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化学公式总结

化学公式总结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化学公式总结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化学公式总结范文第1篇

关键词:标准平衡常数;工科;无机化学;计算;形式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3-0182-02

任何可逆反应,不管反应的始态如何,在一定温度下达到化学平衡时,各生成物平衡浓度的幂的乘积与反应物平衡浓度的幂的乘积之比为一常数,称为化学平衡常数。化学平衡常数分为实验平衡常数和标准平衡常数,其中实验平衡常数又称经验平衡常数,其数值和量纲随所用浓度、压力单位不同而不同,其量纲一般不为1,使用非常不方便,国际上现已统一改用标准平衡常数。标准平衡常数也称热力学平衡常数,与实验平衡常数表达式相比,不同之处在于每种溶质的平衡浓度项应除以标准浓度,每种气体物质的平衡分压均应除以标准压力,所以标准平衡常数的量纲为1。我们在工科大一无机化学教学中,详细讲解标准平衡常数,实验平衡常数只作简单介绍。

标准平衡常数知识点是工科大一无机化学教学的难点:一方面标准平衡常数的计算有多种方法,涉及的公式比较多;另一方面标准平衡常数的表现形式有很多种。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标准平衡常数,我们在教学中进行了归纳总结

一、利用标准平衡常数的定义式计算[1]

标准平衡常数中,一定是生成物相对浓度(或相对分压)相应幂的乘积作分子;反应物相对浓度(或相对分压)相应幂的乘积作分母。其中的幂为该物质化学计量方程式中的计量系数。纯液体、纯固态物质不出现在标准平衡常数表达式中,视为常数。

二、利用多重平衡规则计算

如果一个化学反应式是若干相关化学反应式的代数和,在相同的温度下,这个反应的标准平衡常数等于各相关反应的标准平衡常数之积(或商)。这个规则叫多重平衡规则。利用多重平衡规则,可以从一些已知反应的标准平衡常数求算未知反应的标准平衡常数,而无需通过实验。例如:

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我们对无机化学教材中标准平衡常数的各种计算方法、计算公式及其常见的形式进行总结,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标准平衡常数。

参考文献:

化学公式总结范文第2篇

[关键词] 物理化学;教学改革;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R1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7210(2008)01(a)-088-02

对于高等医学院校药学专业的学生来说,物理化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课,是继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之后的一门理论化学,它为后继专业课程如药物化学、药剂学等的学习提供方法和理论指导,所以学好物理化学对于药学专业的学生尤为重要。物理化学基本概念多、公式多、理论多,比较抽象,是学生普遍认为比较难学的一门课程。作为物理化学的教师,改革此课程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能轻松愉快地学好本课程,并能领会此课程的精髓,是我们的责任。

1重组教学内容,适应药学专业的要求

结合药学专业的特点,对教学内容进行必要的更新和调整。首先,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合理取舍物理化学知识,精减教学内容,避免与无机化学重复。例如化学动力学一章的部分知识在一年级的无机化学中已经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和学习。教师在教学中根据情况压缩这部分的学时,避免重复教学。其次,结合药学专业特点,适当增加与药学有关的物理化学知识,将物理化学知识“融入”到药学中去。例如物理化学中化学动力学内容是药物稳定性和药代动力学的理论基础;应用二组分完全不互溶液体的相图介绍提取中草药中挥发性有效成分的水蒸气蒸馏法;利用电化学知识可测体液的pH值,为药物的使用环境提供数据等。使学生对本课程有浓厚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将来从事药学研究打下良好的化学基础。

2加强概念的教学,深入剖析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化学概念是学生学习基本理论、定律、公式的前提和基础,只有理解、掌握了化学概念,才能牢固、系统地掌握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所以,化学概念教学一直是化学教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物理化学概念多,且抽象,难以掌握。在教学中我们一般先给出准确的概念,然后由浅入深、由表及里逐步展开阐述, 力求讲清、讲透。例如:讲状态函数时,我们先给出定义,然后阐述其四个特征;并在讲解过程中对关键字、词进行着重分析,这样一来使学生对状态函数的内涵和外延有了准确深刻的理解,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3教学手段多样化

3.1比较法

针对物理化学课程理论性和抽象性强、难记忆的特点,可以把较难理解或容易混淆的知识归纳,运用对比的方法在矛盾中找到异同,从而产生更深刻的理解。例如:在讲授平衡常数的几种表示方法时,可先从Kx、Kn、Kc与经验平衡常数Kp的关系入手,进行公式推导,归纳总结出这几个平衡常数的表达式中都有一个共同点,即指数相均为某一物理量的-Δv次幂,通过比较,找到物理量的异同,加深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便于记忆、掌握。

3.2参与法

枯燥的课堂气氛不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调动,应让被动接受的学生参与进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从而获得知识。当学生对所学的内容已具有一定的基础时,就可以采用参与式教学法。例如:讲授电化学一章时,当把电化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教给学生时,教师可以采取举例子的方式,让学生上黑板设计可逆电池、写出电池反应等,同学之间互相纠正和补充,最后由教师进行简要的概括和总结。这种做法使学生由被动的听课转变为主动参与教学,课堂气氛活跃,对于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及表达能力都很有作用。

3.3适时采用电化教学手段

我们从2005年开始全面使用自制的CAI课件进行教学。由于字迹清楚、图象清晰、色彩鲜艳,还可以录入flash,大大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应用CAI教学,由于在课件中置入文字,代替了传统的大量板书,节省了许多教学时间,可加大教学过程中的信息量,使授课内容更加丰富多彩,提高了教学效果。但我们同时认识到CAI课件只是教学的辅助手段,不能全部代替教学。尤其是物理化学的诸多公式的推导,不适宜于全部应用多媒体课件授课,对此,我们在公式推导时仍沿用传统的黑板书写,让学生随着板书和授课的节奏,有充分的时间消化、吸收。电化教学与传统的教学手段相结合,两者优势互补,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4强化训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4.1课前复习

物理化学基本概念多、公式多,而且每一公式都有其应用条件,如果课后不及时复习,会积累越来越多的问题,后面无法学下去,形成学习上的恶性循环。我们通常的做法是备课时准备好复习内容,在每节新课开始前,利用5~10分钟的时间复习前面授课的核心内容,或者是原来已学过的内容,而下一节课会用到的内容。这样可以让学生课后及时复习、消化旧知识,同时为新内容的讲解做好铺垫,达到复习和预习的双重效果。另外我们在课前复习时是采取点名的方式,这样学生便感觉到有一定的压力,会自觉地进行课后复习,调动学生学习的能动性。

4.2分阶段安排习题课

习题课是化学课堂教学中的重要类型之一。在物理化学的学习过程中,一般学生即使上课听得很明白了,教材也能看懂,但拿到习题时却无法下手,这种情况极为普遍。这是由于学生初学此门课程缺乏综合解题的能力。我们在教学日历的安排上留出一定的学时上习题课。在习题课的内容要考虑教学大纲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到系统与重点相结合、知识与能力相结合、复习与练习相结合。切忌对已学知识的机械重复。为此,我们精选一些有启发性的典型习题进行分析讲解,由基本概念到计算公式,再到每一计算公式的适用条件,引导学生逻辑推理,进而选择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强化理解,举一反三,巩固和加深对已学过知识的理解。上好习题课、有效地进行复习,对于提高教学质量的作用是十分显著的。

物理化学已经渗透到药学研究的各个领域,物理化学的教学将对药学专业人才的培养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授课教师要不断加强业务学习,努力提高专业素质和授业解惑水平,积极进行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以期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侯新朴,詹先成.物理化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

化学公式总结范文第3篇

【关键词】物理化学;学习兴趣;教学方式

Discussion on the Experience of Physical Chemistry Teaching

Huang feng-ping

(Shaanx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Xi’an 710072, PR China)

【Abstract】Physical chemistry is a highly theoretical course. The problem is more outstanding since it is difficult for teachers to teach and it is hard for students to study. How to make the class lively and make students accept easily, in the paper, a few experience of physical chemistry teaching such as emphasizing the importance and practicability of the course, improving the students interest by the blackboard writing and multimedia technology should be combined in the physical chemistry, paying attention to summarizes was discussed.

【Keywords】physical chemistry ;study interest;teaching method;summarizes

物理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性质及物质变化规律的基础理论课程,是化工、材料、轻工、纺织、制药等专业重要的基础课,因其具有概念多、公式多、理论性强、系统性强、逻辑性强等特点,初学者往往觉得困难较大。而且近年来随着高校扩招,使得物理化学这门基础课往往采用大班教学,课堂通常要容纳百人左右,增加了教师调动课堂气氛的难度;此外扩招后的学生对知识的吸收能力和理解水平以及学习积极性有所降低。 如何在科技迅速发展, 交叉渗透日益突出的当今,克服这些困难,提高物理化学教学质量,是每一个物化教师应当不断研究的课题。

一、讲好绪论,强调物理化学课程的重要性和实用性

绪论是全书的灵魂。通过绪论的讲解首先使学生了解课程的学习内容、 明确学习方向、掌握学习方法。许多初次接触该课程的学生并不清楚什么是物理化学,在绪论课中教师要使学生对物理化学的概念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从简单通俗易懂的例子出发,讲述课程的研究对象,阐明物理化学是一门由经验科学发展为理论体系的边缘科学,具有理论性强、抽象等特点。其次在绪论讲解中可以通过介绍学科发展史及最新前沿成果及其实用性,捕捉学生注意力,可以列举与物理化学息息相关的当代科学技术,如飞秒激光技术、纳米材料、单分子膜、LB膜、自组装膜、锂离子电池、太阳能电池等的研究都。其中,2010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开展了在钯催化交叉偶联反应方面的研究,广泛应用于电子工业和先进材料等领域。在实际生活中物理化学也无处不在,如为什么大雪过后,马路上的雪融化得快?为什么测定血液中血清蛋白的电泳图就可判定人体的肝功能是否正常?口渴时为什么不能喝海水?人工降雨的基本原理是什么?通过这些例子,可以使学生感觉到物理化学不但是一门很重要的课程,而且也是一门很有用的课程。第三 强调学好这门课的必要性, 激发学习动机。物理化学是重要的专业基础课, 无论从本科学习的现阶段、还是毕业与就业的需要来看,都有必要用心学好。

二、将物理化学知识的实际应用带入课堂,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和创造性思维的源泉。在物理化学教学中能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学成败的关键。物理化学理论性强,但它是为解决社会生产的需要而发展起来的,应用性也很强。让学生不仅要掌握物理化学的理论知识, 更重要的是要将物理化学理论应用于实际。教材限于篇幅主要阐述基本原理、基本理论、 数学推导等方面的内容, 应用方面讲得比较少,所以在教学中讲授理论知识时适当将前沿性的科研课题与所讲授的课程内容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这样在使学生体会到这门课确实是他们所学专业的基础,同时也教会学生如何用物理化学的原理来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感觉到物理化学对生产和生活都有着巨大的指导作用,引发他们学习物理化学的兴趣。比如在讲授胶体化学这一章时,可以在教学中引入了纳米材料的制备,讲授为什么用溶胶-凝胶法可以制备纳米材料。而在讲述相平衡一章时,可以讲述相平衡在材料制备时所发挥的作用,列举超临界流体技术在制备无机涂层材料、有机分离提纯等方面的应用。在讲授热力学第二定律在单组份系统相平衡中的应用时,可以联系青藏高原上做饭为什么用高压锅,以加深对克-克方程的理解。在化学平衡一章讲授外界条件对平衡转化率影响时,可以通过例举工业上乙苯脱氢制苯乙烯通过充入水蒸气提高乙苯转化率;介绍化学反应级数特征时,可以例举俄罗斯和日本核泄漏量(浓度)与辐射时间(衰变期)的关系。通过这些实例,使学生觉得物理化学并不空洞,其理论在生产与生活中的应用随处可见,从而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教学方式多样化,板书与多媒体课件相结合

板书与多媒体均为教学手段,由于物理化学中的公式繁多,推导过程复杂。如果单纯应用多媒体课件教学的话,学生上课时容易走神,而且如果多媒体课件内容多的话,学生只能目不转睛的盯着屏幕,没有思考的时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无法及时跟踪教师的思路,如此下去,不利于学生主动思考,容易使他们养成思维惰性,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严重影响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还会抑制他们的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而传统的板书则可以弥补这方面的缺陷。板书是一种呈现在黑板上具有一定逻辑联系的书面语言,故有其不可替代的优点。板书灵活性强,能与各个教学环节严密吻合,可以有效地控制课堂节奏;教师边讲边板书可以引导学生的思路沿着教师的讲述而发展,有助于学生理清物理化学各知识点间的逻辑关系,对于一些复杂公式与定律的推演和理解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从某种意义上说,板书是一个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过程。但是如果单纯利用板书教学也有其不利的一面,因为没有使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手段,教学的一些重点和难点仅凭语言的描述或一些传统辅助教学手段很难解释清楚,这样在重点和难点处理上不仅费时费力,而且学生接受的效果有限。使用多媒体课件可以把一些语言难以说清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借助于图片、动画或视听信息等形式直观生动的表现出来,使学生易于接受,甚至是乐于接受。因此在教学中应将这两种教学手段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对于理论性强、公式多的章节如热力学基础部分的教学应以板书为主,教师在黑板上一步一步的推导过程中,使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跟随板书过程不断思考,板书完成后,教学内容会在在黑板上停留一段时间,这样更有助于学生对所学的理论和公式熟悉、理解并记忆。对于偏重于介绍性的知识体系则可以多媒体辅助教学为主,如在讲授界面现象章节时,可以加入荷叶上水滴的图片,讲授相平衡一章时,可以采用多媒体形象地向同学们演示一个系统点的变化,如在冷却过程中某一物系点的成分沿哪条线变化 在什么时候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和什么时候变化结束等等。因此,课堂讲授时,可以以板书为主,多媒体教学为辅,根据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这样,能随时调节讲课节奏,将知识有机的串联起来,讲解更加细致流畅,学生更易于接受, 学习效果较好。

四、不断总结, 使学生所学知识系统化

完成每一章的教学内容后 又涉及到巩固知识和深化知识的问题,而总结是巩固知识和深化知识的重要手段。学生学完一章内容后,往往存在这样的心理,这么多内容不知道掌握什么,抓不住重点和难点。在这个时候做章节总结是十分必要的。总结实际上是二次学习过程,有利于学生记忆,有利于学生把握知识的整体及其内在联系,因此是学习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对总结的要求:一是总结要体现每章节的知识结构,要使学生对知识的结构性有所认识;二是总结要体现知识间的联系,使学生认识到知识的规律性;三是总结要体现知识要点,使学生对重点具有把握能力。通过总结,可以改变学生在知识学习中存在的支离破碎的状况,使各种知识以比较系统的形式被学生所掌握,使学生以联系的观点去学习知识、掌握知识。以便同学们对这一章内容的梳理,清楚的看到本章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以及演变过程, 使学生更容易抓住本章的知识点,克服了学生掌握知识的盲目性。

五、结束语

总而言之,物理化学是一门基础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是化学的带头学科,对许多专业学科的专业基础理论的作用和影响是巨大的,它在教学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教学方法要与时俱进, 才能提高教学效果,强化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刘华丽,刘丽君.板书在物理化学多媒体教学中的合理运用[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2,29(2):110-112.

[2] 彭小明.教学板书特征论[J].教育评论,2007, (4 ):90-92.

[3] 陈小全,周鲁,邵辉莹,翟虎,周秀艳.浅谈对物理化学方法的探索[J].化工高等教育,2009,(46):64-68.

[4] 李学峰,赵艳茹.案例法在物理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大学化学,2012,27(5):14-16.

化学公式总结范文第4篇

(徐州医学院,江苏 徐州 221004)

【摘要】本文从物理化学学科的基本特点出发,针对我校药学专业学生物理化学学习的现状,探索药学专业物理化学教学改革的思路,从精简与补新教学内容、尝试多样化教学方法和丰富教学手段三个方面诠释如何提高教学效果,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物理化学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

关键词 药学专业;物理化学;学习方法

物理化学是药学、药物制剂等专业的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与药学各专业课有着紧密的联系,是前期化学课程的基本规律的总结,也是后续其他药学课程的理论和实验基础。鉴于现有的高中文理分班和不同省份多样的高考科目制度,使部分学生的化学基础薄弱,化学实验动手能力较差[1-2]。我校药学专业学生进入大学后首先要学习包括物理化学在内的多门化学基础课程,由于缺少高中阶段的化学基础,学习起来难免吃力,对知识点的理解能力较差,尤其是理论性更强的物理化学课程。为激发药学专业学生学习物理化学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我们根据物理化学的学习规律,进行了一系列的教学方法的改革尝试,现总结如下:

1 精简与补新教学内容

物理化学中存在大量的概念、基本理论、公式以及基本计算,如果要求药学专业的学生把所有内容都掌握显然不现实,而且对学生的知识体系的构建也是不利的[3]。因此,我们尝试对教学内容进行了精简,比如,热力学第二定律中的“非平衡态热力学简介”,相平衡中的“二组分固-液系统平衡相图”和“三组分系统的相平衡”,化学动力学中的“光化反应简介”和表面现象中的“气体在固体表面的吸附理论”都进行了删减。这些内容本身对于化学学科来说是十分重要的,但对于药学专业的学生来说,可以相应精简。在精简的同时也要“补新”,教师应该在讲授基本理论时,要加入一些详细的实例,加深学生对基本理论的理解。同时,教师也应该加入一些与相关理论密切相关的科技前沿成果或者研究进展。例如,在讲授热力学第一、二定律中加入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的基本方法,让学生直观地感受物理化学基本原理在新药设计和改造中的应用。在讲授胶体分散系统中加入纳米材料在药学中的应用(纳米载药和纳米材料本身成药),这些都将极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尝试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物理化学由于其课程的特殊性,如果单一教师讲授,学生听,将极大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忽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同时课堂气氛也会显得沉寂[4-5]。因此,教师首先应该在教学内容中抽出部分内容让学生自学,教师只对知识体系进行总结,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习惯。其次,教师在课堂上要多与学生交流,或以提出问题的方式,或以对基本理论的理解进行交流,或以联系实际,联系科技前沿的方式理解相关理论,加大学生的参与度将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第三,重视对每章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的总结。教师可以让几位学生尝试自己总结每章的重要知识点,以知识框架的形式在黑板上写出,其他学生进行补充与修改,最后教师进行校准。这样学生不仅对重要知识点加深了掌握,而且可以锻炼自己的自学与总结能力。另外,教师可以尝试每章中选择几个重要的基本概念作为备选,让学生任选其一进行相关文献的调研,总结之后进行PPT的展示,这样学生将会明显加深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同时也会锻炼学生的胆识和语言表达能力。总之,尝试多样化的教学模式,物理化学教学效果自然会事半功倍。

3 丰富教学手段

传统的“粉笔与黑板”的教学方式显然过于单一、演示能力有限。而单一的多媒体教学也存在自身的问题:虽然教学内容可以丰富多彩,详实且多样,但对于重要公式的推理过程如果单一的显示很难让学生加强理解。因此,教师应该多采用多媒体教学的同时,对于重要公式的推理过程应该还原“粉笔与黑板”的教学方式,一步一步地和学生一起进行推理。同时在讲解计算题时也要鼓励学生上讲台来进行做题,只有学生亲自练习作习题才能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而不会出现眼高手低的现象。

物理化学实验作为学生加深对基本理论的理解与掌握是必不可少的。因此,教师应该在实验课的理论讲解中,鼓励学生自己提前预习实验并在实验室的课堂上进行相关理论的讲解,这自然会进一步加深对知识点的掌握,也会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与独立思考能力。另外,教学手段也应该延伸到课堂之外,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工作,锻炼自身科研能力的同时,也会切身体会物理化学相关理论与概念在现实中的应用。

总之,药学专业的物理化学教学应该基于物理化学学科特点,从学生专业背景出发,紧密联系实际,加强学生参与课堂教学,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能力,探索适应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汪煜华,刘运美,郑兴,秦旭平,郭紫芬,罗其富,雷小勇,谢志忠,黄红林.药学专业学生实践教学模式的探讨[J].西北医学教育,2011,01:36-37.

[2]李晓飞,仝艳,杨怀霞.药学类高校物理化学课程的定位思考[J].中国西部科技,2011,19:86-87.

[3]吴华涛,冯云晓.物理化学教学改革与探究[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0,07:134-135.

[4]刘艳,李晓燕,谢英,李馨儒,胡新.浅谈药学专业物理化学教学改革[J].医学教育,2005,05:23-24.

化学公式总结范文第5篇

以本校药学院2013级制药工程专业学生为对象,以多媒体及板书结合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

2教学基本组织方式

教师课前做好充分备课,做好教学设计,制作合适的课件,做到课件脉络分明,前后连贯。在课程讲解过程中坚持多媒体与板书结合,①板书要进行设计,便于学生归纳记忆,比如在讲解热力学第一定律的一些基本概念时,系统与环境,系统的分类:孤立系统、封闭系统和敞开系统,系统的性质:强度性质和广度性质,状态与状态函数,过程和途径,功和热,这些重要的基本概念不妨将它们设计好写在黑板上,方便学生在课后再次梳理知识点,有利于总结复习。②对于课程中一些容易混淆的内容,用板书清楚地罗列出来,能使学生印象深刻。比如在讲几种热效应时,利用生成热和燃烧热这两个概念来计算化学反应热效应的公式,同学们经常记混淆,那么将两个公式板书出来,对照讲解,就会一目了然。③对于物理化学中一些重要公式的推导,教师板书的同时和学生共同推导,使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得到锻炼。再加上教师恰当地反问学生,形成了良好的师生互动,这样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最终学生更好地理解了公式推导过程及使用条件。比如在讲述反应的动力学方程时,二级反应的动力学方程分为两种情况,其中对于反应物A和B初始浓度不同的情况,需要分离变量积分才能得到最终结果,如果引导学生利用数学中分离变量积分的知识将公式推导出来,那么学生对公式的理解就会更加深刻,容易识记。④遇到重点、难点内容,单纯的放映幻灯片效果不良,若辅以板书对比将会收到良好效果。比如在学习相平衡这一章中二组分液-固平衡系统,采用热分析法绘制相图时,以Bi-Cd系统为例,板书出Bi-Cd系统的步冷曲线,然后根据步冷曲线的温度和浓度数据绘出Bi-Cd的相图,两者对比,将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步冷曲线法,以达到掌握并灵活运用的目的。

3教学结果反馈

通过对学生的调查,绝大多数同学认为,多媒体与板书结合的教学方法,能更好地帮助他们学习物理化学,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4结语

化学公式总结范文第6篇

[关键词]海洋浮标;SOFC;供电系统;控制器

中图分类号:TM9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15-0110-01

1、SOFC供电系统控制器研究

1.1 电堆电特性的研究

由于SOFC供电系统内有等价的内阻电池,而内阻会随温度的升高而发生改变,电压随电流的改变而变化[1]。对此,本文在参考前人研究结果的基础上,将SOFC单片电池输出电压的计算公式总结如下:

式中Vcell, Vj表示的是单片电池的输出电压,vohm,vact,vconc则分别表示别为系统发生电化学反应时产生的电压欧姆损耗、活化损耗以及浓差损耗,vloss表示SOFC系统总损耗,VOCV表示的是开路电压,可将其表示如下:

式中的E0≈1.2586-2.5245e-4T,表示的是能斯特电压,R、F则分别代表立项砌体常熟和法拉第常数,T代表的是温度,PH2、PO2、PH2O,分别表示的是供电系统中氢气、氧气以及水蒸气 的压力[2]。欧姆损耗vohm,是在电场驱拥缱油ü电极材料和离子通过电解质时引起的压降现象,与电流之间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因此,又被称为欧姆损耗。浓差损耗vconc则表示的是当系统输出的电流大于核定电流时,电化学反应过程中消耗燃料的速率就会增大,从而导致系统的电压下降。通常情况下,我们将海洋浮标系统最大运行功率定位120W。而为了给系统提供充足的运行电压,我们常采去将15片面积为5cm×5cm的单电池片串联的方式组成电堆,并根据公式计算出电堆的最大电流密度为800mA/cm?,单片电池输出电压范围在0.6V~1.2V之间。此外,由于在供电系统欧姆极化区域内的电压会随也就是说,SOFC中的电堆带载时,可以输出的最大电压为15V,最大电流为20A。

1.2 电堆温度特性的研究

在SOFC供电系统中,存在着气体温度和固体温度两种模型,其中气体温度主要是空气和氢气的温度引起的,而固体温度则是由电池片的温度引起的,根据能力守恒定律,本文将气体温度和固体温度的计算公式总结如下:

(1) SOFC供电系统气体的通用温度模型为

式中的T 表示的额是气体的温度,CV表示的是气体的比热容,hn和hout则分别代表气体流入系统和流出系统的摩尔比焓,N表示的是气体物质的量,Nin表示气体质的量,Nout表示气体输出的量,Qin表示气体和固体之间的热传导量。

① 气体比热容CV的计算公式为:

式中的Cp,i(T)表示的是气体组成物质i的恒压摩尔比热容。

② 气体的摩尔比焓h计算公式为:

气体的摩尔比焓是组成物质i 的摩尔分数的权重和

式中的Xi表示的是气体i的摩尔分数值。

③ 根据能力守恒定律,气体出口流速Nout和入口流速Nin之间存在着如下关系,可将气体的流速Nout的计算公式为:

式中的Ri表示的是气体i的摩尔反应速率。

④气体与固体之间的热传导量Qin计算公式为:

式中的Sarea 表示的是气体与固体之间的热传导面积,hgs表示的是气体与固体之间的热传导系数,T1 表示的是气体温度,T2 表示的是固体温度。

(2)SOFC供电系统固体的温度模型为

式中的T表示的是系统中固体物质的问题,Ps、Vs、Cs 分别表示的是固体的密度、体积以及比热容,Qin则表示的是固体同相邻单元之间的热传导量。而当电池片发生化学反应时,会将自身的化学能Qreact转化为电能Wout和热能,所以,我们还需要在电池片固体温度计算公式中加入Qreact和Wout两个变量,可将计算公式表示为:

① 而电池片中氢气和空气发生化学反应释放的能力Qreact则可表示为:

式中的RH2O表示的是水蒸气生存速率与电流I之间的关系,可表示为:

② 单片电池输出的功率则可以表示为:

确定SOFC温度的关键因素在于确定该系统的热源项和热传递量。对此,我们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第一,依据电堆内部传热、传质过程和三大守恒定律,计算出各热源项的表达公式;其次根据源项表达式建立起反应电堆的气体流量、温度等参数值[3]。

1.3 DC/DC变换器的研究

SOFC系统输出的电能具有电流量大、电压小以及电压不稳定等特点,所以,该系统产生的电力能源必须经过功率变换器转换后才能运用于海洋浮标设备中。且考虑到该系统输出的电压在9V~15V之间,而海洋浮标设备的额定电压为24V ,因此,我们必须经过DC/DC对电压进行处理之后才能使用。本文建议使用BoostDC/DC 变换器,Boost的电路构成主要包含了1个电感、1个肖特二极管、1个功率场效应晶体管、1个电容。

3、结束语

从上述内容我们不难看出,SOFC供电系统在提高海洋浮标监测质量和工作效率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受该系统启用时间段、影响因素多以及工作人员对该系统的了解程度不够等因素的影响,SOFC供电系统依然存在着诸多问题,有待于我们在日常的工作中发现和解决。

参考文献:

[1] 孙翔. KW级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功率变换及能量管理[J]. 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图书馆,2014.

化学公式总结范文第7篇

关键词: 分析化学 教学方法 教学质量

分析化学是化学类专业的四大基础课程之一,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形态和形貌的信息的一门科学,是化学科学的主要分支。是发展和应用各种方法、仪器和策略以获得有关物质在空间和时间方面组成和性质的信息的一门科学。分析化学有很强的实用性,同时又有严密、系统的理论,是理论与实际密切结合的学科。学习分析化学有利于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作风,使学生初步掌握科学研究的技能并初步具备科学研究的综合素质。[1]

由于分析化学公式多、计算多、内容杂,对量的要求高,对于刚学完无机化学的大学二年级学生来说,还一时很难适应,导致学习兴趣低落,学习效率差,不愿预习,不愿听课,不愿做作业,当然考试很难及格,不但会导致本门课程的理论课挂科,而且会导致对实验原理的不理解,导致实验效果不好,实验成绩不好,还会对将来学习有机化学、物理化学、结构化学造成一定的影响。由此可见,从分析化学教师如何教入手,探讨分析化学的教学是提高分析化学教学质量主要途径,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分析化学教师怎样教授这门课程呢?我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和学生的建议,认为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可以增强分析化学的教学效果,供各位同仁参考,希望大家批评指正。

一、建构分析化学在学生心中的第一印象

教师应利用对分析化学绪言的教学,让学生明白分析化学是怎样的一门课程,基本内容有哪些,基本观点有哪些,基本要点有哪些,与高等数学的哪些内容有联系,与中学化学哪些知识点有联系,与无机化学的哪些内容有联系,又有何区别,结构怎样,系统性怎样,有何特点,学习时应注意哪些事项,学好分析化学对今后学习物理化学、结构化学的重要作用;使学生了解分析化学在生活生产中的重要作用,并阐明学好分析化学对自己的成长和将来的工作都有巨大的作用。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学,怎样学,如何学得好。

二、鼓动学生树立学习分析化学的较高目标

大学生学习一门课程的动机有两方面:一是为了混学分,具有这种动机的学生,选择的是被动学习,具有这种动机的学生学习效果一定很差,因为他们的目标就是60分,由于目标很低,必然导致他们的学习行为被动,努力程度不够。二是想把这门课程学好,给自己定下了较高的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他们将会主动学习,努力学习,即使达不到较高的目标,达到最低目标也不会有多大问题。因此,教师一定要鼓动学生,给自己定一个较高的目标,并以切实的行动来完成这一目标。还应在教学过程中检查、监督学生的行为,确保学生学习目标的实现。

具体做法是:第一堂课后让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写一份学习分析化学的目标及达成这一目标的具体方法,再加上监督措施,以之作为第一次作业,教师要认真查看,对于目标定得太低的,达成目标方法不恰当的,监督措施不可行的,要指出来,并要求学生整改。教师还应充当学生达成学习目标的引导者和监督者,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学生学习目标的顺利达成。

三、进行教材分析,鼓动监督学生预习

利用第一堂课,讲清楚预习在学习分析化学中的重要作用。以华中师范大学等四所师范大学编写的《分析化学》上册为例:第一章:绪论;第二章:定性分析;第三章:误差和分析数据处理,第四章:滴定分析法概论;第五章:酸碱滴定法;第六章:络合滴定法;第七章:氧化还原滴定法;第八章:沉淀滴定法;第九章:重量分析法;第十章:吸光光度法;第十一章:常用的分离和富集方法;第十二章:定量分析的一般步骤。[1]共12章65小节,338页,按16周计算,每周应上21页左右内容,才有可能完成教学内容。一个明摆着的问题就是内容较多、课时少,并且部分内容还较难,推导多,公式多(有155道)。因此,要把这本书讲解得很详细是不可能的,只能择其重点难点而教之,部分内容蜻蜓点水,部分内容让学生自学,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预习。同时在每次上课前以提问的方式来监督学生预习,并把回答的情况算入平时成绩。对于不预习的同学还应做思想工作,切实把预习落到实处。

四、采用灵活的教法,避免教学枯燥乏味

针对教材中不同的章节,由于其重要性不同,难度不同,教纲的要求不同,教师不宜用某一种教学方法一直贯穿下去。如果那样,就会让学生感教学方法呆板,没有新鲜感,听课乏味,引不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也就没有做到“因材施教”,当然教学效果不会好。如果我们换成多元化的教学方法,针对不同章节不同的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就会让学生感到教师的教学方法灵活多变,感觉教师教学的艺术性,体会到教师的“因材施教”,必然会调动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学效果自然不错。

具体做法是(以华中师范大学等四所师范大学编写的《分析化学》上册为例):第一章绪言第一节:分析化学的任务和作用(重点讲解,并且多讲分析化学的重要作用,旨在引起学生对这门课程的重视);第二节:分析化学的分类(可让学生自学);第三节:分析化学的发展趋势(可不讲),让学生先去查阅资料,然后叫学生来讲解,得到结果肯定不止书上介绍的哪些内容,既避免了教师的照本宣科,又培养了学生查阅资料的能力,还可获得分析化学发展的最新趋势,真是一举多得。教材中不同教学内容的采用何种教学方法,也会因师而异,因学生而异,没有固定的模式,教学内容众多,不能一一列举,我这里只用一例作代表,起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其他的内容用什么教学方法,教师可根据自己理解去认真探索。

五、对于推导难度不大的公式,让学生掌握推理过程

分析化学公式众多,记起来复杂,其实是学生没有找到窍门,采用死记硬背的方式,当然费时费事,使人感到烦乱。现以酸碱溶液中氢离子浓度、氢氧根离子浓度的计算为例进行探论,以供参考。

以浓度为c(mol/L)的HCl为例,第一步写出溶液的电荷平衡:

由此可见,公式虽有4个,但抓住质子平衡这一关键点,就能推出精确式,根据精确式,弄清不同条件下忽略水的解离或弱酸的解离或两种解离都忽略,便能轻松地推出2个近式和1个最简式,根本不需要死记硬背。至于弱碱溶液中[OH]浓度的计算公式,只需用类比法即可得出,不需要再去推导。教材中像此类的推导很多,教师只要去认真钻研,定会发现更多的理解性记忆或推导性记忆的内容,大大地减轻学生的记忆负担,消除或降低学生认为分析化学公式多,难记忆的印象,还能消除学生因死记硬背而不会用的现象,提高他们学习分析化学的兴趣,从而提高分析化学的教学质量。

六、对推导较为复杂的公式,可采用区别对待法

如:标准正态分布的函数关系式的推导;络合滴定终点误差计算公式的推导;氧化还原滴定化学计量点的电位及化学计量点前后0.1%误差的电位计算公式的推导;朗伯―比尔定律的推导;桑德尔灵敏度与摩尔吸收系数的关系的推导等,教师要做推导演示,针对学生的数学基础不同,可作区别对待,不做一刀切,对数学基础较好的学生要求他们掌握推导条件和推导全过程,并达灵活地应用公式计算,可不必死记公式;对于数学基础较差的学生,理解推导的条件和大致的推导过程,较为熟练地应用公式计算,须记住公式;对于数学基础特差的学生,不用去管推导的过程,只要求记住公式并会应用公式计算。这样一来各种层次的学生都能满足各自学习的需要,更主要的是数学基础较差的学生不会感到太大的压力,避免丧失学习分析化学的信心。

七、注重课后小结,起到归纳复习的作用

由于分析化学内容多,每次课讲授的容量大,知识点多,如不进行适时的归纳总结,学生就会感到知识点多而零乱,抓不住重点,通过教师的复习归纳,让学生明白本节内容条理是怎样的,哪些是了解内容,哪些是理解内容,哪些是掌握内容,哪些是帮助理解的知识,这样就能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抓住重点,同时又达到了复习的作用。

八、布置好有代表性的题目,注重对学生的作业的分析讲解

分析化学习题较多,如全布置,教师批改作业的工作量大,而且学生的意见会更大,因此,每次布置的题量一定要适量,且关键是要具代表性,不要重复布置,难度要适中,既不布置太简单的题目,简单题目自己做,然后对答案,若不清楚的,可告诉老师,由老师帮助解答;又不要布置太难的题目,部分难题布置给成绩较好的同学做,部分难题可在习题课上进行讲解。教师一定要根据学生在作业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弄清学生由于哪些知识点未掌握导致做不出题,要讲清学生未弄懂的知识点,再讲此题,并讲解与此题相关的题目进行发散思维训练,才更利于学生弄懂和拓展。此外,为了能宽泛地了解学生对章节内容的掌握情况,满足不同基础不同愿望学生的求知欲望,教师可采取分别布置不同难度题目的方法来进布置题目。

以上教学方法,只是我个人的观点和学生对教师的建议,不一定全面和恰当,仅供各位同仁参考。

参考文献:

[1]白淑琴.分析化学(上)[M].第三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遵义师范学院教研课题《分析化学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项目编号:11―08

化学公式总结范文第8篇

【关键词】高中化学 教学问题 分析 对策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高中化学作为教学中的基础性学科也进行了相应的改革与完善。各地区的一线教师对高中化学都进行了教学目标的改进,但是在紧随教育改革的过程中,高中化学教学出现了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高中阶段,化学是基础学科,在教学中化学讲究双面教学,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能力的结合,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着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综合素质,能够达到实验操作能力与理论掌握强度的统一。本文针对高中化学教学实践现状总结存在的问题,并根据问题提出解决方法,旨在提高高中化学教学质量。

一、高中化学教学现状

每个学校的核心问题就是追求高超的教学目标,在宽松的教学氛围中提高教学质量,在潜移默化中帮助学生提高成绩。学生个性独立,发展情况不同,因此正确的高中化学教学应包括正确的教育指导和个性化的教学内容。化学科目重视实验过程,而教学过程中确暴露出诸多问题,下面笔者将阐述高中化学教学问题现状。

(一)忽视实验教学,导致学生操作能力匮乏

化学教学中实验教学与操作十分重要,而高中化学却对此有所忽视,高中应试教育的压迫下,教师只重视让学生背诵记忆化学应试知识,而不重视实验过程的展示与操作。教师心中“学习为高考”的错误思想十分严重,常常私自将实验课程改换成理论课程,这导致学生操作能力差,也不能较好的理解化学概念。

(二)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教学目标难以完成

学生是教学工作的主体,因此高中化学的一切教学活动都应围绕学生开展。高中教学课程设置相对紧张,学生较少有时间深入思考化学抽象思维。教师在讲授过多理论知识后不进行化学实验,学生理解不到位,对化学的兴趣就会越来越小,最终导致化学学习效率低下。另外由于化学授课内容过多,教师为了能够在规定学时内讲完课程,就占用课程的学生讨论时间,使每节课都变成教师的独角戏,“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导致学生参与度较低,课堂不再是学生为主体,这降低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不利于学生学习化学,也不利于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高中化学教学存在问题的原因

新课程设置标准指的是国家为了培养学生学习技能而完善的课程标准,新课程的提出旨在帮助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能够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掌握学习方法。新课程中对学生的世界三观也作出了高的要求。高中阶段学生即将成年,在这时期对其进行价值观引导能够获得良好收效,但是现阶段高中化学教学出现诸多问题,这会影响学生化学学习,进一步影响学生发展,基于上述问题,笔者给出高中化学教学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教师教学内容呆板,不能因材施教

新的教育背景下致使教师需要使用新的方法进行教学,而目前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大多仍使用老一套方法进行教学,学生吸收知识也不会获得较好收效。新课标课程设置要求教师着重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与课程操作能力。单一的教学模式使学生的发展受到限制。其次,学生个体差异较大,思维方式也有所不同,教师不能关注到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差异,不会因材施教,填鸭式教学必定造成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教学目标难以高质量完成。

(二)实验课程不深入

由于高中教师将高考胜利作为成功的标准,因此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只关注学生知识的吸收情况,轻视实验课程。学校对实验课的重要性认识较为肤浅,常常将实验课改为理论课。学生都喜欢可以亲自参与动手实践的课程,不喜欢听枯燥的理论讲授,这也是导致学生积极主动性不高的一个原因。

三、解决问题的有效性策略

化学教学应立足与发展学生运用能力,教育应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因此建设高质量的化学课程刻不容缓,笔者在下文将给予相对的解决对策。

(一)由“单一教学”向“多元化教学”转变

“单一型”教学方式不适合现代高中化学教学,应重点向多元化模式转变。现代科技发展,教学条件也相对优化,教师应利用多种教学资源进行多元化课程讲授。例如教师在讲授铁的氧化反应时可以向学生展示实验过程,在学生亲眼看见化学反应过程后再给出学生化学公式,这样有利于学生对公式的理解,达到教师教学目的。

(二)重点建设实验课程,研究实验新模式

有些高中化学课程从不设置实验课程,学生不会实验操作,对化学公式也不甚理解。因此学校应重点建设化学实验课程,引导学生探究化学现象,在实验的乐趣中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教师应研究教学实验新模式,培养学生对化学现象的钻研精神,让学生在化学实验中收获知识,提高动手实验能力。

(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入多媒体教学

由于化学理论知识大多较为枯燥,因此学生容易对此失去兴趣。教师应运用多种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例如在向学生讲授生涩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时运用多媒体设备,将化学反应制作成视频直观的反应给学生,不仅能吸引学生注意力,还能加强学生记忆,其教学意义远远高于呆板的教学。

总结:

高中化学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理论知识与实验操作能力,结合新课标教学对我国高中教学的要求,高中化学作为基础性学科应不断进行改革,获得新的发展。在教学实践中,高中化学教学存在许多问题,例如教师教学内容呆板,不能因材施教、实验课程不深入、学生主动性不高,缺乏学习动力等等,这些问题都是教学上值得注意的,我们应研究对策,解决问题,为高中化学教学质量的提高创造机会。

【参考文献】

[1]吴国兴. 高中化学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2,08:154+256.