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教师个人总结及自评

教师个人总结及自评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教师个人总结及自评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教师个人总结及自评范文第1篇

[关键词]表现指标;新《纲要》;推行研究

与内地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新《纲要》”)相比,香港的《表现指标》非常具体、详实,可操作性强。但香港教育当局及幼教界仍然认为,教师并不能将它拿来直接运用于实践。这就需要幼教界同仁和专家共同合作进行系列先导性、试用性研究,以探索各种推行经验和可行模式,并为最终大面积推广《表现指标》扫清障碍。因此,在有关方面资助下,我们用近三年半的时间走过了这一艰难但又充满乐趣的从理论到实践的过程。在这里,我们简单总结两个研究阶段的经验,并分析一下香港经验对内地推行新《纲要》的启示。

一、第一阶段:在理论与实践之间搭起可行的桥梁(2001年至2003年6月)

这一阶段研究主要是帮助12所幼教机构尝试运用《表现指标》进行自我评估及自我完善工作,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出多种可供运用的推行模式或可供借鉴的改善建议,然后出版了一套有针对性的、具体的、可操作的资源,以供参考使用。

该阶段共有两个方面的参与者,一是本研究的主持者,香港教育学院幼儿教育学院七位学有专长的讲师组成的研究小组,为参与研究的幼教机构提供专业指导;二是12所各具代表性的本港幼教机构,分别在香港岛、九龙和新界三个地区,其中有幼儿园和托儿中心,包括非营利性办学机构和独立办学机构等,并由各幼教机构委派本研究的学校发展专员(PreschoolDevelopment Officer,简称PDO)。

(一)研究进程

我们(何琅莹、黄艾珍、黄蕙吟、林瑞瑛、李婉玲、李辉、胡婉珊,2003)发现幼教机构进行自我评估和自我完善的工作一般进程大致如下:

1.自我评估阶段

第一步:研究指标,澄清概念。在研究小组带领下,PDO及各幼教机构核心小组成员仔细研究并讨论《表现指标》的内容,对《表现指标》及什么是优质幼儿教育达成共识。然后各自通过专题会议及工作坊,向所有教师介绍《表现指标》的内容,让全体教职员有清晰的方向。

第二步:学会评估,掌握评估工具。研究小组通过一系列的工作坊及专题讲座,向PDO及各幼教机构核心小组成员详细介绍系列的观察评估方法及评估工具:《教师投入程度评估量表》和《儿童参与程度观察量表》。然后各自通过专题会议及工作坊,向所有教师介绍评估工具及使用方法,并尝试进行小范围试评。

第三步:各幼教机构开始自评。这时,PDO与全体教职员深入商讨,拟定可行的工作时间表,商议搜集例证的途径。然后按照工作时间表,搜集所需的例证,并以清楚明确的方式报告评估结果,并附相关例证。

第四步:专家定期到幼教机构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各园顾问每月定期到幼教机构与核心小组成员碰面,了解各幼教机构自评进展,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另外,研究小组也会针对新问题继续发放有关例证及信息,让教职员掌握整个自我评估过程的进展。 2.自我完善阶段 第一步:各幼教机构递交自我评估报告,由该园顾问审阅。

第二步:该园顾问与PDO及该幼教机构教职员商议,确认本幼教机构的强项弱项,并选定改善的重点。

第三步:由核心小组根据本幼教机构情况制定改善计划,并将自我完善计划书递交给各园顾问审阅。

第四步:研究小组召开12所幼教机构PDO及核心小组成员会议,各幼教机构汇报自评结果。通过这一会议可以发现一些共同的问题。

第五步:研究小组根据各幼教机构存在的共同问题举办系列的有针对性的讲座及工作坊。例如:大多数幼教机构发现教师的教学基本技能及评估工作仍有待提高,于是研究小组安排了四次培训工作坊,请有需要的幼教机构教师参加。

第六步:枪讨成效,二次评估。在改善计划开展数月后,各园顾问与各幼教机构共同检讨重点项目的改善成效;PDO及核心小组负责搜集例证,进行第二次评估。

(二)主要经验

1.专家到园指导是必需的

在整个自我评估及自我完善过程中,专家的适时介入和适当指导是非常必要的。因此,在2001552003年6月的两年时间里,研究小组七位成员都做了幼教机构的顾问,与12所幼教机构共同协作,运用《表现指标》,评估各幼教机构的教学质量,从而帮助各幼教机构找出强项弱项,并重点指导做好改善工作。

2.发展百花齐放的自评及改善方式

各个幼教机构都有自己的办学理念、背景、历史和资源,在管理模式和自我评估及自我完善方面各不相同。因此,各园顾问需要根据各自不同的背景和条件,有针对性地、持续地给予指导和帮助,使这些幼教机构能从现有状态下迅速启动,尽快踏上有自己特色的自我评估和自我改善之路。

3.通过学校发展专员推动全机构改革

PDO是幼教机构和研究小组之间的桥梁。研究小组通过先行培训PDO,让他们熟悉《表现指标》并掌握自评方法,使其成为项目推行的“火种”。进而再通过PDO开展本机构的培训及推行工作,最终在所有参与研究幼教机构开展有效的自评和自我完善工作。这种“星火燎原”的推进方式令推行工作事半功倍。

4.建设园区网络,利用同侪支持

我们根据所属区域将12所参与机构划分成6个不同的园区。每区两所幼教机构结成伙伴关系,利用每月例会或其他时机,互相参观,互相学习,互相切磋分享,充分发挥同侪和园区网络的支持作用,讨论解决自我评估和自我完善过程中遇到的共同性问题。

(三)主要成效

1.更新了管理者及教师对“学与教”的认识,改进了整个幼教机构“学与教”的效能,教师们对教学工作更有信心了。

2.园长管理方法亦有所改变:开始强调“从下而上”的方式,通过磋商去达成共识,取代了过去只由园长委派工作,下属只负责执行的“由上而下”的方式。

3.提升了机构文化,培养了团队精神,同事之间的关系因为有了较多的沟通和交流而形成了默契,教职员更积极主动关心孩子的反应,为孩子的发展提供更好的帮助。

4.初步建立园区网络,发展出互访互学的伙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伴关系,并为幼教机构接受教育统筹局(EMB)“质素保证视学”做好初步准备。事实上,研究期间就有参与机构顺利通过了教统局的视学。

二、第二阶段:通过大面积推广,验证第一阶段成果(2003年7月至2004年年底)

为促使本港所有幼教机构都懂得使用《资源套》,同时也为验证第一阶段研究成果,2003年我们又获优质教育基金资助,顺利进入第二阶段研究。在这个阶段中我们找了64所幼教机构,分成8个园区,每一组均配一名顾问,在专家有限度的支持下,幼教机构尝试运用《资源套》进行自我评估及自我完善。

(一)研究进程

整体来说,第二阶段的研究过程与第一阶段无异,只是时间上缩短了,顾问的支持减少了,而外部支持主要来自园区之间的相互交流和协调。

第二阶段的研究结果发现,本港幼教机构要运用《表现指标》进行自我评估与自我完善,一般会经历以下七个步骤(黄艾珍、李辉、容燕文,2004):

步骤一:组建工作小组,学习、理解《表现指标》。可尽量与现有组织(如园本课程发展小组)相结合,由园长或资深教师负责,既可以要求所有教师也可以选择部分教师参与。然后学习研究《表现指标》,理解有关评估的重要概念。工作小组成员要通过讨论形成共识,然后与教职员讨论评估重点,形成共识。

步骤二:拟定自评模式,选择自评策略。在自评时可采用的模式有以下三种:一是全园选取同一教学主题,在同一时段进行自评;二是每个年龄段选取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教学主题,在同一时段进行自评;三是每个年龄段选取不同的教学主题,在不同时段进行自评。

步骤三:确立自评重点及分工。选定自评策略后,就需要确立自评重点及各项分工。例如,《表现指标》之“学与教”范畴第一项是课程设计,其中又分为课程组织与课程管理两部分共五个要点。可将五个要点分给五个不同的参与班级。

步骤四:运用《应用指引》进行自评。《学前教育机构表现指标“学与教”范畴应用指引》(香港教育学院幼儿教育学院,2003)提供了操作性较强的评估方法和工具。教师一般可以通过活动室观察和数据搜集两种手段来进行自评。活动室观察主要是观察幼儿的学习过程,包括活动室观察或同侪观摩、录像技术等观察儿童投入程度等;数据搜集包括审视每日教学计划,检阅儿童习作,与儿童进行访谈等。通过这两个途径可以得到以下相关证据:教师观摩记录,教学录像记录,儿童观察记录,相片及说明,每日教学评估,儿童作品分析,儿童访谈记录,儿童出席记录。这些为工作小组进行全面分析和检讨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步骤五:确认强项弱项,制定行动计划书。首先根据自评结果总结本机构在各方面的强项弱项及亟需改善的项目,然后列出清晰的一览表,再据此撰写详细可行的行动计划书。行动计划书包括以下内容:长期计划、短期计划、行动、资源、职责、计划日程表、检核手段等。

步骤六:集中资源,改善重点项目。这一阶段需要外来资源和专家的介入、支持和帮助。必要时可开设一些有针对性的工作坊,例如,如何设计全面均衡的课程,课程模式比较,如何把握教师主导与儿童主导之间的平衡,等等。

步骤七:评估改善成效,撰写检讨报告。首先,检讨整个改善工作的成效,总结实际的改善重点,归纳实践改善的方法,分析幼教机构在自我完善前后发生的变化,回顾与反思教职员工、儿童及整个机构的得失。然后撰写总的检讨报告,为下一轮自评及自我完善做好准备。

(二)主要经验

1.建立自评文化很重要

受访者都认为本次计划帮助他们用《表现指标》去完成自评及自我完善计划,使他们了解了本机构的强项和弱项,从而加以改善,由此形成了一种自评文化。

2.建立同侪观摩文化

同侪观摩及观摩后的互相讨论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手段。研究中所有机构都借自评的机会尝试推行了观摩文化,初步认识到这一文化的“神奇力量”。

3.建立新型的“学与教文化”

通过第二阶段内的培训、工作坊、园与园之间的聚会、顾问支持等,教师们真正了解了如何在活动室落实“以学童为本”的教学理念,幼稚园也建立了以《表现指标》为指引的“学与教文化”。

4.培养团队精神,转变应对范式

通过自评与自我完善的磨砺,各机构内部团队精神得以加强,教师的主动性、积极性也显著提高,平时很少发言的教师现在都主动提出问题或建议,从而建立了新型的学习团队。

三、香港经验的启示

通过四年的行动研究,我们获得了宝贵的经验。择其要者,总结如下:

1.先导计划是成功的第一步

要真正将《表现指标》落实到全港每一个幼教机构当中去,需要幼教界同仁和专家共同努力。系列先导性、试用性的研究计划,总结了经验,探索了可行模式,培养了种子学校,为最终大面积推广《表现指标》扫清了障碍。

2.政府提供经费是关键

无论是先导计划还是后续项目,都需要政府的经费支持。政府的经费支持是多样的,可以是直接的,也可以是间接的。例如资助我们研究项目的是香港优质教育基金,这是由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设立的。

3.专家到园支持是保障

我们发现,在研究的不同阶段、不同园区,专家需提供有针对性的、具体的、园本的指导。专家为各机构提供的支持,可以有效地帮助各幼教机构解决实际推行过程中的具体困难,并以此为契机或突破口,推动园本发展(school-baseddevelopment)。

4.建立园区网络是大规模推行的有效途径

我们在本港各个园区培养种子学校,然后以此为核心,以点带面地在各园区建立起网络,发展出互访互学的伙伴关系,这种由点到线再到面最后到体的多元立体发展思路,能够较为快捷、全面和有效地推行《表现指标》。

5.教师素质是推行成败的关键

“提供专业培训”是幼教界当前之急需。在香港,目前已有培训机构或个人因应这种需求,提供在职培训及到园支持服务。

教师个人总结及自评范文第2篇

【关键词】大学教学 评估机制

过程性评估在大学教学中的应用

目前大学教学的评估方式是以终结性评价为主,主要以考试成绩来评定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教师的教学质量,这种评价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努力程度等,忽视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不利于大学教学的改革。同时这种评估方式也不易激发大学教师对教学内容与方式进行改革与探索的积极性。如果我们想改变教学的方法与过程,就必须改变评估方式。我们发现,过程性评估越来越受到广大国内外教育工作者的重视。

根据2001年国家教育部颁发的《大学课程标准》,过程性评估是“对学生日常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所取得的成绩以及所反映出的情感、态度、策略等方面,即在学生知识、技能与态度形成的过程中进行监控与评价。”其目的是“激励学生学习,帮助学生有效控制自己的学习过程,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培养合作精神”。过程性评估使学生“从被动接受评价转变成为评价的主体和积极的参与者”。这种评价也为教师与学生提供反馈,帮助教师在教学计划中做到有的放矢,及时调整教学方式以满足学生需求及提高教学质量。

没有一种过程性评估适用于所有教师、所有学生和所有课堂,每位教师都需要探寻适合自己的过程性评估模式,反思自己的教学与评价实践,与其他教师讨论,观察其他教师的有效尝试。不过过程性评估有一些常用形式,可以作为新尝试的起点。

开展多种多样的课堂评估活动

学生自评。学生自评包括构建自己的学习目标,设计自己的学习思路,并随时检查自己的学习效果。在自评过程中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制定一个具体的评估标准,并且引导学生学会运用这些标准。有效的学生自评要求学生深刻理解自评的重要性,使他们看到自己的学习成就。自评活动可以采取多样的形式进行。

学生互评。学生之间互相评估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课堂上的各种活动如独白、对话、小组活动、讲故事、角色表演、游戏等都可以成为学生互评的内容。此外同学之间还可以互评作文,互评可以采取小组讨论,可以多人评估一人,一人评估多人等方式。通过学生互评,学生就有机会检查自己和他人的学习,了解自己和同伴之间的差异,然后制定出下一步努力的目标。互评有助于提高学生语言交际能力。

教师评估。学生的自评和互评都必须与教师的评估结合起来。例如在课堂讨论中、在学生写作中以及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教师可以随时对学生的行为表现、学习成绩进行评估,这样可以随时给学生提供反馈信息,鼓励和帮助学生进行有效学习。

师生共同评估。师生在互评过程中,学生应积极参与反思和自评,教师应及时向学生提供反馈信息。教师通过与学生讨论他们的学习,可以理解学生以及学生对待自己学习成果的态度,是否珍惜自己的学习成果;教师还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和鼓励学生反思他们的学习经历,帮助他们确定新的学习目标。师生互评不仅给学生,也给教师提供了有用的信息:学生得到个人反馈,明确努力方向;教师得到学生反馈以便改进教学,提供给学生更有意义和有用的指导,教师通过回顾教学评估档案可以发现自己的教学效果以及存在的问题,从而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与过程性评估方法,提高教学效率。

过程性评估对大学教学的几点启示

过程性评估在我国目前的教育评估制度中还属于一个较新的领域,它的实施与应用不可避免地要遇到来自各方面的误解甚至是阻力。但它对于大学教学的启示是深刻的。

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过程性评估改变了以往手段单一、终结性的评估方式,以其生动活泼、注重过程、以学生为中心、以任务为向导、手段内容多样的特点给我们的课堂注入了活力。同时,也给大学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师的教学能力不再只用讲解能力这一把尺子来衡量。首先,教师需花大量精力深入研究大纲、教材、教法和学生,在充分了解教学目的、过程、对象的基础上,设计科学实用的评估策略。其次,教师要不断地研究评估策略所反馈的信息,及时调整教学,真正做到评估服务于教学。

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由于过程性评估注重对学生各方面能力的评价与培养,加之评价手段广泛多样,因而给学生提供了参与整个学习过程的机会,课堂上充满了多项的互动,即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生与学习任务的互动,而丰富的互动正是培养交际能力的有利氛围。再者,由于评估过程也是学习和交际的过程,学生在评估中思考、推理、总结学过的知识,促使学生学会表达思想,并发展其相关的交际能力。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情感因素。情感因素指学习者的动机、兴趣、意志和性格等心理因素,它们以间接的方式影响着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

教师个人总结及自评范文第3篇

随着社会的发展,幼儿园教育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而幼儿园教育的主要实施者是幼儿教师。发展性教师评价主张教师评价制度应与奖惩制度分离。它不仅帮助教师指明方向,促进教师的发展,还有助于幼儿身心发展和幼儿园长远发展。作为幼儿园管理核心人物的园长,应该根据幼儿园实际情况推动发展性教师评价在园里顺利展开,并为发展性教师评价提供良好的环境和制度保障。

关键词

园长 幼儿教师 发展性评价 学前教育

幼儿教师是学前教育工作的主要参与者和实践者,而长期以来,我国对他们的评价都是自上而下的奖惩性评价。它是面向过去只注重结果的终结性评价,而且很难注重到教师的全面发展和教师的个体差异,很容易影响教师的坦诚态度和工作积极性。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学者就提倡应对幼儿教师发展性评价。园长作为幼儿园管理的核心人物,其在幼儿教师发展性评价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

一、发展性教师评价的含义和意义

发展性教师评价发端于20 世纪80 年代的英国,“它是一种新型的、面向未来的教师评价制度。它不仅注重教师个人的工作表现,而且更加注重教师的未来发展和学校的未来发展。在实施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的过程中,让教师充分了解学校对他们的期望,培养他们具有主人翁的精神。它根据教师的工作表现,确定教师的个人发展需求,制定教师的个人发展目标,向教师提供日后培训或自我发展的机会,提高教师履行工作职责的能力,从而促进学校的未来发展。”[1]这种评价是一种面向现在和未来的形成性评价,对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是很有现实意义的。

(一)发展性评价不仅帮助教师指明努力的方向,而且对幼儿的身心发展也有直接意义

现行幼儿园教师评价制度用行政的而非专业化的眼光和标准对教师进行考核评价,然后把教师分成好、中、差几个档次,不仅给教师造成心理压力,而且严重打击教师的工作和进步的积极性。又由于幼儿教师工作的特殊性,其劳动对象是身心发展不够成熟而又在主动发展的幼儿,如果幼儿教师不能全心投入工作中,不能正确引导幼儿,势必影响幼儿的身心发展。发展性教师评价是以教师的发展为目的的,把评价过程作为促进教师发展的过程,具有教育性。这种评价降低了教师的思想压力,为教师提供信息反馈,帮助教师反思和总结自己在教学中的优势和不足,也就为教师指明了努力方向,从而不断提高教学实践能力,提高教师专业发展水平,提高工作和进步积极性。教师的专业水平得到了提高,也就更了解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在教学过程中也能够更有针对性的运用不同教学方法,并给予幼儿更好地指导,从而促进了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

(二)发展性评价在促进教师发展的同时也促进幼儿园的发展

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认为,教师是学校的第一要素,是学校的主体,学校教育的一切活动都离不开教师的努力。[2]幼儿教师工作本就具有艰巨性,不仅要照顾幼儿生活还要向幼儿进行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领域的教育,需要付出大量的劳动,也就更需要公正合理的评价。这种评价不仅能尊重教师的主体地位,而且能帮教师实现自身的发展和价值。发展性教师评价就很符合以上要求,它既注重教师个人的现在表现,也注重教师的未来发展,而且尊重教师的个体差异性,鼓励教师张扬个性,这样才能充分挖掘每位教师的内在潜能, 发挥教师的特长, 更好地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主动创新。此外,发展性教师评价还要求评价内容不仅仅局限在教师的表现,而应是全面而客观的评价。这就提高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发展性教师评价强调教师间的合作,这就促使了教师间的相互学习,增强了教师的凝聚力。发展性教师评价也要求教师与园领导的交流,而教师对园建设的建议也能促使幼儿园的发展。

二、园长在幼儿教师发展性评价中应起的作用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第四部分明确指出: “管理人员、教师、幼儿及其家长均是学校教育评价的参与者。评价的过程,是教师运用专业知识审视教育实践,发现、分析、研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其自我成长的重要途径。”[3]由此可见,《纲要》倡导发展性教师评价。园长作为幼儿园最高行政负责人,其在幼儿教师发展性评价中应起的作用有:

(一)推动发展性教师评价在幼儿园内展开

发展性教师评价并不是一种特定的评价方式,而是一系列能够促进教师发展的评价方式的总称。园长应该怎么推行发展性教师评价,才能促进教师的发展,《纲要》提出:“幼儿园教育工作评价实行以教师自评为主,园长以及有关管理人员、其他教师和家长等参与的制度。”[4]自评,即教师通过自我认识、自我分析达到自我提高的目的的过程。这是教师主体性地位突出的典型表现。既然要以教师自评为主,这就需要园长尽快确定参照性强的教师自评内容,为教师客观认识自己提供依据。为了不将教师自评结果与利益挂钩,园长需强调教师自评只是为改进教育服务的。由于不同教师个体的起点与教学水平不可能一样,因此对不同的教师应有不同的发展目标和进修要求。“教师个人成长档案袋”的建立是解决这个问题很有效的方法。教师可以逐步地、真实地把自己觉得有价值和有意义的工作记录下来。通过成长档案袋的展示,教师可以看到自己的优势领域、成长历程,并加以评价和反思,以达到展现自我、认识自我、提高自我、欣赏自我目的。同时,这也为园长以及有关管理人员、其他教师和家长等参与评价提供依据。

(二)为发展性教师评价提供良好的环境

园长要通过与教师沟通帮他们明确评价目的,确立正确的评价观;并能认真倾听教师的心声,倾听过程中适当运用欣赏性的面部表情,如赞赏的微笑,并能适当使用激励性语言,如“这个想法不错”;还要善于发现教师的优点,并给教师搭建平台展现自己。园长还要有开阔的胸襟和平和的心态面对每一位教师,也能接受教师对自己的评价,并为全体教师树立榜样作用,率先反思、总结自己在管理过程中的一些工作,并且帮教师反思、总结以促进教学工作的开展,和教师一起成长。以此营造一种在幼儿园有问题敢问、有建议敢提、有困难敢说、有想法敢实践的良好氛围。园长也要多了解教师在想什么和需要什么,并给她自我实现的机会。教师在这种自由、民主、平等的评价环境中自然会产生种被信任被理解被尊重和得到支持的感受,自然更愿意主动诚实汇报自己的评价结果,也会更用心工作和取得进步。

(三)从管理制度上保障发展性教师评价的开展

园长应当结合教师职业发展总体情况,完善学校管理制度,改进工作方法,制定教师培训计划。教师培训及对教师的评价应贯穿职前、入职、职后,以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其次,园长还应建立以园为本,以教研为基础的教师个案研究(主要指教师教学个案研究)、研讨制度,引导教师相互评议、交流和研讨,并对自己或同事的教育教学行为进行反思与评价,然后制定互帮互学的计划,帮助教师改善教育教学行为,提高他们的教育教学技能和科研能力,以达到提高全园教师专业发展的目的。同时,还要加强评价过程中的专家指导。在以自评为主的发展性教师评价过程中,需要专家的意见和指导,从而增强评价的科学性和有效性,避免精力、财力的浪费和评价的盲目性。

总之,发展性教师评价确实有利于教师的发展,但是很实际地讲,考虑到传统的奖惩性教师评价也并不能被完全摒弃,那么园长又该怎么做才能使它与发展性教师评价并存而又不矛盾呢,这还是值得思考的。并且,每个幼儿园具体情况也不一致,园长应该结合幼儿园的实际情况,领会发展性教师评价内涵,开发出有园本特色的教师评价制度。

参考文献

[1]王斌华. 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教师个人总结及自评范文第4篇

关键词:发展性教师评价;高校教学;教师专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G420

一、发展性教师评价的理念

发展性教师评价形成于20世纪80年代的英国,到上世纪90年代引入我国,旨在完善教师的职业素质结构,提高教育教学能力,促进教师整体素质发展,促进学校教育质量的提高,实现学校与教师的双赢。它倡导以下[1]基本理念。

(1)着眼于教师的未来,促进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这是发展性教师评价的核心理念。

(2)鼓励教师积极参与评价。教师既是评价客体,又是评价主体;既是评价的接受者,又是评价的参与者。教师能够主动而富有热情地投入到评价中去,并提出对评价的改进意见。

(3)注重动态、纵向的形成性评价。应将教师评价理解为一种连续的、系统的过程,目的是促进教师个体的专业能力的发展,帮助教师改善自己的教师生涯。

(4)把交流、协商、研讨贯穿于评价的全过程。发展性教师评价提倡民主协商,提倡与教师进行充分的沟通。

(5)重视评价的差异性。发展性教师评价要求理解和尊重教师在教学中的差异性,在评价过程中容许教师在能力特长、发展目标、教学方式等方面表现出个体特点。

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认为,由于教师受过高层次的教育,内部动机比外部动机更具有激励性,应当以自我激励为主,外部压力只能使他们达到最低的要求,而内部动机可以使他们发挥极大的热情,调动其积极性,若是给予教师必要的工作条件,他们能够使工作达到优良。

二、发展性教师评价的框架设计

发展性教师评价的框架是发展性教师评价的基本前提。如何构设发展性教师评价框架,将直接影响评价的效果。

(一)发展性教师评价的目的

发展性教师评价目的是构设评价框架的首要因素。其根本目的在于促进教师工作的改进和教师职业的发展。在民主的氛围内,鼓励教师参与评价过程,通过评价来促进教师专业的发展,进而实现教师与学校的共同发展,最终提高教育质量。

(二)发展性教师评价的指标

(1)师德:敬业爱岗、奉献精神、师生关系、教师之间关系、教师与家长、社会关系。

(2)教育科研与观念更新:积极学习教育理论,教育教学观念不断更新,积极参与教学研究和教育科研,勇于改革,大胆创新。

(3)课堂教学:学习环境与学习气氛、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学习资源(特别是学生资源)的充分开发利用、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有效运用、学生的积极情感体验、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培养等。

(4)教学管理:备课与教学计划、教学要求与学生的适应性、教学方式与学生需求及教学目标的适应性、教学方法的创新、学生作业的布置与评价、学生特长发展与个性培养、学生日常教育活动、学生的发展性评价。

(5)专业发展:学科信息的学习和掌握、教学基本功、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继续教育、潜能挖掘。

(三)发展性教师评价信息源

发展性教师评价的信息源主要来自评价的参与者,学校管理人员、同行教师、学生、家长、社会公众、教育行政部门等,除此,还有学校和教师的档案资料。评价的信息源是否客观、准确、可靠,将直接影响教师评价的效度、信度和质量。

1、收集信息的渠道:

(l)评价对象的自评报告,教学计划、教学总结、教案、继续教育情况

(2)学生的课堂听课笔记,平时作业和成绩、考试和测验及其学生对教师的看法

(3)学校资料,有关部门工作记录、活动记录、会议记录、领导和同行听课记录

(4)评价对象的工作总结和其他教育教学活动记录、总结,

(5)学校领导的看法,同事的看法,专家及教学督导人员对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

2、收集信息及评价的方法:

(l)书面问卷调查,是通过设计一组与评价目标相关的问题,通过调查对象的回答获取评价信息。问卷既可设计封闭式问题,也可以设计开放式问题。

(2)查阅有关资料,教学总结、工作总结、备课笔记和教案,学习计划、课程和成绩。

(3)课堂观察,是评价者凭借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在自然状态下对评价对象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考察,获取评价信息的方法。观察有直接观察、间接观察等类型,但无论何种类型的观察,他的作用在于获得评价对象“有什么”、“是什么”的信息。

(4)面谈,是发展性教师评价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它直接关系到评价双方能否产生积极互动,获得评价的预期效果。

三、发展性教师评价的操作

发展性教师评价是一个有序的互动活动过程,它有自己的操作程序。实施发展性教师评价分四个步骤进行的:初步面谈、收集信息、正式面谈和复查面谈。

具体实施是发展性教师评价的中心环节。包括:

1、初次面谈。要让教师了解发展性教师评价的目的、意义和步骤,探讨信息的来源、收集信息的渠道、方式和类型,打消评价对象存在的顾虑和疑惑。

2、收集信息。收集信息的渠道、方式和类型应是多种多样的。类型上有口头信息和书面信息;渠道和方式上有自评和他评。

3、评价面谈。要在评价双方相互尊重和信任的气氛中进行,评价者和评价对象应该是双向的谈话过程,评价者要有娴熟的提问技巧,要善于选择话题,并吸引评价对象围绕主要话题展开讨论。评价面谈结束时,评价者和评价对象共同探讨和确定评价对象的未来发展目标及其进修计划。

4、总结复查。这是发展性教师评价的最后环节。在此环节,

(1)是要根据教师自我评价和所收集的信息进行系统分析,总结评价对象的成功经验,同时指出存在的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

(2)是撰写评价报告,评价报告要有解决问题的对策,要有教师发展的目标,要有有助于教师个人发展和教学质量提高的建议,既要对教师作出事实判断,又要对教师作出价值判断,不能写成判决性的评价报告;

(3)是根据评价对象的进修需求,统筹安排教师进修的时间、地点及方式;

(4)是复查面谈。根据评价报告确定的教师发展目标,在评价后的一定时间内(一般1-2年),回顾之前确定的发展目标是否妥当,实现情况如何,了解教师是否参加进修及其价值,以进一步修定教师发展目标,落实实现教师发展目标的各项措施。如果不妥当将怎样修改,如果尚未实现将采取怎样的措施等。

参考文献:

[1]赵希斌.国外发展性教师评价的发展趋势[J].比较教育研究,2003.1

[2]吴麟麟等.发展性教师评价探微[J].教育发展研究,2003.5

教师个人总结及自评范文第5篇

教师实习工作自评个人总结简短1

 

我觉得在实习期间,的收获还是于对孩子的观察。我始终有一个疑问,针对调皮而又思维活跃的孩子,我们教师是限制其活跃的行为还是引导其与听话懂事的孩子比较、顺序渐进,指引他们?这个就需要我们教师“应材施教”,引导这类突出而章显个性的孩子,而不能用粗暴的语言、严厉的态度和目光,扼杀孩子童心,对孩子以后的成长产生负面的影响。

 

我们崇尚和谐,这里包含着人文的和谐、自然环境与孩子的和谐等等的一切。我们所需要做的就是用那充满鼓励的目光和言语,激发孩子的自信,鼓舞他们的斗志,让他们从小在幼儿园体验的是幼儿教师柔和亲切的关爱,体验学习活动过程的快乐。由此我深刻体会到了幼儿教师需要有慈母般的爱,需要有感恩的心,需要有倾听的耐心,用温暖的语言对待每个孩子。

 

其实我们最需要做的就是转变我们和孩子之间的角色。教师所扮演的只是一个活动的组织者,一个学习过程的引导者,我们要遵循孩子的身长规律,让我们的孩子奇思妙想,让他们成为课堂上的主人,自由的但是也有一定常规约束的活动。

 

在实习的期间,我也感受到了保育教师的工作艰苦。这更加让我懂得了不管大人和孩子都因该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让我们的社会更和谐。我觉得从小让每个孩子有礼貌,尊重他人是我们的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我想我会把我以上的想法都带到我们自己的幼儿园,让我们的幼儿园能于区优秀幼儿园看齐(虽然这还需要有很多时间的磨合与成长)。

 

总之,我看到的是实验幼儿园上下团结一心,共同为了一个目标“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而奋斗着。这种凝聚力是伟大的,我会带着这种团结奋进、蓬勃向上的凝聚力而继续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也希望我能有这样实践感悟的机会。

 

教师实习工作自评个人总结简短2

 

教学是作为一个老师的首要任务,能否教好课,直接关系到学生对老师的评价和认可,甚至影响到学生对课程的兴趣。

 

在实习过程中,我上了3次新课,一共11节课,虽然总的说来上课上多了有些进步,但我觉得没有哪堂课令我十分满意,教学过程和环节中总是存在疏漏的地方,让我事后惭愧。我想,真的要走上教学岗位,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还需自己以后不断的努力实践。下面我列举我在上课教学中所暴露出来的不足之处:

 

教训之一,备课重点不明确突出。

 

上第一节课时,本着认真负责、战战兢兢的心态,我仔细阅读教材以及一些参考资料,考虑了好多时间,备了7页的详细教案,力求每个知识点都讲透彻一点,使学生理解清楚。结果上台一讲,方知不对,每个知识点都讲地很详细,固然能使学生容易理解掌握知识点,但时间有限,于是第一节课好多内容都来不及讲,指导老师给我提出了宝贵的批评意见:教学的目标是要在45分钟内完成教学任务,所以备课时一定要明确重点、突出重点,详略得当,不能面面俱到,细节不要想一下子全部讲清。

 

教训之二,上机课的XX问题。

 

以前不知道,以为上机课就是让学生自己练习练习,其实不然,现在我觉得真的要上好上机课也不是那么简单,需要自己备课时仔细的考虑,特别是屏幕控制和时间分配需要好好斟酌。

 

实习虽然很辛苦忙碌,但对我来说是一次非常有益的磨练和尝试。

 

最后我想衷心感谢我的母校xx中学让我有了这样一段实习经历,同时也衷心感谢我的学科和班主任指导老师李然老师,她给了我很多的指导和帮助。

 

 

教师实习工作自评个人总结简短3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间,愉快而又艰辛的实习工作快要结束了,在这一个半月里,我们经历了从学生到教师的角色转换。在这一个半月的时间里,在教案的准备和书写上,在课堂的布置上,在课时的掌握上,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一个半月的时间不长,但感受颇多。

 

现将在实习中的心得总结如下:

 

一.教师要有自己独到之处

 

虽然实习之前,我们再学校里也有过代课的实践,但是面对中学的体育教学还是没底。随着二期课改的实施,赋予我们教师更多的要求。这也要求了我们要改变传统而又枯燥的教学模式,大胆创新,不要老是束缚于老的教学方法中,在教学中要有自己独到之处,有新意。让学校在快乐的心情下上好每一节体育课,也方便于我毕业论文的研究。

 

二.初为人师,为人师表

 

教育实习开始以前,院领导对我院的全体实习生进行了动员,并结合以往教育实习的经验和教训,向实习生进行了热爱教育事业,为人师表的教育培训,调动了同学们的积极性。因为教师可以说是学生的榜样,他的一举一动,都在影响着学生的身心。在教育实习中,我尽量做到为人师表,主要表现如下:

 

1.投身于教育实习中。虽然,在实习前也有过一些试教活动,但是真正的中学教学对我来说,这还是第一次。从学生转变为实习老师,这之间需要付储一定的努力。首先,在实习第一周,听了带队教师及其他教师的一些课,为第二周正式上课做了一些必要的准备。为了上好第一堂课,我深钻教材,备好第一堂课,勇于创新,进行新教法尝试。然后,开始上课,而在这期间,我又与其他实习生进行交流,吸取经验弥补自己的不足。

 

2.在实习中,我不仅仅只限于教学工作,而且根据中学生的特点及实习学校的实际情况,开展了大量有益的活动,丰富了实习生活。我们和学生,我们即是实习老师,又是学生的知心朋友,但这两者之间的距离保持适当。我与学生交朋友,空余时间和学生一起玩,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与学生打成一片,加强了与学生之间的感情,而在上课、考试时,对他们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又要有一定的严肃度,这样在学生面前保持了一定的威信。

 

三.做老师容易,做好老师难

 

做一名老师容易,做一名好老师的确很难。教学工作复杂而又繁琐。首先,要管理好整个班集体,提高整体教学水平。然后,又要顾及班中的每一名学生,不能让一名学生落伍。这就要求教师不能只凑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还要多关心、留意学生,经常与学生进行交流,给予学生帮助。做学生学习上的良师,生活中的益友。

 

实习工作还有半个月就要结束了,但我相信这不是终点,而是另一个新的起点。在实习中获得的经历和体会,对于我们今后走上工作岗位,都有很大的帮助。经过这次实习,也提高了我的专业水平,教学水平。在以后的工作上我会有争取更大的进步。相信今后无论什么时候回想起这段经历,都会觉得是快乐的,而且永远铭记于心!

 

教师实习工作自评个人总结简短4

 

转眼间我一个学期的实习工作已经结束,这段时间里我们从学生一下变成了教师,以往感觉十分不适应,可是经过一段时间的实习锻炼,使我完成了由学生到教师的主角转变。回想这一学期的实习工作还历历在目。

 

回想我刚到我的实习学校林口中学时,看着陌生的学校,操场,教学楼以及陌生的面孔,我既紧张又兴奋。一路走来,颇多留恋,诸多感慨。在实习期间,我既是学生,又是教师。作为学生,我虚心求教,不耻下问;作为人师,我兢兢业业,倍感骄傲。我付出了很多,同时收获了更多。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实习期间,我以做一名高素质的优秀体育教师为目标,全面严格要求自我,不断追求提高,不断完善自我,不断超越自我。一个学期的实习,使我真正体会到做为一位教师的乐趣,同时,也使我的教学理论变成了现实,使虚拟教学变为真正的应对面的教学。回想这一学期的实习生活,每一秒都充满了汗水和感动。当我漫步在实习学校里,那出自学生一声声的真诚问候掩盖这段日子遇到的所有委屈,最终剩下的仅有数不清的欣喜。

 

我在实习期间正好赶上学校的广播体操,而我从未接触过这套体操,实习报告网必须从头开始学习,为了尽快适应教学,准确的将这一套体操传授给学生,我经常在休息时间和学校的其他体育教师一齐讨论,研究体操视频,独自练习,虽然开始上课时比较仓促,可是我还是慢慢的适应过来了。来到学校经过短暂的观摩后我独自走上了讲台,虽然刚开始心境异常紧张,由于经验不足和应变本事不强,课堂出现了示范动作不熟练,分解带操动作迟缓,口号不流利,底气不足,但我还是完完整整地把课上了下来。期间我针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我反思,不断的改善自我,同时也得到了学校其他教师的指点。他们无私的奉献和帮忙,使我体会到了教师这个大家庭的温暖。

 

为了弥补自我的不足,我严格按照学校的要求,仔细地备课,写教案,进取向其他教师学习,认真把握好每次上课的机会,锻炼和培养自我的授课本事。为了在短暂的实习期间充分锻炼自我,我们主动和学校的其他教师一齐上课,带学生练操,虽然比较辛苦,但当看到学生们作出标准整齐的体操时,心理更多的是欣慰和自豪。

教师个人总结及自评范文第6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 学业评价 形成性评价

教学评价是学校教学活动中的重要环节,是教学活动中的航标灯,是实现教学目的极其重要的手段。教学评价中的所谓学生学业成绩评价,实质上就是判断学生的学业是否达到或在何种程度上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我国当前职业教育中,对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大多采用以卷面考试为主仅对学习成绩来评定的终结性评价。这种评价方式以一纸一考一分数定终身,重在评定学生的知识掌握、智能发展方面。而对学生的情感态度、性格品行等品质方面的评价的形成性评价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医学院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为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于2008年秋季学期起对学生学业评价体系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制定了学生学业评价新体系――形成性评价体系,并在学校各年级、各专业的部分班级和部分课程中进行了一学期的试点、推广而后稳步推进,至今已经施行了3年多。试点、推广后,笔者采用查看相关资料、与教师座谈、问卷随机抽样调查等方式,对学校的72名教师和540位学生进行了调查。调查的教师分布到我校的公共部、基础部、护理系、药检系、康复系、信息中心、附属医院科教课,调查的学生也分布到我校大中专各个年级的各专业。通过调查,笔者认为总体看形成性评价是一种好的科学的评价体系,能全面的对学生的知识掌握、智能发展、情感态度、性格品行等方面进行评价。该评价体系以人为本,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 学生学业评价体系的方案内容

该评价体系避免了传统的卷面测试仅对单一的知识掌握、智能发展进行评价的不足,其内容是很全面的,也是立体的。主要从学习自主性、学习过程、个性化学习(或实训)、学习效果、学习道德五个维度来评价学生。该评价体系根据职业学校的职业特点和课程特点,分为人文类学科和专业学科两种评价表,二者在内容上的不同点在于前者有“个性化学习”内容而无“实训”的内容,后者有“实训”内容而无“个性化学习”的内容。

2 学生学业评价体系指标分解

该评价体系实行百分制,且目标分解细化。该评价体系分为5个一级指标和15-17个二级指标,每一个二级指标对应有详细的评估标准,依据评估标准又划分为A、B、C三个等级,每个等级赋予一定的分值,所有A等级的分值累加起来总分值为100分。A等级和C等级有具体详尽的语言描述,介于二者之间的属于B等级。5个一级指标分别是学习自主性、学习过程、个性化学习(或实训)、学习效果、学习的素质道德。学习自主性对应的二级指标有学习目标、学习态度;学习过程对应的二级指标有课堂纪律、学习状态、学习策略、学习能力;人文类学科评价表中的个性化学习对应的二级指标有参与活动、兴趣爱好;专业学科评价表中的实训对应的二级指标有基本素质、操作技能、试训能力;学习效果对应的二级指标有测试成绩、补考或者重修、应用能力、职业养成;学习道德对应的二级指标有考场表现、合作学习。关于评估标准和等级分值举一例予以说明,如“学习自主性”对应的二级指标“学习目标”的A等级评估标准为:对该课程学习兴趣浓厚,学习目标明确,在取得卫生职业资格和技术等级证书等方面,有明确目标与可行规划,其A等级分值为3分,该二级指标的C等级的评估标准为:没有学习计划,对该课程无学习兴趣,其C等级分1分,介于中间的B等级的分值为2分。

3 学生学业评价体系评价方法和操作流程

该学生学业评价体系评价方式分为个人自评、小组评定、教师评定及最终评定。个人自评即学生本人根据自身各方面的表现,按照每项二级指标对应的评估标准给自己一个客观的分数。小组评定即由学习小组根据该组员各方面的表现,按照每项二级指标对应的评估标准给该组员一个客观的分数。教师评定即由该课程的任课教师根据该学生的各方面表现,按照每项二级指标对应的评估标准给该学生一个客观的分数。最终评定即指把该学生的个人自评分数、小组评定分数、教师评定分数三项按一定的权重比计算出该学生该课程的最终分数,其三项的权重比依次为0.1、0.3、0.6,最终评定分数的计算公式是:最终评定分数=个人自评分数*0.1+小组评定分数*0.3+教师评定分数*0.6。

其操作流程是公布评价表――观察记录学习历程――书面测试、操作考核――评定分数。具体一点来说,首先任课教师在第一次上该课程时向全班同学发放或者公布其学生学业成绩评价表,让学生伊始就明白各项的评估标准。其次教师要安排好适当规模的学习小组,使每个同学都能参加某一学习小组,并且小组要记录好组员在小组学习中的表现,同时教师要细致的记录每个学生在本门课程学习中各方面的细节表现和量化数据;然后,由任课教师组织操作考核和卷面考试并且记录分数;最后是评定分数,评定分数依次分四步走,第一步,任课教师和学习小组公布所记录的学生表现,由学生本人进行个人自评,第二步,由学习小组对该组成员进行小组评定并公示小组评定的分数并接受审核,第三步,由任课教师评定学生该课程的分数,第四步,根据权重比计算出最终评定分数,最终评定分数=个人自评分数*0.1+小组评定分数*0.3+教师评定分数*0.6,这最终评定分数就是学生该课程的最终成绩,可折合成相应学分和绩点记录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的学习量。

4 学生学业评价体系评价效果评估

在问卷调查中,传统的“一纸定终身”的卷面考试方法受到了教师和学生的质疑,有82%的教师和89%的学生认为传统的卷面考试方法不能测试出学生的实际水平和综合素质。相反新的学生学业评价体系受到教师和学生的积极肯定,有63%的教师和63%的学生认为新的评价体系好,能较准确全面的评价学生的学业,60%的教师和53%的学生认为新的评价体系能区分优、中、差的学生,60%的教师和54%的学生认为新的评价体系能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新的评价体系有好的评价效果,能促进学生素质发展,进而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新的评价体系要求老师对学生各方面情况都能了解,但在问卷调查中,36%的学生认为老师能了解大多数学生,32%的学生认为老师只能了解一半左右的学生,32%的学生认为老师只能了解少数学生。这三组数据得到了教师数据的印证,在问卷中教师选择的比例与学生选择的比例相近,同时在试点教师座谈会中有教师也谈了相同的感受:所带学生太多,对学生缺乏全面客观的了解。80%的教师和92%的学生认为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老师老师更了解学生,所调查的全部教师和94%学生认为小班课老师更了解学生。

基于以上情况,认为新的学生学业评价体系特别适合在专业课、专业基础课、小班课(教师所带人数少)中推行。

5 学生学业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和改进办法

5.1 由于学生在自评和小组评定中不能客观评价,可实行基准分制和加减分制

在问卷调查中,40%的学生回答在“学生自评”中会给自己抬高分数,29%的学生回答在“小组评价”中会抬高自己的分数。这一点也得到了试点教师试点班级印证。针对上述情况,可以采用基准分制和加减分制,即定原评价体系中的B等级的分值为基准分,然后依据评估标准进行加减分,并必须注明加减分的条件。

5.2 原评价表中卷面测试分数和操作考核分数的比重偏低,可适当提高卷面分数和操作考核分数的比重

试卷测试分数只占25%,在理论上存在学生试卷考试等零分,而最终评定分数仍然及格,甚至达到70分的可能。77%的教师认为试卷测试成绩比重应在30%-50%之间。34%的学生认为该比重为30%,17%的学生认为该比重为50%。因此建议提高卷面分数的比重,操作考试亦然。

5.3 教师操作时有难度,工作量大,可简化和合并二级指标

专业学科版中M1-1与M1-2相似,有重复性,可合并。关于补考重修评价无法操作。考试违纪不应当量化,成绩应直接作零分处理。评价体系表与花名册结合在一起,便于教师操作。

5.4 把最终评定百分制转化为等级制,可充分体现素质教育的理念

5.5 鼓励任课班级多学生人数多的教师,鼓励老师采取灵活多样评价方式

5.6 提高教师评定分数在最终评定分数的中的比重

修改最终评定分数公式,提高教师评分的比重。即把“最终评定分数=个人自评分数*0.1+小组评定分数*0.3+教师评定分数*0.6”修改为“最终评定分数=个人自评分数*0.1+小组评定分数*0.2+教师评定分数*0.7”。

参考文献:

教师个人总结及自评范文第7篇

[摘要]:WebQuest教学方法是一种基于网络环境下的探究性教学模式,本文通过研究和实践将WebQuest运用的中等职业学校的烹饪原料知识课的教学中去,拓展学生的知识结构,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

[关键词]:WebQuest 中等职业学校 烹饪原料知识

一、WebQuest简介

WebQuest是美国圣地哥州立大学教育技术系的伯尼•道奇等人于1995年开发的一种课程计划。“Web”是网络的意思,“Quest”是寻求、调查的意思。因此,WebQuest是一种以网络探究为取向的学习活动,在这类活动中,学生围绕一定的主题或问题,充分利用因特网的信息资源,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通过对信息的分析和综合使问题得到创造性地解决。

二、WebQuest的理论基础

1.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

建构主义强调学生的主观认识,而且重视建立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索知识的情境。建构主义观点认为,虽然世界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对于知识的理解和赋予意义是由每个人自己决定的,人们是以自己的经验为基础来建构或者解释现实,由于个人的经验以及对经验的信念不同,因此对外部世界的理解也不同。

2.合作学习(Cooperative Learning)

WebQuest中采用角色扮演和小组活动的教学方式,体现出了合作学习的思想。合作学习的创始人约翰逊兄弟提出了合作学习的五个基本要素:混合编组、积极互赖、个人责任、社会技能和小组自评。WebQuest小组活动中,这几个方面都是教师在分组活动时应该严格做到的。混合编组要求教师注意学生小组的组外“同质性”和组内“异质性”,即小组之间应该保持大概相当的水平,小组内应该有不同性别、特长、性格、学业成绩的学生。

3.新课程理念

新课程提倡探究学习、自主学习及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WebQuest教学正好能地体现这些方面,所以科学新课程运用WebQuest教学来辅助教学,效果可能会更好些。

三、烹饪原料知识课中引入WebQuest的意义

现行的中等职业学校的烹饪原料知识教材编写的十分系统与详尽,给学生认知和了解各种烹饪原料的基础知识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也存在这一些问题:

1.知识过于陈旧

由于互联网的存在,信息的传播也越来越快,数小时之内就能将某一新的事件和信息传遍全球,而随着现代烹饪技术的发展,新的烹饪原料的种类、烹饪原料新的性质和用法也层出不穷,相对于此,现行的教材中很多内容还在使用十多年前的资料,已经跟不上时代的发展。

2.不利于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发挥

现行的教材内容详尽,体例得当,在学习中学生的思维和视野很容易被教材中的内容所框死,即使教师在课堂补充相应的知识,但限于课时有限以及个人能力的单薄,也不能面面俱到,同时也不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

四、烹饪原料知识课WebQuest教学设计的过程

1.采用的形式

受到学校教学条件与网络环境的限制,尚无法在烹饪原料知识课上实行全面的“联机型”WebQuest的教学方式,而采用的“单机型”教学方式,即课上布置任务,课后进行调查,课上汇报调查结果。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将每次调查的周期限定在2周,让学生在这2周内进行网络调查以及调查报告的制作,并在课堂上进行总结。

2.教学的过程

整个教学过程一共分为以下几个环节:

(1)课题选定,布置任务

在这个环节,主要要告诉学生到底要做些什么?网络资源浩瀚如烟,学生在初次接触WebQuest学习时,经常面点广阔的网络资源无所适从。因此我以教学任务单的形式,下达学习任务。

当然,当熟悉了这种学习方式以后,可以给学生更多的自由空间,让学生们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原料进行调查研究,以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2)给出资源,分组完成调查任务

获取大量的网络资源,网址的搜集是至关重要的。“资源”其实就是一个网址清单,这里提供的网址一般不能太少,最多十几个,最少也要五六个。而资源不一定全部来自于网络,一些离线资源,如杂志、书刊、实地考察、实验研究等,甚至我们现行的教材,也是WebQuest的重要成分。教师首先要对这些网站进行浏览,然后精选出和任务有密切关系的网址,即能帮助学习者完成任务的网站网址。

(3)适当的技术指导,引导学生完成调查

这一环节在学生初次接触WebQuest时,显得格外重要,在通过实践和调研,我发现尽管现在中职学生上网的比例很高,但真正能将网络资源利用到学习上的很少,甚至有学生不会使用搜索引擎,因此必要的技术指导就显得格外重要。

(4)课堂汇报与评价

这是WebQuest的一个重头戏,检查学生的调查成果,了解教学成效,主要在这个环节体现,为了简化过程,规范程序,我统一要求学生以PPT汇报和调查笔记的形式呈现各自的调查成果。评价时从学生个人的笔记结合小组汇报的成绩进行评分,为了能让学生能够重视小组合作,制作好汇报课件,我将评分标准核定为小组报告占60%,个人笔记占40%。

(5)总结与归纳

用简短的语言总结学生学到了什么知识,总结学习内容和经验,鼓励学生对整个学习过程进行反思,为学习结果的拓展推广提供一个机会。

五、WebQuest在烹饪原料知识课实践的困难与困惑

技术上的缺失,尚无法做出一个完整的WebQuest教学的模板,这是我目前的最大的困难,也是我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评价阶段缺乏学生的自评,完整的评价应当以教师评价、学生自评、互评相结合,我也曾经采取过类似的评价方式,但从实践情况上看,并不理想,主要问题有2个,一是学生自评时不够客观严肃,很多学生直接给自己打满分;二是互评时,有的学生出于面子原因,也不能比较真实客观的给予他人进行评价。

六、结束语

虽然WebQuest教学法已经越来越受到广大师生的欢迎,但其在烹饪专业教学的运用还属于摸索阶段,为了能将这一先进有效地教学方法,能充分的运用到中职烹饪专业教学中,还需要我不断的去研究、探索。

参考文献:

[1]韩晓红,闫英琪,郭丽.基于WebQuest的探究式教学法在中小学教学中的应用.中国教育信息化,2009,(4).

[2]曾清红.浅析WebQuest教学模式.中小学电教,2008,(7).

教师个人总结及自评范文第8篇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多元智力理论;电子技术基础;综合素质

“一流学生读重点,二流学生读普高,三流学生读中专”,现在流行的说法,体现出了今天在校中专生的学习能力素质较差,使中职教师的教学面临极大挑战。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发展心理学家、教育学家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力理论”,为我们中职教师展现了一个研究学生、提高教学效果的新视角。电子专业是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专业,实践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往往需要理论来分析指导和解决,理论又通过实践体验得以深化、巩固。结合课改新理念及学生现状,教师以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为指导,更新教学观念,创新设置专业课程,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对于《电子技术基础》这门电子类非常关键的专业基础课,本教师提出了项目教学法这一教学理念并应用于实践教学中。项目教学法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在中职教育中,项目是指生产或提供一件具体的并且有实际价值的产品或以服务为目的课题及其教学组织、方法。下面就谈谈项目教学法在《电子技术基础》的具体实施应用。

一、整合课程模块,设计教学项目

下表是教师整合《电子技术基础》专业基础课程模块,设计出对应的教学项目:

项目教学法的前提是“项目”,“项目设计”是一种针对实际应用的设计性学习活动,要求学生在综合应用所学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进行解决问题的实际操作能力,项目的确定要以教学内容为依据,以现实对象为材料,既要包含基本的教学知识点,又要有一定的实用性,使学生完成项目后,该项目产品可以在学生生活中得到使用,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使学生具有良好的学习情绪。学生由“要我学”转变到“我要学”。

二、情境化导入项目,准备理论知识

《电子技术基础》课理论性较强,学习难度大,如果采用传统的“去情境化”教学授课,学生的状态是“要我学”,他们常常很快就会产生厌学情绪,变成“我不学”。为此,教师利用情境化导入项目,使学生在完成项目前就能亲身体验项目产品的成果,提前感受到学习收获的喜悦,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以“电子圣诞树”为例,电路见图1所示。

教师将自己早已做好电子圣诞树实物,通电后,展示在学生面前,学生看到绚丽闪烁的灯光竟然由一个小小的电路板控制发出,不由摩拳擦掌跃跃欲试想自己亲自制作出来,乘着这一良机,教师在电子圣诞树的五彩闪烁的灯光下,可对该项目所需的理论知识和技能知识加以讲解。该项目的理论知识主要有:触发器的工作原理,十进制计数器的工作原理,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三极管的开关特性,555定时器的工作原理。技能知识主要有:电子元器件的测试,集成电路的测试,电路图的识读,电路板的制作、安装、调试和故障的排除,万用表、示波器等仪器的使用。

三、以小组为单位,协作完成项目

对选定的项目进行必要的理论讲解后,以2-4人为一小组,分组完成同一个项目,在教师的指导下,每个小组首先进行学生相互讨论,讨论的内容有:

(一)小组成员分工

以桂林电子中等专业学校电子技术应用专业0706班的一个小组为例,小组成员分工如下表所示:

(二)制定项目方案

(三)制定项目计划

讨论后,提出小组的疑难问题,通过与教师的讨论,分析方案的可行性,修正方案,作出决定。学生最后按方案和计划实施项目。实施开始,小组成员分头工作,通过上网查找资料,下图书馆查找资料,去市场购买所需的元件及上网购买在本地买不到的元件等等,这个过程中如果碰到自己解决不了问题,可先与本小组成员讨论协商,通过大家的努力还没有办法解决的,可向教师寻求帮助,在教师的指导下,师生共同解决问题。比如电子圣诞树的教学项目中,集成电路块CC4017是一个16脚的芯片,买回来后,学生第一次到接触集成电路块,通过测试它的脚,如何判断它的好坏,对他们来讲具有一定的难度,这就需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引导他们。这样,在整个完成项目的过程中,既有教师的主导,也更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既有小组成员个人的独立学习和操作,又有与其他成员的团队合作,为以后的工作打下了职业基础。

四、科学评价,注重综合素质

项目实施的每个阶段,教师都对每个小组成员的分工完成情况进行打分,对打分结果进行科学分析,确定教学质量目标的达成度,从而采取各种措施进行教学调控。最后,学生的最终学习成绩由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和德育素质三者相加。其中,教师评价以小组项目完成的程度及小组成员对本小组贡献的情况为主要依据。例如,电子圣诞树做好后,教师检查电路板的板面是否整洁,元件是否平整,发光二极管是否亮,闪烁间隔时间是否符合要求,如果以上都达标,学生的项目产品还有创新和独特的地方,还可以适当额外加分,激励学生;如果只有部分达到项目的要求,但项目产品整体基本合格,又有创新和独特之处,也可适当加分。总之,教师的评价是灵活而全面的。学生自评:学生以教师对项目的要求为准,比较自身完成项目情况,作出客观评定,学生自评又可分为学生个人自评、小组成员间互评和小组之间的互评,教师可根据项目的规模大小,灵活选取学生自评中某几项的加权综合分。德育素质包括学生在完成项目过程表现的主观能动性、与其他学生协调、合作的能力及克服困难努力进取的精神。结合以上三者,进行科学评估,注重培养学生的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注重技能知识的培养,注重学生的德育教育,全面发展成综合素质高的社会所需求的中职技能型专业人才。

五、总结

项目教学法是在加德纳多元智力理论的指导下,学生通过看、听、说、做、与人合作的多种行为智能,整合适合专业技能培养的智能优势,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学生在项目实践中可以较容易理解和掌握课程要求的理论和技能,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想和方法,训练了他们在工作中与他人协调、合作的团队精神,为以后的走上工作岗位打下了较扎实的职业技能基础,学生得到了较全面的发展,综合素质明显提高。

参考文献

[1]陈振源.电子技术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