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h7n9预防措施

h7n9预防措施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h7n9预防措施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h7n9预防措施范文第1篇

关键词: 在校大学生 h7n9 认知 态度 调查分析

新型H7N9病毒与人类流感病毒的抗原性有明显不同,人类对其缺乏免疫力,易感。学校具有人群聚集程度高、接触密切、年龄集中等特殊性,是各种传染病,尤其是流感流行的高发区。为了解在校大学生对H7N9流感防治知识的认知情况,我们对赣南医学院在校大学生开展了H7N9流感防治知识问卷调查,为高校流感防治策略的完善提供参考。

1.对象与方法

1.1调查对象。本次问卷调查随机抽取赣南医学院在校学生850名。

1.2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取问卷法收集资料,运用自行设计的H7N9流感的认知、态度和行为调查表,进行不记名问卷调查。调查问卷当场发放、填写、收回。公式:知晓率(%)=知识知晓人数/调查人数×100%。

1.3调查内容。①对H7N9流感相关知识的了解及关注程度: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临床症状,有效药物,获取相关知识途径等。②对学校采取的措施的态度。③个人心理及行为的改变等。

1.4统计学处理。对有效问卷进行编号,调查结果经编码后输入计算机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

2.1一般情况

本次调查发放问卷850份,收回807份,回收率为94.9%,剔除无效问卷(无效问卷:A空白、B答题率小于50%的问卷),其中有效问卷792份,有效问答率为98.1%。

2.2总体情况

2.2.1大学生对H7N9流感的认知

由表1可以看出,95%以上的大学生能积极关注H7N9流感的发展,对其临床表现知晓率最高,了解其传播途径和传染期的特点,对有效药物的知识了解较差,特别非医学女生不到20%。总体上医学生比非医学生更加注重预防。

2.2.2对H7N9流感的态度

表2显示,除了非医学男生外,75%以上的大学生都选择了理智对待H7N9流感,认为应该了解更多有关知识,提高防范意识,加强防护措施。但仍有部分学生表现出了害怕恐慌、不知所措等情绪。发现周围有可疑病人时,80%以上的学生都选择报告学校有关部门或劝其治疗,但仍有一部分人选择“不报告、躲避”病人的方法。

2.2.3对防治H7N9流感的相关行为

由表2可以看出,在校大学生的卫生行为均有明显改变。但医学生与非医学生的遵守良好行为方面比例存在一定差异,特别是勤洗手、减少去公共场所次数和居室开窗通风方面,医学生都低于非医学生。

2.2.4大学生主动了解H7N9流感相关卫生知识的原因

50%以上的学生认为自己主动了解流感相关知识的原因是担心自己被感染,尽早做好预防,特别是医学男生(66.3%)和非医学女生(65.5%)。另有30%~40%的大学生是为了关心自身周围亲人、朋友的健康,做好宣传工作,8.1%的医学生认为这是一个医学生的责任。

3.讨论

3.1重视流感知识宣讲教育

调查显示,在校大学生虽然具备了一定的流感防治知识,对其知晓率和临床表现都有非常好的认识,但仍有大部分学生对其有效药物和传染期特点尚不清楚。文献表明,当人们对传染病的病因、症状、传播途径等相关知识认知较高时,有利于传染病的有效遏制[2]。提示今后高校应开展以健康教育为中心的多种形式的、有针对性的卫生宣传,这是预防H7N9流感感染的有效手段。

调查中发现,电视、广播等大众媒体仍是学生获得相关消息的主要途径,但同时显示出40%以上的学生期望通过手机短信等新兴媒体获得疫情相关消息。可能是因为学生很少接触大众传播媒体,而手机运用广泛,可随身携带,信息传播和接收的渠道多,同时,这些信息多来自亲朋好友,可信度高,传播效果好。学生能通过短信及时了解相关信息,这是其他媒体不能匹敌的[3]。同时提示在宣传相关知识时,学校应扩大宣传途径,充分利用手机信息、网络、宣传手册等进行宣传。

3.2完善跟进心理辅导

调查还显示,大部分学生对H7N9流感的流行表现出了一定的担心心理,有相当部分的学生希望学校提供更多的相关知识,组织有益的活动。值得注意的是有1∕3的学生建议开展心理咨询,说明学生的精神比较紧张,需要一个交流和心理疏通的渠道。提示高校在以后的预防工作中应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干预[4],利用学校现有的心理教师资源,充分发挥学校心理咨询的作用,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用科学的方法指导学生,缓解其内心矛盾,排解其心中忧郁,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把握自己,以便有效进行心理预防和干预。

调查发现,80%以上的大学生发现可疑病人时的反应是立即报告管理部门或劝其治疗,但也有部分同学抱着“不报告,躲着他”的态度,虽然比例不高,但这与医学生的身份不相称。且仅有8.1%的医学生主动了解H7N9流感相关知识是出于一个医学生的责任。医学生是未来的医务工作者,在未来,他们将从事预防、卫生、医疗等各项工作,直接为人民群众的健康事业服务,加强对他们责任心的培养,不仅是每个医学生自身品德修养的提高,更直接关系每个社会成员的健康,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所以医学生不仅应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与技能,还应在思想、道德、文化、心理等方面有较高素质。

3.3养成良好的日常生活行为习惯

对相关行为分析显示:非医学生对勤洗手、减少去公共场所次数和居室开窗通风做得比医学生好,医学生的卫生习惯有待加强,自我控制能力有待提高,对H7N9流感的危机意识弱于非医学生,这也可能与他们自认为有一定的医学知识有关。H7N9流感是可防、可控、可治的,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自身免疫力,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是远离H7N9流感的最佳途径。提示学校要加强对学生个人卫生的宣讲教育,着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行为习惯。

参考文献:

[1]张宏伟,曹广文.2009年新型甲型H1Nl流感流行特征及防控措施[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09,30(6):610-613.

[2]林磊,童贻刚,祝庆余.甲型HlNl流感病毒及疫情分析[J].军事医学科学院院刊,2009,33(3):201-204.

[3]新华社.全球甲型HlNl流感疫情及防控动态[EB/OL].(2009-10-11)[2009-10-12].http:∥.].

h7n9预防措施范文第2篇

随着人感染h7n9型禽流感病毒疫情的进展,网友们对该病高度关注,提出了很多实际的、细节的问题,希望能够得到专家的解答。在此,我们选取了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11个问题,请北京地坛医院的蔡晧东主任医师为您解答。

1.为什么这次h7n2型禽流感病毒的流行比以往人感染h5n1型禽流感病毒难控制?

一种传染病的控制,首先是要消灭传染源。例如:2003年的sars和2009年的h1n1流感,传染源是人,隔离和治疗了病人,就能起到消灭传染源的作用。禽流感病毒的传染源是禽类动物。以往流行的h5n1型禽流感病毒,由于对禽类动物是高致病性的,在人感染之前,会造成大量禽类动物生病、死亡,人们很容易发现传染源,并将其控制。但是,本次在我国流行的h7n9型禽流感病毒不造成禽类动物生病、死亡,本文由收集整理却会导致人类感染,我们不知道哪些禽类动物已经被感染,相当于“敌人在暗处”,因此,完全消灭传染源有一定的难度。

2.为什么大人杀鸡不得禽流感,小孩未杀鸡却得了禽流感?

2012年4月13日,北京确认了1例h7n9禽流感感染女童。女童的父亲是宰杀活禽的商贩。他对记者说:“我一直不相信孩子是在家里染上的。我摸过鸡、杀过鸡,还炖了鸡、吃了鸡,什么事都没有。可孩子从来没碰到鸡,也没摸过,只是在门口跑来跑去的,最多就是站在鸡的旁边瞧一瞧。” 所以有网友问:为什么大人杀鸡不得禽流感,小孩未杀鸡却得了禽流感呢?

其原因有可能与下面两条因素有关:一是儿童的抵抗力较低,接触h7n9禽流感病毒后较容易被感染。本次禽流感流行中,感染者多是老年人,说明h7n9禽流感病毒侵入人体与个人的免疫力有关,老年人和儿童的免疫力较差,很可能更容易被病毒感染。二是儿童的个子较矮,离地面较近。地面上鸡的排泄物粉尘随空气流动漂在空间,可能离地面越近的地方,病毒浓度越高,越容易侵入儿童的呼吸道,所以,儿童不要到集贸市场上玩耍,尤其要远离禽类动物。

3.h7n9禽流感病毒会有隐性感染或病毒携带者吗?

4月15日,北京朝阳区疾控中心从一名4岁男童的咽拭子标本中检测到了h7n9禽流感病毒核酸阳性。这位男童有可疑的禽类动物接触史,其父母从事禽鱼贩卖工作,其街对面邻居购买过北京首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确诊病例家庭所贩卖的鸡。一些网友提出问题: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后是不是都会得病?会不会有隐性感染者或病毒携带者?隐性感染者或病毒携带者有没有传染性?

人体被一种病原体感染后可能导致以下三种主要感染类型:①隐性感染、②显性感染、③病原体携带。

隐性感染是指病原体感染后由于机体的免疫力较强,没有出现临床症状,并产生了有效的抗体,清除了病原体。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后可能会有隐性感染者,不一定都会发病。

显性感染是指人感染病原体后出现了临床症状。目前我国所报告的病例都属于显性感染。显性感染所致的疾病有轻有重。一般来说,重症的病例表现比较典型,容易被发现;而轻型或不典型的病例容易被漏诊或误诊。

病原体携带是指病原体感染人体后没有导致临床症状,但在感染部位或血清中能够检测到病原体的存在。医务人员从这名4岁男童的咽部分泌物中检测到h7n9禽流感病毒的核酸阳性,因此该男童应该属于h7n9禽流感病毒携带者。如果这种病原体可以导致人与人间的传播,病原体携带者也是重要的传染源,可以造成疾病的传播。但目前尚未发现h7n9禽流感病毒有人传人的证据,因此h7n9禽流感病毒携带者一般不会造成h7n9禽流感病毒的传播。从男童本身的健康以及警惕这种病毒造成人间传播两方面考虑,对这例男童进行暂时隔离是非常正确的。

病原体携带者分为一过性病原携带者和慢性病原携带者。乙型肝炎、丙型肝炎和艾滋病都属于慢性病原体携带者,而流感、流脑等大多数急性传染病病原体携带状况都是一过性的,不发病的感染者最终产生抗体,把病原体从体内或感染部位清除。因此,本例携带病毒的男童,如果隔离几天后仍未发病或再次检测咽部病毒核酸消失,即可解除隔离。

4.在禽流感病毒感染的预防措施中为什么总是强调洗手?

一种病原体感染人,需要有进入人体的“门户”。流感病毒可以与呼吸道黏膜的上皮细胞表面受体结合,通过黏膜进入体内。因此,流感病毒进入人体的“门户”是:口、鼻、眼部位的黏膜。人们常常用手揉眼睛、挖鼻孔,或用手拿东西吃,这样就很容易把病毒带进“门户”,导致人感染。因此,注意手的卫生,勤洗手,是预防流感和禽流感病毒感染的一项重要措施。

5.为什么活禽市场传播禽流感的危险性大,在超市买宰杀好的鸡就安全吗?

禽流感病毒主要在禽类动物中流行,活禽市场禽类动物比较集中,一旦有禽流感病毒流行,很容易造成大量禽类动物被感染,环境中被这些禽类动物的排泄物污染的情况也较严重;再加上宰杀活禽时,禽类动物的挣扎和飞翔,空气

中禽流感病毒的浓度较大,容易造成人类感染。而超市的禽类在宰杀前大多通过检疫,一般是没有被禽流感病毒感染的健康禽,而且经过宰杀后的清洗、冷冻处理后,污染状况也可大大减轻,超市的环境也不会有很多的禽流感病毒污染,因此,在超市买宰杀好的鸡就安全多了。

6.为什么小区阳台养鸽子可能传播禽流感病毒?

鸽子在外界自由飞翔,有可能与野生禽类接触,感染禽流感病毒。阳台上养鸽子空间较小,空气不流通,鸽舍内鸽子的密度较大,鸽粪和排泄物污染阳台,较容易传播病毒。鸽子在阳台上展翅、跳跃或飞翔时,可把鸽舍内的排泄物随风播散在空气中,更有利于禽流感病毒的传播。因此,小区阳台上养鸽子极不卫生,容本文由收集整理易导致禽流感病毒的传播。

7.在禽流感流行期间,鸡肉、鸭肉还能吃吗?

鸡肉、鸭肉如果带有禽流感病毒,当然也算传染源。但是,禽流感病毒很怕高温,只要加热到70℃以上,病毒很快就被杀死了。因此,鸡肉、鸭肉煮熟了再吃,就等于消灭了传染源,不会再被感染了。但是,我们在加工食品时,要注意生熟厨具分开使用,不要把煮熟了的肉放在切生肉的案板上再次加工,造成二次污染。

8.禽流感流行期间,用不用像预防sars和h1n1流感一样人人都戴口罩呢?

从目前人感染h7n9型禽流感病毒的病例来看,接触者都没有被感染,说明这种病毒还没有获得在人间导致人与人传播的能力,也没有发现携带病毒的人,所以,除非是直接接触病人的医护人员和病人家属,一般的人与人接触不必戴口罩。但是,与禽类动物接触的人,如养鸡场的工人打扫鸡舍时应戴口罩,宰杀鸡鸭的工作人员应戴口罩。因为他们的工作环境容易被禽流感病毒污染,空气中可能带有较高密度含有病毒的气溶胶,可能经呼吸道感染。

9.哪些人容易被h7n9型禽流感病毒感染?

本次h7n9型禽流感病毒是首次闯入人间的,因此,我们所有人对这种病毒都没有免疫力,都属于易感人群,容易被感染。但是,从截止至2013年4月12日我国报告病例的43例人感染h7n9型禽流感病毒病例来看,感染者的平均年龄为60岁,60%以上是60岁以上的老年人。这很可能是因为老年人的抵抗力较低,且与这一人群在家中多负责买菜、做饭,出入农贸市场、接触禽类动物的机会较多有关。因此,老年人和与禽类动物接触的人应更加注意禽流感的预防。

10.中药能不能预防禽流感?

有些中药在体外试验中确有一定的抗病毒作用,也有一定的治疗流感、退热、改善流感病人呼吸道症状的作用。但中药绝对没有像达菲(奥司他韦)一样的特异性抗病毒作用,不可能像流感疫苗一样有特异性的预防作用,打一针预防一年。我

们总不能天天喝中药吧!如果h7n9型禽流感病毒从此在人间“住”下了,我们不可能喝一辈子中药啊!所以说,中药只是起到一个调理的作用。但人体的内环境并非都一样,所有人都喝一种中药,不仅起不到防病作用,还可能导致不良反应。因此,用中药预防禽流感是不现实也不可能的。

h7n9预防措施范文第3篇

幼儿园传染病防控工作方案目前,我国已进入H7N9流感高发季节,我省已有病例发生,防控形势较为严峻。而且春季还易发生水痘、腮腺炎、麻疹等传染病。为有效预防春季传染病在中小学(幼儿园)流行,保障广大师生身体健康,根据《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切实做好H7N9禽流感防控工作的紧急通知》(孝感政办电[20xx]3号)等文件精神,特就进一步做好春季学校(幼儿园)传染病防控工作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学校(幼儿园)是流行病的高危区域,各校(幼儿园)要把春季传染病预防与控制工作作为学校安全工作的重点来抓放在与教学工作同等重要的位置,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周密安排部署,层层落实责任,做到思想认识到位,组织领导到位,工作措施到位,确保不发生大的流行传染病疫情。

二、组织领导

(略)

三、工作措施

(一)高度重视春季传染病防控工作。

春季乍暖还寒,较容易感染流感、水痘、腮腺炎、麻疹等呼吸道传染病。各中小学校(幼儿园)要高度重视春季传染病防控工作,依据本校(幼儿园)工作实际,制定流行病防控工作方案、组建工作专班、细化工作任务、明确工作责任,要以对师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高度负责的态度,切实增强传染病防控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二)进一步健全传染病防控体系。

各学校(幼儿园)要进一步健全包括宣传教育、卫生消毒、晨检与因病缺勤跟踪追查、隔离治疗、疫情报送的传染病疫情防控体系,严格落实校园内家禽家畜禁养制度。明确校长(园长)为学校传染病防控第一责任人,以及相关人员防控工作职责。要加强与卫生部门的沟通和联系,及时了解和掌握学校(幼儿园)传染病疫情信息,做到传染病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学校传染病疫情监控实行属地管理,各中小学(幼儿园)传染病疫情报送至朋兴学区和区疾控中心。平时实行随时发生随时报告制度,特殊情况视疫情严重性实行周报告或日报告制度。

(三)开展防控知识宣传教育。

中小学校(幼儿园)要在开学近期就H7N9流感等春季传染病对全体师生上一堂健康教育课,出一期卫生宣传栏,印制一份宣传单,同时通过升旗仪式、班会、家长会、告家长公开信、黑板报、校园广播等形式开展宣传教育,提高师生传染病防控意识与防控能力。

(四)搞好卫生与消毒。

中小学校(幼儿园)要在开学前后开展一次校园卫生大扫除,清除卫生死角,及时清扫校园内飞鸟粪便。定期(每月不少于1次,疫情流行期间加大消毒频率)对教室、图书室、学生寝室、食堂等公共场所要进行消毒,并保持空气流通。学生食堂要严格执行餐具卫生消毒制度、食品留样制度、物品采购索证制度以及食品加工流程(在H7N9流感高发近期人,学校(幼儿园)食堂严禁购买加工家禽及蛋类食品)。

(五)开展阳光体育运动。

各学校要认真落实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利用早操、大课间、体育课和课外活动时间,组织学生参加跑步、跳绳、球类等多种形式的户外体育锻炼,增强身体免疫力。

(六)实行责任追究。

各学校(幼儿园)要切实履行好学校传染病防控的职责,对失职渎职,迟报、漏报、瞒报信息,造成学校(幼儿园)发生传染病暴发流行,造成严重社会影响的,将依法依规严肃追究相关部门、相关人员的责任。

传染病的预防小知识春季是疾病特别是传染性疾病的多发季节,常见的传染性疾病包括:流行性感冒、麻疹、水痘、腮腺炎、风疹、猩红热等。这些传染病大多都是呼吸道传染病,可通过空气、短距离飞沫或接触呼吸道分泌物等途径传播。在人员比较密集、相对比较集中的地方,一旦出现更是比较容易传播,会对孩子的健康带来较大的影响,下面介绍一些预防春季传染病的小知识。

一、怎样预防传染病?

传染病能够在人群中流行,必须同时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这三个基本环节,切断三个基本环节中的任何一个环节,传染病的流行即可终止。

控制传染源 不少传染病在开始发病以前就已经具有了传染性,当发病初期表现出传染病症状的时候,传染性最强。因此,对传染病人要尽可能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治疗、早隔离,防止传染病蔓延。患传染病的动物也是传染源,也要及时地处理。这是预防传染病的一项重要措施。

切断传播途径 切断传播途径的方法,主要是讲究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消灭传播疾病的媒介生物,进行一些必要的消毒工作,等等,可以使病原体丧失感染健康人的机会。

保护易感者 在传染病流行期间应该注意保护易感者,不要让易感者与传染源接触,并且进行预防接种,提高易感人群的抵抗力。对易感者本人来说,应该积极参加体育运动,锻炼身体,增强抗病能力。搞好环境和个人的卫生,消灭苍蝇、蚊子、老鼠、臭虫等传播疾病或病的动物,对于控制传染病的流行能起很大作用。

二、预防传染病具体措施

不同的传染病有不同的治疗方法,但基本的预防措施是相通的,我们只要注意以下几点,就能有效地减少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1.合理膳食,增加营养,要多饮水,摄入足够的维生素,宜多食些富含优质蛋白、糖类及微量元素的食物,如瘦肉、禽蛋、大枣、蜂蜜和新鲜蔬菜、水果等;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多到郊外、户外呼吸新鲜空气,每天散步、慢跑、做操、打拳等,使身体气血畅通,筋骨舒展,增强体质;

2.不到人口密集、人员混杂、空气污染的场所去;

3.勤洗手,并用流动水彻底清洗干净,包括不用污浊的毛巾擦手;

4.每天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尤其宿舍、电脑室、教室等;

5.合理安排好作息,做到生活有规律,注意不要过度疲劳,防止感冒,以免抵抗力下降;

6.注意个人卫生,不随便吐痰,打喷嚏;

7.发热或有其它不适及时就医,到医院就诊最好戴口罩,避免交叉感染,并第一时间告知教师,居家观察三天;

8.避免接触传染病人,尽量不到传染病流行疫区;

9.传染病人用过的物品及房间适当消毒,如日光下晾晒衣被,房内门把手、桌面、地面用含氯消毒剂喷洒、擦拭;

h7n9预防措施范文第4篇

在这个冬季,弥漫中国许多地区的雾霾天气让平日里无人问津的口罩热销,那么,这些口罩能防护PM2.5、阻隔微尘颗粒吗?由于我们使用的口罩并无统一的鉴定标准,只能凭价格区别好坏。价格相差数千倍的口罩有何悬殊?无统一的鉴定标准导致很多口罩质量良莠不齐,除了留下一阵喧嚣,很难界定防护PM2.5口罩的真假。

谈及防护性口罩,每年流感暴发都会引发恐慌,如2003年非典、2009年的猪流感(H1N1)及几乎每年都出现的禽流感。病毒不受地理或国境限制,传播迅速。各国政府都认识到其中的危险性,并积极采取预防措施。有效方式之一就是广泛使用医用口罩,但国际上没有统一的口罩标准。目前,各国均称本国的口罩性能标准管理严格,但彼此各不相同,自然会造成贸易壁垒。例如,欧洲各国采用欧盟标准(EN),而北美和其他国家则采用美国国家职业安全与卫生研究院(NIOSH)和疾病防治中心(CDC)制定的标准。去年底,中国《抗菌防霾日用口罩》和《抗菌防霾日用无纺口罩》两个标准已获质监部门的批准备案,将有望升级为行业标准或国家标准。

从本质上看,各国运用相似方法(如细菌过滤法)来检验产品的同类属性。但相似毕竟不是相同,口罩出口厂家必须同时满足各国标准才能进入国际市场。若有全球性口罩生产标准,中国企业就能依据它满足国内外市场的需求。

美国政府最近表示要消除与欧洲的贸易壁垒,成本降低10%。它要达成目标,也需要各国通力合作,制定一套适合全球的口罩标准,这可谓任重道远。

为顺应世界的需要,美国莫纳德诺克公司旗下的子公司,莫纳德诺克无纺有限公司(MNW)也呼吁全球实行通用的口罩标准。MNW成立于1999年,旨在满足快速发展的空气、液体过滤市场、医用口罩和医疗保健市场的需要。他们设想出一套解决方案,称其适用于任何市场,不受标准、检验方法影响。该公司经技术处理,将无纺棉进行最终转化,其中一层进一步表面活化,以便通过更严格的血液渗透测试。他们用这种方法制成了一系列有缝无纺品,然后宣称,已能生产一种适合全球范围内使用的口罩棉制品,全球的口罩企业若以此法生产口罩或呼吸器在全球销售,那么将有助于各国控制流感等传染病的传播。其实,这只是一种用聚丙烯原料掺入卷棉制作的半成品,掺有合成树脂,经专门验证,严格遵循了美国口罩标准,能有效过滤诸多病毒。

h7n9预防措施范文第5篇

关键词:转变观念;享受乐趣;提供思路;积极评价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812-2485(2013)05-050-02

新课程的中心环节是探究,探究发端于问题。能否有效地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关系到科学课程改革的成败。要真正塑造创造型人才,教师在教学中必须鼓励学生勤于观察,敢于质疑,勇于提问。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起点,所以中学生物教学应当将学生的“提问”能力的培养放在首位,在此谈谈本人的点滴尝试。

1转变观念,明确意义

思想观念是行为的先导。教育观念对教学起着指导和统率的作用,一切先进的教学改革都是从新的教育观念生发出来的。因而,教师转变观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1 要树立“提问”不仅是教师的事,更是学生自己的事。学生不仅可以问教师、问课本、还可以问专家、问教授,让学生能够提出有探究价值的问题,本身就是新课程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就学习过程来说,产生问题才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这对于达成学习目标也是十分重要的。

1.2 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也就是不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人类的每次发明和创造,都是以“提出问题”为起点的,从不例外。牛顿发现万有引力是从“苹果为什么会落地”这一问题开始的。弗莱明发现青霉素是从“为什么霉菌菌落周围不长细菌”开始的。不能发现问题就谈不上创新,可见这对于培养人的创新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学生如果具有了这种能力,也说明他已经具备一定的科学素养。

1.3 教师要改变传统教育片面重视继承性、接受性的做法,废除注入式教学,采取问题式、探究式教学。课堂教学中,激励学生广开思路,探索求异,对习以为常的现象敢于持怀疑、分析、批判的态度而不是一昧盲从,同时不过于牵制学生的思路或用自己的思路取代学生的探索过程。使学生完全摆脱了 “被老师牵着鼻子走”的思维习惯。充分发挥民主,共同探讨,师生关系融洽,为学生大胆提问提供外界条件。

2 享受乐趣,养成习惯

在学习生物的过程中,如能不断地发现问题这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为了让自己的学生享受到这种乐趣,并使之成为学习的一种习惯,我采取了如下做法:

2.1 采用提问“记录册”

准备一本提问记录册,由科代表记录提问者姓名、提问日期、问题内容、回答者姓名等。记录的内容、质量将作为学生平时成绩的组成部分,期末总评的重要参考标志,以对那些善于提问题和积极探索答案的学生给予鼓励,从而建立起激励机制。每周由科代表统计一次本班学生提问的次数,回答问题情况并向全班公布,同时对表现突出的学生给予口头表扬,从而形成良好的问答氛围。

2.2 展示自我的“智力大比拼”

每节课前,我都要抽出5-10分钟让学生一起智力大比拼。先由一名“相信自己行”的同学上讲台,让其他同学随意向他提上节课所学内容的三个问题,如果他三个问题回答过关了,他就拥有向全班同学提三个问题的权利,谁被难住了,就必须向全班同学表演一个1-2分的节目,所表演的节目必须让同学表决通过,从而达到“我能行”。通过这样的活动,使学生置于问题的情景中,既要敢问、乐问,又要会问、善问,努力进行旨在强化“问题”意识的教学探索;同时保证每个学生都有提问的机会,及时保护学生提问的积极性,激发学生乐于提问的兴趣。

2.3 大胆让学生尝试

期中考试前,我把考试的要求和盘托出,请学生自己动手,每两人合出一份模拟试卷。目的是要告诉学生“出题”(提问题)并非教师的专利,人人能干,而且人人都有可能干好。学生干得非常投入,不少题目颇有创见。学生通过自己出卷,再互相答卷和问卷,既复习了知识,同时也看到了自己的能力,增强了学习的动力,也加强了对集体学习研究活动的参与意识。

3 积极引导,提供思路

“好问”和“勤问”,仅是“提问”的初级阶段,这是学生提出的问题多为“什么是___?”或“___是什么?”在此基础上,教师因势利导,启发学生掌握“提问”的思路和方向,提出思考性的问题,以达“善问”。

3.1 到生活和生产中找“问题”

生活中的生物无时不有,无处不在。只要稍作留意,问题便滚滚而来,有些可能立时有解,有些可能一时无解,但记下来,日后也许会来个“柳暗花明”。如“针对学校环境中的问题,提出改善环境状况的建议”,“你家里每天产生的垃圾可分为哪几类?其中可以回收利用的有哪些?怎样妥善处理家庭垃圾?回忆一下自己外出活动时怎样处理垃圾的,它们是否回污染环境?”等。

3.2 到实验中找问题

做实验,并不是为了验证什么,而是为了让学生“发现”什么。因此在教学中,均采用探索性实验,并在每一次实验之前和之后都要学生想一想:(1)所用实验材料和方法是惟一的吗?能否换一换?(2)实验操作是否最方便?能改进吗?(3)观察是否清楚?有好点子吗?(4)实验过程中出现了哪些困难或问题,能解决吗?所以每一次实验之后,我都会收到一堆的“点子”。当然有些是幼稚的甚至是错误的。但是,“发现”了,比没有“发现”要好,“想”过了——即使是“错”了,也比“不想”更好,何况其中不乏高见。

3.3 利用生物新“热点”知识产生问题情景

如在学习“预防传染病”一节时,我让学生调查禽流感h7n9的发病情况、症状、病原体、传染媒介、治疗方法、预防措施、现在有没有疫苗等,并进行讨论交流。

4 教后反思,提升自己

h7n9预防措施范文第6篇

关键词:口语交际;资源;发掘

人类社会进入信息时代,口语交际成为人们相互交往中的最基本的方式和手段。《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教师应在具体的口语交际情境中,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顺应时代的要求,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语文教材设置了一项全新的内容――口语交际。然而,当前口语交际教材的编写和口语交际教学的现状并不令人满意。不少教师仅依赖教材提供的既定内容进行口语交际训练,收效有限。加上语文教学存在时间上的局限性、内容上的重复性、形式上的单一性、空间上的不可操作性,使教材既定内容的口语交际教学远不能满足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需要。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就是充分发掘口语交际的资源。

一、挖掘教材资源

教材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每册教材都安排了一定的口语交际话题,教材安排的口语交际话题都比较贴近学生生活,但由于学生的家庭背景不同,生活环境不同,知识结构不一样,这个话题可能只会激起班中部分学生的表达欲望。在教学中,话题选择不仅会影响学生口语交际训练的兴趣,更直接影响口语交际训练的质量。课程标准指出:口语交际必须努力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话题。只有学生感兴趣,进而愿说、有话可说,才有可能说好。为保证话题与学生生活贴近,调动学生口语交际的兴趣,语文教师“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抓住课堂教学这一主阵地,深入挖掘教材内涵,对教材安排的话题该调整的调整,该改编的改编,该补充的补充。找出适合学生生活实际的内容作为口语交际的话题,通过灵活创设各种口语交际情境,让学生在语言实践中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树立表达的自信心,在丰富多彩的语言实践中全面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1.用课文插图架设

教材中有许多插图,这些插图直观形象,内涵丰富,容易激发学生观察、想象和说话的兴趣。在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课文插图,进行口语交际训练。例如,《灯光》一文,郝副营长在战斗前夕,倚着交通沟的胸墙坐着,借着火柴微弱的亮光看一本破书的插图,默默地沉思着。教师可引导学生在仔细观察课文插图的基础上,根据文中人物的特点,展开合理的想象,说说此时的郝副营长会想些什么呢?他对未来会有哪些憧憬?通过交流,引导学生体会郝副营长的无私与崇高。

2.用课文结尾激活

有的课文结尾耐人寻味、意犹未尽。利用课文结尾来唤起学生头脑中储备的有关表象,让学生的再造想象向创造想象转化,并进行说话训练,能较好地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表达兴趣。解读完文本后,教师要引导学生根据自身的生活积累、艺术修养,选择不同的角度,通过想象、联想去续写文本结尾所留下的空白。例如,《穷人》一文的结尾,渔夫最终下定决心要抱回寡妇西蒙的两个孩子后,催促妻子桑娜快去时,“桑娜拉开了帐子”。教师顺势引导学生补充好这一课文结尾,说说假如自己就是就是文中的渔夫和桑娜,此时此刻,你们会说些什么呢?有了前文的学习,学生们表达欲望非常强烈。补充完夫妻的对话,还可以让学生继续想象,说说渔夫和桑娜收养了西蒙的两个孩子后,又会遇到哪些生活上的困难呢?他们是如何克服生活上的种种困难的?这样,就使课文的情节得以延伸,穷人那勤劳善良的品质也得以再次体现。可见,口语交际既是思考的外在表现形式,又是促进思考的动力。又如,《凡卡》一文以凡卡的梦结尾,这个结尾似喜实悲,暗示了凡卡愿望的破灭,给人留下深刻的思考,激起人们对凡卡的深切同情和对黑暗社会的愤怒。为深化这一主题,老师可引导学生说说凡卡回到乡下爷爷身边的梦可以实现吗?为什么?假设凡卡回到了乡下,他就可以过上幸福快乐的日子吗?通过交流讨论,学生对黑暗的沙俄统治下劳动人民的悲惨生活有了更深的认识。

在文本结尾处,用说话的方式进行艺术再创造,学生既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动性,探索其丰富的意义,又受到思想哲理的感化和美的陶冶;既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又训练了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发展了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培养了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审美能力,可谓是一举多得。

3.用课文内容创设

各年级的教材内容都十分丰富,教师可根据课文不同类型和不同特点,利用课文的具体内容,进行口语交际训练,如演讲、采访、主持、导游、解释、咨询、建议、编故事、表演、推销、辩论……根据情境有目的性、选择性地激发学生交际欲望,丰富学生交际生活,提高口语交际实效。

例如,从学过的《只有一个地球》入手,引出保护环境的话题,以激发学生讨论的兴趣。可先让学生自由说说自己了解到的环保面临的问题,存在的情况,或是自己知道的环境污染的事件,商讨我们能为保护环境做些什么。再引导学生说说生活环境周围的状况,自己的哪些生活习惯对环境造成影响,想想每个人能为保护环境做哪些事。通过讨论与交流,学生增强了环境保护的意识,自觉养成良好的环境保护的习惯。做到课内延伸到课外,并服务于课外,做到“学用结合,学以致用。”

二、巧抓生成资源

课堂教学中,在解读文本、师生对话、生生对话时,由于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认知水平、思维发展等因素的不同,经常会有非预设性因素出现,这是训练学生口语交际的良机。教师如果善于运用这些课堂教学的生成,把握口语交际训练的契机,使学生在具体的师生、生生的双向互动生成中训练口语交际能力,就能把它转化为口语交际教学资源,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例如,教学《少年闰土》一文,讲到闰土对“我”说了“雪天捕鸟”的方法时,有一个同学突然插话说:“这方法真好!冬天我也试试,抓些鸟吃。”此话一出,班上同学哄堂大笑,有的同学开始窃窃私语,教学秩序被打乱。我没有因此批评这位同学,而是就此事引导同学讨论课文中写“雪天捕鸟”这件事的目的是什么?讨论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不可以捕鸟吃?我们应该为保护野生动物做些什么?这样把一次课堂意外生成转化为口语交际的良机,既训练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环保意识。

三、发现新闻资源

生活实际是口语交际的内容,口语交际是生活的工具。丰富多彩的生活给口语交际教学提供了源头活水。在课堂、校园、社会上经常会发生种种意外事件,学生往往对这些突如其来的事件充满好奇,教师要善于捕捉和利用现实生活中的精彩瞬间或新闻事件,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积累鲜活语言,创设学生所熟悉的生活情境,将课堂教学生活化,将课堂教学引向生活,是进行口语交际训练行之有效的办法和绝佳资源。如,H7N9禽流感期间,我班学生张建芳(化名)有了感冒症状,同座的男生就不许她与之同座,用各种办法赶她。我就引导学生对此事进行讨论。讨论中,学生各抒己见,有介绍禽流感的预防措施的,有说同学应如何相互关心的,有对同座男生进行批评的……这既使大家受到了教育,又进行了口语交际的练习。

另外,我们还可以利用晨会时间让学生说说自己听到的新闻事件、讲述自己生活的趣事、现场采访、讲故事等进行口语训练。其实口语交际来自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所以,教师要打破课内课外的界线,树立大语文观,把社会、生活作为口语交际的大背景和资源场,把口语交际的课堂延伸到学生五彩斑斓的生活中,关注自然、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只要我们留心观察身边的生活,细心捕捉生活中的说话点,抓住各种有利时机,及时组织学生扎扎实实地进行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就会得到快速提高。

四、整合学科资源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改革课堂教学,就是要加强语文与其他学科的整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做一做、画一画、唱一唱。如,品德课可根据相关篇目的内容,让学生复述故事梗概,引导学生发表观点来训练其口语交际能力。又如,综合实践课,每周有意识地布置一些非常任务,像调查小区居民,走进超市购物,到菜场买菜,去邮局寄信、汇款,去银行存款、取款等等,学生在完成这些非常任务中深入生活,接触社会,学会和各种人进行交际,这些体验活动给学生提供了口语交际的丰富空间及展示交际才华的多彩舞台。

五、衔接习作资源

口语交际是语言的口头表达,习作是语言的书面表达,两者有着共同的思维方式,能互相促进,互相融合。因此,现在的教材均把口语交际与习作教学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对语言进行加工、创造,再把体会、感受写下来。

在日常作文教学中,有的教师不注意引导学生通过“说”这一语文实践活动来积累写作素材;有的教师重“写”轻“说”造成学生写作时无米可炊,妨碍了学生语文素质的提高。叶圣陶先生曾说:“话怎么说,文章就怎么写。”这句话精辟地点出先说后写是习作教学的基本方法,要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做好口语交际与习作教学的有效衔接是非常必要的。我们通过口语交际与习作的有效衔接,让学生能从口头语言表达自然过渡到书面表达,减小习作的难度,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作为一名教师,不仅要在课堂内把口语交际和习作教学有效衔接起来,还应将口语交际和习作教学的衔接延伸到课外的生活,挖掘生活中蕴藏着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语文教学资源进行写作训练。“每天一话题、天天小练笔”使学生每天有倾吐的机会和展示自己的舞台。

当然我们也得注意,虽说口语交际是学生习作的“材料源”,但我们的口语交际课不能上成说话课或说话听话课,也不能把口语交际课上成口头作文课。口头作文是单向的,是直接为习作服务的,是作为习作指导的环节出现的,不需要考虑交际效果;口语交际则是多向的,是为交际的目的服务的,只有让学生真正进入角色交际起来,才能真正达到口语交际的目的。

总之,教师不仅要在课堂教学中发掘口语交际的资源,生活实践同样也是对口语交际教学的巩固和延伸,只有充分发掘口语交际的话题,拓宽口语交际的渠道,多给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让学生敢于当众发言,能够有条理地表达,才能使学生学会倾听、表达、交流,学会与人合作、沟通,逐步形成“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

参考文献:

[1]赵刚.新理念下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福建教育,2005(8).

[2]方永敏.中小学语文教学必须重视口语交际教学.语文学刊:内蒙古师范大学成人教育学院,20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