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地方经济论文

地方经济论文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地方经济论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地方经济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假冒伪劣;利润最大化;信息不完全;产权明晰

中图分类号:F12文献标识码:A

一、假冒伪劣现象形成原因分析

1、“利润最大化”的驱使,使得生产者低估其生产成本而制假造假。追求利润最大化,是每个理性生产者所追求的目标,这是没有任何问题的。但如果取之无道,则会对社会、对他人带来危害。每个生产者在进行生产之前都会考虑成本和收益问题。造假者也是生产者,有自己的成本收益观,在收益与成本之间进行衡量。制造假冒伪劣商品,特别是假冒国内外的知名、驰名商品,能使制假者获得成倍甚至十几倍、几十倍的非法利润。他们认为这种利润远远大于他们的成本,然而他们在衡量成本时往往忽略了“隐成本”,包括因造假被发现而受到法律严惩的后果、因假冒伪劣商品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带来的损害。制假者正是低估了采取这一行动的成本而进行制假造假。

2、由于信息不完全,消费者难以辨别商品的真伪。在完全竞争市场上,信息是完全的,所有参与人拥有公共的信息。消费者对价格、产品质量等完全了解,在这个市场上不存在任何欺诈的可能。现实中的市场条件常常和完全竞争的市场条件相悖,信息是不完全的。在我们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有关要购买的商品的信息极其有限。在消费者接受的信息中,不是所有的信息都是正确的。消费者和生产者之间存在着信息不对称,而生产者在利润最大化原则驱动下,往往具有隐瞒真实信息的动机。此外,信息具有一定的时效性,即使是真实的信息,也会因为时过境迁而失去了准确性。

3、我国正处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阶段,随着中央政府权力的下放,地方政府自扩大,大大调动了地方政府发展经济的积极性。地方财政状况和地方经济发展、企业生产经营状况更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一些地方政府为了本地区的财政和税收,往往会对假冒伪劣商品的生产采取纵容态度。

4、需求拉动生产和销售。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是由需求者决定的,而不是由生产者和销售者决定的。一种产品是否有人生产、销售,要看是否有人购买、使用。有需求者,就必然有提供者。假冒伪劣产品之所以有人生产、销售,其根本原因是有人购买、使用。使用者为什么会购买假冒伪劣产品,原因是显而易见的。消费者对任何商品的需求受多种因素影响,主要有个人的偏好、个人的资产与收入、个人所购买的商品的价格、与个人所购买的商品的价格有关的其他商品的价格,消费者对商品未来价格的预期等。在个人偏好一定的情况下,其中最为主要的因素是个人收入与所购买商品的价格。根据消费者收入变动对需求变动的影响,消费者收入水平低,消费者的购买力水平就不会高,消费者则偏好购买价格低的商品。由于假冒伪劣商品的价格一般都较低,作为一个理性的消费者,在收入不是很高的情况下,只能被迫购买假冒伪劣商品。

5、有些假冒伪劣产品并不劣。例如,盗版软件用起来不见得比正版软件差,有些冒牌的石烟连“老烟枪”抽起来都不太分得出来。比如,有些大商场推出的限量版的名牌服装,很快在附近的服装店里就可以买到款式一模一样的,除了牌子不一样,做工不比限量版的差,而且价格要便宜得多。在某些情况下,假冒伪劣商品的存在是由于消费者对假冒伪劣商品需求的存在,消费者对假冒伪劣商品的需求则是由于部分消费者收入不高而引起的。虽然我国改革开放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生活水平有所提高,但是由于我国人口多,还有一大部分人的收入不高,只能消费价格较低的假冒伪劣商品。

二、假冒伪劣带来的危害

1、假冒伪劣产品破坏了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一是制假售假者与合法经营者之间存在价格上的不公平竞争。由于假冒产品盗用他人品牌,不但无需进行广告而且还逃避缴税,大大降低了销售产品的成本,使得假冒伪劣产品在价格上更具优势;二是假冒伪劣产品使消费者的生命、健康和财产受到严重损害,引起消费者的心理恐慌,使得消费者在对产品不信任的同时,也对社会产生了不信任,增加了社会的不稳定因素,影响经济正常运行。

2、制假造假的存在给正牌厂商带来了极大的损失。一方面冒牌货会分流部分正牌厂商的市场需求,使其利润下降。同时,正牌厂商为了打假防假,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资金,而这些资本本来可以有更好的用途;另一方面冒牌厂商的边际成本要比正牌厂商的成本低,因此,冒牌厂商比正牌厂商的定价要低,这样冒牌厂商可能会占据较大的市场份额,这就使得消费者买到“假冒伪劣”产品的可能性越来越大,消费者对该品牌越来越不信任,对该品牌的需求也越来越小,最终会导致该品牌的消亡。该品牌消亡后,该行业的其他品牌也会步其后尘,最终结果是整个行业都可能消亡。这对国家来说,是一笔巨大的损失。

3、对建立市场道德的损害。建立市场道德的一个因素是产权明晰。然而,中国人的产权观念向来是比较淡薄的,例如很多人乐于购买盗版软件和唱片而没有侵犯别人知识产权的负罪感。这可能与人们有过多的集体生活有关,因为在集体中很多产权是难以界定清楚的。但在市场经济中,产权不明晰是行不通的,产权不明确则无法建立市场道德。建立市场道德的另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公平。就公平来说,冒牌厂商对正牌厂商是不正当的竞争,对消费者则是欺诈。没有普遍的市场道德,不可能建立高级的市场经济。所以,如果不加紧市场道德的建设,中国就有可能走向坏的市场经济。

三、如何遏制假冒伪劣

1、加大对假冒伪劣商品生产者的处罚力度。法律法规的完善,只是为执法活动提供了依据,法律法规的作用必须依靠严格执法来实现。如果有法不依,执法不严,再完善的法律也只是一纸空文。执法机关执法过程中存在着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这也是市场上假胃伪劣商品得以盛行的根本原因。针对这一问题,有关政府机关要端正态度,加大对造假者的打击力度,政府执法部门要严格执法,做到一经查出就要严肃处理。加大对造假者的法律制裁,最大限度地增加生产假冒伪劣商品的成本和风险。

2、发展生产力、增加低收入者的收入。我国有广阔的农村市场,众多的农民,绝大部分是低收入者,我们只有发展农业,提高农业生产力,增加农民收入。只有他们在解决基本的温饱问题后,才能减少对低劣商品的消费,增加对正常品的消费。因此,切实增加农民收入,才能减少对假冒伪劣产品的消费。在我国,城市也存在一部分低收入者,这包括城里的老弱病残和一些下岗职工以及其他只能依靠社会保障才能生存下去的群体。要提高他们的收入,必须依靠政府和社会的力量来实现。只有增加了所有这些低收入者的收入后,他们才会减少低劣商品的消费,低劣商品的市场需求才会减少,从而供给才会减少。

3、政府机关要建立健全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法律和规范,加强质量监督。市场经济是一个法制经济,公平、公正、竞争有序的市场需要法律和法规来规范。现阶段,我国的经济建设处在转型阶段,市场秩序混乱。我国规范市场经济的法律法规体系尚不完善,法律法规的不健全使得造假分子有机可乘。针对这种问题,有关政府机关应根据客观情况,出台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法律和规范,规范市场秩序,消除不合理的垄断,引入更多正当的、公平的竞争机制。

(作者单位:河北经贸大学商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张五常.经济解释:张五常经济论文选[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