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六中全会公报

六中全会公报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六中全会公报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六中全会公报范文第1篇

到底什么是文化?文化在哪里?我赞成中央党校周煕明教授的观点。他说,“在理解文化的时候,要和演化、进化、人化、化人的背景联系。文化是魂,魂是看不到摸不着的。文化在哪里?在物中,在书中,在事中,在人的心里。”我在巴黎盖布朗利博物馆与该馆副馆长交流时,他指着博物馆里的几件陈列品,从柬埔寨收来的镰刀,竹编的斗笠,以及贵州黔东南黄平县的一条苗族百褶裙,反复对我们说,“在我们的陈列理念中,我们重视有生命的超过逝去的。”他所说的这些有生命的藏品就是现在还在用的物品。

十七届六中全会公报中强调的“三个准确把握”尤其是“准确把握当代文化发展的新趋势”,实质上是突出强调了“活文化”即有生命的文化。同时,中国优秀民族传统文化的发展,还离不开与当今世界主流时尚的融合。绿色健康、天然阳光等都是当今世界主流时尚的亮点,这其实也是贵州文化的一个特点。

贵州自然资源独特、丰厚,素有“喀斯特王国”之称;同时又是一个多民族和谐相处的大家庭,有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被誉为“原生态家园”。贵州的自然原生态和民族文化原生态融合演绎了既古老又现代的“天人合一”的哲学观。苗族一部读不完的“穿在身上的史书”,蝴蝶妈妈古老的故事,诠释着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共生共融;最后的部落岜沙人,千百年信奉的“生也一棵树,死也一棵树”的传统生死观;唱了2000多年的“天籁之音”侗族大歌;梵净山、雷公山、赤水丹霞、黄果树等等,都是让世界认识中国的一扇大门,存留着人类生活的最初方式和悠久记忆。它让从地球上其他地方来到中国贵州的人们心醉、流泪!这就是贵州为人类保留的一笔最珍贵的财富!也是其文化的生命所在。

去年五月,美国世界艺术家体验组织主席贝蒂夫妇来到雷山县达地乡上马路苗寨体验民族风情。上马路苗寨,是雷山县达地水族乡的一个苗族自然村寨,有30余户村民,其语言、服饰、建筑、饮食等文化都保存着自己的传统。尤其服饰和建筑独具特色,他们的服饰以黑色为主调,妇女头绾发于头顶,插有银簪,上穿琵琶短衫,下穿长裤多层围片。男子穿长袍马褂或短衣,包头帕,衣服的背上和胸前都绣有蛙龙和犀牛龙的变形图案,精美而具有张力。在上马路苗寨体验稻田长桌宴时,贝蒂说:“当我站在这里,我的心灵一次次受到震撼,看着这些村民那干净的眼睛,我才真正体会到什么是生命的真谛!”今年五月,贝蒂组织了20个美国人,自费访华,她要求还要去贵州的上马路苗寨体验稻田长桌宴。

六中全会公报范文第2篇

(论文摘要〕本文在分别整理了美学、中国传统美学的基本要素的基拙上,找出二者之间内在贯通的接桦点,然后站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高度上,论证了美学中国化的可能性与现实性。

作为哲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本文所指的美学主要是指马克思在其相关著述中,对人的基本生存境遇及其趋势进行整体性批判与反思的学说。当代中国审美意识形态的主导与核心,是美学,其“中国化”的过程,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与包括中国哲学和美学在内的传统文化相融合的文化创新过程。中国文化创新与发展的历史表明,一种外来文化要真正化为本民族文化传统的血脉,成为其内在组成部分,必须有一个长期的站在本民族立场上,外来文化与传统文化之间的相互涵化、吸收与创新的过程,这是中国文化的现代性创新的必由之途,也是美学中国化的必由之途。而要跨上这一不可规避的途径,首先必须找到美学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接桦之处。

一、美学的主要框架和线索

马克思认为,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是一个随着生产力的逐渐发展不断创造出新的需求与价值,使这一活动的“内在尺度”在把握、整合与超越“任何一个种的尺度”的历史过程中,愈来愈具有“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的“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而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价值尺度,就是一个不断地向“作为目的本身的人类能力的发展”为旨归的“真正的自由王国”迈进的历史过程;在实践活动的基础上,人类社会的生产目的是一个不断摆脱和超越传统农业社会的神圣性,现代工业文明的交换价值等等外在尺度的束缚,逐渐向人本身回归和提升的自然历史过程。其间有三个主要相关美学的论点:

(1)“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或自我改变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人自身在改造自然界的实践基础上也不断得到改造,“全部所谓世界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的诞生,是自然界对人来说的生成”,人的社会生产实践活动是一个“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人不仅能在精神上反思自身,而且能在他所创造的世界中直观自身,因此,生产实践过程不仅仅是一个将自身内在尺度运用到实践对象之上,使之符合自身需求的过程,而且也是一个“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的过程,亦即各种不同因素和谐共存的社会实践过程,其间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和人自身的生存与发展是互为表里的互为前提的一个有机整体。这就是“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的美学含义。

(2)美是一种人以自身的“全部感觉在对象世界中肯定自己”的生存方式。在(资本论)第三卷中,马克思曾经对“必然王国”与“自由王国”及其与“自由”的关系作过论述。他认为“自由王国”以“必然王国”为基础,后者属于人类的社会物质生产领域,“这个领域内的自由只能是:社会化的人,联合起来的生产者,将会合理地调节他们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把它置于他们的共同控制之下,而不让它作为盲目的力量来统治自己;靠消耗最小的力量,在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他们的人类本性的条件下来进行这种物质变换”;而在“必然王国”的“彼岸”,“自由王国”则以“人类能力的发展”为“目的本身”,这是一个以人自身的全面而自由发展为目的的领域,人自身“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这一“类特性”在其中获得淋漓尽致的体现。马克思认为,作为一个整体的活动过程,人自身在社会实践过程中,不仅在物质和生理层面肯定自身的存在,而且在理论和思维层面反思自身的存在,“从而在他所创造的世界中直观自身”图。在马克思看来,艺术和美学既是把握世界的一种特殊方式,又是人类用以直观自身天性发展的一种特殊的角度和能力。

(3)“五官感觉的形成是以往全部世界历史的产物”。作为一种人类生存活动的方式,审美代表了人类文明发展链条中的一个个不可或缺的基本人性和精神自觉的历史环节,感受音乐美的耳朵、感受形式美的眼睛,亦即“那些能够成为人的享受的感觉,即确证自己的人的本质力量的感觉”,同时,所谓的审美能力,是人类实践过程的产物:“人的感觉、感觉的人性,都只是由于它的对象性存在,由于人化的自然界,才产生出来的。在马克思看来,美和艺术是人类衡量自身文明程度的基本尺度。

二、强调人与自身的生存环境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的中国传统美学

在《尚书·洪范》篇中,“五行”(水、火、木、金、土)是当时人认为构成世界万物的“始基”,且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爱稼墙。润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墙作甘”,因而是五种与人自身的生存息息相关的基本元素。站在人类生产和生活需求层面上描述原初物质与人内在关联的基本属性,说明中国文明的“轴心时代”,人们理解其自身与生存环境之间的关系,其视野集中在二者之间的和谐并存而非主客二分这一焦点之上。马克思在《评阿·瓦格纳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一文中指出,人与自然界的关系,一开始只能是在满足自身需要的活动中建立起来的生存关系,人们首先在其头脑中“铭记”的,不是自然物的某种抽象的“理论”属性,而是对相对于人自身生存的能够“满足需要”的属性,“他们赋予物以有用的性质,好像这种有用性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尚书·洪范》中的五种味觉,就是一种先于理论认识的关于事物能够满足生存需要的属性的原初意识。其中关键在于,世界的属性是一种在满足自身需要过程中显露出来的“有用性”,这种有用性的把握,不在于理论的分析,而在于味觉的品尝。这是一种站在人与生存环境之间和谐统一立场上,以身度物地体味事物性质的哲学基本立场,是包括美学在内的传统文化的基本出发点。《国语·郑语》记载了西周末年的史伯论“和”与“同”范畴:“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乃尽弃矣。故先王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这种强调生命自身的生存意义在于多样性要素之间的相互容忍、并存和融合的传统生存智慧,在中国传统美学的发展过程中,逐渐演化为一种人与自然在矛盾中和谐共存不相分离的天人关系视野:“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自然与人都来自共同的本体,遵循着共同的发展道路,因而“致中和”是万事万物各得其所、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理想境界。魏晋以降的山水情趣就是以此为基础生发出来的。南朝宗炳追求一种“圣人以神法道,而贤者通;山水以形媚道,而仁者乐”的“仁智之乐”,刘腮则强调“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的意境,认为人与自然之间是一种“情往似赠,兴来如答”的平等的情感交往关系;而辛弃疾则吟诵道:“我看青山多妩媚,料青山看我应如是。情与貌,略相似。”宗白华先生从中国美学的“散点透视”和西方美学的“定点透视”这样两种不同的民族审美价值取向的区别角度人手,强调前者是一种站在人与生存环境之间和谐统一立场上,以身度物地体味事物性质的哲学基本立场,这是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学的基本出发点。 三、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过程中进一步推进美学中国化

“和谐”是美学与中国传统美学的接桦点。在《哲学的贫困》中,马克思在批判蒲鲁东试图以消除事物自身内部对立面来解决现实矛盾的形而上学方法时指出,“两个相互矛盾方面的共存、斗争以及融合成一个新范畴,就是辩证运动”。这里的“辩证运动”就是指事物中的各个方面、各个要素之间的“共存、斗争和融合”,是宇宙间新陈代谢一般过程的基本方式。这恰恰与中国美学中“以他平他谓之和”的“和实生物”的思想相吻合,中国人以和为贵、以和为善、以和为美的和谐文化,其理论基础、哲学根据就是“和而不同”或“不同而和”,即包含着“不同”、差异、矛盾在内的多样性的统一。在当前,这种统一的社会基础,就是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公报所说的“和谐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这一命题,它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所有成员的根本利益,故而能够将当前中国社会中的各种相互矛盾的要素凝聚成一个和而不同的有机整体。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强调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是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在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的实践中,将辩证法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相关和谐的思想资源结合在一起而产生出来的崭新理论。

中国文化“轴心时代”的建构过程,较多保留了以身度物地体味世界的“生命一体化”原初意识要素,在思维方式上能够比较自觉地抵制对象化的看待世界的本质论分析方法,从而一开始就与西方自古希腊时期已经成形、在近代认识论美学中成为基本框架的理性本质论的思维方式相区别,走的是一条与西方美学迥然不同的具有明显生存论特征的审美之途。现代中国美学基本按照西方美学的思路构建自身的理论框架。在这种“照着(西方)讲”的逻辑中,自身固有的问题意识和思路贝组被遮蔽掉了。这种遮蔽使得当代中国美学一直跳不出在模仿西方中试图超越西方的逻辑怪圈。个中的主要原因,就在于仍然对于自身传统中的生存论资源理解不够,对其价值领会不深。在中国传统美学的致思之途中,审美主体是与其周围的生存环境内在关联的原始的交互主体。它不同于海德格尔存在论美学中的“此在”,因为作为“主体”,后者经过了西方哲学传统、尤其是近代欧洲哲学中“本我中心主义”和“理性中心主义”的严格的自我反思。与之相比较,中国古代美学中的审美主体,作为一种保留了更多的“生命一体化”的原初意识内涵的“源主体”,它与西方现代哲学意义上的“互主体”的区别,在于其原始的平等观保留了更多的“让对方生存我才能生存”的生存论智慧,而这,正是中国化的美学得以建构的最基本的传统资源。扬弃当代美学传统中根深蒂固的“本质论美学”、“斗争论美学”、“生产论美学”的工具属性及其狭隘眼界,切实将人本身亦即人的历史的现实的整体的生存状态作为美学的基本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就必须在回归“源主体”中进行资源梳理,发掘其中固有的“和谐化辩证法”属性,使其在美学转型中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

六中全会公报范文第3篇

【关键词】社会管理;政府角色转变;公众参与;互动

政府履行社会管理职能的目标是通过调节社会利益、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平,以实现社会和谐稳定,为维护公众利益营造良好的社会秩序。公众利益是社会管理的出发点和归宿,社会管理的关注点要聚焦到公众上来。公众既是社会管理的对象,也是社会管理的重要主体,政府要调整角色定位,重塑政府和公众在社会管理中的关系。

一、政府推进角色转变是社会管理的大势所趋

面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收入分配、促进就业、化解群体性矛盾和应对国际社会压力等新的社会课题,政府需要在角色定位上实现以下转变。

1.从倾向经济增长到倾向改善民生的转变

我国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人民群众得到的实惠越来越多,但一些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还比较突出。发展的根本目的改善民生,在推进现代化的过程中,我们要妥善处理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的关系,合理调整资本与技术、劳动参与劳动分配的权重。只有更加注重发展成果的普惠性,实现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才能形成安定团结的氛围,才能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2.从倾向行政管理到倾向社会服务的转变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的职责就是负责人、财、物的分配,通过法律、政策和行政命令构建稳定的秩序,单纯把公众视为被管理的对象,盛行,行政效率不高,对公众的要求反应迟钝。政府要树立“以人为本、服务为先”的理念,由行政管理者向公共服务者转变,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努力实现管理与服务的有机统一,公向众提供优质、高效、快捷的公共服务。

3.从倾向单一管理到倾向双向合作的转变

社会管理过程在客观上应该是一个多方参与和社会协调的过程,尽管政府在社会管理格局中占有主导地位,但政府不是单一的社会管理主体。社会管理形势越来越复杂,政府包揽社会事务的方式已经不适应形势的需要了。为此,要实行参与合作式的社会管理与治理方式,政府必须改变传统的管理主体与客体关系的片面认识,促使社会管理主体由一元向多元转变。

4.从倾向强调效率到倾向强调公平的转变

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建立以按劳分配为主体、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收入分配制度。”这个原则对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在社会发展的新阶段,特别是我国目前贫富差距扩大的问题比较突出的情况下,2006年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根据新情况提出了“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公平”。政府要积极转变观念,落实新的政策。

二、公众参与社会管理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社会管理中的公众参与就是动员、激励公众关心社会事务、参与社会管理。公众参与社会管理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动员公众参与社会公共政策制定,让社会政策更加符合民意和公众利益;另一方面是培养公众的社会责任感,使公众具备参与社会管理的愿望和能力。作为公众表达意愿、实现自身利益的重要方式,参与社会管理对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满足多元利益诉求具有重要的意义。

1.公众参与是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途径

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要求,公众参与社会管理是依法行使自身权利的行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有效途径。广泛而有序的公众参与有利于加强人民群众对公共权力的监督,增加公共管理与决策的透明度,提高公共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和规范化程度,使公共管理和决策更好地体现人民的利益、反映人民的呼声,真正实现人民当家作主。

2.依法有序的公众参与可以满足多元利益群体的诉求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政治、文化、社会等体制的发展变化,社会结构出现分层化,不同的社会群体有不同的要求,公众利益诉求呈现差异化、多样化的特征,思想活动的独立性、差异性明显增强,政府管理社会的难度加大,社会管理更需要公众的参与。市场经济以承认并保护建立在明确产权制度之上的多元社会利益为基本前提,多种利益共存的利益格局造就了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越来越多的公众逐渐意识到社会政策与自身利益的密切联系,公众参与社会管理也日趋自主化,社会各个阶层为了自身利益的需要,越来越倾向于向政治系统表达各自的特殊利益和政治诉求,维护其自身合法的经济地位和社会认同。

三、政府与公众互动的实现途径

充分依靠人民管理国家是我们国家性质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有效管理的重要形式。公众参与既有利于在社会事务管理中得到群众的支持,又能有效地实现人民当家作主,探索政府与公众互动的途径对促进社会管理有着重要的意义。

1.调整政府社会管理的内容和方式

改革开放以后,政府和市场的关系逐步理顺,有效地实现了经济快速增长。然而,政府与社会的关系还没有理顺,社会建设明显滞后,政府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方面存在缺位的现象。在教育、就业、分配、医疗、社保、住房等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问题方面,公共物品的供给还不足;在征地拆迁、企业改制、矿产资源开发等过程中引发的日益增多,公共安全领域事故层出不穷,所有这些严重地影响了社会的和谐稳定。政府不仅要处理好跟市场的关系,还要处理好跟社会的关系,政府在搞好经济调节和市场监管的同时,要更加注重社会管理,努力建设服务型政府。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政府不再是唯一的治理主体,社会管理的主体需要由一元化向多元化转变,政府、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构成社会管理的多元主体,形成社会管理合力。作为社会管理中基本主体,政府应做好制度的设计和安排,做好裁判员和服务者,监督制度的有效履行。公众是自身利益的最有效的代表,社会管理要建立有效的利益表达机制,对公众的利益诉求作出有效的回应,为公众参与社会管理创造条件。

2.培育公众的主体意识和参与意识

多种经济形式的并存使得公众利益日益多样性和多元性,人们的精神生活和文化生活也呈现出一个多层次的复杂状态。从现代社会发展的经验来看,正是伴随各利益主体之间的不断冲突、分化、整合,公众才从中学会了协商与合作,进而培育了参与和协作精神。政府要对传统政治文化进行改造,增强公众的主体意识和权利意识,努力塑造具备独立自主、平等参与意识的新型公众。只有这样公众参与社会管理才会由自发变为自觉、从浅层走向深入。随着公众的成熟和社会参与的深入,中国社会管理的现代化水平和文明程度将会不断提升。

3.增强政府社会管理工作的透明度

信息公开是提高政府社会工作透明度的重要途径,政府要强化主体责任,明确公开范围,拓宽信息渠道。政府信息公开是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必然要求,是建立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的重要内容。为了保障公众及时、准确地获取政府信息,应当健全政府信息协调机制,通过政府公报、政府网站、新闻会以及报刊、广播、电视等便于公众知晓的方式公开政府信息,根据需要设立公共查阅室、资料索取点、信息公告栏、电子信息屏等设施公开政府信息。

4.推进公众参与社会管理的组织化程度

参加社会组织是公众参与社会管理的间接方式。政府与公众在社会管理的互动中,社会组织起着承接和补充作用。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我国社会组织有了很大发展。社会组织作为社会管理的一个重要主体,应给予准确定位,把他们作为社会管理中的一支重要力量。要坚持监督管理和培育发展并重的方针,完善扶持和培育各种社会组织的政策措施,通过加强对社会组织的规范化管理,提升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的能力建设,更好地发挥社会组织在多元治理中的功能和作用。提高公众参与的组织化程度,使得公众有更多机会利用社会组织的载体参与到社会管理过程中。

5.规范公众参与社会管理的制度

加强公众参与的制度化和法制化建设,规范公众参与社会管理的行为,不仅仅是为了解决公众参与的问题,而是要从根本上为国家和社会的长远发展提供有效保障。强调公众参与社会管理的制度化和法制化,就是要在充分尊重宪法和法律所赋予的权利和自由的前提下,对公众参与的内容、方式作出明确的规定,并用法律规章的形式固定下来,同时,要加强制度建设,让公众充分享有对政府决策的知情权和监督权,特别是关乎民生的重大问题,从决策的酝酿到决策的确定和执行整个过程都要有公众的参与,接受人民的监督。加强公众参与的法制化和制度化是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稳定的有效保障。

参考文献:

[1]马志刚,刘健生.新加坡的社会管理[M].群众出版社,1993.

[2]邓伟志.创新社会管理体制[M].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

[3]竺乾威.当代中国公共政策[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4]欧文•休斯.公共管理导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六中全会公报范文第4篇

关键词:烹饪专业;烹饪文化;文化素养;授课内容;评价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3)02-0061-03

屈指计算,笔者走进宁波市鄞州区古林职业高级中学(以下简称“我校”)已整整十年,当年在烹饪班上的第一堂课恍如昨天——尴尬的境地记忆犹新。向学生介绍完浦东的变化分析教材时,有一半学生趴在课桌上哈欠连连,睡意绵绵。有大胆者提出:“老师,你给我们讲《三国演义》、《水浒传》好了!”《三国演义》、《水浒传》便成了语文课的附加内容。之后逐渐进行教学内容的视觉转移,尝试渗透饮食文化的内容。零星地讲授“中国的菜系及特点”、“汉族古代食仪”、“中国筷子的演变”、“苏轼与中国饮食文化”、“中国各少数民族饮食文化的特点”等——给沉寂的语文课堂添加了一味调剂品。欣喜的是,这味调剂品提高了学生的语文学习乐趣,也为专业能力的培养提供了理论基础。更令人兴奋的是,在语文课堂上“潜伏”了十年、“游击”了十年的饮食文化,在学校领导和相关部门的支持下终于转成“正规军”。

一、课程开设的理论基础

1.职业教育的需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指出:职业教育应“把提高质量作为重点。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优化知识结构,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而现代餐饮服务业对厨师的要求已不仅仅满足于他们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技能,还要求他们具备相应的文化素养。饮食文化课程的开设,可使学生了解饮食历史的发展、饮食器皿的构成、饮食观念的异同,以及饮食的地域特色、饮食的典故佳话和饮食的营养保健等方面的知识,有利于提高烹饪专业学生的职业素养和文化品位。

2.职业发展的需要。我校极其重视烹饪专业学生的专业技能和专业质量,对该专业的课程进行改革,注重技能操作,使学生学有所专,能有所长。但学生在提高专业技能的同时逐渐形成了思维定势,如反复包梅花形饺子,日久重复形成了习惯,在花样和形状上很难有突破和创新。而饮食文化课的开设,让学生了解各地饺子的制作方式及吃饺子的习俗,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于他们将来的发展大有裨益。

3.语文教学的需要。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的任务和目标之一分别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与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和思维发展,加强语文实践,培养语文的应用能力,为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以及继续学习奠定基础。”、“指导学生学习必需的语文基础知识,掌握日常生活和职业岗位需要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具有初步的文学作品欣赏能力和浅易文言文阅读能力。”烹饪专业学生的语文基础薄弱、学习兴趣不高、综合能力不强,而且教材脱离专业、教学目标笼统、教学方法陈旧、评价模式单一等原因,使这一任务和目标在烹饪专业很难落到实处。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桑代克在《教育心理学》指出:“只有当技能具有相同因素时,一种技能的变化才能改变另一种技能。”相同要素说是学习迁移理论的核心,即“两种学习情境相同或相似的成分越多,前者对后产生的作用就越大。”以汪曾祺的《豆腐》为例,其特点是文白夹杂、内容繁杂、篇幅长杂,笔者采用了两种不同的教学法:在第一个班级中从散文的角度引导学生学习,无一人喜欢读;在第二个班则从豆腐在各个历史时期和各地烹调方法等方面的知识让学生学习,结果学生的学习兴趣很浓,问询生字生词和难懂文言句子者络绎不绝。由此可见,通过教学视角由语文向饮食文化的迁移,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文化素养。

二、课程开设的探索与实践

如果说以往在课堂上零星讲授烹饪文化是为了提高学生兴趣的“副业”,那么2011学年第二学期终于有了转为正式产业的机会。语文会考结束后,相关部门并没有编写语文教材,但烹饪专业每周有4课时的语文教学内容——为了弥补“真空期”,笔者向学校申请两个烹饪班的教学任务,专门开设“饮食文化”课程,以实现中职文化课向专业渗透的“四化”——专业思想的渗透化、专业知识的融合化、专业能力的应用化、专业教学的实践化。

实现“四化”必须要靠载体——教材来实现。笔者为了编写适合我校烹饪专业学生学习的饮食文化教材,在已有材料的基础上分别阅读和参考了万建中的《中国饮食文化》、王仁湘的《往古的滋味——中国饮食的历史与文化》、马健鹰的《中国饮食文化史》、林胜华《饮食文化》等专业文化书籍,以及梁实秋《雅舍谈吃》、汪曾祺的《随遇而安》等与饮食有关的文化散文著作,还从《中国烹饪》、《烹饪知识》、《人民日报·副刊》、《文汇报》、《宁波晚报·老宁波》等报刊中选取与饮食文化相关的文章编发教学材料,以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针对性和实用性,进行课堂教学实践。

1.采用专题与模块相结合的授课内容。中国的烹饪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经过几千年的传承与发展,逐步形成具有较高国际声誉和民族特色的饮食文化。它不仅包括饮食来源、饮食加工、饮食结构、饮食器皿、饮食团体、饮食方式等内容,还包含了饮食观念、饮食卫生、饮食保健、饮食理论、宗教意识、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等内含。面对内容丰富和内涵丰厚的饮食文化,以及中职生的认知性和实用性,在教学中采用了专题与模块相结合的授课内容。如开设“从‘茹毛饮血’到‘炰生为熟’——中国饮食文化的肇端”、“锅、盆、杯、盘、筷——中国饮食餐具的发展”、“中国饮食文化发展的四大高峰”、“中国菜系的特色”、“中国古代烹饪文献”、“中国古代的十大名厨”、“世界三大宗对中国饮食文化的影响”等专题内容,还结合时季和宁波的地域文化特色适时开设了一些专题内容。如在2011年9月17日的《宁波日报》阅览《秋风习习话螃蟹》一文后,结合《红楼梦》等相关内容给学生讲了一节中国的蟹文化。又如,翻阅《太平广记》读到“竹实”一条时——“是年,忽山中竹无巨细,皆放花结子。饥民采之,舂米而食,珍于粳糯。其子粗,颜色红纤,与今红粳不殊,其味尤更馨香。数州之民,皆挈累入山,就食之。”与我校毗邻的横街镇有“中国竹乡”之誉,一年四季“竹”见于菜场,而以春天为最。于是,搜集和整理了相关资料,给学生讲授《竹与中国饮食文化》。另外,不断剪辑《宁波晚报》“老宁波” 和“名家讲坛”的内容,在适逢传统节日时给学生讲述“传统节日期间的宁波饮食习俗”等,还布置相关内容让学生不断采集,充实了教学内容,也让学生大开眼界。

2.采用观说读写一体的授课方法。“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作为一名合格的语文教师,既要从理论上掌握教学方法,又要在教学实践中灵活地运用。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也要教会学生如何获得知识的方法。虽然开设的是饮食文化课,但并没有脱离语文课听、说、读、写的本质,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学原则。读——像对待语文课本一样读饮食文化资料,由于学生感兴趣,对材料爱不释手,朗读的声响远远高于读语文课本;观——观看一些与饮食文化相关的视频,如福建名菜《佛跳墙》、《青铜器与饮食文化》、《世界饮食文化记录长廊》、《中国饮食文化在国外》和《福临门:烹饪大赛》等,开阔了学生的视野;说——一方面包括对某些材料中文言文的翻译,如袁枚《随园菜单》中的二十条原则和十四条戒单、《黄帝内经?素问》中的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等相关文献的章节,让学生懂得中国传统饮食文化食医合一、饮食养生的理论,提高学生的人文主义素养;另一方面,就某些美味佳肴进行相关解说,如《职校生之友》曾介绍学生的烹调作品,让学生从原料、调叶品、烹饪过程、菜肴特色,包括色、香、叶、形和营养价值等方面进行说明,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3.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模式。美国学者韦伯说:“学习和评价就像同一艘船的两只桨,应该齐头并进。”《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指出:“改进教育教学评价。根据培养目标和人才理念,建立科学、多元的评价标准。”为此,笔者在教学评价过程中重视过程性评价而轻视性终结性评价,重视发展性评价而轻视诊断性评价,采用如下的评价方式:学期成绩=课堂表现分(40分)+考试成绩(30分)分+作业成绩(30分),考试成绩(30分)=期中考试成绩(15%)+期末考试成绩(15%)。每位学生在每节课的表现分都让他们记录在作业本上,让学生自己求和,然后除以次数所得的平均分。课堂表现分的量化同样不在结果,而在过程。如欣赏相声《报菜名》后,让学生模仿完成《炖豆腐》的绕口令——“会炖我的炖冻豆腐,就来炖我的冻豆腐,不会炖我的冻豆腐,别胡炖乱炖炖坏了我的冻豆腐。”按语速、读字的准确流利程度让学生打分。再给出一道菜肴的图片,让学生先说出菜名,然后介绍。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模式,每位学生的成绩都在70分以上,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和表现欲,进一步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学习上形成了良性循环。提起作文就害怕的学生竟然喜欢写诗,有两名学生的诗作还在校园文学小报——《快乐文苑》上发表。

等 待

10烹饪(1) 毛佳儿

天空知道爱

太阳落山后

用晚霞来表达

大地知道爱

深秋来临后

用金色来表达

如果我们知道爱

用什么来表达

是潮落后

忧愁地等待着涨潮

是月圆时

快乐地享受着欢聚

当我敞开双臂

爱是色彩的汇集

无需等待

10烹饪(1) 赵丹峰

圆月 碧海

满坡毛毛细雨

落叶幽径

遍野浓浓馥郁

软软的绿茵

飘来淡淡绵语

偎依的人影

嚼着儿时的棒棒糖

独享呢喃的秋韵

恍惊

粒粒汗珠

是快乐的追忆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公报指出:“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以来形成的革命文化传统,学习借鉴国外文化创新有益成果,兼收并蓄、博采众长,增强文化产品时代感和吸引力。”饮食文化课的开设,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还能够使他们开阔眼界和视野,更增强了他们的时代感和吸引力。

参考文献:

[1]钱理群.语文教育新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2]肖锋.学会教学——课堂教学的理论与实践[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2.

[3]彭聃龄,张必隐.认知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

[4]宁常伟.中等职业学校烹饪专业教学模式改革创新初探[J].成功(教育),2012,(06).

[5]王瑛红.中职语文教学渗透式专业知识的理论和实践——以美术专业为例[J].考试周刊,2011,(59).

六中全会公报范文第5篇

1.收入增长缓慢、城乡收入差距过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居民收入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但相对于同期城镇居民的人均收入来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加额增长缓慢,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拉大。转型以来,农村居民收入已从1980的191元增加到2008年的4761元。但是, 2008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5781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3.31倍。[1] 2011年全年城镇居民人均总收入23979元。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810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6977元,全年城乡居民收入比为3.13:1。[2] 2012年2月22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59552亿元,乡村消费品零售额仅只有24367亿元。农村居民收入低、增幅慢,直接造成农村消费市场疲弱,加剧了城乡居民消费需求整体不足,农村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无法使农村潜在需求变成现实消费。

2.基础设施薄弱,消费环境欠佳

长期以来,由于城乡“二元”结构的存在,我国政府的财政资源配置主要向城市倾斜,历史欠账较多,导致广大农村基础设施薄弱,从而使得当前农村落后的基础设施建设已经无法满足农村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需要。农村基础设施的使用费也远远高于城市。在当前城乡居民消费结构逐渐趋同,耐用消费品日益成为农村居民消费热点的情况下,农村落后的基础设施就成为了制约诸如彩电、冰箱、洗衣机、空调等耐用消费品在农村普及使用、影响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升级、抑制农村潜在消费需求向现实需求转化的重要原因。

当前,我国农村市场管理滞后的现象仍然比较严重。一些不法商贩肆意损害农村居民的消费权益,把农村当成“销废市场”,把农村居民当成“销废者”, 种种不安全的消费因素也对农村居民的正常消费进行干扰:生活用品、食品到农资、药品,假冒伪劣商品等充斥市场,这不仅损害了农村消费者的权益,甚至还危害到农村居民的人身安全。特别是食物中毒,夺去了一些人的生命。这就使得一些农村居民不敢消费,不愿消费,挫伤了农村居民消费的热情,进而降低了农村居民的消费质量和水平。

3.社保体系发展滞后,消费信心不足

我国农村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还刚起步不久,存在着覆盖面窄、水平不高、层次较低、体制不健全、机制不灵活等问题,明显滞后于形势的发展和广大农村居民的实际需求。2007年我国农村已经全面建立了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有3451.9万农民纳入了保障范围,仅占农村居民的36.7%,比例并不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覆盖面也未达到100%。由于政府在农村教育、医疗、养老、社会保障等方面投入相对不足,一直以来以农村居民家庭为基本单位的自我保障模式使得农村居民对未来在教育、医疗、养老等方面的大额刚性支出预期增加,特别是我国尚处于未实现现代化的状态下进入“老年社会”的形势下;考虑到远远低于城镇居民的人均财富和收入水平的现实状况,经济社会的快速转型也使农村居民的收入增长预期不明确,农村居民即使在收入增长的情况下也不得不压缩即期消费支出,提高预防性储蓄比例,从而使得农民消费信心不足而“不敢”消费。

4.政府支农力度不够,金融体系效率不高

长期以来,我国政府财政支出对农业的投入占国家财政支出的比重不高;虽然近年来政府对农业的投入从绝对量上看已经得到较大程度的增加,但其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一直在一个较低的水平徘徊(大多数年份低于10%),并且整体上呈现出不断下降的趋势。加上我国目前存在着财政支农资金在使用上存在着投入的内部结构不合理、资金管理体制、机制不健全、缺乏对资金使用的有效监管与使用绩效的科学评估、地方政府对财政支农资金的任意扣留或挪作它用等诸多方面的问题,使得财政支农资金的使用效率不高。

我国当前农村金融对农村服务效率不高:一是当前我国金融体系对农业生产支持力度不够。旨在服务“三农”的农业发展银行成立十多年来,至今没有有效发挥其应有的支农职能,只是将资金更多地投向了农产品流通领域。再加上其他的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合作社对农业生产提供的资金支持也相对有限,使得农业生产资金的筹集和积累重任就压在农村居民自己身上,农民要进行生产就必须储蓄,而在目前农村居民有限的条件下,提高的储蓄会进一步抑制了农村居民其他方面的消费支出;二是农村生活消费信贷缺乏。与商业银行的城市分支机构把消费信贷作为重点开拓的业务相比,我国商业银行的县乡级机构往往基于资金“效益性、安全性和流动性”原则,很少提供针对农村居民的消费信贷产品;而有些农村信用社由于自身经营管理不善,资金规模有限,盈利能力低,面向农民的金融服务一般是参考商业银行的运作模式,没有结合农村居民生活消费习惯等特点,更不愿涉足利润低、风险大的农民生活消费领域,因此也使农村居民的消费能力的提高受到相当程度的限制。

5.文化教育落后,消费观念尚欠科学

农村义务教育处于低水平发展状态、大部分地方尚未普及高中教育且费用昂贵。农村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内容不符合农村发展要求、规模呈现萎缩趋势,农村文化设施极为落后,农民在文化教育上面的消费数量和质量与其自身期望值及社会发展要求差距很大,导致农村居民在文化教育上面消费的积极性也大打折扣,由此严重制约了农村居民素质的进一步提高。因为文化教育的落后,不少农村居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偏低,市场知识、商品知识匮乏,进而影响到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消费质量的改善、消费观念的更新。

由于历史与现实的原因,我国农民的消费观念尚欠科学,导致一些不合理的消费现象在农村地区仍然广泛存在,影响了当地农民的消费需求。比如:在一些边远闭塞地区,封建迷信活动比较盛行,不健康消费现象突出,如修庙造坟、大操大办婚丧嫁娶;有的农民小富即安,追求更高层次生活的动力不足;相当部分农民思想保守、缺乏超前消费意识。此外,由于农民教育文化素质不高的原因,使得他们对某些商品的有些功能不会正确使用,这也影响到了农村消费品的升级换代。

二、对策建议

1.增加农村居民收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收入水平低是当前制约我国农村居民消费能力的决定性因素,也是我国内需不振的最主要原因。要扩大农村居民的消费需求,必须大幅度提高农村收入水平,尤其是要增加农民的预期收入,推动农村居民收入性消费的增长,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使农村居民能安心生产,敢于消费。一是要搞好相关制度改革。改革我国的收入分配制度。在初次分配领域改革的同时,通过再分配领域调整抑制居民间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趋势;改革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提高农村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例,通过提高政府财政对农村居民尤其是农村低收入阶层的转移支付水平,使农村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例能明显的提高,从而缩小城乡居民和农村居民内部之间的收入差距,达到从宏观上保证分配公平和提高农村居民消费能力的目的。二是要让广大农村居民拥有更多的财产性收入,尽可能提高财产性收入在农村居民收入中的比重。国家要通过财政、税收等优惠政策支持、鼓励农村调整产业结构和种植结构,大力发展各类特色农业、观光农业、休闲农业,推动农产品加工增殖以缩小工业品与农产品价格的剪刀差等方式有效增加农村居民的收入。三是要建立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的长效机制。进一步加大政府财政对农村的投入力度、提高涉农金融体系的支农力度,把“科教兴农”、“科技富农”真正落到实处以不断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的科技含量,推动农业产业化进程。

2.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优化消费环境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要根据农村的特点和农村居民的需求实事求是来谋划、脚踏实地来推进。第一要加快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解决农民有水喝、有清洁水喝的饮水安全问题。第二要加快农村公路网建设,真正实现“路面硬化公路”“村村通”的目标,逐步形成城乡公交资源相互衔接、方便快捷、便宜的客运网络。第三要大力推进农村能源建设,形成清洁、经济、能满足农村居民生产、生活需要的农村能源体系。第四要加强农村广播、电视、通讯设施建设力度,推进广电网、电信网、互联网“三网融合”,以完善农村信息服务网络,提高农村信息服务质量,降低农村居民通讯成本,积极发挥信息化为农服务作用。

优化农村消费环境,首先,生产企业要根据农村市场特点以及农民的消费能力和消费习惯,增加农村消费品的有效供给、改善供应结构,以满足农村居民多样化的消费需求。生产企业必须根据农村居民对产品性能、功能的要求,积极发展农村新型消费业态;企业要根据农村居民“方便、简洁、经济、适用”的消费心理,缩减产品华而不实的“概念性”功能,减少不必要的附加劳动以降低生产成本,开发出适合农民消费特点、消费心理以及消费能力的、物美价廉的产品。其次,商业企业则要不断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改变过去不重视开拓农村市场的思维,建立并不断完善农村商业网点、商品销售网络,提高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加强商品售前、售中及售后服务,以增强农民购买信心。再次,工商、质检等市场监管部门要高度重视农村消费环境建设。要优化农村市场交易软、硬件设施,完善相关交易制度、信用制度,鞭策厂商提高服务水平、构建完善的市场监管体系等消费环境,有效防止假冒伪劣产品“下乡”,打击“市霸”行为毫不手软,健全消费者的维权机构,努力为农村居民营造一个舒适、公平、放心的消费环境,使农村居民可以放心消费、乐意消费、愉快消费。通过这些措施,可以从根本上解决目前部分产品“企业高积压,农村低普及”的问题。

优化农村消费环境,还要加快农村现代物流体系的建设。当前,要以服务“三农”为宗旨,以“三社一市”(即基层供销社、专业合作社、村级综合服务社、村级小超市)和遍布城乡的网点为基础,以有带动力的大型公司、市场、商场为依托,实施“小超市,大连锁”战略,通过采用集中采购、统一配送、连锁经营等现代流通方式,切实改造、提升、整合、优化现有供销合作社经营网络。

3.完善农村社保体系,增强农民消费信心

目前,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滞后成为制约农村居民消费的突出问题。随着我国养老、教育、医疗体制改革的深化,农村居民家庭在子女教育、疾病、意外事故、失业、养老等的支出预期相应增加,迫使其提高预防性储蓄水平,减少当前消费。而当前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冲击,又使因就业困难导致不少农村居民现期收入和预期收入增长很不明朗,这就进一步抑制农村居民的消费需求的扩大。所以,要提高农村居民整体消费水平,需要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以提高保障水平、扩大保障覆盖面。第一要规范和落实农村“低保”制度。要扩大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覆盖面,对符合条件的农村居民实现“无缝覆盖”,并随着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不断提高保障水平。第二要完善社会救助制度和慈善事业。对农村弱势群体和生活困难者,以政府为主导,充分发挥民间以及社会力量对他们予以及时救助。第三要推进农村教育、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体系的改革,逐步提高农村居民保障类和应对未来医疗、失业等不确定性支出的给付标准。由此,要不断加强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在巩固“双基”成果的基础上,大力发展高中教育、农村成人教育和职业教育,争取5年内在广大农村基本普及高中教育;要加快医疗改革进度,争取把符合条件的农村居民全部纳入保障体系,不断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水平;要改革农村养老制度,把农村主要由“家庭养老”的模式转变为“国家+集体+社会+家庭”相结合,并以“国家、社会养老”为主,以减轻个人及家庭的养老压力。第四要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支持政策,全方位促进农村就业增长。由此,国家对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必须予以高度重视。要加大对农村居民的职业培训力度,通过建立并发展各类劳务市场、积极收集并及时劳务信息来拓宽就业渠道,这样,通过扩大就业,从而增加农村居民收入、稳定支出预期,不断提振农村居民的消费信心。

4.加大政府支农力度,发展农村消费信贷

要从财政、税收等政策和制度上来加大政府对农村的支持力度,增强农村的“造血功能”。第一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不断提高我国政府财政支出对农业的投入占国家财政支出的比重。鉴于国家财政支出对农业的投入大多数年份低于10%的现实,要从根本上扭转不断下降的趋势,争取在“十二五”末达到20%以上。第二要调整财政支农资金投入的内部结构使之合理。第三要完善资金管理体制、健全监管机制。加强对资金使用的有效监管与使用绩效的科学评估,避免地方政府对财政支农资金的任意扣留或挪作它用等问题的出现,大幅度提高财政支农资金的使用效率。

建立中国特色的农村消费信贷体系。近年来,我国消费信贷虽有长足发展,但仍不普遍,特别是在农村还刚刚起步。2008年我国居民资产总值约为76亿元,而个人消费贷款(负债)不到4亿元,即负债率为4.9%。[2]因此,无论是绝对水平,还是与国际水平进行比较,我国居民特别是农村居民的资产负债水平都处于较低的水平。因此,要着眼于我国农村庞大潜在的消费需求,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加强对农民进行消费教育,引导农村居民转变消费观念,并根据我国农村的实际情况建立中国特色的农村消费信贷体系,扩大消费信贷在农村的覆盖范围、提高覆盖水平。第一,推进农村消费信贷制度创新。要降低信贷门槛,简化信贷手续,增加农村消费信贷的品种和规模,扩大农村消费信贷空间,推动农村消费水平的提高和消费结构的优化、升级。第二,尽快制定中国特色的《农村消费信贷法》,使消费信贷政策有利于农村中低收入居民的消费。第三,逐步建立、完善农村个人信用登记制度、个人信用评估制度,个人信用风险制度,信用担保制度,增强农村居民的即期消费能力,鼓励、引导农村居民的潜在消费需求向现实购买力的转化[3]。

5.繁荣农村文化教育,培育农村消费热点

消费水平、质量、意识、观念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的科学文化素质,而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离不开文化教育事业。特别是当代,新的科学技术不断渗透于消费领域,消费智能化已成为一大趋势。没有高素质的人,就难以享受当代科学文化的丰硕成果。马克思早就说过:“一个人要多方面享受,他必须有享受能力。因此,他必须是具有高度文明的人。”[4]因此,当前要扩大农村消费,启动农村消费市场,就必须加速发展农村文化教育,从根本上提高农村居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提高消费力和生产力,培养新型农民,真正落实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所强调的:“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耕耘的新型农民,发挥亿万农民建设新农村的主导作用”。首先,要在巩固农村九年义务教育已有成果的基础上,采取措施切实提高教育质量,争取在“十二五”末基本普及农村地区高中义务教育,加快发展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加强农民技能培训;其次,要按照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加大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的力度,以繁荣农村文化。要大力发展农村文化馆、图书馆、科技馆以及乡村的文化站、文化室等来丰富农村文化建设内容,有条件的地区,还可发展农家书屋。要积极推进广播、电视、电话、互联网“村村通”工程建设,并加速“三网融合”。再次,要在农村尽可能的发展消费教育。消费教育要从娃娃抓起,从小就培养他们良好的消费心理、消费观念、消费意识、消费习惯。在有些条件较好的农村地区可以建立消费教育基地,构建中国农村特色的消费教育体系,提高农村科学文化水平,增加农民的消费知识、市场知识,通过农村居民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从根本上增强农村居民的消费能力。

要根据当前我国农村消费需求多元化、多层次发展趋势,针对不同收入水平的农村居民的需求,积极培育农村消费热点,满足农村不同收入阶层的消费需求。一是要引导农村居民科学进行住房消费。要在成都、重庆两地“城乡一体化”试点“统一规划、重点建设小城镇”经验的基础上,严控农村宅基地的审批,控制超标准建房和过低标准建房。二是要积极培育农村居民文化教育消费。尹世杰教授在10多年前就提出了“文化教育是第一消费力”的著名论断。这一论断到今天已完全得到实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知识改变命运、教育成就未来的观点早已深入人心家。可以预见,文化教育的消费,必将越来越成为农村居民的消费热点和消费重点。二是要大力推进农村居民的信息消费。在人类已经进入知识经济的资讯时代,我国农村居民家庭拥有的电脑、手机等通讯工具还非常有限。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信息消费一定会在农村有一个爆炸式的大发展。第三是要继续实施“家电下乡”政策。冰箱、彩电和空调在农村是一个潜力巨大的销售市场。第四是要积极培育农村摩托车消费、汽车消费、旅游消费等新的消费热点。实践证明,国家以“补贴、减税、发放消费券”的方式来推进农村的摩托车、汽车、旅游消费效果明显,随着农村居民收入的提高以及政府优惠政策支持力度的加大,此三项必将成为极大推动我国发展的消费新热点。

参考文献:

[1]刘乐山,雷丁.论农村消费需求潜力向现实需求的转化[M].消费经济,2009,(6):p.23.

[2]中国广播网..2011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增8.4% 农村增速快于城镇, 2012-01-17.

[3]徐凤,金克琴.中国消费与经济增长研究[J].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2):p.109-113.

[4]杭斌.经济转型期中国城乡居民消费行为的实证研究[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