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民生问题论文

民生问题论文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民生问题论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民生问题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宪法学方法论宪法问题

一.2007年宪法学研究的基本情况毕业论文

(一)全国性学术会议毕业论文

2007年5月21日至22日,中国法学会宪法学研究会和郑州大学在郑州大学共同主办了“社会转型时期建设问题国际研讨会”。会议就“转型期国家的人权保障制度”、“违宪审查制度”及“社会转型与建设”三个主题进行了研讨。2007年6月16日,中国人民大学与行政法治研究中心、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和《法学》杂志社在南京市共同主办了第三届“中国宪法学基本范畴与方法”学术研讨会。学者们关注了具体的宪法学范畴、概念与方法问题。2007年7月6日,中国法学会宪法学研究会、韩国比较公法学会、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联合主办“东亚公法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议就“宪法基本权利”、行政法相关问题、“违宪审查制度”、宪法学研究方法等问题深入进行了学术探讨和交流。中国法学会宪法学研究会2007年年会及学术研讨会于2007年10月20日至21日在厦门大学举行。会议围绕“宪法文本的变迁”、“宪法与民生问题”、“宪法与部门法问题”以及“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法治化”等问题,进行了学术探索。2007年10月26日至28日,山东大学法学院、日本九州大学法学院在日本福冈共同主办了“第三届(2007)中日公法学学术研讨会”。两国公法学学者就宪法学(人权论)、行政法学、宪法—行政法(公法学)的前沿问题等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研讨。毕业论文

民生问题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民生新闻;发展现状;趋势

【中图分类号】G21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 (2012)02-0021-02

民生新闻是以关注人民生计和市民生活为主要内容的新闻,从农民群众的日常生活采制而来[1]。以百姓的生存状态为视角,关注他们的冷暖和喜怒哀乐,报道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还可以帮助百姓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难题,拉近了与观众之间的距离,深受观众喜爱。民生新闻的发展弥补了时政新闻收视率低的不足, 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本文简单谈谈民生新闻发展的现状和趋势。

1 民生新闻的发展现状

2002年江苏电视台开创的《南京零距离》,被认为开创了大时段城市民生电视新闻节目的先河[2]。此后,全国各电视台纷纷效仿,推出大时段直播的民生新闻节目。如辽宁电视台的《新东方》、云南电视台的《都市条形码》、内蒙古电视台的《新闻天天看》等都属于民生电视新闻。民生新闻把关注的焦点集中于普通百姓身上,提高收视率的同时,也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发展中寻在的缺陷和不足也日益明显,具体表现为:

1.1 关注琐碎小事,导致报道表象。过分琐碎必然导致报道停留在表面现象上,难以揭示新闻的深层本质。一些报道在捕捉百姓生活中的趣闻时,过于关注新奇的事物,却忽略了对于食品安全、劳动就业和环保等与百姓利益攸关的重要问题。在进行事件的报道时,只限于表面性的表象告知,缺少深入挖掘和理性评价,未能为观众梳理出关于事实的深层认识。

1.2 重复报道,缺乏新闻价值。民生新闻将焦点集中于普通人民生活的同时,把注意力过多的放在很多家长里短的日常琐事上。现有播出的某些民生新闻节目中,“民生”的概念被狭窄化理解,很多节目将邻里纠纷、交通事故和水管破裂之类的生活琐事反复报道,并成为节目的重要关注内容。在这种情形下,新闻成了百姓琐事的大量堆砌。民生新闻所涵盖的内容远远不止这些,透过表层看背后更严肃的命题,譬如公共意识、社会公德等,某些报道中这些只是蜻蜓点水式的被提到,而没有从深层挖掘。越来越多的百姓司空见惯的事被当做新闻报道,新闻的价值已经不复存在。

1.3 报道视角狭小。民生新闻的报道中,记者们将关注的焦点局限于城市中的市民,对于经济落后的农村和农民涉及较少,而且视角局限于普通百姓的衣食住行、柴米油盐。如关注黄金周假期各地的民生节目,可以发现基本上都是关于市民在各大商场购买促销商品的内容。关于这种疯狂购物现象的深层理性思考,缺乏应有的分析。

1.4 过分追求收视率,导致节目内容失衡。民生新闻倾向于为民请愿和倾听群众的心声,但是在报道时一些媒体将负面新闻当成了关注的重点,没有把握好正面引导和负面批评的“度”。一些记者在舆论监督处理上,以“为民代言”的立场报道,不能广泛倾听市民的心声和解决问题的办法,导致报道失衡。某些新闻记者为迎合观众喜好,热衷于报道凶杀、事故等新闻,甚至增加娱乐效果强化视觉刺激。此外,还有些节目以戏说调侃的播报方式,导致民生新闻的娱乐庸俗化倾向。

2 民生新闻的未来发展趋势

尽管民生新闻的发展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从整体的发展趋势来看,未来民生新闻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从近期来看,民生新闻可以向主流新闻过渡,发展成为主流新闻;远期来看,公共新闻将取代民生新闻,成为社会主流新闻[3]。

2.1 主流新闻。 现阶段,民生新闻关注百姓的衣食住行等小民生,未来可扩大视野、向大民生角度发展——从民生角度解读并影响社会,成为“主流声音”。民生新闻具有内容上的广泛性、严肃性和实用性,尽管与社会新闻存在交叉重叠,但是又具有完全不同于社会新闻的品质。它以关注民生为立足点,体现媒体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建构出百姓的日常生活空间,拥有最广大的受众群,具有向主流新闻发展的强大受众支持。此外,民生新闻将“关注民生,直击热点”(江苏电视台《南京零距离》)、“替政府分忧,为人民服务”(南京电视台《直播60分》)……等作为节目的宗旨并进行实践,抓住了社会转型期民生问题凸显的社会现实,彰显出民生新闻的价值,将党和政府的新思想、新理念进行了生动诠释。从内容覆盖、受众和社会需求方面,都有向主流新闻发展的优势。

2.2 公共新闻。 中国当下的社会状况和公共新闻自身的特点,决定了民生新闻在想主流新闻过渡的过程中,将逐渐向电视公共新闻演进。公共新闻要求新闻工作者将人民视为公民、协助人民采取行动、改善公共讨论的环境、协助公共生活的健全运作。要求新闻报道在报到事件的同时,完成知识的传递并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与此同时,努力让所有受问题影响的民众在报道中表达自己的声音,鼓励记者与公民建立对话往来。江苏卫视与2004年创办的民神新闻类节目《1860新闻眼》,从民生新闻转向“公共新闻”,遵循正确把握舆论监督的法则,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随着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媒体功能的不断转变,未来民生新闻的发展将向着公共新闻发展。

3 小结

民生新闻经过长期的发展,逐渐成为贯彻落实党和政府理念的执行者,在一定程度上为地方政府缓解了社会矛盾,并为地方媒体的壮大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虽然在发展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但丰富的内容性、广大的受众群体以及强大的社会需求量,使得民生新闻未来具有向主流新闻和公共新闻发展的广阔空间。

参考文献

[1] 陈长弘. 民生新闻的发展现状与趋势[J]. 职大学报, 2009(2):53-54.

民生问题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政府信息公开制度财政透明度影响分析

伴随着我国经济体制市场化转型的不断深入,有关改革上层建筑以便适应经济基础的要求也被逐步提出。考察我国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辨证运动,不难发现:各级政府在信息公开方面的滞后性与隐蔽性,已无法满足现实经济发展的需要。按照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政府运用自身公权力须承担起:社会公共产品的供给责任。公共产品所具有的正外部性,将提升区域民众的社会福利水平。为此,政府若有效配置财政收入,必将极大的推动和谐社会的建立。

由管理学原理可知:组织须在内外两大治衡机制监督下,方能实现组织目标。具体而言,政府承担着社会公共产品供给、危机事件处理等责任。伴随着该系列责任的履行,便是财政经费的支出。在现阶段政府公信力不断式微的背景下,增加财政透明度必将提升公众对政府部门的信任度。

为此,本文以“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对财政透明度的影响分析”为主题,便是对上述问题的讨论。本文以地级财政为考察对象。

一、对财政透明度作用的影响分析

我国宪法规定,政府一切权力来自于人民。根据这一逻辑,不难推理:政府将代表人民实施公权力;同时,公权力在实施过程中还应得到人民的监督。人民作为一个抽象的“群体”概念,难以细分为具体的个体。从而,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建立,作为一种长效机制将提升包括财务在内的政务信息透明度。

(一)为财务透明度的提升提供了长效机制

政府财政部分属于核心职能部门,是确保政府各项公权力有效实施的经费来源。随着我国近年来诸多地方政府在经费使用上违规行为的产生,提升政府财务透明化便成为当务之急。同时,伴随着民众对自身公民权利的重视,建立常规化的财务监督机制,已成为他们的急迫需求。在这两方面的背景下,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建立,必然以长效机制的形式为此提供了保障。

(二)为财务透明度的提升规定了目标导向

政府财务信息实现被人民监督的目标,实则体现为政府财务外部治理机制的形成。政府由控制群体掌握,控制群体根据自身职能目标要求,配置着有限的财政收入。然而,控制群体作为个体的集合,又受到有限理性以及群体极化等因素的制约。在对财政收入进行配置时,难免出现失范或偏差。为此,通过建立政府信息公开制度,便使得政府财政收入的配置处于各阶层民众的监督之下;在各阶层民众民意的推动下,将更加理性、合理的完成对财政收入的使用。

二、对财政透明度内在规定的影响分析

马克思在批判拉萨尔的“不折不扣的所得”时,指出:社会新增剩余将完成6次扣除,剩余部分才能进行个人消费性分配。其中,以社会保障基金的形式被扣除的部分,将直接用于提升民众的各项社会福利。为此,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建立,对财政透明度的内在规定也产生着深刻的影响。

(一)确保财政收入分配结果的公平与公正

伴随着城乡统筹试点的不断推广,预示着:我国在发展农村经济方面,已从原来的工业反哺农业,转变到将农村与城市经济作为整体的发展战略上来了。为此,各级政府向农村地区的财政拨款力度将加大。通过财政拨款,来逐步改善农村地区的各项基础设施,以及民生问题。在我国从地级市、县、乡层级划分中,必然造成财政资金拨款的层级流通。若要防止资金在层级流动中的漏损,则须基于政府公开信息制度,来实现财政收入分配的公平与公正。

(二)确保财政收入在使用中的有效与合理

受到我国政府官员晋升机制的作用,各级官员的政绩饥渴症,将严重影响地方经济的发展。直接表现则是,将有限的财政收入配置到大型的形象工程中,而忽略对当地民生问题的解决。为此,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在提升财务透明度的同时;也从声誉约束机制层面,规避了部分政府官员的机会主义行为。

三、对财政透明度外部性的影响分析

最近出现的“郭美美事件”,对“红会”的形象产生了颠覆性影响。这种影响通过媒体在群体中发酵,最终使得“红会”处于极为尴尬的局面,其公信力被严重削弱。同理,各级政府在财政收入的使用中,若出现是失范或偏差,必然会唤醒在民众中潜伏的不满情绪。此时,所产生的负外部性,必将促成“蝴蝶效应”。

由此可见,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建立,对财政透明度外部性的影响为:

(一)增强了政府财政收入使用的公信力

民生问题的改善与解决,是我国各项事业建设的核心。而民生问题的解决,需要政府合理、有效的进行财政收入的配置;同时,民生问题也是公众最关心、最敏感的问题之一。若处理不好,极易产生负外部性(即,)。因此,在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保障下,财务透明度的提高必然使公众明确:政府的财务支出是有安排的;政府的财务配置,是根据地区经济发展规划为主导的。这样一来,在强化了沟通与理解的前提下,民众自然对政府的公信度提升了。

(二)满足了和谐社会构建的内在需要

和谐社会的构建,是我国社会主义国家的内在要求;也是全体人民的共同心愿。和谐不仅体现在人际关系上,还体现在政府与人民的关系互动上。其中,后者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点,也是政府体制改革的内在驱动。满足民众的知情权,是改善和提升政府与民众关系的关键。因此,政府信息公开制度提升了财务信息透明度,在此基础上实现了政府与民众的良性互动的展开。

四、分析与结论

政府财政信息公开,是政府信息公开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升政府财务信息透明度,将有效增进民众对政府的公信度。根据我国宪法,政府一切权力来自人民。然而,人民作为一种抽象的群体概念,很难履行对自身权力的监督。在这样的背景下,则需要各级政府通过建立信息公开制度来实现。

政府信息公开制度作为一种长效机制,分别从:对财政透明度的作用;对财政透明度的内在规定;对财政透明度的外部性等三个方面施展了影响。其中,在第一个方面,指出了财政透明度的历史必然性;在第二个方面,确保了财政在使用中的科学性;在第三个方面,保证了我国宏观层面的稳定要求。

不可否认,包括政府财务信息公开化在内的政务公开,体现了政府机构改革的最新成果,也从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与民众的关系,但是,财务信息公开与财务是如何使用的,是两个不同领域的问题。也许,民众更关心最后一个问题。因此,政府在信息公开制度建立的同时,还应从机制上影响财务信息对后者问题的反映。

参考文献:

[1]贺郁萱.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及实践研究[D].西安: 西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11

[2]李雨.试论我国的政府信息公开的必要性及完善――从成本与收益分析入手[J].商业文化(上半月), 2011, (6)

[3]吕刚.政府信息公开的法理学依据及我国政府信息公开的现状[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 (5)

民生问题论文范文第4篇

论文关键词:能源消费,经济增长,协整检验,检验

能源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物质保障,它关系到国计民生问题。我国正处于工业经济快速发展时期,对能源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能源生产与消费国。为保证我国经济的快速、平稳发展,青海省作为我国西部能源储备基地之一的省份,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为此本文欲通过对青海省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从而揭示出能源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为青海省能源发展规划提供有力依据,从而保障我国能源稳定、高效、充分的供给。

1青海省能源消费现状

自改革开放以来,在西部大开发政策的号召下,青海省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实现着经济的快速增长与发展,然而在经济的快速发展下,对各种能源的需求也呈急速上升趋势,能源消费总量由1988年的447.04万吨标准煤发展到2008年的2256.52万吨标准煤;能源消耗增长速度也较快,2008年能源消耗比上年(2007年)增长了7.71%,其中增长幅度最大的是1999年,比上年增长27.04%。自“十一五”以来,青海省虽本着节能减排的原则进行经济结构调整,发展经济,从相对数量上看能源需求减少了,且每万元国民生产总值能耗下降2.7吨标准煤,但从实际数量上看仍呈上升趋势。为进一步适应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青海省应加快能源产业的建设步伐,从而有力的保障经济的稳定建设与发展。

青海省能源自给率相对较高,基本上能自给,但自给的程度是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呈现波动的趋势。1988年青海省能源自给率仅为89.91%,到1992年时自给率已达到101.11%,1993年又从99.85%下降到1996年的83.74%,1997年虽有所回升,但呈现出极大的波动性,直至2005年青海省能源自给率才呈现出平稳增长,达到完全的自给。这与当时青海省经济发展的能源政策和产业政策有很大关系。总的来看,青海省能源供需状况基本稳定,能源供需基本保持平衡,能够充分、有效的满足地区经济发展的需要。

2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2.1变量的选择与数据的说明

总产出(GDP)。采用国内生产总值作为实际产出量,并且以1952年为基期将所有数据进行标准化。实际产出量为当年国内生产总值与价格指数值比(1952年价格指数为100)。

物质资本存量(K)。物质资本以历年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固定资本投资额来反映。

人力资本存量(L)。用从业人员数量及其平均受教育年限的乘积来计算人力资本存量。

能源消费(E)。能源变量采用统计年鉴中能源消费总量(E)一项表示。

2.2青海省能源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研究经济增长最常用的方法就是利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对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进行数量关系分析,引入能源消费这一变量,从而在三要素的生产函数的框架内进行。

GDP=AKLEe(1)

由于C-D函数是非线性的,通过对数变换可以使之线性化。于是对(1)式两边取对数,则有:

lnGDP=lnA+lnK+lnL+lnE+(2)

令Y=lnGDP,=lnA,=lnK,=lnL,=lnE,则有

Y=++++(3)

根据1988-2008年青海省的GDP、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人力资本存量以及能源消费量的相关数据,利用eviews5.0计量分析软件,用OLS方法进行分析,其结果可用下式表示:

Y=-1.253+0.269+0.249+0.44

从R(0.998)值判断建立的回归方程拟合程度较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入系数与劳动力投入系数、能源消费量系数均为正,并且统计显著(t>2,F=2535.505)。通过上式可以看出,青海省能源消费量每增加一个百分点,国内生产总值就要平均增加0.44%。这说明青海省经济发展对能源的依赖性较大,经济的快速增长是在对能源需求不断增长的基础上实现的。青海省的经济发展仍处于高耗能低产出的阶段,能源利用率较低。

2.2.1单位根检验。在具体应用协整等理论进行分析时,必须首先分别检验被分析序列变量是否为平整的,即是否具有单位根(UnitRoot)。对能源消费量以及产出量取对数,分别记为LE、LGDP,并对其时间序列进行平稳性检验。ADF检验模型为:

表1:

变量

ADF检验值

1% Critical Value

5% Critical Value

Result

LGDP

LK

LL

LE

LGDP

LK

LL

LE

1.984485

-0.77989

0.610822

1.390346

-3.082324

-4.546732

-5.333522

-3.619493

-3.857386

-3.857386

-3.831511

-3.020686

-3.886751

-3.831511

-3.831511

-3.831511

-3.040391

-3.040391

-3.029970

-3.020686

-3.052169

-3.029970

-3.029970

-3.029970

非平稳

非平稳

非平稳

非平稳

平稳

平稳

民生问题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西部民族地区 民生视域 现代化

西部民族地区的界定及其现代化的内涵

当前,学术界对西部民族地区的范围界定,有两种不同的划分方法。多数学者认同以行政区划的方式进行划分,主要有:中国社会科学院的陈栋生的“5省”,把藏、青、新、川、云5省区划为西部地区;著名经济地理学家杨树珍在《中国经济区划研究》一书中,提出“9省”,认为除了上面提到的5省以外,还包括贵、宁、甘、陕4省,共9省;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张“11省”,其是在杨树珍教授的划分基础上,把桂、内蒙古划入西部地区。另外一种是以自然地理、经济发展和民族分布等因素为划分标准。如著名民族学家、经济学家施正一教授在《民族经济学导论》一书中,指出中国地图上以东经110度为界,左侧各省区皆为西部民族地区;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认为,以最北端的漠河和最南端的腾冲之间的连线为分界线,该线以西为西部地区。

1999年的西部大开发战略,让西部人民群众看到了新生活的希望,但是此政策并没对“西部地区”范围作明确说明。直到2001年8月《国务院关于实施西部大开发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才确定了12个省区享受西部大开发优惠政策,即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11省”的基础上,新增加了“渝”,一共12省市。同时明确规定吉林延边、湖南湘西、湖北恩施三个民族自治州,参照有关西部政策给予照顾。本文探讨的“西部民族地区”,是专指位于西北民族地区、西南民族地区的10省区,具体包括内蒙、宁、甘、青、新、川、藏、黔、桂、滇,其面积比全国民族自治地区略大一些,占全国的2/3,而人口组成以少数民族为主,人口数目只有全国的1/4。由此可见,西部10省区的确是地广人稀的多民族地区,因此,完全可以概括为西部民族地区。

“现代化”一词,老孺皆知,但是真正概括起来却不容易,因为它涉及多个领域、多个层面,反映复杂的人类社会的转化和变迁。《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的权威解析是:“现代化是人类文明在经济、政治及社会各个方面的变化,其中经济方面要通过工业化过程,社会方面要有一个现世化过程。”所以,现代化不仅仅是经济意义上的工业化过程,同时也是政治制度、社会结构以及文化意识上的“现代化”过程。

要解读现代化在民族地区的内涵,首先必须对西部民族地区现代化的起点作出明确界定。关于这个问题,就目前搜集的资料来看,学术界并没有对此进行较为集中和深入的研究和讨论,在大多数有关民族地区现代化建设的论文或专著中,基本都没有明确对西部民族地区现代化的起点问题进行界定,一般把1949年我国现代化的起步等同于民族地区现代化的开始。虽然也有个别学者的研究涉及这一问题,但认识并不统一。笔者认为,真正符合现代化内涵的西部民族地区现代化起点,直到1978年改革开放后才真正启动。改革开放前,尽管西部民族地区的工业建设改变了民族地区单一落后的农业生产局面,促进了原始农村经济向城市经济的转变,提高了民族地区社会发育程度,但是,如果从现代化的本质含义来认识和解读的话,我们发现,这一时期西部民族地区的工业化,还没有能够带动民族地区整个社会经济结构发生深刻的调整与变革。无论是地区产业的协调、产业结构的状况,还是农村经济的发展水平以及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思维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等,都没有产生根本性的与现代化相适应的变革,西部民族地区的社会生活总体仍然处于传统的农业社会之中。也就是说,这一时期在西部民族地区进行的工业建设还没有能够带动真正意义上民族地区现代化进程的开启,从阶段上说还属于现代化的准备阶段。而西部民族地区整个社会经济结构的深刻调整与变革以及人们在生产、生活方式、思维、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等方面的深刻变化直到才正式启动。

因此,西部民族地区现代化的内涵可这样概括,中国少数民族地区在科技进步和制度变革的冲击与影响下,社会、经济、文化特别是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以及思维观念等方面都发生重大变化、向更高层次更高水平转变。

民生视域下西部民族地区现代化的特点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西部民族地区各项事业取得了巨大进步,但与东部沿海地区和内地相比发展差距却日益增大。西部民族地区成为中国民生状况最差的地区,民生问题成为民族矛盾、社会不稳的导火线,也注定了该地区的现代化之路会更加艰难、时间会更长。所以西部民族地区必须正视差距,加快民族地区的民生建设步伐,才能促进本地区现代化进步。总的来说,西部民族地区的现代化,有以下几个明显的特点:

一是西部民族地区相对于全国而言,是一个局部的、区域性的地区,其在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的现代化,都是我国现代化的重要部分,与我国整体的现代化事业密不可分。但由于其在地理上距离全国的经济文化中心较远,各个民族又往往聚居于一个较小的地域范围,其历史、经济、社会、文化与沿海和内地相比具有较强的地区性,在发展过程中必然会遇到许多特殊性的问题,不能简单地套用其他地区的办法来解决。

民生问题论文范文第6篇

“作为城管执法部门,一方面,要为全县经济和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另一方面,要推进城市管理工作自身的科学发展。开展好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就要从这两个方面去认识学习,查找差距,研究措施,着力解决更好地服务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大局的问题,着力转变不适应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精神状态、工作作风和工作方法,使全体人员观念大转变、素质大提升、工作水平大提高。”城市管理办公室党支部书记、主任宋文标在城市管理办公室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动员大会上的一席话至今令城管办全体人员记忆犹新。

抓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在活动中,城管办把学习作为一条主线贯穿始终,做到“五个落实”、“六个结合”。“五个落实”,即学习时间落实、学习地点落实、学习人员落实、学习内容落实、学习效果落实;“六个结合”,即专题辅导与集中讨论相结合、集体学习与自学相结合、理论学习与工作实际相结合、学习与整改相结合、播放远程教育片与座谈讨论相结合、考核和考试相结合,促进了学习的深入开展。学习阶段,城管办全体人员共记读书笔记196篇,写心得体会392篇,撰写理论文章7篇,编发内部学习简报10期,学习取得了扎扎实实的效果。

搞查摆,解决实际问题。为切实找准并解决影响城市管理发展的旧思想、旧观念和旧体制,使全体人员牢固树立中心意识、服务意识、创优意识,实现执法理念由“我为城市管人民”到“我为人民管城市”的转变,城管办注意在解决实际问题上下工夫,在解决关键问题上下工夫,扎扎实实地解决群众反映强烈尤其是制约经济发展的旧观念和旧体制,打造“和谐城管”,让群众满意。他们采取召开各界人士座谈会、印发征求意见表、设置征求意见箱、公布投诉举报电话等形式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针对查找出来的问题,坚持边学边改、边查边改、边整边改的办法,落实责任人和整改时限,限期解决。针对群众反映的个别执法人员作风粗暴、方法简单、办事效率低以及为民服务意识淡薄等突出问题,城管办党支部召开专门会议进行研究,在全体执法人员中推行以“一次亮证、一个微笑、一句尊称、一番解释”为主要内容的“四个一”管理模式,要求执法人员做到“三理”,即纠正违章要有理、宣传教育要讲理、执法处罚要合理,坚决贯彻“一宣传、二服务、三教育、四管理、五处罚”的工作原则,克服方法简单问题。推行了首问责任制、首查不罚制、限时办结制和销号整改责任制,对影响全县改革发展稳定大局,行政不作为、乱作为和执法不廉行为的有关责任人进行严肃处理,着力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促发展,创新工作机制。城管办着力推动“四个创新”。一是创新工作理念。正确处理市容与繁荣的关系、执法与服务的关系、处罚与教育的关系,把群众作为城市管理的“主体”,努力形成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二是创新工作思路。转变城管执法工作中粗放式、突击式和生硬式的管理模式,使城市管理工作由突击型向长效化、由“人治”型向“法治”化转变,努力实现精细化、长效化和人性化管理。三是创新管理手段。改变过去重处罚、轻管理的工作方式,坚持堵疏结合、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原则,围绕解决民生问题探索市场化运作和社会化管理新模式,有计划地放开地摊管理,有条件地增加弹性市场,不断强化管理疏导,努力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四是创新工作机制。进一步探索城市管理社会化路子,把城市管理由城管部门一家“独唱”变为“一家领唱、大家合唱”,有效发挥各级组织、有关部门和广大市民参与城市管理的积极性,整合各种资源,形成管理拳头,提高综合管理效率,努力形成调动社会力量和执法资源,实现社会化大城管的氛围和格局。为推动工作开展,城管办从实际出发,坚持把开展活动与推进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切实把解放思想落实在工作中、落实在行动上、落实在发展的效果上,以工作实绩检验和衡量大讨论活动的成效,让群众满意。并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市政公共配套设施,搞好城市绿化美化,积极开展省级卫生创建工作。通过各项工作和活动的强力推进,城变绿了、美了、亮了、净了,受到群众和外商的一致好评。

民生问题论文范文第7篇

 

公共管理学科是一门为政府部门及非政府公共机构培养管理人才的学科。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全球一体化的不断深入,以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的加快推进,现有的公共管理人才培养模式与经济社会客观需求存在一定程度的脱节[1]。改革公共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已是必然选择[2-3]。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是教育部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一方面促进高等学校转变教育思想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创新创业能力训练;另一方面增强高校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在创新基础上的创业能力,培养适应创新型国家建设需要的高水平创新人才[4]。

 

已有关于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的讨论多是关注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专业实践等方面的内容等,[3,5-6]对于如何通过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增强公共管理专业人才的创新创业能力则少有论述。本文以新疆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为例,对其公共管理专业学生近几年实施的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进行分析和总结,与各位同行分享。

 

一、创新训练项目的运作过程

 

公共管理专业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的运作过程一般包括团队组建与导师选择、项目选题与申请、方案设计与组织实施、数据分析与报告撰写以及答辩与结题等五个阶段。

 

(一)团队组建与导师选择

 

创新训练项目通常以小组为单位展开,每个小组有3-5名成员,主要是大二、大三的学生。这些对创新项目有兴趣的学生自己组建团队,推选项目负责人,选择合适的教师作为指导老师。考虑到新疆的地域特点,团队成员在基于共同兴趣的基础上,应尽可能吸收少数民族同学加入。

 

(二)项目选题与申请

 

创新训练项目分为研究项目和调查项目两类,一般是指导教师提供一个或多个题目供学生选择;学生也可以自由选择感兴趣的题目,与指导教师商讨。作为公共管理专业创新训练项目,选题须新颖,要紧贴政策热点问题。如近几年就业是新疆自治区党委政府重点关注的民生问题,我院学生以少数民族毕业生就业困境为主题的调查研究就成功获批国家级创新训练项目。确定选题后,学生要完成课题的论证,然后向学校提交申请书。

 

(三)方案设计与组织实施

 

当项目获得立项后,项目组就开始着手开始实施方案了。国家级创新项目实施期限一般为两年。学生团队在教师的指导下,按照已有的方案开始实施。研究方案一般包括案例调研和问卷调查两类,导师要注意控制实施进度。针对方案实施中的问题及时提出改进意见,鼓励学生积极应对困难,努力寻求其他方案来解决所遇到的问题。

 

(四)分析数据和撰写报告

 

当完成数据收集后,项目就开始进入数据分析和撰写报告阶段。项目组需要在导师的指导下对已经获得的调查数据进行整理、归纳和分析,制作分析图表,撰写结题报告。结题报告内容除了试验执行情况和研究结论外,还要对项目实施中的收获和体会等进行总结。可能的情况下,学生还应当对已获得数据和结论,按学术论文的要求和规范撰写论文,并及时发表。

 

(五)答辩与结题

 

项目进行到终期阶段,项目组不但需要提交总结报告,还需要参加学校组织的结题答辩。学生需要提前将项目的背景、完成的主要工作、获得的结果、发现的新问题以及预算执行情况等制作成幻灯片,现场向专家汇报并回答专家提出的问题。然后根据答辩专家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对结题报告进行修改完善,完成项目结题。

 

二、完善创新训练项目的建议

 

(一)加强创新训练项目的制度建设

 

要完善学校有关创新训练项目的管理制度。例如可以建立校级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领导小组,由主管副校长担任组长,成员包括教务处、学工部、实践中心、二级学院等。加强对项目的过程监控促使学生在项目研究过程中自始至终都能高度重视,积极投入。项目结题可采取灵活的评判机制。

 

(二)完善相关激励措施

 

要完善相关激励措施,激励教师投入到辅导学生创新训练项目中。例如可以将指导学生创新训练项目计入教师工作量之中,项目的成果可作为教师的教学成果。适当增加奖励机制,可以是精神奖励,也可以是适当的物质奖励。

 

(三)关注学生创新思维培养

 

要充分发挥项目过程管理,注重训练过程的积极作用,鼓励学生在项目运作过程中大胆创新。对待项目运作的结果,要持宽容的态度,允许出现失败,但要帮助团队认真总结经验和教训。

 

三、结束语

 

公共管理专业大学生参与创新训练项目,进行科研实践,解决了学生只知理论知识而无动手能力的问题,提升了综合素质,增加了进入社会后的竞争资本。同时也提高教学质量,有助于推进教学改革。但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仍存许多不足和改进的空间。需要指导教师和管理人员进一步深入地交流总结,使创新训练项目在培养公共管理专业创新人才中发挥更大作用。

民生问题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复合应用型;劳动与社会保障;能力本位

一、劳动与社会保障人才建设的背景

社会保障是与西方国家社会救助事业和福利国家建设密不可分的。从1601年旧济贫法到1834年新济贫法,从德国各种社会保险法规到美国1935年《社会保障法》,从贝弗里奇报告到福利国家建设和改革,社会救助理念从过去的特殊人群向全体公民拓展、从传统的救助体系向新型救助体系发展,社会福利不断扩张和完善。西方国家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推动了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发展。

我国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建设是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之下开始的。首先,为了发展市场经济,为了释放政府沉重的负担,为了激活企业的积极性、能动性,国有企业实行了减员增效的改革,大量的富余劳动力被迫下岗失业。如何妥善地处理下岗失业人员,这是关系到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重大民生问题。这对我国社会保障建设提出了巨大的现实问题。其次,随着我国户籍制度的松动,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向城市转移。近年来我国已经形成了庞大的农民工队伍。农民工为我国的经济社会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但是很多农民工的权益却没有得到应有的保障。农民工工资被拖欠,农民工没有相应的社会保险,农民工子女教育遭受忽视和排斥。如何构建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制度是当前我国社会保障建设的重要课题。再次,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失地农民不断出现。失地农民与地方政府的矛盾冲突时有发生。失地农民因为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而面临生存危机,虽然地方政府以现金的方式进行了一次性的补偿,但是失地农民却因为失去土地而缺乏其他技能,难以在城市里谋生。如何系统地解决失地农民生存问题,制定和实施相关的配套措施、政策是地方政府需要研究的问题。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面临着双轨制的改革、发展企业年金、构建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体系等任务。这些现实问题对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提出了挑战,对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提出了时代要求。地方实务部门、基层政府、企业等需要大量的实务性、应用型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目前,既懂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知识又懂法律法规的人才、面向企业从事人力资源管理方向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人才存在着较大的需求。

目前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在课程体系上却面临着如下基本问题:(1)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尚未形成独立完整的学科体系,课程设置无基准。(2)劳动与社会保障研究成果在课程体系中的反映滞后。(3)学校师资力量参差不齐,很多学校面临因人设课和无人而不设课状况。(4)本科和硕士两个层次课程界限模糊,知识点的衔接混乱甚至重复。(5)各个高校之间开设的课程大同小异,高校之间同质性恶性竞争非常严重,许多高校专业建设没有自己的特色与优势。(6)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实践教学依附于理论教学,基本处于从属的地位。学生普遍缺乏实践或实习机会,最终使得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较弱,陷入就业状况不佳的尴尬境地。

二、四川理工学院深化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复合应用型人才的探索

四川理工学院地处四川西南地区,是一所地区性高校。根据学校的地理位置和教育定位,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培养定位是为地方基层的经济社会建设培养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复合型人才是指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专业(或学科)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的高级专业人才,应用型人才是指具有宽厚理论基础和较强的社会能力,并能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的高级技术人才。[1]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要求大学生必须涉猎多个学科的知识和理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求在教育环节的设计、教学方法的使用、实践性课程设置及实习基地的建设上加大建设力度,要重点突出并与实践紧密结合。大部分高校或专业往往将学生实习环节放在最后一个学期,但由于学生忙于找工作、职业资格考试、毕业论文的撰写与答辩等,实习形同虚设,效果可想而知,必须加强实习环节设置的研讨,使得实习环节设计合理化、科学化、实效化,防止实习环节流于形式。

四川理工学院法学院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经过近几年的建设与改革,形成了建设复合应用型人才、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学生能力本位为取向的办学理念。

第一,构建复合型课程体系。法学院具有社会工作、劳动与社会保障、行政管理、法学四个专业。基于自身的资源与条件,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主要以社会学、法学、行政管理等为基础进行建设。培养方案在经过几年的修改和完善的基础上,在法学院内部融合四个专业的核心课程,确定了社会保障概论、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学、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公共政策学、社会保险学、社会保障基金管理、劳动经济学8门核心课程。培养方案将法学、行政管理、社会工作专业的课程也纳入其中,实行学生自由选课。学生只有具备了法学、行政管理专业的知识背景,才能在未来的工作中同客户或群众处理好关系,依法开展工作,依法行政。

第二,以市鲂枨笪导向。课程设计紧紧围绕着市场需求,不断根据地方经济社会建设的现实需求,不断增加社会所急需的课程,删除过时的无用课程,积极培养应用型人才。随着“小政府大社会”格局的逐步形成,非营利组织也在迅速发展,公益性部门的就业市场将会逐步扩大,根据该领域的就业市场,相应地开设了社区管理、 劳动关系和社会工作实务等课程作为选修课。随着社会治理和依法治国的深入,国家需要大量的懂得法律知识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人才,培养方案将经济法学、合同法学、民法等课程作为选修课,而保险法、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学作为必修课。随着经济建设的深入,企业需要大量的劳动管理人才。这些劳动管理人才专门负责企业的劳资关系,处理劳资纠纷。培养方案增加了劳动经济学、劳动社会学、劳动关系学、劳动争议处理等课程,特别是开设了《劳动协调员》等实践课程。

第三,以“能力本位”为取向。“能力本位”课程体系,包括一定的理论课程,更体现在实践教学环节。课程最终着眼于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提高。实践环节的优化设计是打造本科生能力的关键。实践活动是根据实践制度设计来进行展开和实施的,如果实践制度不合理、不科学,那么本科生能力的锻炼和提升会受到极大的阻碍,受影响的学生不是少数几个而是大多数甚至所有人。学院根据历年的实践教学经验、学生意见建议的反馈等,进行了如下探索和改革。1.在学分总数不变的情况下,大幅度地提高实践课的比例,压缩理论课的比例。2.将实践教学融入到理论教学的过程中,这有利于防止理论与实践脱节,使得理论教学更加生动有趣,吸引学生,调动学生的参与。特别是大一新生的专业课,任课教师就要践行好这个理念,让新生熟悉和适应这个制度。3.将实践环节分配到大学四年的全过程中,这防止了将实践压缩在大四最后一年集中实施,实践归于虚无。实践分为认知实践、专业实践、毕业实践等。在大二,安排学生到人社局、民政

局、保险公司等单位去认知实习。在大三,安排学生到相关部门进行更深层次的专业实习。在大四,采取集中实习和分散实习的方式,安排学生进行毕业实习。根据学院与许多地方部门和单位的交流,地方部门和用人单位希望有学生能长期到它们那里进行实习锻炼,希望有一定数量的优秀的学生能成为它们的“固定”的人力资源,并且希望学生能经过一两年的实习锻炼最终留在单位内。即地方部门和用人单位希望尽量缩减学生的“打杂”期,缩减用人成本。

根据学院的办学理念,学院在制定培养方案时,坚持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删除了以往的学年论文,加重实习实践的比例。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注重培养面向基层的应用型人才,开设社会调查实验、社会统计学实验、五险一金实验、管理信息系统实验、会计学实验、人力资源管理模拟实验等。为了贯彻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学院在毕业论文选题方面进行规定和引导,要求学生进行社会调查,撰写调查报告,以改变过去学生撰写理论性学术论文出现的种种问题(学生抓不住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学术前沿,理基础薄弱,理论与实践脱节,对学生的锻炼作用有限等)。这有利于学生去切切实实地进行社会调查,从而真正地得到一次磨练,将自己的专业知识进行应用,对自己进行一次全方位的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