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高考防疫关键措施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为做好开学复课工作,我校提前谋划,统筹安排,采取多种措施,保证全体师生顺利返校。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一是“两案九制”全面备战。为确保平安顺畅开学,确保师生健康安全,开学前,我校已制定和细化了返校工作方案、应急处置预案、传染病报告和疫情报告制度、师生晨午晚检和健康巡检制度、学生缺课登记追踪制度、复课查验证明制度、消毒制度、卫生清洁制度、传染病隔离制度、出入人员管理制度、“日报告、零报告”报制度等“两案九制”,配足了疫情防控各类物资,做足了各项复学准备工作。
二是入校住宿全程指导。5月19日,我校通过微信、电话等方式,向全体学生下发了开学流程及上课、就餐、住宿等注意事项,引导学生有序入校。每个环节、每个关键地点都安排了教师进行指导,每个步骤都安排了教师志愿者进行帮助。
三是严格落实错时入校。学校结合实际,实行分批错时开学。2019级、2018级、2017级学生分别于8:00——9:00、9:00——10:00、10:00——11:00错时入校。
四是严格管控入校关。学生严格按照间隔1米、消毒测温登记、查看健康码、上交承诺书等环节有序入校。学校门口设置了临时隔离点,对于体温异常的学生进行二次测温,二次测温异常的启动应急处置程序。
五是严格管理校园秩序。学校在教学楼、宿舍、校园关键地点,均安排了教师维持秩序。确保学生到校后,不聚集、不扎推,有序入宿、有序入班。
六是积极组织志愿服务。我校提前组织了教师和学生志愿者,组成志愿服务小组,为学生运送行礼。禁止家长、车辆进入学校,避免扎推、拥挤。
七是上好开学第一课。5月21日下午,各任课教师认真上好开学第一课。各任课教师以援鄂医务人员典型事迹为例,围绕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防疫知识教育、心理调适疏导等方面展开,进一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学生爱国主义热情。5月21日晚,各班组织学生通过广电机顶盒第二课堂收看“开学第一课”和“防疫知识讲座”,提供学生自我防护水平。
一、教育和考试的分离
在应试教育的道路上竞走,学生以考为本,学校以考为荣,政府以考定奖,主要指向就是考试成绩,尤其是中考、高考等选拔性考试的成绩。在统计上是高分段、优秀率,一模二模三模国家考试配套成龙,压得各个方面透不过气来。教考分离是改变这种状况的有效方法。
1.选拔性考试和学校的常规考试、水平考试分离
高考、中考是学校面临的最主要的压力,是社会评论的重要指标。但严格地说来,学校的主要功能是完成自身学段的教育教学任务,培养合格的毕业生,选拔应是高一级学校的事情。因此,我们完全可以把选拔考试交给社会去做。学生完成学业以后,升学考试报名工作可以回到户籍所在社区。由社区统一接受报名以后在就近学校或统一安排指定学校参加考试,考试结果和原就读学校不再发生直接关系;另一种办法,也可以由就读学校组织报名,再按学生来源分类汇总,然后由考试部门统一安排考试。当然,在考后统计中,严禁按考生就读学校进行成绩统计,淡化学校以考为荣或因考生耻的压力。在这个过程中教育主管部门和考试部门的指导思想显得特别重要。
2.教育部门和考试部门分离
考试部门不应成为教育部门的附庸,严禁为教育部门提供升学考试的排名等相关数据。它在升学考试中的工作是为上一级学校录取新生提供等级鉴定,而不是为教育部门提供学校评价的依据,在水平考试中的工作才是为教育部门和督导部门提供素质教育的达成数据。两者应该严格分开,并有可行的操作制度。教育部门不应当以考试成绩为津津乐道的资本,或者作为赶羊的鞭子。
3.加强学校水平性考试的严肃性
学校的主要任务是完成自身负责学段的各项教育教学目标。对这种目标达成情况的检测,主要就是靠各级各科的结业考试。这种水平性考试的严肃性,从整体上来看,体现在它的覆盖面和普遍性上。根据国家对人才素质的需求,凡规定开设的课程和应该达到的能力水平方面,必须一丝不苟,全力保证。从具体的每一科的考试来看,必须保证它的真实性。学科的结业和学段的毕业,都是国家考试。在发证方面,可以尝试一次性通过考试达到毕业标准和补考以后达到毕业标准的证书有所区别或有所标识。当然,这种补考的性质也是国家考试。作为基础教育,它也是学生的一种成长记录。
4.学校评价标准的重心转移
当前,学校的中考、高考成绩成为教育主管部门评价学校办学水平和质量事实上的主要指标。但作为学校尤其是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从自身工作任务来说,究竟是培养合格毕业生还是向重点中学输送尖子生?当然,学校拔尖的学生多,也可以说学校的教育任务完成得好,但把它作为评价学校的尺度或作为校长任免奖惩的标准,无疑是对应试教育的政策推动。对学校评价标准的转移是考改和课改推进的重要因素,是社会评价的重要内容和主要导向。学生的整体达成情况,应该作为学校业绩记录的主要内容。
二、督导机构和教育机构的分离
从目前的实际设置来看,督导部门和教育部门都是两块牌子一套班子,从督导的功能来看,既要督政,又要督教。这相当于防疫站开饭店、文化局开网吧。而两者一旦分离,对教育评价的改进,对课改、考改的推动将十分有利。
转贴于 1.提高督导部门的地位,加大工作力度
督导部门既要督政,又要督教,从职责角度看,它不适合再和教育行政部门合署办公。
(1)督导室和教育行政部门分设办公,这样可以给它相对的独立性。比较少受教育执行部门和学校的影响,有利于其客观性和公正性。
(2)督导部门应该进入人大系列。督教督政,没有一定的地位和权威是做不好工作的。尤其当前基础教育的现实是大面积的地方政府投入办学,对教育地位的保证必须列入政府实绩考核内容,对政府首长的考核、奖惩、任免也应听取督导部门的意见。政府对学校的评价和校长的任免,必须由督导部门提出主导意见。由督政落实到促政、改政。古代的学官有学政、教喻、督学等许多名称,但它们无一例外地都在省、府衙门处于同级地位,除了行使相当于当今分管教育的政府首长职能以外,教育督导的功能也主要由其行使。相比之下,从当今基础教育尤其是义务教育的性质和现状来看,督导部门的设置无论是专业性还是职权都显得很不够。
2.加强督导部门的功能,在考改中发挥引领作用
社会评价和政府评价是学校升学竞争的外在压力,督导部门应该主动充当社会评价和政府评价的代表,正确引导学校教育朝培养健康的、全面发展的下一代的方向发展。
(1)评价体系的制定。体现课改精神,反映民族需求的教育评价体系的制定,是督导部门的职责。课程的开设、课程标准的执行、学校的执行情况、学生成长的达成水平,都应该有法规性体系的界定。这种体系,不仅仅是让学校了解,更应得到政府的支持和社会的认同。
(2)评价的过程应得到充分重视。学校工作的实践过程就是教育评价的全过程,不仅是课程的开齐开足,而应该将教育活动的全过程纳入评价的视野,促使学校实实在在抓素质,学生认认真真练能力。
(3)充分行使教育评价和考核的职能。作为与考改相配套,或者说作为考改的一种保证措施,督导部门的一项重要功能就是在对学校工作的考核评价。在对校长的任免、奖惩中应该享有主导地位和作用;相应地,在对教师的评价考核中,也将重心转移至课改要求的达成度上来,提出考核评价的指导性意见。
三、投入和管理的分离
当前的社会评价取向,左右着政府对学校的评价标准,成为应试教育的重要推动力。但面广量大的基础教育的投入是来源于基层人民政府,要保证考改-课改的顺利实施,在投入和管理之间,必须保持一定的距离。
1.投入责任须进一步明确
基础教育尤其是义务教育,是政府的义不容辞的责任,这种责任的履行应在督导部门督政考核体系中运行,用制度来规避应试教育思潮对学校管理和育人行为的干扰。
2.管理职能逐级负责
学校常规工作由校长负责,按主管部门的要求布置实施,一级对一级负责。督导部门的工作评价和改进建议将成为学校管理的重要参照。校长的管理、奖惩、考核和任免权由县级政府和督导部门行使。
四、充分发挥学生成长记录的作用
学生综合素质的评定,作为学生升学考试制度改革的配套措施显得非常必要。考改的同时,学生的成长记录和综合素质评定,无疑会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从当前情况来看,进行这种探究的已经不少,对它的作用和做法,我们有一些初步的设想。
1.配合考改,给它以应有的地位
在当前的考试制度体系中,我们为什么要进行学生成长记录?如果它本身就是考改的一部分,它与考试成绩的比例关系或者在高一级学校录取中的作用应如何定位?在原有的品德评价、操行等第的基础上,它的内容有哪些实质性的拓展?笔者认为,至少在考改体系中,必须给它一定的权威,即记录中和结果的评定中不达到一定等级,有关学校不能录取,即一票否决。
2.记录要具体客观,为素质评定提供个性材料
首先是它的即时性。既称为记录,就应该即时即事。学生做什么、做到了什么,是学生发展成长的台阶和亮点,只有及时记录才有意义。其次是它的具体性。记录的客观性首先依赖于它的具体性。不写或少写修饰性、结论性的用语,突出事实,尤其应着眼个性,注重特长,为改革以后的考试招生制度提供客观依据。再次是它的操作性。记录必须具体客观,但不能琐碎繁杂,在涉及学生综合素质评定的各个方面,哪些内容应该个别记录,哪些是一般统计,都应摸索出一套具体做法,免得教师无以适从,也可避免记录过程中的不公平性或者无效劳动。
3.探究素质评定过程的合理形式和制度
学生的成长记录袋为素质的评定提供基础材料,在考改以后它和考试处于同样重要的地位,所以必须有一定的制度来保证它的质量和权威。首先是能界定工作范围。为了它的客观性,凡升学书面考试科目以外的各学科,德育活动、日常表现、学习态度等均应纳入记录范围。其次是保证它的过程性。学生在校的每一学段都应有连续记载,反映学生前进的轨迹。再次是保证它的作用。学习成绩和学生综合素质有一定的正相关性,但不会完全一致。综合评定必须具有一票否决的功能。第四是制度的可行性。划定一定的评价等级比例,好象太机械;全部放开,又会流于形式;内容覆盖太广,又显得繁琐。参与的家长等社会各界人员过多,也会有流弊产生。所以对哪些行为可能影响学生、哪些表现是足以影响或表明学生的成长和提高,要有比较具体的规定,便于操作。
关键词:农村城镇化;畜牧兽医;影响;人才培养;改革
高职畜牧兽医专业的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在这种严峻的形势下,高职畜牧兽医专业如何走出困境,实现飞跃和发展,当前针对高职畜牧兽医专业的一系列改革措施势在必行。
一、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校企合作,由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行业专家组成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深入企业调研,确定重点工作岗位及典型工作任务,构建新型人才培养方案,即公共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拓展课程、素质拓展课程。将专业课程按项目设计,每个学期一个项目,每个项目有4-5门课程组成。
⒋统的一块黑板、一张讲桌、一支粉笔的老师上面讲学生下面听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成为“学训交替”、“教、学、做”一体化、师生互动的模式。增加“项目式教学”,教师提出项目,学生自己设计项目方案,自己组成团队实施项目,最终教师对每个项目小组进行评估打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校内实施“以岗位实际生产任务为主线”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以就业为导向、以知识为牵引、以技能为核心,把工学结合作为重要切入点,精心设计人才培养方案,通过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带动专业建设与发展,引导课程设置,改变教学方法。根据区域经济特点,利用学校的优势资源,设计出既能适应农村城镇化进程、又能促进高职畜牧兽医专业发展的人才培养方案。
二、重构课程体系
紧跟行业动态,以社会需求为依据,办学定位准确,明确人才培养规格,按照生产岗位技能要求,与行业企业合作共同制定专业课程体系和开发教学资源。
通过课程设计突出“校企合作”、“ 工学结合”的特点,体现教学与生产相结合、学习与工作相结合。
通过对工作岗位的调研、精选出每个专业岗位群的能力要求,合理构建专业课程体系,重视学生职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结合,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养成。
以养殖场和动物医院等企业需求为背景,根据畜牧兽医职业岗位群的要求,将《动物解剖学》、《动物微生物学》、《动物药理学》、《动物营养与饲料学》等课程作为行业必备能力的基础课程;结合8337战略,构建《畜禽养殖与项目实训》、《畜禽疾病诊疗与项目实训》、《动物防疫与检疫技术与项目实训》等课程为专业岗位职业能力核心课程,并将《现代畜牧新技术》、《兽医实用新技术》等课程作为岗位能力拓展课程;将《大学语文》、《基础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体育与健康》、《思想政治》等课程列为基本素质训练课程;《创新创业》、《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列为素质拓展课程。构建以知识为牵引、以素质为主线、以专业为核心的课程教育体系。
三、重视毕业设计与顶岗实习
为了使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的各种理论知识和技能,解决生产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开设毕业设计课,学生自己选取项目、制定方案,通过毕业设计,进一步提升学生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了使学生深入的了解专业,较早的适应工作岗位,提前接触工作任务,严格按照学院顶岗实习管理办法在后两个学期将学生派往管理严格的企事业单位及大型牧场及高规格动物医院进行顶岗实习。学生在企业顶岗实习期间,既要执行学校的教学标准,又要遵守企业的生产制度,每个学生落实具体岗位,配备校内指导教师和企业指导教师,实行“双导师”制,保证学生在正确的理论指导下完成岗位实际任务。
(四)进行师资队伍改造
为适应农村城镇化进程,对师资队伍进行改造,改变专业教师的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培训教师掌握最新的专业技能,尤其对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优先进行全面培训,使其充分掌握行业动态,了解企业需求,紧跟学生的思想变化,打造成专兼结合、理论和实践都过硬的双师型教师。
通过“校企结合,培养专职,聘请兼职,加强交流”的方式,让专业教师进企业、企业技术人员进学校,建设一支具有现代教育观念和技能,能够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学团队。
培养方式主要有:每年派出专业教师参加国家级、省部级骨干教师培训项目;外派教师进入生产企业一线实践锻炼;学校自己开办“校中厂”与“厂中校”,为教师创造实践动手的机会,要求专业教师“双师”素质达到90%以上;通过“传帮带”活动,使新任教师尽快熟悉教学环境与课程。
聘请行业企业技术能手,作为畜牧兽医专业长期兼职教师,这样可以带来最新的行业动态,保证专业教师始终接触行业最新的知识与技能。
(五)增强社会服务能力
围绕新农村建设发展,联合行业、企业开展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为新农村建设、企业发展解决技术问题。
加强与区内外职业院校的交流与合作,推动区域内畜牧兽医专业发展。加强国际间合作,与澳大利亚、蒙古国等国家互派教师与学生,增强国际竞争力。
依托专业师资、实验实训设备及“校中厂”“厂中校”,面向企业技术人员、农牧区养殖人员,大力开展畜禽养殖新技术、畜牧经营管理、农牧业互联网应用等知识和技术培训。
思想先导 攻坚克难
从××ⅰ线施工揭示地质看,不良地质主要集中在出口段,由此引起的施工难、进度慢、安全压力大、资金成本压力大、炮损严重干扰大,导致了员工思想波动大以及施工队伍极其不稳定。开工伊始,大部分员工,特别是协作员工看到工程简介时心里就产生了阴影,甚至个别班子成员都有畏难和急躁情绪,后来在施工中遇到的诸多困难也使部分员工动摇了信念,富书记掌握情况后,首先从抓班子思想统一和坚定全员信念入手,积极利用中心组学习、座谈会、个别谈心等形式广泛开展班子成员思想交流沟通,加强政治理论学习,统一班子思想,强化班子网成员攻坚克难信念,提高班子思考和整体决策能力,发挥班子在困难关头稳定军心的表率作用。针对管理人员和操作员工的信心不足以及部分员工嫌环境苦收入低,富书记又采取定期召开员工大会、党团员大会、座谈会讲形势、讲任务、讲四局的辉煌历史,讲建好××的重大意义,耐心细致地做思想引导和疏通工作,关键时刻,他把思想政治工作做到进隧道、进班组、进农户、到桥头、到床头。同时和经理一起积极向公司争取政策,采取开展劳动网竞赛、组织大干、风险抵押等多项措施千方百计抢进度多完成任务,提高员工收入,激发员工的参战热情和工作积极性。05年4月,工程副部长武强,因地质网差开挖光爆控制难以及家里买房缺钱和妻子强烈要求他调回老家工作,整天心事重重,富书记得知后,主动找武部长谈心了解情况,多次给其爱人打电话,说四局的辉煌和大好形势以及武部长的良好表现,还牵头组织班子成员给武部长凑足了两万元的借款,最后武强取得了爱人的理解和支持;事后,他用扎实的工作报答富书记等班子成员的关爱,也带动了其他技术人员扎实了工作。
党建活动 攻坚克难
富书记坚持“围绕生产抓党建,抓好党建促生产”的工作思路,紧密围绕生产、管理当中的重点和难点任务,适时切入开展扎实有效的党建活动,他把党建工作开展成为全员看得见,摸得着,有效果的的生产助推器。几年来,富书记结合“高扬党旗 建功××”、“高扬党旗 追求永恒的卓越”主题活动,根据不同阶段,不同任务、不同困难适时策划组织开展了“我是党员,我带头”、“争当七个模范带头人”、“向先进性教育活动要成果”、“党员承诺宣誓”、“五比五带两争”以及“迎七一 保贯通 献厚礼”等党建活动,明确党员在关键岗位、关键环节、关键时刻、关键工序当中的责任分工和工作标准,把工作内容标准和成效进行具体量化考核,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在“急、难、险、重、新”任务面前的模范带头作用,激发全员的生产大干和攻坚克难热情。先后举办了技术党课一百零一次,举办各种党员为首的技术研讨、技术培训、技术攻关25次,攻克了帷幕注浆、管棚施工、70米高架锚索、光爆控制等技术难题。05年7月,开挖经遇了断层破碎带,钻眼卡钻难、明眼装药难、药量控制难,光爆一直很难控制,富书记得知后,组织党员项目总工匡建国为首,党员刘占文、张志磊、马东安、许成毅成立了qc攻关小组,经过数十次跟班作业和爆破后现场验证,精心分析研究,不断调整钻头类型和钻爆参数,采用隔眼装药、竹片间隔装药、导爆索等措施,最终把光爆控制在较理想状态,节约了上百万元的成本。几年来,签订党员“导师带徒”、“党员一带三”15对,有一对师徒获得集团公司首届明星师徒称号。党建活动掀起了党员学技术、练本领、勇奉献的热潮,涌现了一大批党员典型,如工地司令员刘占文、隧道专家匡建国、掌子面就是阵地的马东安、精打细算物资部长冯月季、技术攻关能手张志磊、机械克星刘荣、电老虎王学军……,从而掀起了全员争先进的热潮,先后有8名同志向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构建和谐 攻坚克难
富书记以“以人为本 构建和谐”管理理念,做到感情留人、事业留人、待遇留人。××工地地处山区,生活和工作环境苦条件差,刚上来时,很多员工都产生了畏难情绪,富书记和经理商量后决定从细微处入手关心员工生活,在资金紧张的情况下,先后投入一百多万元修建了舒适的办公、生活区,为每位员工购置了床铺、电热毯、工作服、餐具和洗漱用品,修建了60平米的食堂操作间和餐厅,建了锅炉房和洗澡堂,购置了洗衣机、冰柜、消毒柜、电风扇、取暖器、取暖煤炉等,为员工吃、喝、拉、撒 创造了舒适环境;配置了彩电、卫星接收器,以及乒乓球桌、台球桌、修建了羽毛球场地等硬件设施,定期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丰富员工业余生活;为了改善员工伙食,富书记定期召开伙委会研究改善伙食,安排专车到二十公里外镇上采购新鲜菜;建点伊始,经理部就邀请集团公司、公司防疫站来经理部指导工作,并成立了工地保健站,联系了巴东县民族医院作为定点医疗单位,使广大员工能以健康的体魄和充沛的精力投身施工生产。富书记不仅关心自己员工,同时也把协作班组员工当作亲密的合作伙伴,在思想上教育、生活上关心、工作中扶持,为了解决协作班组吃水难,经理部花了4万元从3公里外的大山涧里引来了清洁的山泉水;为了解决洗澡难,经理部修建了两处40平方米的洗澡堂;富书记要求工会和团总支定期开展团体文体活动积极吸纳农民工参加;逢年过节开展送温暖进班组活动;特别关注财务部门每月把工资一定要发到农民工手中,适时组织协作员工岗前培训、技术学习班;做到了协作员工与职工同学习、同劳动、同生活、同娱乐、同待遇。富书记是经理部对外协调关系的专家,通过思想政治工作积极向当地政府百姓延伸,采取交流沟通、捐助、为地方修路、修水沟、修水池、尽量减少施工扰民等多项措施,争取地方政府和百姓的理解支持,构建了和谐的内外环境,确保了施工生产顺利进行。
(一)提升农民幸福感是常州市推进城乡一体化所追求的最高价值目标。曾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人民理所当然的包括我国广大的农民群众。农民幸福指数的高低也是“三农问题”解决程度的试金石,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集中体现。尤其是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全会以后常州市高度重视并扎实推进了以提升农民幸福感为最高目标的城乡一体化建设与发展。
(二)从建设与发展的实践经验来看,提升农民幸福感也是推进常州城乡一体化必然路径。当前中国农民整体的幸福指数总体相对偏低。而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带来的经济、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等则成为影响农民幸福感的主要因素。因此,健全体制机制,提升中国农民幸福感成为推进常州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必由之路。
二、常州在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中提升农民幸福感成就喜人
(一)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长,城乡收入差距逐步缩小。常州地处长江三角洲中心地带,与苏州、无锡共创了“苏南模式”,城镇化率已达到65%。2014年,常州市扎实推进改革创新、农业现代化和强村富民三大工程,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据城乡住户一体化抽样调查资料显示,2014年全市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662元,同比增长9.2%,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0,608元,同比增长7.4%。其中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483元,同比增长8.8%,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3,590元,同比增长6.8%;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33元,同比增长10.8%,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3,529元,同比增长9.4%。
(二)城乡统筹就业不断推进,就业机会实现城乡均等。政府相关部门应当建立城乡就业政策普惠制度,将现行的城镇积极就业政策向农村扩展延伸,让政策惠及城乡每一名就业人员。鼓励用人单位吸纳农村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对招用农村就业困难人员的各类用人单位,给予相关政策优惠。实施统一面向城乡全体劳动者的公共职业培训计划,重点促进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提升。大规模开展就业技能培训、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和创业培训,切实提高职业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努力实现“培训一人、就业一人”和“就业一人、培训一人”的目标,为常州居民工资性收入增长提供有力支撑。
(三)社会保障水平稳步提高,实现城乡基本生活保障一体化发展。社会保障关系到每个公民的切身利益。常州织就的社保大网已经做到全覆盖,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大病医保。2015年常州市将坚持全覆盖、保基本、可持续的方针,来不断调整社会保障体系。常州对于治疗癌症的特种用药,将进一步扩大报销范围。今年常州市进行区划调整后,市区整合城乡居民医保管理体制、市区社会保障一体化工作进一步提速,2018年将实现主城区社会保障一体化目标。常州社保体系将实现更高水平全覆盖,让常州市民更加贴切地感受到归属感。
(四)政府公共服务能力提升,城乡居民共享发展成果。近年来,常州市教育质量稳步提升,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中职学生对口单招本科达线率连续15年名列全省第一,高考本二以上录取率达70%;卫生事业加快发展,各辖市区均创成省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城市居民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门诊就诊比例达50%,农村居民县域内就诊率达85%;文化事业繁荣发展,中国大运河(常州段)成为世界文化遗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申报迎检工作扎实推进,“文化100”、“社区天天乐”等活动去年超7,000场次,观众超300万人次;体育事业蓬勃开展,常州市在第18届省运会中获得的金牌、奖牌和总分均位居全省前列“,10分钟体育健身圈”建设高水平推进;加快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社区管理“减负增效”,全市城乡和谐社区达标率分别达98.7%和98.2%;建设生态绿城、实施交通便民等十件为民办实事项目全面完成。
三、常州市推动城乡一体化中提升农民幸福感面临的挑战
到2014年,常州市农林牧渔业完成现价总产值256.8亿元,比上年增长7%。主要农产品生产保持稳定,连续12年保持全省第一。2014年,还是常州市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连续保持两位数增长的第11个年头。但是,当前常州市农民幸福感的提升仍然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主要也还是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中遇到的困难。
(一)农村基础设施不够完善。良好的基础设施是一个地方经济发展和幸福生活的首要条件。但目前许多农村的基础设施还比较落后,道路交通、供水供电、农田水利等条件还比较差。水利设施抗灾能力弱,抗旱、排涝设施老化。虽然各级政府近年来加大了对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的投入,但从整体环境条件看,农业“靠天吃饭”的局面未能得到根本转变。
(二)农村经济结构不太合理。近年来,农民仍以经营第一产业为主,农村二三产业发展较慢,传统经营方式多、规模小且缺乏拳头产品和市场竞争力,经济效益低下,农民增收难度大。从农村整体经济结构看,农业产业比较单一。以粮食作物为主,许多农民不愿向具有价格竞争优势的高效农产品转型,难以提高农业的综合效益。外向型农业发展不尽如人意,常州市多数农产品出口企业生产经营规模小、档次水平低、抗御市场风险能力差、生产经营方式落后、产品科技含量低、附加值小。
(三)农业生产成本持续增高。2014年以来,农业生产成本继续上升。种植业方面,虽然玉米、小麦等农产品价格上涨,但化肥价格综合上涨10%以上,种子上涨15%左右,这些农资价格的上涨,增加了种植业成本,抵消了农民收益;畜牧业方面,2014年上半年,畜产品价格长期处于低迷状态,虽然三季度触底回升,但国际上以豆粕、玉米为原料的饲料价格持续上涨,导致农民生产投入增大,养殖比较效益相应降低,农民生产积极性必然受到影响。
(四)农民的文化素质普遍较低。据统计,常州市农村从业人员2,709.7万人,占农村常住劳动力资源总量的48.5%。其中,文盲占3.1%,小学学历占15.4%,初中学历占45.2%,高中学历占13.4%,大专及以上学历仅占2.8%,有一技之长的科技型农民和能从事农业专业化生产的人更少。农业劳动者素质普遍低下影响农民创造幸福的能力。
四、常州推动城乡一体化中提升农民幸福感的建议
(一)加快创新,统筹城乡发展。从常州经济中心和经济总量看,城市是大头,从人口分布和地域空间看,农村是大头,统筹考虑这两个大头,是解决城乡发展问题的一个重大创新,把城市和乡村紧密联系起来,综合研究,通盘考虑,做到联系农村研究城市,联系城市研究农村。持续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继续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中低产田改造步伐,加大对农田培肥的补贴,提高耕地质量;积极发展、建设旱涝保收,稳产高产农田,提高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建设完善科学有效的抗灾减灾预警机制,加强农情、灾情监测,最大限度减少灾害损失,实现农业长期稳定发展。
(二)加大引导和扶持,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要在土地、税收、防疫、资金等方面给予帮扶支持;在资金方面,建立有效的融资渠道,政府以贷款贴息、提供担保等方式为农业生产提供资金支持,解决贷款难问题;要合理规划种养殖用地,鼓励引导建设标准化、规模化、生产基地,解决用地难问题;重点抓好检疫、监管、产品检测以及信息服务体系建设。结合实际情况,积极稳妥地推进农村改革,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要不断探索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的有效实现形式,落实集体所有权、稳定农户承包权、放活土地经营权,加快构建以农户家庭经营为基础、合作与联合为纽带、社会化服务为支撑的立体式复合型现代农业经营体系。
(三)加快构建新型社会化服务体系,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与壮大。在扩大农业生产经营规模的同时,常州还必须十分重视社会化服务。因为社会化服务既是农业规模经营的社会条件,同时也是提高农业规模经济的要求。通过社会化服务,实现专业化,从而可以适度补充规模的不足。常州现在也仍然存在着一些新经营组织主体及销售渠道不畅通等困难,需要有专门销售服务的社会化组织。在家庭农场农机具的购买方面,小农具自购,大型农具可以社会化服务,以降低服务成本。要按照“覆盖全程、综合配套、机制灵活、保障有力、运转高效”的总体要求,通过强化公益性农业服务体系和放活经营性农业服务体系建设等多渠道来更好地为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服务。同时,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是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业经济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发展现代农业、规模农业、生态农业、订单农业,发展特色农产品深加工企业,提高农业生产效益,着重推进无公害蔬菜等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鼓励企业打造知名品牌,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强抵御市场风险能力。
关键词:三峡库区;职教集团;中职高职衔接
作者简介:杨和平(1959-),男,重庆云阳人,重庆三峡职业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教育教学管理;胡军(1971-),女,重庆万州人,重庆三峡职业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汉语言文学教学与教育管理;曾理(1974-),男,四川开江人,重庆三峡职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法学。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7518(2012)17-0021-03
教育部2011年出台的《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文件中明确提出了引导和鼓励中等和高等职业学校创新集团化职业教育发展模式,积极发挥职业教育集团的平台作用,实现不同区域、不同层次职业教育协调发展。因此,成立职业教育集团成为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必经之路。
一、三峡库区构建中高职衔接的职教集团的诉求与可能
三峡库区是全国18个连片贫困地区之一,农业生产条件差,工业基础薄弱,移民文化程度偏低,受教育人群在总人口中比例较低,其中受到职业类教育的比例就更低。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三峡库区的关注越来越多,三峡库区职业教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通过努力,2009年三峡库区职业学校就为社会输送了近4万名中高级技能型人才,为库区的建设做出了贡献。
库区的职业教育虽然为库区的建设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但也存在着很多的弊端和不足:
(一)办学各自为政
在库区的各区县,不仅有自己的职教中心,同时还并存着很多中小型的职业学校。导致的直接后果是办学规模小、办学水平不高。在加上库区大部分区县都是国家的贫困地区,当地经济发展本身就滞后,很容易导致经费投入不足、基础设施不完善;同时各职业中学所属的行政区划分不同,地区之间长期存在的条块分割,地方保护主义现象日益突出,师资薄弱、生源紧。学校之间竞争的不是教学质量大战而是招生大战。学校的主要精力上半年放在招生上,下半年放在就业上,而学校的核心工作教学却被忽视了。
(二)专业设置重复
为了扩大学校的招生面,紧跟市场,不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盲目设置专业。根据调查,库区占百分之九十的学校都开设了电子技术、计算机管理、文秘等很多专业,连比较生僻的专业,如畜牧兽医、园林等专业、中医等都是设而不“专”。不仅专业不“专”,专业教师也“不专业”,专业设置变化快,学校的编制又限制了教师的引进,只能把现有的教师经过培训之后上岗,培训“多面手”、“万金油”,这样导致的结果是,各个学校专业设置多、杂、没有特色,教学水平上不去,不仅严重浪费资源(包括师资、教学实训场所等),同时也给各校每年的招生带来极大地压力。
(三)课程设置不规范
中高职在课程设置时,没有经过统筹协调、各自为政。高职的学生是高中毕业参加高考而来的,中职的学生主要是有初中毕业生构成的。但在同一种专业里面,他们开设的很多课程是相同的。如云阳职教中心开设的畜牧兽医专业,它开设了宠物饲养与疾病防治、家禽解剖学、动物防疫与检疫技术等等,这和重庆三峡职业学院畜牧兽医专业别无二致。其它的公共类专业的重复率就更高。学生对教学的接受效果玩去不同。这就是中高职职业院校对人才培养目标把握不准确,只是以市场需要为指挥棒的结果,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
综合库区职教的特点,我们只有克服办学盲目性,不片面追求本校的入学率,让集约化、联合式成为库区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树立“大职教”理念,打破行业界限,打破区域限制,将零散的资源整合起来,发挥规模效应、集聚效应,实现中职和高职在整合中创新创优,在整合中焕发生机,开创库区职业教育新局面。
二、三峡库区构建职业教育集团的思路与尝试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以及《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等文件明确提出了高职教育要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共同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因此构建职教集团的基本思路是以三峡库区的高职院校为龙头,以专业为纽带,以行业为主要服务面向,联合库区同类专业的中职学校和相关行业、企业,组建以支撑库区产业的区域性职教集团,满足三峡库区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需要。
2011年9月,经重庆三峡职业学院组织和倡议发起,来自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重庆信息技术职业学院、重庆三峡水利电力学校、云阳县职教中心等库区的15所中高职院校共同签署了《三峡库区职教集团战略合作协议》,本着“平等互利、资源共享、共同发展”的原则,构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多赢共进”的三峡库区职业教育的新格局,在专业建设、师资交流、学生培养、招生就业、科研实训、继续教育等方面开展深入合作,积极探索开展三峡库区中、高职衔接“三方联动”模式的教学改革与实践探索。具体措施为:
(一)组建机构、加强领导
成立了三峡库区职教集团领导小组。职教集团由政府牵头,制定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协调相关部门、整合区域内职教资源、统筹职业学校专业布局,统筹职业学校招生与就业,提高区域内职业教育管理水平,协调解决职教集团发展的困难和问题。
(二)建立制度、有序推进
成立了三峡库区职教集团理事会,制定了集团章程和规章制度。职教集团下设秘书处及教学、科技、人才、就业等专门工作协调委员会。秘书处负责日常工作;教学工作协调委员会负责专业设置与建设、开展教学改革、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与共享;科技工作协调委员会负责科学研究项目研发、并提供社会服务;人才工作协调委员会负责师资队伍和管理队伍的建设工作组。就业工作协调委员会负责就业信息采集、共享,学生就业安置协调、跟踪管理及相应服务工作。
(三)明确分工、加强协作
根据职教集团的专业分工和结构互补的特点,明确成员单位的责权利关系,实现了成员单位在培养目标、教学管理、质量监测、招生工作、交流合作方面的“五统一”,在专业设置、人才培养、师资共享、实习实训、学生就业推荐方面的“五统筹”。
(四)校企联姻、产教合作
根据库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需求,将学校、企业等主体和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有机结合,实行动态管理,实现区域内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功能整合。例如,职教集团和国家级开发区---万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通过协议形式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双方商定由万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为成员学校与园区企业合作搭建畅通的沟通渠道,学校为万州经开区的园区企业在技术研发、员工培训、职业资格鉴定、人才定向培养等方面提供服务。
三、三峡库区职业教育集团化下中高职衔接的改革与实践
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关键在于如何实现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之间的有效衔接,需要从标准化、系统化的角度出发,全面考虑中、高职教育的特色及目前存在的问题,实现中、高等职业教育之间的有机衔接。
(一)培养目标的有效衔接
实现中、高职教育的衔接,首先需要明确各自的人才培养目标,并按照培养目标的要求,实现人才培养层次的衔接,从而避免因目标设置错位而造成衔接的脱节。
教育部2011(9)号文件明确规定了两者在人才培养目标上的差别:中等职业教育是高中阶段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重点培养技能型人才,发挥基础性作用;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重点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发挥引领作用。这种差异就要求中高职院校明确各自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中高职的衔接的目标应该是中职定位于培养“工”级人才,高职教育定位于培养“士”级人才。就培养规格而论,中职教育要面向生产建设与服务第一线培养实用型、技能型、操作型的熟练劳动者,而高职要面向生产建设与服务第一线培养应用型、管理型和高级技能型的技术人才。就知识和能力结构而论,高职毕业生较中职毕业生而言,在知识面上应当更宽,在理论上应当更深,在智能上应当更强调创造性和独立性。
(二)专业设置的有效衔接
以往一些中职学校为了扩大学校的招生和追求短期的经济效益,专业设置带有很大的随意性。另外从中职学校专业目录与高职学院专业目录的关联性来看,二者的衔接并不紧密,缺少整体性统筹,从而造成了中、高职专业衔接的错位。
而专业设置作为中高职衔接的基础环节,更应严格把握。既要考虑学生与社会的实际需求,又要统筹安排,使其具备导向性与相对稳定性并可根据实际适当调整。由于历史原因,高职专业数量比中职要少,因此职教集团在实现中高职专业衔接时主要采取了以下模式:一是“相近对接”,如中职的财务会计专业与高职的会计电算化专业实行衔接;二是“拓展对接”,如很多中职学校的计算机应用专业与高职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衔接;三是“宽口径对接”,如中职的农业经济管理专业与高职的经济管理专业的衔接等。同时分段完成职业技能培训,中职阶段进行初级培训,获得初级职业资格证书,高职阶段进行中级、高级培训,获得中高级职业资格证书。
(三)招生考试制度的有效衔接
目前三峡库区的高职生源主要来源于普通高中毕业生和中职毕业生(三校生)。而后者的比重很小,实现招生考试制度的衔接是实现中高职衔接的突破口。
一是扩大单独招生比例和数量。这既能体现职业教育在培养目标、专业等方面的衔接,又能拓宽中职毕业生继续深造的途径。目前职教集团中有好几所学校是教育部重庆市单独招生试点院校。因此在统筹专业设置、规范课程体系及课程标准的基础上,通过单独招生考试制度,以“知识+技能”的考试方式使中职毕业生可以更加灵活地选择就读学校。当前职教集团成员重庆三峡职业学院学院与巫溪县职教中心就农业机械专业、畜牧兽医专业联合单独招生已达成意向性协议,所招学生前三年在中职学校学习,后两年在对应的高职学院学习。学生在读完中职后,可以选择就业或升学。升入高职学院时,选拔方式和标准由对口中高职院校共同制定,以中职学生在校三年的过程考核或职业技能成绩为主要依据。
二是充分利用职教集团的优势,开展了在学分制条件下的中高职衔接探索。即在科学合理制定高职的“准入标准”和加强职业技能的前提下,中职生升入高职不需要再参加入学考试,而采用“宽进严出”的办法,实行弹性学习制。允许他们分阶段自主完成学业,在修完了中职全部课程,达到相应的学分并获得相应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即可升入对应的高职学院相应的专业进行学习。
(四)课程体系的有效衔接
从库区现有的情况分析,中职与高职的专业课程体系并不完善,特别是缺少标准化的课程划分和专业课程的课程标准,造成中高职衔接的内涵混乱。课程体系衔接是中高职衔接的核心和落脚点,中高职衔接实质上就是二者课程相对独立、相互衔接、相互分工以及不重复浪费的一种有机结合的状态。
一是根据各自的培养目标,以能力为本位,结合岗位职业标准,进行系统化模块化课程体系开发。
以能力为本位的中高职课程体系衔接构架示意图如图1所示。其中公共基础课是按照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和重庆市教委的规定开设,当中的公共基础课Ⅰ设计为中职各专业应达到的最低标准,公共基础课Ⅱ设计作为中职升高职的接口标准;职业基础课是以专业群共同的知识和技能为基础构建的课程;职业技能课是按照专业相关职业岗位的工作要求,根据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设置的课程;专业核心课是基于各职业技能课之间具有共同的职业能力而构建的核心技术课程。这样不仅能避免中、高职课程内容的简单重复,提高教学效果,而且能突出职业教育的特色,有利于早就职业技能人才。
二是统筹中高职教育教材,实现教学内容的衔接。中高职课程衔接的实施依赖于教材的衔接。因此根据每门课程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科学组织设计不同的教学模块,再将不同的单元设计成学历层次,明确哪些是由中职完成,那些内容应由高职完成,以保证课程内容不重复、不断档、不遗漏,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实现中高职合作开发教材。
通过构建职教集团是实现中高职衔接的有效途径,更有利于中高职在人才培养目标、招生考试制度、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构建等方面进行有机衔接,有利于实现教育资源共享,促进职业教育协调发展以构建起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Z].教职成[2011]9号.
这次全会,是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市委九届四次全会和市委八届二次全会精神,总结我区去年工作,部署今年工作的重要会议。刚才,代表区委常委会作了工作报告。报告全面回顾了区委九次党代会以来区委常委会的工作,充分肯定成绩,深刻总结经验,系统提出今年工作思路,对我们统一思想,坚定信心,振奋精神,真抓实干,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我们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结合实际,精心谋划好今年的工作。下面,我就去年我区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作一个简要总结,并对今年政府的主要工作安排讲几点意见。
一、××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回顾
××年是不平凡的一年,我们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按照区九次党代会“五个三”(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依靠“三个创新”,推进“三化进程”,加强“三个建设”,提高“三个水平”)的工作思路,积极发挥“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四大政府职能,积极推进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产业化“三化进程”,按照“北优”战略的总体要求,实施经济结构、创业居住环境和公务员队伍“三个优化”,区政府各项工作实现了在困难中前进,在调整中发展,全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水平、区域综合竞争力和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都得到进一步提升。
去年,新一届区委、区政府在承接上一届班子开创的良好工作局面的同时,也面临着由各种因素造成的六大困难:一是非典疫情的袭击,给我区的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了直接的冲击和间接的影响,特别是国家相应采取的对饮食、交通、流通等第三产业的扶持性税费减免政策,使我区的财政增收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二是去年月份社会治安管理政策实施调整后,我区月份刑事案发数比月份猛增,增加了宗(月份仅比月份增加宗),第二、三季度“双抢”案件、重大恶性案件均呈反弹,社会治安形势转趋严峻。三是许多历史遗留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暴露,解决的难度不断增大。如镇街债务问题、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集体经济组织改革发展问题等,并由此导致群众不断越级到、市上访,××年—月份,我区到、市集体上访总人次上升,其中人以上大规模集体上访人次上升,特别是集体重复访人次上升。四是区域经济发展很不平衡,南部城区部分经济发展较快,中北部广大农村地区长期发展比较缓慢,占全区面积不到四分之一的城区(条街道)产生的财政区库收入超过全区收入的四分之三。五是市场经济秩序方面存在问题较多,制假售假、走私贩私、非法传销、无证无照经营等现象屡禁不止。六是快速推进城市化进程的同时,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压力不断加大,到去年月份,我区农村富余劳动力高达万人。面对上述六大困难,我们从优化发展思路、理顺规划布局、制订政策和完善制度安排、强化各项管理措施等四个方面进行了调整、改革,主要抓了以下几项工作:
(一)沉着应对,全力以赴,取得抗击非典斗争的阶段性重大胜利。
去年年初,面对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区委、区政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沉着应对,加强领导,成立了统一指挥协调机构,建立了卫生、教育、农业、爱卫、创建等多部门联动机制和区、镇街、村居三级监测网络。针对我区流动人口众多的实际,重点抓好广大农村地区和城乡结合部的防治和监控工作,把防治非典与爱国卫生运动结合起来,与“建设美好家园”结合起来,开展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和有针对性的环境卫生整治行动,大大改善了农村和城市社区的环境和卫生状况,切断了疫病传播途径,有效控制了非典疫情的蔓延。全区累计报告病例例,累计治愈出院例,累计死亡率仅,取得抗击非典的阶段性胜利,在广州市抗击非典的主战场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非典过后,我们把加快发展公共卫生事业作为政府的重要工作来抓,重点推进全区农村卫生站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区财政对每个村卫生站投入万元,加强村级卫生硬件建设。同时,在新市、永平、京溪等街道成功进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试点建设。加强区疾病控制中心的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健全区公共卫生防疫体系,完善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机制。
(二)全面优化经济结构,经济健康、协调、稳定增长。
我们认真贯彻总书记提出的加快发展、率先发展、协调发展的指示,紧抓“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通过发展来解决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以加快工业发展作为实现“三个发展”的重要途径和切入点,掀起了工业强区新,全区经济总量快速增长,经济发展结构合理、健康稳定、后劲较足。去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亿元,增长(除特别说明外,以下数字均为区属口径。在地口径统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亿元,增长),区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增长,全面完成了年初确定的各项经济发展预期指标。
一是实施工业强区战略,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我区坚定不移地推进以工业集聚区为主要载体的工业化进程,出台了《关于加快工业化进程的决定》、《关于促进我区经济发展的若干扶持措施》等系列加快工业发展和工业集聚区建设的政策措施,工业发展态势良好。
各工业集聚区的集聚效应开始显现。工业集聚区引进项目个,投资总额为亿元,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亿元,实现工业总产值亿元,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
工业对我区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显著提高。去年我区三大产业增加值占的比重为∶∶,与××年的∶∶相比较,第一产业比重下降了个百分点,第二产业的比重在××年上升的基础上(××年第二产业的比重比××年提高个百分点,××年第二产业的比重比年提高个百分点)仍然大幅度提高了个百分点。去年全区实现工业总产值亿元,工业增加值亿元,同比分别增长、。工业增加值占同期的。工业增加值对同期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拉动全区同期经济增长个百分点,就是说超过一半的经济增长来自于工业。第二产业主要是工业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显著提高,工业强区战略取得了明显成效。去年正是得益于工业的快速增长,才使我区在“非典”疫情冲击下仍然保持较高的增长水平。
高新技术工业快速发展。以电子通信设备、电器机械等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品共完成产值亿元,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增长,增幅比全区工业总产值平均增速高个百分点。这表明我区的工业经济发展开始逐步以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为新的增长点,一条以工业集聚区建设为重点、以产业集聚为特色、以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推进经济结构优化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初显雏型。
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一批新的经济增长点正在形成,发展后劲较足。去年全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亿元,比上年增长,远高于前五年的平均增长率。其中,基本建设投资完成亿元,增长,更新改造投资完成亿元,增长,其他投资完成亿元,增长。以蓝鸽科技公司、珠江电信设备制造有限公司、广州电器设备制造公司、广东大华仁盛科技公司、安达轴瓦公司、达意隆公司、广州中一药业等为代表的电子通信设备、电气机械制造、交通运输设备配件、制药行业的高科技企业项目顺利推进或进入成熟发展期,逐步形成产业集聚和带动效应,对推动我区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具有重大意义。
商贸流通业加快了从零散、低档业态向集约化、现代化转型。建成或改造了一批大规模、现代化示范性市场,引进了家乐福等国内外著名零售企业。××年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亿元,增长,在全市排在前列;城乡集市贸易成交额亿元,增长。推进以帽峰山森林公园为重点的旅游景区建设,帽峰山森林公园全年接待游客超过万人次,“帽峰山生态游”品牌效应初步显现。农业产业化稳步推进,完成了人和镇岗尾村等四个农业生产、示范基地共亩农田基本建设,家重点农业龙头企业带动农民增收亿元。
二是调整优化区域生产力布局,中北部地区加快发展。去年,我们从政策引导、项目安排和具体措施扶持入手,加快发展中部中心镇和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地区。引进各类大型投资项目在欠发达地区落户,去年有仲恺农学院、教育学院、市菜科所等一批市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选址我区东北部地区。调整了区、街、镇的财政分成方案,实行一镇一策,对经济欠发达地区实施财政分成比例倾斜,增强欠发达地区的发展实力。对全区年集体收入低于万元以下的条贫困村制定扶贫实施方案,由区政府个职能部门共同实施。原经济发展相对缓慢的九佛、钟落潭、竹料、良田镇辖内云平、云竹工业集聚区的工业总产值分别增长和,竹料、良田、太和镇的税收分别增长、和。中心镇江高镇通过市、区、镇三级筹集资金多万元完成或推开了镇内公里长的道路建设,引进了国际酒饮中心等龙头企业,××年实现工业总产值亿元,增长,完成税收区库收入万元,增长。××年个镇的税收区库收入占全区的百分比由××年的上升到,上升了个百分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已开始在财政收入状况中得到了反映。
三是调整所有制结构,民营经济发展取得重大进展。去年,我区努力提高为民营企业服务的水平,形成了重点企业的跟踪、联系、服务机制,有力促进了民营企业的发展,以民营经济为主体的内源型经济已成为我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据我区第二次全国基本单位普查的资料显示,全区民营经济的基本单位占全区基本单位总数的,民营经济从业人数占全区从业人员总数的,营业收入占全区总额的。去年底,全区私营企业户数同比增长,达到户;从业人数万人,增长。去年仅国税部分我区私营企业入库税收收入亿元、个体经营入库税收收入万元,分别比××年增长、,成为我区税收增长的生力军。同时,理顺了广州民营科技园的管理体制,明确将民科园建设成融高新技术企业总部基地、研发基地和产业化基地为一体的产业园区。去年民科园引进项目个,总投资额亿元,入园动工企业达家。广州市个体私营企业区引进项目个,总投资额约亿元。
(三)优化创业和居住环境,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
作为广州市实施“北优”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区坚持在优化中发展,在发展中优化,着力构建适宜创业和居住的环境。优化创业和居住环境是一项涵盖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方面职能全部内容的系统工程,既包括城镇建设、市容环境、生态环境等硬环境因素,又包括教育环境、卫生环境、社区环境、文化氛围等软环境因素。我们在以下七个方面取得了工作进展。
一是城市板块布局基本定位。通过编制和完善各种类别、各个层次的规划,科学地逐步确定了的城区体系布局和山、水、城、田生态格局,为今后的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去年,积极开展了工业集聚区的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总体环评等基础性工作,个工业集聚区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全部通过市的初审,其中个已通过终审;个新建工业集聚区的总体环评已获市环保局审批通过。由于基础工作做得扎实及时,我区个工业集聚区在年末全国开发区整顿中全部得以保留,我区工业的大发展有了宝贵的载体。大力推进江高、太和、人和、钟落潭四个中心镇的总体规划,其中江高镇总体规划已获市规划部门终审。《发展规划》已由市规划局组织专家评审。我们还积极向市争取规划修编权,配合市规划部门着手进行了新城分区规划的调整工作,完成了帽峰山森林公园总体规划和旅游接待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和评审。
二是推进城乡路网建设,城市综合管理体制不断完善。重点推进了国道嘉禾均禾段、同大路、九佛公路二期和一批城区市政道路的扩建或建设,开展建设“绿色”活动,完成绿化项目项,新增绿地面积万平方米。开展城市环境整治,坚决清理和遏制“两违”建设,全区共清拆“两违”建设宗,总面积万平方米;制止、取缔新违法建设宗,万平方米;查处违法用地宗,万平方米。加大对环境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对西部水源保护区实施有效整治。对个环境违法单位做出停产处罚,否定了不符合环境保护要求的个新办项目,杜绝了新污染。“城中村”环境卫生改造和环卫管理体制改革有新进展江高镇江村村、松洲街原螺溪村和永平街原永泰村三个不同模式的环卫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均取得良好效果,正在全区推广。以镇政府或街道办事处牵头,城管综合执法、公安、市容卫生监督和辖区治安联防队伍互相配合,市容环境卫生、市场经济秩序、社会治安和外来人口齐抓共管的“大城管”体制,已在景泰街开展试点,进展顺利。
三是社会治安和市场经济秩序明显好转。根据调整后的社会治安管理政策,我们尽快缩短了政策的适应期,及时制订了针对性的措施,加强社会面防控,深入开展严打整治斗争,提高精准打击的力度。全面实施“警力下沉、警务前移”战略,大力推进社区警务建设。规范了全区出租屋和外来暂住人员的管理秩序。全年刑事案件同比下降了。通过落实领导接访日制度和领导包案制度,解决了一批群众反映比较集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全年越级到市集体上访批数下降了,有效地维护了社会稳定。深入开展“打假”、“打私”和“扫黄打非”活动,组织专项整治行动重点打击私屠滥宰、烟草行业制假售假和传销活动,坚决清理整顿无证无照经营现象。全年取缔传销窝点个,香烟制假窝点个;查处无照经营万户,引导办照户,缴获盗版音像制品万张,经济活动渐趋有序。
四是推行计划生育工作新机制,稳定全区的低生育水平。积极推行“依法管理,村居民自治,优质服务,政策推动,综合治理”的工作新机制,推广新型婚育文化,为育龄群众提供安全、优质的服务,初步建立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综合治理机制。××年全区人口出生率为‰,下降了个千分点,低于市任务数个千分点;计划生育率为,上升了个百分点,高于市任务数个百分点。
五是创建教育强区工作全面启动。召开了全区教育工作会议,确立了“以区为主、两级管理、三级投入”的教育管理模式,完成了镇街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区财政预算内投入教育事业经费亿元,增长。合理配置教育资源,竹料等个镇全面完成了小规模学校合并任务。积极开展等级学校创建活动,全力做好培英中学和中学的国家级示范性高中创建工作,全区等级学校达所,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年全区高考录取人数人,比××年增长,录取率达。
六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居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去年全区城市职工年人均工资万元,增长;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元,增长其中工资性收入为元,增长,农民的就业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全区整体农民负担降到零水平。社会保障体系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增长。全面实施再就业工作目标责任制,各镇街全部建立起劳动保障服务中心,加大对农村富余人员和下岗失业人员的就业和再就业培训,安置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万人,其中各镇街利用工业集聚区建设和新办企业安置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人数人,失业人员再就业率达。逐步推进“六通”工程,完成了个自然村公里公路硬底化。提前完成全区所有行政村输水主管网的铺设工作,饮用管网式自来水人口达万人,占应改水人口的。继续完善“村村通公交”网络,新开通了条公交线路。
七是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组织广场文化活动演出多场,送戏、送电影下乡场。积极开展有特色的群众体育活动,举办了乒乓球、足球、篮球和体育舞蹈等项地区性体育赛事,参加人数超过万人。
(四)优化公务员队伍,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为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我们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合并、取消行政审批事项项。开通企业注册登记并联审批网络,为群众提供一站式审批服务。创新财政管理制度,完成个镇(街)财政结算中心的建设,对镇街财政分成资金的使用实行追踪问效。完善约束机制,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根据市政府出台的《广州市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公共服务行为规范试行规定》,结合我区实际,出台了具体实施细则。首次开展了机关作风基层评议活动,促进区机关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修改完善了《镇街两个文明考核方案》,围绕区的中心工作调整了考核指标体系,促进镇街机关工作水平的提高。
总的来看,我区去年经济发展遇到的困难比预料的大,而取得的成绩比预料的好,实现了城市板块布局定位、产业结构调整、区域协调发展、社会面管理和教育事业发展等五大突破。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发展中存在的突出困难和问题:一是全区生产力空间布局仍不够合理,特别是农村地区城镇体系相对分散,仍然难以形成发展合力。二是工业集聚区开发建设的监管力度有待加强,组织管理架构不尽完善,开发资金严重不足,管理人才匮乏,制约了部分工业集聚区的快速度、高水平发展。三是招商引资力度不足,利用外资下降幅度较大。四是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和农村集体经济如何加快发展问题日益突出。五是社会管理仍存在较多失效现象,“城中村”地区和城乡结合部的“脏、乱、差”现象没有从根本上消除,“两违”建设屡禁不止,违法违规经营行为生生不息,消防安全隐患还比较多。对此,在新的一年里,我们要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逐一加以解决。
二、××年政府主要工作任务
今年是我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实现率先发展、加快发展、协调发展的重要一年。我们面临比较有利的国内外环境,特别是广州市近年来良好的发展势头将继续产生强劲的带动作用,去年我们埋头苦干打下的坚实基础也将发挥相应的效应。我们要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实施“五个统筹”,以十六大提出的“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四大政府职能为施政方针,把政府管理经济的职能切实转变到主要为市场主体服务和创造良好发展环境上来,为社会、企业和人民群众提供更丰富、更优质、更人性化的公共服务产品,全面营造优良的创业和居住环境,吸引国内外的资金流、物流、技术流和人才流到我区来创业发展。为此,我们必须增强机遇意识、创新意识、大局意识,把我区的工作推进到一个新的台阶。
今年,我区经济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财政收入增长,农村居民年人均纯收入增长,职工年人均工资增长,人口出生率控制在‰以内,计划生育率在以上。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实施“五个统筹”,按照委九届四次全会和市委八届二次全会提出的要求,狠抓落实,强化管理,促进发展,稳定社会,通过重点推进中心镇、新城、金沙洲、帽峰山生态旅游度假区和工业集聚区五个板块的发展,强化社会治安、计划生育、市场经济秩序、消防与安全生产、城市环境、财务和公有资产六大管理,完善教育、卫生、文体、社会保障和社区服务五大政府公共服务产品,推动我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
(一)重点推进五个区域板块建设,优化全区生产力空间布局。
根据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城市发展空间布局要求,我们要重新规划我区生产力的空间布局,将全区的经济发展和城镇体系按功能片区来谋划。中心城区以新城的建设为核心,以金沙洲的建设为呼应,形成两大城区中心。现有的农村地区以中心镇为核心,划分为流溪河北岸产业区、机场控制优化发展区、大帽峰山生态旅游发展区和北部整合发展区四大功能片区,通过组团式发展方式建设成为现代化的卫星城区。今年要有所侧重地抓好新城的规划调整以及中心镇、金沙洲、帽峰山生态旅游度假区和工业集聚区的开发建设。
一是按片区规划调整生产力布局,重点推进中心镇的建设和发展。流溪河北岸产业区、机场控制优化发展区、大帽峰山生态旅游发展区和北部整合发展区四大功能片区,每个片区均以一个中心镇为核心,实现各类资源在更大范围内的共享、互补和合理利用,加速人流、资金流、商品流向中心镇的集聚。今年要做好全区的片区规划,完善各中心镇总体规划,根据市委、市政府的安排,重点支持江高、太和两个中心镇的发展。
二是以工业集聚区和帽峰山旅游休闲度假区的建设为重点,着力抓好重点生产力项目的布局、引进和建设。规划指导、政策设计和项目引导是政府履行经济调控职能的三种重要手段,是我区促进生产力布局调整优化和生产力水平提高的三个关键。今年,要着重抓好以下六项工作:
一要继续开展各个区域和各个产业门类的规划修编,特别要加强协调监管,确保各项开发建设严格按现有规划组织开展。
二要完善对经济发展的政策设计和制度安排,不断完善对重点地区、重点行业、重点产业的配套政策,特别要抓好、市有关政策的衔接落实工作。
三要切实抓好现有项目的上马投产,统筹开展招商引资活动。重点引进产业关联度高、产品链条长、带动能力强,在经济发展中起关键作用的生产力骨干项目。创新工业集聚区的开发模式,充分利用民营资本加快工业集聚区发展,切实解决资金短缺问题。以广州民营科技园为重点突破口,在局部发展总部经济的同时,要全力推进产业化促进中心建设,尽快形成“产业起步、项目带动”的发展效应。重点推进帽峰山森林公园西南门进出道路及西南门等有关设施建设以及石子田管理服务区建设,逐步完善其他各项旅游配套设施建设,健全娱乐、接待、服务功能。同时要抓住新机场启动机遇,认真规划、布局和发展人和镇的空港产业,重点是物流业和高新技术产业。规划、改造和发展好石井、江高、太和地区的物流园区。
四要努力实现农业产业化的新突破,按照“依法、有偿、自愿”的原则,加快农村土地使用权的流转和集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大力发展新的农业龙头企业。
五要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抓好一批生产性的重点项目建设。要集中力量,引进、推动生产力骨干项目的建设发展,改善我区的生产力结构。
六要积极调整投资项目的区域性布局,有意识把龙头带动项目引向经济发展相对滞后而有发展条件的地区,包括经济发展项目和社会事业项目。逐步引导劳动密集型企业向我区北部整合发展区集中发展。
三是抓紧新城的规划调整和配合推进金沙洲的开发建设,打造新的城市中心区。今年要抓紧推进新城分区规划的调整,做好规划调整的大量前期准备工作和有关协调工作。同时,全力支持并积极参与广佛都市圈中心的居住新城——金沙洲的开发建设。
(二)强化六大管理,营造配套完备、生态良好、和谐有序的创业居住环境。
总理提出,要建设高效的、管理型的政府。正进入一个大发展的时期,各种问题容易相伴而生,更加要求我们要加强各项管理。从去年的情况来看,加强管理的极端重要性并未被充分认识,个别部门和个别镇街未能认真履行职责,落实监管。有些地区为追求经济效益对违法建设经营姑息迁就,抓发展的一手硬,抓管理的一手软,使我区一些地方违法建设、经营现象比较严重。今年,我们必须切实转变重建设、重发展、轻管理、轻环保的思想,要善于以管理促发展,大力加强社会综合管理工作,特别要注意加强对社会治安、计划生育、市场经济秩序、消防与安全生产、城市环境、财务与公有资产六大管理的力度。这六项管理要坚持条块结合,以块为主,落实镇街的职权和责任,最大限度发挥镇街的作用。各镇街在工作开展的过程中,要注意整合力量,统筹兼顾,确保各项管理相辅相承,互相促进。
一是切实加强社会治安秩序综合管理工作,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面对我区较为复杂的治安形势,要提高准确打击的力度,加强公安队伍的建设,完善群防群治的长效管理机制,扩大现代化管理手段的运用,加强出租屋和外来人口管理,确保刑事案件持续下降,社会秩序渐趋稳定。要加强下访,重心下移,将苗头化解在萌芽状态,解决在基层;要加强各部门的配合,提高解决各类问题的成效。充分发挥司法部门的作用,加强人民内部矛盾调解。要重点化解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中的各类矛盾,维护群众的利益和社会的稳定。
二是稳步提升计划生育工作质量。开展广场生育文化宣传,开辟普及计生文化的新途径。适应计生统计口径由户籍转为现居住地的改革,全面推进计生信息化管理。切实为育龄群众提供优质服务,争创级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区。建立多部门配合的计划生育综合治理机制,全面完成市下达的任务。
三是加大整顿市场经济秩序力度,营造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加强专业市场管理,重点加强“两场”(梓元岗皮具市场和兴发广场)、“三个地区”(原同和镇、原新市镇、太和镇)的监管。依法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走私贩私、非法传销等违法犯罪活动,清理无照经营,力争脱掉烟草制售的“假帽”。坚持“扫黄打非”,促进文化市场健康有序发展。建立长效市场监管机制,引导企业诚信经营,提高社会信用水平,构建守法经营的良好经济秩序和社会氛围。
四是全面落实消防和安全生产工作。要强化消防安全观念,做到警钟长鸣。大力开展消防和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广大群众安全防范意识;要从消防和安全生产责任制、消防安全检查、安全措施整改、隐患场所整治、消防队伍建设等各个环节逐级抓落实,确保监管到位,不留死角,严防重特大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五是以清理“两违”建设为突破口,提高城市管理水平。今年,要在完成同大路、国道、九佛公路三期等重点项目的建设任务,按时按质推进“青山绿地”工程建设的同时,以创建文明城区和迎接卫生城区检查为契机,重点加强城市环境管理的力度,针对区内不少地区“两违”建设监控力度不足,新增“两违”不断出现的现状,必须全面落实镇街对“两违”监控的责任,做到守土有责,出现“两违”建设孳生和蔓延的,要逐级追究领导责任。要加强环保工作,积极推进江高污水处理设施建设,配合市推进全区截污工程建设。要加快“城中村”整治和改造步伐,把“城中村”改造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消防整治、社区商业中心建设结合起来,实现改造一片、带旺一片、发展一片。要开展中心村的示范建设,每个镇都要抓好—个中心村的示范建设,预留足够的公共用地规划农村住宅区,加强引导和控制,坚决杜绝新的“城中村”出现。
六是加强政府财政和公有资产管理。今年,要加强对组织财政收入的协调工作,要抓早、抓实、抓细。在此基础上,规范并强化区直机关、镇街财政性资金的管理,完善公有资产管理,要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一要将财政支出结构逐步向政府的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三项职能倾斜。
二要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堵塞漏洞,规范管理,把好财政资金的入口和出口关。
三要实施绩效财政,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要发挥财政部门对财政资金监管的职能作用,建立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相结合的财政资金管理使用绩效评价机制。加强对财政返还资金和专项资金使用的监控和调度,对包括镇街财政分成在内的财政资金实行项目使用,额度管理,随时根据资金使用的绩效进行调配,加大财政资金扶贫(资金短缺的部门和贫困的地区)扶快(资金使用效率高,成效明显的部门和地区)力度。
四要完善公有资产管理体制,积极探索公有资产监管和经营的有效模式。坚持以产权制度改革为重点,建立不良企业的退出机制,减少公有资产的流失。在企业改制过程中,要切实解决好企业职工的安置问题。要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规范公司制的改革,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和激励约束机制。要盘活沉淀的物业和土地资源,加强镇街集体资产的监管和运营,完善公有资产管理、监督、营运体系,确保公有资本的保值增值。
(三)完善政府五大公共产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政府要通过不断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产品,以不断改善人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人的素质,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不断提高社会的文明程度。结合我区的实际,今年区政府要重点发展教育、卫生、文体、社会保障和社区服务五大公共服务产品。
一是全力推进创建教育强区工作。继续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深化全区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加快教育强镇创建工作,打造教育品牌,努力将培英中学和中学创建为国家级示范性高中。要加快中小学教育布局调整步伐,按广花、广清、广从三线规划布局高中优质学位,实现教育的均衡发展。要加强名校长、名教的培养和引进,加大对资队伍培训的力度,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全面提高基础教学质量。巩固办学多元化体制,大力发展民办教育,积极构建公办、民办教育共同发展的格局。
二是大力发展公共卫生事业。完善公共卫生事务的长效运行机制和应急机制。要提高警觉,严密防范,积极应对,防止非典疫情卷土重来。狠抓公共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切实做好卫生村建设,加快农民健康教育基地和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建设,争取完成以上的农村卫生站和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建设任务。将保健与医疗相结合,发展特色医疗,壮大我区的医疗卫生产业,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三是将群众性的文化体育活动提高到一个新水平。继续以文化广场为载体,以业余文艺社团为骨干,以不断提升节目质量水平为关键,广泛开展“风采”群众文化活动,打造群众文化精品。今年适当时候召开文化工作会议,谋划我区文化发展的方向、思路和政策措施。努力扩宽文化产业发展的渠道,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投资兴办社会文化事业,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贯彻“政府求体育事业发展,产品求社会知名度,群众求身体健康,社会求祥和欢乐”的“四求”思路,开展政府统筹、企业参与的群众性体育活动,把“全民健身”运动推向更广、更高的层次。继续发展竞技体育,调动各方资源,加快体育场馆建设,提高体育事业水平。
四是努力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和再就业工作成效。把劳动和社会保障服务平台向村居延伸。认真落实促进就业和再就业的优惠政策,加大对下岗失业人员、农转居人员和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培训力度,提高劳动者素质。依托我区工业、商贸旅游业的发展,为下岗失业人员,农转居人员和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今年组织开发就业岗位万个以上,全区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就业率达以上,培训和安置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万人以上。积极做好“城中村”农转居人员的参保工作,扩大社保覆盖面,全面落实“两个确保”和“五条保障线”,保障群众的基本生活水平。扎实推进各项民心工程。要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力争对集体收入万元以下的条贫困村的扶贫工作初见成效。大力推进农村“六通”工程,加快人以上自然村通管网式自来水和通水泥路的步伐。深入开展“村务公开”向经济社延伸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