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军事论文

军事论文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军事论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军事论文范文第1篇

教官要做到“三查”“四同”“五必到”,与学生零距离接触,做学生的良师益友。“三查”即查操、查课、查宿舍;“四同”即同吃、同住、同自习、同娱乐;“五必到”即出操军训必到、集体活动必到、家长来访必到、学生有病必到、发生意外事故必到。

二、全封闭半军事化校园管理的实施

我校以军人的严明纪律培养学生的自觉性、纪律性;以军人的严纪培养学生的文明习惯、行为习惯;以军人的坚强意志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吃苦耐劳精神;以军人的团结精神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以军人的报国之心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1.成立全封闭半军事化校园管理组织机构机构由政教处、校团委和教官、班主任、学生会干部以及学校行政督察评估组组成。

2.实行全封闭管理,进行军事常识教育和军事训练与当地派出所紧密配合,将保卫科改为警务室。进行国防知识和三大条令的教育(军队内部关系、礼节、军容风纪,纪律条令,队列条令)。每天下午进行一节课的军事训练。

3.实施“一日生活制度”严格按照部队的“内务、队列、纪律”三大条例约束学生,按部队的一日生活制度规范学生,要求“内务管理整齐化、学生行动队列化、服从命令军人化、礼貌礼节规范化、校园卫生整洁化”,规范学生的仪表和行为。

三、全封闭半军事化校园管理的反思

1.成功的经验

(1)树立了学校形象。全封闭半军事化管理隔绝了外界社会不良影响,纠正了学生放任自流现象。学生思想素质明显提高,校风校貌大为改观,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

(2)规范了学生行为。实行全封闭半军事化管理有利于快速营造全新的生活、学习环境,提高学生适应能力;有利于快速改变学生的行为习惯,加强纪律性,提高自制能力;有利于快速构建新的集体和团队,增强凝聚力和集体荣誉感;有利于快速培养学生的坚强毅力,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利于预防突发事件和应急自然灾害,强化校园安全工作。

(3)磨炼了学生的品格。学生在思想道德、行为习惯、身体素质、学习毅力等方面得到了磨炼,能更好地健康成长。

2.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1)教官与教师的管理理念不和谐。教师搞教学是行家里手,组织课外活动却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教官开展活动足智多谋,但文字和语言表达能力有待提高。学校经常组织教师、教官和管理人员开会协商,由学校拟定目标,教官提出方案,教师提炼总结,按责分工实施,做到文攻武略,整体配合。

(2)学生对教官由崇拜到爱恋。中职生感情朦胧,思想开放,行为极端。教官过硬的军事技能、坚毅的意志品质、严格的组织纪律性对学生产生了一定的示范作用和辐射效应,塑造了权威形象,部分学生流露出了军人情结以及对青年教官的爱恋。遇到这种情况,只有请家长配合,甚至撤换教官。

(3)教官方法简单粗暴,易引发冲突。中职生层次参差不齐,要注意因材施教,把严格要求和人性化管理有机结合起来,注重学生道德内化的心理过程管理,从知到行,耐心训练,严格要求,逐步达标,体现以“育人”为中心。

军事论文范文第2篇

论文关键词:军事人力资本,特性,军队

 

持续稳定的发展,必须要有强大的国防实力做后盾。而国防实力是指一国国防物质资本与国防人力资本的加权平均,一国国防物质资本和国防人力资本的存量是表征一国国防实力的最重要的变量①。从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来看,人的因素相比武器因素要起决定性作用。所以军队的关键是军人,这就决定了培育一支高素质的新型军事人才是新世纪、新阶段国防建设的关键。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人力资本的理论开始引入到军事领域,运用人力资本理论的理论和方法来分析并解决军事人力资本的问题。然而由于军队这一职业的特殊性,导致军事人力资本具有其它行业所没有的特性,所以在培养军事人才时,不仅要注重一般人力资本的特殊,更加要看到军事人力资本的特性,以人力资本的共性为基础、军事人力资本的特性为重点来培养军事人才,才更符合军事人才成长发展的规律。

一、军事人力资本的一般分析

军事人力资本是指单个军人身上凝结的具有军事价值的知识、技能、健康等因素所形成的能力和素质总和,是军人通过各种教育、培训以及军事训练和医疗保健等投资方式而形成的综合素质②。总体来讲,军事人力资本有以下几个特性:

第一,军事人力资本的收益性。和其它资本一样,在一定的投入后,都应该获得回报。从收益分配结构看军事论文,由于军事人力资本产权特性没有得到充分体现,国家参与分配的比例要远远高于军人自身的收益③。

第二,军事人力资本产权的复杂性。由于军事人力资本投资的主体是军队、家庭及个人,投资主体的多元化,造成了军事人力资本“承载所以者”(即军人)与其他产权主体(军队)之间的矛盾④。从而使军事人力资本产权关系复杂化。

第三,军事人力资本的专用性和协作性。军事人力资本形成付出的代价只能在军事人力资本使用过程(军事活动)中,以更大的价值――战斗力的提高、进而产出国防安全产品这一成果得以回报。另外军事人力资本在提供国防安全产品的过程中,具有很强的团体分工协作性,绝大多数的军事活动都是集体协作的结果。

第四,军事人力资本使用的强制性。由于军人职业的特殊性,军事人力资本具有很强的政治属性,其配置、使用、甚至个人收益的实现,都具有很强的计划性和强制性⑤。

二、新时期我军军事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一)目前军事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高层次军事人才流失严重论文范文。人才流失主要是两种类型的流失,一是有形的流失,就是军队的的人员转业或复员到地方,另一种称其为潜在的流失,军事人力资本的收益同时取决与其所处的工作环境,如没有提供与其能力素质相适应的平台,则无法获得该军事人力资本应创造的收益,是军事人才的一种浪费。美国前国防部长切尼在总结海湾战争经验时说:“其实,在海湾战争中发挥作用的人才是战前20~30年培养的。现在,培养一名能指挥一个师作战的将官,需要25年时间;培养一名高级士官,使之达到我们今天需要的水平,要花10~15年时间。”⑥当然,正常的转业或复员到地方这也是军队建设的需要,但是还是有一些军队高学历、高素质的干部觉得在军队得到的远远少于地方上所能够获得的,他们感觉在军队工作的机会成本太高,积极要求到地方,每年因此而造成不少人才的流失。最大的流失还在于用人机制的不够合理,使得在军队的人力资本不能得到合理的有效配置,缺乏有效用人机制,不能将合适的人放到符合与其能力素质相适应的岗位上。从另一种意义上看,这种潜在的流失危害更大。

2、军事人才自我实现感不强。军事人力资本同其它人力资本一样,有其私有性的特征,所以在军事人才提供国防安全这一公共产品过程中,军事人力资本的付出同样要追求回报。自我实现感主要来自两个方面军事论文,一种是物质的,如工资、福利待遇、医疗保障等;另一种是无形的,如政治地位、社会评价等。从以上两个角度来看,虽然这几年军队的工资待遇有所增加,但是由于工资结构的不合理,以及没有建立起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增长机制,所取得的物资待遇与军事人才的巨大付出相差还是比较大。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由于长时间的和平环境以及国民国防观念淡化的原因,社会对军人地位的认同在逐步下降,这是导致军事人才缺乏自我价值实现关键原因。另外,人的观念与以往有了很大不同,而我军管理方式有些滞后,导致了在军事人力资本的使用上还是以往重强制命令的方式,挫伤了军事人才的工作积极性。

3、学习军事专业知识和技能愿望不强。不论是在院校的军人还是在职的军人,在他们平时的学习中,觉大多数都是想学一些军地两用的知识和技能,或者仅仅在地方上才能派上用场的知识和技能,与之相比较少有人钻研军事专业知识以及指挥作战技能。在工作中只是满足于能够应付目前的工作即可,不追求精通本职,在职的培训虽然规模比较大、人次比较多,但是从实际的效果来看却不太理想,造成了国家、军队对人力资本投资的极大浪费。

(二)基于军事人力资本特性的成因分析

1、不合理的报酬和缺乏合理调配机制造成了人才的流失

军事人力资本具有收益性,同其它资本一样,在进行一定的投入之后,都应该获得回报。军事人力资本投资的收益至少应等于或高于市场上具有同等人力资本含量人员的收益。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军人进行军事人力资本再投入的积极性,才能保留和吸引高素质、高技术人才⑦。而报酬结构的不合理,干多干少报酬一样,干好干坏报酬一样,在同一级别不同付出程度报酬也一样等,人力资本的付出与回报严重不成比例。另一方面军事劳动者首先作为经济人和自然人,他的人力资本也有自我独立发展的一面,即为自己和家庭、为自己所控制的人力资本谋取利益,而同时地方单位相比军队又有优厚的人力资本回报率,因此在军事劳动者人力资本意思不断强化的过程中,谋求人力资本的回报率的提高,必然会导致军队一些高层次人才外流。

军事人力资本的合理使用要通过适当流动军事论文,根据军事劳动者自身军事人力资本情况,通过流动的方式实现人力资本的优化配置,也就是军事人力资本的流动性。军事人力资本具有专用性和协作性,随着科学技术在军事领域地飞速发展,军事人力资本的专用性越来越明显。任何一个军事人才所拥有的军事人力资本不同,而其特长也只是相对于某个领域的,一旦脱离该领域或根本无法进入该领域,则该军事人才就缺乏施展其才华的舞台,不能将其人力资本充分地发挥出来,这就造成了人力资本的极大浪费。而目前军队在选拔、调配过程中大量存在,不注重岗位与人才的匹配而是过分地强调了“干一行、爱一行”,造成了军事人力资本使用的低效率。

2、不恰当的管理使用使军事人才缺乏自我实现感

军事人力资本的产权特性为军事人才争取自身合理回报提供了充分依据。由于其产权的复杂性,理论上应该归军队和个人共有,所以为最大限度地发挥发挥军事人力资本的效益,在管理使用过程中激励的方式要明显由于强制的方式。激励通过体现个性化、层次性的特征,不仅是物质的刺激,更要满足军事人才自我价值实现的高层次需要。而强制行方式不考虑军事人才的个性特征,只追求目标任务的完成,通过命令、压榨式的方式来管理使用军事人才,由于军事人力资本产权的私有性,加上人们观念的转变,在军队强调服从命令不得违抗的大环境之下,大量地出现了消极怠工、工作应付了事等情况,工作不尽心尽力、不能再岗位上发挥人力资本作用,由于管理使用方式的不当导致了不能激发充分军事人力资本,对于整个军队来讲,军事人力资本的利用率低下,而对个人来说就造成了缺乏自我价值的实现。

3、后顾之忧使工作劲头受到严重影响

军事人力资本的专用性指指军事人力资本只能在军事领域发挥作用。专用性军事人力资本大多通过军事院校和训练机构获得。随着军事人力资本专业化程度的提高,军事人力资本的专用性也越来越明显。专用性要求军事人力资本只有与专门的岗位、职业结合起来,才能充分地发挥作用,负责其价值就会大大贬值或不复存在。而我军的建设通常是“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这就要求每年有不少人脱下军装、离开军队。而一旦离开军队,由于军事人力资本的专用性,回到地方后没有合适的岗位以供军事人力资本的发挥,导致拥有的军事人力资本就会派不上用场,造成二次就业的困难。然而回到地方面临二次就业又是大部分在职人员必须面对的,因为目前军队体制造成了上升空间的有限。因军队的人员也是自然人军事论文,要为自己的家庭以及之女的培养上承担起相应的责任,必然要考虑以后的生存与发展,就出现了工作中学地方通用的知识和技能多、钻研军事知识和指挥技能的少、工作劲头不足等现象。

三、强化军事人才培养的主要对策

(一)、调整工资结构,建立公正公开用人机制

目前从我军的军人收入分配制度来看,现行的收入分配制度存在结构上的不合理,与军事人力资本结合的不够紧密,没有充分考虑军事人力资本投资的回报,比如基本工资中人力资本的差异性过小、军事人力资本性质的知识性津贴制度供给不足等。黄再胜认为,军事人力资本参与收入分配对于军事人才的激励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⑧。所以收入分配制度建议基本工资应该体现出人力资本的差异性,并建立相应的军事人力资本性质的津贴,这对于稳定军心、激发建立学习型军营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同时对于军队保留高层次人才以及军队的长远发展都有很大的帮助论文范文。

军事人才必须放到与其人力资本相适应的岗位上才能充分的发挥作用,一是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方案。考核方案必须要与军事人力资本结合紧密,通过大量的调研以及试行,查找问题、不断完善,最终要确立一套科学合理的考核方案,这是为选拔、调整建立依据,只有这样才能避免目前军队中存在的任人唯亲等不正当的现象,是公平公正的前提。二是要严格按照方案执行落实。军队中很多时候存在的问题不是由于没有规范,而是由于有规范而没有按照规范执行,所以要求在执行考核方案中必须有监督措施,确保确实按照方案考核任用。这样才能真正的保证用人的公平公正,提高军事人力资本的存量,使其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

(二)、更新管理理念,通过激励培养使用人才

管理出战斗力,先进的管理方法就能提高军队的战斗力,所以军队在注重提高军队建设武器装备现代化的进程中,要不断地更新管理理念,使管理理念也要现代化。所谓现代化是一个动态性的概念,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要不断地得到发展。尤其是军队中的干部更要不断更新管理理念,以往地方提出口号向解放军学管理,现在军队也可以向地方的企业学管理,向外军学管理,只要对军队的管理有帮助的都可以学习。

在军事人力资本运营过程中,管理者必须综合运用各种知识和技术,有效地激发军事人力资本,才能最大化地使用军事人力资本。在激励过程中把握以下三个方面军事论文,一是以思想导向为原则。坚持我军的性质宗旨,注重需求分析,对军人的各种需求有意识地加以引导。二是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尽可能地满足军人的一切正当需求,通过为他们提供展示自身价值的舞台,激励军事人力资本充分发挥作用。三是有效利用竞争原则。市场经济的客观规律充分说明了竞争能够激发人们不断拼搏,提高自身素质,最大限度地发挥出自身的人力资本。

(三)、解决后顾之忧,加速推进我军职业化进程

从目前军队实际情况来看,军人的的后顾之忧主要来自于二次就业的问题,可以通过两个方面来努力,一是建立负责军人退伍、转业后就业过程中职业规划、职业培训等类似中介的单位,确保顺利二次就业。二是解决好军人配偶的就业问题,结合经济发展的情况建立一些有利于军人配偶的优惠政策。这样就不会出现军人一方退伍后全家失去经济来源的沉重压力,减轻军人的就业负担。

军队职业化是如今军队发展的一个趋势,加速发展我军职业化有以下好处。一是职业化可以消除军事人才的后顾之忧,强化了岗位意识,促使自觉学习军事知识和技能;二是对整个军队来说,提高了军事人力资本的利用率,并保持了军队的稳定;三是从国家角度来看,可以大量地降低了招募、培训、安置等成本。

参考文献:

1.胡鞍钢,刘涛雄.中美日印国防实力比较[J],载《战略与管理》,2003(6).

2.潘鸿,等.军事人力资本的概念界定与特点分析[J],载军事经济研究,2002(6).

3.耿东华,等.现代军事劳动中的军事人力资本[J],载《青海师范大学学报》,2004(2).

4.胡亮.军事人力资本投资研究[M],军事科学出版社,2008.

5.谢玉科,顾东明.军事人力资本的特殊性与军人绩效考核体现构建[J],载《国防经济》,2008(10).

6.张苹,胡晓华.军事人力资本与新世纪军队质量建设[M],军事科学出版社,2002.

7.郝万禄.新军事劳动价值论与军人收入分配制度创新[J],载《后勤学术》,2002(4).

8.黄再胜.现代人力资本理论和军事人才建设的新视域[J],载《西安政治学院学报》,2003(5).

军事论文范文第3篇

军用汽车论文参考文献:

[1]GJB450A-2004,装备可靠性工作通用要求[S].

[2]邵利剑.装备“五性”技术与管理监督[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11.

[3]GJB368B-2009,装备维修性工作通用要求[S].

[4]GJB3872-99,装备综合保障通用要求[S].

[5]GJB2547A-2012,装备测试性工作通用要求[S].

军用汽车论文参考文献:

[1]怀国槟.中国军转民实录[M].国防工业出版社,2006.367.

[2]刘增勇,刘伟等.基于VE的车辆装备寿命周期费用分析研究[J].军事交通学院学报,2009,(5):4.

[3]吴添祖,冯勤,欧阳钟健.技术经济学[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421.

[4]张超勇,冯佩兰.汽车制造工业工程[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431.

[5]谭跃进,陈英武.系统工程原理[M].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1999:.289.

军用汽车论文参考文献:

[1]GJB900A-2012,装备安全性工作通用要求[S].

[2]GJB4239-2001,装备环境工程通用要求[S].

[3]蔡凯,管明露等.基于价值工程的武器装备采办[J].兵工自动化,2007,(10):2.

军事论文范文第4篇

1. 军事 / 语言学与军事语言 / 学 “某某语言学”在语言研究中有渐增之势,“军事语言学”不知不觉加入了语言学之林,标志着军事语言研究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但是,“某某 / 语言学”不等同于“某某语言 / 学”。“军事语言学”到底是属于前者还是后者,研究军事语言的的人似乎都没有细加区别。属于“某某 / 语言学”的固然不少,如“历时语言学”是以比较的方法研究语言的历史发展,应理解为“历时 / 语言学”;又如“心理语言学”是心理学和语言学的交叉学科,应理解为“心理 / 语言学”(前期也有叫“语言心理学”的)。但是,属于“某某语言 / 学”的也不乏其例,如“生活语言学”和“汉语语言学”,因为前者是研究“生活语言”,后者是研究“汉语言”。“军事语言学”既不是以军事的方法研究军事语言,也不是军事学和语言学的交叉学科,而是把“军事语言”作为研究对象的一门学科,显然应理解为“军事语言 / 学”。有人既认为“军事语言学是社会语言学与军事学结合的产物”,又认为军事语言学“不是从军事学的角度去研究军事社群的语言”。我们认为,后一论断是正确的,前一论断之所以成为一个问题,是因为把“军事语言学”理解为“军事 / 语言学”了。

至于“军事语言学”中的“学”,那才是“语言学”的意思,也就是说,这里的“学”是“语言学”之略,“军事语言学”就是“军事语言语言学”(“生活语言学”、“汉语言学”当然也就是“生活语言语言学”、“汉语言语言学”)。能否把其中的“军事”理解为“军事语言”之略呢?不能。因为向心结构在语义上是以核心(“语言”)为体,体若不存,“毛”将焉附?

2. 军事语言和两个相关概念 要弄清什麽是“军事语言”,先得弄清“言语共同体”(speech/ language/ linguistic community)、“语言变体”(language variant/ variety)两个概念。从语言交际人的角度研究语言,可以发现交际人的社会特征对选择语言项目即语项(language item, 大至某个语言,小至某个语言成分)有影响。由居住地这一社会特征划出的人群通常叫社群,由性别、年龄、职业、阶层等社会特征划出的人群通常叫类群,这样,我们就可以具体地说,交际人的社群或类群社会特征对选择语言项目有影响。反过来说,共同选择某一套语言项目的人群或形成社群,或形成类群。如果再用一个语言学术语概括语言的社群和类群,那就是“言语共同体”(也有译为“言语[语言]集团[社团、社群]”的)。英国语言学家R.A.赫德森在《社会语言学》(丁信善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一书里罗列了约翰。莱昂斯,查尔斯。霍基特,伦纳德。布龙菲尔德,约翰。冈佩兹,威廉。拉波夫等语言学家对“言语共同体”所下的定义,尽管这些定义在陈述角度上不尽相同,但都是根据言语划出的人群,而不是根据人群划出的言语。约翰。冈佩兹的下面一段话十分明确得表达了这层意思:“大多数持久的集团,不论是小到面对面交往的伙伴,还是大到尚可为地区的现代国家,或是同业协会,地段团伙,只要表现出值得研究的语言特色,均可视为言语共同体。”对于什麽是“言语共同体”,有一种解释是这样说的:“军事语言是军事社群的言语社群”。按“言语共同体”的本来意义来理解这句话,于是就成了“军事语言是军事社群的言语社群”。如果不按言语共同体本来意义来理解“言语共同体”,就会造成术语在逻辑上的混乱。从术语内部结构上分析致乱原因,显然是把术语的偏正结构(言语的共同体)当作了同位结构(言语这个共同体)去理解了。

何种言语共同体选择何种语言项目就呈现出一定的社会分布,言语共同体实质上是由呈现出一定的社会分布的一套语言项目即语言变体来划分的。赫德森把语言变体定义为“社会分布相似的一套语项”,认为“英语、法语、伦敦英语、足球评论英语、亚马孙河西北部某大家庭的成员所使用的语言、某人使用的语言”都可以称为语言变体。这些语言变体的实例大都和交际人的社会特征有关,不是属于社群变体就是属于类群变体,只有足球评论英语是和交际人对语言的使用有关,是属于功能变体。军人是属于职业范畴,职业是属于类群范畴,因此,军事言语共同体主要是根据类群变体划分出来的。有人认为军事言语共同体“是民族共同语的变异”,即社群变体的变体,这意味着军事言语共同体主要是根据社群变体划分出来的。社群变体和类群变体可以相互从属,由于谁从属于谁涉及到以谁为主的问题,因此不能任意得把甲从属于乙说成乙从属于甲。我国军事语言的实际情形也表明,是社群变体从属于类群变体,而不是相反。对于社群变体,我国语言政策是推广标准变体,但不排斥地域变体和过渡变体。把我国军事语言说成民族共同语即标准变体的变异,会给人以错觉,似乎我国军事言语共同体里只有标准变体,没有地域变体和过渡变体。

弄清了什麽是“言语共同体”和“语言变体”,我们就可以给“军事语言”下如下的定义:军事语言是军事言语共同体所使用的语言类群变体。

3. 军事语言变体和语域 军事语言在使用中可以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从而形成军事语言变体。讲语言变体不能不讲语域,讲军事语言变体当然也要讲语域。语域是“根据不同用途而区分的变体”,正好与方言相对照,后者是“根据不同使用者而区分的变体”。语域有一个显著的特点,那就是多维性,即具有反映交际行为系统的多维矩阵形式。语言学家们提出了不只一种语域多维模型,被广泛使用的是英国语言学家M.A.K.韩礼德的三维模型。这个模型由场(交际的目的和话题)、式(交际的手段)、体(交际参与者之间的关系)构成,也就是说,语域这种语言变体可以进行场、式、体三维立体分析。有人把语域看成是“军事词语变体的又一个重要的条件或因素”,意思是语域本身不是变体,而是变体的条件或因素,只与词语有关,和话语无关。这种认识会导致把语域只局限在生活文化背景、交往场合、交际方式几个方面,从而把交际双方、上下文等因素从语域中剔除了。这也可以算是一种语域多维模型,虽然话题(属于场)、角色(属于体)都被剔除了。分析实例时,根据需要,可以对语域进行一维平面分析。但是,在理论上如果出现语域只能进行一维平面分析的任何暗示,就会给读者造成错觉,似乎语域真的只能进行一维平面分析,其实,所有的语域实例都可以进行多维立体分析。

语域和语境是什麽关系,直接影响到对语域的理解。如果语域从属语境,语域就失去了语言变体的资格,因为语域不是语言变体,只是影响选择语言变体的条件或因素。如果语域不从属语境,语域就有资格成为语言变体。语境有广狭两义,狭义语境只指上下文(内部语境、小语境),广义语境还包括说话环境或背景(外部语境、大语境)。但在社会语言学里,语域和语境有明确分工:语境只指上下文。赫德森把语域视为一种变体,把语境视为对语言变项产生影响的一种因素,在他看来,语域和语境之间并无从属关系。

语域的一维是交际方式,交际方式主要指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两大方式,有一种分类法把体态“语言”也看成是口头语言、书面语言、体态语言三级独立交际方式的一级,其实,体态“语言”只是和有声语言并列,是不能和口头语言、书面语言形成三足鼎立之势的。研究军事语言的口头语和书面语,既可以用传统语言学的表达理论,也可以用社会语言学的变体理论。用什麽理论去讲,这不是问题的关键,因为这两种理论都能讲出自己的特点,而且不能互相替代。同样讲语言使用,语言表达论是着眼于语言的内部特征,语言变体论是着眼于语言的社会分布,就像同样是讲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着眼于口头和书面,讲的就是交际方式,着眼于语言,讲的就是语言变体。

4. 军事语言学和社会语言学 陈原教授介绍说,社会语言学不当至今“没有一致公认的界说”,而且其“研究对象或范围至今还没有一个一致公认的界说”,因而社会语言学大有“发展活动的余地”。用这些话来说明“军事语言学”的现状,也恰如其分。有人认为军事语言学是社会语言学的一个分支,而且尝试在论著中从基本构架直到基本观点、基本术语都向社会语言学靠拢。如果有一本论著能首尾一贯地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去研究军事语言,那不但是对军事语言研究的一大贡献,而且也是对社会语言学研究的一大贡献。可惜目前做不到,因为编著一本纯粹从社会语言学角度加以研究的军事语言学论著似乎条件还不成熟:大量的、活生生的军事语言现象还没有用结构描写的研究方法去整理和分析。如果把结构描写的研究看成是前期工作,把社会语言学的研究看成是后期工作,那么,前期工作没有做好,后期工作就很难有所作为。当务之急还是做好军事语言现象的结构描写,这也就是本书研究工作的定位,虽然本书也不排斥用结构描写方法以外的方法研究军事语言现象。

还有一种观点,就是把军事语言学看成是一种社会方言,主张用社会方言学的理论去分析它。这样一来,军事语言学不是直接和社会语言学挂钩,而是直接和社会方言学挂钩。这种从社会语言学——社会方言学——军事语言学分级模式去看待军事语言学的观点似乎更为合理,因为在社会方言学里各种语言研究方法都有大现身手的机会。

军事论文范文第5篇

20世纪末期,战争就开始呈现不同的表现形式,人们针对这一场军革逐渐演化为现代化军事改革,人们从军事的思想、军事的理念,特别是军事的作战方式上进行重新的定位,现代的军事多依靠机器人为人类效劳,减小动用大规模的士兵作战,很大程度上大大降低了人员伤亡,并且现代化军事硬实力能够确保一定的打击力度,对目标的摧毁性打击更加大、更加精准,为什么人们在室内就可以进行军事化的作战呢?为什么人们极大的相信并依靠信息就能打赢战争呢?这一切归因于多媒体技术的应用。

多媒体技术是一种采用现代化技术手段的新技术,多媒体技术使得人们的生活如同一个交织的网络,例如我们的手机、电脑、音视频等信息的分析处理、GPS的定位等等,都属于多媒体技术范畴,人们在这样的一个网络框架中不断的进行信息传递与互享,多媒体技术在军事上的应用产生了极大的反响,无人驾驶飞机的应用、雷达侦测、以及卫星定位等等一系列军事化应用,使得人们能够更加精确的获悉某个地理位置以及某个跟踪目标的信息,因此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与普及在军事化信息分析以及武器精确制导上应用很广泛,并且在现代化军事作战上取到重要的决定性作用,本文将全面而系统的阐述多媒体技术在军事化信息分析以及武器精确制导上的应用研究。  

二、现代多媒体信息系统分析

随着经济的发展,计算机的普及,人们进入到一个多媒体时代,我们的生活充满了多媒体技术产品的应用,同样也为军事化能力的提高作了很大程度的铺垫。多媒体数据形式一种非结构化的或者是半结构化的数据,它包含了人们可以辨别的信息,例如录音设备、个人信息文本文件以及商业数据等,还有就是也包含着人们无法辨别的信息,需要进行算法计算,进行数据的解密才能进行辨别,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数据的加密与解密,如语音信号的加密与解密以及图像的加密与解密等。因此可以这样总结到,多媒体数据一个包含特定特征、创建日期、含有语义、同时以音、视频或者静态图像的显示的数据包,人们从这个数据包中可以挖掘其它人不知道的信息,也可以直接查询自己想知道的信息,例如图像的颜色、文件夹包含的文件,文件的内容等一系列用户关注的内容。

多媒体数据一般存储在多媒体数据库中,多媒体数据库系统对多媒体数据进行多元化管理,能够对所有数据进行有效的管理,以此建立文件与用户之间的关系,使得用户利用多媒体系统能够快捷的查询用户需要知道的信息,并下载相应的信息文件,并且这样一个系统也提供了全面的辅助功能,例如增加文件、删减文件、修改文件以及查询文件等。多媒体数据对计算机的存储容量是有要求的,不同的电脑硬盘格式,接受的文件大小是有限制的,用户通过压缩包压缩的文件进行拷贝也是有限制的,不同电脑以及不同的多媒体数据能够进行相互传递与拷贝依赖于多媒体系统的标准化规范,使得所有的电脑系统以及所有的数据格式遵循国际标准,特别是电脑技术的发展以及MPEG-7、MPEG-21等技术的应用,使得现代多媒体技术更加普及,很好的解决了前期多媒体数据的兼容性问题等。

三、多媒体技术在军事上的应用

军事技术作为作战力量的主要内容决定作战方式。在科技进步的影响下,军事技术快速发展,并最终导致了军事领域技术要素的庞大与繁荣,从简单的器械到庞大的武器系统,军事技术几乎要颠覆战争中人的主导性地位。在这种情况下,作战方式的制定与实施势必以军事技术作为主要标准。因此军事化信息分析以及武器的精确制导对军事现代化影响很大,而现代的军事化战争取决于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普及,以此多媒体技术扮演中决定性作用。

现代很多国家致力于国家军事技术的开发,将军事技术的进步逐渐应用于民用,经过长时间的开发与研究,从而实现军事化新技术的大规模应用,现代军事化信息多依赖于多媒体系统,多媒体系统为作战人员提供一线情报以及及时的战情,友好的人机界面以及现代化的设施,使得军事化多媒体系统更加受到青睐,例如在军事化地理系统中,室内指挥官能够很清晰的知道攻击地方的地形地貌,即所谓的3D虚拟技术,用户能够身临其境,从而更好的消灭敌方,这是数字化地图库与传感器的巧妙集合的产物,在军事化信息处理中是不可或缺的关键技术,也为打赢现代化战争提供有力的技术保证。

谈到信息化军事,我们知道,一旦攻击方知道了地形地貌以及获悉了攻击目标,攻击方更加关注的是如何精确的制导,精确的命中敌方,这也需要多媒体技术的支持,即基于多媒体技术的武器精确制导,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攻击已成为战争的一个大趋势也是技术上的进步,现代的无人驾驶飞机、跟踪导弹,侦察机的协助调查等,没有这些调查装置的协助,制导武器也是无头苍蝇,根本无法精确的定位制导,这些侦察装置所获得的是静态信息,也是最基本的信息。其次,在实施打击之前,需要了解战场的动态情况,也就是在准备攻击的时刻,获得一些制导武器所需要的比如风速、空气状况、发射点与目标的距离等信息,从而充分利用这些经过多媒体技术处理的信息搜集,可以很大程度上增加制导武器的攻击准确性,目前多媒体技术下的武器制导已达到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命中几率。因此多媒体技术在军事化信息处理以及武器精确制导上取到关键性的作用。

四、结束语

军事战争经历了肉搏作战、火力作战、机动作战、核威慑以及联合作战等不同的作战形式,然而一系列的战争方式,多依赖于当前的经济实力以及技术的更新,二十一世纪,各国均具备人工智能技术能力,从而使得作战方式变得更加快捷,并且极具危险性和针对性。现代化军事战争多依赖于多媒体技术的普及,并且现代的军事多依靠机器人为人类效劳,减小动用大规模的士兵作战,很大程度上大大降低了人员伤亡,多媒体技术是一种依靠数据进行操作判别的一种新技术,该数据包含了人们可以辨别的信息,多媒体系统也为作战人员提供一线情报以及及时的战情,因此多媒体技术广泛应用与军事信息化处理领域以及武器精确制导等,当然多媒体技术在军事上的应用远不止这几点,更多的应用还得依靠现代的技术的支持。   [提供,第一论 文 网专业 写作各种职称论文和毕业论文,欢迎光临DYlW.neT]

参 考 文 献

[1] 王军,韩志强.多媒体技术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浅淡[J].情报理论与实践,2001.(2):145-147.

[2] 张英杰,宋彤.美军战场敌我识别系统的发展趋势M].长沙: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2001.

[3] 余胜威,曹中清.基于人群搜索算法的PID控制器参数优化[J].计算机仿真.2014,31(9): 347-350.

军事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国防;教育形式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0)24-0161-02

一、高职院校开展国防教育的特殊性

国防教育是指国家为增强公民的国防意识,提高公民的国防行为能力而进行的教育,是国防建设和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趋势的发展,以培养应用性仅能人才的高等职业教育已经成为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院校以职业技能技能培养和实践为主导目标,鉴于高职院校的特殊性,也就决定了在高职院校开展国防教育与普通本科院校有不同的特点:

其一,高职院校国防教育更需强化性。国家先后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等法律中都对学生的国防教育作出了强制性的规定。原国家教委、总参谋部、总政治部颁布的《高等学校学生军训教学大纲》中就明确规定:“军事训练要作为高等学校学生的一门必修课,列入学校的教学计划,训练成绩计入学生档案。”对集中军事训练和军事理论课教学的内容都做了明确的规定,以国防教育为载体,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由于高职院校生源质量参差不齐,较本科院校差,在自律、吃苦、意志力、心理素质等方面更需要加强。实践证明,国防教育是提高学生自律、吃苦、意志力、心理素质等综合素质的有效载体,更应该强化高职院校的国防教育。

其二,高职院校国防教育应更具多样性和灵活性。由于高职院校学制短,学习时间一般是2年,后面一年为实习,既要进行专业课程的学习,又要进行实践实训,国防教育的教学任务难以完成。同时,高职院校的学生素质也是参差不齐,既有普高生、又有技校生,学生特点的多样性决定了国防教育开展的多样性。既要进行军事技能、军事理论等方面的教育,又要注重道德、品行、纪律、精神等方面的教育。鉴于国防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基础性地位,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因此,高职院校必须采取喜闻乐见、行之有效的形式来开展国防教育,使国防教育多样化、经常化。

其三,高职院校国防教育应更具实践性。只要国家存在、只要霸权主义与强权政治存在、只要一切威胁和平的因素没有消除,那么国防教育就一刻不能停止,国防教育是长期的和终身的。高职院校与普通本科院校相比较一个很突出的特点是“能力本位”而非“学术本位”,更注重技能性和实践性,相应地,其国防教育也应该与“能力本位”的教育理念相适应,注重国防教育的实践性。高职院校在国防教育过程中应当采取经常教育与集中教育相结合、普及教育与重点教育相结合、理论教育与行为教育相结合的实践模式。

二、高职院校开展国防教育的意义

通过国防教育,可以使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得到全面的提高。在国防教育过程中,要求大学生军训学员进行军事化编组和军事化管理,以提高军事训练效果。通过军事化集中管理,可以使大学生养成正规、严格、慎独、科学的生活习惯;通过军事队列训练,可以培养大学生雷厉风行、整齐划一的作风和服从命令、听从指挥的意识;通过军事法制教育,可以增强大学生遵纪守法观念,加强组织纪律性;通过在班、排、连的集体形式的国防教育,可以培养大学生集体主义精神、团队精神和协作精神。这些都是生动活泼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

通过国防教育可以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在大学生国防教育的课程内容中,涉及到古今中外军事思想、军事发展史、当代国际战略布局、军兵种与兵器知识,军事高科技、武器装备结构原理与操作训练、军事法规、军事工程技术、军事教育与心理等方面的科学文化知识。这些教育内容可以拓宽大学生的视野,调整和优化其知识结构。

通过国防教育,学生的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能够得到发展。丰富的经验和熟练的军事技能有助于战胜紧张和恐惧,保持心理稳定性。另外,通过持久艰苦的军事技能培训,近似实战的实兵实弹训练,可以培养他们勇敢顽强、坚忍不拔、吃苦耐劳和不怕困难的优秀心理品质。国防教育活动既有军事理论讲授,又有军事动作练习,又有近似实战的军事技能性训练,还有野营长途拉练,这在客观上要求大学生军训学员必须具备健壮的体魄和昂扬振奋的精神。

通过国防教育可以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国防教育中包括有军事训练中的军事技能操作内容,如军事队列训练,轻武器射击、投弹、刺杀、驾驶、通信等技能训练等,这些军事技能操作是在军事教官指导下,反复练习才能掌握的军事技能。军事操作训练是掌握军事动作,形成军事技能的重要手段。通过军训,可以使大学生熟练操作使用武器、装备、技术器材,从而提高大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

三、高职院校加强国防教育的形式

(一)国防教育的基本形式

一是军事技能训练。军训是高职院校国防教育的基本形式。实践证明这种形式容易落实,的效果比较好。二是军事理论课。开设国防教育专业课,有利于全面提高大学生的国防意识,掌握国防科技知识,了解我军现代化装备以及各种新技术、高科技在国防上应用与发展的情况,从而更有针对性地学习相关社会、自然、技术科学知识,自觉将专业知识运用到国防领域。从而加快大学生熟悉和适应现代战争的要求的步伐,缩短战斗力形成的时间。三是军事选修课。作为高等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防教育因其可持续发展的特点在培养全面发展的新世纪方面具有其他教育形式所没有的功效。

在上述国防教育的三种基本形式中,主要的还是军训和军事理论课,形式较为单一。以学生军训为例,除了队列、射击等教学内容形式,其它辅助教学的形式不外乎是会操、拉练。体能训练多,智能训练少。同时这些教育训练内容,并不能与中学构成梯次,与中学的国防教育内容存在雷同或重复。如此单一、呆板高职院校国防教育研究的形式,要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有关国防知识的兴趣,要想使现代学生培养现代国防意识,树立综合安全观,效能显然不佳。特别是军事理论课,往往因为其传统的教学形式而使学生厌倦,而国防实验、实践、战术容易吸引学生的项目,许多院校由于种种原因又不能进行。在这种条件下,拓展国防教育形式,培养学生的国防意识和国防观念,掌握基本的国防技能,了解当前国防形势,以求以点带面,提升全院师生的国防教育观念。

(二)拓展国防教育的新形式

高职院校可以结合自身院校和学生的特点来丰富国防教育的形式,努力拓展国防教育的新途径。具体包括:

1、通过建立协会、社团、兴趣小组增强主动参与意识来提高国防意识。高职院校学生尽管层次比普通院校低,但其来源较广,许多学生多才多艺,社会参与积极性高,组织能力强。针对这一特点,高职院校应鼓励在学生中成立国防协会、军事爱好者协会等社团组织,充分发挥学生社团的作用,以开展社团活动的广度,推动国防教育全面发展。如:在全校组织开展国防知识竞赛,利用录像、图片宣传国防法国防教育法;组织大学生参观国防教育基地。组织学生骨干参观部队高科技装备,加深大学生对军队军人的理解;除此,学校还可利用有线电视播放国防题材的影片、VCD等宣传国防教育。总之,多形式的开展国防教育系列活动,有利于巩固高校国防教育持久开展。

2、通过模拟战争游戏比赛。模拟战争游戏能很好地训练学生的战争意识和组织协调能力,培养他们的全局观和求胜欲望。有组织地引导学生进行游戏,能培养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对一些有条件的院校,可以结合军训和军事课程,开展国防教育结合军事游戏。如:智夺营垒、巡逻兵、军用卫星、海陆空联合演习等,进行射击动作、战高职院校国防教育研究场救护、野外生存、国防体育等方面的训练。这样就使学生在国防意识的熏陶,军事知识的学习,军校生涯的体验以及平时的玩乐中,深化了国防意识,增强了国防观念,初步掌握了一些国防本领。

3、战斗英雄报告会。不管是在硝烟弥漫的战争年代还是在默默奉献的和平年代,我军涌现出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模范人物,这些英雄模范人物曾鼓舞和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热血青年,是我军的宝贵精神财富。给学生和英模提供一个面对面交流的良好环境,有利于广大学生了解和学习英模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

4、通过举行纪念日活动。忘记历史就等于背叛历史,忘记历史就看不到未来,分不清是非。通过历史纪念日,来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的情感。结合历史纪念日开展教育活动,如:“纪念日”、“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纪念日”、“纪念日”等活动,强化学生的国防意识,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感。

5、通过参观军事教育基地。利用春游、秋游等形式带领学生参观烈士陵园、纪念馆、博物院、国防园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参观,以此弘扬爱国主义的光荣传统,增强爱我中华、振兴中华的自豪感、使命感和责任感,提高报效祖国,努力学习的自觉性。

6、充分利用信息网络教育。充分利用计算机和网络等现教育手段发展国防教育已经显示出其明显的优势―学习内容更新更快,学习过程可多次重复,教学的信息量大,教学互动效果好。因此,各院校国防教育机构可通过建立军事网站,提供网络视频,对国防教育起到辅助作用。网络教学涉及面广,内容丰富,大部分高职类专科学校,在军事理论教学中,存在师资不足,课时不足等问题,利用网络开展军事理论教学,有利于推动军事理论深入的发展,同时可弥补因教学改革军事课的“压缩”而带来的教学时间,内容不足。

此外,还应充分发挥高职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开展自主性国防教育。自主性国防教育突出了学生的自主性、主体性和能动性,从而改变了传统教育模式的单一性和灌输性。作为当代国防教育的一种新理念和新思潮,自主性国防教育可以成为大学生国防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和途径。

参考文献:

[1]王中军.高职院校国防教育基本模式研究[D].中南大学硕士论文, 2006.

[2]林伟能. 高职院校国防教育研究[D].厦门大学硕士论文, 2008.

[3]李敬. 普通高等学校国防教育建设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硕士论文,2005.

[4]吴世明.论大学生自主性国防教育的模式[D].中南大学硕士论文,2007.

军事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军队,职业化,战略举措

 

军队职业化是军事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世界各国军队建设发展的共同趋势,是“小型军队理论”进化的产物。军队职业化就内容而言包括士兵职业化和军官职业化。为推进士官队伍建设又好又快发展,提高履行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的能力,2009年12月1日《深化士官制度改革方案》在全军结合补兵退役工作全面施行。这次改革坚持以提升战斗力作为根本标准,着眼通过健全完善士官制度和士官体系,提高士官队伍的建设质量,增强士官职业的吸引力和凝聚力。这一重大举措不仅仅是我军士官制度建设的一次飞跃,它更是我军向职业化发展模式迈出的重要一步,标志着我军职业化建设逐步向深层次推进。

把握根本,将提升士官队伍质量作为改革的根本目的。职业化的内容包括许多方面,但核心是为了增强职业素质和能力,提升军人整体的质量。此次改革牢牢把握这一核心,始终坚持战斗力标准,将改革聚焦在士官队伍建设质量的提升上。一是扩大士官编制,提高士官比例。士官编制规模是军队职业化程度的重要标志,此次改革在不突破现行士兵编制员额的前提下,扩大了士官编制,使我军士官编制由当前的80余万扩大到近90万,从总体上提升了士兵队伍的质量水平。二是调整士官内部结构,增加中高级士官比例。改革压减了初级士官编制,增加中高级士官编配比例,尤其是增加了高技术专业士官编制,这为部队保留和培养一大批高技术专业人才提供了编制保证。三是改革来源渠道,提高士官素质“基准线”。论文格式。改革明确指出将逐步扩大从地方院校大专以上毕业生中直接招收士官数量,这将有利于充分利用国民教育资源,提高士官队伍的准入门槛,从源头上确保士官的高素质。四是着眼人才成长规律,健全士官培训制度。建立未经培训不得选取晋级制度,统筹军地教育培训资源,形成资格培训与升级培训相互衔接,院校培训与在职培训相互结合的运行机制,从制度上保证了士官素质的不断提高。

坚持以人为本,注重增强士官职业的吸引力和凝聚力。职业化的重要特征就是注重职业关怀,关注个人发展与合理诉求,不断提高职业的竞争力。此次改革坚持贯彻以人为本理念,从士官个人需求出发,着重做了以下几点工作:一是调整结构比例,延长服役年限,增强职业稳定性。这次改革取消了现行士官服役分一期至六期的做法,保留初、中、高3个服役等级,初级士官最高服役6年,中级士官最高服役8年,高级士官可服役14年以上;将逐期选取调整为逐级选取,选取次数由最多6次减至3次;同时,提高了各级士官的晋升比率。这样调整,较好解决了选取淘汰过于频繁和选取淘汰率过大导致的士官稳定感不强的问题,增强了士官职业的稳定性。二是凸显军事职业特点,提高职业待遇,增强职业吸引力。提高中高级士官基本工资,将高级士官最高工资标准由现行比照副团职军官调整为比照正团职军官确定;调整士官津贴补贴,将一级军士长的津贴补贴标准按照正团职军官标准确定;借鉴地方有益经验,适时增设士官技能等级津贴。论文格式。这些措施体现了优待军人原则,增强了士官职业的竞争力,为士官队伍吸引、保留和激励优秀人才在军队建功立业提供了较为优厚的物质条件。

着眼制度建设,努力实现士官管理的科学化。职业化的另一个重要特征是注重制度建设,通过健全各类制度最终实现管理的科学化。我军此次士官制度改革的重点就是制度创新与改革。论文格式。一是竞争激励机制更加灵活。建立有条件的全程退役制度,选升与淘汰机制更加健全,增强了士官队伍活力,在确保士官队伍总体稳定的前提下,使士官的服役管理更具灵活性,有利于激发士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二是选拔制度更加严格。实行专业技术士官任职技能等级资格制度,将技能等级作为专业技术士官选取的必要条件;建立选取高级士官专家评议制度,将专家考评结果作为选取的重要依据。三是考核机制更加健全。全面实行士官职业技能鉴定制度,并纳入军事训练考核计划,为士官选取、晋级和确定津贴补贴提供了更加科学的依据。四是管理手段更加现代化。取消士官选取报告表,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对士官身份进行统一的注册认证,使士官管理更加科学规范。

当前,世界各国都在努力探索符合本国国情军情的职业化发展道路。面对机遇与挑战,我军必须紧跟时代大势,加快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军队职业化道路。此次士官制度改革,是我军迈向职业化的一个战略举措,在可以想象的未来,我军必将成为一支军人服役模式更加凸显军事职业特点、军人管理机制更加高效顺畅、军人成长环境更加和谐优化、军人职业更加凝聚精英的令世界瞩目的强大的职业化军队。

参考文献:

[1] 倪军平、赵明星、杨光印.深化士官制度改革政策解读[N].解放军报,2009-11-04.

[2] 总政干部部.英才兴军:30年军队干部队伍和人才建设创新发展[N].解放军报,2008-12-30.

军事论文范文第8篇

论文摘要:在《中级任职教育院校教学评价工作方案》中,针对课程建设要求教学内容做到“三贴近”原则:即贴近部队建设实际、贴近岗位任职需要、贴近军事斗争准备。

总参谋部下发的《中级任职教育院校教学评价工作方案》中,针对课程建设提出:“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相一致,即教学内容贴近部队建设实际,贴近岗位任职需要,贴近军事斗争准备。”以上称为“三贴近”原则。“三贴近”原则适用于军校,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内的所有课程建设,它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课程建设指明了方向,同时也为丰富和完善教学内容开拓了途径。贴近部队建设实际,就是坚持立于世情、国情和军情,把回答、解决部队发展建设中提出的重大课题作为教学的重要任务,让军校学员了解世界的发展动态,知晓国家的发展状况,把握部队的发展环境和存在价值,从而使教学内容更加具有吸引力;贴近岗位任职需要,就是要教学内容渗透到部队的现实中去,尤其是学员的岗位任职发展中去,使教学内容充满任职色彩,反映岗位任职发展需要;贴近军事斗争准备,就是要教学内容深深扎根于我军的军事斗争准备实际,把握军事斗争脉搏,了解军事准备趋向,肩负起“打得赢”的历史使命。

一、贴近部队建设实际,增强教学吸引力

教学内容贴近部队建设实际,就是要从部队建设和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新军革和各军兵种战略发展的需要,及时调整充实教学内容,建设适应部队转型发展需要的新型军事人才。

一是联系部队实际。院校培养的是未来部队建设与发展的骨干,教学内容必须以部队建设实际需要为牵引,结合部队作战训练各类专门人才培养需要进行,重点放在新理论、新战术、新战法、新装备等方面,围绕部队建设需要,突出课程内容的针对性和吸引力。

二是着眼部队建设。部队的建设状况和所担负的任务,是开展教育的基本依据。要把教育内容的统一性和部队实践的多样性结合起来,摸清部队情况,坚持有什么样的问题就搞什么样内容的教育,确保教育内容始终着眼于解决部队建设的现实问题。例如,军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要做到贴近部队建设实际就需要积极研究部队新情况。

二、贴近岗位任职需要,增强教学实效性

教学内容贴近岗位任职需要,就是要针对不同任职岗位的专业特点,紧密结合部队工作中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构建各专业各培训层次的教学内容。胡主席指出:“提高综合素质,并由素质转化为能力,要有一个学习、实践、锻炼的过程。”任何没有经过实践磨练的人,都不可能成为实际意义上的人才。因此,要坚持把工作岗位作为军事指挥人才联合培养的重要平台。当前,军校教育处于学历教育向任职教育的转型期。任职教育强调以“岗位需求牵引”的教学理念,明确的岗位指向性是任职教育的鲜明特征。我们军校的人才培养工作就必须要瞄准任职岗位,增强教学的时效性,做到部队急需什么样的人才就培养什么样的人才,任职岗位需要什么技能就教什么技能,学员任职缺什么知识就补什么知识。

一是强调岗位指向。任职教育要求教学内容具有明确的针对性,要突出实践性教学,增大专业操作、科学实验和综合演练的比重,加强模拟和实际岗位锻炼,从而实现从知识本位教育向能力本位教育的转变。 转贴于

任职教育的岗位指向性客观上要求教员尤其是专业课教员,讲授的应该是活的知识,是实际与理论的结合体,并让学员把所学知识,变为开启智慧、指导实践的“金钥匙”。教学的一般规律应是:从部队建设的实践到教学,从教学的理性指导再到部队建设的实践,周而复始,整体呈现螺旋式上升的状态。只有这样才能使教学活动紧紧贴近部队的实践,从部队建设的特点和规律上认识问题、思考问题,才能使院校的教学活动源于部队、先于部队、高于部队,真正发挥院校的人才优势和智力优势。传统的以理性思维为主,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已不完全适应任职教育教学的要求,必须大力倡导以启发式为主导的自主学习法、示范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研讨教学法等互动式实践教学,把学员的学习兴趣激发起来,主动性调动起来,主体性体现出来,达到锻炼思维、提高能力的目的。

二是着眼发展需要。首先,教学内容的改革要着眼学员的长远发展的需要,不断打牢学员素质基础,拓宽专业口径,扩大军兵种交叉培训和轮训,使学员能够具备多种岗位转换的任职能力。其次,教学内容的改革要着眼学员的能力培养。知识是能力的基础,能力的形成依赖知识的转化。要把能力训练纳入教学内容,加强实践性教学内容,使实践性教学发挥知识与能力互相转化的桥梁作用。再者,教学内容的改革要着眼时代的发展特征,即实现教学内容的与时俱进。这就意味着教学内容必须着眼我军跨越式发展的实际需要,按照共同基础、专业能力、创新实践、综合扩展等模块,构建必修、选修、自修相配合,自然、人文和军事科学相融合,指挥、管理、技术相结合的课程体系。打破专业界限,注重知识的综合性和超前性,在继承传统优秀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注重课程体系建设的整体协调和可持续性,充分吸收先进的军事理论和技术知识,大胆更新陈旧内容。

三、贴近军事斗争准备,增强教学针对性

教学内容贴近军事斗争准备,就是要着眼未来战争需要,针对军事斗争准备的现实情况,加大应急作战使命性课题教学比重。着眼未来作战需要,根据学员所在部队的作战任务,围绕使命安排课题,研究解决完成使命任务的重点、难点问题;着眼未来战争特点,把战斗精神的培养融入到教学中去,为完成使命提供精神准备;着眼未来战争形态,适应信息化条件下联合作战的特点,有针对性的提升教学层次,为部队作战训练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

当前,我军军事训练正在由机械化条件下军事训练向信息化条件下军事训练转变,其实质就是实现战斗力生成模式的转变。人才是战斗力的重要构成要素,构建军事指挥人才培养模式就成为军队院校实现战斗力生成模式转变的重要内容。

教学的实效性要求教学内容贴近岗位任职需要。利用在全军各指挥院校和部分专设训练机构成立的作战指挥、部队训练、战术仿真、信息作战等模拟训练实验室和综合模拟训练中心,对各院校培训的学员进行模拟训练,使受训者体会到各种在实兵训练中难以遇到的困难,从而解决联合训练理论与实践的接轨问题。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