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汽车工程论文

汽车工程论文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汽车工程论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汽车工程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临建设施质量安全事故原因措施处理方案处理结论

中图分类号:P624.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工程基本概况

某大型汽车制造厂总装车间建设工程(以下简称本工程),位于新疆乌鲁木齐市开发区,总建筑面积约10.86万平方米,上部主体采用钢结构,基础采用桩基础,桩型为钢筋混凝土预应力管桩,建成后将用于某知名汽车厂商总装生产线专用车间,承担汽车装配、焊接及总成等任务。本工程由某建设集团第七工程处承建,施工现场长1200米,宽700米,占地面积约84万平方米,包括工程本身占地面积12.37万平方米,现场办公、生产及生活设施等临建占地面积0.73万平方米,各区之间分区围墙约3930延米。本工程2011年6月21日开工建设,预计于2013年7月30日完成并交付使用。

事故概况

2011年8月11日13点37分左右,新疆乌鲁木齐经济技术开发区,某建设集团第七工程处某大型汽车制造厂总装车间建设工地突起大风,风力约11级,瞬时最大风力达到13级,持续时间约11分钟,致使现场生产及生活附属用房、围墙、临时供电线路等临建设施倒塌、损坏严重,机械设备、施工材料不同程度受损,三人轻微伤,酿成重大质量安全事故。

事故造成的损失

本次事故发生约2小时后,现场立即组织由当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质检及安检部门、建设、承建、管理、监理等单位参加的事故调查组展开调查。经调查组初步调查,本次事故共造成现场临建房屋倒塌1栋31间约500平方米,材料仓库1栋19间约300平方米,围墙倒塌约396延米,供电线路损坏1200米,损失或损坏材料约3.9吨,损伤或损坏已进场施工机械11台套。万幸的是,事发时处于当地午餐时间,大批人员因返回乌鲁木齐市区用餐尚未进场,除造成3名值班人员轻微伤外,未造成人员更大伤亡。经初步统计,本次事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折合人民币约56.65万元,3人轻微伤,工期延误约31天。

四.事故发生原因初步分析。

经现场事故调查组初步分析,造成本次事故原因如下:

本次大风超出当地正常气象范围。据当地气象资料记载及统计,一般情况下,乌鲁木齐开发区一带发生11级以上大风的概率相当低,本次大风偶发因素较大,严重超出预期,特别是瞬间风力达到了13级,更是当地数十年来未遇,这是本次事故发生的客观原因;参建单位经验不足,思想上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设计原因。现场查看设计图纸发现,所损坏的建筑物,设计由承建单位承担,图纸粗糙,签字盖章不全,很多构造节点基本都是按照内地标准设计,完全没有结合当地情况,这是造成本次事故的重要原因之一,具体内容有:①基础埋深浅。②钢柱断面过小且柱距较大。③节点连接计算有误。④现场建筑物总体布局不当。

承建单位现场管理原因。主要包括:

①事故发生于工程建设早期,人员正在陆续进场,特别是一些主要的管理人员尚未完全到位,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尚未建立健全,各项作业制度、工作流程、验收程序等尚未成型,大多数时候作业处于失控状态;加上从思想上没有充分重视,管理上的漏洞相当多;②选择分包单位不当。③工期安排严重不合理。④总包单位对分包单位没有尽到管理责任。

五.与本次事故相关的资料等(附照片,其他见附件)

六.事故发生后采取的措施。

①建设单位、监理单位立即发出停工令,要求停止现场一切作业;②立即按照规定向当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报告;③立即采取措施,抢救人员,抢救设备物资材料。④按照规定,立即组成事故调查组,开展调查工作,调查损失情况,分析原因,查找责任,制定整改措施。

七.处理本次事故的依据

①本次事故的实况资料,包括时间、地点、部位、过程、事故后续发展情况、人员伤亡情况、经济损失情况、工期延误情况等;②有关的合同及合同文件,主要包括施工总包合同、分包合同、材料采购供应合同、监理合同及其补充约定等;③有关的技术文件和资料,包括图纸、技术文件、档案、施工记录、监理记录、材料证明文件、实验报告、验收记录、事故发生后的观测记录等;④与本次事故有关的法律法规、部门规章、规范规程等。

八.事故处理方案

①委托有资质的单位对事发后所有受损建筑物、构筑物进行鉴定,根据鉴定结果,确定事故中倒塌部分按照相关标准重建,事故受损部分中约210平方米房屋、190延米围墙不能加固也应推倒重建,受损部分约270平方米房屋、97延米围墙加固后可以投入使用;

②指令承建单位必须委托有资质的设计单位承担并完成受损建筑物、构筑物重建、修补、加固等设计工作,并应充分考虑当地特殊情况;

③指令承建单位废除临建建设的分包合同,由自身施工队伍或者委托有资质的施工队伍承建并完成重建、受损建筑物、构筑物的处理工作;

④指令监理单位,认真履行监理责任,严格审查分包单位,严格审查作业文件,严格控制施工工程,严格履行验收手续,确保工程达到标准;

⑤指令建设单位,重新计算并核定建设工期,对不合理要求进行修改,必须确保合理施工工期,不得随意压缩;

⑥指令各参建单位结合自身实际,各自写出本次事故报告,认真分析自身原因,查找管理漏洞,接受教训,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九.对处理结果的检查鉴定的验收

2012年9月8日,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下达复工令,各参建单位接到处理报告后,历时约45天左右,完成部署的各项工作,现场恢复正常施工状态,本次质量安全事故处理结束。在整个处理过程中,承建单位管理体系到位,必要的人员及设备到位,作业措施合理有序。监理单位严格履行职责。经各单位共同按照国家标准验收,整个工程达到设计标准,满足使用要求,可以投入使用。

十.本次事故处理结论

经调查组研究后一致认为,本次事故属于严重质量安全事故,事故中既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但主观原因是主要的。作为建设单位,给定的工期过于紧凑不合理,负有一定管理责任;作为监理单位,建设过程中存在严重的监理不到位情况,特别是对分包单位的审查没有尽到应有的责任,负有监理责任;作为承建单位,质量安全管理体系严重不健全,施工现场管理严重不到位,特别是违规选定分包单位且疏于对分包的正常管理、监督和指导,致使现场失控,酿成事故,是本次事故的主要责任单位。

调查组认为,本次事故损失较大,属于三级重大质量安全事故,非常令人痛心,但没有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这是不幸中的万幸。各参建单位必须从中吸取教训,改进工作,严格执行国家法律法规、规章制度、规范标准,严格履行各自责任,确实保障项目正常、安全、有序进行。

汽车工程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 地方产业 实践教学 人才培养模式

襄阳作为湖北省域副中心城市,全市的工业发展覆盖了机械、纺织、电子、化工等,其中重要领域为汽车产业的发展,对于此工业领域必然需要大量的人才作为生产力。湖北文理学院作为省属多科性普通本科高等院校,一直以来努力寻求一种新的发展模式,即坚持产学研相结合,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科技、智力支撑与服务,以让学生享有更好的教育,突出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培养善于创新实践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但是,如何才能培养出高技能的人才,我校机械与汽车工程专业在这方面进行了大胆尝试,针对地方产业发展的特点对人才的培养模式重新做了修订,坚持以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进行定位,旨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适应地方经济建设。

一、汽车零部件生产与我校机械与汽车工程专业关系简介

汽车配件的生产与整车的装配都与机械加工、机械零件的装配紧密相关,整车的动力装置是靠能源提供,对于汽车生产管理与汽车售后服务是人才培养的重要一环,我校的机械与汽车工程专业分为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新能源汽车、车辆工程、工业工程和汽车服务五个方向,这为地方汽车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力保障。

二、机械与汽车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我校的机械与汽车工程专业主要为服务地方经济而开设的,该专业的课程设置、实践教学(实习)等环节和学生就业去向等均有体现,其中在实习环节及学生就业方面尤为明显。

(一)现行人才培养模式中的课程设置特点

当前,我校机械与汽车工程专业的课程设置有画法几何与机械制图、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原理、机械设计、电子技术基础、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汽车构造(一)、汽车构造(二)、汽车理论、汽车发动机原理、汽车设计、汽车制造工艺学、汽车电器与电子技术、汽车测试技术、汽车CAD/CAE、汽车液压与气压传动等,该专业的生源主要来自襄阳市,并且学生毕业后大多数选择留在家乡工作。为了便于学生就业时尽快上手,此专业的课程设置中更加注重实验实践教学环节,例如汽车发动机的拆装,汽车检测与维修等实验课课时比重加大了。

除了在课程设置上体现出专业特色外,其他方面也有体现。具体来说,我校机械与汽车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一般包括校内实验教学、实践教学和汽车驾驶、课程设计、毕业设计、校外的生产实习等。校内实验教学主要开设汽车整车的性能测试;校外实习主要去东风汽车的生产基地实地参观,驻厂观摩;校外实习包括新生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等,这样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专门为地方的汽车产业量身定制的,有效缓解地方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二)现行人才培养模式下学生的就业特点

由往年毕业生就业状况来看,该专业的学生主要集中在襄阳第二汽车生产基地,学生进入企业后能够很快适应工作,再加上是服务于家乡的经济建设,毕业生入职后工作比较安心,不会频繁跳槽,深得企业青睐。

三、加强校企合作,实现产学研结合

在现有的人才培养方式上,主要是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学生在前两学年主要接受理论教学,从第三学期开始学生每学期都会在企业参加实践学习,这为学生毕业后从事这方面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大四时学生要进行毕业论文的撰写,此论文的题目来自企业,由校企双方老师共同指导学生完成毕业设计相关工作。在这样的人才培养模式下,一方面使学生通过实习环节熟悉汽车配件的生产流程,另一方面,促进专业课教师与相关企业的深入交流,适时了解汽车产业格局下相关企业的人才需求,以便更好地组织教学,充实教学内容,为学生就业打下基础。

四、未来我校机械与汽车工程专业在培养服务地方经济的举措

(一)进一步更新教学理念,提高教学质量。

明确教学的宗旨是服务于地方经济,在做好理论教学的基础上,努力增强学生动手能力,实现学生的文化素养与专业技能平衡发展,创办出有自身特色的地方高校。

(二)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

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力争创建一支作风优良、结构合理、一专多能的教师队伍。对于一些青年骨干教师要有计划、有针对性地送出去培训,让他们多接触生产实践,努力提高业务水平。制定一些积极有效的措施吸引企事业单位的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到高校任教或做兼职教师。改革教师职称评任制度,把教师的专业技能作为晋升的重要依据。

(三)强化学生的创业能力培养,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

定期邀请成功人士来校讲学,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树立学生的创业思想,塑造艰苦创业的优良品质,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开发学生的潜能,摆脱思维定势,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

参考文献:

[1]申继亮.教师人力资源与管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汽车工程论文范文第3篇

汽车产业是国民经济重要支柱产业,涉及面广、关联度高、消费拉动大。国家制定实施汽车产业调整振兴计划,对于推进汽车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增强企业素质和国际竞争力,促进相关产业和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2012年以来,中国汽车产销市场总体保持平稳增长,汽车行业整体经济效益较好,各类车型增长幅度相差较大,市场集中度进一步提高。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汽车产销量双双超过2300万辆,创全球历史新高,连续6年蝉联全球第一。中国汽车产业作为世界汽车产业重要的组成部分,未来十年是中国汽车产业的黄金期,汽车产业已经完成了从小到大的过程,正在逐步实现由弱到强的巨大跨越,预计到2020年,中国汽车市场的销量有望占据全球汽车总销量的一半以上,将是美国市场销量的两倍左右。中国汽车市场前景非常广阔。

二、哈尔滨华德学院汽车专业群建设情况

汽车专业是我校开设最早的专业之一,于1997年首次招生,在过去18年的建设和探索中,始终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企业标准与行业标准为指导,以职业教育和能力培养为核心,以服务社会、振兴老工业基地为宗旨。不断完善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模式,课程教学建设不断健全。形成了由交通运输、车辆工程和汽车服务工程三个汽车类专业组成的学科群,通过学科群建设使各专业有机地结合,促进学科间相互协作,发挥群体效应,优化学科结构,拓宽应用学科领域,促进学科融合,形成新兴的交叉专业方向、为学科的发展提供了可持续性动力。通过专业学科群的建设,建设了新的汽车服务方向,钣金喷涂方向等,我校汽车专业学科群建立起了良好的硬件条件,现有实验设备仪器投入达到500余万元。目前实验室数量已达到24间、工具室1间。现有发动机台架60多套,自动变速器40多套,整车30余辆,校外实习基地20余处,拥有4S店模式的培训中心,可以较好的够满足学科专业群建设的要求。专业学科群建设充分体现学生能力培养为本位,迄今为止已为国家和社会输送毕业生2100余人,培训非学历教育汽车类专业人员2000多人。

三、我校汽车工程专业群建设内容

1.完善管理制度,确定学科群的目标和定位。学科群的目标应该针对汽车工业的发展和企业对人才需求来确定;内容上具有丰富的可容性,能吸引众多学科的积极参与;经过充分论证,达成共识,具有科学性和可行性。同时还要处理好学科群内学科间的强弱关系、学科群建设与学科建设的关系、投入与产出的关系,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促进学科群的健康发展。

2.搭建汽车专业群课程平台。为了满足学生所学知识的“够用,管用”以及毕业后的知识更新和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我专业在人才培养计划中尤其注重基础理论知识和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另外,在本科生人才培养方案中做到了专业课程不断线。

3.根据专业方向特点,不断完善和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汽车工程专业群成立由汽车生产和服务企业专家参与教学指导委员会,根据高等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特点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对现有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修订和改革,体现应用型特色,培养高等应用型、实用型满足社会需求的高等应用型人才。

4.加大实验、实训条件建设。实验实训条件的建设,决定的人才培养的质量,尤其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质量,在实验室的建设中,我们严格按照人才培养需求进行假设,按照企业的运营方式进行实验内容的设定和管理,实践实验课程要求紧跟企业实际,课程内容要有结论,有验证,取得较好的效果。

5.打破传统,建立符合人才培养需求的师资队伍。汽车专业群的教学团队由三个部分组成,一部分教师来自于企业一线的工程技术人员、一部分来自于重点高等院校知名教授,第三部分是学院汽车专业教师队伍。同时聘请行业知名专家做专业带头人,把握专业方向。经过几年建设汽车工程专业学科群形成了,具有高职称、高水准、高水平、学缘机构合理、老中青相结合的优秀教学团队。现有专任教师35人,其中具有副高级职称人数达到80%,中级以上职称达到20%;教师中来自企业具有实践经验的专家达到30%,中青年教师都具有硕士以上学历,并且均具有实践教学能力的“双师型”教师。

6.加大课程建设,突出专业特点,建设精品课程,撰写优秀建材;完成教学研究立项,时刻总结提高教学成果,形成论文。积极地吸取国内外,相关专业建设的特点,根据社会需求和行业需求优化课程结构和内容,形成汽车专业群的核心课程体系,实现专业课程一体化教学,形成本科各专业的人才培养特色,建设精品课程,专业群中交通运输专业被评为省重点专业,平台课程汽车构造被评为省精品课程。

7.根据专业特点,形成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为专业群建立发展的平台,为培养高等应用型汽车各专业人才服务。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体现应用型特点,具有先进性、信息性、专业性,实现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同步进行,打破传统本科教学模式,培养模式紧跟企业需求,学与用同步。

8.深化校企合作,加深合作内容,实现校企专家共同制定培养方案,共同培养,实现订单培养模式。校企合作是学科群建设中重要的环节,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必要条件,校企联合培养,订单培养。

四、学科群建设的思考

汽车工程论文范文第4篇

作为中心负责人的林忠钦,现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曾荣获“2003年上海市十大科技精英”荣誉称号,并获得“2003年中国汽车工业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奖”、“2003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通用汽车公司汽车工业优秀人才奖”等诸多奖项。

上海交通大学汽车车身制造技术中心在林忠钦教授的带领下,坚持“产学研”结合,与国内外主要汽车和材料企业、工具制造行业进行了紧密合作,形成了国内外具有特色的车身先进制造技术研究基地。近年来完成了国家、上海市和企业50余项重要科研攻关项目,在国内外期刊发表了200多篇论文,(SCI,EI收录70余篇),开发5套自主版权软件,在制造质量控制、汽车轻量化、汽车数字化开发技术上取得重要成果,为企业创造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与此同时,中心近几年来还分获多项国家级及省部级科学技术奖励:2000年“轿车车身制造质量控制技术”获中国汽车工业科技进步二等奖;2001年“基于数值仿真的冲压件制造质量控制”获得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002年“轿车车身制造质量控制技术及应用”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04年“汽车覆盖件精益成形技术”获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005年“轿车覆盖件精益成形技术及其应用”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心参与的“宝钢高等级汽车板品种、生产及使用技术的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基于数据驱动的多品种规模定制产品的制造质量控制”获教育部提名国家科学技术奖科技进步二等奖。

中心围绕制造质量控制、材料应用研究、轻量化和数字化开发,形成了制造质量控制,薄板冲压成形技术,车身设计与结构分析,整车开发技术等研究方向。并与上海科委、国内外著名企业集团建立了多个合作研究机构,主要包括:上海市数字化汽车车身工程重点实验室、美国通用汽车公司车身制造技术卫星实验室、上海交大-宝钢汽车板使用技术联合实验室、上海交大PACE中心。是ANSYS软件技术支持中心、AUTOFORM软件技术支持中心、DYNAFORM 软件应用支持中心。拥有整车坐标测量机 CMM、便携式坐标测量机(PCMM)、汽车多功能实时动态仿真试验台、柔性测量夹具系统、焊接装配实验平台系统、焊接机器人、Servo gun伺服焊枪、可变压边力冲压机、液压胀形压力机、振动/噪声测试仪、MTS材料实验机等试验设备。

汽车工程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中国汽车工业;奇瑞;发展

回顾五十多年的风风雨雨,中国汽车工业经历了从自力更生到打开国门,从寻找合资到最后民族自主品牌的逐渐成熟,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诞生、成长到成熟螺旋式的发展历程。比亚迪、奇瑞、长城等品牌不断壮大发展,并越来越得到国人的认可,也是民族汽车工业史的一个里程碑。

一、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现状

2000年,我国汽车工业进入加速发展阶段。全国汽车生产跨越200万辆,全球排名第8位,其中商用车生产146.5万辆,全球排序第3位;轿车生产60.8万辆。在这一年中,消费结构发生了重大转变,开始从公车消费为主转向个人购买为主,这也成为今后中国汽车消费市场大规模快速增长的起点。数据显示,2000年我国汽车的个人购买率超过了50%,其中轿车、微型客车和中型载货汽车的个人购买量上升更快。

2001年,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市场经济发展迅速,政府积极鼓励轿车进入家庭,我国汽车市场的发展也愈加提速。2002年至2007年,全国汽车市场规模年均增长率为21%,平均每年跨越100万辆的台阶。2002年,全国汽车产量跨越300万辆,达到325.36万辆,同比增长38.4%,全球排序上升到第5位,列美国、日本、德国、法国之后。这一阶段中,我国汽车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3大汽车生产企业集团生产汽车166.64万辆,占全国当年总产量的51.21%。这意味着,在加入世贸组织积极作用的影响下,作为一个全球性的重要产业,发展速度与规模效益要齐头并进,我国汽车工业已经在大举深化改革、调整战略,力争在一个国际化的背景之下,找到属于中国汽车的位置。

2004年我国汽车产量超过了500万辆,“井喷”一词是当时对中国汽车产量增长的最佳描述。2006年中国汽车销量已达720万辆,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汽车消费国,同时占全球汽车总销量的比重首次超过10%。2007年产量超过800万辆,我国汽车工业快速增长的势头已不可阻挡。最值得一提的是,2007年,我国汽车整车出口创造了历史最高水平,是汽车整车出口大于进口的第二年,出口61.4万辆。奇瑞、长城、中国重汽和一汽等自主品牌企业的产品成为出口的主要车型品种。

2008年,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汽车产销量分别为934.5万辆和938.1万辆,增幅低于2007年。而2009年以来,汽车市场回暖,上半年我国汽车产销量保持高位增长,连续4个月超百万辆,不断刷新历史纪录。相关资料显示,2009年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一汽车生产大国,同时中国汽车消费量占全球总消费量比例达12%,到2020年,中国本土汽车产量将达到2000万辆左右,其中两成产品将进入国际市场。中国汽车行业前景广阔。

“十一五”以来,随着“节能和新能源汽车”战略的明确提出,国家投入新能源汽车项目的预算为11亿元,结合地方政府和企业的投资,预计“十一五”期间国内在新能源汽车方面的投入将超30亿元。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面临的挑战比发达国家会更加严重,我国政府高度关注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和产业化。在能源和环保的压力下,新能源汽车无疑将成为未来汽车的发展方向。

二、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历程――以奇瑞为例

1996年,“915工程”以2500万美元的价格购买了英国福特公司的发动机产品技术和一条生产线。当生产线全部安装完毕后,扣下的400万美元还没有花完。最初的汽车团队只有八个人。汽车设计是靠着几台借来的电脑完成的。和吉利一样,奇瑞的自主研发也是从模仿开始的。奇瑞最早的车型风云,就是靠这2500万美元购买的福特发动机产品技术和生产线,再加上模仿捷达的底盘做出来的。

奇瑞汽车公司于1997年3月在安徽芜湖经济开发区80多万平方米的土地上破土动工;由安徽省政府和芜湖市政府下属的5家公司共同投资的注册资本为17.52亿元人民币的安徽汽车零部件工业公司同时正式成立;同年10月,发动机厂房(建筑面积达75600平方米)建成投入使用;经过13个半月的安装调试后,1999年5月第一台发动机顺利下线并一次点火成功;1999年9月CAC478/480发动机一次性通过产品鉴定。奇瑞的目标市场定位首选百姓适用的家用车。奇瑞旗下的QQ定位于5万元以下的汽车市场,销量占奇瑞汽车总销量的61.62%。除此之外,奇瑞还生产回报率较高的出租车以及实惠大方的公务车,品牌定位在10万元以上。

1.技术成果的研发

2002年以来,奇瑞公司与世界著名的奥地利AVL发动机合作,联合研发了从0.8升到4.2升的18款发动机,全部达到欧4号排放标准。在这18个型号的产品中:有4款为奇瑞与AVL联合开发,其余14款均为奇瑞自己开发。2005年底,奇瑞的新发动机ACTECO正式上市,这是中国轿车第一个“中国芯”。

作为民族工业的一面旗帜,奇瑞汽车公司全力推进自主创新创名牌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先后研发推出了东方之子、旗云、QQ、瑞虎等系列整车产品,建立了欧三标准以上的汽车发动机生产体系,实现了汽车核心技术的自主国产化。“十一五”期间,奇瑞公司共申请专利364件,已获授权专利221件,其中发明专利43件,成为我国汽车行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最多的企业。

2.出口战略

奇瑞公司一直在积极地开发海外市场。2001年10月,奇瑞的第一批轿车出口中东;2003年与伊朗签署了“在伊朗生产合作项目”。根据协议,奇瑞公司在当年批量出口CKD配件到伊朗进行组装,这是伊朗政府进20年来第一次批准建设的整车项目。目前,奇瑞已与全球25个国家的企业签署了整车或CKD出口合同。2003年出口量占中国轿车出口总量的90%以上,2004年10月份以累计出口8000余辆,占中国轿车出口总量的80%以上。

3.合资合作

奇瑞在追求世界一流技术的过程中,建立了与国际著名的研发机构联合研发的模式。在合作过程中坚持以我为主,共同确定技术路线,快速嫁接先进技术,参与研发培养人才,完整获得自主知识产权。奇瑞借助世界资源锻造民族品牌。面前全球招揽人才,与奥地利AVL合作开发发动机,选择国外高档配件总成,通过合资办企提升汽车配件水平,并通过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在芜湖建汽车配件产业园。

2001年年底,奇瑞与伊朗SKT公司确立合作关系。SKT公司是伊朗两家汽车制造商的主要零部件配套生产厂家。近年来逐渐向整车业发展。经过一年多的报批、审核,此项目与2002年年底获得伊朗政府的销售许可证。此后,奇瑞与SKT公司签约,批量出口CKD件到伊朗进行组装,主要生产奇瑞

AⅡ车型,即(风云系列)以及后续改进车型。

在新产品开发方面,奇瑞公司采用委托设计(外包)、技术协作、股权参与等合资合作模式‘,与日本、意大利、德国等顶尖设计公司合作(协作)开发新车型。在委托设计的过程中,奇瑞公司派人与国外设计公司一起工作,参与研究与开发活动以培养自有研发人员。在技术协作方面,由奇瑞汽车工程研究院的设计人员设计新产品图纸,由外部的国内外设计公司帮助审核,反馈修改信息后再交回奇瑞汽车工程研究院由设计人员进行改进。这样反复设计―修改―改进的协作模式是一种较高层次的培养研发人才的好办法。奇瑞也采用股权参与模式开发新产品,奇瑞对佳景科技有限公司(奇瑞占2/3股份,其余的由来自外部的设计人员持有),采用绝对股权模式,QQ和东方之子两款车型就是该公司为奇瑞设计的。

4.人才战略

奇瑞招贤纳士的对象主要着眼于对国际人才的吸收。奇瑞公司采用跨国人才引进机制,高薪聘请有技术专长的国内外人才,特别是实力强大的跨国汽车公司的独资和合资企业培养的大批人才。奇瑞汽车公司许多中高层管理人员都有在外资企业工作的经历,如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尹同耀来自一汽一大众,在一汽工作了12年半,曾是一汽一大众的总装车间主任。公司汽车工程研究院和汽车规划研究院的两个院长都是留美博士,其中汽车工程研究院院长许敏博士来自伟世通,在日本待了8年,在美国待了10年,回来之前是伟世通公司的高级工程师,在汽车工程院的科研人员中,不少高级管理和研发人员都来自国内外著名的汽车公司和零部件公司。国际公司张林曾供职于戴姆勒一克莱斯勒。另外,奇瑞还从世界著名汽车企业福特、通用、大众、三菱等跨国大公司雇用了35名外国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包括德国人、日本人和韩国人。奇瑞总装厂的一条生产线名叫寺田真二生产线(东方之子的总装线),寺田真二原是三菱的日本管理者,现在已经成为奇瑞的一员,被请来帮助奇瑞改进现场管理。奇瑞的人才引进机制不仅为奇瑞吸引来一大批国内外的优秀人才,更为奇瑞带来了国内和国外最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理念。

可以看到,我国企业缺乏自主创新的行为关键在于自主创新思想的落后。思想是行为的先导,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关键必须摒弃那些束缚自主创新能力发展的思想观念。对此,一要转变只重视资金引进,忽视核心技术掌握的思想。在引进资金的同时,要注重在合作过程中培育自己的创新能力,否则到头来要受制于人。二是转变只注重眼前利益而忽视长远利益的思想。自主创新虽然在初期投入成本较高,但却避免了引进技术时要支付的高昂代价,也避免投产后需将绝大部分利润让给外方的局面。从长远来看,企业只有通过自主创新,才能真正掌握自身发展的命运。三是要转变只注重跟踪仿制,而不愿自主创新的思想。跟踪仿制国外技术虽然对于技术发展自身而言风险较低,但在技术发展的道路上却始终落在别人后面,没有在根本上掌握技术发展的主动权,同时还存在着潜在的知识产权纠纷等危险。所以,只有进行自主开发,才能真正掌握技术发展的主导权,实实在在地规避各种风险,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和持续发展的后劲。

随着汽车产业规模的逐步扩大,汽车在国民经济中的影响力逐渐提高,对经济的带动作用更加明显。而经济规律告诉我们,随着市场发展到一定规模之后,增量将越来越小。我国汽车工业已经迈入发展新阶段,我国汽车工业未来的道路,是去追寻一条如何由大做强的道路。这其中,最重要的是能力的提升。在自主创新的能力、零部件工业的基础发展、相关产业对汽车工业的支撑、现代制造服务业能力发展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参考文献:

[1]高明诺: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策略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08年12期

[2]师建华: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回顾与分析[J],时代汽车2008年09期

汽车工程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工业工程的发展;存在问题;发展瓶颈;提高建议

一、工业工程概念以及在我国的发展现状

工业工程( Industrial Engineering, 简称IE) 作为一门综合性的交叉学科, 已经被广泛应用于人类生活的各行各业中。为了更好地应用它为我们创造更大、更多的价值,。尤其是在中国经济将要步入转型期的关键时期,我们就要更深、更好的了解它。了解它的过去, 以理解它的现在, 理解它的现在,才能展望它的未来,展望它在中国的未来。

工业工程的思想经过不断积淀,工业工程广泛地将当时的数学、经济学、社会学和心理学的成果引入IE活动中,从多种学科的角度来考察、分析和改进所研究的系统,进入了"爆发式"发展阶段。

中国最早接触工业工程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80年代中国向邻国日本学习引进工业工程,从此中国的工业逐步开始脱胎换骨,迅速发展。但是目前,工业工程在中国的实际应用中出现不少问题。集中表现在如下几方面:1.以企业为基础和主体的工业及产业经济系统面临着资源利用率低;2.效益不高、产品等综合结构不合理、环境适应性较差;3.争力及创新能力亟待增强,以及战略管理和内部管理弱化、技术与管理脱节、特色化缺乏、产品、市场、技术等方面的发展不平衡;4.市场和政府及其他企业间关系欠规范、不稳定等。

二、原因分析

要想了解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其实并不难,我们只需要把目光转向我们另一个邻国韩国,便可见一斑(之所以选择韩国做比较,是因为中韩两国的工业起步具有一定的包括时间和地域的相似性)。以韩国的汽车产业为例。韩国的汽车工业起步于上世纪60年代初期,当时主要以组装进口零件上缠整车的方式进行生产,这与我们当下引进整条先进的上产线然后进行生产的方式是无法比拟的。然而,韩国汽车工业从起步至今,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仅用了40多年时间。反观中国的汽车产业,现在的中国的确可以称得上是汽车制造大国,截止到2007年我国累计生产汽车888.25万辆,列日本(1159.63万辆)和美国(1078.07万辆)之后,位居世界第三,产量占全球产量的12.2%。德国和韩国分别位居第四、五位,产量分别为621.35万辆和408.63万辆。市场调查公司 iSuppli星期四发表研究报告说,随着全球汽车市场在2010年步入复苏,中国有望在2013年成为世界上最大汽车制造国。但我们却难称汽车强国,我们在民族汽车品牌方面却少有建树,虽然我们投产了一系列的先进汽车生产线。这是为什么?为什么我们用的是世界先进的技术却造不出世界先进的汽车?

纵观韩国40多年汽车工业的发展历程,我们不难发现产业链的整体建设、优化以及自主研发的能力推动了韩国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这也是我们所匮乏的。工业工程的应用要讲求其整体性和适应性,"生搬硬套"和"一条腿走路"是走不出工业强国的。

而我们中国由于种种原因错过了一系列的黄金发展阶段。我们凭借着勤劳和智慧从单件生产的时代努力跨入大批大量生产的门槛,这时我们的改革开放让我们得以开眼看世界,我们被世界强大的工业机器震撼了。我们又通过几十年的艰苦奋斗,赶上了精益生产的时代,在追赶的过程中有盲目从众的现象,这也致使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其实这是再正常不过的。质量(大质量的概念)是一个不断积累从而反映的结果,我们错过了一个较长时期的积累过程,我们工业的整个产业流程发展并没有到达西方老牌发达国家的程度。但是我们在追赶。

三、建议对策

第一、工业工程的应用应是强调产业链整体优化的。

从整个工业系统到一个产业链条,再到每一个工业单元都是相关联的。每一个单元都是整个产业链条上的一环,一环的坚固不能代表整个工业系统。所以工业的发展目前最急迫的时候要有一个统一的、整体的、科学的规划和布局。

第二、工业工程的应用的灵魂应该灵活。

我们虽然与西方传统发的国家还有差距但是我们也不必盲目的跟从其发展,我们要灵活的应用工业工程,走出自己的"节拍",盲目跟从有时候也会邯郸学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适当、适量、适时发展。

第三、工业工程的应用的重点应该是自主创新。

自主创新是快速发展的动力。经过三十年的不懈努力,我国的工业基础建设已经比较全面,这也为我们大力推行自主创新提供了条件,生搬硬套式的发展是没有生命力的。

第四、认清工业的发展趋势和形势,继续努力发展以缩小差距。

当前我国的工业虽有长足的发展,但是整体水平还与西方发达国家有较大差距。当前我国工业的发展形势是:具有巨大的生产能力但是自主研发能力欠佳。我们应在学习的同时不断出新,以最终成为工业发展的"导向标"。

参考文献:

[1]易树平,郭付.基础工业工程[J].机械工业,2007,(13).

[2]温德成,李韶南.质量管理学[J].中国计量,2008,(9).

[3]吴玉峰.韩国汽车产业的重点启示[J].中国质量万里行,2012,(2).

汽车工程论文范文第7篇

>> 召回缺陷汽车产品的法律制度探析 十大汽车产品缺陷 浅谈汽车产品研发项目管理 简论汽车产品缺陷的法律规制 对我国汽车产品召回制度的探讨 汽车产品开发同步工程应用管理机制研究 基于PDCA的汽车产品研发过程及质量管理研究 缺陷产品召回制度 项目管理在汽车产品开发中的应用 成本管理在汽车产品研发中的意义 汽车产品回收利用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关于汽车产品的绿色设计研究 探究我国缺陷产品召回制度――以大众汽车召回为视角 汽车召回事件:拷问名牌产品质量管理及控制体系 大数据时代的汽车产品缺陷互联网舆情 国家质检总局2013年第三季度汽车产品召回情况等 工业4.0时代汽车产品设计过程中的质量管理研究 我国缺陷产品召回制度研究 浅析缺陷产品召回法律制度研究 论缺陷产品召回制度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2] 张光明. 缺陷产品召回管理预警体系研究[D]. 青岛:青岛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3] 高民杰,袁兴林. 企业危机预警[M]. 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3.

[4] Booty, Mike. Safety at leisure[J]. Fire Prevention and Fire Engineers Journals, 2005(10):12.

[5] 宋林飞. 中国社会风险预警系统的设计与运行[J]. 东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1):69-76.

[6] 马琳,土泽蓉,梁晚益. 着力构建我国食品安全事故预防、预警及应急处置机制[J]. 中国食品药品监管,2005(6):14-15.

[7] 卢锡慧. 企业经营管理预警系统的建立[J]. 河北农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1998(4):43-47.

[8] 胡华夏,罗险峰. 现代企业生存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的理论探讨[J]. 科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0(6):33-34.

[9] 郑国辉. 召回缺陷汽车产品的法律制度探析[J]. 商场现代化,2008(9):283-285.

[10] Rupp Nicholas G, Taylor Curtis R. Who Initiates a Recall and Who Cares Evidence from the Automobile Industry[J]. Journal of Industrial Economics, 2001,50(2):123-149.

[11] 佘丛国,席酉民. 我国企业预警研究理论综述[J]. 预测,2003(2):23-29.

[12] Stanton. Alex Pentium brouhaha a marketing lesson[J]. Advertising Age, 1995(8):18.

[13] 张蕾. 对缺陷汽车产品召回制度的研究与思考[J]. 重型汽车,2010(1):37-38.

[14] 王琰. 解读我国汽车召回数据分析及缺陷调查认定程序[J]. 标准生活,2009(9):36-37.

[15] 阮平南,王塑源. 企业经营风险及预警研究[J]. 决策借鉴,1999(3):2-6.

[16] 继虎,王彦茹. 从汽车召回问题看企业质量预警信息渠道[J]. 汽车工业研究,2011(11):29-32.

[17] QIAN, Jian-sheng, YIN Hong-sheng. Data Processing Model of Coalmine Gas Early-Warming System[J]. 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 2007,17:20-24.

[18] Smith NC, Thomas RJ, Quelch JA. A Strategic Approach to Managing Product Recall[J].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1996,21(9):102-112.

汽车工程论文范文第8篇

一、征文对象

本次论文征集活动面向全国范围内色彩领域科技工作者,邀请中国流行色协会会员、基地企业、理事单位科技工作者参与,欢迎广大色彩科技人员和色彩应用人员踊跃投稿。

二、征文类型

本次征文面向尚未公开发表或在三年内公开发表的原创性论文(2009年1月1日后正式发表的论文),已请注明出处。

三、征文内容

色彩科学应用与发展领域的各类研究及应用成果。内容包括:纺织品、服装及服饰、工业设计、汽车工程、城市规划、城市建筑与环境色彩、室内装饰、光学、照明设计、数码设计、印刷技术、色彩文化、艺术研究、色彩教育、家居设计、个人形象设计等。

四、征文要求

(一)内容

立意新颖、色彩应用具有时代感和创新意识、围绕主题、理论或方法创新务实、观点明确、资料翔实、文献引注规范。

(二)篇幅

论文正文字数不超过5000字、摘要不超过300字。 (三)格式

论文采用Word文挡,页面按A4纸排版,正文字体为宋体五号字,单倍行距。主要框架包括:(1)题目;(2)作者姓名、单位、邮政编码;(3)中文摘要;(4)英文摘要(5)中文关键词:(6)正文;(7)参考文献;(8)作者简介:姓名、性别、出生年月、工作单位、职称职务、研究领域和成就、通信地址、电话、传真和E-mail。请在参考文献之后附作者简介。“作者简介”请用五号黑字体左起顶格排,后空一格,接排。作者简介在200字以内。论文中图片黑白和彩色均可。

(四)其他

所提交论文应为作者原创,尊重知识产权,不得抄袭剽窃他人学术论文和学术观点及图片,无侵权或版权纠纷,组委会不承担核实义务以及因此引起的任何责任。

五、论文提交

请于2012年9月30日前将论文和论文征集登记表以电子邮件方式发送到组委会电子信箱,并将报名表传真至组委会。论文征集登记表请登陆.cn下载。

六、其他

(一)经评审,入选的优秀论文将由国家正规出版社公开出版,为论文作者颁发优秀论文证书,并择优在《流行色》、《色彩中国》和中国流行色协会网站等媒体刊登。论文集将被中国知网“中国重要会议论文集全文数据库”收录。

(二)部分入选优秀论文将推荐在11月30日召开“纪念中国流行色协会成立三十周年”学术报告会上宣读及做学术交流。

(三)本次论文征集和出版不收取任何费用。

七、联系方式

联系人:秦爱梅

电话:010-85229522 85229582

传真:010-85229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