边淳一的《樱花树下》借用樱花来对女性的柔美进行描写,并且借用的妖美、妖魅来进行指代,所以从日本的一些小说来看,樱花也可以指代恋爱、美貌的女子。

中国文化中的樱花意象

根据日本权威专著《樱大鉴》记载,樱花,起源于中国,原产于中国喜马拉雅山脉。所以中国文化中也不无对樱花的描述,虽然可能并不是很多,但是其所代表的文化意象也是相对比较鲜明的。

西汉辞赋大家杨雄的《蜀都赋》中有“被以樱、梅,树以木兰”记载,此处樱并无确指。但是梅花、木兰在中国古代一直是高洁、典雅的代表,所以将樱与梅、木兰同列,也可以透视出古人所赋予的樱花品质,一样是高洁、典雅。在南朝宋时,王僧达有诗:“初樱动时艳,擅藻的辉芳,缃叶未开蕾,红花已发光”,此诗毫无伤感之意,而表达的是一种在艳丽春光下的喜悦心情。

唐代出现的樱花诗比较多,例如李商隐、白居易都比较喜欢对樱花进行描写,可见唐代时候,平常人家的庭院里也种植着樱花。白居易有诗“小园新种红樱树,闲绕花枝便当游”,其意在于家中的小花园新种了红樱树,闲来绕着花在园中走走就当踏青春游了,描写一种悠闲自得的园中情怀,表达的也是一种欣赏自然的悠闲态度。然而到了李商隐的《无题四首》中,樱花又变成了另外一种意象,代表着一种衰败的景象,全诗的关键是哀、苍、凄,将樱花与风雨、哀筝等联系在一起,也代表了樱花虽然很美,但是美好却不多时的这样一种怜惜之情。

李煜《谢新恩》中提到了樱花,很明显代表着相思、寂寞等离愁别绪。南宋赵师秀的《采桑子》中对于樱花进行了描写,是以整片整片来进行描写的,用颜色和“百卉千葩”来描绘樱花的样子,运用了整体的意象,来表达的是樱花美丽的样子,但是后一阕中,突然话锋一转,开始有了伤春的情绪。苏曼殊的《赠歌者》中选择的是樱花来作为歌者歌声生动表达的一种依托,在这里,樱花的意象是轻柔的、翩缱的,是比歌声还轻柔的一种东西,这里所表达的还有诗人对樱花的一种美的赞颂。

中日樱花文化意象的相同点:怜惜樱花本身所呈现的惋惜之情

虽然在美学意义上,中日的樱花文化中,都体现着一种纯洁、壮烈和高洁的美感,但是中日樱花的意象在文化上的传达还是有着一定区别的。中日樱花文化意象的相同点:怜惜樱花本身所呈现的惋惜之情。其一,东方审美观形成的美的意象。在《阴翳礼赞》中,谷崎润一郎曾经表明了他对樱的态度,“哪怕孤樱一株,也是很美的。只要花开的绚烂”,“只要有心,何须火车,电车之劳顿,可谓天涯何处无芳草”。这也充分表明了作者对樱花的态度,他认为不需要空虚的仪式,只要能够感悟美就可以,这是一种典型的东方美学,而不同于西方美学的去获得美。这一点,在中国的关于樱花的诗歌中也有表达,实际上就是一种感悟的情怀,例如前文提到的白居易有诗“小园新种红樱树,闲绕花枝便当游”,例如薛兆云的诗中如此描述,“二月草菲菲,山樱花未稀。金塘风日好,何处不相依”,这些都是东方审美观所形成的一种感悟美的意象。

其二,对樱花的怜惜升华成的惋惜意象。日本文学艺术中永远咏唱不断的主题就是赏花惜花,樱花也是这一主题中最完美的意象表达。樱花美而易逝的生命意象对日本文学艺术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并且在当前的日本,依然有很多人将人生情怀寄托在了日本文化这里。从哀物到哀人整个过程,日本的文学艺术中,常有讴歌赏花护花惜花的心声。日本古歌曾有歌云:“樱花因此冠群芳”,意即樱花的美正是美在她的不能长久,又有“今日脱鞋上床睡,不知明朝能否醒”的古歌,这里面都包含着日本民族特有的一种对人、对事的悲哀与同情。这种悲哀与同情,可解释为怜悯、哀怜、感动、感慨、同情、壮美的意思。川端康成把这种悲哀的同情,给予了他作品中的女主人公,特别是下层妇女。他把她们的悲哀,描写得纯真透明,不掺一丝杂念,塑造了感人的艺术美形象。而在我国,南唐李煜曾经写过,良夜促,香尘绿,魂欲迷,檀眉半敛愁低。未别,心先咽,欲语情难说。出芳草,路东西。摇袖立,春风急,樱花杨柳雨凄凄。

其三, 对樱花报春凝结成的赏春意象。日本人将樱花视作美的化身,是春天的象征,也折射了日本民族很多的文化内涵,例如樱田、樱时雨等这些词汇是日本民族语言中比较特有的现象,也体现了日本人对樱花的一种审美情怀。樱花在日本就是美的化身,是一种花神一样的存在,所以日本人一旦称“花”的,就是指樱花。

中日樱花文化意象的相异点:壮烈与淡泊的价值体系

其一,民族精神与物哀心态的结合。日本把武士道精神和骤开骤落的樱花联系起来,也有很多的日本青年男女都觉得其在最好的时候凋谢,非常美。而在中国,因为与日本的生命价值观存在很大的不同,在中国,松柏等植物才用来象征生命,所以在截然不同的价值观下,中国文化中对樱花的热衷来源于对其淡泊的品质的热衷,比如樱花往往飘落就在一瞬间,无牵无挂。而且樱花通常是小小的花朵,惹人怜爱,也比较娴静优雅。日本人爱樱花之美,爱樱花之纯洁,爱樱花之短暂,从中也体会到人生苦短虚无的伤感,感叹决然退场的壮烈与凄美。如川端康成的《古都》,用淡淡的忧伤的笔致下,描绘出姐妹相逢的喜悦与泪水的场景。日本人经常将樱花和武士联系起来,日本人认为樱花有几个特性跟武士的特性非常相似,比如集体精神,日本人非常注重集体精神,而早先的一些樱花的歌集、诗集中,樱花的形象就是成片的,成片的描述使得樱花看起来就是一个集体,在这点上,具有共通性。日本民族中认为樱花是非常灿烂的,活着和死了都应该要像樱花般灿烂,而且樱花在最美的时候飘落,是对生命的一种高度赞美,而日本的武士道精神也认为,群体凋零是一种无尚的光荣,正体现了樱花对日本文化中武士道的集体团结、光荣自杀思想形成的影响。在《古今和歌集》中的咏樱和歌开始将凋零的樱花看作是一种美,并借由樱花的飘落凋零之美来表达对生死无常的感受,由此可以窥探到物哀这一美意识的雏形了。

其二,单纯对美进行升华而形成的境界。中国人虽然也爱樱花的美和净,但更爱她抱团齐放的团结精神,爱她零落成泥的奉献精神,从她历经千年的磨练中体会到一种坚韧,从她愿在盛时放下一切中感受到那淡泊超然的境界。

本研究通过《古今和歌集》、渡边淳一、李商隐等作家的文本,对其中的樱花及其所隐含的文化意象进行分析,比较中日樱花文化意象的差异,研究得出的结论是:在东方审美观形成的美的意象、樱花的怜惜升华成的惋惜意象和对樱花报春凝结成的赏春意象等方面,中日比较一致。而中日樱花文化意象的主要不同点在于:日本在樱花意象中更多地体现了武士道精神、物哀心态、集体主义以及日本人独特的生死观,而中国在樱花意象中更多地体现了一种单纯的审美,这种意象更多地表现在:团结、高洁、轻柔和淡泊的宁静之美。

【参考文献】

①尹宁宁:《万叶集中咏梅歌和咏迅璧亩员妊芯俊罚《文学教育》,2012年第8期。

②谢东华:《鸦ㄔ槐疚幕中的多元象征意义》,《民族论坛》,2009年第9期。

日本文化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日语;听说能力

应用型本科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牛产、建设、管理、服务领域一线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突出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因此,应用型本科日语教学应注重语言交际能力和社会交际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提高高职学生的日语听说能力是至关重要的。在多年的教学过程中,如何提高高职学生的日语听说能力是广大教育工作者需要解决问题。

1影响日语听说能力的因素

1.1学习兴趣不高,不够重视

学生学习兴趣不大、重视程度不够等因素的存在,严重影响学生听说能力的提高。很多学生只注重精读、语法、阅读等课程的练习,认为听说只是外语学习中的较次要的一个科日,从而人人减少了对听说方而的兴趣。并且咋一听都是学过的语法和单词,没什么可新鲜的,认为自己已经会了,只是没有实际应用的机会才会听不准,说得不够灵活。

1.2语言基础不扎实,对文化习俗了解少

人多数学生虽然掌握了很多词汇、句型和语法,却不能灵活运用,听不懂完全日语式的会话,以至于影响了听说能力。词汇量少,而造成对此单词的错误理解或难以理解,从而导致听力无法准确和顺利地进行。在语法方而,影响听力的主要因素包括日语的语序、暖昧表达,以及授受关系、敬语等的使用。除此之外,对文化的理解和渗透也是造成听说能力差的关键因素之一。学生必须对所学语言的文化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和文学知识。学日语要多了解一些日本的风俗习惯、思维方式、地理知识和风土人情。

1.3教师教学方法单调乏味,训练不足

传统的听说教学,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处于主导地位,而将学生置于被动的地位,使其成为单纯的接受者,从而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浓,教师无法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听说课教学中,教师的授课方式单调、乏味,授课内容局限于教材。而且听说课的课时较少,单纯课堂上的训练和练习远远不足以提高学生的能力。

2日语听说教学中的方法建议

2.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良好的日语语言环境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一旦对日语产生了兴趣,就会积极主动地学习,因此在教学中需要不断激发学生对日语的兴趣教师应采用各种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调动学生学习日语的热情,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为学生创建真实的日语学习环境,坚持用日语组织课堂教学,用优美的语音、语调感染学生,用风趣、幽默的语言启发学生选用实用性、应用性教强的,比较生动、有趣的音频、视频内容,调节课堂气氛,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中获得知识同时尽可能为学生创造语言实践机会,使他们享受到日语学习的乐趣,从而产生强烈的学习要求和持续饱满的学习热情

2.2增强学生对日语学习的自信心,提高日语听说能力

大胆开口讲日语是提高日语听说能力的重要环节。课堂上应帮助学生克服害羞自卑的心理。教师应对他们多进行鼓励和赞扬,对于学生的语言错误,教师要巧妙地对待山于紧张、粗心引起的口误和小影响理解的错误应少纠正或小纠正,那比较严重,小纠正就会影响理解的错误应采取委婉的方式,小能打击学生开口说的积极性发现有严重地方口音的学生可进行个别辅导,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进行听说练习。学生在日积月累的学习过程中具备了一定的语言理解和识别能力后,会不断地自我纠正,使错误逐渐消失。

2.3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听说能力是日语学习中的一项重要技能,是衡量一个学生日语水平高低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掌握了听说技能,刁一能达到交流的目的如何掌握听说技能,首先要学会一些必要的语言知识,积累一定的词汇惯用句型,这需要大量的记忆、反复地模仿、练习根据这些特点,教师应要求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每天坚持晨读,背诵课文,坚持收听NHK的广播以及日语相关的音频内容等,积极参加第一课堂、外语角以及朗读、演讲比赛等日语有关的各项话动,从而使学生愉快地、主动地学习日语

2.4扩大学生的词汇量,掌握常用的惯用句型,培养学生的听说技巧

决定日语听说能力的因素很多,其中掌握词汇量和惯用句型的多少,直接影响着听说能力的好与坏因此,学生掌握的词汇量和惯用句型越多,听说能力就越快越好,也能与日本人进行正常交流,所掌握的词汇和相应句子会脱口而出,并且学会多种听说技巧也很重要。听力练习可以分为精听和泛听,这两种方法是听力练习的根本。精听练习时给应用型本科学生不同题材的会话,要求学生们捕捉到每一个词、每一个惯用语,没有任何疏漏和不理解之处之后设定特定场合,进行情景对话练习泛听锻炼的是学生对日语的总体把握的能力,培养日语的语感,从严格意义上说泛听能力是建立在精听基础之上的

2.5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了解日本文化知识

在提高听说能力过程中,仅依靠词汇量和语法知识,即使听清了素材中的所有单词,也并小等于真正理解了素材内容的含义因此,在听说教学中,应加强导入有关日本文化知识。教师叫一通过网络资源收集各种有关日本风俗习惯、生话知识方面的内容,以视频的形式,给学生增加必要的日本文化知识,使学生同时获得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两个方面内容而且通过日本文化知识的导入,小仅提高高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会进一步激发学生对日语学习的兴趣。

参考文献:

[1] 刘淑敏. 俄语教学过程中听说能力的培养和训练[J]. 科技展望. 2016(03)

[2] 朱爽. 大学英语教学中学生听说能力培养浅析[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 2016(02)

日本文化论文范文第7篇

关于海洋的人文研究中,海洋史方面的研究占据了重要位置,研究成果也最为丰富。海洋史的研究又细分为经济社会史、海洋交通史、海洋科技文化史等方面的研究。国内这方面的研究非常丰富。早在1961年中华书局出版了《中外交通史籍丛刊》,该丛书成为研究亚洲各国史和中外交通史的宝贵史料。在海交史方面,1978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创办了《海交史研究》,成为国内该领域唯一的全国性纯学术刊物,发表了大量海交史方面的论文。郑和研究也成为学术热点之一。

对外经贸交流方面,近年来涌现出很多研究成果。如晁中辰对明初封建专制的强化与实行海禁的原因、措施、朝贡贸易关系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论述;①王慕民从区域史的角度出发,对明初海禁政策下浙江与日本、朝鲜等国的交往、江南商品经济的发展等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②陈炎对海上丝绸之路的发生、发展及由此对世界文明的贡献展开了充分的研究探讨;③此外部分学者从海外贸易的视角出发,对海禁政策下我国对外贸易的状况进行了综合性的研究论述。④宋正海则从科技文化发展的角度,考察海洋文化。⑤此外作为系列丛书,江西高校出版社自1998年开始至2007年陆续出版了《海洋与中国丛书》,从海洋观、渔业、渔民、信仰、贸易、经济、海港、移民等领域阐述了海洋与中国、世界的关系。日本由于其地理位置的关系,对海洋文化的研究起步较早。在二战前便开始进行朱印船贸易史等方面的研究。①1970年代开始,日本史研究逐步克服国别史的约束,在历史研究中导入对外关系、地域研究、周边海域的视点。②1990年代以来,超越国家范畴的地域史日益受到日本学界的青睐,成为学术研究的主流。“东海海域”乃至包括印度洋在内的亚洲海域整体成为研究对象,③掀起了海域研究的热潮。在海上贸易体系方面,滨下武志的《近代中国的国际契机:朝贡贸易体系与近代亚洲经济圈》④以西方近代化体系的视角考察东亚内部的体系,指出亚洲区域内各地通过朝贡体系建立起了自律性内在联系。之后日本学者提出了“亚洲间贸易圈”概念,⑤强调近代世界体系中亚洲的相对独立性和近代东亚地区网络重构等问题。在东海海域研究中,除了宏观体系研究外,基于区域视角的研究也较为丰富。如松浦章以明清时代的东海海域世界为研究对象,对以中国帆船为媒介的文化交流作了考察论述,指出这种以跨越海洋为条件的文化交流是东亚航海史上的一笔重要财富。⑥此外还有关于朝贡、贸易、倭寇、华侨等方面的研究。⑦日本关于海域交流方面的研究成果非常丰富,摆脱了过去传统的以陆路视角研究海域的方法,注重从海域的视角反观各大陆之间的交流,为研究海洋文化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值得借鉴。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日本的海域研究还没有完全超越意识领域中的“国家感情”⑧。日本海域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探明日本文化的根源,确立日本国家文化认同。对包括中国、韩国在内的周边地区进行调查和比较研究,也是为这一目的服务的。尽管海域研究的视角扩大到整个亚洲海域,其研究依然是以日本为中心展开。通过突出海域交流的重要性,有意识地淡化中国在东海海域的影响力,以便突出日本在东海海域的主导地位。这就无法正确把握以海域为中心的东海海域文化交流的历史。韩国在历史上与中国有着相似的遭遇,经历了从海上贸易强国到闭关锁国、空岛再到海洋开发的历程。从1990年代开始,韩国学界关注海洋史的研究。其出发点包含着将闭塞、消极的韩国史认识转换为开放、进取的韩国史认识的目的。⑨因此韩国海洋史研究主要着眼于韩国国内,以国别史的形式进行。海洋史研究批评过去以陆地史观观察社会的片面性,强调海洋的重要性,以海洋的视角重新认识韩国史。代表性的著作有尹明哲《韩国海洋史》、姜凤龙《刻在海里的韩国史》等。瑏瑠在海上贸易方面,曾经主导东亚海上贸易的新罗时期商人张保皋的事迹成为研究的中心,进行多次中韩国际学术会议,并出版有科普、学术等方面的多部著作。瑏瑡此外,宋与高丽的贸易及商人的性格问题、海上交通航线、漂流方面的研究也较为活跃。①韩国海洋史方面的研究成果并不是很多。从研究的内容来看,主要侧重于重新探讨与海洋有关的历史事件、贸易活动、英雄人物,重塑与海洋有关的事件或人物形象。通过以海洋史为中心的韩国史的重塑,突出韩国在东亚地区的历史地位,以史为鉴,实现海上强国之梦。曾经活跃于东海海域垄断海上贸易的张保皋自然而然成为韩国海洋史研究的重点之一。由于这种定位,导致韩国海洋史研究在强调海洋史的国际性、开放性、外向性,扩大人们对韩国史视野的同时,其研究内容却局限在一国史观的框架内,无法从东海海域的视角反观韩国海洋史。出于对传统一国史观的反思,中日韩三国海洋史研究导入海洋的视角,在扩大研究范围的同时,试图突破一国史观的界限,重新认识历史。亚洲贸易圈等基于海洋视角的理论,扩大了人们观察历史的视野,有助于我们摆脱西方史观的约束,重新认识亚洲历史。从海洋反观东亚历史的视角,需要得到进一步的深化。然而,海洋史研究还未能摆脱一国史观的影响,“国家感情”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海洋史研究。

二、海洋文化研究动向

中国通行的海洋文化的定义:海洋文化,是有关海洋的文化,是人类缘于海洋而生成的精神的、行为的、社会的和物质的文明化生活内涵。海洋文化的本质,是人类与海洋的互动关系及其产物。②韩国学者则从空间概念出发提出了更加细化的海洋?岛屿文化概念。指出海洋文化是关注海的空间性的概念,岛屿文化是关注岛或岛的空间性的概念,另外还有海陆相交的滨海地区的沿岸文化。这些概念都是与海有关的文化,在空间上又有所不同,可根据议论的具体对象,使用不同的概念。③日本学者则指出东海海域内各地居民拥有共同的东海基层文化,提出东亚地中海海域文化的概念。④各地学者所给出的定义和概念出发点不同,但都是围绕着海洋与人的生活展开的。海洋文化是人类在适应海洋环境过程中生成的文化。包括人与物的往来、渔业文化、海洋信仰、价值观等多方面内容。海洋文化的研究不仅需要宏观领域海洋史方面的研究,还需要海洋人类学、水中考古、生态学等多学科的综合研究。国内关于海洋文化的研究主要是从文化交流和民间信仰、民俗角度进行的。海上文化交流方面的论著主要以论文集的形式出版。曲金良主编的《中国海洋文化研究》系列丛书目前已出版6卷,从东北亚海上交流的角度探讨中国海洋文化;关注地区海洋文化研究的有《福建海洋文化研究》、《舟山群岛海洋文化论》等;⑤中韩海上交流方面,浙江大学韩国研究所出版了一系列的专著与论文集。⑥在海洋文化研究中,民俗、民间信仰研究占据了重要的一席之地,出版有众多研究成果。如《中国民间海洋信仰与祭海文化研究》①涉及地域与海神崇拜、妈祖信仰与流传、祭海习俗、仪式与传统、祭海文化资源、多元性与综合利用等多方面内容。区域性民俗研究成果也较为丰富,出版有反映东海、山东、浙江等地海洋民俗的研究成果,有助于理解各地海洋民俗文化。②海洋信仰方面,以妈祖信仰为中心,发表有大量的前期研究成果。此外也有部分零星的关于东亚海神比较、地方海洋民间信仰方面的研究。③日本作为一个海岛国家,海洋文化是日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海洋考察日本文化成为文化研究的热点之一。《从海上看到的日本文化》、《海与列岛文化》等研究关注海与日本文化的密切关系,从海洋的角度解析日本文化。④在日本海洋文化的研究中更侧重的是作为海洋文化主体的海民及海洋生活本身。家族与亲族组织、社会结构、民间信仰等人类学研究方法同样在渔村田野调查中得到重视和应用。此外,考察渔民社会性格及文化的海洋人类学自1970年代以来得到了普及。⑤海洋文化研究主要集中在渔业技术、信仰传承、渔民三个领域,内容细分为鱼类分布、渔捞组织、渔业权、渔村、渔民信仰、渔业打捞方法、渔具、渔村民俗等方面的调查与研究,研究成果也非常丰富。⑥韩国海洋文化研究中较为活跃的是以岛屿为中心的研究。研究内容集中在民俗文化、信仰、文化生态、渔业等方面。韩国海洋民俗研究的主要对象是韩国渔村,在对渔村进行民俗调查的基础上进行民俗学方面的论述。⑦个案研究以民俗信仰为中心展开,研究内容主要关注作为共同体信仰的民间信仰形态、作用等问题。⑧木浦大学岛屿文化研究院从2001年起出版岛屿海洋学术丛书,到2012年底已出版25部专著,内容涵盖了渔捞、民俗、海洋史等方方面面,成为最具代表性的韩国海洋文化方面的研究成果。⑨韩国代表性的海洋文化方面学术杂志有济州岛大学的《耽罗文化》和木浦大学的《岛屿文化》。中日韩三国以民俗、民间信仰为中心的海洋文化研究,通过实地田野调查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资料。在传统的渔业生产、生活方式及渔村日益消失的情况下,有必要进一步进行抢救性的调查研究。在海洋文化的比较研究中,日韩两国由于地理位置相近,建交较早,早在1970年代开始进行学术交流与调查比较研究。日韩比较研究主要考察民俗与信仰的相似之处。渔捞民俗方面的研究主要以渔捞信仰为中心展开,包括船神信仰、海岛堂祭等方面的内容。瑏瑠此外韩国西南海域、济州岛与日本冲绳地区文化方面的相似性受到学界重视,成为比较研究的热点之一,出版有众多的研究成果。①中日、中韩比较研究主要是以观音信仰、妈祖信仰为中心展开,探讨海神信仰在东海海域的交流与传播问题。②在中日、中韩比较研究中,日韩学界往往以舟山作为研究的切入点。舟山作为东海文化交流的中心,成为中日韩学者开展共同调查研究、举办国际学术会议的典型研究对象。③对舟山地区的关注,反映出其在东亚海洋文化交流与传播中的重要地位。舟山的重要性体现在所处的优越地理位置与文化传播中的重要作用,它是中国大陆先进文化与东海海洋文化接触与交流的中间节点。随着比较研究的深入,日本学界提出了东海海洋文化圈等理念,④成为推进中日韩三国共同合作研究的新的视角。如日本庆应义塾大学组织“东方地中海基层文化研究”(2011-2012年)项目,组成由中日韩三国学者构成的共同研究队伍,对中国泉州—厦门—台海地区、日本冲绳—九州地区、韩国全罗道—济州岛地区的民俗与信仰进行人类学、民俗学方面的比较研究。在探讨东海海域相通的基层文化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三、东海海洋文化的再认识

随着中日韩三国东海海域研究与交流的深入开展,区域研究与比较研究的理念成为学界的共识。东海海域研究视角也从传统的由大陆观察海洋的视角,转向立足于东海海域,从海域反观沿岸国家与地区的文化交流的视角。研究视角的转换,需要对东海海域的定位、交流主体、文化传播与共有等方面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以便能够较为客观地看待东海海洋文化。第一,东海海域的定位问题。在封建王朝时期,从各中央王朝的角度考虑,东海海域是一个边缘地带,中央权力对东海海域往往鞭长莫及,权力无法到达海域的岛屿部。于是从山东半岛南下到朝鲜半岛、济州岛、日本群岛、冲绳群岛、台湾岛,再到浙江省的东海海域的岛屿部形成了所谓“倭寇的世界”⑤。各王朝中央政治支配权力的薄弱与海路交往,使东海海域形成了以海洋链接起来的相互关联的整体世界。但是近代民族国家的建构,阻碍了海域世界的交流。民族国家政治权利渗透到东海各岛屿,民族国家意识得到增强,国民文化逐步取代了传统地域文化的主导位置。东海海域相互关联的整体世界随着中央权力的加强而被分割隶属于各个民族国家范畴之内。第二,交流主体问题。海域交流的主体是包括海商、无国界边民在内的生活在海域里的海洋居民。除了国与国之间的交流之外,应重视这些处在社会基层的民众的社会史,全面理解东海海域的文化交流与文化资源。以明代东海海域的交流情况来看,明朝在东亚社会占据绝对的优势和中心地位。然而海禁政策的实施导致海域交流的边缘化。正常的贸易关系受到明朝中央政权的打压,转向走私贸易。走私贸易在各地地方势力的保护下得到了繁荣发展。来自中国、琉球、日本、朝鲜、葡萄牙、荷兰等地的边民活跃在东海海域,成为海域文化交流的主体。第三,文化的传播与交流。海域世界通过大海将各地联系在一起,形成密集的交通网络。宽松自由的政治环境,使东海海域各个岛屿在文化传承上具有相对的自律性。丰富的外来文化随着海路交通网络持续流入,并与当地文化交融,形成了既有共性又富有自身特色的海洋文化。东海海域居民共有着关于海的基本知识(如海流、季风、鱼群走向等),①在民间信仰、海上共同作业、劳动分工、生活习俗等生活方式方面具有诸多的相似性。这种相似性除了以海为生的生态知识之外,多元文化的交融与传承起到了积极作用。来自各地、操持着不同语言的海域民众是通过海域世界共有的文化背景进行交流与沟通的。这一点对海洋文化研究,促进当代东亚地区海域交流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在传统东海海域世界,中国大陆的先进文化不断通过海路传播到东海海域世界,在与海域世界原有文化的交融过程中,形成了地域特色浓厚的海洋文化。

四、海洋文化的研究视角

日本文化论文范文第8篇

夏目漱石在《满韩漫游》中初次看见大连码头的苦力时写道:河岸上人头攒动,大都是中国苦力,单个的人显得很脏,两个人凑在一起仍然难看,如此多的人挤在一起更加不堪入目。我站在甲板上,从远处俯视着河岸上的人群,心想:哎呀,这可是到了一个奇妙的地方!在这里,作者采用了“俯视”的视角,描写了初次见到中国东北苦力的形象,令人印象深刻。这里的“俯视”很容易被理解为两种含义:地理空间上的居高临下、政治学上高高在上。看似不经意的苦力形象描写,却投射出自上而下的充满优越感和鄙夷心态的蔑视目光。这不仅仅是夏目漱石个人的文化心理体现,而且也代表了当时似乎所有的日本人的社会集团的想象,这种固有观念影响是及其深刻的,可以说,从近代开始,但凡来过中国的日本作家大多热衷对中国苦力形象的描写。像小林爱雄刚一到上海,便对苦力的悲惨境况产生了极大的关注和兴趣,但实际上,他在来中国之前就对苦力早有耳闻。这一方面说明中国苦力给来华日本人以强烈的印象和深刻的记忆,并早已传播开来,构成中国形象的重要元素。另一方面表明中国苦力的形象已经根植于日本作家的内心深处,成为日本人认识中国人确认自我的先入之见。水上勉在《沈阳之月》中对中国苦力做过如下细致的描述:到了九月,早上和晚上都已经很冷了,苦力们干活也都着粗糙的皮肤,真叫人吃惊。形容得拙劣点,他们和坐在当时还是清水寺的五条坡和三条坡的地上乞讨的无业游民没什么两样。穿着皱巴巴的薄木棉裤子,上面缝着补丁,没有一个人系要带,都用绳子系着。上半身几乎都是裸着的,能穿着满是补丁的衣服就算好的,没有一个人好好地扣着扣子。胸脯上方的肋骨明显地突出,即使罩着点稍微厚点的缝制的棉衣,都是手缝的,不像现在的带拉链的夹克。此外,用拼布做成的衬衣像抹布破破烂烂的,从中连肚脐都能看见。让人觉得不可思议的是,那些男人的毛发都不深,现在回忆起来,不禁让人想起伴随着悲凉起上鸡皮疙瘩的胸脯。被晒黑的脸长满邋遢的胡子,干巴巴的脖子,像一周都没有洗过澡,粗糙的手掌,裂开和孩子的指甲一样大的口子,没穿鞋子光着脚,有那么一两个人穿着破烂的布鞋。肮脏、丑陋、贫穷等似乎成为中国东北苦力形象的具体写照,苦力俨然成为具有典型意义的东北人形象代表。

二、日本作家不愿面对日本苦力

日本的生产力水平远远没有达到所有工作都机械化的程度,就苦力而言,其实在日本也大量存在。生在东北,长在东北的松原一枝在写自己初次去日本的情景是这样述说:场地上有大批搬运货物的健壮的劳动者。“这些人,都是日本人呀。”我这么一问父亲,父亲说:“这不是理所当然的吗。这是日本。”话虽这么说,但是对于在大连成长起来的我来说,脑子里有一种固有的观念,那就是脏活或者体力劳动不是日本人干的。正如松原一枝描述的那样,很多生活在东北的日本人心中早已有了一种根深蒂固的“他者”形象模式,中国人天生地位低微,就是干体力劳动或者沿街吆喝做小买卖的,而日本人天生就不是干体力劳动的那种;中国人天生就是肮脏和卑微的,日本人原来就是洁净和高尚的。当生在东北的二代日本人第一次踏上日本的土地,日本人力车夫、干体力活的、以及肮脏的日本人形象映入他们眼帘时,都会受到强烈的刺激和沉重的打击。生活在中国东北的牧野彰夫这样描述第一次踏上日本土地时的惊异:“建筑物都是木制的,脏呼呼的;道路几乎没有铺装;卖土特产的商店不干净,女人看上去也邋邋遢遢的。”总体印象就是“日本小、贫穷、肮脏,总之大失所望”。现实与想象的反差,真实与虚幻的冲突打破了日本人原有的想象模式,使他们陷入纠结与痛苦之中。而这种不愿面对日本人与中国人有同样之处的痛苦,明显表现出一种殖民主义的思想意识,暴露了日本人内心中根深蒂固的、扭曲的日本为“优等民族”,而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其他国家均为“”的思想意识与文化心态。

三、日本作家热衷写中国苦力形象的原因

(一)日本人所谓的“五族和谐,王道乐土”

不是所有的日本作家都站在日本统治者,日本民族的角度、立场看问题的。石堂清伦一针见血地对日本的殖民剥削和民族间的巨大差异进行了批判:“不管是日本人也好,中国人也有好,都让你有这种根深蒂固的想法:就是无论在工资方面,还是住宅方面有如此之差距,是因为优等民族和的先天差异造成的———这就是殖民地统治的重要诀窍之一。”实际上,在“优等民族和的先天性差异”作为“殖民地统治的重要诀窍之一”的殖民主义意识形态中,内置的是近代以来,日本借以自我认同的西方现代性为根底的“东方主义”意识,这种意识决定了对中国形象的构建,并以此为镜像实现日本的现代性自我认同。反过来,通过这一镜像,可以透视生活在东北的日本人过着怎样高高在上的贵族生活,折射出中国人在自己的土地上却遭受着日本人如此的欺辱、盘剥和压榨的历史现实,日本人口口声声宣扬的“五族和谐”的虚伪与欺骗一览无余地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正如清冈卓行犀利地指出的那样:“这种现实的光景只能让人觉得,满口称道的王道乐土,日、满、汉、蒙、鲜五族和谐,这些满洲国表面上的口号,完全是虚情假意、口是心非。如果借口说关东是日本的租借地,不能跟满洲国等同视之的话,这反倒更加明显地说明日本殖民地的残酷性。”的确如此,日本人嘴里虽然总是高呼“五族和谐,王道乐土”,但是,他们心里非常明白这是日本殖民统治下的东北,只有日本人才是“一等国民”。显然,殖民体验和他者镜像构成了自我认同和想象中国以及建构中国人想象的根本。

(二)日本作家对待两国苦力的矛盾心理

莫哈在《试论文学形象学的研究史及方法论》(1992)一文中指出:“文学形象学所研究的一切形象,都是三重意义上的某个形象:它是异国的形象,是出自一个民族(社会、文化)的形象,最后,是由一个作家特殊感受所创作出的形象。”强调“形象学拒138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11月绝将文学形象看做是对一个先存于文本的异国的表现或一个异国现实的复制品。它将文学形象主要视为一种幻影、一种意识形态、一个乌托邦的迹象。”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异国形象是一种“社会集体想象物”。巴柔在《从文化形象到集体想象物》(1989)、《形象》(1994)等论文中指出形象是“情感和思想的混合物”、形象研究不是“一味探究形象的‘真实’程度及其与现实的关系”而“应该注重研究支配了一种文化的所有动力线”,认为“一切形象都源于对自我与‘他者’,本土与‘异域’关系的自觉意识之中”。提出异国形象应被作为一个广泛且复杂的总体———社会集体想象物的一部分来研究,强调了形象言说他者和言说自我的双重功能,对思考形象的一个特殊形态———套话,进行了分析,并指出一国对异国文化有三种基本的态度或象征模式,即狂热、憎恶和亲善。所以,仅仅考证形象的现实真实性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是应该看到,日本作家热衷于书写苦力等形象背后所隐含的深层动机和对这一形象投射的主体态度。应当说,这些形象被日本作家关注并书写,实质上包含着日本作家的主观价值判断,融入了日本以他者镜像确认现代性自我而对中国历史性认识,作为中国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与西方现代性思想结构存在着内在逻辑与规则。

(三)日本作家对中国形象“污名化”的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